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文言文大全

小学文言文大全

小学文言文大全
小学文言文大全

学弈

《孟子·告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让弈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一心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这两个人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的好。难道是后一个同学的智商不如别人?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

弈:下棋。(围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天鹅。

援:引,拉。缴:本文指带有丝绳的箭。(读音:zhuó)之:天鹅。

之:前者。

俱:一起。

弗若:不如,不同于。

矣:了。

为:因为。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其:指后者。

然:这样。

思:想。

也:的。

【读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yǐ)/。为是/其智/弗若与[yu]?/曰:非/然也。

读课文时的基调:用怀着一种好奇、愉快的追求知识的感觉去读。

【感悟】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要三心二意,要专心致志才能学好东西

两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孔子到游学,看见两个孩子争辩不已,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但是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远,而到中午时距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车篷般大,到了正午看起来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读法】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国人列御寇所著。御寇是战国时期道教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本来是列子(战国初期国人列御寇)、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约在战国后期成书。

【人物】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

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还敢于争辩。

【人物介绍】

孔子(前551.9.28~前479.4.11)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汉族。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

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

【实词的运用】

【词类活用】

东游:名词做状语,向东

【通假字】

知:同“智”,智慧

为:同“谓”,说。

【一词多义】

此不为:这不是。。。。。。为,是。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智慧多呢?为,认为。

【古今异义】盘盂:

古义:过去吃饭的碗、盘子。

今义:用来装痰、垃圾、人的排泄物的盘子。

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加热煮熟后的汁液

矛与盾

《非子》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故?”其人弗能应也。【译文】:

楚国有一个卖盾和卖矛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注释】:

1、矛:古代的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

2、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3、鬻:卖。

4、誉:夸耀。

5、曰:说。

6、吾:我的。

7、陷:这里是穿透的意思,后面的就有刺的意思。8、或:有人。

9、以:用。

10、子:您,对人的尊称。

11、何如:怎么样

12、应:回答。

13、利:锋利,锐利。

14、其:那个这里指卖矛和盾的那个人。

15、弗:不能。

16,之:语气作词没有意思。

【中心思想】: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矛与盾》的寓意是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触。出自《非子·难一》。

【作者介绍】

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斯的谗害,被杀于。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

矛与盾的道理就是:什麽事都不能夸大其词,使人感到漏洞百出。

【有关成语】:自相矛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人买履《非子·外储说左上》

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国人,他先在家里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他自己的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

——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省的新县。

履——音(lv),革履,就是鞋子。

先自度其足:度——音(duó),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量长短

吾忘持度、宁信度:度——音(dù),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通假字),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反——同“返”(通假字),就是返回的意思。

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且——将要,打算。

置——购置。

【中心思想】《人买履》讲了国有个打算买鞋的人,先在家里量好了脚的尺码,到了集市上却忘记拿了,等他跑回家拿了尺码再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他却回答,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注重客观现实的人。

【寓意】说明做事要善于变通,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事;做事不能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实际是不会取得成功的!讽刺了那些固执己见,死守教条,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灯谜】人买鞋——【人买履】

关子教射

(作者:列子)选自《列子·说符》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子。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子。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子矣。”关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译文】:

列子跟关子学习射箭,有一次,列子射中了靶心。去请教关子,说:我学的差不多了吧。关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

列子回答说:“不知道。” 关子说:“不知道不能算是学会了。”列子回去再练习。过了3年,列子又来向关子求教。

关子又问:“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 列子说:“知道了。” 关子说:“现在可以了。你要牢牢记住,千万不要违背它。不但是射箭,治理国家以及自我修养,都要像这个样子。”【说明】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学习也好,做事也好,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才算掌握了规律,只有这样精益求精地学习、工作,才能把事情办好。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不然你永远都只在不知其根究的情况下学习。

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难解字注释】:

中:射中

请:请教

者:相当于“的”,这里指射中靶子的道理乎:吗

弗知:不知道未可:不行,意思是还不能算学会射箭退:告辞回去

习之:学习射箭

守:遵守,依照

失:丢失,违背

人教版小学古诗词大全

人教版小学古诗大全【小学一年级上册】 《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学一年级下册】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学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小学二年级下册】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敕勒歌》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小学三年级上册】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2019小学语文教师招聘必背古诗文汇总

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背古诗75首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8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9登鹳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4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7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3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4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5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精编)小升初择校20篇文言文

小升初择校20篇文言文 1、《《陈元方侯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师,学习。 【方言证古】 老父:对父亲的敬称。老,表示敬称的词头。〔泉〕老爸(父亲)、老母(母亲)。家君(对他人父亲的尊称)。君(对他的尊称) 【诗词鉴赏】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编者简介】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编者刘义庆(403~444年),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本是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敏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当然,因为刘义庆当时人在扬州,听说了不少当地的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所以在《世说新语》中,也记载了一些发生在当时扬州的故事。如我们熟悉的成语“咄咄怪事”,就是源自于曾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的中军将军殷浩被废为平民后,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写写画画。扬州的吏民顺着他的笔划暗中观察,看出他仅仅是在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而已。大家这才知道,他是借这种方 法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说》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2.《孟母三迁》

人教版中小学课本古诗词大全

人教版小学语文全册古诗词 一年级上册:共5首 1、《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唐)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画》(唐)王维 [又一说作者为(清)高鼎]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5、《静夜思》(唐)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共4首 1、《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yuè)。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小池》(宋)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共4首 1、《赠景文》(宋)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赠汪伦》(唐)白 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二年级下册:共7首1、《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宿新市徐公店》(宋)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敕勒歌》(南北朝)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望庐山瀑布》(唐)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5、《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guān),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年级上册:共4首,名句5段 1、《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九月九日忆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 3、《望天门山》(唐)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饮湖上湖晴后雨》(宋)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附诗词名句: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B、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E、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小学文言文背诵大全

文言文背诵大全《小学文言文》 陈元方候袁公《世说新语·政事》孟母三迁《烈女传·卷一·母仪》 揠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画蛇添足《战国策·齐二》 北人食菱《雪涛小说》愚人食盐《百喻经》 父善游《吕氏春秋》截竿入城《笑林》 世无良猫《耳食录》人有亡斧者《吕氏春秋·去宥》 滥竽充数《韩非子·内储说上》曾子杀彘《韩非子》 掩耳盗铃《吕氏春秋·自知》杀骆驼破瓮《百喻经》 人有负盐负薪者《北史·李惠传》嫦娥奔月《淮南子》 精卫填海《山海经》吴起守信《龙门子凝道记》 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狼《聊斋志异》 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杨氏之子《世说新语·言语》 伯牙绝弦《吕氏春秋·本味》学弈《孟子·告子》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察今》矛与盾《韩非子·难一》 鹬蚌相争《战国策》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政事》) 注释 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践,做。 3、绥:安,安抚。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王侯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等称呼. 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8、法: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10、周公:文中周武王的弟弟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2、益敬:更加尊敬,益:更加 方言证古 老父:对父亲的敬称。老,表示敬称的词头。老爸(父亲)、老母(母亲)。家君(对自己父亲的尊称,谦词)。君(对他的尊称,谦词)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鉴赏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

完整小升初文言文强化练习题及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练习题 一?乐羊子妻(节选)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①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 来之食②。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③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注释】①还:回到家里。②嗟来之食:指侮辱性的施舍。③捐:丢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得遗金一饼得: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 乎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表现了羊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4、这个故事告诉你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 ①逆:违抗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 (1)天帝使我长百兽_________________ (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 ? ? 行________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_________________ (4)兽见之皆走___________________ ? ? 2、翻译句子。 ①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大全

人教版语文1-6年级古诗词大全 1.《一去二三里》邵雍(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画》王维(唐)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画鸡》唐寅(明)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4.《静夜思》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悯农》李绅(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春晓》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村居》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8.《所见》袁枚(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9.《小池》杨万里(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0.《赠刘景文》苏轼(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1.《山行》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2.《回乡偶书》贺知章(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3.《赠汪伦》李白(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4.《草》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15.《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6.《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17.《望庐山瀑布》李白(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绝句》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9.《小儿垂钓》胡令能(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夜书所见》叶绍翁(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适合小学高段背诵的古文

1.夸父逐日 《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在路上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2.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鲁侯养鸟 《庄子》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译文: 从前,有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的郊外,鲁王让人驾车迎接它,并且在宗庙里对它敬酒,演奏《九韶》使它高兴,准备牛、羊、猪的肉作为它的食物。于是海鸟眼花了,忧愁悲伤,一块肉也不敢吃,一杯酒也不敢喝,三天就死了。 这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啊! 4.揠苗助长 《孟子》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译文: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春秋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彬仁爱 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其仁心爱物盖如此。(光祖《言行龟鉴》) [注释] 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 (2)吾为.将()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3.文章开头介绍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 4.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武惠王“”的德行。 (二)狄仁杰 狄仁杰为并州法,有同府法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时仁基与司马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相待如初。(孔平仲《续世说》)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当使.绝域()(2)乃诣.长史蔺仁基()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3. 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 4.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三)猿母中箭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墨客挥犀·三》)[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 1. 解释加点的词语:付子已.()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3. 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全部古诗词汇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全部古诗词汇 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全部古诗词汇总一年级上册古诗 1.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年级下册古诗 2.春晓【宋】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村居【唐】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4.所见【唐】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古诗 6.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8.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9.敕勒歌【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年级下册古诗 10. 草【唐】白居易离 离原上草,一岁一枯 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1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 里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 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 无处寻。 12.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 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 13绝句【唐】杜甫两 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上册古诗 14.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5.《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7.《望天门山》(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8.《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古诗 19.《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0.《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21. 《游子吟》(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2 《乞巧》(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23.《嫦娥》(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古诗 24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5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2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7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古诗 28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29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30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1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3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33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五年级上册古诗 34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35秋思【宋】苏轼洛 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 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 不尽,行人临发又开 封。 36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 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 园无此声。 37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 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 2 -

人教版小学古诗词及文言文大全含注解译文

人教版小学古诗词 【小学一年级】 上册: 1、一去二三里 yī qù èr sān lǐ 【宋】·邵雍· 【sòng 】?shào yōng ? 一去二三里, yī qù èr sān lǐ 烟村四五家。 yān cūn sì wǔ jiā 亭台六七座, tíng tái liù qī zuò 八九十枝花。 bā jiǔ shí zhī huā 【注释】 ⑴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⑵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⑶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⑷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⑸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题解】 这是一首儿歌。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译诗】 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 看见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住着几户人家。 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 亭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赏析】 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2、画 huà 【唐】·王维· 【táng 】?wáng wéi ? 远看山有色, 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 近听水无声。 jìn tīng shuǐ wú shēng 春去花还在, chūn qù huā hái zài 人来鸟不惊 rén lái niǎo bú jīng 注词释义: 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②惊:吃惊,害怕.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 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 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 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 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 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 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 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 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 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 写出了画的特点。) 【赏析】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 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 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 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 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 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 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 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 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 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 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 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 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 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 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 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 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 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 “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 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 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 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 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 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 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 在画中。仅仅是如此吗?写的近近是画中的 花吗?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 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 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 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 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 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 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 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 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而 我们又将归往何方?去追寻什么呢? 【链接】 我知道: 中国画:简称“国画”,它用毛笔、墨,和中 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并与 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 备、气韵生动的效果。 3、静夜思 jìng yè sī 【唐】·李白· 【táng 】?lǐ bái ? 床前明月光, 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 疑是地上霜。 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举头望明月, 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 低头思故乡。 dī tóu sī gù xiāng 注词释义: 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好像。以为。 举:抬,仰。 古诗今译 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 霜。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着自己 的家乡。 名句赏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实朴素的 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 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 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 切思念。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 1

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必背古诗文篇目汇总

1—6年级必背古诗文 ●部编版一年级(上) 1.《咏鹅》(诵读)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江南》(诵读)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悯农(其二)》(诵读)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古朗月行》(节选)(诵读)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6.《风》(诵读)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部编版一年级(下) 7.《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8.《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画鸡(新增)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部编版二年级(上) 14.《梅花》 宋·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15.《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6.《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小升初文言文20篇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1、大禹治水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2、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骘鸟攫老弱。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3、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nì)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 4、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逐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舆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5、后羿射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后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九日而下杀猰貐,斩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6、性缓 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7、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其对立在此。" 8、北人不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9、活见鬼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10、虎与刺猬 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欲衔之。忽被猥卷着鼻,惊走,不知休也,直至山中,困乏而眠。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醒,甚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乃侧身语云:“旦来遭见贤尊,愿郎君且避道!” 11、李广射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12、卧薪尝胆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13、祁黄羊举荐晋平公问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xiè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jiān,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14、公仪休拒收鱼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只供学习与交流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全部古诗词

【小学一年级】上册: 1、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2、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3、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4、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5、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6、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小学一年级】下册: 7、《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8、《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9、《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10、《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 11、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12.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3.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14.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小学二年级】下册: 15.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16.《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7.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8.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9.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精品文档

人教版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集锦

人教版一年级至六年级必背古诗词及名 一年级上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画唐王维 远看上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年级下册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式橙黄橘绿时。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 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 孙去,萋萋满别情。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 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上册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刀。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小升初小学文言文20篇+翻译

小升初文言文资料20篇 1、《《元方侯袁公》 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2.《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译文:孟子小的时候,他家在墓地旁边,(他)经常将扫墓之事用来做游戏,他的妈妈说:这里不是我安置儿子的地方。于是将家搬到市场旁,孟子又将商人吆喝的场景来游戏,他的妈妈说:这里不是我安置儿子的地方。又将家搬到学校旁,孟子就将祭祀礼仪作为游戏,他的妈妈说:这里可以做为我安放儿子的地方。于是就在这里住了下来。 3.《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翻译:有个担忧自己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十分疲惫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天下不犯这种错误的人是很少的。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