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柔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浅析

柔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浅析

柔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浅析
柔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浅析

找专业人才上一览爆破英才网

柔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浅析

绩效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是调动和激发企业生产和创造更高绩效的一种不容忽视的动力。然而,由于目前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不完善,使许多企业对绩效评价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评价工作大多流于形式。因此,分析企业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和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开发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绩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绩效评价与战略柔性的界定

1、绩效评价的界定

要评价绩效,必须先对其进行界定,弄清楚它的确切内涵。Bate和Holton指出“绩效是一个多维建构、观察和测量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不同。”从管理学的角度,绩效是企业期望的结果,是企业为实现其目标而展开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包括企业经营效益水平和经营者业绩。企业经营效益水平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

2、战略柔性的界定

(1)基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国内外许多学者都从企业外部的环境来特征来界定战略柔性,认为战略柔性是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的高绩效,增强企业在动态环境中的竞争优势。从柔性的起源看,柔性和柔性战略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因此,战略柔性的界定的确首先与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关。处于相对静态环境中的企业不确定因素较少,竞争优势的来源可能依然来自于规模、范围、成本等传统要素所带来的高效率;而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则更加倚重于预测、多样化、快速反应和战略联盟,以增强战略柔性,应对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在这个层面上,战略柔性的实质就是企业面对多变或不确定性环境的适应性或战略灵活性,企业要依据环境变化的程度,实现战略柔性与企业效率的平衡。

(2)基于企业内部系统可调整性当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或不确定事件的影响时,企业总是要作出各种反应来应对这些变化,从而势必通过对企业内部系统的调整和变革实现对资源的重新配臵。比如,企业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需要调整产品的品种结构或产量结构,而品种结构或产量结构的调整依赖于设备、技术、人力、组织等系统的调整。如果企业能够较为轻松地实现系统调整,实现产品品种、产量的变化,则具有较高的战略柔性;如果某些系统的调整成本太高,代价太大,资源重组就难以实现,企业就难以对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这就意味着这些系统是缺乏柔性的。从这个层面上讲,战略柔性还应是企业内部系统所具有的属性特征,是企业在环境不确定条件下重新配臵和运用资源时系统所表现出来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可调整、可变革性。

综上所述,从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来界定战略柔性,认为战略柔性是企业在面对大规模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对企业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快速的环境变化时的适应能力,是企业在环境不确定条件下重新配臵和运用资源时系统所表现出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可调整和可变革性,其实质是增加企业在面临环境变化时的选择权,使企业在转变策略时能够付出较小的成本持续地实现优势绩效,获取竞争优势。

找专业人才上一览爆破英才网

二、国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企业的绩效评价与管理方法大不相同。从其产生发展历程看,西方企业绩效评价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19世纪以前的观察性绩效评价阶段。(2)20世纪初的统计性绩效评价阶段。(3)20世纪初至90年代的财务性绩效评价阶段。(4)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战略性绩效评价。

三、国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多年来一直是一种以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计算的净利润指标为主。1992年,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包括6项指标。1993年颁布的“两则”、“两制”中,规定了8项财务评价指标。1995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项指标。1997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又修改了原来的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由6项调整为7项。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布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包括8项基本指标、16项修正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共32项指标。2002年3月重新颁布了《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修订后的操作细则共28项指标,在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使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趋于完善。

四、基于战略的的柔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企业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创业期、发展期、成熟期,不同阶段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其评价目标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结合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有侧重地选择相应的指标,实行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使企业绩效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有效。

企业在创业期的主要目标是摸索、创建一个可行的、有竞争能力的产品—市场战略,并生存下来。在这个阶段,创业者领导大家热情工作,具有活力,创造性和冒险精神。这时组织系统不完善,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决策基本上是由创业者独立决定。不会有过多的会议要开,有事情大家只是很随意聚在一起商讨,没有会议室也没有正式的会议记录。创业者之间能够团结一致,凝聚力强。这时企业资本实力弱,盈利水平很低,但需要的现金却很多。产品/服务方面需要重大的创新。在成长期,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壮大。企业盈利增长得很快,企业规模变大,就需要相关的制度,这时企业开始制定了一些规范的制度。经济增长使领导者们看到了希望,从而企业的组织活力、创造性和凝聚力不减。在成熟期,企业的目标是巩固和改进己有的地位。企业设立完整的组织部门,各种制度得以规范。创业者之间开始产生矛盾,组织系统凝聚力得到削弱。做决策也程序化,做决策的时间增长且规避风险。守成思想开始出现,企业创造力和冒险精神减退,组织活力显得不足。盈利水平达到高峰,增长速度很慢或是没有增长。资金足够,出现现金流的闲臵,开始对外投资,企业注意力集中在增加利润,提高效率。产品的范围比成长期阶段更宽一些,开始跨行业多元化发展。企业的形象得以树立。所以,具体绩效评价指标如下: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基础管理水平、整体服务水平、发展创新能力、经营发展战略等。

企业采用不同的战略,在设计战略导向的柔性绩效评价体系时也会采用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应用从而在产业中赢得成本领先,以获得高于产业平均水平的收益。该战略要求企业积极建立起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的减少研发、服务、推销等方面的成本费用。采取成本导向战略的企业更强调以成本为基础的绩效评价指标,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一般侧

找专业人才上一览爆破英才网

重于产品成本、产量、质量、内部制造效率、交货效率、市场占有率、管理成本等。差异化战略是将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形成一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从而使消费者对品牌的喜好高于对价格的敏感。因此,绩效评价转向与顾客需要相关的领域,消费者满意度、客户的品牌忠诚度、产品质量、研发设计能力、新产品上市时间等指标被列入指标体系。知识与信息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专有技能、智力资本或知识资本等概念被高度重视,企业会更加强调顾客需要、跨职能和部门的协作、员工创造性、知识的转化与融合等诸多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