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治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新教财〔2012〕187号

自治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新教财〔2012〕187号

自治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新教财〔2012〕187号
自治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新教财〔2012〕187号

关于印发《自治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新教财〔2012〕187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局、财政局,各地(州、市)教育局、财政局:

近年来,中央、自治区不断加大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资金投入力度,先后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两基”迎国检项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双语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一系列工程项目,为各地中小学新建(改扩建)了大批校舍,配备了大量教学仪器设备,有效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但一些中小学校在教育资产管理中,存在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清,固定资产管理缺少有效地管理工具,管理手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固定资产清查难,缺乏监管力度等诸多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合理配置与维护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设备使用效益,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制定了《自治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七月四日

自治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管理好中小学固定资产,维护国家财产安全,保持设备(设施)完好,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及自治区相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区教育部门举办的中小学校。

第三条各中小学校必须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要有一位领导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责任制。

第四条中小学固定资产的购置和管理要贯彻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根据教学计划任务、办学条件和资金投入等情况,全面考虑,统筹安排。对固定资产要注意妥善保管,合理使用,及时维护、保养,提高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防止损坏丢失,对现有贵重教育教学设备应进行重点管理,确保财产安全完好。

第五条中小学固定资产职能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应树立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教职工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依靠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使用人员共同管好、用好中小学固定资产。

第六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要按照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的要求,积极推广、使用中小学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中小学固定资产的网络动态管理。

第二章固定资产的范围和分类及账卡设置

第七条中小学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和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使用年限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基本保持原有物资形态的资产。对单位价值不足1000元但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大宗同类物品也可以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进行管理。设备附件、备件或配套件(包括后期补充另购的)要随主体资产一并列入固定资产管理;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也要按照有关规定记价、比价、折价后进行验收,并由财务和管理部门同时登记入账,列入固定资产管理。

第八条中小学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和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1.房屋及构筑物。凡产权属于本单位的一切房屋、建筑物及各种附属设施。

2.专用设备:分为贵重专用设备和一般专用设备。贵重专用设备指单价在2000元以上的各种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如多媒体设备、扫描机等;一般专用设备指单价在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教学模具、实验仪器等。

3.通用设备:分为计算机设备及软件、办公设备、车辆等。计算机设备及软件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终端设备、存储设备、机柜、计算机软件等;办公设备包括电话机、复印机、摄像机、照相机及器材、电子白板、制图机械、办公设备零部件等;车辆包括载货车辆、乘用车、客车等。

4.文物及陈列品: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陈列品和模型等。

5.图书、档案:包括各类图书、期刊、资料、档案等。其中档案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照片档案、电子档案、实物档案等。

6.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家具用具包括床类、桌类、椅凳类、沙发类、柜类、架类、厨卫用具等;装具包括被服、床上装具、室内装具、室外装具等。

第九条各单位必须设置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固定资产保管账和固定资产管理卡片。

第三章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范围

第十条按照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财务部门进行综合管理,各中小学校具体负责。

第十一条各部门的职责范围:

1、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制定本地中小学资产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学校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的计划、设计、采购、调拨以及规定权限范围内固定资产报损、报废等审批工作。

2、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中小学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部门,对其国有资产进行综合管理。

3、各中小学校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学校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或细则;负责本单位的房屋、设备的管理保养,登

记账卡,清理盘点和做好设备使用、维修、故障、事故等情况记录。遇有丢失、损坏或需要修理应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反映。

第四章固定资产的增加和领用

第十二条中小学校添置增加固定资产应贯彻勤俭办事业的方针,充分考虑工作需要与实际可能,实行计划管理。固定资产的购置必须列入学校年度预算。根据学校的任务、规模和人员技术水平来考虑,并按照事业计划、资金来源和有关程序办理相应手续。对购置大宗教学设备,事先要经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咨询,对安装条件、配套能力、资金来源、技术力量和利用率情况进行综合论证,经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批准后再购买。凡属政府采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要按规定实行招标采购。

第十三条对于新建校舍,要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报批,建成验收后,应根据其决算价值及时记入固定资产账目。

第十四条对于购入、调入或加工自制的设备,必须要组织验收。验收必须要认真及时,根据订货合同和发票内容验质验量。如发现型号规格不符、性能不良、数量短少、质量不符要求或残缺损坏、短少附件、资料等情况,应立即向供货单位联系解决。

第十五条上级部门无偿调入的教学设备,设备划拨分配到校后,要细致做好设备的验收工作,并及时办理教学设备的编号、建账、入库、分配等相关手续,财务和财产管理部门根据发票和入库验收单,凭此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

分类账;对捐赠的固定资产,应评估作价入账;加工自制的教学设备,可比照相同或相似类型的产品价格作价,无法比照的,可按其实际加工自制成本作价入账。

第十六条凡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应另行登记,与本学校财产严格划分,避免互相混淆,并参照同类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管理。

第十七条领用设备必须严格手续,做到领发双方责任明确,手续完备。

第五章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

第十八条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按下列原则办理:

1、房屋及建筑物:由学校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合理分配使用,并按其结构、面积、价值和使用单位编号登记。

2、教学仪器设备:领用部门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或专人使用)外,并应制定操作规程,维修保养,交接手续以及使用情况登记等制度。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工作负荷量,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人身安全。凡是大型贵重仪器设备都要实行专管共用并建立设备使用定期报告制度,定期反映设备状态、使用情况,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

3、一般专业设备:可根据使用单位具体业务情况,采取定额装备的办法。凡有损坏、报废,经审批单位批准后照数补充。各使用人所领用的设备,如果业务变动有多余或不用时,应及时办理退库,不得积压或自行转拨给其他使用人。

4、图书:学校图书管理员对所管图书、杂志都应加盖

图书公章,按类别进行编号登记,存放固定位置,设置图书目录和借书证,凭证借阅。管理人员对图书、杂志要经常清理、检查、催收,重要杂志、刊物年终应装订成册。

5、家具:根据统管与分管的原则进行四定,即定品名、定数量、定位置、定管理人。要求做到物各有账,人各有责。

其他设备管理办法可参照上述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各类财产、物资要经常清理检查,注意维修保养,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转让、拆迁、变价处理和报废。

第二十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选择管理人员,实行科学管理。要加强管理人员和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逐步改善管理人员业务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第二十一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健全账、卡设置,实行分级管理。做到财务部门有账,管理部门有账有卡,使用单位有卡,有利于清查核对,互相制约。

县级教育核算中心要在固定资产总账科目下,按财产类别设置二级科目进行金额核算,并按财产类别、品名、规格、型号设明细分类账,核算购入、发出、结存的数量和金额。

各中小学校要设立固定资产管理明细分类台账,按使用部门或个人建立固定资产领用卡片,只记数量,不记金额。

第二十二条建立清查核对制度。财产物资的清查核对工作,由县级教育核算中心统一组织,会同财务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清理。每年最少要全面清查核对一次,在具体安排

时,可采取一次性清理,也可以采取分期分批轮流清查核对的办法。清查工作要深入到各使用部门逐一盘点核对,发现余缺应及时作出记录,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办理报批手续,待批准后调整账卡,保证账账、账卡、账物三相符。

第二十三条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凡属贵重教学仪器设备,应按台(件),建立档案。设备档案应从部门做起,详细记载从设备安装之日起有关使用、维修、故障、事故、移位变动及台时记录等运转日志,以便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掌握分析情况。

房屋及建筑物的地质资料、设计、施工及竣工图纸、电路和水、暖、气管道安装线路图纸以及房屋使用、维修、调拨变卖、拆迁等重要资料也应列入档案管理。

档案由有关管理部门管理,有条件的单位可使用电子计算机管理。

第六章固定资产的处置

第二十四条固定资产的报损、报废、调出、变卖等处置行为应有报告制度和审批手续,并相应冲减固定资产资金和固定资产账。凡申请报损、报废财产物资,使用单位必须详细说明情况和报损、报废原因,提出书面申请,并应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鉴定,按审批权限批准后才能销账,其残值收入和固定资产调出、变卖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执行“收支两条线”。

第二十五条各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处置权限及审批程序,按同级财政部门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七章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限及账簿的设置

第二十六条固定资产管理

(1)县级教育核算中心会计负责固定资产的统一建账、核算。通过固定资产总账及分类明细账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与控制,并定期与学校管理部门(人员)核对,做到账账、账实相府。

(2)各学校是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各学校要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学校固定资产的验收、保管、检查和维修工作,并根据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调整固定资产卡片,记录、管理学校的全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人员)及使用人员发生变动时,应及时办理交接和变更登记手续。凡涉及固定资产数量变动,应及时通知县级教育核算中心会计,保证账账、账实一致。

第二十七条材料管理

(1)县级教育核算中心会计负责材料的统一建账和核算。通过材料总账、分类明细账对学校材料进行管理控制,反映和监督全部材料的收入、支出、结存情况,并定期与学校的材料管理人员核对,做到账实相符。

(2)各学校是材料的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学校材料的登记和管理。各学校应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材料入库、出库和保管工作,根据入库单按材料类别、品名,登记材料明细分类账簿并防止损失浪费现象发生。

第二十八条账簿设置

1、固定资产账簿的设置

(1)县级教育核算中心会计设置固定资产总账,按类别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核算固定资产总额。

(2)各学校应根据固定资产的类别项目,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或卡片,详细登记固定资产的数量、金额及存放地点。

(3)县级教育核算中心利用财政远程固定资产系统平台对学校的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分类登记并做好教育主管部门于各学校的数据对接。

2、材料账簿的设置

(1)县级教育核算中心会计设置库存材料总账,并按大类设置材料明细账,核算库存材料总额。

(2)各学校应按材料类别、品名、规格、数量金额设置库存材料明细账,具体反映监督材料的收入、发出、库存的数量、金额情况,应与县级教育核算中心会计登记的库存材料总额相一致。

第二十九条财产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的核算

通过固定资产账户核算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固定资产增加时按其原始价值记入该账户的借方;固定资产减少时按原始价值记入该账户的贷方,账户余额(借方)反映实有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1、固定资产的增加。包括外购、调入、自行建造、改建扩建、接受捐赠等。

(1)通过政府采购购置固定资产,学校应及时将采购

合同、原始发票、验收单等原始凭证传递到县级教育核算中心入账。

(2)各学校自行购置的固定资产,应将原始发票、验收单、学校领导的审批、签章、付款支票等原始凭证传递到县级教育核算中心入账。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附有安装费的原始凭证。

(3)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要按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制作标准化的固定资产卡片,做到学校有卡,部门有账,主管部门有卡有账。

(4)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各学校根据基建财务决算由收支审计报告审定的造价和移交清册通知县级教育核算中心入账。

(5)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各学校根据改建扩建的支出、清理费用、变价收入等净增加值通知县级教育核算中心入账。

(6)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各学校根据捐赠方提供的发票或市场价值通知县级教育核算中心入账。

(7)盘盈的固定资产。各学校按程序审批后根据市场重置价值通知县级教育核算中心入账。

(8)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县级教育核算中心可先按估价价值入账,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2、固定资产的减少。包括固定资产的正常报废、毁损、无偿调出、有偿调出、向其他学校投资、捐赠、盘亏等。不

论何种原因减少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部门都应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并按规定办理申报和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提交县级教育核算中心会计进行账务处理。

(1)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各学校应将有关鉴定书及申报审批手续、支付的清理费用和残值变价收入等原始凭证传递给县级教育核算中心会计入账。

(2)无偿调出固定资产。各学校根据固定资产调拨情况通知县级教育核算中心入账

(3)有偿调出固定资产。学校根据双方协议作价通知县级教育核算中心入账。

(4)对外捐赠固定资产。参照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程序核算。

(5)向其他学校投资的固定资产。学校根据双方协议价通知县级教育核算中心入账,同时根据该项目固定资产的原值注销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账。

(6)盘亏固定资产。学校根据领导批复后的资产盘亏情况通知县级教育核算中心冲账

(二)材料的核算

通过库存材料总账和明细核算学校材料增、减变化及其结果。材料增加时,记入该账户的借方;减少时,记入该账户的贷方;余额(借方)表示库存材料的结存。

1、材料的增加,包括购入、调入、捐赠、盘盈等。

(1)购入、调入的材料,各学校应将购入发票、运杂费单据、付款凭证、入库单等传递到县级教育核算中心入账。

(2)接受捐赠的材料。各学校根据市场价值开具入库单通知县级教育核算中心入账

(3)盘盈的材料。各学校根据账面价或市场价通知县级教育核算中心入账。

2、材料的减少,包括领用材料、对外投资、捐赠、调出、盘亏等。

(1 )业务活动领用材料。各学校应每月根据材料出库分类填写领用材料的情况,将此领用材料传递给县级教育核算中心记账。

(2)有偿调出材料。各学校应根据收到的价款分类填制调出材料汇总情况并注明材料成本账面价,传递到县级教育核算中心记账。

(3)对外捐赠材料。各学校根据账面价值通知县级教育核算中心记账。

(4)对外投资。各学校根据双方协议价通知县级教育核算中心记账,同时注明材料成本价。

(5)盘亏的材料。经批准后各学校根据账面价通知县级教育核算中心记账。

第三十条财产的盘点

各学校要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定期、不定期进行盘点。每年年未,由国资局、教育局等财产管理部门牵头,由学校主管领导、财产管理人员、县级教育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组成盘点小组,对学校财产进行全面盘点,通过盘点做到账账、账实、账证相符,保证学校财产的安全、完整,并将每

年盘点的结果利用学校财务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章考核评比及奖惩

第三十一条学校各类固定资产应分别规定使用年限,制定仪器设备利用率、完好率等项指标,作为考核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使用合理,注意保养,保证安全,提高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年限,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学校和个人,要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对管理不善,玩忽职守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财产损失的,应视其具体情况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经济赔偿或处罚。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由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负责解释。

企业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方法探讨

企业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方法探讨 通过我们对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经验的借鉴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发现合理制定公司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方案业已成为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我国成功的进入WTO大家庭后,面临了市场一体化的严峻形势,公司同时面临着国内企业以及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可以说是内忧外患。金融一体化使得全球经济成为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危机波及广泛,涉及各个行业,影响深远,企业市场环境恶化。企业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境地,积极进行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提高企业优势成为企业立足的不二法门。为了应对外来压力的挑战,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以及竞争力,我国企业都相继采用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来解决老旧设备对企业生产能力的限制。但是企业如何从众多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方法中选择出适合本企业的决策方案是需要企业审慎考虑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理论概述 (一)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概念 企业对已有设备可能有两种不同的处置方案一种是继续使用原有设备另一种就是更换新的设备,这就是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如果购买新设备,则会把旧设备变卖形成现金的流入。这种决策方法是按照对比择优的基本思路进行的:把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入新设备、出售旧设备各当做一种方案,并且将这两方案作为一组互斥方案对待,将其进行对比,如果前一种方案优于后一种方案,则不应进行更新改造,而要继续使用旧设备;否则,应购进新设备进行更新。 为什么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呢:一是因为技术已经落后。如原旧设备有故障或着有损耗,继续使用则有可能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或增加生产运营成本。二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现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市场上新出现的设备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运营成本。虽然旧设备仍然能够使用,但用起来既不经济,又竞争不过那些使用新设备的企业。 (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方法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方法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案例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它费用、预备费用。 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和安装工程费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方法:扩大指标估算法、指数估算法、比例估算法、朗格系数法 1、 扩大指标估算法 扩大指标估算法是套用原有同类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进行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估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较简单、准确性差,并须要收集有关的基础数据和经过系统分析与整理。 ①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是指根据同类项目单位生产能力所耗费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如铺设每公里铁路的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每吨煤生产能力的煤矿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每千瓦发电能力的电站固定资产投资等)来估算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一种估算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CF P I P I )(1 122= 式中:2I ——拟建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额;1I ——同类项目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2P ——拟建项目生产规模;1P ——同类项目生产规模;CF ——物价指数。 案例1、某拟建项目年产某种产品40万件。调查研究表明,本地区年产该种产品20万件的同类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l 000万元,假定不考虑物价因素的变动,则拟建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2000)20 1000(402万元==I ②生产规模指数估算法。生产规模指数估算法是根据已建成投产的项目或单一工程的投资资料,来估算生产规模不同的同类项目或单一工程的工程费用。具体估算公式如下: CF I P P I n 11 22)/(= 式中:2I ——拟建项目的工程费用;1I ——同类项目实际工程费用;1P ,2P ——同类项目与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CF ——物价指数;n ——生产规模指数。 生产规模指数估算法,考虑到规模经济因素,将项目工程费用与生产规模视为指数关系,单位生产规模所需的工程费用随生产规模的扩大逐渐减少。因此,正常情况下,生产规模指数n 应小于1。n 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统计资料得到多

公司固定资产清查方案

失败乃成功之母,黑暗之后就是光明! 公司固定资产清查方案 为了规范和加强公司各部门、各项目组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固定资产安全,结合我司实际,决定自xxxx年xx月xx日对公司所属各部门、各项目组展开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 1.对固定资产进行核实、清查,做到账务相符。 2.对公司所有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并对残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进一步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一套适合我司及各项目组实际的 固定资产管理长效机制,防止资产流失,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二.工作范围 单位价值在500元(含500元)以上的各类在用及未用物品均在清查范围。主要包括: 1.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主机、打印机、电话机、传真机等相关办公设备; 2.办公家具电器:包括空调、办公桌椅、文件柜、沙发、茶几、红木家具等; 3.其他:一切与公司经营、办公有关的其他物品(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的固定资产) 三.工作内容 1.要对各部门(各项目组)内使用和管理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并制定专人进行 具体填报。 2.在盘点过程中发现存在固定资产流失、损失或被占用、借用等问题,要及时追回已流 失或被占用、借用的固定资产。 3.规范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四.工作要求 1.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主要是清点实物,并与固定资产台账进行核对,做到账务相符。 2.各部门(各项目组)负责人确定一名部门人员配合资产管理室对本部门固定资产清查 的抽查工作。请各部门(各项目组)将指派人员名单告知资产管理室。 3.各部门(各项目组)根据资产管理室的固定资产登记表进行账物核对,同时对有账无 物的固定资产要作详细登记说明,对无账有物的固定资产要如实登记。 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拉蒂默 1

关于固定资产清查的通知.doc

关于清查登记固定资产的通知 为了规范和加强公司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固定资产安全,企业开展固定资产清理登记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一)核实财产、查清家底,做到账实相符。 (二)对部门公司所有固定资产进行造册登记,并对残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一套适合我司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长效机制,防止资产流失,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二、工作范围 部门的各类在用及未用物品均在清理登记范围。主要包括: (一)专用设备类。指各类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各种仪器和机械设备等。如封口机、电工类设备、物业类专用设备、保洁设备等。 (二)交通运输类设备。包括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 (三)电气设备类。包括空调、消毒柜、电风扇、饮水机、电水壶等。 (四)电子产品及通信装备类。包括电话、手机、电脑、

各种办公软件、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 (五)文艺体育设备类。包括体育器材、音响设备。 (六)生产原料、半成品、包材、辅助类和生产成品。 (七)家俱用具及其他类。家俱用具指办公桌椅、文件柜、沙发、茶几等。 (八)其他类固定资产指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的固定资产。 三、工作内容 (一)要对部门内使用和管理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和造册登记,已列入固定资产帐的以固定资产卡片明细为准,未列入固定资产帐的以实际物品为准,并指定资产管理员专人具体负责填报。 (二)在清理登记工作中发现存在固定资产流失、损失或被占用、借用等问题,要及时追回已流失或被占用、借用的固定资产。 (三)公司财务部和总经办对公司固定资产进行核对,并建立真实、规范、统一的固定资产账目。 (四)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四、方法步骤 (一)摸底清理统计阶段(12月23日—12月31日)。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登记的统一要求,各部门要相应成立固定资产清理工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按时组织人员严格进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方法比较(2)

司机,每月预计支出工资5500元。此外,每月预计还需支出油料费12000元、停车费1500元。假设大客车在月末购入并付款,次月初即可投入使用。工资、油料费、停车费均在每个月月末支付。 (2)如果租赁,汽车租赁公司可按甲公司的要求提供车辆及班车服务,甲公司每月需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25000元,租金在每个月月末支付。 (3)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的月资本成本为1%。 要求: (1)计算购买方案的每月折旧抵税额、每月税后付现费用、10个月后大客车的变现净流入。 (2)计算购买方案的税后平均月成本,判断甲公司应当选择购买方案还是租赁方案并说明理由。 【答案】 (1)购买方案的每月折旧抵税额=300000×(1-5%)/(5×12)×25%=1187.5(元) 每月税后付现成本合计(工资、油料费、停车费)=(5500+12000+1500)×(1-25%)=14250(元) 10个月后大客车的账面价值=300000-300000×(1-5%)/(5×12)×10=252500(元) 10个月后大客车的变现净流入=210000+(252500-210000)×25%=220625(元)。 (2)购买方案的税后平均月成本=[300000+14250×(P/A,1%,10)-1187.5×(P/A,1%,10)-220625×(P/F,1%,10)]/(P/A,1%,10)=[300000+14250×9.4713-1187.3×9.4713-220625×0.9053]/9.4713=23649.23(元) 租赁方案的税后平均月成本=25000×(1-25%)=18750(元),由于购买方案的税后平均月成本大于租赁方案的税后平均月成本,所以,甲公司应当选择租赁方案。 【点题】本题主要考核租赁与自行购买的决策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有以下两个方面:(1)题干明确“甲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将办公场所由市区搬到了郊区。新办公场所附近正建一条地铁,可于10个月后开通。为了改善员工通勤条件,甲公司计划在地铁开通之前为员工开设班车,行政部门提出了自己购买和租赁两个方案。”由此可知该租赁属于经营租赁,不属于融资租赁,因此应该按照经营租赁的思路来决策,即按照项目投资决策的思路来决策;(2)题目要求“计算购买方案的税后平均月成本,判断甲公司应当选择购买方案还是租赁方案并说明理由。”我们一般平时熟悉计算购买方案的税后平均年成本,而按照题目的要求就需要灵活变通。本题难度较小,中规中矩。

中国历年固定资产投资 1949-1997

历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单位:万元 年份固定资产 投资额 其中国 有经济 集体经 济 其中 城镇 其他 经济 个体 经济 其中 农村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0.2 - 10 13 37 32 38 72 97 730 2501 3438 1314 316 232 248 301 1105 584 756 953 2288 4184 13581 10293 5588 8568 5503 3608 4288 3386 2983 790 1987 3241 3085 5237 0.2 - 10 13 37 32 38 72 97 730 2501 3438 1314 316 232 248 301 1105 584 756 953 2288 4184 13581 10293 5588 8568 5503 3608 4288 3386 2794 730 1956 3067 2885 487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9 60 31 174 200 36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9 60 31 174 200 36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精选】

固定资产清理明晰了产权,完善了制度,规范了手续。做到了帐物相符,帐帐相符,帐卡相符(详见《固定资产清理工作总结》)二、建章建制,规范管理。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欢迎阅读! 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报告第一篇 近年来,省、市局和地方政府对**局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投入。我分局现有固定资产***元,其中土地原值***元,房屋及建筑物原值***元,办公区、宿舍区绿化工程原值***元,电子设备原值***元,交通工具原值***元,专用设备原值***元,其它财产原值***元。面对着上亿的财产,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将无法达到固定资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也无法适应地税事业的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需要。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上,我分局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清理,摸清“家底”。 固定资产清理明晰了产权,完善了制度,规范了手续。做到了帐物相符,帐帐相符,帐卡相符(详见《固定资产清理工作总结》) 二、建章建制,规范管理。 根据《***地方税务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市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我们制订了符合我们分局实际,便于操作的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完善制度,以制度来规范管理。加强和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明确了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基本要求,纠正思想认识偏差,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工作: 1.严格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财务部门建立分门别类金额总账,记录固定资产情况;办公室建立分类明细和固定资产登记卡,并同时建立使用部门物品使用登记卡,标明财产编号,使用部门可以随时掌握本部门的物品领用情况。 2.对基建、工程改造项目中的全套固定资产要核算。竣工后,由建设单位、使用单位、财务部门、办公室共同组成验收小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在竣工决算中详列项目清单,标明数量和金额,按验收手续办理固定资产入库。 3.加强固定资产领用与报废的处理。固定资产在领用时应填写领料单,并在登记卡上签名,标明该设备已由其保管使用。固定资产的报废、报损应由使用部门填写报废、报损申请单,经逐级领导审批后,方可核销。 4、严格对固定资产调拨的处理。固定资产发生调拨时,严格按有关规定办理,由使用单位填写调拨申请单及调拨设备清单,经双方分局领导签章有效,使用部门不得自行处理。详见《***三分局固定资产管理暂行规定》) 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办公室,计会科、监审室同时参与对分局固定资产的管理,各司其职,互相牵制。计会

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 【摘要】: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最直观测量经济发展效果良好与否的指标就是看它的GDP,而影响GDP的主要有三大因素:消费、投资与进出口贸易。总的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可分为国有投资与个体投资,而个体投资又可分为很多的种类,本文以计量经济学模型为基础,试图建立一个以地区生产总值为因变量,以国民投资、集体投资、个人投资和农村投资四类投资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的重要性,同时运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经济增长变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到一些启示,并结合区域经济增长情况,为区域未来因固定资产而引起生产总值变动情况提供依据。 【关键词】:国民投资,个体投资,地区生产总值 理论依据便是宏观经济学中的Keynes模型: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即Y=C+I+G+NX。其中的I就是投资的部分,而固定资产投资又是投资中的主要部分,因此它对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有一种发展理论认为发展中过国家之所以发展缓慢,就是因为投资不足。发展经济学要求国家积累储蓄,以用于投资。而这里的投资就包括有基础设施建设等固定资产的投资。 我们根据对以往相关资料的分析,通过总结,可得出以下观点。虽然过去已经有很多人研究过这方面内容,但缺点是:对固定资产投资部分的分析主要集中于政府的投入分析,忽视了个体的投资,在现在这个个体投资逐渐增长的情况下,重视它们的存在对经济发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这次的分析是把总的固定资产投资部分分为四个部分:政府投资、集体投资、个人投资和农村投资。 下面,我们就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影响的模型建立采取以下步骤:一、建立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把资产分为四个部分,也就是四个解释变量 设定:国民投资部分为变量X1 集体投资部分为变量X2 个人投资部分为变量X3 农村投资部分为变量X4 由于在过去的研究和各种经济理论中,我们没有找到专门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和生产总值之间关系的经济模型,因此我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将初始模型设定为:

2012年1-11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

2012年1-11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 来源:国家统计局2012-12-09 13:30:20 2012年1-11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0162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5%,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8%,比1-10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991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7%,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61852亿元,增长28.1%,增速与1-10月份持平;西部地区40634亿元,增长28.9%,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7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8%,增速比1-10月份回落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105469亿元,增长26.9%,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90448亿元,增长22.3%,增速加快0.7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039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1%,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6409亿元,增长20.1%,增速回落3个百分点;制造业93347亿元,增长27.8%,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230亿元,增长25%,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 2012年1-11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数据 指标 1-11月份 绝对量 (亿元) 同比增长 (%)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01624 25.0 分地区 东部地区99138 21.7 中部地区61852 28.1 西部地区40634 28.9 分产业 第一产业5707 35.8 第二产业105469 26.9 第三产业90448 22.3 分行业 农林牧渔业5707 35.8 采矿业6409 20.1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510 8.2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54 61.3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176 25.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040 21.7 非金属矿采选业1361 28.8 制造业93347 27.8 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203 20.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386 8.0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132 21.2 通用设备制造业6730 34.0 专用设备制造业6632 59.4 汽车制造业5067 39.5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479 12.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6537 11.6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172 41.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230 25.0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985 23.3 建筑业1483 14.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153 28.7 其中:铁路运输业142 -15.7 道路运输业1823 29.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447 21.0 其中:水利管理业399 5.5 公共设施管理业4730 23.3 教育1000 41.7 卫生和社会工作583 45.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893 38.2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611 5.4 注: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注:

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新)

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 (由各单位根据实地盘点情况进行填写) 单位名称:年月日类别: 房屋、建筑物类 资产管理员签名:联系电话:单位负责人签名:注: ①“使用状况”填写:正常使用、无法使用(在备注栏注明原因)、拆除(在备注栏注明原因)。

②“资产性质”填写:自建、租入。 ③“建筑物类别”填写:平房、楼房、砖混、框架。 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 (由各单位根据实地盘点情况进行填写) 单位名称:年月日类别:车辆类

资产管理员签名:联系电话:单位负责人签名:注: ①“使用状况”填写:正常使用、无法使用(在备注栏注明原因)、灭失(在备注栏注明原因)。 ②“资产性质”填写:购买、租入。 ③“使用人”填写:车辆使用人或驾驶人员。 ④如同一车辆有多个牌号,在备注中标明。 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 (由各单位根据实地盘点情况进行填写) 单位名称:年月日类别:家具类

资产管理员签名:联系电话:单位负责人签名:注: ①“型号规格”按照可查看的资产标签、商标等,按型号、尺寸、颜色等信息详细填写。 ②“家具质地”填写:木质、皮质、布艺、各类金属等。 ③“存放地点”填写具体地点或房间名称(房间号码)。 ④“使用状况”填写:正常使用、无法使用(在备注栏注明原因)、灭失(在备注栏注明原因)。 ⑤“单位”填写:套、把、组等。 ⑥“资产性质”填写:购买、租入、借入。 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 (由各单位根据实地盘点情况进行填写) 单位名称:年月日类别:设备类

资产管理员签名:联系电话:单位负责人签名: 注: ①“设备类别”按照机械设备、消防安检设备、动力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子设备、通讯设备、仪器等分别列表。。 ②“型号规格”按照可查看的资产标签、商标等,按型号、尺寸、颜色等信息详细填写。 ③“使用状况”填写:正常使用、无法使用(在备注栏注明原因)、灭失(在备注栏注明原因)。 ④“资产性质”填写:购买、租入。 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 (由各单位根据实地盘点情况进行填写) 单位名称:年月日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1概念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概念: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是指决定继续使用旧设备还是购买新设备,如果购买新设备,旧设备将以市场价格出售。这种决策的基本思路是:将继续使用旧设备视为一种方案,将购置新设备、出售旧设备视为另一种方案,并将这两个方案作为一对互斥方案按一定的方法来进行对比选优,如果前一方案优于后一方案,则不应更新改造,而继续使用旧设备;否则,应该购买新设备进行更新。 2分析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分析: 通常,根据新旧设备的未来使用寿命是否相同,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决策分析:当新旧设备未来使用期限相等时,则可采 用差额分析法,先求出对应项目的现金流量差额,再用净现值法或内含报酬率法对差额进行分析、评价;当新旧设备的投资寿命期不相等时,则分析时主要采用平均年成本法,以年成本较低的方案作为较优方案。 (一)新旧设备使用寿命相同的更新决策

在新旧设备未来使用期相同的情况下,一般普遍运用的分析方法 是差额分析法,用以计算两个方案(购置新设备和继续使用旧设备)的 现金流量之差以及净现值差额,如果净现值差额大于零,则购置新设 备,否则继续使用旧设备。 (二)新旧设备使用寿命不相同的更新决策 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是指该资产引起的现金流出的年平均值。如果不考虑时间价值,它是未来使用年限内的现金流出总额与使用年限的比 值;如果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它是未 来使用年限内现金流出总现值与年金现值系数的比值,即平均每年的现金流出。采用平均年成本法进行更新决策时,通过比较继续使用和更新后的平均年成本,以较低者为较好方案。 3需注意的问题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需注意的问题: 1.把继续使用旧设备与购置新设备看成两个互斥的方案。 在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时,要注意继续使用旧的资产还是要购人新的资产是两个互斥方案。要分别考察相应的现金流量,再进行价值指标计算,从而得出结论。

第39讲_固定资产更新决策(2)

【例题·多选题】运用年金成本法对设备重置方案进行决策时,应考虑的现金流量有()。(2017年第Ⅱ套) A.旧设备年营运成本 B.旧设备残值变价收入 C.旧设备的初始购置成本 D.旧设备目前的变现价值 【答案】ABD 【解析】旧设备的初始购置成本是沉没成本,属于决策的无关成本,决策时不需要考虑。所以选项C错误。 【例题·计算题】甲公司拟购置一套监控设备,有X和Y两种设备可供选择,二者具有同样的功用。X设备的购买成本为480000元,每年付现成本为40000元,使用寿命为6年。该设备采用直线法提折旧,年折旧额为80000元,税法残值为0,最终报废残值为12000元。Y设备使用寿命为5年,经测算,年金成本为105000元。投资决策采用的折现率为10%,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有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如下:(P/F,10%,6)=0.5645;(P/A,10%,6)=4.3553;(F/A,10%,6)=7.7156。 要求: (1)计算X设备每年的税后付现成本。 (2)计算X设备每年的折旧抵税额和最后一年末的税后残值收入。 (3)计算X设备的年金成本。 (4)运用年金成本法,判断公司应选择哪一种设备。(2019年第Ⅱ套) 【答案】 (1)X设备每年的税后付现成本=40000×(1-25%)=30000(元) (2)X设备每年的折旧抵税额=80000×25%=20000(元) 最后一年末的税后残值收入=12000-(12000-0)×25%=9000(元) (3)X设备的现金净流出量总现值=480000+(30000-20000)×(P/A,10%,6)-9000×(P/F,10%,6)=518472.5(元) X设备的年金成本=518472.5/(P/A,10%,6)=119044.04(元) (4)选择Y设备。由于X设备的年金成本119044.04元大于Y设备的年金成本105000元,所以应当选择Y 设备。 【例题·计算题】乙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现有一套设备(以下简称旧设备),已经使用6年,为降低成本,公司管理层拟将该设备提前报废,另行购置一套新设备,新设备的投资于更新起点一次性投入并能立即投入运营,设备更新后不改变原有的生产能力,但营运成本有所降低,会计上对于新旧设备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以及净残值等的处理与税法保持一致,假定折现率为12%,要求考虑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相关资料如表1所示: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包括固定资产的更新、改建、扩建和新建等形式,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体现市场的经济预期及需求状况,如果对未来预期较好、市场需求旺盛,那么企业就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但同时也要看到政府在经济低迷时会增加财政刺激,此时固定资产投资也会有所增加。2012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4835.07亿元,比上年名义同比增长20.3%、实际同比增长18.99%,虽然名义同比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排除物价因素之后的实际增长率却有所反弹,这是继2008年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之后第一个反弹的年份,而去年政府并未出台相关的大手笔财政刺激政策,说明这是经济体自身整体好转迹象,但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总的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与GDP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关系,GDP同比增长速度稍落后于固定资产投资,但总体走势趋同。 一、固定资产投资分产业及行业状况 分产业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2.5%、43.5%及54%左右,可见第三产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原因在于第二产业多为制造业行业而制造业的机器、设备等均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而第三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房地产行业近十年来蓬勃发展,从2003年至2012年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增长达八倍多,大幅拉升了第三产业的比重。 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来看,第一产业波动较大原因可能在于国家对农业

支持政策的变动,2003年以来中央连续十年第一号文件均关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而2007年至2008年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家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增加也很正常,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形成主要与国家政策有关,还有个原因就是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数小。第二、三产业及总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每年波动不大,2013年以来第二产业累计同比见底企稳而第三产业则回升后又有所下调,主要原因在于制造业企业过剩产能导致的去库存以及房地产去库存,欧盟一些国家经济不稳定包括塞浦路斯的债务危机也一定程度上恶化了中国的投资环境,企业家对未来的信心不足更导致其不敢盲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因此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也最大,2012年为34%,而房地产业投资完成额的比重则占到了25%,这两项是支撑国民经济的最重要支柱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占比59.57%。交通运输及水利事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均为8%,其他投资较多的行业分别为电力、燃气及水、采矿业,住宿餐饮。2013年5月建筑业、金融业以及公共管理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为负增长,而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电力燃气、房地产、居民服务、教育同比也有所下降,其余行业同比增加。

2012年1-12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

2012年1-12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3-01-18 10:00 2012年1-12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2398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4%),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4%,比1-11月份下降0.4个百 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095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4%,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70042亿元,增长 28.1%,增速与1-11月份持平;西部地区44345亿元,增长28.4%,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63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39.2%,增速比1-11月份加快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116591亿元,增长 26.4%,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101063亿元,增长22.2%,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494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26.6%,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7139亿元,增长20.4%,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制造业103173亿元,增长27.2%,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637亿元,增长 22.5%,增速回落2.5个百分点。 2012年1-12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数据 指标 1-12月份 绝对量同比增长

(亿元)(%)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23982 24.8 分地区 东部地区109594 21.4 中部地区70042 28.1 西部地区44345 28.4 分产业 第一产业6328 39.2 第二产业116591 26.4 第三产业101063 22.2 分行业 农林牧渔业6328 39.2 采矿业7139 20.4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849 8.1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63 55.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282 29.5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119 20.1 非金属矿采选业1530 30.0 制造业103173 27.2 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305 22.0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697 4.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419 21.4 通用设备制造业7433 35.5 专用设备制造业7272 56.9 汽车制造业5550 40.2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 1571 7.7 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7137 9.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535 38.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637 22.5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3251 20.6 建筑业1642 17.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802 28.9 其中:铁路运输业156 2.6 道路运输业2044 29.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6201 21.2 其中:水利管理业459 7.3 公共设施管理业5392 23.5 教育1117 42.8 卫生和社会工作676 49.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228 43.8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764 7.5 注:1、此表速度均为未扣除价格因素的名义增速; 2、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项目投资决策 【例1】某厂两年前购入一台设备,原值为42000元,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且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规定一致。现在该厂准备购入一台新设备替换该旧设备。新设备买价为52000元,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若购入新设备,可使该厂每年的现金净流量由现在的36000元增加到47000元。旧设备现在出售,可获得价款12000元。该厂资本成本为10%,所得税率为30%。 要求:采用净现值法评价该项售旧购新方案是否可行? 【例2】(考虑营业税)书P275.T2 【例3】(考虑投资时机)某公司拥有一稀有矿藏,这种矿产品的价格在不断上升。根据预测,6年后价格将一次性上升30%,因此,公司研究是现在开采还是6年后开采的问题。不论是现在开采还是6年后开采,初始投资均相同,建设期均为1年,从第2年开始投产,投 【例4】某公司原有设备一台,目前出售可得收入7.5万元(设与旧设备的折余价值一致)预计使用10年,已使用5年,预计残值为0.75万,该公司用直线法提取折旧.现该公司拟购买新设备替换原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新设备购置成本为40万,使用年限为5年,同样用直线法提取折旧,预计残值与使用旧设备的残值一致;使用新设备后公司每年的销售额可从150万元上升到165万元,每年的付现成本将要从110万元上升到115万元.该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3%,资金成本率为10%。 要求: 利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计算分析该设备是否应当更新? 【例5】某企业打算变卖一套尚可使用5年的旧设备,另购置一套新设备来替换它,新设备使用期限为5年。取得新设备的投资额为180 000元;旧设备的折余价值为95 000元,计提了减值准备,其变价净收入为80 000元;到第5年末新设备与继续使用旧设备届时的预计净残值相等。新旧设备的替换将在当年内完成(即更新设备的建设期为零)。使用新设备可使企业每年增加销售收入50 000元,增加付现成本25 000元。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债务资金为0。 要求: (1)估算该更新设备项目的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ΔNCFt); (2)计算该项目的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分别就以下两种不相关情况为企业作出是否更新设备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资料: ①该企业所在行业基准折现率6% ②该企业所在行业基准折现率12%

各阶段投资估算允许误差13页

第六章增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 §6.1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一. 投资估算的内容与作用 1. 内容 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按费用性质分;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 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收); 2)流动资金估算:流动资金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二. 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 1. 投资估算的方法——项目规划和建议书阶段投资估算精 度低,可采用简单的匡算法。 1)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C 2 = (C 1 / Q 1 )Q 2 F ①主要用于建设投资与其生产能力间为线性关系的类型项目。 较理想化,精确度较差,如可比性小,误差大。 ②通常分解项目下属车间、设施和装置,分别按此法计算后再 汇总。主要用于新建项目或装置的估算; ③应用该法应注意:A.建设条件相同;B.配套工程类似: C. 时间性; ④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误差较大,可达±30%,只能粗略快速 估算。

2)生产能力指数法——又称指数估算法。 C 2 = C 1 (Q 2 / Q 1 )x·F ①主要适用于投资与规模(或容量)呈非线性关系,且单位造价随工 程规模(或容量)增大而减小; ②一般情况下0

2012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

2012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3-01-18 10:00 2012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2011年回落3.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 农户)增长1.53%。 分产业看,1-12月份,第一产业投资9004亿元,同比增长32.2%,增速比1-11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58672亿元,增长20.2%,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97159亿元,增长20.6%,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154636亿元,增长20%,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3129亿元,增长11.8%,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24971亿元,增长22%,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6536亿元,增长12.8%,增速回落3.4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1-12月份,东部地区投资169939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03713亿元,增长25.8%,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86150亿元,增长24.2%,增速与1-11月份持平。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1-12月份,内资企业投资342148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10185亿元,增长8%,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外商投资10630亿元,增长14.5%,增速加快2.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05-12-15 15:27:42 点击次数:399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根据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实际完成工作量,实际已安装的设备和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以及其他费用的实际发生数计算的。没有形成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和预付工程款,以及需要安装而没有进行安装的设备等都不能计算投资完成额。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由直接费、间接费和计划利润三部分组成。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包括工作人员工资、生产工人辅助工资、工资附加费、办公费、旅差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保费、检验试验费、职工教育费、利息支出和其他间接费;计划利润是按国家规定的法定利润率和技术装备费率及其他附加费率计取的利润。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的计算公式一般为: 1、建筑工程投资额=Σ(实际完成的实物量×预算单价)×(1+间接费率)×(1+计划利润率); 2、安装工程投资额=Σ[(实际完成的实物量×预算单价)+(人工费×间接费率)]×(1+计划利润率); 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额的计算。需要安装设备的投资完成额,应在设备正式开始安装以后才计算投资完成额,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工具、器具一般在设备、工器具运到建设单位的仓库或指定地点,经验收合格后既可计算投资完成额;备品、备件和备用

设备的投资完成额,应在到货位验收合格后根据实际到货数计算。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投资额一律按实际价格计算。其他费用投 资完成额一般按财务实际支出计算。 固定资产投资额:又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工作量指标,它是一定数量的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价值表现。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 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构成: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工程内容和实现方式,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其他费用四个部分。 1、建筑工程: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是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安装工程:是指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又称安装工作量。在安装工程中,不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价值。 3、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是指建设单位或企、事业单位购置或自制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价值。新建单位及扩建单位的新建车间,按照设计或计划要求购置或自制的全部设备、工具、器具,不论是否达到固定资产标准均计入“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中。 4、其他费用:是指在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几项内容以外的各种应分摊计入固定资产的费用。 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计算方法: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其基本计算方法是一定时期完成的实物量乘以相应的价格。 计算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价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指标,计算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价格,应该反映一定时期固定资产的价值,即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真实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规模、水平和效果,便于进行综合平衡,原则上应以实际价格作为计算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价格依据。 计划总投资:指建设项目或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建设工程,按照总体设计规定的内容全部建成计划(或按设计概算或预算)需要的总投资。没有总体设计,分别按年内施工工程的计划总投资合计数填报。单纯购置单位应填报单纯购置的计划总投资。 实际完成投资额:指以货币表示的工作量指标,包括实际完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价值,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以及实际发生的其他费用。没用到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工程预付款和没有进行安装的需要安装的设备等,都不能计算投资完成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