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评改标准及开头升格技巧

作文评改标准及开头升格技巧

作文评改标准及开头升格技巧
作文评改标准及开头升格技巧

任务驱动型作文评改标准

一、适当引用材料并能找到切入点,合理引出并分析观点。--20分

1.引用材料部分是否简洁,是否能抓住要点等。

2.材料与观点是否关系密切,是否能自然衔接。

3.中心观点鲜明准确

二、能多角度,深入分析问题。---15分

1.分论点;

2.分论点是否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是否简洁明了。

四、事例简练、有说服力---15分

五、语言自然、简练、有文采---5分

六、书写正确、端正,卷面整洁---5分

任务驱动型作文---开头升格突破

一、凤头、猪肚、豹尾

开头如凤头,小巧精美;

中间似猪肚,内容充实;

结尾若豹尾,简洁有力。

二、好的议论文开头的要求和注意

1.明确中心论点。梁启超:“文章最要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易动人。”好的开头,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聪明的作者一般会用“因为”“因此”“其实”“只有才能”“由此可见”“故”“我认为:”等词明确突出观点。

2.精巧。简洁是明朗的保证。有的考生在写材料作文时,会把原材料复述一下,这就太罗嗦了。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较多地引述原材料。要语言凝练,短小精悍,力争控制在五行以内,超过六行就要分段。

3.有文采。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设悬念”、“用典故”、“引名言”、“摆问题”、“亮靶子”、“反弹法”等等。形式美是内容美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切不可低估文章开头形式美、技巧美的作用,有了这种美,才能先声夺人,吸引人看你的文章。在这个意义上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4.Δ极力避免

(1)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太慢,写了七八行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

(2)语言粗鄙直白,令人毫无阅读兴趣。

(3)面面俱到,罗里罗嗦,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材料不简练。三、如何让开头提档

(一)阅卷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开头

1、点题精准。

2、语言精炼。

3、有文学色彩(形象性、画面感、诗意)。

4、有文化韵味(历史气息)

5、视野开阔(引用、联想)

(二)考场作文开头的基本要求

1.写1-2段,一段开头,长度控制在6行半左右;

两段开头,首段控制在4行半左右,第二段控制在5行半左右。

2.多用短句和整句,以使语言精炼。

3.点题句一定要准确、精炼。

4.力求有引用、排比或比喻、类比等。

5.力求让语言有形象性、画面感。

6.一定要让语言流畅自然。

(三)作文开头的“黄金母版”

Δ 1.“母板”的基本形式

①“引”(引用诗文名言)+ ②“析”(分析材料点题 + ③提出中心论点)

2.“母板”的基本特点

①见学识,显才情,彰文采,一眼勾魂。

②观点明,语言简,形式新,特点鲜明。

③重现实,重逻辑,不虚浮,掷地有声。

3.“母板”运用的注意事项

①“引”引用的诗文名言要恰当,能与题目、论点相印证,力求新颖,有“陌生”感,能

够亮人眼目,令人悦服。

②“析”,要简洁有力,要言不烦,不拖沓,不啰嗦,单刀直入,不过多引述材料,而是

直接切入进行分析。

4.“母板”运用示例(1)

时代布棋,愿为一子

新时代的年青人:

天地,万物逆旅;光阴,百代过客。你我宛如处于河渚上下,素未谋面,时空两隔。你大概会好奇,我身处一个怎样的时代,我会做出何种选择?

朋友,这是一个棋盘一样的时代,做一枚棋子,是我们这一代的选择,这盘棋,叫中国。

“母板”运用示例(2)

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中言:“美是编年的废除,是对时间的对抗。”诚哉,斯言!只有可以留存过往的美好,并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事物才是真正的美,才有永恒的价值。

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它虽培养出了一代代优秀的学子,现在却因矮小、老旧而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有人主张为了长远发展应将其拆除,有人认为为了纪念辉煌过往应将其保留。而我认为,融古入新,兼古并今,才是最妥善的解决办法。

Δ5.母板运用变式——先“析”后“引”再“提”

信思并行,人生大成

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纷繁复杂,奇幻多变。时而简单,如碧波澄澈,清朗易见;时而诡谲,似飞鸟藏林,潜蛟卧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会以独一无二珠视角欣赏大千世界,纵观世态人情。

诗人雪莱曾动情地写下:“未来永远属于你自己。”怎样看待这个世界,想要度过怎样的人生,关键在于面对人生的态度。

6.“引析法”开头的关键——引用

(1)人物选择要有特色——知而不熟为最佳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近代哲学家:培根、笛卡尔、卢梭、伏尔泰

德国哲学家:康德、黑格尔

西方现代哲学家:叔本华、萨特、尼采、柏格森、海德格尔

(2)非常著名的名句有准确,不可错位

尼采—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雅斯贝尔斯—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3)非典型名言可以通过改变关键词的方式仿用、化用,甚至错位使用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毕达格拉斯

人生做遗憾的,莫过于轻易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柏拉图(4)如果没有把握,可以不说名字,用“西方哲人有言”代替,或者干脆说“读到过这样一句名言”

2018全国一卷优秀作文

三、负者歌于途:与时代的同游

朋友,当你打开这一札信纸,时光轰隆隆地走过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八年。当然,怀着求取“古人之心”的你们可能想不到我写这封信时焦灼的语境。该跟你们说什么呢?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生长环境,我更想不到十八年后“当惊世界殊”的你们又是怎样一番模样;但当我拿起笔的那一刻,我开始相信,那“永是流驶”着的时间和在新世纪的熹微晨光里始渐酝酿的时代之梦,会成为把这封信从我这里送到你们跟前的共同语言。

聊聊我自己吧。我出生于20世纪的最后年头,特殊的时间节点让时代与个人的交汇显得更为明显。在教育这场“无声的革命”开始惠及到祖国一望无垠的黄土时,我的父亲也抓住了机会考上了大学。父亲的个人成功更成为一个家族打破发展际运的天窗的重要节点,也在不自觉中成为我与时代故事的一道前提和伏笔。在一个个诞生机会的年代里,一代代人也都在时光的见证下冲破各自命运,尝试建构不一样的人生可能性。

作为一个“世纪宝宝”,在国家“大事”与我的成长轨迹的交错中我开始成长和丰富。记得2008年自己用颤巍巍的双手把父母给我的100元钱塞进大地震的捐款箱,也记得盛夏里和老家种地的老大伯一起剥着花生、看着电视转播中的盛典,还记得初中在历史课上到一半时停下来,和同学一起使劲地瞪着并不大的眼睛看着太空传来的教诲与奥秘。在这些扣人心弦的时刻,在特定的场合,在激动和自豪的情绪之外,我发觉自己与时代的距离在缩小,模模糊糊地认识到在自己的生活边上,有一群和自己共同分享呼吸的人和归属的群体。海德格尔说:“时间构成一个视域,而在一个视域内部,意义的激发每一次都能够关涉和触及我们。”这些与我擦边的故事,被我的记忆封装起来,也就有了属于自我精神世界的非凡意义。

也正是从某一个时刻起,我发现自己开始触摸这个时代,像《星际穿越》中的小女孩墨菲一样。或许是从新闻、书本的世界中延伸着开始思考,或许是从高中到大学倏然展宽的信息量,或许自觉、或许不自觉。

当然,在触摸中,我得以更深入地认识一项项壮丽成就生于毫末的全过程,见证前人筚路蓝缕的辛苦或无奈;我也开始直面这个时代的理性与非理性,进入公共的生活空间和舆论场域中无法敷衍的道德争议和事态矛盾,也思索着庞杂思想中的颖悟和突围之道,正如汪晖老师在《世纪的诞生》中说的那样:“对(时代)变化的意识,就是这个持续形成和渐变中的矛盾主体对独特的历史时刻、对这一时刻的前所未有的性质、规模和局势的指认。”

当前行的时代列车不止一次地踯躅于发展的坎陷时,当众声喧哗中离经叛道、危言耸听甚嚣尘上夺过话语权的时候,只有这个时代在挣扎中崛起、重生、并在我们眼前书写下的那些真实的故事,那一栋栋在地震后重起的高楼,那从七十年代的《东方红》走来的来自太空的声音,能让我们在话语的博弈中相信,我们所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并非高高在上的华美云彩,而是一步一步从泥淖中拔起脚步然后向前迈进的现实道路,是对时代流转中出现的那些矛盾的步履、那些悲剧的史诗进行一场深刻的关乎我们每个人的“革命”。在人与时代的互奏中,从我们自己开始的发现、相信和盘问,最终执着向前的旅程,会成为我们与这个可能性爆炸的时代同游的美好诗篇的起头。

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提到:“记忆永远属于我们的时代,并与无穷的现在依偎相连。”在过往的一代人那里,“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的信念浇筑我们于这个时代的可行;而我们今天,站在十八岁的节点,站在敞开的时间的大门前,同样也在背着我们的记忆和责任出发,开展一段“负者歌于途”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诞生的不只是物质和机会,而是开启我们自己的思想。

18年后,当你们看到这样一封来源奇怪,去向无指定的信件时,你们未必有对我们的成长和时代成果的同理心,但你们或许会有传承这些时代记忆的信心,有把我们的宝藏接过去继续前行的动力;18年前的“老一辈人”也相信,这种传承会纳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共时性的哲学逻辑。

这趟属于一代人的旅程当然也不可能轻松。但站在十八岁的节点,站在“贴着海浪”般的马路前面,我相信,我和十八年后的你,都会像余华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写的那个最后躺在车

四、把握机遇直面挑战

2035年的青年:

你们好!

我们是庚辰龙年出生的跨世纪一代,你们是沐浴在新时代春风中成长的一代。我们与新世纪的祖国一路成长,你们与中国的新时代一起圆梦。我对我的时代怀有热烈的自信与骄傲,也对你们的时代、我们的未来充满期待。

我们的时代,是把握机遇的筑梦时代。

2008年,奥运的火炬在北京鸟巢熊熊燃起,照亮了运动员们朝气蓬勃的脸庞,点燃了泱泱中华的体育精神;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授课,知识在星际间传递,五星红旗在无垠宇宙中闪亮;2016年水乡乌镇举办世界互联网会议,科技与传统的融合,彰显互联网时代的中华风采。驼铃悠悠,万里丝绸之路横亘亚欧;铁路长长,千里高铁支援异邦弟兄。量子信息、青蒿素……中国科技将经验与实验相结合,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走向世界。命运共同体、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中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普惠全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我们这一代沐浴改革春风,看祖国把握机遇,筑起一个又一个瑰丽雄奇的中国梦。

我们的时代,是直面挑战的克难时代。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无情地夺去几万中华儿女的生命,然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祖国的力量战胜了灾难;2013年,落后偏远的乡村通了公路,扶贫向精准深入推动,全面小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诚然,当今时代我们忧心“瘦肉精”损害了胃,我们耻于“中国山寨”,我们不甘处在全球化制造业的低端,但可贵的是,我们拥有直面挑战的勇气,拥有攻坚克难的毅力,我们必当勇往直前。

你们的时代,是勇于创造的新时代。

2035年,全面小康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幻想。你们这一代,拥有无数的际遇和机缘,也面临艰巨的使命与挑战。不知你们在追求物质文明时有没有“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守得住乡愁”?不知你们在日月匆忙时还记不记得“棋琴书画诗酒茶”的诗和远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书写你们这一代的芳华,这,是你们的新时代。

万水千山,祖国与我们同在。我们与你们,时代不同,挑战各异,但不变的是拳拳赤子之心,是对中国梦的向往与追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当如朝阳,如春风,尽力奔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筑梦圆梦,我们与你们,永远在路上。

跨世纪一代

二零一八年六月七日点评:

该考生从“我们、你们、祖国、时代”四个关键词切入,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时代的发展”关联起来展开思考,巧妙地将“我们的时代”与“你们的时代”两个时代无缝衔接,寄予下一代“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勇于创造”的期望,圆满地完成了代际沟通的写作任务。

行文中,作者能以“世纪宝宝”的身份,从材料中的北京奥运事件思考机遇与筑梦,从材料中的汶川地震事件思考挑战与克难,表达了“我们这一代”与国家一路成长的感悟;从材料中的“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重大规划的落实情况展开思考,表达了对“你们下一代”青年要勇于创造的期望。作者能紧扣材料,运用材料自然灵活,没有生硬拘泥之感。

采用“总分总”式结构,层次清晰。全文语言流畅,能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如对偶句、排比句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全文论述严谨,情感丰富,确为考场难得之佳作。

五、走出孤岛,奔向世界(化用、比喻、对偶)

16世纪英国有位诗人约翰·邓恩曾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引用)青年人不应团于自我的小圈子,当与祖国一起追梦,走出孤岛,奔向世界。(点题)不要蜷缩在自己促狭的世界,当关注祖国的发展,无数的人们都与你有关。

我出生于千禧年,人们称我们为“世纪宝宝”。多年后,我才体会到,这一称谓不仅是祝福,还包含着厚重的期望。2008年我8岁,汶川地震突如其来。我第一次对世界充满恐惧,不知明天与意外哪个会先到来。电视上,我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因为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无论何时遇到困难,四面八方的兄弟姐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我们面前。(正面)

不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听从使命的召唤,祖国需要你的担当与奉献。

二战时期一位牧师曾这样反思自己:“起初他们追杀共产党,我不是共产党,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引用、反面)过于自我其实是在孤立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引用)的古训是说读书人要少参与是非,多钻研学问,而不是教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祖国需要我们的担当与奉献。

不要认为自己的力量渺小,当滴水汇成大海,你就可以改变世界。

2013年,王亚平老师在天宫一号上授课。那年我13岁,我和全校同学一起观看了现场直播。祖国的强大科技深深震撼了我,我暗暗告诉自己,将来也要像王亚平老师一样,为祖国的富强做出贡献。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周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连续引用)他们的成就我们遥不可及,但他们的志向我辈可以效仿。南美洲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有可能引发美国的龙卷风。我们再渺小,难道还不如一只蝴蝶?请记得你的责任,你不是来适应社会的,你是来改变世界的。(变换人称)

2035年18岁的青年,你已成年,未来已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你有关。(引用)请你走出个人主义促狭的孤岛(比喻),与我辈一起追梦,奔向更美好的世界。(点题)

点评:

这是一篇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范文,也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

1.厚重深刻,别出心裁。此文借用《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首诗,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立意,论述青年应与祖国一同成长,应有责任担当。在众多直接以奋斗、责任、梦想等为立意的作文中卓然独立。

2.古今中外,涉猎丰富。文章论据丰富,显示了考生广博的阅读与深入的思考。开篇先从一

句有争议的古训谈起,继而引出16世纪英国的诗句作为观点。本论部分有二战时期的牧师,有清末民初的革命家,还有蝴蝶效应。古今中外皆有涉及,丰富有力。

3.娓妮道来,诚恳真挚结合个人经历谈感受、说建议。既是说给未来青年的建议,也是对自我的深刻反省。语言真诚,对话平等,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爱国情感和向善向美的气息。

六、前行,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写给2035年18岁的一代人

生于千禧之年,作为世纪之子,我们这一代乘中国发展之风,亲眼见证泱泱大国的崛起和飞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下一代的。当你们打开这封在时光瓶里的信,你们已经成年,成为那个时代的希望,成为新时代中国冉冉升起的旭日。

时代在变,我们几代人的征途都是星辰大海,从“观察世界”到“融入世界”,再到“影响世界”,我们几代青年的任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也更加艰重。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幸福的生活和中国更美好的未来是依靠我们几代人一同奋斗出来的。身为千禧之年出生的新时代青年,我想向十八年后的“再新一代”提出以下三点期待,希望你们不忘初心,坚持征途。

一是关于爱国与使命。有人说,“青年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我们是带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出生的,它就像我们的性别,我们的姓氏,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是我们无法更改的基本属性。我们用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汉字谈论世界,我们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历史倍感自豪。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这样不可抗拒的天灾下,举国上下我们13亿中国人全力抗灾;同年,13亿中国人又一次为北京奥运会上全力付出的奥运健儿们献出热情的掌声。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是闪烁着光芒的爱国情怀。对每个国民而言,爱国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也是再自然不过的认同,更是再基本不过的责任。所以,我希望你们哪怕走过千山万水,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二是关于机遇与挑战。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觉得十八年后,这句话仍然对你们适用。早在2017年,中国网民人数已达7.72亿,十八年后,那将是一个更加立体全面的信息时代,AI会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这是机遇更是挑战。日本科幻小说家谷川流曾经说过:“真正的危机,不是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乘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的浪潮,我希望你们新一代勇于创新与探索,不忘前行。切勿将价值依附于高新技术,让自己缺乏独立的思考,成为“垮掉的信息时代青年”中的一个。

三是关于奋斗与追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奋斗。我们将面对的是市场的盲目冲刷和社会竞争的巨大压力,我们想要更好的生活,向往更丰盈的生命,这离不开我们几代青年人永不止息的奋斗。2020年,我们将实现小康社会,2035年,中国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一员,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奋斗,找到属于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条路,为中国总体前进目标铺平道路。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大城市抑或是小城市,都定义不了你们的价值,唯有你们心中的格局和信念,才能刻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人生不是一道加减乘除的算术题,从来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最优解,对于有理想同时实现自己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你们来说,只要肯奋斗,条条大路皆通罗马。

新一代的青年们,请你们记住,生命的酒杯,不可能总是盛满可口的甘醴,苦酒也是成长的滋味。无论前进的道路是荆棘丛生,还是山重水复,都请不忘初心,踏风前行,因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点评:这篇作文瞄准了今年高考命题的重点,聚焦两代青年的成长和梦想,想法新颖有特色,分三个部分寄托这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殷切期望。文章语言优美又富有时代气息,表明了当代中国青年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七、执国之手,与国偕长

人类迈入新千年之际,正值中国农历庚辰龙年,这一年千万“世纪宝宝”出生,很荣幸我是其中一员。如今,作为第一批“00后”的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十八年风风雨雨,我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而今,站在十八岁的路口,亲自经历了摸爬滚打,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崛起,我有满腔的自豪感和满腹的期待与2035年18岁的一代人说。

人生注定不是坦途,一路的跌跌撞撞让我们更加坚强;国家的发展亦不总是顺风顺雨,灾难却让中国更加强大。2008年,中国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这是会被载入史册的辉煌。但你们也许不会知道,三个月前一场历史性的灾难级的地震在汶川发生。乌云笼罩着颤颤发抖的汶川,多少高楼大厦瞬间被夷为平地,多少孩子刚出生就失去了父母,多少父母未及享受天伦之乐就失去了子女,更有甚者,转眼便成了孤家寡人。大地震毫不留情地撕扯着中华大地,也撕扯着中华儿女的心。梦想被搁置在高处,无人问津。十年后的今天,当初的伤口已经结痂,废墟上重又长出了茵茵绿草,曾经的灾难让其痛不欲生,却又助其涅槃重生。灾难后的中国更加刚毅了,在玉树地震、九寨沟地震时表现得淡定从容;灾难后的中国更加团结了,取下束之高阁的梦想,重新上路,朝着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人要发展就要勇于尝试,敢于挑战;同样,国家要强大也须得勇敢地探索。你们可曾想过,曾经一无所有的中国航天在2013年已进行了“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将近完成,到2017年网民规模已经超过全国人口一半,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每一次零的突破都彰显了中国前进的自信、活力与魄力。

诚然,国家和人一样,是一个整体在运作,每一部分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有别于从前流于形式的扶贫,精准扶贫明确指出,在一部分人富起来的基础上有目标有方法地帮助另一部分人富起来,让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以期在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而在2035年,就是你们成年之际,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亲爱的你们,有幸生在这个古老却又朝气蓬勃的中国,这个深刻却又活力四射的中国。十八年来,我们以新世纪为舟,以新时代为桨,与中国一路成长。未来,希望你们继续执国之手,带着勇气和担当,与国偕长!

点评:

本文标题“执国之手,与国偕长”化用《诗经》中的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既富有文化内涵,又巧妙揭示了“我与祖国同行、成长”的主题。

开头两段简要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交代写作者身份和读者对象,点明写作目的“我有满腔的自豪感和满腹的期待与2035年18岁的一代人说”,入题简洁,切合题意。主体部分三段结合材料中的标志性事件,从三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联想和思考——灾难令中国更加强大、刚毅和团结,国家要强大须得勇敢地探索,每个人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展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构思严谨,条理清晰。结尾一段勉励2035年18岁的青年一代“执国之手,带着勇气和担当,与国偕长”,照应开头,回扣中心,收束自然。

本文对话意识强,如“你们也许不会知道”“就是你们成年之际”“希望你们继续执国之手”等句,体现了鲜明的交际写作特点。语言自然流畅,善用修辞,如“颤颤发抖的汶川”“梦想被搁置在高处”“灾难让其痛不欲生,却又助其涅槃重生”等句,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不足之处在于第四、五段对标志性事件的阐释分析不够深入,另外有个别地方词语使用不够恰当,如“顺风顺雨”“孤家寡人”等。

八、你我之梦,中国之梦

十八年前,庚辰龙年,我随新千年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十八年后,戊戌狗年,你接过火炬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有缘相逢,请你打开时光瓶,它已漂过了又一个十八年。

2018年,我在时光这头,你在时光那头,我望着你。我的梦,也是你的梦。

我有幸与新世纪同生,更有幸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许是注定,我见证了这十八年来祖国的日新月异。有道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两千年前,中国还是奴隶社会;一千年前,中国还是封建社会;今天,中国是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我看过北京奥运会上灿烂的烟火,我上过来自宇宙中的授课,我走过众多山区里崭新的公路,“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中国做到了。“精准扶贫”已入攻坚阶段,扶起了后劲十足的东方巨龙。而如今我坐在这考场之上,将我十二年所学化作文字,正是得到了科教的好处。中国梦是不会终止的,尽管成就已辉煌,但逐梦人不会停下脚步。我的中国梦,十八年后也是你的梦。

2035年,我在时光那头,你在时光这头。你望着我。你的梦,也是我的梦。

又一代新人,又一轮十八年。你我似已相距太远,然“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时空,也并非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全面小康早已建成了,你生逢盛世,你是比我更幸运的一代天之骄子,你的使命无疑更大了。我这一代,目送中国雄起于东方,而你这一代,则要成为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中流砥柱。“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生于信息时代的你定然更有超世之才,不过,我也会在你身边,我们的中国梦,不单靠一代人孤单地努力,中国梦,是代代人心血的结晶。

新世纪,你我都在时光这头。你我的梦,中国的梦。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回望过往的辉煌,不为沉湎自傲,而为展望未来。中国尚有诸多不足,产品质量有待提升,科技人才有待壮大,军事力量有待增强。无妨,你我齐努力,社会共出力,沉下心来为中国谋发展,须知“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只有万众一心,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中国发展。既如是,何不携手共创新时代?

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机缘与使命、际遇与挑战。时光两头的你与我亦如此,然,新世纪的中国、新时代的中国,是你我共有的中国。她的梦,当是你我齐追逐的美好的远方。此肺腑之言,我装进时光瓶,留待你亲启。

“江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望十八岁的你与我陪伴着祖国高歌猛进。愿与君共勉,待他日归来回首,春满园。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性散文。文质兼美,体现了该考生较好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语文素养。此文有三大优点。

其一,圆满地完成了所有写作任务。依据材料中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有联想,有思考,鲜明而集中地表达了传承中国梦的主要意思;作者从18岁青年人的身份切入,针对“2035年的18岁青年”而写,写作目的明确,语言得体大气,共勉之余,更表达了对中国新时代年青人的希望。材料使用灵活自然,不生搬硬套。

其二,条理清晰,形有序,神如炬。文章开头用“接过火炬”形象地表达了“传承中国梦”的主旨,整篇文章在此统领之下,由回顾过去十八年,写到展望未来十八年,再到齐心协力共谋发展,最后一个自然段以共勉结尾,考生思维清晰严密。三个过渡段,语句化用自余光中先生《乡愁》一诗,不断反复之间,重章咏叹,形成绝妙的建筑美和音韵美。

其三,文笔潇洒雅致,气度不凡。文章中多处准确引用各种名言,从《诗经·大雅》到《三国志》,再到《少年中国说》,信手拈来,精巧凝练,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思。特别是《少年中国说》的引用不落俗套,展现了较好的文学功底和文化积累。当然这些语句很多都为最高领导人所使用过,但这也正表明了考生对于家国社稷及传统文化的重视。

当然,本文在论证的深度上还有提升的空间,个别语句还有瑕疵。

九、愿逐明月,待你前来(整句、化用、比喻、诗化)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在张若虚的笔下,江上明月温暖了春风吹拂的夜晚。那美景正如梦想,引人不断追寻。每个人的梦想汇聚在一起,便成了一代代中国人共同的梦想。而我,愿逐明月,待你前来。

相信你和我一样,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也曾有过懈怠、颓废和迷茫,你当拔出俗流,志存高远。

谁的青春不曾迷茫?曾几何时,80后被称为“垮掉的一代”,90后被称为“佛系青年”,我们00后最近突然迷上了“葛优瘫”。(反面)然而在一片质疑声中,许多不懈奋斗的80后已然成为栋梁之才。运动员张怡宁、林丹北京奥运夺金;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耶鲁大学才子秦玥飞回乡做了“最美村官”。(点例、正面)清代学者汤斌劝诫学子:“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引用)你的青春里,也必然有许多颓废的声音。请相信我:执着追梦不随波逐流,才能超越惰性,绽放出彩人生。(回扣分论点1、跨段排比)

相信你和我一样,见证科技的飞速发展,并不知道将要面对怎样的世界,你当蕙质兰心,怀瑾握瑜。

移去时空的阻隔,我们都是18岁的少年。我身处的时代,科技飞速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强大如马云也会遇到刘强东的蚕食;强大如中国移动也会遇见微信的竞争;强大如国有银行也要迎战支付宝的冲击。(排比)2035年,想必科技更先进,变化更快速。我们都不知道,即将面对

一个怎样的世界。但我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厚德载物”的法则不会变。请相信我:宽容大度、善良真诚、乐于互助,定能让你四海皆友,游刃有余。(成语、排比、整句、回扣分论点2、跨段排比)

相信你和我一样,和祖国一同成长,正在享受中国崛起带来的幸福,你当不吝奉献,兼济天下。

黄旭华远离故乡隐姓埋名几十年,潜心研究核潜艇;生物学家邓叔群将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林俊德院士与死神争分夺秒,整理数万个机密数据。(整句、点例)我们要永远铭记,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请相信我:不要做那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祖国相连的人生才能活出真正的意义。(回扣分论点3、跨段排比)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引用、点题)此刻,我将扬帆远航。18年后,也就是在2035年,我将交给你一个怎样的答卷?(设问)愿我的青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愿我的同辈不忘初心,全力以赴;愿我河山表里澄澈,待你前来!(整句)

点评:

1.引经据典,文采飞扬。化用《春江花月夜》的诗句,将中国梦比作明月,引导一代代人追求不止。分论点中多个成语的使用,显示了作者的素养。

2.结构清晰,论据丰富。文章属于层进式结构。三个分论点独立成段,先从成长过程谈需奋斗;再设想未来谈品质;最后围绕祖国谈奉献。每段结尾都有“请相信我”一句再次回扣分论点。

3.对象感强,亲切自然。考生以平等谦虚的态度与读者对话,照顾到了读者的年龄、身份,讲道理始终站在读者的角度。读来亲切自然,毫无说教意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