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4.《外国诗两首》导学案一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形象,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3.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学习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形象,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2.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学法指导:朗读品味法

学习时间:2课时

预习案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粗字注音。

栖息()草茸茸()阴()凉

荡漾()喧响()

2.(1)济慈,________(国别)浪漫主义诗人,《蝈蝈与蛐蛐》出自他的第一部诗集________。

(2)叶赛宁,________(国别)诗人,他擅长描绘_______的景色。

3. 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合作探究案

朗读《蝈蝈与蛐蛐》回答下列问题

1. 点明本诗主旨的诗句是哪句?

2. 这首诗是怎样描写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的?又是怎样把二者联系起来的?

3. 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4.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检测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树篱()②消逝()③栖息()

④草丛()⑤草茸茸()⑥yōu()暗

⑦夜yīnɡ()⑧光mánɡ()⑨jì()静⑩沉jìn()2.文学常识填空。

①《蝈蝈与蛐蛐》是________国浪漫主义诗人________的诗作。

②《夜》是________(国家名)诗人________的诗作。

二、课外探究

阅读下面戴望舒的《偶成》诗,完成1~2题。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选自《戴望舒诗选》)

1.如果从揭示中心的角度为这首小诗换一个标题,下面四个短语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春天重到

B.凝冰解冻

C.迢遥的梦

D.花儿重开

2.这首诗虽短,其语言却极具表现力。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内容,谈谈体会

导学案二

预习案

一、预习导学:

1、读准下列字的音:

昏晕.树篱.栖息

..静谧.遐.想喧.响

2、《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国主义诗人。

3、《夜》的作者是国诗人。

合作探究案

一、有感情的朗读《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诗着力表现了夜的什么特点?

2.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3.此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二、对比探究

1、《夜》这首诗与郭沫若的《静夜》给你的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检测案

一、积累与运用

1.查词典,解释下面几组近义词,并分别造句。

①消逝、消失

解词:消逝:

消失:

造句:消逝:

消失:

②沉寂、寂静

解词:沉寂:

寂静:

造句:沉寂:

寂静:

二、课内阅读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4.在诗人的笔下,夜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5.诗的第一小节从________和________的角度描绘夜色。6.节选的最后一节诗中写到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