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器人技术论文

机器人技术论文

机器人技术论文
机器人技术论文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

——机器人技术

制作人:

张周琪 1224140155

陈翠萍 1224140103

韩少军 1224140110

郝云 1224140111

计莹 1224140113

前言

机器人技术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瞩目。40年以来,机器人技术迅速发展,它综合了机械学、力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工程、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多种学科综合发展的成果,代表了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代表高技术前沿,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各种形态、功能的机器人相继面世,而未来的机器人将是一种能够代替人类在非结构化环境下从事危险、复杂劳动的自动化机器。机器人技术应用不断扩大。因此研究发展机器人技术受到世界各国重视。

目录

1.机器人的定义与组成 (4)

2.机器人的分类 (6)

3.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8)

4.总结 (10)

1.机器人的定义与组成

目前,国际上关于机器人的定义有很多,但综合各国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义,都包括有“可编程”、“计算机控制”、“机械装置三方面的共同点。而我们的教科书则将其定义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以搬运物料、零件、工具或完成多种操作功能的专用机械装置;由计算机进行控制,是无人参与的自主自动化控制系统;它是可编程、具有柔性的自动化系统,可以允许进行人机联系。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机器人是技术系统的一种类别,它能以其动作复现人的动作和职能;它与传统的自动化(或自动系统)的区别在于有更大的功能性和多目的用途,可以反复调整以执行不同的功能”。这一概念反映了人类研制机器人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创造一种能够综合人的所有动作和智能特征,延伸人的活动范围,具有通用性、柔性和灵活性的自动机械。所以根据上述的定义,机器人具有以下的特征:

1:机器人是模仿人或动物肢体动作的机器,能像人那样使用工具和机械。因此机床和汽车不是机器人。

2:机器人具有智力或感觉和识别能力。一般玩具机器人由于没有感觉和识别能力,所以不属于正真的机器人

3:机器人集中了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电子一体化的最高成就,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一个机器人系统一般是由操作机、驱动单元、控制器和为机器人进行作业而连接的外部设备组成。而工业机器人一般由机器人本体、

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有些机器人还有行进系统、感知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各部分又由手部、腕部、臂部、机身机座及行走机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组成。

2.机器人的分类

机器人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如按其按自动化功能层次分类,可分为专用机器人、通用机器人、示教再现机器人、智能机器人。而按其智能程度可分为一般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一般机器人是指不具有智能,只具有一般编程能力和操作功能的机器人。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智能机器人定义。大多数专家认为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感觉要素,用来认识周围环境状态;二是运动要素,对外界做出反应性动作;三是思考要素,根据感觉要素所得到的信息,思考采用什么样的动作。感觉要素包括能感知视觉、接近、距离的非接触型传感器和能感知力、压觉、触觉的接触型传感器。这些要素实质上就相当于人的眼、鼻、耳等五官,它们的功能可以利用诸如摄像机、图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器、导电橡胶、压电元件、气动元件、行程开关等机电元器件来实现。对运动要素来说,智能机器人需要有一个无轨道型移动机构,以适应诸如平地、台阶、墙壁、楼梯、坡道等不同的地理环境。它们的功能可以借助轮子、履带、支脚、吸盘、气垫等移动机构来完成。在运动过程中要对移动机构进行实时控制,这种控制不仅要包括位置控制,而且还要有力度控制、位置与力度混合控制及伸缩率控制等。智能机器人的思考要素是三个要素中的关键,也是应赋予机器人的必备要素。思考要素包括判断、逻辑分析、理解等方面的智力活动。这些智力活动实质上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而计算机则是完成这个处理过程的主要手段。

智能机器人根据智能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种:

(1) 传感型机器人——具有利用传感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接近觉、力觉和红外、超声及激光等)进行传感信息处理及实现控制与操作的能力。

(2) 交互型机器人——机器人通过计算机系统与操作员或程序

员进行人-机对话,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与操作。

(3) 自主型机器人——在设计制作之后,机器人无需人的干预,能够在各种环境下自动完成各项拟人任务。

3.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也已经经历了三代:

1:第一代工业机器人主要是指示教再现控制的机器人,及为了让机器人完成期望的作业,首先有操作者对操作机器人的运行轨迹,作业顺序,作业工艺条件等进行键入指令或通过示教盒进行示教。操作机器人控制系统将示教指令储存起来,应用时根据再现指令逐条取出示教指令,经过编译,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复现示教动作。

2:第二代工业机器人是具有感受功能,包括光觉、视觉、力觉、触觉、声觉、语音识别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他可以根据感受信息调整控制算法。

3:第三代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化的高级机器人。这类机器人目前还未处于研究开发阶段。

作为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机器人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近几年机器人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战略目标。机器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但使传统的工业生产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海洋资源的探索,乃至太空作业等领域,机器人可谓是无处不在。一直以来,机器人就在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每一年我们都可以看见新的机器人面世,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应用到各个领域,在很多的领域代替着人类的劳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机器人帮助。

目前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与30年前的电脑行业极为相似。今天在汽车装配线上忙碌的一线机器人,正是当年大型计算机的翻版。而机器人行业的利基产品也同样种类繁多,比如协助医生进行外科手术的机械臂、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负责排除路边炸弹的侦察机器人、以及负责清扫地板的家用机器人,还有不少参照人、狗、恐龙的样子制造机器人玩具。

小结

机器人是人类的得力助手,能友好相处的可靠朋友,将来我们会看到人和机器人会存在一个空间里边,成为一个互相的助手和朋友。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器人将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和危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使人们有更好的岗位去工作,去创造更好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展望21世纪,机器人将会与20世纪计算机的普及一样,深入地应用到各个领域。

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论文

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论文 一、论文目的: 本论文为《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的考核环节,通过书写论文巩固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二、论文选题: 论文题目为自选,以介绍机器人技术关键技术发展与展望或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与展望为主要内容。(只选一个方面) 三、论文内容: 1、机器人技术关键技术发展与展望,介绍现代机器人技术中的某项关键技术,描述其所能完成功能、技术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发展展望。 2、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与展望,介绍机器人技术在某领域的应用,描述应用领域的工作特点或功能要求、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发展展望。 要求要有必要的图表说明。 四、论文要求: 1.时间: 论文上交日期为2009年11月29日。 2.字数要求: 字数不少于3000字。 3.提交文件: 同时提交打印稿和电子稿件。

五、论文格式: 新疆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题目: 课程: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王晓暄职称: 讲师 2010 年月日

题目(3号黑体) 作者及指导教师(小四宋体) 摘要:××××××××××××××××××(200—300字,小四宋体)×××××××××××××××××……… 关键词:×××;××××;×××××;×××(3-5个,小四宋体) Title(3号Times New Romar) Name(小四Times New Romar) Abstract:××××××(小四Times New Romar,200—300个实词)×××××××××××××……… Key words:×××;××××;×××××;×××(3-5个,小四Times New Romar) 前言(引言):×××××(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 正文:×××××(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 结论:××××××(小四宋体)××××××××××××××××××××××××××××××××××××……… 参考文献: [1]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 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数(期数):起始页号~终止页号. [2] 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 . 高等教育研究,2003,24(1):24~27. [4] 作者姓名. 书名. 地址:出版社,年份. [4] ×××(五号宋体,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1篇,五号Times New Romar)××××××××××……… (说明:以上所有红色、蓝色文字仅供参考,学生在写作论文时请保留字体、字号,改写或删除掉文字,黑色文字请保留。每一页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页眉和页脚为0。论文题目使用黑体三号字,小标题使用黑体小四号字,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为单倍行距,段前段后为0.5行,字符间距为标准。

机器人技术结课论文

机器人技术 学号: : 班级:机械工程 二〇一七年六月

获奖证书是通过学习机器人技术,制作十自由度机器人在2017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上获得的,我很庆幸能够选《机器人技术》这门课,这门课使我对机器人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激起了我对此方面的研究的兴趣。之前就对机器人颇感兴趣,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了解,通过这门课,我认识到,机器人作为这些学科的交叉产物,是个综合应用这些知识的最好的平台。通过这门课,我们制作的十自由度机器人,参加了2017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RoboWork),竞技体操项目,获得理想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从新认识了机器人制作的艰辛和困难性,使我认识到之前对此不以为然,眼高手低态度得幼稚。同时也教育我,任何一个项目本身所呈现的问题只是完成该项目所需工作的冰山一角,做任何事,都必须以谦恭,认真的态度对待。同时也是我懂得了,再将事情坐完之前不可轻易对此做出评价。 竞技体操机器人 摘要 体操机器人是仿人型机器人里的一种,也是研究仿人型机器人的基础。体操机器人 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增强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锻炼我们的综合素质,让我们更热衷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本体操机器人以十自由度为基

础,能够完成摆手、滚翻、俯卧撑、侧翻、倒立等多项高难度动作。它具有多自由度并集成了现代化控制技术、人机交换技术等机电一体化技术。目前体操机器人主要用来供人们娱乐欣赏使用,它在人们的生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此次设计的体操机器人主要由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组成,首先机械结构设计,根据制作材料、舵机型号初步设计出体操机器人的机械外形,然后在SolidWorks下对机器人进行虚拟三维建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最后对其进行运动学仿真和运动学分析。检查是否能够完成指定的动作,对速度、加速度、位置能问题进行分析。再次是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以飞思卡尔公司的MK60DN512ZVLQ10芯片为核心,在Altiu m Designer Winter 09软件中开始设计体操机器人的控制电路。经过系统调试,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采用嵌入式C语言,设计和调试程序,最终使机器人能过自主完成体操动作。此次比赛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能够完成指定动作,还能完成打排球能高难度动作。 关键词:体操机器人;舵机;十自由度;SolidWorks;Altium Designer

《机器人走图形》教学设计(一等奖)

《机器人走图形》教学设计(一等奖) 设计思路:《机器人走图形》这节课我是分以下几步去设想的:机器人走图形这节课以学生的研究活动为主体,以研究机器人走图形为主线,在课上设计个研究任务:机器人走直线,让学生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直行模块编写程序,通过调整该模块的速度和时间参数值,让机器人走得距离再长一些;机器人转弯,让学生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转向模块编写程序,通过调整该模块的速度和时间参数值,让机器人转向自如;机器人走正方形。 由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巩固和提高前面学过的知识,进一步体会调整两个模块的参数的方法,让机器人行走的更自如。 在本节课中,通过让机器人走直线学转弯走正方形等不同层次的任务设计,完成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教学。 培养学生归纳与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任务教学环节中,教师在鼓励学生探究的同时比较具体的引导学生学会设置直行模块的参数。 在任务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自己进行上机尝试并学会转向模块的参数设置。 通过调试两个模块的参数,让学生体会运用两分法解决问题的好处。 在拓展练习中,给学生留有一些空间,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创新,让机器人走出形状不同的图形,让不同层次的

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编写和调试程序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编写程序的目的是要让机器人听人的指挥,能够控制机器人,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机器人走图形》课后反思《机器人走图形》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机器人走图形这节课以学生的研究活动为主体,以研究机器人走图形为主线,在课上设计个研究任务。 机器人走直线,让学生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直行模块编写程序,通过调整该模块的速度和时间参数值,让机器人走得距离再长一些;机器人转弯,让学生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转向模块编写程序,通过调整该模块的速度和时间参数值,让机器人转向自如;机器人走正方形。 由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巩固和提高前面学过的知识,进一步体会调整两个模块的参数的方法,让机器人行走的更自如。 从整个完成的教学效果看,这节课改变了课堂的一惯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己去尝试。 我通过任务驱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达到了这一目的,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分析和讨论问题,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结课论文

大学 机 器 人 技 术 及 应 用 结 课 论 文

智能引领未来 摘要: 智能引领未来,机器人能力将远胜人类,这不是梦想;未来的机器人也能自主的学习和思考,工作能力将远远超过人类,能承担大量人类所不能及的工作,进一步推动智能科学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实现智能化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硬件系统,就机器人而言,其身上集成了多种处理器、存储器与大量的传感器,设想,当这些器件不断地走向高端化、微型化、进一步集成化,那么机器人的处理速度将进一步提高,质量与体积将大大减小,机器人将越来越”聪明“。 关键词: 机器人、智能、硬件系统、高端化、集成化、微型化、聪明。 引言: 现在的机器人与人类比较起来,机器人不能自主学习与自主思考,缺乏情感,必须需要接收人的命令才能执行相关命令,或者事先就把各种命令存储到机器人的大脑中,有需要的时候就执行命令。随着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等电子元件的高端化、微型化、集成化,机器人的处理速度将大大提高,质量与体积将大大减轻,机器人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集成电路前景优越 芯片即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计算机、消费类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几大领域起着关键作用,是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抢占的战略制高点,尤其是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创新资源,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元件结构和材料上的变革都将对机器人的发展战略起到决定作用。在晶圆代工产业,14nm/16nm的FinFET器件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拥有较低泄漏率和更高速度的低功率晶体管备受瞩目。3DNAND使平面NAND 降到20nm以下,创造出外形更小巧、位密度更高的产品。 为了改进3D设备的性能,未来的逻辑芯片和晶圆代工设备的解决方案需要采用选择性外延与高k金属栅电极材料加工工艺,以提高晶体管的速度,降低泄漏率。低功耗、高性能的晶体管则能丰富移动设备的功能,同时延长电池寿命, 3DNAND需要HAR蚀刻、阶梯绘图、多层堆叠沉积和高选择性硬模等技术的支持,从而在小巧的外形空间内实现高密度存储,这对智能化设备,如对机器人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啊! 随着LED产业发展越来越趋于健康和理性,LED领域设备需求也更多来自于新工艺、新技术的驱动,而非简单生产规模的扩张,比如倒装芯片与高压芯片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LED芯片技术,而这两种技术也带动了深槽刻蚀设备和金属反射层镀膜设备等新设备、新工艺的需求。除此之外,还有AlN镀膜设备、高亮度红黄光芯片刻蚀设备等设备的需求。 集成电路引导未来生活 一张0.5毫米厚的世博会门票,其“真实面目”是个集成电路产品。门票里装了RFID芯片,当门票靠近读卡机时,门票上的线圈会感应出电流,电流便驱

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论文

《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论文 机器人技术研究进展报告(课程论文 题目)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军用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防军事领域也随之发生了种种变革,其中,作战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成了各国军事发展的趋势之一。作为无人作战系统实现的重要一环,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各式各样的军用作战机器人逐一问世,有的甚至已经经历了战火的考验。本文主要介绍了军用机器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对未来军用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军用机器人,无人机,无人作战机器 1引言 战争环境总是残酷而恶劣的,从古时候起,人们就设想能否制造无人的机器来取代人进行战争,而中国古代的木牛流马(运输型军用机器人)以及古希腊的自动弓箭手(攻击型军用机器人)等等都是最好的例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对降低伤亡的需求的增加,装备无人化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机器人系统可以执行大量重复性、机械性和其它可以实现自动化、程序化的工作,可以让从事这些工作的士兵解放出来,去执行其它任务。机器人已被证明在从事重复性或危险的工作时非常高效经济,大大降低人员伤亡。它们在受限作战环境执行任务非常有效,且即使系统失灵也不会带来灾难性的人员伤亡。如今,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智能程度高,动作灵活,反应快的军用机器人相继问世,成为各国国防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军用机器人的发展过程 军用机器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遥控无人作战平台,半自主无人作战平台和自主无人作战平台。遥控无人作战平台即远距离操纵的无人机器人。半自主地面无人作战平台可在人的监视下自主行驶,在遇到困难时操作人员可以进行遥控干预,能完成侦察、作战和后勤支援等任务。自主无人作战平台依靠自身的智能自主导航,躲避障碍物,具有自动搜索、识别和消灭敌方目标的功能,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战斗任务。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因受当时图形处理、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的限制,无人作战 机器人的进展缓慢,发展重点为遥控无人作战机器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自主控制技术及其他关键技术突破性的进展,无人作战机器人得以进一步发展,出现各种自主/ 半自主机器人。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陆战部队将具备全新的作战能力,地面战争的样式

机器人基础技术论文

新疆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题目: 工业机器人产业分析研究报告 课程: 机器人技术 姓名: 王瑞栋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机制104班 学号: 103731426 指导教师: 马卫斌职称: 讲师 20013 年12 月23 日 工业机器人产业分析研究报告 摘要:从工业机器人密度(汽车制造业中,每万名生产工人占有的机器人

数量)分析,我国的汽车市场远未饱和。从汽车工业协会会2008年11月提供的具体数据看,日本和意大利分别达到1710和1600,德国为1180,法国1120台,西班牙950台,美国770台,英国610台,瑞典630台,我国还不到90台(08年我国汽车从业工人约为356万),即使我国达到600台的密度,则拥有213600台的市场潜力。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一、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 我国机器人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1977年,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曹祥康在江苏嘉兴召开了全国性机械手技术交流大会,是我国第一个以机器人为主题的大型会议。1983年12月在广州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1985年9月在沈阳成立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在国家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协助制定“七·五”、“八·五”机器人攻关项目的发展规划、机器人的有关标准及“863”科技发展规划。1986年《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规定在自动化领域成立专家委员会,其下设立集成制造系统和智能机器人两个主题组。1995年8月,国家科技部举办“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应用工程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标志着“智能机器人主题”初步战略目标调整工作完成。经过“七·五”攻关和“八·五”、“九·五”、国家“863”计划支持的应用工程开发,我国第一代工业机器人设计、制造和应用技术已趋于成熟。 国家“863”高技术计划中,将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一汽集团涂装技术开发中心、国家机械局北京自动化所工业机器人与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大连贤科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南开太阳高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机电一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海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绵阳四维焊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确立为智能机器人主题的9个国家级产业化基地。此外,大连组合机床所、上海富安工厂自动化公司、国家机械局机械研究院及北京机电研究所、东风汽车公司、济南第二机床厂、济南铸锻研究所、昆明船舶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北京精艺公司、哈尔滨风华机器厂、航天测控公司、首钢莫托曼公司、安川北科公司等都以其开发生产的特色机器人或应用工程项目而活跃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上。 表1 我国主要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单位相关情况 单位名称主要产品系列研发、生产、应用 情况 备注 国家机械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中心〃PG系列喷涂机器人 〃PM系列自动喷涂机 〃龙门仿形自动喷涂机 〃弧焊、搬运、码垛、 装箱、装配、水切割等 多种机器人产品系列 〃完成喷涂、包装 码垛、焊接、涂胶、 上下料、水切割、 装配等共26条线 (站),含45台机 器人 〃用于汽车、陶瓷、 医药、电器、木业、 航空、玻璃、石化、 铁路车辆等行业 26家用户 〃共装备70多条自 动生产线和工作 站,含170多台工 业机器人,95%以 上整机自主开发 〃工业机器人行业 归口单位,“863” 产业化基地

机器人控制课程论文

机器人控制技术 课程论文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控制科学与工程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机器人课程的学习,在老师的讲解和自己课下的学习过程中,我对机器人技术尤其是工业机器人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我掌握了工业机器人基本的发展历程,并了解了机器人的分类和不同场合的性能要求。对于机器人技术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认识到我们的机器人技术还有着极为漫长的道路要走,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技术探索与研发。在生产过程工业机械手是模拟人手动作的机械设备,它可以替代人工搬运重物,在高粉尘,高温,有毒,易燃,放射性和其他相对较差的工作环境。机器人可用于再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抓住并移动工件自动化设备,它是在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开发出一种新的设备。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机器人的开发和生产的高科技领域已成为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它更促进机器人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的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分类,展望,技术探索,基本知识。

摘要 (2) 第一章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及分类 (4) 1.1 工业机器人的定义 (4) 1.2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4) 1.3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 (5) 第二章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 (7) 2.1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所要达到的功能 (7) 2.2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 (8) 2.3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分类 (9) 第三章工业机器人的组成 (13) 3.1 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构建 (13) 3.2 机器人运动学原理 (14) 3.3 工业机器人工作原理 (16) 3.4 工业机器人主要的驱动系统 (17) 第四章总结 (19)

我设计的机器人教学设计

《我设计的机器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想象力的培养是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想象画是儿童把自己的经验和内心所想到的事物直率地表达出来的一种绘画形式,它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范围,根据过去的经验和视觉印象,并通过创作活动组合成新的形象,是一个把形象思维转化为视觉形象的过程,具有展示纯真的儿童心灵世界的作用。机器人是现代人类的智慧结晶的产物,它的生产离不开想象和创造。本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了三种机器人生活场景的主题图,揭示了在未来生活中机器人的重要性。 学生分析: 本课是让学生设计一个对人类有益的机器人,想象画是儿童喜欢的绘画题材之一,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请你来做设计师,你会设计一个怎样的机器人?”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设计大师,有发明新产品的任务,想象的翅膀便会因此而打开。 设计理念: 《我设计的机器人》教学设计,改变了以往美术课单纯以学科知识传授技法的思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交流评说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自我个性形成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查找资料,自主学习 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报纸或书籍等查找有关机器人的资料。 教学意图:1、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查找资料,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二、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有一种可以代替人们工作的智能机械,是什么?(机器人)你们知不知道机器人在生活中还可以帮我们做什么事情呢?把你知道的与大家分享。(小组讨论并汇报)(机器人可以帮我们排除险情、潜水打捞、科学实验等)从而揭示课题 教学意图:1、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2、让学生把课前查找到的资料,互相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了解机器人的形状、颜色和功能 (课件展示)机器人说:“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本领可大了,你们想认识我吗?那你们要讲一讲我的形状和颜色?看谁讲得最棒。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有)(学生讨论汇报) (课件展示)机器人说:“小朋友们非常聪明,你们知道吗?我是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研发的集视觉、运动、避障、会眨眼睛和张嘴说话等功能于一身的新一代智能服务型机器人,本月中旬我将赴英国的一家博物馆担当“迎宾导游”。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机器人玩具,谁来说说自己的机器人是什么颜色和形状的?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解机器人的特点,讲得好的同学我有精美的纪念品送给你。”(并板书形状和颜色)教学意图:学生和机器人交朋友,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气氛。 学生观察机器人后用语言叙述其特征,在记忆中留下丰富的视觉的形象,有助于进行创作。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观察能力。 2、深入了解机器人对人类的帮助 师:把课本打开17页欣赏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设计机器人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议一议,你喜欢课本上的那幅作品,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板书) 师:这些设计师真棒,如果请你来做设计师,你会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合作交流,深入了解机器人对人类的帮助,并从课本中机器人的形象,联想起从动画片、科普读物、连环画中见过的各种机器人,进行新一代机器人来。 四、放飞想象,自主创作 机器人说(课件展示):“小设计师们想的这么好,那我们举办一个比赛活动:机器人设计大赛,把你们想得

“机器人技术”课题论文

机器人的价值及发展 在现代,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一份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群直接或间接地使用机器人,人们对机器人的研究愈加深刻,与机器人相关的领域不断扩增。机器人足球仿真就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 自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蒸汽机、电、信息三次工业革命,三次大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现在的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可以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从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诞生到现在,机器人技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缓慢的发展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相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工业机器人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先进的机器人系统在非制造业中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机器人技术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高成就,涉及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就是对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机器人的研究、制造与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一个国家或公司的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 机器人就是一种可编程与通用性,用于传输材料、零件、工具,也可以用来操作人员,以执行不同的任务与一个特殊的系统可以改变与可编程。机器人的目的就是由各种各样的被创造出来的,所以它也有其她的主要就是在不同的姿势与不同的表达,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或到简单的设计。 该机器人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就是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以及复杂的机器。执行器就是一个机器人机构,机器人手臂一般采用空间开链的一部分,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关节的关节运动,关节的数量通常就是等于机器人的自由度的大小。从仿生学的拟人化的考虑,常将机器人本体的相关部分称为基、腰、臂、腕、手与步行等。驱动装置就是由执行机构的运动机构,根据控制系统发出的命令信号,与电源组件,使机器人的一系列行动。输入值就是电信号,输出值就是线性位移与角位移。机器人的驱动装置大多就是电驱动装置,当然也有使用液压、气动等驱动的机器人。该检测装置的运动与工作运行的实时检测机器人在机器人中的作用,根据反馈的实际需要的控制系统,其配置信息相比,使执行机构的调整指令,以确保与规定的要求相符的机器人的动作。控制系统可以按有两种方式进行分类。一种被称为集中控制,也就就是说,所有的机器人的控制就是由一台计算机完成的。另一种就是分散控制,它使用多台计算机来共享机器人的不同部分的控制。根据任务的不同要求,将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分为点控制、连续轨迹控制、转矩控制等。 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就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机器人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执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就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机器人执行的就是代替或帮助的人的工作,如制造业、建筑业与其她危险与艰苦的工作。 机器人可能就是先进的集成控制理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与生物目前在工业、医学、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领域。 许多专家认为,机器人就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自动程序可以修改,但不同意这个stand、nogle人认为机器人就是一种先进的自动化”,它需要一种操纵机械手就是许多日本的机器人,而不就是她们所定义的。 现在,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逐渐逼近这来说,人们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控制自己的力量与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的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与多功能的应用搬运材料、零件、

机器人技术及其视觉论文.

课程名称: 机器人技术及视觉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仪器仪表工程姓名: ** 学号: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日趋广泛,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而移动机器人作为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移动机器人融合运动控制与执行、动态决分析、感知环境等功能于一体。移动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产品的典型代表,其涵盖了机械设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及自动化控制工程等多项技术,在科学技术领域较为活跃。由于科研人员对机器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机器人的各项指标和要求逐步实现,其应用范围也愈加广泛,普遍应用于工、农、医、服务等民用领域,而且在防恐防暴、军事和外空探测等领域也到达不可替代的作用。 移动机器人可以在条件复杂的环境中工作,具有自主能力的机器人,集中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机器人学是一门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机器人技术在工业领域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现代的工业发展离不开机器人技术。基本的机器人由执行机构、控制系统、驱动装置、检测装置等四个主要的模块组成。 移动机器人在工业、农业、医疗、军事、服务等领域的价值不言而喻,而在外太空探测、海洋资源开发、核能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极为明朗。机器人按应用的场合和性质不同主要分为民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军事机器人和探索机器人等四类。 2014年巴西世界杯,对于治安混乱的里约热内卢来说,赛事安全成为一大隐患。为了应对安保挑战,巴西政府一次性采购了30台iRobot公司生产的小型军用机器人Packbot(图1)用于安保工作。而在此之前,该军用机器人已在各地大批的服役,在爆炸物探测与清除、危险物质侦测、放射性和核侦查及危险物品处置等方面表现异常出色,拯救无数生命。 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十分广泛,极大地解放劳动力,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如工厂的流水线。移动机器人在外太空探测时也是极为重要的。美国和前苏联的外太空探测机器人技术水平很高,这两个国家多次对月球表面进行了探测,如美国的Apollo号登月飞船和前苏联的Lunokhod探测车都登上了月球,出色的完成探测

机器人概论课程论文

中国海权问题背景、现状以及建议 崔东升财务管理5班 3109004236 摘要:当我们陶醉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南海和东海的海权主张和有效管辖问题,是不断困扰中国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我们就称不上真正的强大;如果这些问题,我们处理不当、信心不足,即使比现在强大,我们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的海权问题不仅仅是个军事问题,也是个外交和政治问题。 海权的历史是关于国家之间的竞争、相互间的敌意以及那种频繁地在战争过程中达到顶峰的一种暴力的叙述。海上商业对于国家的财富及其势力有着深远影响,随着陆地开发的慢慢终结,海洋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对象。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不断开发海洋资源,抢占海洋领域,以此来巩固自身的发展和安全。 本文将通过中国海权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中国海权现象,针对中国的发展战略,提出中国海权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海权东海南海国际形势 正文: 一、中国海权问题的背景 随着二十一世纪海洋世纪的到来,海洋成为国际重大政治、经济、军事利益的新领域,世界各沿海国都在为争夺或扩大各自的管辖海域而竞相向海洋进军,纷纷调整海权发展战略,加快海洋立法,增强海洋管理机构,大力发展海军,以适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海洋斗争的新形势,从而更加剧了我国海权问题有效解决的迫切性与艰巨性。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逐步提高,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显著,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的的敌视和危机感,它们害怕中国的崛起对其现有的地位和利益产生冲击,企图围困中国,以达到其有效遏制我国快速发展的目的,想要打破这种围困,除了在内陆打破僵局外,更重要的是要打开海洋局面,突破现存的海洋困境,真正地走出去,才能打开一片新局面。 二、中国海权问题的现状 中国海权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

“机器人技术”课题论文

机器人的价值及发展 在现代,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一份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群直接或间接地使用机器人,人们对机器人的研究愈加深刻,与机器人相关的领域不断扩增。机器人足球仿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 自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蒸汽机、电、信息三次工业革命,三次大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现在的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可以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从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诞生到现在,机器人技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缓慢的发展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相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工业机器人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先进的机器人系统在非制造业中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机器人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高成就,涉及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是对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机器人的研究、制造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一个国家或公司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 机器人是一种可编程和通用性,用于传输材料、零件、工具,也可以用来操作人员,以执行不同的任务与一个特殊的系统可以改变和可编程。机器人的目的是由各种各样的被创造出来的,所以它也有其他的主要是在不同的姿势和不同的表达,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或到简单的设计。 该机器人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以及复杂的机器。执行器是一个机器人机构,机器人手臂一般采用空间开链的一部分,这是众所周知的关节的关节运动,关节的数量通常是等于机器人的自由度的大小。从仿生学的拟人化的考虑,常将机器人本体的相关部分称为基、腰、臂、腕、手和步行等。驱动装置是由执行机构的运动机构,根据控制系统发出的命令信号,与电源组件,使机器人的一系列行动。输入值是电信号,输出值是线性位移和角位移。机器人的驱动装置大多是电驱动装置,当然也有使用液压、气动等驱动的机器人。该检测装置的运动和工作运行的实时检测机器人在机器人中的作用,根据反馈的实际需要的控制系统,其配置信息相比,使执行机构的调整指令,以确保与规定的要求相符的机器人的动作。控制系统可以按有两种方式进行分类。一种被称为集中控制,也就是说,所有的机器人的控制是由一台计算机完成的。另一种是分散控制,它使用多台计算机来共享机器人的不同部分的控制。根据任务的不同要求,将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分为点控制、连续轨迹控制、转矩控制等。 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机器人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执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机器人执行的是代替或帮助的人的工作,如制造业、建筑业和其他危险和艰苦的工作。 机器人可能是先进的集成控制理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生物目前在工业、医学、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领域。 许多专家认为,机器人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自动程序可以修改,但不同意这个stand.nogle人认为机器人是一种先进的自动化”,它需要一种操纵机械手是许多日本的机器人,而不是他们所定义的。 现在,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逐渐逼近这来说,人们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控制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的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应用搬运材料、零件、

机器人基础技术论文

机器人基础技术论文

新疆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题目: 工业机器人产业分析研究报告 课程: 机器人技术 姓名: 王瑞栋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机制104班 学号: 103731426 指导教师: 马卫斌职称: 讲师 20013 年12 月23 日 工业机器人产业分析研究报告 摘要:从工业机器人密度(汽车制造业中,每万名生产工人占有的机器人

数量)分析,我国的汽车市场远未饱和。从汽车工业协会会2008年11月提供的具体数据看,日本和意大利分别达到1710和1600,德国为1180,法国1120台,西班牙950台,美国770台,英国610台,瑞典630台,我国还不到90台(08年我国汽车从业工人约为356万),即使我国达到600台的密度,则拥有213600台的市场潜力。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一、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 我国机器人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1977年,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曹祥康在江苏嘉兴召开了全国性机械手技术交流大会,是我国第一个以机器人为主题的大型会议。1983年12月在广州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1985年9月在沈阳成立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在国家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协助制定“七·五”、“八·五”机器人攻关项目的发展规划、机器人的有关标准及“863”科技发展规划。1986年《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规定在自动化领域成立专家委员会,其下设立集成制造系统和智能机器人两个主题组。1995年8月,国家科技部举办“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应用工程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标志着“智能机器人主题”初步战略目标调整工作完成。经过“七·五”攻关和“八·五”、“九·五”、国家“863”计划支持的应用工程开发,我国第一代工业机器人设计、制造和应用技术已趋于成熟。 国家“863”高技术计划中,将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一汽集团涂装技术开发中心、国家机械局北京自动化所工业机器人与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大连贤科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南开太阳高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机电一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海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绵阳四维焊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确立为智能机器人主题的9个国家级产业化基地。此外,大连组合机床所、上海富安工厂自动化公司、国家机械局机械研究院及北京机电研究所、东风汽车公司、济南第二机床厂、济南铸锻研究所、昆明船舶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北京精艺公司、哈尔滨风华机器厂、航天测控公司、首钢莫托曼公司、安川北科公司等都以其开发生产的特色机器人或应用工程项目而活跃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上。 表1 我国主要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单位相关情况

《机器人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论文

XXX技术的分析与比较 摘要:本文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的镇定问题,分析了基于泰勒展开的近似线性化方法和基于微分几何的精确线性化方法的不同之处,及根据近似线性模型设计的控制器与根据精确线性模型设计的控制器的优缺点。最后以一种实际的非线性系统—柔性关节机械臂系统为例,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 关键词:微分几何、精确线性化、镇定控制 一.引言 自控制理论建立起来,系统的镇定问题一直是控制理论中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与线性系统相比,非线性系统的镇定问题要复杂的多。首先由于非线性系统之间结构上的差异非常大,使得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对非线性系统进行研究;并且这种很大的差异使得非线性系统解的存在性以及表述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对非线性系统的研究很少有建立在解的表达式上的直接方法;其次由于非线性系统比线性系统具有更多的、更复杂的动态特性,使得对非线性系统的研究需要更多、更复杂的数学理论支持。 非线性系统的这些特征与困难导致了各种各样的非线性系统理论不断出现与创新,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也层出不穷,如Lyapunuov函数法、递归设计法、非线性系统几何理论等[8]。其中以微分几何为基础的非线性系统几何理论是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该方法自上世纪70年代由Brockett[1]、Sussamann[2]、Krener[3]等人做的开创性和奠基性工作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包括能控性、能观性、解耦和线性化等方面的非线性系统的几何理论[4],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本文针对一类非线性仿射系统,分析了以泰勒展开为基础的近似线性化和以微分几何方法为基础的精确线性化之间的区别,研究了精确线性化在设计高精度控制器和远离平衡点的非线性系统控制上的优越性;最后以一个柔性关节机械臂系统为例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二.问题描述 考虑一类微分方程组描述的非线性系统: x f (u ) x,

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论文

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论 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论文 机器人技术研究进展报告(课程论 文题目)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号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军用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防军事领域也随之发生了种种变革,其中,作战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成了各国军事发展的趋势之一。作为无人作战系统实现的重要一环,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各式各样的军用作战机器人逐一问世,有的甚至已经经历了战火的考验。本文主要介绍了军用机器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对未来军用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军用机器人,无人机,无人作战机器 1引言 战争环境总是残酷而恶劣的,从古时候起,人们就设想能否制造无人的机器来取代人进行战争,而中国古代的木牛流马(运输型军用机器人)以及古希腊的自动弓箭手(攻击型军用机器人)等等都是最好的例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对降低伤亡的需求的增加,装备无人化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机器人系统可以执行大量重复性、机械性和其它可以实现自动化、程序化的工作,可以让从事这些工作的士兵解放出来,去执行其它任务。机器人已被证明在从事重复性或危险的工作时非常高效经济,大大降低人员伤亡。它们在受限作战环境执行任务非常有效,且即使系统失灵也不会带来灾难性的人员伤亡。如今,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智能程度高,动作灵活,反应快的军用机器人相继问世,成为各国国防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机器人技术论文

针对《机器人技术》的课程探讨之 工业机器人 姓名: 指导老师: 学号: 班级: 工业机器人

摘要:机器人学是当今世界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它涉及计算机科学、机械学、电子学、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机器人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光机电一体化产品。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人已成为人类的好帮手。工业机器人自诞生到现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来袭,工业机器人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在面对机遇的同时,民族机器人企业如何打开国内外机器人市场成为我国本土机器人企业急需面对的问题。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越来越大,其技术研究与发展越来越深入。这将提高社会生产率与产品质量,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技术、市场需求、存在问题、解决方案、发展趋势 引言:工业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是最先产业化的机器人技术。它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它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制造业规模化生产,解决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和提高生产质量而代替人工作业。在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真正使用到现在已经接近20多年了,已经基本实现了试验、引进到自主开发的转变,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勘探业等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将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与冲击,因此,掌握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实际情况,把握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技术与研究进展,显得十分重要。 我国工业机器人虽然经过“七五”攻关计划、“九五”攻关计划和863计划的支持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在某些关键技术上,还缺乏整体核心技术的突破,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则很少。目前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机器人制造公司在技术上的软肋主要表现在电机技术、加工工艺两方面。 现存问题: 一、工业机器人市场问题我国是制造大国,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没有竞争力。“刘易斯拐点”理论已经越来越明显,工业机器人取代劳动力的趋势已经成为必然,这也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形成的基本动力。 二、工业机器人应用问题目前,除减速机外,国内基本上可以生产机器人整机以及零部件产品。但由于国外品牌与质量,依旧高于国内市场,导致民族机器人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使得用户对于民族机器人产品的认知度不是很高。 三、工业机器人成本问题随着国外机器人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民族机器人集成成本与国外销售价格相差无几,我国机器人企业也正处于临界点。其中,搬用机器人自动化成

服务型机器人技术论文

服务型机器人技术 应用现状与前景 课程名称:机器人技术 任课老师:张燕 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专业:园艺(花卉与景观设计方向) 班级:09级(1)班 姓名:熊天智 学号:20090203310024

服务型机器人技术应用现状与前景 (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熊天智) 摘要:现代机器人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对于智能机器的梦想开始变成现实,这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场革命。现在,各种类型的机器人正逐渐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人类社会产生着日益重大的影响。服务型机器人是作为机器人类型中最为实用而最贴近生活的存在,作为服务型的机器人有室内办公环境服务型机器人、娱乐场所服务型机器人、家用服务型机器人等。今后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大好、潜力巨大。 关键词:服务型机器人技术应用发展前景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S ervice Robot Technology (Hainan University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College, Xiong Tianzhi) Abstract: The birth of modern robot is the mark that shows the dream of intelligent machine becames a reality, for the human society, which is a revolution. Now, all types of robots are gradually put into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influencing the human society to significantly. A humanoid robot is the most practical for robot type and closest to the existence of life. As a service robots, there are some kinds, including the indoor office environment service robot, entertainment service robot, and household service robot, etc. In the future, the service robot should have a grea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umanoid robo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2006 年8 月3 日,我国首台参考国内众多美女的长相合成的智能“美女机器人”亮相。根据指挥员的口令,“美女机器人”不仅能完成简单的前进、后退等动作,还可以跟人聊天讲笑话,可以在家中用摄像系统识别坏人。“在家里,机器人将会教孩子们学英语,给父母传送信息,当人们疲倦时,它还能即兴表演歌舞提神;在公共场所,它们可以充当邮局的服务人员,可以负责安全巡逻,还能搜寻闯入者的踪迹并把他们的图像传送到监视中心。”韩国专家介绍说。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计划在2013 年进入全球机器人技术前三强,到2020 年实现家家户户都有机器人。目前,韩国正在进行2007 年网络智能机器人大规模生产前的准备。韩国政府希望,就像上世纪80 年代半导体一跃成为高科技主力军一样,家用机器人将是本世纪初韩国高科技的领军产业。美国加州大学资深教授、机器人专家伍德·约翰教授在其专著《机器人产业的未来》中指出,对未来影响最大的4 项技术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巨型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机器人技术。他认为,日本长期以来将机器人作为一个战略产业,并给予大力支持,这是政府决策的巨大成功,使日本在汽车、电子、机械、工程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获得了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机器人视为信息时代的“宠儿”,甚至认为机器人产业可能会像汽车产业一样,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 在这种战略思想驱使下,机器人市场日益成为人们开拓的重要目标。 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 个国家在发展机器人,其中25 个国家已涉足服务型机器人开发。在日本、北美和欧洲,迄今已有7 种类型计40 余款服务型机器人进入实验和半商业化应用。日本是世界上发展服务型机器人最早的国家,目前已有10 多种服务型机器人问世。去年9月,开始向市场推出一种可以识别1 万个单词的智能机器人,可以为主人充当“家庭保姆”,这将是市场上首次出售用于家庭生活的可以与人交流的智能机器人,表明日本家庭将迎来机器人保姆时代[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