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搁置主梁

搁置主梁

搁置主梁
搁置主梁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

车库顶板行车及各类堆载验算实例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8、《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 二、设计数据(拟定,实际根据结构图纸) 地下室顶板板厚:300mm。 最大跨度为8.40m,无梁楼盖。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1.8m。 车库设计活荷载:5KN/m,消防车道荷载17.85KN/m2。 三、设计承载能力计算 1、査《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 自重为18KN/m2 。 2、地下室顶板覆土1.8m每平方米荷载:18KN/m×1.8m=32.4KN/m2。 3、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32.4KN/m+5KN/m=37.4KN/m(活载按恒 载计算,增大安全系数)。 4、根据拟定数据计算得顶板可承受恒荷载折算后为:37.4KN/m。 四、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 (一)、车库顶板行车荷载 1、吊车、干混砂浆罐车、钢筋运输车、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根据各种车型荷载: (1)吊车 按20T吊车考虑,自重28吨,吊运钢筋每捆按5吨计,合计33×1.1,

总计37吨。(设计为恒载,将活载转化为恒载,下同) (2)钢筋运输车 按装30t考虑,车重15t,合计45×1.1=49.5吨。 (3)混凝土罐车及泵车 按装10立方米车考虑,混凝土罐车自重约15吨,10立方米混凝土按24 吨计,合计39×1.1=43吨。 (4)干混砂浆罐车 按装15立方米车考虑,车自重约20吨,砂浆25吨,合计45×1.1,总 计50吨考虑。 综上荷载按50吨考虑,车型按混凝土罐车考虑(増大安全系数) 混凝土罐车车轮距图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C.0.6: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但计算内力时,仍应按连续考虑。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2012附录C.0.4:单向板上局部荷载(包括集中荷载)的等效均布活荷载qe=8Mmax/bL2式中 L----板的跨度 B----板上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 Max----简支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按设备的最不利布置确定。按罐 车后车轮作用在跨中考虑,后轮均作用在一个共同的平面上,轮胎着地尺寸为0.6m×0.2m,后车轮作用单侧荷载取25T,前车轮作用荷载不计,(偏安 全考虑): Mmax=FL/4=525KN.M 2、设计计算

@钢便桥计算书正文(最终)

本计算内容为针对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钢便桥上、下部结构验算。 二、验算依据 1、《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施工图》; 2、《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钢便桥设计图》; 3、《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 4、《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03; 6、《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8、《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便道便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三、结构形式及验算荷载 3.1、结构形式 北侧钢便桥总长60m,南侧钢便桥总长210m,上部均为6排单层多跨贝雷梁简支结构,跨径不大于9m;下部为桩接盖梁形式,盖梁采用45A双拼工字钢,桩基采用单排2根采用529*8mm钢管桩。见下图: 立 面形式横断面形式

钢便桥通行车辆总重600KN,重车车辆外形尺寸为7×2.5m,桥宽6m,按要求布置一个车道。 横向布载形式 车辆荷载尺寸 四、结构体系受力验算 4.1、桥面板 桥面板采用6×2m定型钢桥面板,计算略。 4.2、25a#工字钢横梁(Q235) 横梁搁置于6排贝雷梁上,间距1.5m。其中:工字钢上荷载标准值为1.18KN/m;25a#工字钢自重标准值0.38KN/m。计算截面抗弯惯性矩I、截面抗弯模量分别为:I =50200000mm4;W =402000mm3。

(1)计算简图: (2) 强度验算: 抗弯强度σ=Mx/Wnx=46580000/402000 =115.9Mpa<[f]=190Mpa;满足要求! 抗剪强度τ=VSx/Ixtw=167362×232400/(50200000×8)=96.8Mpa<ft =110Mpa;满足要求! (2) 挠度验算: f=M.L2/10 E.I =35.8*1.32/10*2.1*5020*10-3 =0.57mm

裂缝验算计算书

裂缝验算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构件编号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设计资料 构件类型:轴心受拉构件 构件受力特征系数:αc r = 2.7 截面尺寸:矩形截面 b×h = 200mm×400mm ; 光面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ν = 0.7 受拉区纵筋根数、直径:4φ16 + 4φ0 所以受拉区纵筋实配面积:A s = 804.25mm2 外层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底边的距离:c = 25.0mm 受压区纵筋实配面积:A s' = 0.00mm2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距离:a s = 33.00mm 有效高度:h0 = h-a s = 400 - 33.0 =367.0mm 混凝土:C25 f ck = 16.70N/mm2 f tk = 1.78N/mm2E c= 2.8×104N/mm 主筋:HPB235(Q235) f y = 210N/mm2E s= 2.1×105N/mm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轴力值:N k = 400kN 200 4 二、计算结果 1.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te 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A te = 0.5b·h = 0.5×200×400 = 80000mm2 按规范公式(8.1.2-4),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纵向钢筋配筋率ρte ρte = A s A te= 628 80000= 0.010053 2.等效应力σsk 按规范公式(8.1.3-1),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轴心受拉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 应力σsk = N k A s= 400000 804= 497.36N/mm 2 3.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ψ 按规范公式(8.1.2-2),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ψ = 1.1 - 0.65f tk ρteσsk= 1.1 - 0.65×1.78 0.010053×497.36 = 0.8686 4.最大裂缝宽度:ωmax 按规范公式(8.1.2-1),得构件最大裂缝宽度:

(新)搅拌站基础承载力验算书

拌合站基础计算书 梁场混凝土拌合站,配备HZS120拌合机两套,每套搅拌楼设有5个储料罐,单个罐在装满材料时均按照200吨计算。经过现场开挖检查,在地表往下0.5~3米均为粉质黏土。 一.计算公式 1 .地基承载力 P/A=σ≤σ0 P—储蓄罐重量KN A—基础作用于地基上有效面积mm2 σ—地基受到的压应力MPa σ0—地基容许承载力MPa 通过查资料得出该处地基容许承载力σ0=0.18 Mpa 2.风荷载强度 W=K1K2K3W0= K1K2K31/1.6V2 W —风荷载强度Pa,W=V2/1600 V—风速m/s,取28.4m/s(按10级风考虑) 3.基础抗倾覆计算 K c=M1/ M2=P1×1/2×基础宽/ P2×受风面×力矩≥2即满足要求 M1—抵抗弯距KN?M M2—抵抗弯距KN?M P1—储蓄罐自重KN P’—基础自重KN P2—风荷载KN 二、储料罐地基承载力验算 1.储料罐地基开挖及浇筑 根据厂家提供的拌合站安装施工图,现场平面尺寸如下: 地基开挖尺寸为半径为8.19m圆的1/4的范围,宽4.42m,基础浇注厚度为

2m。基底处理方式为:压路机碾压两遍,填筑30cm建筑砖碴、混凝土块并碾压两遍。查《路桥计算手册》,密实粗砂地基容许承载力为0.55Mpa。 2.计算方案 开挖深度为2米,根据规范,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计算时按整体受力考虑,每个水泥罐集中力P=2000KN,水泥罐整体基础受力面积为95.48m2,基础浇注C25混凝土,自重P’=4774KN,承载力计算示意见下图: 粉质黏土 根据历年气象资料,考虑最大风力为28.4m/s(10级风),风的动压力P2=V2/1600=504.1N/m,储蓄罐顶至地表面距离为20米,罐身长17m,5个罐基本并排竖立,受风面积306m2,在最不利风力下计算基础的抗倾覆性。计算示意图如下 P2 罐与基础自重P1+P’ 3.储料罐基础验算过程 3.1 地基承载力 根据上面公式,已知P+P’=14774KN,计算面积A=95.48×106mm2, P/A= 14774KN/95.48×106mm2=0.15MPa ≤σ0=0.55 MPa 地基承载力满足承载要求。

剪力墙计算书

墙模板安全(非组合钢模板)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5、《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6、《施工手册》(第五版) 二、计算参数

(图1)纵向剖面图

(图2)立面图 三、荷载统计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F1=0.22γc t0β1β2V0.5=0.22×24×4×1.2×1.15×20.5=41.218kN/m2 F2=γc H=24×4500/1000=108kN/m2 标准值G4k=min[F1,F2]=41.218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

根据墙厚的大小确定组合类型: 当墙厚大于100mm: S=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 当墙厚不大于100mm: S=0.9max[1.2G4k+1.4Q2k,1.35G4k+1.4×0.7Q2k] 则:S=0.9×max(1.2×41.218+1.4×(1×2+(1-1)×4),1.35×41.218+1.4×0.7×(1×2+(1-1)×4))=51.8 44 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 k=G4k=41.218kN/m2 (图3)模板设计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根据规范规定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根据施工情况一般楼板面板均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无悬挑端,故可按简支跨一种情况进行计算,取b=1m单位面板宽度为计算单元。 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1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塔机附着杆参数

着 悬臂端30 5 0.774 1.95 1.95 1.79 1.945 0.29 1.578 塔机附着立面图 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 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 q k=0.8βzμzμsω0α0h=0.8×1.79×0.774×1.95×0.2×0.35×1.06=0.16kN/m 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 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 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16×572-1/2×0.16×12.92=246.607kN·m 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 T k=0.9(T k1+ T k2)=0.9×(454.63+246.607)=631.113kN·m 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

计算简图 塔身上部第一附着点(塔身悬臂支承端)的支承反力最大,应取该反力值作为附着装置及建筑物支承装置的计算载荷。 剪力图 得:R E=85.771kN 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5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4、附墙杆内力计算 支座5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5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5R E=121.299kN。 计算简图:

塔机附着示意图 塔机附着平面图α1=arctan(b1/a1)=45° α2=arctan(b2/a2)=45°

梁挠度计算公式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搅拌站罐仓抗倾覆计算书

七分部搅拌站罐仓抗倾覆计算书 七分部搅拌站,位于主线ZK148+000左侧约200m,配备HZS75搅拌机2台台,每台搅拌机设有2个100吨级储料罐仓。本搅拌站混凝土供应主要结构物包括混凝土方量约9万m3。 一.相关计算公式 1.风荷载强度W=K1K2K3W0= K1K2K3V2/1.6 W —风荷载强度Pa W0—基本风压值Pa K1、K2、K3—风荷载系数,查表分别取0.8、1.13、1.0 V—风速m/s,本次按照扎鲁特地区最大风速19.3m/s计算 2.抗倾覆计算 Kc=M1/ M2=[(P1*0.5*基础宽)/(14*P2*受风面)] Kc≥1.5 即满足抗倾覆要求 M1—抵抗弯距KN?M M2—抵抗弯距KN?M P1—储蓄罐与基础自重KN P2—风荷载KN 二、罐仓抗倾覆验算 1.罐仓及基础尺寸根据厂家提供的拌和站安装施工图,现场平面尺寸如下 地基开挖尺寸如图所示(两站基础及罐仓相同),浇筑深度为2m,平面尺寸

8.5m*4.5m 2.计算方案基础采用整体开挖,开挖深度为2米,根据规范,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储蓄罐与基础自重P1=1000KN*2+基础自身重量,基础自身重量=76.5m3*24kN/m3=1836kN 则P1=1000KN*2+76.5m3*24kN/m3=2000+1836=3836kN 根据历年气象资料,考虑最大风力为19.3m/s 则W=K1K2K3W0=K1K2K3V2/1.6=0.8*1.13*1.0*19.32/1.6=201.69pa P2=W/1000=0.20169kN 储蓄罐顶至地表面距离为15米,罐身长12m,2个罐基本并排竖立,受风面80m2,整体受风力抵抗风载,在最不利风力下计算基础的抗倾覆性。计算示意图如下 抗倾覆计算如下 Kc=M1/M2=[(P1*0.5*基础宽)/(14*P2*受风面)] =(3836*0.5*4.5)/(14*0.20169×80) =38.21≥1.5 满足抗倾覆要求经过验算,储料罐基础满足抗倾覆要求。

PC结构叠合楼板模板及支撑架计算书

板模板(扣件式)住宅楼层叠合板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纵向)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横向) 四、面板验算 W=bh2/6=900×60×60/6=540000mm3,I=bh3/12=900×60×60×60/12=1.62×107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0.9×max[1.2(G1k+(G2k+G3k)×h)+1.4×Q1k,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1)×0.13)+1.4×2.5,1.35×(0.1+(24+1.1)×0.13)+1.4×0.7×2.5] ×1=6.782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G(G1k +(G2k+G3k)×h))×b =(1×(0.1+(24+1.1)×0.13))×1=3.363kN/m 计算简图如下: 根据混凝土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叠合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M≦α1f c bx(h0-x/2)=f y aA s x=ξb h0 ξb=β1/(1+f y/E sεcu) =0.8/(1+360/(2×105×0.0033)) =0.5177 x=ξb h0=0.5177×(60-15)=23.3mm 叠合板混凝土受压区的受弯承载力 α1f c bx(h0-x/2)=1×14.3×900×23.3×(45-23.3/2)=10000697.9N·mm =10 kN·m 叠合板钢筋受拉区的受弯承载力 f y A s(h0-x/2)=360×302mm2(45-23.3/2)=3625812 N·mm=3.626kN·m 因为,叠合板面M max=max[M1,M2]=max[0.687,0.72]=0.72kN·m 现浇叠合板受拉受压区的受弯承载力为10 kN·m,3.626kN·m 远大于M max=0.72kN·m,所以叠合板本身可承载上部施工荷载 1、强度验算 M1=q1l2/8=6.782×0.92/8=0.687kN·m M2=q2L2/8+pL/4=0.108×0.92/8+3.15×0.9/4=0.72kN·m

一般性楼盖验算计算书汇总

模板支架对混凝土楼盖影响分析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一、工程属性

结构模型立面图

结构模型平面图 三、荷载参数 当前施工层每根立杆传递荷载(kN) 7 施工荷载(kN/m 2 ) 4 振捣荷载(kN/m 2 ) 2 钢筋混凝土自重(kN/m 3 ) 25.1 模板自重(kN/m 2) 0.3 四、各楼层荷载计算 1、第3层荷载计算 模板类型 胶合板 本层砼的龄期(天) 7 砼的实测抗压强度f c (N/mm 2 ) 8.294 砼的实测抗拉强度f tk (N/mm 2 ) 0.829 砼的弹性模量实测值E(MPa) 22800 立杆传递荷载组合值:P 3=7kN 楼盖自重荷载标准值:g 3=h 3/1000×25.1=2.51kN/m 2 2、第2层荷载计算

模板类型胶合板本层砼的龄期(天) 14 砼的实测抗压强度f c(N/mm2) 11.154 砼的实测抗拉强度f tk(N/mm2) 1.115 砼的弹性模量实测值E(MPa) 27600 立杆传递荷载标准值:q2=0.528kN/m 楼盖自重荷载标准值:g2=h2/1000×25.1=2.51kN/m2 3、第1层荷载计算 模板类型胶合板本层砼的龄期(天) 21 砼的实测抗压强度f c(N/mm2) 12.87 砼的实测抗拉强度f tk(N/mm2) 1.287 砼的弹性模量实测值E(MPa) 29400 立杆传递荷载标准值:q1=0.66kN/m 楼盖自重荷载标准值:g1=h1/1000×25.1=2.51kN/m2 4、各楼层荷载分配: 假设层间支架刚度无穷大,则有各层挠度变形相等,即: P1/(E1h13)=P2/(E2h23)=P3/(E3h33)...则有:P i'=(E i h i3∑F i)/(∑(E i h i3)) 根据此假设,各层楼盖承受荷载经模板支架分配后的设计值为: 楼层各楼层混凝土 弹性模量 E i(MP a) 各楼层板厚 h i(mm) 楼盖自重荷载 标准值 g i(kN/m2) 立杆传递荷载 标准值 q i(kN/m2) 分配后各楼层 恒载的设计值 G i(kN/m2) 分配后各楼层活 载的设计值 Q i(kN/m2) 3 22800 100 2.51 5.785 2.582 2.789 2 27600 100 2.51 0.528 3.125 3.376 1 29400 100 2.51 0.66 3.329 3.596 G i=1.2×[E ci h ci3/(E ci h ci3+E ci-1h ci-13+E ci-2h ci-23)]×(g i+g i-1+g i-2) Q i=1.4×[E ci h ci3/(E ci h ci3+E ci-1h ci-13+E ci-2h ci-23)]×(q i+q i-1+q i-2) 五、板单元内力计算 1、第3层内力计算

工字钢搁置主梁验算计算书

工字钢搁置主梁验算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基本参数 作用点号各排立杆传至梁上荷载 标准值F'(kN) 各排立杆传至梁上荷载设计 值F(kN) 各排立杆距主梁外锚固点水 平距离(mm) 主梁间距l a(mm) 1 6.138 7 140 900 2 6.138 7 1040 900 3 6.138 7 1940 900 4 6.138 7 2840 900 5 6.138 7 3740 900 6 6.138 7 4640 900 附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三、主梁验算 主梁材料类型 工字钢 主梁合并根数n z 1 主梁材料规格 14号工字钢 主梁截面积A(cm 2 ) 21.5 主梁截面惯性矩I x (cm 4 ) 712 主梁截面抵抗矩W x (cm 3) 102 主梁自重标准值g k (kN/m) 0.169 主梁材料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 215 主梁材料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2 ) 125 主梁弹性模量E(N/mm 2 ) 206000 主梁允许挠度[ν](mm) 1/250 荷载标准值: q'=g k =0.169=0.169kN/m 第1排:F'1=F 1'/n z =6.138/1=6.138kN 第2排:F'2=F 2'/n z =6.138/1=6.138kN 第3排:F'3=F 3'/n z =6.138/1=6.138kN

第4排:F'4=F4'/n z=6.138/1=6.138kN 第5排:F'5=F5'/n z=6.138/1=6.138kN 第6排:F'6=F6'/n z=6.138/1=6.138kN 荷载设计值: q=1.2×g k=1.2×0.169=0.203kN/m 第1排:F1=F1/n z=7/1=7kN 第2排:F2=F2/n z=7/1=7kN 第3排:F3=F3/n z=7/1=7kN 第4排:F4=F4/n z=7/1=7kN 第5排:F5=F5/n z=7/1=7kN 第6排:F6=F6/n z=7/1=7kN 1、强度验算 弯矩图(kN·m) σmax=M max/W=15.204×106/102000=149.058N/mm2≤[f]=2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剪力图(kN) τmax=Q max/(8I zδ)[bh02-(b-δ)h2]=76.034×1000×[80×1402-(80-5.5)×121.82]/(8×7120000×5.5)=112.316N /mm2 τmax=112.316N/mm2≤[τ]=12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抗浮验算计算书

地下室抗浮验算 一、整体抗浮 (一)主楼部分 底板板底相对标高为- 4.700,地坪相对标高为:-0.300,抗浮设防水位相对标高为- 1.5m,即抗浮设计水位高度为: 3.2m。 裙房部分抗浮荷载: ①地上四层裙房板自重: ②地上四层xx折算自重: ③地下顶板自重: ④地下室xx折算自重: ⑤底板自重:25× 0.48= 12.0kN/m2 25× 0.50= 12.5kN/m2 25× 0.18= 4.5kN/m2

25× 0.11= 2.75kN/m2 25× 0.4= 10.0kN/m2 41.75kN/m2 合计: 水浮荷载: 3.2×10=32 kN/m2, 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11第 5.4.3条,> 1.05,满足抗浮要求。 二、整体抗浮 (二)仅一层车库部位 J-1基础高度改为800,仅一层地下室位置防水板板底标高与J-1底平,上部采用C15素混凝土回填至设计标高(- 4.200)。抗浮计算如下: 图纸修改见结构05 底板板底相对标高为- 5.100,地坪相对标高为:-0.300,抗浮设防水位相对标高为-

1.5m,即抗浮设计水位高度为:3.6m。 地下室部分抗浮荷载: ①顶板覆土自重: ②地下顶板自重: ③xx折算自重: ④底板及回填自重: 考虑设备自重20× 0.30= 6.0kN/m2 25× 0.25= 6.25kN/m2 25× 0.11= 2.75kN/m2 25×( 0.4+ 0.5)= 22.5kN/m2 0.5 kN/m2

38kN/m2 水浮荷载: 3.6×10=36kN/m2>1.05,满足抗浮要求。合计:

预拱度与挠度关系及计算

3.5挠度、预拱度的计算 一、变形(挠度)计算的目的与要求 桥梁上部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挠曲变形,使桥面成凹形或凸形,多孔桥梁甚至呈波浪形。因此设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时,应使其具有足够的刚度,以免产生过大的变形,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 过大的变形将影响车辆高速平稳的运行,并将导致桥面铺装的迅速破坏; 车辆行驶时引起的颠簸和冲击,会伴随有较大的噪音和对桥梁结构加载的不利影响; 构件变形过大,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安全感。 变形验算是指钢筋混凝土桥梁以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计算的上部结构最大竖向挠度,不应超过规定的允许值。《公桥规》对最大竖向挠度的限值规定如下表: 钢筋混凝土梁桥允许挠度值 注:1.此处L为计算跨径,L1为悬臂长度; 2.荷载在一个桥跨范围内移动产生正负不同的挠度时,计算挠度应为其正负挠度的最大绝对值之和。 二、刚度和挠度计算 桥梁的挠度,根据产生原因可分成永久作用(结构自重力、桥面铺装、预应力、混凝土徐变和收缩作用等)产生的和可变作用(汽车、人群)产生的两种。 永久作用产生的挠度是恒久存在的且与持续的时间有关,可分为短期挠度和长期挠度。可变作用产生的挠度是临时出现的,在最不利的作用位置下,挠度达到最大值,随着可变作用位置的移动,挠度逐渐减小,一旦可变作用离开桥梁,挠度随即消失。 永久作用产生的挠度并不表征结构的刚度特性,通常可以通过施工时预设的反向挠度(即预拱度)来加以抵消,使竣工后的桥梁达到理想的设计线形。 可变作用产生的挠度,使梁产生反复变形,变形的幅度越大,可能发生的冲击和振动作用也越强烈,对行车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在桥梁设计中,需要通过验算可变作用产生的挠度以体现结构的刚度特性。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可根据给定的构件刚度用结构力学的方法来计算。对于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跨中最大挠度值为:

搁置主梁验算计算书

搁置主梁验算计算书

搁置主梁验算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基本参数 主梁布置方式普通主梁主梁间距(mm) 1000 主梁与建筑物连接方式平铺在楼板上锚固点设置方式压环钢筋压环钢筋直径d(mm) 16 主梁长度L x(mm) 16100 梁/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主梁左侧外锚固点到建筑物边缘的距 离a1(mm) 100 主梁右侧外锚固点到建筑物边缘的距 离a2(mm) 100 主梁左侧建筑物内锚固长度L m1(mm) 1200 主梁右侧建筑物内锚固长度L m2(mm ) 1200 二、荷载布置参数 支撑点号支撑方式 距主梁左侧外锚固 点水平距离(mm) 支撑件上下固定点 的垂直距离L1(mm ) 支撑件上下固定点 的水平距离L2(mm ) 是否参与计算 1 左上拉2800 3900 2800 是 2 左上拉5500 7800 5500 是 3 右上拉8200 7800 5500 是 4 右上拉10900 3900 2800 是 作用点各排立杆传至梁上荷载标准各排立杆传至梁上荷载设计各排立杆距主梁外锚固点水主梁间距l a(mm)

号值F'(kN) 值F(kN) 平距离(mm) 1 18.73 2 2 400 1000 2 18.7 3 22 1400 1000 3 18.73 22 2400 1000 4 18.73 22 3400 1000 5 18.73 22 4400 1000 6 18.73 22 5400 1000 7 18.73 22 6400 1000 8 18.73 22 7400 1000 9 18.73 22 8400 1000 10 18.73 22 9400 1000 11 18.73 22 10400 1000 12 18.73 22 11400 1000 13 18.73 22 12400 1000 14 18.73 22 13400 1000 附图如下: 平面图

多排悬挑架主梁验算计算书3.19

多排悬挑架主梁验算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一、基本参数 主梁离地高度(m) 15 悬挑方式 普通主梁悬挑 主梁间距(mm) 1500 主梁与建筑物连接方式 平铺在楼板上 锚固点设置方式 U 型锚固螺栓 锚固螺栓直径d(mm) 16 主梁建筑物外悬挑长度L x (mm) 2200 主梁外锚固点到建筑物边缘的距离a(mm) 100 主梁建筑物内锚固长度L m (mm) 3800 梁/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混凝土与螺栓表面的容许粘结强度[τb ](N/mm 2 ) 2.5 锚固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f t ](N/mm 2 ) 50 二、荷载布置参数

平面图

立面图三、主梁验算 q'=g k=0.241=0.241kN/m 第1排:F'1=F1'/n z=5.3/1=5.3kN 第2排:F'2=F2'/n z=5.3/1=5.3kN

第3排:F'3=F3'/n z=5.3/1=5.3kN 荷载设计值: q=1.2×g k=1.2×0.241=0.289kN/m 第1排:F1=F1/n z=6.88/1=6.88kN 第2排:F2=F2/n z=6.88/1=6.88kN 第3排:F3=F3/n z=6.88/1=6.88kN 1、强度验算 弯矩图(kN·m) σmax=M max/W=2.046×106/185000=11.062N/mm2≤[f]=2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桥式起重机主梁挠度检测与矫正方法

桥式起重机主梁挠度检测与矫正方法 一、桥(门)式起重机主梁挠度的检测 在桥(门)式起重机安全技术检验中,主梁拱度的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JB1036-82(通用桥式起重机技术条件)中明确规定:主梁跨中上拱度F=L(0.9-1.4)/1000。且最大拱度应控制在跨度中部的L/10范围内。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传统拉钢丝法和现行吊钩悬尺法,以及磁铁悬尺法。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 1、拉钢丝法 拉钢丝法要求3名检测人员必须到起重机的主梁上,用φ0.5mm细钢丝,一头固定于主梁的一端,钢丝通过上盖板上的等高块,另一头与主梁另一端的15kg弹簧秤相接。然后选取测量点,测量钢丝至主梁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再计算出拱度值。此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检测人员登高作业的危险性。仅应用于部分箱形双梁桥式起重机主梁拱度的检测,而对单梁桥(门)式起重机以及带裙板的箱形双梁桥式起重机主梁拱度就无法检测了。 2、吊钩悬尺法 吊钩悬尺法是将300mm钢板尺倒挂在吊钩上,开动小车(电动葫芦)沿着工字钢轨道运行,通过架设在地面上的水准仪,依次测取主梁各点的标高值。然后计算出其拱度值。这种测量方法误差大,有时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果。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有: 小车行走轮半径差和轨道踏面形状误差,以及小车三条腿等都会直接

反映在标高值上,致使测取的标高值不真实,最后计算出的拱度值也就不准确了。 3、磁铁悬尺法 磁铁悬尺法是用一根φ0.5mm的细钢丝,一端固定在磁铁上,另一端固定在一个0.5kg的重锤上,在细钢丝上安装一个可以调节位置的300mm钢板尺,用一根专用绝缘杆将磁铁吸附于主梁下盖板或工字钢轨道的下表面上。然后选取主梁两端和梁中三个测量点,通过架设在地面上的水准仪读取被磁铁悬挂标尺上的数值,从而计算出主梁跨中的拱度值。公式如下: 主梁跨中拱度值=跨中标高-1/2(较高端跨端标高值+较底端跨端标高值)。 钢板尺正向固定于细钢丝上,测得结果是正值时为上拱,结果是负值时为下挠。利用此法可检测各种型式的起重机主梁拱度,且方法简捷,结果准确,省时省力。 二、桥(门)式起重机主梁变形的矫正方法 桥(门)式起重机主梁在自重和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弹性下挠变形,给承载小车增加运行阻力。为了补偿主梁的这种下挠变形,设计要求将主梁做成有拱度的梁。因此上拱度是起重机主梁设计与制造中的主要问题,必须保证其规定的上拱值,不得过大或过小。 但桥(门)式起重机的主梁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永久变形。例如:主梁在制造过程中,由于主梁下料拱翘值预留量的不合

水泥罐稳定性计算书.docx

水泥罐稳定性计算书 一、编制说明 本验算编制是根据施工现场土质情况及水泥罐特点而进行的,为确保有足够的水泥储藏量,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工程计划投入50t,100t两种水泥罐进行施工作业。 二、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水泥罐平面示意图及基础参数(华新水泥鄂州分厂提供); 3、工程周边建筑情况。 三、水泥罐定位 水泥罐定位布置见下图: 四、水泥罐基础及承台设计 1、本水泥罐基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强夯处理过后地基,且经静力触探检测承载力大于150Kpa; 2、基础承载设计为:承载砼为C25等级,承台尺寸为4500*4500*500mm,承台采取开挖半米浇筑混凝土布置。 五、水泥罐基础,承载验算,抗倾覆验算: 1、基础竖向承载力验算,根据现场地基处理后土体检测,该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N/㎡。 水泥罐自重根据水泥厂提供数据,50t罐取10t计算,100t罐取15t计算; 分两种情况进行验算 (1)50t水泥罐 V=600KN G=4.5*4.5*0.5*25=254KN =(G+V)/A=(600+254)/(4.5*4.5)=42.12KN/㎡<〔〕=150KN/㎡ (2)100t水泥罐 V=1150KN

G=4.5*4.5*0.5*25=254KN =(G+V)/A=(1150+254)/(4.5*4.5)=69.33KN/㎡<〔〕=150KN/㎡ 即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其中式中: V——为水泥罐满载时总重量,取水泥罐说明书; G——为基础承载重量; A——为基础承载接触面积。 2、基础抗倾覆验算: 分两种情况进行验算 按照抗倾覆验算公式 0.95-S>0即满足要求 其中式中: ——自重及压重产生的稳定力矩KNm; ——风荷载标准值,此处为平原地带,根据设计图纸总说明,历史最大风速17m/s,根据风速与风压通用公式取=/1600,计算得0.18; H ——风荷载计算力矩高度; S ——水泥罐侧面受力面积。 (1)50t水泥罐 空罐: 0.95-SH=0.95*(4.5*4.5*0.5*25+100)*(4.5/2)-0.18*3*4.35*(3.714+4.35/2)=742.84KNm>0 满罐: 0.95-SH=0.95*(4.5*4.5*0.5*25+600)*(4.5/2)-0.18*3*4.35*(3.714+4.35/2)=1811.59KNm>0 (2)100t水泥罐 空罐: 0.95-SH=0.95*(4.5*4.5*0.5*25+150)*(4.5/2)-0.18*3*8.7*(3.714+8.7/2)=2963.16KNm>0 满罐: 0.95-SH=0.95*(4.5*4.5*0.5*25+1150)*(4.5/2)-0.18*3*8.7*(3.714+8.7/2)=825.66KNm>0 抗倾覆均能满足要求,现场为防止突发情况,在罐体四周沿三个方向拉设缆风绳,保证稳定,且在罐体周围布置护栏防撞。知识改变命运

承重脚手架计算书

***********工程 楼板满堂脚手架验算计算书 计算: 复核: 审批: ************工程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九日

目录 一、计算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程属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荷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模板体系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面板检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小梁检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梁检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立柱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可调拖座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立杆地基基础检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检算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型汽车吊上楼面验算计算书

小型汽车吊上楼面验算计算书 专业:结构 总设计师(项目负责人):__ _ 审核: ____ ____ _ 校对: ____ __ _ ____ 设计计算人: ____ _________ _ ***********所有限公司 2018年1月

汽车吊上楼面施工作业存在两种工况:工况一为汽车吊在楼面上行走的工况,工况二为汽车吊吊装作业时的工况。 一、楼面行走工况 1、设计荷载 根据原结构设计模型,四层楼面设计恒荷载9kN/m2,楼面设计活荷载 8kN/m2,四层楼面楼板厚度120mm,楼板自重恒荷载3kN/m2。因此,汽车吊楼面行走工况下,等效均布荷载不超过(9-3)+8=14kN/m2为宜。汽车吊行走区域如下图所示。 图1汽车吊行走区域布置图 2、吊车荷载及尺寸 质量参数行驶状态自重(总质量)kN 150 前轴荷kN 66 后轴荷kN 84 尺寸参数支腿纵向距离m 支腿横向距离m 3、汽车吊行驶相关参数 15吨小型汽车吊基本尺寸、轮宽及其行驶过程中各轮位置对楼板产生的荷

载如下图所示: 图2汽车荷载参数 4、承载力校核 15吨汽车吊行走时,后两轮居于板跨中为最不利工况,如下图: 图 3 汽车楼面行走计算简图 基本资料 工程名称:局部承压计算 周边支承的双向板,按上下和左右支承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等值, 板的跨度Lx =3250mm,Ly =8000mm,板的厚度h =120mm 局部荷载 第一局部荷载 局部集中荷载N =42kN,荷载作用面的宽度btx =200mm,荷载作用面的宽度bty =600mm; 垫层厚度s =0mm 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板左边的距离x =1625mm,最左端至板左边的距离

桥(门)式起重机主梁挠度的检测

桥(门)式起重机主梁挠度的检测 在桥(门)式起重机安全技术检验中,主梁拱度的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JB1036-82(通用桥式起重机技术条件)中明确规定:主梁跨中上拱度F=L(0.9-1.4)/1000。且最大拱度应控制在跨度中部的L/10范围内。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传统拉钢丝法和现行吊钩悬尺法,以及磁铁悬尺法。 1.1 拉钢丝法 拉钢丝法要求三名检测人员必须爬到起重机的主梁上,使φ0.5mm细钢丝的一头固定于主梁的一端(钢丝通过上盖板上的等高块),另一头与主梁另一端的15kg弹簧秤相接。然后选取测量点,测量钢丝至主梁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再计算出拱度值。此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检测人员登高作业的危险性,仅应用于部分箱形双梁桥式起重机主梁拱度的检测,而不适合单梁桥(门)式起重机以及带裙板的箱形双梁桥式起重机主梁拱度的检测。 1.2吊钩悬尺法?吊钩悬尺法是将300mm钢板尺倒挂在吊钩上,开动小车(电动葫芦)沿着工字钢轨道运行,通过架设在地面上的水准仪,依次测取主梁各点的标高值。然后计算出其拱度值。这种测量方法误差大,有时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果。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是:小车行走轮半径误差和轨道踏面形状误差以及小车三条腿等都会直接反映在标高值上,致使测取的标高值不真实,最后计算出的拱度值便不准确了。 1.3 磁铁悬尺法 磁铁悬尺法是用一根0.5m的细钢丝,一端固定在磁铁上,另一端固定于一个0.5kg的重锤。在细钢丝上安装一个可以调节位置的300mm钢板尺,用一根专用绝缘杆将磁铁吸附于主梁下盖板或工字钢轨道的下表面上。然后选取主梁两端和梁中三个测量点,通过架设在地面上的水准仪读取被磁铁悬挂标尺上的数值,从而计算出主梁跨中的拱度值。即主梁跨中拱度值=跨中标高值-1/2(较高端跨端标高值+较底端跨端标高值)。 钢板尺正向固定于细钢丝上,测得结果是正值时为上拱,反之为下挠。利用此法 2桥(门)可检测各种型式起重机主梁拱度,方法简捷,结果准确,省时省力。? 式起重机主梁变形的矫正方法?桥(门)式起重机主梁在自重和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弹性下挠变形,给承载小车增加运行阻力。为了补偿主梁的下挠变形,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