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海塞尔品牌发展史详解

森海塞尔品牌发展史详解

森海塞尔品牌发展史详解
森海塞尔品牌发展史详解

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过程考核之

调研报告

报告题目森海塞尔品牌发展史

课程名称工业设计史

指导教师李春娟

系别/班级 14产品设计一班

姓名(学号) 1408121012

声海(原名:森海塞尔),由弗里茨·森海塞尔博士于1945年创立的森海塞尔世界公认领先的专业话筒和耳机制造商。森海塞尔不断地引领着新的音频技术的潮流,研究开发中心在德国汉诺威。它也是业界公认的无线电、红外声传输技术、听诊式耳机、航空通话耳机、多媒体传播、呼叫中心耳机和头戴式耳机的先驱。六十多年来,Sennheiser 这个品牌一直是“顶级”的代名词,它跨越了声音录制、传输与复制等各个领域,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定制服务的解决方案。

一、森海塞尔发展历程

1、锋芒初露

1912年,弗利兹?森海塞尔出生在德国柏林的卡尔霍尔斯特区。青年时期喜爱植物,热衷园艺,同时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受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环境的影响,他选择了电子工程而非园艺设计。他曾为著名的海因里希?赫兹振动研究所工作,当时这个研究所是电信工程师们一心向往的殿堂。在那里许多高频工程和音响学方面的专家汇聚一堂。毕业后,弗利兹?森海塞尔在海因里希?

赫兹振动研究所正式工作,当时他只是一个助理,到了1938年,他就凭借努力擢升为高级工程师。同年,他的老板沃伶博士应汉诺威大学的邀请去建立一个高频率工程和电子音响研究所,弗利兹也随他一同前往。1943年秋,高频率工程和电子音响研究所毁于战火之中。1945年5月8日,德军投降,二战结束。尽管环境并不稳定,但研究所还是慢慢地发展成为了一家公司,6月1日,“威尼伯斯特实验室”正式成立,简称“Labor W”。

2、威尼伯斯特实验室

威尼伯斯特实验室的第一批产品是7只精密的真空管电压表(即高阻抗电压表)。弗利兹?森海塞尔带着他的这些工艺精湛测量精密的产品来到西门子公司寻求合作,西门子公司对这家新公司的产品质量非常满意,立刻撤消了他们在汉诺威的技术部,转而同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合作。他们不但要求森海塞尔扩大生产,向其提供更多的测量设备,而且提供资金帮助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完成订单生产。就这样,通讯工程师转变成了生产复杂测量设备的技师,“电子巨人”西门子的东风使刚成立的实验室得以扬帆远航。

很快,德国的形势也变得较为乐观。从大公司到小作坊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开工生产。弗利兹?森海塞尔抓住了一次机会从而扩大了公司的生产范围,他们要制造一种新产品的麦克风。

由于弗利兹?森海塞尔曾在海因希里?赫兹振动研究所工作过,所以这位经理断定他在音响学方面一定很内行。西门子急需一家麦克风供应商,原来那家奥地利供应商亨利无线电公司毁于战火,以不再生产麦克风了。弗利兹?森海塞尔立刻接受了这个订单。很快,他便拿到了一只HM1型动圈式麦克风的样品。威尼伯斯特实验室的工程人员们所要做的就是按样品生产一模一样的麦克风。

由他们复制生产的麦克风就是我们所看到的DM1型号。在生产的同时,工程人员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研究才能,学到了不少工程技术知识,提高了独立设计能力。他们发现,在话筒振膜下面的小孔在生产过程中特别繁冗,于是他们尝试着适当加大了截面。这样一来改变了声阻,麦克风的工作效果也受到了些影响。威尼伯斯特实验室的工程人员们对麦克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反复实验,

1947年,他们自己研制的第一款麦克风DM2终于问世了,与笨重的DM1型截然不同,DM2型麦克风小巧精致,轻便结实。1948年,威尼伯斯特实验室的生产规模和销售网络不断扩大,其测量设备的生产种类也大大增加。新产品包括:十进电阻箱、万用电压表、RLC电桥、阻抗试验器和一些小型发射器。与此同时,森海塞尔的工程师们也都成了麦克风制造方面的专家。1949年,实验室负责人格里斯博士研制出了新型麦克风DM3,历史上称它是“看不见的麦克风”。如果拿它和同时代的那些笨重产品相比较,你就明白为什么它会被这么称呼了。DM3型的转换器位于一根纤细的管子底端。1950年,德国工业博览会在汉诺威举行,当地的一家报纸曾这样评论 DM3型麦克风:“艺术家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递给了广大听众,如今,这些普通的麦克风已经被一个铅笔般小巧的管子取得了。”1949年,威尼伯斯特实验室的工程人员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抑制反馈的降噪型麦克风DM4。它能够有效得降低背景噪音,所以非常适合在声音嘈杂的环境中使用。这款笨拙可爱的DM4型很快受到了市场宣传员和展台老板们的欢迎。随着麦克风生产技术的发展,作为附件产品的单向和双向内部通讯系统也加入了生产行列。

从一开始,弗利兹?森海塞尔的宗旨就是要生产一流的产品并且永不满足。他说:“我们总是不满足于现有的技术,总是想着改进和创新。新产品的研制成功总能给我们带来成就感,这也是我们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的产品设计新颖,思路广泛,许多公司都会仿制我们的产品,不过我们总有一些更新的东西会领先他们一步。”

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工程人员的开发创新能力有力的保障了生产的发展。1950年的“电子产品消费者博览会”上,该公司首次展出了他们的混响扩大器和前置扩大器。同年,开始生产麦克风变压器。1952年,公司研制出一种可调节的微型磁电换能器,比如可以用在助听器(HM11)或是录音机(HM21)上。1953年,公司又推出了他的微型变压器。除此之外,对麦克风的研制工作一直在进行。(德国货币改革以后,按照新货币的单词缩写,该公司也将麦克风的型号名称由DM 改为MD)。

1952年,一款经典的麦克风MD5在“德国工业博览会”上亮相。继MD5之后,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又推出了MD21。直到现在,这款麦克风仍在生产。这款麦克风的特点是品质超群、结实耐用。

随着传播技术的日益复杂,对麦克风的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化。威尼伯斯特的工程师们开始对麦克风技术做了更深一步的研究。在1954年的工业博览会上,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发布了他的新产品MD81型麦克风。1956年,改进型号MD82(绰号“远距离麦克风”)取得重大突破,并正式投产。

3、茁壮成长和稳步发展

自建立以来,这家年轻的公司在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并且不断壮大。1953年1月,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已有94名员工在辛勤工作,但有限的劳动力根本无法满足订单生产的需要。1955年,公司就已经拥有了250名员工了。公司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幢木结构的房屋,分别用作发展部,麦克风生产车间,振膜生产车间以及仓库。1952年,弗利兹?森海塞尔将属于房舍周围的草木去一并买了下来。1955年公司成立10周年,第一批主体建筑破土动工。12年后,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他的生产范围,包括了大

约100种产品和配件。从超小型变压器到高精密度测量仪,从高质量的小型麦克风到混响扩大器,从标准型和专用型的麦克风到职员定位器,从功率放大器到便携式PA系统。

威尼伯斯特实验室为众多公司生产音频元件,几乎所有的录音机生产商包括德国企业“歌兰蒂”和“德律风根”都使用他们的动圈式麦克风。1958年初,威尼伯斯特实验室正式改名为“森海塞尔电子公司”,这标示着一个新纪元的到来。

4、跨国公司,任重道远

森海塞尔的产品销售在国内获得成功之后,森海塞尔电子公司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为了使森海塞尔的产品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销售,供销关系在各个地区相继建立,到1958年,欧洲几乎每个国际都设有森海塞尔电子公司的代表处,海外国家则设有代理经销商。1962年,森海塞尔在索尔塔建立分厂,主要进行耳机,磁电换能器和变压器的生产。1965年,又在波哥多夫建立第二家分厂。仅仅经过20年的发展,森海塞尔电子公司就成为德国麦克风专业生产领域里首屈一指的龙头企业。“森海塞尔”的名字开始进入专家们的视线。

尽管森海塞尔电子公司生产各种各样的麦克风,它仍然向音频技术的其他领域迈出了新的步伐。继“爱乐”高保真立体声音响系统之后,森海塞尔于1968年推出了首支开放式立体声耳机HD414,此款耳机体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技术性。HD414型耳机的巨大成功使公司的销售业绩持续上升,1969年,森海塞尔品牌的产品销售额几乎赶上了工业销售额。

5、森海塞尔公司第二代掌帅人

在森海塞尔的发展历史上,1982年5月9日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天是弗利兹?森海塞尔的70岁寿辰,也是在这一天,他将掌门之位传给了儿子约尔格?森海塞尔。约尔格?森海塞尔采取商业专家的建议,第一次引入战略经营的思路,开始加强公司结构的现代化建设。1987年,森海塞尔在波哥多夫生产基地的耳机生产突破一千万只,但是迫于成本压力,利润空间在逐渐萎缩,为此约尔格?森海塞尔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并于1990年,在爱尔兰图勒莫尔建成了新的工厂,并逐步完善生产设备,引进先进的生产理念。

正当森海塞尔公司蓬勃发展之时,另外一家在音频领域颇负盛名的公司—纽曼则陷入了重重困境,举步维艰。在多次向纽曼公司伸出援助之手后,森海塞尔最终收购了该公司。除了麦克风,纽曼的其他产品被迫停产。为了挽救纽曼,约尔格?森海塞尔将纽曼的生产线从柏林迁到技术力量雄厚的森海塞尔总部威尼伯斯特,而研究开发和市场销售等部门继续留在柏林。

随着森海塞尔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约尔格?森海塞尔开始意识到分担责任才更利于公司的发展,由于不希望任何人参与他们的决策,森海塞尔还是保持了私人公司,只是将运作形式改为了封闭式公司的模式。1996年5月23日,约尔格?森海塞尔将公司的日常管理事务交由两位总裁分别打理,而他自己则成为新成立的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主席,考虑整个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同年10月,约尔格?森海塞尔获得了“艾美奖”—这一美国电影产业界的最高奖,之后又荣获了美国电视产业界的最高荣誉。为此,森海塞尔电子公司很快加强了它同美国方面的关系,199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布班克建立研发中心。并从1998年开始同

当地大学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同年,“革命”生产线正式投产,利用新产品“革命”系列麦克风,森海塞尔电子公司开始向音乐产业市场进军。

森海塞尔电子公司的销售网络十分广泛,其贸易伙伴遍及全球。自从约尔格?森海塞尔接掌公司以来,森海塞尔成立的众多子公司威这位音频巨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约尔格?森海塞尔首先在邻国法兰西建立第一家子公司,他收购了法国销售合作商的消费电子产品部并于1988年10月成立森海塞尔法国公司。1990年10月森海塞尔英国公司成立;1991年1月森海塞尔美国电子公司成立;同年5月和6月森海塞尔比荷卢公司以及森海塞尔加拿大公司也分别宣告成立;1992年成立sennheiser亚洲;1995年在荷兰开设sennheiser Nederland;同年在墨西哥成立sennheiser Mexico;1997年在德国成立sennheiser Vertrieb GmbH,Gemany;2002年在丹麦成立合营公司sennheiser Communications A/S,Denmark;2007年在印度设立sennheiser electronic India Pvt Ltd。

二、sennheiser产品及设计方案

1、麦克风产品

在68年的发展历程中,sennheiser设计研发了众多具有创新意义的产品。1959年,森海塞尔电子公司隆重推出了它的第一只立体声麦克风。MDS1型立体声麦克风内部的两个驻极体只有些微距离并被安置在支架壁的旋转环上,它适用于所有的立体声音响的录音技术。1961年德国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上,动圈式麦克风的制造专家森海塞尔推出了MK102型和MK103型麦克风,这两款麦克风诠释了一个全新的麦克风制造理念。另一款革新产品三MD211型动圈式录音专用麦克风,它看上去就如同RF射频电容式麦克风一样纤细。在一次铁矿坍塌的事故中,它在失踪矿工与救援人员的联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森海塞尔的第一款颈挂式麦克风MD212(1963年制)的佩戴方式打破了所有声学规则,使用者要将它挂在胸前。1964年的汉诺威博览会上,森海塞尔推出了MKH804和MKH805两款全新的麦克风,它们有着极强的指向性而自身噪音却很低,是电影拍摄工作者极为理想的选择。1967年,森海塞尔推出了第一只专业级别的领夹式电容麦克风MK12.它采用MH124或者是MH125RF射频电容模组,频率响应的范围宽至20Hz至20000Hz,被媒体比作是一只小巧玲珑的领带夹。1970年,森海塞尔的开发工程师们推出了他们的新产品MKH415型枪式麦克风,它对风声十分敏感,流行音乐效果更强,对操作噪声也有很强的抗干扰性,指向性更是出色。在1972年的汉诺威博览会上,森海塞尔公司推出了两款前极化的电容式麦克风MKE201(全指向性)和MKE401(超心型),以往音频电容式麦克风所要求的高级化电压现在就可以被“锁”在极头里了。1981年,森海塞尔电子公司推出了ME88型麦克风,这款麦克风的采声距离比以往任何前级电容式麦克风都要远得多。1999年,森海塞尔推出的金色MKE2型麦克风是剧场和音乐演唱的理想选择,具备5个极性和多种音乐控制的MKH80型麦克风是演播室里的常客。2002年推出的MKH418型M-S立体声枪式话筒,紧凑型设计,高度协调一致的清晰度及空间表现力使其成为电影、广播、电视等应用领域的理想选择,可在户内户外使用。在会议和PA 应用领域也有了新一代的产品:前极性ME34(心型)和ME35(超心型),他们的配件十分齐全,可以满足麦克风的一切需求。

在弗里兹?森海塞尔时期,音乐市场并不发达,因此也让森海塞尔忽略了乐队市场,但是随着音乐市场的发展,森海塞尔开始专门为音乐家们生产麦克风。

森海塞尔专门为音乐家设计制造的第一款麦克风曾在1967年的消费者电子产品博览会上展出,黑色与金色相间的MD409型是典型的立式麦克风,它的平面设计形状堪称森海塞尔的经典之作,而和它类似的MD415主要是一款手持式的麦克风。1971年,音乐家的麦克风家庭又添新成员:MD413N型和1973年的MD416型相继问世,它们的悬吊式双内壳设计可以有效抑制操作噪声和防止外界碰撞;1978年森海塞尔又推出心型动圈式MD431舞台麦克风。20世纪80年代末,森海塞尔在音乐麦克风领域的研究攻势更加凌厉。黑火系列为音乐产业市场提供了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统。这一系列包括了几款森氏麦克风的改进型号BF521(MD421)和BF541(MD441)以及全新的换代产品BF530。1998年,森海塞尔推出全新的“革命”系列麦克风,这一系列的麦克风为动圈式麦克风,专用于演唱和乐器录音,具有顶级品质,价格却极低。2000年,本系列的第一只前级电容式麦克风e865也隆重登场。2002年,森海塞尔发布了e865的“刺针”版。2003年900系列大出风头,备受瞩目。这些专业级别的舞台麦克风将“革命”系列推上了成功的巅峰。而今年也正好是革命系列十五周年纪念,森海塞尔也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2、森海塞尔耳机产品

20世纪60年代末,头戴式耳机卷土重来,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森海塞尔的名字又一次同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953年,威尼伯斯特实验室推出了HM21型入耳式耳机。其产品逐渐应用在口述机和无线电通讯设备上,从而替换了当时又笨又重的头戴式耳机。1960年,推出HZS13型和HZS14型。1966年,森海塞尔发布了第一款具有经典造型设计的头戴式耳机HD110,这款耳机的制造原理摒弃了磁性原理而采用了动圈原理制成,采用塑料振膜,嵌入的音圈作为驱动单元。

工程师厄哈德?迈克里斯无意中发明了开放式耳机,这对提升耳机的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此也开创了森海塞尔耳机发展的新纪元。在当时,森海塞尔推出的开放式耳机HD414也为大家带来了全新的听觉享受,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1972年,森海塞尔推出了一款电视机用听诊器式耳机,浅橙色,仅重16克。另外,森海塞尔还在非专业的广播站上试用了一下机体轻巧、外形奇特的HD404型耳机。1978年,森海塞尔推出了所谓“最理想的开放式耳机”HD420型和罩耳式设计的HD430型。当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将声音制式转变为立体声时,森海塞尔的工程人员迅速作出反应,马上开发出了立体声耳机HD44,与单声道的HD404型耳机配套销售。森海塞尔还推出了第一款无线耳机,并在当时即使推陈出新,推出了HD406型红外线接收器和SL406型发射器,使每一台电视机和收音机以最简单的方式走上红外线无线传输的道路。1976年,带有SI434型发射器和HD434型耳机被推出,与此同时,森海塞尔推出了HD400型头戴式耳机,该款耳机仅重80克。

1977年,第一款开放式驻极体耳机(固定式静电耳机)为高端音频领域带来了一线曙光,森海塞尔的单极2000采用一个巧妙而又简单的方法将高品质的静电换能器和开放式耳机的工作原理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封闭式耳机又跃上了一个台阶。1979年底,森海塞尔推出单极2002,令广大封闭式耳机的发烧友们欣喜不已。1980年新型的封闭式耳机HD222耳机上市,随后HD230问世。

80年代,微型耳机受宠,MS系列,尤其是MS100“迷你之星”的推出,向

广大使用者证明了即使最小的森氏耳机也能放出完美的声音,随后HD30和HD50迷你耳机上市。1988年HD25推出后,深受大家的青睐。1991年,“奥菲斯”问世,由HEV90电子管耳机放大器与HE90静电耳机构成,汇聚了森海塞尔工程人员积累了几十年的心得和经验,配合全手工打造,价值连城。1993年,森海塞尔推出世界上首套数字红外线耳机IS850,PCM红外线传输技术登峰造极。近两年,森海塞尔最新推出的IE800入耳式耳塞、MOMENTUM系列头戴式耳机,也获得了大家的青睐。

目前,森海塞尔的耳机品种已经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大型豪华型和小巧便携型、采用了该公司最新防噪音技术的特殊耳机和监听耳机、用于随随身听音乐的耳机等等。

3、无线麦克风产品

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致力于无线麦克风的研发。1957年,威尼伯斯特实验室的工程人员和技术高手采用RF射频无线技术推出了他们的第一个无线系统。在无线麦克风领域,森海塞尔和德律风根建立了强有力的伙伴关系,1958年,这两家公司分别推出了各自旗下的“麦克波特”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SK1002便携式发射器。1962年,森海塞尔推出了它的第一只室外广播发射器SER1。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射器和麦克风一直都是相互分离的两个单元,1966年,森海塞尔推出了它的第一款一体式无线麦克风,一只奇特的MD1008型麦克风插在SK1008发射器上,组成一个轻便的一体式无线麦克风。1967年,MD4008超心型即插麦克风问世。1979年,森海塞尔开发出来 HiDyn压缩扩展器系统,大幅度降低RF射频噪声。1982年和1983年间是森海塞尔的有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信号传播可以在几乎不受干扰的UHF超高频段进行。1987年,森海塞尔推出了SKM4031,。1992年和1993年间,森海塞尔推出了新的产品系统,这款新系列以及以后的5000系列,包括SKM5000手持发射器、SK50佩戴式发射器、SK250和EM1046模组接收器系统。1997年,森海塞尔对此了3050型监控系统,使表演者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以及发射器传送的混响声音。1999年森海塞尔推出了新一代“革命”系列。2009年,发布第三代无线革命系列,成功的升级了无线革命系列话筒,第三代革命系列“evolution wireless G3”成为同类产品中最出色的。2012年,sennheiser推出了XSW系列无线话筒;同年还推出了Digital 9000数字无线系统。在无线话筒领域再攀新高。

另外,森海塞尔还设计研发了众多会议系统,导览系统,耳麦等优秀的产品,为专业音频领域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革新。

历经68年的风风雨雨,森海塞尔的传奇历史并不是如此简单就能述说完整的,sennheiser在专业音频领域的成就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我们知道传奇还在继续,森海塞尔仍然推陈出新,不断带来惊喜,继续保持在专业音频领域的领先地位。

东西方城市发展及特点比较

东西方城市发展及特点比较 摘要:本文从城市的起源说起,阐述了东西方古代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19世纪,伴随着西方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以空前的速度发展,随着城市中各种各样问题的出现,有关城市的研究便应运而生,至今不衰。本文在论述东方城市特点的同时,与西方城市的特点进行简单比较,以期对此热门问题做一总结。 关键词:城市起源城市发展东西方特点 拉采尔在《人类地理学》中曾指出:“城市是人类及其居住地永续的密集地区,而且位于主要交通道路的中心。”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集聚的一个社会经济实体。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就是说,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城市。 东西方古代城市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是防御的要求。古人为了阻止洪水和猛兽进城,就把城墙修筑起来。后来,人终于发现最可怕的不是动物而是人类自己,因为战争出现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城墙从一套成了两套乃至三套,护城河、壕沟也挖起来,只是为了抵御来攻打的敌人。第二是政治体制带来的影响。中国自始皇到清末,几乎都是中央集权,都城集全国之力修成,自然规模最大,各种设施最齐全。而在欧洲,一直都是小国分裂来分裂去,城市规模比较小。直到17世纪建立了君主专制后的大国,如英、法、德,才有了伦敦、巴黎、柏林这样的大城市。第三是经济发展的影响。买卖带来财富,富有的地方就有繁华的城市。中国古代有可和天堂媲美的苏杭,占据交通要道,历经战乱却仍然是经济繁荣的大都会。欧洲海上贸易的繁荣带来的是地中海港口城市的蓬勃生机,意大利的威尼斯就是这种机缘下的产物。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战国至南北朝时期。此时期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的制约,故在此阶段前期,即战国至东汉末,当时我国历史的政治局面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与稳定的时期,表现在城市的发展趋势是由点的分散与狭小变化为点的相对集中与扩大。而后期,从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我国境内政权不是呈鼎立状态,就是呈南北对峙或分裂局面,政治动乱持续,战争频繁不断,表现在城市的发展趋势就是不稳定,许多城市的兴衰具有政治、战争作用的突发性。 第二阶段,即从隋唐至清末时期。隋唐时期城市发展的原因除政治的再次大统一以外,大运河的开凿,南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在运河两岸、南方东南沿海、长江流域、湘鄂

国外关于品牌创建理论的综述(1)

国外关于品牌创建理论的综述(一) 关于如何创建品牌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了,这个理论一直在进步着、发展着。但是国内目前很少对这些理论进行比较系统的综述。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做一个初步的综述和评述,供国内的品牌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参考。这是综述(一),还有综述(二)。 一、利用广告进行品牌创建的理论 正如大卫.艾格所说,品牌长期以来是以大众媒体作为工具,通过广告以实现品牌创建的目的。所以,在品牌创建理论的演进过程中,最早的品牌创建理论也是由广告人在实践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主要代表性理论是:USP理论,形象论和定位论。 (一)USP理论 USP理论是罗塞尔·瑞夫斯(RosserReeves,1910-1984)在从事广告工作20多年后提出的一个品牌产品的推广理论。1961年在他出版的《实效的广告》(TheRealityofAdvertising)书中,系统地阐述了USP (UniqueSellingProposition)理论。他在书中对USP做了如下阐述: 1.每一个广告必须向顾客提出一个主张(proposition)。他指出,不只是一些文字表达,不是对产品的吹嘘,不是橱窗广告,而是一个实在的利益点。

要告诉广告的读者(当时主要是报纸广告):购买这个产品,你将得到特定的好处。 2.这个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不能或没有提出的。它必须独一无二,是品牌的专有特点或是在特定的广告领域中没有提出过的说辞。 3.这个独特的主张必须能够打动(move)成千上万的读者,也就是说,能够把顾客吸引到你的产品上来。 所以,USP的理论核心思想非常清楚,在品牌产品推广时,必须有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这个主张要有广泛的吸引力,并确切告诉顾客:买下它对你有什么好处(暗示不卖它就有害处)。正是这个思想,瑞夫斯被认为是强卖(hardsell)观点代表。 他特别强调消费者从广告中仅仅记住一件事,比如一个强有力的宣称,一个强有力的概念等,这是为什么在一个广告只能有一个USP的原因。此外在他的理论中认为广告应该能够抓住人们的注意,在此基础上对这个USP的观念不断地重复(repeatoverandover)。这样人们才能牢牢记住。 根据瑞夫斯实践,他相信广告更多是科学和研究,而不是艺术作品。因此,瑞夫斯在品牌产品推广中,经常使用科学的证据,就如现在国内的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宝洁公司的一些广告。由于强烈地反对广告的艺术性和形象性观点,所以,USP理论中的独特销售主张之基础是产品,是通过挖掘产品的功能性独特点找到USP。此外,USP理论认为,广告在推出产品后,在其生命周期内,其

皮具品牌的发展史

世界十大包皮具品牌的发展史 DIOR (1)创始人:Christiandior克面斯汀.迪奥 (2)注册地:法国巴黎(1946年) (3)设计师:1946年-1957年,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dior)1957年-1960年,伊妻.圣罗兰(Yvessaintlaurent)1960年-1989年,马克.博昂(Marcbohan)1989年-1996年,詹弗兰科.费雷(Gianfrancoferre)1996年当前,约翰.加利亚诺(Johngalliano) (4)品类:高级女装、高级成衣、针织服装、亵服、香水、化妆品、珠宝、配件等. Dior手袋品牌故事 克里斯汀.迪奥(简称CD),一直是炫丽的高级女装的代名词.他选用高级的华丽、上趁的面料表现出刺眼、鲜艳夺目的华美与文雅女装,倍受时装界关注.他继承着法国高级女装的传统,始终坚持高级富丽的设计路线,做工精细,逢迎上流社会成熟女性的审美咀嚼,象征着法国时装文明的最高精神,迪奥品牌在巴黎地位极高. 迪奥被毁利世纪最出色的设计师之一.1905年,迪奥出身于法国诺曼顶一个企业主家庭,曾因家人的冀望,从事于政治学习,后终因个人爱好转向美学,并结识了毕加索、马蒂斯、达利等画家.1935年开始为《费加罗报》作画,还曾以每弛20法郎的价钱在巴黎街头出售自己的时装绘.1938年加盟罗伯特皮凯(RobertPiquet)公司,任帮理设计师.1942年与皮埃尔巴尔曼共事,此时他控制了服装设计与结构等方面的技能.1946年,迪奥推出的第一系列作品mm"新风貌"使他一举成名.接下来他的设计一发不可整理:不合错误称裙子、垂直型服装、O型、A 型、Y型、H型、郁金香型、箭型hh这一系列步人后尘的设计,让他使终走在时尚的最前站.他在巴黎时装界辛苦工作的10年里,巴黎女装从整体到细节都产生了线人一新的变化. 1947年,迪奥被授予美国的雷门马可斯奖(NeimanMarcusAward),1950年,法国又颁发给他"声誉勋位团"勋章(RemisedelaLegiond'honneur).1957年,迪奥在意大利因心脏病突发离世.

品牌理论里程碑探析

第31卷第1期 外国经济与管理 Vol 131No 11 2009年1月Foreign Economics &Management J an 12009 32 外国经济与管理(第31卷第1期) 品牌理论里程碑探析 卢泰宏,吴水龙,朱辉煌,何 云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摘 要:品牌在近三十年成为营销理论和实践中最有影响的活跃领域。品牌理论的不断创新以及品牌实践的发展,展现出丰富多彩又扑朔迷离的画面。其中,哪些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和标志性创新?品牌领域的发展路径和演进脉络是怎样的?本文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品牌理论的发展演进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了品牌理论发展中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及其回答的基本科学问题。 关键词:品牌;品牌理论;演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950(2009)0120032211 收稿日期:20082122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本土品牌成长与创新研究》(编号:70632003),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区域集群品牌的创建: 机制、模型及路径》 (编号:08J C630037)作者简介:卢泰宏(1945-),男,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吴水龙(1976-),男,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朱辉煌(1964-),男,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何 云(1972-),女,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一、引 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牌理论研究日益受到重视(D 1Aaker ,1991;Keller ,1991;Smit h 和Park ,1992),由于学者们不断意识到品牌是公司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品牌理论研究迅速成为管理领域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1]并且成为营销学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旨在通过扫描和梳理国外品牌理论研究中引用次数最多、寿命最长的核心文献,来记录品牌理 论演进中的标志性“足印”。营销管理的基本性质是“科学”加“艺术”。[2]本文作者基于对营销管理本质 的认识①,试图突现品牌理论演进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分析原创性理论研究所回答的基本科学问题,以及研究发展的脉络和路径。 二、品牌理论演进的阶段及研究主题 近三十年来,学者们不断拓展和深化对品牌的理解,探索品牌研究的新概念和新主题,发展品牌领域的新分支和新方法(Muniz ,1997;卢泰宏和周志民,2003)。首先,品牌理论研究的论文和专著数量呈快速上升的态势。我们通过检索EBSCOho st 的商业资源全文数据库(BSP )发现,国际三大权威营销学术期刊(J CR 、J M 和J MR )截至2007年共发表品牌主题的学术论文310 篇之多。检索中国期刊网(CN KI )国内三大核心期刊数据显示:《外国经济与管理》在1999~2008年发表品牌主题的综述性研究论文30篇,其中20篇发表于2006~2008年不到三年间;《管理世界》在2000~2007年里发表品牌主题

皮具品牌的发展史

皮具品牌的发展史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世界十大包皮具品牌的发展史DIOR (1)创始人:Christiandior克面斯汀.迪奥 (2)注册地:法国巴黎(1946年) (3)设计师:1946年-1957年,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dior)1957年-1960年,伊妻.圣罗兰(Yvessaintlaurent)1960年-1989年,马克.博昂(Marcbohan)1989年-1996年,詹弗兰科.费雷(Gianfrancoferre)1996年当前,约翰.加利亚诺(Johngalliano) (4)品类:高级女装、高级成衣、针织服装、亵服、香水、化妆品、珠宝、配件等. Dior手袋品牌故事 克里斯汀.迪奥(简称CD),一直是炫丽的高级女装的代名词.他选用高级的华丽、上趁的面料表现出刺眼、鲜艳夺目的华美与文雅女装,倍受时装界关注.他继承着法国高级女装的传统,始终坚持高级富丽的设计路线,做工精细,逢迎上流社会成熟女性的审美咀嚼,象征着法国时装文明的最高精神 ,迪奥品牌在巴黎地位极高. 迪奥被毁利世纪最出色的设计师之一.1905年,迪奥出身于法国诺曼顶一个企业主家庭,曾因家人的冀望,从事于政治学习,后终因个人爱好转向美学,并结识了毕加索、马蒂斯、达利等画家.1935年开始为《费加罗报》作画,还曾以每弛20法郎的价钱在巴黎街头出售自己的时装绘.1938年加盟罗伯特皮凯(Robert Piquet)公司,任帮理设计师.1942年与皮埃尔巴尔曼共事,此时他控制了服装设计与结构等方面的技能.1946年,迪奥推出的第一系列作品mm"新风貌"使他一举成名.接下来他的设计一发不可整理:不合错误称裙子、垂直型服装、O型、A 型、Y型、H型、郁金香型、箭型hh这一系列步人后尘的设计,让他使终走在时尚的最前站.他在巴黎时装界辛苦工作的10年里,巴黎女装从整体到细节都产生了线人一新的变化. 1947年,迪奥被授予美国的雷门马可斯奖(Neiman Marcus Award),1950年,法国又颁发给他"声誉勋位团"勋章(Remise de la Legion d'honneur).1957年,迪奥在意大利因心脏病突发离世. 迪奥岂但使巴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原了时尚中央的地位,还一手栽培了两位知名的设计巨匠:皮尔.卡丹,伊夫.圣.洛朗.迪奥的公司也由此新人倍出,恰是在圣洛朗、马克波翰、费雷,以及约翰加里亚诺等优良设计的接踵尽力下,时至今时,迪奥这个牌子还是人们信任、追求的,无论是服装、皮具仍是化妆品、香水. 镇牌之宝:蓝金唇膏mmDIOR标记性的唇膏,歉润柔软,色彩纯粹,在恬静和长久之间到达不堪设想的均衡.也是无数女性手袋中必不可少的仇物.5色眼影mm虽然DIOR每一季都会推出各种令人目迷五色的彩妆新品,但这款眼影从1987年连续至昔,仍旧是很多化妆师和女性的最爱. COACH

世界顶级奢侈品100品牌排行

世界顶级奢侈品100品牌排行 ——吕润整理 1.Bentley宾利/主要产品:车 2.BurjAl-Arab伯瓷/主要产品:酒店 3.Rolex劳力士/主要产品:腕表 4.Chanel香奈尔(夏奈尔)/主要产品:时装、香水 5.EsteeLauder雅诗兰黛/主要产品:化妆品 6.Tiffany蒂芬尼/主要产品:珠宝 7.Mercedes梅塞德斯(奔驰)/主要产品:轿车 8.Gianniversace范思哲/主要产品:时装 9.LouisVuitton路易威登/主要产品:皮具、箱包 10.Hennessy轩尼诗/主要产品:高级干邑 11.AmericanExpress美国运通/主要产品:旅行信用卡 12.JohnnieWalker尊尼获加/主要产品:威士忌 13.Prada普拉达/主要产品:时装、眼镜 https://www.doczj.com/doc/058302227.html,ncome兰蔻/主要产品:化妆品 15.Chivas芝华士/主要产品:威士忌 16.FourSeasons四季酒店/主要产品:酒店 17.FERRARI法拉利/主要产品:车 18.Bose博士/主要产品:音响 19.BMW宝马/主要产品:轿车、摩托 20.Armani阿玛尼/主要产品:时装 21.Moet&Chandon酩悦香槟/主要产品:香槟酒 22.CalvinKlein卡尔文.克莱恩/主要产品:内衣、香水 23.Rolls-Royce劳斯莱斯/主要产品:名车 24.TagHeuer豪雅表/主要产品:腕表 25.Harley.Davidson哈雷戴维森/主要产品:摩托 26.RalphLauren拉尔夫劳伦/主要产品:时装 27.EmiratesPalace酋长宫殿/主要产品:酒店 28.HiltonGroup希尔顿集团/主要产品:酒店 29.RemyMartin人头马/主要产品:名酒 30.Absolut绝对伏特加/主要产品:伏特加

农夫山泉的品牌发展史

【摘要】在商品经济发达,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一个品牌刚刚诞生便有可能淹没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中。而农夫山泉却能异军突起三分水市,鼎立十年持续发展。本文从农夫山泉的背景出发,对其十年的品牌发展做简单梳理,从而阐释其成功之道。 【关键词】养生堂农夫山泉品牌发展史 国内瓶装饮用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每年都有不少新品牌涌现,但真正能成功打开市场,树立起自己品牌形象的产品却寥寥几家,大部分品牌在“水战”中沉没了。农夫山泉在市场整体处于全面价格战、低利润之时切入,推出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的天然水,形成了独家占有的新概念。 一、坚实后盾——养生堂有限公司 养生堂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是生产和经营健康产品的现代化高科技的知名企业,现有员工1万余人,管理人员95%以上拥有高等学历。 公司成功创立了龟鳖丸、朵而、成长快乐、成人维生素、清嘴、农夫山泉、农夫果园、尖叫、母亲牌牛肉棒以及万泰艾滋病毒快速诊断试剂等知名品牌及产品。产业横跨保健品、生物制药、饮用水饮料、食品等领域。 二、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 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9 月26日,2001年6月27日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农夫山泉公司相继建成七座国际领先的饮用水、果汁饮料、功能性饮料及茶饮料生产基地。公司还拥有专业的实验室,长期从事水与健康的研究,与美国国家实验室,国内的知名科学家进行专项合作,并获得阶段性成果。农夫山泉的这种优质水源的战略选择以及世界领先的生产设备,在全国饮料饮用水行业中是独一无二的。 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中唯一的民族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中华商业信息中心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从1999年至2004年在全国瓶装饮用水十大品牌中,农夫山泉市场综合占有率连续六年列第一名。 三、农夫山泉的品牌发展足迹 在饮用水领域,农夫山泉尤其是一个不安分者,同时也是营销界底蕴十足的雄才大略家,它将最平常的饮用水挖掘出许多吸引人眼球的重大事情来,使农夫山泉成为饮用水行业的佼佼者。 1997:横空出世|树立形象 1997年5月,农夫山泉问世,主攻上海、杭州两地市场,以“有点甜”为卖点,凭借其在保健品市场练就的实战经验和大量资金的支持,通过大范围、高密度的广告轰炸,杀入中国水市并迅速崛起,奠定了农夫山泉在水市场的高档、高质的形象。至7月底,农夫山泉已在上海大型超市包装饮用水单品销售额排行榜上名列第一。 1998:走向全国|勇夺季军

伊夫圣罗兰

伊夫圣罗兰 (YSL) 品牌故事: YSL全名:Yves Saint Laurent,中文名:伊夫圣罗兰,简称YSL,港台也有译为: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是法语,很多YSL的粉丝却常常将其发音搞错,海报网编编提供其正确的法语发音:[Eve Sonn Lo're-en]。 上世纪60年代,执时装界牛耳的伊夫圣罗兰先生 (Yves Saint Laurent),用巴黎左岸最具创新、时尚的独特风情,开创了色彩缤纷、浪漫高雅的Yves Saint Laurent 时代。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 先生1936年出生于法国属地阿尔及利亚,幼年时便酷爱戏剧,曾设计过舞台布景,同时对素描及绘画有极高的天分,注定会在创作的道路上大放异彩。他17岁时,便被世界知名的时尚杂志“Vogue”发掘,被誉为神童。21岁时因Christian Dior先生过世而继任Dior 工作室的首席设计师,设计出风靡一时的时装,真可谓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1958年,当时还身为Dior女装首席设计的伊夫圣罗兰先生 (Yves Saint Laurent),在一场社交活动认识了皮埃尔·贝尔热 (Pierre Bergé) ,两人一见钟情,并迅速陷入热恋。1962年 Yves Saint Laurent 与同性恋人皮埃尔·贝尔热(Pierre Bergé) 开始共同创业,从此开始了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 品牌的传奇。皮埃尔·贝尔热(Pierre Bergé) 是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 品牌的CEO,虽然他们伟大的爱情到1976年结束,但两人却保持了终生的朋友关系。皮埃尔·贝尔热(Pierre Bergé) 是法语名,海报网编编提供其正确的法语发音: [pj??? b???e],和中文皮埃尔·贝尔热的发音非常相似。百度上常见的对 Bergé用“伯格”或“博格”的说法,是完全按照英语发音的错误译法,请热爱品牌的报友多注意哦~ 1966年,设计师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 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成衣服饰店,命名为“Yves Saint Laurent Riva Gauche”。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 对色彩素材的大胆运用,给60年代时装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与气息,奠定了他在设计界的领导地位,更被誉为“20世纪仍在人世的传奇人物”。 天才的伊夫圣罗兰先生 (Yves Saint Laurent) 专注做设计,伟大的爱人同志皮埃尔·贝尔热(Pierre Bergé) 管理财务和商业,品牌发展良好,到了1971年,YSL 品牌便已经拥有46家连锁店。1976年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 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推出一系列具有国际特色的Cos sack时装系列,同时含有吉普赛、印度、高加索、斯拉夫、土耳其等样式,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 的时装流露着他对历史、艺术、文学的热爱,同时也反映着摩洛哥、中国、日本、西班牙等多重异国风貌。圣罗兰更善于从当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中吸收灵感,例如毕加索等人的画作,往往成为他对颜色的选取灵感。圣罗兰本人对颜色的天生敏锐,令他在时装设计上游刃有余。进入1980年代,Yves Saint Laurent在时装设计界已形成偶像地位,夺走了无数的时装设计奖项,1982年获得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CFDA颁发的年度设计师大奖;1983年莫斯科博物馆为他举办了25年回顾展,1985年获得了奥斯卡所颁发的特别奖项,来表彰他对于时装设计领域中的终生成就。80年代是圣罗兰的事业巅峰,他也是第一位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举办时装发布会的外国设计师。他在80年代初于北京举行时装展,更新了整整一代中国人的视觉感受甚至是解放了思想——中国从此出现新的职业:时装模特。 随后的圣罗兰从巅峰上下降,开始不断重复自己早年的设计,虽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许多新款式,但其意念变得保守。2008年6月1日,伊夫圣罗兰先生 (Yves Saint Laurent) 去世。 盖棺定论而言,伊夫圣罗兰先生 (Yves Saint Laurent) 兰永久地改变了女性的着装规则——他创举性地引进了曾是男士专属的西裤套装、狩猎外套和燕尾服到女装领域。他甚至宣称:“让女性变得时尚,就是让女性穿上裤子——无论日与夜。”有评论认为,伊夫圣罗兰先生 (Yves Saint Laurent) 作为上世纪最后一位时尚泰斗的身故,标志着二战后崛起的西方时尚界“黄金时代”的终结——从此再无充满色彩和原创性的霓裳传奇,而只剩下奢侈品工业的喧哗轰鸣。而对于同性恋群体而言,他打破了男女两性之间的着装樊篱,在半个多世纪前,他就能超前地对性别外部标识重新定义,由此拉开后现代同性恋美学的浪潮。

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周跃辉 2013-1-28 14:35:00 来源:学习时报 2013-01-28 第02版:当代世界西方国家城市化所走过的将近三百年的演变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8世纪中叶—1950年:工业城市化阶段 农业文明从乡村开始,而工业文明则发轫于城市;城市脱胎于乡村,而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却起源于近代的工业革命。城市化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态,和工业化似乎是一对“孪生子”,它们就像两个车轮,承载着人类社会滚滚向前发展。18世纪从英国发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开始从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转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为主体形态的经济中心。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 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在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从1850年的 11.4%上升到1950年的 52.1%。1950年,英国达到 79%的城市化水平;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在此阶段皆成功地实现了高度的城市化,美国当时的城市化水平为 64.2%,德国为64.7%,加拿大为60.9%,法国为55.2%,瑞典为65.7%。当然,西方国家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城市病”。环境污染、人口拥挤、城市犯罪及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因此,西方主要国家从 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1950—1990年:逆城市化阶段

品牌理论发展史

品牌理论发展史 侯芳 (湖北大学,湖北武汉) 【摘要】品牌理论研究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企业追求的调整,品牌理论从诞 生至今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求证和实践的过程。如今,由于全球生态环境遭 到相当程度的破坏,品牌理论又将演变出一些新趋势。 【关键词】品牌;西方品牌理论;发展进程;中国品牌理论研究成果;新趋势。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Brand Theory Hou Fang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Province) 【 Abstract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brand theory have gone a relatively long-term proc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changes of market environment, the changing needs of the consumers and the adjustment of enterprises` pursuits, brand theory has experienced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exploration, confirmation and practice from the very first moment of its birth to the present. Today, brand theory will evolve into some new trends because the glob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considerably destroyed. 【 Key words 】Brand; Brand Theory of Westerners;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of Brand Theory of China; New Trends. 一、前言 1.1 概述 品牌理论是企业对其品牌管理及营销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它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或者一种企业思维方式。从品牌营销的实践来看,品牌的出现可追溯到19世纪早期,酿酒商为了突出自己的产品,在盛威士忌的木桶上打出区别性的标志,品牌概念的雏形由此而形成。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和交换日益向纵深发展,社会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变迁以及企业社会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由于生产过剩的缘故,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同类产品的竞争不断升级,企业呼唤更为成熟的品牌理论。此后品牌理论发展的基本轨迹大致经历了由以品牌为中心到以顾客为中心再到注重社会责任的过程。从品牌观念出现至今,品牌理论先后出现了品牌观念、品牌战略、品牌资产、品牌战略、品牌关系理论等观念。21世纪以来,品牌学家把品牌和生态结合起来,于是品牌生态学成为了当代以及未来品牌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1.2 文献综述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是美国着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着,着重从人文科学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内容包括:史前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领域,从多角度综合地研究了城市发展史,并对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意见。对学城市规划的我们,无论在理论学习上还是思想都上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城市的演变过程——起源、发展、蔓延 一、城市的起源 “为了让我们对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专门回溯了城市的起源。我们需要构想一种新的秩序,这种秩序能包括有机界和人,乃至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城市发展找到一种新的出路”。这正是芒福德编写此书的目的。 “远在活人形成城市之前,死人就先有城市了“。这源于古人类对死去同类的敬重心里,他们需要寻求比实际生活需要更有力的促使古人要寻找一个固定的聚会地点,并最终促使他们形成连续的聚落。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或抚慰他们的灵魂。所以为什么在去一个大城市的时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陵墓是就可以理解了。而促使城市形成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岩洞,被认为是最早的空间,不仅是居住地也是艺术和礼俗活动发生的地方。而这两种因素的共同协同作用便促使了最初城市的形成。 芒德福说“城市首先是具备磁体功能,而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村落的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把一些非居住着引导此地。如罗马,耶路撒冷等古城仍然是并且继续追求这写原始目的的。总之城市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而不像乡村那种较为固定,内向,并敌对的对待外来事物。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以狩猎为主的具有强攻击型的社会结构,而新时期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并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而真正的城市起源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而城市作为一种包容的有磁性的容器,使城市中生发各种活动,使城市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二、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但在其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总要受控于一些具体因素的影响,比如王权、商业、文化等,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物质要素及其结合方式。 王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所谓城市,是指一种新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带表了当地的人们,还代表了城市的守护神,以及整个井然有序的空间”。而统治阶级利用宗教称王把自己神化使自己统治公共并赢得其信赖成为可能。”从分散的村落经济向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因素是国王,或者说是王权制度”。

品牌理论

品牌策略、品牌规划等的理论基础 一、品牌相关概念 品牌的概念:品牌是目标消费者及公众对于某一特定事物心理的、生理的、综合性的肯定性感受和评价的结晶物。人和风景,艺术家,企业,产品,商标等等,都可以发展成为品牌对应物。我们在市场营销中说的品牌,则指的是狭义的商业性品牌,即是公众对于某一特定商业人物,包括产品、商标、企业家、企业四大类型商业人物的综合感受和评价结晶物。 品牌的构成: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使用者。 品牌的功能:A、广告促销的武器。B、控制市场的武器。C、有助于新产品的销售。D、有助于建立顾客偏好。E、注册商标法律保护。 品牌战略的概念:即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品牌战略是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产物,近年来,一些意识超前的企业纷纷运用品牌战略的利器,取得了竞争优势并逐渐发展壮大。战略的本质是塑造出企业的核心专长,从而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产品、技术及管理诀窍等容易被对手模仿,难以成为核心专长,而品牌一旦树立,则不但有价值并且不可模仿,因为品牌是一种消费者认知,是一种心理感觉,这种认知和感觉不能被轻易模仿。 所谓的品牌战略,包括品牌化决策、品牌模式选择、品牌识别界定、品牌延伸规划、品牌管理规划与品牌远景设立六个方面的内容。 品牌化决策解决的是品牌的属性问题。是选择制造商品牌还是经销商品牌、是自创品牌还是加盟品牌,在品牌创立之前就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不同的品牌经营策略,预示着企业不同的道路与命运,如选择“宜家”式产供销一体化,还是步“麦当劳”( McDonalds)的特许加盟之旅。总之,不同类别的品牌,在不同行业与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有其特定的适应性。 品牌模式选择解决的则是品牌的结构问题。是选择综合性的单一品牌还是多元化的多品牌,是联合品牌还是主副品牌,品牌模式虽无好与坏之分,但却有一定的行业适用性与时间性。如日本丰田汽车在进入美国的高档轿车市场时,没有继续使用“TOYOTA”,而是另立一个完全崭新的独立品牌“凌志”,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TOYOTA”会给“凌志”带来低档次印象,而使其成为可以与“宝马”“奔驰”相媲美的高档轿车品牌。 品牌识别界定确立的是品牌的内涵,也就是企业希望消费者认同的品牌形象,它是品牌战略的重心。它从品牌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与符号识别三个方面规范了品牌的思想、行为、外表等内外涵义,其中包括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中心的核心识别和以品牌承诺、品牌个性等元素组成的基本识别。如2000年海信的品牌战略规划,不仅明确了海信“创新科技,立信百年”的品牌核心价值,还提出了“创新就是生活”的品牌理念,立志塑造“新世纪挑战科技巅峰,致力于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科技先锋”的品牌形象,同时导入了全新的VI视觉识别系统。通过一系列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统帅的营销传播,一改以往模糊混乱的品牌形象,以清晰的品牌识别一举成为家电行业首屈一指的“技术流”品牌。 品牌延伸规划是对品牌未来发展领域的清晰界定。明确了未来品牌适合在哪些领域、行业发展与延伸,在降低延伸风险、规避品牌稀释的前提下,以谋求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如海尔家电统一用“海尔”牌,就是品牌延伸的成功典范。

品牌理论文献综述

品牌理论的演变 英国学者彻纳东尼指出:“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好的产品、服务、人或地方,使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获得相关的、独特的、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价值。” Jay P.McCormack和Jonathan Cagan(2003)认为建立和保持一个一致的品牌陈述是建立一个成功产品的重要部分。我们试图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品牌理解的各种观点以及各种品牌理论研究进行评述和归纳,为我们研究品牌传播理论及品牌网络传播理论做理论基点,并期望能够揭示品牌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对于品牌内涵的诠释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品牌是符号 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许多学者认为品牌就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产品,或者说是区别产品的记号,他们对品牌的认识也仅局限于企业层面。美国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在1960年将品牌定义为:“品牌系指一个名称 (name)、语词 (term)、标志(sign)、象征 (symbol)、以及设计(design),或是上述各项的组合,以藉此辨识出一个或一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进而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有所区别”;Chematory&Mewilliam(1989)“品牌是一种辨识的图案,使其与竞争者有所差异”;美国管理协会认为,品牌是经营者或经营者集团的产品与服务,基于与其他竞争者有所区别而赋予之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亦或是上述方式的结合(Peter D.Benneh,1998);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力普·科特勒〔1〕进一步分析认为:品牌是一种或一组为了辨认某个销售者区别于竞争者的产品和劳务的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品牌拥有文化象征、个性特征、利益、属性、价值体现、用户暗示等六层含义;Lynn B.Upshaw (1999)在其出版的《塑造品牌特征》一书里指出: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 (2)品牌是情感 1955年,最早对品牌进行研究的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 J.1evy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产品与品牌》,他们阐明了下列原理: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性价值(personality);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

迪奥品牌的发展史

迪奥品牌的发展史 克里斯汀·迪奥(英语:Christian Dior),简称迪奥(Dior),是著名法国时尚消费品牌。亦为全球最大的高级时尚品牌控股公司:LVMH 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的母公司(Mo?t Hennessy - Louis Vuitton, LVMH Group)路威酩轩集团,是一法国酒业与高价奢侈品制造集团。Dior 握有LVMH Group 42.38% 的普通股及59.3% 的表决权。 迪奥公司由法国时装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1905年1月21日-1957年10月24日)创立,总部设在巴黎。主要经营女装、男装、首饰、香水、化妆品,童装等高档消费品。其男装品牌现已独立为迪奥男装。 克里斯汀·迪奥于1905年出生于法国的诺曼底,“Dior”在法文中是“上帝”(Dieu)和“金子”(or)的组合,金色后来也成了Dior品牌最常见的代表色。克里斯汀·迪奥并不是服装设计出身,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又作为企业家之子,他对艺术的热情却从未消退。1946年,在时尚领域不断浮沉后,已经不惑之年的克里斯汀·迪奥才在巴黎Montaigne大道开了第一家个人服饰店。 郭峰Dior 自1946年创始以来,Dior一直是华丽与高雅的代名词。不论是时装、化妆品或是其他产品,克里斯汀·迪奥在时尚殿堂一直雄踞顶端。 1935年,独立的早期,克里斯汀.迪奥经历了一段非常黑暗的时光。每天他得从报纸上的小广告中搜索工作机会,他没有固定的地址,时而与朋友同住,时而露宿街头,饥一餐,饱一餐,最终得了肺结核。尽管如此,克里斯汀·迪奥始终没有垮下。有一天当克里斯汀·迪奥因找不到工作而陷入深深失意时,一位时装界的朋友建议他画一些时装设计图,不料却大受欢迎。每一份设计都充分展露出他独特的才能,他紧紧抓住生活中的动态,每一份设计都如此地栩栩如生。 1937年,克里斯汀·迪奥终于成为“Piguet”公司的时装设计师。就在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克里斯汀·迪奥被迫离开巴黎与家人团聚。当他重新返回巴黎时,他那“Piguet”公司时装设计师的位置已被他人替代,他只好成为一位助理。当时的Dior已年过而立,而他周围的朋友均事业有成,该轮到克里斯汀·迪奥大干一场了。多年的尝试与失败使迪奥日渐成熟,他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天赋。他是一个天生的设计师,从没学过裁剪、缝纫的技艺,但对裁剪的概念了然在胸,对比例的感觉极为敏锐。 克里斯汀·迪奥自己曾经说过:“香水是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所以我选择制造香水,哪怕你仅在香水瓶旁边逗留一会儿,你便能感受到我的设计魅力,我所打扮的每一位女性都散发出朦胧诱人的雅性,香水是女性个性不可或缺的补充,只有它才能点缀我的衣裳,让它更加完美,它和时装一起使得女人们风情万种。” Dior香水 1947年起,迪奥公司即成立自己的美妍研发中心。他们有近200位研究人员、生物学家、医师、药物学家与全球联网的20多家大学研究中心与科学机构合作,共同在创新美妍科技的最前线努力。对于他们的每款产品,触感一直是迪奥强调的重点,亦是他们坚持不变的传统。柔滑的触感,美丽的肌肤以及迷人的芳香都是女性所要求的重点;迪奥的护肤产品带来的是科技与愉悦的完美结合。 1947年,克里斯汀·迪奥推出了他的第一个时装系列:急速收起的腰身凸显出与胸部曲线的对比,长及小腿的裙子采用黑色毛料点以细致的褶皱,再加上修饰精巧的肩线,颠覆了所

世界前100名奢饰品品牌排行

世界前100名奢饰品品牌排行1 Bentley 宾利 主要产品:车 得分:50.1 2 Burj Al-Arab 伯瓷 主要产品:酒店 得分:49.3 3 Rolex 劳力士 主要产品:腕表 得分:48.7 4 Chanel 夏奈尔 主要产品:时装、香水 得分:48.4 5 Estée Lauder 雅诗兰黛 主要产品:化妆品 得分:47.9 6 Tiffany 蒂芬尼 主要产品:珠宝 得分:47.6 7 Mercedes 梅塞德斯(奔驰) 主要产品:轿车 得分:47

8 Gianni versace 范思哲 主要产品:时装 得分:46.8 9 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 主要产品:皮具、箱包 得分:46.2 10 Hennessy 轩尼诗 主要产品:高级干邑 得分:46.1 11 American Express 美国运通主要产品:旅行信用卡 得分:45.9 12 Johnnie Walker 尊尼获加主要产品:威士忌 得分:45.7 13 Prada 普拉达 主要产品:时装、眼镜 得分:45.3

14 Lancome 兰蔻 主要产品:化妆品 得分:44.3 15 Chivas 芝华士 主要产品:威士忌 得分:44.1 16 Four Seasons 四季酒店主要产品:酒店 得分:43.8 17 FERRARI 法拉利 主要产品:车 得分:43.7 18 Bose 博士 主要产品:音响 得分:42.9 19 BMW 宝马 主要产品:轿车、摩托 得分:42.6 20 Armani 阿玛尼 主要产品:时装

得分:42 21 Moet & Chandon 酩悦香槟主要产品:香槟酒 得分:41.3 22 Calvin Klein 卡尔文?克莱恩主要产品:内衣、香水 得分:40.6 23 Rolls-Royce 劳斯莱斯 主要产品:名车 得分:39.4 24 Tag Heuer 豪雅表 主要产品:腕表 得分:39.2 25 Harley?Davidson 哈雷戴维森主要产品:摩托 得分:39 26 Ralph Lauren 拉尔夫劳伦主要产品:时装 得分:38.9

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32 商业时代 (原名 《商业经济研究》) 2006年33期 牌是相关事物的象征,Jay P.McCormack和Jonathan Cagan (2003)认为建立和保持一个一致 的品牌陈述是建立一个成功产品的重要部分。自1931年美国宝洁公司(P&G)的麦克尔?罗伊提出品牌经理制以来,品牌日益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实业界的操作需求带来了品牌理论研究的繁荣。品牌理论研究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笔者根据品牌一词在使用时具体语言环境的差异,把对品牌的理解划分为三类:服务的理念、利益的源泉和进化的角度。 品牌的传统观——服务的理念 由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J.1evy(1955)发表的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阐明了下列原理: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性价值(personality),让顾客得到满意的服务。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能性价值而被喜爱,而且由于其心理和社会的价值而被喜爱。David A. Aaker(1993)则指出,目前大多数经理仍 然过多地关注于短期的财务收益,而不注意对品牌的长期投资。纵览当前国内外品牌界,对于传统品牌观的描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张焱、张锐,2004)。 (一)符号说 Lynn B.Upshaw(1999)在其出版的《塑造品牌特征》一书里指出: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定义委员会(1960)认为,品牌是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产品或劳务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美国管理协会认为,品牌是经营者或经营者集团的产品与服务,基于与其他竞争者有所区别而赋予之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亦或是上述方式的结合(PeterD.Benneh,1998);Philip Kotler(1997)认为,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从本质上说,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的允诺和质量的保证。 (二)情感说 由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 J.1evy(1955)发表的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是具有创新性的,他们阐明了下列原理 :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 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 宋旭琴1 向 鑫2 (1、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广州 5107252、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广州 510090) 品 内容摘要: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 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这些名称和标识等会由于不同的品牌表述方式而产生差异,又将会产生不同的品牌观念。本文整合了国内外有关品牌理解的各种观点,并对各种品牌理论研究进行评述和归纳,以期能对品牌的历史及未来的发展进行概括,揭示品牌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关键词:品牌 品牌理论 品牌观念 性价值(personality),因此,品牌管理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建立品牌的个性,要创造性地运用广告资源来为品牌建设(即企业的长 期收益)投资。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能性价值而被喜爱,而且由于其心理和社会的价值而被喜爱。David A.Aaker(1993)则指出,目前大多数经理仍然过多地关注于短期的财务收益,而不注意对品牌的长期投资。Lannon和Cooper(1983)坚持了品牌创建中的情感主题,他们运用人类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并指出美国广告方式(其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欧洲广告方式(其是神话和仪式的具体化,即它使人们可以看到品牌如何随着文化的变化而演变)的不同特点。 (三)关系说 奥美公司认为,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的关系,消费者才是品牌的最后拥有者,品牌是消费者经验的总和。Michael Perry认为,品牌是消费者如何感受一个产品,它代表消费者在其生活中对产品与服务的感受而滋生的信任、相关性与意义的总和。David Arnold认为,品牌就是一种类似成见的偏见,成功的品牌是长期持续地建立产品定位及个性的结果,消费者对它有较高的认同。王新新(2000)认为,品牌是一种关系性契约,品牌不仅包含物品之间的交换关系,而且还包括其他社会关系,如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情感关系;苏晓东等(2002)认为,品牌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符号,它包含了产品、消费者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总和,基于这个认识从而架构了“7200品牌管理系统(BMS)”。 (四)资源说 Alexander L.Biel认为,品牌资产是一种超越生产、商品及所有有形资产以外的无形资产,其带来的好处是可以预期未来的进账远超过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其他品牌所需的扩充成本;而陈伟航则指出,品牌会渗透人心,因而形成不可泯灭的无形资产,品牌资产的妥善运用可以给企业带来无穷的财富;韩志锋认为,品牌是企业内在属性在外部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资源,它不仅是企业内在属性的外部环境集中体现出来的(外化的)有价值的形象标志,而且因为其能整合企业外不同资源对企业内在属性发展产生反作用,它更是一种资源。 营销谋略 Sale Strateg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