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色墙纸》中译本

《黄色墙纸》中译本

《黄色墙纸》中译本
《黄色墙纸》中译本

黄色墙纸

第一章

像约翰和我这样的普通人竟保护着祖传的夏季礼堂,这真是件稀罕事。

这是一所殖民地豪宅,世袭财产,让人感受到浪漫的幸福,然而却幽藏着太多的未知命运,我想说那是一座闹鬼的豪宅。

我还敢大胆地宣布那里必定有些什么怪事发生。

不然为什么这么廉价就出租这豪宅?又为什么这么久了仍无人问津?

约翰为我的多虑而嘲笑我,婚后还巴望那些怪事发生。

约翰实际上是一个极端主义者,他对信仰的事情毫无耐心,把它们当作迷信一起的恐惧。他公开嘲讽那些形而上的抽象言论,因为它们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他是个内科医生,可能(我本不想把这些告诉一个活人,但这是死亡的文书,况且说出来对我也是精神上的安慰)这就是我无法早点重拾健康的原因。

你看,他甚至根本不相信我是病态的!

可我又能怎么办呢?

如果一个人的亲丈夫是一个自视颇高的内科医生,他对那个人的亲朋好友确信地说那个人并无大碍,只是有些精神衰弱,有那么一点点歇斯底里。那个人又能怎么办呢?

我哥哥也是个内科医生,同样自视颇高,他对别人说了同样的话。

因此我开始服用磷酸盐、百忧解之类的,不管它是什么,说它是滋补品也随你便。随之而来的还有旅行、新鲜空气、足够的体操锻炼,我已被禁止任何“工作”,除非变成健康人。

其实我觉得他们的想法是错的。

其实我觉得适意的工作,带来刺激和新鲜感的工作,对我是件好事。

可我又能怎么办呢?

不管他们乐不乐意,我已经写下上面那些话。可就是这么一点文字也让我觉得身心疲惫不堪,我的心承受着如此重压。

我时常幻想像我这样的人如果多些社交活动和刺激的事该会多好,约翰却告诫我,对我来说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幻想自己的处境。我也承认这幻想让我痛苦。所以我们还是谈谈房子吧,让那些幻想飞走吧。

这是个极美的地方,我们的房子孤独地远离公路,远离3公里外的村庄。这里让我想到小说中描绘的英国,一排篱笆,城堡周围环绕着高墙,铁门紧锁,园艺工和农民住在分散的小木屋中。

多么甜美的花园!广阔的花园中树影荫翳,小径交错,藤蔓回环伸展,葡萄藤悄悄爬上凉亭,拥抱着廊柱。

本来还有花房,但现在全成了废墟。

这豪宅有些法律上的麻烦,是关于继承人的纷争,由于无法做出最终决断,房子已经空了好几年。

这让我心中的幽灵有些不安,虽然害怕,但我不在乎,我能察觉这屋内的异样。在一个月光洒落的夜晚,我向约翰倾诉我的不安。他却告诉我一切异样都是一阵风引起的,旋即拉上了窗门。

有时我对约翰不合情理地发怒,可过去我并不是这么敏感易怒的人,也许都怪我的神经衰弱吧。

约翰说我该学着适当地控制自己,于是我忍痛在他面前尽量这样做,之后,疲惫蹂躏着我的心。

我不喜欢自己的房间。我常想,要是有一节可爱的短楼梯连接我的阁楼,有丛玫瑰拥簇在我的窗口,有老式印花布挂在屋内,那该多美妙啊。可约翰是不会理睬这种建议的。

他还说这只有一扇窗户,也没有地方放两张床,更没有多余的房间了。

他很细心,也算爱我,没有特殊指导,他是不会让我到处走动的。

他给我制定了一张精细到小时的作息表,处处都照顾着我。如果我还不满意的话,反倒会谴责自己多么不领情,多么忘恩负义。

他说完全是因为我的缘故才会搬到这来住,这里有我需要的新鲜空气和高质量休息。他说:“亲爱的,锻炼基于体力,食物基于食欲,可是获取新鲜空气却很简单,你只要呼吸就够了。”于是我们在屋顶建了个护理所给我住。

这是个宽敞、通风的小屋。四周景色尽收眼底,和煦的阳光十分充裕。看得出,这不仅是个护理所,也是个健身房和活动室。为了小孩的安全,玻璃窗被安装木栅;一些金属环挂在墙上。

我的床头有些贴纸和涂料,就是小学生用的那种,不过已经剥落、褪色。在屋的另一头,我看到一张糟糕透顶的墙纸:

其中那华丽杂乱的图式简直就像艺术中的犯罪。

去看这让人狂躁不安的作品真实十足愚蠢的行为,当你从一定距离去观察画中的曲线,会突然发现这些曲线在自杀:他们冲入尖锐、粗野的三角形中,在一种未知的矛盾中毁灭自己。

墙纸的色彩也让人觉得反胃,那是一种肮脏的焦油一样的黄色,在缓缓倾斜的阳光中显出褪色的痕迹。

有些地方有笨重的血红色印记,另一些地方染着疾病一样的硫磺色。

无疑,孩子们恨这画,如果在这住上很久的话,我就该恨自己了。

约翰过来了,我得放下笔,他不喜欢我写哪怕一个字。

第二章

我们到这已经两个星期了,自从第一天起,我就不怎么想写东西。

我正在这凌于高空的凶恶阁楼中靠着窗坐,没什么能打扰我的思绪,顺便还能保持体力。

约翰要出去一整天,当他的病人有危险时他甚至夜不归宿。

我真庆幸自己的病不那么严重。

但很多阴郁的麻烦压得我十分消沉。

约翰不知道我究竟在被什么压迫着,他觉得根本没有什么压抑,他也满足于这个解释。

当然,这只是紧张情绪,它压得我喘不过气。

我曾想成为约翰的助手,成为他的安慰和温暖。可如今我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负担了。

没人相信我已经几乎无法做最基本的举手之劳:穿衣、娱乐、整理东西。

幸好,保姆马丽对我的孩子很好,我亲爱的孩子啊!

我不能和孩子在一起,这也让我不安。

我猜约翰从来没觉得紧张不安,看了那个可怕的墙纸,他竟对着我开心笑。

开始,他想要重新粉刷我的阁楼,可后来他说我不能被恐惧打败,没有比向恶梦让步更糟糕的了。

他说如果墙纸不在了,床头会显得沉闷笨重,接下来窗户也如此,楼梯也如此……

“你知道这屋子对你的病有好处。”他说,“再说了亲爱的,我不想为一个只租了3个月的房子费功夫。”

我说:“那就让我们去楼下吧,那有很多可爱的房间。”

他抱起我,亲昵地唤我小傻鹅,说他现在必须去粉刷地下室了。

关于床和窗户的建议,可能他是对的。

谁都会喜欢这又舒服又通风的房间,我不该这么傻,因为一个幻觉就让他为难。我也喜欢这个宽敞的房间,除了这张可怕的墙纸……

透过一个窗口,我能看见一抹神秘的树荫,还有那怒放的鲜花,苍老的古木。透过另一扇窗,我欣然瞥见港湾环抱中的码头,从豪宅有一条阴暗的小路通往那里。我常幻想这里的人们三三两两踱步于小径、回廊中,可是

约翰告诫我不要被幻想俘虏。他说我有太强的想象力和编故事天赋,紧张不安的情绪就会趁机控制幻想并俘虏我,我应该学会利用意志力克服幻想。我也就试了。

有时我想,如果我写点东西,那将会减轻意念给我的压力,让我得到解脱。

可我发现迎接我的只有彻底的疲倦。

令人气馁的是,对于我的工作,没有一个人提供建议或陪伴。等我的病好些时,约翰说他要邀请堂兄亨利、堂姐朱丽亚来住上一段时间,但他又说他像火烧眉毛一样急切地想让我接触这些新鲜人。

希望我能快些好起来。

可我不能幻想。那墙纸仿佛明白自己有什么罪恶的侵袭。

画面上仿佛一个割裂的脖子和两只球状眼球的形象在凝视着我,还有一个循环往复的污点沾染其上。

我顿时对这墙纸显出的长时间的无礼感到愤怒。那些线条上下左右到处乱窜,荒谬地盯着我的眼睛无处不在。

其中一处让人感到呼吸急促:眼睛分布在一条直线两侧,一只高一些,一只低一些。

我从没在一件死气沉沉的东西上见到过如此丰富表情。我还是个孩子时,经常躺在床上找寻更多的快乐、迷墙中的恐惧、比玩具店里更多的玩具。

我记得家里衣橱的把手就像一个不停闪烁的和善的眼睛,而椅子就像我强壮的大朋友。

那时我想,假如其他事物变得粗野不祥,我就跳到椅子上,那样就安全了。

这间屋子里的家具摆放可以说是不和谐的,都是我们从楼下搬上来的。我开始猜测,如果将来这成了游乐室,他们就得把医护器材都搬走。我还没见过有什么孩子能搞出这样的破坏。

而那张墙纸,我前面说过被撕下来过,可是他又坚定地粘了上去,就像仇恨一样坚定不移。

地板有擦裂、钻孔的痕迹,一些石膏掉在地上,而屋中原有的那张笨重的床,就像经历过战火一样。

这些我都不在乎——除了那张墙纸!

约翰的姐姐过来了,这个可爱的女孩真关心我,我可不能让她发现我在写东西。她是个完美而古道心肠的家庭主妇,对家庭主妇一职甚至十分满意。我能肯定,她认为正是写作让我得了病。

但她走后我仍能写,并且透过窗户,我可以看到她离开了多远。

有一扇窗能掌控这条道路,一条风尘飞卷的道路。还能鸟瞰整片大地,美丽的田

野,天鹅绒般的多汁牧场。

这张墙纸有一种色彩渐变的质料,这特别令人恼怒,因为你在一个角度能看到一种景象,换个光线或角度就看不到了。

在没有褪色的地方或太阳正好照着的地方,我就能看到那些畸形的、虚幻的抽象图形,仿佛隐藏在了显而易见的表面设计之下。

哦!姐姐在楼梯上。

第三章

国庆节终于结束了,人们走后我也累垮了。约翰觉得让我见见人会有好处,因此妈妈、内尔和孩子们都留下了打算再住一星期。

显然我不可能干什么,简尼负责一切。

但我还是很疲倦。

约翰说要是我还不能好起来,就在这个秋天把我送到韦尔?米切尔大夫那去。

可我根本不想去,我有个朋友曾去过米切尔大夫那,她说他只不过根约翰和我妈一样,而且更过分!

此外,走到今天这步可是不小的成就啊。

可我也不觉得拒绝这提议是值得的,我变得烦躁、愤怒、爱发牢骚。

我把所有的时间几乎都用来哭,又不知道为何而哭。

约翰或别人在的时候我不哭,当我独处时,就只会以泪洗面。

就在刚才我独处了很久,约翰因为麻烦的病例困在城里,而简尼很善良,只要我不愿意,她就不会缠着我。

我在花园中迈着碎步走过小径,时而坐在玫瑰丛畔的走廊中,时而躺在青草滩。我真喜欢自己的小屋,只要没有那墙纸——或许只要有那墙纸。

它已经在我脑中生根了。

我躺在这牢固的床上,我相信它肯定是用钉钉住了。接着我按作息表躺在那,这就像一个规范的体育馆。我开始观察,实际上,墙纸静静地挂在墙上还没被我碰过,我第一千次下决心要做到这绝望的观察。

我懂得一些设计原则,也知道这东西即不符合放射法则,也不符合循环法则,更不符合对称法则或其他什么法则。

它在宽度上是重复的,其他方面却不是。

从一个角度看去每个条幅都彼此孤立,夸张的曲线和装饰——带着震颤性谵妄的拙劣罗马式——在愚蠢的圆柱上蹒跚。

但另一方面,他们对角相连。毫无规律的轮廓在视觉惊恐的波浪中奔流,如同一股股海草在潜流中狂舞。

整件作品水平地升起,至少看起来像是,我竭尽心智试图去分辨它行进的秩序。中楣使用了地平线的宽度,这手法让混乱显得更惊人。

屋内有一个角落从没人碰过,在那里,当交叉混乱的光线暗淡下去,西斜的晚照直射,我就发散了思绪幻想——无限冗长的奇形怪状在一个中心周围形成,接着笔直冲向各自的方向。

这让我感到筋疲力尽,我想该打个盹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写下这些。

我本不想写。

我觉得做不到。

约翰必会觉得这荒谬不堪,但得指出我所想的和感受的在某方面确实是种放松。但努力比放松更伟大。

我懒得吓人,在床上一直躺到现在。

约翰说我不能丧失体力,让我服用鳕鱼肝油以及其他各种滋补品,几乎不许我吃肉,更不可能喝有酒精的东西。

亲爱的约翰啊,他十分爱我,也不想看到我的病态。第二天,我试图和他进行一次通情达理的谈话,希望他能放我走,让我去看望堂兄亨利和姐姐朱丽亚。

但他说我不能走,也经不住走动。在他面前我表现得很差劲,还没说完就放声啜泣。

对我来说直率地思维越来越成为一件难事,可能因为我精神紧张的缘故。

亲爱的约翰举起双臂抱起我,把我抱到楼上并放到床上,坐在我身边不停地讲故事知道我觉得累了。

他说我是他的挚爱,他的安慰,他的一切。求我看在他的份上好好照顾自己,要听话。

他说只有我自己才能让这些困境远遁,因此必须运用意志和自制力来摆脱那些幻想的侵袭。

有一件安慰我的事是,我们的孩子很乖也很快乐,不用被墙纸的幽灵困扰。

如果我没有用这张墙纸,我那孩子就会用到它,多么幸运的摆脱!我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一个敏感的小家伙住在世界上这样一个地方。

这一点我过去从没考虑到,幸运的是约翰在这里守护着我,我起码比一个孩子更能承受可怕的东西。

我没有再向他们提起墙纸,但我仍然每天都注视着它。

画面上有些东西除了我没人会知道,将来也不会。

在图案表象的背后,昏暗的阴影开始日渐清晰。

形状总是一样的,但数量却不断增加。

那里仿佛有一个女人弯着腰,躲在图案背后爬行。我害怕,我希望约翰尽早带我逃离这里!

跟约翰谈简直比登天难,因为他很谨慎,也因为他爱我如此。

但昨夜我尝试了。

那是月光,明月像太阳一样散发光芒。

有时我恨月亮,她缓慢地爬行,从一个窗户挪到另一个。

我不愿吵醒熟睡的约翰,静静地站着看月光投向卷曲的墙纸上,直到我感觉皮肤上仿佛有虫子在爬。

藏在墙纸后面的那个莫名之物似乎在敲打着墙纸,她要爬出来。

我悄悄起床走过去摸摸看墙纸是否在蠕动,当我回来时,约翰醒了。

“我的姑娘你在干吗?别这样,你会感冒的。”

我想这正是一个交流的好时机,便告诉他我实在受不了,快点带我离开吧。“为什么亲爱的?我们的房租三个星期之后才到期,在此之前为什么要离开?”“装修不会在家里完成,我不可能现在走。当然,如果你受到威胁,我会带你离开。可是你明明好起来了,亲爱的,不管你能否察觉。我是个医生我很明白,你脸色好起来了,食欲变得旺盛,我觉得你真的快好了。”

“我的体重根本没增加!”我说,“当你在的那个晚上我的食欲确实好,可当你第二天离开马上又会变得很差!”

“上帝保佑她吧,”约翰拥抱了一下,“她会生病只要她愿意。但现在让我们抓住时机去睡觉吧。”

“你不走了?”我悲伤地问。

“为什么?怎么可能?只有三个多星期了,接下来我们会在简尼布置房子期间举行小小的旅行。亲爱的你真的好起来了。”

“恐怕只是生理上……”我刚开始说就突然停下了,因为他一下子挺直腰板,用苛责的目光看着我。

“我亲爱的,”他说,“看在我的份上,还有孩子的份上,也看在你自己的份上,你不许再有这个鬼点子了。再没有什么对急躁的你来说比这个更危险。那是个错误的愚蠢的幻想,你怎么能不相信我这个内科医生呢?”

因此我再没说什么,很快就睡觉去了。他觉得我肯定先睡着了,其实我一连数小时都醒着,在琢磨那墙纸到底有没有跟它背后的莫名之物一起移动。

第四章

白天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幅缺乏秩序感、对规则公然挑衅的作品,实在是对正常人大脑的刺激。

颜色浓艳得恶心,一种没有安全感的浓艳,令人震颤的浓艳。整个作品就如同酷刑。

当你觉得已经领悟它,并开始能忍受它时,它就翻个筋斗,狠狠地给你一巴掌把你打倒在地,然后对着你踏上沉重的一脚,十足的噩梦。

墙纸外部有一种华丽的藤蔓花饰,让人想起菌类生物。如果你能想象出一种羊肚菌,在动植物关节处无限增长,并无止境地抽丝发芽,那就是了。

有时就是这样!

有人在墙纸上作了个奇怪的记号,除了我还没有别人发现这点,它随着光线而改变自己。

当阳光从东边的窗子射进(我总是喜欢观察这东方第一缕直射的光线),它变幻的如此剧烈以至于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也是为什么我总不倦于观察它的原因。

在月光下——只要有月的夜晚,月光彻夜朗照——它简直和白天完全不同了。晚上不管什么样的光线,晨曦也好,烛光也好,最糟的就是月光,它变成马的牙床!而它背后的那个女人此刻变得无比清楚。

我过去还不能肯定潜伏在画后面的是什么,现在我能肯定那里躲着一个女人!白天她温柔地隐藏自己,我想是墙纸把她藏得严严实实。多么奇怪的事,我对着她足足发了一个小时呆。

现在我已经躺下了,约翰说睡眠对我有好处,我所做的该是睡觉。

他养成了每顿饭后就让我睡一小时的习惯。

我确信那是个坏习惯,你看我根本睡不着。

还让我学会说谎,我告诉他们我睡着了,哦,其实根本没有!

我发现我开始有些害怕约翰了。

他有时候看起来很古怪,简尼也经常目光游离。

我偶尔就寻思——仅仅作为科学的假设——这也是墙纸作的孽!

有几次我趁约翰不注意偷偷注意他,然后找个简单的借口冲进小屋,好几次,我当场发现他在凝视那张墙纸!甚至有一次我发现简尼用手触摸墙纸。

詹妮不知道我就在屋里,我用最轻柔的声音问她在干什么,她就像被发现了偷东西一样震惊,非常愤怒的责问我为什么要吓唬她。

接着她说壁纸的粘着物弄脏了很多东西,她说她见到我和约翰的衣服上都有

壁纸上黄色的粘着物,希望我们下次小心点。

这听起来算是很好的借口吧?但我确信她其实是想弄清楚这壁纸,但除了我谁也不可能弄清楚其中的隐秘。

生活比过去精神多了,我有所期待,有所愿望,有所盼望,因此我比过去吃的更香,睡得更沉。

约翰见到我的改变十分高兴,他每天都面带笑容,还不顾壁纸的阴影说我看起来活泼可爱了。

我用笑声打断他的言谈,我不想再告诉他壁纸的事,他会嘲笑我,还会把我从这带走。

我已经不想离开了,我要找出壁纸的秘密,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我想一个星期已经足够。

我感觉好多了!我晚上几乎不睡,因为观察(菌类)的发展是那么的有趣,不过我白天睡得很充足。

白天是让人疲乏和慵懒的。

那些菌类总会长出新芽,并且有新的蓝色的阴影在上面,尽管我试着默默的数,却怎么也数不清。

壁纸的那种黄色是非常奇特的!它令我想起我见过的所有黄色的东西——它不是像油菜那样漂亮的黄,是一种陈旧、污秽的黄。

墙纸上还有另外一种东西——气味!当我刚住进来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但因为当时有着畅通的空气和充足的阳光,味道并不难闻,而现在由于持续了一个星期的雾气和阴雨天气,所以不管窗户是否开着,这气味始终都在。

它在室内四处蔓延。

我在发现它在厨房的空气中盘旋,在客厅里躲藏,在礼堂中隐匿,在楼梯上躺着等我。

它钻进了我的头发中。

甚至当我骑马的时候,如果我忽然转一下头,吓它一下,那种气味又冒出来了。多么古怪的气味啊!我花了时间试图去琢磨它,并且找出它闻起来到底像什么。其实,这气味并不难闻,它非常的轻柔,但是又显得非常的诡异,是我以前从来未曾闻过的味道。

在这样潮湿的天气里,它显得很恐怖,每当我晚上醒来的时候,我会发现它就是浮在我的上空。

起初,它非常让我困扰,我甚至有想过一把火把房子烧了——赶走这种气味。

不过,现在我已经习惯了。它唯一让我想到的是它和壁纸的颜色很像!一种黄色的味道。

在靠近炉壁板的墙上下方,有一个很有趣的记号,一道条纹环绕屋内的墙面。它在家具的缝隙间若隐若现,只有床除外(被完全挡住)。一道长长的、直直的,光滑的像搓洗过许多遍的条纹。

我不知道它是怎样画上去的,谁画的,画了有什么用。

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它绕的我头晕。

最后,我真的发现了一些情况。

在夜晚,通过观察它这么长久的变化,我终于弄清楚了。

前面的图案的确在动——并且是毫无疑问的!在它后面的女人在晃动它。

有时候我认为在它后面有很多女人,但有时仅仅是一个,并且到处快速的乱爬,他的爬行使整个图案晃动。

她在非常亮的地方时就保持不动,但是在非常暗的地方时就握住栅栏使劲的晃动。

并且她一直在试图爬出来,但是,没有人能爬出那个图案——它勒的她是如此的紧,我认为那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头的原因。

她们要通过,但是那时图案紧紧地勒住了她们不让她们通过并且把她们从上面挡回去,并且使她们的眼睛惨白。

如果把那些头盖上或弄掉,也许情况就不会那么糟了。

我觉得那女人在白天的时候一定从壁纸里爬出来了!

为什么?我悄悄地告诉你,我看见她了!透过我的每扇窗户,我都能看见她从壁纸里爬出来!我确定就是那个女人,因为她总是爬行,而大多数女人是不会在白天这样爬行的,我看到她沿着树木的幽静爬行,当有人经过的时候,她就藏到黑草丛中。

我一点都不责怪她,在白天爬行对她毕竟是件尴尬的事!

我如果要在白天爬行,就会锁起门,晚上我是不会那样做的,因为这会立马引起约翰的怀疑。

约翰最近情绪有些古怪,我并不想激怒他。我希望他能换间屋子睡觉!因为除了我,我不想让别人在夜间看见那个女人。

我常想,是否能从每扇窗户看到她,不过我马上就反应过来,只能从一扇窗户看到她,尽管时常能看到她,但她爬行的速度比我起身还要快。

有几次我看到她在旷野中爬行的像风云变幻一样快。

如果那些壁纸能够撕下来的话会怎么样呢?我尝试着,一点一点的。

我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事,但是我现在不能说,因为没有人相信。

只剩下两天的时间去撕壁纸,并且我相信约翰已经开始注意了,我不喜欢他的眼光。

我听到他问詹妮许多有关我的专业问题,她(詹妮)给了他一个很好的问答。她说我白天睡得很好。

约翰知道我晚上睡得不好,虽然我很安静。

他并且还问了我各种各样的问题,还装着很关心我的样子。

好像我看不透他。

尽管这样,我不想知道他为什么这样,他在壁纸下睡了三个月。

它只会引起我的兴趣,但是我不相信约翰和詹妮受到了它的影响。

哦耶!这是最后一天了。昨天约翰整晚呆在镇上,且直到今晚才会回来。

詹妮原想陪我过夜,这只狡猾的狐狸!我就告诉她我单独会睡得更好。

这是聪明的,事实上我一点不孤单!当月光透进来时,那个可怜的家伙又开始边抓边敲打了,我立刻跑过去打算帮她。

我撕扯她摇晃,我摇晃她撕扯,天亮时,我们已经扯下不少壁纸了。

撕下来的部分有我人那么高,且可以绕半个房间了。

太阳升起来了,墙上可怕的图案开始嘲笑我,我发誓要在今天完成这个工作。明天我们就得搬走了,她们已经把我的家具搬到楼下去了,只留下屋里旧有的东西。

詹妮看到墙壁后非常惊讶,我愉快的告诉她我这么做只是为了对这讨厌的东西出出气。

她笑着说,这件事由她来做也是可以的。这个时候我可不能累着啊。

那会儿她多会欺骗自己啊!

但只要我在这儿,别人就不能碰它除了我自己——没有一个“活人”能!

她企图让我离开小屋——她表现的太明显了。但我说,现在这里安静、空旷又干净,我可以再躺下来尽情的睡一会儿。不要来吵我,包括用餐时刻——当我醒来,我会叫她的。

现在她走了,仆人们走了,家具摆设也没有了,只剩下用钉钉牢的笨重的大床和上面原有的帆布床垫。

今晚我们睡楼下,明天就乘船回家。

我真喜欢这屋子,它再次变得空荡荡的。

过去那些孩子一定在这儿打过架。

看这床被折腾的!

我得起来工作了。

我锁了门并把钥匙扔到楼下的小径上。

在约翰回来之前,我不想出门,也不想任何人闯进来。

我要让他感到惊奇。

我在这里藏了根绳子,詹妮一直没有发现。要是那个女人出来,企图夺路而逃的话,我就可以绑住她。

但我忘了如果不站在什么东西上的话,我是够不远的。这床被固定了动不了!

我又掀又推直到僵痛还是推不动床,气的我在一个床角咬下些屑片,可是我的牙疼极了。

我只好站在地板上,把我可以够到的那部分壁纸先撕掉。它牢固得可怕,连图画都紧紧地附着它!那些扼死的头颅、球型的眼睛、蹒跚的菌类都对我发出嘲笑的尖叫。

我极端地生气,真想做些绝望的事。如果从窗户跳出去将会是令人羡慕的刺激,可是窗栅牢不可破。

当然我也不会那么做,当然不会。我相当清楚那样做不太合适,并且可能会引起别人的误解。

我比喜欢向窗外看,即使外边有很多爬行的女人,并且她们爬的很快。

我不知道她们是否和我一样都是从那张壁纸里爬出来的?

但是我现在稳妥地用隐藏绳把自己绑起来,谁也别想把我拉到路上!

我想到晚上的时候还得回去,这简直太糟糕了!

爬到这间屋子里真是太美妙了!

我不想去外边,任凭詹妮怎么央求,我都不会出去的。

因为在外边不得不在地面上爬行,而且所有的东西都是绿的而不是黄的。

但是在这儿我可以平稳的在地板上爬行,我的肩膀舒适地贴着墙面,同时我也不会迷路。

怎么约翰在门口啊?

没用的年轻人,你不会把门打开的!

任凭他又嚷又撞!

他叫喊着让人给他拿一把斧头来。

要是把这么漂亮的门砸碎简直太可惜了!

“约翰,亲爱的!”我用我最温柔的声音喊他,“钥匙就在下面楼梯口那里,叶子底下!”

我的话让他安静了片刻!

“我不会开的,”我说,“钥匙就在下面楼梯口那里,叶子底下!”

然后我又用最平和的语气把同样的话重复了几遍,他只好下楼去取钥匙了,然后把门打开进来,他突然在门口怔住了。

“怎么了?”他大叫着,“我的老天,你在做什么?”

我还在地上爬着,不过抬头望着他。

“我终于钻出来了,”我说,“让你和詹妮没辙,我已经撕开了大多数壁纸,你不可能把我放回去了!”

他怎么晕倒呢了?但是他确实晕倒了,正堵在墙那里,挡了我的道,看来我每次不得不从他的身上爬过去!

鲁宾逊漂流记题目和答案

一、填空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 2.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小说中描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是全书的精华。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滨逊),这部作品叫(《鲁滨逊漂流记》)。 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笛福),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有要的小说家, 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 4.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5.鲁滨逊在(巴西)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6.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野山羊),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 7.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麦)苗和(稻)苗。 8.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波儿)。. 9.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两斗大麦),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面包)。10.鲁滨逊在岛上还用(羊皮)制作了一把伞。 11.鲁滨逊用近(两)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六)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12.救了“星期五”,鲁滨逊知道在另一个岛上住着十五个(西班牙)人,是海船失事后逃上去的。 13.《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一)人称

写的长篇小说。. 14.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15.鲁滨逊第一夜在(树上)睡觉。16.鲁滨逊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 17.鲁滨逊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种植园),生活过得很顺遂。 18.鲁滨逊第四次航行是去(贩运黑奴),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南美)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金镑。.鲁滨逊有一包钱币,约值(3619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倒霉而无用),都已经发霉了。月,)12)年的(20.鲁滨逊来到岛上第(23(野人)。两年?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后,他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星期五),他成了?因此,这个俘虏名叫鲁滨逊的仆人。)

较好的中译本

外文书的最好中译本(买外文书的同学们注意啦)公开2011-01-03 18:20 |(分类:参考) 1强烈推荐草婴译得托尔斯泰。据读过原文的人认为,读草婴的感觉就像是在读原著。草婴的中文干净、简练、不拖沓、有韵味。 2汝龙的契诃夫 3戴骢的布宁和巴别尔 4蓝英年的《日瓦格医生》 5金人的《静静的顿河》 6金溟若的三岛的《爱的饥渴》。此为作家出版社早年内部发行版,强于现今的大陆译本。真的很好 7李健吾先生的《包法利夫人》。真的是非常好的译本。完全是李先生的一种创作。 8曹庸的《白鲸》 9叶渭渠的《雪国》《伊豆的舞女》 10傅惟慈的《月亮和六便士》 11周作人先生译的古希腊、日本的作品。知堂的全部译文都是值得收藏和阅读的佳作 12丰子恺的《源氏物语》。钱稻孙先生也译过部分。 13林克的里尔克。黄灿然从英译本转译过里尔克,臃肿不可读。 14董乐山的《1984》 15王道乾先生的杜拉斯。不用说了。还有图尼埃的《礼拜五》和普鲁斯特的《驳圣伯夫》 16朱维之的《失乐园》 17田德望先生的《神曲》。多年的苦心。另钱稻孙先生的《神曲一脔》文言。王维克先生的《神曲》是最早的中译本。但田先生的译本是完全根据意大利文翻译的。 18錢稻孫翻譯的《東亞樂器考》很不錯 19季羡林先生的《罗摩衍那》。黄宝生、金克木几位先生接力译的《摩诃婆罗多》也出了。但太贵了。 20杨宪益,罗念生和王焕生,陈中梅,傅东华几位先生的荷马各有千秋 21杨周翰先生的《埃涅阿斯纪》《变形记》

22钱春绮、郭沫若的《浮士德》 23韩少功。韩先生更是文学家。他译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和《惶然录》可以让译者们想一想文学修养对一个译者是何等重要。 24董燕生的《堂吉诃德》。杨绛先生的不是从西班牙文译的。当然也很不错了。25王永年的博尔赫斯 26杨绛先生的《吉尔布拉斯》 27荣如德先生的《白痴》 《卡拉马佐夫兄弟》徐振亚先生等还译过一个版本,浙江文艺出的,也非常好。《罪与罚》岳麟的不错 28成钰亭的《巨人传》 29张谷若的哈代。 30方平的《呼啸山庄》 31项星耀先生的《往事与随想》.巴金先生只译出了第一部分。 32穆旦先生的雪莱 33金堤和萧乾夫妇的《尤利西斯》。还是读原著吧,哪种译文也不适合乔伊斯的东西。 34屠孟超、朱景冬、陈众议是拉美文学方面翻译不错的。 35石枕川的俄文学翻译也不错 36石琴娥的北欧文学。《萨迦》真不错。语言简练,有韵致。 37罗新璋的《红与黑》。罗玉君先生有老版本,不好找了。郝运的译本也不错。38李文俊先生的福克纳 39蒲隆先生的《项狄传》,很难译的书。 40余泽民,冒寿福的伊穆雷。匈牙利文。 41星灿的帅克。萧乾先生有节译本。 42柳鸣九先生译杜拉斯《悠悠此情》《长别离》《广岛之恋》漓江小开本。 43吕同六先生的意大利作品。卡尔维诺、莫拉维亚 44叶廷芳的卡夫卡。 45魏育青的德文。杨武能先生的德文。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概述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情节概述 一、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英国小说家,新闻记者。他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其作品主要为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18世纪,长篇小说兴起,笛福作为西方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的创作开辟了以写实为风格,追求逼真效果的现代长篇小说发展的道路。他的小说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自14至15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航海成为每个青年人都抱有的一种理想,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闻名于世,鲁滨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人物,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继《鲁滨逊漂流记》的成功之后,接下来的五年之中,笛福又陆续写了四本书,包括《生命》、《冒险》、《红牌船长的海盗生涯》及《疫年大事记》。笛福逝世于1731年4月,享年71岁。 二、写作背景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赛尔科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的安·菲南德岛上。四年后当他被救回英国时已成了一个野人。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以赛尔科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逊”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本书成书于1719年左右,在作者快年届60时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传记体小说,为自己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誉。 三、主要故事情节 1.第一次航行 鲁滨逊的父亲原来指望儿子学法律,但是鲁滨逊却一心想去航海。有一天,鲁滨逊去赫尔时,他的一位同伴正要坐其父亲的船到伦敦去,他动心了,于是,他跟着去——这是1651年的8月,当时他十九岁。船刚驶出海口,便碰到了可怕的风浪,使他感到全身有说不出的难过,心里十分恐惧。他在痛苦的心情中发了誓,假如上帝在这次航行中留下他的命,在登上陆地后,就一直待在他慈爱的父母身边,从此一定听从他们的忠告办事。可是第二天风停了,浪也歇了。太阳西沉,继之而来的是一个美丽可爱的黄昏,这时,又喝了同伴酿的一碗甜酒后,他就把这次航行后便回家的决心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2.第二次航行。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 3.第三次航行。在去非洲的几内亚做生意时,鲁滨逊被一艘土耳其的海盗船俘虏,被卖为奴隶。后来他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逃到了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甘蔗种植园,当起了庄园主,生活过得很顺遂。 4.第四次航行触碓 在巴西,因为人工不足,有几个种植园主知道鲁滨逊曾为做生意而到过非洲的一些奴隶市场口岸,就竭力哄诱他作一次航行,到那一带去为他们的种植园买些黑奴回来。想不到,他们的船在南美洲北岸一个无名岛上触了礁,所有的水手及乘客全都淹死了,只有他一个人被高高的海浪卷到了岸上,保住了一条命。他把船上的东西都搬到岛上,在山上凿洞,围栅栏,定居下来,饮溪水,烤野味,度过了最初遇到的困难。

外国最经典的50个文学名著

外国最经典文学名著 希腊神话——古希腊文明的瑰宝 伊索寓言——一部经典的寓言故事集 荷马史诗——横亘千古的文学瑰宝 俄狄浦斯王——古希腊悲剧的典范 圣经——基督教的经典著作 源氏物语——日本古典文学的瑰宝 神曲——中世纪的伟大诗作 十日谈——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列那狐的故事——法国伟大的民间长篇故事诗 巨人传——一部荒诞不经的幽默小说 威尼斯商人——为贪婪的吝啬者画像 哈姆雷特——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堂·吉诃德——一部反骑士小说的骑士小说 伪君子——伪善者真实面目的揭露 鲁滨逊漂流记——一个永不言败的漂流者 格列佛游记——一部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 汤姆·琼斯——一位弃儿的成长史 少年维特之烦恼——震撼了一代青年心灵的著作 忏悔录——“忏悔”与“控诉” 阴谋与爱情——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傲慢与偏见——一部优秀的社会风俗小说 唐璜——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的讽刺诗 格林童话——童话城堡上的一面旗帜 叶甫盖尼·奥涅金——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巴黎圣母院——一个展示美、丑、善、恶的大舞台红与黑——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爱情小说 欧也妮·葛朗台——一个守财奴形象的成功刻画 高老头——资本主义罪恶的深刻揭露 安徒生童话集——一部具有永恒的魅力的童话集 钦差大臣——一幕官僚和骗子上演的讽刺喜剧 雾都孤儿——一位孤儿艰辛的奋斗历程 三个火枪手——火枪手的传奇故事 基督山伯爵——一个曲折离奇的复仇故事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诗简·爱——现代女性小说的经典 呼啸山庄——欲望、恩仇与爱的交响曲 茶花女——一位高贵.善良的巴黎名妓的悲剧 红字——心灵的罗曼史 大卫·科波菲尔——从遗腹子到大作家的传奇 汤姆叔叔的小屋——黑奴的血泪史 白鲸——惊心动魄的海上搏斗

红字 两种中文译本的对比研究董颖

红字 两种中文译本的对比研究 董 颖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摘 要:以英汉对比语言学为理论指导,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胡允桓先生和贾宗谊先生的 红字 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一是英汉词汇差异;二是英汉句法差异;三是英汉文化差异。通过对上述三方面系统地比较研究,笔者认为贾的译著在 信、达、雅 各方面均优于胡的译著。最后,对这两个中文译本做出综合性评价,并建议将英汉语对比研究成果应用于整个英语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排除汉语负迁移的干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红字 ;词汇差异;句法差异;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I31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95(2005)05-0064-05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Scarlet Letter DONG Ying (Foreign Language Col leg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550025,China) Abstract:T his paper,based on the Contr astive Linguistics of English and Chinese,tr ies to make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tw o Chinese versions of T he Scarlet L etter r espectively render ed by Hu Yunhuan and Jia Zongyi fr om the follow ing three perspectives,i.e.differ ences on lex icon,syntax and cultur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T hrough a systematic compar ison and contrast,the wr ite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Chinese version translated by Jia transcends over that one produced by Hu w ith a better mastery on the differences betw 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he faithful, expressive and elegant expressions.In the end,the w riter gives a comprehensive ev aluation to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and sugg ests that w e should apply contr as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n our EF L teaching practice to enhanc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T he Scar let L etter;lex ical contrast;sy ntactical contrast;cultural contrast;EF L teaching 红字 是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一部浪漫主义杰作。该小说意境优美,语言清新隽永,人物心理状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自侍桁的首部中文译本以来,目前已有好几种译本。笔者拟就其中的两种译本从英汉语差异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以论证英汉对比研究对于翻译乃至整个外语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 这两种译本,一个是1991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胡允桓的 红字 译本(以下简称胡译);另一个是1998年6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贾宗谊的 红字 译本(以下简称贾译)。 笔者以英汉对比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从英汉语词汇、句法及文化差异这三个角度对上述两个中文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其目的在于论证英汉对比研究在翻译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进而将其推广到整个外语教学。本文所依据的原著为Paul List Verlag Leipzig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 红字 。 一、英汉词汇对比 英汉语的词汇系统存在很大差异,了解并掌握这一差异是实现忠实翻译的前提。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比研究两译本:词汇意义重复,词汇形态学对比及词汇语义学对比。 1.词汇意义重复 词汇意义重复这一现象是符合汉语规范的,其目的在于强调语义,加强表达效果,如: 不必要的浪费 , 最后的结局 及 意外的惊喜 等。而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如 actual fact , merge together 则属于冗余结构,不为本族人所接受。因此,在英汉互译时应注意语言表达方式的互换。请看下例: 1)The founders of a new colony,w hatever 第26卷 第5期2005年10月 大连大学学报 JOUR NAL OF D ALIAN U NIVERS ITY Vol.26No.5 O ct.2005 收稿日期:2005-07-16 作者简介:董 颖(1980-),女,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鲁滨逊漂流记》题目和参考答案及解析

《鲁滨逊漂流记》练习题(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作者是英国作家_笛福_。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 2.鲁滨逊在日记中把自己流落的荒岛命名为绝望岛,他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_”,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3.《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_现实主义_小说,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冒险家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4.小说中描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是全书的精华。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5.鲁滨逊在_巴西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6.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_野山羊,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它们捉住饲养起来。 7.鲁滨逊认为荒岛上可分两季:雨季和旱季。一个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稻苗和麦苗。 8.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波儿。 9.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和两斗大麦,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面包。 10. 鲁滨逊用近两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_六_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11.救了“星期五”,鲁滨逊知道在另一个岛上住着十五个西班牙人,是海船失事后逃上去的。 12.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鲁滨逊第二次出海是去_非洲_ 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 13.鲁滨逊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_,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_种植园,生活过得很顺利。 14.鲁滨逊第四次航行是去_贩卖黑奴,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_南美_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15.鲁滨逊有一包钱币,约值___ 金镑。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倒霉而无用的东西,都已经发霉了。 二、简答题(共50分) 1.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逊漂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字左右)。(10分) 《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里尔克中译本

里尔克汉语译本系年(1929~2008)傻按: 最初整理这个“系年”,只是为了建立自己的阅读的路标、记录自己的阅读的足迹。此次应林笳教授要求而爬梳钩沉,则意在大致描绘出里尔克的文字在汉语世界里随时间之流生根开花的图景,以裨爱好者寻根溯源,拣选所需。然而,在笔者自身,终不免井蛙陋见;于外部环境(出版业的繁盛),必定挂一漏万。所以,最终的完成,只能留待汉语文本的全文电子化的最终完成。 整理这个“系年”,以笔者手中收集的资料为主,以网络检索为辅,更参考了卫茂平的《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 卫茂平著.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张松建的《里尔克在中国:传播与影响初探,1917-1949》(https://www.doczj.com/doc/0631075.html,/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604)和李魁贤的《里尔克在台湾》(《笠》诗刊,第163期1990年,127-137页;里尔克诗集(卷1) / 李魁贤译. 台北: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1月初版, 239-254页)。 体例说明: 1. 以里尔克文字的译本为主,辅以传记;研究、评介文字(包括学位论文与专著),种种原因,概不录入。 2. 专著,录一版一印、更换出版社(含出版社更名)或有修订的再版;杂著、合辑,以刊行首译文本为选择标准;期刊、报纸,1949年以后的,不复录入,感兴趣的读者诸君不妨在网络上稽考CNKI、维普、万方、龙源期刊乃至读秀。琐记: 文学,文字之艺术者也。辗转迻译,言意必致亡失——得谁人之鱼、忘谁人之筌? 刘小枫的硕士论文《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场罚 谒恼隆缎吕寺 旱木蚱稹⑵渌己秃艋健罚 跣》阒? 《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 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6. 10,第184-212页)中,对里尔克有大量的评述,中间引文,多自冯至(《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和梁宗岱。但如“唯有大地上歌声如风/ 在颂扬,在欢呼”句、《杜伊诺哀歌》片断等,刘氏称“《诗化哲学》中里尔克的一些诗出自张旭东的译笔”(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 上海三联书店, 2001.前言第9页),颇多灵性。惜未有完整译文,故不列入。此书尚有台湾版本:刘小枫著;《浪漫·哲学·诗:诗化哲学的试探》; 台北: 风云时代出版公司, 1990。上海三联书店的“刘小枫论著系列”中有此书修订版的书目,但迄今似乎未见出版。 曾专门研究荷尔德林、译过汉斯立克(Eduard Hanslick)《论音乐的美》(V om musikalisch Sch?nen. Ein Beitrag zur Revision der ?sthetik der Tonkunst)、《德汉词典》主要编写人员之一的杨业治,译有里尔克《旗手克里斯托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载于《国外文学》1981年第4期(P70-76)。斯人已杳,专著无存。 “早期台湾诗坛的现代派大将”郑秀陶先生,尚据德语译有十首“Duineser Elegien”并里氏其它诗若干,惜目前仅存于诗刊《新大陆》中,未见书籍出版。 此外,尚有两种研究里尔克的专著:崔建军著《纯粹的声音:倾听〈杜英诺悲歌〉》(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5.12),十首“哀歌”为李魁贤译本;冉云飞著《尖锐的秋天:里尔克》,成书于1996年,最早由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后多次在大陆、台湾重版,译文引自多家。此二书作者,皆不通德文,研究所据,皆汉语译本,徒水中捞月耳,是以不录。 2006年2月1日,蒙大兄惠赐大业书店版叶泥著《里尔克及其作品》,延宕月余Dasha方始有勇气阅读。 2006年8月5日,蒙大兄惠赐皇冠出版社版施颖洲译《现代名诗选译》(台北:皇冠出版社,1969[民58]) 2006年10月12日子夜,感谢任真书友(Blog链接被大陆屏蔽)劬劳,代为借阅、扫描并传递方思译《时间之书》。2006年10月31日,感谢金文政前辈并远在英伦的嫂夫人,Dasha终于得获渴慕已久并久已绝迹的J. B. Leishmann & Stephan Spender与John Linton英译本。 2007年3月24日,感谢杨曦,代为复印绝版已久并渴慕已久的《慕佐书简》(Briefe aus Muzot)和吴兴华译《黎尔克诗选》。 2008年4月16日,收到“淘宝”上订购的《慈母的悲哀》(王显庭译上海:世界书局, 民国十八年五月初版)翻拍图片CD,虽属于商业行为,亦感谢这位操劳者(当然,如今国图也提供此书的“文献传递”啦)。终于可以说集齐了迄今的里尔克汉译的书籍文本,人生一愿得偿,欢欣自不待言。是为之记。 2008年4月25日,感谢劭农兄惠寄黄瑞华译《关于上帝的故事》。 2008年7月19日,感谢子不将胡品清的《现代文学散论》扫描并制作成精美的PDG格式电子书。 Dasha,2005年6月24日整理;2008年11月12日修订 1929 慈母的悲哀/ 王显庭译. 上海: 世界书局, 民国十八年[1929]五月初版 收《慈母的悲哀》([Esthonian]Friedebert Tuglas),《祖母》([Swiss]E. Rod),《屋顶老人》([Austrian]R. M. Rilke)等3篇外国短篇小说。封面署名“王显庭译”,版权页署名“编译者新文化学社”。书中无前言、后记,不知原文所据。根据国籍拼写,当转译自英译本。标称Rainer Maria Rilke的《屋顶老人》,根内文,为《上帝的故事》(Geschichten vom Lieben Gott,亲爱的上帝的故事,好上帝的故事)中的“Eine Szene aus dem Ghetto von Venedig”(威尼斯犹太人聚居区一幕)。

推荐外国文学名著最好译本(超值)

推荐外国文学名著最佳译著 读外国文学先看翻译,译者太重要了,所以冯骥才说翻译家是“金子做的桥”。好的译著,精妙地传达原著的风貌,让人阅读之后齿颊留香,而那些糟糕的翻译,读了让人味同嚼蜡,更可怕的是从此再也没有了阅读的兴趣和勇气。 鉴于此,推荐外国经典中那些权威的出色的译本就尤为必要。如果译者好,就不用太纠结出版社了,毕竟设计啊装帧啊都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内容。(本人讨厌那些花里胡哨的封面设计,对朴素的雅致的风格最有好感。)如果不清楚翻译的好坏,那么个人觉得,人民文学的译本质量还是比较有保证的,上海译文的其次,译林的良莠不齐。其它出版社也有好的译作。当然在急功近利的市场化大环境下,这些优秀出版社的作品也不免有泥沙俱下的倾向。 一、古希腊文学至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希腊神话故事》:(德)施瓦布,刘超之、艾英翻译的比较盛行,杨武能译的也很好(流传至今的希腊神话版本五花八门,有的故事甚至自相矛盾,施瓦布的是目前最通行版本)。 2、《荷马史诗》(《伊利昂记》《奥德修记》):王焕生译的人文版和陈中梅译的上海译文版。王是专攻过古希腊语的,所以前者被称为经典,陈的译本则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更符合现代阅读习惯,有人则认为翻译的不好。其它杨宪益的,还有罗念生的都不错。 3、(古希腊)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罗念生译,看《罗念生全集·悲剧卷》就可以了,上海人民出版社。 4、(意大利)但丁《神曲》:田德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5、(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方平的、王科一的都很好。 6、(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目前无人超越。 7、(英)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瑟罗》《麦克白》《李尔王》:这个就没有争议了,绝对是朱生豪的。卞之琳的也可以。 8、(法)莫里哀《伪君子》《吝啬鬼》:李健吾译。 9、(英)弥尔顿《失乐园》:朱维之译。 10、(德)歌德《浮士德》:钱春绮的上海译文,绿原的人民文学,还有郭沫若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个版本难找,董问樵译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少年维特之烦恼》:杨武能译,安徽文艺出版社,这个译本最新,杨先生是德语文学翻译专家,他翻译了很多歌德的作品。 11、(法)卢梭《新爱洛依丝》:李平沤译。 12、(英)菲尔丁《汤姆·琼斯》:张谷若的最好,萧乾的也不错。 13、(法)雨果《悲惨世界》: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没有任何争议。《巴黎圣母院》: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还有管震湖的译文版本。 14、(美)麦尔维尔《白鲸》:没有什么疑问,就只有一个最好的本子,曹庸翻译的,上海译文出版社。 15、(美)霍桑《红字》:姚乃强译的,还有上海译文苏福忠和人民文学胡允桓。 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法)司汤达《红与黑》:罗玉君和郝运的译本都好。 2、(法)巴尔扎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傅雷译,绝对权威。

鲁滨逊漂流记练习题及答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题 一、填空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 2.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小说中描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是全书的精华。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滨逊),这部作品叫(《鲁滨逊漂流记》)。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笛福),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 4.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5.鲁滨逊在(巴西)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6.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野山羊),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 7.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麦)苗和(稻)苗。 8.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波儿)。 9.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两斗大麦),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面包)。 10.鲁滨逊在岛上还用(羊皮)制作了一把伞。 11.鲁滨逊用近(两)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六)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12.救了“星期五”,鲁滨逊知道在另一个岛上住着十五个(西班牙)人,是海船失事后逃上去的。 13.《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14.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15.鲁滨逊第一夜在(树上)睡觉。 16.鲁滨逊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 17.鲁滨逊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种植园),生活过得很顺遂。 18.鲁滨逊第四次航行是去(贩运黑奴),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南美)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19.鲁滨逊有一包钱币,约值(36)金镑。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倒霉而无用),都已经发霉了。 20.鲁滨逊来到岛上第(23)年的(12)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野人)。两年后,他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因此,这个俘虏名叫(星期五),他成了鲁滨逊的仆人。 21.(1686)年(12)月(19)日,鲁滨逊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28)年。 22.鲁滨逊认为荒岛上可分两季:(雨季)和(旱季)。

名著的翻译版本建议

名著的翻译版本建议 可以参照一下下面的胆子,我也是复制过来的。好的翻译能让文学名著更添光彩,而坏的翻译让你不知所云。以下是一些被认为较好的翻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简称人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简称译文 译林出版社简称译林 漓江出版社简称漓江 《战争与和平》上海译文草婴短期无法超越,可惜由于草婴先生撤版,已不能出了 《战争与和平》上海译文八十年代出的高植译本也很好 《安娜卡列尼娜》上海译文草婴或三联书店罗稷南 《复活》人文汝龙或上海译文草婴 《简爱》上海译文(以下简称译文)祝庆英短期无法超越人文的 《呼啸山庄》译林杨以短期无法超越上海译文方平译的也很好 《尤利西斯》人文金是译林肖乾的也较好 《傲慢与偏见》译文王科一 《堂吉诃德》人文杨绛短期无法超越 《苔丝》人文张谷若译文郑大民的也不错 《悲惨世界》人文李丹短期无法超越译文郑克鲁的也很好 《巴黎圣母院》译文管震湖人文陈敬容的也很好 《海上劳工》四川人民罗玉君(可惜以不出),译文陈乐译本也很好 《红与黑》译文先后出的罗玉君、郝运译本都是相当好的 《莫泊桑小说》花城王振孙人文郝运的也较好 《契诃夫小说》译文的全集和人文的选集 《一生漂亮朋友》王振孙译人文和译文均出 《安徒生童话》当然是人文或译林的叶君健译本,短期无法超越 《包法利夫人》当然是人文李建吾的短期无法超越不过译文周克西的也很好《约翰克利斯朵夫》《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等》当然是人文或安徽文艺傅雷的。短期无法超越 《基督山伯爵》人文蒋学模虽是转译本,但由于译者和编辑的高水平,使它成为名译。译文社韩沪麟周克西译本和译林社郑克鲁译也不错。 《三个火枪手》译文社郝运王振孙人文社周克西《三剑客》也不错 《前夜父与子》人文社或译文社丽尼巴金译本 《罗亭贵族之家》人文社磊然 《猎人笔记》当然是人文社丰子恺译文社冯春的 《十字军骑士》译文社陈冠商,花山文艺或译林易丽君的也相当不错。 《飘》当然是浙江文艺社傅东华的,傅先生的归化类译法为绝大多数专家所反对(他硬把人名译成中国式的,这点我最讨厌)。但他的译本内容却不错。译文社《乱世佳人》本、人文社《飘》也不错,前者更是出版了百万多套。 《日瓦戈医生》漓江社蓝英年的 《亚马街》新疆人民社蓝英年的

《红字》两种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 DISSERTATION 论文题目:《红字》两种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学科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教授 完成日期:二○○九年六月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上海海事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上网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本规定。 作者签名:___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Scarlet Letter By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essor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MA Degre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June, 2009

丹尼尔·笛福与《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与《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小说之父 Daniel Defoe (1659 –1731), 本名Daniel Foe, 英国作家、记者和小册子作者,因其《鲁滨孙飘流记》而获得永久的名声。 自中世纪以来,西方所说的“文学”基本就是神学阐述、论战、进道词、个人信仰体验等等宗教著述。这种状况直到很久以后才有根本改变—直到1886年小说的出版量才超出宗教读物。 笛福是小说的最早的倡导者,并为这种新兴文学形式的普及作出了极大贡献,被认为是英国小说之父。 在虚构与现实之间 笛福是一个具有多种才能的多产作家。共写了500多本不同类型的书和小册子,并与26家杂志有联系,其写作的主题和题材包括政治、犯罪、宗教、婚姻、心理和超自然等。他也被称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他的作品,包括大量政论册子,无一不是投合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写城市中产阶级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 《维尔夫人显灵纪实》(1706)对一个流行的鬼故事作了逼真的报道;《瘟疫年纪事》(1722)写1665年伦敦大瘟疫,把这场鼠疫的发生、传播,它引起的恐怖和人心惶惶,以及死亡数字(共死7万人)、逃疫的景况写得如身临其境。当时法国马赛鼠疫流行,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笛福的作品满足了市民对鼠疫的好奇心。 现代处境中的个体 16、17世纪以降,工商业和海外殖民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扩张和传统农业破产等等一系列变化,使旧有的阶级、家族和行业关系等等纷纷松动乃至解体。人们不再生来属于某个相对固定的社会群体或担当稳定的社会角色,相反,他们似乎成了漂浮的孤独个体,有可能或是不得不重新为自己定位,重新探求并塑造自己的角色和人生意义。这种典型的现代处境生出很多新的机会、新的诱惑、新的焦虑和新的观念。 航海-探险-旅行文学的风行 17世纪以来,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海外殖民事业的发展,旅行文学在英国开始风行,海盗出身的威廉·丹皮尔(1652-1715)因《新环球航行》(1697)一书几乎成了传奇英雄。 公众对旅行、探险以及探险文学的嗜好不仅源自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还被切实的经济关怀和利益考量所驱动,有获取并传播实用经济信息的效用。 17世纪以来的读者“要求旅行作家为他们提供“真实消息”(news) The Life and Strange Surprizing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of York. Mariner: Who lived Eight and Twenty Years, all alone in an un-inhabited Island on the Coast of America, near the Mouth of the Great River of Oroonoque; Having been cast on Shore by Shipwreck, wherein all the Men perished but himself. With An Account how he was at last as strangely deliver'd by Pyrates. Written by Himself. 《鲁滨孙飘流记》原作全名 约克水手鲁滨孙·克鲁梭的奇异的冒险故事,讲述他如何在海难中幸存下来,孤身一人漂流到美洲海岸,在靠近奥鲁诺克河口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如何不可思议地被海盗所拯救。由他本人书写。 题解: The Adventure of Robinson Crusoe 实际上,在18世纪语汇中,“冒险”(adventure)一词本身所代表的主要并不是浪漫

最佳外文书翻译总结

关于最佳翻译网上总结不少,做个买书的参考~~ 1强烈推荐草婴译得托尔斯泰。据读过原文的人认为,读草婴的感觉就像是在读原著。草婴的中文干净、简练、不拖沓、有韵味。 2汝龙的契诃夫 3戴骢的布宁和巴别尔 4蓝英年的《日瓦格医生》 5金人的《静静的顿河》 6金溟若的三岛的《爱的饥渴》。此为作家出版社早年内部发行版,强于现今的大陆译本。真的很好 7李健吾先生的《包法利夫人》。真的是非常好的译本。完全是李先生的一种创作。 8曹庸的《白鲸》 9叶渭渠的《雪国》《伊豆的舞女》 10傅惟慈的《月亮和六便士》 11周作人先生译的古希腊、日本的作品。知堂的全部译文都是值得收藏和阅读的佳作 12丰子恺的《源氏物语》。钱稻孙先生也译过部分。 13林克的里尔克。黄灿然从英译本转译过里尔克,臃肿不可读。 14董乐山的《1984》 15王道乾先生的杜拉斯。不用说了。还有图尼埃的《礼拜五》和普鲁斯特的《驳圣伯夫》16朱维之的《失乐园》 17田德望先生的《神曲》。多年的苦心。另钱稻孙先生的《神曲一脔》文言。王维克先生的《神曲》是最早的中译本。但田先生的译本是完全根据意大利文翻译的。 18錢稻孫翻譯的《東亞樂器考》很不錯 19季羡林先生的《罗摩衍那》。黄宝生、金克木几位先生接力译的《摩诃婆罗多》也出了。但太贵了。 20杨宪益,罗念生和王焕生,陈中梅,傅东华几位先生的荷马各有千秋 21杨周翰先生的《埃涅阿斯纪》《变形记》 22钱春绮、郭沫若的《浮士德》 23韩少功。韩先生更是文学家。他译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和《惶然录》可以让译者们想一想文学修养对一个译者是何等重要。 24董燕生的《堂吉诃德》。杨绛先生的不是从西班牙文译的。当然也很不错了。 25王永年的博尔赫斯 26杨绛先生的《吉尔布拉斯》 27荣如德先生的《白痴》 《卡拉马佐夫兄弟》徐振亚先生等还译过一个版本,浙江文艺出的,也非常好。 《罪与罚》岳麟的不错 28成钰亭的《巨人传》 29张谷若的哈代。 30方平的《呼啸山庄》 31项星耀先生的《往事与随想》.巴金先生只译出了第一部分。 32穆旦先生的雪莱 33金堤和萧乾夫妇的《尤利西斯》。还是读原著吧,哪种译文也不适合乔伊斯的东西。 34屠孟超、朱景冬、陈众议是拉美文学方面翻译不错的。 35石枕川的俄文学翻译也不错

《雾都孤儿》两种中译本的对比分析

上 海 海 事 大 学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STER DISSERTATION 论文题目: 《雾都孤儿》两种中译本的对比分析 学科专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作者姓名: 刘 晓 莉 指导教师: 韩 忠 华 教授 完成日期: 二○○八年六月 学校代码: 10254 密 级: 论文编号: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上海海事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上网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本规定。 作者签名:___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Oliver Twist By Liu Xiaoli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essor Han Zhonghua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MA Degre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June, 200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