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安全生产技术课后作业

化工安全生产技术课后作业

化工安全生产技术课后作业
化工安全生产技术课后作业

化工安全生产技术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化学工业的特点()

A装置型工业 B资金密集型工业 C知识密集型工业 D高能耗、资源密集型工业 E多污染工业

2、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

A物料多样化 B工艺条件苛刻 C装置规模大型化 D装置的连续化与自动化

3、化工生产常见的危险性有哪些()

A 燃烧性和火灾危险

B 爆炸性

C 介质的毒性

D 材料的腐蚀性 E可燃、有毒气体

4、可燃性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可分为()

A Ⅰ

B Ⅱ

C 甲、乙两类

D 甲、乙、丙三类

5、《建筑设计规范》GBJ-16中,将化工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类。

A 三

B 四

C 甲、乙两类 D甲、乙、丙三类 E 五

6、《建筑设计规范》GBJ-16中,将仓库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类

A 三

B 四

C 甲、乙两类 D甲、乙、丙三类 E 五

7、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原则是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按有关规定将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为()类

A 0区

B 1区

C 2区

D 3区 E附加2区

8、按化工反应的危险性程度增加的顺序,可将化工过程分为()类。

A 三

B 四

C 甲、乙两类 D甲、乙、丙三类

9、对氧化物质的控制是常用的氧化反应过程安全控制技术,其主要手段有()。

A 惰性气体保护

B 合理选择物料配比 C保持安全环境

10、常用的氯化方法有()。

A热氯化法 B 光氯化法 C 催化氨化法 D氧氯化法

11、化工单元操作是化工生产中具有共同的物理变化特点的基本操作,化工单元操作既是()的过程,控制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是化工安全生产工程的

重点。

A 能量集聚

B 传输的过程

C 两类危险源相互作用

12、固体物料分为块状物料和粉状物料,在实际生产中多采用()以及气力输送(风送)等多种方式进行输送。

A皮带输送机 B螺旋输送机 C刮板输送机 D链斗输送机 E斗式提升机13、气力输送是凭借真空泵或风机产生的气流动力来移动物料,以实现物料输送。与其他输送方式相比,气力输送系统具有()、劳动条件好,易实现自动化且输送距离远。

A构造简单 B密闭性好 C物料损失少 D粉尘少

14、气一液混合是两相混合,分气体在液体中分散和液体在气体中分散两种。对于气液分散可借助机械搅拌实现气体的分配,防止形成()。

A 爆炸性混合物

B 溶液

C 悬浮物

D 乳液

15、气一液混合是两相混合,如果液体是易燃的,分散的是空气,则可在气液界面之上形成()。要采取低流速或低压报警、自动断路、防止静电产生等安全防护措施,才能使混合顺利进行。

A易燃蒸气一空气的混合物 B易燃烟雾或易燃泡沫 C 悬浮物 D 乳液16、气一液混合是两相混合,如果是液体在气体中分散,可能会形成毒性或易燃性悬浮微粒,要采取()安全措施。

A防毒 B防燃 C 防烫伤 D 防灼伤

17、《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2009)将危险化学品分为()、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以及腐蚀品。

A 爆炸品

B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 易燃液体

D 易燃固体

18、危险化学品的固有危险性参考前欧共体危险品分类,可划分为()。A物理化学危险性 B生物危险性 C环境污染危险性 D 火灾危险性

19、危险化学品的固有危险性中的生物危险性主要指()。

A毒性 B腐蚀性和刺激性危险 C致癌危险性 D 致变危险性

20、危险化学品的固有危险性中的物理化学危险性主要指()。

A爆炸危险性 B氧化危险性 C易燃危险性 D 致变危险性

21、一般从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险性分析其固有危险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大体上可划分为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灼伤事故、辐射事故和其他危险化学品事故。

A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B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C危险化学品中毒D危险化学品窒息事故

22、危险化学品事故从危险化学品的类型上可分为()。

A爆炸品事故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事故 C腐蚀品事故 D 毒害品事故23、危险化学品事故从事故类型上可分为()。

A单一型 B复合型 C腐蚀品事故 D 毒害品事故

24、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具有()。

A突发性 B复杂性 C严重性 D 持久性及社会性

25、危险化学品事故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A财产损失 B环境污染 C突发 D 持久

26、心肺复苏术是用于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意识丧失病人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来向患者提供最低限度的脑供血。

A口对口吹气 B胸外心脏按压 C送医院 D 就地治疗

27、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心肺复苏的第一步抢救技术。常用的开放气道的方法有()。

A仰面抬颈法 B仰面举颏法 C托下颌法 D 扩张法

28、当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造成人员有较严重的威胁生命的出血性外伤时,现场救治人员必须一边进行心肺复苏,一边及时根据伤口出血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常用的主要有()等止血方法。

A加压包扎止血法 B指压止血法 C强屈关节止血法 D 止血带止血法

29、燃烧虽然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其条件包括()三者缺一不可。

A可燃物 B助燃物 C点火源 D 氧气

30、点火源是指能够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点火源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以下()。

A 明火

B 高热物体及高温表面

C 自行发热

D 化学反应热、光线和射线

31、化学爆炸,按照爆炸的瞬时燃烧速度的不同,可分为()。

A 爆燃

B 爆炸

C 爆轰

D 核爆

32、火灾是失去控制而蔓延形成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根据可燃物的形态,可将火灾分为()。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C类火灾

D、D类火灾

E、E类火灾

33、火灾可根据人员伤亡数目,财产损失金额将火灾分为以下()种。

A 特别重大火灾

B 重大火灾

C 较大火灾

D 一般火灾

34、防火防爆技术措施是根据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发展的特点,消除或抑制燃烧爆炸条件的形成,从根本上减小或消除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具体措施包括:()。

A 控制火灾爆炸危险性物质和能量;

B 控制点火源及采取各种阻隔手段,阻止火灾爆炸事故灾害的扩大。

C 不可预见,见机行事

35、常用的防爆泄压装置有()。

A 安全阀

B 防爆片

C 泄爆门(窗)

D 放空(阀)管

36、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当其中一个条件被去除或消弱时,就可有效阻止燃烧的进行。灭火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以下()种。

A 冷却灭火

B 窒息灭火

C 隔离灭火

D 化学抑制灭火

37、火灾不仅能在建筑物内部蔓延,还能在相连或相隔一段距离的建筑物蔓延。造成火灾蔓延的主要原因有()。

A 热辐射

B 热对流

C 飞溅物

D 风

38、防火分隔物是指能把建筑内部分隔成若干较小的防火空间,并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的物体。常用防火分隔物有()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等。A防火墙 B防火门 C防火卷帘 D防火水幕带

39、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最低耐火极限决定的。在我国,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级。

A 五

B 四

C 甲、乙两级 D甲、乙、丙三级

40、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主要由制成建筑构件的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而决定。

不同燃烧性能的建筑材料,制成建筑构件后,其燃烧性能可分为()。

A 不燃烧体

B 难燃烧体

C 燃烧体 D绝热体

41、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构件在标准耐火试验中,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止的这段时间,称为构件的耐火极限,用小时表示。

A 失去稳定性 B失去完整性 C 失去绝热性 D 粉碎性

42、爆炸也称为瞬时燃烧现象,爆炸产生的气体和热量在极短时间内高度集中,具有极大的压力和密度,其产生的巨大力量会使周围介质受到严重破坏。爆炸的破坏作用主要包括()。

A 爆炸形成的火球对物体的直接破坏

B爆炸形成的固体飞散物的冲击作用

C爆炸形成的空气冲击波对物体及人体的伤害

D 爆炸形成的辐射的破坏

43、压力容器的形式很多,根据不同要求,分类方法也不同,从安全管理和技术监督角度进行分类按安全管理角度分类,一般把压力容器分为()。

A固定式容器 B移动式容器 C载人容器 D 换热压力容器

44、压力容器的形式很多,根据不同要求,分类方法也不同,按其作用原理分类压力容器可分为()。

A反应压力容器 B换热压力容器 C 分离压力容器 D储存压力容器

45、我国《压力容器、金属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根据容器压力的高低、介质的危害程度及在使用中的重要性,将压力容器分为()。

A一类容器 B二类容器 C 三类容器 D四类容器

46、接载热介质,锅炉可分为()。

A 蒸汽锅炉 B热水锅炉 C汽水两用锅炉 D热风锅炉 E 有机热载体锅炉

47、按锅炉结构形式,锅炉可分为和真空锅炉。

A火管锅炉(锅壳锅炉) B水管锅炉 C水火管锅炉 D热管锅炉

48、按用途不同,锅炉可分为()和生活锅炉。

A电站锅炉 B工业锅炉 C机车锅炉 D船舶锅炉

49、按容量大小,锅炉可分为()。

A 大型锅炉 B中型锅炉 C小型锅炉 D 微型锅炉

50、按压力等级分类,锅炉可分为()亚临界压力锅炉(15.7~19.6MPa)、超临界压力锅炉(出口蒸汽压力大于22.1MPa,即高于临界压力。)

A低压锅炉(P<2.5 MPa) B 中压锅炉(2.9~4.9 MPa)

C 高压锅炉(7.8~10.8 MPa) D超高压锅炉(11.8~14.7 MPa)

51、气瓶按制造方法可分为()。

A 焊接气瓶 B管制气瓶 C冲拔拉伸气瓶 D 缠绕式气瓶

52、气瓶按按使用参数可分为()。

A 永久气体气瓶 B高压液化气体气瓶C低压液化气体气瓶 D 溶解气体气瓶

53、压力管道系指《特殊设备安全监测条例》限定范围内的管道,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承压管道。压力管道按其类别不同,可分为()等类别

A 长输管道(GA)

B 公用管道(GB)

C 工业管道(GC)

D 农用管道(GD)

54、触电事故有电击和电伤两种,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可分为()种情况。

A 单相触电

B 两相触电

C 跨步电压触电

D 三相触电

55、电伤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电伤包括电烧伤、()等多种伤害。

A电烙印 B皮肤金属化 C机械损伤 D电光眼

56、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感觉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时间越短,伤害越严重。对于工频交流电,按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的不同以及人体呈现的反应不同,将作用于人体的电流划分为()。

A感知电流和感知阈值 B摆脱电流和摆脱阈值

C室颤电流和室颤阈值 D安全电流和安全阈值

57、直接接触触电即为直接接触电击,它是指人体直接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直接接触触电的防护措施有()。

A绝缘 B屏护 C间距 D 保护接地

58、间接接触触电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电的导体发生的电击(如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间接接触触电的防护措施有()等。

A 保护接地 B保护接零 C 绝缘 D等电位连接

59、《安全电压》(GB 3805—1983)规定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应根据作业场所、操作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线路状况等因素选用。

A 42、36、24、12 和6 V

B 36、24、12 和6 V

C 42、36、24、12 V

D 42、 24、12 和6 V

60、静电,并非绝对静止的电,而是在宏观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静电的起电方式有()。

A 接触-分离起电 B破断起电 C 电荷迁移 D感应起电

61、静电,并非绝对静止的电,而是在宏观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静电的类型()。

A 固体静电 B液体静电 C 粉尘静电 D人体静电 E 蒸汽和气体静电

62、静电的消失有两种主要方式,即静电放电和静电泄漏。静电放电主要是通过空气发生的常见的形式有()。

A 电晕放电 B刷型放电 C 火花放电 D雷型放电 E 接触放电

63、静电灾害的消减措施包括()。

A 控制静电产生的措施 B防止静电积累的措施C 防止爆炸性混合物形成的措施 D 控制静电火花

64、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放电现象,雷电分为()。

A直击雷 B 感应雷 C 球雷 D 放点雷

65、由于雷电具有电流很大、电压很高、冲击性很强等特点,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且破坏力很大。就其破坏因素来看,雷电具有等三方面的破坏作用。

A 电性质

B 热性质

C 机械性质

D 物理性

66、()是经常采用的防雷装置。

A 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网 D避雷带 E避雷器

67、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气线路应敷设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距离释放源较远的位置。当易燃物质密度比空气大时,电气线路应在();架空敷设时宜采用电缆桥架;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充砂,并宜设置排水设施。

A建筑物的内墙敷设 B 较低处敷设

C 电缆沟敷设

D 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

68、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当易燃物质密度比空气小时,电气线路宜()。 A在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

B.在较低处敷设或电缆沟敷设

C.在电缆沟敷设,沟内应充砂,并直设置排水设施

D.沿建筑物的内墙敷设

69、化工检修分为计划检修与计划外检修,化工检修具有()的特点。

A 频繁

B 复杂

C 危险性大

D 计划性强

70、要搞好化工检修安全管理工作,应从()方面进行着手努力。

A 组织领导

B 制定检修计划

C 安全教育

D 安全检查

71、为搞好化工检修安全管理工作,其检修的安全检查主要包括对()。

A 检修项目的检查

B 检修机具的检查

C 检修现场的巡回检查

D 检修教育的检查

72、对压力感器的检修和维护时,检修前准备包括()。

A备齐图纸和技术资料,必要时编写施工方案

B备齐机具、量具、材料和劳动保护用品

C施工现场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D购买安全附件

73、装置检修后因生产任务紧张,急需马上投产,时间紧,任务重,安全工作责任大但要做到()。

A清理检修施工现场

B试车以检验装置检修的可靠性

C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D 以上都要做到

74、生产装置安全运行的主要准备工作为()。

A建立组织保证体系

B.制定翔实的运行方案

C化工装置的置换、吹扫与清洗等准备工作

D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写

75、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

()。

A劳动生理危害因素B.职业性危害因素

C.劳动心理危害因素D.劳动环境危害因素

76、以下职业性危害因素中,高温、辐射、噪声属于()。

A物理因素B.化学因素C.生物因素D.劳动心理因素

78、下列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属于化学因素的是()。

A病毒B.真菌C.工业毒物D.辐射

79、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概括为()三类

A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B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C 作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D 生活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80、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有害因素主要为()。

A化学性有害因素

B物理性有害因素

C生物性有害因素

D劳动组织和制度的不合理因素

81、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有害因素()。

A劳动组织和制度的不合理

B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

C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D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E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的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设备等

82、作业环境中的职业病有害因素()。

A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

B缺少必要的卫生工程技术设施,

C在空气中含氧较少的地方工作或由于供氧不足而造成的缺氧症等

D对于危险及毒害严重的作业,未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设备或整改不够好,

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以致易造成工伤事故。

83、职业病预防应按四级预防原则,来保护接触人群的健康,具体为()。 A原始级预防 B.一级预防 C.二级预防 D.三级预防 E四级预防

84、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在日常生产中,要从()三方面采取综合性预防办法。

A 管理措施

B 技术措施

C 和保健措施

D 工厂的规划建设

85、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在于检索和发现职业病危害易感人群,及时发现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因素的关系,及时发现、诊断职业病,以利于及时治疗或安置职业病人,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法律依据。常见的职业健康监护方式方法有()。

A 岗前健康检查

B 在岗定期健康检查

C 离岗健康检查

D 退休健康检查

86、粉尘是一种分散体系。当分散在气体中的微粒为固体时,通称为“粉尘”,生产性粉尘按其性质一般分为以下()类。

A总粉尘 B 有机粉尘 C 混合性粉尘 D 呼吸性粉尘 E无机粉尘

87、粉尘是一种分散体系。当分散在气体中的微粒为固体时,通称为“粉尘”,接工业卫生学粉尘可分为以下()类。

A 无机粉尘

B 有机粉尘

C 混合性粉尘

D 呼吸性粉尘

E 总粉尘

88、技术措施是防止粉尘危害的中心措施,主要在于治理不符合防尘要求的产尘作业和操作,目的是消灭或减少生产性粉尘的产生、逸散,以及尽可能降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常见的技术措施()。

A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 B 湿式作业

C密闭、吸风、除尘 D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

89、GB 5817-19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根据()三项指标,将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为五级

A 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工人触粉时间肺总通气量

C 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D 工人的工作年限

90、当某物质进入机体并积累达一定量后,就会与机体组织和体液发生生物化学

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变,甚至危及生命,该物质称为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按照其存在的物理状态可分为以下()类。

A粉尘 B烟尘。 C雾 D蒸气 E气体

91、当某物质进入机体并积累达一定量后,就会与机体组织和体液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变,甚至危及生命,该物质称为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按化学性质和其用途可分为以下()类。

A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 B卤素及其无机化合物

C强酸和碱性物质 D 窒息性情性气体

E 有机毒物和农药类毒物

92、毒物的急性毒性可根据动物染毒实验资料LD

进行分级,据此将毒物分为

50

()。

A剧毒 B高毒 C中等毒 D低毒 E微毒

93、职业中毒按照发生时间和过程分为()三种类型

A 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永久性中毒 E 短暂性中毒

94、GB 5044—19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是以急性毒性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

A急性中毒发病状况 B慢性中毒患病状况 C慢性中毒后果

D致癌性 E最高容许浓度

95、实施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要求与建设项目配套的安全设施,从项目的()到投产使用均应同步进行。

A可行性研究 B设计、施工 C竣工验收 D试生产 E正常生产

96、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实施监督管理职责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C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D坚持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的原则;

E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97、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权是由法律法规所规定,以国家机关为主体实施的,对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和执行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和标准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监察、纠正和惩戒。其基本特征有()。

A权威性 B强制性 C通用性 D普遍约束性

98、工业噪声又称为生产性噪声,其涉及面最广泛、对工作人员影响最严重的噪声。工业噪声来自生产过程和市政施工中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扰动等产生的声音,常见的工业噪声分类如下()。

A机械性噪声B空气动力性噪声C电磁性噪声D撞击性噪声

99、噪声隔离是在噪声源和接受者之间进行屏蔽、吸收或疏导,阻止噪声的传播。在新建、改建或扩建企业时,应充分考虑有效地防止噪声,采取()等措施隔离噪声。

A合理布局 B利用地形、地物设置天然屏障 C噪声吸收 D隔声

100、机体受热源或化学物质的作用,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并进一步导致病理和生理改变的过程称为灼伤。按发生原因的不同,灼伤分为()。

A化学灼伤 B物理灼伤 C热力灼伤 D复合性灼伤

二问答题

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是以哪些指标作为定级标准的?

答:《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分级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最高容许浓度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

2、简述化工反应的危险性分类?

答: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危险性,化工反应一般分类如下。

(1)含有本质上不稳定物质的化工反应,这些不稳定物质可能是原料、中间产物、成品、副产品、添加物或杂质等。

(2)放热的化工反应。

(3)含有易燃物料且在高温、高压下运行的化工反应。

(4)含有易燃物料且在低温状况下运行的化工反应。

(5)在爆炸极限内或接近爆炸极限的化工反应。

(6)有可能形成尘雾爆炸性混合物的化工反应。

(7)有高毒物料存在的化工反应。

(8)高压或超高压的化工反应。

3、化工单元操作包括的内容和代表性的设备是什么?

答:化工单元操作是化工生产中具有共同的物理变化特点的基本操作,是由各种化工生产操作概括得来的。基本化工单元操作包括物料输送、传热、冷冻、蒸馏、吸收、干燥、革取、结晶、过滤、筛分、吸附、混合、储存等。化工生产装置是各化工单元的组合,涉及泵、换热器、反应器、蒸发器、塔等一系列化工设备。

4、如何对危险化学品泄漏物进行处理?

答:(1)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将其引流到安全地点。储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2)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3)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4)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人污水系统处理。

5、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答:(1)控制危险源。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对发生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堵源,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2)抢救受害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4)做好现场危害后果消除。对事故外逸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可能对人和环境继续造成危,害的物质,应及时组织人员予以清除,消除危害后果,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5)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

6、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7、点火源是指能够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点火源种类繁多,常见有几种?

答:(1)明火。如火炉、火柴、烟筒或烟道喷出的火星,气焊和电焊、汽车的排气管喷出的火星等。

(2)高热物体及高温表面。如加热装置、高温物料的输送管、冶炼厂或铸造厂里熔化的金属、烟筒和烟道等。

(3)电火花。如高电压的火花放电、短路和开闭电闸时的弧光放电、接点上的微弱火花等。

(4)静电火花。如液体流动引起的带电、喷出气体的带电、人体的带电等产生的火花。

(5)摩擦与撞击。如机器上轴承转动的摩擦;金属零件和铁钉落入设备内,铁器和机件撞击;磨床和砂轮的摩擦;铁器工具相撞;铁器与混凝土相碰等。

(6)自行发热。如油纸、油布、煤的堆积,活泼金属钠接触水等都会自行发热。

(7)绝热压缩。如硝化甘油液滴中含有气泡时,被落锤冲击受到绝热压缩,瞬时升温,可使硝化甘油液滴被加热至着火点而爆炸。

(8)化学反应热、光线和射线等。

8、何为化学爆炸其又分哪几类?

答:化学爆炸是物质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的化学变化,形成新的物质。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就化学反应而言,化学性爆炸与前面我们所讲的燃烧是一致的,只是爆炸反应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因此爆炸也可以称为瞬时燃烧现象。炸药爆炸、可燃气体(甲烷、乙炔等)爆炸等都属于化学性爆炸。

化学爆炸,按照爆炸的瞬时燃烧速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1)爆燃(轻爆)。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数米,爆炸时破坏力不大,声响也不太大。

(2)爆炸。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十几米至数百米,爆炸时能在爆炸点弓l起压力激增,有较大的破坏力,有震耳的声响。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在多数情况下的爆炸即属于此类。

(3)爆轰(爆霞)。物质爆炸的燃烧速度为每秒数千米以上,同时产生高温(1300~3 000 C)、高压(10 000~40 000 MPa)、高能(2 930~6 279 kJ/kg)及高冲击力(破坏力)的冲击波。

9、粉尘爆炸有何特点?

答:(l)可燃性粉尘飞扬悬浮于空中(或助燃气体中),混合达到爆炸浓度极限,遇点火源才会发生爆炸,且爆炸浓度极限通常以下限表示。

(2)粉尘爆炸需要的点火能量高,因要提供粒子表面分子分解,约是一般可燃气体的10~100倍;所需的点火时间也较长。

(3)粉尘爆炸有出现连续爆炸(二次爆炸)的危险,爆炸形成的冲击波使沉积在地面及设备表面的粉尘进一步被击扬起来,增大粉尘浓度及扩散范围,形成连锁爆炸。

(4)粉尘爆炸容易引起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此外,有些粉尘(如塑料)自身分解出有毒气体,因此粉尘爆炸中易出现人员中毒伤亡。

10、控制火灾爆炸危险性物质和能量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答:控制火灾爆炸危险性物质的数量,从而在根本上消除发生火灾爆炸的物质基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技术措施。

(1)生产中尽量采用不燃或难燃物质代替可燃物,减少使用强氧化剂。

(2)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质要单独存放,严禁混存混运。

(3)设备、管道间的连接要保证良好的密封,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出现。特别是压力设备,更要保证良好的密闭性,正压设备防止物料泄漏,负压设备防止倒吸入空气。

(4)对于某些无法密闭的装置、易散发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场所.设

置良好的通风除尘装置,降低空气中可燃物的含量。

(5)对具有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储罐和管线充装惰性介质保护,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1、防火分区,按照防止火灾向防火分区以外扩大蔓延的功能可分为几类?

答:防火分区,按照防止火灾向防火分区以外扩大蔓延的功能可分为两类:①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层与层之间竖向发生火灾蔓延,指用耐火性能较好的楼板及窗间墙(含窗下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②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指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区域。

12、爆炸的破坏作用主要包括那些形式?

答:爆炸也称为瞬时燃烧现象,爆炸产生的气体和热量在极短时间内高度集中,具有极大的压力和密度,其产生的巨大力量会使周围介质受到严重破坏。爆炸的破坏作用主要包括爆炸形成的火球对物体的直接破坏,爆炸形成的固体飞散物的冲击作用,以及爆炸形成的空气冲击波对物体及人体的伤害。爆炸还极容易引发二次事故的出现。如在冲击波作用下出现的殉爆现象以及爆炸形成的高温及抛掷物引发的次生火灾等,都会使灾害范围扩大。

13、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内容应包括什么?

答:技术档案的内容应包括:①容器档案卡;②容器设计文件;③容器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④检验、检测记录,以及有关检验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⑤修理方案,实际修理情况记录,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⑥压力容器技术改造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验技术文件和资料;⑦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⑧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14、工业锅炉有以下主要受压部件有哪些?

答:工业锅炉有以下主要受压部件。(1)锅简、(2)锅壳、(3)联箱、(4)下降管、(5)省煤管、(6)受热面管、(7)减温器、(8)过热器、(9)再热器、(10)炉胆、(11)下脚圈、(12)炉门圈、喉管、冲天管、(13)锅炉安全附件。

15、气瓶除具有一般固定式压力容器的性质外,还有那些特性?

答:气瓶是一种移动式压力容器,压力范围广(高压、中压、低压),压力容器的安全要求一般也适用于气瓶。气瓶除具有一般固定式压力容器的性质外,

还有其他特性:①充装介质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或剧毒以及腐蚀类介质,有可能产生污染环境、人体中毒或燃烧、爆炸的危险;②气瓶经常处于储存物的罐装和使用的交替过程中,亦即处于承受交变载荷状态;③气瓶在移动、搬运过程中,易与硬物撞击而增加瓶体爆炸的危险;④气瓶使用面广,一般与使用者之间无隔离或其他防护措施。

16、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很多,根据电气设备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特点,为防止其点燃爆炸性混合物而采取的措施可分几种类型及其标志?

答: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很多,性能各异。根据电气设备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特点,为防止其点燃爆炸性混合物而采取的措施分为下列八种类型。(1)隔爆型(标志d),(2)增安型(标志e),(3)本质安全型(标志ia,ib),

(4)正压型(标志 P),(5)充油型(标志O),(6)充砂型(标志q),(7)无火花型(标志n),(8)特殊型(标志S)。

17、静电灾害的消减原则及常见的方法有那些?

答:静电灾害的消减原则有两条:①要防止静电的聚集,避免或减少静电放电的产生,或采取“边产生边泄漏”的方法达到消除电荷积聚的目的,将静电电荷控制在不致引起产生危害的程度;②对已存在的电荷积聚要迅速可靠地消除掉。常见的方法有1、工艺控制2、静电接地 3、静电屏蔽4、静电中和器 5、增湿 6、抗静电添加剂 7、人体静电的消除。

18、什么是化工计划外检修及其特点?

答:计划外检修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突然发生故障或事故,必须进行不停车或停车检修。

这种检修事先难以预料,无法安排检修计划,而且要求检修时间短,检修质量高,检修的环境及工况复杂,其难度相当大。

19、化工检修的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化工厂检修的安全制度和检修现场必须遵守的有关规定。那么检修现场的十大禁令是什么?

答:检修现场的十大禁令:1不戴安全帽、不穿工作服者禁止进入现场;2穿凉鞋、高跟鞋者禁止进入现场;3上班前饮酒者禁止进入现场;4在作业中禁止打闹或其他有碍作业的行为;5检修现场禁止吸烟;6禁止用汽油或其他化工

溶剂冲洗设备、机具和衣物;7禁止随意泼洒油品、化学危险品、电石废渣等;8禁止堵塞消防通道;9禁止挪用或损坏消防工具和设备;10禁止将现场器材挪作他用。

20、化工生产上所用机器和设备的总称为化工机械,是化学工厂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装备,化工机械有别于其他机械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答:化工机械有别于其他机械的显著特点有1涉及的能量形式多种多样,相互间转换过程也较复杂,最常见的能量形式有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电磁能等。2工质性质多变,如其组成、组分及其相态的多变等。3运行工况领域十分宽阔,操作参数特殊,如高低压、高低转速、高低温、高低初度等。4具有优良的适应不同化学物品性质的要求。

21、动火作业的危险性是设备维修时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动火作业危险性的表现有

1系统安全措施不到位。如废料处理不干净、容器内存在死角、盲板插加不合理、相连物料管线未隔开、阀门内漏等,动火时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可燃、易爆介质吸附在设备、管道内壁表面的积垢或外表面的保温材料中,如处理不干净,动火时会释放出来,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化工生产动火点周围及下方存在易燃易爆物品,如未清除干净,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4管理方面不按规定办理动火证、不执行动火证规定的安全措施时,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22、设备内作业的危险性是设备维修时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设备内作业危险性的主要表现有

1有毒有害气体未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可能造成中毒。

2容器中氧含量不符合要求,可能造成窒息。

3作业时间长,容器通风不好,有造成窒息的危险。

4容器内照明和电动工具使用的电源不是安全电压或电源线破损,工具设备漏电,都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5未戴防毒器材进入有毒区、进入设备内作业时防毒器材缺陷、氧气气源不足、药剂失效等,可能造成中毒事故。

6进入高深容器(如造粒塔)作业,安全措施不完善,可能造成物体打击事

故。

23、高处作业的危险性是设备维修时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高处作业危险性的主要表现

1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稳定性差,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2周围环境变化,有毒气体突然散发时,易造成中毒及高处坠落事故。

3措施不落实(未办登高作业证、未系安全带、未戴安全帽),易造成高处坠落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

4检修时的围栏、楼板等移开后未采取相应的措施而发生坠落。

在检修过程中,人员还具有被灼伤、烧伤的危险性;在狭小场所碰撞摔倒、跌打损伤;被卷于运转的机器设备里,断伤肢体;施工用的起重机械、卷扬机、手动砂轮未经检查而发生事故等,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24、各类压力容器重点检查时,热交换设备重点检查的部位是什么?

答:重点检查以下部位:1易发生冲蚀、气蚀的管程热流体人口的管端,易发生缝隙腐蚀的壳程管板和易发生冲蚀的壳程入口和出口;2容易产生坑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的管板和换热管管段;3介质流向改变部位,如换热设备的人口处、防冲挡板、折流挡板处的壳体及套管换热器的U形弯头等;4检查壳体应力集中处是否有裂纹;5检查换热管壁厚;6检查接管及法兰密封面。

25、各类压力容器重点检查时,塔器、容器设备重点检查的部位是什么?

答:塔器、容器设备重点检查以下部位:1积有水分、湿气、腐蚀性气体或气液相交界处;2物流“死角”及冲刷部位;3焊缝及热影响区;4可能产生应力腐蚀以及氢损伤的部位;5封头过渡部位及应力集中部位;6可能发生腐蚀及变形的内件(塔盘、梁、分配板及集油箱等);7破沫器、破沫网、分布器、涡流器和加热器等内件;8接管部位;9检查金属衬里有无腐蚀、裂纹、局部鼓包或凹陷。

26、各类压力容器重点检查时,反应器设备重点检查的部位是什么?

答:反应器重点检查以下部位:1检查反应器对接焊缝、接管角焊缝、支持圈凸台有无裂纹;2检查法兰密封槽有无裂纹;3检查冷壁反应器村里有无脱落、孔洞、裂纹、麻点及疏松等;4检查热壁反应器堆焊层有无表面裂纹、层下裂纹及剥离;5检查重复使用的紧固螺栓有无裂纹;6检查支撑梁、分配器泡罩及热电偶套管有无裂纹;7检查其他内构件。

27、在禁火区动火的程序和要点是什么?

答:主要程序是1审证,2联系,3拆迁,4隔离,5移去可燃物,6落实应急灭火措施,7检查和监护,8动火操作,9善后处理。

28、设备内作业安全要求主要应注意那些?

答:设备内作业安全要求主要应注意1安全隔离,2空气置换,3通风, 4定时监测,5用电安全,6设备外监护,7个人防护,8急救措施,9升降工具29、职业病定义及必备的四个条件是什么?

答: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要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所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①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②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③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④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30、粉尘粒径对人体的危害程度的影响如何?

答:粉尘粒径的大小是危害人体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粉尘粒径小,粒子在空气中不易沉降,也难于被捕集,造成长期空气污染,同时易于随空气吸入人的呼吸道深部;②粉尘粒径小,其化学活性增大,表面活性也增大(由于单位质量的表面积增大),加剧了人体生理效应的发生与发展。相同质量的粉尘,粉尘粒径越小,总表面积越大,危害也越大。

31、在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长期经验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答: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长期经验的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安全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

(3)把预防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工作,重在防范事故的发生。

(4)依法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2017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安全技术考试试题

2017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安 全技术(10)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__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A.5 B.10 C.15 D.30 2、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内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A:15 d B:30 d C:3个月 D:6个月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3、法按照所作的分类包括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A:法的创立和表现形式 B: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次 C:法律的内容和效力强弱 D:法律效力范围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4、《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和方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限制。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通过__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 A.制定地方性法规 B.制定行政法规 C.制定行政规章 D.发布决定 5、工程建设单位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______合同约定的工期。A.只能在范围内压缩 B.与其协商 C.不得压缩 D.不得延长 6、在电气化铁路上,铁路道口两侧应设限界架,其高度不得超过__m。 A. B. C.

7、600兆瓦以上锅炉爆炸的属于__。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8、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__。 A.责令限期改正 B.予以警告 C.拒绝执行 D.对其进行处罚 9、关于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具有的特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独立性 B:服务性 C:主动性 D:有偿性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0、白班存放产品埋料为每班加工量的__倍。 A. B.2 C. D.3 11、火灾中气态可燃物通常为,即可燃物和氧气边混合边燃烧。 A:扩散燃烧 B:集聚燃烧 C:混合性燃烧 D:热解燃烧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2、针对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采取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3种防止对策,即所谓的__。 A.能级原则 B.安全原则 C.强制原则 D.3E原则 13、[2009年考题]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禁止利用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禁止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 A:公路 B:铁路 C:航空 D:内河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4、《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根据危险货物的主要特性和运输要求将危险货物分为__大类。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王敏课后作业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王敏课后作业答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第二章作业(P40) 2-4 MCS-51单片机中执行程序的地址放在哪由几个位组成最大寻址范围是多少 答:放在程序计数器PC中,16位,64KB。 2-5 在程序存储器中,0000H、0003H、000BH、0013H、001BH、0023H这6个单元有什么特定的含义 答: 0000H 复位后,PC=0000H,开始执行程序的地址 0003H 外部中断0 (INT0)入口地址 000BH 定时器0中断(TF0)入口地址 0013H 外部中断1(INT1)入口地址 001BH 定时器1中断( TF1)入口地址 0023H 串行口中断TI/RI入口地址 2-10 开机复位以后,CPU使用哪一组工作寄存器它们的地址是什么如何改变当前工作寄存器 答:使用第0组工作寄存器,00H-07H,通过修改PSW中的RS1和RS0两位来改变当前的工作寄存器。 第三章作业(P75) 3-7 指出指令中的50H或66H个代表什么 解: ① MOV A, #50H 立即数 MOV A, 50H 直接地址 MOV 50H, #20H 直接地址 MOV C, 50H 位地址 MOV 50H, 20H 直接地址 ② MOV @R0, #66H 立即数 MOV R6, #66H 立即数 MOV 66H, #45H 直接地址 MOV 66H, C 位地址 MOV 66H, R1 直接地址 3-9 写出能完成下列数据传送的指令: 解: ① R1中内容传送到R0; MOV A, R1 MOV R0,A ②内部RAM 20H单元中的内容送到30H单元; MOV 30H, 20H ③外部RAM 20H单元中的内容送到内部RAM 20H单元; MOV R0, #20H MOVX A, @R0 MOV 20H, A ④外部RAM 2000H单元中的内容送到内部RAM 20H单元; MOV DPTR, #2000H MOVX A, @DPTR MOV 20H, A

化工生产的安全技术应用

化工生产的安全技术应用 (大连天籁安全评价咨询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13) 摘要:生产安全话题在我国化工行业进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化工生产行业频发的安全事故督促着相关化工生产企业增加对自身生产操作安全规范及安全技术的研究力度。本文以化工生产的安全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行业现状角度明确安全技术存在于化工生产行业的重要意义,结合实践经验提出若干保障化工生产过程安全性的可用安全技术,以供相关人士在实际作业或研究工作中参考。 关键词:化工生产安全技术应用措施 化工生产是以化学变化或者化学处理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生产过程。但是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发展和利用,潜在的危险因素随之增加,尤其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等特点,危险性较之其他行业要大,因此在化工生产中要特别重视安全,从保护人身安全出发,掌握安全生产技术,深入研究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努力探讨控制危险的有效措施,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总所周知,化学品、化学反应等一般都是危险物,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了解化学反应的特点,控制化工生产的安全

技术非常重要,通过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操作和其安全问题分析,要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管理要求,熟练应用化工生产的技术应用。 1 化工生产安全技术 1.1 加热传热技术 加热、传热过程是化工生产过程中一道很重要的程序,温度作为化工生产过程一道常见的控制指标,对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具有很大的意义。温度升高的重要手段就是加热,然而加热过程危险较大,因为升温的过快或过高均会对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化学反应失控造成爆炸事故。因此必须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温度,采取适当的传温设备。 1.2 冷凝、冷冻安全技术要求 冷却、冷凝操作在化工生产中十分重要,它不仅涉及到生产,而且也严重影响防火安全,反应设备和物料由于未能及时得到应有的冷却或冷凝,常是导致火灾、爆炸的原因。因此,在冷凝冷冻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技术要求,密切注意:一是应根据被冷却物料的温度、压力、理化性质以及所要求冷却的工艺条件,正确选用冷却设备和冷却剂。特殊情况应采取特别措施。二要应严格注意冷却设备的密闭性,防止物料进入冷却剂中或冷却剂进入物料中。在冷却操作过程中,冷却介质不能中断,否则会造成积热,使反应异常,系

化工生产的安全技术应用(2020年)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化工生产的安全技术应用(2020 年)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化工生产的安全技术应用(2020年) 摘要:生产安全话题在我国化工行业进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化工生产行业频发的安全事故督促着相关化工生产企业增加对自身生产操作安全规范及安全技术的研究力度。本文以化工生产的安全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行业现状角度明确安全技术存在于化工生产行业的重要意义,结合实践经验提出若干保障化工生产过程安全性的可用安全技术,以供相关人士在实际作业或研究工作中参考。 关键词:化工生产安全技术应用措施 化工生产是以化学变化或者化学处理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生产过程。但是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发展和利用,潜在的危险因素随之增加,尤其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等特点,危险性较之其他行业要大,因此在化工生产中要特别重视安全,从保护

人身安全出发,掌握安全生产技术,深入研究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努力探讨控制危险的有效措施,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总所周知,化学品、化学反应等一般都是危险物,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了解化学反应的特点,控制化工生产的安全技术非常重要,通过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操作和其安全问题分析,要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管理要求,熟练应用化工生产的技术应用。 1化工生产安全技术 1.1加热传热技术 加热、传热过程是化工生产过程中一道很重要的程序,温度作为化工生产过程一道常见的控制指标,对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具有很大的意义。温度升高的重要手段就是加热,然而加热过程危险较大,因为升温的过快或过高均会对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化学反应失控造成爆炸事故。因此必须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温度,采取适当的传温设备。 1.2冷凝、冷冻安全技术要求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 1.1 把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① 16.25 ② 35.75 ③ 123.875 ④ 97/128 1.2 把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① 10101.01 ② 11001.0011 ③ 111.01 ④ 1010.1 1.3 把下列八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 ① 756.07 ② 63.73 ③ 35.6 ④ 323.45 1.4 把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① A7.8 ② 9AD.BD ③ B7C.8D ④ 1EC 1.5 求下列带符号十进制数的8位补码。 ① +127 ② -1 ③ -0 ④ -128 1.6 求下列带符号十进制数的16位补码。 ① +355 ② -1 1.7 计算机分那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1.8 简述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及微计算机系统三个术语的内涵。 1.9 80X86微处理器有几代?各代的名称是什么? 1.10 你知道现在的微型机可以配备哪些外部设备? 1.11 微型机的运算速度与CPU的工作频率有关吗? 1.12 字长与计算机的什么性能有关? 习题一参考答案 1.1 ① 16.25D=10000.01B=20.2Q=10.4H ② 35.75D=100011.11B=43.6Q=23.CH ③ 123.875D=1111011.111B=173.7Q=7B.EH ④ 97/128D=64/123+32/128+1/128=0.1100001B=0.604Q=0.C2H 1.2 ① 10101.01B=21.25D ② 11001.0011B=25.1875D ③ 111.01B=7.25D ④ 1010.1B=10.5D 1.3 ① 756.07Q=111101110.000111B=494.109D ② 63.73Q=110011.111011B=51.922D ③ 35.6Q=11101.110B=29.75D ④ 323.45Q=11010011.100101B=211.578D 1.4 ① A7.8H=167.5D ② 9AD.BDH=2477.738D ③ B7C.8D=2940.551D ④ 1ECH=492D 1.5 ① [+127] 补=01111111 ② [-1] 补 = 11111111 ③ [-0] 补=00000000 ④[-128] 补 =10000000 1.6 ① [+355] 补= 0000000101100011 ② [-1] 补 = 1111 1111 1111 1111 1.7 答:传统上分为三类:大型主机、小型机、微型机。大型主机一般为高性能的并行处理系统,存储容量大,事物处理能力强,可为众多用户提供服务。小型机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提供一定用户规模的信息服务,作为部门的信息服务中心。微型机一般指在办公室或家庭的桌面或可移动的计算系统,体积小、价格低、具有工业化标准体系结构,兼容性好。 1.8 答:微处理器是微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硬件部件,对系统的性能起决定性的影

化工生产的安全技术实用版

YF-ED-J852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化工生产的安全技术实用 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化工生产的安全技术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炼焦化工的生产一般包括氨苯的回收,煤 焦油的加工和苯精制等组成,它们的共同特点 是:生产是在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环境中进 行。例如,生产中的煤气、氨气、粗苯、萘等 与氧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到火源或 一定的温度就可能燃烧和爆炸;而生产过程中 的一氧化碳、硫化氢、氨、苯等能使人中毒, 因此化工生产的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2)防火、防爆技术 1)化工生产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在焦炉煤气事故及其预防中已叙述焦炉煤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而从焦炉煤气中回收的氨、苯和焦油及其精制品都具有易燃、可燃的特性。而化工设备、管道在运行中因受到内部介质的腐蚀作用或结构、材料的缺陷等。经常有可能产生穿孔、泄漏等现象,因而需要进行检修甚至动火处理,从而带来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2)燃烧与燃烧条件 燃烧是可燃物质在达到其着火点温度时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剂进行剧烈化合而发生的放热、发光反应,所以燃烧的三个条件为: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 一、加热 温度是化工生产中最常见的需要控制的条件之一。加热时控制温度的重要手段,其操作的关键是按规定严格控制温度的范围和升温速度。 温度过高会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若是放热反应,则放热量增加,一旦散热不及时,温度失控,发生冲料,甚至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升温速度过快不仅容易使反应超温,而且会损坏设备。列如,升温过快会使带有衬里的设备及各种加热炉、反应炉等设备损坏。 化工生产中的加热方式有直接祸加热(包括烟道气加热)、蒸汽或热水加热、载体加热以及电加热。加热温度在100℃以下的,常用热水或蒸汽加热。100--140℃用蒸汽加热;超过140℃则用加热炉直接加热或加热载体加热;超过250℃时,一般用电加热。 对高压蒸汽加热时,要防止热载体循环系统堵塞,热油喷出,酿成事故。

使用电加热时,电气设备要符合防爆要求。 直接用火加热危险性最大,温度不易控制,可能造成局部过热烧坏设备,引起易燃物质的分解爆炸。当加热温度接近或超过物料的自燃点时,应采用惰性气体保护。若加热温度接近物料分解温度,此生产工艺就为危险工艺,必须设法进行工艺改进,如负压或加压操作。 二、冷却 在化工生产中,把物料冷却到大气温度以上是,可用空气或循环水做为冷却介质;冷却温度在15度以上,可以用地下水;冷却温度在0-15℃之间,可采用冷冻盐水。 还可以借用某种沸点较低的介质蒸发从需冷却的物料中取得热量来实现冷却。常用的介质有氟利昂、氨等。此时,物料的冷却温度可达-15℃左右。更低温度的冷却,属于冷冻的范围。如石油气、裂解气的分离采用深度冷冻,介质需冷却至-100℃以下。冷却操作时冷却介质不能中断,否则会造成积热,系统温度、压力骤增,引起爆炸。开车时,应先通过冷却介质;停车时,应先撤出物料,后停冷却系统。 有些凝固点较高的物料,遇冷易变得粘稠或凝固,在冷却时要注意控制温度,防止物料卡主搅拌器或堵塞设备及管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复习题 第1章 1.简述名词的概念: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答: (1)微处理器: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简称μP或MP,或CPU。CPU是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算术逻辑部件ALU(Arithmetic Logic Unit)、控制部件CU (Control Unit)和寄存器组R(Registers)等三个基本部分以及内部总线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构成的电子器件。 (2)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是指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的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等所组成的计算机,简称微机。 (3)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与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分别称为硬件(Hardware)系统与软件(Software)系统。其中,硬件(Hardware)系统由CPU、内存储器、各类I/O接口、相应的I/O设备以及连接各部件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组成。 软件(Software)系统:计算机软件(Software)是指为运行、维护、管理、应用计算机所编制的程序及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数据文档资料的总和。一般把软件划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其中系统软件为计算机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应用领域。而应用软件则恰好相反,不同的应用软件根据用户和所服务的领域提供不同的功能。 2.简述名词的概念:指令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标志寄存器。 答: (1)指令寄存器: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 Register,IR)用来保存计算机当前正在执行或即将执行的指令。当一条指令被执行时,首先,CPU从内存取出指令的操作码,并存入IR中,以便指令译码器进行译码分析。 (2)地址寄存器:地址寄存器(Address Register,AR)被动地接受IP传送给它的地址值(二进制地址),AR的作用是保持IP送来的地址,并且以并行方式连接输出到CPU的地址引脚上,以便CPU访问指定的内存单元。 (3)标志寄存器:标志寄存器(Flags,F)是CPU中不可缺少的程序状态寄存器,因此,也称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所谓状态是指算术或逻辑运算后,结果的状态以二进制的0或1在标志寄存器中标识出来,例如,运算结果有进位,则进位标志位CF=1,否则为0。 3.何谓IA-32处理器?

化工生产的安全技术

编号:AQ-JS-08608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化工生产的安全技术 Safety technology of chemical production

化工生产的安全技术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炼焦化工的生产一般包括氨苯的回收,煤焦油的加工和苯精制等组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生产是在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环境中进行。例如,生产中的煤气、氨气、粗苯、萘等与氧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到火源或一定的温度就可能燃烧和爆炸;而生产过程中的一氧化碳、硫化氢、氨、苯等能使人中毒,因此化工生产的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2)防火、防爆技术 1)化工生产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在焦炉煤气事故及其预防中已叙述焦炉煤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而从焦炉煤气中回收的氨、苯和焦油及其精制品都具有易燃、可燃的特性。而化工设备、管道在运行中因受到内部介质的腐蚀作用或结构、材料的缺陷等。经常有可能产生穿孔、泄漏等现象,因

而需要进行检修甚至动火处理,从而带来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2)燃烧与燃烧条件 燃烧是可燃物质在达到其着火点温度时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剂进行剧烈化合而发生的放热、发光反应,所以燃烧的三个条件为: ①要有可燃物质。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凡能与空气中的氧和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均称可燃物质。 ②要有助燃物质。凡能帮助燃烧的物质,如空气(氧)氯气、氯酸钾等都叫助燃物质。 ③要有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在助燃物中燃烧的热能源,如烟火、静电火花、化学能、聚焦的日光等都叫火源。 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火灾。 从消防观点看,一切防火措施在于防止着火必要条件的产生和存在,而灭火措施也就是消除那些已产生的条件,因此学习并掌握燃烧知识和燃烧条件,对防止火灾与正确灭火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3)爆炸与爆炸种类 爆炸是物质发生变化的速度不断急剧增加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放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安全技术.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安全技术 第一部分流体输送单元操作过程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各种原材料、中间体、产品以及副产品和废弃物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这些输送过程就是物料输送。在现代化工业企业中,物料输送是借助于各种输送机械设备实现的。由于所输进的物料形态不同(块状、粉态、液态、气态等),所采取的输送设备也各异。 一、屏护(用于电机外壳、泵的转动部分保护外壳) 屏护就是使用屏障、遮栏、护罩、箱盒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如果不便于包以绝缘或者单靠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的场合,可采用屏护保护。 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为了防止屏护装置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必须将屏护装置接地或接零。 屏护装置一般不宜随便打开、拆卸或挪移,有时其上还应装有连锁装置(只有断开电源才能打开)。 @ 屏护装置还应与以下安全措施配合使用。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并应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被屏护的带电部分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明规定的符号或涂上规定的颜色,遮栏、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根据被屏护对象挂上“止步!”、“禁止攀登,高压危险!”、“当心触电”等警告牌;配合屏护采用信号装置和连锁装置。 前者一般用灯光或仪表指示有电,后者采用专门装置,当人体越过装置可能接近带电体时,所屏护的装置自动断电。 —

图1—1 警告牌 二、电机的安全知识(接地或接零) 1.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如外壳等)用导线与大地做电气连接。 2. 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是指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外壳),用导线与低压电网的零线(中性线)连接起来。 【 3. 保护接零的原理 保护接零一般与熔断器、自动开关等保护装置配合,当发生碰壳短路时,短路电流就由相线流经外壳到零线(中性线),再回到中性点。由于故障回路的电阻、电抗都很小,所以有足够大的故障电流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熔断器等)迅速动作,从而将故障的设备断开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三、流体输送中的安全知识(消除流体流动中在管路中产生的静电) 1.工艺控制法 工艺控制法就是从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静电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达不到危险的程度。 (1)限制输送速度 降低物料移动中的摩擦速度或液体物料在管道中的流速等工作参数,可限制静电的产生。例如,油品在管道中流动所产生的流动电流或电荷密度的饱和值近似与油品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所以对液体物料来说,控制流速是减少静电电荷产生的有效办法。为了不影响生产率,将最大允许流速定为安全流速,使物料在输送中不超过安全流速的规定。 … (2)加速静电电荷的逸散 在产生静电的任何工艺过程中,总是包括着产生和逸散两个区域。在静电产生的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45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 术通用范本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 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加热 温度是化工生产中最常见的需要控制的条件之一。加热时控制温度的重要手段,其操作的关键是按规定严格控制温度的范围和升温速度。 温度过高会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若是放热反应,则放热量增加,一旦散热不及时,温度失控,发生冲料,甚至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升温速度过快不仅容易使反应超温,而且会损坏设备。列如,升温过快会使带有衬里的设备及各种加热炉、反应炉等设备损坏。

(何小海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部分课后习题

(何小海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部分课后习题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串操作指令特点: 1.可用前缀使其重复操作; 2.每操作一次自动修改SI和DI内容,当DF=0时为增量,DF=1为减 量; 3.所有源操作数地址放在SI中,在DS段,串长≤ 64K; 所有目标操作数地址放在DI中,在ES段,串长≤ 64K; 4.用重复前缀时,如果条件满足且CX ≠ 0 时重复,每重复一次 CX ← CX–1,否则结束重复; 5.重复操作时IP不变,中断返回后继续操作。 使用串操作指令时注意: 1.SI ←源串首(末)址 DI ←目标串首(末)址; 2.CX ←串长度; 3.设DF 值; 4.选重复前缀; 5.使用条件重复前缀时,判断结束条件(即是CX=0 还是ZF=0/1结束) 指令执行时间: 计算机中的计时单位: (1). 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花的时间; (2). 总线周期:CPU 每访问一次内存或I/O端口所花的时间; (3). 时钟周期(T周期):计算机主频的倒数,用T表示,即 T=1 / F 1、试分别说明下列指令中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采用的寻址方式: 答案: 目的操作数源操作数 (1)MOV AX,0FFFFH 寄存器立即 (2)MOV ES,AX 寄存器寄存器 (3)XOR CL,[100H] 寄存器直接 (4)ADD [SI],DX 寄存器间寄存器

(5)MOV ES:[2000H],CL 直接寄存器 (6)SUB [BX+SI],1 基+变立即 (7)ADC AX,[BX+SI+10H] 寄存器相对基+变 (8)PUSH DS 隐含寄存器 (9)CLD 隐含 (10)CMP [BP+DI],CL 基+变寄存器 2、若(BX)=1123H,(SI)=1968H,位移量=0313H,(DS)=1971H, 试确定由这些寄存器和下列寻址方式产生的有效地址和物理地址: 答案: EA 物址 (1)直接寻址;0313H 19A23H (2)用BX的寄存器间接寻址;1123H 1A833H (3)用BX的寄存器相对寻址;1436H 1AB46H (4)用BX和SI的基址变址寻址;2A8BH 1C19BH (5)用BX和SI的相对基址加变址寻址。2D9EH 1C4AEH 3、连续执行以下指令,并在空格中填写执行指令的结果。 答案: MOV AX,2060H AL=60H AH=20H CF= MOV DS,AX DS=2060H AH=20H CF= ADD AL,AH AL=80H AH=20H CF=0 INC AX AL=81H AH=20H CF=0 MOV DX,512 DL=00H DH=02H CF=0 SUB AX,DX AL=81H AH=1EH CF=0

化工生产运行安全技术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19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化工生产运行安全技术详 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化工生产运行安全技术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有腐蚀性等特点,因而较其它工业部门有更大的危险性。 在正常生产活动时发生事故造成死亡的占因工死亡总数的66.7%。这是由于: (1)化工生产中有许多副反应生成,有些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有些则是在危险边缘(如爆炸极限)附近进行生产的,一旦温度或压力控制不好,极易导致严重事故。 (2)化工的物料多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有腐蚀性等特点,如果由于设备腐蚀或选材不良、及人为的误操作等因素,就有可能使物料泄漏,造成火

灾爆炸事故及人员伤亡。 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应注意以下的安全问题: ①必须编制产品的工艺流程.并根据工艺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编制操作法,严格按操作法进行操作。 ②改变或修正工艺指标,必须有工艺管理部门以书面下达,操作者必须遵守工艺纪律,不得擅自改变工艺指标。 ③操作者必须严恪执行化工部颁发的《操作工的六严格》的规定,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 ④安全附件和联锁不得随意拆弃和排除,声、光报警等信号不能随意切断。 ⑤在现场检查时,不准踩踏管道、阀门、电线、电缆架及各种仪表管线等设施,去危险部位检查,必须有人监护。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安全技术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安 全技术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884-64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安全技术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非均相分离 化工生产中的原料、半成品、排放的废物等大多为混合物,为了进行加工。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以及环保的需要等,常常要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混合物可分为均相(混合)物系和非均相(混合)物系。非均相物系中,有一相处于分散状态,称为分散相,如雾中的小水滴、烟尘中的尘粒、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乳浊液中分散成小液滴的液相;另一相处于连续状态,称为连续相(或分散介质),如雾和烟尘中的气相、悬浮液中的液相、乳浊液中处于连续状态的液相。从有毒有害物质处理的角度,非均相分离过程就是这些物质的净化过程、吸收过程或浓缩分离过程。工业生产中多采用机械方法对两相进行分离,常见的有沉降分离、过滤分离、静电分离和湿洗分离等,此外,还有音波

化工单元操作安全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安全技术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第三章化工单元操作安全技术 单元操作就是指化工生产过程中物理过程步骤(少数包含化学反应,但其主要目的并不在反应本身),是化工生产中共有的操作。按其操作的原理和作用可分为:流体输送、搅拌、过滤、沉降、传热(加热或冷却)、蒸发、吸收、蒸馏、萃取、干燥、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按其操作的目的可分为:增压、减压和输送;物料的加热或冷却;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均相混合物的分离;物料的混合或分散。 单元操作在化工生产中占主要地位,决定整个生产的经济效益,在化工生产中单元操作的设备费和操作费一般可占到80%~90%,可以说没有单元操作就没有化工生产过程。同样,没有单元操作的安全,也就没有化工生产的安全。 《化工原理》已对单元操作的原理及设备进行详细的介绍,本章主要从安全的角度,简要说明主要单元操作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流体及固体输送 概述 化工生产中必然涉及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和(或)固体物料从一个设备到另一个设备或一处到另一处的输送。物料的输送是化工过程中最普遍的单元操作之一,它是化工生产的基础,没有物料的输送就没有化工生产过程。 化工生产中流体的输送是物料输送的主要部分。流体流动也是化工生产中最重要的单元操作之一。由于流体在流动过程中:①有阻力损失;②流体可能从低处流向高处,位能增加;③流体可能需从低压设备流向高压设备,压强能增加。因此,流体在流动过程中需要外界对其施加能量,即需要流体输送机械对流体做功,以增加流体的机械能。

化工生产运行安全技术示范文本

化工生产运行安全技术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化工生产运行安全技术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有 腐蚀性等特点,因而较其它工业部门有更大的危险性。 在正常生产活动时发生事故造成死亡的占因工死亡总 数的66.7%。这是由于: (1)化工生产中有许多副反应生成,有些机理尚不完 全清楚;有些则是在危险边缘(如爆炸极限)附近进行生 产的,一旦温度或压力控制不好,极易导致严重事故。 (2)化工的物料多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有腐蚀 性等特点,如果由于设备腐蚀或选材不良、及人为的误操 作等因素,就有可能使物料泄漏,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及人 员伤亡。 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应注意以下的安全问题:

①必须编制产品的工艺流程.并根据工艺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编制操作法,严格按操作法进行操作。 ②改变或修正工艺指标,必须有工艺管理部门以书面下达,操作者必须遵守工艺纪律,不得擅自改变工艺指标。 ③操作者必须严恪执行化工部颁发的《操作工的六严格》的规定,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 ④安全附件和联锁不得随意拆弃和排除,声、光报警等信号不能随意切断。 ⑤在现场检查时,不准踩踏管道、阀门、电线、电缆架及各种仪表管线等设施,去危险部位检查,必须有人监护。 ⑥严格安全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 ⑦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紧急情况下,可以先处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正式版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 术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加热 温度是化工生产中最常见的需要控制的条件之一。加热时控制温度的重要手段,其操作的关键是按规定严格控制温度的范围和升温速度。 温度过高会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若是放热反应,则放热量增加,一旦散热不及时,温度失控,发生冲料,甚至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升温速度过快不仅容易使反应超温,而且会损坏设备。列如,升温过快会使带有衬里的设备及各种加热炉、反应炉等设

备损坏。 化工生产中的加热方式有直接祸加热(包括烟道气加热)、蒸汽或热水加热、载体加热以及电加热。加热温度在100℃以下的,常用热水或蒸汽加热。100--140℃用蒸汽加热;超过140℃则用加热炉直接加热或加热载体加热;超过250℃时,一般用电加热。 对高压蒸汽加热时,要防止热载体循环系统堵塞,热油喷出,酿成事故。 使用电加热时,电气设备要符合防爆要求。 直接用火加热危险性最大,温度不易控制,可能造成局部过热烧坏设备,引起易燃物质的分解爆炸。当加热温度接近或

化工安全生产技术

化工安全生产技术 本门课程包括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防火防爆技术、防尘防毒技术、防静电技术、电气安全技术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共六章。主要阐明了化工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与任务,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与任务,以及实现安全生产的措施与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静电、电气安全和压力容器安全等技术要求和技术操作训练。 化工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以及职工的安康,是化工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安全生产关系到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化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化工生产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门课程的内容是我们在化工生产操作前必须要牢记和掌握的。 近两年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全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如今年1月初,湖北省荆门市某化肥厂压缩机发生爆炸险些伤人等严重事故;2月24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邹区第二化工厂乙酸甲酯车间发生毒气泄漏事故,7名当班工人中毒,其中2人抢救无效死亡;2月27日,江苏盐城市大丰化肥厂因氢气泄漏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26人受伤的重大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归结起来,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因素。有资料表明:目前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占总数的70%~80%。这其中有职工的素质问题,更有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不高问题。某些化工企业的领导自认为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企业也建立了不少规章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管理条例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实的时候跟不上,缺乏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从发生的很多事故都是重复事故中可略见一斑。当前由于相 当一部分企业负担过重,企业领导只顾抓市场、抓效益,根本顾不上抓安全管理,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置安全生产于不顾。本应停车进行设备检修,却为了眼前利益,让设备冒险使用,最终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例子并不鲜见。企业经济效益不好,事故频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企业为降低成本、压缩经费,首先削减的是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经费,导致劳动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造成设备失修,重大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一些效益好的企业虽然投入部分资金用于安全管理,但投入也在逐年减少;亏损企业则投入很少或根本不投入。拼设备、拼人力现象普遍,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生产现场脏乱差,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事故隐患增加,安全生产状况恶化。据有关部门在近期对某些省市的安全检查中发现,大部分被查的石油、石化、化工企业的消防设备和器材存在很多问题:易燃易爆企业自备消防车普遍老化;摆在现场的灭火器有的无压力,有的超过检验期限;消防栓内有的无水枪;消防水泵房普遍没有正常维护保养,有的几近瘫痪。企业生产设备和事故应急防范基础设施的状况令人堪忧。 另外,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化工企无一例外地实施了职工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等措施,使得部分职工人心不稳,产生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情绪。一些企业由于改革中职工岗位变动大,没有及时对这些人员进行岗前安全知识的培训,埋下了安全隐患。同时,企业为降低劳动力成本,大量使用农民工、季节工、临时工,这些人员的文化水平低、自我保护意识差,给化工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还有一些乡镇、私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2021版)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2021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92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 (2021版) 一、加热 温度是化工生产中最常见的需要控制的条件之一。加热时控制温度的重要手段,其操作的关键是按规定严格控制温度的范围和升温速度。 温度过高会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若是放热反应,则放热量增加,一旦散热不及时,温度失控,发生冲料,甚至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升温速度过快不仅容易使反应超温,而且会损坏设备。列如,升温过快会使带有衬里的设备及各种加热炉、反应炉等设备损坏。 化工生产中的加热方式有直接祸加热(包括烟道气加热)、蒸汽或热水加热、载体加热以及电加热。加热温度在100℃以下的,常用

热水或蒸汽加热。100--140℃用蒸汽加热;超过140℃则用加热炉直接加热或加热载体加热;超过250℃时,一般用电加热。 对高压蒸汽加热时,要防止热载体循环系统堵塞,热油喷出,酿成事故。 使用电加热时,电气设备要符合防爆要求。 直接用火加热危险性最大,温度不易控制,可能造成局部过热烧坏设备,引起易燃物质的分解爆炸。当加热温度接近或超过物料的自燃点时,应采用惰性气体保护。若加热温度接近物料分解温度,此生产工艺就为危险工艺,必须设法进行工艺改进,如负压或加压操作。 二、冷却 在化工生产中,把物料冷却到大气温度以上是,可用空气或循环水做为冷却介质;冷却温度在15度以上,可以用地下水;冷却温度在0-15℃之间,可采用冷冻盐水。 还可以借用某种沸点较低的介质蒸发从需冷却的物料中取得热量来实现冷却。常用的介质有氟利昂、氨等。此时,物料的冷却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