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人教版]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人教版]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人教版]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人教版]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

1.运动出现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认为不能不调整统治政策,他们学习西方,发起了洋务运动,逐渐形成洋务派。

2.运动的性质:由封建地主阶级发起的以富国强兵救亡图存为目的的改良运动。

3.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特点:⑴近代军事工业的特点:①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②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有些达到世界水平。如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赶上了德国,制造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水平。③这些近代军事工业都属官办。封建国家出经费由封建官吏采用封建的方法进行管理。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缺乏发展动力。⑵民用工业的主要特点:①都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近代化企业。例如,张之洞从英国引进的全套纺织设备。②这些民用工业创办的形式大多为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属于官僚资本,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这些民用工业的创建,在客观上对外国经济侵略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因为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除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市场。如,开平煤矿生产的煤逐渐取代了洋矿开采的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创办后,洋布每年进口减少约10万匹;修卢汉铁路所用的铁轨也是由汉阳铁厂生产的。

4.运动的失败原因:⑴客观原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取暴利,使企业难以发展。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⑵主观原因:①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②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且有限。③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自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5.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⑴洋务派对清朝军队进行武器和训练的革新,与顽固派的愚昧守旧态度相比较,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中国军事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使其战斗力有所增强。⑵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力,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客观上冲破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桎梏,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进程。洋务派企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这些都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⑶西学的大量引进和新式学校的建立,不仅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人

才,而且也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传统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但是,洋务运动所具有的封建属性,决定了它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的存在。首先,洋务运动对西方的社会经济制度讳莫如深,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则坚决反对。这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给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指明方向。其次,洋务派所兴办的企业均由洋务派及其委派的官僚操纵,经营不善,管理腐败,不可避免地使企业内部充满了封建性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6.运动的教训: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改革政治制度,摆脱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封建地主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走向富强。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一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一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试图从现代化的视角来探寻洋务运动在中国现代化史上的地位。 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最早启动。 首先,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现代化思想。19世纪中叶,现代化浪潮已从欧美席卷到世界各地,它打破了各国的隔绝状态,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连为一体,人类历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而在中国,清王朝遇到了开国以来最大的统治危机: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蓬勃发展;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凭借洋枪洋炮打败了“天朝”军队。日趋衰落的清王朝犹如一座将倾的大厦,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政治统治的危机,促使统治集团发生了分化,出现了新的组合――洋务派。他们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语),提出了应变的思想,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最早揭示这一思想核心的是冯桂芬,他在1861年就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①这可以说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最初框架。后来,洋务运动最重要的领导者李鸿章曾多次阐述过相同的观点,如1863年2月他在致曾国藩书、1864年春在致总理衙门书和1865年9月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都反复强调了用外国长技来维护中国的“文物制度”的主张②。另外,洋务知识分子如王韬等也都在其著述文字中阐述过类似的观点。直到1898年另一位洋务官僚张之洞发表《劝学篇》,才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加以理论概括和系统阐发。在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中体西用”的思想成为洋务派的理论纲领。 在这一理论中,洋务派把中学和西学的关系称之为“体”与“用”的关系,或称之为“道”与“器”的关系,“本”与“末”的关系,“主”与“辅”的关系,进而肯定两者的相对价值,即中学具有精神价值,西学具有物质价值;更进而肯定两者的功用,即中学用来“治心身”,西学用来“应世事”。在这里,中学和西学的地位虽略有高低之分,如强调中学是“本”、“体”,而西学只是“末”、“用”,但同时这两者又被强调是相补相救,不可偏废的。说到底,就是他们企图要以军火武器和科学技术的“西用”,来达到维护古老的封建王朝这个“中体”的目的。显然,这一思想体现了落后的生产关系与先进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体现了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之间的矛盾。从哲学上看,这种两分法是谬误的,因为它是一种既肯定新价值又不否定传统价值的相对主义。 然而应当指出,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实已是一革命性的态度”③。从理论上看,他们以这种思想模式将西学内容合法化,将指向现代的世俗价值目标引进传统框架内,肯定西学所指向的世俗价值,肯定其具有传统伦理价值所不能替代的实际功用。这就等于承认中学还有所不足,还有待于西学补充,西学确有超越于中学的地方,从而动摇了“礼义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绝对、唯一的权威地位。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的一大进步。从实践上看,这一思想不再像经世派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那样停留在书本上和口头上,而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有效的影响,它具有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开阔人们视野,引导人们追求新知的积极作用。即以当时设立的学堂而论,尽管每所学堂以及每次派遣留学生几乎都强调“以义理为体,以格致为用”,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是以西学为主的。有的只是规定“仍兼讲中学”:有的只是说“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并不列为正式课程;有的只是要求学生在“闲暇”时阅读一些史鉴之类的书。当发现某些学生偏重中学、荒废西学时,还认为是背离了设立学堂的宗旨而着力加以整顿④。毫无疑问,“中体西用”思想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理论⑤,它使中国人迈出了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脚步。 其次,洋务运动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生产,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布莱克指出,在人类历史中,有三次伟大的革命性转变,第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人教版]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 1.运动出现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认为不能不调整统治政策,他们学习西方,发起了洋务运动,逐渐形成洋务派。 2.运动的性质:由封建地主阶级发起的以富国强兵救亡图存为目的的改良运动。 3.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特点:⑴近代军事工业的特点:①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②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有些达到世界水平。如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赶上了德国,制造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水平。③这些近代军事工业都属官办。封建国家出经费由封建官吏采用封建的方法进行管理。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缺乏发展动力。⑵民用工业的主要特点:①都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近代化企业。例如,张之洞从英国引进的全套纺织设备。②这些民用工业创办的形式大多为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属于官僚资本,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这些民用工业的创建,在客观上对外国经济侵略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因为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除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市场。如,开平煤矿生产的煤逐渐取代了洋矿开采的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创办后,洋布每年进口减少约10万匹;修卢汉铁路所用的铁轨也是由汉阳铁厂生产的。

4.运动的失败原因:⑴客观原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取暴利,使企业难以发展。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⑵主观原因:①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②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且有限。③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自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5.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⑴洋务派对清朝军队进行武器和训练的革新,与顽固派的愚昧守旧态度相比较,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中国军事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使其战斗力有所增强。⑵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力,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客观上冲破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桎梏,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进程。洋务派企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这些都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⑶西学的大量引进和新式学校的建立,不仅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人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6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看录象、阅读课文、探究问题,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打破原有的封建统治,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学生观看纪录片《李鸿章的洋务生涯》片段,谈谈自己印象中的李鸿章。 教师过渡:同学们的印象中,李鸿章是一个反面人物。然而近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却这样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他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李鸿章的步伐,来学习一下”洋务运动“,了解一下李鸿章的另一面。 【课内探究】 环节一: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学生阅读课文并将学案内容在课本上标注清楚。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进行自主学习,对照课件,将相关内容在课本上标注清楚。标注课本时给大家几个建议:注意:(展示幻灯片:标注提示:1.2.3.4) 教师:巡视课堂,此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学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课文,找到主干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标注法自主学习。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统一答案,并记忆基础知识。 3、学生自己根据大屏幕对答案,看标注得是否准确。 4、精讲点拨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教师: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内容还有疑问吗?老师有一个疑问,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是清朝内外交困,为什么这样说呢?(师生共同探讨此问题) 环节二:篇章学习

第七课洋务运动

教学课题 第7课 洋务运动 授课班级 1--4班 教学用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9月20日 教学目标 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 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突破措施 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 读图法、比较法、归纳法 学习方法 示图法、讲授法、联系法、谈话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 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课 本,提高自学能力 一、导入 让学生回忆“19世纪60年代的清政府面临什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 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讨论他们主张的异同,并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比较两者哪一个较进步。并思考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即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 三、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洋务运动的兴 让学生阅读“洋务派与顽固派”一 目,回答: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 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 变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 的主张是什么?最高统治者慈禧在 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为 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由学生概括“洋务”和“洋务运动” 的概念,教师进行总结。 各组展示本组所做的洋务运动 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 图,集各组所长,总结出最佳的洋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第4课 洋务运动

第4课洋务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知识梳理】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或师夷长技以自强。 3、代表人物:中央奕沂;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区别: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洋务物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些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6、洋务运动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8、评价(意义):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 知识链接: 1、背景: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政府的统治是内外交困。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教案1 人教版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洋务运动·重点难点 本课教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洋务运动的兴起。第二,洋务运动的概况。第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本课的重点是洋务运动的概况。教学中应主要抓住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创办军事工业;二是创办民用工业;三是筹划海防;四是培养人才。 本课的难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尽管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重要的一步,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 但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洋务派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仅仅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不触动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 洋务运动·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读解课本的有关图片,使学生认识这些新事物,是古老中国迈向近代的起步。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可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课本提供的资料进行辩论。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教师作小结。对学生的观点,不强求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洋务运动·教法建议 1.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应对本单元的内容作一概述:(1)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2)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2.什么是“洋务派”?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导入新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3.解释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 表。 4.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教材是从以下四方面介绍的,应以教师讲解为主。 第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在介绍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时,要明确它们各自具有“开端”、“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和“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的特点。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不但搬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而且使外国机器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运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出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这一类企业,经费由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成本,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缺乏发展的动力。它采用封建

我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我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摘要: 洋务运动30年开中国改革开放之先河,它是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的自上而下的经济改革运动。这场改革没有也无法改变当时的政治制度,西学中体的实验不可说失败但终不成功。伴随甲午烽烟的散去,同光中兴如昙花,短暂盛开后终于凋零。但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造成了资产阶级的成长,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阶级条件,这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洋务改良思想 那么我们该怎样认识洋务运动呢?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刺激,中国的一部分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封建官僚,利用政权的力量,自上而下地倡导了一次以仿效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中心,以“图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产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是必然的。 1840年,鸦片战争的惨败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炮舰冲开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中国遭到了更为沉重的打击和失败,京师被侵略者洗劫,皇帝仓皇出逃,死于外地,而且中国的陆军在与西方军队的对抗中,明显地无法抵挡。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朝统治阶级感到创巨痛深,陡感西方在军事上的优势。这也是洋务运动先从官办军事工业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随着军事工业发展的需求和资本主义各国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朝野上下才逐渐看到了封建经济的其它部门,亦不能适应近代资本主义的挑战,必须急起直追,中国才能获得出路。 一大批中国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他们在中央以奕忻、桂良、文祥等权贵为代表,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新兴的汉族地主阶级官僚,还拥有一大批开明的知识分子和渴望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的民间工商人士。 1861年辛酉政变以后,与保守势力有冲突的慈禧登上了统治的中心,为了能够做稳统治地位,她对洋务派采取了扶植的政策,洋务派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后,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迅速开展起来。从单纯的设想或者说是思想到实践,可以说,这是中国在早期现代化的道路上一个非常重大的进步。洋务派以及洋务运动的进步性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二洋务运动为近代中国的改良主义开了先河 在人类历史上,技术革命往往是社会革命的先导。洋务运动和后来的改良主义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造成了资产阶级的成长,为资产

【八年级】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

【关键字】八年级 第4课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教学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这就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这场自救运动有哪些内容?结果如何?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中央代表人物有奕;地方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洋务运动学案

第4课洋务运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二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自主探究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洋务派主张:利用_______,_______,维护_______。 2.洋务派代表:中央___;地方___、___、___、___。 3.时间:______。口号:“___”、“___”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19世纪6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 (1)创办军事工业:______、______、______。 (2)为洋务需要:兴办______;设立______;派遣______。 2.19世纪70年代,提出“______”主张。创办民用企业: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开始组建______,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练兵。 2.19世纪80年代,建成______、______、______三只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 3.全面评价: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进步性:在客观上促进了______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______作用;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______,再加上其内部的______,它没有使中国______。 四合作探究 1. 根据材料及教材内容,归纳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 3. 4. 阅读教材最后一段,结合第22页上的“材料研读”。探讨: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5.结合现实,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或谈启示)? 五达标训练 1.“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洋务派B.顽固派C.维新派D.革命派 2.李丽的叔叔在外贸公司工作,天天和外商打交道,李丽称叔叔为“洋务派”。其实清末的洋务派在当时也属进步人士,他们的代表人物是() ①奕②张之洞③李鸿章④袁世凯⑤左宗棠⑥曾国藩 A.①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 “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两大口号,下列企业体现了洋务派追求“自强”目标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 D.汉阳铁厂 4.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他强调兴办()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出版机构 D.新式学堂 5.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新式海军④兴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 ⑤改革行政机构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6.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7.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

人教版高一历史洋务运动知识点介绍

人教版高一历史洋务运动知识点介绍 人教版高一历史洋务运动知识点介绍 洋务运动知识点 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4.发起者:洋务派,即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的开明官员。(“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5.代表人物:在中央的代表是奕訢,在地方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6.口号:“自强”“求富”。 7.内容(主要措施):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②口号:“自强” ③目的:武装军队 ④创办的主要工厂: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近代

军事工业。 ⑤性质:官办封建企业 (2)发展近代文化教育事业 ①目的:为满足洋务的发展需要 ②主要措施:a.兴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等),培养翻译人才和军事人才;b.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c.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①时间:19世纪70年代-19世纪90年代 ②口号:“求富” ③目的:辅助军事工业 ④兴办的重要企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等。 ⑤性质: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近代民用企业。 (4)建立新式海陆军 ①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②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 80 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洋舰队。1885年,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既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培养人才、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本课难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演示文稿和视频) 教学方法 1、师生互动交流法。 2、说、评、议结合法。 3、系统知识归纳法。 4、中外历史联系法 学习准备 阅读收集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人物、事件资料。板书设计 第6课洋务运动 一、“自强”与“求富” 1、洋务派出现的背景、代表 2、洋务运动出现的目的、时间、口号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后期:开办民用工业 (3)筹建海军 (4)开办新式学堂 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1、洋务运动的破产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国内背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 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吗吗吗吗吗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遗憾的是,处于传统国家和农业文明体系下的中国在面对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现代国家和工业文明的英国的挑战时显得不堪一击。首先,在军事上,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英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战场上,仍旧以大刀长矛和骑兵为主的清帝国的精锐部队尽管作战勇敢,但面对强大的炮火

则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对外作战连连失败,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在政治上和心理上对清帝国造成了严重的阴影。在经济贸易领域,由于工业文明下的大机器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得西方的工业产品和加工后的农产品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成本都远远优越于传统农耕文明下的小门小户的小农经济所生产出的产品,因此,中国长期以来的贸易大国的地位和国际贸易上的优势渐渐丧失,经济发展遭到了新兴经济模式的严峻挑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因为清政府用领土,主权以及一系列经贸特权暂时填补了外国侵略者的肚子,国内的农民战争也进入低潮,因而呈现了暂时"稳定"的局面,即所谓"中外和好"的"和局"。但是在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头脑比较清楚的当权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奕?等人,并没有因为这种"和局"的出现而减少他们对清政府统治的危机感。曾,李,左诸人都为剿灭太平天国而建立殊勋,他们在借助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剿"中,亲眼看到了外国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从而感受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面临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们

初二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同步教案新人教版(1)

第4课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知识;了解近代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2.能力目标 客观地分析、评价洋务运动的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正确认识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开始,树立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意识;了解我国海军的发展,知道海军力量对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1.洋务运动的兴起 (1)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分别是什么?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堂,创办新式海陆军。 2.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洋务运动发展近代教育的表现有哪些? 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1862年创办了京师同文馆,是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2)洋务派创办了哪些近代民用工业? 洋务派在19世纪70年代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这些企业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洋务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建立新式海陆军 19世纪80年代,我国建立了哪几支海军? 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二、合作探究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4课洋务运动 练习题

第4课洋务运动 一、选择题 1.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 制外来侵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D ) A.镇压农民起义B.抵抗外来侵略 C.发展民族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2.封建的统治者在19世纪发起了一场“自强”、“求富”洋务运动,它开始 于( C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辛亥革命 3. 《同治夷务》中说:“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 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 施的是 ( B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 4.下列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是( B ) A.魏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林则徐 5.“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两大口号,下列企业是在“自强”口号 下创办的是( A )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 D.汉阳铁厂 6. 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 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 D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7.下列企业中属于民用工业的事( C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开平矿务局 D.安庆内军械所 8.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 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C) ①轮船招商局②湖北织布局③江南制造总局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9.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出现在( B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民国时期 10.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入列,表明我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那么,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兴建于什么时期( D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洋务运动 11.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出现在( B )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中 C.戊戌变法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2.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 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 C ) 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 C.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一定抵制作用 D.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3.洋务运动时期创建了中国的新式海军其中不包括( D ) A.北洋舰队 B.南洋舰队 C.福建水师 D.北海舰队 14.促使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因素是( B ) ①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②统治集团内部有一些具有探索意识的官员③太平天国的威胁④统治者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⑤西方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5.洋务运动的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中的一块界碑,为什么( D ) A.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B.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C.洋务运动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D.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高中历史 洋务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洋务运动 第三节 ★1.洋务运动出现的历史条件 (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政见分歧,洋务派出现。 (2)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汉族官僚集团形成,成为洋务派的中坚力量。 (3)总理衙门的建立,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4)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2.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点 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的统治,而顽固 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来事物,主张原封不动维护清朝统治,在维护封建专制制 度上,二者完全一致,并且联合在一起反对维新变法运动。 ★3.洋务运动的阶段性及主要内容 前后共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 至90年代。 主要内容: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 业;③创办近代海军;④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4.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及原因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 原因共有四个方面:①西方列强的阻挠,垄断技术;②顽固派的破坏;③洋务派缺 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 原因。 ★1.洋务企业的性质和特点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系列军事工业,其特点是官办,开办费和 常年经费全由政府调拨;产品一般由政府调拨军队使用,不作为商品参加市场交换; 产品不计成本,生产不讲效率;每个工厂像一个衙门,由大小官吏分别掌握经济管 理权,有的工厂工人由士兵充任,沿用军队管理制度;技术和设备依赖外国。这类 工业带有很强的封建性。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民用工业多采用“官督商 办”形式,以赚取利润为目的,其产品是商品,并雇佣大批自由劳动力,所以带有 资本主义性质。官督商办中的“商股”,实际上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采取这种形 式,是当时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这种企业处处依赖官僚的荫庇,缺乏生命 力。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对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应该运用“两点论”正确加以认识。洋务运动增强了清 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实力,也有抵制外国侵略的一面,但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 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从倾向性看,洋务派要求改变祖宗之法,反对顽固派盲目排外,主张学习西方先 进科学技术,既顺应发展了“新思想”,又对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了重要影

洋务运动失败启示

洋务运动的失败所带来的启示 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近代史学习,我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的近代化改革——“洋务运动”产生了兴趣。想借此机会谈一下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体会。 洋务运动发轫于1861年初。当时留守北京议和的钦差大臣恭亲王奕欣,领衔上奏《统筹全局折》,经过王公大臣会商同意和咸丰批准,正式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从此,洋务运动便正式开场。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洋务派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新式陆军和北洋舰队一败涂地,清政府被迫于次年4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从此而宣告失败。这场历时35年的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一直受到许多争论。洋务运动可谓中国近代化的第一炮,可是这第一炮并没有放响,基本上是失败了,没有把中国改变成为独立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所以对于这场运动一直是褒贬不一的。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他们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洋力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 在中央,恭亲王奕訢成为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势力,而地方上的代表人物中,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都是在洋务运动中又过卓越表现的大臣。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任用中国工匠,仿制西式枪炮,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从1862年起,用三年时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组成,拥有军舰25艘,官兵4000多人,由淮军将领丁汝昌任海军提督。与此同时,旅顺口和威海卫两个海军基地竣工,整个北洋海防体系的建设宣告完成。李鸿章得意地说:北洋海军“声势已壮……入可以驻守辽渤,出可以援应他处,辅以各炮台陆军驻守,良足拱卫京畿。”(可以想象当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4课 洋务运动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清军战舰 甲午战争清军战舰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两场战役中清军的战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继续引导)为什么短 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一向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运用西方的军事装备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4课洋 务运动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教师首先讲解: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3.教师强调: 清朝统治集团的开明官员——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从而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他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后的命运埋下伏笔。 4.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共同来看看洋务派具体怎样学习西方的? 目标导学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教师提问:为什么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事工业?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 学生回答:鸦片战争中,中国武器落后,致使战争失败。洋务派以 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 2.教师提问: 洋务派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兴办新式教育,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教师过渡: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对外支付赔

简单评价洋务运动

一、简单评价洋务运动 (1)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是本质上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能担负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没有使中国富强。 (2)对外国侵略者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又与外国势力有勾结,妥协。没有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3)引进了先进的企业组织方式,但是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方式。 (4)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但没有破坏封建体制束缚。 二、如何认识国民党的性质。 国民党推行的内外政策既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也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是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国民党新军阀政权取代了北洋军阀政权,但是政权的性质没有任何的实质性变换,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地主阶级的统治。 (2)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因为政权易位而发生变换,依然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革命对象仍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革命性质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中国人民受到国民党新军阀更残忍的统治,因此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做坚决斗争。 三、遵义会议的意义 (1)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的正确路线在中国中央的领导地位,是革命斗争的实践,把毛泽东推上了中国革命领导的舞台,也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列宁思想于中国的实际全面结合起来的结果,更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重要标志。 (2)遵义会议彻底改变了中共中央的错误进军路线,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的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四、为什么说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以往中国人们的革命斗争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是没有一个将强有力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先进政党。作为全国革命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们就有了一个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工人阶级就有了自己坚强的战斗司令部,中国革命的历史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2)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由于中国共产党掌握着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思想武器,因此它能够为中国人民指明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自从中国人民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从此中国革命就有了变化。 (3)中国革命的性质虽然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已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且由于这种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于俄国十月革命所开创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因此他已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4)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领导,回答了自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民主革命长期未能明确弄清楚地革命对象,革命动力等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六、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勇敢行动支撑起了全民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队。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中军队和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相结合,体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五、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被殖民的 厄运,结束另外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是台湾 回到祖国的怀抱。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加强了中国人民在精神 上,组织上的进步。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 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放的坚强核心。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 领导人民取得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 大精神。就是: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万众一 心,民族团结,不畏强暴与敌人战斗到底的民族英雄气 概,用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 4、,,对世界各国夺取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 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典 范,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 理事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七、抗日战争胜利在世界反法西斯中的地位。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中国的抗战牵制和削弱另外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 贸然北进,使得苏联集中兵力对付德国,同时也推迟了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减轻了美英军队受到的压 力。 2、中国坚持持久抗战,牵制日本陆军主力,减轻了其 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军队实施战略反攻创造 了有利条件。 3、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 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4、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 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 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 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八、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是表面的感性认识,表现在义和团的排外主义的斗争 上。第二阶段才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 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 阶级和封建阶级压榨人民大众的实质。 2、五四运动是一次正真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 国工人运动结合。 4、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 5、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 段的开端。 九、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1、这场失败了的革命,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 次伟大的演习。 2、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 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基本思想,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 的重要性。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 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 3、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 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 1、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 2、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 的分化 3、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 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阵营里去。 主观方面: 1、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 一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 级对人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得革命遭到了失败。 2、还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列宁思想的基本原理和中国 的实践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7月召开的二大上,即决定参加 共产国际。当时直接收共产国际的指导。共产国际在大 革命中起了积极地作用,所出的主意有些是正确的,由 于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也有一些错误的主意。 十、近代社会当时的基本特征: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另外中国的 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 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 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 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 制度的根基依然存在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 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而且它与外国资 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要一些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 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 平衡。由于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 分裂中国,使得中国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 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穷化,过着饥寒交迫毫无 政治权利的生活。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 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太平天国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 深的一次。他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 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1、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它们 无法克制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为无法提出 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保持领导 集团的团结。这都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2、太平天国是以宗教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毕竟不 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 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3、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 4、太平天国的领袖不承认不平等条约,这是正确的。 但是他们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分开 来。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农民不能担 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5、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力量很强大。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 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 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虽然未能成功的建立起资本主 义的君主立宪制度,但也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 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以维新运动 为起点。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 地的局面。在教育方面,兴办学堂,对中国近代教育的 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 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 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 力,是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了中国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 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 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4、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 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