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饮食作为任何生物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本能,也是人类生命早期最突出的主题,它包括食物和进食两个部分。因此它不仅具有基础性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心理学的意义。

来源:精神分析佛洛依德

1、引言

精神动力学是由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学派的基础和核心概念,主要用以解释人类各种精神功能和精神活动之间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例如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我、自我及超我之问冲突的产生,本能欲望的增强或减弱、滞留或释放,冲突及应对冲突而形成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等,因而精神动力学也被称为深层心理学。而且它认为越是在个体生命早期发展中突出的主题,围绕其形成的心理需求特征和精神地貌形态对个体的影响越是深远,因此精神动力学的决定论使其具有某种达尔文主义的色彩。

饮食作为任何生物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本能,也是人类生命早期最突出的主题,它包括食物和进食两个部分。因此它不仅具有基础性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心理学的意义。婴儿吸吮妈妈的乳房,是他与世界之间产生的最原始和最基本的一个联系,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不仅得到了食物的满足,而且获得了一种口腔快感。这个看似简单实则重大的联系,与人类一些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功能密切相关,如安全感、控制感、依恋关系及自尊感等。因此食物不仅是能量的来源,也是快乐的来源。同时饮食还具有社会文化的意义和功能,如提供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等。本文拟从精神动力学的视角来谈谈饮食习惯、饮食行为、饮食文化等与个体的心理及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2、饮食、情绪和性格

在精神动力学的视野和框架下,摄食行为不简单是一个物质能量流动的过程,它还具有丰富的心理学涵义。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中,有许多与“象征性摄食”相关的主题如:攫取、占有、控制、吞并、吸纳、依赖等等。那么是否可以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的特征来预测一个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及特征呢?

2.1、饮食口味

从一个人饮食的口味偏好,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情绪特征。如饮食偏重口味的人相较于偏清淡口味的人,情绪活跃程度较高,情感体验更强烈,情绪的平衡性更弱。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处于较高的应激水平时,他的口味会不自觉地加重,会更倾向于选择麻辣辛等重口味的饮食。对甜食的渴求在很多情况下,似乎是对性需求的一种象征性满足。有研究表明,食用甜品所引发的神经生化反应与女性性高潮时的神经反应具有很大的类似,这是否可以解释生活中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选择甜品来缓解焦虑和体验愉悦感?体形较胖的女性比纤瘦的女性也更倾向于喜食甜食,这也许和她们现实生活中更缺乏性需求的满足有关。另外,我们从一些具有地缘性饮食的口味特征,也可以看出饮食与个体情绪和性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端倪。如在我国的川、湘、渝、赣等地区,人们喜好辛辣口味的食物,故多

盛产“辣妹子”“川妹子”等“辣不怕”性格特征的人群。虽然个体的饮食习惯和性格特征之间的交互关系机制尚未得到科学的实证,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是不言而喻的。

2.2、偏食行为

饮食习惯中的偏食行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测个体某种人格特质的倾向性。对某种或某类食物坚决地、不合常理地拒绝,往往提示个体人格中的强迫影像:行为方式的刻板、内心世界的僵化缺乏弹性、某些仪式性的观念和行为、对秩序偏执的追求及相对应的对失序的过分恐惧、严厉的“超我”下对人对己的苛刻等。当然对某一个特别事物的癖好或拒绝,也可能意味着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与偏食对象或者其象征物相关的特殊心理事件。因为食物的多重象征性,对食物的选择风格可以被高度看做是个体建立关系的模型。与偏食相反,有一类所谓“吃百家饭”“吃香喝辣”的人,这种人对食物的开放性态度往往也体现在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多表现得豪爽、开放和适应,在行为方面也具有更多的创新性,敢于突破自己,突破常规思维,生活态度也较积极。

2.3、进食速度

一个人的进食速度可以预测其焦虑水平。进食快速的人往往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表现出一致的特征,如:走路快、说话的语速快、工作的进度快等,而且这类人往往对等待缺乏耐心,对不确定和模糊的情境不能容忍。他们往往容易对别人的“慢”表达不满和愤怒,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控制和支配的特征。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特征,倾向于追溯至个体早期阶段的喂养方式和母亲的神经特征来解释。往往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需求没有及时地予以回应、互相矛盾或没有预期的情感表达以及母亲自身的强势和神经质等,都会使得孩子无法在安全依恋的抱持背景下建立其自身的安全感、自恋、信任等健康心理的基石,从而对其在以后的分离‐个体化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同理,一个吃饭时过于磨蹭、三心二意的人,也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这种拖沓、纠缠不清、被动的特征,这可能和其早期的喂养过程中被忽视或者重要抚养人的缺席有关。有意思的是,无论是进食速度过快或过慢的人,饮食的规律性都比较差,即使是有些人因为客观原因如工作要求等使得他们无法按时规律地进餐,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这是他们潜意识中对“无预期”事件的强迫性重复,或是对“偏执‐分裂”的固着。

2.4、不良饮食嗜好

特殊的饮食成瘾如吸烟和酗酒,可以预测个体的亲密关系质量。大量的研究表明,烟瘾和酒瘾等行为障碍和恶劣的家庭人际关系具有高度的相关。据此可以推测吸烟和饮酒行为是个体对无法充分满足的情感需求和亲密需求的病理性补偿。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对吸烟和饮酒过度依赖是个体心理发展中口唇期固着和停滞的表现,固着和停滞就意味着需求未被充分满足,或由于母亲缺乏帮助孩子升华的能力,使孩子无法顺利完成其在每个发展阶段特定的发展任务。而口唇期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良好的依恋关系。如果发展受阻,这个影响会迁延至后面的发展阶段,影响其后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培养,如自我控制、自我认同、自尊感等。

3、进食障碍的精神动力学解释

进食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AN)和神经性贪食(BN)两大综合征,好发于14-20岁的年轻女性[1]。对于进食障碍的病因,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动力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儿童早期未解决冲突的反映,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关于体形与外表的错误观念的产物,家庭系统理论认为负性的家庭环境同进食障碍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已有的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进食障碍的病因,涉及到社会、家庭、个人以及生理等多个方面[2]。那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进食障碍的病人试图解决的是什么冲突呢?进食障碍的病人在人格层面体现出哪些倾向性呢?这里分别从进食障碍病人的几个突出症状表现来谈谈。

3.1、体相障碍

无论神经性厌食或神经性贪食,都存在对自身体重和形体过分的病态的关注[3]。尤其是患有AN的病人,过分的节食行为已经使她们的体重远远低于正常体重,但她们仍然认为自己胖。这种体相障碍预示着她们对保持瘦小体形的一种偏执性的追求,这传递了她们拒绝长大的潜意识信息。

3.2、闭经

因为节食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紊乱,会导致许多AN女性病人产生闭经的症状。月经作为女性成熟的标志性事件,对女性的性身份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AN病人的闭经症状则象是在宣示:“我讨厌那件事,我拒绝被当成一个真正的女人”,这是女性缺乏对自己性别身份认同的象征性表达。

3.3、拒食

AN病人对食物的敌视和拒绝,则更像是象征性地表达对家庭的忠诚和反叛。它能平稳家庭系统,它可能是向父母求助的一种方式,能够表达力量,能阻止自杀冲动,转化性压力,从关系中游离开来,延迟成长,减轻分离焦虑,能使人感到自己的独特性[4]。

3.4、暴食和呕吐

与AN病人不同,患有BN的病人则多表现出对食物的一种非常矛盾的需求和态度。她们会采取暴食后又诱导呕吐的方式来表达和处理她们的情绪问题,而且在临床治疗中她们比AN病人更多地报告无助、绝望等情绪[5],进食障碍的病人伴随有情感障碍的比率较高,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进食障碍是情感障碍的一种变式[6] 。这种对食物既需要又拒绝的矛盾态度,和鲍尔比的矛盾型依恋在其内部心理机制上有着一致的地方,而在其生物形态上更类似于一种饱和性抑制的反应过程。对食物的餍足行为下面压抑着强烈的愤怒和攻击,而暴摄和呕吐则更像是把病人内心深处这些无法处理的强烈情绪加以外化,以致于他们希望通过控制饮食来控制自己的愤怒和缺陷。

3.5、攻击性

有研究认为,进攻性特质是饮食障碍病人最重要的精神病理内核。进攻性特质大多来自于家庭关系和模式的扭曲和儿童时期的经历,表现为敌意、易激惹、易怒,不能自我保护,不能正常表达愤怒等等,这些都是AN和BN病人常见的精神症状。BN病人的易怒特质表

现为对遭遇挫折忍耐力低,不能控制冲动,将敌意投向他人,而AN病人则表现为自我保护不良,常将敌意投向自己[7]。

3.6、共病人格障碍

有对饮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认为进食障碍的人格总体特征为依赖,缺乏自主和对自身和以上外在个体领域的混淆。Anderluh在回顾性的研究中发现,强迫人格特质是影响进食障碍易感性的一个遗传因素,对进食障碍今后的发展有较高的预测值,两者间呈很强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往的研究认为AN是强迫性的,而BN是冲动性的,并假设这两个症状是一个连续体的极,Anderluh 认为两者并没有在强迫特质上表现出体系上的不同。并且进食障碍恢复之后,强迫特质仍然存在[8] ,这主要体现在饮食障碍病人的完美主义倾向上。也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障碍病人的人格一般是完整的,而且非常有韧性。对大多精神障碍来说,并发厌食症状是不多见的。

3.7、与饮食有关的躯体疾病

有一些心理障碍躯体化的症状如吞咽困难,还有直接的躯体疾病如食道癌,胃癌等,都直接和饮食相关。这些症状和疾病似乎都是一种隐喻,好像是在表达:“我实在是吃不消了。”“我受够了”这样的信息。

有一种人格类型的划分将这类人群称之为“癌症型人格”,即所谓“C型人格”。C型人格的病人多性格内向、敏感、压抑自己的情绪流露和表达、避免任何可能的冲突,他们往往看似无比随和实际内心充满压抑的冲突和愤怒。病人最后多把这种强烈的愤怒指向自身,企图用对进食这种生存本能的拒绝来杀死自己。

4、饮食文化中的心理意义

饮食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身份认同的功能。同时文化也不断地塑造着个体和种族的未来面貌,饮食文化也是如此。

就像中西方文明的显著差异一样,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和西方具有很大的不同。相较于后者而言,中国的饮食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和复杂,不仅在烹饪方法上体现出繁复高超的技艺水平,在餐饮的器物制造和使用上也显示出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的成熟特征。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曾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君子远庖厨”等有关饮食“兹事体大”的言论。同样的意味也体现在中国特色的招呼用语“你吃过饭了吗?”之中。这是饮食文化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效应,一个人在饮食方面的表现直接体现了他的生活水平、道德修养和社会身份地位。因此另一方面人们也会用一些与饮食相关的话诸如“脑满肠肥”、“酒囊饭袋”、“大腹便便”等来对一个人实施道德上的批判。

在一些宗教信仰比如佛教里,也通过对饮食的一些禁忌来革除和回避世俗欲望的诱惑,从而达到精神修行上的清明和升华。在佛教的某些教义中,有些食物如“五荤八素”被当做是人的欲望象征或是刺激人的欲望的“恶源”。这种欲望和精神的二元对立性从最初的修行方式选择逐渐演变成僵硬刻板的戒规戒条,饮食在其中也被逐渐地异化和歧化。同样在基督

教中,人类的“原罪”也始于对食物欲望的屈服而致。这些禁忌和“原罪”感是否起源于人类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资源匮乏之下,对食物和资源的分配实施的某种潜意识的制度设计?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这些禁忌也逐渐松动,如后来佛教传播到中国后逐步分化,其中一支与中国本土的道家结合而形成禅宗,他们的教徒公开宣扬“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论点,至此欲望与精神的对立性才逐渐消弭。

另外,饮食也是某些重要的社会礼仪的主题,如祭祀和约会。这两者在中西方文化之间似乎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国古时在祭祀中讲究“钟鸣鼎食”,而中国的祭祀礼仪则直接源于中国的祖先崇拜文化,祭祀的心理学意义是通过食物的供奉表达身份的联结。而世俗生活中青年男女之间的第一次约会也往往以吃饭作为表达好感、亲近之意及缔结亲密关系的愿望。可见食物是人们之间传递和共享亲密需要、进行身份认同的第一载体和媒介,这也很好地解释了饮食在人类情感和精神活动中的根基性作用。

迷信背后心理学

迷信背后心理学 我们为何会盲目相信一些谣言,为何会相信迷信?超自然体验背后本质是什么? 这一现象引起心理学家们高度关注,他们想弄清楚,为何我们中的一些人会相信一些迷信或民间流传的说法。他们的研究结果或许将揭示一些隐藏在此背后的价值。研究宗教的心理学家长期以来都认为,人们相信超自然现象的本质是寻求某种自我保护,让自己不用去面对更加残酷的现实世界。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生活中发生某些重大的变故——死亡,自然灾害,或是失业,此时你的大脑会不断希望寻求一个答案,想要在一片混乱中寻找其中的意义。坚信自己是理性的人很容易,但应该时刻记得,我们每一个人,当我们感到对自己的生活开始丧失控制的时候都会容易犯下这样的错误。就如丘吉尔,柯南·道尔以及图灵已经向我们所展示的,即便最敏锐的大脑,有时候也会沉迷于幻境。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5日消息,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报道,在已经21世纪的今天,为何仍然还有很多人会相信超自然现象?近期,一位名叫戴维·罗伯森(David Robson)的研究人员对此给出了一些答案,他发现我们或许有很好的理由保有某些迷信观念——甚至这样做 还会带来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好处。

真实世界中的幻觉 在二战之后不久,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正在访问白宫,据说他在这里经历了一次超灵异的体验。在抽完长长一支雪茄烟之后,他慢慢踱步回到一墙之隔的卧室。据说在那里他看到了亚布拉罕·林肯的灵魂。即便此时的丘吉尔几乎浑身赤裸,但他仍然保持了镇定,说道:“晚上好总统先生,你见我的时间似乎不太方便。”林肯的灵魂脸上露出微笑,然后消失了。 这样的超自然体验还并不仅仅局限在丘吉尔一人的身上。柯南·道尔据称曾经跟灵魂对话,而阿兰·图灵则相信读心术。这三位伟人都以敏锐的思想著称于世,但这仍然不能阻止他们相信一些超自然的现象。 或许你便是他们中的一员。根据一项最新调研,有高达3/4的美国人都或多或少的相信超自然现象,其中甚至有高达1/5的人声称自己见到过魂魄。 这一现象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高度关注,他们想弄清楚,为何我们中的一些人会相信一些迷信或民间流传的说法。他们的研究结果或许将揭示一些隐藏在此背后的价值。基于大脑活动的特点,有些超自然体验很容易解释。有些人报告称他们看到物体自己发生移动,这可能与他们大脑右半部负责视觉处理的区域发生损伤有关,而与此同时,癫痫患者有时会感到附近有人在跟踪自己,常常是某种看不到面目的“影子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魏 钦 (江苏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104)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大学生承受着巨大压力,在心理素质上 普遍存在着环境适应能力差、情绪起伏大、意志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是亟待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引导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2)02-0057-02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这一概念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世界卫生组织对它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还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以及情绪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理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我们理解的最佳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都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基本具备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取向,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和判断能力。所以在遭遇问题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适当处理,能够将心理调适到最佳状态。但大量调查表明,在大学生中仍有部分同学的心理素质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正常处理基本的人际关系,经常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缺乏自信心。遇事如处理不好就很可能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甚至成为精神创伤、产生心理障碍。 经过分析,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造成的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竞争的日益加剧。多数大学生都能认识到学习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特别是学习基础较差、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的学生最容易产生焦虑感,有些学生还伴有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症状。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这些同学就容易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变得极为脆弱,情绪极不稳定,心理问题顺势而生。 (二)教学存在的疏漏 很多教师在任课过程中,对专业知识都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对心理健康内容的挖掘并不注重。在学生评价上,往往注重学生成绩的好坏、关注最后结果的对错,不了解过程、不掌握动态。对学生的评价容易造成盲目性和不公正性,有时还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很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交际面临的困难 目前,独生子女已经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普遍关注。经调查发现,这部分大学生由于是家庭的中心,处处受到别人的关心、照顾,普遍存在自私、独立性差、孤僻等心理方面的弱点。来到大学步入新的环境,面对一个全新的人际关系圈,他们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在交往中唯我独尊,猜疑嫉妒心强。 更危险的是,由于存在交际困难,同面对面的交 *[收稿日期]2011-10-27 [作者简介]魏 钦(1975—),女,江西上饶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党总支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助理研 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第15卷·第2期 2012年4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Vol .15,No.2Apr .2012 57

儿童发展心理学分析(另附表格)

发展心理学期刊分析 080411235 学前112吴婷 首先,我想讲讲我的第一印象,我发现这些论文基本上很少不是合作完成的,而且有的是同一个人和不同的人合作,或者同一些人运用一样的调查结果,写出了不一样思路的论文,开拓思维,让人印象深刻。其次,我觉得其中还是有些不足的,比如说,大家的研究方法大部分都采取问卷法,它时间短,取样大,但是我觉得准确率并不一定高,而且只能反应当时的时代特征,不能反应社会变迁下的特征,如果要探究心理发展的趋势及经验对后期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的话,还是要采用追踪研究等方法。而追踪研究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大概为一年左右少则几个月,我认为如果在时间精力经济的允许下,如果能把时间适当延长就好了,这样的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就大大提高了。 从婴儿到初中生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每个年龄段都有不一样的特点,每一个年龄段的学习成长都是不一样的。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些特点,使的我大概了解了儿童的成长过程。下面我从各方面谈谈我认为未来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一些观点。 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注重儿童情绪,自我调节,关注抑郁儿童,特别是流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5-12对汶川地震后灾区的儿童也十分留心观察他们的心理发展,体现了现在这个社会对现在处于边缘,得不到正常关爱的儿童的人性化关怀。我相信随着不断各个大城市不断涌入的民工潮,越来越多的孩子会成为留守儿童,或是随着父母打工仔各个城市辗转的留守儿童也满满增多,心理学势必会越来越侧重对流动、留守儿童的研究。 社会、家庭适应方面 这一方面关注了社会变迁下,儿童情绪的发展、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社会交往中的同伴关系以及社会适应方面。应该说,人们对孩子的认识一直在发生着改变,从以前的“小大人”,到现在不止关注孩子的家庭表现,也把视野投向了更远的社会大环境。新的社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典型的比如网瘾、家庭的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暴力、父母工作压力大离婚率升高等等,儿童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越发的早熟,所以我们更应该从小关注孩子,特别是社会适应方面,帮助他们健康的实现从孩子到成人的转变。 行为方面 重点关注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幼儿园游戏行为、亲社会行为等等,行为是心理的外化,所以行为不是特别侧重的研究对象。但是我们研究的心理很多都是通过观察儿童行为获得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学习儿童的生理。 学习方面 考察儿童的概念定义、空间概念、阅读、归纳推理等,以及焦虑情绪对学习的影响。考试制度不断改革,但却万变不离其宗,数学科目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许多测试也是用数学来考察儿童的思维。未来对数学领域儿童的研究我觉得也会越来越多。 语言方面 语言方面研究了很多,比如说语音意识、语言感知,英语学习(口语、英语课堂焦虑等)、汉语语音障碍、语言机制,范围很广。儿童现在“开口”越来越早,现在社会所需要的语言

《饮食与健康》教案#(精选.)

《饮食与健康》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2.通过调查活动,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生在收集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培养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4.通过对饮食与健康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节约粮食,不浪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日常饮食注意科学、合理地搭配。 教学难点 学会科学搭配自己的饮食。 教学方法 调查活动,搜集资料,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收集、整理饮食与健康方面的资料卡。向父母、老师或身边的厨师、保健医生了解各种菜谱中的营养搭配技巧,设计一个一日三餐的食谱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碰到一件令人难过的事,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个学生(身上并无疾病)上体育课的时候,上到半节课,不知何故突然奇怪的晕倒了,你们猜猜他为什么会突然晕倒呢? 学生纷纷发言,最后一致认为他突然晕倒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缺乏锻炼,二是营养不良,教师趁机提出饮食与健康的话题。 并板书课题:3.饮食与健康 二、新课学习 1.探究活动 (1)交流饮食习惯

师:同学们,为了健康我们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是吃饭,那老师问一下你们会吃饭吗?生一定会笑着答会 师:既然都会吃,那么交流一下你们是怎么吃的,一日三餐吃了什么? 学生交流并汇报 师:现在,把你们的一日三餐的情况写在纸上,一会我们再来分析你们是不是会吃。 师出示食物结构金字塔,让学生说出金字塔给我们的信息,然后结合“资料卡”,分析自己的饮食结构,互相说说各自的饮食结构是否科学。 使用‘学乐师生’拍照,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生再次交流讨论,并对照课本中的资料卡分析自己的饮食是否合理(有的可能缺少蔬菜或水果,也有的可能肉吃的太多等)。 (2)怎样搭配食物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收集的资料,参考食物结构金字塔,讨论怎样饮食更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因为每个人身高、体重、运动量等拜托,会产生饮食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下面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和交流,自己设计自己的一日三餐。学生设计的比较好,展示给大家看。 师再根据专家建议,向学生提供营养餐:早餐:1杯牛奶﹢1个苹果;午餐:高蛋白食物为主﹢1份水果;晚餐:少油少调味为主﹢1份水果。师并板书 2.自由活动 师:科学健康饮食中,除了膳食结构要合理以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健康? (1)学生猜测,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师生小结: (2)合理分配三餐;2、荤、素搭配;3、不挑食、不偏食;4、不暴饮暴食。5、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6、注意不要食用不洁食物以及过期食物,注意饮食卫生。7、不要边看书边吃饭。等等 3.拓展活动 请同学们回家后对家里的饮食情况作一次调查,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编辑《营养与健康报》。 最后我把一首儿歌送给了同学们: 小学生,要记牢,科学饮食很重要。

价值观冲突的心理学分析

价值观冲突的心理学分析 王深 一、价值取向模糊!与心理健康 价值取向是指个体对价值追求、评价与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作出选择与追求。我们把那种面对价值选择在混乱、无序且麻木的状态,称之为价值取向模糊!。 价值取向模糊,与个体在原有价值观念内化不深的情况下,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各种价值信息,并原封未动地将其作为自身评判标准的特点有很大的关联。据一项调查统计,在高校中,有40.3%的学生竟自认为自已已看破红尘、生活行为无目标、胸无大志、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象这类学生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自己不清楚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什么都想获取,什么又都缺乏动力和毅力,常表现为见风使舵、无信仰、无理想等。如果概括其特点的话,就是一个混!宇:在学习上奉行六十分万岁!的原则,不求业精、只求及格;在恋爱中推崇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信条,缺乏道德责任感;在集体活动中则漠然置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价值取向模糊的人内心最为冲突,有了冲突就必然会产生焦虑。何谓焦虑呢?罗洛 梅(Rollo Ma y)认为,焦虑乃是因个人基本存在感所信赖的价值观受到威胁而引发的一种恐惧心理。虽然适度的焦虑是心理正常发展之必需,但过度的焦虑不仅本身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表现为过分敏感、自卑、依赖心重、恐惧、害怕等;而且又是大部分心理症状和少部分生理症状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为了减轻焦虑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有的学生会采取逃避的态度,与现实保持游离状态,而变得离群索居、冷漠孤僻;有的为了排谴内心的孤独寂寞,会轻易地爱!上一个人,作为可倾诉的对象;而更多的学生则表现为对周围事物嗤之以鼻、糊涂无定见,或是过分从众、过分纠缠、过分的角色装扮等。具有这种人格特点的学生一旦遇到重大挫折时,很容易发展成为分裂症或恐惧症。 二、价值评价偏差!与心理健康 价值评价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客观事物或自身行为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所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价值评价偏差!则是指个体的价值判断与真实情况大不相符或大不一致。评价偏差大致有三种:1.跨元评价!,指个体无论判断何种事物时,都用一种需要作尺度,尤其是只用自己的需要来衡量一切事物,对自己不好的总以为对别人也一定不好。2.单一评价!,指个体只从某一特定角度看待客体,以偏概全、以点代面,造成价值认知结果的片面性。如,一些大学生在思考人生、观察社会时,不是从理性出发,而是从感官看到的现象出发,从一时一地的情况推而广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3.双重评价!,指个体对自己与他人的评价不一,持有双重标准:一方面把功利尺度指向自己,作为期待和要求社会对自己应该怎么样的标准,另一方面却以道德标准去衡量他人,批评社会的功利化倾向。常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求义务,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等特点。 在有的大学生中存在自卑、自负、嫉妒、空虚、虚荣、双重人格、自杀等心理,跟大学生的价值评价偏差有很大关系,或者说这类心理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评价的偏差上。象自卑、自负心理!,就是因自我评价不正确、过多地自我否定或自我肯定而引起的一种自惭形秽或狂妄自傲的情绪体验。嫉妒心理!的产生,也是因只注意暂时的表面利益、看重优越的地位及孤立浅薄的评价方式而引起的。而空虚心理!的形成,同样也是因个体对社会现实、人生价值存在片面的认知,以偏概全、过分讲究个人得失、一旦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万念俱灰等错误观念导致的。而双重人格!的形成,更是大学生律人律己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评价标准在并存中彼此消长的反映。至于自杀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价值评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山东轻工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编制 2005年11月 指导语: 以下列出了一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自己最近一个月的实际感觉,选择最符合你的一种情况,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涂好。其中“没有”涂1,“偶尔”涂2,“有时”涂3,“经常”涂4,“总是”涂5。 题号题目没有1 偶尔2 有时3 经常4 总是5 1 头痛或头晕 2 浑身软弱无力 3 做事情必须反复检查 4 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 5 为做事达不到预定目标而烦恼 6 不允许出现差错 7 无法控制自己重复做某些事,如:不停地检查门是否关好,不断地洗手或数数等 8 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词盘旋 9 感到手或脚沉重 10 有困难时没人帮助,会无所适从 11 做事不主动 12 担心朋友会不理我 题号题目没有1 偶尔2 有时3 经常4 总是5 13 不得不独立做某事的时候,仍希望有人帮助 14 觉得很多事情自己处理不好 15 没有别人的安排,不知道该做什么 16 如果老师不布置任务,便不知道该干什么 17 怕承担事情的后果 18 明知是小事,还是会发火 19 想占便宜 20 对讨厌的人进行直接的攻击 21 突发奇想地行事 22 忍不住伤害令自己不满的人 23 不顾场合大发雷霆 24 做事情不考虑后果 25 莫名其妙地对别人发脾气 26 怀疑自己有不治之症 27 感到很少有人理解自己 28 对性的向往有罪恶感 29 想骂人 30 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或看到旁人不能看到的东西 题号题目没有1 偶尔2 有时3 经常4 总是5 31 手淫后有悔恨感和负罪感

32 怀疑旁人知道我内心的想法 33 憎恨周围的人 34 容易疲乏 35 感到烦闷、坐立不安 36 过于敏感 37 容易紧张 38 失眠 39 想到坏得说不出口的事 40 对将来感到恐惧 41 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 42 对一些事情感到提心吊胆 43 对他人大发脾气 44 对学习没兴趣 45 想偷懒 46 难以集中精力做事 47 胸闷 48 感到生活空虚、无趣 49 想占便宜 题号题目没有1 偶尔2 有时3 经常4 总是5 50 感到自己没有价值 51 处于高度警觉状态 52 觉得自己缺乏吸引力 53 猜疑别人会伤害我 54 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55 恶心 56 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 57 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 58 觉得自己总是给他人带来麻烦 59 没有人真正关心我 60 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 61 怕别人注意 62 想骂人 63 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 64 参加聚会感到焦虑 65 与权威人士谈话感到紧张 66 有想摔打或破坏东西的冲动 67 参加小组讨论感到紧张 68 与陌生人见面就脸红 题号题目没有1 偶尔2 有时3 经常4 总是5 69 呼吸有困难 70 与他人争论不休 71 沮丧、郁闷 72 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73 在人群中感到不自在

儿童行为心理学读书笔记

儿童行为心理学读书笔记 过去的几天里,定位只看了一小半。周末去整理东西,发现之前买的一些儿童教育有关的书籍。我姑娘都上幼儿园了,这些书我还没开封。一时愧疚,决定先看完一本。 前言的第一句话是,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 我觉得这句话既对又不对。小孩子并没有那么多的心灵世界,他的想法,都是表现出来的。爱孩子,就多点耐心观察他在跟你说什么。这个才比较确切。爱孩子,就是学习他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在教育小宝宝的问题上,我觉得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模式概括。倾听-支持-理解-引导-教育。 第一步就是倾听,听懂他的语言,听懂他想要什么。 第二步,我选择了支持。因为大人,很擅长挑剔。往往挑剔后,就不那么容易去支持别人。而小宝宝最需要的就是支持。 第三步,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分析后,可能觉得宝宝的行为达不到我们的预期,甚至与我们的预期相悖,那我们此时应该要求自己去理

解他们。 第四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尝试理解后,依然不认同宝宝的做法,则可以尝试引导。 第五步,最后一步,才是教育。 附录里面的称职父母最应该知道的那些心理学规律。前3条给我比较大的触动。 罗森塔尔效应:父母如果长期给宝宝积极的心理暗示,则宝宝会更加自信自强 超限效应:刺激过多,过强,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孩子犯错时,不要三番五次的对同一件事做同样的批评。 德西效应: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兼得的时候,工作动机不但不会增强,反而会减弱。比如,父母跟孩子说,你考到100分就给你奖励100块钱,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减弱。 德西效应引起了我的极大思考。柚子现在就处于做什么都要跟我

饮食习惯与健康

财经政法系经济学2班(国贸)学号:2090514205 姓名:丁家想 摘要:每天,我们都会吃许多的食物。吃那些食物的时候都非常的美味,可你是否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呢?俗语说:「病从口入」其理由在此。饮食 习惯不当招致疾病.。饮食过饱过饥或不定时,容易得胃病. 大量吃油腻 食物,容易患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动脉硬化和冠心病。长期大量 饮酒,易患肝硬化、可导致胎心畸形或痴呆的低能儿。如果酒中甲醇含 量过高,还会产生视力模糊,甚至失明症。经常食盐过量,会出现高血 压;经常食盐不足,会出现低血压和无力症、肾病。长期偏食会缺乏某种 营养素,导致营养不良水肿、肝硬化、缺铁性贫血、坏血病、脚气病、 夜盲症等。常吃霉变食物或黄麴霉毒素污染的粮食,易患肝癌。注意饮 食习惯,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因此日常必须特别加以注意,并加以调理。饮食习惯的调理原则主要是:一是饮食要多样化合理搭配 「五谷为养、不果为助、五畜为益、五叶为充」。即是说谷类为食品,肉 类为副食品,用蔬菜来充实,以水果为辅助。五味为酸、苦、甘、辛、 咸。五味和五脏相联系,「五味入胃,各有所喜」,「心欲苦、肺欲辛、肝 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所以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 肺,碱先入肾。只有五味调和才能滋养五脏,促进身体健康。二是饮食 要有节制,切忌过饮过食甚至暴饮暴食。总而言之,饮食的调理宜清淡 素食,忌高梁厚味,老年人宜温热熟软,忌粘硬生冷。春食凉,夏食寒, 以养阳,冬食热,以养阴。[1]科学的饮食习惯,可以使你远离疾病,身 体更加健康。以下关于饮食的习惯就可以让你更健康,特向你推荐。 关键词:饮食与疾病;食物的合理搭配;饮食习惯有讲究;饮食健康

餐饮消费心理学

餐饮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是研究营销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餐饮消费心理学: 是以研究人的饮食消费需求、动机、行为与食物关系为目的,以指导人们进行科学 饮食为目标,具体探讨餐饮消费心理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 行为科学: 是将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原理综合起来研究人的行为的规律,并将它的理论和企业管理紧密结合,成为行为科学管理学派。 第一章: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 心理是人脑特殊物质的一种特殊机能,也是人脑活动的一种特殊结果,是人脑对周 围世界的反映。 (二)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部分。 (三)心理过程 任何个体的每一种心理活动,都是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动态过程,即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一般经历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紧密相联的阶段 需要、欲望、需求和动机

(一)需要:人类的需要是指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人类为了生存,需要食品、衣服、住所、安全、归属、受人尊重。 (二)欲望:是指对具体满足物的愿望。 一个饥饿的儿童需要食品,想要得到蛋糕、牛奶等。 (三)需求:是指对有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 当具有购买能力时,欲望便转化成需求。 (四)动机:是引起和维护个体活动并使之朝一定目标和方向进行的内在心理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在动因。 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人类的需要可按层次排列,先满足最迫切的需要,再满足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 四、心理的个性特征 (一)个性心理特征 (饥饿、口渴、空气、 生理需要名

《儿童行为心理学》读书笔记

《儿童行为心理学》读书笔记 ?爰孩子就要懂孩子的心灵世界 ? 01啼哭-宝宝向父母表达意愿的特殊语言?哭声抑扬顿挫■■宝宝在做运动 ?读懂宝宝的需求性啼哭 ?我饿了,快开饭吧 ?我渴了,我要喝水 ?真难受,快给我换尿不湿 ?我就想让你抱着我 ?我太累了,让我睡吧 ?太热/)令了,我不舒服 ?快陪我玩会儿吧 ?这里太乱了,我受不了 ?有什么东西伤到我了 ?分辨宝宝病理性啼哭 ?夜间惊哭,我缺钙了 ?阵发性剧哭,我的小肚肚好疼 ?突发尖叫啼哭,我的头好疼 ?啼哭伴随抓耳挠腮,我的耳朵不舒服 ?突然持续剧烈哭闹,我突然疝气了 ?啼哭伴随流口水,我的嘴巴好疼 ?啼哭伴随咳喘,我喘不过气了 ?呻吟低哭,我生病了,没有力气哭了 ?排便时啼哭,我的屁股好疼 ?像小鸭子叫似的啼哭,我的嗓子好难受?傍晚大哭伴随惊声尖叫■?新生儿肠绞痛 ?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小儿夜啼?原因 ?环境不适应 ?身体上火

?睡眠时间安排不当

?睡前情绪兴奋 ?晩上开看灯睡觉 ?疾病影响 ?应对 ?创造好的环境 ■睡前不要太兴奋 ?不要喂的过饱 ?白天不要睡得太久 ?缓解上火症状 ?按摩 ?良好睡眠习惯的注意事项 ?不要让宝宝含看乳头睡觉 ?不要哄睡:唱歌,摇睡,拍 ?睡不要经常更换照看人 ?不要搂看宝宝睡 ?不要俯睡 ?睡觉张嘴呼吸及时就医 °陌生人一抱就哭―宝宝开始认生了?帮助宝宝度过人生期6?12个月 ?毫无条件的接受宝宝人生 ?带宝宝和陌生人接触 ?迎合宝宝的心理 ?平常多带宝宝出去走动 ■不要当看面说他人生缺点 ? 一旦和妈妈分开就嚎啕大哭-分离焦虑?帮助宝宝度过分离焦虑期1岁左右?做好分离缓冲 ?继续巩固宝宝内心的安全感 ?跌倒后,越哄越哭-紧张害怕性啼哭?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 ?适当让孩子哭一会儿 ?教孩子学会总结经验

饮食文化与健康

饮食健康与食品文化--膳食纤维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饮食变得精细,粗粮的摄入减少,肉类饮食等不断增加,导致富贵病(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肠道癌、便秘等)陆续出现,且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而研究证明膳食纤维在预防和治疗富贵病、防癌抗癌方面效果显著。早在1991年WHO专家组在日内瓦就将膳食纤维推荐列入“人群膳食营养目标”中,将其列入继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膳食纤维作为一种极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基料,其研究已成为食品工业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膳食纤维食品也将成为21世纪食品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1 膳食纤维的简介 1.1 膳食纤维的定义 膳食纤维(Dietary Fibre,DF)主要是以生理功能和分析方法为主来定义的,它所含的组分非常复杂。膳食纤维多属于糖类,主要包括除淀粉以外的多糖,如纤维素、β-葡聚糖、半纤维素、果胶、树胶,还有非多糖结构的木质素[1-3]。 1.2 膳食纤维的分类[4-6] 不溶性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某些半纤维素。 可溶性纤维:主要包括果胶、树胶和粘胶。 其他:主要包括木质素、抗性淀粉。 1.3膳食纤维主要特点 膳食纤维被营养学界称为“第七营养素”,它通过吸收胃肠内的水份,迅速膨胀,使人体产生饱腹感,并且减少肠道吸收糖类、脂类物质,润滑肠道,促进排便,抑制肥胖。 1.4膳食纤维的适宜人群 1.大便干结、习惯性便秘、腹胀、消化不良、肥胖者 2.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结石等 3.糖尿病人士,特别是餐后血糖不稳定者 4.色斑沉着、面部暗黄、长痘者。 2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效 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膳食纤维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一类营养素。由于膳食纤维在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方面功能突出,因而有“肠道清

最新心理学听课笔记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听课笔记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

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消费心理学教学文案

第三章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教学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需要与动机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市场经济的实践,分析消费者行为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动力。同时掌握常见购买动机的类型与表现,了解并掌握动机的挖掘方法,掌握动机冲突下的营销对策,为有效地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教学重点: 消费者的具体购买动机分析,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动机冲突的表现和营销对策,现代动机理论,方法—目的链的应用 教学难点: 现代动机理论的理解,方法—目的链的应用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图表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内容: 消费者的需求与动机是推动消费行为的动力,而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保证购买行为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心理活动。 第一节消费者需要和动机 一、消费者的需要和消费行为趋势 (一)消费者需要 1.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

不平衡状态,是个体对延续和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对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要在头脑中的反映。 简言之,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与欲望。(衣食住行)特征: (1)社会性(居于主导地位,基本特征) (2)生物性 (3)心理性 2.需要的类型及内容 (1)按起源分: ①自然性需要:即生理需要、本能需要。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②社会性需要:即后天需要、心理需要、发展需要。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人对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个体追求发展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道德、文化、知识、爱情、社会地位、威望、成就)(2)按对象分: ①物质需要: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各种物质资料的需要。包括自然性和社会性需要。 ②精神需要:指人们对智力、道德、审美、理想等发展方面的需要,多为社会性需要,对观念对象的需要。(某些精神是用金钱买不到的)。 (3)发展规律分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教育心理学之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学校: 专业: 年级:2009级 《教育心理学》课程研究 文章题目: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 姓名:*** 学号:2009210100** 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 摘要:厌学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教育界,困扰着各个望子(女)成龙的家长们的问题,所以一直是受到所有社会各界那些关心教育、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的人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学生厌学厌学心理分析对策 正文:每个家长都尽心尽力给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茁壮成长,希望孩子拥有闪亮的人生;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出类拔萃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有种桃李满天下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完美成功,都希望自己能够因成为家长和老师们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而骄傲自豪。然而围绕孩子,更多的问题出现了:网瘾、厌学、抑郁、焦虑、强迫、品行障碍、环境不适、离家出走······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孩子,还困扰着老师和家长。而其中的学生厌学问题尤为重要,这种厌学心理是一种学生对学习感到厌烦的心理反应。他们视学习为负担,失去学习兴趣,上课无法集中精力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情绪消极,敷衍了事并伴随学习效率降低,总之,就是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学生厌学这种状况的出现,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学生的稳定和巩固,是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最大的阻碍。到最后孩子痛苦,家长痛心,老师头痛。家长管不了,老师教不好,好孩子做不了。这到底是怎么了,是什么导致孩子违背老师的谆谆教导,辜负父母的期望,而产生厌学这种心理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原因。 一.学生厌学的成因 1.应试教育的原因 应试教育是一个贬义词,它是相对素质教育而提的。应试教育也称“升学教育”,强调能力与智力因素,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片面教育。单纯的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和传授技能,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实践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德育,忽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一种有严重缺陷的片面教育。 (1)应试教育偏重智力,忽略德智体美劳的发展,重视应考科目,忽略选修和免考科目,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 (2)应试教育重视知识量,忽视学生素质、自我探究能力的开发。逐渐的孩子就缺失了学习的动机,茫然无措,而学习动机缺乏时,就会出现各种焦虑不安的内心紧张状态。对学习行为的维持作用和学习过程的监控作用也会减少。( (3)应试教育只求分数,应试教育用来要求学生和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是分数,用来评价

2021年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精选题库及答案(共80题)

2021年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精选题库及答 案(共80题) 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D) A.能极力满足个人的需要B.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 C.为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极力宜泄自己的情绪D.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下列哪种心理属于健康心理(D) A.抑郁情绪B.不愿与人交往 C.经常感觉自己无能D.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克服困难 3、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C) A.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 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D.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张的情绪4、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夜晚工作效率高,这是指(A) A.人的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B.环境适应力 C.心理自控能力D.社交能力

5、有些人,在很紧张的时候,总会把手指放到嘴里,或者啃指甲,这种反应被称为(B)。 A、逃避 B、退化 C、固着 D、幻想 6、许多同学感到周围缺少真情,缺少亲朋好友,就到网上寻求网友聊天。这种现象说明这些学生主要遇到(A)。 A、人际交往挫折 B、情感挫折 C、人生发展挫折 D、学业挫折 7、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卫方法,称为(B) A.否认作用B.合理化作用C.投射作用D.幻想作用 8、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是(A) A.我爱我 B.我是我 C.我要我D、我和我 9、由于缺乏准备,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D)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 10、交往双方能否成为知己,关键在于各自能否(D)。 A、改善交往情境 B、向对方施以恩惠 C、增加交往频率 D、向对方作自我表露

儿童行为心理学分析 (1)

儿童行为心理学分析 (来源:幼儿教案网https://www.doczj.com/doc/0614867089.html,) 人是一个处在与周围环境经常相互作用中的积极的活体,不仅是行动的客体,也是行动的主体。 孩子有很多表情:哭;撒娇;害羞等,每个表情后面都有和大人不太一样的原因,让我们解开所有的密码。 表情一打人、咬人 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办法:妈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然后就开始行动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 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变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门,想见见小朋友。有好吃的分享,还说: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和目标。他对小朋友嚷,但人家不听,他嚷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就会动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只是不想被打扰。但他的举动是不好的。有时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长不让做,他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解决,只是想把家长不让他做事的这个事实排除掉。所以我觉得更多时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括大人也一样,乐爸总不听我的,我也会打他。说不过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办法: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打人这件事,妈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对别人说…不喜欢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饭!?”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他就明白了。当然要达到完全用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个过程,妈妈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长到这个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子会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别人身上。

心理学第一章

1心理学的定义 ●―Psychology‖=―psyche‖+―logos‖.阐释灵魂(心灵)的学问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 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9世纪末期,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 20世纪20-60年代,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70年代后,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 心理现象 内外兼顾。此为现代心理学的特征。 行为 心理学家在做什么? 给心理学家画像① ●一位妇女太阳穴上绑着电线坐在视屏前,一些男人的名字一个接一个地在视屏上闪过。 在附近的地方,一位研究者观察并记录着她在另—个视屏上出现的脑波。突然,她看到了一个妇女的名字。 ●目的:正在研究波外形和振幅与情绪认知的相关关系,这是许多想理解大脑的思维及情 绪电化基础的步骤之一。如果妇女的名字闪过,引起脑电波的激烈变化,则表明她对这个名字有一些惊讶。 给心理学家画像② ●一群鸭子在游动,池塘边站着两个研究者,其中一位每隔5秒钟往水里扔—些面包屑,另 一位每隔10秒往水里扔面包屑。几天后,每5秒钟扔一次面包屑的那边,鸭子的数量多一倍。又过几天,做出一些变更:每10秒钟喂—次的那位研究者扔的面包屑大一倍。 ●发现:大部分鸭子往原来的地方跑,可5分种后,它们重新选择了位置,两边的鸭子各占 —半。结论:鸭子具有天生的比较复杂的寻食策略,它不仅考虑扔食物的频率,而注意平均的食物多寡。这也表明了动物对次数和数量的认识。 给心理学家画像③ ●8个月大的—个男婴坐在微型舞台前,一位研究人员躲在舞台后,把一只玩具狗放在男婴 看得见的地方;正当婴儿准备用手去抓它的时候,这位研究人员却拉上了帷幕,把狗遮了起来。 ●目的:研究者是要看看婴儿记忆力的发育情况——在本例中,他是要测试对被藏起来的 东西仍然存在这种事实的意识程度。 给心理学家画像④ ●一位男士蹲在一个玩弹球的5岁男孩子跟前对他说:―以前我也经常玩这些东西,可现在 已经忘了怎么玩。我想再玩一回,你教我规则我就跟你—起玩。‖此人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时间是在二十世纪20年代,他的目的是要研究小孩子道德推理能力的发育情况。 给心理学家画像⑤ ●一个对儿童的经典实验…… 延迟满足经典实验

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参考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

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参考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 目前中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 社会各界必须从认识、行动上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帮助“天之骄子”们远离心理困扰,重新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参考,希望大家喜欢!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参考篇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摘要:目前中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 群体,社会各界必须从认识、行动上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帮助“天之骄子”们远离心理困扰,重新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长久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大学生是高智商、高素质、高能力的代表,社会和公众都 赋予了大学生很高的期望,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生群体中一些恶性事件的出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已经过去了很久的“马加爵事件”震惊全国,让人至今回想起来,心情仍久久不能平息。 还有吉林发生的延边大学在校学生为勒索钱财,绑架杀害一名六年级小学生。除去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每年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自杀的事件也时有发生。除此之外,还有类似“硫酸泼熊”、“残杀虐待流浪动物”的事件在大学生身上发生。而每年各高校休学退学的学生中, 由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引起的已经超过其中的50%。 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有超过%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升。不久前,兰州大学学生处对学生思想、 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想轻生的有24人,占1%以上;UPI总分大于或等于25的多达30人,占%,对“至今你觉得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吗”做出肯定选择的有218人,占到%。 甘肃省青少年教育研究所最近的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西北地区大学生的精神行为阳 性检出率约为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在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上,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一、面对压力不知所措 从心理学角度看,大部分的心理障碍是由于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和焦虑造成的,而引起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直接因素就是生活中的压力。由于生活速度加快、社会急速转型及竞争日益 激烈,大部分人都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从刚一进校就要面对学 习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如果不学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 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抑郁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现。目前,中国 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大多数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 二、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 调查中42%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 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时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总爱把大学描绘成一个自 由的“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在高中埋头苦读。但学生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理想和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一部分学生还发觉在新的、相对陌生的集体内,昔日那种“众星捧月”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无形中产生一种失落感;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心理,与中学灌输式的应试教育相比,大学学习具有更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