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地震处理教程——第七章 倾斜叠加及其应用

最新地震处理教程——第七章 倾斜叠加及其应用

最新地震处理教程——第七章 倾斜叠加及其应用
最新地震处理教程——第七章 倾斜叠加及其应用

第七章倾斜叠加及其应用

7.1 引置

在1.6节中,我们已知道二维傅氏变换是将波场分解成具有各自不同的频率,并以各自不同的与垂直方向夹角传播的各个平面波分量的一种方法。本章要讨论射线参数域并介绍把波场分离成平面波分量的其他办法。在炮检距轴线上面应用线性时差(LMO)和振幅求和能够实现波场[例如一个共炮点道集(CSG)]的平面波分解。这种方法叫做倾斜叠加。倾斜叠加的基本假设是水平的层状地层。处理是在中点-炮检距座标系中做的倾斜叠加,并用射线参量P轴代替炮检距轴(这个射线参量是水平相速度的倒数)。一个P值范围内的一簇地震道称作倾斜叠加道集。

在射线参量中点坐标中已设计出几种处理技术。其实例包括道内插(7.2节),倾角滤波(7.4节),多次波压制(7.5节),折射反演(附录E)及偏移和速度分析。Taner(1977)首先提出了中点-射线参数座标系。他论述了平面波叠加的解释应用,其中在限定的P值范围内,将若干个常数P的剖面叠加起来以便加强倾斜同相轴。随后还研究了其他的处理方法,例如偏移(Ottolini,1982)和速度分析(Schultz和Claerbout,1978,Diebold和Stoffa 1981以及Gonzalez-serrano,1982)。Alam和Lasocki(1981a)以及Alam和Austin(1981b)分别讨论了应用于道内插和多次波压制的可能性。 Clayton和McMechan(1981)设计了一个折射波场反演方法,它包括倾斜叠加域中的向下延拓。 McMechan和Yedlin(1981)设计了一种应用倾斜叠加变换获得散频波的相速度曲线的方法。根据倾斜叠加道集的向下延拓,Schlttz(1982)研究出了估算层速度的技术。

现在我们研究构成一个倾斜叠加道集,通常称做τ-P道集或就称为p道集的物理特点。这种道集中的每一道代表一个在与铅垂方向呈某一角度传播的平面波。实际上,用炸药震源时,能量是全方位传播的(图7-1)。由于震源和接收器之间的炮检距不同,所以反射能量以不同的角度到达不同检波器组。炮检距愈大或反射界面愈浅上行波的角度也就愈大。

为了帮助确定建立倾斜叠加道集的方案,首先考虑怎样才能产生平面波。图7-2显示了一条点震源线。假设这条线上震源的激发,是使所有点源同时激励,并且每个点产生一个球面波场。在距地面一定距离的地方,球面波前重叠并形成一个垂直向下传播的平面波。该平面波在界面上反射并由地面上的检波器记录下来(有一些震源类型如Geoflex和Primacord,近似短的线震源)。

使用同样的点震源线(图7-3)也可产生与垂向呈所希望角度传播的平面波。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从这条测线的一端开始、以一个等时间延迟依次激发这些

点震源。当一个单独点震源激发时,前一个震源位置所产生的波前早已向地下传播了一定距离。当由不同震源产生的所有球面波前重叠时,其结果是一个倾斜了的平面波前(图7-3)。然后这个平面波就传播,由界面反射且被地面上的检波器记录。

波前的倾斜度(或平面波的传播角度)是可以控制的。我们研究图7-4的几何图形。在震源位置S1产生的波前到达地下点A时,在S2位置的点震源应被激发,这样就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角度。规定凡S1S2间的距离为Δx,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v,如果波前从S1到A点所用的时间为Δt,那么这个平面波的倾角θ为, Sinθ=vΔt/Δx (7.1) 激发震源的位置经以面Δx/Δt=v/sinθ的速度沿水平方向传播,S2位置的点震源应该按时激发,这样,我们才能在Sl震源点激发所产生的波前到达地下反射点A时赶上它。震源位置移动所必须用的速度v/Sinθ,叫做水平相速度。根据图7-2和图7-3的试验可以看出用以下步骤能产生与垂向呈某一角度传播的平面波。

1.在地面上将点震源排成一条直线。

2.以同一个时间延迟依次激发这些点震源。

3.将球面波前形状的响应叠加。

单个检波器(图7-3)记录这个叠加了的响应,这种响应是由界面反射后的平面波的形式。对于一个给定的检波器位置,叠加就意味着在炮点轴线上求和。应用互换原理,求和也可以用对给定炮点位置在检波器轴线上求和来完成。

上述讨论说明,一个CSG做为单独一个波场,怎样能分解成其平面波分量。用检波器的排列轴代替图7-4的炮点排列轴,得到图7-5的射线路径几何图形。与垂向呈θ角的平面波的时间延迟由方程(7.2)给出:

Δt=(sinθ/v)Δx (7.2) 斯奈尔定律说明,sinθ/v即水平相速度的倒数的值在层状介质中(图7-6)沿射线路径是常数,这个常数叫做射线参量P,那么方程(7.2)可改写成:

Δt=pΔx (7.3)

平面波传播的角度是通过调整p值来控制的。置p=O时,相当于平面波垂向传播。给定层状地层的P和速度模型,就可追踪与具体的P值有关的一簇射线路径,如图7-7所示。在层状地层中传播的平面波,叫做斯奈尔波(Claerbout,1978)。这种平面波按照斯奈尔定律(图7-6)在每一个层的分界面上改变它的传播方向。对于单个的p值,注意信号是在许多炮检距上记录的。一般情况下,所有炮检距

上的检波器都记录许多p值的平面波。为了将炮检距道集分解成平面波分量,道集中的所有道的振幅必须沿着若干个倾斜路径用方程(7.3)确定的各自独有的时间延迟进行求和。

我们已讨论了把CSG波场分解成它的平面波分量。只要没有倾角,CSG和CDP 道集的旅行时曲线是没有区别的(图7-8)。由于一个CDP道集不是单独一个波场,所以似乎平面波分解不能应用于CDP道集。然而水平层状地层中CDP道集和CSG的等效性为在两种类型的道集中应用平面波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

7.2 倾斜叠加的建立

通常,在炮检距域中通过倾斜路径的振幅求和人工合成平面波有两个步骤。第一步,通过座标变换将线性时差校正值加到数据中

τ= t-px (7.4)

式中p为射线参量,x为炮检距,t为双程旅行时,τ为线性时差时间,LMO以后,输入端斜率为p的同相轴是平直的。第二步是,对炮检距轴线上的数据求和得到:

p(x,τ+px) (7.5)

s(p,τ)=

x

式中 S(P、τ)表示具有射线参量p=Sinθ/v的平面波。对各种p值重复LMO并进行求和[方程(7.5)],由原来的炮检距数据中的所有倾斜分量构成的完整的倾斜叠加道集(或P道集),就建立起来了。

倾斜叠加和波场精确地平面波分解之间是有差别的。Treitel等人(1982)从数学上分析了平面波的分解过程,并区分了这里所述的普通倾斜叠加和正确的倾斜叠加之间的差异。当我们论及线性震源时,常规叠加提供精确的平面波分解;当我们涉及到点震源时,正确的倾斜叠加提供精确的平面波分解。除求和前用一

个滤波算子与线性时差的波场进行褶积外,使用上述相同的步骤就产生正确的倾斜叠加。这个算子对由点震源获得的波场,变换成线震源获得的波场,所产生的三维效应进行校正。就所涉及的运动学来说,两种类型的倾斜叠加是等效的。只有在讨论振幅时,它们才有所差别(Treitel,个人通信)。

图7-9为方程(7.4)和(7.5)所描述的平面波映射的示意图。由沿p=0的水平

路径在炮检距域中振幅求和开始。这条路径在反射双曲线的顶点A附近与其相交。因此,A点映射到(p、τ)平面上的A′点,把求和线倾斜,在B点处与双曲线相交,B点映射到B′点上。注意,沿倾斜路径求和的主要贡献来自切点B的区域。这个相切区叫做菲涅尔带。对于较高的速度和较深的同相轴,菲涅尔带是较宽的。实际上,方程(7.5)的求和可限定在菲涅尔带中。求和必须的最陡路径是沿p=1/v 它是双曲线的渐近线,这路径相当于与船垂方向呈90°的射线。能量没渐近线映射到p轴的C′点上。利用上述映射,(x,t)域中的双曲线轨迹就映射成(p,τ)域中的椭园轨迹(Schultz和Claerbout,1978;参考练习7.1)。实际上,我们不可能记录一条无限长的双曲线,也不可能记录零炮检道。因此,在倾斜叠加域的椭园路径从A′到C′不可能是完全的。

图7-10显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情况。当超临界的反射C(广角反射)映射到较高的p值地方时,临界点以下的反射A和D(这些反射的入射角比临界角小)映射到较低p值的地方。理论上,炮检距域内的直线同相轴如折射波至B,映射成倾斜叠加域中的一个点。相反,倾斜叠加域中直线同相轴映射为炮检距域中的一个点(练习7.2)。

图7-11显示了一个野外数据的实例,主要包括水底和短程层间多次反射。除了水底反射W外,有两个明显的一次反

射P

1和P

2

。多次反射映射沿着收敛在P=

(1/1500)s/m(水速度的倒数)的椭园轨迹。图7-12显示的是包含线性同相轴的。注意倾斜叠加道集上的强振幅对应于炮检距数据中观测到的导波。在两个野外数据的实例中,都是只用正p值建立倾斜叠加道集。因此,图7-12中炮检距域内的反向散射的能量在倾斜叠加道集中没有表现出来。

现在研究用于地震资料处理的各种定义域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如图7-13所示的炮检距(x,t)域内有限带宽的倾斜同相轴。炮检距的范围是从250—5000m,道间距是50m。这个同相轴是在f-k域(ω,k

x

)中沿着清楚的径向射线映射的,径向射线的斜率与水平相速度有关,用下列关系表示:

ω/k

x

=v/Sinθ (7.6)

用p=sinθ/v置换找出变换域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k

x =Pω (7.7)

图7-13也表示倾斜同相轴映射到倾斜叠加域。在时间方向上倾斜叠加道的一维傅氏变换给出振幅谱(p,ω).它也显示在图7-10中。这个面描述水平相速度的

)面上,沿着径向方向AA′的频率函数关系和用于导波分析(7.3节)。在(ω,k

x

能量,等于(P,ω)面上沿垂直方向BB′的能量。

图7-14显示空间假频了的倾斜分量。在(ω,k

)面中观测到的重影是由于同

x

相轴不恰当的空间采样引起的。注意,未假频和假频了的两个分量(分别为1和2)都映射成单独一个单个P迹线。我们希望把空间假频了的部分映射到一些负P值上。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假频范围(21Hz到42Hz)在只包含正p值的(p,ω)平面上不存在(图7-14是一个单一倾斜;在图7-17中讨论倾斜范围的重建)。

一旦在倾斜叠加域中实行了特殊处理,利用逆映射重建炮检距域的数据:Thorson(1978)提供了详细的重建步骤。为了严格地进行振幅恢复,在逆映射前应用P滤波。通过用频率绝对值乘以每个倾斜叠加道的振幅谱来完成这项工作。这点与包括偏移积分表达式(方程4.5)中的求和之前的波场微分有点相似。

倾斜叠加处理流程表1炮检距数据P(x,t)

从(x,t) 到(P,τ)

步骤1:在指定的p值应用LMO[方程7.4]

步骤2:在炮检距上求和[方程7.5]

步骤3:对一个p值范围重复步骤1和步骤2输出是倾斜叠加,S(p,τ)

在倾斜叠加域中应用所要求的处理如,反褶积,时变切除

从(p,τ)到(x,t)

步骤1:应用ρ滤波

步骤2:对指定炮检距值应用反LMO

步骤3:在ρ范围内求和

步骤4:对于炮检距范围重复步骤2和步骤3,输出是倾斜叠加处理后的炮检距数据

图7-15显示人工合成的炮检距道集,相应的倾斜叠加道集和除ρ滤波以外未作任何其他处理的重建的炮检距道集。x到P的映射是可逆的(Thorson,1978)。有限的排列长度造成倾斜叠加道集上的线性条纹(CT),炮检距道集两侧逐渐减弱可帮助压制这些排列的截尾影响。

在(x、t)道集的重建期间,我们没有必要一定使用原始(x,t)道集所用的道距、我们研究图7-16a中的合成道集。二维振幅谱表明大约频率在48Hz以上有空间假频(图7-16b)。这个道集可以映射到倾斜叠加域(图7-16c),并能用较小道距重建(图7-16d)。原始道距是25m重建道集的道距是12.5m。道内插后进集的二维振幅谱显示各频率没有空间假频

(图7-16e)。然而缺少60Hz以上的高频能量。这个能量在输入道集中主要是沿陡倾的直达波至路径(图7-16a)而在输出道集上不存在(图7-16d)。我们看出,甚至对空间假频了的数据,重建是成功的,提供的倾角变化范围不宽。

7.2.1 倾斜叠加参数的最佳选择

理论上,(x,t)域内的单个倾斜同

相轴映射成表示那个同相轴倾角(图

7-13)的单独一个P轨迹。然而,由于沿

P轴取样和从有限量的炮检距道只覆盖

了有限量的P轨迹,其结果是映射不完

全。当用较高的增益作图时,图7-13的

倾斜叠加道集似乎有很大的差别(图7-17b)。线性条纹是(x,t)域中倾斜同相轴E 和F端点的作用结果。更确切地说,当p被置于其最小和最大值时,点E分别映射到A和B上,对p的任何中间值,点E沿AB映射。同样,另一个端点F是沿CD映射,由端点效应(排列截尾)引起的线性条纹只是构成倾斜叠加时所遇到的一种假象。另一种假象是高频波串,这种波串在大p值轨迹上特别明显。它的产生原因是沿着陡峭的倾斜路径对倾斜同相轴取样。

几个实际因素对倾斜叠加假象程度起作用。(x,t)域中的短排列增强端点影响。因此引起如图7-17所示的不良重建结果。从包含图(a)中的单个倾斜同相轴EF的炮检距道集开始。图(b)是p道集,而图(c)是由它重建的炮检距道集。为了突出假象,用与原图像相比稍微高点的增益显示一组三个图中的后两图。利用三分之二的炮检距道集,即图(d)获得的P集合以及由其重建的结果分别显示在图(e)和(f)中。最后,应用原来道集的三分之一,即图(g)获得了图(h)利(i)。注意短排列在倾斜叠加和重建道集上产生G和H假象。倾斜叠加道集的精确建立通常需要获得最新记录数据的排列结构(即排列长度和记录道数)。

为了研究沿p 轴的采样和建立倾

斜叠加道集所应用的p 值范围,我们

研究由双曲线同相轴组成的合成道

集。图7-18的图(a)这些同相轴沿着

倾斜叠加道集图(b)中的椭圆轨迹映

射。选择了下面的值:p 轨迹的数量

(n p )等于x 轨迹的数量(n x )。最小p 值

P min =0,最大P 值P max =存在数据中的最

大倾角。应用这些参数重建产生了准

确结果[图(c)]。因为P min 置于零,原

来资料的二维振幅谱图(d)和重建道

集的图(c)有些差别。

P 轴采样过稀时会出现什么情

况?图7-18显示倾斜叠加道集图(f)

和通过令n p =2nx/2并保持p min 和p max 与

图(b)中的一样而获得的重建道集图

(g);因而p 的增量是图(b)的两倍大。

输入道集和图(a)中的一样。注意沿p

轴采样不足在重建道集中引起一些

噪声。

我们研究图(h)所示沿P 轴过密

采样的和反情况。这里,n p =2nx ,并

保持P min ,p max 的范围与图(b)一样。注

意在p 轴上过密的采样是无害的,也

无任何益处[图(i)]。虽然这里没有

绘出图示,但进一步试验说明了不考

虑排列长度时,在p 轴上加密采样不能改进重建道集的质量。

在实践

中,我们可能遇到(p

min

p

max

)的范围选择的不恰当,

即p

max

相当于比输入道集图7-13图(j)中存在的倾角大的情况。这里nP=

n x ,p

min

=0,

P

max

是图(b)中

所选择值的2

倍,且P增量

与图(f)中的

一样大。因

此,P道集右

半边没有包括存在于输入数据图(a)中的倾角分量,而是P道集右半边包含排列截尾引起的噪声和沿与不包括在炮检距数据中的倾角有关的陡峭倾斜路径的p值采样而引起的噪声。在p域中产生不实在的倾角成分在重建中产生一些噪声[在(k)图中的B处]。实际上,P域中合适的切除可以消除由奇生的p轨迹引起的人为假象[即(j)图的右半边]。

图7-19显示出与图7-18等价的一些图,不同的是输入道集[图(a)]有空间假频的频率成分。显然,在图7-18中所观测到的人为假像在本图情况下更加明显了。

但是,可以注意到,若(p

min ,p

max

)范围n

p

和p的增量[图(b)]选择恰当,那么重建

是相当准确的,即使空间假频的数据也是一样,原来图(d)的振幅谱和图(e)的重建数据,基本上是互为复制品,只是后者不包括p〈0的非假源能量,在构成图(b)时未包含这种能量

这个试验研究和包括倾斜叠加处理参数在内的其他类似研究得出下列的经验结论:

1.这里,n

p =n

x

是一个很好的通用法则[图7-19b和图7-19c]。

2.(P

min ,P

max

)的范围只应是数据中有意义的倾角成分,例如对于海上的CDP

资料P

min =0,P

max

=(1/1500)s/m。

3.因此,P的增量是(P

max —P

min

)/n

x

,沿着P轴的采样也可以用相等的增量1/p,

即水平相速度进行(参看练习7.3)。

4.有限的排列长度产生的端点效应在倾斜叠加道集上是线性条纹(参看图7-17b),用较短的排列长度(图7-17h)和空间假频了的数据端点效应更加突出(图7-19j)。

5.沿p轴采样不足时;这里p的增量比第3项推荐的大,引起重建中的噪音增强(图7-18g)。另一方面,过密采样是无害的(图7-18i)。最后,对在炮检距数据中所没有的p值建立倾斜叠加轨迹,在倾斜叠加和重建道集中引起噪声[图7-18j 和图7-18k]。

7.3 导波分析

海洋地震记录中经常混杂着来自海水层或海底地层内部水平方向传播的导波。这些导波表现出的特征取决于海水深度及海底地层的几何特征和物质特性。模拟这种海水层中传播的纵波可以对野外记录中出现的某些情况有更清楚的认识,有时甚至可以作出有关海底地层的推断。

众所周知的简正模式理论为横向外推声

波和弹性波提供了一种方法(Pekeris,1948;

Press和Ewing, 1950)本节中,采用简正模式

法模拟在均匀弹性半空间上方水层范围内记

录的炮集剖面。与多次反射波、直达波、折射

波及它们产生的多次波相应的射线传播路径

均属于简正模式理论范畴。

表层的地震导波效应是大家很熟悉的。可

以运用简正模式理论(Pekeris,1948)描述波

在地表层内的传播。Pekeris模型为一个声学

(或流体)半空间上覆一个流体层。Press和

Ewing等人(1950)研究了更为普遍的模型,该

模型是一个弹性半空间上覆一个流体层。

Ewing等(1957)的著作包含了该领域中成果的

最完整的总结。

导波是频散的。这意味着不同频率成分以

不同的速度传播,这种速度就是水平相速度。

在图7-20(大炮检距,1—3s之间)中的野外记

录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导波实

例。其中,波组的前部含低频分量;高频分量

沿直达波的路径传播;后边跟随着的是中频分

量。在这张记录上也可以观察到反向散射的导

波(B区),它们具有反向线性时差,反映了海

底不规则性的存在。这种不规则性也导致了象

征点散射的双曲线波至的出现(A区)。

导波的频散特征在浅水环境(水深小于

100m)中是最为明显的。取决于各种水底条件,例如厚度变化的泥层或硬水底,导波的特征可能逐炮变化(图7-21)。在叠加记录上(图1-86a),导波可以引起线性噪声;并且容易和侧面散射源有关的线性噪声相混淆(图1-88a)。

McMechan和Yedlin提出了一种根据野外记录获取相速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波场变换理论。首先,把炮集记录转换到倾斜叠加域中去;然后,在倾斜叠加道集内作每一道的傅氏变换(在时间域),得到随频率而变化的相速度。这两步处理过程用图7-22a的野外记录实例说明。倾斜叠加道集如图7-22b所示;其一维振幅谱如图7-22c所示。倾斜叠加域中的水平轴是射线参数,即水平相速度的倒数。于是在图7一22c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频率函数的水平相速度的变化情况。每条曲线都对应于在水层中传播的一种具体的简正波型。简正波各分量的相速度在频谱

的高频端渐近地趋近于水速度v

w

Ewing等人(1957)的简正模式理论对给定地表层模型,提出了一个作为频率

函数的相速度的解析表达式(也叫特征方程或频散关系式)。该表达式用来模拟导波。考虑如图7-23所示的观测系统和一弹性半空间上覆一水层的地下模型。因为震源在水面下一定深度处,因而,要考虑两类射线传播路径,即一次反射和虚反射。Ewing 等人(1957)给出了这种观测系统下的特征方程 []B s s r r c r Hr k x =+-=2222224114221)1(4)tan(ρβρ (7.8) 这里k x 表示水平波数((7.7)式中表示为P ω);H 为水深;ρ1和ρ2分别为水层和水

底层的密度;β2为水底层的S 波波速;c 为导波在水层中的相速度。归一化变量

r 1=(c 2/a 21-1)1/2

r 2=(c 2/a 22-1)1/2

s 1=(c 2/β21-1)1/2

式中,a 1为P 波在水层中传播的

速度;a 2为P 波在水底层中的传

播速度。由于正切函数的周期

性,式(7.8)左边为多值函数,

右边为单值函数。为了清楚地

表明方程(7.8)的多解性,式

(7.8)可写成如下形式

k x Hr 1+n π=tan -1

B (7.9)

式中n 为整数,n =0,1,2,…,确定简正模式个数。仔细分析式7.8和7.9可知,相速度为频率的函数,因而导波是频散的。对于a 1≤c ≤a 2,式7.9给出k x 的实数值(假定a 1<β2<a 2)。表7-1是关于相速度区域及各区域相应的射线类型的总结。

相适应范围划分及相应的射线类型 表7-1

相 速 度

射 线 类 型 a 1<c <a 2

β2<c <a 2

c >a 2

c=β2

c=a 2 超临界角的全反射P 波,即广角反射 超临界角的部分反射P 波 临界角前的P 波 临界折射S 波 临界折射P 波 仅在超临界角区域内,a 1<c <β2,导波完全被封闭在水层里。这些导波常

常对产生较大炮检距处的简正波传播有重要贡献,如图7-22a 所示的野外记录实例(超临界角区域在CC ′线右侧)那样。在小于临界角的区域内,能量渗漏进底层(因而称之为渗漏波型)。该区域对到达大炮检距能量的影响相对较弱。

超临界区域内,在不同接收器位置所记录的纵波波场值如下(Ewing 等人,1957)

{}∑?-??==n r x s x r c x t i h r k h r k A d t h z x P )])

/(exp[)sin()sin()(4),,(112ωωωω

(7.10)

式中A(ω)是震源振幅谱。 Yilmaz(1981)修改了这个表达式把虚反射的影响考虑在内。注意,这里满足了互换性,即如果将h r 和h s 交换,则调制震源频谱A(ω)

的两个正弦因子的积是不变的。

图7-24表示在一定的水深范围内,由式7.10计算出的简正波传播(包括虚反射效应)。模型参数为:a 1=1500m/s ,β2=2a 1,a 2=1.6β2,ρ2/ρ1=2.2。全部

的实验结果展示了导波的脉冲响应,即式7.10中A(ω)=1。在浅水环境中,导波显示出复杂的干涉波图案,然后,随着水深的增加逐渐分离成简单的水底多次反射波。导波的频散特征是明显的,尤其是在浅水处。图7-24中,模拟了临界角区

域内的导波。图中的RP 。为折射波至,RM 是它的多次波,M1、M2和M3是水底多次反射波。图7-25中的相速度曲线证实了每种情况下都存在有多种传播模式。弹性底层相当了硬水底,产生记录前部的折射波RP 、与之和伴生的多次波RM ,以及水底多次反射M1,M2和M3。声学底层(β2=0,相当于软水底)仅产生水底多次反射波。底层的声学特点意味着没有P-S 的转换发生。

7.4 时变倾角滤波

在倾斜叠加域进行倾角滤波是比较方便的。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考虑压制图7-26a野外记录中的强地滚波问题,这张记录是由野外干扰波试验得到的。为了简单起见,不考虑反向散射的瑞雷波,因为要消除它们将意味着要计算负p道。图7-26b给出了从该野外数据体中获得的倾斜叠加道集。相速度值的地围为500m/s到10km/s。地滚波一般具有很低的相速度,并被变换到图中2500m/s实线的左侧(E区)。

假设用倾斜叠加道集内含地滚波的各道(图7-26b中E区)重建(逆倾斜叠加)原始炮检距的各道。如图7-26c所示,重建后的道集仅含有我们想从原始波场中去掉的倾角。若从图7-26a中的原始道集减去这个重建道集,其结果就是倾角滤波后的炮记录,如图7-26d所示。计算倾角滤波后炮记录的另一种方法是仅利用图7-26b中F区内的各倾斜叠加道进行重建。对于任何一种方法,位于通放带和压制带之间的边界,即图7-26b。中的2500m/s实线处的幅值,必须递减,以减小重建的炮检距道集中的假象。

与倾斜叠加的输出结果(图7-26d)比较,图7-26e的野外记录的f-k倾角滤波在性能上基本没有区别。然而,用倾斜叠加法,可以用一种自然时变的方式应用倾角滤波,这意味着通放带和压制带之间的界线不必是垂直的(图7-27b)。

另外,利用倾斜叠加技术,我们能够用沿炮检距方向非等间隔的资料进行计算。而倾角滤波的f-k法则不成立。因为快速傅氏变换要求记录道是等间距的。必要时也用倾角滤波与倾斜叠加域中的多次波压制法相结合,以进一步消除多次波。

7.5 多次波的压制

多次波压制技术基于多次波的

如下特征:

1.一次反射波和多次反射波之

间的时间差(速度识别)。

2.一次反射波和多次反射波在

CMP叠加道集上有不同的倾角。

3.一次波和多次波在频率成分

上的差异。

4.多次波的周期性。

基于速度识别的多次波压制技

术在8.2节中叙述。这里将讨论基于

预测准则(特征4)的倾斜叠加压制

多次波技术。Alam和Austin(1981b)及Treitel等人(1982)曾经探讨过应用倾斜叠加域内的预测反褶积压制多次波。应用预测反褶积压制多次波(在垂直入射和零炮检距的情况下)已在2.7.5节中有过讨论。然而,对于给定的非零炮检距,多次波不存在时间上的周期性。图7-27表示一个炮集记录,包括一次反射波P(水底反

射波)和它产生的多次波M

1,M

2

,以及与该炮集相对应的倾斜叠加道集。在某一地

检距x

处两多次波的到达时之差仅在x=0时是相等的。

Taner(1980)最先发现,沿某一径向方向OR,两多次波到达时间之差是相等的。沿着这些径向的一个方向拾取样点值,就可以构造出一道记录。沿该道的传

播角是恒定的,称之为径向记录道(Ottolini,1982)。层状介质中的径向记录道被称为斯奈尔道(Claerbout,1985)。在层状介质中,斯奈尔道不遵循图7-28中所示的直线路径。因为它的传播角度在层状介质界面上按斯奈尔定律变化(图7-6)。

Taner(1980)沿着径向记录道作预测反褶积,成功地消除了长周期多次波。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径向记录道上多次波之间的时间差是不相等的(图7-27)。但是,沿着每条求和的倾斜路径的时间差是相等的。因此,预测反褶积算子可以依)的自相关记录设计,并且来压制多次波,如图7-28所示。这里可据每个p道(p

以看到一炮某记录 (a)及它的自相关记录(b)。这些记录中只包含水底反射波和它产生的多次波。可以注意到自相关记录上次波的周期性是不明显的。因而,不能期望对炮集记录作预测反褶积能很好地压制这些多次波。

现在在倾斜叠加域内观察分析该炮集记录。图7-28c和7-28e显示了应用预测反褶积前后的倾斜叠加道集。图7-28g示出了由图7-28e中的炮集重建的炮集记录。倾斜叠加域内反褶积前后的自相关记录分别显示在各自道集的下方。与图7-28b所示的自相关记录不同,倾斜叠加道集的自相关记录相当好地表现出了记录中(图7-28d)多次波的周期性。依次观察p道上多次波的周期性变化,发现沿对应于最小P值道上的周期最长。预测反褶积后的自相关记录表明,在压制多次波能量(图7-28f)的同时,小于预测距离的范围内的能量保留下来了。

预测距离a和算子长度n必须通过分析倾斜叠加道集的自相关记录确定。对于相当于最小p值的记录道,确定了这两个参数,如图7-28d所示。算子长度保持不变,而预测距离则根据横切道集的P值调节(Alam和Austin,1981b)

)1/2 (7.11)

a(p)=a(0)(1-p2v2

w

为多次波速度(通常是水的速度)。p值较高时,式中。a(0)为p=0时的预测距离,v

w

预测距离减小。重建的炮检距道集(图7-28g)应当与输入道集(图7-28a)相比较,可以看到输出道集中包括有水底反射(在输入记录中只出现一次)和剩余的一阶多次反射波。

倾斜叠加域内多次波的压制可用图7-29a的模型记录进一步说明。这些数据是对图7-22a炮集记录试作简正波模拟的输出。辨识出了几种波至:C是直达波至;

A为折射波至,它由硬水底产生;B为水底反射;M

1,M

2

和M

3

为折射多次波;m

1

,m

2

和m

3为反射多次波。[D是简正波模拟技术(7.3节)的一个人为假象]。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经锡高速公路(赤峰境内) 第二高级驻地办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秦皇岛保神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经锡高速公路(赤峰境内)第二高级驻地办 二○一四年七月

经锡高速公路(赤峰境内)第二高级驻地办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为确保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应急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造成的灾害,保障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地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丁国田 副组长:王佳平陈继奎 成员:朱庆辉吴利建王欣高宁张向云张国星发生突发事件时在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到达之前,由值班员负责处理。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综合处理抗震救灾有关事宜;掌握震情和灾情,随时向上级汇报,向工作组通报;筹集、调拨救灾经费和救灾物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各组任务和职责 (一)抢险救灾组 负责人:丁国田 1、迅速集结人员和器材,抢救被埋压人员; 2、及时运送重伤员和调配救灾物资; 3、震后第一时间迅速关闭电源、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他灾害。

4、抢修供电、供水、供气等管线和设备; 5、保证通信网络设备的畅通,确保能够随时接受和发布信息。(二)医疗救护组 负责人:王佳平 1、准备充足的药品、器械和设备; 2、根据领导小组命令,立即进行现场救护; 3、根据灾情情况,部署救护力量,妥善安置重伤员 (三)治安保卫组 负责人:朱庆辉 1、加强单位内治安巡逻、检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稳定‘ 2、检查各部门的安全措施和消防器材完好、可用情况; 3、地震灾害发生后,做好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 4、维护治安,严防各种破坏活动; 5、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人员疏散组 负责人:张国星 1、负责驻地办人员的疏散,要按照离出口“近及远”原则撤离到安全地区; 2、疏散撤离过程中,要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3、负责人在指挥人员疏散过程中,不得擅离岗位。 (五)物资供应组 负责人:陈继奎

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通过本学期所学的《土木工程地质》,我们初步了解到了桥梁工程。桥梁是交通生命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震区桥梁的破坏不仅直接阻碍了及时救灾行动,使得次生灾害加重,导致生命财产以及间接经济损失巨大,而且给灾后的恢复与重建带来困难。在近30年的国内外大地震中,桥梁破坏均十分严重,桥梁震害及其带来的次生灾害均给桥梁抗震设计以深刻的启示。在以往地震中城市高架桥或公路上梁桥的墩柱的屈曲、开裂、混凝土剥落、压溃、剪断、钢筋裸露断裂等震害,桥梁防震越来越受到各国工程师的重视。所以结合所学现代刚桥等知识及搜集的资料,本文将大致讲述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首先我们了解下地震带给桥梁的具体破坏影响,这样才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桥梁上部结构由于受到墩台、支座等的隔离作用,在地震中直接受惯性力作用而破坏的实例较少,由于下部结构破坏而导致上部结构破坏则是桥梁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下部结构常见的破坏形式有以下几种: 1)支承连接部件失败:固定支座强度不足、活动支座位移量不够、橡胶支座梁底与支座底发生滑动,在地震力作用下支座破坏,致使梁体发生位移导致落梁。 2)墩台支承宽度不满足防震要求,防落梁措施设计不合理,在地震力作用下,梁、墩台间出现较大相对位移,导致落梁现象的发生。 3)伸缩缝、挡块强度不足,在地震力作用下伸缩缝碰撞破坏挤压破坏、挡块剪切破坏,都起不到应有作用,导致落梁。 接下来将从两个方面讲述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 目前桥梁工程的设计主要配合静力设计进行,但贯穿整个桥梁设计的全过程。与静力设计一样,桥梁工程的抗震设计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桥梁抗震设计的任务,是选择合理的结构方式,并为结构提供较强的抗震能力。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部分: 1 正确选择能够有效抵抗地震作用的结构形式; 2 合理的分配结构的刚度,质量和阻尼等动力参数,以便最大限度的利用构件和材料的承载和变形能力; 3 正确估计地震可能对结构造成的破坏,以便通过结构丶构造和其他抗震措施,使损失控制在限定的范围内。 一丶抗震设计流程 桥梁工程的设计一般都要包括五个部分,抗震设防标准选定,抗震概念设计,地震反应分析,抗震性能验算和抗震构造设计。 其中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性能验算工作量最多,且最为复杂。如果采用三级设防的抗震设计思想,上面的两个部分就要做三个循环,即对于每一个设防标准,进行一次地震反应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抗震性能验算,直到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要求。 二丶抗震概念设计 抗震概念设计是从概念上,特别是从结构总体上考虑抗震的工程决策;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获得的基本设计和设计思想,正确地解决结构总体方案丶材料使用和细部构造,以达到合理抗震设计的目的。 合理的抗震概念设计,要求设计出来的结构,在强度丶刚度和延性等指标上

地震勘探复习资料

绪论 1、地球物理勘探的概念 (1)简称“物探”,是通过观察存在地球及其周围的地球物理场的特征和岩石的各种物理特性来研究地质规律和勘查各种矿产的各种方法的总称。(2)是以物理学原理为基础,利用电子学、计算机的数字处理、信息论等科学技术中的新技术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勘探地下矿产的方法。(3)是借助于各种物探仪器在地面观测地下岩石的各种物理参数,从而解释和推断地下岩石的构造特点、岩石性质等,从而到达勘查地下矿产(金属非金属矿产、煤、油气等等)的目的。 2、地球物理勘探的分类,不同勘探方法的优缺点。 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的密度差异 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磁性差异 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电性差异 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的弹性差异 放射性勘探:利用岩石的放射性差异 地震勘探的优点:精度高,分辨率高,穿透深度大,能较详细地了解由浅至深一整套地层的地质规律。缺点:成本高 3、地震勘探的概念、分类,目前地震勘探以何种方法为主。 概念:利用岩石的弹性差异来进行矿产勘察。是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下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达到油气或其他勘探目的的一种物探方法。 分类:地质法(优:在找油初期,可以起到一个指向作用,避免了盲目性,成本低。缺:野外地质方法很难准确了解地下地质情况!);钻探法(优点:精度最高,缺点:一孔之见,而采用大量的钻井,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物探方法(优点:精度高于地质法,成本低于钻探法;不足:精度低于钻探法,成本高于地质法)。 应用最多的方法:物探方法 4、地震勘探的三个阶段 地震资料野外采集、地震资料室内处理、地震资料解释。 第一章 各种介质的概念 重点:①物体是否为弹性、塑性介质与受力大小、时间及温度有关。②均匀介质与各向同性介质的关系。 (1)理想弹性介质:当介质受外力后立即发生形变,而外力消失后能立即完全恢复为原状的介质; (2)粘弹性介质:当外力消失后不是立即恢复原状,而是过一段时间后才恢复原状的介质称为粘弹性介质。 (3)塑性介质:当外力消失后不能完全恢复原状,保留了一部分形变的介质称为塑性介质。(4)各向同性介质:凡介质的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无关的介质称为各向同性介质 (5)各向异性介质:凡介质的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有关的介质称为各向同性介质 (6)均匀介质:弹性性质(波速)不随空间坐标的变化而变化,是常数。 (7)非均匀介质:弹性性质(波速)随着空间坐标的变化而变化,不是定值。 (8)层状介质:如果非均匀介质的物理性质呈层状分布,则称这种介质为层状介质。层状介质中各层的弹性系数是不变的。层状介质模型已经成为地震勘探中常用的物理 模型。 (9)连续介质:层状介质的层数无限增加,每层的厚度无限减小时,层状介质就可以视

地震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地震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为加强我院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安全生产和灾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参照《全国救灾防病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和《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有关规定和我院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地震等灾害事故各项准备工作,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迅速启动本预案,统一部署,紧急处置,迅速全面地做好各项抗震救灾准备,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自救工作,以最快速度恢复医疗工作正常开展,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组织机构 1、指挥部 总指挥:院长(党支部书记) 副总指挥:业务副院长 成员:保卫科、后勤科、医务科、护理部、各临床科室主任 职责:

(1)统一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的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医院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做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储、落实食品饮用水、防冻防雨、医疗器械、抢险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指挥部设在院办,电话: 2、疏散组: 组长:保卫科科长 组员: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 职责:平时负责全院地震等自然灾害培训演练的具体工作,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1)现场指挥,迅速组织医务人员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按照

广东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项目及标准

关于印发广东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 性评价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 各市、县(区)、自治县物价局、财政局、地震局(办) 根据原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1992]价费字399号),结合我省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现制订《广东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项目及标准》,并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应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请通知有关收费单位到当地物价部门换领《广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 本通知自1998年10月25日起执行。 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地震局 一九九八年十月八日

附件:广东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项目及标准

说明: 1、本收费标准有多项是参照《工程勘察收费标准》和省财厅颁布的差旅费标准制定的。如果这两个标准有调整,有关收费标准相应标准执行。 2、核电站、特大型重要工程及生命线工程因工作内容复杂,要求高、责任大,其收费由委托方与承担方根据工作内容和要求参照本标准商定。 3、凡需进行地震地质调查和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的工程项目可按一、二、三相关部分计费。 4、施工准备费,除样品分析测试费外,按地震安全性评价其它各项工程费用总和的5%计费。 5、十类和十类以上工资地区的单位,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时,或低于十类工资地区的单位,承担十类以上地区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时,可按本标准增加10%计收项目费用。 附表1 剪切波速测试收费标准

注: ①按测量次数计费,每米一个测点,在每测点处需按正反方向各测两次。 ②钻孔费、塑管费另计。 ③孔深超过50M,每增加20M为一档,按前一档的收费标准递增30%计费。 附表2 地震动参数计算分析收费标准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修订版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1.灾害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地震灾害危险源评估 1.1.1地震灾害 我们常说的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据计约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类。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灾害是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财产损失。 1.1.2地震的强度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有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

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1)、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2)、大于、等于3级,小于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3)、大于、等于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4)、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5)、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6)、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方法简介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方法简介 1.地震统计单元—地震带对场点的地震危险性贡献 设有N 个地震带对场点地震危险性有贡献,而第n 个地震带在点的某地震动年超越概为P n (Z ≥z ),则场点总的年超越概率为: ∏=≥=≥N 1 n z n -1-1z )) (()(Z P Z P 式中,Z 为地震动参数;z 为给定的地震动参数。 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性分析的基本单元,它应具有统计上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一致性。考虑某一地震带,其地震时间过程符合泊松过程,在T 年内的4级以上地震年平均发生率为v 则有: VT K K VT P -k e ! )(= 其中P k 为该地震带内未来T 年内发生K 次地震的概率。 地震带内大小地震的比例遵从修正的Gutenberg-Richter 震级—频度关系,相应的震级概率密度函数为: ()[]()[]οοβββ M M M M M f u -----=exp 1exp )(m 其中,β为地震带b 值的2.3倍,M u 为地震带的震级上限。 2.地震带内潜在震源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假定在每一个地震带的各个潜在震源区内,地震活动水平和强度的分布是相对均匀的。潜在震源区的地震空间分布系数是与震级有关的,记为f l,mj ,其物理含义为发生一次震级为m j ± 0.5△m 的地震的条件下,次地震落在第l 个潜在震源区的概率。该分布系数可反映地震带内地震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对指定震级档,此分布系数在整个地震带内是归一的。即对不同震级档有: 1 =∑=S N 1 l j m ,l f 其中,N s 为地震带内能够发生m j ± 0.5△m 级地震的潜源区总数。 根据泊松分布模型和全概率定理,一个地震带所发生的地震在场点所产生的地震动Z ()()??? ? ??????≥?--=≥∑???∑==S m j N l N j l l m l j dxdyd f z Z P S f m P v z Z P 11,E |)(exp 1)(θθ

地震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地震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编制部门: 编制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地震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1.编制目的 为确保本项目部在地震事故发生时能及时予以控制,有效地组织救援和抢险,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方案。 2.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集团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施工现场发生地震灾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 4.应急预案体系 项目部应急救援体系见7.1。 本预案为项目部专项应急救援处置方案。 5.应急救援方针与原则 实施专项应急救援处置方案以保护人员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为指导方针,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和持续改进的思想。 6.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我项目部是建筑安装施工企业项目部,部分施工现场于地震带上。在建工程及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的抗震强度较低,一旦发生地震容易发生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有些深基坑工程在地震发生时时常发生坍塌事故,塔吊等起重、垂直运输机械也易发生事

故。因此,建筑施工场地在地震发生时较易成为受灾严重场所。 7.组织机构及职责 7.1应急组织体系 7.1.1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7.1.2组长职责: 根据施工所在地政府发布的地震应急救援命令,全面指挥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7.1.3副组长职责: 7.1.3.1协助组长负责工地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协调、组织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设备、物资和人员; 7.1.3.2向组长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7.1.3.3保持与事故现场有关方面的直接联系; 7.1.3.4组织相关技术和其他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7.1.3.5定期检查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部门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7.1.4领导小组职责: 7.1.4.1指导生产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地震发生时产生的灾害损失; 7.1.4.2负责建立应急队伍、建立通讯与警报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物资; 7.1.4.3完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 7.1.4.4收集和整理在应急反应技能演练和实施中所获得的信息; 7.1.4.5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及与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 7.1.4.6向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 7.1.4.7编制地震专项应急处置方案,做好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开展对职工的防震知识、自救和互救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7.1.5常设机构 7.1.5.1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常设机构,设在项目部(电话为:)。 办公室负责指导各工地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方案,做好应急救援专业队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 2003-10-2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法,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大型厂矿企业、大城市和经济建设开发区的选址、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制定发展规划和防震减灾对策。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0267-1997 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 GBJ 7-198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JGJ 83-1991 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本底地震 background earthquake 一定地区内没有明显构造标志的最大地震。 3.2 场地相关反应谱 site-specific response spectrum 考虑地震环境及场地条件影响得到的地震反应谱。 3.3 地震带 seismic belt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构造条件密切相关的地带。 3.4地震地质灾害 earthquake induced geological disaster 地震地质作用下,地质体变形或破坏所引起的灾害。 3.5 地震动参数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地震引起地面运动的物理参数,包括加速度、反应谱等。

3.6 地震构造 seismic structure 与地震孕育和发生有关的地质构造。 3.7 地震构造区划seismic structure zone 具有同样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的地理区域。 3.8 地震活动断层 seismo-active fault 曾发生和可能再发生地震的断层。 3.9 地震区 seismic region 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环境均相类似的地区。 3.10 断层活动段落 active fault segment 在一活动断层上,活动历史、几何形态、性质、地震活动和运动我特性等具有一致性的地段。 3.11 构造类比 structure analog 一种地震活动性分析方法,该方法认为具有同样构造标志的地区,有发生同样强度地震的可能。 3.12 古地震 paleo-earthquake 没有文字记载、采用地质学方法发现的地震。 3.13 活动断层 active fault 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断层。 3.14 活动构造 active structure 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构造,包括活动断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活动隆起等。 3.15 能动断层 capable fault 地表或近地表处有可能引起明显错动的活动断层。 3.16 起算震级 lower limit earthquake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参与计算的最低震级。 3.17 潜在震源区 potential seismic source zone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新疆木扎提河三级水电站场内8号公路工程木扎提河三级水电站场内8号公路工程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合同编号XJXH-MZTHSJ-TJ-ZB 06-02-0030 审核: 校核: 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项目部新疆木扎提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日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项目部新疆木扎提工程项目经理部 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1.1 事故类型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灾害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两种。 1.1.1地震直接灾害 指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大范围地面倾斜、升降和变形,以及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等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或倒塌; 地面破坏,如地裂缝、地基沉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水体的振荡,如海啸、湖震等; 其它,如地光烧伤人畜等。 以上破坏是造成震后人员伤亡、生命线工程毁坏、社会经济受损等灾害后果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1.1.2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灾害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状态或社会正常秩序从而导致的灾害,称为地震次生灾害。如地震引起的火灾、水灾,有毒容器破坏后毒气、毒液或放射性物质等泄漏造成的灾害等。

地震后还会引发种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与饥荒。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还带来新的继发性灾害,如通信事故、计算机事故等。这些灾害是否发生或灾害大小,往往与社会条件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1.2 危害程度分析 地震在瞬间发生,地震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地震爆发的当时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抗御行动。 地震灾害等级有不同的划分方法,项目部将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造成员工及家属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100人及以上重伤,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及以上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造成员工及家属死亡10-29人,或者50人及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造成员工及家属死亡3-9人,或者10人及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处理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处理 1.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是怎么回事? 既然野外地震已经采集到了反映地下地质情况的地震记录,为什么还要进行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呢?这是因为野外采集的地震记录仅仅是把来自地下地层的各种信息以数码形式记录在磁带上或光盘上,还不能直接反映出地下地层的埋藏深度及起伏变化情况,还需要将地震记录拿到室内输入到运算速度非常快、存贮量非常大、专业功能非常强的计算机系统中,在专家的指令下进行反复计算和分析,才能获得直接反映地下地层真实情况的数据和图像,专业上把这一过程叫做地震资料数字处理。这个过程有点像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数码照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的显像过程,将数码照相机拍摄到的图像输入到室内的电脑上,根据需要,对显示在屏幕上的影像进行修改、调整、增加、删减,满意后可通过屏幕拷贝、彩色打印输出图片来,也可以录制到光盘上存贮以供调用,这个过程叫做编辑,也叫处理。不过地震资料的数字处理所用的硬、软件则要复杂得多。因为数码相机拍摄到的图像仅是几米到几十米远的景物,而地震资料数字处理要对从地面开始到地下五六千米甚至上万米深范围内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不仅将上面第一套地层,还要将下面很多套地层逐层搞清楚。这些地层在不同地区形态都不一样,有的很平,有的像喜马拉雅山似的高山,有的像雅鲁藏布江似的河谷。可见地震数字处理要把地下数千米深的看不见、摸不着,又极其复杂的地层情况搞清楚,这是多么难的一门学科。 不过,近些年来由于将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许多高新科学技术引用到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中,为搞清地下地层情况,寻找深埋地下的油气田提供了条件,提供了可能,而且提高了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经过数字处理后的成果有好几十种。专业上把反映地层的埋藏深度、厚度以及形态的图件叫做水平叠加剖面(简称叠加剖面)、偏移剖面。把反映地层岩石(砂岩、泥岩等)组成及其物理性质(速度高低、孔隙大小等)等的成果叫地震属性资料。将经过数字处理的这些剖面和属性资料录制到数字磁带或光盘上,可提供给下道工序(解释)使用。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1.1总则 1.1.1编制目的 使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1.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XX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1.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预案是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对地震灾害的专项预案。如灾害后果达到重特大伤亡事故等级,应同时启动《XX集团公司重特大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如同时发生水电厂垮坝、环境污染等次生事故,应同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1.1.5应急工作原则 依靠地方、立足自救、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是处置其行政区域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地震应急依靠人民群众并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依靠和发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自动按照预案实施地震应急,处置所辖区域地震灾害事件。视地方政府地震应急的需求,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给予必要的配合和支持。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集团公司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产业公司、基层单位、合作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震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1.2应急分析 1.2.1概况 1)本单位所辖区域的地震烈度级别,以往地震灾害史; 2)本单位所辖区域内的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布局情况,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 1.2.2地震灾害风险主要有 1)地震灾害有可能直接造成的人身伤亡、设施、设备毁损; 2)地震灾害有可能造成的供电、通信、供热、供气、道路等设

关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关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一、定义与内容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根据对建筑工程场地和场地周围的地震与地震形成的地质环境的调查,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的勘测,综合评价和分析计算按照工程类型、性质、重要性,科学合理地给出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址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依据、手段、目的如上。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区域地震活动环境;(即地震状况评价) 2)区域地震构造环境;(即地质环境评价) 3)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即潜在地震动大小) 4)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包括场地地表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地震动反应谱,人工波,天然波等) 5)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包括砂土地震液化、软土震陷、边坡效应、断层效应、地段类别等);其中最后两条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目标,是工程抗震设计的依据,是工程师主要关注的内容。 二、法律与规范 建筑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相关法律性规定与规范性文件有如下四本: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8年修订版)第三十五条

2、《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2002年版)第三条、第十一条 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第 4.3条 4、《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17741- 2005)第4条 三、相关问题及建议 根据有关规定,小震计算按安评报告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的较大值采用,中震、大震计算按规范反应谱进行。 1)反应谱的表示形式宜规准化。《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17741-2005)第12.1.2条规定:反应谱宜以规准化形式表示。安评设计反应谱采用标准形式(《抗规》第5.1.5条),便于设计应用;(搞地震的跟搞工程的在一块,经常是地震的以为工程的不懂地震,工程的以为地震的不懂工程,实则为略懂略懂。地震讲目前强震记录绝大部分来自强震仪,受其频谱特性的限制,难以真实可靠地总结出地震动长周期的特性,规范人为提高调整长周期段,安评反映了所在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特殊性,比抗震规范更具针对性,应以安评作为抗震设防依据;工程讲规范是大量地震记录统计平均的反映,安评采用的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对长周期反应谱会产生误判,不能仅以安评的几条谱作依据。上述异议就导致了实际设计中的包络大值) 2)反应谱曲线下降段衰减指数与《抗规》不一致的处理。严格来讲,可根据各振型自振周期下的安评反应谱值与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为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做好防震救灾准备,以便在接到地震预报,地震发生后高效有序地做好地震应急,有条不紊地进行防震和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1.1编制目的 地震是威胁人民财产安全的社会性自然灾害,灾害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1.2工作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地震就是“命令”。各级、各部门都无一例外地根据有关防震救灾应急预案作出反应,立即投入防震救灾工作。 (2)就地就近开展自救互救的原则。分秒必争地抢救群众生命财产和重要生产设施,以最快的速度铺开抢险救灾工作。 (3)主动配合的原则。应急救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各单位不仅要独立地完成好本职工作任务,而且还要求遇到情况,相互间主动配合、支援,提高抗震救灾的整体效能。 1.3地震分类 破坏性地震,按其造成破坏程度可分为:一般破坏性地震、中等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和特大严重破坏性地震。

2应急策划 (1)领导组成员迅速到位,根据上级通知,紧急实施应急预案。 (2)根据灾区的信息反馈及时确定救灾的重点地区。 (3)成立震区前线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成员,并立即奔赴现场指挥救灾。 (4)指挥协调各专业防救组的行动。 (5)传达上级领导的决策意见,向上传递震区和各专业防救组反馈信息。 3组织机构与职责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安全副矿长 矿长助理 成员:通安部全体成员机电部全体成员技术部全体成员调度室全估成员综合全体成员机掘队全体成员 机运队全体成员医务所全体成员 职责: (1)组织实施本预案,全面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及时掌握地震动态,并向上级部门汇报。 (2)召开防震救灾会议,布置和检查防震减灾工作。 (3)督促检查各单位地震防灾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落实情况。 (4)按上级指示发布临震预报。 (5)决定群众外宿避震的时间和范围。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基于 Vista 系统的地震资料处理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物探)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唐湘蓉 实验地点5417 实验成绩 2015年3月- 2015年5月

基于 Vista 系统的地震资料处理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认知熟悉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vista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其并熟练掌握vista软件运行的基本操作; 2)了解并掌握地震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掌握地震数据处理的流程和基本方法,选择合适的处理参数以提高地震数据处理的精度; 3)对比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的理论与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深入理解理论,并在理论指导下提高处理解释的水平、提高资料处理的质量; 4)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与编写实验报告或生产报告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总流程 图1 总流程图 1)加载数据 打开Vista软件后选择加入2D的SEG-Y格式的原始地震数据,本实验

所用数据为给定的SHOT-20。加载后的原始地震数据如图2: 图2 原始地震数据显示 2)道均衡 各个道由于炮检距的不同,导致的反射波的振幅的变化,因为在共反射点叠加中,要求每一个叠加道的振幅都应该相等,每一道对叠加所做的贡献是等价的,无特殊情况,一般就以记录图中间的振幅为基准,使近激发点的地震道振幅减少,增加远离激发点的地震道记录的振幅。道均衡流程模块如图3,道均衡结果如图4: 图3 道均衡流程模块

3)建立观测系统 图5 观测系统显示4)初至拾取 初至拾取结果显示如图6:

图6 初至拾取结果显示 5)初至切除 地震记录上的初至波包括直达波和浅层折射波,它们能量强且有一定延续时间,对紧接而来的浅层反射波有干涉和破坏作用。另外,动校正后会引起波形畸变,浅层尤其厉害。对这些强能量初至波和动校正畸变引起的处理办法是“切除”,即将这些波的采样值全部变为零值(充零)。初至切除流程模块如图7,初至切 除结果如图8: 图7 初至切除流程模块

地震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地震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1 事故风险分析 (1)危险性分析: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且地震灾害不可预见性及其危害性,地震灾害损失包括地表断裂、山体滑坡以及阻塞河道和洪水泛滥、地陷和砂土液化、建筑物倒塌破坏及其次生灾害,使生命线工程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破坏,生活和教学秩序停滞,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等等。 (2)事故类型:地震灾害事故 (3)事故特征:A、突然性B、破坏性 2 应急工作职责 2.1 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定红 副组长:康岚 成员:由袁道忠、罗唯丹、李凤梅、陶妶、王萍、严世全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校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重大问题及时报告、请示区教育局。 2.2 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主要职责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分管安全副校长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办公室承担。 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负责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应的数据和工作情况,提出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报领导小组; (2)督导各部门落实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3)总结和推广学校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和做法;

(4)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2.3 各专项处置工作组及主要职责 学校领导小组下设相应的专项应急处置工作组。其主要职责是组织、指导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根据事件性质和等级安排任务;迅速成立工作组到现场;及时报送信息及请求上级有关部门援助;督促有关人员的责任追究。专项应急处置工作组: 2.3.1 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 组长:康岚 副组长:由袁道忠负责人担任。 日常工作:副校长办公室 成员:罗唯丹、李凤梅、陶妶、王萍、严世全、校医务室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工作组主要职责为: (1)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学校涉及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响应行动; (2)研究确定事件性质、类型和级别,确定与其他类特定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联系,下达应急处置任务; (3)决定信息报送(公布)的内容、方式,以及请求上级(有关部门)指示、援助等事项; (4)督查相关部门的处置工作; (5)提出对事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追究的建议; (6)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2.3.2 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 组长:康岚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第五章

第五章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5.1概述 该工程场地位于呼和浩特市南约9km 的八拜乡境内。地貌上是处于大青山冲洪积扇的边缘带上,呈北东—南西微倾,坡度2°左右,地面平坦,海拔高程在1047~1053m。现今的地貌景观是大黑河冲积、湖积及大青山冲洪积的产物。地下水埋深在3~5m,西北浅,东部深。 在工程场地进行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剪切波速测试及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等 野外工作,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及剪切波速测试钻孔位置如图5.1 所示。 图 5.1 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及地震钻孔位置示意图 5.2地层岩性 根据地震钻孔资料和区测报告,工程场地内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粗砂、细砂、砾砂( Q4al+pl)和上更新统湖积粉质粘土、粉砂( Q3l)组成。按照其岩土组

成、成因和时代的不同自上而下简述如下:

图 5.2 地震钻孔 DZ1 柱状图

图 5.3 地震钻孔 DZ2 柱状图

①粉土(Q4 ):黄褐色,稍密,稍湿,土质均匀,分选好。 ②1粗砂、细砂(Q4al+pl):黄褐色,中密,稍湿—饱和,局部含有少量砾砂。 ②2粗砂、砾砂(Q4al+pl):杂色,密实,湿。 ③粉质粘土(Q3l):灰绿色,可塑,湿,局部夹薄层粉砂。 ④淤泥质土(Q3l):深灰色,中湿,局部含有有机及炭质斑点,层理清楚,据水平层理。 ⑤粉质粘土(Q3l):灰色,可塑,湿,切面光滑,有光泽,有层理。 ⑥粉砂、细砂(Q3l):灰色,密实,湿,局部颗粒粗,含矿物成分。 工程场地地震钻孔柱状图见图5.2、图5.3。 5.3活动断裂探测 本次工程场地活动断裂探测选用高密度电阻率法。高密度电法是20 世纪9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电阻率方法,它集电剖面和电测深于一体,采用高密度布点,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数据量大,信息多,观测精度高,探测的深度灵活。在识别断层、破碎带等方面非常有效。 5.3.1方法原理 高密度电法探测的物理前提是地下介质间的导电性差异。野外工作时,首先沿剖面按10m 间距一次性布好多根电极,观测时,仪器可按照特定的装置方式接通电极,依次测量剖面上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视电阻率剖面,进行计算、处理、分析,便可获得地层中的电阻率分布情况,从而可以划分地层、圈闭异常等。 5.3.2使用仪器 本次野外测试采用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生产的WDJD -2 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和WDZJ-1 多路电极转换器所构成的WGMD -1 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系统硬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①对50Hz 工频干扰压制优于80dB;②输入阻抗: > 50MΩ;③从电脉冲宽度:1~60 秒,占空比为1:1;④转换电极数:60 路;⑤绝缘性能:≥ 500MΩ ; ⑥最大工作电压:400V DC;⑦最大工作电流:2A DC。 5.3.3测线布置及地质解释 如图5.1 所示,在工程场地的东侧和南侧分别布设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P—P′和 R—R′(表5.1),经过数据处理、分析,得到了2 条高密度电阻率法剖面及其地质解释剖面(图5.4、图5.5)。

地震勘探资料数字处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课程名称:应用地震学 教师:段云卿 第25册 第四章:地震勘探资料数字处理 野外采集到的原始资料是以二进制的数字形式记录在磁带上,必须经过计算机的各种运算,才能输出供地震地质解释的各种资料,或直接输出某些解释成果,本章介绍如何进行数据处理。 §4.1校正和叠加处理 一、动校正 1.动校正的含义:(§3.5) (1) 对于一次覆盖共炮点资料来说,把双曲线型或近似双曲线型反射波同 相轴拉直,也就是消去炮检距不为0对反射波旅行时的影响,使同相轴能直观地反映地下界面的构造形态。 (2) 对于共反射点道集来说,把各道均校正成共中心点M 处的自激自收道, 再叠加起来作为共中心点M 处的叠加道,使一次波同相叠加而加强,多次波等干扰波非同相叠加而减弱。 2.动校正公式(§3.5) 2 022V t x t = ? (6.2-26) 3.计算动校正量(使用共反射点道集) (1)公式 为了对共反射道集的每一道的整个道进行计算,将(6.2—26)改写为: 2 002 ) (2i i j ij t V t x t = ? (j=1,2,……,n ; i=1,2,……,m ) (6.4-1) j —— 道序号。 i —— 采样点序号。 x j —— 第j 道的炮检距。 n —— 覆盖次数。 M ——道长 t 0i ——为第i 个界面共中心点处自激自收时间。 (2)问题 不知什么地方有反射界面,就不知什么地方有反射波。 不知反射波的t 0时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课程名称:应用地震学 教师:段云卿 第25册 (3)解决方法 地震道上有一个采样值就有一个反射波。 地震道上每一个采样点的时间i △,都看成一个t 0时间,记为t oi 。 (4)例子 ①设采样间隔△=4ms ②长为0.5S -4.5S 的记录,就有1001个t 0值: )(5.00,0s t = )(004.05.01,0s t += )(004.025.02,0s t ?+= )(004.05.0,0s i t i += )(004.010005.01000,0s t ?+= ③对任意一道就有1001个动校正量。例如炮检距为1000m 的第j 道,动校正量为: )(207.0) 5.0(5.021000 2 2,0s V t j =??= ? ) (205.0) 504.0()504.0(21000 2 2,1s V t j =??= ? ) (204.0) 508.0()508.0(21000 2 2,2s V t j =??= ? ) ?() 004.05.0()004.05.0(21000 2 2,s i V i t j i =+?+?= ? )(000.0) 5.4()5.4(21000 2 2,1000s V t j =??= ?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第五章

第五章 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5.1 概述 该工程场地位于呼和浩特市南约9km 的八拜乡境内。地貌上是处于大青山冲洪积扇的边缘带上,呈北东—南西微倾,坡度2°左右,地面平坦,海拔高程在1047~1053m 。现今的地貌景观是大黑河冲积、湖积及大青山冲洪积的产物。地下水埋深在3~5m ,西北浅,东部深。 在工程场地进行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剪切波速测试及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等野外工作,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及剪切波速测试钻孔位置如图5.1所示。 图5.1 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及地震钻孔位置示意图 5.2 地层岩性 根据地震钻孔资料和区测报告,工程场地内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粗砂、细砂、砾砂(Q 4al+pl )和上更新统湖积粉质粘土、粉砂(Q 3l )组成。按照其岩土组成、成因和时代的不同自上而下简述如下:

图5.2 地震钻孔DZ1柱状图

图5.3 地震钻孔DZ2柱状图

al+pl):黄褐色,稍密,稍湿,土质均匀,分选好。 ①粉土(Q 4 al+pl):黄褐色,中密,稍湿—饱和,局部含有少量砾砂。 ②1粗砂、细砂(Q 4 al+pl):杂色,密实,湿。 ②2粗砂、砾砂(Q 4 l):灰绿色,可塑,湿,局部夹薄层粉砂。 ③粉质粘土(Q 3 l):深灰色,中湿,局部含有有机及炭质斑点,层理清楚,据水平 ④淤泥质土(Q 3 层理。 l):灰色,可塑,湿,切面光滑,有光泽,有层理。 ⑤粉质粘土(Q 3 l):灰色,密实,湿,局部颗粒粗,含矿物成分。 ⑥粉砂、细砂(Q 3 工程场地地震钻孔柱状图见图5.2、图5.3。 5.3 活动断裂探测 本次工程场地活动断裂探测选用高密度电阻率法。高密度电法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电阻率方法,它集电剖面和电测深于一体,采用高密度布点,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数据量大,信息多,观测精度高,探测的深度灵活。在识别断层、破碎带等方面非常有效。 5.3.1 方法原理 高密度电法探测的物理前提是地下介质间的导电性差异。野外工作时,首先沿剖面按10m间距一次性布好多根电极,观测时,仪器可按照特定的装置方式接通电极,依次测量剖面上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视电阻率剖面,进行计算、处理、分析,便可获得地层中的电阻率分布情况,从而可以划分地层、圈闭异常等。 5.3.2 使用仪器 本次野外测试采用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生产的WDJD-2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和WDZJ-1多路电极转换器所构成的WGMD-1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系统硬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①对50Hz工频干扰压制优于80dB;②输入阻抗:>50MΩ;③从电脉冲宽度:1~60秒,占空比为1:1;④转换电极数:60路;⑤绝缘性能:≥500MΩ;⑥最大工作电压:400V DC;⑦最大工作电流:2A DC。 5.3.3 测线布置及地质解释 如图5.1所示,在工程场地的东侧和南侧分别布设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P—P′和R—R′(表5.1),经过数据处理、分析,得到了2条高密度电阻率法剖面及其地质解释剖面(图5.4、图5.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