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课改之路(喜头冯文广)

我的课改之路(喜头冯文广)

我的课改之路(喜头冯文广)
我的课改之路(喜头冯文广)

现将喜头镇云乐小学冯文广老师撰写的“我的课改之路”转发给老师们,供大家分享交流。

我的课改之路

仁怀市喜头镇云乐小学:冯文广

题记:

路遥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是停留在自己的历史中而不再前进,那是极为可悲的,我们只有不断的总结过去,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

新一轮课改、整体构建仁怀“三维四建”树人教育体系新的全面推进,2014年9月14—15日我参加了第五期仁怀市课改培训研修。教育局教研员周红梅老师对当前教育的分析和对教学改革的一番精彩、独到、精辟的见解,犹如一阵春风吹进我的心田。周红梅老师的话久久回荡在我的脑海。会后接着观摩了中枢三小李詹老师的精彩课堂,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老师也似乎轻松了,学生能力得到锻炼了。回顾自己走过的教学生涯,我突然意识到只知道埋头拉车不看路的悲哀。顿时明白了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我决心以一种全新的工作状态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两天的课改学习非常短暂,一晃就结束了,我回到家里彻夜难眠。一边拜读《仁怀课改100问》,一边思考,虽然下定决心实施课改。但也心存疑惑,自己所教的学生是农村学校学生,我能实施课改吗?我反复叩问自己。也听到前几期学习课改后开展课改的老师对课改的认识,他们的言谈中总觉得课改是花拳绣腿可能失败,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成绩一定会下降等,听到这些言论,内心非常纠结,但是我坚信教育局投入如此大的精力让我们培训研修,一定是考察研究、深思熟虑的。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选择了课改,便挑灯夜战分析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在本子上作好课改管理规划。回到学校大胆的进行课改。潜心研读《课改100问》和课改教育报刊,开始了最初艰难的课改,遇见不懂的就虚心和同事探讨如何课改,我在不断的实践中,把课改理念运用于班级管理,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在边学边改的过程中,苦乐并着。

学团建设

我和课改老师一样按照课改100问的要求做好了学团的组织建设,由于是农

村学校的学生,刚起步阶段的学团组建非常头疼,小组名称,奋斗目标,口号让学生讨论自己去想名称,口号,目标,他们所取得小组名称令人可笑,五年级学生了就讨论起名喜羊羊小组,懒洋洋小组,灰太狼小组、西瓜组等,非常庸俗。开始怎么引导去探讨找一个积极的组名都很难,无可赖何之余我包办对学生的均衡搭配分组,小组名称,订立目标等,在组团建设中我根据收集的情况进行整合。开展一个月的课改后,小组学生总觉得老师分得不公平总找我讨价还价,小组内的1号组员总是跟不上节奏,组长和小组成员纷纷要求重新组织学团,于是我按照学生的意愿,将各个小组的 1号成员重新编排一个组,由我亲自担任组长,我指定组内成绩好一点的担任副组长。并在课余时间耐心做好他们的工作,在一次次的谈话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培养,自信心得到了增强。针对这个“困难组”,我在平时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他们身上,给他们制订学习目标,安排练习时有意降低难度,让我感动的是我担任组长的学困生团队一天天的有了进步,他们能大胆的回答问题,还能上台展示汇报,每次设计的训练达标练习他们都能独立完成了。对于其他小组我并不是放手不管,而是管中有放,放中见严,培育自主学习的同时肯定学生的成长,提升他们“自学、自控、自信”的能力,不断激励他们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让他们与老师带的小组进行比拼,促进了班集体内各小组之间比,敢,超的良性循环氛围。把这个所谓的学困团带好后又放回回到原来的小组中。学期结束了,各小组的学习成绩,综合能力也明显提高。

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开学的第一天班会课上,我问学生,我们要课改还是按照原来传统的做法,学生纷纷发言,强烈要求课改,他们说,只有课改我们学的东西才不会忘记,我们才得到锻炼。通过询问测试,我抓住学生的心里,要求学生自己组织团,选择组员,取小组名称,定目标,定制度等,小组名称要有寓意,小组成员合理安排座位,自己建立帮扶结对,选择小组长和副组长。几分钟过后,各个小组讨论后上交名单,我看着他们交来的表册,看着各小组的成员名单表册,和小组名称,口号,我幸福泪水湿润了我的眼角。

导学案的编制,

做好导学案的编制,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我也和其他老师那样在导学案的编排上做到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知识结构。让基础薄弱的同学能有成就感,树立学习的信心。

由于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村级完小,没有很好的设备,导学案我没有下发给学生,只是自己作为备课流程指导该课堂任务。我所设计的题目都是现场出题在黑板上,学生马上自学,对学,群学、汇报,所以在课堂上学生表现非常活跃,延伸拓展生成的解题思路也很新颖。既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也培养了学生的解题技巧,受条件的限制,学生也跟着我适应了没有学案的学习。

学团评价和学生评价

我在学团的评价上和其他老师一样,开始是奖励小星星,发奖状,奖品等。由于农村学生的家长灌输的是知识改变命运,很多学生向往的是去大城市上学。只要品学兼优,都有机会去北京夏令营,在2014年的暑假,团市委组织农村优秀学生免费到北京参加夏令营活动,我班上袁琴同学成绩优异,参加了北京夏令营活动,给班级学生树立了标杆。到现在,班上的学生说,老师,我们向往的是把学习搞好,全面发展,各方面优秀了我们就有机会像袁琴同学那样免费的去北京参加夏令营活动,我们的目标是到北京上大学。我还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虽然我们处在农村,条件不怎么好,只要我们成绩优异,关注我们仁人志士会来扶持我们的。我向班级学生许诺,只要期末成绩全市第一名,老师想办法为你们统一服装,我也联系社会贤达为班级学生解决了服装,还筹措资金设立奖励。凡是代表学校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我自己出资金为其购置一套新的着装予以鼓励,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力范围内我也出资金购买器材。这样下来,我为学生袁琴购买服装一套到市参加小学生演讲比赛。为学生王国冀购买锁啦一支。为班级学生配置了象棋5副。学生也感受到努力学习会得到如此高的殊荣。有了这些更高级的精神向往,我对学生鼓励逐渐从学生目标的向往取代加星,物质奖励等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合素养培养建设

课改以来,我利用午休时间,组织班级学生学习下象棋,慢慢教会学生走象棋的步法,再让会下的带大家下象棋,缓解学习疲劳,也保证学生精力随时充沛。午休时间里,学生自由分组开始了象棋对抗。在地方课上,我还挖掘地域资源,收集材料,把古树文化、乡村旅游文化、长征文化融于课堂中,培养训练小导游,激发学生爱家乡,爱校园,宣传家乡的热情。

收获感动

课堂表现的变化

课改以来,我不断探索,重在训练提升学生的能力,把教师彻底解放出来。做到教师无为,造就学生精彩。把课堂主动权完全还给了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只为学生探索保驾护航.通过课改理念的指导。班级学生进步很快,特别是平时发言不大胆,成绩不突出的同学,他们能在课堂上举手上台展示,能正确的解决数学问题和课前预习。特别是袁琴,袁春,张启标,张博浩,盛倩雪等小组长,他们的语言表达,数学语言的准确表述,上台汇报的体态姿势等都非常好,课前三分钟的主持,他们去收集的数学知识也会让我要动脑筋思考才能得到答案。

团结协作的变化

课改后,我的班级管理轻松了,把班级管理全部交给了学生,教室布置由各小组去构思完成,我负责提供相关材料,其他的由各小组完成,没有想到在他们的合作下,各个板块的设计构思新颖,有创意。

组织管理上的变化

以前学校开展的每一次活动,我都得亲自动手,亲自去组织,通过课改我解脱了,学生的能力也体现出来了,还记得是12.9活动的前期组织让我有些感动,那是12月5日,喜头镇课改现场推进会在我们学校召开,学校安排在我班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三节教研课,活动结束了,全体老师在会议室开总结会,而班上的学生没有感到累、苦,自发组织在操场上排练歌曲。在12.9歌咏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更让我感动的是,我亲自带了4年多的学生,以前在礼仪上还有很多欠缺,看见客人去围观,而现在,他们看见客人到学校非常有礼貌,主动问好,午餐时主动把客人的碗筷收去洗。11月份,我受教研室的安排到遵义接受学习三天,出行之前,我把学习计划交给班长,我真的没有想到我不在学校,学生能完成我安排的教学任务。回来听校长说,你班学生太厉害了,我看到了课改才能真正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你的数学课程我安排了代课老师,可代课老师走进教室时他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学习,老师只能在教室里观看他们讲课。校长还说更厉害的是有一节课是你的搭档老师占用了你的课程,放学后小老师组织学生把教学内容完成后才放学,我当了一节课的门卫。

学风转变校风

课改后,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比、学、敢、帮、超的风气形成了,每天很早到学校把清洁区卫生打扫干净,自发组织到教室,小老师轮流主持学习。带动着整个学校的发展,其他班级也效仿我带的班级主动投入学习中。还记得有一次中心小学副校长秦书敏校长,很早就来到我们班教室门口观看了学生的表现,组织是那么井然有序,还以为我在补课。当他观课一短时间后,才到办公室找到我,对我说,这才叫课改,没有流于形式,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我们就需要这样的课改。到目前,在我班的带领下,全校学生8点40就进入教室在班长管理下主动学习,校风明显转变。

学生综合素养的变化

课改前,学生不喜欢参加活动,不喜欢学习新鲜有价值的东西,课改后,班级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能自发组织各项活动,也想表现自己,敢于和老师较量普通话,演讲,下象棋,打乒乓球等。日前,当我有事不能到学校时,我只把当日的学习任务交给班长,由班长组织学习上课。当接受任务组织活动,我也只把要求和任务想班长落实,由班长组织开展活动。

课改让我在学生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部分学生的表现已经超过了老师。看到了我们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看到学生精彩纷呈的表现和奇特的分析思维,更看到了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崭新局面。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走课改之路,做课程改革的忠实践行者,我们的学生将是未来社会合格的接班人。

最新我的课改之路发言稿

我的课改之路发言稿 开学之初,袁校长作了关于转变教学方式的讲话,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股改革的春风,在邗中的校园泛起了波澜。“转变教育方式,适应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我有幸地被选为初中语文组的代表,开设新模式的研究课,就《窗》这篇课文一共上了五堂课,如今再回首这五堂课,我想其实就是通过打磨,暴露问题,抛弃旧观念,凤凰涅盘,获取新的模式。 王国维先生在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斗胆借用一下,来形容我这五堂课以及这半个学期的实践所走过的历程。 阶段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想,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为什么我们举十隅,而学生不能反一隅时,我们依旧喋喋不休?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什么我们常常要代替学生来回答?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为什么我们更愿意灌输知识而不给他们反思的时间? 但是真要改革了,我又变的无所适从:一方面自己的观念无法立即改变,对新的教学方式很不适应,这课究竟应该怎么上?另一方面又很不放心学生,以前千叮咛万嘱咐的东西他们都不会,现在他们真的能自主学习吗? 面对着困惑,初中组经过学习和研讨,让我在迷茫中认准了方向:我们的课堂应当放手,将更多的空间让给学生,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让学生自主发展”来设计。 阶段二,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第一堂课上完之后的沮丧。课堂上很多次我都感觉我体内有无数的话语要喷薄而出,但是被我硬生生咽回。我管住了我自己的嘴,但我没有撬开学生的嘴,学生没有真正地动起来。原因在哪里?因为问题设计上的导向不明显,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大。 第二堂课,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将两个问题重新修改,导向明确,问题的设计使学生的思维能得以发散,有事可做,有话可说。课堂开始活跃,但思维一放开,我却又急于把他们的思维收回来,很显然,我自己在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同时,却又想要学生分析的一致性。所以在第二堂课上,我的话明显变多了,我太急于发挥自己的导向性,我想要牵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往我设计的思路上套。 感谢同仁们对我的批评,我想我在无意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就是传统课堂上的弊病,不敢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敢让课堂由“一言堂”变成“百家争鸣”。

小学语文老师成长故事-我的教学成长之路

小学语文老师成长故事-我的教学成长之路; 时间流逝飞快,不知不觉我已从事教育教学有十多年。回想以前自己的教学,觉得现在我的教学逐渐开始进行反思问题,研究问题,当然在反思中我也慢慢成长起来。虽然离成熟的教学教研相差甚远,但是我还是写一写自己的教学教研的成长之路。; 教研让我成为一名真正的语文教师; 以前总认为语文教学课前认真备课,上课照本宣科,让学生抄写、熟读、会背重点词句,教学任务就完成了。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讲台上的我犹如一位演讲家,滔滔不绝,学生的一张张小脸在沉默,一双双眼睛暗淡无神,感觉到我的语文教学出问题了。 自20**年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后,我带着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走入课改,当时在我们的头脑中就是课堂要“活”,我们上的语文课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上我们让学生把课文用绘画、小诗、歌曲、舞蹈……等新颖形式展示课堂的创新,这样我们的公开课、优秀课已在头脑中形成定式一定要让音乐、美术等多学科融入语文课堂.; 一次,我参加了小学语文听课,专家的讲解中我感受到一堂课成功之处在于课堂教学中是否从小处着眼,加强品词析句地指导,加强书写指导;是否引导学生感受语文课的语言味;是否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思想,尊重学生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观点。我反思自己的课堂只观注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新奇,而忽略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在后来的教学中每堂课下我都帮自己找找这堂课中我用了多少时间进行字、词、句、篇的教学,长期的反思让我的教学积累了一点经验。

在一次学校教研活动授课中,我所授《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教学中改变以往那种花很多时间用来让谈个性体验、展示自己的感悟成果,更重视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课堂让学生多读文本,说说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理解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学会运用作者优美的语言和总分的表达方法。课堂上我发现一张张快乐的小脸,一双双思考的眼神,一个个精彩的发言……我的教学方式受到当时中心教研组教师的一致好评。从此我知道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加强知识的传授,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教研提升我的课堂教学水平; 参加工作,我满腔热忱走入课堂,但是走入教室发现一切并非我想的那么容易,课堂中孩子们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听课、不会思考……等问题,教学出现高付出低效率。有了问题怎么解决? 开始生怕学校老师领导笑话,“正规军”连个学生也弄不到手上,我每次上课看邻班的老师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经过模仿学习我发现孩子渐渐知道学习了,模仿学习给我很大的信心。后来,我开始反思自已的课堂,发现学生不会听课的问题,我就开始查找有关如何培养学生听课习惯和听课能力的书藉。当发现学生不会学习时,我就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加以效仿……渐渐的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在发生着改变,这让我尝到书藉带来的进步。; 我带着自认为还算不错的教学方法参加优质课竞赛,失败的结果重重的打击我年青的盛气,静下来反思,仅靠一个人的自学、自悟是不行的。在以后参加教学活动竞赛时,在准备课时,我先经过自已读教材、教参试备课,邀请年级组几名教师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中心教研组长带领大家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制定,到教学设计

走课改之路创自我特色

走课改之路创自我特色 闵行区颛桥中学七年级《接力跑》单元教学流程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实施《体育与健身》课程时,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 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理念。在设计单元教学流程中, 以课改理念为核心,通过目标的确定、教材的分析、评价的实施等方面来促进健康、健身,形成奋进、自信、协作、创新、有个性特点的发展方式。 二、相关分析 1?教材分析:接力跑融接力技术与跑于一体,接力技术的好坏决定跑的成败,根据七年级接力跑的教材特点,确定下压式传接棒技术为重点内容。因此,把接力跑单元教学流程设计为四个课次。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是上海全面推进二期课改的首批实验群体,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但是,思维、实践等能力尚在发展之中。针对其特性,充分利用校园硬件,挖掘学生资源,促进学生成长。 三、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上挑式、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2、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通过接力跑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小组学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四、主要教学环节 1 ?自制接力棒、激发求知欲 第一课次:学习内容一一“上挑式”传接棒。课前引导学生对接力知识进行探究。 设计学生制作接力棒,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接力跑的兴趣,引导学生对上挑式技术要领的掌握,挖掘学生主动求知能力。 2.口诀化教学、学练显效率 第二课次:学习内容——“下压式”传接棒。研究教材,把技术要领编写成“口诀”的词句,便于学生记忆,建立正确传接技术的概念,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果。 3.技术寓游戏、巩固有兴趣 第三课次:学习内容一一“下压式”传接棒。重点是“引跑传接”的时机,根据接力跑技术的要点,发动学生结合教具、学生实际,相互用接力棒调整传接距离,在追逐游戏中学习技术,营造积极奋进的探究氛围,学生既学到传接棒技术,又增进练习的趣味性。 4.运用与实践、会学亦会用 第四课次:学习内容一一合理运用“上挑式与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运用学会技术同时,延伸为会学的方法,开展多种竞争、比赛,并设置不同的场景、环境,达到学习的目的。 闵行区颛桥中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接力跑》单元教学流程

我的成长之路演讲稿5篇

我的成长之路演讲稿5篇 我的成长之路演讲稿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成长之路是在读书中度过的。因为在上学前,我都是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慢慢成长的,而进入了学校,我才慢慢地学会独立,享受成长的欢乐! 能够说,从上小学的那一天起,就正式开始了我的成长之路。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欢乐的,每一天背着书包开开心心上学,放学后,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后就能够出去玩了,而上了初中,学习生活就开始变得紧张了,这种紧张的生活一向延续到高考结束的那一刻,而中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也让我体味到了什么叫做充实! 此刻,我已是大三的学生了,大学的生活已走过两年,大学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相对于中学的学习生活我们有了许多自由的时间,我从小就喜欢读课外书,看一些文学名著,而一向没有充裕的时间,而到了大学,没有课的时候,我常常去书馆看书,这正是我从小就向往的。 周末,总会和室友一齐去逛街,买一些自我喜欢的东西,还记得大一时,我们都不会花钱,每到月末,就会团体吃几天泡面,想起那段日子,我们总是会心一笑。 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我们必修的专业课,我们还能够把自我喜欢的课程作为我们的选修课,这不仅仅满足了我们的求知欲,也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了放松一下一周的心境,我常会在周六的晚上和同学一齐去参加舞会,在那里,我也认识了许多别的系的学生。 除了计算机,我还很喜欢英语,在上大一时,我就在课余时间做过英语家教,而在上次暑假,我还在一个辅导班里当英语教师,这让我积累了许多经验。再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一样会踏踏实实的学习,踏踏实实的做人,相信在离开大学学校的那一天,我会笑着对自我说:我努力了,我做到了。 我的成长之路演讲稿 我已经走过了20xx年的春夏秋冬,真怀念过去的点点滴滴。怀念依偎在父母怀里温暖、欢乐的感觉,怀念听着摇篮曲进入梦乡的那份恬静。那时的我是多么的无拘无束,无牵无挂,欢乐自在,生活在我的五彩斑斓的童年梦中。

反思我的“课改之路”

反思我的“课改之路”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反思我的“课改之路”文章内容 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反思我的课改之路”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学生 创造了有价值的学习方式,强调全面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它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增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作为 直跟随课改脚步的实验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在边学习边教学的过程中,我积极汲取和消化课改新思想、新理念,在完整的理论指导下,我投入到紧张的教学中去。 有人说: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经常回过头来,仔细思考一下,今后才能做得更好。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在四年的课改历程中,我感想颇多,现一一记录如下,愿与各位共同探讨 、对创设情境的几种做法:1、创设情境要充满童趣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

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 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 习中。如分与合,我设计了拍手、对口令等游戏,变换形式 地练习, 8 的组成我拍 2 下,同学们拍 6 下,也可同桌拍。 9 的组成,我说 8,学生说 1;也可我出卡片 8,学生出 1,也 可同桌玩。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加深了理解,在自然愉快 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 2.创设情境紧密联系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 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 加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 的,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如实践活动课《量一量》设 庹,并到篮球场去量,以小组为单位形成测量方案,尝试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学生兴趣很高,使课堂上所学的知 识充分体现在生活中,学生们深深感到:学数学,真有用! 从学生生活出发, 从学生的家庭入手, 从学生周围环境着眼, 是我们对如何实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几点感悟。 当然每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同,所处环境不一样,所选择 的方法更是不尽相同,不论怎样,只要注意挖掘,就会发现 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更是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服务 3.创设情境具有开放性 问题的设计十分重要,教师问得恰到好处,可以引发孩子的 思考,也可以练习让孩子问,逐渐到会问。可以设置具有挑 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 之”。 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 非常好, 将量渗透到生活实际中, 量出自己的一柞、 止 步、

我的骨干教师成长之路

我的骨干教师成长之路 年华似水,岁月飞逝,回首相视,竟已在教育这个行业里耕耘了十五载了。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是我一直秉承的理念。我曾多次对我的学生说“认真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共勉了。 多年以前,我曾经读过臧克家先生写的一段话:“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他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幼苗的人,他会欣赏到它生长的风烟;一个忘我工作的人,他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永远鲜活;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他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臧克家先生的诗句正是我从教多载心声的写照。2000年从海南琼海师范学校毕业,我走上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岗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开始体会了那诗句的甘甜。冬去春来,花谢花开,转眼间踏上讲台已十五载。流逝了却是永远难忘的岁月中,我经历了喜怒哀乐,也品味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我无怨无悔,也乐在其中! 2000年刚从师范毕业的我被分配在XX小学任教。那是一个偏僻的乡村小学,条件简陋。现实与理想的强烈落差,我觉得一下子心情跌到了谷底,也曾怀疑自己成为教师的选择。可当我面对那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目光,面对勤劳朴实的家长的殷切希望,我那彷徨、迟疑的念头顿时烟消云散了,于是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没有工作经验,我就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生成绩不理

想,我就放弃休息时间为学生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学年统考中,我所接的五年级二班的成绩便升至全镇第二名。还记得当年执教的班里有一位女学生,经常衣着不整洁,头发凌乱,上课总是一言不发,下课也不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学习成绩极不理想。经过多方了解,我知道了她同学父亲早逝,家境困难,又有严重的自卑心,同学们嫌她脏,都不愿意和她玩。同时我还惊奇地发现这位同学智商并不低,学习上只要一点拨就懂。于是,我就经常和她“套近乎”,请她帮老师收发作业,请她帮老师批改作业,……作为回报,我送她一把木头梳子,并告之老师希望见到漂亮的她。我还暗地里嘱咐同学们玩耍时邀请她。“丑小鸭”终于变了,曾同学的衣着变整洁了,头发也不乱了,也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了。一番“良苦用心”下,她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在期末考中取得了81分的好成绩,欣慰不已中我终于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伟大,至今我还能记得她那羞涩笑容中落出的两个浅浅酒窝。 在农村有太多的孩子需要老师的爱心浇铸他们脆弱的童年,而这决非仅靠教师高超的教学能力所能办得到的。在农村教学的八年工作中,这样的故事经历过许多。我相信只有无私地奉献爱,处处播洒爱,我们的学生才会在爱的激励下不断进取,成长为撑起祖国一片蓝天的栋梁。与此同时,我也获得了市、区优秀教师等称号,这些更加坚定了我的教育信念——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课改之路

课改之路 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文中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当今,“教育理念”一次风靡我国教育界。“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创新教育”等成为当下中国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成为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风向标。 作为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的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达到身体与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认真学习、认真摸索符合我们农村学校学生的课改之路。 在学习培训过程中我充分意识到成功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愉快体验,还有对学生的自信、自尊、良好的个性、健康状况、态度和行为的改善以及意志品质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必须转变自己教学观念,使自己不再是一个只懂得教书的教书匠,而是一个懂得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运用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同时还要不断的探索在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师语言的把握、课堂环境的布置、教风学风建设以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课堂潜在因素。 我深刻领悟到: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应努力实现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 新课程改革之路,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更需要学会互相学习,“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我通过互联网看课例、教育理论专刊等途径积极接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努力学习新课程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行之有效的结合我校的实际,深入思考,认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积极与同事交流讨论,新课改初具雏形,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旧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改实验中,我不断总结搜

我的成长之路演讲稿 孙佩佩

一路走来 东夏小学孙佩佩小时候,每当停电时,爸爸总会点亮一支蜡烛,望着那闪烁的光和晶莹泪,我常常不解的问:“爸爸,蜡烛为什么哭呢?”“傻孩子,它不是哭,他呀!是为能驱走黑暗而高兴呢!”那时的我,只能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然而从那一时起,我的心里就对红烛充满了特殊的感情。有人说:“蜡烛的光是短暂的、微弱的”,而我坚持选择红烛这一古老的话题。我是一名普通教师:心怀淡泊,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 时光倒回到半年前,那个带着行李走进东夏的我,怀揣着心中的理想,赫然的走上了三尺讲台,我想,我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但是这一路并没有想象中顺畅:这大半年的光景,有许多的心酸也有无尽的快乐:我时而为孩子们的不争气而急得跺脚;也时而为听到孩子们甜美无忌的祝福而感到快乐窝心。我在想,或许这就是我可以品尝到的幸福,一种独有教师可以品尝的幸福。而作为青年教师,为了使自己快速的成长,成为孩子们心中最理想的老师,我该做些什么努力呢? 首先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是为人师者的基本。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孩子,我们的点滴都会给他们留下永恒的印记,面对孩子,你呈现给他们的是什么,他们会放大两倍、三倍、甚至十倍地呈现给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年轻教师,我要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不要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有你

而留下遗憾。 其次要多读书,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读书,能够改变教师人生匮乏、贫弱、苍白的状态。走上课堂,照本宣科,捉襟见肘,多是因为读书太少。多读书,教师在课堂上、在生活中,才能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才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教师拥有了文化底蕴,你才会自如地面对学生,自如地应对各种问题。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完成其教书育人的使命。所以,我要让学习真正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 第三要虚心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由于缺乏资深教师的经验而出错。因此,我要积极向同事学习,多走进同年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大家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就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 还要让反思成为习惯,让反思促进成长。只要教学存在,反思就存在。但很多时候却不能及时地记录下来,这就导致了很多资源的浪费。我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快乐发展,让反思促进自己的成长。 泰戈尔说: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就是最美的“平

课改之路任重道远

课改之路任重道远 泸州天立国际学校何树文学生的分数是老师的功劳簿,也是老师的钱袋子,学生成绩的好坏关系到老师的评优、晋级。但以分数论英雄,学生们怕学物理;以分数论英雄,使我们失去“爱因斯坦”;以分数论英雄,中国至今没有培养出一个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专家对中学生做了调查,结果是最喜欢的学科:英、数;最不喜欢的学科:政、物;实用性最差的学科:政、史;内容偏多的学科:数、物;内容太难的学科:物、数;压力最大的学科:数、物。可见物理已成了中学生心中最难、最不喜欢的学科之一,看来物理的课改之路任重道远,而课改的成败主要还是在于我们一线的老师努力。有人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而我认为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不能将其完全对立起来看的。更何况在现在社会的大环境继续“穿新鞋,走老路”也是不现实的。下面谈谈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仅供同行参考。 一.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中我们十分注意初二的第一节物理课——“走进神奇”,教学中老师不仅仅指导学生看插图,还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吹不掉的乒乓球”(力学)、“重新沸腾的水”(热学)、“音叉激水”(声学)、“筷子折断”(光学)或“吹不灭的蜡烛”(光学)、“尖端放电”(电学)。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初步给学生展示了物理的几个板块的知识,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物理是有趣的,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

持的基础。 在讲沪科版课标教材的第一册第一章的第二节“科学探究之路”时,涉及到对科学探究七个环节的理解和认识,若照本宣科,甚至只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七个环节,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我们在讲这一节的时候,用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来使枯燥的七个环节活动起来。“一张纸能承重吗?”——提出问题;“能或不能”——猜想与假设;“动手准备器材”——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动手探究”——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根据实验探究作出评价”——评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时间是有限”,——交流与合作。 在讲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观察时,采用给学生调“可口可乐”的办法,收到了奇效。具体做法是:教师先将白糖展示给学生看,然后一本正经地说这可是老师的独家配方,故而另两种配料(有色的豆油,无色的醋)暂时保密。接下来老师将白糖、豆油、白醋倒入一烧杯中,并用筷子将搅拌均匀,用中指蘸一点“可口可乐”,迅速将中指弯曲,让食指放入口中,并做出很好吃的样子。最后鼓励学生来尝一尝,学生多半会上当的。这样教师可以顺势而为地指出学习物理应注意——观察,学生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巧卖“关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讲摩擦力时,设计一个拔河的小游戏,请同学来和老师拔河,学生表现的很兴奋,都表示愿意和老师比赛。我拿出事前准备好的一端涂有油的棍子,说今天我们就用它来拔河。第一次选择一名女生,请学生猜一猜谁能获胜?同学们异口同声:老师。可结果是我输了,

我的成长之路教师演讲稿精选

我的成长之路教师演讲稿精选 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我的成长之路教师演讲稿精选》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想说:其实地上有很多路,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坚持走下来,一定会越来越宽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人生之路。回望我自己走过的路,虽然不那么宽广,不那么平坦,却洒满了汗水和泪水,也留下了一串串用心走出的深深脚印…… 村小、实小、名校——我的行走之路 回顾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十几年历程,有这样几个词将记刻在我人生的辞典中:村小、实小、名校,它们是我人生山路上的一级级台阶。 1989年中师毕业后,千方百计想留城的我,连乡镇中心小学都无法留下,被分配到一所村小工作,而且一呆就是十一年。一开始我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常常废寝忘食,曾一人担任两个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还得兼顾一个班的班主任。可是为师之路也不是平坦的,记得上班没几天,我就遇到了“麻烦”,乡镇教育助理来听课,我穿着一件红衬衫,踌躇满志、信心十足讲了起来,可他们的评价是:此人油腔滑调,讲课重点不突出,对我的教学能力很是担心。

为此,我几天睡不着觉,这就是想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我?从此,我刻苦学习,虚心求教,终于在第一次参加乡镇统考中,所教班级的成绩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才打消他们的担心。渐渐地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社会的赞许。 可是几年下来,我又开始思考了,这就是我的教育理想吗?就这样成为一个“教书匠”?显然不能。于是我静下心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常常挑灯夜战。没有资料,采取自费订阅和去书店购买;没有专家指导,我就到处请教,市县教研室是我常去的地方,并且一听说有教学业务的学习和比赛,我都尽力参加,有时还毛遂自荐。那些日子里我不仅出色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还多次参加了教学比赛,每一次参与都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渐渐地我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土专家”。1995年我被建湖县教育局聘为小学数学教学能手,1998年我被评为盐城市小学数学教学能手,作为村小的老师能成为市级教学能手,成为当地的美谈。然而别人不知道,这是我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当别人在休假的时候我在研读教育专著,别人在热衷于搞家教的时候我在钻研教材,我曾几乎读完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所有著作,研读了十多本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专著,以至到了结婚的时候我连一台象样的电视机都买不起,因为我的微薄工资几乎都投进了购买资料和自费出去学习了。所以当我看到有名师

CMTS头端CASA的常用命令

CMTS头端CASA的常用命令 1、查看头端的当前配置; CASA-CMTS#show running-config 2、查看系统软件版本 CASA-CMTS#show version 3、查看系统硬件配置 CASA-CMTS#show system 4、检查当前cable modem的上线统计信息: CASA-C2200#sh cable modem summart total 5、检查当前上行口0/0.0/0的cable modem的上线统计信 息; CASA-C2200#sh cable modem upstream 0/0.0/0 6、检查当前上行口0/0.0/0的cable modem所对应的cpe CASA-C2200#sh cable modem upstream 0/0.0/0 Cpe 7、检查当前所有信道的使用率 CASA-C2200#sh docsis channel utilization Downstream slot/prot/channel utilization(%) 0/0/0 100 0/0/1 41 0/0/2 0 0/0/3 0

0/1/0 46 0/1/1 51 0/1/2 0 0/1/3 0 0/2/0 21 0/2/1 16 0/2/2 0 0/2/3 0 0/3/0 0 0/3/1 0 0/3/2 0 0/3/3 0 upstream slot/prot/channel utilization(%) 1/0.0 9 1/0.1 28 1/1.0 34 1/1.1 56 1/2.0 45 1/2.1 4 1/3.0 55 1/3.1 55 1/4.0 23

学习名师,催人进步

学习名师,催人进步 最近,我再次捧起了《吴正宪与小学数学》一书,吴老师在书中用简明 的语言,具体的事例,以“我的成长之路”、“我的教育观”、“走进课堂”几个版块,深入浅出地将她一路走来的思索和心声娓娓道来。尽管在这之前对她的教学艺术和人生经历已经略知一二,但仍然觉得这本书常读常新、爱不释手。 反思起来,我之所以爱读这本书,可能有这样的三个原因:首先,让我惊叹的是她的教学艺术,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自己的爱心真情来感染孩子,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孩子。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石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其次,让我仰慕的是吴正宪老师的成功。多本书籍出版,教改文章常见于教育教学报刊上;不断应邀讲学、作报告,每场报告都引起强烈反响;曾登上国际数学研讨会的讲台宣读论文……这些成就都是教师的最高荣誉,其中任何一点都让我钦佩。最后,让我深思的是吴正宪的经历。她从名师到教研员,多年如一日地躬身而行,工作仅仅十年就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她1 6岁就开始教书,仅仅中学毕业,更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只是通过自己默默地耕耘,虚心地讨教,才换来了今天的丰硕的成果。她的经历激发了我,使我产生了奋斗的激情。 作为一名教师,热爱是前提。吴正宪说:“我一上讲台,就融入了学生世界,全身心地投入数学教学之中,其他一切便都忘记了。只有教数学的人被数学的魅力打动了,学习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所深深吸引。”正是这份热

爱,让吴老师以情激情,用智慧创造了唯美的课堂,让吴老师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首先取决于他对教育事业、对所教学科的热爱。 所有优秀教师的成功,无一例外地来自长期、扎实的教育实践。她有丰富的教研实践经验,为了提高教研工作质量,优质为基层服务,她做了大量工作。她创造了多种教研活动形式,还亲自为老师们上研究课,她的教研活动深受教师们的欢迎,老师们称她是实践型、研究型、学者型、服务型的教研员。正是这些实践,成就了她的理想,人们都说,在学校,吴正宪是一个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教师;在教研室吴正宪是一个受学校和教师们欢迎的教研员。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必须植根于多年的教学实践。 大量的阅读,勤奋的学习,为成就今天的一代小学数学名师吴正宪打下了厚重的伏笔。多年来,吴正宪几十年如一日,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正是这些,为她提高数学素养奠定了基础。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不能只满足课堂教学技能技巧的提高,不能只做一辈子教书匠,善于学习,才能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 吴正宪在顽强、自觉学习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反思,通过思考,她对教育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很欣赏吴老师有关思考的论述,她说“多年的教改实践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在教学工作中人人都会产生点点滴滴的体会,或深刻,或肤浅,如果放松,则稍纵即逝;如果稍稍留心,把它记下来,哪怕是肤浅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觉思维,都会带来日后冷静的思考。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她还说“在众多学术研究成果面前,在繁杂的教育信息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汲取过滤。学习百家之长,博众家之采,结合自己实际创出特色”。这就是名师的反思,既要勤思、还要具有理性的批判精神,做到善思。人类文明史本身就是一部批判史,在批判中否定,在批判中更新,在批判中进步。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就要

我的教学成长之路 刘敏

我的教学成长之路 刘敏今年9月,我又一次踏进了清塘铺镇完小。十年前,我作为一名学生,从这里走出去,十年后,我换了一个身份,从学生换成了老师,再一次踏进这里,成为了清小这个大家庭里面的一份子。 不经意间,我教师生涯的第一个学期就快接近尾声了。回顾自己这一学期走过的教学之路,真是欢乐与辛酸同行,收获与遗憾同在。 对于初上讲台的我,在教师这条道上,就如我们班的孩子,一个才进学校的一年级小学生,什么都是从头开始学,尤其是我,学的是数学,语文真是我的短处,结果进来学校后,被告知我要从事语文教学兼班主任,而且还是一年级,当时的我,真的是迷茫而无助的,因为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去管理那群才走进小学的娃娃们,我也不知道语文教学该怎么教,重点是什么,课时怎么安排,除了课本知识,还应该怎么去拓展他们的知识……一切的一切,对我都是一个个挑战。 记得才开学,我们班学习写单韵母a,我花了两天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写,都还有很多人写不好,那时的我完全是崩溃的,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总之,开学的那段时间,是我这学期最难熬的日子,一节课永远都上不完计划的内容,甚至有时上课上得自己都上不下去了,为此,我哭过,无助过,也质疑过自己,是不是自己不会教书,是不是自己一开始就走错了一条道,教师这行业并不适合我。 所以,当接到要进行教学比武通知的时候,我真的是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但非常值得庆幸的是,学校配了一个非常好的指导老师罗老师来指导我,放学后罗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尽心尽力的对我进行指导,提出我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给我上带班课,听我的常态课,一切她能帮忙的,定尽全力的帮助我,只是比赛的时候,一我自己的心态不好,太紧张,二是我经验缺乏,不能坦然自若的处理各种课堂突发状况,因此在比赛中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这让我有点愧对于师傅。但这次教学比武却让我学会了很多,我知道了详案该怎么写,也让我知道了,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紧紧相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保证课堂的有效性等等。也正因为有了这一次教学比武的经历,在面对中心校的教学比武时,我没有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与无助,更多了一点对自己的肯定,虽然成绩仍然不是很理想,但我觉得自己能两次站上教学比武的讲台上,就已经够了。因为有人跟我说过:一个人,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经验是靠慢慢积累的,每一次,你只要突破了自己,挑战了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就值得表扬。 就这么不知不觉,我从才开始的懵懂新老师,变成现在能独当一面,管理好我们班学生的老师,这中间所经历的种种,也许只有自己能懂,但不管过程多么

我的成长之路演讲稿(教师)

---------------------------------------------------------------范文最新推荐------------------------------------------------------ 我的成长之路演讲稿(教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欢聚一堂,共度今天的美好时光。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成长之路》。 岁月葱茏,一晃又是年末。一年来,我坚守真真切切做人,踏踏实事做事,认认真真的学习,兢兢业业的工作。可以说,忙碌伴随着经历,汗水孕育了成长。 踏入教研室这块平台,我深刻的感受到山之高,林之密,树之大,才之多。高手如云,遍布林海。相形之下,我是那么浅薄,犹如幼儿园刚刚起步的娃娃,在教研教改方面一片空白而不知所措。记忆最深的是,当田主任将厚厚的一沓数学资料书放到我的办公桌上,并告诉我再过一个礼拜,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到灵口小学调研,要我充分做好应届的准备的时候,我懵懂了。担忧和恐惧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头顶。虽说,我在教学一线负责教学管理十几年,可我一直担任的是五、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对于数学学科,我还真是所知甚少,教研教改不是做题,教学研究也不是上课。要求我不仅要和数学专家面对面交流, 1 / 17

还要对从教二十多年的优秀数学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这还真不是临阵磨枪就可以做到的。我害怕因我的无知闹出笑话;我担心,我所学的皮毛无以和专家面对面的交流而让单位蒙羞;我更怯于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深入贯彻分层教学的理念。这些像更大的一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强迫自己进入炼狱般的学习。强迫自己看数学课标,强迫自己一遍又一遍的做题,强迫自己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强迫自己和数学老师交流。强迫自己反反复复寻找数学感觉。12本数学教材,几乎是我每天都要温习的课程。为了深切的感知《观察物体》的内容,我的办公桌上经常堆积着用土豆切成的小正方体,用纸叠的大正方体,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摆放来深化理解;为了将不懂的问题彻底弄明白,从二楼到一楼,我无数次地向慧珍杨老师请教数学立体图形的感觉,请教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体现。为了弄清《旋转和平移》,我一次次的用纸条拼接,用圆珠笔在纸上画。我知道,要想胜任小学数学教研员的工作,我必须不停的学习,不厌其烦的练习,从零做起,从一步一步开始。 那一年我负责审定小学1—6年级的数学期末考试试题,我做了不下8遍,我仔细翻找了每一个知识点,我反复计算每一道题的答案。我一道题一道题的验证,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考试虽已过去很久了,我的心依然悬在半空。那一年,我明白了什么叫如履薄冰,什么是胆

我们的课改之路在何方

我们的课改之路在何方 说到课改工作,在我们普通的农村学校看来,派出去的教师参加教育发达地区先进教学与管理的观摩培训也不在少数,但落实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与教学管理中则大多呈现出全面开花,形式上十分热闹而实际效果上起色不很明显,在体现课改的方式上,不少农村学校找不到突破口,多以听听课、评评课、写写文章。如果要上课题也是停留在文字上的多,实际工作中坚持付诸实践的少,更有甚者歪理曲理解为是给学校装门面,为教师个人评职称创造条件,使得教育科研不能有效融合于学校课改的实际,形成研与用两张皮的现象。所以日复一日,工作照样在做,学校教学风格仍涛声依旧,总是难登大雅之堂。我作为校长,应负主要责任,静下心来,实实在在带领老师们踏上精品教研之路在何方啊? ㈠该不该接受课改 师培训、行政号召……。应该说大政方针已定,不是改不改的问题,只是如何改,改的实际效果问题,因此课改工作毋容置疑,从工作纪律上讲,我们应该接受课改,可现实中有两大沟壑始终难以逾越。一是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中知识与能力两项指标孰轻孰重难以取舍,能力高低评判难以操作和量化,为公平和稳定起见,国家考试制度也是在摸索中艰难前行,目前仍以文化知识考核为主,学生能力考核为辅,考试的指挥棒决定着人们的工作取向,这应该说是主要原因。二是执教者传统的教学思维惯性难以克服,几十年如一日的(老师讲、学生听占据主课堂)时间+汗水,照样在出“成绩”,因此不管学生能力如何,只要分数高就行,教师教死书、学生死读书,泯灭了教育的真谛,扼杀了学生发展的潜能。现实中的“高分低能”、“读大学无用论”、“大学毕业即失业”、“北大生辍学读技校”等怪现象将教学改革的功利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教师、家长与学生的思想上、意识形态上树起了一道困绕和阻碍课改的高墙,形成了教师改家长压,学校改家里补,课堂改课后补”的怪圈。三是我们的老师在心理上没有做好课改的准备,看课改的眼光短浅,总是认为习惯了的传统方法来得简单快捷,课改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工作上,是一种额外工作负担,没能认识到成功的课改就是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最捷径的路子。这三大原因是目前导致我们课改工作迟迟不能大刀阔斧推动的主要症结。第一个层面是国家战略,相信它的实质性改革只是时间早迟的问题,一旦时机成熟,是带有行政强制手段的。第二个层面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当务之急了。换句话说,你准备好了吗?可以不要求一蹴而就,但应该行动起来,首先从观念上改变自己,改改传统的教学思想,反思一下自己一路走来所用的套路、效果如何?乏味不?学生欢迎不?时代如此高速在发展,而我们的教学思想和手法仍停止不前,不落伍才怪。其次从理论上丰富自己,多学习,多借鉴,让自己改起来有底气。再就是从课堂上着手,试着改改满堂灌的陋习,多放手一下学生,关键看你如何设计、如何组织使放而不乱,达到预期目的。不要奢想一两堂课就有效果,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地约束自己少讲,培养学生多“动”(动手、动口、动脑),习惯一旦养成可能就会春暖花开。分析不愿做的原因可能有:一是怕失败,功利心作祟;二是怕麻烦,老套路轻车熟路,最关键是第二点,这需要我们提升师德修养,践行学高为师的价值观。试想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有想成为优秀教师的追求,困难都可以克服,但如果任何一项改革都患得患失,那也终将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应该行动起来,紧跟形势,接受课改。 ㈡如何进行课改? 课改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设计,而且也是一个复杂工程。目前也还没有一条完全畅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路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翻转课堂,解决“如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个问题,现实版中很多名人大师创设的各种教学法都是在围攻这个堡垒,找最佳的突破口。虽教无定法,但主攻方向没变,我们听专家辅导,看

我的教学成长之路作者

一、苦练基本功 冰心说“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谁又知道,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为了练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每天都要定时听少儿广播中的《讲故事》,学习播音员的语速,语调,我还特意买了有关讲故事、名师讲课的碟片,我不仅琢磨主持人的抑扬顿挫,表情变化,甚至要模仿她的一举一动。比如,请人发言,伸出手掌,以示尊重,而不是用手指去指。为了写好粉笔字,每天回到家,我都要临摹字帖,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除了苦练基本功以外,我的爱好就是读书。因为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机智应变,左右逢源,才能胜任传承文化、教书育人的工作。由于自己的不懈努力,多次在教师节被评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 二、勇上公开课 着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根治自身的顽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专家面前真真实实地展露你存在的问题,请他们毫不留情地给你做思想内源的‘外科手术’,让你在‘痛苦’中脱胎换骨。”事实确实如此,每上一节公开课,对自己都是一次洗礼,一次进步。多年来,对领导交给的授课任务,我从不推辞。并尽力向多方请教,精心预设,追求课堂的清新、活泼、开放,张弛有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感悟语言,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体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1998年,我执教《手术台就是阵地》。上课伊始,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课前查了很多有关白求恩的故事以及有关国际主义精神的故事,在授课结束时,我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补充这些资料,学生们兴趣大增,赢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啧啧称赞。2006年,我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放飞理想》。虽然,我没有听过类似的课,但我敢于尝试,不怕失败。课后,镇上的一位领导说我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公开课让我受益匪浅,名师的“把脉”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同事的赞赏,让我看到了人生的价值。 三、勤写教后记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名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况且时代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老师的教学更要与时俱进。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教学设计肯定要被淘汰。社会现实逼迫老师在不断学习积累知识的同时,更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思路,在反思中前进。近几年,我养成了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无论是听课,还是上课,对课堂上的成功经验,失败的教训,哪怕是小小的创新,一闪而过的灵感,我都及时记录下来,并与相关的理论结合,对照,争取在下一节课中有新的突破。这样,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还提高了写作能力。 四、不断充电 一个不会学习的人永远不会是一个成功的人,要教给学生知识,你就必须拥有比学生多得多的知识。在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里,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你稍稍迟疑,就会被远远的落下。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在做还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我每天都要上网学习,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整理成文,发表很多网站的教学资源网,得到了其他老师的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