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导简介与超导材料的历史

※超导简介与超导材料的历史

※超导简介与超导材料的历史
※超导简介与超导材料的历史

神奇的超导:超导简介与超导材料的历史

神奇的超导

罗会仟周兴江

一、什么是超导?

电阻起源于载流子(电子或空穴)在材料中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各样的阻尼。按照材料的常温电阻率从大到小可以分为绝缘体、半导体和导体。绝大部分金属都是良导体,他们在室温下的电阻率非常小但不为零,在10-12 mΩ?cm量级附近。自然界是否存在电阻为零的材料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超导体。当把超导材料降到某个特定温度以下的时候,将进入超导态,这时电阻将突降为零(图1),同时所有外磁场磁力线将被排出超导体外,导致体内磁感应强度为零,即同时出现零电阻态和完全抗磁性。超导态开始出现的温度一般称为超导临界温度,一般定义为Tc。微观上来说,当超导材料处于超导临界温度之下时,材料中费米面附近的电子将通过相互作用媒介而两两配对,这些电子对将同时处于稳定的低能组态,叫“凝聚体”。在外加电场驱动下,所有电子对整体能够步调一致地运动,因此超导又属于宏观量子凝聚现象。对于零电阻态,实验上已经证实超导材料的电阻率小于10-23 mΩ?cm,在实验精度允许范围内已经可以认为是零。如果将超导体做成环状并感应产生电流,电流将在环中流动不止且几乎不衰减。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并不依赖于超导体降温和加场的次序,也称为迈斯纳(Meissner)效应。一个材料是否为超导体,零电阻态和完全抗磁性是必须同时具有的两个独立特征。

超导态下配对的电子对又称库珀(Cooper)对。配对后的电子将处于凝聚体中,打破电子对需要付出一定的能量,称为超导能隙,它反映了电子间的配对强度。一般来说,超导态在低外磁场及低温下是稳定的有序量子态。超导体的一系列神奇特性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低温下稳定地利用超导体,比如实现无损耗输电、稳恒强磁场和高速磁悬浮车等。正因如此,自从超导发现以来,人们对超导材料的探索脚步一直不断向前,对超导微观机理和超导应用的研究热情也从未衰减。随着对超导研究的深入,一系列新的超导家族不断被发现,它们展现的新奇物理现象也在不断挑战人们对现有凝聚态物理的理解,同时实验技术手段也因此得以加速进步,理论概念更是取得了诸多飞跃。已逾百年的超导研究,在诸多科学家的推动下,依旧不断展示新的魅力!

金属Hg在4.2K以下的零电阻态

超导材料研究和发展历史展现了人们在超导探索中的种种曲折和惊喜,反映了人们在对大自然的认识过程中如何付出努力又如何收获成果。随着超导新材料的不断发现,人们试图用基于量子力学的微观机理去理解超导的本质。描述超导的微观理论在丰富的实验观测基础上逐渐浮出水面。这些理论在为人们寻找其他超导体方面既起到引导作用,也曾有误导的一面,但它们突破了传统物理概念的樊笼,对凝聚态物理乃至整个物理研究都起到了主要的推动的作用。当然,人们更迫切地希望能够实现超导的大规模应用,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福祉。这也正是超导研究的最终目的。

二、超导材料的历史

超导的发现和发展,与低温的获得密切相关。传统的低温环境主要依靠液化气体来实现,比如液氢的沸点是20 K(热力学温标中0 K对应着零下273摄氏度,20 K即相当于零下253摄氏度)。1908年,荷兰莱顿实验室的昂内斯(Karmerlingh Onnes)等将最难液化的气体——氦气成功液化,并获得液氦的沸点为4.2 K。通过液氦进一步节流膨胀技术可以获得低至1.5 K的低温环境。随后在1911年4月8日,昂内斯等人在测量金属汞在低温下的电阻时,惊讶地发现当温度降至4.2 K以下时,汞的电阻突然下降到仪器测量不到的最小值,基本可认为是零电阻态。第一个超导体——金属汞就此被发现,其Tc为4.2 K。原则上说,如果把高纯金属认为是理想导体,也可以具有零电阻态,但超导体与单纯零电阻态的理想导体有本质区别,具有更多的奇特性质。1933 年,德国物理学家迈斯纳(W. Meissner)和奥森菲尔德(R. Ochsenfeld)发现超导体内

部磁感应强度为零,即具有完全抗磁性,超导态下磁化率为-1,这成为判断超导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指标。

超导现象发现之后,人们又陆续研究了其他金属和合金是否在低温下具有超导电性。人们发现原来超导现象在大部分金属中都存在,一些材料在常压和低温下即可超导,还有的需要在高压和低温下才有超导电性。在元素周期表中,除了一些磁性金属如Mn、Co、Ni,碱金属如Na、K、Rb,部分磁性稀土元素,惰性气体和重元素等尚未观测到超导电性外,其他常见金属甚至非金属元素都可以实现超导。

金属和合金以及简单金属化合物的超导临界温度都很低,到1986 年为止,人们发现Tc最高的化合物是Nb3Ge,Tc = 23.2 K。这意味着实现超导态需要依赖非常昂贵的液氦来维持低温环境,极大地制约了超导研究和超导应用。当时一些理论甚至明确指出,基于电声子相互作用机制的超导临界温度可能存在一个极限,即超导临界温度的最高值Tcmax = 40 K。然而,人们从未放弃寻找更高Tc 超导材料的希望。1986年,位于瑞士苏黎世的IBM公司的柏诺兹(J. Bednorz)和缪勒(K. Müller)独辟蹊径,他们没有从常见的金属合金体系中去寻找更高转变温度的超导体,而是选择在一般认为导电性不好的陶瓷材料中去探索超导电性。结果他们在La-Ba-Cu-O体系中首次发现了可能存在超导电性,其Tc 高达35 K。这一发现引发了世界范围高温超导研究的热潮,随后上演了一场空前激烈的刷新Tc 记录的争夺战。1987年2月,美国休斯顿大学的朱经武、吴茂昆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赵忠贤研究团队分别独立发现在

YBa2Cu3O6+体系存在90 K以上的Tc,超导研究首次成功突破了液氮温区(液

氮的沸点为77 K),使得超导的大规模研究和应用成为可能。之后,1988 年盛正直等人在Tl-Ba-Ca-Cu-O体系中发现Tc=125 K;1993 年席林(Schilling)等在Hg-Ba-Ca-Cu-O 体系再次刷新Tc 记录至135 K;1994年,朱经武研究组在高压条件下把Hg2Ba2Ca2Cu3O10 体系的Tc 提高到了164 K,这一最高Tc纪录一直保持至今。在短短十年左右时间,铜氧化物超导体的Tc值翻了几番,令人惊叹于科学家的勤奋和激情之余,更多的是被超导研究中的惊喜和无穷的魅力所吸引。相对于常规的金属和合金超导体(一般称为传统超导体),铜氧化物超导体具有较高的超导临界温度(突破传统理论设定的40 K极限),因此被称为高温超导体。

事实上,除了金属合金和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之外,人们还在诸多其他材料中发现了超导电性。在其他金属氧化物中如钛氧化物、铌氧化物、铋氧化物、钌氧化物、钴氧化物等材料中同样发现了超导电性,只是这些超导体的Tc 不如铜氧化物高,因此它们并不被称为高温超导体。在一些特殊金属化合物如CeCu6、CeCu2Si2、CeCoIn5、YbAl3和UPt3等中,电子的有效质量是常规金属的一百倍甚至一千倍左右。也就是说,电子在这些材料中的运动并不像走在平坦大道上那样非常自由,而是如同在泥塘中艰难行进,即电子被强烈地局域化了,等效于电子的质量大大增加。这类超导体被称为重费米子超导体,其最高超导温度在PuCoGa5中达到18.5 K。碳元素的众多同素异形体为超导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有机超导体一个新的家族便由此诞生。富勒烯超导体就是C60和碱金属之间的化合物,如Cs3C60的Tc高达38 K,此外诸如KC8和CaC6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碳化物也有10 K左右的超导电性。在其他一维和准二维有机材料如

k-BEDT-TTF2X和λ-BETS2X等也同样发现了1 K左右的超导电性,2011年,中国科学家又在碱金属掺杂菲和多苯环化合物中分别报道了5 K和33 K的超导电性。2001年,人们在具有简单二元结构的MgB2材料中意外发现了39 K的超导电性。有趣的是,该材料其实早在1953年就被合成,而且作为商用试剂广泛出售,只是一直没有人意识到它是一个Tc这么高的超导体。后来实验证实了它具有和常规金属超导体相同的超导机理,和铜氧化物超导机理截然不同,因此它不属于高温超导体的范畴。但MgB2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电子结构中具有两个典型的能带,是一个两带超导体。两类不同能带上的电子同时参与了超导电性,被认为是该材料实现高超导温度的原因,这为人们理解超导形成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对超导的不断探索,新超导体带给人们的惊喜从来没有停止过。2006年,日本的细野秀雄(H. Hosono)研究小组在探索新型透明导电材料时,偶然发现LaFePO存在4 K左右的超导电性,随后他们于2008年一月又发现LaFeAsO1-xFx中存在26 K的超导电性。之后在国际上引发了高温超导研究的第二波热潮。在短短的数月之内,中国科学家通过合成其他稀土铁砷化物将Tc 成功提高到了56 K。经过日、中、美、德等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许多具有新结构体系的铁砷化物和铁硒化物超导体被陆续发现。典型母体如LaFeAsO、BaFe2As2、LiFeAs、FeSe等,这些材料几乎在所有的原子位置都可以进行不同的掺杂而获得超导电性。这个新的超导家族被称为铁基超导体,因其同样具有40 K以上的超导电性,且超导机理不同于传统的超导体,所以它是继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发现之后新的第二类高温超导体。值得深思的是,类似结构的铁基化

合物其实早在2000年甚至更早就被人们合成,只是并未进一步研究超导的可能性。而传统的观念认为,铁元素因为和铁磁性相关,会极大地破坏超导电性,因此铁基超导的发现,恰恰就是“山穷水尽疑无路”之后的“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且这一村绝对是个超级大村。目前保守估计的铁基超导家族成员至少有3000多种(许多还尚待发现),几乎超越了以往发现的所有各类超导体的总和。基于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研究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高精实验手段,人们迅速推进了铁基超导的机理研究。科学家发现这类超导体和MgB2类似也是多带超导体,确切说是五个不同能带的电子和空穴载流子都可能参与了超导电性之中。更令人兴奋的是,一方面铁基超导材料表现出传统金属超导体的一些类似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和铜氧化物的超导机理有着深刻的类比之处,这为不同超导材料的研究构建了诸多桥梁,将超导的研究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各种超导体的Tc及其发现的年代,插图为几个典型超导体的晶体结构

概括一下,目前发现的超导材料主要可以划分如下几大家族:金属和合金超导体、铜氧化物超导体、重费米子超导体、有机超导体、铁基超导体以及其他氧化物超导体。金属和合金超导体可以用传统超导微观理论解释,又称为常规超导体,而其他尚无法用传统超导理论解释的超导材料则叫做非常规超导体。铜氧化物和铁基超导体的超导临界温度可以超过传统超导理论预言的Tc上限40 K,因此他们又称为高温超导体。并不是所有铜氧化物和铁基超导体都有40 K以上的Tc,这两大家族部分体系的最高Tc也不过20 K甚至10 K,但由于其超导起源和家族里其他成员相同或相似,人们还是习惯称它们为高温超导体。我们将各种代表性超导体的Tc对应其发现的年代总结在图2中。可以看出,新超导体在每个时期都在不断涌现,其中铜氧化物和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都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了超导材料的最高Tc记录。新超导体的探索历史不断说明了打破常规教条的重要性,铁基超导的发现还启示了高温超导可能广泛地存在于更多的材料之中,因此未来的超导探索会永远充满惊喜和新的发现!

※超导简介与超导材料的历史

神奇的超导:超导简介与超导材料的历史 神奇的超导 罗会仟周兴江 一、什么是超导? 电阻起源于载流子(电子或空穴)在材料中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各样的阻尼。按照材料的常温电阻率从大到小可以分为绝缘体、半导体和导体。绝大部分金属都是良导体,他们在室温下的电阻率非常小但不为零,在10-12 mΩ?cm量级附近。自然界是否存在电阻为零的材料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超导体。当把超导材料降到某个特定温度以下的时候,将进入超导态,这时电阻将突降为零(图1),同时所有外磁场磁力线将被排出超导体外,导致体内磁感应强度为零,即同时出现零电阻态和完全抗磁性。超导态开始出现的温度一般称为超导临界温度,一般定义为Tc。微观上来说,当超导材料处于超导临界温度之下时,材料中费米面附近的电子将通过相互作用媒介而两两配对,这些电子对将同时处于稳定的低能组态,叫“凝聚体”。在外加电场驱动下,所有电子对整体能够步调一致地运动,因此超导又属于宏观量子凝聚现象。对于零电阻态,实验上已经证实超导材料的电阻率小于10-23 mΩ?cm,在实验精度允许范围内已经可以认为是零。如果将超导体做成环状并感应产生电流,电流将在环中流动不止且几乎不衰减。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并不依赖于超导体降温和加场的次序,也称为迈斯纳(Meissner)效应。一个材料是否为超导体,零电阻态和完全抗磁性是必须同时具有的两个独立特征。

超导态下配对的电子对又称库珀(Cooper)对。配对后的电子将处于凝聚体中,打破电子对需要付出一定的能量,称为超导能隙,它反映了电子间的配对强度。一般来说,超导态在低外磁场及低温下是稳定的有序量子态。超导体的一系列神奇特性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低温下稳定地利用超导体,比如实现无损耗输电、稳恒强磁场和高速磁悬浮车等。正因如此,自从超导发现以来,人们对超导材料的探索脚步一直不断向前,对超导微观机理和超导应用的研究热情也从未衰减。随着对超导研究的深入,一系列新的超导家族不断被发现,它们展现的新奇物理现象也在不断挑战人们对现有凝聚态物理的理解,同时实验技术手段也因此得以加速进步,理论概念更是取得了诸多飞跃。已逾百年的超导研究,在诸多科学家的推动下,依旧不断展示新的魅力! 金属Hg在4.2K以下的零电阻态

英国政体总介绍(中英文)

英国指南.英国的内政.英国的政体 (1)君主政制 女王拥有什么权力? 王国政府代表英王(即宪法赋予其统治王国权力的人)及政府,也是最高行政机构的象征。英女王拥有王国政府的统治权,但行使有关权力的,一般都是向国会负责的部长级官员,因此英国实际上是由英国政府代替女王管治的。然而,大部分重要的政府议案仍须得到女王同意方可获得通过。 国会 女王有权召开、解散或下令国会休会。新一年度国会在召开第一次会议前,女王均会发表一篇由政府官员撰写的演辞,内容主要简述政府新一年的工作大纲。每项议案均须得到女王在国会两院宣布正式批准方能成为法律。 女王在部长的建议下有权特赦囚犯或宣布减刑。根据法律规定,女王个人是不会犯法的——因为她获民事及刑事起诉的豁免权,法庭也不能起诉她。然而,其他王室成员却不能享有该项豁免权。 勋衔及委任女王有权册封贵族、颁授爵位及其他勋衔。受勋人士名单通常由首相提名,但某些勋衔则由女王自己决定。许多重要的国家职位均由女王委任,人选则由首相或有关内阁大臣提名。 外交政策 各国派驻伦敦的外交人员均须得到女王的同意,她有权缔结条约、发动战争或议和、确认海外国家及政府、吞并及割让领土。 枢密院 女王负责主持枢密院的会议。按君主特权所订立的枢密令,以及其他法令均是由枢密院通过的。君主特权包括组织行政机关,而政府的权力则受制于宪法习惯(这些规则本身并非法律,但对政府的运作却异常重要)。 所有涉及君主特权的行为,均须由有关部长负责执行,他们须向国会负责,并就各项政策接受国会议员的质询。国会有权撤消或限制有关特权的行使。 除了听取各项报告外,女王也可随时就国民生活情况向其官员发表意见。 为什么英女王有两个生日呢? 女王的出生日期是在4月21日。但传统以来,英国人都习惯于夏天庆祝君王的寿辰。由1805年起,英国人开始以举行军旗礼来庆祝君王的官方寿辰,日期通常是定于6月的第二个周末。 这个仪式的本来目的是让士兵熟识其所属兵团的旗帜式样,以便日后行军打仗时易于识别。五个步兵团,包括近卫步兵第一团、Coldsteam步兵团、苏格兰、爱尔兰及威尔士步兵团,每年按编制负责于仪式上展示其军旗。 仪式开始时,女王会在王室骑兵军官的陪同下骑马离开白金汉宫,沿着林荫大道步往骑兵卫队的阅兵场,检阅五百名卫兵。军旗礼展示的军旗依照卫兵的官阶高低排列,每队卫兵随着军旗带领,在步兵团的陪同下,分列式步操经过女王面前。至于女王正式生日当天,并无特别仪式举行,只是各政府大楼会有升国旗及播放国歌,以示庆祝。 王位继承人的排列次序如下: 1.威尔斯王储(1948年生)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合并和的历史。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苏格兰历史简介 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英格兰之北。苏格兰的历史的正式记载是在古罗马人入侵不列颠之后的一些纪录。公元5世纪,爱尔兰北部的盖尔人(凯尔特人的一支)移居苏格兰,曾在阿盖尔郡和比特郡地区建立达尔里阿达王国。此后向东扩张到阿瑟尔森林和厄恩河谷,向北扩张到埃尔金地区。公元843年达尔里阿达国王麦卡尔平兼任皮克特王国的国王,建立阿尔巴王国,王号为肯尼思一世,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苏格兰王国逐渐成形。此后,苏格兰历经邓凯尔德王朝、坎莫尔王朝、巴里奥尔王朝、英格兰占领、布鲁斯王朝以及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至1707年与英格兰王国合并成为联合王国。 威尔士历史简介 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英格兰以西。 距今约29,000年便有人类定居于威尔士。至古罗马人进入了大不列颠岛后,威尔士属于不列颠行省 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人的撤离,盎格鲁撒克逊人大举入侵大不列颠,直至到11世纪,威尔士人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高压统治与入侵中度过,而同时布灵顿人开始称自己威尔士人。公元8世纪,传说中的亚瑟王(King Arthur)领导布灵顿人抗击盎格鲁撒克逊统治。 公元9世纪和10世纪维京入侵使威尔士王国进一步统一,成为一个实体,但同时亦使威尔士落入英国皇室统治之下。 公元927年,威尔士国皇承认盎格鲁撒克逊国王阿瑟斯坦保护威尔士的主人。在随后的11世纪中,威廉一世充分利用了这种先例,在威尔士边境建立的强大而野心的封建领地制度。公元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威尔士公国 (Statute of Rhuddlan)公元1284年,威尔士正式被英格兰合并,爱德华一世以《罗德兰法令》 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 公元1535年,《联合法案》完成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统一,划分后者为13个郡,并规定英格兰法律通行全威尔士,英文为其官方语言。大部分威尔士人因此无法担任政府公职,但可以派代表参与英国国会。 北爱尔兰历史简介 北爱尔兰是英国的一个地区,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公元前6600年前后,人类开始在爱尔兰岛定居。现在的爱尔兰人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世代居住在爱尔兰岛上。公元5世纪的时候,随着罗马天主教的传入,爱尔兰人逐渐信仰了天主教,并形成了由修道院、传道士和王国组成的文化。公元8世纪末,爱尔兰岛上出现了统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政治上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 公元12世纪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爱尔兰的分裂局面,率军在爱尔兰岛登陆,征服都柏林和附近地区,建成“爱尔兰领地”,交由其四子约翰统治。但到1609年为止爱尔兰仍然是

传统超导体简介

2014年5月24日 传统超导体简介 LH·ZW 摘要:如今超导体在社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急速发展着的电子工业 还是磁悬浮列车的发展都与超导体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且一直以来有着神秘色彩超导体在我们心目中都是高端得遥不可及的,而当今社会的发展却因之而大放异彩,所以对于超导体的机制及其应用我们还是应该学习的。 关键词:电磁学超导体零电阻现象迈斯纳效应超导发电磁悬浮列车 引言 超导体与电磁相关原理不无关系。超导体没有电阻是一材料宏观表现出来的性质,并且在我们现有的认知当中,当温度到达(升高或降低)该材料的某一临界值时,其温度会变为让人们一直以来都不为理解且震惊的零值,即是不可思议的没有电阻现象。且超导的最具特点与价值的是其完全导电性和完全抗磁性,由此使得其在社会生活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超导体分类 现在对于超导体的分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通过材料对于磁场的相应可以把它们分为第一类超导体和第二类超导体:对于第一类超导体只存在一个单一的临界磁场,超过临界磁场的时候,超导性消失;对于第二类超导体,他们有两个临界磁场值,在两个临界值之间,材料允许部分磁场穿透材料。 ?通过解释的理论不同可以把它们分为:传统超导体(如果它们可以用BCS理论或其推论解释)和非传统超导体(如果它们不能用上述理论解释)。 ?通过材料达到超导的临界温度可以把它们分为高温超导体和低温超导体:高温超导体通常指它们的转变温度达到液氮温度(大于77K);低温超导体通常指它们需要其他特殊的技术才可以达到它们的转变温度。 ?通过材料可以将它们分为化学材料超导体比如:铅和水银;合金超导体比如:铌钛合金;氧化物超导体,比如钇钡铜氧化物;有机超导体,比如:碳纳米管。 二.一般超导体(即第一类超导体)的微观机制 1.电阻成因:很多宏观现象可以从微观领域中得到解释。电流是导体中电子的定向移动。电子在原子间移动时,由于电子与原子核间的电磁力的作用,会引起原子振动。众所周知,在正常导体中,一些电子没有被束缚到个别原子上,而是可以通过正离子的晶格自由运动。而电流通过晶格运动时),特别是金属中电子与晶格缺陷碰撞散射,以及在运动过程中其会与晶格振动相互作用而带来宏观上的电阻现象(1)(2)。这就是电阻的成因。 2.超导形成:由电阻成因知我们欲形成超导则要使得那电磁力的作用得到消除进而使得原子消除振动,从而使得电阻为零形成超导。并且由科学研究知在低温下核外电子运转速率

The United Kingdom 英国介绍_中英文

The United Kingdom, including Great Britain (England, Wales and 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is a member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12. Its full name is the United Kingdom. Britain is the British Isles by the majority of islands, of which the largest islands are Great Britain, the second largest isl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Irish Republic. The west coast of Scotland there is a large islands called the Hebrides. Native north-east coast of Scotland Orkney Islands, Shetland Islands, and Samoa. Of these islands with the mainland have administrative relations, but the Irish Sea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the Isle of Man and the Channel Islands between France is largely autonomous and not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Kingdom area of approximately 242.5 thousand square kilometers (93600 square miles), from the south coast to Scotland is almost the most northern part of nearly 1,000 kilometers (about 600 miles), nearly horizontal at its widest point about 500 kilometers (about 300 miles). "Britain" the term originated in the Greek and Latin words, which may eventually be traced back to Celtic. Although the use of "Prehistoric" This yardstick to measure, the Celtics went to the British Isles is also a later (and before that had created those civilizations such as the Avebury stone circle Stonehenge construction sites and Such well-known historical monuments), but the history of written records relating to England, after all, about the Celtics from the start. "Celtic" This phrase is very common and regularly used to distinguish the early inhabitants of the British Isles and later the Anglo - Saxon invaders. The Romans ruled from AD 43 onwards lasted 300 years. The Romans in 408 before the final withdrawal of the island were from Northern Europe began to Angles, Saxons and Jutes intrusion, has undergone a period of growing chaos. "England" is the word from the "Angles" came. Over the next two centuries, and gradually became a settler harass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umber of small kingdom. British people in today's Wales and Cornwall Regional Independent survive. These small kingdom there was relatively strong to dominate the country's kingdom, first in the North (Northumbria Kingdom), and then in the central (the Kingdom of Mercia), and finally in the south (Wessex kingdoms). However, from the Scandinavian Vikings then invaded England and settled down, although in the 10th century Wessex dynasty, beat off the invading Danes and for a time to dominate the vast region of England. In 1066 took place on the last successful invasion of England. Duke William of Normandy in the Battle of Hastings defeated the British, the Normans from France and others come here to settle. In the ensuing three centuries, the French became the language of nobility, the legal structure has been the English Channel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ssage of that set of consequences, and social structure, to some extent been affected. Wales, though often in England within the sphere of influence, but has been a bastion of Boston. However, in the Prince Llewellyn was killed in 1282, after Edward I waged a battle and victory to put England under the rule of Wales. Welsh nationalist sentiment continues to rise, the beginning of the 15th century rebellion led by Owen

超导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题目:超导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物理学一班 作者姓名:杜瑞,程琳,党晓菲,闫甜,王福琼,刘洁,刘园,郭丽丽 学号:40606043,40606042,40606044,40606045,40606046,40606047,40606048,40606049 指导教师:郭芳侠 交论文时间:20007-11-28

超导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一班第七组 710062)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一些与超导相关的概念,超导材料,超导的简史,超导的研究现状及对超导应用的前景展望。 关键字:超导,超导体,超导现象,超导材料,临界参量,研究现状,前景 Superconductivity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hysics one class Seventh group 710062) Abstract: 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d some and the superconductivity correlation concept, the superconductivity material, the superconductivity brief history, the superconductivity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to the superconductivity application prospect forecast.

超导材料的主要应用

超导材料的主要应用 超导材料具有的优异特性使它从被发现之日起,就向人类展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下面是有关于超导材料的主要应用的内容,欢迎阅读。 油田超导热洗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摘要】油井热洗清蜡是保证油井正常生产,是改善井下杆管泵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规热洗清蜡技术存在几方面的问题:1、是常规热洗含水恢复期长,对产量影响较大。2、是常规热洗容易污染地层。3、常规热洗动用车辆多,笨重,成本高。超导热洗工艺弥补了常规热洗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关键词】油井清蜡超导热洗效果对比 1超导热洗简介 超导热洗工艺技术原理 超导加热器(俗称清蜡机)是油田抽油井洗井清蜡的专用设备。它采用超导传热技术,用油井套管气(天然气)或柴油为热源,将油井产出液(或其它井补充液或水)加热成高温蒸气(或高温液)注入套管环型空间。使油管内的产出液温度逐渐升高,管壁结蜡自上而下逐渐融化,随产出液进入输油管(或油罐)。内阻减小,以达到稳定、降耗、节约成本、不污染油层的目的。 本加热器可清洗日产液量的抽油机井。超导热洗可采用油井产出液自洗、补充水或其它井产出液方法洗井清蜡。两

种方式均采用低压力,低液量,慢升温的热洗工艺。不改变油层的油、水、气流动规律,不污染油层。 油井套压≥,自产气够用时,可用油井自产气为热源,油井有天然气管网,可用天然气做热源,无天然气可用柴油为热源。 超导热洗装置介绍 (1)产品为移动式设备。加热器安装在专用车上。 (2)本加热器按热源分为燃气型、燃油型、燃气燃油两用型三种。 ①燃气型:洗井现场有天燃气管网(压力),可配备全自动燃气燃烧器和温度自控系统。洗井现场无天然气管网、但附近油井套压≥,自产气够用时,可配备半自动燃气燃烧器和温度自控系统。 ②燃油型:无天然气或天然气不够用的油井,可用柴油为热源、配备全自动柴油燃烧器和温度自控系统。 ③燃气燃油两用型:在同一洗井区域内,有的井有天然气、有的井无天然气,可选择燃气燃油两用型。配备燃气系统、燃油系统各一套。配备温度自控系统一套,自产气够用就用自产气、自产气不够用则用柴油。 3自动控制系统和安全措施 (1)用加热器出口温控表控制燃烧器。温控装置会按照设定好的温度自动工作。温度高时自动关机停火,温度低时

英国名胜介绍(英文版)

London introduction London,the capit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Europe's largest city, one of the world's two major(主要)center city,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繁荣的)global city. London is the center of economic(经济的)financial(财务的)and trade (贸易)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New York, tied for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financial center. The Big Ben, Tower Bridge Big Ben is Elizabeth Tower. London's famous ancient(报时)bell, 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 clock. The British Parliament (英国国会)meeting hall clock tower, built in 1859. Tower bridge is the Tower Bridge of London. Tower Bridge of London is the first bridge the river Thames from where it begins, is a symbol (象征)of London, "London front gate", was built in 1886. The London Eye The London Eye, The London Eye, British Airways, also known as the Millennium(千禧)Wheel, is located(位于)the banks of the river Thames in London, is the world's fourth largest Ferris wheel, is one of the landmarks(标志)of London,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具有吸引力的)tourist attractions(旅游景点)in London. Thames River Thames River is a famous British mother river, rising in southwest Coates Ward Hills(科茨沃特丘陵)of England, 338 kilometers in length. Buckingham Palace Buckingham Palace is the Royal Palace(王宫), built in 1703 and named for the Duke of Buckingham(以白金汉公爵命名). Westminster Cathedral Westminster Cathedral(威斯敏斯特大教堂)is located in the North Bank of the Thames River, was a Benedictine monastery(修道院), founded(成立)in the year 960 ad(公元960年), was expanded(扩建)in 1045, built in 1065. Tat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he Tat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泰特现代美术馆)is located in the South Bank of Thames River, face each other across the river and the St.Paul's Cathedral, connecting(连接)them is the Millennium Bridge across Thames River. St.Paul's Cathedral St.Paul's Cathedral located in London, a representative(代表)of Baroque style architecture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i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dome(圆顶)of the church, it imitated(模仿的)Papal Basilica(教皇的教堂)of Saint Peter in Rome(整体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British classical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is a public university located in the city of Oxford, founded in 1167, is the oldest university in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Stratford Evan upon Avon Ford (埃文的斯特拉特福德)(Stratford) is located on the banks of the Evan River, a beautiful city is the greatest playwright(剧作家)of England, the hometown of Shakespeare(莎士比亚).

超导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超导材料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自1911年荷兰莱顿实验室的卡末林·昂纳斯首次在4.2K时发现水银零电阻现 象即超导现象以来。人们相继在超导 材料方面取得很多突破,后来在梅斯 勒发现超导体的抗磁性之后, 1934 —1985年后超导物理学理论逐步发 展,超导材料逐步应用于实际科学技 术领域。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超导 物理学理论也不够完善。在这一阶段 人们研究的超导材料临界转变温度 较低。 后来进入高温超导研究阶段,高温超导材料指的是:钇系(92 K)、铋系(110 K)、铊系(125 K)和汞系(135 K)以及2001年1月发现的新型超导体二硼化镁(39 K)。高温超导体属于非理想的第II类超导体。临界磁场和临界电流且比低温超导体更高。同时已对高温超导材料进研究开发,氧化物复合超导材料具有耐用和稳定性好的特点。通过研究浸泡实验表明,超导电性的退化主要来自于杂相及时效过程中的析出相。为了改善薄膜对环境的敏感性,美国西北大学的Mirkin建议把分子单层表面化学改性引入到高温超导铜氧化合物中。 以铋锶钙铜氧系为第一代高温超导带材,它的可加工性优良,在超导强电应用领域占据重要位置。但铋系材料的实用临界电流密度较低,并且在77 K的应用磁场也很低。然而钇钡铜氧化物材料在77 K的超导电性比铋锶钙铜氧材料好的多;但它的可加工性极差,故要做出超导性好的带材通过传统的压力加工和热处理工艺就很难。 随着材料科学工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一种在轧制金属基带上制造钇钡铜氧超导带材的工艺被称作“第二代”带材。欧洲国家努力开展高温超导材料工艺及应用研究。丹麦已批量制造铋系超导带材。2003年11月我国第一个10m、 10.5kV/1.5kA 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系统日前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制成功,并于成功地进行了试验运行。2011年5月信赢和公司团队研发的世界最大功率的超导限流器刚成功。2011年9月25日,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超导体材料——蓝宝石单晶体纤维,可用于高压电缆输电,输电量是相同直径铜线输电量的40倍。研究人员称这种超导材料将有可能彻底改变电力输送占空间、高损耗的状况。 高温超导材料主要有:膜材(薄膜、厚膜)、块材、线材和带材等类型。薄膜最常用、最有效的两种镀膜技术是:磁控溅射和脉冲激光沉积。还有金属有机

超导材料论文

超导材料论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超导材料 摘要:简要介绍了超导材:的发展历史、现状,对未来的超导材料的发展作了展望,并对目前超导材料的主要研制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超导体研究进展高温低温应用 一前言 超导是超导电性的简称。是一种材料,如某种金属、合金或化合物在温度下降至某一临界温度时,其电阻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具有这种现象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超导体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当电阻消失时,磁感应线将不能通过超导体,这种现象称为抗磁性。 超导材料的用途非常广阔,大致可分为三类:大电流应用(强电应用)、电子学应用(弱电应用)和抗磁性应用。大电流应用即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电子学应用包括超导计算机、超导天线、超导微波器件等;抗磁性主要应用于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等 超导材料是在低温条件下能出现超导电性的物质。超导材料最独特的性能是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几乎不会损失。超导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从低温到高温的过程,经过无数科学家的努力,超导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超导材料的性能不断优化,实现超导的临界温度也越来越高。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工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些制备高温超导材料的材料陆续被科学家发现。现在,超导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超导输电线缆,超导变压器等电力系统方面,还有,利用超导材料可以形成强磁场,是超导材料在磁悬浮列车的研究上有了用武之地,另外,超导材料在医学,生物学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超导材料的研究未来,超导材料的研究将会努力向实用化发展。一旦室温超导体达到实用化、工业化,将对现代文明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研究现状 1.超导材料的探索与发展 探索新型超导材料在超导材料研究中始终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研究工作。自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麦林·昂尼斯发现汞在附近的超导电性以来,人们发现的新超导材料几乎遍布整个元素周期表,从轻元素硼、锂到过渡重金属铀系列等。超导材料的最初研究多集中在元素、合金、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等方面。至1973年,发现了一系列A15型超导体和三元系超导体,如Nb3Sn、V3Ga、Nb3Ge,其中Nb3Ge超导体的临界转变温度(T c)值达到。以上超导材料要用液氦做致冷剂才能呈现超导态,因而在应用上受到很大限制。1986年,德国科学家柏诺兹和瑞士科学家穆勒发现了新的金属氧化物超导材料即钡镧铜氧化物(La-BaCuO),其T c为35K,第一次实现了液氮温区的高温超导。铜酸盐高温超导体的发现是超导材料研究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打开

英语的发展史(中英文版)

一种民族语言(包括词汇)的发展与民族的历史密切可关。要了解英语语汇的发展史,不 可避免地跟整个英语的发展史,乃至英国的历史密不可分。 不列颠群岛的最早居民是凯尔特人,又称不列颠人。公元前55年,罗马人在凯萨大帝的 率领下侵入不列颠群岛,凯尔特人被罗马人赶入威尔士和苏格兰的深山之中。直到公元 410年,罗马占领时期才告结束。随后,来自德国北部平原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人, 撒克森人和朱特人开始来到不列颠定居。英语就是盎格鲁—撒克森人的语言。 语言史学家一般把英语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1、古英语时期,2、中古英语时期,3、现 代英语时期。 1、古英语时期(又称盎格鲁-萨克森时期公元450—1100年) 日尔曼部落在不列颠定居后,名自占领一些地区。盎格鲁人占领了泰晤士河以北的英格兰 的大部分地区和苏格兰的低地,朱特人占领了肯特郡一带地区,撒克森人占领了泰晤士河 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各个部落建立了一些小王国,出现了英国历史上的七国时代。直到公 元830年,阿尔弗雷德大王才统一了整个英格兰地区。由于全国长期没有统一,所以古英语时期存在着多种方言,主要方言有四种:西萨克森语,肯特语,莫西亚语和北恩布里亚语。这四种方言都曾一度占主导地位。西撒克森语保存下来的手搞最多。其它方言在形成 英语的过程中也起过很重要的作用。 古英语的词汇有着浓厚的日尔曼语族的特点。这主要表现为复合法是重要的构词方法。复 合词在古英语词汇中占有显著的地位。据统计,在史诗《贝奥武夫》3183行诗句中,竟有1069个复合词。有些复合词中不重读部分,渐渐失去了独立地位,而演变成了词缀,如 for-, in-, -ful 等派生法在古英语中也广泛使用。共有二十四个名词后缀、十五个形容词后缀,-dom, -hood, -ship, -ness, -the, -ful,- ish 等词缀都可溯源到古英语时期。古英语时期的诗歌有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即头韵(alliteration),由此产生的许多短语一直保留到现在,如night and main, friend or foe, a labour of love。 古英语时期有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给英语词汇带来较大的影响。第一件事是基督教传入 英国。公元597年,一个名叫奥古斯丁的牧师从罗马来到英国传教。罗马文化随着基督教传入了英国。与此同时,一批拉丁词进入了英语。 第二件事是北欧人入侵英国。从公元790年开始,大批斯堪的那维亚人在英国定居。丹麦国王卡纽特还一度成为英国的君主。斯堪的那维亚人和英国人频繁交往,所以有许多斯堪 的那维亚各国的词语进入了英语。 2、中古英语时期(公元1100—1500年) 公元1066年,诺曼人在征服王威廉率领下,横渡英吉利海峡,在哈斯丁战役中击溃了盎 格鲁-萨克森军队,英王哈路德战死,英国被征服。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诺曼征服。从此,英国结束了分裂状态,置于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之下。谨曼征服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对英语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诺曼征服之后,谨曼人占据了教会和政府的一切重要职务。以后的二、三百年里,谨曼法 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普通人仍然讲英语,但英语的文字记载却几乎中断。中古英语一 般右以分为两个时期,1204年后,英语逐渐恢复主导地位。1362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首次 用英语向议会致词。十五世纪,伦敦标准方言兴起。1476年,卡克斯顿把印刷术传入英国,

超导材料基础知识介绍

超导材料基础知识介绍 超导材料具有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以及排斥磁力线的性质的材料。现已发现有28种元素和几千种合金和化合物可以成为超导体。 特性超导材料和常规导电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性能。 ①零电阻性:超导材料处于超导态时电阻为零,能够无损耗地传输电能。如果用磁场在超导环中引发感生电流,这一电流可以毫不衰减地维持下去。这种“持续电流”已多次在实验中观察到。 ②完全抗磁性:超导材料处于超导态时,只要外加磁场不超过一定值,磁力线不能透入,超导材料内的磁场恒为零。 ③约瑟夫森效应:两超导材料之间有一薄绝缘层(厚度约1nm)而形成低电阻连接时,会有电子对穿过绝缘层形成电流,而绝缘层两侧没有电压,即绝缘层也成了超导体。当电流超过一定值后,绝缘层两侧出现电压U(也可加一电压U),同时,直流电流变成高频交流电,并向外辐射电磁波,其频率为,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e为电子电荷。这些特性构成了超导材料在科学技术领域越来越引人注目的各类应用的依据。 基本临界参量有以下 3个基本临界参量。 ①临界温度:外磁场为零时超导材料由正常态转变为超导态(或相反)的温度,以Tc表示。Tc值因材料不同而异。已测得超导材料的最低Tc是钨,为0.012K。到1987年,临界温度最高值已提高到100K左右。 ②临界磁场:使超导材料的超导态破坏而转变到正常态所需的磁场强度,以Hc表示。Hc与温度T 的关系为Hc=H0[1-(T/Tc)2],式中H0为0K时的临界磁场。 ③临界电流和临界电流密度:通过超导材料的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也会使超导态破态而转变为正常态,以Ic表示。Ic一般随温度和外磁场的增加而减少。单位截面积所承载的Ic 称为临界电流密度,以Jc表示。 超导材料的这些参量限定了应用材料的条件,因而寻找高参量的新型超导材料成了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以Tc为例,从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H.开默林-昂内斯发现超导电性(Hg,Tc=4.2K)起,直到1986年以前,人们发现的最高的 Tc才达到23.2K(Nb3Ge,1973)。1986年瑞士物理学家K.A.米勒和联邦德国物理学家J.G.贝德诺尔茨发现了氧化物陶瓷材料的超导电性,从而将Tc提高到35K。之后仅一年时间,新材料的Tc已提高到100K左右。这种突破为超导材料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米勒和贝德诺尔茨也因此荣获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分类超导材料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元素材料、合金材料、化合物材料和超导陶

超导材料的性能与应用综述

超导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综述 班级:10粉体(2)班学号:1003012003 姓名:徐明明 摘要:回顾了超导现象的发现及发展,综述了超导电性的微观机理,超导物理学研究的历史和主要成果,介绍了超导电性的几种突出的应用,并指出目前对于超导电性的认识在理论、实验、研究上都是初步的 ,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超导电性;超导应用;BCS理论;应用 一、超导现象的发现及发展 1908 年, 荷兰莱登实验室在卡茂林- 昂尼斯的指导下, 用液氢预冷的节流效应首次实现了氦气的液化,从而使实验温度可低到4~1K 的极低温区, 并开始在这样的低温区测量各种纯金属的电阻率。1911 年,卡茂林- 昂尼斯[1] 发现Hg 的电阻在4. 2K 时突降到当时的仪器精度已无法测出的程度, 即Hg 在一确定的临界温度T c= 4. 15K 以下将丧失其电阻,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的超导电性。昂尼斯也凭这一发现获得了1913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的实验证明,电阻突变温度与汞的纯度无关,只是汞越纯,突变越尖锐。随后,人们在Pb及其它材料中也发现这种特性:在满足临界条件(临界温度 Tc、临界电流 Ic、临界磁场 Hc)时物质的电阻突然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的零电阻现象。应该指出,只是在直流电情况下才有零电阻现象。从此,诞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超导。 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超导只是作为探索自然界存在的现象和规律在研究,1957年Bardeen、Cooper和Schrieffer[2]提出了著名的BCS理论,揭示了漫长时期不清楚的超导起因。1961年Kunzler将Nb3Sn制成高场磁体,开辟了超导在强电中的应用,特别是 1962 年Josephson效应的出现,将超导应用推广到一个崭新的领域。到20世纪70年代超导在电力工业和微弱信号检测应用方面的进展显示了它无比的优越性,但由于临界温度低,必须使用液氦,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它的优越性。从20世纪70年代起人们就将注意力转向寻找高温超导体上,在周期表

英语国家概况

《英语国家概况》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B17083222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英语国家概况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翻译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总学分:2 总学时:32 先行课程: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汉翻译 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于翻译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达到专业四级水平;同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和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推荐教材:王恩铭. 英语国家概况[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参考书目: [1] 来安方. 英美概况[M]. 河南: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 [2] 余志远. 英语国家概况主编[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 朱永涛. 英国社会与文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二、课程总目标 以《英语国家概况》(王恩铭著)为蓝本。本课程主要是为了使英语专业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概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情况。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文化知识课。一方面通过英语阅读主要英语国家的背景材料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 三、教学指南 课程重点:本课程教学的重点使英语专业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概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 其他情况。 课程难点:在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概况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和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 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讨论+练习

超导现象简介

超导现象简介 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电阻会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超导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国民经济、军事技术、科学实验与医疗卫生等具有重大价值。 具有超导电性的物质称为超导材料或超导体。超导材料包括金属低温超导材料、陶瓷高温超导材料和有机超导材料等。 发展概况:超导电性是荷兰科学家H.K.昂尼斯1911年发现的,他在做低温实验时,意外发现汞线冷却到4ZK时电阻突然消失了。随后科学家们发现许多金属、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也具有这种特性。1933 年,德国人W.迈斯纳发现超导体具有高抗磁性,使磁力线不能透人,人们称之为迈斯纳效应。1957年美国人J.巴丁、LN.库泊、J.R.施里弗共同提出超导微观理论(BCS理论)。1962年,英国人BD.约瑟夫森从理论上预言超导电流能够穿过一层极薄的绝缘体进入另一超导体,形成隧道超导电流。这种约瑟夫森效应随后为实验所证实。1986 年初,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苏黎世研究所的K.A.马勒和J.G.贝诺斯发现,钡钢铜氧化合物在30K时呈现超导电性。这种陶瓷超导材料的发现,为超导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1986年以前发现的超导材料是良导体金属、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其临界温度最高不过232K,而马勒和贝诺斯发现的超导材料却是氧化物,临界温度比低温超导体高得多,对超导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世界各国对此都十分重视。1987年中国成立了超导技术专家委员会和国家超导技术联合研究开发中心,统一领导全国的超导研究工作;同年7月美国总统提出《总统超导倡议》,要求政府采取必要措施支持高温超导研究;日本政府和民间企业、大学制订了共同开发超导材料的计划。各国超导科学家以陶瓷材料为对象寻找高临界温度的超导材料,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超导研究热,忆钡铜氧化合物、秘锯钙铜氧化合物、铂钡钙铜氧化合物等高温超导材料不断涌现。自1986年以来,中国在高温超导技术攻关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某些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超导材料特性超导材料最重要的特性是完全电导性和完全抗磁性。完全电导性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超导体的电阻为零,在这种状态下,超导体不仅可以无损耗地输送电流,而且在储存电能时也不会有损失。完全抗磁性是指材料一旦进人超导状态,磁力线就不能穿过超导体,其内部磁通量等于零。这两个特性是衡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