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立劳务派遣公司可行性报告

成立劳务派遣公司可行性报告

公司名称 甘肃汇德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企业类型 合资企业 公司负责人 :

法人:

监事: 总经理: 营业范围: 劳务派遣 人事代理 人力资源服务 信息咨询 教育培训 公司成立的地址

甘肃榆中县和平镇 注册资金: 500

第二章

我国劳务派遣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 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 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 (实际用工单位)之间。

劳务派遣是我国在建立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实践过程中提出的一个现实课题 , 是我国劳务经济 中比较新的一种形式,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一种形式。在认清劳务派遣实质的前提下,更 重要的是要探讨劳务派遣在吸纳就业方面的潜力有多大。对于象我国这样拥有数量巨大的 低素质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劳务派遣等劳务经济比较适应我国的要素禀赋,比较能 够充分发挥我国的资源比较优势。特别是在近几年来我国传统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而劳 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发展劳务派遣意义更加重大。

劳务派遣产生的背景和作用 劳务派遣的概念非特指的“劳务派遣”是一个关于现象、机构、人群和行为的宽泛的 概念,它有三种含义:“劳务派遣”型工作安排、“劳务派遣”组织、“劳务派遣”型就 业。

(1)“劳务派遣”型工作安排 “劳务派遣”型工作安排,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组织形

式,是用人单位通过外在的、 只从事赢利性的劳务提供业务的组织,来安排一些临时的、非固定的或特殊的工作需要的 工作安排形式。

(2)“劳务派遣”组织 “劳务派遣”组织是不同于传统企业的一种新的社会资源组织形

式。它从事的是单纯 经营劳动力资源的劳务活动,它通过将员工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方式赚取利润,来生存 发展。

(3)“劳务派遣”型就业 “劳务派遣”型就业是一种非正规就业形式。劳动者是劳务派

遣企业的职工,与派遣 机构是雇佣关系;但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并接受相关的管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与各类就业形式相比,“劳务派遣”型就业的特点是,它是固定 期限的、依附性就业。与其他劳务经济形式相比较,劳务派遣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劳 动者是派遣公司的职工,存在劳动合同关系。这与劳务中介、劳务代理不同;二是派遣公 司只从事劳务派遣业务,不承包项目,这与劳务承包不同。

劳务派遣产生的背景

劳务派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自发选择的结果。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 的

日益成熟以及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度推进,我国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自主地位日益确立,他 们会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趋利避害,自发地决定用工、就业形式和经营形式,这是 劳务派遣产生、发展的根本前提。

大企业用工制度改革是劳务派遣型工作安排产生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体制内积存了大量的低效率和无效率劳动力。随着企业用工制度朝着 市

第一章

总论

万元

场化方向改革,企业开始控制人员数量增长,并精简人员,劳务派遣成为企业避免直接冲击社会、进行正常裁员和非正常裁员的重要渠道。

劳动力市场机制作用的不断增强是劳务派遣型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随着职业介绍机构和职业介绍事业的发展,逐步产生了劳务派遣的机构和功能。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由于自身就业能力比较弱,难以自谋职业、自主就业,于是,有关部门将他们组织起来,通过劳务派遣实现就业。另外,也有一些就业能力比较强的劳动者,不满足于固定在一个正式单位中,采取了劳务派遣就业形式,以丰富自己的阅历,增加自己的收入。另外,随着大中专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毕业生也通过劳务派遣来积累工作经验,为将来就业打基础。总而言之,作为市场经济产物的劳务派遣,不但满足了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需要,也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践服务,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特点。

劳务派遣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

劳务派遣是劳务经济的一种形式,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从我国的实践看,劳务派遣促进就业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使流动就业组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有序转移

到2000 年止,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而农村从业人数却占到全部从业人数的%,就业的城镇化率严重滞后。由于农村人口增长即新增劳动力增长远快于城镇,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任务十分艰巨。

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劳务派遣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一是输入地有关部门成立劳务派遣机构,将转移劳动力集中管理起来,包括住宿等问题,以满足当地对转移劳动力的需要,如天津的做法;二是输出地在输入地成立劳务派遣机构,有针对性地帮助输出地劳动力转移就业,如山东的做法。跨地区劳务派遣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有助于一部分转移能力不足的劳动力顺利实现转移就业;二是使跨地区就业更具有确定性,避免了以往劳务输出中的盲目性;三是使转移就业劳动者的权益受到更好的保障。总之,跨地区劳务派遣使流动就业组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有序转移。

使灵活就业组织化,有利于解决供需错位问题,降低风险

以家政服务公司为例。目前,家政服务公司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妇联等社会团体开办的;二是民营的;三是街道社区开办的社区服务中心中。其中,大量的是中介性质的,即公司收取双方的中介费、押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中介性质的家政服务对三方的风险都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公司,经常发生服务人员或客户违约的事件。劳务派遣型家政服务公司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

促进体制内就业机制转换

劳务派遣在我国的特殊作用之一在于,它被作为一种利用现有资源、把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创业和就业的行动,促进了体制内就业机制的转换。

提高用工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劳务派遣满足用工单位需求的微观功能是它最基本的作用。首先,劳务派遣并不适合所有企业。只有当企业有用工需求,同时有资金实力、能够租赁得起劳务派遣工时,才会考虑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对于本身没有用工需求,或者虽然需要人,但本身用工成本比较低的企业,自然不会对劳务派遣产生需求。

总之,劳务派遣是企业的一种正常存在的、有效率的用工形式。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劳务派遣作为一种非正规就业形式,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起到调节作用。总之,劳动力市场机制会通过劳务派遣等方式进行调节,以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我国的情况看,劳务派遣的发展有利于降低失业率,促进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劳务派遣吸纳就业的潜力

从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的情况看,在全部非农就业中,正规就业的比重平均为72%,劳务派遣的就业比重平均为%,劳务派遣占非正规就业的平均比重为%。虽然与其他就业形式相比,劳务派遣的规模比较小,但其发展速度最快,而且就业比重也相对稳定。一个国

家正规部门就业比重高,劳务派遣就业的比重不一定低;相反,正规就业比重低,劳务派遣的就业比重也不一定高,关键还要看其他非正规就业形式的发展情况。总之,一个国家劳务派遣的规模与该国的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形势、制度和文化等因素有关,不能简单地进行相互比较。

我们以世界的平均水平来推测我国劳务派遣的就业规模。2000 年,我国城镇年末从业人数为21274万人,其中,单位从业人员11613 万人,私营、个体业主分别为247万人和1125 万人,私营、个体从业人员分别为1021 万人和1011万人(私营和个体合计3404 万人)。暂且假定这些可以辩明身份的、已经登记注册的人员为正规就业,则还有6257 万人不属于此列,不易辨别其就业身份,这部分人占到城镇全部从业人员的%。可见,我国非农正规部门就业比重略低于上述平均水平,但高于许多国家。

劳务派遣的发展现状目前,包括劳务派遣在内的劳务经济是我国的一个新的商机,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快速发展、潜力巨大、无序竞争和缺乏规范。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国劳务派遣的现状如下。

地区情况

东部地区劳务派遣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目前已经开展劳务派遣的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广西、黑龙江、辽宁、吉林、江西、湖南山东等地,并且劳务派遣也在其他地区陆续不断地开展起来。据报道,广州目前从事人才租赁的公司达到120 多家,北京仅劳动局颁发了资质证书的劳务派遣企业就在300 家以上。

行业情况

采用劳务派遣型工作安排的行业主要是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如电信、银行、饭

店、医院、邮政、家政、电力、铁路运输等服务性行业,以及建筑业和制造业的一些部门。

企业情况

劳务派遣特别受到外资企业、优势企业和国有大企业的欢迎。深圳主要是外向型企业、股份制企业以及竞争激烈的电信、银行等行业对劳务派遣的需求大。一些着名的企业如深圳华为、赛格三星、赛格日立、希捷等,都使用过派遣员工。

从业人员情况

劳务派遣的从业人员以城市外来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企业下岗分流人员以及专门人才为主。

职业情况

劳务派遣的职业、岗位估计有40 多种,主要有钟点工、秘书、话务员、柜台小姐、销售人员、客户经理、司机、保安、广告创意、股票运作、高级管理、市场分析、企业认证、商务谈判、外文翻译、装饰设计、课程讲学、电视拍摄、报刊写作、名人传记、时装模特、法律顾问、制造业企业辅助工种等。

法律、规章建立情况

由于传统就业形式单一,劳务派遣在我国还属于一种比较新的事物。与国外相比,我国

关于劳务派遣的管理制度还极不成熟。首先,没有关于劳务派遣的立法:既没有关于劳务派遣的单独立法,已有的法律法规中也没有相关的规定。其次,在法律缺位的情况下,其他管理制度也没有跟上。个别地方也出台了一些有关的规章政策,但普遍存在调整对象范围过窄、调整内容不全面等问题。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有关规章:

(1)地方规章(2) 社会保险政策(3) 人才租赁政策

第3 章建立劳务派遣机构的实施方案

成立劳务公司利弊及风险分析

成立劳务公司有利因素

(1)劳务派遣有利于降低企业用人成本,可节省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各项费用,如场地租用费、广告费、中介成功服务费等,况且现在的企业招工已从过去的零敲碎打转向批量吃进,而劳务派遣机构却恰恰提供了这种便利,给用人单位选拔职工提供了捷径。

(2)降低企业用工风险。由于派遣员工是与派遣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因此所有有关劳动保障及管理风险都由派遣单位承担。如派遣员工在企业发生劳动纠纷,就会由派遣单位出面进行调解;若员工发生工伤、怀孕、生病及其它问题,也将会由派遣单位承担经济损失,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市场竞争。

(3)劳务派遣有利于改善企业灵活的用工机制,避免用人单位自行招进不符合要求人员造成的损失和处理的麻烦,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随时要求派遣机构增减派员,有利于用人单位用人的灵活性,可节省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和管理成本。

(4)由于近几年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长期的用工荒,以及用工成本的大幅提升致使很多企业迁往内地办厂,富士康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因为内地有优厚的政策以及充足的劳动力,所以未来几年企业内迁将普遍存在,加之内地自主企业的日益发展,所以未来的西南地区劳务行业将大有可为。

(5)由于劳务派遣机构在“三方”关系中,“一手托两家”,派遣机构与用人单位是劳务协作关系,与被派遣人员是劳动合同关系,用人单位与被派遣人员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比较规范、合法,三者的权利、义务比较明确。

(6)我公司从事劳务派遣行业可以对现有资源充分的利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的学生资源、还有我们的企业资源,教育公司多年来学生就业有许多合作,企业另外集团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多大六十余家也是我们的良好的企业资源

7)成立劳务公司可更好的为九洲集团公司及其下属的子公司解决用工问题。

成立劳务公司的不利利因素

(1)同工不同酬,劳动者易受盘剥。一般来说派遣员工的薪资水平比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的薪资水平低20%至30%左右,这主要是用人单位由于要支付给劳务派遣机构除规定工资待遇(如基本工资、津贴、加班费等)、社保公积金以及奖金福利待遇外,每月还要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用人单位为了压缩成本,不额外增加负担,通过压低薪资水平的办法来达到目的。

(2)派遣员工的安全健康得不到保障。由于派遣就业,劳动者不直接为雇主提供劳动,而是为雇主的客户提供服务,出现了“第三者”,形成了三角形关系。这就会产生劳动者安全易被忽视等弊端,而且由于劳务派遣员工的流动性较大,一些有毒、有害、有辐射的工种产生的职业病在短期内(如半年、一年)不易被发现,给派遣员工的身体健康留下了安全隐患,等到发病时,已找不到下家。

(3)派遣员工的职业生涯无发展。派遣员工由于不是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即使工

作能力强、表现好也没有晋升机会,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4)用人单位的某些福利派遣员工享受不到。如产假、特休假、补充保险等。由于派遣员工不是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所以用人单位不愿为他们额外投保补充保险,而劳务派遣机构更拿不出这笔钱为派遣员工参加补充保险。

(5)派遣员工没有组织归属感,不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由于派遣员工在用人单位是“二等公民”,处处受到歧视,容易造成职工的自卑心理,就会频繁离职(如苏州某一外资企业派遣员工离职率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对用人单位的正常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6)劳务行业竞争激烈,全国有上万家劳务公司,从事劳务派遣的中介工作。而劳务派遣相对是新生事物,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很多劳务公司在具体操作上有钻法律的空子,甚至违规操作等现象。

( 7)企业用工需求随季节变化需求不同,所以劳务派遣行业也有淡季和旺季,一般 情

况每年 1-3 月和 资金情况

五年规划

2013

年达到 500 人的派遣规模,实现产值 750 万元、利润 40 万元。 2014

年达到 800 人的派遣规模,实现 1200 万元、 60 万元利润。 2015

年达到 1200 人的派遣规模,实现 1800 万元、 90 万元利润。 2016 年达到 1500 人的派遣规模,实现 2500 万

元、

120 万元利润。 第 4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分

析,

展形势,并且政府在政策法规上均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可见本项目开发前景广阔,投资收 益稳定,有长期发展向上的良好趋势,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好项目。另外,由于本项目的运 营成本不高,因此抗风险能力较强,项目实施后,完全可以获得预期收益。 9-12 月为旺季。

2012

的派遣规模。

年完成劳务派遣公司的申办和筹建工作,并进行经营,力争完成 200人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由于本项目契合目前经济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