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始皇禁祠明星事解 - 【国史】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秦始皇禁祠明星事解 - 【国史】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秦始皇禁祠明星事解 - 【国史】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秦始皇禁祠明星事解 - 【国史】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秦始皇禁祠明星事解

辛 德 勇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秦始皇三十三年,有所谓“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事: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阴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三十四年,適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戍南越地。1

文中“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这条记载,今中华书局点校本将其截断为前后不相联属的两句话,读作:“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这种读法,从字面上看,似乎并没有太大毛病,但不加任何限制地陡然提出“禁不得祠”,亦即普遍禁止祠祀,明显不合乎情理,而且这也根本不符合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实际情况。因为检读《史记·封禅书》可知,在秦始皇兼并天下之后,不仅没有禁绝祠祀,而且还采取措施,统筹协调三代以来的各种祠祀典礼,“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2,似此标点,显然存在问题。不过,溯本求源,中华书局本的句读,也是有所因承。例如,明朝万历年间刻印的凌稚隆等纂辑《史记评林》,以及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印行《史记会注考证》,即均作如此标点3。又如清末人孙楷编著《秦会要》,于“郡县各祠”门目之下辑录这段文字,也是在“禁不得祠”处终止,弃置“明星出西方”五字不顾4。这说明该项纪事的文义,久已不易索解,人们都不过是勉强点断而已。

面对上述疑难,日本学者藤田豐八曾经提出一种非常新颖的解释,以为“禁不得祠”这句话中的“不得”二字,并非汉文固有的词汇,应属梵语“佛陀”(Buddha)的对音。盖藤田氏以为“不得”二字古音为pu-tuk,或bu-duk,与Buddha恰成对音关系。假若确实如此,则诚如藤田

1《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卷六《秦始皇本纪》,页253。案上述引文之“三十四县”,为《史记》原文,今中华书局点校本乃遵从清人张文虎的主张,依据《史记》之《六国年表》和《匈奴列传》,改作“四十四县”,但传世古本《史记》,如南宋绍兴初覆刻北宋景德刊十四行单附《集解》本、乾道七年建安蔡梦弼东塾刻附《集解》、《索隐》本、淳熙三年张杅桐川郡斋刻附《集解》、《索隐》本、以及比较通行的百衲本影印建安黄善夫刻三家注合编本,都是镌作“三十四县”,而“三十”(卅)与“四十”(卌)的字形极易混淆,孰正孰误,目前尚难以强作判断,还是姑且保存古书原貌较为适宜。又“取高阙、阴山北假中”的“阴山”,原文为“陶山”,今中华书局点校本亦从张文虎说改作“阳山”,实际应当订正为“阴山”,拙著《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下篇第一章《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页226~230)对此有详细考述,请参看。另外,“筑长城,戍南越地”之“戍”字,原作“及”,清人梁玉绳和张文虎都认为与史实不符,主张改为“取”字,但“取”、“及”二字字形差别明显,并不易致讹,若记作“取南越地”复与上文“略取陆梁地”事重复,此依拙文《西汉关中龙首渠所灌溉之“卤地”抑或“恶地”与合理对待传世文献问题》的考订,改书为“戍”。文见拙著《读书与藏书之间》二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页276—277。又案此处引用《史记》以及本文引述其他史籍,所施标点或与所标注之通行本不尽相同,系作者根据本人的理解,自行点断,希读者谅之。

2《史记》卷二八《封禅书》,页1371。

3明凌稚隆辑、李光缙增补《史记评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影印明万历刻本)卷六《秦始皇本纪》,页384。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卷六《秦始皇本纪》,页167。案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之《点校后记》(页5~6)明确说明断句时参考过《史记评林》等书,“择善而从”。

4清孙楷《秦会要》,据徐复《秦会要订补》(北京,中华书局,1950)卷五《礼·郡县各祠》,页53。

氏所说,这段话将成为一项不可思议的记载1。单纯从行文的逻辑性来讲,这种解释确实也算比较通畅,所以曾引起陈寅恪的注意,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批云:“藤田以不得为佛陀之古谓。”2这是因为包括佛教在内各种域外文化对华夏社会的影响,亦即所谓“胡化”,是陈氏一生倾心阐释的核心问题。近年韩伟撰写《秦始皇时代佛教已传入中国考》一文,在没有引述藤田旧说的情况下,也写道:“‘不得’当为佛陀之音译。”3然而覈诸相关史事,可见其证据明显薄弱,向达谓此说实乃迹近“神经过敏,难以据为典要”4。杨宪益在具体对比这两个辞语的语音后指出:

“不得”二字古音亦与佛陀不同,“不得”古音当为Pudck,而不能为Buddha的音译。《魏略》将佛陀译成“复豆”,“谓复豆者,其人也”,“复豆”与“不得”音亦不同,可以为证。

5

邓广铭则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史这一角度出发,断然批驳说:“果如其说,则‘不得’即‘浮屠’或‘吠陀’,是则秦代不但佛教已传入中国,且必为广大人民所信奉,其香火已遍各地矣,此万万不通之论也。”6

影印明万历刻本《史记评林》中有关秦始皇禁祠明星的内容

1藤田豐八《支那に於ける刻石の由來——附「不得祠」とは何ぞや》,据作者文集《东西交涉史の研究》之《西域篇及附篇》(東京,荻原星文館,1943),页445~447。

2陈寅恪《陈寅恪读书札记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之《史记之部》,页5。

3韩伟《秦始皇时代佛教已传入中国考》,刊《文博》2009年第2期,页18~19。

4向达《中外交通小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万有文库》本)第四章《印度文化之东来》,页28。

5杨宪益《译余偶拾》(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之《“不得祠”辨误》,页288~289。

6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办公室编《孙人和、邓广铭、周一良先生对<史记>出版说明及点校后记的意见》之邓广铭函,刊《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简报》第52期(2010年8月10日),页45~46。

刘节虽然也认为将“不得”比拟为“佛陀”的对音不能成立,但他却本着与藤田豐八类似的解读方式,以为这两个字是“扑特”的同音异写,所谓“不得祠”亦即“扑特祠”,而“扑特”是一种状若“青兕”的“犁牛”,或称“犦牛”、“犎牛”,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说的“牦牛”,还另有“怒特”、“奴特”之类的写法1。岑仲勉起初完全信从藤田豐八的观点,后来又改变看法,先是考虑“不得”为婆罗门教之“吠陀”,后来又以为“考我国上古西邻所奉宗教,吠陀、浮屠之外,尚有拜火一宗,……不得祠实火教的别号”。盖火教经名Avesta,源出于安息语之apistāk

或avistāk,av与u音通,又因中国上古无轻唇音,故这几个词又都可以读如puit tāk,而这与《切韵》所切“不得”之语音puet tak颇有相通之处2。其实,在初拟的《史记点校后记》文稿中,本来作为典型事例,列举有这段文字,并说明是依从岑氏此说做出的标点3。

岑氏得出上述看法,其最为关键的论据,是他宣称“不得”在这里只能读作专有名词,假若另辟蹊径,将这段话读作“禁不得祠明星”或“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那么,以这种形式出现的“禁不得”,会绝然背戾秦汉时期的通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禁不得’是否为上古成语,是本题重要关键之一”4。尽管刘节没有做具体说明,但显然也是基于同样的逻辑。然而,在看到正式出版之前的《史记点校后记》的样稿之后,邓广铭即针对这一点指出:“‘禁不得’如何,乃汉律令中习用语。”陈槃对相关用例还做有非常细致的归纳,清楚显示出“‘禁不得’一辞,至少两汉、三国间法令诏书习用,书史亦然”5。此外,周一良也就其整体观点评判说:“岑氏解说不确。”6其实,岑仲勉本人在文中便举述有同“禁不得祠明星”或“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一模一样的用例。如《汉书·王莽传》所记“禁不得挟铜炭”,句中“挟”字本与“祠”字语法作用相当,而“铜炭”也正同“明星”或“明星出西方”的地位相对应,与岑氏所宣称“通例”直接矛盾,可见他这条关键证据不能成立,这段话也并不是非念成“禁不得祠”不可,如同汤用彤所讲的那样:“‘不得’为虚字,非实字,乌能指为佛陀?”7遗憾的是,中华书局本的点校者并没有找到更好的断句方式,虽然尊重邓广铭和周一良的意见,在正式出版的《点校后记》当中,删去了有关这段文字的论述,但在正文中还是沿承了明人凌稚隆以来的断句方式。

藤田和刘、岑两氏的释读,既然不能成立,“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这段话的句读,就还要重新斟酌。邓广铭只是提出“希望此处改用别种断句法”8,但他和周一良都没有讲,若是不以“禁不得祠”为句的话,这段话到底该怎样读?显示出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杨宪益提出的解读方案,是把这段话读作“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他提出的理由,有如下三点:

(1)《史记》所说“明星”,“当为太白星别名”。这一点,见于《史记·天官书》的记载,乃谓:“太白,大臣也,其号上公。其他名:殷星,太正,营星,观星,宫星,

1刘节《中国古代宗族移植史论》(上海,正中书局,1948)第四章《图腾层创观》,页104~105。

2岑仲勉《春秋战国时期关西的拜火教》,文章撰述于1947年6月,此据作者文集《两周文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4),页185~191。案岑仲勉对这段话的解释,还引发出一些学术以外的议论,请参看容甫《关于“不得”的后话》,刊《书品》2010年第3辑,页6~12。

3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办公室编《孙人和、邓广铭、周一良先生对<史记>出版说明及点校后记的意见》之《整理附记》,刊《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简报》第52期,页46~47。

4岑仲勉《春秋战国时期关西的拜火教》,据作者文集《两周文史论丛》,页187。

5陈槃《“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之诸问题(增订本)》,见作者文集《旧学旧史说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页90~95。

6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办公室编《孙人和、邓广铭、周一良先生对<史记>出版说明及点校后记的意见》之邓广铭、周一良函,刊《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简报》第52期,页46。

7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一章第六节《秦始皇与佛教》,页5~6。

8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办公室编《孙人和、邓广铭、周一良先生对<史记>出版说明及点校后记的意见》之邓广铭函,刊《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简报》第52期,页45~46。

明星,大衰,大泽,终星,大相,天浩,序星,月纬。”1

(2)《汉书·地理志》记载右扶风陈仓县下有“上公明星祠”2。杨氏以为:“《汉书》既言陈仓有明星祠,则‘禁不得祠明星’显然当为句读。”

(3)杨氏谓:“《甘氏星经》引证本文,亦言:《始皇本纪》三十三年禁不得祠明星,而无‘出西方’三字,可以为证。”3

在这几项依据当中,第一项云明星为太白亦即金星的别称,尚别见于战国时期魏国人石申撰著的《天文》一书4,后世习称《石氏星经》:

太白者,大而能白,故曰太白,一曰殷星,一曰大正,一曰营星,一曰明星,一曰观星,一曰大衣,一曰大威,一曰太皞,一曰终星,一曰大相,一曰大嚣,一曰爽星,一曰大皓,一曰序星。5

逐一比对,可以看到,《史记·天官书》和《石氏星经》记载的太白星别称,虽然略有参差,但大体上能够相互印证,而两书都列有“明星”。由此可见,杨氏所说,信而有征,没有任何疑义。然而,其他两项证据,却都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以辨析。

杨氏所说《甘氏星经》,是指战国时人甘德撰著的《天文星占》一书6,本来无由述及秦始皇三十三年史事,更不可能引证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撰写的《史记》,岑仲勉已经谈到过这一点7。此《甘氏星经》原书久已散佚不传,仅依赖其他史籍征引而偶有部分佚文留存。东汉许慎撰著《说文解字》,曾引用其中有 关太白星以及所谓“明星”的记载,原文如下:

媊。《甘氏星经》曰:“太白上公妻曰女媊,女媊居南斗,食厉,天下祭之曰明星。”8

甘氏所说,仅此而已,文中并没有涉及秦汉时期祠祀明星的事情(案《甘氏星经》谓太白之妻“女媊”为明星,与前述《石氏星经》以及《史记·天官书》所说不同,系因当时各占星之家时有异词,不足为怪)。

清朝学者钱坫在《新斠注地理志》一书中引述这条佚文时,紧接着“天下祭之曰明星”这句话之后,另行辑录《史记》相关记载曰:“《史记·始皇本纪》:三十三年禁不得祠明星。”9王先谦作《汉书补注》,在《地理志》中亦采录了钱坫这一笺释10。明此情形,足以知晓,杨宪益引述的《甘氏星经》,应当是出自钱坫此书(似乎更有可能是间接依据王氏《汉书补注》),并因一时疏忽,误将钱氏抄写的《秦始皇本纪》内容,视作《甘氏星经》的文字。不言而喻,“禁不得祠明星”这种读法,只能反映清代中期人钱坫对《史记》的理解,而不宜藉此来判断太史公书早期传本的文字内容。

上面列举的杨氏第二项依据,意谓陈仓其地既然建有明星祠堂,当时自然会有祭祀明星的行为,从而应当以“禁不得祠明星”为句,此亦大可商榷。盖《史记》记述嬴秦朝廷直接管理的各色祠祀庙宇,谓之曰:“雍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

1《史记》卷二七《天官书》,页1327。

2案事见《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卷二八上《地理志》上,页1547。

3 杨宪益《译余偶拾》之《“不得祠”辨误》,页288~289。

4《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并唐张守节《正义》引汉刘向《七录》,页1343~1344。

5唐释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北京,中国书店,1989,影印清官修《四库全书》文渊阁写本)卷四五《太白占》一引石氏说,页335。

6《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并唐张守节《正义》引汉刘向《七录》,页1343~1344。

7岑仲勉《春秋战国时期关西的拜火教》,据作者文集《两周文史论丛》,页186~187。

8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清同治十二年番禹陈氏刻本)之女部,页260。

9清钱坫著、徐松集释《新斠注地理志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55,重印《二十五史补编》本)卷二,页1040。

10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卷二八上《地理志》上,页671。

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岩、诸逑之属,百有馀庙。……各以岁时奉祠。”又曰:“诸此祠皆太祝常主,以岁时奉祠之。”1煌煌祀典,天子之祝,何以会有“禁不得祠明星”之说,岂非咄咄怪事?

陈槃论述这一问题,一方面坦承“关于‘禁不得祠’读之一解释,槃个人殊无成见”,同时却又径行揣测说,秦始皇此举,或许意在禁止民间私祠2。汤用彤亦曾援据民国时人说法,以为“始皇盖禁人民私祠出西方之明星”,这是因为“据《天官书》,太白主兵事,故秦人禁民间私祀”3。若是信从此说,固然可以解释秦王朝既设置官祠而又下诏禁止祠祀的矛盾做法,但覆案《史记》原文,秦始皇这道禁令,何尝有一丝一毫仅限于禁止民间私祠的意味?况且在湖北荆州近年出土的关沮秦墓竹简当中,我们清楚看到有民间阴阳占筮文书记云,在此之后三年,亦即秦始皇“卅六年,置金,上公、兵死、阳主岁,岁在中”,“上公”亦即太白星在这里被明确列为祭祀的对象;另外还有一支竹简也同时提到了司命、明星和北斗长史4,大致也与民间的祭祀行为有关,反映出秦廷并没有颁布过禁止私祠的诏令。

再说,像这样将“明星”二字属上连读之后,下面“出西方”三字缺少主语,已经不成文句,在行文上根本说不过去。南朝刘宋徐广作《史记音义》,曾引述西晋时人皇甫谧的看法,在“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句下注云:“彗星见。”5似乎是将“明星”释为彗星,宋人吕祖谦之《大事记》与《大事记解题》,魏了翁撰著《古今考》以及元人马端临撰著《文献通考》,论述秦始皇时期彗星,便都以为皇甫谧所说彗星,是指“明星出西方”之“明星”,吕祖谦甚至径行书写是年“彗星出西方”6,藤田豐八和岑仲勉也持有同样看法7。如上文所论,并不能以“禁不得祠”和“明星出西方”各自为句,因而,这样的释读显然很不准确,只是出于皇甫谧、徐广等人的错误理解,清人牛震运已经做出批驳,指出“不必明星是彗星也”8,汤用彤对此也做过考辨9。惟清人姚范尚以为乃是由于“‘出’上脱一‘星’字,故注引皇甫谧以证星为彗星也”10,意即《史记》原本在“出”字之上本来还有一“星”字,这是姚氏将“禁不得祠明星”断作一句之后,为弥缝“出”字无所归属的罅漏而做的臆测,并没有版本依据或是其他比较切实的文献佐证。

遵循同样的思路和理由,杨宪益以为“馀下的‘出西方’三字前当漏去‘彗星’二字”,杨氏且申述其内在缘由曰:“古代天文学里彗星出现主兵大起,如《史记·天官书》所言,此年斥逐匈奴,故彗星出西方。”11解读历史文献,像这样想当然的说法,类同“增字解经”(此处系增改“出西方”为“星出西方”或“彗星出西方”,前面半句话则是增改“禁不得祠明星”

1《史记》卷二八《封禅书》,页1375,页1377。

2陈槃《“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之诸问题(增订本)》,据作者文集《旧学旧史说丛》,页94,页96~97。

3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章第六节《秦始皇与佛教》,页6。

4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2001)图版三七之第296~308号简,页47,图版四三之第365~366号简,页53;又同书《简牍释文与考释》之《周家台三〇号秦墓简牍·日书》,页124~125,《周家台三〇号秦墓简牍·病方及其他》,页134。

5《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刘宋裴骃《集解》引徐广语,页253~254。

6宋吕祖谦《大事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吕祖谦全集》本)卷七,页94;又同人著《大事记解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吕祖谦全集》本)卷七,页492。宋魏了翁《古今考》(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1,影印明万历甲申王圻刻本)卷一七“有星孛于大角”条“附论秦始皇彗星”,页666。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重印《万有文库》之《十通》本)卷二八六《象纬考·孛彗》,页2265。案明人黄道周在《洪范明义》(明崇祯刻本)卷下(页64b)论列历代“星辰失紀”事,书有“始皇三十三年彗星出西方”,应当也是依据皇甫谧此说,不会别有可靠史料,所以,同样不可信据。又宋人章衡在《编年通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影印宋抄本)卷三(页236)记该年“彗星出东方”,应属同样性质的谬误,只是错上加错,又将“西方”误书为“东方”。

7藤田豐八《支那に於ける刻石の由來——附「不得祠」とは何ぞや》,据作者文集《东西交涉史の研究》之《西域篇及附篇》,页446。岑仲勉《春秋战国时期关西的拜火教》,据作者文集《两周文史论丛》,页186。

8 清牛震运《读史纠谬》(清嘉庆空山堂刻本)卷一《史记》之“秦始皇本纪”条,页9b~10a。

9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章第六节《秦始皇与佛教》,页6。

10 清姚范《援鹑堂笔记》(清道光刻本)卷一五,页9b。

11 杨宪益《译余偶拾》之《“不得祠”辨误》,页288~289。

为“禁不得私祠明星”),只能是在万般无奈时才不得不采用的疏通手段,如陈槃所说,似此“增字以通史,实甚危险”1,首先还是要尽量尊重文本固有的辞句。

那么,若是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将“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作为一个整体的句子来解读,不再拆分,是不是可行呢?

首先,杨宪益以为:“太白是行星而不是彗星,行星绝没有出自西方的道理,况且太白星见于西方是每天晚上必然的现象,亦无特地提出的理由。”2这是他将“出西方”三字与“禁不得祠明星”数语拆分开来最为重要的逻辑基础。可是,这种看法实际上存在很大问题。

现代天文学上将行星、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夹角,称作“距角”。当地球、太阳和内行星处于同一直线位置上,也就是距角等于0°的时候,称之为“合”。太白星亦即金星,它与辰星亦即水星同属于地球绕日轨道之内的“内行星”,而内行星会出现“上合”与“下合”两种不同状态。“上合”即行星与地球隔太阳相对,“下合”乃行星处于地、日之间,类似日蚀时地、月、日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合”的前后,不管内行星还是外行星,因为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为太阳的光辉所掩,地球上无法看到。从地球上观察,当内行星处在距太阳最远的位置时,在太阳东侧,称为“东大距”,西侧称为“西大距”。金星的东、西大距只有48°,可以说紧随在太阳左右,古人将这一与水星类似的性状并称为“金水二星常附日而行”3,或径谓之曰“金、水附日”4,《史记·天官书》云“察日行以处位太白”5,就是基于金星这一特征,而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夜晚的大部分时间基本看不到金星,惟独或在清晨拂晓之时、或在傍晚初昏之际这两段短暂时间内,才有可能用肉眼清楚观测到金星。

经过“上合”点之后,金星出现在太阳的东边,在地球上观测到的星象,就表现为傍晚始见于西方的天空。这时金星在天空星座的背景上是自西向东“顺行”,速度越来越“慢”,离太阳越来越“远”,过了“东大距”以后不久,经过“留”(停止不动)的状态,转变为由东向西的“逆行”,通过“下合”点之后,金星出现在太阳的西边,表现为清晨始见于东方的天空。再“逆行”一段时间后,复又表现为“顺行”,由“慢”到“快”,过西大距以至“上合”,周而复始6。

具备上述天文知识,便会很容易理解,所谓“明星出西方”,指的就应该是这种金星夕见于西方的天象,即太白星确有出自西方的道理(陈槃似乎倾向于将“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通贯连读,可是却并不明白个中缘由)。《诗·小雅·大东》有句云“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汉毛氏传曰:“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日既入谓明星为长庚。庚,续也。”清人陈奂对此做有疏释云:

传云“日旦出”,“旦”当作“且”。《正义》已误,当从小笺本订正。日出东方,日且出而明星见于东方,是曰启明。启,开也,开日之明也。……日入西方,日既入而明星见于西方,是曰长庚。庚,续也,犹继也,长犹常也,继日而常明也。故笺云启明、长庚,皆有助日之名而无实光也。7

1陈槃《“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之诸问题(增订本)》,据作者文集《旧学旧史说丛》,页101。

2 杨宪益《译余偶拾》之《“不得祠”辨误》,页288~289。

3《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四八《高允传》载高氏引述《星传》,页1068。案《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页377)谓“黄帝创受《河图》,始明休咎,故其《星传》尙有存焉”,而《汉书》卷二七下之下《五行志》下之下载(页1513)西汉时人刘向即曾引及《星传》,东汉人班固撰著《汉书》时,在《天文志》和《五行志》中更屡有征引。

4清方中履《古今释疑》(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影印清康熙汗青阁刻本)卷一二“金水附日”条,页23a~25a。

5《史记》卷二七《天官书》,页1322。

6 案以上金星运行规律,系摘录席泽宗《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现——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五星占>》一文所做叙述。该文见席氏文集《古新星表与科学史探索》(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页166~168。

7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清道光二十七年吴门南园扫叶山庄原刻本)卷二〇《小雅·谷风之什·大东》,页9b~11b。

陈氏所说,顺情入理,信而可从。《诗·郑风》亦有句云:“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显而易见,这里同样是讲金星在天明之前升出于东方的情况1。由此可知,至迟从春秋时起,人们对明星亦即太白之或见于东方,或见于西方,就有清楚的认识,秦始皇时期提到“明星出西方”现象,是一件非常合理而且也十分自然的事情,即如汤用彤所说:“《史》言明星出西方,正指日既入之长庚言,其为太白无疑。”2根据上述金星运行规律,亦可知其显现于西天,也并非如杨宪益所说属于每天晚上恒有的现象(岑仲勉说太白星“初昏时必出现于西方,更不烦史臣特记”3,差误与杨氏略同)。马王堆出土帛书《五星占》记有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期间金星的运行状况,谓始皇三十三年“正月与营室晨出东方,二百廿四日,以八月与角晨入东方。浸行百廿日,以十二月与虚夕出西方,取廿一于下”。翌年的天象,为金星“与虚夕出西方,二百廿四日,以八月与轸晨出东方……”4。因为当时是以十月为岁首,既然先从正月讲起,后面的十二月实际上应当隶属于下一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四年的第三个月,从而可知《史记·秦始皇本纪》在始皇三十三年末尾记述的这一禁令,应当是直接针对即将到来的第二年十二月至七月这次“明星出西方”天象而颁布的。

古代厌胜钱上的朝见启明与夕见长庚5

至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特地提出“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也自有其特殊缘由,这涉及到天文占验观念伴随着战国至嬴秦间政治地理格局而发生的转折性变化。

太白星司“甲兵”而“主大将”、“主兵革诛伐”、“主杀”,这是战国秦汉间占星家普遍秉持的观念6,故其位置所在,常常被视作一项重要征兆,来占测不同地域间相互征伐的胜负成败,即《石氏星经》所说“用兵象太白,吉;反之,凶”7。

《史记·天官书》记述太白星所对应之地域方位云:

1宋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卷四《郑风·女曰鸡鸣》,页51。

2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章第六节《秦始皇与佛教》,页6。

3岑仲勉《春秋战国时期关西的拜火教》,据作者文集《两周文史论丛》,页186。

4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星占》,据刘乐贤《马王堆天文书考释》(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中篇第三章第八节《金星行度》,页92。

5采自清李佐贤《古泉汇》(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影印清末刻本)贞集卷二,页1582。

6 唐释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卷四五《太白占》一引石氏、甘氏以及巫咸说,页335~336。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星占》,据刘乐贤《马王堆天文书考释》中篇第三章第五节《金星》,页57。《史记》卷二七《天官书》,页1322。

7 唐释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卷四五《太白占》一引石氏说,页337。

其当期出也,其国昌。其出东为东,入东为北方,出西为西,入西为南方。

又有语曰:

出西至东,正西国吉。出东至西,正东国吉。

书中还有以十二地支中的卯、酉来分别表示东、西方位的说法:

其出……正在卯,东国利。……正在酉,西国胜。1

清人钱大昕以为“史公《天官书》古奥,自成一种文字,此必出于甘、石之传,非龙门所能自造”2,所说很有道理,《天官书》所记星占,至少可以说是战国以来的传统说法。稍后,刘表在汉魏间所撰《荆州占》亦有句曰:

太白始出东方,西方之国不可以举兵,始出西方,东方之国不可以举兵,破军杀将,其国大破败。3

可见太白星福佑所出东西方位这种观念,前后持续很长时间。

星占家们有时也用阴国、阳国来表示太白星所表征的地域,如《史记·天官书》记云:

出西方,昏而出阴,阴兵强;……其在东方,乘明而出阳,阳兵之强。4

马王堆出土帛书《五星占》也记有同类说法:

(太白)从西方来,阴国有之;从东方来,阳国有之。5

居西居东,或是居阴居阳,其吉凶祸福,与太白星之出西出东,显然存在比较固定的对应关系。

东国与西国,自然是指两国间的相对方位,阳国与阴国亦然。马王堆出土《五星占》对此做有说明云:

越、齐、□□□□,荆、秦之阳也。齐者,燕、赵、巍(魏)之阳也。巍(魏)者,韩、赵之阳也。韩者,秦、赵之阳也。秦者,翟(狄)者之阳也。以南北进退占之。6

可见当时大致是以西或西北为阴,东或东南为阳,所谓太白出西方有利于阴国,实际上依然是西方之国的吉兆。

后世在军事行动中应用这一观念实施占测,有一个很典型的例证,见于西晋平吴之役。《华阳国志》记云:

太康元年春三月,吴平。(何)攀、(李)毅以下功封各有差,以淮南胡罴为益州刺史,(王)濬迁辅国将军。初,濬将征,问靳普:“今行何如?”普对曰:“客星伏南斗中,

1《史记》卷二七《天官书》,页1324~1326。

2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清嘉庆原刻本)卷三〇《跋星经》,页1a;又卷三四《與梁燿北論史記書》二,頁15a。

3唐释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卷四五《太白占》一引《荆州占》,页338。

4《史记》卷二七《天官书》,页1326。

5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星占》,据刘乐贤《马王堆天文书考释》中篇第三章第五节《金星》,页62。

6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星占》,据刘乐贤《马王堆天文书考释》中篇第三章第五节《金星》,页86。

而太白、岁星在西方,占曰:‘东方之国破。’必如志矣。”普学术,不贪荣贵,卒于布衣。

当时,王濬是“自成都帅水陆军及梁州三水胡七万人伐吴”1,即从蜀中出夔门,由西向东进军吴地,《宋书》也记载正值咸宁五年十一月西晋出兵东征之际,“太白始夕见西方”2。出于西方的太白,其福西祸东的神灵效用,在此得到了很好的应验。类似的例子,还有南朝萧衍在襄阳决计反齐,当行将发兵东取建康之时,有人以为“时月未利,当须来年二月,遽便进兵,恐非庙算”,萧衍断然斥之曰:“今太白出西方,仗义而动,天时人谋,有何不利?”3其西负金星以东施兵戈的态势,正与晋人灭吴时的星象人事,如出一辙。

在南朝梁陈之际的梁敬帝绍泰元年十月,梁秦州刺史徐嗣徽背梁入齐,南豫州刺史任约亦响应反叛。至十一月,北齐复进兵姑熟,加以策应。同时,北齐又另派遣安州刺史翟子崇等率兵入据石头,徐嗣徽则移师南州采石,几处兵马互为犄角4。南豫州系梁武帝太清元年以寿春所置5,其地在清凤阳府寿州亦即今安徽寿县附近6;姑熟亦书作“姑孰”,在当涂县地7,即今安徽当涂;采石同在当涂县境8。这几处地点,都在梁国京师建康城的西面,而石头即所谓石头城,虽然就在建康城边,却也是建在城西四里的地方9,是都城西面的重要渡口10,萧梁时更被视作建康城西界的标志11。同年十二月,陈霸先由建康城方面出兵,一一击破上述各地敌军。史载“先是太白自十一月景戌(丙戌)不见,(十二月)乙卯出于东方”,随后陈霸先即于次日景辰(丙辰)发起进攻12。当时两军的相对方位关系,正是陈霸先居东击西,结果大获全胜。此事同样表明,在当时人看来,发兵于金星所出的方向,是克敌制胜的重要保证,这也可以看作是与“明星出西方”相反相成的事例。

与东部诸国相对应,迄至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前,秦国一直偏处西陲,太白夕现于西方天际,自然是秦国兴兵征伐关东诸国的吉祥征兆。《石氏星经》曰:“太白出西方,出酉,秦胜楚;出申,楚胜秦。”13如上所述,酉表述正西方位,申则属西偏南,明星见西方,显然对秦国并吞诸国的军事行动最为有利。

尽管在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留下秦伐六国时明星出现在西方的事例,但是,在按照五行学说配置五大行星并为各大行星划定地面上的“分野”范围时,太白被“处位”于西方,是“主西维,主金”的西方之神14,本来就与秦国所在的方位相对应,故《汉书·天文志》记云:“秦之疆,候太白。”15《乙巳占》亦云:“太白主秦国。……太白大,秦、晋国与王者,兵强得地,王天下。”16梁刘昭注《续汉书·天文志》引《星经》乃谓之曰:“太白主华阴山,凉州、雍州、

1晋常璩《华阳国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卷八《大同志》,页612~614。

2《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二三《天文志》一,页694。

3《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卷一《武帝纪》上,页4~5。

4《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卷一《高祖纪》上,页8~9。

5《梁书》卷三《武帝纪》下,页92。

6清官修《嘉庆重修一统志》(北京,中华书局,1986,影印清嘉庆进呈写本)卷一二五《凤阳府·建置沿革》之“寿州条”条,页5472~5473。

7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清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刻本)卷一〇五《江南西道》三之太平州当涂县,页2b~3a。8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卷二八宣州当涂县“采石戍”条,页684。

9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润州上元县“石头城”条,页596。

10《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卷二四《食货志》,页689。

11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九〇《江南东道》二之昇州(页3a)引《金陵记》云:“梁都之时,城中二十八万馀戸,西至石头城,东至倪塘,南至石子冈,北过蒋山,东西南北各四十里。”

12《陈书》卷一《高祖纪》上,页9。

13唐释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卷四五《太白占》一引石氏语,页337。

14唐释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卷四五《太白占》一引石氏说,页335~336。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星占》,据刘乐贤《马王堆天文书考释》中篇第三章第五节《金星》,页57。《史记》卷二七《天官书》,页1322。

15《汉书》卷二六《天文志》,页1289。

16唐李淳风《乙巳占》(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丛书集成》初编排印《夷门广牍》本)卷六《太白占》,页104。

益州。”1同样还是以关中为主的西部地区。

西汉时人邹阳上书梁孝王,内有语云:

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划长平之事,太白蚀昴,而昭王疑之。夫精变天地而信不喻两主,岂不哀哉!

曹魏时人苏林释之曰:“白起为秦伐赵,破长平军,欲遂灭赵,遣卫先生说昭王益兵粮,乃为应侯所害,事用不成。其精诚上达于天,故太白为之蚀昴。昴,赵地分野。”同时人如淳复有语云:“太白主西方,秦在西,败赵之兆也。食(蚀)谓干历之也。”2旧题唐李淳风所撰之占筮家书《观象玩占》,对这一天象有更为简洁的表述,径称“太白食昴”为“赵地受兵”之象3,自然也是沿承战国以来的说法。这一情况,具体反映出至迟从战国时期起,太白就是佑护秦国出兵作战的吉星。又史载汉高祖“三年秋,太白出西方,有光几中,乍北乍南,过期乃入。……是时,项羽为楚王,而汉已定三秦,与相距荥阳。太白出西方,有光几中,是秦地战将胜,而汉国将兴也。……后二年,汉灭楚”4。汉高祖刘邦据关中而与项羽争夺天下,同秦王政统一山东诸国时的东西地域关系,恰相仿佛,因此,同样能够说明太白星对秦地用兵关东的重要佑护作用。

假若考虑到太白星出现在东、西不同方位所体现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象征意义,那么,这种护持秦国的太白星,恐怕只能是在傍晚悬挂于西天。由此进一步推论,在战国时期,秦国为祈求作战获胜,应当存在经常祠祀“明星出西方”的情况。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5,这本来是上古以来的传统。司马迁尝述及春秋战国时期星占术的流行情况,谓之曰:

天子微,诸侯力政,五伯代兴,更为主命。自是之后,众暴寡,大并小。秦、楚、吴、越,夷狄也,为强伯。田氏篡齐,三家分晋,并为战国。争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馑疾役焦苦,臣主共忧患,其察禨祥、候星气尤急。6

孟子谓列国争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说“天时”,就是指包括星象在内的种种“时日、支干、五行、旺相、孤虚之属”7,而孟子这种有为而发的议论,恰恰显示出此等“天时”观念在各国君王和统兵将帅之间正受到普遍尊奉。《尉缭子》中记载有一个具体事例,可以更为具体地说明这一点:“楚将公子心与齐人战,时有彗星出,柄在齐。柄所在,胜,不可击。公子心曰:‘彗星何知?以彗斗者,固倒而胜焉。明日,与齐战,大破之。”虽然作者在这里是用以阐释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非所谓天官时日阴阳向背”,其首要者只是在于“人事而已”8,犹如孟子所说人和重于天时,但楚公子心这一违逆常规的战法,也正说明当时两军交战,乃普遍遵信彗柄所在者胜不可击。再向前追溯,则《国语》记载伶州鸠对周景王论律,

1晋司马彪《续汉书·天文志》上梁刘昭注引《星经》,见《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志第一〇,页3213。

2《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列传》并刘宋裴骃《集解》引苏林语、唐司马贞《索隐》引如淳语,页2470。3题唐李淳风《观象玩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续修四库全书术数类丛书》影印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明抄本)卷一五《昴宿》,页319。

4《汉书》卷二六《天文志》,页1302。案“太白出西方,有光幾中”句,唐颜师古注引晋灼语曰:“幾中,近逾身。”清人杨于果《史汉笺论》(清道光乙巳非能园刊本)卷九(页9a)谓“晋说未详,‘幾中’谓幾于中天也。太白上而疾过参天,病其对国,故占为汉灭楚也”。所说自明晰可从。

5《史记》卷二七《天官书》,页1342。

6《史记》卷二七《天官书》,页1344。

7《孟子·公孙丑》下并汉赵岐注,据宋孙奭《孟子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影印清嘉庆二十一年南昌府学刊《十三经注疏》本)卷四上,页72。

8《尉缭子·天官》,据八六九五五部队理论组、上海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合注《尉缭子注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页2~3。

其间尚谈到武王伐纣时星象因素对周人决计出兵的影响:

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帝喾受之。我姬氏出自天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则我皇妣太姜之姪、伯陵之后逄公之所冯(凭)神也。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我太祖后稷之所经纬也。——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1

可见顺应星象以用兵作战,在中国古代具有更为悠久的历史渊源2。

清汪远孙振绮堂道光丙午自刻本《国语发正》有关武王伐纣天象的内容

候望星气既然已经成为列国之间竞相趋从的一种普遍风气,其中最为“争于攻取”的秦国,

1《国语·周语》下,据清董增龄《国语正义》(成都,巴蜀书社,1985,影印清光绪庚辰会稽章氏式训堂刻本)卷三,页338~354。

2参见清汪远孙《国语发正》(清道光丙午汪氏振绮堂刻本)卷三《周语》下,页21a~页27a。

自然无由置身事外,尤其应当重视像太白星这样司职兵事的星官。在这次颁布禁祠西方明星诏命之后两年的秦始皇三十五年,有人谈及,当时秦廷所豢养之“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1。众多星占家麇集于秦廷,更不能不占测与祠祀太白星出于西方这一上佳吉兆。《史记·天官书》有相关记载云:“秦、晋好用兵,复占太白。”2这里虽然没有说明秦、晋两国为占候太白,做出过怎样的祠祀,但依据上文所述当时人们的观念,显然只能祠祀现身于西方的太白星(其实,秦始皇诏令“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一事,恰好可以反证这一点,此即清人姚范所说:“当是前祠而秦皇废之也。”3)。

“明星出西方”特别有利于秦国这一局面,到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战争完成之后,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即如秦始皇在峄山刻石中所自诩的那样,他成功地终结了“功(攻)战日作,流血于野”的战国时代,“壹家天下,兵不复起”4,这时的战争,已经转化成为统一的秦王朝与周边各部族的冲突,而北面的胡人亦即匈奴是秦人最主要的征伐对象。如同前引《五星占》所显示的那样,与西北边境之外的“狄”人亦即匈奴等族相比,秦国的地位已经变换成了“阳国”,亦即东方之国。《史记·天官书》云“及秦并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为阳,……其西北则胡、貉、月氏诸衣旃裘引弓之民,为阴”5,讲的也是这一新的天地系统。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再继续祠祀作为西方之国瑞应的西出太白,只会给自己带来破军杀将的厄运。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在讲述太白与辰星(水星)并出于一处的天象时,星占家对这一观念做有明确表述云:

(辰星)与太白俱出东方,皆赤而角,外国大败,中国胜;其与太白俱出西方,皆赤而角,外国利。

基于同样原理,假若太白星“其西出失行,外国败;其东出失行,中国败” 。此外,《史记·天官书》中还有类似说法云:“五星分天下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6这些占验规则,都反映出在当时的星占家眼中,西方是同以匈奴为代表的外夷具有对应关系7。汉宣帝时派遣赵充国征伐西羌,因嫌老将赵充国用兵过于持重,宣帝尝致书督促,谓“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将军急装,因天时,诛不义,万下必全,勿复有疑”。曹魏张晏注云:“五星所聚,其下胜。羌人在西,星在东,则为汉。”8所谓“五星”,自然包括太白金星,金星与其他四大行星汇聚于东方,当然是要发生在太白晨出于东方这段时期之内。这一实例可以进一步说明,对于统一的中原王朝来说,太白出自东方,才对自己有利;反之,若是出于西方,则只能有利于西北塞外的戎狄。

事情的严重性还不止于此。秦始皇三十三年这次派蒙恬统领重兵大举北伐匈奴,除了开拓疆土以确保北边安宁之外,还有一项很特别的触发因素。这就是在这前一年,始皇帝嬴政为享度无疆长寿,“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燕人卢生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对于正梦想亿万斯年的秦始皇来说,这实在是一种致命的威胁。正是因为担心西北边塞之外的胡人灭掉他奋力建造的大秦帝国,才采取先下手为强的办法,

1《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页258。

2《史记》卷二七《天官书》,页1347。

3 清姚范《援鹑堂笔记》卷一五,页9b。案原文“祠”字讹作“洞”,此据上下文义径改。

4清王昶《金石萃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卷四《峄山刻石》,页1a。

5《史记》卷二七《天官书》,页1347。

6《史记》卷二七《天官书》,页1325,页1328。

7案《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唐张守节《正义》(页1348)引《星经》云:“太白在北,月在南,中国败;太白在南,月在北,中国不败。”所说中国与外夷的方位关系,虽然是南、北对立,与东、西相对者略有出入,但正如前引《史记·天官书》本文所说:“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为阳;……其西北则胡、貉、月氏诸衣旃裘引弓之民,为阴。”南与东同属中国所在的阳国,而北与西同属胡、貉等族居处的阴国,此太白在北抑或在南,实质上亦犹如其在西或者在东。

8《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并唐颜师古注引曹魏张晏语,页2981。

“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1。也正是基于这种对胡人亡秦的深切忧虑和恐惧,他才在蒙恬进军节节取得胜利的同时,下令“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以防秦人这种习惯性祠祀活动,反而给自己招来灭顶之灾。美国学者卜德(Derk Bodde)曾经以为卢生奏录“亡秦者胡也”图书一事的真实性至为可疑,且无端揣测这很可能是出于对秦始皇的憎恶而妄自窜入的瞎话2。若是能够理解秦始皇“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的内在涵义,并以之与卢生奏录图书事相互参证,再对比一下太初元年西伐大宛时,汉武帝令“丁夫人、雒阳虞初等以方祠诅匈奴、大宛”的做法3,以及征和时谋击匈奴,“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且谓“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的情况4,卜德其人或许就不会萌生这样奇特的想法了。

影印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之《陇头吟》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史记·秦始皇本纪》之“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这句话,语义清晰,其实并没有什么错讹或费解之处,既不宜像中华书局点校本那样以“禁不得祠”为句,也不能

1《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页252。

2 Derk Bodde, “The State and Empire of Ch’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 ol. I, Ed. by Denis Twitchett and Michael Loew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1986, p 79, p 97.

3《史记》卷二八《封禅书》,页1402。

4《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页3913。

像杨宪益等人那样以私意增改文字,在“禁不得祠明星”处句断。昔清人顾炎武曾颇为感慨地讲道:“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晨’,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1此等情形,实则与唐朝始设“私习天文”之禁而在律法中明确规定私家不得拥有“天文图书”具有直接关系2。就此太白金星的情况而言,如李唐时王摩诘尝有诗句云:“长城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3所说夜看太白,便是属于不明金星出没时刻所随意敷陈出来的谬误4。司马迁身隶天文世家,复以考究天人之际以通解古今之变为己任,自宜郑重记述秦始皇这一因应天象的举措,而后世学人,难以正确解读太史公此文,甚至削足适履,正是缘于未能清楚知晓相关天体运行知识。其实,当年司马温公撰著《资治通鉴》,对这一纪事弃而未取,恐怕也是因无法通畅解读而只好加以回避5,没有意识到此事清晰显现出秦始皇对待匈奴,在骄横气势和凌厉兵锋背后所潜藏的惶恐心态,正宛如一面昭明镜鉴。

2010年9月24日记

刊《文史》2012年第2辑

1清顾炎武《日知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影印清道光十四年刊清黄汝成《日知录集释》本)卷三〇“天文”条,页2203。

2唐官修《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影印宋刻本)卷三《职制律》,页4b。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北京,中国书店,2008,重刷民国徐氏退耕堂刻本)卷九《职制》上“收藏禁书及私习天文”条,页26b。案清同治年间,恭亲王奕?曾阐述天文知识之演变大势云:“古者农夫戍卒,皆知天文,后世设为厉禁,知者始鲜。我朝康熙年间,特除私习天文之禁,由是人文蔚起,天学盛行,治经之儒,皆兼治数,各家著述,考证俱精。”因知天文之学,系与顾炎武氏并世复兴,而援之破解疑难史事,尚有所不足。奕?说见清陈弢辑《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上海,上海书店,1985,影印清光绪元年刊本)卷五恭亲王《酌议同文馆章程疏》,页36b。3唐王维《王摩诘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影印宋蜀刻本)卷一《陇头吟》,页6a。

4案孔颖达等撰《毛诗正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影印日本杏雨书屋旧藏南宋刻单疏残本)卷二〇《小雅·大东》(页223),就已经弄不清楚金星的出没规律,以为“启明是太白矣,长庚不知是何星也。或一星出在东、西而异名,或二者别星,未能审也”。至南宋建阳书坊所刻《纂图互注毛诗》(台北,故宫博物院,1995,影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刻本)卷首《毛诗举要图》(页2b),竟谓“启明者,辰星也,位生于北而先于东,启明之谓也;长庚者,太白也,位主于西,长庚之谓也,而朝夕迭见”。对星象的认识,愈加错乱。此等经书,唐宋间人类皆幼而习之,所作疏释既已如此暗昧,词人骚客舞文弄墨,自然难以切合实际。

5案明人严衍弄不明白个中缘由,在所撰《资治通鉴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影印清光绪二年盛氏思补楼活字印本)当中(卷七,页638),依据皇甫谧的错误理解,为《通鉴》补入“彗见西方”四字,实则徒增新的谬误,还不如司马光之避而不录,要更显稳妥一些。

专题训练: 板块综合(一) 中国古代史

板块综合训练(一)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南京调研测试)魏晋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中说:“……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维,以成磐石之固;宗庶杂居,以定维城之业。”该观点主张()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 解析:选B。“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维,以成磐石之固”指的是分封诸侯,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2.(2019·汕头二模)下图为春秋后期吴国属地淹城的平面图,该城的设计规划突出体现了实用价值。该图反映了春秋后期() 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B.皇权至上的观念逐渐形成 C.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政局 D.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出现 解析:选C。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吴国的淹城由外城、内城和子城等组成,在外城之外有护城河和外城城墙,在内城外有内城护城河和内城城墙,在子城外有子城城墙。结合春秋时期战争频仍可知,这是为了战争的需要设计的,体现了防御的价值,故选C项;从图中看不出其与经济有关的设计布局,排除A项;皇权至上的观念是在秦朝以后形成的,排除B项;从图中看不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体现不出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 3.(2019·济南二模)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A. 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 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 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 解析:选D。九卿是国家的行政机构,但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等都是主要处理皇家事务的,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色彩,故选D项;九卿的职责分工表看不出国家是否统一,排除A项;官僚政治是在中央对官员的选拔和任命的基础上建立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贵族血缘和世袭基础上的,九卿的任职来源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制度,无法判断是否强干弱枝,排除C项。 4.(2019·滨州二模)下表为西汉丞相出身表 这反映出西汉时期(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C.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弱D.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 解析:选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丞相任用由以功臣、功臣子为主转变为以掾史文吏、经学之士为主,经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表现,这主要反映了儒学政治影响力的增强,故选D项;材料主要涉及西汉丞相出身变化,无法从整体上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也并未体现丞相权力的变化,排除A、B两项;根据材料可知,外戚宗室任丞相数量较少,排除C项。 5.(2019·重庆二模)唐玄宗时简选翰林学士入值内廷,承命制诏书敕、批答表疏。德宗时翰林学士陆贽常参与机要,时人“目为内相”;穆宗时宰相李逢吉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常排抑之”。由此可知,唐代翰林学士之设() A.提高了行政效率B.加强了监察机制 C.保证了决策质量D.牵制了外朝相权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参与机要的陆贽被看作“内相”、李绅敢于“排抑”大权在握的宰相,这都体现出受到皇帝重用翰林学士对相权进行牵制,故选D项;材料体现出受到皇帝重用翰林学士对相权进行牵制,但材料并未涉及减少手续,提高效率,排除A项;监察机制是指对机关或工作人员的监督(督促)考察及检举,与材料主旨皇帝重用翰林学士对相权进行牵制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皇帝重用翰林学士对相权进行牵制,与保证决策效果及提高决策质量无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谈(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谈 记得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师兄师姐们是这么对我们说的:“你要想以后继续做化学,要不然就不修双要不然就修数双。你以后要想转行,就去修经双。”现在想起来,这样的说法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正确的,是有道理的,但我从现在看来,总有种深深的不安感。最近在审查校外双学位报名同学的资料,很多同学在个人陈述这一栏里都是这么写的,诸如“经济学是当今社会的第一学科”、“我从小就特别热爱经济学”、“我在我们学校修读了 XX 经济学课程, 从此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云云。我并不是要对这些想法有什么否定,但我只是想要说,大家想要修读经济学双学位,到底只是随大流呢,还是真是如上所述,“对经济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更有很多学校的主修专业就是经济的、金融的,想要来报考双学位,当然这些人是不具备报名资格条件的,但是,我想表达的东西应该不需要明说吧? 我肯定不是要劝退,只是希望大家在做出选择之前多想清楚。就我个人而言,我承认,我大一时就属于浑浑噩噩地随大流报了经双,一直那么水水地学着,直到大三快结束时决定放弃化学了,才开始对经济学有了点真正的了解。即使是现在,要问我对经济学有兴趣吗,我真心说不清。但是至少,我觉得学习经济学能让我感到自身的知识储备增长率远高于学化学时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经济学毕竟是一门社会科学,这个社会所发现的任何现象其实都可能纳入经济学的范畴,因此你需要里了解掌握有关你身边的任何事情,这样你就不能将自己局限于某个狭小的领域。而理科的学习,最终的归宿大多是在某个小领域努力钻研以求突破(当然对于真正的牛人来说学什么都是相通的。我喜欢这种每天都在学习,都能有新收获的感觉。 经双能给你提供的,就是这么样一种视角。虽然考虑到这样一个项目在全校的覆盖范围如此之广,因此不可能全部设置那种阳春白雪式的课程,但即使是那些并不需要太深的知识储备就能够理解的课程,也会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给你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式,诸如我上过的法律经济学、“人文与社会”跨学科讲座,以及旁听过的大国国家发展战略,都是这么样的一些课程。当然还有一些理论性非常强,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如每学期考试下来都会哀鸿遍野的计量经济学,以及我旁听过半个学期最后因为只是上课干听课下没有花时间研究而跟不上的金融计量,都是这样的课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作者: ————————————————————————————————日期: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创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此到建国的那段时期,大致可以作为近代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创期。张荫麟、邓广铭、蒙文通、陈乐素、张家驹等人是宋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到1979年,宋史研究在中国古代史各断代史的研究中,总体上而言是较为落后的。从1980年开始,宋史研究快速发展,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但是至今仍有许多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严耕望先生在其名著《治史三书》里谈到,宋史是青年史学研究者可大展拳脚的园地。《治史三书》作于七十年代,三四十年过去了,虽然宋史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但是严耕望先生的话在今天大致是不差的。 中国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学术机构,最大的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研究会秘书处现在挂靠河北大学;另有2010年刚成立的岭南宋史研究会,其秘书处挂靠暨南大学。 本文主要介绍现在招收宋史研究生的院校及导师的情况,稍带介绍该校宋史研究早前的 发展状况。需要说明的是,所介绍的导师,大部分是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导师,但也有部分导师主攻宋史,不在古代史专业招生,而在别的专业招生,如在历史文献学或专门史等招生。某学者若是硕导,都会加以说明,若没有说明则默认是博导。下面介绍宋史院校的分布。 1.北京大学 北大的宋史研究由邓广铭先生开创,他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的创会会长。今天北大历史系治宋史的学者有邓小南(邓广铭先生的女儿,宋史研究会现任会长)、张希清(近几年已没招硕士)、赵冬梅(硕导)、刘浦江(专攻辽金史兼及宋史)。北大的宋史研究主要做政治文化史、政治制度史。 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宋史的学者有包伟民、李全德、皮庆生。包伟民,现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曾在浙大历史系任教多年,2009年秋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旋即任人大2010年成立的唐宋史研究中心主任。包伟民学术专长在于宋代社会经济史。本科和硕士均就读于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硕士期间师从徐规先生,后北上北京大学,投入邓广铭先生门下攻读宋史获博士学位。李全德,师从邓小南,宋史方向的硕导,主要研究宋代政治史;皮庆生应该有带硕士(存疑),研究方向为宋代民间信仰、礼制和文献学。 3.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宋史的学者有游彪。游彪是河北大学的硕士,师从漆侠先生;中国社科院的博士,师从王曾瑜先生。199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撰写博士论文,指导教授是日本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考研 CCER毕业去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考研CCER毕业去向姓名去向 梁民俊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张彤汉唐证券 张鹏飞硕博连读 蔡辉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张晓华光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陈政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陈秋霖读博 黄异花旗银行上海分行 陈仪出国 焦云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郭国栋上海湘财证券 雷蕾UniversityofWashington,经济系 黄志刚宝洁 李雪明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蒋承经济中心读博 刘嵘摩根斯坦利

李宏霞香港大学 莫倩未定 李俊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 阮峥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 李可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 宋红海花旗银行(香港) 李凌峰国家烟草专卖局 万定山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李韶瑾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EconomicsDepartment 王格玮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 李岩工商东亚 王惟OhioStateUniversity(未定) 彭云峰国家信息中心 吴华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徐锡龙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许飞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赵冬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余海丰红塔集团(北京)

郭美新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岳庆媛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BusinessSchool) 何英华ColumbiaUniversity 张乐深圳招商证券 李雪MarylandUniversity 邓玥未定 刘晖中国工商银行 吴栋MarylandUniversity 邱天麦肯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赵鹏飞宝洁 杨连成北京埃森哲 段晨菊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古代史专项练习题

中国古代史专项练习题 1、以下表明夏朝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史实有:①私有制的产生②奴隶和奴隶主阶级的分化③禅让制为王位世袭制所取代④监狱、军队、管理的产生和设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2、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历史的进步,主要依据是 A、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更有利于社会大多数成员实现自身的价值 B、奴隶社会的社会成员之间更加平等、和谐 C、原始社会末期大规模屠杀战俘的现象基本消失,奴隶主阶级富有人性 D、运用国家权力保护私有财产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史学界把“商汤伐桀”和“武王伐纣”的斗争称之为“汤武革命”,予以充分肯定。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其领导的斗争代表了广大奴隶和平民的利益 B、汤、武本身就是奴隶或平民 C、斗争解放了奴隶和平民 D、斗争推翻了暴政、解放了生产力 4、东周和西周时期的最大不同点是: A、都城位置 B、疆域版图 C、周王地位 D、生态环境 5、关于春秋列国之间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尊王攘夷” B、主要在大国之间进行,小国没有卷入 C、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 D、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没有丝毫的积极意义 6、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学术文化却异常活跃,科技成就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其原因主要在于: A、各诸侯国统治者重视学术文化的发展 B、广大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 C、与境外各国的文化交流的频繁 D、社会大变革推动学术文化的发展 7、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与此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灭六国是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确立的必要前提: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促进了秦朝国力的发展,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C、长城和灵渠的修建表明中央集权制有利于集中国力进行大型工程建设 D、六国的灭亡表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已经形成

考研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_提纲式_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提纲式) 一、基本概况 一)起止时间;(识记) 二)都城:(识记) 三)疆域:(识记) 四)重要君主:(总结,见附文) 二、政治状况 一)制度(魏晋南北朝除外) 1、官制(分为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 1)先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略) 2)秦汉:皇帝、三公诸卿、郡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皇帝独尊,大权总揽 ②丞相(行政,出将入相,万担)、太尉(军事,秦虚位,万担)、御史大夫(掌奏令、监察,副相,五千担) 诸卿(分掌政务:奉常—礼仪,廷尉—刑法,典客—少数民族)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君臣共治天下”、“有封驳、谏争之权”,能开府、有属官机构“十三曹”(长官的奉禄千担,相当于县令,而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台”六百担)。隋朝前,权臣篡位史不绝书。] ③郡县长官(郡守、县令/县长),皇帝直接任免;县下设乡、里。 刺史制度(行监察权,“州”作为监察区;东汉增加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变为“州、郡、县”三级制)3)隋唐三省六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①尚书省(执行,下辖六部)、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 吏部(官员考选任免)、户部(户口、财税)、礼部(礼仪、教育)、兵部(军政)、工部(建设)、刑部(刑法) [六部长官为“尚书”] ——独相→群相、分权制衡。唐初左、右仆射(尚书省)及中书令、侍中(门下省)并为真宰相,左仆射居首;政事堂为宰相议政之处(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先设在门下省后设在中书省。“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皇帝加授的,便于从中级官吏中选拔亲信以分相权,不受资历限制;后来尚书仆射也需加授后才能进政事堂议政、成为真宰相。中唐始置枢密使,宦官为之。 4)宋朝两府三司、漕宪帅仓诸监司——铲除藩镇割据,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①中书门下(政事堂,“政府”,民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院(“枢府”,军政、调兵,枢密使)(集中军权、“强干弱枝”)、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财政,三司使“计相”) ②(节度使成虚衔)知州由京遣(朝官)文官担任、通判牵制,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使、安抚使、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史综合三(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三) 一、选择题 1.下面对青铜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 B.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C.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 D. 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只有实用价值没有艺术价值 2.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A. 铲形币 B. 刀形币 C. 圆形方孔半两钱 D. 蚁鼻钱 3. 端午节即将到来,相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精神,融汇成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位诗人是() A. 屈原 B. 贾 谊 C. 王船 山 D. 曾国藩 4. 来中国唐朝留学,曾经在扬州为官的崔致远来自于() A. 新罗 B. 日 本 C. 意大 利 D. 印度 5.隋唐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最主要的一点是() A. 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 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C. 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D. 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6.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 秦始皇 B. 齐桓

公 C. 启 D. 禹 7.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A. 山东 B. 浙 江 C. 福 建 D. 广东 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以下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①设置丞相②建立厂卫特务机构③设立军机处④制造文字狱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9.下图是10世纪中期的中国地图,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定都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由契丹人建立的政权是() A. 辽 B. 北宋 C. 西 夏 D. 吐蕃10.下图材料中的“吾”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 宗 C. 武则 天 D. 唐玄宗 11.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在()

中国经济学界的各派别:清华、北大、社科、南开、武大

中国经济学界的各派别:清华、北大、社科、南开、武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派别。经济学界当然也有派别,之所以叫派别必然有其特点。 今天先从清华派说起。 清华派的特点是祖宗打下的基业庞大,同其他院系相比大有骆驼与马之比。但是其历史短暂,除了民国老字辈陈岱松名扬江湖之外,目前尚无厉以宁(北京大学)、吴敬琏(国研中心)等老一辈学术上的掌门人。 在经历过一长段时间的沉寂后,时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在1984年正式创立经管学院,并一直担任院长到2001年。此时的经管学院才算新中国成立后,清华真正建立的自己的经济学院,朱镕基作为首任掌门,名满江湖。 朱镕基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后来又位居总理之位,使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在成立之初就在资源上有无人能比的优势。由于强大的人财物,尤其是和政治资源的关联,使得经管学院在经济学领域进入第一梯队。 清华经管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国际化程度较高,海外教授多,授课英文程度高,国际交流频繁,有较好的国际视野。另外一个特点是学院不仅有经济更有管理,也更加务实,这一点同隔壁学院的国发院截然不同。 在1994年,也就是学院成立10后,朱镕基已经成为国务院

副总理,他提出要将学院建成世界一流经管学院,江湖气势无人能比。朱镕基建立起这个门派后,在2001年卸任,第二任院长是赵纯均(2001年-2005年)、第三人院长是何建坤(2005年-2006年,常务副校长职兼任院长),2006年10月钱颖一出任院长至今。 赵、何二人时代可以算稳定过渡时代,其知名度远远不如第四代掌门钱颖一。钱颖一自接任掌门后,地位稳固延续10年至今,且在其管理下,经管学院的力量与日俱增,同朱镕基时代比,学院和影响力均大大增强。 经管学院有两个金字招牌,一个是朱镕基,一个是朱镕基在2000年推动下成立的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成立。此顾问委员会在国内尚属第一,无人能超越。由于顾问委员会囊括了世界和中国的政治大咖和企业大咖,能受到总理级别接见,也是清华大学的殊荣,其他无任何院校有此能力。钱颖一可以说是在首任掌门开辟的道理上,走的很稳很好,将顾问委员会确实做到了当初设想的水平。 正是由于清华经济和管理的混合,使得清华的经济学更为务实可信,但是同时也有其不精的软肋。 钱颖一由于含着金钥匙当上掌门,一直以来有一股傲气,藐看天下。他1956年生于北京,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提前)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哈佛大

2011年北京大学CCER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宏观)

育明教育 【温馨提示】 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2011年北京大学CCER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宏观部分: (每题25 分,四题选三题) 1.说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Marginal Product of Capital,MPK )与投资需求(Investment Demand )之间的关系。 2.媒体常说食品(或任何个别商品)的价格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原因。试用货币供给与需求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来评论前述结论。 3. “中央银行决定利率”与“借贷市场决定利率”两种说法,究竟何者正确? 4.党政府支出(G )永久增加,同时定额税(lump sum tax )也增加时, a )若G 是可以替代个人消费(例如公园)时,GDP 会如何变化? b )若G 是有生产性(例如有助于生产的公共服务)时,GDP 会如何变化? 育明解析: 1.答:t期投资It=KD.t-K.t-1(1-d),KD为意愿资本存量,d为折旧。而MPK(K)-d=1+r,r为实际利率,证明略,使该式成立的K即为意愿资本存量KD。MPK上升,意味着资本K上升才能使上式成立,意愿资本存量KD 上升,投资需求上升。MPK下降同样论述。事实上MPK的变动,使得投资需求线I(r)发生平行移动。

2.答:该说法不恰当。 货币需求方程M=P*L(R,Y)R为名义利率,Y为产出。猪肉价格上涨不影响生产Y,因猪肉是可替代品。故也不影响商品市场出清,不影响r, R。而货币供给M给定,故不影响价格水平P,从而肉价上涨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现实中通胀是因为,**爱民为稳定社会而发行货币进行补贴,使M增加才有通胀。 3. 这个题目,授课老师有两个版本。 1).利率由央行决定,利率由借贷市场决定是否矛盾? 2).利率由商品市场决定,利率由借贷市场决定是否矛盾? 这次考的是1, 据说经双期中考出过2). 答案一句话,央行决定名义利率R,市场决定实际利率r,差个通胀Pi. 4. 答:1)有消费性a: 若**支出多1单位,dG=1 家户税收有财富效用每期-1,消费dC=-1 家户得到a单位效用,长期下每期财富效用多a单位,使消费增加a单位,dC=a 同时公用消费品的替代效应使家户私人消费少了a单位,dC=-a 总的来说dYd=dC+dG=0, 长期消费性支出对生产总值无影响 2)生产性b: 若**支出多1单位,dG=1 家户税收有财富效用每期-1,消费dC=-1 产出dYs=b, 财富效用b单位,消费dC=b 总消费变化dYs=dYd=dC+dG=b, 这时生产总值上升。 若考虑家户的总财富效用使dC<0,从而导致劳动供给增加,dYs与dYd有进一步增加。 举例说明消费性a: 若**支出多1单位dG=1, 提供1单位公共品。个人愿减少a单位私人消费保持福利不变,把这省下的a单位留下交税还不够,要补交1-a单位,这时私人消费又少了1-a单位,总计私人消费减少1单位,dC=-1,所以dYd=0. 这样解释的好处还在于处理**暂时增加支出更好理解。 《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 (一)名词解释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育明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题专项训练3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编选张书林 12 分开放题每题10 分钟做完,每次训练2 题20 分钟做完,自己批改,也可请老师批改,计算平均分,总结经验教训。 5。(2016 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 年,经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加工和创造,已从一 个简单的故事不断丰富、完善并发展成为一部部文学著作。下表是白蛇故事演变历程中不同文本对主要人物白娘子、许仙、法海艺术形象的描写 ——摘编自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等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人物,提取其艺术形象演变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3 答案 编选张书林 5。(2016 全·国卷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北大考研-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秦雪征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秦雪征 秦雪征 秦雪征/XuezhengQin经济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地址(Add):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20室,100871 电话(Tel):+86(10)62757237 传真(Fax):+86(10)62754237 电邮(Email):qin.econpku@https://www.doczj.com/doc/0e7064612.html,接待学生日星期一下午14:00-17:00(请提前发邮件预约) 教育背景/EDUCATION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经济学博士2009 Ph.D.inEconomics,StateUniversityofNewYorkatBuffalo,2009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经济学硕士2005 M.A.inEconomics,StateUniversityofNewYorkatBuffalo,2005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学士2002 B.A.inEconomics,PekingUniversity,2002 工作经历/EMPLOYMENT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师(2009-2012)副教授(2012-至今)SchoolofEconomics,PekingUniversity,AssistantProfessor(2009-2012),AssociateProfessor(2012-pr esent)北京大学卫生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研究员2009-至今HealthEconomicsandManagementInstitute,PekingUniversity,ResearchAssociate,2009-present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兼职讲师2007 StateUniversityofNewYorkatBuffalo,AdjunctLecturer,2007美国纽约州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助理2006-2009 NewYorkStateCenterofExcellenceonHumanCapitalandEconomicDevelopment,ResearchAssistant, 2006-2009 研究领域/RESEARCHINTERESTS卫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HealthEconomics,LaborEconomics,AppliedEconometrics 讲授课程/TEACHING本科课程:应用经济计量,专业英语,经济学原理UndergraduateCourses:AppliedEconometrics,EnglishforEconomicsMajors,PrinciplesofEconomics 研究生课程:高级计量经济学,高级卫生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前沿GraduateCourses:AdvancedEconometrics,AdvancedHealthEconomics,FrontiersofModernEconom icResearch经理人课程:管理经济学,中国经济转型,医疗政策与改革ExecutiveCourses:ManagerialEconomics,China’sEconomicTransition,HealthCarePolicyandReform 学术论文发表/REFEREEDPUBLICATIONS秦雪征,尹志锋,周建波,孔欣欣:“国家科技计划与中小型企业创新:基于匹配模型的分析”,《管理世界》,2012年第4期。秦雪征,周建波,尹志峰:“中小型制造企业创新特征分析:基于德阳企业调查数据”,《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4期。秦立建,秦雪征,蒋中一:“健康对农民工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8期。秦雪征,洪波:“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基于道德风险的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8期。秦雪征,刘国恩:“医疗保险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2期。秦雪征,郑直: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

————————————————————————————————作者: ————————————————————————————————日期: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 【教材】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篇参考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2008年考研试题

2008年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考研真题 【微观】 1简答 a瓦尔拉斯均衡和纳什均衡的区别 b逆向选择的意义,如何解决 c何为“公共地悲剧”,如何解决 d何为福利学第二定理,只有所得税能否成立 e利率为正时,朝四暮三优于朝三暮四对吗? 2 u=x1^(1/2)+x2 v=1+u^2 p1,p2,m 求两种情况最优消费量及间接效用函数 3假设养猪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需求量q=D(p)。弹性e(p)=pD'(p)/D(p),长期均衡价格为c,供给量为D(c)。某时猪遭遇综合征疾病,一部分死亡,使供给量变为(1-ε)D(c),ε小于1大于0。假设价格弹性e(c)大于-1,ε非常得小,求证,全国养猪业的总收入不会减少。 4工资w,产量q 工人效用u(w,q)=w^(1/2)-kq(k>0) 企业利润π(w,q)=q-w a求完全竞争时的均衡支付(w*(k),q*(k)) b两类工人k=1,2,企业无法辨别,那么两类工人的均衡支付是分别为(w*(1),q*(1)),(w*(2),q*(2))对吗? 【宏观】 1竞争市场中单个企业生产函数Y=AK^(α)L^(1-α),A=BK^(γ),K^(γ)时市场中总资本的外部性,Y/K为常数,B、K、L的增长率分别为gB,gK,gL,求增长率的关系2用IS-LM封闭经济,论述在t时期由于未预期的货币供给变动使得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如何变动,价格水平缓慢调整至长期均衡,比较t期和t-1期的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3在商业循环中,私人消费相对变化率远远小于投资的相对变化率,说明原因。中国的实际数据是否符合以上描述? 4有人认为利率由中央银行决定,有人认为利率由借贷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说明两句话的关系如何 5国际金融中,说出汇率、资金流动、货币主权之间关系,美国、中国、香港各是什么情况?

部编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司马迁传》中,称赞《史记》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反映了() A.《史记》题材多样B.司马迁史德高尚,公正记事 C.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D.艺术价值相当高 2.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公元916年建立起庞大帝国,它的建立者是 A.颉利可汗B.耶律阿保机C.皮罗阁D.铁木真 3.“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出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朽,社会混乱的的状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分封制的推行B.焚书坑儒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D.黄巾起义4.唐朝国势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A.黄巢起义B.五代十国C.安史之乱D.藩镇割据 5.“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下列封建王朝中结束了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有 ①秦朝②西晋③隋朝④元朝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学而优则仕”(注: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是我国古代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以下能体现这一原则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推恩令D.科举制 7.为进一步强化军权,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的皇帝是 A.明太祖B.建文帝C.明成祖D.明熹宗 8.历史课上,小华问小东:“‘暴君’是什么意思?”小东得意地说:“‘暴君’是指统治极度暴虐腐朽的统治者。”下列君王中不属于暴君的是 A.夏桀B.商王汤C.商纣王D.周厉王 9.历史上,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300多年的政权分立局面,于589年重新完成统一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晋C.隋朝D.元朝 10.隋朝作为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是 A.581--618年B.589--618年C.581--600年D.588--618年

中国最具影响力10大经济学家北大占4人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评选揭晓 由《世界商业评论》评选的200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于10月18日正式揭晓,香港大学张五常教授名列榜首,英年早逝的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名列第二,而被称为小股民代言人的郎咸平教授排列第三。林毅夫、吴敬琏、厉以宁、张维迎、茅于轼、樊纲、邹恒甫等七位教授也共同名列榜中。值得关注的是,前三位经济学家均毕业于美国名校,受过系统的西方经济学训练。 在中国,被称为“经济学家”(Economist)有5000人,然而,能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经济学者不超过100人,而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应该不超过10人。目前而言, 中国经济学家在国际经济学界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他们的观点目前处于边缘状态, 世界主流媒体很少关注中国经济学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主要原因不是中国人不聪明或中国经济规模小, 而在于中国经济学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落后,经济学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本科生带博士生的现象比较普遍!就经济学教育而言,中国甚至还远远不如经济非常落后的印度,英语优势使得印度大学生可以尽快尽早地阅读西方经济学原著。要改变经济学家“数量多,质量次”这一客观现实,中国经济学界至少还要努力15-20年! 中国经济学家的言论观点事无巨细地影响着经济学的发展、国家大政、行业发展和市民生活。其中还不乏一些经济学家明星,他们观点独到、语言犀利并充满人格魅力。而我们最关心的是哪个经济学家的学术观点站在世界的前沿?谁是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家? 谁是最受争议的经济学家?谁是商务生活中最有权威的风向标? 为此,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主编的《世界商业评论》对500位经济学人、财经记者、高级经理进行了专门调查,经过https://www.doczj.com/doc/0e7064612.html,世界经理人网站网友投票,从15位候选经济学家中选出“ 200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评选指标包括3个方面: 学术影响力(60%)、经济影响力(30%)、社会影响力(10%)。学术影响力主要考察在候选人在国际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被引用次数;经济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对经济增长、经济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社会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知名度以及话语可信度。详细分析报告将刊登在《世界商业评论》今年第11期上。世界经济学人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0e7064612.html,还将为每个经济学家建立个人网站,以方便经济工作者学习和查阅。 《世界商业评论》以翻译和报道世界级商学院教授、世界级企业CEO以 及世界级经济学大师的文章为主,揭示企业在管理中成功或失败的策略,同时从全球最具权威性财经和管理出版物中萃取领先管理思想和财经话题。《世界商业评论》忠实读者为高级经理和经济学人。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课程类别校级优秀□省级优质□省级精品√国家精品□项目主持人丁毅华 课程建设主要成员赵国华、吴琦、熊铁基 中国古代史是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以内容丰富、资料浩繁、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历史悠久为基本特色的学科为依托的课程。 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历史文化学院是国学大师钱基博、张舜徽等曾经执教的学院,他们是我院中国古代史课程建设的开创者。现仍在工作岗位上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熊铁基教授也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史学家。我院的《中国古代史》课程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雄厚的实力。近20年来,老中青几代人又不断努力,使学科建设水平、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成为一门有实力、有特色的课程。 本课程受到国家、地方和学校的支持和扶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国家级文科人才培养基地。本课程1991年被列为学校第二批重点建设的校级主干课程,1993年经过评估验收,被评为优秀。1994年12月,被评为湖北省普通高校优质课程。1997年、2002年又两度被评为湖北省普通高校优质课程。2004年,经过严格的评审,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湖北省教育厅文件,鄂高教[2005]4号)。学校对于本课程有显著的投入,课程的建设、改革一直在进行。与此同时,本课程在历史文学院的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担任课程负责人的是丁毅华教授。 丁毅华,硕士研究生学历,1982年起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工作。曾多次获得校级教学优秀奖,并主持过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并获省级奖励。参加了八卷本《湖北通史》的撰写,承担其中的“秦汉”一卷,1999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分别获得湖北省、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部分收入《丁毅华史学论文自选集》,2002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治学严谨,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对教学研究关注和投入多,所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已有多篇公开发表。 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是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目前在岗教师共9人,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在这支队伍中,有老一辈的历史学家熊铁基教授(博导),也有中青年博导、博士。多年来,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已形成良好的教学梯队。 熊铁基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秦汉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出版了多种专著,如《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秦汉官制史稿》(与安作璋合著,齐鲁书社1984年)、《秦汉军事制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汉唐文化史》(湖南出版社1992年)、《中国老学史》(与马良怀、刘韶军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秦汉文化志》(《中华文化通志》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二十世纪中国老学史》(与刘韶军等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等,长期担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已经成为知名的史学家。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含解析)新人教版

、选择题 1. 太庙和社稷坛分别象征着( ) A. 祖先和国土 C. 上帝和祖 D. 国土和皇帝 2. (2017·荆门)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施是( ) D. 造船技术高超 4. “说凤阳, 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 荒。 皇帝”指的是( A. 唐太宗 5. 想了解中国 17 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A.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 书》 D. 《唐本草》 6. 清朝中期中国明显落后于世界,根本原因是( ) A. 清朝实行闭关政 策 B. 清政府实行残酷的文化专制政策 C. 西方国家发展迅 速 D. 清朝社会制度的落后 明清时期 C. 明成 D. 明太祖 B. 国土和祖 明政府采取的措 A. 派鉴真东渡日本 B. 派郑成功驱逐荷 C. 派张骞通西域 D. 派郑和出使西洋 3. 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明初国力强盛 B. 海上交通发 C. 指南针的应 这段凤阳花鼓词中的“朱 B. 元世 B. 《本草纲 目》

) A.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 关 至临洮 C. 东起鸭绿江,西至临 洮 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11. 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 外夷货物以通 有无。”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 ) C. 只是禁止对英贸易 1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B. 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都是清朝修建的 C. 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时 D. 故宫修建于明朝,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13. 在闭关政策下,清政府开放的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是( ) A. 台州战役 B. 雅克萨战 役 C. 尼布楚战 役 D. 乌兰布通战役 8. 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相配合的科学家是 ( ) A. 贾思勰 B. 李时 珍 C. 宋应 星 D. 徐光启 9.600 多年前,率领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中国航海家是( ) A. 卫温 B. 郑 和 C. 戚继 光 D. 郑成功 ) 7. 在康熙帝的御驾亲征下,清军取得了对噶尔丹叛军胜利的战 役是( 10. 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 起止点为 B. 东起辽东, 西 D. 东起 A. 完全禁止海外贸易 B. 严格限制对外交 D. 对外自由开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