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全真模拟试题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全真模拟试题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全真模拟试题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全真模拟试题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全真模拟

试题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

学全真模拟试题

本试题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组别:姓名:

第一部分:选择题(60小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道题有五个选项中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填入

答题卡里,每小题1分)

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 大分子

B. 细胞

C. 组织

D. 器官

E.系统

2.下列哪项不是HE染色的特点:( )

A.可制冷冻切片进行染色

B.显色原理是基于组织对染料的亲和力

C.组织块石蜡包埋

D.切片常用重金属电子染色

E.切片常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

3.光镜组织切片和电镜组织切片:( )

A.均为超薄切片

B.均为化学染料染色

C.均可制冷冻切片

D.均为固定组织

E.均可摄彩色照片

4.杯状细胞常见于()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复层扁平上皮

D.单层立方上皮

E.变移上皮

5.在复层扁平上皮之间最多的细胞连接是:( )

A.紧密连接

B.中间连接

C.桥粒

D.缝隙连接

E.半桥粒

6.分布于呼吸道的上皮组织属于 ( )

A.单层柱状上皮

B. 单层立方上皮

C. 单层扁平上皮

D.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E. 复层柱状上皮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上皮组织的基本特点的是: ( )

A.细胞排列紧密

B.细胞有明显极性

C.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细胞形态比较规则

E.极少的细胞间质

8.纤毛的内部有()

A.微丝

B.微管

C.中间丝

D.张力丝

E.角蛋白丝

9.腺是()

A.以腺细胞为主要成分的腺上皮

B.有大量分泌细胞的上皮

C.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

D.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E.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

10. 具有合成和分泌抗体功能的细胞是 ( )

A. 肥大细胞

B. 浆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巨噬细胞

E. 脂肪细胞

11.下列纤维,何种纤维是细胞间质()

A.神经纤维

B.神经原纤维

C.胶原纤维

D.肌纤维

E.肌原纤维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固有结缔组织的是()

A.脂肪组织

B.网状组织

C.疏松结缔组织

D.致密结缔组织

E.淋巴组织

13. 关于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

A. 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组成 B.网状纤维也称嗜银纤维

C. 构成造血器官的支架并形成其微环境 D.网状细胞具有吞噬功能

E.网状细胞具有突起,核位中央。染色浅

14.肿瘤细胞等可产生下列哪种物质破坏基质的防御屏障()

A.明质酸酶

B.胶原蛋白酶

C.碱性磷酸酶

D.酸性磷酸酶

E.溶菌酶

15.抽血液抗凝剂后离心沉淀,血液分为三层,从上至下为()

A.血清,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B.血清,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C.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D.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E.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清,红细胞

16. 区别三种有粒白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 )

A.特殊颗粒的数量

B.特殊颗粒的嗜色性

C.嗜天青颗粒的数量

D.嗜天青颗粒的嗜色性

E.特殊颗粒大小

17.关于红细胞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

A.细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B.细胞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周缘较厚

C.成熟红细胞有细胞核 D.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

E.红细胞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

18.组织液来源于()

A.毛细血管静脉端

B.毛细血管动脉端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E.毛细淋巴管盲端

19.血液中数量最多和最少的白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20.有关破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哪一点是错误的( )

A. 细胞大,胞质嗜酸性

B. 含有一个巨大的细胞核

C. 胞质含许多溶酶体和吞噬泡

D. 接触骨基质的细胞表面有皱褶缘

E. 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21.软骨囊是指( )

A. 软骨表面的疏松结缔组织

B. 软骨表面的致密结缔组织

C. 软骨细胞周围的软骨基质

D. 软骨细胞周围的胶原纤维

E. 软骨细胞所在的空腔

22.三种软骨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A.软骨细胞类型

B.无定形基质成分

C.纤维类型

D.软骨的物理特性

E.软骨的染色特性

23骨细胞()

A.多突起,但不位于骨小管中

B.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桥粒相连

C.对骨质的更新有重要作用,但骨质维持无作用

D.胞体位于骨陷窝中

E.不能由骨祖细胞分裂分化而来

24下列哪一项不是骨组织的结构特点是:( )

A.无血管和神经

B.由数种细胞和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组成

C.骨细胞有许多细长的突起

D.骨组织是最大的钙库

E.含有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

25在成人,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

%~8%

%~20%

%~30%

26.胞质内有异染性颗粒并可脱颗粒引发过敏的细胞是( )

A浆细胞 B单核细胞

C肥大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脂肪细胞

27.下列哪种蛋白质不参与组成肌丝()

A.肌球蛋白

B.原肌球蛋白

C.肌钙蛋白

D.肌红蛋白

E.肌动蛋白

28.心肌闰盘处有( )

A.中间连接、桥粒和紧密连接 B.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

C.紧密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 D.桥粒、半桥粒和缝隙连接

E.桥粒、半桥粒和紧密连接

29.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不包括( )

A. 沿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

B. 表面有单位膜包裹

C. 肌原纤维的规则排列形成肌节

D. 由粗、细肌丝组成

E. 粗肌丝位于肌节中部

30.关于骨骼肌纤维的三联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一个T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 B.横小管与肌膜相连续 C.光镜下可见 D.其作用是将兴奋传到肌质网

E.终池的膜上有钙泵

31.平滑肌纤维内有( )

A.细肌丝和粗肌丝

B.粗肌丝和中间丝

C.细肌丝和中间丝

D.细肌丝、微肌丝、粗肌丝

E.中肌丝、细肌丝和粗肌丝

32.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和突起多少分类,数量最多的神经元是:()

A.感觉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B.运动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C.中间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D.运动神经元,双极神经元

E.中间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33.化学突触传递冲动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2+进入突触 A.突触前膜的化学门控通道开放 B.细胞外C

a

前膜成分

C.突触小泡依附在突触后膜上

D.突触小泡进入突触间隙

E.突触后膜电位门控通道开放

34.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是( )

A.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B.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C.少突胶质细胞 D.小胶质细胞

E.室管膜细胞

35.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是 ( )

A.少突胶质细胞 B.星形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施万细胞

E.卫星细胞

36.神经元传导冲动是通过()传导。

A.微管

B.轴膜

C.神经内膜

D.突触小泡

E.神经束膜

37.血-脑屏障的结构中最重要的一层是 ( )

A.有孔毛细血管内皮 B.基膜

C.周细胞 D.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的脚板

E.具有紧密连接的连续毛细血管内皮

38.神经元都有( )

A.一条树突和一条轴突

B.多条树突和一条轴突

C.多条树突和多条轴突

D.一条或多条树突和一条轴突

E.一条树突和多条轴突

39.与动脉相比,静脉不具有的特点是()

A.三层膜分界明显

B.血容量比动脉大

C.管壁较薄,结缔组织成分较多

D.管壁结构差异较大

E.管壁含平滑肌和弹性组织较少

40.内皮细胞的特性结构是()

A.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B.细胞间有10--20nm的间隙

C.丰富的紧密连接小体

E.丰富的溶酶体

41.肌性动脉中膜内产生基质和纤维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间充质细胞

C.平滑肌细胞

D.内皮细胞

E.巨噬细胞

42.下列细胞中,不能产生基质和纤维的细胞是()

A.心肌细胞

B.血管平滑肌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成骨细胞

E.软骨细胞

43.毛细血管分类的依据是()

A.毛细血管的光镜结构

B.毛细血管的电镜结构

C.内皮细胞的光镜结构

D.内皮细胞的电镜结构

E.毛细血管的所有结构特点

44.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泵器官,其管壁结构分为()

A.心内膜、心中膜、心外膜和心瓣膜

B.心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心中膜和心外膜

C.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

D.心内皮、内皮下层、心肌膜和心外膜

E.心内膜、心内膜下层、心肌层和心外膜

45.心脏的传导系统是指( )

A.心脏内神经纤维组成的一个系统

B.心脏内心肌纤维借闰盘相连,胞质经缝隙连接相互连通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C.特殊心肌纤维形成的一个系统

D.将血液由静脉系泵到动脉系的传导系

E.以上均不对

46.淋巴结内发生细胞免疫应答时,结构明显增大的是( )

A.浅层皮质

B.深层皮质

C.髓质

D.皮质淋巴窦

E.髓质淋巴窦

47.脾最先接触抗原的部位是( )

A.脾索

B.边缘区

C.脾小结

D.动脉周围淋巴鞘

E.脾窦

48.中枢淋巴器官特点之一是()

A.较周围淋巴器官发生晚

B.均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

C.培养效应性T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

D.淋巴细胞增殖不受抗原直接影响

E.出生前结构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完善

49.血液内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通道有( )

A.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B.淋巴窦

C.脾窦

D. 边缘窦

E.动脉周围淋巴鞘

50.能分泌激素并参与免疫的器官是()

A.淋巴结

B.脾

C.扁桃体

D.胸腺

E.骨髓

51.关于味蕾的结构特征,下列除哪项外是正确的()

A.是位于复层扁平上皮内的椭圆形小体

B.由I型细胞、II型细胞和基细胞组成

C.I型细胞和II型细胞均属于神经元

D.I型细胞和II型细胞均有味毛

E.I型细胞和II型细胞的基底面均可见与神经末梢形成突起

52.光镜下,小肠区别于大肠的最重要特征是()

A.有许多肠绒毛

B.杯状细胞较少

C.无结肠带

D.肠腺较短小

E.有许多皱劈

53.胃底腺壁细胞的特点是 ( )

A.细胞呈圆锥形,胞质强嗜酸性 B.细胞内分泌小管与盐酸的形成有关

C.细胞内微管泡系统是细胞内分泌小管的储备形式

D.有丰富的线粒体 E.以上选项全对

54.对消化管皱襞形成的正确描述是( )

A. 上皮突向管腔

B. 上皮和固有层突向管腔

C. 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突向管腔

D. 黏膜和黏膜下层突向管腔

E. 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突向管腔

55.关于食管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

A.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B.固有层内有食管贲门部

C.粘膜肌不连续

D.肌层为外环内纵的平滑肌

E.外膜为纤维膜

56.电镜下可见大量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的细胞是( )

A间充质细胞 B成骨细胞

C骨祖细胞(或骨原细胞) D骨细胞

E破骨细胞

57.肌腱的结构特点是()

A.胶原纤维束平行而疏松排列

B.没有腱细胞

C.胶原纤维束互相交织排列

D.弹性纤维束平行排列

E.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

58.能捕获和传递抗原或于细胞表面保留抗原的细胞是()

A.交错突细胞

B.滤泡树突细胞

C.朗汉斯巨细胞

D.巨噬细胞

E.以上细胞均是

59.肌节是()

个I带+1个A带 B.位于M线与Z线之间

C.位于相邻两条Z线之间

D.位于相邻两条M 线之间

2A带+I带+1/2A带

60.疏松结缔组织中最重要的糖胺多糖是()

A.肝素

B.硫酸软骨素A

C.透明质酸

D.硫酸软骨素C

E.硫酸角质素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两大题,共4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比较上皮细胞微绒毛、纤毛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2.简述神经元的分类。

3.消化管的一般结构可分为哪几层各有哪些组织

4.简述成熟红细胞的形态、大小结构特点、功能及寿命。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2小题,共20分)

1.联系功能比较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管壁结构的异同。

2.说明化学突触的超微结构及信息传递过程。

(备注:以下答案仅作参考。如有疑问,大家提出来一起探讨,共同进步。谢谢合作!)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简答题:

1、纤毛和微绒毛都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突出所形

成的指状突起。纤毛一般较长、少,微绒毛较短、多;微绒毛的中

轴内含微丝,下连终末网,纤毛中轴内含微管,下连基体;微绒毛的功能主要是扩大表面积,纤毛的功能主要是能有节律地定向摆

动,可参与黏膜的物质运输。

2、神经元的分类如下:

按神经元突起的多少分为双级神经元、假单级神经元和多级神

经元

按神经元轴突的长短分高尔基I型神经元和高尔基II型神经

按功能分为感觉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

神经元(或传出神经元)

按神经元所分泌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分胆碱能神经元、去甲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胺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和肽能神经

3、消化管的一般结构(除口腔和咽外)由内到外分为四层:即黏膜、黏膜

下层、肌层和外膜。黏膜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构成,上皮主要有

两种:复层扁平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固有层为舒松结缔组织,

可有腺体和淋巴组织,黏膜为平滑肌;黏膜下层由舒松结缔组织

构成,内含血管

、淋巴管和神经丛,在食管和十二指肠还含有腺体;肌层除食管

上段和肛门处为骨骼肌外,其余大部分均为平滑肌;外膜有两

种:即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的纤微膜和由结缔组织和间皮共同构

成的浆膜。

4、成熟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周边厚,中央薄,直径—。红细胞无

核、无细胞器,细胞内有大量的血红蛋白。其功能主要是携带氧

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红细胞平均寿命约为120天。

论述题:

1、四种动脉的管壁厚度相差很大,但管壁均可分为内膜、中膜和外

膜,它们的主要差别表现于中膜的结构。大动脉中膜含大量弹性膜和弹性纤维,因此属于弹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的中膜主要含平滑肌纤维,属于肌性动脉。大动脉和心脏直接相连,当心脏收缩射血时,大动脉因其弹性而扩张,并储蓄了势能;当心脏舒张时,大动脉以其弹性回缩力而收缩,推动血液继续流动。因此大动脉将心脏的间断射血转变为血管中持续的血流。中动脉中膜平滑肌发达,并在神经的支配下收缩和舒张,可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小动脉和微动脉的平滑肌舒缩,一方面能显着的调节组织局部的血流量,另一方面决定了血流的外周阻力和血压。小动脉和微动脉平滑肌的舒缩受到神经和多种体液因子(如心房钠尿肽)的调节。

2、化学突触包括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突触前、后成

分彼此相对的细胞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二者之间的间隙为突触间隙。突触前成分一般是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呈球形膨

大,又称突触小体,内含许多突触小泡,还有少量线粒体、微管和

微丝;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和调质。突触后膜中有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受体。当神经冲动沿轴膜传至轴突终末时,即触发细胞外的钙离子进入突触前成分,导致突触小泡移至突触前膜,释放小泡内物质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中相应的受体结合,使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突触后神经元出现兴奋或抑制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