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固定融合术后椎间角的变化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固定融合术后椎间角的变化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固定融合术后椎间角的变化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固定融合术后椎间角的变化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固定融合术后椎间角的变化

王以朋,邱贵兴,于斌,仉建国,李佳忆,翁习生,沈建雄,费琦,李其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北京100730

[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固定融合术后椎间角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前路矫形、固定融合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测量、分析手术前后侧凸的Cobb角、矫形率、冠状面平衡、下融合椎旋转度、椎间角的变化。

结果共30例患者,手术前、后主弯(胸腰弯/腰弯)冠状面Cobb角平均分别为48.9°和11.7°,矫形率平均为76.1%。术前下融合椎旋转度平均为2.1度,术后改善到1.2度。术前、Bending像、术后、随访时椎间角平均分别为3.2°、-2.3°、1.8°和4.9°。手术前后椎间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1),随访时椎间角较术后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后椎间角同Bending像椎间角相关(r=0.418,P=0.022),随访时椎间角同术后椎间角相关(r=0.625,P=0.000)。随访时椎间角的增大同主胸弯矫形的丢失相关(r=0.483,P=0.007)。

结论前路矫形、固定融合术可使椎间角得到改善,但在随访时此角度又有丢失,随访时椎间角的增大同主胸弯矫形的丢失有关。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融合;椎间角;下融合椎;

引言

随着人们对特发性脊柱侧凸认识的增加,其治疗越来越规范化。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

其手术入路也不一样,胸腰段和腰段脊柱侧凸多选择前路手术。前路矫形内固定术后,下融合椎(lo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 LIV)下终板与下方相邻椎体上终板之间椎间隙的开角称为椎间角(interspace angle)[1,2],有文献报导此角常较术前增大,但无详细的文献分析。本文总结我院1998年11月~2003年5月收治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接受前路矫形内固定的患者,分析椎间角的变化情况。

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8年11月~2003年5月行前路矫形内固定的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例,入选标准如下:(1)侧凸为特发性,椎体无先天性畸形;(2)青少年患者,年龄不超过18岁;(3)侧凸类型为胸腰弯或腰弯(PUMC Ib/Ic型;Lenke 5型);或者胸腰双弯但胸弯较柔韧,适合单纯行前路手术仅固定腰弯(PUMC IIc1/IId1型;Lenke 5型) [3,4];(4)单一前路矫形固定融合;(5)至少随访半年以上。

通过对术前站立正侧位相、仰卧位左右Bending相、术后及随访时站立正侧位相的测量,记录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侧凸柔韧性、侧凸矫形率、顶椎旋转度、顶椎偏距、冠状面平衡、下融合椎旋转度、术前椎间角、Bending像上椎间角及术后和随访时的椎间角变化。如果椎间角开角方向同侧凸主弯凸侧方向一致定义此椎间角为正值,负责为负值。顶椎旋转度按Nash-Moe方法测量[5],0度:双侧椎弓根对称,无旋转;I度:凸侧椎弓根移向中线,但未超出第一格,凹侧椎弓根变小;II度:凸侧椎弓根进一步向内侧已移至第二格,凹侧椎弓根消失;III度:凸侧椎弓根移至中央,凹侧椎弓根消失;IV度:凸侧椎弓根越过中央,靠近凹侧。根据SRS定义,顶椎偏距是指在站立位正侧位相上,侧凸顶椎中点到骶正中线的垂直距离(mm),冠状面平衡是指骶骨中点至经C7铅垂线的垂直距离(mm)[6]。

本组资料所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 10.0 for Windows,统计方法为t检验,P值<0.05时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共有30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其中男性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14.8岁(10~18岁),平均随访17.7月(6~24月)。脊柱侧凸中单弯8例,双弯22例,侧弯类型PUMC Ib 3例,Ic

5例,IIc1 2例,IId1 20例(图1)。主侧凸向左25例,向右5例。手术选用胸腹联合切口或腹膜后切口行前路侧凸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中均行标准的去旋转操作。融合节段范围选择遵循Hall原则,要求融合区上下椎间盘活动性良好[7]。手术所使用的矫形器械包括TSRH 9例,CDH 12例,MosMiami 8例,Isola 1例。融合节段:T10-L2 2例,T11-L2 1例,T10-L3 2例,,T11-L3 4例,T12-L3 15例,T12-L4 6例。下融合椎位于L2 3例,L3 21例,L4 6例。椎间角位置:L2-3 3例,L3-4 21例,L4-5 6例。

术前主弯冠状面Cobb角平均48.9?(33?~62?),反向Bending像冠状面Cobb角平均16.1?(-15?~40?),侧弯柔韧性平均67.2%(31.0%~100%)。双弯者次弯冠状面Cobb角平均31.3?(20?~48?),反向Bending相冠状面Cobb角平均12.1?(2?~24?),侧弯柔韧性平均62.0%(16.7%~92.9%)。术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平均11.7?(-1?~36?),矫正率平均76.1%(40%~100%)。双弯者术后次弯冠状面Cobb角平均19.1?(10?~32?),自动矫正率平均38.8%(3.0%~60%)。术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AVR和AVT均得到明显改善,具体见表1。

表1:手术前后主弯各参数变化(X±S)

术前术后t 值P 值

冠状面Cobb角48.9?±9.2?11.7?±8.2?19.76 0.000

冠状面平衡(mm) 14.1±12.0 15.6±13.0 0.66 0.516

AVR(degree) 2.1±0.6 1.2±0.5 9.36 0.000

AVT(mm) 43.3±13.2 13.4±9.0 10.63 0.000

手术前后椎间角的变化见表2。术前椎间角平均3.2?,术后改善至1.8?,但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6,P=0.261)。其中L2-3椎间角、L3-4椎间角术后比术前改善不明显(t=1.309,P=0.321;t=0.299,P=0.768);L4-5椎间角术后比术前明显改善(t=3.517,P=0.017)。在随访时,椎间角比术后增大(图2),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t=2.684,P=0.012)。随访时主弯冠状面Cobb角也比术后加大,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t=5.58,P=0.000)。

术后椎间角同Bending像上椎间角相关(r=0.418, P=0.022),随访时椎间角同术后椎间角相关(r=0.625, P=0.000)。随访时椎间角的丢失同主弯冠状面的丢失存在相关性(r=0.483, P=0.007)(表3)。单弯与双弯患者的椎间角在术后及随访时以及椎间角的丢失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6? vs. 1.4?, t=0.452, P=0.654; 3.2? vs. 5.4?, t=-0.665, P=0.511; 3.6? vs. 4.0?, t=0.177, P=0.860)。下融合椎在下端椎上一椎体与下融合椎在下端椎的患者相比,其椎间角在术后及随访时以及椎间角的丢失方面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4)。

表2:手术前、后及随访时椎间角的变化(X±S)

位置病例数术前Bending 像术后随访时

L2,3 3 1.7?±2.9?-1.0?±3.5? 5.7?±4.0? 6.3?±2.9?

L3,4 21 2.8?±3.1?-1.9?±6.7? 2.4?±6.1? 6.7?±8.10?

L4,5 6 5.5?±2.5?-4.5?±4.6?-2.3?±5.8?-2.2?±5.2?

total 30 3.2?±3.1?-2.3?±6.1? 1.8?±6.2? 4.9?±7.9?

表3:手术前、后及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和椎间角的变化及相关性(X±S)

术前术后随访丢失

冠状面Cobb角48.9?±9.2?11.7?±8.8?18.1?±11.2? 6.3?±6.2?

椎间角 3.2?±3.1? 1.8?±6.2? 4.9?±7.9? 2.4?±4.7?

相关性(r) -0.067 -0.060 0.242 0.485

P 0.727 0.751 0.198 0.007

表4:下融合椎在下端椎上一椎体(组1)与下融合椎在下端椎(组2)的患者椎间角的变化比较(X±S)

椎间角组1(n=9) 组2(n=21) t值P 值

术前 3.1?±3.0? 3.3?±3.3?0.161 0.873

术后 4.5?±3.8?0.4?±6.7? 2.129 0.042

随访时9.3?±6.4? 2.6?±7.9? 2.316 0.028

椎间角丢失 4.8?±3.3? 1.2?±4.9? 2.073 0.047

讨论

对胸腰段或腰段AIS患者施行前路手术相对于后路手术有许多优势:(1)矫形力量优于后路[1,8,9];(2)脊柱缩短,脊髓损伤危险降低[1];(3)减少融合节段,保留更多的运动节段,从而降低融合区远端脊柱的退变及腰背痛的发生[10~13];(4)骨骼发育未成熟患儿远期发生曲轴现象危险降低[1]。随着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克服早期前路手术器械的缺陷,加上脊柱外科医生对前路手术技术也逐渐熟悉,对合适病例施行前路矫形固定融合术的效果越来越好。

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手术后,由于下方融合椎在术后很难完全平行于相邻的下方椎体,因此在下方融合椎(lo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的下终板与相邻的下方椎体的上终板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称之为椎间角(interspace angle),也有人称之为椎间盘楔形变(disc wedging)或椎间盘成角(disc angulation)[1,2,14,15]。Majd[1]等报告22例AIS患者接受前路手术治疗,冠状面Cobb角45?~90?,术前椎间角平均10?,术后改善至2?,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1)。他们认为术后此角度越大,对下方椎体的剪切应力越大,远期退变的危险也增加。同时他们认为此角度的改善可减少远期腰背痛及退变的发生。Satake等[2] 报告61 例接受前路手术治疗的特发性胸腰弯/腰弯患者,术前椎间角为 4.49?±5.48?,术后为-5.85?±4.37?。他们总结认为术后椎间角同术前椎间角及Bending像上椎间角存在相关性。同时他们认为矫形操作时的加压力会在下融合椎下方产生楔形变,把下融合椎更向顶椎牵拉。Kaneda等[14] 报告使用Kaneda双棒对特发性胸腰弯/腰弯患者施行前路矫形手术,在他们的报告中,接受短节段融合的患者术后椎间角平均为6.6?,而将下端椎包括在融合范围内的患者术后椎间角平均为3.0?。他们认为下融合椎越靠近头侧,融合节段越短,在下融合椎下产生的椎间角越大。在本组研究中,术后椎间角同术前椎间角无明显相关性(r=-0.025, P=0.894),但同Bending 像上椎间角存在相关性(r=0.418, P=0.022)。随访时的椎间角同术后椎间角存在相关性(r

=0.625, P=0.000)。但下融合椎在L2 、L3和L4的不同患者相比,术后椎间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后路矫形手术后,同样也存在椎间盘成角问题。Stasikelis等[15]报告29例King II,11例King IV AIS患者接受后路手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矫形内固定治疗,术时年龄10~20岁,最短随访时间1年。后路手术治疗的15例King II和5例King IV患者患者冠状面矫形率分别为47.3%和69.0%,随访时椎间角分别为4.3?±4.4?和3.4?±3.4?。而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14例King II患者和6例King IV患者的冠状面矫形率分别为77.7%和95.5%,随访时椎间角分别为8.7?±5.0?和7.5?±8.3?。前后路联合方法术后椎间角为8.4?±6.0?,仅行后路者为4.1?±4.1?,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从中可以看出,施行前后路手术组比单纯行后路手术组矫形率要大,但同时术后及随访时其椎间角也大,因此他们认为上腰椎侧凸的过度矫正是导致下腰椎椎间角增加的原因。

本组资料显示,前路手术矫形率平均为76.1%,术后椎间角得到改善,在随访时,椎间角比术后增大,主弯冠状面Cobb也增大,且在二者间存在相关性(r=0.483)。在随访时,单弯与双弯患者比较,椎间角及椎间角丢失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前Bending相上,椎间角的朝向大部分患者可反向张开,说明此节段间盘柔韧性良好,但术后椎间角的度数均较Bending相上的角度大,说明椎体并不能如我们想象的会随着下融合椎的位移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在随访时,此角度比术后又进一步增大,考虑原因是由于双弯患者上弯的自动矫正以及患者的躯干平衡是以牺牲下方椎间角为代价完成的。我们使用3段肋骨条植骨,术后仅2例患者发生融合固定节段角度的丢失(图2)。因此,我们认为冠状面Cobb角的丢失主要同椎间角的丢失有关,这可能是由于融合节段较短所致,而不是源于假关节形成。虽然,冠状面Cobb角和椎间角的丢失有些明显,但我们仍不想延长融合节段,因为患者的整体冠状面平衡很理想。Satake等[2]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虽然现在知道这一变化是由于上腰椎侧凸的过度矫正导致的,但是否还有其它原因及如何预防这一现象,尚无相关文献报道,目前还不能通过减小侧凸的矫形率这一方法来降低椎间角。另外,后路手术在下方融合椎使用双侧椎弓根螺钉,从而可以在凹侧撑开,凸侧加压,以使双侧螺钉尽量保持水平,这样也可以使椎间角

减小。

目前,前路矫形融合术后椎间角的变化还仅是一种影像学表现,国际上也是刚刚注意到这个问题,并没有实验室的相关数据,也没有大样本的长期随访。这一现象的自然病史还不清楚。从本组资料来看,所有椎间角增大的患者均无临床不适,仅为一种影像学表现,但由于随访时间尚短,其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随诊观察。

参考文献:

1.Majd ME, Castro FP Jr, Holt RT. Anterior fusion for idiopathic scoliosis. Spine, 2000, 25:

696-702.

2.Satake K, Lenke LG, Kim YJ, Bridwell KH, Blanke KM, Sides B, Steger-May K. Analysis

of the lo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 following anterior spinal fusion of

thoracolumbar/lumbar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can we predict postoperative disc wedging? Spine, 2005; 30:418-426.

3. Qiu G, Zhang J, Wang Y, Xu H, Zhang J, Weng X, Lin J, Zhao Y, Shen J, Yang X, Luk KD,

Lu D, Lu WW.A new operative classification of idiopathic scoliosis: a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method. Spine, 2005;30:1419-1426.

4. Lenke LG, Betz RR, Harms J, Bridwell KH, Clements DH, Lowe TG, Blanke

K.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 new classification to determine extent of spinal arthrodesis. J Bone Joint Surg(Am), 2001:83:1169-1181.

5. Nash CL Jr, Moe JH. A study of vertebral rotation. J Bone Joint Surg(AM), 1969,

51:223-229.

6. The Working Group on 3-D Classification (Chair Larry Lenke, MD), and the Terminology

Committee. SRS Terminology Committee and Working Group on Spinal

Classification:Revised Glossary of Terms. Available at:

https://www.doczj.com/doc/007822677.html,/professional/glossary/glossary.asp.Accessed Jun 1, 2007

7. Hall JE, Millis MB, Snyder BD. Short segment anterior instrumentation for

thoracolumbar scoliosis. In: Bridwell KH, DeWald RL, eds. The Textbook of Surgery. 2nd ed.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1997:665–74.

8. Dwyer AF, Newton NC, Sherwood AA. An anterior approach to scoliosis: a preliminary

report. Clin Orthop, 1969; 62: 192-202.

9. Luk KD, Leong JC, Reyes L, Hsu LC.The comparative results of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thoracolumbar and lumbar scoliosis using Harrington, Dwyer, and Zielke instrumentation.

Spine, 1989; 14:275-280.

10. Ginsburg HH, Goldstein L, Haake PW, Perkins S, Gilbert K. Longitudinal study of back

pain in postoperative idiopathic scoliosis: Long-term follow-up: Phase IV. Presented at 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30th Annual Meeting, September 13–16, 1995, Asheville, North Carolina: Paper 48.

11. Bradford DS. Anterior spinal surg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scoliosis:

Indications-techniques-results. Orthop Clin North Am 1979;10:801-12.

12. Gaines RW, Leatherman KD. Benefits of the Harrington compression system in lumbar

and thoracolumbar idiopathic scoliosis in adolescent and adults. Spine 1981;6:483-8. 13. Cochran T, Irstan L, Nachemson A. Long term anatomic and functional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treated by Harrington rod fusion. Spine 1983;8:576-84.

14. Kaneda K. Shono Y. Satoh S. Abumi K. New anterior instrument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oracolumbar and lumbar scoliosis: application of the Kaneda two-rod system. Spine, 1996, 21:1250-1261.

15. Stasikelis PJ. Miller WD. Wilson C. Pugh LI. Allen BL Jr. Spine behavior caudal to

instrumentation in King II and IV curves.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2, (400):132-139.

图例:

图1. 16岁女孩,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PUMC IId1型。术前X线片显示左腰弯39o,右胸弯20o,腰弯顶椎位于L2,3椎间盘,术前侧位X线片显示无胸腰段后凸(A, B)。L4和L5间的椎间角是4o,在右Bending像上,椎间角为9o(C),而在左Bending像上改善到0o(D)。手术采用前路矫形固定融合,融合节段从T12到L4。术后X线片显示矫形良好,椎间角改善到0o (E, F)。术后3年随访时,椎间角增加到2o,冠状面平衡良好(G, H)。

图2. 17岁女孩,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PUMC Ic型。术前X线片显示左腰弯52o,顶椎位于L1,2椎间盘(A, B)。L3和L4间的椎间角是-5o,在右Bending像上,椎间角为0o (C),而在左Bending像上仍为-5o(D)。Bending像上T12-L1和L2,3椎间盘未张开,因此前路矫形固定融合节段从T12到L3。术后X线片显示矫形良好,椎间角改善到0o (E, F)。术后9月后随访时,矫形有丢失,椎间角增大到7o (G, H)。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TLIF介绍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 术:M I S T L I F介绍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介绍 经腰椎后路的椎间融合术(PLIF)诞生于上个时间50年代,由于椎间融合具有充分的植骨融合床、丰富的血液供应以及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因而融合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也随之改善。但是PLIF手术术中需要腰椎两侧广泛的椎旁肌剥离,导致椎旁肌术后一定程度的失神经改变;需要切除两侧更多的后方结构,如椎板,椎间小关节等;技术上需要对双侧神经根进行一定的牵拉,增加了神经根损伤的几率。1982年Harms等提出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技术(TLIF),术中一般不必牵拉神经根,这些技术上的优势使得TLIF技术获得迅速推广。但是手术的肌肉入路并没有改变,开放腰椎后路TLIF手术对肌肉的损伤的缺点仍然影响着TLIF手术的远期疗效。 与腰椎融合技术同步发展的是微创脊柱外科技术MIS。1997年,Foley和Smith提出管状牵开器技术,解决了脊柱后路的微创入路问题,减少了腰椎后路常规手术对椎旁肌的牵拉和剥离。2001年,Foley提出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应运而生。2002年,Koo首先报道微创经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技术(MIS-PLIF),2003年,Foley首先报道了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MIS-TLIF)技术。经过近10年的发展,MIS-TLIF在手术技术、适用指征等方面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并为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所接受。 手术适应征 1.症; 2.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 3.症; 4.腰椎退变性侧、后凸。 经过在国内外脊柱中心的学习和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究了相关资料,作者在全面掌握了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技术的基础上,对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的器械和技术作出改良,使得学习曲线大大降低,在保留原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减低了手术时间和费用,一方面使得更多的医生可以掌握该项技术,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更多的患者受益。 :全麻。 体位:俯卧于标准手术台。 手术技术 1.减压 在C臂透视辅助下决定手术切口。标记两侧的椎间小关节,在正位相,标记出手术椎间隙上下的椎弓根位置。最后标记上下椎弓根外侧的连线。在此连线上做手术切口。切口长2-3cm,一般位于正中线旁开2指处。切开深筋膜后,在椎旁肌外侧沿Wiltse入路分离间隙。放置逐级牵开管道,完成扩张后,工作通道底部置于椎间小关节复合体,旋紧固定臂。对于单侧神经根致压者,切口选在症状侧。切除下关节突及部分上关节突,完全显露椎间孔,解除神经压迫。如病人存在中央椎管狭窄或对侧侧方椎管狭窄,可将手术床向对侧倾斜,并将工作通道向内倾斜,可清晰显露增厚的黄韧带及增生的,以椎板咬骨钳或带弧度高速磨钻实现充分减压。 2.椎间隙准备和椎间融合

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或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护理常规

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或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护理常规 一、专科评估 1、术前评估: ①心理状况:评估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肢体活动、饮食、排泄睡眠等情况。 ③专科评估:疼痛、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行走不稳、腰部活动受限、 会阴感觉及二便控制力改变、性功能改变、严重时截瘫。 ③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④既往史、近期手术史、目前用药情况。 ⑤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等。 ⑥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⑦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 2、术后评估 ①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静脉穿刺情况及带入液体(血)、镇痛泵等。 ③特殊评估:a、患者的活动能力,观察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并与术 前作比较。 b、观察切口疼痛、下肢放射痛情况。 c、腰椎前路手术后观察腹部体征、肠鸣音、排气排便 时间。 ④重点评估:a、切口敷料、引流管通畅及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切口愈合情况等。 b、留置导尿,尿液的量、颜色、性状;拔除尿管后排尿 的情况。 ⑤营养状况:患者的进食情况及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 ⑥患者心理状态:有无焦虑、失眠、对活动的注意事项了解程度及配

合情况。 ⑦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⑧特殊检查结果:病理及各种特殊检查结果等。 ⑨自理能力评估。 ⑩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 二、术前护理: 1、体位与活动:①腰突症或腰椎滑脱患者适当行走,注意安全,防 坠床跌倒。 ②腰椎结核、腰椎肿瘤需按医嘱卧床休息。 ③腰椎骨折绝对卧床,轴线翻身,搬运时腰部固定 制动,保持躯体不扭曲。 2、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 和水果,糖尿病者控制饮食及水果,多饮水。 3、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4、呼吸道护理:劝服戒烟戒酒,有肺部疾病尽早治疗。指导作深呼 吸及有效咳嗽,预防感冒。 5、疼痛护理:评估疼痛,密切观察,指导患者卧床休息,腰部制 动,理疗,必要时尽早给药,观察止痛效果。有效控制 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 6、安全护理:患者有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行走不稳等须注意安 全,防坠床防跌倒,避免热敷,防烫伤。根据风险评 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7、排便护理:①截瘫患者排尿障碍给予留置导尿,注意预防尿路感 染。 ②如有便秘,可使用开塞露纳肛。 ③大便失禁,注意保护肛周皮肤。 8、做好术前准备及指导,完善常规检查 ①练习轴线翻身运动及功能锻炼方法。 ②床上练习大小便。 ③腰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前晚需灌肠。 9、安全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腰椎融合术常用术式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腰椎融合术常用术式有哪些 导语:肯定有很多人没有听过腰椎融合术是什么,具体有哪些效果。其实,看到腰椎两个字,我们就应该明白它是为了治疗腰椎的。一个人的腰椎具有支撑 肯定有很多人没有听过腰椎融合术是什么,具体有哪些效果。其实,看到腰椎两个字,我们就应该明白它是为了治疗腰椎的。一个人的腰椎具有支撑整个上半身的作用,腰椎发生问题,肯定会导致身体出现故障。那么,腰椎融合常用术式有哪些呢,下面进行了介绍。 腰椎融合常用术式及其特征 腰椎融合技术多种多样,根据融合部位不同大体上分为3类:后侧融合术、后外侧融合术和椎体间融合术。 1.腰椎后侧融合术:后侧融合术是由Hibbs于1911年首次报道,所以又称为Hibbs融合术,是双侧椎板和关节突间的融合术,其适应证非常局限,只能在椎板保持完整的情况下方可应用。现在很少使用,已经基本上被淘汰。 2.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即横突间融合术,与Hibbs融合术相比,PLF适应证较广泛,曾一度作为腰椎融合的标准术式,但是其存在创伤大、椎旁肌肉损伤严重、不能有效恢复椎间隙高度和腰椎生理曲度、不能进行腰椎滑脱复位、不能有效恢复腰椎前柱的支撑功能、植骨床处理困难、需要植骨量多、融合率低、融合强度低和对植骨融合评价较困难等严重缺陷。 3.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umbar interbody fusion,LIF):LIF是20世纪50年代Cloward首先报道。可以有效地恢复腰椎的前柱支撑功能和重建腰椎生理曲度,所以更加符合腰椎的生理功能。和其他融合技术相比,其植骨面积显著大,融合率明显增高,融合强度也显著提高,同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介绍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介绍 经腰椎后路的椎间融合术(PLIF)诞生于上个时间50年代,由于椎间融合具有充分的植骨融合床、丰富的血液供应以及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因而融合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也随之改善。但是PLIF手术术中需要腰椎两侧广泛的椎旁肌剥离,导致椎旁肌术后一定程度的失神经改变;需要切除两侧更多的后方结构,如椎板,椎间小关节等;技术上需要对双侧神经根进行一定的牵拉,增加了神经根损伤的几率。1982年Harms等提出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技术(TLIF),术中一般不必牵拉神经根,这些技术上的优势使得TLIF技术获得迅速推广。但是手术的肌肉入路并没有改变,开放腰椎后路TLIF手术对肌肉的损伤的缺点仍然影响着TLIF手术的远期疗效。 与腰椎融合技术同步发展的是微创脊柱外科技术MIS。1997年,Foley和Smith提出管状牵开器技术,解决了脊柱后路的微创入路问题,减少了腰椎后路常规手术对椎旁肌的牵拉和剥离。2001年,Foley提出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应运而生。2002年,Koo首先报道微创经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技术(MIS-PLIF),2003年,Foley首先报道了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MIS-TLIF)技术。经过近10年的发展,MIS-TLIF在手术技术、适用指征等方面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并为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所接受。 手术适应征 1.腰椎滑脱症; 2.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 3.腰椎管狭窄症; 4.腰椎退变性侧、后凸。 经过在国内外脊柱中心的学习和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究了相关资料,作者在全面掌握了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技术的基础上,对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的器械和技术作出改良,使得学习曲线大大降低,在保留原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减低了手术时间和费用,一方面使得更多的医生可以掌握该项技术,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更多的患者受益。麻醉:全麻。 体位:俯卧于标准手术台。 手术技术 1.减压 在C臂透视辅助下决定手术切口。标记两侧的椎间小关节,在正位相,标记出手术椎间隙上下的椎弓根位置。最后标记上下椎弓根外侧的连线。在此连线上做手术切口。切口长2-3cm,一般位于正中线旁开2指处。切开深筋膜后,在椎旁肌外侧沿Wiltse入路分离间隙。放置逐级牵开管道,完成扩张后,工作通道底部置于椎间小关节复合体,旋紧固定臂。对于单侧神经根致压者,切口选在症状侧。切除下关节突及部分上关节突,完全显露椎间孔,解除神经压迫。如病人存在中央椎管狭窄或对侧侧方椎管狭窄,可将手术床向对侧倾斜,并将工作通道向内倾斜,可清晰显露增厚的黄韧带及增生的骨赘,以椎板咬骨钳或带弧度高速磨钻实现充分减压。

通道下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或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护理常规

通道下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或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护理常规 一、专科评估 1、术前评估: ①心理状况:评估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肢体活动、饮食、排泄睡眠等情况。 ③专科评估:疼痛、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行走不稳、腰部活动受限、会阴感觉及二便控制力改变、性功能改变、严重时截瘫。 ③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④既往史、近期手术史、目前用药情况。 ⑤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等。 ⑥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⑦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 2、术后评估 ①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静脉穿刺情况及带入液体(血)、镇痛泵等。 ③特殊评估:a、患者的活动能力,观察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并与术前作比较。 b、观察切口疼痛、下肢放射痛情况。 c、腰椎前路手术后观察腹部体征、肠鸣音、排气排便时间。 ④重点评估:a、切口敷料、引流管通畅及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切口愈合情况等。 b、留置导尿,尿液的量、颜色、性状;拔除尿管后排尿的情况。 ⑤营养状况:患者的进食情况及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 ⑥患者心理状态:有无焦虑、失眠、对活动的注意事项了解程度及配二、术前护理: 1、体位与活动: ①腰突症或腰椎滑脱患者适当行走,注意安全,防坠床跌倒。 ②腰椎结核、腰椎肿瘤需按医嘱卧床休息。 ③腰椎骨折绝对卧床,轴线翻身,搬运时腰部固定 制动,保持躯体不扭曲。

2、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 和水果,糖尿病者控制饮食及水果,多饮水。 3、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4、呼吸道护理:劝服戒烟戒酒,有肺部疾病尽早治疗。指导作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预防感冒。 5、疼痛护理:评估疼痛,密切观察,指导患者卧床休息,腰部制 动,理疗,必要时尽早给药,观察止痛效果。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 6、安全护理:患者有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行走不稳等须注意安全,防坠床防跌倒,避免热敷,防烫伤。根据风险评 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7、排便护理: ①截瘫患者排尿障碍给予留置导尿,注意预防尿路感染。 ②如有便秘,可使用开塞露纳肛。 ③大便失禁,注意保护肛周皮肤。 8、做好术前准备及指导,完善常规检查 ①练习轴线翻身运动及功能锻炼方法。 ②床上练习大小便。 ③腰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前晚需灌肠。 9、安全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术后护理: 1、体位与活动体位:根据麻醉和手术部位安置合适体位。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的临床研究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不 稳的临床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王树海付国权纪福利赵艳军王虎王刚石蛟颜国飞 【摘要】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融合(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且获1.5年以上随访的腰椎退行性不稳患者47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路TLIF结合PLIF手术治疗,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45-69岁,平均58.3岁,病程2个月-15年,不稳节段,单节段33例,L4/L5/S1双节段9例,L2/L3/L4/L5,L3/L4/L5/S1三节段各2例,L1/L2/L3/L4/L5四节段1例。对有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的节段行PLIF手术,对没有椎管狭窄的节段保留棘上,棘间韧带及椎板的完整性,行TLIF手术,对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椎体融合率及退行性侧弯的矫正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全部47例均获随访,时间1-4年,平均18个月。按照JOA下腰痛29分法评定标准(包括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动作和膀胱功能等方向)评估临床疗效,由术前平均

(11.7±6.5)分到最后一次随访的平均(22.7±11.6)分,其中优32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占95.7%。结论在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治疗中,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临床疗效好,椎间融合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办法。 【关键词】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退行性腰椎不稳临床研究 退变性腰椎疾患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伴有椎间盘退变(突出)和椎管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日趋加重的人口老年化趋势,使该疾病逐年增多。其特点是:站立和行走时引起腰痛和下肢痛,腰部过伸时这种症状加重。[1]此类患者多伴有腰椎不稳,单纯的后路减压术常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ransfor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 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47例,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47例,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45-69岁,平均58.3岁,病程2个月到15年,所有患者均经术前MRI检查示有腰椎间盘突出和(或)腰椎管狭窄,并经CT、腰椎正侧、双斜、过伸、过屈位X线片确认无狭部裂及Ⅱ度以上的滑脱,符合腰椎退行性不稳的诊断范围。患者均有腰痛,间歇性跛行(出现跛行症状距离50米-800米)伴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相应支配节段感觉减退,少部分患者有马尾综合征表现。其中不稳节段单节段L5/S114例,

腰椎融合入路培训资料

学习资料 一、传统手术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umbar interbody fusion,LIF) 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 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 经横突间腰椎椎体间融合术(intertransvers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ILIF) 二、微创手术 LISS:脊柱微创手术(在传统脊柱手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技术达到微创目的,如在特制的管道或撑开器等器械或新技术的辅助下小切口完成传统手术)(less invasive spine surgery,LISS) MISS:脊柱微创手术(在内窥镜辅助下的脊柱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 MISS)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lumbar intervertebral foramen microscopic resection ,PELD)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 TLIF) 腰椎微创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XLIF) 直接外侧椎体间融合术 Direct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DLIF 轴向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xi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xial-LIF) 仅供学习与参考

2021版: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1版: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摘要 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LLIF)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腰椎退行性疾患的治疗,但其具有一定的学习曲线,且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把握不准会带来不良后果,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LLIF的专家共识。为规范LLIF在国内腰椎各类疾病中的应用,推动该技术的稳步发展,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腰椎研究学组牵头,通过改良Delphi调查研究法制定了LLIF专家共识,以供业界参考。 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由Capener[1]于1954年首次报道并应用于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其后,Larson等[2]于1976年将该术式改良并广泛地应用于腰椎疾患的手术治疗。2006年,Ozgur等[3]首次应用L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LLIF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腰椎退行性疾患的治疗,在获得满意手术效果的同时,该项技术具有出血量少、植骨面积大和融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LLIF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而且部分医生对该技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把握不足,导致在围手术期的评估与处理、并发症防治及术后随访等诸多方面存在争议,对LLIF的稳步推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目前LLIF的应用在国内尚无相关专家共识。为规范LLIF在国内腰椎各类疾病中的应用,推动该技术的稳步发展,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腰椎研究学组牵头,通过改良Delphi调查研究法[4]进行LLIF专家共识的制定。 本共识由工作组详细查阅中英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后,制定共识所用的调查问卷,并邀请以腰椎学组委员为主的国内65位脊柱外科专家共同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调查研究过程先后经过三轮问卷调查及会议讨论,按照Delphi调查研究法对问卷中获得70%(含)以上专家同意的条目纳入共识范畴,并以此为依据起草了本共识,以供广大同道参考。 01 LLIF的定义 LLIF是指通过腰椎侧方入路,经过或不经过腰大肌,对腰椎退行性疾患等进行治疗的手术技术。LLIF主要包括极外侧腰椎间融合术(XLIF)、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LIF)、LLIF、侧方腰椎间融合术(CLIF)、直接外侧腰椎间融合术(DLIF)、侧前方腰椎间融合术(LaLIF)等[5, 6, 7, 8, 9]。 02 LLIF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LIIF作为一种新兴手术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腰椎后方入路技术优势明显。但因为其只是腰椎融合技术的手术入路和技术选择之一,会受到

2020版: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由Capener[1]于1954年首次报道并应用于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其后,Larson等[2]于1976年将该术式改良并广泛地应用于腰椎疾患的手术治疗。2006年,Ozgur等[3]首次应用L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近年来,随着LLIF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腰椎退行性疾患的治疗,在获得满意手术效果的同时,该项技术具有出血量少、植骨面积大和融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LLIF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而且部分医生对该技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把握不足,导致在围手术期的评估与处理、并发症防治及术后随访等诸多方面存在争议,对LLIF的稳步推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LLIF的应用在国内尚无相关专家共识。为规范LLIF在国内腰椎各类疾病中的应用,推动该技术的稳步发展,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腰椎研究学组牵头,通过改良Delphi调查研究法[4]进行LLIF专家共识的制定。本共识由工作组详细查阅中英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后,制定共识所用的调查问卷,并邀请以腰椎学组委员为主的国内65位脊柱外科专家共同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调查研究过程先后经过三轮问卷调查及会议讨论,按照Delphi调查研究法对问卷中获得70%(含)以上专家同意的条目纳入共识范畴,并以此为依据起草了本共识,以供广大同道参考。 一、LLIF的定义

LLIF是指通过腰椎侧方入路,经过或不经过腰大肌,对腰椎退行性疾患等进行治疗的手术技术。LLIF主要包括极外侧腰椎间融合术(XLIF)、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LIF)、LLIF、侧方腰椎间融合术(CLIF)、直接外侧腰椎间融合术(DLIF)、侧前方腰椎间融合术(LaLIF)等[5, 6, 7, 8, 9]。 二、LLIF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LIIF作为一种新兴手术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腰椎后方入路技术优势明显。但因为其只是腰椎融合技术的手术入路和技术选择之一,会受到患者病情、个体差异及术者经验和习惯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应严格把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切记不可盲目跟风选择LLIF。 推荐意见1:LLIF适应证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LDH)、Ⅰ°和Ⅱ°腰椎滑脱症、非骨性及占位性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LSS)、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腰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及翻修手术等[5, 6, 7, 8, 9]。 推荐意见2:LLIF禁忌证主要包括:严重的腹膜后疾病史或手术史、发育性腰椎管狭窄、重度腰椎管狭窄、Ⅲ°和Ⅳ°椎体滑脱、腰椎重度关节突关节退变以及肋骨(胸段)及髂骨阻挡的腰椎节段等[6, 7, 8, 9, 10]。 三、LLIF的优缺点 LLIF近年来成为腰椎外科的热门之一,但在实施LLIF时应客观审慎,更好地发挥其优势、规避其劣势。LLIF的优点:在合理使用该技术、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的前提下,LLIF能够获得较好的脊柱稳定性与融合率,并可一定程度改善冠状面及矢状面失平衡。同时,该技术具有间接减压作用,手术创伤较小,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4, 5, 6, 7, 8, 9, 10]。LLIF的缺点:通过间接减压实现对神经压迫的减轻,其减压作用有限。可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8-07-23T11:28:18.27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8期作者:谢芳宋丽菁 [导读] 临床治疗中,腰间盘突出症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导致患者腰腿出现疼痛。 (江苏省南京医学院附属昆山医院脊柱骨科江苏昆山 215300) 【摘要】目的:本文将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95.1%(39/41)显著优于对照组80.4%(33/41)。结论: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过程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8-0297-01 临床治疗中,腰间盘突出症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导致患者腰腿出现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对患者的运动生理功能也会产生一定影响,降低生活能力,近几年,临床治疗主要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经我院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腰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患者男51例,女31例;年龄为39~71岁,平均年龄为(52.46±1.53)岁。两组患者均知情,自愿加入实验。患者之间一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第一,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因为自身疾病,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担心术后恢复。因此,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耐心为患者讲解知识。第二,体位护理。将患者处于平卧位,2h翻身一次,左右侧卧交替。第三,疼痛护理。清楚患者的疼痛发作原因,详细记录疼痛的位置、性质、程度、节律性等[1]。(2)术后护理。第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电以及血氧等。第二,要注重观察患者伤口渗血、渗液情况,确保伤口敷料处整洁、干燥。术后进行翻身护理。对患者进行合理翻身,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规定每天翻身时间。第三,饮食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结合患者机体创伤与消耗,容易胃肠功能出现紊乱,导致腹胀、呕吐、恶心及腹痛等问题。护理人员要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使患者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3)康复护理。术后3d,锻炼患者抬高直腿,避免神经根粘连。起始为30°开始,然后逐渐增加抬腿幅度。术后5d,引导患者主动抬高直腿,树立患者自信心。逐渐在基本抬腿基础上,增加屈膝、屈髋的活动,从而增加患者下肢肌肉力量。在术后7d,可以引导患者锻炼腰背部,提升腰背肌的力量,保证脊柱的稳定性[2-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1.4 效果判定 判定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主要包括生理职能、情绪职能、运动职能,对患者进行评分,评分在0~100分之间,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判定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三个标准: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满意程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1.5 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通过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开展χ2检验,并以(%)表示,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开展t值检验,并以(x-±s)表示,当P<0.05时,两组之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1%(39/41)显著优于对照组80.4%(33/41),两组之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本次实验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知,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1%(39/41)显著优于对照组80.4%(33/41)。因此,针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过程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

[摘要] 目的比较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的52例作为A组,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54例作为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案的治疗情况。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84.6%,明显低于B组的9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的椎间高度、节段角度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可靠,能更有效地改善椎体间融合情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后外侧融合术;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b)-0056-0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是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需要积极治疗[1-2]。目前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案之一,临床工作者一直积极探求最佳的手术方式,笔者借助本研究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现将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选标准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MRI正中矢状位图像显示椎间盘明显脱出且椎管受压>3/4;腰椎节段不稳定义为屈曲位X 线片上椎间相对位移>3 mm 或不稳椎节间成角与相邻正常椎体间成角之差>22°),椎间盘突出物较大或伴有节段不稳。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的52例作为A组,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54例作为B组。A组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35~72岁,平均(49.2±4.3)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16.2±3.7)个月。B组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34~70岁,平均(49.0±4.5)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15.9±4.0)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患者采用全麻,取俯卧位,依靠C臂X线透视确定腰椎病变节段,于后正中做皮肤切口,直达棘突,分离筋膜牵向两侧,常规拍摄X线侧位影像确认解剖节段,分离外侧沟槽软组织,并将融合节段小关节的关节囊切除,注意保护头侧邻近节段小关节的关节囊,需要进行融合的节段小关节内的所有软骨都必须去除。准备钉道准,之后应用高速磨钻去除横突、椎弓峡部以及小关节外侧面的皮质,选择合适大小的椎弓根螺钉旋入,接下来根据其具体的受压部位进行个体化的减压,减压过程中尽量保留关节突关节,对于减压融合节段置入椎弓根钉,安装预弯生理弯曲的钛棒,恢复腰椎生理性前凸,清理术野,可吸收线通过先间断再连续的缝合方式封闭筋膜层,然后再在浅层软组织下放置引流管,可吸收线先进行间断缝合,再行连续缝合皮下层的缝合。B组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矩形或者环形切开椎间盘的后部,髓核钳夹除部分髓核组织,椎间隙撑开,确保硬模囊及神经根都不在受损伤的情况下,将椎间盘组织及相邻椎体终板的软骨板完全去除、椎间盘切除、终板软骨的绞除及植骨Cage的植入依次完成,当椎体间隙的高度因撑开、植骨或者Cage置放而达到预定要求时可将固定棒松动后再轻轻压缩,保证植骨面与椎体终板的密切接触,安装椎间融合器,作后路椎弓根固定,闭合手术操作切口情况同A组。两组术后均常规抗感染治疗,并进行腰背肌训练。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对患者均进行随访12个月,根据患者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原因分析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年6月第12卷第6期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Vol.12,No.6,Jun..2019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原因分析* 卢文灿1段春光1陶惠人1**王升儒2叶灿华1莫家栋3陈奋勇3仉建国2(1.深圳大学总医院骨科,广东深圳518055;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北京100730; 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福州350001) 【摘要】背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发生率低,有关其原因分析的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相关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18例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向后脱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融合器脱出的可能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结果:腰椎滑脱症8例,腰椎管狭窄症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合并骨质疏松症6例,合并间质性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需长期口服激素各1例; 体重指数(BMI)正常8例,超重10例;融合器植入深度良好者7例,不良者11例;脱出节段植入1枚融合器者13例,植入2枚融合器者5例;椎弓根钉棒系统稳定性良好者13例,不良者5例;12例开始恢复工作的时间为术后6~26周,平均为术后16.7周,术后恢复工作至发现融合器脱出的时间为2~260周,平均27.9周。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由多 种因素所致,包括:腰椎滑脱未完全复位、合并骨质疏松症、肥胖、融合器类型选择不当、融合器型号偏小、融合器植入深度不良、单个椎间隙植入2枚融合器、椎弓根钉棒系统稳定性不良、术后过早恢复体力劳动等。 【关键词】腰椎椎间融合术;融合器;脱出;并发症 Cause analysis of cage retropulsion after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LU Wencan1,DUAN Chunguang1,TAO Huiren1**,WANG Shengru2,YE Canhua1,MO Jiadong3,CHEN Fenyong3,ZHANG Jianguo2 (1.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Surgery,Shenzhen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Shenzhen518055; 2.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Surgery,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CAMS&PUMC,Beijing100730; 3.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Surgery,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Union Hospital,Fuzhou350001,China) 【Abstract】Background:The incidence of cage retropulsion after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is low and there are few re?ports about it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cage retropulsion after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ethods:The data of18patients with cage retropulsion after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diagnosed and treated from January2012to June2018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causes of cage retropulsion and its preventive measures.Results:Eight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6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lumbar spinal stenosis and4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There were6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1patient with interstitial pneumonia and1patient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requiring long-term oral administration of hormones.There were8patients with normal body mass index(BMI)and10 patients with overweight BMI.The depth of cage implantation was good in7patients and bad in11patients.Thirteen patients were implanted with one cage and5patients were implanted with2cages at lumbar prolapsed segment.The stability of pedicle screw system was good in13patients and bad in5patients.Twelve patients started their work at the6th to26th weeks after sur?gery,with an average of16.7weeks.The time from resuming work postoperatively to the detection of cage retropulsion was2to 260weeks,with an average of27.9weeks.Conclusions:Cage retropulsion after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is often caused by multiple factors,including incomplete reduction of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osteoporosis,obesity,unsuitable cage type,small cage size,improper implantation depth of cage,implantation of2cages into a single intervertebral space,poor stabili?ty of pedicle screw system and premature start of physical labor,etc. 【Key words】Lumbar Interbody Fusion;Cage;Retropulsion;Complications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包括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及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是目前所采用的经典术式。临床应用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具有术后即刻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可恢复椎间隙高度及曲度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治疗[1],但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融合器移位或脱出、椎间隙塌陷等并发症[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 18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融合器脱出的可能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科研项目(JAT170224)**通信作者:陶惠人,E-mail:huiren_tao@https://www.doczj.com/doc/007822677.html, DOI:10.3969/j.issn.2095-9958.2019.06.03文章编号:2095-9958(2019)06-0414-05 ·临床论著·

微创脊柱外科——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

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 脊柱融合术用于治疗比如感染、创伤、畸形、退变以及脊柱肿瘤切除后等各类疾病,已有近一个世纪了。典型的融合术是后路、后外侧及前路椎间融合。传统观念认为,此类手术要获得足够的显露需要开放的手术入路,然而,伴随外科解剖学理解的增强的新技术的到来,使得微创技术得以发展。 一些常用于的腰椎间融合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被提出。后路主要包括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TLIF),而前路主要是腹膜后及经腹膜的椎间融合(ALIF)术;其它还有近来被提出的极外侧椎间融合术(XLIF)及轴向腰椎间融合术(AxiaLIF)。接下来讨论每种手术的历史回顾、手术适应证、简要概述及手术技术。 历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apener及其同事首次描述了腰椎间融合术。最初是用前路方法来治疗腰椎滑脱,即ALIF,行椎间盘完全切除、峡部复位,并用尸体骨及辅助自体骨移植。后来到来五十年代,Cloward描述了一种经后路椎板切除的椎间融合术,即PLIF。最初PLIF程序设计是保留腰椎小关节、神经根需后拉以允许有充分空间行椎间盘切除及椎间植骨或安装cage。为降低神经根损伤及刺激的危险,并提高椎间盘的可视化,TLIF方法出现了。随后的几年中,极外侧/经腰大肌入路的XLIF方法被报导了,这一技术是经腹膜后脂肪及腰大肌的外侧入路抵及腰椎。从理论上说,该方法避免了前路腹膜后及经腹膜入路的潜在并发症,因而避开了传统ALIF入路可能会遇到的大血管。最近,通过骶前间隙的经皮至腰骶椎前的入路已被描述。 手术适应证 腰椎间融合微创手术的适应证与开放手术相似。尽管适应证在不同医生及不同患者间有轻微变化,但是大多情况下,决定行椎间融合术需明确有术前节段性不稳、畸形引起的椎管狭窄在减压后可致畸形进行性加重、可致医源性失稳的广泛减压以及有可能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患者。 手术技巧 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 概述及优缺点 TLIF技术最开始是由Blume及Rojas提出,然后由Harms等推广,它是对Cloward最先描述的PLIF技术的改进。TLIF技术是单侧入路经椎间孔至椎间隙,这就赋予了它很多理论上的优点。首先,它使用常用的后侧入路,该技术为大多脊柱外科医生所熟知,TLIF进入后侧结构及椎间隙,可获得环形融合。其次,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