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班级管理知识点汇总--20170821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班级管理知识点汇总--20170821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班级管理知识点汇总--20170821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班级管理知识点汇总--20170821

第一章班级与班级管理

考试形式:主观题、客观题

重点考点:班集体的形成阶段、班级管理的模式、突发问题的处理,尤其需要掌握课堂突发问题处理的原则与方法。

一、班级概述

1、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在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其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2、班级的历史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519)。

而从现代意义上对班级进行系统论证的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

3、班级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

(3)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1、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

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班集体不是学生的简单集合,是不会自发形成的。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全班学生和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

2、班集体的形成阶段

初建期:组建阶段,班主任是把你的核心和动力。

形成期:核心初步形成阶段

班级凝聚力开始出现,大多数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了归属感,班级的核心初步形成。形成期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成熟期: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有明确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坚强的核心。

学生已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团结的风气,自主的开展集体活动。

3、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理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