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大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大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大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大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

信息大类基础课程

《信息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148)

《工程制图(一)》课程教学大纲 (154)

《电路理论(三)》课程教学大纲 (156)

《模拟电子技术(二)》课程教学大纲 (161)

《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165)

《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168)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170)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73)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一)》课程教学大纲 (176)

《电子线路设计.测试.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78)

《微电子器件与IC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80)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182)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184)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87)

《信息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信息技术导论Introd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二、课程编码0800441

三、学时与学分24/1.5

四、先修课程

五、课程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信息技术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

引导学生接受信息技术知识熏陶,提高信息技术基本素养;

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职业道德和准则,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六、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一)第1章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2学时)

1. 了解

(1)计算机发展简史。

(2)计算机文化的概念与信息化社会的特征。

(3)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4)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 掌握

(1)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2)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现代计算机的分类方法。

(4)微型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5)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和内容。

3. 重点掌握

(1)信息和数据的概念、区别与联系。

(2)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现代计算机的分类方法。

(4)微型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5)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应用的主要领域。

(6)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所包括的内容。

(二)第2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学时)

1. 了解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

(3)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4)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汉字的输入编码、机内码、国标码、字形输出码、GBK字符集的概念。

148

2. 掌握

(1)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及功能。

(2)数字编码的概念,常用的编码:数字、字符、汉字的编码。

3. 重点掌握

(1)微机的基本组成及、硬件的基本概念。

(2)操作系统的概念、分类和功能;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功能和特点。

(3)存储器的种类,存储容量、地址、位、字节、KB、MB、GB等的概念。

(4)指令、指令系统和程序的概念。

(5)计算机中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和数据库语言的概念。

(6)各类输入输出设备的分类、功能和使用方法。

(三)第3章中文Windows2000(4学时)

1. 了解

(1)Windows2000的特点、功能、配置、运行环境。

(2)安装方法。

(3)Windows2000主要系统工具“磁盘清理程序”、“磁盘扫描程序”、“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的使用。

(4)管理和控制用户的权限。

2. 掌握

(1)Windows2000启动和关闭的方法。

(2)Windows2000控制面板的使用:桌面显示设置,打印机设置,鼠标功能设置;显示器、日期与时间的设置;添加新硬件和添加/删除程序的方法。

(3)Windows2000主要附件“画图”、“写字板”、“记事本”、“计算器”的使用。

3. 重点掌握

(1)鼠标的基本操作:指向、单击、双击、拖放、右击、右键拖放。

(2)鼠标指针的形状及含义。

(3)Windows2000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基本概念:桌面、窗口、对话框、菜单、图标、应用程序、文档、文件夹、快捷方式、快捷菜单、热键或快捷键。

窗口及其操作:宣传品的类型和组成: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还原、移动、大小改变、关闭、切换(应用程序窗口切换、文档宣传品切换)、屏幕窗口排列等基本操作。

菜单及其操作:菜单命令中的约定、菜单栏命令菜单的使用(打开、选择、关闭):快捷菜单、控制菜单的作用方法。

(4)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命名方法和规则:目录、盘符和路径的概念。

(5)Windows2000的资源管理、文件管理和程序管理系统:“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与文件夹管理、磁盘管理、“回收站”等的使用。

(6)Windows2000“开始”按钮、“任务栏”、图标等的使用。

(7)文件和文件夹的打开、创建、移动、删除、复制、查找、更名及设置属性、文件的关联等操作。

(8)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删除、选用和屏幕显示,汉字输入。

(9)应用程序的运行和退出。

(四)第4章中文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0(4学时)

1.了解

(1)办公集成软件Office的组成、用途、特点、运行环境。

149

(2)模板的概念。

(3)题头、脚注、尾注和批注的设置。

(4)宏的概念。

(5)邮件合并功能。

(6)超级链接的概念、使用方法。

(7)目录、索引的建立。

2. 掌握

(1)Word 2000安装、启动和关闭方法。

(2)Word 2000的工作窗口(包括标题栏、工具栏、菜单栏、状态栏和文档窗口)。

(3)视图概念,页面视图、普通视图和大纲视图的使用。

(4)数学公式排版。

(5)艺术字、公式编辑器、图表的使用。

(6)语法检查。

3. 重点掌握

(1)文档的创建、保存、打开、关闭和打印。

(2)编辑文档的基本操作:文本的选定、修改、复制、移动和删除。

(3)Word 2000的基本文字编辑方法:插入、修改、删除、查找、替换、移动、复制等。(4)利用Word 2000进行正文的编辑,文字、字型、字号的选择,字间距、行间距的设置,分页、段落处理、分栏,使用编号和项目符号的方法。

(5)文档的排版方法:字符格式的设置,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的编排。

(6)制表和表格处理:生成表格,表格中输入文本,修改表格,表格的计算与排序。

(7)图文混排方法。

(8)设置页眉和页脚,插入页码的方法。

(五)第5章中文电子表格处理系统Excel 2000(4学时)

1.了解

(1)数据的管理与统计

(2)数据保护(工作薄、工作表的保护等)。

(3)数据库函数

2.掌握

(1)Excel 2000的启动和退出方法。

(2)Excel 2000工作区的组成,工作薄窗口、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的概念。

(3)数据类型的种类及使用。

(4)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

(5)打印格式的设置,打印效果的预览。

(6)图表制作方法。

3.重点掌握

(1)工作薄的管理(包括创建、保存、打开、关闭等)。

(2)工作表的管理(包括增加、删除、移动、复制、更名等)。

(3)编辑表格(表中区域的选取,行高和列宽的调整,行、列、单元格的插入和删除等)。(4)单元格的引用。

(5)表格中的数据计算、排序、筛选和汇总。

(六)第6章中文幻灯片演示稿PowerPoint 2000(2学时)

1.了解

150

(1)PowerPoint 2000的基本功能、启动和退出、窗口组成。

(2)PowerPoint 的有关术语:幻灯片、模板、母版、视图、演示文稿等。

(3)演示文稿的打包。

(4)演示文稿的打印。

2.掌握

(1)PowerPoint 2000 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保存。

(2)PowerPoint 2000 的各种视图的基本特征。

(3)PowerPoint 2000 的图文处理:文本框、图形、图表、表格、图片、艺术字。

(4)幻灯片放映,添加特殊效果。

3.重点掌握

(1)文字的输入和编辑:插入、修改、删除、选定、移动、复制、查找、替换。

(2)幻灯片的基本编辑:插入、删除、选定、移动、复制、幻灯片顺序的更改、项目的升降级。(3)文本的格式化,应用设计模板的使用,幻灯片母版的修改,幻灯片版式、项目符号的设置。(4)演示文稿中超级链接的创建与编辑。

(七)第7章多媒体技术基础(2学时)

1.了解

(1)多媒体采用的关键技术

(2)多媒体发展与应用。

(3)Windows 2000系统中的多媒体功能。

2.掌握

(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2)多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3)多媒体的基本元素及文件。

(4)多媒体微机MPC的组成。

(5)多媒体套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八)第8章计算机网络基础(2学时)

1.了解

(1)电话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数据通信的概念和采用的技术。

(3)局域网的传输介质。

(4)常用局域网操作系统。

(5)W indows 2000所提供的网络功能。

(6)O utlook Express(电子邮件浏览器)。

2.掌握

(1)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的识别、功能和作用。

(2)个人用户连入Internet的方法。

(3)Internet基本概念。

(4)Windows2000所提供的网络功能。

3.重点掌握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分类。

(2)网络协议的概念与作用。

(3)网络拓扑结构。

(4)网络互联协议。

151

(5)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

(6)因特网基础知识:域名地址、E-mail(电子邮件)地址、URL地址、文件传输协议、WWW 服务。

(7)IE(Internet Explorer)浏览网站、网页浏览的方法;接入因特网,从因特网上下载文件等操作:信息的查找,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8)申请电子邮箱、编写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九)第9章网页制作初步(2学时)

1.了解

(1)网页制作的基本原理及技巧。

(2)使用HTML语言实现插入滚动字幕。

(3)Web技术。

2.掌握

(1)HTML语言的常用控制标记的使用。

(2)HTML文档的基本结构;设置文本格式;设置超链接、插入图形、制作表格、版面规划。

(3)FrontPage2000的功能特点、图形界面。

(4)用FrontPage 2000制作简单网页,建立超链接。

(十)第10章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2学时)

1.了解

(1)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2)电子商务的概念。

(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步骤。

(4)电子政务的概念和主要任务。

(5)数字化校园和社区的构成。

(6)数字证书的概念。

(7)黑客的概念。

2.掌握

(1)网络安全的定义。

(2)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及判断方法、常见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3)防火墙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八、教材及参考书

冯泽森,王崇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实验,赵玉章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8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考试大纲和练习,田晓东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8

九、考核方式

书面考试+作业+实践表现

152

《工程制图(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工程制图(一)Engineering Drawing(I)

二、课程编码0801663

三、学时与学分40/2 5

附加计算机绘图12学时

四、先修课程

五、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来阅读简单机械图样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空间形体的能力;

培养学生尺规绘图、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技能;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六、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应用理科各专业。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学时)

1.了解国家标准《技术制图》的有关规定(图纸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剖面符号、尺寸注法等);

2.掌握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尺寸注法和画图步骤;

3.掌握计算机绘制直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二)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4学时)

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

2.点的投影

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点的投影与该点的直角坐标的关系;

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

3.直线的投影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直线上的点;点分线段成定比;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及其投影特性;

4.平面的投影

平面的表示法(几何元素表示法)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的投影特性。

(三)立体的三视图(12学时)

1.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步骤;

2.特殊位置平面与基本立体表面相交的截交线的画法;

3.带切口基本几何体的画法;

4.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

153

5.用计算机绘制立体三视图。

(四)组合体(12学时)

1.组合体的概念和各种组合形式(相接、相交、相切、相贯)的画法;两回转体表面相贯以近似画法、特殊相贯为主,简介相贯线的模糊画法;

2.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和画图方法;

3.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4.组合体的读图方法;

5.用计算机绘制组合体三视图及进行尺寸标注。

(五)零件图(10学时)

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

3.零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六个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断面图的概念与画法

视图的概念与画法(全、半、局);

剖视图中的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

1.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2.读零件图的方法。

3.用计算机绘制剖视图、断面图,标注技术要求。

八、教材及参考书

工程制图,胥北澜等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工程制图习题集,胥北澜等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关《技术制图》国家标准

九、考核方式

该课程安排在一学期完成,期末进行考试。平时成绩占20%,上机成绩占10%,考试成绩占70%。

十、说明

(一)本课程计划授课学时为40,学分2.5;附加12学时计算机绘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所加学时不计学分;本课程课内外学时1:2。

(二)本课程只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初步能力、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有关专业知识和绘图技能还需在后续课程和工作实践中继续学习和提高。

154

《电路理论(三)》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电路理论(三)Electric Circuit Theory(Ⅲ)

二、课程代码0800113

三、学时与学分88 /5.5

四、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

五、课程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与基本分析方法,使其具备扎实的电路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训练学生分析、计算电路的技能,掌握各种分析求解电路的方法;

使学生掌握进行电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基本电磁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

六、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s(4学时)

1.理解实际电路的构成、电路的作用、电路理论的研究对象、电路模型化的条件、集中参数电路与分布参数电路的概念;

2.深刻理解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或参考极性)、关联参考方向、电功率的概念,熟练掌握电功率的其计算,理解有源及无源的概念;

3.深刻理解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特性,掌握实际直流电源的两种模型(戴维南电路与诺顿电路)。

熟练掌握四种形式的受控电源的特性;

(二)电路的基本定律与等效变换Basic Laws and Equivalent Transform (8学时)

1.掌握电阻元件的定义与分类、线性电阻元件及其伏安特性、非线性电阻元件的概念。

2.理解支路、节点、网孔、回路的概念,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与电压定律及其应用。深刻理解独立的KCL与KVL方程数目。

3.理解端口的概念,掌握网络等效的原则。熟练掌握线性电阻元件的串联、并联与混联化简及分压与分流原理。

4.熟练掌握戴维南电路与诺顿电路的等效变换,掌握电压源与支路并联的等效化简,电流源与支路串联的等效化简。

5.掌握平衡电桥电路的处理。熟练掌握三端线性电阻网络的Y-Δ等效变换的应用。

6.深刻理解输入电阻(等效电阻)的概念, 熟练掌握等效电阻的各种计算方法。熟练掌握综合应用各种等效化解方法求取简单一端口网络(包括含受控源网络)的等效电路。

(三)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Methods of Analysis (8学时)

1.理解拓扑图连通图、平面图、有向图的概念。

2.熟练掌握网孔、回、树、基本回路、基本割集的概念。

3.掌握节点与支路关联矩阵、网孔矩阵、(基本)回路矩阵、(基本)割集矩阵、矩阵间的相互关系。

4.掌握用关联矩阵表示的KCL和KVL、用基本回路矩阵或网孔矩阵表示的KCL和KVL、用基本割集矩阵表示的KCL和KVL。

155

5.深刻理解独立的KCL与KVL方程数目、独立和完备的网络变量的含义。

6.熟练掌握如何列写网络的2b方程,深刻理解网络方程分析法的基本思路。熟练掌握支路电流分析法及其应用,掌握受控源、无伴电流源支路的处理方法。

7.熟练掌握观察法列写节点电压方程的方法(包括受控源、无伴电压源支路的处理方法),深刻理解自电导与互电导的概念、节点电压分析法的实质。

8.熟练掌握观察法列写网孔电流方程(包括受控源、无伴电流源支路的处理方法),深刻理解自电阻与互电阻的概念、网孔电流分析法的实质。

(四)网络定理Circuit Theorems (6学时)

1.掌握替代定理的内容与应用。

2.深刻理解线性性、线性电路的概念。熟练掌握叠加定理的内容(包括可加性与齐次性)、适用范围与应用方法。

3.熟练掌握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内容、适用范围与各种应用方法。

4.熟练掌握最大功率传输条件及其应用。

5.*掌握特勒根定理的几种形式及其应用,掌握互易定理的三种情况、适用范围与应用方法。6.*掌握有一定难度的替代定理、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互易定理(特勒根定理)综合应用问题。

(五)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s (4学时)

1.了解实际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及电路模型的应用。

2.熟练掌握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性(虚短路和虚断路)及其应用。

3.熟练掌握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简单电路的分析,掌握简单运算电路(比例电路、加法电路)的设计和应用。

(六)储能元件Capactors & Inductors (3学时)

1.熟练掌握线性时不变电容元件库伏特性、伏安特性、直流稳态特性(稳态值的计算)、储能等概念。深刻理解电容电压的连续性(初始值的计算)的含义。掌握线性时不变电容元件串联与并联计算,*了解电荷守恒的应用。

2.熟练掌握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韦安特性、伏安特性、直流稳态特性(稳态值的计算)、储能等概念。·深刻理解电感电流的连续性(初始值的计算)的含义。掌握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串联与并联计算,*了解磁通链守恒的应用。

(七)一阶电路First-order Circuits (8学时)

1.深刻理解过渡过程的概念,深刻理解用微分方程加初始条件的方法是求解任何阶次电路过渡过程的根本。熟练掌握一阶电路微分方程建立和初始条件的确定。

2.熟练掌握零输入响应及其特点、固有频率与时间常数的概念与计算。

3.熟练掌握直流激励下零状态响应的特点与求解方法,理解正弦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的特点。4.熟练掌握单位阶跃函数、单位冲激函数、单位斜坡函数的定义与一般性质,掌握分段连续波形的广义函数表示。

5.熟练掌握阶跃响应的求解方法。

6.*掌握冲激响应的一种求解方法,掌握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关系,深刻理解零状态响应的线性性与时不变特性。

7.熟练掌握全响应的两种分解方式,熟练掌握求解直流激励下的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三要素法。(八)二阶电路Second-order Circuits (3学时)

1.熟练掌握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和初始条件的确定。

2.掌握直流激励下二阶电路各种响应的计算,掌握零状态响应的四种形式(过阻尼、欠阻尼、临界阻尼、无阻尼)。

156

(九)正弦量与相量Sinusoids and Phasor (6学时)

1.掌握正弦交流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的物理含义与计算。

2.熟练掌握同频率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熟练掌握正弦量的加、减、微分、积分运算与相量运算的对应关系,掌握相量图的画法与应用。

3.熟练掌握线性时不变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熟练掌握KCL和KVL的相量形式。

4.深刻理解复阻抗与复导纳的概念,电抗与电纳的概念,感性与容性的概念。

(十)正弦稳态分析Sinusoidal Steady-State Analysis (2学时)

1.深刻理解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模型。

2.深刻理解线性电阻网络各种求解方法对电路相量模型的适用性,熟练掌握用等效变换、网络方程、网络定理的各种方法求解正弦稳态电路。

3.*掌握位形相量图的概念和典型应用。

(十一)交流电路的功率AC Power Analysis (4学时)

1.熟练掌握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含义与计算,熟练掌握复功率的计算及其守恒。

2.熟练掌握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应用(共轭匹配情况)。

3.深刻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掌握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

(十二)三相电路Three-Phase Circuits (6学时)

1.深刻理解对称三相电压(电流)的概念、对称三相电源的相序、三相电路的联接方式。2.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

3.熟练掌握各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Y-Y、Y-△)。

4.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掌握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中性点位移)。

5.*掌握简单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用网络方程、位形图分析)。

6.深刻理解对称三相电路瞬时功率的特点,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数功率的计算。

7.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三瓦特表法、二瓦特表法)。

(十三)互感耦合电路Magnetically Coupled Circuits (6学时)

1.熟练掌握两绕组耦合电感元件的特性方程与伏安关系。

2.深刻理解同名端、互感系数、耦合系数的概念。

3.熟练掌握伏安关系的应用、T型(Π型)去耦等效电路与应用,掌握用去耦等效电路分析含耦合电感的电路。

4.掌握线性变压器的概念、映射阻抗的概念与应用。

(十四)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 (4学时)

1.理解传递函数的概念

2.理解谐振的概念,掌握RLC串联与并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点与分析方法。

3.*理解滤波的概念,了解四类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的特性。

4.*了解无源滤波与有源滤波的概念。

(十五)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The Fourier Series (4学时)

1.掌握周期性非正弦电量的富里叶级数,熟练掌握波形对称性对富里叶级数的影响,深刻理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电压)的有效值与平均值。

2.熟练掌握用叠加原理计算线性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稳态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理解谐波阻抗及滤波的概念。

3.*掌握对称三相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原则,掌握正序、负序、零序分量的概念,掌握

157

零序分量的特点。

(十六)二端口网络Two-Port Networks (6学时)

1.深刻理解二端口网络的概念、二端口网络的描述方法、参数方程及参数的含义,熟练掌握二端口网络的Z参数、Y参数、H参数和T参数的求法。

2.掌握二端口网络各参数之间的互换,互易二端口网络、对称二端口网络的参数特点。

3.掌握二端口网络的T型、Π型等效电路及其应用。

4.掌握级联及其应用,了解串联和并联的概念(不含有效性条件)。

5.熟练掌握有端接二端口网络的分析、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的概念与计算。

(十七)动态网络的复频域分析(6学时)

1.熟练掌握一些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线性性、积分、微分、延迟、卷积),掌握利用部分分式展开式求拉氏逆变换(重点掌握不含重极点情况)。

2.熟练掌握KCL、KVL的运算形式,R、L、C元件及耦合电感元件的运算模型,运算阻抗与运算导纳,运算电路,运算法分析动态网络。

3.理解网络函数的定义、分类与作用,掌握求取电路网络函数的方法。

4.掌握网络函数的一般性质(零点、极点),*网络函数与对应的冲激响应的关系,掌握网络函数与对应正弦稳态响应的关系,极点与电路的稳定性的关系,掌握通过网络函数求任意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八、教材及参考书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 Charles K. Alexander, Matthew N. O. Sadiku . 清华大学影印原版,2000年

电路理论-电阻性网络,黄冠斌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电路理论-时域与频域分析,杨传谱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电路理论-端口网络与均匀传输线,陈崇源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电路理论基础(上、下册),汪建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

九、考核方式

书面考试+ 讨论、作业

十、其他说明

(一)打“*”号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及学生的基础进行取舍。

(二)所有88学时的电类专业电路理论本科教学都按本大纲要求实施教学。

(三)为了配合电类专业教学平台建设,88学时电路理论课程,涵盖电路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为电类专业的必修课。在每个学年的第一个学期(自然年的下半年)开出。

(四)在每个学年的第二个学期(自然年的上半年)开出24学时的高等电路基础选修课,供对电路理论有更高要求的专业选修。内容涵盖非线性电路分析,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电网络的状态变量分析法,分布参数电路分析(均匀传输线)。

158

《模拟电子技术(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二)Analog Electronics(Ⅱ)

二、课程编码0800124

三、学时与学分56/3.5

四、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电路理论

五、课程教学目标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应用电子技术的基本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六、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基本内容

·电子系统与信号的基本概念

·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模型、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基本要求

·了解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了解信号的分类方法及放大电路的分类

·熟悉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二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3学时)

主要内容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PN结的形成及特点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V-I特性、参数及基本应用电路

基本要求

·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结构及PN结的形成

·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工作原理

·掌握二极管(包括稳压管)的V-I特性及其基本应用

第三章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18学时)

主要内容

·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放大电路的静态(直流工作状态)与动态(交流工作状态)

·静态工作点对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计算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的分析计算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159

基本要求

·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

·了解静态工作点与非线性失真的关系

·熟练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和估算,以及用小信号模型分析法求解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

·掌握BJT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结构及性能的特点

·掌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了解各元件参数对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性能的影响

第四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4学时)

主要内容

·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偏置及动态分析

基本要求

·了解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

·掌握用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分析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

·了解双极型三极管(BJT)和场效应管两种放大电路各自的特点

第五章功率放大电路(3学时)

主要内容

·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

·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各项指标的计算及功率管的选择

基本要求

·了解功率放大电路提高输出功率和效率的途径

·掌握乙类、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计算及功率管的选择

第六章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6学时)

主要内容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中的电流源

·差分式放大电路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基本要求

·了解镜像电流源、微电流源的工作原理、特点和主要用途

·掌握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差模电压增益、共模电压增益和共模抑制比等基本概念

·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指标的计算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参数

第七章反馈放大电路(7学时)

主要内容

·反馈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闭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及反馈深度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的近似计算

基本要求

·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

·掌握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极性和反馈组态的判断

160

·掌握各种组态的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增益及其它性能的影响

·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并利用这两个概念近似计算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闭环电压增益

第八章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5学时)

主要内容

·反相比例、同相比例、加、减、积分和微分电路

·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一阶有源滤波电路

基本要求

·会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分析计算反相比例、同相比例、加、减、积分、微分等电路组成的各种运算电路

·掌握四种类型有源滤波电路的幅频响应

第九章信号产生电路(5学时)

主要内容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电压比较器

·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基本要求

·掌握产生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幅值平衡条件

·掌握RC串并联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起振条件、稳幅原理,以及振荡频率的计算·掌握单门限电压比较器、迟滞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分析

·正确理解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十章直流稳压电源(3学时)

主要内容

·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基本要求

·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入、输出电压的关系

·掌握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及输出电压的计算

·掌握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简单应用

八、教材及参考书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第三版),童诗白、华成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陈大钦主编,华中理工大学版社,2000

九、考核方式

笔试

十、其他说明

(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为理论课,其对应的《电子测试与实验技术》实验课一定要安排,并单独考核。

(二)本科按本大纲讲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需56学时,专科约需64学时。在讲授时可根据专业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教材中标有“*”号的内容一般不讲。

(四)每个知识点都要安排相应的例题。

161

(五)每次课后一般要布置2~3道练习题

(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

162

《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控制原理Theory of Automata Control

二、课程编码0810551

三、学时与学分48/3

四、先修课程

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模拟与数字电路基础

五、课程教学目标

“自动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在许多工程技术基础教学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和现代的自动控制理论在内容上有了很大的扩展和更新。教学的目的在于满足工科(弱电类)学生对传统控制理论基础知识的需求,为后续课程扩大和加深某些领域的学习打好基础;根据信息学科的发展需要,使工科学生建立“控制”论的思想及其掌握“控制”技术。

六、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主要内容

1.控制思想的建立及其控制论发展的历史

2.控制系统的基本形式、组成和术语

(二)基本要求

1.从广义和作为学科与技术意义下对控制的理解;

2.了解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3.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术语

第二章线性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8学时)

(一)主要内容

1.传递函数模型

2.状态空间模型

3.模型的线性化

4.针对机械、电子装置数学模型的建立

5.反馈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6.框图的等效变换

7.信号流图和梅逊公式

(二)基本要求

1.掌握传递函数的建立;了解状态空间模型的结构

2.了解模型的线性化及其机械、电子装置数学模型的建立

3.熟悉反馈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的结构

4.掌握框图的等效变换

5.熟练掌握信号流图和梅逊公式

第三章线性定常系统的时间响应(6学时)

(一)主要内容

1.传递函数的时间响应

163

2.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3.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其具有零点的二阶系统

4.控制系统的过度过程品质指标

5.系统对参数变化的灵敏度及反馈的作用

(二)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系统传递函数的时间响应以及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2.了解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其具有零点的二阶系统

3.了解控制系统的过度过程品质指标

4.掌握系统对参数变化的灵敏度及反馈的作用

第四章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劳斯判据(5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稳定性的定义和条件

2.稳定性的劳斯判据

3.劳斯判据的应用

(二)基本要求

1.熟悉稳定性的定义和条件

2.熟练掌握稳定性的劳斯判据及其应用

第五章线性定常系统的频率响应(5学时)

(一)主要内容

1.频率响应函数

2.频率响应的带宽和谐振峰

3.波德图

4.最小相位系统和波德幅相关系

(二)基本要求

1.掌握频率响应函数

2.了解频率响应的带宽和谐振峰

3.熟练掌握波德图

第六章根轨迹(5学时)

(一)主要内容

1.根轨迹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根轨迹的性质和绘制方法

3.利用根轨迹确定参数和系统响应

(二)基本要求

1.掌握根轨迹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熟练掌握根轨迹的性质和绘制方法

3.了解利用根轨迹确定参数和系统响应

第七章频率特性和系统的稳定性(5学时)

(一)主要内容

1.围线映射和柯西幅角定理

2.乃奎斯特稳定判据

3.相对稳定性

(二)基本要求

1.熟悉围线映射和柯西幅角定理

164

2.熟练掌握乃奎斯特稳定判据

3.了解相对稳定性

第八章系统设计的根轨迹法(5学时)

(一)主要内容

1.利用根轨迹法进行对系统的设计

2.PID控制及其解析设计

3.控制器的实现

(二)基本要求

1.了解利用根轨迹法进行对系统的设计

2.掌握PID控制及其解析设计

3.了解控制器的实现

第九章系统设计的频率法(5学时)

(一)主要内容

1.利用频率法进行对系统的设计

2.PID控制的设计及其PID参数的解析设计

(二)基本要求

1.了解利用频率法进行对系统的设计

2.掌握PID控制的设计及其PID参数的解析设计

机动学时数 2

八、教材或参考书

自动控制原理(上册),杨位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上册),胡寿松,国防科技出版社九、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50%);系统设计(30%);作业(20%)。

165

《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信号与线性系统Signal and System

二、课程编码0800451

三、学时与学分64/4

四、先修课程

高等教学、复变函数、线性代线、电路理论等课程

五、课程教学目的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光电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控制、电子科学、生物电子工程、电力控制等弱电类专业或跨弱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研究确定信号的特性、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性质、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响应,以及由此引出的信号与线性系统理论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并通过对某些典型信号、典型系统及响应进行深入讨论,使学生初步认识如何建立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如何正确地对信号与系统进行数学分析与求解工作,并能对所得的结果给出恰当的物理解释。

由于本课程为实际应用的信号与系统提供了数学分析与设计的理论基础,为连续信号的抽样,离散信号与离散系统提供了数字分析与设计的理论基础,因而成为许多课程的理论课基础,如电子线路分析与设计、电子线路原理、通信原理、光纤通信、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语音处理、计算机原理、电视原理、控制原理、ASIC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信号分析与线性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应能建立典型信号的数字模型,并能自如地进行分析求解。

六、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信号的概念;系统(传输)的概念;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概念。

第二章系统的时域分析4学时

微分算子与转移算子;奇异函数;冲激响应;卷积积分;系统的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时域求解(部分内容自学)。

第三章信号分析10学时

引言;信号表示为正交函数集;周期信号表示为博立叶级数;周期信号的频谱;非周期信号表示为博立叶变换;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傅立叶变换的性质;信号的能谱和功率谱第四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2学时

引言;系统对周期信号的稳态响应(自学);系统对非周期信号的瞬态响应;无失真传输条件;理想低通滤波器的特性;物理可实现系统

第五章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2学时

引言;拉氏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及性质;双向拉氏变换(插入到各内容中讲述);常用信号的拉氏变换;拉氏逆变换;线性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线性系统的模拟;信号流图

第六章系统函数6学时

引言;系统函数的定义;系统函数的极、零点分析;系统稳定性判断(R-H判据);而“奈奎斯特判据和根轨迹”为选修内容。

第七章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6学时

166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

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什么是信息? 答:信息是现实世界中可以被感官直接或间接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 2、什么是信息技术? 答: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获取、理解、加工、处理、保存、传播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手段、工具的统称。计算机技光纤通信技术、有线电视技术等都属于信息技术的范畴。信息技术包括两面二个方面:一是硬件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二是软件技术,即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检测、储存、传递、处理、显示检索、控制信息的技术等) 3、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答:因特网、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育、信息高速公路等领域。 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答:信息处高速公路的正式名称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实际上,它是由通信网、计算机、数据库和形形色色的多媒体终端组成的,能向人们提供数据、声音、图形、图像等快速传输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完善网络。 5、信息技术的展望,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指的是什么? 答:数字化将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力、信息技术使大量高新技术产品进入社会生活、光纤传送网将成为信息基础设施中的基础、芯片的集成度发展快,将产生光学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智能化信息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超级智能机器人将产生、计算机上网将更加简单和方便。总之21世纪信息技术将网络化、智能化和个性化。 用计算机处理信息一般是指利用计算机及计算机及其他辅助方式,将人们在科学院、生产和经济等活动中获得的大量信息,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及时地进行记录、整理、计算、统计和分析,加工成符合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排版论文、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6、计算机的重要作用是什么?计算机硬件系统指的是什么? 答:计算机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辅助设计等领域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计算机硬件糸系统是构成计算机的物理实体或物理装置,它包括组成计算机的各种部件和外部设备。 7、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答:计算机都是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部分组成,这种体系结构是由美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所以现在的计算机又称为冯·诺依曼计算机。 8、什么是CPU? 答:运算器和控制器被集成在一个称之为中央处理器、简称为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现在比较常见的CPU有英特尔公司的奔腾系列和AMD公司的K系列。 9、计算机配置广告中的PⅢ800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答:表示计算机的CPU是PⅢ型,其时钟频率是800兆赫(MHz)。

(完整word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 一、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均有体现。其中,在知识与技能维度,强调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思想,以及常用工具、手段、技术的基本操作与应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强调通过具体操作或应用过程,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强调理解信息技术的技术思想,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产生感悟与内化,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积极、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在不同学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容各不相同,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水平上各有侧重。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以基础入门为标志,以感悟信息文化为目标;初中阶段侧重对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关注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的培养,以迁移应用为标志,以顺应信息文化为目标;高中阶段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既可以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即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 二、课程内容架构 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的方式进行设计。小学阶段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其中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72课时,适宜在三、四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和“机器人入门”,各36课时,适宜在五、六年级开设。初中阶段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36课时,适合在七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和“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各36课时,适合在八、九年级开设,也可以在七年级开始开设。基础模块是各地各校必须完成的内容,拓展模块是可以根据条件选择开设的内容。不同学段在内容和水平上相互衔接、各有侧重。以“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例,小学阶段以体验为主,强调借助积木式编程工具,通过对对象、模块、控制、执行等概念及作用的直观操作体验,感受编程思想;初中阶段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通过尝试设计与实现基本程序结构,将实际问题解决与算法思想形成联结;而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48(讲课32,上机实习16) 学分:2.5 授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不包括工学电类) 教材(名称、主编或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大学计算机基础王保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迟丽华,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主要参考资料: 大学计算机基础冯博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大学计算机基础李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程刘春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程基础范慧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是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不包括工学电类)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技术概述(包括日常办公处理、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基础性、概念性知识及典型软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信息安全和社会道德问题等。课程定位为计算机知识非零起点的大学新生,目的是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扩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在一个较高层次上认识和应用计算机,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技术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按照本大纲开课的各专业同一教材、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考试。 2.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基础性、概念性的知识应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进行讲解,并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典型软件工具的使用来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

(1)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软硬件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方法。 (3)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压缩软件、系统维护等实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其他常用微机操作系统的特点。 (4)了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 (5)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概念、术语;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了解Internet 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WWW浏览、收发E-mail、利用FTP下载文件等访问Internet资源的基本方法;掌握Windows网络功能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基本的网页设计方法和步骤。 (6)理解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术语;了解动画的概念及动画制作过程。 (7)理解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和术语;掌握利用Access建立数据库的基本使用方法。 (8)了解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防病毒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防火墙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4.本课程无需先修课程 三.教学内容 1.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数据 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特征 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 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数据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领域 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和含义,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技术、数据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2.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冯式计算机结构 计算机指令与程序 计算机硬件概念及主要硬件

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学习材料

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学习材料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信息的数字化表示等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信息与信息处理、信息与数据、信息与计算机的关系,并能够从信息处理的角度认识计算机的结构,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点,掌握计算机的系统构成,特别是微机的系统构成,以及信息存储容量的单位概念及各种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一、知能点睛 1.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是事物存在的表达形式,指通过物质载体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的数据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可交换的内容。信息与物质、能源一样,已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资源。 信息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其中,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成了信息技术的基础。 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对信息的处理。计算机正是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工具,是信息社会的信息处理机。 计算机具有高速的运算能力,计算结果精密准确,强大的存储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工作自动化等五大特点。其应用包括: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l)、多

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模拟等。 3.计算机的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设备,软件则是计算机工作所需要的程序和有关文件。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同样也是由上述五大部分组成的。 在硬件设备具备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软件才能让计算机工作。根据软件的功能和用途,可以将计算机软件分为两大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在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都是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计算机存储信息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写为B),一个字节包含八位二进制码。如果要存放一个汉字的信息,则需要两个字节。除字节外,信息存储容量的单位还有千字节(KB)、兆字节(MB)和吉字节(CB),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5.计算机安全与道德法规 为了有效地保证计算机中存储的信息不遭破坏,防止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种故障的发生,必须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有效地防治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Vires)是人为制造的隐藏在计算机系统可存取信息资源中的、能自我复制和传播的程序,计算机病毒的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等特征与生物病毒相似。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不受病毒的攻击,最有效的办法是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堵塞传播病毒的各种渠道。

信息技术 课程标准

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 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 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课程内容: 1、货币的起源 2、形形色色的货币 3、货币的职能 4、货币的定义 5、货币制度 基本要求: 1、了解货币的起源及币材的发展 2、理解货币制度发展的几个阶段 3、掌握货币的定义及货币职能 本章重点:货币的定义和职能 本章难点:货币制度的理解 第二章信用 课程内容 1、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2、高利贷信用

3、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4、现代信用的形式 5、信用与股份公司 基本要求: 1、了解信用的产生、发展; 2、了解高利贷的特点及其发展; 3、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4、理解信用与股份公司的关系; 5、掌握现代信用的形式。 本章重点:信用的概念和现代信用的形式本章难点:信用与股份公司的关系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课程内容 1、利息 2、利率及其种类 3、单利与复利 4、利率的决定 5、利率的作用 基本要求: 1、掌握利息、利率的一般概念 2、掌握利率的种类 3、理解复利公式的运用

4、掌握利率的决定理论和作用 本章重点:1、利率的决定 2、利率的种类本章难点:复利的运用 第四章金融市场 课程内容 1、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2、金融工具 3、证券市场 4、金融衍生工具 5、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 基本要求: 1、掌握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2、掌握金融工具的特征及其种类 3、了解证券市场及金融衍生工具本章重点: 1、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2、金融工具的特征及其种类。本章难点:证券市场的概况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 课程内容 1、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12110060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总学时: 72学时学分: 3学分 适用对象: 各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无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除计算机专业外的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教育课程,是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以知识应用为中心,以服务社会为价值取向,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熟练地运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各种基本操作。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搜索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将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分为基本技能培养和综合技能培养两部分,基本技能培养主要解决基本操作问题,综合技能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理论课时36学时;课堂实践36学时。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讲授时间为一学期,内容有: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第三章操作系统Windows 7,第四章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五章常用工具介绍、第六章文字处理软件、第七章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第八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内容根据能力结构按模块进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各部分软件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以便学生直观的学习,更好的掌握所学课程内容。学生要充分利用实验课进行操作练习,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辅导、答疑。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难点章节是第六章、第八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难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提升中国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捑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围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培养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二)基本理念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公民 课程标准面对网络和数字化工具不断普及的现实,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

金融学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统帅性理论课,也是经济类、管理类等多个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有较系统的掌握,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农林经济管理者以及其他经济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正确观察、分析和解决当前农村经济领域面临的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大纲 (一)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理论学时68学时(单独开设一周课程教学实习),具体,金融学专业课程讲授64学时,自学与讨论4学时,非金融经管类专业讲授68学时。讲授中适当配以视频录像短篇、幻灯片等形式,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适当安排课外自学,阅读参考资料,交读书报告,讨论课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课程考核形式:考试。学生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试卷成绩(占70%)组成。其中,个人平时成绩包括两个部分:平时个人作业成绩和小组专题讨论报告成绩。专题讨论报告由教师根据当前金融形势或自己的科研课题提供,学生自由分组并提交小组专题报告(需课堂答辩和形成书面报告)。 (二)教学用书 黄达《金融学》精编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 曹龙骐《金融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年7月第2版

(三)金融学各章学时分配

12-13-1《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课程编号:H110015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 总学时:30学时 其中:理论讲授学时:16学时, 上机学时:14学时 学分:2学分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组成、微型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几种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基础,使学生掌握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windows XP操作系统,并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和网络基础知识。 This course is a common basic course for all college students, includes constitute of computer software and hardware, work principle of micro computer, application of windows XP operating system, WORD2003, EXCEL2003, POWERPOINT2003, basic of computer network and Internet, Student studying the course should master knowledge of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culture, master application of windows XP operating system, use OA software and basic knowledge of network expertly.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全院各专业的公共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微型机计算机的Windows2003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为以后的计算机后续课程及应用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发展史、分类及趋势,常用数制与数制的表示以及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用数制与数制的表示、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难点:数制转换。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史、分类及趋势。 (2)掌握常用数制与数制的表示。 (3)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 4、作业与思考题 (1)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版)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6) (一)课程性质 (6) (二)基本理念 (6)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6) 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7)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7) 4.培育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7) 5.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7)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8) (一)学科核心素养 (8) 1.信息意识 (8) 2.计算思维 (8)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8) 4.信息社会责任 (9) (二)课程目标 (9) 三、课程结构 (9) (一)设计依据 (9) 1.以立德树人为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9) 2.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置课程结构与内容 (9) 3.参照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 (10) 4.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的自身发展特征 (10) (二)结构 (10) (三)学分与选课 (11) 四、课程内容 (11) (一)必修课程 (11) 模块1:数据与计算 (11) 【内容要求】 (11) 【教学提示】 (12) 【学业要求】 (13) 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 (13) 【内容要求】 (13) 【教学提示】 (14) 【学业要求】 (14)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15) 模块1:数据与数据结构 (15) 【内容要求】 (15) 【教学提示】 (15)

【学业要求】 (16) 模块2:网络基础 (16) 【内容要求】 (16) 【教学提示】 (17) 【学业要求】 (17) 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 (18) 【内容要求】 (18) 【教学提示】 (19) 【学业要求】 (19) 模块4:人工智能初步 (19) 【内容要求】 (20) 【教学提示】 (20) 【学业要求】 (20) 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 (21) 【内容要求】 (21) 【教学提示】 (21) 【学业要求】 (22) 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22) 【内容要求】 (23) 【教学提示】 (23) 【学业要求】 (24) (三)选修课程 (24) 模块1:算法初步 (24) 【内容要求】 (24) 【教学提示】 (25) 【学业要求】 (25) 模块2:移动应用设计 (25) 【内容要求】 (26) 【教学提示】 (26) 【学业要求】 (27) 五、学业质量 (27) (一)学业质量内涵 (27) (二)学业质量水平 (27) 水平1质量描述 (27) 水平2质量描述 (28) 水平3质量描述: (29) 水平4质量描述: (29)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30) 六、实施建议 (30)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30) 1.教学建议 (30) (1)领会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31) (2)把握项目学习本质,以项目整合课堂教学 (31) (3)重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学生探究性学习 (33)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是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济政策及分析与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参考学时: 72学时 三、课程目标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本课程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教学目标: 1.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认知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2. 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货币流通的基本内容;信用形式;现行金融体系及构成;认知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3. 认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财政政策、方针、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2. 能正确把握商业银行与企业、单位的关系。

3. 初步具备运用所学金融基础知识,进行存贷款业务、保险业务、证券等业务操作的能力。 4. 能运用金融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货币政策、金融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5. 具有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形势变化对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影响的能力。 (三) 专业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 关心国家大事,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对现实影响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纲要 第一部分财政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标: 1、认知财政的含义和一般特征,了解财政与政府、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理解财政的职能;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知识观察社会经济现象。 2、认知我国财政的形式和分类,了解我国财政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确定标准,理解我国收入的基本特征。能运用财政收入的基本知识观察财政实践现象。 3、把握我国财政支出的分类、依据、重点、范围、形式,了解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相关内容。具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和特征的能力。 4、认知我国政府预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政府收支范围及其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历届政府预算的不同分类,了解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具有阅读和理解政府预决算的专业基本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情况

初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能描述信息的主要特征及信息技术包含的基本容。 1、什么是信息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2、信息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共享性、传递性、依附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与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有关的技术。 4、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 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方法;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的历史 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它们是: 1语言的形成,2文字的产生,3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1、有效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为: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多渠道获取信息→保存信息 2、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1)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获取信息 (2)通过媒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网络等)获取信息 (3) 通过事物本身获取信息 3、常用的信息采集工具 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机、计算机(利用多种软件工具,把来自光盘、网络、数码设备等多种类型的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 4、保存信息 计算机一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信息,不同的文件格式存储不同类型的信息。 常用的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类型存储格式特点及适用围 文字 .txt 纯文本文件,不携带任何文字修饰控制格 式,一般字处理软件都能打开。 .doc Word文档。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 于网页制作。 .pdf Adobe系统公司开发的一种便携式文档格 式。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试用稿) 一、导言 1、课程定位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文化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技能基础课程。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要根据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本的思想。它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信息社会的适应性、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适应专业学习、劳动就业和继续发展的需要。 2、课程理念 (1)以“任务驱动”,突破系统学习应用软件的理论和操作的框架,应用多项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为主线的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2)采用“分层教学”,改变教学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实施课程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评价分层的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不同需要。 (3)提倡“多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具有一定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4)强调“过程评价”,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的方式,采用学习过程记录、成果展示、作品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3、课程设计

(1)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概论、信息获取、信息(文字、数值、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处理、网络初步、信息发布(多媒体报告的制作、网页的制作)等五大模块。 (2)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个层次。 (3)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认知、操作、情感三个领域,各作如下描述: ●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的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知道: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 理解:对已学过的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或操作进行表达、判断和直接应用。 掌握:能用学过的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解决新问题。 ●操作领域 操作领域的要求分为学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层次。 学会: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上机操作。 比较熟练:能进行习惯的、效率较高的、有差错能自我纠正的上机操作。 熟练:能进行正确的、迅速的、较少差错的上机操作。 ●情感领域 情感领域的要求包括思想道德行为、态度、习惯、意志等方面,其表现水平分为感受、体验、接受三个层次。 感受:愿意感知,注意学习的内容。 体验:愿意进行学习,并愿意在实践中去体验。 接受:自觉进行学习,并愿意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究。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具有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发布等应用能力,能运用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

《金融学》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金融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统帅性理论课,也是经济类、管理类等多个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有较系统的掌握,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农林经济管理者以及其他经济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正确观察、分析和解决当前农村经济领域面临的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大纲 (一)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理论学时48学时(单独开设一周课程教学实习),具体,金融学专业课程讲授44学时,自学与讨论4学时,非金融经管类专业讲授48学时。讲授中适当配以视频录像短篇、幻灯片等形式,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适当安排课外自学,阅读参考资料,交读书报告,讨论课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课程考核形式:考试。学生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试卷成绩(占70%)组成。其中,个人平时成绩包括两个部分:平时个人作业成绩和小组专题讨论报告成绩。专题讨论报告由教师根据当前金融形势或自己的科研课题提供,学生自由分组并提交小组专题报告(需课堂答辩和形成书面报告)。(二)教学用书 黄达《金融学》精编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曹龙骐《金融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基础模块总的教学时数为96~108学时。 2. 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职业模块旨在提升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 1. 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理解:指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

2020年中考基础知识初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

信息概述 一.信息定义 信息是通过文字.数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方式进行传播的内容。 可以解释为信息=内容 信息.物质与能量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二.信息的表示 信息是需要一定的载体,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传播。 载体: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 途径:书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 在现在信息技术中,信息处理最主要的工具是计算机。计算机处理的是数据,而数据就是信息的载体。 三.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共享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普遍性。 载体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存在。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以及照片胶片磁带光盘等甚至人的大脑都是信息的载体。 共享性:信息本身可传递,具有扩散性它是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传递性:信息可借助一定的载体传递,使人们感知并接受。 价值性:信息本身是有价值的,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一是精神上的满足,二是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与使用 时效性:信息具有生命周期,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信息的效用以信息价值为前提,信息需不断更新。比如红绿灯的变化天气预报 真伪性:信息有真伪之分,而衡量信息准确与否的标准是信息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事物的程度。 如手机获奖信息 qq求助信息。 普遍性:信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信息是无处不在的,无时不有的。 四.信息的来源 信息的采集工具: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 五.信息的获取 主要途径:感官感受调查研究实践活动文献检索广播电视浏览网络。 获取的过程: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保存信息---评价信息-----反馈信息。 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方法 1文件下载 2网页保存 保存网页中的文字 保存网页中图片 保存当前页 不打开网页或图片而直接保存 3收藏夹的使用 利用收藏夹收藏网页地址 “收藏夹”菜单,选择“添加到收藏夹”命令;弹出收藏夹设置提示窗口,设置收藏网页的名称;选择“创建到”按钮,设置书签所在的分类目录;单击“确定”。 快捷键CTRL+D 收藏夹的整理 1、点击“收藏夹”菜单,选择“整理收藏夹”命令调出整理窗口;创建“新建文件夹”,用鼠标 点选出一个文件夹或一条记录,点击“重命名”按钮,再重新输入新名称,回车确定。保存网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均有体现。其中,在知识与技能维度,强调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思想,以及常用工具、手段、技术的基本操作与应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强调通过具体操作或应用过程,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强调理解信息技术的技术思想,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产生感悟与内化,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积极、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在不同学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容各不相同,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水平上各有侧重。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以基础入门为标志,以感悟信息文化为目标;初中阶段侧重对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主动

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关注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的培养,以迁移应用为标志,以顺应信息文化为目标;高中阶段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既可以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即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 课程开设建议 本标准针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整体设计,小学为“零起点”或“低起点”,初中和高中阶段为非零起点。对于部分地区中学生存在“零起点”或“低起点”状况,建议各校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小规模短时间补课、课间开放实验室、个别指导、分类教学和异质分组教学等各种针对性措施,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假设某个模块的学习需要低学段相关模块的学习作为基础,而学生缺乏这种基础,地方或学校还可以参考低学段的相关模块开设课程。例如,若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则在高中阶段可以参照初中阶段的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设计自己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小学阶段中,课程设置的起始年级建议为小学三年级。较迟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地区或学校,应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学生接受能力相对较强的情况,采取适当调整课时等方法来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结束时达到规定要求。一些确有条件在一年级或二年级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地区或学校,建议在让学生“入门”和“感悟”的原则基础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