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职改字[1986]第78号)

《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职改字[1986]第78号)

《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职改字[1986]第78号)
《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职改字[1986]第78号)

《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职改字[1986]第78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才的合理交流,鼓励他们在推进技术进步,振兴经济,实现四化中作出贡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报告》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工程技术职务(简称技术职务)是为生产建设、勘察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岗位上的工程技术人员设置的技术职务。

第三条工程技术职务名称定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第四条聘任或任命技术职务的主要依据是:担任技术职务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履行相应职责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相应的业务知识与技术水平。并应具备相应的理工学科的学历和从事技术工作的资历。

第二章任职基本条件

第五条担任技术职务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积极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六条担任技术员职务,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完成一般技术铺助性工作的实际能力。

2、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3、大学专科、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在工程技术岗位上见习一年期满,经考察合格。

第七条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完成一般性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2、能够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3、获得硕士学位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经考察合格;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在工程技术岗位上见习一年期满,经考察合格;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技术员工作二年以上;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从事技术员工作四年以上。

第八条担任工程师职务,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备下列部门之一的条件

(1)生产、技术管理部门

①基本掌握现代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的方法,有独立解决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②能够灵活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③有一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取得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成果和技术经济效益。

④能够指导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

(2)研究、设计部门

①有独立承担较复杂项目的研究、设计工作能力,能解决本专业范围内.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②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③有一定从事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工作的实践经验,能吸收、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提高研究、设计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④能够指导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

2、获得博士学位,经考察合格;获得硕士学位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二年左右;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四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四年以上。

第九条担任高级工程师职务,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备下列部门之一的条件

(1)生产、技术管理部门

①具有解决在生产过程或综合技术管理中本专业领域重要技术问题的能力。

②有系统广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③有丰富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中有显着成绩和社会、经济效益。

④能够指导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

(2)研究、设计部门

①具有独立承担重要研究课题或有主持和组织重大工程项目设计的能力,能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②有系统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③有丰富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实践经验,取得过具有实用价值或显着社会经济效益的研究、设计成果,或发表过有较高水平的技术着作、论文。

④能够指导工程师、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

2、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工程师工作二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从事工程师工作五年以上。

第十条担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务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从事工程技术研究、设计、技术开发、技术情报等工作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应能比较熟练和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第十一条为了广开才路,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对在生产、勘察、设计、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中成绩显着、贡献突出的工程技术员,可不受学历、资历的限制,破格聘任或任命相应的技术职务。

第三章职务设置和职责

第十二条技术职务设置的原则、职务数额和各级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要在批准的编制定员的基础上,根据部门任务的实际需要、国家规定的限额幅度和上级下达的工资增长指标确定,并制定出实施方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技术职务的结构比例,应随着技术、生产发展的需要,适时进行合理的调整。

第十三条设置工程技术职务时,要根据生产、勘察、设计、研究、技术管理等不同的工作岗位,制订各级职务职责,建立技术责任制或岗位责任制。职责范围应该包括:工作范围、任务、权限、完成任务的要求和必须履行的责任、义务等。职责要符合实际,明确具体,便于执行和检查。

第四章任职资格评审

第十四条聘任或任命技术职务,一般由单位行政领导或同行专家在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中提名推荐,工程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简称评审委员会)根据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要求对推荐的人员进行评议审定,提出具备任职条件的人员名单.单位行政领导必须在经过相应的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的符合相应任职条件的技术人员中,按照限额进行聘任或任命。

第十五条评审委员会是评议、审定工程技术人员任职条件的组织,其委员应由同行技术专家和担任较高技术职务的、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经单位领导或上级主管机关批准。评审委员会应以民主的程序进行工作,在评审工程技术人员任职条件时,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到会,经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的半数以上讨论通过,方能确认有效。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科学地评价被推荐的工程技术人员,审定任职条件,准确地写出考核评语。

第十六条各地区和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建立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

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一般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组建,也可以授权确实具备评审条件的所属单位直接组建,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其委员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是知名技术专家或担任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并注意吸收一定数量的技术水平较高的中青年工程技术人员参加。

第五章聘任与任命

第十七条实行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后,各级国家机关的技术职务实行任命制,实行任命制的部门,应按干部管理权限,由行政领导向被任命的技术人员颁发任命书。

事业单位的技术职务一般实行聘任制。三线、边远地区和不具备聘任条件的事业单位也可以实行任命制,但应创造条件逐步实行聘任制。实行聘任制的单位,行政领导应向被聘任的技术人员颁发聘书,双方签订聘约。

实行技术职务聘任制和任命制,每一任期一般不超过五年。在任职期满前三个月至六个月,单位行政领导要根据任务需要和技术人员在任职期间的实绩,提出连聘(连任)或解聘(免任)的意见,并通知本人。

第十八条聘任或任命单位,对受聘或被任命的技术人员,在任职期间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等,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考核结果记入考绩档案,作为提职、调薪、奖惩和能否连聘或连任职务的依据。

第十九条实行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后,对暂时未被聘任的技术人员,原单位要继续关心,区别情况,妥善安排。本单位安排有困难的,要鼓励他们到更需要或更能发挥作用的单位去任职。待聘人员应积极应聘到其他单位工作,原单位要积极帮助联系,提供应聘方便。待聘人员在尚未应聘到其他单位工作以前,应做好原单位所安排的临时性工作。

第二十条实行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时,应坚决执行国务院有关干部离休、退休的规定。在这次技术职务聘任中,达到规定离休、退休年龄的技术人员,凡符合高一级技术职务聘任条件的,先经过任职资格评审,确定相应技术职务后,再办理离休、退休手续。

第二十一条工程技术人员在担任技术职务的任职期限内,按照有关的工资规定,领取相应的技术职务工资。

第二十二条聘任或任命各级技术职务的批准权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确定。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实行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是对技术人员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各级党政领导和科技干部管理部门,要认真掌握政策,注意维护聘任或任命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双方的权益。对利用聘任或任命之机打击迫害工程技术人员的,或伪造学历、资历,谎报成果,骗取技术职务的。应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第二十四条本条例适用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也应参照上述规定,结合企业特点逐步实行。

第二十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报国家经委备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系统的实施细则,由总政治部制订,并抄送国家经委。

第二十六条本条例由国家经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本条例自批准之日起实行。

第一批异形字整理表

《第一批异形字整理表》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078 更新时间:2005-8-30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 (2002年3月31日试行) 1范围 本规范是推荐性试行规范。根据“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分批整理”的工作方针,选取了普通话书面语中经常使用、公众的取舍倾向比较明显的338组(不含附录中的44组)异形词(包括词和固定短语),作为第一批进行整理,给出了每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 本规范适用于普通话书面语,包括语文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年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 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年12月27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广播电视部发布) 简化字总表(1986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年1月26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3术语 3.1异形词 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本规范中指声、韵、调完全相同)、同义(本规范中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3.2异体字 与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本规范中专指被《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的异体字。 3.3词形 本规范中指词语的书写形式。 3.4语料 本规范中指用于词频统计的普通话书面语中的语言资料。 3.5词频 在一定数量的语料中同一个词语出现的频度,一般用词语的出现次数或覆盖率来表示。本规范中指词语的出现次数。 4整理异形词的主要原则 现代汉语中异形词的出现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涉及形、音、义等多个方面。整理异形词必须全面考虑、统筹兼顾。既立足于现实,又尊重历史;既充分注意语言的系统性,又承认发展演变中的特殊情况。 4.1通用性原则 根据科学的词频统计和社会调查,选取公众目前普遍使用的词形作为推荐词形。把通用性原则作为整理异形词的首要原则,这是由语言的约定俗成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据多方考察,90%以上的常见异形词在使用中词频逐渐出现显著性差异,符合通用性原则的词形绝大多数与理据性等原则是一致的。即使少数词频高的词形与语源或理据不完全一致,但一旦约定俗成,也应尊重社会的选择。如“毕恭毕敬24——必恭必敬0”(数字表示词频,下同),从源头来看,“必恭必敬”出现较早,但此成语在流传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由“必定恭敬”演变为“十分恭敬”,理据也有了不同。从目前的使用频率看,“毕恭毕敬”通用性强,故以“毕恭毕敬”为推荐词形。 4.2理据性原则 某些异形词目前较少使用,或词频无显著性差异,难以依据通用性原则确定取舍,则从词语发展的理据性角度推荐一种较为合理的词形,以便于理解词义和方便使用。如“规诫1——规戒2”,“戒”“诫”为同源字,在古代二者皆有“告诫”和“警戒”义,因此两词形皆合语源。但现代汉语中“诫”多表“告

2020年山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2020年山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经山西省人民政府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批准,山西省全面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下文是小编收集的20xx年山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条例,欢迎阅读! 20xx年山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条例 为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xx〕79号)精神,现就全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和xx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 2、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

3、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4、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5、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改革实施的范围 全省范围内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省、市、县教研室和校外教育机构中,在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四、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体系 1、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2、统一职称(职务)等级和名称。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3、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在小学中聘任的中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

简化字总表 (2)

简化字总表 (1986年新版) (打印版)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搜集整理 2015年1月

目录 关于文字改革机构和文件 (2) 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 (4) 第一表不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350个) (5) 第二表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132个) (9) 简化偏旁(14个) (11) 第三表应用第二表所列简化字和简化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1753个) (12) 附录(39个) (33) 地名用字(35个) (34)

最新简化字

199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并入教育部,对外仍保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牌子。 “文化大革命”前,国务院设有文字改革委员会和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 现今,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二、关于文字文件: 1955年1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1956年1月31日,《汉字简化方案》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 1956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第二批异体字整理表(初稿)》。 1964年3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教育部发出《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扩大了类推简化的范围。5月,发布《简化字总表》。 1965年1月,出版《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1965年11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异体字整理表(修订稿)》。 1976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第二批异体字整理表(征求意见稿)》。 1977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1986年10月10日,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2013-12-27 10:31:16) 转载▼ 标签: 分类:时政热点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改革试点 改革内容 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人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今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小学提高到950元、初中提高到1550元,省属普通本科学校生均综合定额标准提高到9100元。 2014年是公务员工资的调整周期,每次调整时隔8年上次是2006年,本次调整前期社会舆论工作已经做好,即2013年禁令年为2014年调整年铺垫,本次调整方案是缩小级别差距全部上调800至1000元级别高的反而会涨的少。但这也是为今后实行交通补贴相应级别享受的待遇打基础。2016年还会有调整,但涨幅不会大主要是针对绩效方面出台工资方案也是为了缩小县区和省部公务员的差距。同时技术公务员可能会像以前的事业单位,走行政还是技术口。事业单位同时去行政化,不在有级别,变为企业和公益单位。 绩效工资向中小学班主任倾斜 在待遇上,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 2013年教师绩效工资新标准 中学高级(副高级)744元/月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中级)621元/月 中学二级、小学一级(助理级)524元/月中学三级、小学二级(员级)475元/月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职称(职务)过渡对应表

附件1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职称(职务)过渡对应表

附件2 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人员过渡登记表

附件3 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人员一览表

附件4 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过渡网上申报审核指引 一、个人申请流程 申请过渡登记的人员登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0611095927.html,/,进入“广州职称”频道,点击进入“职称申报”。已注册的用户,以“个人”用户类型直接登陆,在“我的应用系统”列表中点击进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信息管理与职称过渡登记系统”。列表中没有此系统的,点击“申请应用系统”,勾选“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信息管理与职称过渡登记系统”点击“系统申请”即可。 未注册的用户,点击“用户注册”进入,勾选“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信息管理与职称过渡登记系统”申请应用系统,填写资料注册成功后登陆即可。登陆后在“我的应用系统”列表点击进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信息管理与职称过渡登记系统”→“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申请,按左边显示的目录逐项填写信息(标*为必填项),并在系统中上传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省外证书通过了资格确认但未换发证书的,可上传存档的《省外来粤人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申报表》)、聘书(或聘用合同或聘用证明)、身份证等资料,完成填写和上传后提交本人工作单位审核。

二、市直属单位审核流程 (一)法人单位登陆“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在“我的应用系统”列表点击进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信息管理与职称过渡登记系统”→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1.“单位代为个人申请过渡登记”:如有必要,法人单位可在此菜单下代替个人完成个人过渡登记;2.“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审核”:法人单位在此菜单下审核个人提交的信息,点击数据操作下“生成报表”,对生成的《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人员过渡登记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送审至市直主管部门;3. “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人员一览表打印”:点击“生成一览表”,生成并打印《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人员一览表》(须本单位所有过渡登记人员完成终审程序后方可打印)。 (二)主管部门登陆“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在“我的应用系统”点击进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信息管理与职称过渡登记系统”→ 1.“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审核”:主管部门在此菜单下实现对法人单位提交的信息和生成的《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人员过渡登记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送审至市人社局;2.“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人员一览表查看”:可以按搜索条件查看各单位《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人员一览表》情况。 三、区(县级市)单位审核流程 (一)法人单位登陆“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在“我的应用系统”点击进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信息管理与职称过渡登记系统”→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1.“单位代为个人申请过渡登记”:如有必要,法人单位可在此菜单下代替个人完成个人过渡登记;2.“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登记审核”:法人单位在此菜单下审核个人提交的信息,点击数据操作下“生成报表”,对生成的《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人员过渡登记表》进行审核

简化字总表第一表

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第一表 不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 本表共收简化字350个,按读音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本表的简化字都不得作简化偏旁使用。 A 碍〔碍〕肮〔肮〕袄〔袄〕 B 坝〔坝〕板〔板〕办〔办〕帮〔帮〕宝〔宝〕报〔报〕币〔币〕毙〔毙〕标〔标〕表〔表〕别〔别〕卜〔卜〕补〔补〕 C 才〔才〕蚕〔蚕〕(1) 灿〔灿〕层〔层〕搀〔搀〕谗〔谗〕馋〔馋〕缠〔缠〕(2) 忏〔忏〕偿〔偿〕厂〔厂〕彻〔彻〕尘〔尘〕衬〔衬〕称〔称〕惩〔惩〕迟〔迟〕冲〔冲〕丑〔丑〕出〔出〕础〔础〕处〔处〕触〔触〕辞〔辞〕聪〔聪〕丛〔丛〕 D 担〔担〕胆〔胆〕导〔导〕灯〔灯〕邓〔邓〕敌〔敌〕籴〔籴〕递〔递〕点〔点〕淀〔淀〕电〔电〕冬〔冬〕斗〔斗〕独〔独〕吨〔吨〕夺〔夺〕堕〔堕〕 E 儿〔儿〕 F 矾〔矾〕范〔范〕飞〔飞〕坟〔坟〕奋〔奋〕粪〔粪〕凤〔凤〕肤〔肤〕妇〔妇〕复〔复、复〕 G 盖〔盖〕干〔乾(3)、干〕赶〔赶〕个〔个〕巩〔巩〕沟〔沟〕构〔构〕购〔购〕谷〔榖〕顾〔顾〕刮〔刮〕关〔关〕观〔观〕柜〔柜〕 H 汉〔汉〕号〔号〕合〔合〕轰〔轰〕后〔後〕胡〔胡〕壶〔壶〕沪〔沪〕护〔护〕划〔划〕怀〔怀〕坏〔坏〕(4) 欢〔欢〕环〔环〕还〔还〕回〔回〕伙〔夥〕(5) 获〔获、获〕 J 击〔撃〕鸡〔鷄〕积〔积〕极〔极〕际〔际〕继〔继〕家〔家〕价〔价〕艰〔艰〕歼〔歼〕茧〔茧〕拣〔拣〕硷〔鹸〕舰〔舰〕姜〔姜〕浆〔浆〕(6) 桨〔桨〕奖〔奬〕讲〔讲〕酱〔醤〕胶〔胶〕阶〔阶〕疖〔疖〕洁〔洁〕借〔藉〕(7) 仅〔仅〕惊〔惊〕竞〔竞〕旧〔旧〕剧〔剧〕据〔据〕惧〔惧〕卷〔卷〕

国家第一批简化字总表

国家第一批简化字总表 第一表 不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 本表共收简化字350个,按读音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本表的简化字都不得作简化偏旁使用。 A 碍〔碍〕肮〔肮〕袄〔袄〕 B 坝〔坝〕板〔板〕办〔办〕帮〔帮〕宝〔宝〕报〔报〕 币〔币〕毙〔毙〕标〔标〕表〔表〕别〔彆〕卜〔卜〕 补〔补〕 C 才〔纔〕蚕〔蚕〕灿〔灿〕层〔层〕搀〔搀〕谗〔谗〕 馋〔馋〕缠〔缠〕忏〔忏〕偿〔偿〕厂〔厂〕彻〔彻〕 尘〔尘〕衬〔衬〕称〔称〕惩〔惩〕迟〔迟〕冲〔冲〕 丑〔丑〕出〔出〕础〔础〕处〔处〕触〔触〕辞〔辞〕 聪〔聪〕丛〔丛〕 D 担〔担〕胆〔胆〕导〔导〕灯〔灯〕邓〔邓〕敌〔敌〕 籴〔籴〕递〔递〕点〔点〕淀〔淀〕电〔电〕冬〔鼕〕 斗〔斗〕独〔独〕吨〔吨〕夺〔夺〕堕〔堕〕 E 儿〔儿〕 F 矾〔矾〕范〔范〕飞〔飞〕坟〔坟〕奋〔奋〕粪〔粪〕 凤〔凤〕肤〔肤〕妇〔妇〕复〔复、复〕 G 盖〔盖〕干〔乾、干〕赶〔赶〕个〔个〕巩〔巩〕沟〔沟〕 构〔构〕购〔购〕谷〔榖〕顾〔顾〕刮〔刮〕关〔关〕 观〔观〕柜〔柜〕 H 汉〔汉〕号〔号〕合〔閤〕轰〔轰〕后〔後〕胡〔胡〕 壶〔壶〕沪〔沪〕护〔护〕划〔划〕怀〔怀〕坏〔坏〕 欢〔欢〕环〔环〕还〔还〕回〔回〕伙〔夥〕获〔获、获〕 J 击〔撃〕鸡〔鸡〕积〔积〕极〔极〕际〔际〕继〔继〕 家〔家〕价〔价〕艰〔艰〕歼〔歼〕茧〔茧〕拣〔拣〕 硷〔鹸〕舰〔舰〕姜〔姜〕浆〔浆〕桨〔桨〕奖〔奖〕 讲〔讲〕酱〔醤〕胶〔胶〕阶〔阶〕疖〔疖〕洁〔洁〕 借〔藉〕仅〔仅〕惊〔惊〕竞〔竞〕旧〔旧〕剧〔剧〕 据〔据〕惧〔惧〕卷〔卷〕 K 开〔开〕克〔克〕垦〔垦〕恳〔恳〕夸〔夸〕块〔块〕

亏〔亏〕困〔困〕 L 腊〔腊〕蜡〔蜡〕兰〔兰〕拦〔拦〕栏〔栏〕烂〔烂〕 累〔纍〕垒〔垒〕类〔类〕里〔裏〕礼〔礼〕隶〔隷〕 帘〔帘〕联〔联〕怜〔怜〕炼〔炼〕练〔练〕粮〔粮〕 疗〔疗〕辽〔辽〕了〔瞭〕猎〔猎〕临〔临〕邻〔邻〕 岭〔岭〕庐〔庐〕芦〔芦〕炉〔炉〕陆〔陆〕驴〔驴〕 乱〔乱〕 M 么〔麽〕霉〔黴〕蒙〔蒙、蒙、懞〕梦〔梦〕面〔面〕 庙〔庙〕灭〔灭〕蔑〔衊〕亩〔亩〕 N 恼〔恼〕脑〔脑〕拟〔拟〕酿〔酿〕疟〔疟〕 P 盘〔盘〕辟〔辟〕苹〔苹〕凭〔凭〕扑〔扑〕仆〔仆〕 朴〔朴〕 Q 启〔启〕签〔签〕千〔千〕牵〔牵〕纤〔纤、纤〕窍〔窍〕窃〔窃〕寝〔寝〕庆〔庆〕琼〔琼〕秋〔秋〕曲〔曲〕 权〔权〕劝〔劝〕确〔确〕 R 让〔让〕扰〔扰〕热〔热〕认〔认〕 S 洒〔洒〕伞〔伞〕丧〔丧〕扫〔扫〕涩〔涩〕晒〔晒〕 伤〔伤〕舍〔舍〕沈〔渖〕声〔声〕胜〔胜〕湿〔湿〕 实〔实〕适〔适〕势〔势〕兽〔兽〕书〔书〕术〔术〕 树〔树〕帅〔帅〕松〔松〕苏〔苏、苏〕虽〔虽〕随〔随〕T 台〔台、台、台〕态〔态〕坛〔坛、坛〕叹〔叹〕誊〔誊〕体〔体〕粜〔糶〕铁〔铁〕听〔听〕厅〔厅〕头〔头〕 图〔图〕涂〔涂〕团〔团、团〕椭〔椭〕 W 洼〔洼〕袜〔袜〕网〔网〕卫〔卫〕稳〔稳〕务〔务〕 雾〔雾〕 X 牺〔牺〕习〔习〕系〔系、系〕戏〔戏〕虾〔虾〕吓〔吓〕咸〔咸〕显〔显〕宪〔宪〕县〔县〕响〔响〕向〔向〕 协〔协〕胁〔胁〕亵〔亵〕衅〔衅〕兴〔兴〕须〔须〕 悬〔悬〕选〔选〕旋〔镟〕 Y 压〔压〕盐〔盐〕阳〔阳〕养〔养〕痒〔痒〕样〔様〕 钥〔钥〕药〔药〕爷〔爷〕叶〔叶〕医〔医〕亿〔亿〕 忆〔忆〕应〔应〕痈〔癰〕拥〔拥〕佣〔佣〕踊〔踊〕 忧〔忧〕优〔优〕邮〔邮〕余〔馀〕御〔御〕吁〔吁〕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是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正体字选字表,原来有810组,淘汰异体字1,053个。但之后经过两次调整,分别是根据1986年10月10日重 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和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 版署《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一共恢复使用了26个曾被淘汰的异体字,使异 体字减为796组,淘汰的异体字减少为1,027个。是中国大陆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之一。 [编辑] 例子 以下列出一些选用字的例子(当中被废弃的异体字在香港、澳门、台湾仍然很常用)。由于选用字的 笔划大部份比异体字少,这些字很多时都会被错认为简化字。 依汉语拼音排列: A 庵[菴] B 霸[覇] 柏[栢] 背[揹] 杯[盃] 并[併並] 鉢[缽] 布[佈]

C 采[採] 册[冊] 厠[廁] 鏟[剷] 嘗[嚐] 場[塲] 耻[恥] 厨[廚] 床[牀] 唇[脣] 糍[餈] 匆[怱] 村[邨] D 蕩[盪] 雕[彫鵰琱] 吊[弔] 叠[疊] 豆[荳] 妒[妬] 朵[朶] E 鵝[鵞] 鰐[鱷] F 珐[琺] 峰[峯] 佛[髴] G 秆[稈] 杆[桿] 杠[槓] 扛[摃] 糕[餻] 個[箇] 亘[亙] 粳[梗秔] 够[夠] 鈎[鉤] 雇[僱] 挂[掛] 館[舘] 果[菓] H 蚝[蠔] 和[龢] 恒[恆] 哄[鬨] 糊[餬] 嘩[譁] 獾[貛] 輝[煇] 匯[滙] J 羈[覊] 鷄[雞] 績[勣] 迹[跡蹟] 鑒[鑑] 奸

[姦] 减[減] 繮韁] 僵[殭] 脚[腳] 届[屆] 劫[刧刦] 杰[傑] 晋[晉] 徑[逕] 凈[淨] 韭[韮] 厩[廐] 巨[鉅] 局[侷] 决[決] K 疴[痾] 剋[尅] 扣[釦] 况[況] 昆[崑崐] 捆[綑] 坤[堃] L 琅[瑯] 泪[淚] 棱[稜] 厘[釐] 裏[裡] 狸[貍] 煉[鍊] 斂[歛] 梁[樑] 凉[涼] 爐[鑪]略[畧] 侖[崘崙] M 駡[罵] 麻[蔴] 脉[脈] 猫[貓] 幂[冪] 眯[瞇] 麵[麪] 渺[淼] N 乃[迺] 你[妳] 昵[暱] 拈[撚] 念[唸] 娘[孃] P 炮[砲] 匹[疋] 憑[凴] 鋪[舖] Q 栖[棲] 凄[淒] 弃[棄] 潜[潛] 强[強] 墻

《辽宁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辽宁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2015年11月17日) 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根据国务院相关部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5]7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作要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和思路,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

(二)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 (三)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四)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五)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实施范围 (一)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的教师; (二)设区的市和县(市、区)教学研究、电化教育、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 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可参照本实施方案及有关规定参加改革。 四、主要内容 (一)健全制度体系 1、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简化字总表(正规版)

简化字总表 (1986年新版,由《語言法》規定) 第一表 不作简作偏旁用的简化字 本表共收簡化字352個,按讀音的拼音字母順序排列。本表的簡化字都不得作簡化偏旁使用。 A 碍(礙) 肮(骯) 袄(襖) B 坝(壩) 板(闆) 办(辦) 帮(幫) 宝(寳) 报(報) 币(幣) 毙(斃) 标(標) 表(錶) 别(別) 卜(蔔) 补(補) C 才(纔) 蚕(蠶)N1 灿(燦) 层(層) 搀(攙) 谗(讒) 馋(饞) 缠(纏)N2 忏(懺) 偿(償) 厂(廠) 彻(徹) 尘(塵) 衬(襯) 称(稱) 惩(懲)灯(燈) 邓(鄧) 敌(敵) 籴(糴) 递(遞) 点(點) 淀(澱) 电(電) 冬(鼕) 斗(鬥) 独(獨) 吨(噸) 夺(奪) 堕(墮) E 儿(兒) F 矾(礬) 范(範) 飞(飛) 坟(墳) 奋(奮) 粪(糞) 凤(鳳) 肤(膚) 妇(婦) 复(復) (複) G 盖(蓋) 干(乾)N3 (幹) 赶(趕) 个(個) 巩(鞏) 后(後) 胡(鬍) 壶(壺) 沪(滬) 护(護) 划(劃) 怀(懷) 坏(壞)N4 欢(歡) 环(環) 还(還) 回(迴) 伙(夥)N5 获(獲) (穫) J 击(擊) 鸡(雞朞) 积(積) 极(極) 际(際) 继(繼) 家(傢) 价(價) 艰(艱) 歼(殲) 茧(繭) 拣(揀) 硷(鹼) 舰(艦) 姜(薑) 浆(漿)N6 桨(槳) 奖(奬) 讲(講) K 开(開) 克(尅) 垦(墾) 恳(懇) 夸(誇) 块(塊) 亏(虧) 困(睏) L 腊(臘) 蜡(蠟) 兰(蘭) 拦(攔) 栏(欄) 烂(爛) 累(纍) 垒(壘) 类(類)N8 里(裏) 礼(禮) 隶(隸) 帘(簾) 联(聯) 怜(憐) 炼(煉) 练(練) 粮(糧) 疗(療) 辽(遼) 了(瞭)N9 猎(獵) 临(臨)N10 邻(鄰) 岭(嶺)N11 庙(廟) 灭(滅) 蔑(衊) 亩(畝) N 恼(惱) 脑(腦) 拟(擬) 你(妳) 酿(釀) 疟(瘧) P 盘(盤) 辟(闢) 苹(蘋) 凭(憑) 扑(撲) 仆(僕)N13 朴(樸) Q 启(啟) 签(籤) 千(韆) 牵(牽) 纤(縴) (纖)N14 窍(竅) 窃(竊) 寝(寢) 庆(慶)N15 琼(瓊) 秋(鞦) 曲(麯) 权(權) 劝(勸) 沈(瀋) 声(聲) 胜(勝) 湿(濕) 实(實) 适(適)N16 势(勢) 兽(獸) 书(書) 术(術)N17 树(樹) 帅(帥) 松(鬆) 苏(蘇) (囌) 虽(雖) 随(隨) T 台(臺) (檯) (颱) 态(態) 坛(壇) (罎) 叹(嘆) 誊(謄) 体(體) 粜(糶) 铁(鐵) 听(聽) 厅(廳)N18 头(頭) 图(圖) 涂(塗) 团(團) N20 戏(戲) 虾(蝦) 吓(嚇)N21 咸(鹹) 显(顯) 宪(憲) 县(縣)N22 响(響) 向(嚮) 协(協) 胁(脅) 亵(褻) 衅(釁) 兴(興) 须(鬚) 悬(懸) 选(選) 旋(鏇) Y 压(壓)N23 盐(鹽) 阳(陽) 养(養) 痒(癢) 样(樣) 钥(鑰) 药(藥) 爷(爺) 叶(葉)N24 医(醫) 亿(億) 忆(憶) 应(應) 痈(癰) 愿(願) 跃(躍) 运(運) 酝(醖) Z 杂(雜) 赃(贜) 脏(臟) (髒) 凿(鑿) 枣(棘) 灶(竈) 斋(齋) 毡(氈) 战(戰) 赵(趙) 折(摺)N27 这(這) 征(徵)N28 症(癥) 证(證) 只(隻) (衹) 致(緻) 制(製) 钟(鐘) (鍾) 肿(腫) 种(種) 众(衆) 昼(晝) 朱(硃) 烛(燭) 筑(築) 庄(莊)N29

2020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

2020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希望能帮助到您! 今天,教育部发布20xx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求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发展,包括推进体育考核制度改革,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建立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等。“要点”还指出,要完善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订风险管理办法 推进落实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研究制订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办法。研究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及与社会场地、设施的共享机制和新型安全保险制度。推进国防教育。研究制订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意见,修订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支持校外教育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 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做好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编写、修订、审查工作。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制订《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继续支持校外教育,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指导家庭教育。 改进美育教学开足艺术课 印发《关于全面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意见》,召开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开齐开足艺术课,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建立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工作。开展好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等活动。 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推动各地落实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深化教师培养培训改革。制订进一步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体系,统筹实施高校高层次人才计划。推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完善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重点支持薄弱环节 推动各地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学前教育薄弱环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学前教育动态监管。推动各地建立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做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建设。办好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推动义教均衡发展提升学校品质 绘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进展态势图,定期通报各地均衡发展情况。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进一步健全机制,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和帮扶工作。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学校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动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政策,缓解城市大班额问题。

汉字简化方案

汉字简化方案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行各生部需要广大劳动人民充分发挥他们的生产建设才能,但是当时全国适龄人口中有80%以上是文盲。因此需要大力开展扫盲活动、而扫盲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解决识字问题。 陈章太说:“汉字繁难,这给劳动大众确实造成很多负担,第一字数多,第二笔画多,特别是书写学习都困难,这样来考虑来加速汉字的简化。” 实际上汉字简化自古以来就有了,手头字实际就是一种简化字,早就在民间使用。 陈章太说:“中国的汉字简化早已有之,从甲骨文,金文一直到隶书、楷书,这里头相当一部分是简化字。” 从1952年起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就是收集在群众中流行的简体字进行研究,到1955年文改会就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第二年公务员批准了《汉字简化方案》。 规范的简化汉字公布以后,大大激发了劳动群众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汉字的热情。 周恩来同志在1958年政协会议上作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时说:“方案公布后,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特别对初学文字的儿童和成人的确做了一件很大的好事。” 随着祖国各项事业不断的发展,社会用字又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申坚说:“汉字简化方案一共推行了四批,搜集了很多意见,认为需要对汉字简化方案做一个总结。” 陈章太说:“1964年正式公布了汉字简化字总表,总表实际收字2236个,这一批简化字总的看来,包括后来推行的实际效果来看,是好的,是成功的。” 胡乔木同志当时在中央是负责文教工作的,而且本身对汉字也很有研究,他对这次简化汉字总表的公布十分慎重。 申坚说:“在我们文改会的时候,他来谈了以后,研究他回去,在车上还在考虑呢,到了那里还打电话来说另外想别的办法,另外的方法来改一下,有的时候半夜三更打电话来,说怎么怎么修改,没日没夜的这样搞。” 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又重新发表了《简化汉字总表》,对1964年的总表做了个别调整。从此,汉字的形体基本稳定下来。 陈章太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这个使得社会用字有是遵循、有是依据,减少了混乱,而且有利于现代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胡乔木同志则是这样评价我国简化汉字改革的。 凌远征说:“乔木同志报告里面提到种简化跟世界各国文字简化是一码事,这个过去我还没有听到过这种提法。” 简化汉字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优点,又适应了现代社会的要求。 1

规范汉字是符合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的汉字

2000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指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同时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并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1]

简化字 在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的简化字为规范字,对照的繁体字为不规范字,一般在面向社会公众的场合中停止使用。 新字形 在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所收的新字形为规范字形,相对的旧字形为不规范字形,一律不再使用。 另外还有:《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和经国务院批准更改的地名生僻字等。 现代汉字规范化工作指对汉字的数量、字形、字音等方面的规范,包括简化汉字、整理异体字等等。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建国后的汉字简化工作。 汉字要不要简化呢?我们知道,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文字。从殷墟甲骨时代至今,已经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作为文化和信息的载体,它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至今仍在为四化建设服务着。汉字有很多优点,它形体优美,表义性强,它的书法作品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作为艺术晶的文字。但也不能否认,汉字确实难认、难写、难记。这是人所共知的。

首先,汉字的数量多,总数有六万个左右,其中,通用字7000左右,常用字3500左右。笔画多也常常困扰着人们,这是事实。很多汉字在10画以上,甚至20多画,比如“龙“字的繁体字“龙”,就有17画;“郁”字的繁体字“郁”,达29画之多,“和”的异体字“龢”22画,据统计,汉字中7画到18画的字最多,占到了各时期总字数的80%左右,干均每字12画。这么多笔画,这么多的字数,确实给学习和使用汉字的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为汉字繁难,所以应该简化。 另外,建国后,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需要简化汉字。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国力薄弱,百姓贫穷,很多人上不起学,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文盲、半文盲很多。解放后,为了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以求国家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因而需要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汉字的繁难对实现上述目标是一种制约,因此,需要简化汉字。 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社会革新,政治的改革必然带来文化的革新,而汉字改革正是文化革新的一项内容,为了配合政治改革和社会革新,汉字需要实行简化。 8. 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1)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 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020年新编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办法试行名师资料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9号)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是指对通过参加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岗位竞争推荐,拟聘任到相应职务等级人选的品德、知识和专业水平是否达到相应标准要求的综合评价,是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 第三条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必须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再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 第四条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客观公正、公开透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实行同行专家

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 第五条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实行分级管理。正高级教师由省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审,评审结果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备案;其他等级教师职称评审按《安徽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实施细则(试行)》规定,由相应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实施。 第六条申报评审中小学教师职称,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必须符合《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教师水平评价标准(试行)》中规定的标准条件和要求。 第七条中小学教师申报评审职称,须个人提出申请,按要求填写《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人员简明情况登记表》,并如实提供相关申报评审材料,申报材料具体要求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鼓励中小学教师向基层流动。经所在学校(单位)和拟聘学校(单位)同意,主管部门批准,中小学教师可跨校申报、竞聘。 第九条学校(单位)根据岗位空缺数量和工作需要,按一定比例差额确定参加竞争推荐人选,并组织竞争推荐。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未被聘用的和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符合岗位条件且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均可参加竞争

简体汉字数大全中国汉字数.doc

《简化字总表》第一表不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 本表共收简化字 350 个,按读音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本表的简化字都不得作简化偏旁使用。 A 碍〔礙〕肮〔骯〕袄〔襖〕 B 坝〔壩〕板〔闆〕办〔辦〕帮〔幫〕宝〔寶〕报〔報〕币 〔幣〕毙〔斃〕标〔標〕表〔錶〕别〔彆〕卜〔蔔〕补 〔補〕 C 才〔纔〕蚕〔蠶〕 (1) 灿〔燦〕层〔層〕搀〔攙〕谗〔讒〕馋 〔饞〕缠〔纏〕 (2) 忏〔懺〕偿〔償〕厂〔廠〕彻〔徹〕尘 〔塵〕衬〔襯〕称〔稱〕惩〔懲〕迟〔遲〕冲〔衝〕丑 〔醜〕出〔齣〕础〔礎〕处〔處〕触〔觸〕辞〔辭〕 聪〔聰〕丛〔叢〕 D 担〔擔〕胆〔膽〕导〔導〕灯〔燈〕邓〔鄧〕敌〔敵〕籴 〔糴〕递〔遞〕点〔點〕淀〔澱〕电〔電〕冬〔鼕〕斗 〔鬥〕独〔獨〕吨〔噸〕夺〔奪〕堕〔墮〕 E

儿〔兒〕 F 矾〔礬〕范〔範〕飞〔飛〕坟〔墳〕奋〔奮〕粪〔糞〕 凤〔鳳〕肤〔膚〕妇〔婦〕复〔復、複〕 G 盖〔蓋〕干〔乾 (3)、幹〕赶〔趕〕个〔個〕巩〔鞏〕沟〔溝〕构〔構〕购〔購〕谷〔榖〕顾〔顧〕刮〔颳〕关〔關〕观〔觀〕 柜〔櫃〕 H 汉〔漢〕号〔號〕合〔閤〕轰〔轟〕后〔後〕胡〔鬍〕 壶〔壺〕沪〔滬〕护〔護〕划〔劃〕怀〔懷〕坏〔壞〕(4) 欢〔歡〕环〔環〕还〔還〕回〔迴〕伙〔夥〕(5)获〔獲、穫〕J 击〔撃〕鸡〔鷄〕积〔積〕极〔極〕际〔際〕继〔繼〕家 〔傢〕价〔價〕艰〔艱〕歼〔殲〕茧〔繭〕拣〔揀〕硷 〔鹸〕舰〔艦〕姜〔薑〕浆〔漿〕 (6) 桨〔槳〕奖〔奬〕讲〔講〕酱〔醤〕胶〔膠〕阶〔階〕疖〔癤〕洁〔潔〕借 〔藉〕 (7) 仅〔僅〕惊〔驚〕竞〔競〕旧〔舊〕剧〔劇〕 据〔據〕惧〔懼〕卷〔捲〕 K 开〔開〕克〔剋〕垦〔墾〕恳〔懇〕夸〔誇〕块〔塊〕

现代汉语练习题附答案【黄廖版】答案

现代汉语试题库·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略) 二、填空题 1.普通话普通话方言普通话 2.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3.普通话北京语音标准音北方话基础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语法规范 4.方言雅言通语官话国语普通话 5.方言 6.北方方言北京话 7.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8.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 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双音节词占优势词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词法与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的多功能性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9.促进汉语规范化推广普通话 10.北京语音标准音北方话基础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语法规范 11.方言方言隔阂 12.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13.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14.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 15.客家话无方言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11、×12、√13、√ 四、简答题(略) 第二章语音 一、名词解释(答案略) 二、填空题 1. 物理、生理、社会、社会性 2. 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3. 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4. 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 不同5. 气流不受任何阻碍、气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6. 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

调符号、隔音符号7. 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8. 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最小的语音片段9. 辅音、21 10. 发音部位、发音方法11. 气流受阻部位、双唇、齿唇、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12. 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方法、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13. 清音、浊音14. 送气音、不送气音15. 浊边音、浊鼻音16. m n l r 17. p t k q ch c 、 b d g j zh z 18. q、 z 19. 零声母 20. 声母后面的部分、韵头、韵腹、韵尾21. 单元音、10个 22 .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唇形圆展23. 39、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24.主干、主要元音、韵头、介音、韵尾、尾音25. i u ü、、i u o、n ng 26. –i[?]、-i[?] 27.ê[?]、e[] 28.前响复韵母、韵腹、清晰、响亮、韵尾、轻、短 29.后响复韵母、韵头、韵腹、长、响 30. ê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31. a、e、i、o、ng 、、元音加上一个鼻辅音构成的韵母、鼻辅音、an、en、ian 、in、uan、uen、van、vn、 ang、eng、uang、ueng、ing、iang、ong、iong 32. a、a、e、o、i、u、u、i、 ng 33. i、-i、-i、-i、-i、开口呼韵母 34.字调 35.区别意义 36.相对音高、绝对音高 37.声调的实际读法38.五度标记法、55、 35 、214、 51 39.种类、能够区别意义的调值归纳出来的类40.基本结构、最小41.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 42.最多4个,少则1个;1-3个;韵头或韵尾;各个音节都有声调 43.j q x 44.g k h zh ch sh r z c s 45.n、l 46.iu、ui、un、47.jqx,零声母前加 y 48.iu、ui 49.韵腹50.开口呼音节开头的左上角 51.连写52.音长变短音强变弱音高不固定音色变化 53.去声前面变阳平、非去声前变去声、夹在词中变轻声54.韵母“儿”跟在其他韵母之后,使那个韵母具备卷舌动作,这种语音现象就叫儿化、儿化后的韵母叫儿化韵 55.ê、er 二、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D 5.C 6.C 7.C 8.D 9.B 10.C 11.B 12.B 13.B 14.C 15.B 16.A 17.C 18.B 19.D 20.C 21.B 22.D 23.A 24.A 25.B 26.A 27C .28.C 29.D 30.C 31.B 32.C 33.C 34.D 35.C 36.C 37.C 38.B 39.C 40.B 41.D 42.A 43.C 44.B 45.C 46.C 47.B 48.C 49.D 50.B 51.A 52.B 53.D 54.C 55.B 56.B 57.C 58.A 59.D 60.D 61.D 62.A 63.B 64.D 65.D 66.B 67.A 68.B 69.D 70.D 71.D 72.C 73.D 74.A 75.B 76.C 77.B 78.B 79.B 80.B 81.D 82.A 83.A 84.B 85.A 86.D 87.B 88.B 89.D 90.B 三、多项选择题 1.A B D 2. B C 3.B C D 4 .A B C 5.A B 6. A D 7. A D 8. B C D 9. B D 10. B C 11.A E 12.A C D 13. E F 14. B D F 15. A C D 16. A B C D 17. B D 18. A B C 19. B C 20. A B E 四、判断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