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芜湖市高二下学期政治3月网上考试试卷

安徽省芜湖市高二下学期政治3月网上考试试卷

安徽省芜湖市高二下学期政治3月网上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70 分。每小题 (共35题;共70分)

1. (2分) (2016高二上·林芝期末) 2016年9月,某大学新生报到宿舍分配现场,有家长在发现孩子的宿舍门牌号“424”“454”等带有两个“4”的数字后,声称宿舍号码不吉利,拒绝让孩子入住并坚决要求负责安排新生宿舍的辅导员调换宿舍。下列观点与学生家长的世界观吻合的是()

A .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 .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C .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 . 物是观念的集合

2. (2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中) 对于日全食出现的时间,覆盖的区域,现在天文学家都能作出精确的预报,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 .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 . 意识对物质具有指导作用

C . 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 . 思维是存在的根源

3. (2分) (2017高二上·扬州月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4. (2分) (2016高一下·静海期中) 2015年,天象依旧精彩。除了“常规”的流星雨、水星大距、行星冲日等天象外,天宇还发生了4次日食、月食。古代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后汉书?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上述观点属于()

A .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 .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5. (2分) (2018高三上·牡丹江开学考) “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尽管儒家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佛家讲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但究其哲学本质,它们的理论反映的基本问题都是()

A . 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B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D .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6. (2分) (2016高二下·辽宁期中) 都知道如果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但这究竟是何原理?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原来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从而减轻痒感。这一事实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A . ①③

D . ②④

7. (2分) (2020高二下·成都月考)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座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

①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并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③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④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8. (2分) (2017高二上·遵义期末) 胡夫金字塔里面有一段令人生畏的文字:“不论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头上降临。”从哲学上看,这段铭文属于()

A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 . 主观唯心主义

D . 客观唯心主义

9. (2分) (2018高三上·牡丹江月考) 下列选项中,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①“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万物皆在我心中”

④“道是天地之心,万物之母”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0. (2分) (2017高二下·内江期末) 哲人逝已远,古道照颜色。孟子留下了“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经典名言。下列哲人名言蕴含哲理与其相同的是()

A . 贝克莱“物是观念的集合”

B . 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C .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D . 欧布里德——“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11. (2分) (2017高二上·集宁期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的是()

A . “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B .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 . “我思故我在”与“心外无物”

D .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12. (2分)蔡元培认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这说明()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②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④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A . ①②

B . ②③

13. (2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月考) 水的流动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或者“洪水无情”,或者“细水润田”。我国兴建的三峡工程拦河大坝全长1983米,坝顶高185米,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它对于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所起的作用极为有利的。这说明()

A . 人们发挥自觉能动性,就可以改变水流动的规律,变害为利

B . 人们如果认识了客观规律就可以改造客观世界造福子孙后代

C . 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找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好时机

D . 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规律创造有利条件造福自身

14. (2分) (2016高二上·屯溪期中) 对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 . 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B .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C . 哲学是研究特定领域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D . 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

15. (2分) (2016高二上·阳高期中) 与漫画《高考压力》组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④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C . ②③

D . ③④

16. (2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随着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哲学问题,比如克隆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问题,挑战了伦理道德,值得哲学家思考。哲学家通过思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

①科技时代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对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新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

③具体科学研究要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怎样的方法论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17. (2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科学发展观()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③是我们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的正确反映

④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科学理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18. (2分)(2020·福建模拟) 下表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世界观及其行为表现调查表。图表内容表明()

A .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 . 具有一定世界观的人应有自己的哲学思想

C . 哲学为人们提供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 . 在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影响着人们的活动

19. (2分) (2016高二下·湖北期中) 我国青年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在研究函数值分布论中两个主要概念一一亏值和奇异方向的时候,用对立统一观点作指导,认识到两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又经过艰苦的数学研究,求出了两者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取得了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这说明了()

A . 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有指导作用

B .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具体的研究方法

C . 具体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

D . 世界观影响实践的结果

20. (2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

A .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B . 哲学的任务是获得正确的认识

C . 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 . 普通的社会成员是不具备哲学知识的

21. (2分) (2017高二下·厦门期中) 2016年2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印证了100年前爱因斯坦对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人类探索引力波经历了长期的历程,引力波的发现将让人类了解宇宙起源真相。这说明()

A . 科学家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可以破解任何自然界难题

B . 自然科学的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C .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的过程

D . 权威科学家的科学预言是科学实验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22. (2分)(2020·榆林模拟)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属于()

A . 辩证唯物主义

B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 . 主观唯心主义

D . 客观唯心主义

23. (2分) (2020高二上·长春期末) 朱熹小时候就问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这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关。这些故事说明()

①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②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4. (2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末) 随着航空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已从地球走向外星球。“好奇”号火星车发回的照片,再次有力地证明了自然界是物质的。这表明()

A .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 . 哲学的发展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

C .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 . 自然科学家的活动不受哲学指导也能取得成功

25. (2分) (2016高二上·遵义期中) 从哲学上看,“心想事成”与“天命难违”的区别在于()

A . 前者是积极的观点,后者是消极的观点

B . 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却是不可违抗的

C . 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 . 两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26. (2分) 2013年10月28日,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一个距离地球131亿光年远的星系,与前期发现一样,它也是一个年轻的暗弱星系。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②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③人类社会是物质的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27. (2分)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不能支持这一论断的是()

A .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 .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C . 意识的来源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D .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28. (2分) (2016高二下·蕲春期中) 以色列科学家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但在30年前,由于该发现被认为违背科学常识,谢赫特曼面对的是来自主流科学界及权威人物的质疑,被斥为“胡言乱语”“伪科学家”。材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②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显现和改变

③敢于批判和勇于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可贵品质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29. (2分) (2017高二下·新疆月考) 巴西科研人员通过反复研究,在实验室中培育出具有特定DNA序列的蛛丝蛋白,进而制作出世界上首条人造蛛丝。这种人造蛛丝不仅具有弹性好、韧性大等优点,还能够生物降解,未来有望在纺织材料、医疗和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应用。人造蛛丝的成功研制说明()

①人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④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30. (2分)(2016·滨州模拟) 在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Virgo合作团队宣布他们利用高

级LIGO探测器,首次探测到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从爱因斯坦在1916年预测出引力波,到2015年LIGO 获得直接观测证据,整整跨越了一百年。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点

②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③思维都能正确认识存在,二者有同一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31. (2分)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成功软着陆并巡视勘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月背影像是探测器对月背面貌作出的能动反映

②探测器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月球面貌的认识

③探月科学实验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探月活动是人们获得对月球认识的重要途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2. (2分) (2016高二下·葫芦岛期中) 和许多曼妙的梦想相比,躬身实践更为重要。梦想犹如远方的风景,行动才是我们靠近的脚步。下列选项与此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 .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B .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C .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D .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33. (2分) (2017高二上·江苏期末) 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34. (2分) (2016高三上·嘉兴期末)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正式投入生产。这项成果取材于猪眼角膜,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将改变传统的角膜移植手术中角膜供体来源奇缺的困境,为无数角膜盲患者带来光明。生物工程角膜的研发和应用表明,人能够()

①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事物之间的新联系

②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事物

③正确认识事物的规律并加以改造和利用

④通过实践将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35. (2分) (2017高二上·巴彦淖尔期中) 2017年8月,四川九寨沟发生7级地震。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这表明()

①世界是不可知的

②物质与意识具有一致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④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解答题(共 30 分) (共3题;共30分)

36. (10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早在2015年6月,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时,就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被各界热议。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虽然近些年扶贫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也更实效,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贫困区域密集、贫困人口众多、脱贫时间紧迫等问题依然存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与精神家园的塑造未能及时跟上,贫困者自身文化贫乏、个性懒惰、缺乏进取心有很大关系。因此,扶贫除了物质上的支持,还要有精神文化上的帮扶,要以“精神扶贫”助推“精准扶贫”。精神扶贫要注重扶“智”,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和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精神扶贫还要注重扶“志”,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从思想上给予鼓励引导,并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努力培养和造就他们敢于直面困难、勇于迎难而上的信念和意志。以“精神扶贫”来推进“精准扶贫”,这势必将会成为我们实现脱贫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让人们都认识到精神价值的重要性所在,从而能够向着最终的目标不断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应该如何实现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的相结合。

37.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政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治国理政的制度体制、方略方式等的创造史、选择史和实践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国情和实际出发,选择并实施自己的治国基本方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治国理政的新路。

结合材料信息,谈谈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方式上经历了怎样的求索真理的历程。

38. (10分) (2018高三上·蕉岭月考)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的不懈奋斗,我国无论物质发展水平还是文化发展水平都取得了巨大提升和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民既要“生存”也要“生态”,既要“温饱”也要“环保”。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并部署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4项改革措施。

材料二:“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高度概括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的伟大号召,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而不懈奋斗。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如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分析弘扬塞罕坝精神的正确性。

(3)为了响应“十九大”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全国人民纷纷采取了各种各样的行动。作为中学生,请就如何学习塞罕坝精神谈谈自己的感想。(两条,每条10—3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70 分。每小题 (共35题;共7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

二、解答题(共 30 分) (共3题;共30分)

36-1、

37-1、

38-1、

38-2、

38-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