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概论

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概论

《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概论》课程设计(09 级本科09电气班)

课题名称35KV继电保护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王东东学号:090128032

完成日期:2012 年 6 月 6 日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继电保护器在35kV变电站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不仅保护着设备本身的安全,而且还保障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做好继电保护的整定对于保障设备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是十分重要的。继电保护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农网和小型发电系统,是电网及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加强继电保护管理,健全沟通渠道,加强继电保护定值整定档案管理是提高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的必要措施。

本论文围绕35kV变电站的保护整定计算展开分析和讨论,根据电力网的结构,为了保护系统安全运行和生产单位用电可靠,从保护装置的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出发,选定保护方式,确定整定值。

目录

第一章引言 (4)

第二章本课程设计主要任务 (5)

第三章输电线路的保护配置 (6)

1相间短路保护 (6)

2过负荷保护 (11)

3单相接地保护 (14)

第四章变压器的保护 (19)

1气体保护反应油箱事故和油面降低 (19)

2纵向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 (21)

3相间短路后备保护 (22)

4零序保护 (37)

5过负荷保护 (42)

第五章母线保护 (52)

第六章备用电源自投和重合闸装置 (60)

第一章引言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发生各种型式的短路。在发生短路时可能产生以下的后果:

1.通过故障点的很大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2.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引起它们的损坏或缩

短它们的使用寿命;

3.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破坏用户工作的稳定性或影响工厂产

品质量;

4.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动,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

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这种情况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例如,因负荷超过电气设备的额定值而引起的电流升高(一般又称过负荷),就是一种最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由于过负荷,使元件载流部分和绝缘材料的温度不断升高,加速绝缘的老化和损坏,就可能发展成故障。此外,系统中出现功率缺额而引起的频率降低,发电机突然甩负荷而产生的过电压,以及电力系统发生振荡等,都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

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事故,就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容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

系统事故的发生,除了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如遭受雷击等)以外,一般者是由于设备制造上的缺陷、设计和安装的错误、检修质量不高或运行维护不当而引起的。因此,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掌握客观规律,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就可能大大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

在电力系统中,除应采取各项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外,故障一旦发生,必须迅速而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切除故障的时间常常要求小到十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秒,实践证明只有装设在每个电气元件上的保护装置才有可能满足这个要求。这种保护装置直到目前为止,大多是由单个继电器或继电器与其附属设备的组合构成的,故称为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式静态保护装置和数字式保护装置出现以后,虽然继电器已被电力元件计算机所代替,但仍沿用此名称。在电业部门常用继电保护一词泛指继电保护技术式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一词则指各种具体的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基本任务是:

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

续遭到破坏,保证其它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例如有无经常值

班人员),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此时一般不要求保护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不必要的动作和由于干扰。

第二章本课程设计主要任务

(1)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分析和处理。

(2)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①在初步校准的基础上,拟定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原理接线图,选定所用继电器和辅助装置的型号;

②输电线路保护配置:a、相间短路保护b、过负荷保护c、单相接地保护;

③○3变压器保护:a、气体保护反应油箱故障和油面降低b、纵向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c、相间短路后备保护d、零序保护d、过负荷保护

○4母线保护

○5备用电源自投和重合闸装置

第三章 输电线路的保护配置

一 相间短路保护

对35千伏电网,通常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加重合闸的保护方式可以满足要求,但对于复杂网络、环形网络,很难满足要求。 对35千伏线路,有时可能有相邻线路,因此需要三段式保护,如果是只有相邻变压器,则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应按照躲过变压器低压侧短路整定,时间则取0.5秒,但应校核本线路末端短路的灵敏度。 1 35千伏线路保护的整定计算

电流速断,按照躲过本线路的末端短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整定

I set1= k rel I kmax /n TA

本式要求 一次、二次的动作电流都需要计算。

注意问题:1)归算至35千伏母线侧的综合阻抗 A

B C

D k 14512

3

2)计算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3)

k S k E E Z Z Z I φφ∑==+ 3)计算最小两相短路电流,校核保护范围

min smax I set 1)13(2X E l Z I φ=- m i n m i n 100%%l l L =? 4)选择线路适当长度(选一条)计算

5)动作时限0秒。

限时电流速断,与相邻线路一段配合整定。

I set1= k rel I n1/n TA

如果没有相邻线路,按照躲开线路末端变压器低压侧短路整定,如果没有相邻变压器参数,可设置一个5000千伏安的主变,查其参数,计算短路电流。注意电流归算到对应侧。

I set1= k rel I nT /n TA

校验:对电流二段,应保证本线路末端短路的灵敏度 如果满足灵敏度要求,动作时限可取0.5秒

过电流保护,即电流保护第III 段,按照躲过本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整定

rel ss set L.max re =K K I K I

式中 K rel ——可靠系数,一般采用1.15—1.25;

K ss ——自起动系数,数值大于1,由网络具体接线和负荷性质确定;

K re ——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一般取0.85。

校核末端短路的灵敏度,以及相邻元件短路的灵敏度(变压器低压侧)

动作时限 由于不需要与相邻线路或元件的后备保护配合,可根据相邻元件的时间取1.0-1.5秒。目前采用微机型保护,都配有带低电压闭锁的电流保护,以及线路重合闸。

2 相间短路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

(1)距离保护的基本概念

电流保护具有简单、可靠、经济的优点。其缺点是对复杂电网,很难满足选择性、灵敏性、快速性的要求,因此在复杂网络中需要性能更加完善的保护装置。距离保护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动作,由于它同时反应故障后电流的升高和电压的降低而动作,因此其性能比电流保护更加完善。它基本上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

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且根据故障距离的远近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当短路点距离保护安装处较近时,保护动作时间较短;当短路点距离保护安装处较远时,保护动作时间较长。

保护动作时间随短路点位置变化的关系t=f(L k )称为保护的时限特性。与电流保护一样,目前距离保护广泛采用三段式的阶梯时限特性。距离I 段为无延时的速动段;II 段为带有固定短延时的速动段,III 段作为后备保护,其时限需与相邻下级线路的II 段或III 段配合。

(2)整定计算原则

A

B C K X S1X S23I 1

I 2I 21

图4-1 距离保护整定计算说明

以下以图4-1为例说明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

(1)距离I 段的整定

距离保护I 段为无延时的速动段,只反应本线路的故障。整定阻抗应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测量阻抗,考虑到阻抗继电器和电流、电压互感器的误差,须引入可靠系数K rel ,对断路器2处的距离保护I 段定值

I I set.2rel A-B 1

=Z K L z (4-1)

式中 L A-B ——被保护线路的长度;

z 1 ——被保护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阻抗,Ω/km ;

K I rel ——可靠系数,由于距离保护属于欠量保护,所以可靠系数取0.8~0.85。

(2)距离II 段的整定 距离保护I 段只能保护线路全长的80%~85%,与电流保护一样,需设置II 段保护。整定阻抗应与相邻线路或变压器保护I 段配合。

1) 分支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

当相邻保护之间有分支电路时,保护安装处测量阻抗将随分支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应考虑分支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如图线路B-C 上k 点短路时,断路器2处的距离保护测量阻抗为

A 1A-

B B 2m2A-B K A-B b K 111

+===+=+U I Z U Z Z Z Z K Z I I I I (4-2) 3S2AB 2b 11S1S2AB +==1+=1+++I X X I K I I X X X

(4-3)

S1min AB bmin S2max S1AB +=1+++X X K X X X

(4-4)

式中 A U 、B

U ——母线A 、B 测量电压; Z A-B ——线路A-B 的正序阻抗;

Z k ——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线路的正序阻抗;

K b ——分支系数。

对如图所示网络,显然K b >1,此时测量阻抗Z m2大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间的线路阻抗Z A-B +Z k ,这种使测量阻抗变大的分支称为助增分支,I 3称为助增电流。若为外汲电流的情况,则K b <1,使得相应测量阻抗减小。

2) 整定阻抗的计算

相邻线路距离保护I 段保护范围末端短路时,保护2处的测量阻抗为

I I 2m2A-B set.1A-B b set.11==+=+I Z Z Z Z K Z I

(4-5)

按照选择性要求,此时保护不应动作,考虑到运行方式的变化影

响,分支系数应取最小值bmin K ,引入可靠系数II rel K ,距离II 段的整定

阻抗为

I I I I I s e t .2r e l A -B b .m i n

s e t .1=+)Z K Z K Z ( (4-6)

式中 II rel K ——可靠系数,与相邻线路配合时取0.80~0.85。

若与相邻变压器配合,整定计算公式为

II II set.2rel A-B b.min T =+)

Z K Z K Z ( (4-7)

式中可靠系数II rel K 取0.70~0.75,T Z 为相邻变压器阻抗。

距离II 段的整定阻抗应分别按照上述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取其中的较小者作为整定阻抗。

3) 灵敏度的校验

距离保护II 段应能保护线路的全长,并有足够的灵敏度,要求灵

敏系数应满足 II set.2sen A-B

= 1.3Z K Z (4-8)

如果灵敏度不满足要求,则距离保护II 段应与相邻元件的保护II 段相配合,以提

高保护动作灵敏度。

4)动作时限的整定

距离II 段的动作时限,应比与之配合的相邻元件保护动作时间高出一个时间级差Δt ,动作时限整定为

II (x)2i =+Δt t t

(4-9)

式中 (x )i t ——与本保护配合的相邻元件保护I 段或II 段最大动作时

间。

(3)距离保护III 段的整定

1)距离III 段的整定阻抗

①与相邻下级线路距离保护II 或III 段配合

III III (x)set.2rel A-B b.min set.1=+)Z K Z K Z (

(4-10)

式中(x)set.1Z ——与本保护配合的相邻元件保护II 段或III 段整定阻抗。

②与相邻下级线路或变压器的电流、电压保护配合

III III set.2rel A-B b.min min =+)Z K Z K Z (

(4-11)

式中 m i n

Z ——相邻元件电流、电压保护的最小保护范围对应的阻抗值。

③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

当线路上负荷最大(I L.max )且母线电压最低(U L.min )时,负荷阻抗最小,其值为

L.min N L.min L.max L.max (0.90.95)==U U Z I I ~

(4-12)

式中 U N ——母线额定电压。

与过电流保护相同,由于距离III 段的动作范围大,需要考虑电动机自启动时保护的返回问题,采用全阻抗继电器时,整定阻抗为

III set.2L.min rel ss re 1Z =Z K K K

(4-13)

式中 K rel ——可靠系数,一般取1.2~1.25;

K ss ——电动机自启动系数,取1.5~2.5;

K re ——阻抗测量元件的返回系数,取1.15~1.25。

若采用全阻抗继电器保护的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考虑到方向阻抗继电器的动作阻抗随阻抗角变化,整定阻抗计算如下:

III L.min set.2rel ss re set L =cos Z Z K K K ??-()

(4-14)

式中 set ?——整定阻抗的阻抗角;?L ——负荷阻抗的阻抗角。

按上述三个原则计算,取其中较小者为距离保护III 段的整定阻抗。

2)灵敏度的校验

距离III 段既作为本线路保护I 、II 段的近后备,又作为相邻下级设备的远后备保护,并满足灵敏度的要求。

作为本线路近后备保护时,按本线路末端短路校验,计算公式如下:

III set.2sen(1)A-B

= 1.5Z K Z ≥ (4-15)

作为相邻元件或设备的近后备保护时,按相邻元件末端短路校验,计算公式如下:

III set.2sen(2)A-B b.max next = 1.2+Z K Z K Z ≥

(4-16)

式中 K b.max ——分支系数最大值;

Z next ——相邻设备(线路、变压器等)的阻抗。

3) 动作时间的整定

距离III 段的动作时限,应比与之配合的相邻元件保护动作时间(相邻II 段或III

段)高出一个时间级差Δt ,动作时限整定为

III (x)2i =t t t +?

(4-17)

式中 (x )i t ——与本保护配合的相邻元件保护II 段或III 段最大动作时

间。

二 过负荷保护:

配电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使保护电器在过负荷电流引起的导体温升对导体的绝缘、接线端子造成损害前切断负荷电流。 过负荷保护宜采用反时限特性的保护电器,其分断能力可低于保护电器安装处的

预期短路电流,但应能承受通过的短路能量。

1 过负荷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同时满足以下二式要求:

`I_B ≤ I_n ≤ I_Z`4-18

`I_B ≤ 1.45I_z`4-19

式中I B——被保护线路计算负荷电流(A);

I n——熔断器的熔体额定电流或低压断路器长延时脱扣器的整定电流

(A);

I Z——被保护导体的允许持续载流量(A);

I2——保证保护电器可靠动作的电流(A)。

在实际使用中取I2为:当保护电器为低压断路器时,为约定时间内的约定动作电流;当保护电器为低压熔断器时,为约定时间内的约定

熔断电流。

注:按公式4-18和4-19,当采用符合JB 1284-85标准的低压断路器时,In与IZ的比值不应大于1,当采用符合JB 4011标准的刀型触头式、螺栓连接式、圆筒型帽式以及螺旋式熔断器作过负荷保护时,In

与IZ的比值如表8.6.3.5所示。

2对于突然断电会导致比因过负荷而造成的损失更大的配电线路,不

应装设切断电路的过负荷保护电器(如消防水泵的供电线路等),但应

装设过负荷报警电器。

3当采用同一保护电器作多根并联导体组成的线路过负荷保护时,该线路允许的持续载流量为多根并联导体的允许持续载流量之和,此时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导体的型号、截面、长度和敷设方式均相同;

(2) 线路全长内无分支引出线;

(3) 线路的布置使各并联导体的负荷电流基本相等。

4对于多个低压断路器同时装入密闭箱体内的过负荷保护,应根据环境温度、散热条件及断路器的数量、特性等因素,考虑降容系数。5过负荷保护电器的整定电流应保证在出现正常的短时尖峰负荷电流(如用电设备起动)时,保护电器不应切断线路供电。

6下列配电线路可不装设过负荷保护:

(1) 符合本章第8.6.2.4款规定的线路,如电源侧的过负荷保护电器已能有效地保护该段线路,且越级切断线路不致引起故障线路以外的

一、二级负荷供电中断。

(2) 不可能增加负荷从而导致过负荷的线路。

(3) 由于电源容量的限制,不可能发生过负荷的线路。

7、防止线路超负荷的措施

(1)在电路敷设时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导线种类,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留出一定余量,以备扩大生产增大容量时使用。

(2)杜绝私拉乱接,严格控制负载。加强对临时用电管理,对线路要定期检查,按期拆除,严禁使用“一地一线”制和裸电线在树上或建筑物上私拉乱绑。不经允许不准私自增加负荷。

(3)定期检查线路有无漏电和设备增减,一年至少二次测量线路和设备的对地电阻,发现漏电及时解决。

(4)主线路和各分支线路都安装相应保险、自动开关或漏电保护装置,以便及时切断电源,减小事故范围,防止火灾发生。

三单相接地保护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单相接地保护,除对人身及设备安全有要求时,接地保护动作于跳闸外,一般仅动作于信号。

当中性点不接地时,单相接地电流为线路对地电容电流。如图为A 相接地时电容电流的分布、相量图、等效电路图。A相接地故障时,A相对地电容被短接,相当于容抗为∞,A相对地电容电流为零,A 相对地电压也变为零,而其它两相对地电压则升高倍,该两相对地电容电流也相应增大倍。当A相接地后,各相间电压仍是对称的,即Uad=0, Ubd=Eb-Ea=Eae-j150o, Ucd=Ec-Ea=Eaej150o

故障点的零序电压Ud0=1/3( Uad+ Ubd + Ucd)= - Ea

)非故障相中流向故障点的对地电容电流I′cb= j Ubd﹒wC0, I′cc= j Ucd﹒wC0

非故障相对地电容电流有效值Ib=Ic= 根号3Ub±U? wC0

较故障前增大了根号3 倍。

故障点电流Id=I′cb + I′cc,有效值Id=3 U? wC0为正常运行时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相位超前故障点电压90o,即Id= j 3Ud0﹒wC0 当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单相接地电流则为经消弧线圈补偿后的残余电流。通常这些电流值很小与零序电流过滤器的不平衡电流大小相近,给单相接地保护构成带来较大的困难。发生单相接地时结论为:(1)故障相对地电压为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倍。全系统出现零序电压,大小为故障相相电压,相位相反。(2)采用全补偿方式IL=IC即经消弧线圈的电流仅通过接地点和故障线路的故障相。缺点为难以区分故障相与非故障相。(3)采用过补偿方式IL>IC 流经故障相的零序电流为线路对地电容电流和补偿后的残余电流之和,其合成的电流将大于故障线路对地电容电流。

在简单辐射形电力系统中,由于接地电流小,一般在发电厂或变电所母线上装设单相接地监视装置。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顺序断开线路或用专用检测仪表判明接地故障线路,不必在每回线上装设单独的接地保护。当上述装置不能迅速判定故障点时应在每一回线上装设单相接地电流保护,起电流回路接于零序电流互感器上或三个相电流互感器构成的零序电流过滤器上。

下面介绍绝缘监视装置:

利用单相接地时出现零序电压的特点,可构成无选择性的绝缘监视装置。

如图为:通过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TV接于发电机电压母线上或变电所低压母线上的绝缘监视装置原理接线图。

TV的二次绕组有两组:一组接成星形,接三只电压表用以测量各相对地电压;另一组由母线上的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绕组侧接于一个过电压继电器来构成。其反应接地故障时出现的零序电压,Uou=3 Uo/Ktv并动作于信号。

正常运行时电网三相电压对称,没有零序电压出现,过电压继电器不动作。

当网络中任一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在同一电压级的所有发电厂和变电所母线上,都将出现零序电压,因此开口三角侧出现3 Uo。使过电压继电器动作,给出接地信号,运行人员根据信号得知电网发生接地故障,但并不知道哪条线路故障。为了查询故障线路,通常是靠运行人员依次短时手动跳开每条线路,观察零序电压信号是否消失。若零序电压信号消失,则表明故障出在该条线路上。若信号不消失,说明故障不再该线路上。然后将该线路以自动重合闸方式立即投入即可。

过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按躲过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两端出现

的零序不平衡电压来整定,即U dz=Kr﹒U bp﹒max

Kr ——可靠系数一般取1.2-1.3

U bp﹒max——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侧实际测量的最大不平衡电压,包括各相对地容抗不对称引起的零序电压和相电压中三次谐波倍数的高次谐波电压。

实际上绝缘监视用的电压继电器的整定值在通常情况下选用

15V。

利用绝缘监视实现的单相接地信号装置,其优点是简单、经济。缺点是无选择性,只能靠依次断开线路查找故障线路。这不仅要短时中断对用户的供电,且操作麻烦,寻找接地故障时间长。因此,这种装置多用在简单网络中,本次设计的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中,装在变电所母线上。当装设其它接地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和灵敏性时可利用本装置构成接地保护。对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还可装设有选择性的零序电流保护、零序功率方向保护来实现。

附件

相关原理图

第四章变压器的保护

一、气体保护继电保护的油面故障和油面降低

变压器差动保护虽然能保护变压器内部和外部故障,但是并不能保护所有内部故障。例如,油面降低,匝间短路等(因为此类故障未达到动作电流)。

气体保护主要是利用变压器油箱内发生故障时,会使得变压器油温升高以至于油内空气被排除形成上升气泡,这些气体自油箱流向油枕上部。故障越严重,产生的气体就越多。

气体保护只能反映油箱内部故障,不能保护油箱外的引出线和套管上的故障。所以,对于大容量的变压器通常要同时采用差动保护和气体保护。

瓦斯保护是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主要保护元件,对变压器匝间和层间短路、铁芯故障、套管内部故障、绕组内部断线及绝缘劣化和油面下降等故障均能灵敏动作。当油浸式变压器的内部发生故障时,由于电弧将使绝缘材料分解并产生大量的气体,从油箱向油枕流动,其强烈程度随故障的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反应这种气流与油流而动作的保护称为瓦斯保护,也叫气体保护

适用情况:对于容量为800kV A及以上的油浸是变压器和400kV A及以上的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应装设瓦斯保护。变压器发生轻微故障时,邮箱内产生的气体较少且速度较慢,气体眼管道上升,是气体继电器内的油面下降,当下降到动作门槛是,轻瓦斯动作,发出警告。发生严重事故时,故障点周围的温度剧增二迅速产生大量的气体,变

压器内部压力升高,迫使变压器油从邮箱经过管道向油枕方向冲去,气体继电器感受到的油速达到门槛是,重瓦斯动作,瞬时作用于跳闸回路,切除电压器,以防事故扩大。

电力系统各元件都有它的额定参数(额定电流、电压、功率等),当发生设备故障或异常现象时,这些运行参数就会偏离正常值,构成对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威胁。

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电流急剧增大,从而从热和力等方面损坏电气设备。继电保护最初的原理即反应电流剧增这个特征。最简单的保护就是熔断器保护和过电流保护。(当然也有机构故障,如振动、摆度、温度、转速等)。

故障的另一特征就是电压,当发生接地短路时,电压会锐减,相应的就有了低电压保护。(35KV设置了低压解列、发电机设置了过电压保护)

在高压线路保护中,为了确保保护装置的动作准确、迅速,往往同时用电压降低和电流增加两个参数来判定线路是否出现故障,即阻抗(距离)保护,它是以阻抗Z=U/I的降低多少,来反应路障点距离的远近,决定其是否动作。(鱼跳电站121线路、122线路保护中的相间距离保护就是采用这种原理)。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结构日益复杂,机组容量不断增大,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选择性好,可靠性高、动作速度更快。这一生产发展背景,促进了继电保护技术的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