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七章

2011年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七章

2011年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七章
2011年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七章

2011年《中国近代史纲要》章节复习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2011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复习汇总

2011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及答案汇总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

(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的革命或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有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

(3)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来源上的特点:诞生在外国在华企业中,比中国资产阶级年龄和资格更老,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更大。

中国工人阶级的自身特点:①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②人数虽少,却相

对集中(地域上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行业上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铁路、航运等行业),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③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所以,中国工人阶级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840-1919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败,原因是: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后还与侵略者勾结起来,把广大中国人民视为最主要的敌人。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和爱国官兵的抵抗常常因此导致失败。

(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西方工业革命后经济技术和军事装备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小,工业技术落后,必然被动挨打。经济技术落后必然影响的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不如人。

论述题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

(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对比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近代中国社会增加了一对。表达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简答题

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评价(1)《天朝田亩制度》比以往历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纲领和要求相比水平更高,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2)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所以,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对封建制度有否定意义,但无建设性意义。

2、怎样评价《资政新篇》?

性质:1859年,“干王”洪仁玕回到天京提出《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评价:《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级运动的本来方向。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3、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2)具体原因(根本原因的外在表现)●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和封建等级制思想的的滋生●在对外问题上,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实质缺乏理性的认识。

(3)经验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学习西方发展一些近代企业。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日益深重的情况下,越是积极引进西方的“船坚炮利”,也就越加深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

●西方列强通过扶植洋务派,达到控制和操纵清廷的目的。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新式企业在管理方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的阻挠也是原因之一。

5、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1)主要原因: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阶级局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这是根本原因)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2)具体原因: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思想上借孔子之名“托古改制”。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一直幻想西方列强帮助自己变法维新。

●脱离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且害怕人民群众。

(3)经验教训: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论述题

1、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1)从规模、持续时间(14年之久)、影响的深度上看,均大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2)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各族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天地会起义,捻军起义及各族起义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1)最高峰: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2)新特点:《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严厉批判孔子及儒家经典,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联系封建社会特点中的文化特征理解)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领袖们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当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时,太平天国将士们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也属于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2、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发展军事工业,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近

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这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

3、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最早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尽管维新运动未能成功,但在(新的角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第三章辛亥革命

简答题

1、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革命党人和中同盟会会员担任着政府重要部门的主要职务。

(2)在实行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3)南京临时政府内政外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

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简述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1)发动“二次革命:和组建中华革命党: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年7月,李烈钧、黄兴等宣布讨袁,南方部分地方响应。坚持两个月后失败。孙中山逃亡日本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

(2)发动护国战争。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1915年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帝制。

(3)发动护法运动:为恢复并保护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孙中山两次发动护法运动。

●1917年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针对皖系军阀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1920年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针对直系军阀拒绝恢复民国和《临时约法》。两次护法战争均因军阀出卖而失败。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来源

论述题

1、试述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清王朝,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2)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在理论上解决了革命目的问题。但是,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

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但是,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2、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及其失败的经验教训。

总: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

分:辛亥革命局限性的具体表表现: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

●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最终把政权交给了同是封建势力代表袁世凯。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甚至压制人民的革命行动。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同盟会的组织松懈,派系纷杂。辛亥革命后,有的主张解散同盟会,有的另建党派、自立山头。“革命军起,革命党消”。

失败的原因和经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简答题

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德先生)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

主制度。科学(赛先生)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2)激烈批判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新文化运动把攻击的矛头集中指向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宗旨和基本内容的孔学,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封建纲常礼教,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对妇女解放、家庭问题、婚姻恋爱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宣传男女平等和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4)提倡文学革命。主文学革命包括文学的内容(用新文学取代就文学)和形式(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两个方面的革命。

2、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总体上讲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3、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历史局限性?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明显的缺点。

(1)(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有唯心主义之嫌)。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有形而上学之嫌)。

(3)(脱离广大劳动群众)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4、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1)新的时代条件。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新的社会力量——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的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进—步壮大起来。(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左右)

(3)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5、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有哪些特点?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在实际上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尽管在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这个命题。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李大钊主张知识分子要忠于民众、作民众的先驱,要到民间去,向农村去)。

6、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注重马、恩、列宁原著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经验。

●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三次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2)大力组织和开展工人运动,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

●出版适宜工人的通俗刊物。●创建工会和劳动学校等

(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上海共产党发起组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蔡和森给毛泽东的信探索了建党的问题。

(4)上述方面的工作,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创建统一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准备了条件。

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1)特点:中国共产党是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原汁原味”)是直接承继列宁主义而来,没有收到修正主义影响。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她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科学社会主义。

●(“根正苗红”)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1)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2)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9、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

(1)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

(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正义的革命战争,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

(3)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论述题

1、试论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一方面,工人阶级运东促进知识分子寻找同其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实际斗争中逐步转变成为马

克思主义者。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革命逐渐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1)特点:中国共产党是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原汁原味”)是直接承继列宁主义而来,没有收到修正主义影响。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她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斗争中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根正苗红”)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3、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分:

(1)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司令部。(比较以往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政党)(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革命的前途和走向胜利的道路。(比较以往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指导理论)

(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以往是以资本主义为奋斗目标和前途)

4、二大的内容及其及其意义是什么?

(1)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首先对国情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

(2)制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最低纲领):在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最低纲领,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不可超越的一个阶段。

(3)意义: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近代以来的中国民主民族革命,长期没有明确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没有解决分清敌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仅一年,就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5、国民革命的意义和失败原因是什么?

(1)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原因可按简答题理解)

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

●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制造反共政变,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

主观原因:

●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总体上讲,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缺乏革命经验尤其是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的经验,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直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共产国际及其在中国的代表虽然在这次大革命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出了一些错误的主意。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对酿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直接影响。

(2)意义:尽管失败了,但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这场革命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新的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简答题

1、国民党是怎样实行一党专制的?

(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中统”“军统”),反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己分子。

(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将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

(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2、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立场和主张是什么?

(1)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1930年8月建立。

由一部分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左派和一些国民革命失败后因为各种原因脱离共产党组织的人士组成。

(2)其立场和主张是

总:一方面不满国民党当局的内外政策;另一方面又错误地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不适合中国国情。希望国共之间另立一个新党,走另一条“复兴中国革命”的道路。

分:政治上主张进行“平民革命”,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各级平民政权;经济上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实现“耕者有其田”。

3、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是什么?

(1)1927年9月9日,以攻打长沙为目标的湘赣起义发动。在攻打长沙遭遇严重挫

折后,毛泽东改变原定部署,带领起义部队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转移。

(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10月7日,毛泽东率领部队抵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具有深远的意义:(a)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b)它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4、毛泽东怎样分析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

毛泽东1928年10月和11月,写作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科学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城乡分立,军阀割据、国家大等)(2)国民革命的影响。

(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客观条件。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5)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主观条件。

5、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什么?

20世纪30年代初期,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其他同志一起规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

阶级路线表述为: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土地分配方法: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6、为什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先后出现了“左”倾盲动主义、“左”倾冒险主义和“左”教条主义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有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

(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王明又时时搬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吓唬人,容易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骗。

(3)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论述题

1、国民党政权、统治下的社会经济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要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统治?

国民党实行独裁专制统治,其统治下的社会状况是:

(1)帝国主义控制更紧: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的,从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到1937年,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扩展,并且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国民党内蒋介石集团从总体上看是以英美为自己的靠山。

(2)封建地主经济仍占优势。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

(3)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它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这个垄断资本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主要靠控制金融、商业投机、垄断工业,挤压排斥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后。

综上所述: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代表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在本质上是与北洋军阀一样的。因此,在当时,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目标。

2、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什么?

内容: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总: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分:

(1)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

(2)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不久,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意义:

(1)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三个挽救,一个转折”)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3)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具有自身纠错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不断地把党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

3、试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尽管经过长征,革命的力量遭受严重损失,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简答题

1、日本在中国占领区是如何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的?

(1)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自1895年开始,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日本驻台湾总督掌握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权。

(2)对东北的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的殖民统治。1932年3月建立的伪“满洲国”听命于关东军司令部,次长都由日本人担任。

(3)扶植汪伪政权

1938年12月,中国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日本的操纵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上述地区实质上成为是日本的独占殖民地。

2、简述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

起因:华北事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过程和口号: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举行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代表性口号)等口号。游行队伍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

意义:(1)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北的计划。(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简述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事变的发生:1936年12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前来督剿红军的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及意义: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4、简述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及其溃退的原因。

作用: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战略防御阶段,但是,这些抵抗没有达到维护领土的目的,国民党正面战场溃败、中国迅速丢失大面积国土。

原因:(1)中日国力和军力对比的悬殊。(2)蒋介石集团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将希望单纯地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3)国民政府在战略指导方针的失误。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

5、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内外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

(1)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2)对抗战在全局上逐渐趋向消极,保存实力;同时又限制、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制造了反共“磨擦”事件。

(3)对外蒋介石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6、抗日战争中形成了哪两个战场?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1)中国抗日战争形成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

(2)两个战场是战略上的相互配合的关系。

7、简述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1)八路军、新四军采取“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作战方针。抗日游击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2)在战略防御阶段,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阻止了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促使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3)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敌后战场,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这种全面的消耗日军,便赢来了战略反攻。

8、怎样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含义。

(1)含义: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既统一,又独立。

(2)具体运作:●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3)目的和实质:目的是保持并发展革命力量已经取得的阵地;实质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论述题

1、用实事说明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深重灾难?

(1)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死者达30万人以上。其他屠杀惨案。●对抗日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扫荡”,“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投放有毒病菌,大量中国居民死亡。●用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掳掠大量的中国劳工。●强迫一些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

(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在东北,独占了东北全部重工业和铁路交通,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掠夺矿产资源。●在关内,对华北和华中的经济掠夺。日本侵略者还大肆掠夺占领区的土地及农产品。

(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目的是泯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维护其殖民统治。

(4)损失数字: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 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 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 000多亿美元。

2、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与抗日文化工作有哪些?

(1)1938年初,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中国共产党人参加国民参政会;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先后具领导了大后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4年9月,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2)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和开展国统区进步文化工作,推动和参与文化界抗战团体的组建和发展。

(3)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中的一条重要的战线,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民主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1937年8月洛川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是彻底的抗日纲领。

(2)从民族大义出发,积极维护统一战线。提出了独立自主原则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等方针,并身体力行贯彻执行。

(3)坚持持久战方法,并领导人民军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抗日游击战战略的确定,八路军新四军抗战初期的英勇抗战和相持阶段到来后成为主要战场。

所以,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试述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内容和意义。

(1)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其内容是分析了:

●特点: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前途和规律: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这一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

●进程和方针: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坚持持久抗战方针,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乃至最后取胜。

(2)意义: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抓住了中日战争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战争性质,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5、怎样认识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表述:“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1)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为了发展进步势力,就要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放手发动人民群众,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全国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和民众的抗日运动,这是整个策略的中心环节。

(2)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三方面条件: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3)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针对其两面政策(既主张团结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并摧残进步势力)共产党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以不破裂统一战线为底线。

6、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内容:1940年前后,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

(1)分析了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性质和特征:指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中国革命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五四运动以后已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2)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经验,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意义:

(1)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2)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7、试述延安整风运动及其意义。

20世纪4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

(1)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

(2)意义:

●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党范围确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在整风运动基础上,1945年中共七大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8、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最大的区别。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阐明了抗日战争的规律和进程,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抗战的纲领主张、团结御侮的先锋作用、人民战争的组织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国人民的抗日积极性。国民党的爱国官兵也为反对日本的侵略作出了贡献。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苏联、美国、法国、英国等向中国提供了经济和军事援助。许多国家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鲜血和生命。

10、试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出民族先锋队和阶级先锋队的作用,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拥戴。

(3)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11、如何看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2)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军队出国作战,不仅打击了日军,还对盟军给予了实际支援。

(3)开始以大国身份直接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协调。中国国际地位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得到提高。1942年1月,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4月,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简答题

1、解放战争爆发后,为什么喊出“必须打败蒋介石,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口号?

战争爆发不久,毛泽东代表中共提出了这样的论断。

(1)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只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才能解放和中华民族的才能真正独立。

(2)能够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和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2、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

(1)标志: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鄂豫皖实施战略展开。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2)特点:解放军在数量并未占优势(敌我军事比为三比二),便发起全国性战略反攻,人民解放军主力打到外线去。

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的?

(1)重庆国共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

(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民盟李公

朴、闻一多,杜斌丞等为此被国民党暗杀。)

(4)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都公开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4、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其主要内容是:

(1)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2)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3)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是如何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的?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

(1)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2)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9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都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3)为建立新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

(4)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论述题

1、如何认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较量。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建国方案背离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因为:帝国主义不容许;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使得它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其建国方案是: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一方案是引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开辟道路的科学的建国方案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1)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2)各民主党派热烈响应。

●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接受中共中央邀请,陆续进入东北、华北解放区。(在哈尔滨的民主人士章伯钧等提出,政治协商会议即等于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即可产生临时中央政府。这个意见为中共中央所接受。)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拥护中共提出的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同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一道参加建立新中国的各项筹备工作。

3、政协《共同纲领》有哪些重要内容?

在1956中国年第一部宪法颁布前,《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规定了关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政体及其组织原则)此项规定,是《共同纲领》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这项规定也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

(2)规定了新中国的基本的民族政策。《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规定了新中国的经济工作方针。《共同纲领》规定:“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调剂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4)规定了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原则。《共同纲领》规定:“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4、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党的领导:首先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2)人民的广泛参加: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步向共产党靠拢。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3)国际的帮助: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5、试论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这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领导权,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须深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

市道路,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必须建立一支在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必须实行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密切地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进行的。●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用工人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培育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等。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成为了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成为了全国各族人民拥戴的领导核心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简答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原国统区)3亿多贫苦农民无偿得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

(2)意义:

●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农民得到了解放,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与此同时,依靠土改中形成的有觉悟有组织的骨干量,建立了新中国农村的基层政权,为整个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与稳定奠定了深厚基础。这是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重大胜利。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民主改革运动?

(1)在已经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建立工厂民主管理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

(2)按照对私营工商业(原民族资本)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

(3)颁布新婚姻法,妇女解放和移风易俗。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新婚姻法的宣传和实施,引起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社会上移风易俗的改革。

(4)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确定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制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方针。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同时强调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

(2)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4、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其原因如下:(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

(完整word版)建筑初步期末4卷第一套

建筑初步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套 一、填空题 1、建筑类型:、、。 2、城市规划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道路交通、绿化景观以及城市经济、城市生态环境等一些内容。 3、中国古代建筑上的装饰细部大部分都是、斗栱、等结构构件经过艺术加工而发挥其装饰作用的。 4、彩画是我国建筑装饰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明清时期最常用的彩画种类有和玺画、和。 5、建筑设计表达的类型有、、文字表达设计说明这三种。 6、建筑设计表达的特点:、、多元性、。 7、中国古代建筑主要采用的是,它的基本做法是以立柱和组成构架。 8、点画线为等细线,主要用来画轴线。 9、建筑空间是一种人为的空间,包括和 10、是建造建筑物的主要目的。而它一旦建成,又必然会对周围的外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属建筑三要素() A.建筑功能 B.建筑艺术 C.建筑技术 D.建筑形象

2、建筑设计中需要了解的人体尺度是() A.人体的活动范围 B.人体的身高 C.人体静态尺度、人体动态尺度D.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3、建筑工程制图中长仿宋字的高宽比为() A.3:1 B.2:1 C.3:2 D.2:3 4、认识色彩的基本途径不包括() A.日常生活中的接触 B.对色彩的科学研究、色彩资料的收集、研制和创新 C.对色彩的艺术表现 D.对色彩的遐想 5、色彩的三属性不包括() A.色距 B.色相 C.明度 D.纯度 6、萨伏伊别墅的设计者是() A.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B.勒·柯布西耶 C.安腾忠雄 D.路德维斯·密斯·凡·德罗 7、平面构图要素中包括() A.块 B.点 C.面 D.线 8、央视大楼新址的建筑师雷姆库哈斯的建筑善于运用的造型是() A 曲线 B 体块 C 直线 D 柱形 9. 建筑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根本特征是() A. 建筑功能 B. 建筑空间 C. 建筑技术 D. 建筑形象 10. 空间的组织形式不包括() A. 并列关系 B. 动静关系 C. 主从关系 D. 综合关系 三、名词解释

自考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导论 2.企业战略管理:是使企业能够达到其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是一门 跨功能决策的艺术与科学。(名词解释) 企业战略管理的要点有三个:(1)有明确的目的性,(2)企业战略管理 是一个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关心的是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3)强调 将直觉与分析结合起来进行决策。(多选或简答) 3. 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1)加深对经营环境的研究。(2)强化战略的 实施(3)将日常经营与计划控制、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4)重 视战略的评价与更新。(简单或论述) 4. 简述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战略管理对中小企业有哪些作用?(P13-P14) 答:必要性:(1)开展战略管理是中小企业生存的需要;(2)开展战略 管理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3)开展战略管理是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 力的要求。 作用:(1)企业战略为企业提出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有利于企业长 期稳定发展。(2)企业经营战略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使企业处 于主动和优势地位。(3)企业经营战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利于开 拓国际和国内市场。(4)企业经营战略能够使企业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 变化。(简答或论述) 5.简述中小企业战略措施(p16):是为实现战略方针、目标而采取的长期 性经营政策和策略。一般分为(1)公司治理战略、(2)行业选择战略、(3)业务发展战略、(4)产品开发战略、(5)资产经营战略。(多选时 全选) 6.论述中小企业成熟期和衰退期不同生命周期的发展战略。(P20-P21)

答:(1)成熟期一般采用的发展战略是:名牌战略、一体化战略和国际化经营战略。 A: 一体化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生产经营两种以上用途基本不同的产品的战略。 B: 名牌战略是企业为了使其品牌具有高知名度、高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和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总体规划。 C:国际化经营战略是指突破国家界限,向国外发展业务,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实现产品国际化的一种战略。 (2)衰退期发展战略选择主要有三种方向:若要发展壮大为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具体可选择一体化战略、联合战略及国际化战略;还可选择稳定性战略和紧缩性战略。 A:稳定型战略是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尽量不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条件下,通过挖潜,保持现有的产销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巩固现有市场竞争地位的战略。 B:紧缩型战略是指在导致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衰退的一个或多个因素已经出现并得到确认的情况下,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局部或整体做出必要调整而采取的一种战略。(案例分析) 第二章中小企业创业战略 1. 创业者的类型(p28)(多选): 答:(1)生存型创业者(2)变现型创业者(3)主动型创业者 3.经营方式选择(P37)(多选): 答:(1)自产自销(2)代购代销(3)“三来”加工(4)批发(5)零售(6)连锁加盟

《建筑初步》复习提纲

《建筑初步》复习提纲 第一章建筑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设计的概念与特点、构成要素、建筑空间、建筑与环境以及学习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认识建筑(一般) 识记:对建筑形成基本概念 (二)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重点) 理解:建筑构成要素 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三)建筑空间(重点) 理解:建筑功能的集中表现 建筑空间的处理手法 (四)建筑与环境(次重点) 理解:建筑与环境关系 有关环境各要素 有关学科发展知识 (五)建筑设计的学习方法(一般) 识记:学习建筑设计的方法 第二章建筑基本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历史、包括中国古建筑基本知识、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及西方近代建筑基本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重点) 理解: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 清式建筑做法名称 (二)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重点) 理解:西方古典建筑概述 西方古典建筑柱式及柱式组合 (三)西方现代建筑简介(重点) 理解:现代主义建筑产生 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现代建筑的多样发展 第三章表现技法初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基本设计表现技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线条图(一般) (二)水墨渲染图(一般) (三)水彩渲染图(一般)

(四)钢笔徒手图(一般) (五)模型制作(一般) 第四章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设计的学习特点、分析调研方法及方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认识建筑设计(一般) (二)方案设计的任务分析(重点) (三)方案的构思与选择(重点) (四)方案的调整与深入(一般) (五)方案设计的表达(一般) (六)方案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般) (七)掌握运用建筑设计基础知识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及修改的能力。(重点) 第五章形态构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形态构成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形的基本要素及特征(一般) (二)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一般) (三)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重点) (四)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重点) (五)学习方法和实例分析(一般)

自考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重点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章: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导论 一. 中小企业:是指所处行业的发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经济规模都比较小的 经济单位。 二. 中小企业界定特点:1.从业人数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普遍选用的标准 . 2. 很多 国家在界定中小企业时,又对中小企业进一步的规模细分 . 3. 各国中 小企业的界定标准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并非固定不变 . 三. 日本对中小企 业的定义事实上是采用职工人数和资本金双重标准来界定的 ,是典型量 的界定模式,而美国对中小企业的定义是质与量的结合 ,量的界定标准上,美国较细致. 四. 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标准特点 :1.行业范围幅度缩小2.界定 标准大量简化 3. 认定标准的主体角色转变,行政色彩削减. 五. 企业战略管理:是使企业能够达到其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 ,是一门跨功能决策的艺 术与科学。 六. 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1.整体性2.长期性3.权威性4.环境适应性 七. 企业战略的过程:1.战略分析: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的地位 2. 战略选择:战略制定,评价和选择 3.战略实施:采取措 施发挥战略作用 4. 战略评价和调整:检验战略有效性 八. 战略管理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 1. 企业战略为企业提出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2. 企业经营战略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3. 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4. 能够使企业不断创新 九. 中小企业 阶段发展战略 1. 创业期 2. 成长 期:A.成长型战 略B.竞争型战略 4.衰退期 十.常用的战略:1.专业一经营战略2.特色经营战略3.联合经营战略4.自主创新战略 ,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 展 ,使企业处于主动和优势地 位 ,有利于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 B.依附战略C.局部市场战略 3.成熟期:A.名牌战略B.—体化战略 A.资源战略

中国古代建筑之美(新)

中国古代建筑之美 谢耀华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中国古代建筑自新石器时代萌芽,商周时初步成型,秦汉至南北朝基本定型,隋唐至南宋成熟兴盛,元明持续发展至清代渐趋衰落,其发展过程历时数千年,其间的汉、唐、明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三个高峰。 一、古代建筑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种类繁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建筑为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求而产生,并不断地发展完善。依据不同类型的建筑所具有的不同性质,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出示图片):宫殿、宗教建筑、陵墓、园林、住宅、桥梁等。 宫殿、 宗教建筑、 陵墓、 园林、 民居、 桥梁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之美: (一)独特的木框架结构体系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它的基本做法是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四根柱子组成“间”,柱子之间填筑门窗和围护墙壁,“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 在大型木构架建筑的屋顶和屋身的过渡部分,还有一种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重要构件,称为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 (二)独特的群体组合形式 1、中国古建筑以“间”为单位,再以这种单体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2、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

《建筑初步》期末复习资料

1、建筑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 2、建筑结构的分类一般有那两种分法? ①按材料分为: 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木结构。 ②按结构受力特征分为: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束筒结构。 3、房屋的集中形成了街道、村镇和城市。 4、建筑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一种技术产品。又是一 种艺术创作。 5、建筑的功能:①人体活动尺度的要求②人的生理要求③使用过程和特点的要求 (工业建筑中不是取决于人的活动,而是取决于设备的数量和大小;设备的要求比人的生理要求更严格——冷冻车间,纺织厂湿度;使用过程以产品的工艺流程来确定) 6、影响建筑的因素: ①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中世纪的教堂曾经是当时居民的生活中心,是城镇的标志和象征。 ②社会思想意识民族文化特征——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特征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和雕刻、绘画等常常形成艺术上的统一风格。 ③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造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或民族内,处于市区和处于水乡的建筑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风貌。 承重墙体系-------既起承重作用又起分隔作用。 7、柱、梁板和拱券结构是人类最早采用的两种结构形式。 8、建筑美观基本原则: ①比例:建筑的各种大小、高矮、长短、宽窄、厚薄、深浅等的比较关系。 ②尺度:建筑与人体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 ③对比:对比的反义词是调和,调和也可以看成是极微弱的对比。在艺术处理中常常用形状、色彩等的过渡和呼应来减弱对比的程度。调和的东西容易使人感到统一和完美,但处理不当会使人感到单调和呆板。 ④韵律:有规律的排列和重复的变化,犹如乐曲中的节奏,给人一种明显的韵律感。 ⑤均衡:建筑的前后左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要给人安定、平衡和完整的感觉。 ⑥稳定:建筑物的上下关系在造型上所产生的一定艺术效果。 9、建筑空间:建筑的空间组织是建筑功能的集中体现。古典建筑倾向于造型艺术,近代建 筑强调建筑是空间的艺术。 10、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建筑空间是建筑功能的集中体现。建筑的功能要求以及人在建筑 中的活动方式,决定着建筑空间的大小、形状、数量及其组织形式。 ①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平面形状决定着空间长、宽两个向量;一般建筑空间的剖面以矩形为主,剖面的高度直接影响楼层的高度。 ②空间组织:①流通空间与滞留空间②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③主导空间与从属空间。 (空间组织形式:①并列关系②序列关系③主从关系④综合关系) 11、建筑空间处理手法: ①空间的限定:①垂直要素限定:通过墙、柱、屏风、栏杆等垂直构件的围合形成空间 ②水平要素限定:通过顶面或地面等不同形状、材质和高度对空间进行限定。 ③各要素综合限定:通过水平和垂直等各种要素的综合运用。 ②空间形状与界面的处理是决定空间的性格、品质的重要因素。 界面在限定空间中必然涉及①限定空间的形状②对界面本身如何处理。

《房屋建筑学》作业全集及答案全集

《房屋建筑学》 第一章建筑概述作业练习题一.判断题 1.古代人居住的茅草屋不美观,因为缺乏艺术性,不算建筑物。() 2.大多数桥梁属于构筑物。() 3.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 4.古代欧洲的公共建筑,以砖石结构居多。() 5.建筑的文化主要体现在民族性,地域性方面。() 6.大型性的建筑就是规模大的建筑。() 7.工业建筑就是所有的厂房。() 8.建筑高度就是指从地面到屋顶的总高度。() 9.建筑模数的规定是绝对不能违背的。() 10.建筑设计规范主要是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设计时当严格遵循。() 11.埃菲尔铁塔比一般输电塔高,属于构筑物。() 12.将建筑分级和分类,是为了加以区别描述。() 13.超过24米的居住建筑都属于高层建筑。() 14.流水别墅的设计师是莱特。() 15.建筑艺术是造型和色彩的艺术。() 二.选择题 1.我国采用的建筑基本模数M值为。() A.M=80mm B.M=100mm C.M=120mm D.M=200mm 2.()是古代欧洲柱式建筑。 A.太阳神庙 B.圣索菲亚大教堂 C.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 D.山岳台建筑 3. 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 A. 托儿所 B. 宾馆 C. 公寓 D. 疗养院 4. 下列的()不属于建筑物?() A. 长途车站候车楼 B. 纪念碑 C. 围墙 D. 赵州桥 5. 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而定的。 A.承重结构材料B.重要性 C.层高D.质量标准 6. 建筑艺术区别于其它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刻等)的重要标志在于()。

A、建筑艺术作品一般比较大 B、建筑有使用功能的要求 C、建筑有技术性的要求 D、完成建筑作品投资较大 7. 关于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的叙述,( )是错误的。 A.10层的住宅为高层建筑。 B.住宅超过100米时为超高层建筑。 C.公共建筑不论层数,高度超过22米者为高层建筑。 D.公共建筑超过100米时为超高层建筑。 8. 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为3类时其耐久年限为()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A.50 B.80 C.30 D.15 9.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属于建筑物。 A. 住宅、堤坝等 B. 学校、输电塔等 C. 工厂、水池等 D. 工厂、展览馆等 10. 我国建筑业全面贯彻的主要方针是()。 A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B 第建筑工业化 C 工程建筑监理 D 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三.填空题 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环境。 2.按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可分为()和()。 3.建筑技术是主要是指建筑材料技术、()和()。 4.建筑文化主要是指建筑的民族性、()和()。 5.公共建筑高度小于()米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米者为超高层建筑。 6.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共分为()级。 7. 标准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建筑设计、()和()的效率、降低成本和保证质量,促进建筑工业化。 8. 从广义上讲,建筑是指()与()的总称。 9.模数数列指以()、()、()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10.建筑物按使用功能分为()和()两大类。 四.简答题 1.建筑艺术体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2.建筑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3.建筑技术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4.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区别在哪里,以桥梁或塔式建造物举例说明。 5.为什么说,建筑具有环境的属性,举例说明。 6.举例说明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 7.举例说明欧洲古代公共建筑的结构体系特点。

2014年4月全国自考《企业经营战略》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4 年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企业经营战略》试题和答案详解 课程代码:00151 【“P”代表教材页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企业以战略思想为指导,根据对主、客观条件的分析而制定的在战略期内努力发展的总目的和应达到的总水平属于【】 A.战略阶段 B.战略目标 C.战略方针 D.战略对策 正确答案:B(1 分)P21 2.某小食品厂利用独特技术,开发出风味独特的叶子饮料,该小食品厂采取的经营战略是【】 A.联合经营的成长战略 B.特色经营战略 C.承包经营战略 D.赶超型竞争战略 正确答案:B(1 分)P137 3.某公司除从事汽车产品的生产外,还生产电冰箱、洗衣机、飞机发动机、潜水艇等,则该公司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A.集中型发展战略 B.横向一体化战略 C.纵向一体化战略 D.多样化发展战略 正确答案:D(1 分)P89 4.关于紧缩型战略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企业现有的产品或市场领域实行收缩、调整和撤退的措施 B.继续追求与过去相同或相似的经济效益目标

C.逐步缩小企业的产销规模,降低市场占有率 D.基本目的是使企业摆脱困境、渡过危机,因此具有过渡的性质 正确答案:B(1 分)P101 5.以智能密集型企业为核心,联合工业、贸易、金融等组成企业集团以开发高新技术为目标的集团化战略属于【】 A.多元复合型集团化战略 B.产品辐射型集团化战略 C.科技开发型集团化战略 D.项目配套型集团化战略 正确答案:C(1 分)P121 6.企业战略经营领域(SBA)是环境引力与企业实力的结合部,奶牛SBA 指【】 A.环境引力小与企业实力小的结合部 B.环境引力小与企业实力大的结合部 C.环境引力大与企业实力大的结合部 D.环境引力大与企业实力小的结合部 正确答案:B(1 分)P52 7.发达国家企业为降低产品成本,与我国企业合作,由中国企业代为制造加工,则此类中外企业间的合作属于【】 A.产品生产型合作 B.技术开发型合作 C.市场开发型合作 D.资源开发型合作作用 正确答案:A(1 分)P177 8.下列产品的要素中属于无形要素的是【】 A.产品数量 B.产品品质 C.产品信誉 D. 产品款式 正确答案:C(1 分)P210 9.关于柔性结构组织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领导关系不太确定,常有变动 B.分工细,有明确的任务和权责规定 C. 决策权限下授 D.主要靠横向沟通

自考战略管理教程真题及复习资料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战略管理教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其战略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 C ) A、总体战略、竞争战略、事业部战略 B、公司战略、竞争战略、事业部战略 C、公司战略、竞争战略、职能战略 D、总体战略、公司战略、事业部战略 2、开启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之先河的著作是( D ) A、波特的《竞争战略》 B、波特的《竞争优势》 C、安索夫的《公司战略》 D、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 3、下列关于企业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B ) A、公司战略又称为竞争战略 B、公司战略又称为职能战略 C、公司战略又称为总体战略 D、公司战略又称为业务战略 4、企业愿景主要由哪两个部分组成?(A ) A、企业的核心理念和未来的展望 B、企业价值观和未来展望 B、C、企业价值观和企业使命D、企业目的和未来展望 5、下列关于产品——市场矩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矩阵主要包括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三种战略形式 B、新的销售渠道属于市场渗透战略 C、增加产品的新用途属于市场开发战略 D、在新市场中寻找潜在的用户属于产品开发战略 6、海尔集团公司收购合肥黄山电子集团,属于什么战略?(D ) A、纵向一体化 B、前向一体化 C、后向一体化 D、横各一体化 7、横向一体化战略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战略利益包括(A ) A、获取规模经济;减少竞争对手;扩张生产能力 B、获取范围经济;规避价格波动;扩张生产能力 C、稳定供求关系;增加经营灵活性;扩张生产能力 D、稳定供求关系;降低管理难度;扩张生产能力

2018年4月自考企业经营战略00151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企业经营战略试卷 (课程代码00151)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l分,共l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企业使用电话、邮购、回复卡等方式与顾客进行直接的双向信息交流,由此形成的 营销谋划被称为 A.网络营销 B.文化营销 C.直复营销 D.绿色营销 2.对行业中的竞争结构进行分析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供方实现向前一体化的可能性大,则供方对行业施加的竞争压力就大 B.供方提供的产品可替代程度低,用户的选择余地小,则供方处于不利地位 C.在同一个行业中,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越多,则竟争会越激烈 D.买方采取集中进货的方式,或者进货量较大,则买方处于有利地位 3.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当初收购大陆面包公司和希尔顿饭店时,其采取的发展型战 略属于 A.横向一体化战略 B.复合型多样化发展战略 C.纵向一体化战略 D.同心多样化发展战略 4.关于紧缩型战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实现紧缩型战略的途径有扩充现有产品线、扩大销售范围等方式 B.紧缩型战略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经营谋划与方略 C.实施紧缩型战略的企业力争保持现有的市场占有率和产销规模不变或者略有增长,稳定和巩固企业现有的竞争地位 D.紧缩型战略强调企业通过创造新的产品和新的需求来引导消费、创造消费 5.以智能密集型企业为核心,联合工业企业、贸易企业、金融企业等组成企业集团, 以开发高新技术为目标的战略属于 A.多元复合型集团化战略 B.产品辐射型集团化战略 C.科技开发型集团化战略 D.经营服务型集团化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自考复习资料2013

1、安德鲁斯的定义P7 2、安索夫的定义(产品与市场范围、竞争优势、协同要素) 3、明茨伯格的定义:4P:计划、计策、模式、定位、观念。 一、战略是一种计划 二、……….. 4、计划型战略定义:强调企业管理人员要有意识地进行领导,凡事谋划在前,行事在后。 模式型战略定义:强调战略重在行动,否则只是空想。战略也可自发地产生。 计策型:强调战略是为威胁或击败竞争对手而采取的一种手段,重在达成预期竞争目的。 定位型:强调企业应适应外部环境,创造条件更好地进行经营上的竞争或合作。 观念型:强调战略过程的集体意识,要求企业成员共享战略观念,形成一致的行动。5、广义的战略管理是指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其主要代表是安索夫;狭义的战略 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修正进行管理,其主要代表是斯坦纳。 6、战略管理构成四要素: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竞争优势、协同作用 7、(企业战略的焦点是获取竞争优势) 8、战略管理层次:公司级战略、业务级战略、职能级战略 9、相对独立的业务在西方被称为战略事业单位。关键的战略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为公司战 略的侧重点之一。 10、动态的战略管理过程可分为战略形成、战略执行、战略控制和战略修正四个阶段。? 11、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时,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简) 一、一个战略目标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特定的主题,不应该是模糊不清,过于抽象的。 二、目标应该是可以测量的,只要有可能,战略目标就应该用定量指标来描述。 三、目标的设定要有一个实现目标的明确期限。 四、目标应该是积极进取的,具有挑战性,同时又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12、参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三大类:相关利益者、战略决策者、战略实施 者。 13、(企业重大战略的制定者:董事会) 14、战略职能P49 第三章 15、企业战略环境与一般环境的区别。案例P84 16、企业战略环境的构成要素:社会文化、经济、技术、政治法律。 17、潜在的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侃价能力、供应者的侃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 者间的抗衡,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决定着行业中获得利润的最终潜力。五力模型P95 18、分析企业管理组织的分工状况,主要分析管理层次者和管理幅度的合理性 19、评价企业管理组织的合理性,应按职权、职责、职务三者等价原理的要求 20、企业文化由以企业精神文化为内核的三个层次构成:外层,企业的物质文化层;中间层, 企业的制度文化层;内层,企业的精神文化层。 21、SWOT分析法是将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与威胁T,内部条件的优势S与劣势W同 列在一张十字形图标中加以对照。 22、企业素质与经营力分析P113。雷达图分析P147。内部战略要素评价矩阵P155。内部战略要素评价矩阵P109。?。。。

建筑初步作业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初步作业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建筑风格

巍峨圣马可广场 壮观的圣马可大教堂坐落于广场东边,圣马可广场即由此而得名。教堂始建于公元829年,为千年的古迹瑰宝,值得游客一再走访。邻近的总督府原是建于9世纪的防御堡垒,后毁于祝融,现存的外貌始于14至15世纪,其建筑之华丽,充分展现出昔日共和国时期之国威。大运河环绕该区而流,在南弯道两旁府邸林立,乘船游河能遍览水都风华。 圣马可广场东侧是圣马可大教堂和四角形钟楼,西侧是总督府和圣马可图书馆,广场有数以万计的鸽子及演奏乐队,时不时还有戴着奇异面具的小丑经过。圣马可广场的南侧有一座附属的小广场,小广场南临威尼斯大运河敞口的泻湖,河边有两根威尼斯著名的白色石柱,一根柱子上雕刻的是威尼斯的守护神圣狄奥多,另一根柱子上雕刻有威尼斯另一位守护神圣马可的飞狮,这两根石柱是威尼斯官方城门,威尼斯的贵宾都从石柱中间进入城市。这里也曾经是威尼斯执行死刑的地方。 圣马可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不仅只是一座教堂,它也是一座非常优秀的建筑,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 圣马可教堂其实是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特色,从外观上来欣赏,它的五座圆顶仿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结构上有着典型的拜占庭风格,采用的帆拱的构造;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巴洛克的风格;整座教堂的平面呈现出希腊式的集中十字,是东罗马后期的典型教堂形制。 内部的艺术收藏品来自世界各地的,因为从1075年起,所有从海外返回威尼斯的船只都必须缴交一件珍贵的礼物,用来装饰这间「圣马可之家」。 编辑本段建筑特色 教堂的圣马可广场 前身是建于九世纪用来供奉威尼斯的守护者─圣徒圣马可的小 教堂,在火灾后重建,于1073年完成主结构,至于教堂的正面五个入口及其华丽的罗马拱门是陆续完成于十七世纪,在入口的拱门上方则是五幅描述圣马可事迹的镶嵌画,分别是「从君士坦堡运回圣马可遗体」、「遗体到达威尼斯」、「最后的审判」、「圣马可的礼赞」、「圣马可运入圣马可教堂」等五个主题,金碧辉煌。 正面中央拱门上方有四匹复制的青铜马,真品收藏在教堂内,是西元前四世纪的青铜作品,威尼斯人在1204年从君士坦丁堡(现在的土耳其伊斯坦堡)掠夺来的,虽然曾被拿破仑带回巴黎,但后来又回到了威尼斯。教堂内部从地板、墙壁到天花板上,都是细致的马赛克镶画作,主题涵盖了十二使徒的布道、基督受难、基督与先知以及圣人的肖像等,这些画作都覆盖着一层闪闪发亮的金箔,使得整座教堂都笼罩在金色的光芒里,难怪教堂又被称之为黄金教堂。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考试重点-本科自考电子版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企业战略就是要充分利用企业的机会和面临的危险去评价企业的现在和未来的环境, 用优势和劣势去评价企业的内部条件,进而选择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制定和选择实现目标的总体性策略。 2、战略指导思想又称核心价值观或经营理念,是企业或企业家对未来发展的一种见解或 设想。 3、战略策略是指企业为实现其宗旨、目标和任务而确定的组织行为方向和资源配置纲要 或长期性经营战略方案。 4、战略措施又称战术方案或具体手段,是指实现战略策略而采取的一些具体的经营战术 和方法,是对组织目标的更景区的甚至量化的描述。 5、资源战略即以企业所在地的特定资源为依托,为社会提供主要由这种资源构成的产品 或服务,从而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方向的战略。 6、局部市场战略,所谓局部市场战略是指中小企业根据所在地的市场特点,利用其比较 接近市场的优势,向局部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战略。 7、市场调研是系统地汇集、记录和分析产品和服务市场的有关数据,它能有规律地、客 观地反映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及他们的需求和欲望,能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行为和反应做出结论,进而改善企业的营销活动。 8、分销渠道:销售渠道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说,就是分销渠道。 9、分销渠道的长度:商品从生产者流向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要经过若干环节和层次, 所经环节的数目被称为渠道级数,分销渠道的长度就是指中间商的级数。 10、分销渠道的长度策略:企业分销渠道的长度策略,是指企业根据产品特点、市场状 况和企业自身条件等因素来决定渠道的长短。 11、分销渠道的宽度策略:分销渠道的宽度是指企业在某一市场并列使用的中间商的数目。 第一章中小企业的战略体系与竞争战略选择 一、中小企业总体战略及专项战略的构成特点。 由于中小企业处于成长阶段,在还不具备“做大”的条件下,应自觉进入细分市场,实行“小而专、小而精、小而新、小而特”的发展战略,在总体战略中采用成长战略,而总体战略或各专项战略的核心任务就是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因此把竞争战略放在战略体系的核心战略位置上。在此基础上构成了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下面简述各专项战略: 1.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为企业提供了一整套系统的经营思想、态度、策略和战术 2.核心专长战略,企业必须建立赖以持续经营的核心能力 3.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能否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4.投融资战略,投融资关系到企业能否存在并发展壮大的最终驱动力和制约因素

自考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重点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章: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导论 一.中小企业:是指所处行业的发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经济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二.中小企业界定特点:1.从业人数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普遍选用的标准. 2.很多国家在界定中小企业时,又对中小企业进一步的规模细分. 3.各国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并非固定不变. 三.日本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事实上是采用职工人数和资本金双重标准来界定的,是典型量 的界定模式,而美国对中小企业的定义是质与量的结合,量的界定标准上,美国较细致. 四.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标准特点:1.行业范围幅度缩小2.界定标准大量简化 3.认定标准的主体角色转变,行政色彩削减. 五.企业战略管理:是使企业能够达到其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是一门跨功能决策的艺术与科学。 六.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1.整体性2.长期性3.权威性4.环境适应性 七.企业战略的过程:1.战略分析: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的地位 2.战略选择:战略制定,评价和选择 3.战略实施:采取措施发挥战略作用 4.战略评价和调整:检验战略有效性 八.战略管理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1.企业战略为企业提出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企业经营战略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使企业处于主动和优势地位 3.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 4.能够使企业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 九.中小企业阶段发展战略: 1.创业期:A.资源战略B.依附战略C.局部市场战略 2.成长期:A.成长型战略B.竞争型战略 3.成熟期:A.名牌战略B.一体化战略 4.衰退期:A.稳定型战略.B.紧缩型战略 十.常用的战略:1.专业一经营战略2.特色经营战略3.联合经营战略4.自主创新战略 5.特许权经战略 第二章中小企业创业战略 一.创业环境:是再创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要素组合,一方面指影响人们开展创业活动的所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要素,另一方面指获得创业帮助和支持的可能性. 二. 创业环境要素:1,政府政策2.社会经济条件3.教育与管理技能培养4.金融与非金融支持 三.创业者类型:1.生存型创业者2.变现型创业者3.主动型创业者. 四.创业前的准备:1.市场调研2.行业选择3.经营方式选择 五.创业者创办的企业一般都是小型企业,从统计看: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三种法律形式是我国创办企业最常见的企业 六.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结构要素:1.股东会2.董事会3.监事会4.精力

2015年度建筑工程(主项)作业

2015年度建筑工程(主项)作业 1、[问答][50分]以下题目三选一作答,字数不少于300字 (1)、何谓高大模板工程? (2)、混凝土质量控制包括什么,请分别描述。 (3)、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钢网架结构,且设计有要求时,进行节点承载力试验项目有哪些,应符合什么要求? (2)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 1.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 2.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消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砂子含水率,通过干炒法,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

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参考答案:(1)、高大模板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指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 的模板支撑系统。 (2)、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初步控制:初步控制包括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和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确定。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一般不得随意改变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 生产控制:生产控制包括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计算,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运输、浇注和养护等工序的控制。施工(生产)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提出混凝土质量控制目标,建立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必要的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制度,并应根据生产过程的质量动态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和对策。 合格控制:合格控制是指混凝土质量的验收,即对混凝土强度或其它技术指标进行检验评定。 通过以上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的各项措施,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 (3)、①焊接球节点应按设计指定规格的球及其匹配的钢管焊接成试件,进行轴心拉、压承载力试验,其试验破坏荷载值大于或等于1.6倍设计承载力为合格。 ②、螺栓球节点应按设计指定规格的球最大螺栓孔螺纹进行抗拉强度保证荷载试验,当达到螺栓的设计承载力时,螺孔、螺纹及封板仍完好无损为合格。 评语: [本题得:50分] 2、[问答][50分]写一份学习心得,字数不少于1000字。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通过对建造师继续教育几门课程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继续教育制度,能使我们受教育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创新技能,提升注册建造师的执业能力,从而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就目前的新知识、新规范以及项目管理的新发展,你不去努力学习更新,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两眼一抹黑。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到这次继续教育培训真是太及时了。从学习中得到启发,并且内心深深的体会到: 一、建造师的继续教育,了解建筑工程管理目前的发展状况,得知了建筑工程有关新法律、法规、标准,熟悉了 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工法、新材料与其应用。从建筑工程在市场管理、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成本控制四个方面的典型案例及解析:施工设计和施工监理;对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解读;房屋建筑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以及建筑节能工程等验收规范的学习,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自考企业经营战略概论 重点总结

简答题 1、简述在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时要注意的问题 答:①一个战略目标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特定的主题。(1分)②目标应该是可以测量的,只要有可能,战略目标就应该用定量指标来描述(2分) ③目标的设定要有一个明白达到明确期限。(1分)④目标应该是积极进取的,具有挑战性。(1分)⑤同时有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1分) 2、简述战略领导班子的组建原则。 答:①慎重选择总经理的原则( 1分)②总经理组阁原则(1分)③能力匹配原则(1分)④和谐合作原则(1分)⑤优化组合原则(1分) 3、简述行业内“好”的竞争者具有的基本特征 答:①有信用和活力②有明显的自知性③通晓规则④有现实的假设⑤有改善产业结构的战略⑥有可协调的目标 4、简述企业实施多样化战略可带来的战略利益 答:①协同效应②分散风险③增强市场力量④形成内部资本与人力资本市场的效益⑤有利于企业的继续成长 5、简述影响战略控制的因素的基本趋势。 答:①更加重视质量、价值和顾客满意②更加重视关系建设和竞争导向③更加重视业务流程管理和整合业务功能④更加重视战略联盟和网络组织⑤更加重视全球导向和区域规划⑥更加重视权势架构及其影响 6、简述企业战略计划系统的内容 答:①对企业总体战略的说明②企业分阶段目标③企业的行动计划和项目④企业的资源配置⑤企业的组织保证及战略子系系统的接口协调⑥应变计划 7、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简述职能战略的侧重点 答:如何贯彻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①职能目标的论证及细分化②确定职能战略的战略重点、战略阶段③确定职能战略的主要战略措施④战略实施中的风险分析⑤战略实施中的应变能力分析 8、简述决定行业进入障碍大小的主要因素 答:规模经济①产品差民化优势②资金需求③转换成本④销售渠道⑤其他因素如专利权等 9、简述企业战略控制过程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①适宜性②可行性(1分)③可接受性(1分)④整体利益和局布利益、长期利益和短

201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主项)作业

1、[问答][50分]以下题目三选一作答,字数不少于300字 (1)、何谓高大模板工程? (2)、混凝土质量控制包括什么,请分别描述。 (3)、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钢网架结构,且设计有要求时,进行节点承载力试验项目有哪些,应符合什么要求? (2)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 1.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 2.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消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砂子含水率,通过干炒法,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

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 要求。 参考答案:(1)、高大模板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指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 15KN/怦,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2)、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初步控制:初步控制包括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和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确定。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一般不得随意改变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 生产控制:生产控制包括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计算,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运输、浇注和养护等工序的控制。施工(生产)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提出混凝土质量控制目标,建立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必要的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制度,并应根据生产过程的质量动态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和对策。 合格控制:合格控制是指混凝土质量的验收,即对混凝土强度或其它技术指标进行检验评定。 通过以上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的各项措施,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 [本题得:50分] 2、[问答][50分]写一份学习心得,字数不少于1000字。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通过对建造师继续教育几门课程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继续教育制度,能使我们受教育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创新技能, 提升注册建造师的执业能力,从而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就目前的新知 识、新规范以及项目管理的新发展,你不去努力学习更新,就跟不上时代的 步伐,两眼一抹黑。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到这次继续教育培训真是太及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