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宗教比较讲义之--佛教篇

宗教比较讲义之--佛教篇


宗教比较讲义之--佛教篇
2011年05月03日 星期二 下午 06:01
第一章 佛教

起源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他原来姓乔达摩,名悉达多。他的生死,传说不一,大抵说他生于主前557年,死于主前477年者。更有人说他是在生死于主前563-483年之间。他的父亲净饭王是尼泊尔和印度边境上释迦族一个贵族(相等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小诸侯),迦毗罗卫城(今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西南约二百公里处)地方的一个部落首领,属刹帝利种姓。
释迦(Sakya)为族名,意为“能仁”;牟尼(Mani)意为“贤人”或“寂默”。释迦牟尼即意为“释迦族贤人”。释迦自幼接受婆罗门教(改革前的印度教)教育,15岁被立为继承人,17岁结婚,一妻二妾。据说释迦出生时,有人预言,他将成为一个杰出的统治者;但若他见到疾病、老年、死亡和出家人这四件人、事,他就会放弃对尘世的统治而去追求拯救人类之途。释迦的父亲希望他继承王位,让释迦在一座与外界隔绝的宫殿中长大。
长大后,释迦牟尼感到印度社会上阶级的不平等,又感到人类的生、老、病、死4大痛苦。据说,有一天,当释迦骑马经过王宫边缘的园地时,他看到了一个被疾病折磨的人、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和一位行乞的出家人。那天晚上,那位出家人平安快乐的面容一直浮现在他脑海里。他开始思索人生中是否还有比宫中的奢华生活更有意义的事情。那天深夜,他对沉睡的娇妻和孩子投下最后一瞥,便永远离开了他的王宫,时年29岁。
接下来的日子,他剃光头、披黄袍,云游四方,成为一个行乞的修行者。此后六年中,他用遁世、刻苦的方法寻求拯救。他极其刻苦,几乎饿死,但并没有获得属灵的光照和内心的平安。追随他的五个子弟也相继离开了他。最后他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发誓要坐在那里不动,直到找到他所寻求的东西。在40昼夜中,他终于获得了一种称之为“开悟”的经验。这种临到他的内觉使他认定人类苦难的真正根源是“欲念”。人如果能摆脱一切欲念,即可获取内心的平安,去涅盘之路于此开通。这就是修道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成“佛”。 此后,释迦即被称为“佛陀”(Buddha),即“悟者”、“觉者”。

佛教教义的背景
释迦牟尼那次“觉悟”的经验之后,释迦吸取婆罗门教一些教义,创立了佛教,设立了僧侣制度。
此后45年中,他在印度恒河流域一带传道,在最后四、五年中,便有信徒一、两千人。佛陀80岁高龄去世时,已有成千上万人接受了他的宗教理论。
释迦病逝于公元前486年。遗体火化后被分成八份,由八个地区、国家分别建塔纪念。火化后骨头的剩余物,梵

文叫saria(意即“死人的骨头”),中译为“舍利子”。
真正,释迦死了以后,人们为对他成佛的尊称,称他为释迦牟尼或佛陀。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里,当中有个“如来佛”,“如来”和“大雄”都是释迦牟尼的称号。
释迦牟尼不承认婆罗门教经典“吠陀”的权威性,反对杀生献血的祭祀等;但佛教继承了婆罗门教关于“轮回”的教义。所谓“轮回”,就是说,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象车轮似的一生一生流转不停。他们认为,有生命的东西,有一个前生和一个来生。一个人的前生不一定是人,也许是鬼,畜牲,也许是神。至于你是什么,则决定于前生的“业”。“业”是行为,包括思想、言语、行动。他们认为世界是个苦海,人免不了生、老、病、死,总的来说就是苦。如果一个人今生修善,他来生也许是人;若他行恶,来生就会变鬼或禽兽;修得好一点,也许能做皇帝。但他们认为,就算做了皇帝,也免不了生、老、病、死,充其量免了老,那可能更苦,因为要早死。因而佛教的人生也是悲观的。一切皆苦,一切皆空。苦的根源在于欲望,由欲望而造业,就不免于轮回。
释迦牟尼之后的弟子把佛教继续发扬光大。现在佛教的教义十分复杂,但大体可分为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三大类。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系指释迦牟尼本人所讲的根本教训,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后的一百年为止。按龚天民牧师所著《佛教纲要》,原始佛教主要包含下列几方面。

四圣缔。
田圣缔即“四个真理”之意。四圣缔为苦缔、集缔、道缔和灭缔。

1. 苦缔。苦就是说人生有痛苦。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烦苦、怨憎苦、恩爱别离苦和所欲不得苦等八苦。人从生到死,一直在苦海中沉浮。
2. 集缔。集是聚集,藉因缘论,认为一切事物并无实体,只不过是因缘的组合而已。释迦的“十二因缘”是说明人为什么会有痛苦。他认为一切皆起源于“无明”(Avija)。“无明”是一切恶事的根源。如果通过修行,把“无明”除掉,就除掉一切痛苦,不会再生、再死,得以从生死轮回中超脱、释放。但“无明”从何而生?并无清楚答案。在佛教论著《大乘起信论》中较含糊地论说:「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3. 道缔。道是修道,灭苦之法。主要讲人如何才能脱离因缘的束缚而超脱轮回之苦。释迦讲了修行的三十七道品,其中主要是八正道:正见(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正思惟(化正见为求道的理想)、正话(不妄言)、正业(不杀、不偷、不奸淫)、正命(过有规律的佛教生活)、正精进(断恶念)、正念(立志修道)和正定(虔修

禅定)。通过修行,可产生“六神通”:天眼通(能见生、死轮回)、天耳通(听远近一切声音)、他心通(知他人的心思意念)、宿命通(知过去、未来事)、神足通(自由分身往来于梵天界和世俗之间)和漏尽通(漏尽一切,使心灵解脱)。
4. 灭缔。灭是寂灭。说人道修成功后,死了便可进入“涅盘”境界。涅盘(梵文为Nirvana,意为“被吹去”)是佛教徒最后的理想去处,是一个没有再生再死的地方。佛祖的死被尊称为“大般涅盘”,一般佛教僧尼、信徒去世则称为“圆寂”、“涅盘”等。

六道轮回说
释迦把婆罗门教的三道轮回扩充,成为六道轮回,人要按其前世的作为,分别在人间道(三善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等道中轮回。

三恶道有:
地狱道──十八层地狱最苦之处。
饿鬼道──一种鬼魂常受饥饿之苦。
畜牲道──猪狗牛羊及飞鸟。

三善道(人间道)有:
修罗道──乐少于苦,常动干戈。
人道──即世间人类……
天道──分三界二十八天…….

这六道又名六凡。轮回即流转之义,谓这六道乃是无常流转,生死相续的苦境,死后也许投为牲畜,也许堕入地狱,也许投入饿鬼,也许升天上,都是按照这人的业报。在这六道之中,转来转去,如海中之波,一波过去,一波又来,人在生死海中,流转不息,所谓「苦海无边」。即是说人在六道轮回之中,无常流转,永无止息。
人死后并非完全了结,乃是有三世因果相续,三世即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前后相续,不断流转。欲明佛教人生看法,必须知三世十二因缘:
无明(过去世无治之烦恼迷惑)
行(因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 过去世
识(就是去投胎的灵魂)
名色(在胎中身心渐渐生长)
六入(六根俱全将近出胎之时)
触(二、三岁能有触觉) 现在世
受(六、七岁时能感受苦乐)
爱(十四、五岁时生种种贪爱)
取(成人之后因贪爱而取求)
有(因爱取之业而有未来之果)
十一. 生(因有业而又有生) 未来世
十二. 老死(有生便有老死)

现在之生,因于过去之无明(即爱取)与行(即有),未来之生,又因现在的贪爱与爱取所招致未来的结果,这样循环流转,生死相续,没有穷尽之时。

业力说
佛教不讲「罪」,但讲「业」(Karma,意为“行为”)。十恶业就是罪。那十恶业呢?分身,口,意三类。人及牲畜都要根据其生前的业力的善恶好坏,死后轮回,重新投胎。业力说也源于婆罗门教。
身业有三种:即杀、盗、淫,这是身体所犯的罪。
口业有四种:是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这是口所犯的罪。
意业有三种:是贪、嗔、痴,这是意念对于外境所引起的罪。
人类所做

的恶业,都是由于无明而起的。无明的内容,即「烦恼」。佛经上分析人的「烦恼」很详细。「烦恼」(也可说是基督教「罪」的代名词。佛教祇称为烦恼,不叫它做罪)分两大类,一是根本烦恼,二是随烦恼。根本烦恼是根,随烦恼是枝叶。
简单的说,根本烦恼有六种:贪、嗔、痴、慢、疑、不正见。随烦恼有二十种:忿怒、仇恨、覆藏(隐瞒罪)、恼害、嫉妒、悭吝、虚诳、谄媚、损害、骄傲。无惭、无愧、掉举(心掉不宁)、惛沈(心滞蒙味不清,与掉举相反)、不信、懈怠、放逸(放荡如野马妄为)、失念(失正念有邪念)、散乱(心不专一)、不正知(颠倒是非)。
佛教认为将以上恶业、烦恼反过来就是善,就是道德。善与道德就是对己对人都是有益的。十恶反过来变为十善;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
善心又有十一种: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为了行善,佛家七众(七种信众),持戒又各有不同。七众是:一.比丘(和尚),二.比丘呢(尼姑),三.式叉摩那(译为学道女,是沙弥尼进一步欲受「具足戒」者),四.沙弥(初出家未受「具足戒」者),五.沙弥尼,六.优婆塞(在家男居士),七.优婆夷(在家女居士)。
1 比丘应持二百五十条戒。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2 比丘尼应持三百四十八条戒。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
3 式叉摩那,欲为比丘尼,须再学道二年,方可受具戒。
4 沙弥应持十戒。
5 沙弥尼应持十戒。
6 优婆塞应持五戒。
7 优婆夷应持五戒。
五戒是:一杀,二盗,三淫,四妄,五酒。
十戒是加上:六不着花鬘及不香好涂身,七不歌舞倡伎并不往观听,八不坐卧高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触钱金银宝物。
此外还有大乘菩萨戒,根据「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则有十重戒四十八轻戒,是出家僧所应受的。除梵网经之外,尚有其它的(在此不详述)。
佛教看人生是空的,所谓「四大皆空」。四大就是地、水、火、风,指为天地间一切物质的因素,天地万物是四大和合而成;人身也是四大和合而成。四大皆空,就是一切皆空,一切皆虚幻如泡影。

五蕴说
“蕴”(Shandhas)是“集合”之意,认为人由物质(色蕴)和精神部分(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组成。
释迦佛在入灭前,告诉弟子人生的究竟,勉励他们精勤修道,以求解脱,所谓「四念住」:
4.1. 观身不净。身为父母所生之肉身,谓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丝毫净处,看人的身体有「臭皮囊」之称。太虚法师在广州讲经时,解释观身不净的意义如下:「身之始,厥为住胎,父精母血

和合而成,殆无净美可言;及至出世,粪秽时遗,涕泪交流,亦无可净;继而长大,体态端好,容好焕发,似可美矣;然而详审谛观,外而汗液垢腻,沐浴不去,坐令百万微生虫昼夜啮肤,内而五辛杂投,荤浊备畜,自内而外,无可净美。其似可美者,仅此泡影色尘,自诒眼识,而况恼人暮景,转瞬即至,则并此似美之泡影,亦不能久持,血气内衰,精神损耗,发苍齿落,肌瘦肤黄,百病丛生,而四大将散之兆现矣。及至寿终识尽,颜色先变,肌肤次之,脓血杂流,化为蛆类,筋骨最后卒变劫灰。而人之宝爱色身,不惜自起烦恼,造作恶业,诚无谓矣。」因此佛教徒甚至于割肉、断指、烧疤,毫无顾惜。
4.2. 观受是苦。受即是人身心所感受的。人身心所感受者有五个:苦、乐、喜、忧、舍。舍就是不苦不乐,不忧不喜。身心所受,虽有喜乐,乃暂时喜乐,非真喜乐。太虚法师说:「譬若人有疥癞,以手搔之,暂止痛痒,谓之为乐,一停手间,加以红肿,其苦更甚。」所以说人生所受只是苦。
4.3. 观心无常。心为眼等之心识,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心为无常。
4.4. 观法无我。谓人乃五蕴和合而成,实无有我。五蕴也叫五阴。蕴者蕴藏,阴者障蔽。
色蕴-即有形之物质──身体
受蕴-即感受苦乐等之心的作用
想蕴-即思想辨道明是非者
行蕴-即有意志而发于行为者
识蕴-即指第六意识-心
这五蕴因缘和合而成人,不过是无常变化。

须弥山说
释迦继承婆罗门教的信仰,认为宇宙间有一座须弥山(Semura),由七山和七海围绕,由风轮、火轮和金轮托住。须弥山住有四大天主,越过须弥山到空中,经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最后到达无色界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二十八天,又称“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一千个须弥山世界成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则成为一个“大千世界”。
三界有:
一. 欲界:以有色身及五尘欲者(由五根而起之色、声、香、味、触)谓之欲界。为五趣杂居地(五趣即地狱、饿鬼、畜特、人、天),此界分二级:
1. 琰魔王界(地狱、饿鬼道)
(A) 地居 2.金轮王界(畜牲、人道)
3.四天王天(东南西北每天王有八天)
4.帝释天(第三十三天居中)

1.须夜摩天(彼天光明无昼夜)
2.兜率天(传释迦从此天降生)
(B)虚空居 3.化乐天(彼天受用皆心所欲)
4.他化自在天(魔波旬即此天之主)

二. 色界:色为质碍之义,即有形的物质,虽超欲界,因尚有色身,故名色界。此界

由禅定之深浅分四级:
(A) 初禅天,名「离生喜乐地」,无痛苦,祇喜乐,然未全定,尚有眼耳识,大梵天即在此天。此天分三天。
(B) 二禅天,名「定生喜乐地」,常在定中,更加喜乐。此天分三天。
(C) 三禅天,名「离喜妙乐地」,无喜乐,乃最喜乐。此天分三天。
(D) 四禅天,「舍念清净地」,无苦乐诸受,曰舍受,大自在天即在此天。此天分九天。

三. 无色界:即精神界,无前五识(眼、耳、鼻、舌、身),祇有后三识(意、末那、阿赖耶),亦因禅定力之深浅而分四级:
(A) 空无边处(此天心定,了惟虚空,不知自之所在,但如无边虚空。)
(B) 识无边处(有空时仍是相对之空,此仍是对境,至此定中,即空亦泯。)
(C) 无所有处(至此天连所有观无边心识亦无有。)
(D) 非想非非想处(此天既非有想,亦非非想。)

佛教又有两个世界观:
一. 情世界。情者即一切情识的众生。这世界是就有情众生的区别方面而说的。
地狱
饿鬼
欲界──五趣杂居地 畜牲


离生喜乐地
定生喜乐地
三界 色界 离喜妙乐地
舍念清净地
空无边处地
识无边处地
无色界 无所有处地
非非想处地


二. 器世界。器就是器物。这世界是有情众生所依住以生活的物质世界方面来说的。《俱舍论》说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四面各有一大洲,南曰南瞻部洲(即是世人所居之地),北曰北俱卢洲,西曰西牛贺洲,东曰东胜神洲。须弥山山根之下有铁围山,即阴间地狱。须弥山上有二十八天。(须弥山意「无量高」,据说有八万四千由旬浮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没入水中。每由旬约为四十里。)须弥山的范围,称为一泗天下,数这一泗天下至一千,名为小千世界;又数小千世界至一千,名中千世界;又数中千世界至一千,名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意思指堪能忍苦,盖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能忍受一切痛苦。智度轮又云不祇三千大千世界,更有「十方恒沙三千大千世界」,「十方微尘世界」。

三法印
这是释迦牟尼制定的鉴定佛教教理的法则。一为“诸行无常”,一切现象都在变迁转化,无常不定。其二是“诸法无我”,“我”指“常一主宰”,万事皆由因缘所生,本无实体,是空的。第三是“涅盘静寂”,不再生、不再死的涅盘境界极其静寂。佛教主张若与其三法印相违,即为假冒之说;相反,不论是谁讲的教义与此三法印相符,即为真佛说。所以,佛教有“依法不依人”之说。

小乘佛教
佛祖去世以后,印度佛教教团即

发生分裂,后逐渐形成两大主流:小乘佛教(Hinayana)和大乘佛教(Mahayana)。“乘”指交通工具。大乘佛教兴起后,自诩该派能很快到达涅盘彼岸,故称“大乘”,同时把别的派别贬为“小乘”。
小乘佛教形成于公元前四世纪,衰于公元后一世纪。其教义与原始佛教相近。该派认为只有绝对遵循佛陀之道者的少数幸运者才能够达到涅盘之境,强调借严格自律与修养得救。同时该派认为,佛祖只是一位教师(正如释迦自己宣称的一样),而且已进入涅盘,不再为人。现在,小乘佛教在东南亚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国仍居支配地位。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公元一世纪在印度兴起,公元八、九世纪衰退,到14世纪末叶,随着回教军再次入侵印度,佛教大受迫害而归于灭亡。1857年英国消灭了回教穆尔帝国,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后于1950年独立,此后佛教稍有发展。大乘佛教除在若干教义上与小乘佛教不同外,它与小乘佛教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把释迦牟尼奉为神,奉为全人类的拯救之神。至此,佛祖被神化为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三十二相(如“双手过膝相”、“手足网缦犹如鹅王相”、“广长舌左右舐耳相”、“马阴藏相”等)、八十随形好(如鼻高不现孔、深不现舌色赤、毛右旋等),并被冠以十号(如“罗汉”、“如来”、“正偏知”、“明行足”、“天人师”、“佛世尊”等)。由于宣扬释迦为拯救之神,大乘佛教远比小乘佛教更获人心,在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都颇有影响力。
大乘佛教有六大宗派,即“禅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又称“唯识宗”)、“净土宗”和“密宗”(又称“真言宗”)。禅、天、华、唯四大宗派的教义和修行方法虽各不相同,但都讲“心”和“空”,故被划归为同一系统。该系统的空观可以从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龙树的名偈中揭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也名为假名,也名中道义”;“不生也不灭,不常也不断,不一也不异,不来也不去。”万物皆由因缘所生,并无本体,都是空的。万物的名字也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因它们本无实体。
大乘的名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道出同样的信念。“色”(Rupa)指“物体”或“能看见之物”,“空”即“物本无体”。这句话就是说,一切能见之物,均无实体;凡无实体之物,即是能见之物,这种空观不仅常人难以明了,许多僧侣也无法说清楚。据说,一次清顺治皇帝问禅宗和尚通琇(玉林):“山河大地妄念而生,妄念而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通琇只能含糊答道:“如人睡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如果一切都是空、

无,如何解释世界的一切现象和活动呢?大乘把这一切归之于人心,即所谓“唯心观”,万物皆出于人心。《佛经》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述。“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皆依心”;(《华严经》)“今此三界,唯是心有,……我心作佛,我心是佛,……心有想念,则成生死,心无想念,即是涅盘”;(《大集经》)“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狱皆心所为。”(《般泥洹经》)
人们常说的“四大皆空”一说,原是出于大乘的空观,认为地、水、火、风这构成宇宙的四大元素,也都空无实体。大乘的普世得救的思想也基于此,“芸芸众生,旨能成佛。”人心原本清净无秽,只因为“无明”所染,方生出各种妄念;只要潜心修行,去掉“无明”,即可复清心的本来面目(“佛心”或“佛性”)而成佛。

大乘这四大宗派的空观和唯心观,可以从龚天民牧师在《佛教纲要》中引用的一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来。禅宗五祖弘忍向众弟子索偈以便选定六祖接班。弟子神秀出一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佛拭,勿使惹尘埃。”五祖认为神秀尚未修行到家。打杂工慧能也出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遂立慧能为禅宗六祖。因怕神秀加害,慧能逃回广东隐名埋姓。15年后他去广州法性寺,时值幡被风吹动,有僧说是风动,有僧则说是幡动,但慧能却纠正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讲经》)。这个典故深刻地刻划出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的大乘佛教的根本教义。

净土宗可称为大乘的第二系统。此宗主要是说,如果人相信阿弥陀佛,并不断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死后便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梵文Amitabha或Amitayus),意为“无限光明”或“无限生命”,“南无”(梵文Namo)意为“皈依”。“南无阿弥陀佛”即“皈依阿弥陀佛”之意。
大乘前几个宗派虽已把释迦牟尼奉为神明,但同时又强调个人必须经过苦苦修行才能得救。因此对净土宗的信仰大不以为然,视之为异端。禅宗六祖慧能曾辛辣地讽刺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心中净土,愿东顾西。”(六祖讲经)然而净土宗易信易行,不须刻苦修行,只要开口念诵“南无阿弥陀佛”,便能往生西方乐土,老少咸宜,何乐不为。此宗虽未能在印度独树一帜,但传到中国后却有了极大发展,“异端”渐成为“正统”。
大乘佛教第三系统是“密宗”(又称“真言宗),公元七世纪在印度兴起。此宗乃吸收婆罗门教的咒术而成,注意念诵“嘛呢叭弥”六字真言(此六

字意为“祈求在莲华藏中的佛”)。人持此六字大明咒,不仅能逢凶化吉,死后还能往生极乐世界。
西藏和蒙古的喇嘛教即是印度密宗于八世纪初传入中国后形成的密教。后来,其它宗派也常在经文中附加咒语。如《般若心经》末尾的几句话,“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意为“度呀,度呀,度一切众生都到彼岸,使一切众生疾速成就无上悟道佛果!”),但中国佛教则译为,“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成了玄妙的咒语。
龚天民在《佛教纲要》中指出,大乘佛教的第一系统中,“‘天台’、‘华严’和‘法相’三宗被称为正统佛教,而禅宗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而被认为是一种异教和反动。但目前,除禅宗尚名存实亡(因禅僧也念“阿弥陀佛”了),其它“天华法”三宗已几近绝传了。再者,由于中国佛教各宗派融会混合的结果,已经很难找到纯宗派了。大家都也变成热心念佛向阿弥陀佛投降,沾上了净土宗的味道。”“世界各地华人佛教徒间,念佛势力最强大。如称中国佛教现在主要只剩净土宗一宗,也不为过。连一向反对净土宗最烈的禅宗,也都在禅净兼修了”。
据统计,现在全世界的佛教徒为三亿五千三百万人。佛教从最初的无神的心理学上的自律、修行逐步发展,演化为对多神多灵的崇拜。
早期佛教没有承认一个创造世界的主宰。当时佛教没有神庙,也不崇拜偶像。佛寺和偶像是以后才出现的,而崇拜偶像大约是主历1世纪以后的事。
他们有“戒律”。在家的和出家的教徒都必须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出家的教徒就是和尚(僧),除了剃头发胡须,穿僧袍,完全脱离家庭生活外,还遵守另一些戒律,如饭食要有节制;不观赏舞蹈、音乐、戏剧;不佩戴饰物等。
佛教在印度盛行一时,主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曾立佛教为国教。早期佛教认为修行虽然可以使人入涅盘,但不能人人成佛。后期,佛教的一派造了寺庙,崇拜偶像。他们宣扬信佛修行,人人都能成佛,并说这样气派大,乘的是大车,故有“大乘”佛教之称,即把保持原来说法的另一派贬为“小乘”佛教。
主前3世纪,佛教由印度传入斯里兰卡。过了几个世纪后,传到中国西南的傣族地区,主要是小乘佛教。到东汉孝明帝(主后58年到75年),佛教由印度北方开始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到主后1世纪下半叶,佛教大量传入,但以大乘为主。13世纪传入蒙古地区,形成喇嘛教。
法显为平阳武阳人,主后399年(东晋安市隆安三年)西行求法,历15年始归。玄藏为洛州缑氏人,主后628年(唐太宗贞观2年)西行求

法,历17年始归。义净为范阳人,主后671年(唐高宗咸享2年)西行求法,历25年始归。翻译佛经的以鸠罗什、真谛、玄藏、不空等4人可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4大翻译家。
僧尼之数:东晋时为24,000人、北齐时最多,计300万,到唐朝时则为265,000多人。
寺院之数:西晋时仅180所、北齐时为40,000所、唐代最多,竟达44,600多所。
寺院主要是供僧尼居住;但有时也成为达官贵人的家庭;有时则供其它活动之用。
“浮屠”:是梵文的译音,中文称为“塔”。塔或五级,或七级,或九级,或十三级不等,为储藏经典之用,如长安宫城南大慈恩寺。造砖浮屠,藏译玄藏所取西域佛经,名雁塔。还有为纪念之用,即如雁塔本为纪念一特殊之雁而来的。
至于“石窟”,是凿石壁成窟,用来安置佛像。
“佛像”;自佛教传入,雕琢佛像。有用铁铸成的,有用石凿成的,有用石灰胶成的,有用木雕成的。最大的竟达60-70尺之高。“显祖于天宫寺造释迦立像,高43尺,用赤金100,000斤,黄金600斤。”《魏书》造像立碑,始于北魏,迄于唐之中叶。大抵所造者释迦、弥陀、弥勒及观世音等为最多。
佛书是很有名的,尤其在敦煌千佛洞,各种佛书都有,如《千手佛观世音菩萨》,又有表示极乐世界或天堂等的佛书。

佛教增长表

佛教 1900年 1980年 2000年
非洲 4千 1.2万 21万
北美洲 4万 20万 57万
南美洲 1万 45万 40万
亚洲、苏维埃 1.25亿 2.5亿 2.5亿
欧洲 0 17万 20万
澳洲及南太平洋 8千 16万 65万







基督徒对佛教的回应:
在某方面来说,佛教可以说是一个“好宗教”,因为第一,佛教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以佛教是劝人为善的宗教。第二,佛教指出人生在世,必须修心修行,因为人死了不是一了百了,还要投胎,按人的善业、恶业,投入六道轮回。所以为了在来世能享福,在世时就要修心修行,做好人。第三,因佛教教义说有三世因果,人今世受苦,是因为前世作的孽,故今生只得忍受苦果,不致怨天尤人。然而,佛教仍有许多缺点或限制,值得我们深思。

佛教无法解答第一因的来源。佛教最基本的教理之一是「缘起论」,主张每一物的起因都是由因缘而生。例如蜜瓜的种子种入泥土后,经过雨水、阳光及人工等栽培后,至终便生出蜜瓜来。蜜瓜的种子是「因」,外来的雨水、阳光及人力等是「缘」。「因」藉「缘」生出的蜜瓜叫做「果」。然而佛教却不能解释最初的蜜瓜种子,即第一因从哪里来。

佛教无法解答罪恶的来源。佛教主张人的苦难是从「三毒」(贪、瞋、痴)而来。而每一个现

象的发生,均由「因缘」而生。而人的一生,都由「十二缘」所辖制。十二缘之第一因缘是「无明」,意即人的一切恶行的根源。然而佛教却不能解释「无明」之产生原因,即生出「无明」的第一因从何而来。在《大乘起信论》中以「忽然生起」来解释罪恶最初的来源,未能令人满意。

佛教的世界观是消极悲观的。佛教主张这个世界「由于众生业感」而来。意思是「由于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累世作恶业,果报所感召,是因缘所生。若无众生恶业,也就无娑婆痛苦的世界。」因而佛教认为,这世界不是由造物主所创造,而是众生业力所感。这世界的成就及存在是没有目标和意义的,是痛苦、无常的。所以这世界是不好的。这是佛教消极悲观的世界观。

佛教的人生观是消极悲观的。佛教的世界观自然影响其人生观。佛教的人生观是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此外,佛教看人生是四大皆空,在「诸法无我」的教理中,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空的,一切的事物根本不存在,一切的事物皆出于人心。而人生最理想的境界是「涅盘」,没有生没有死,没有将来、没有永恒,什么都没有。所以佛教的人生观是消极悲观的。

佛祖不是拯救世人的神。正统佛教(小乘佛教)视佛祖为教师,是「觉者」,是追求真理的觉悟者,指示人达到「涅盘」的方法,就是对付内心的欲望,到毫无执着的境界。然而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能到达涅盘的境界。佛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神,而他本人根本是一个无神论者,不相信有神,故佛祖不是神,也不能拯救世人。

受造之人及哲理不能拯救人。如上所言,佛祖只是觉者,不是神,故他亦如所有的人一样,只是受造之物,不是赐生命的神。一个受造之物并不能赐人生命,更不能赐人永生。可惜世人因罪的蒙蔽,弄瞎了心眼,把受造之物视为创造的神。不但佛祖不能救人,佛学也不能救人。在佛教中讲的「真如」就是「真相如此」的意思,又称为「法界」、「佛性」。「真如」只是一套佛学哲理,代表了一部份的佛性,并不是一个有位格的神,哲理只能指出怎样作一个向善的人,并不能拯救人的灵魂。

相信轮回的宿命论。佛教相信轮回说、业力说,人有三世因果,今生的福祸,决定于前生的善恶。如果前世做恶事,今世会变为牲畜如猪、狗。我们看见,现今世界的罪恶愈来愈多,人心愈来愈坏,若这理论属实,则这世界的人口理应愈来愈少,牲畜愈来愈多。然而事实并不如此,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的报告,世界人口在一八00年是十亿,一九三0年是二十亿,一九六0年三十亿,

一九九九年是六十亿。现在的世界人口已达到饱和,并出现粮食短缺的危机,为什么呢?可见此主张不合常理。此外,如果人的苦难是因为三世因果,哪些被强奸的妇女或被贼人某财害命的人是否在前世种了孽,今世受报?而哪些作恶多端的人反而成为替天行道的好人?这也不合逻辑。

靠行为得救。佛教主张人可靠「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话、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修行而脱离因缘的束缚而超脱轮回之苦。我们相信世上多数的人都会希望自己在来世得好报,而在今生努力做一个好人。然而,事实上,所有的人都是「立志为事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人常常受罪恶捆绑,常有贪念、自私、自利、怨恨等,不能控制自己,如果靠行为得救,就要达到完全,试问世上哪个人可以达到完全的要求,以致可以靠行为得救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