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织金一小彭元静

分数除以整数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乘法以后进行教学的,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倒数,这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同时,本课的学习也为后续的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并进而总结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铺垫。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灵活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尝试计算、迁移说理、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算理的理解。

(前面教材分析,目标以及重难点是按说课稿的内容来写的,呵呵,温故而知新矣)当时的思考:

一、根据需要调整、整合教材

分数除以整数看似内容简单,其实其思维要求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对算理的理解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并突破难点,课前我布置学生自学,理解两种方法的算理,并思考还有没有另外的方法计算?因为前面学生已经自学过了,如果再将其作为例题教学,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我将练一练第一题修改后作为例题呈现,既解决了练一练中的题目,又实现了教材内容的整合。

二、动手操作,将算理直观呈现。

第一次操作:我设计的例题是“将6/7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张纸?”配合例题我制作了教具,在学生列式、猜想结果后,我让学生上来演示,直观呈现平均分的结果,这是验证猜想,同时为底下算理的理解呈现直观的素材,学生对照黑板上平均分的结果来理解算理自然比较容易。

第二次操作:学生用三种方法计算,并分别说了算理后,我设计了试一试题目:将6/7张纸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张?让学生任选一种方法计算。由于有前面知识基

础,学生很容易计算出得数。通过学生所选方法情况统计,自然淘汰第三种方法——用商不变的方法计算比较麻烦。这时我让学生再来分一分,这是验证方法的正确性。

三、精心设计,实现方法的自然优化

通过试一试的计算,已经实现了初步淘汰,其后我又设计了一题:将6/7张纸平均分成11份,每份是多少张纸?之所以选择11份也经过了几次思考,最初想平均分成4份,可6能被4除尽,用第一种方法还是能解决;其后想到平均分成7份,可又担心学生会将两个7约分,给学习计算带来不必要的干扰;最终还是选择了11。一开始也有学生用第一种方法,可发现不能整除,计算无法继续,这时自然只能用第二种方法,通过比较第二种方法的普遍性价值得到体现。这时我让学生重点研究第二种方法中的变与不变,掌握其计算特点,并总结计算法则。

之后的思考:

一、例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的操作,直观形象,也有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但我总觉得与原例题相比缺少了些生活味,显得数学味更浓些,有点枯燥。如何实现数学化与生活化的有机结合,看来还需再思考。

二、在比较得出第二种方法更普遍后,我让学生重点研究第二种方法中的变与不变,黑板上只出示了例题中的第二种方法,张迎春老师认为这样的比较缺乏足够的依据。有道理。如果此时我们把用第二种方法解决的三道题目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应该更有说服力,可作这一调整。

三、巩固练习部分,先让学生填空,体会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中的关系,再让学生自由选择算法,体现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灵活选择方法的能力;其次是两组题目,计算后比较,总结规律;最后是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虽说基本达标,可最初我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与下一节课内容发生联系,将学生从课堂引到课外,可思考后仍不得要领,故而退求其次。现今仍不知如何实现,还需思考。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课题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版)五·四学制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 课题:分数除以整数 课标要求:经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分数除法运算。 课标解读:这句话的第一个行为动词是“经历”(同类词:感受,尝试)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第二个行为动词是“能”(同类词: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通过课标解读我认为本节课分两个层面的教学,一是结合具体情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整数除法能列出分数除法算式,初步理解分数除法的含义;二是经历探究、比较,掌握分数除法的算理与算法。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单位,分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除法教学的起始课,也是分数除法教学的中心环节。通过本节容的学习,为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除法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材上的教学思路 本信息窗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形式,提供了布艺兴趣小组“给小猴做衣服”的信息。拟引导学生解决“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和“做一条裤子需要多少米布”等问题,引入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探索学习。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认识分数除法算式的算理与方法,会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学情分析: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与计算方法,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首先,我通过课堂前测,全面了解孩子的知识基础,把握教学起点。测试题如下:

①34 ×79 = 57 ×65 = 79 ×17 = 1425 ×152 = 1348 ×226 = ②48÷12= 96÷2= 30÷5= 80÷6= 90÷30= 通过检测,其中87%的学生能够完全掌握,7%的学生可以基本掌握,4%的同学掌握的不是太牢固, 2%的学生掌握较差。课前调研所获得的丰富、真实的信息是进行教学设计最为重要的资源。 其次,我还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选择合适孩子的教学设计,以便在教学时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分数除法的运算对于小学生较难理解,在设计教学活动前,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以及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的疑虑,然后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算理,体验数学的真实可靠。 根据这两方面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动手操作,在探索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个性化学习。 3、渗透转化的教学思考方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4、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算法的探究。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算理与算法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研究单 评价任务设计: 1、通过(投影出示)某学校布艺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这一环节,达成教学目标1。

分数乘分数评课稿

《分数乘分数》评课稿 中南小学罗毅显 我听了丘主任执教的《分数乘分数》这节数学课,内心充满兴奋和震撼。 ?? 这是一节充满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完美的课,条理非常清晰,环节很紧凑,把画图这种方法(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习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期间还应用了“举例—猜测—验证——归纳”这样的学习方法。教师的启发性语言巧妙,引导性语言精确,评价性语言真挚,不多不少,字字珠玑句句真言,全部送到学生耳朵里,使师生思维和谐互动,时时碰撞出火花。 一、量体裁衣,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 《分数乘分数》的教学目标一是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二是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由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道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图形可以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所以丘主任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先放手让学生动手折和画,怎样用图形表示分数乘整数,了解学生已有操作上的知识体验,并把学生的方法贴在黑板上。图形清晰,这样学生对用图形表示分数有了初步的轮廓,为后面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降低了难度。丘主任重视了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体验,较好地达成了以上的两个教学目标。? 二、有效操作,让智慧在指尖上跳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新课标强调学生经历教学活动的过程,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研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时,丘主任把探究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用图形怎样表示1/4的1/2,充分地渗透了图形结合的思想,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折分数、给分数涂色,使学生在动手中体会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而帮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丘主任还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学过的小数来解决新问题,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引导观察,善于用语言来表述结果。?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用语言来表述自己操作的结果,促进语言与思维的融合。丘主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生较好地总结出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然后丘主任形成工整的板书,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织金一小彭元静 分数除以整数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乘法以后进行教学的,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倒数,这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同时,本课的学习也为后续的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并进而总结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铺垫。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灵活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尝试计算、迁移说理、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算理的理解。 (前面教材分析,目标以及重难点是按说课稿的内容来写的,呵呵,温故而知新矣)当时的思考: 一、根据需要调整、整合教材 分数除以整数看似内容简单,其实其思维要求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对算理的理解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并突破难点,课前我布置学生自学,理解两种方法的算理,并思考还有没有另外的方法计算?因为前面学生已经自学过了,如果再将其作为例题教学,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我将练一练第一题修改后作为例题呈现,既解决了练一练中的题目,又实现了教材内容的整合。 二、动手操作,将算理直观呈现。 第一次操作:我设计的例题是“将6/7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张纸?”配合例题我制作了教具,在学生列式、猜想结果后,我让学生上来演示,直观呈现平均分的结果,这是验证猜想,同时为底下算理的理解呈现直观的素材,学生对照黑板上平均分的结果来理解算理自然比较容易。 第二次操作:学生用三种方法计算,并分别说了算理后,我设计了试一试题目:将6/7张纸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张?让学生任选一种方法计算。由于有前面知识基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崆峒区实验小学王东海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是在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基础上来学习分数除法的。高年级学生喜欢通过动手来解决相关问题,而不是老师简单的灌输。分数除法算理的探索与理解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教材解读】 例1以折纸活动为载体,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先解决分数的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特殊情况;再引出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情况。教材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进而理解把一个书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输多少,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做一做,34页练习七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图,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会正确的进行分数除以整数计算。

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的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教具准备】长方形纸几张不同颜色彩笔几支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孕伏新知 1. 投影仪出示: ①找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3 5 6 9 10 20 怎样很快地找到一个不为零的整数的倒数? ②根据10×3=30 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改写的依据是什么? 2.引导学生说说整数除法的意义。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以旧引新,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4÷2。 1.学生尝试列算式 5 4÷2的计算方法。 2.独立思考 5 3.汇报交流。 4÷2=0.8÷2=0.4 方法一: 5

六年级上数学评课稿分数除以整数_人教新课标

《分数除以整 数》评课稿 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的教学,于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纯粹的为了计算而计算,因此,这一节课于老师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重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重视了学生的算法的多样化,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探索为主线,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方法,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重算法,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考角度不同,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于老师在教学9/10除以3的时候,在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学生出现好多种算法。学生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变得聪明自信,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获得收获,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 计算的算理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算理的理解是计算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于老师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如:学具操作、课件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明确算理,发展思维。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只有做过了,学生才真正理解了。 3、让学生充分评价和反思 学生在探究出了计算9/10除以3的四种方法后,于老师问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让生畅说欲言的说一说喜欢哪一种方法,大胆发表一下自己的看

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做一组题,于老师做到了,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才能真正感悟到哪一种方法麻烦,哪一种具有局限性,哪一种具有普遍性,以后学生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师生再总结出一般情况下,分数除以整数我们可以用分母不变,分子除以整数所得的商作为分子的方法,也可以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当然我们以后在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时候,还要根据数字的特点,灵活的选用方法。 4、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提醒学生,引起重视。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有在计算过程中约分,导致计算结果数太大,约分麻烦,出现错误。课堂上于老师有效利用这一生成的资源,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到在计算过程中约分的便捷。 最后,我要说一点,这也是我的弱点,于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再多一些,再丰富一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价,特别是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组共同研讨了这一节课,这是我们组对这一节课一些粗浅的认识。

分数除法一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一》教学反思 勉县定军山镇杨家山小学罗海清本课教学主要是学习分数除以整数,让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一.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有了分数乘法的学习基础,学生们能够很快适应这一课的学习方式,本课的逻辑起点是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因此我从现实中的分数乘法问题和找一个数的倒数引入,帮助孩子们复习前知,当学生体会到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后,再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分数除法计算的必要性,为后续的学习架好了阶梯。 二.在准确把握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后,如何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本课如果仅仅关注学生是否会算了,那是不够的,在设计中,我们还应关注表象后的更深层元素,如:学生们对算理理解了吗?他们的思维是否得到了实质上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到增进?他们是否有学习的积极态度?等等。因此,在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我的着眼点是不仅使学生会算,更是通过对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们深刻认识这样算的道理,突出“过程性目标”。让学生经历涂一涂、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形成一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态度,获取一种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 反思整堂课,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没有给出正确的引导。我的问题没有给学生很好的提示,我也没有及时去引导他们,导致课堂的重点知识不是由学生探讨出来,而是由我灌输给他们的,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课件做的不到位。在分析“分数除以整数”时,要引导他们得出“除以一个非零整数等于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时,课件没有体现渐变的过程,因此也没有让学生充分的理解算式的原理。

小学人教版数学《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关系,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材第28、29页的例1、例2,练习八中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和归纳的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从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难点: 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的原理。 3.关键 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小小神算手 4 5×1 4 3 7 × 7 10 2 3 × 12 14 × 3 7 4 9× 1 9 3 5 × 15 5 6 × 30 3 5 × 5 6 2.解决问题我最棒 ①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 5 8 6 7 20 5 8 5 3 5 ②.列式计算 18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吨?18÷()=() 18×() () =()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⑴利用小黑板出示例题 每盒水果糖重100g,3盒重多少kg?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①整数形式:100×3=300(g)=0.3(kg) ②小数形式:100g=0.1kg ;0.1×3=0.3(kg)

③分数形式:100g=1 10(kg) ;1 10×3= 3 10(kg) ⑵提出问题 师:你能不能根据以上这三个算式改变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说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⑶汇报交流结果。 让学生首先把自己的改编情况与同伴交流,然后进行整理,完成后汇报,集体评价。 ①3盒水果糖重300g,每盒重多少kg? 列出相应的算式: a.300÷3=100(g)=0.1(g) b.0.3÷3=0.1(g) c. 3 10 ÷3= 1 10 (kg) ③比较以上三组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a.100×3=300 300÷3=100 b. 0.1×3=0.3 0.3÷3=0.1 c.1 10×3= 3 10 3 10 ÷3= 1 10 过程要求: ①学生认真观察以上3组算式,寻找算式的特征及之间的关系。 ②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③向全班汇报自己的发现。 ④教师将学生的发现进行整理、归纳。 乘法:因数×因数=积 除法: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师:除法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这是整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学生不难看出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关系。 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口述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一样,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⑹练习:已知三种形式的乘法算式,不计算直接写出相应除法算式的商。 12×17= 204 2.8×1.5= 4.2 2 3×4= 8 3 204÷12=() 4.2÷1.5=( ) 8 3 ÷4=( ) 204÷17=() 4.2÷2.8=( ) 8 3 ÷ 2 3=( ) 2.教学例2。

小学数学评课稿 分数与整数相乘

分数与整数相乘评课 听了刘老师上的《分数与整数相乘》这堂课,我感到本课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分数乘法。本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虽然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估计有学生可能已经会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式。但这节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多余,因为很多学生可能凭借经验只知道怎么算,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尤其是对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为什么直接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而分母不变,学生不一定明确。因此,这节课不能仅仅满足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含义,关注学生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理解和掌握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 本节课的教学,教者都紧紧围绕:理解意义――明确算理――巩固提高――形成技能,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中: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算法和算理 计算教学的课注重的是讲明算理,掌握算法,一般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为了避免单纯的机械计算,两位老师都创设了实际情境,都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老师编了做绸花的实际问题,再通过画线段图,列出算式,从而有利于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这样处理,都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整数乘法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中来,即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又可以启发学生用加法算出×3的结果。 2.连续追问,深入理解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往往有很多教师只关注教会学生如何算,对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造成由于算理不清而导致的只会机械算,不会灵活运用的状况。因此,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老师通过连续追问,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让学生明白分数乘整数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的道理。这样做能够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关注细节,注重数学的严谨 在教学先约分再计算的算法时,老师改编了教材,设计了一道比较大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实录

《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除法信息窗1 【教材分析】分数除以整数这一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分数乘法和方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学生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的基础。 【教学设想】 “分数除以整数”是分数除法教学的起始课。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年龄特点,在设计本课时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以探索为主线,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问题的提出,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来。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2、以评价为导向,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以评价,加强反思。当学生探索出多种算法后,学生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学生就会随时深入思考,同时也能反思每一种算法是否更具有一般性,普遍性。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个性化学习。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实录】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听你们的数学老师说,咱们班的孩子特别聪明,数学学得特别好!今天老师就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有) 1、口算指1个分数乘整数的算式让学生说算理。 2、说倒数 3、看图列式 师:大家的表现果然很棒!看来同学们对分数乘法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中的分数除以整数。(出示课题)课件出示信息窗 师: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做一件背心需花布多少米? 做一条裤子需花布多少米?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按板镇小学李光明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归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3.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和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 列式,先说数量关系再口头解答。(出示1) 小明3小时走了12 km ,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速度=路程÷时间即:12÷4=4(千米) 2. 填空。 2 3小时有()个 1 3 小时,1小时有()个 1 3 小时。 3. 口算,说说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出示2) 1 6÷3 5 4 ÷2 3 8 ÷6 4 7 ÷2 复述:分数除以不是0的整数等于用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或:

者除以几等于乘几分之一。 4. 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分数除法,想一想,如果除数是一个分数,又该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看谁最先学会。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二、解决问题,发现算法 1. 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1)出示例3。(出示3) “小明2 3 小时走了2km,小红 5 12 小时走了 5 6 km.谁走得快?” (2)引导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并交流。 (3)引导学生结合数量关系: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 即:2÷2 3 5 6 ÷ 5 12 (出示4) 2. 组织学生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2÷2 3 如何计算呢?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帮助分析。 (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边说边板书),怎样 表示2 3 小时走了2 km这个条件?即:(将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 份表示的就是2 3 小时走的路程。) (3)指着图启发思考:已知2 3 小时走了2 km,要求1小时( 3 3 小 时)走了多少千米?应先算什么(1 3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再算 什么(3 3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把你的想法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一下。

《小数乘整数》评课稿

《小数乘整数》评课稿 张金勤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小数乘整数是小数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学习小数乘小数的基础,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在在学生初步明白算理的情况下探索出小数乘整数的方法。通过连续4节课的听课学习,经过我们教研组的认真分析研究,我们认为这四节课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一、在对比练习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情境自然过渡到例题的学习。 教师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利用学生熟悉的西瓜作为学生学习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亲却感,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愿望和动力。但四位教者的引入入方法各有不同,王根娣老师是在唤醒学生整数乘法和小数加法的基础上引入的,也就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储备的基础上引入的,学生已经感知小数点的位置和因数中的小数点位置有关,这样学生对于例题的学习已水道渠成,表现出信心十足;孙其强老师则不一样,通过让学生挑西瓜,通过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表现手法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进入例题的学习,课堂气氛非常轻松;张老师则通过水果超市购水果,加强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的对比进入例题,王美玲老师直接更改价目牌进入例题学习,四位老师对素材的处理各有侧重,效果各有不同。 二、运用转化的思想,加强算理的渗透和教学,有较浓的“数学味”。 四位教者都能够在例题出示后,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0.8×3的计算方法,首先:0.8×3的意义就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得出小数加法,还有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0.8元就是8角,24角就是2.4元,最后通过分数的意义来理解0.8表示8个0.1,8个0.1乘3表示24个0.1,就是2.4,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出示竖式,并通过点小数点,学生在初步理解和观察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小数与整数相乘时,因数中的小数是几位小数,积也应该是几位小数。 三、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探索空间。 四位老师都能在猜一猜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计算,从表面上看,这样做延长了教学过程,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才能真正掌握小数乘法计算的算法。通过计算器验证的方法,并在计算后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由此归纳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把探索规律与相应的乘法计算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这一规律的本质,提高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生活化”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从引入、新课、巩固等环节的取材都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2、解题方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列为发展性领域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依靠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和原有的认知水平以外,还需要相应的外部环境。这节课学生在探索“做一件背心需要用布料多少米?”我先学生分一分、画一画,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老师参与其中了解想法。交流时由易到难。他们有些数学语言的运用还不太准确,但我还是给与了肯定与鼓励。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师生在短短40分钟的时间里就产生了情感上的交融。学生有了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产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然后让学生思考哪种方法更好,初步优化算,并不强制引导。第二个知识点大胆放手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时间,另一方

面可以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给学生的自我优化留有余地。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方法。我这是要追问孩子,可以转化小数吗?可以用分子5直接除以2吗?。看来第三种方法具有普遍性。最后和第一个问题3种解决办法进行对比,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师生交流“情感化” 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教师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有学生讲不清楚,教师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谁愿意帮他讲清楚?”当一次讲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教师也只是用肢体语言(用手势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教师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插手。由于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的“隐”与“引”,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4、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练习题的设计再精细一些,更合适的梯度,优生“吃好”了,让差生也“吃饱”。

小数除以整数评课稿(共7篇)

篇一:小数除以整数的评课稿 《小数除以整数》评课稿 杨彦春 从教学方法分析: 一、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本课在设计导入时,并没有创设生活情境入手,而是屏幕上直接出示除法练习题复习导入,直接进入纯数学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回顾除法的算理。让学生复习旧知,在此基础上学习新本领,这就使学生很容易找到新知的生长点,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二、细致展示造就高效课堂。曹老师的课有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细致。曹老师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想法,这样的情形很像电影中的慢镜头,它慢慢地向孩子们展示计算的过程,让孩子们的思绪在此间稍做停留和调整,更好地理解算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话可说,有话能说。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独学、对学、群学。曹老师将这三种形式运用的恰到好处,在新课导入时和a档题练习时采用了独学的形式让同学们独立完成习题,检验自身掌握知识情况。例题出示后让学生采用对学形式,讨论解题方法,总结哪种方法更简便,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重点。最后数学游戏环节运用群学形式是这节课的亮点,学生们积极参与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从教学手段上分析:这节课在设计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精美、简约而 不简单,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教具准备多样化比如小白板、题卡、数字卡片等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提升一个层次。 可以说这节课上得很成功,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达到了我们高效课堂的追求;真的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教学建议:在比较252÷6=42和25.2÷6=4.2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时采用了对学的形式,但是曹老师并没有让学生交流讨论,如果让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有学生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 篇二:《小数除以整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济南槐荫实验小学娄冉,我说课的内容是小数除以整数,下面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几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说课。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6-17页例1、例2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表内除法,三年级下册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了整数除法的基本方法,这节课是以整数除法的知识为基础,为下面学习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的小数除以整数以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打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小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占位以及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的探究片段反思 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内容:分数除以整数 精彩片段: 出示例题: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同学们能列式吗? 生1:5 4 ÷2 师:分数除以整数我们没有学过,请大胆猜测,这道题你认为怎样算? 生2:可能5 4÷2等于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 生3:把5 4化成小数0.8,0.8÷2=0.4 生4:5 4÷2可能是分子除以2,分母不变。 生5:我认为54÷2等于54×2 1。 师:请用自己手中材料和学过的知识来验证这四种猜想哪些正确?哪些错误?(学生动手操作) 师:刚才同学们探究得很认真,现在全班交流一下行吗?(指名回答) 生6:我探究的是生2的计算方法,他的方法不对,因为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它商仍然5 4是。 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全班同意,教师擦去生2的计算方法) 生7:我探究的是生3的方法,因为5 4化成小数是0.8,0.8÷2=0.4,是正确的。

生8:我探究的是生4的方法,我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其中4分涂上颜色,,就是4个1/5,就是54 ;把5 4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2/5,算式是5 4÷2= 524 =5 2 。 生9:我先把长方形纸上用颜色涂上4/5,把4/5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求5 4的2 1,可以用5 4×2 1来表示,所以算式是5 4÷2=5 4×2 1= 2/5 师:按以上三位同学的方法计算5 4÷3,又什么发现呢?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交流) 生13只能用生5的方法计算,5 4×31= 154 。 师:这是为什么?同学们碰到了什么新问题? 生14:5 4÷3,分子4不能被3整除,生4的方法不能用了。 生15:虽然5 4能化成小数0.8,但是0.8除以3除不尽,生3的方法也不能用。 师:生3、生4的方法在这道题都不能用,那么5 4÷3=5 4×31=15 4 是不是一定正确?能验证吗? (学生再次用手中的材料动手验证,任何反馈交流。) 生16:我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5 4,再把5 4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求5 4的3 1是多少?可以用5 4×3 1来表示,所以列式是:5 4÷3=5 4× 31=15 4 。 师:你们认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师17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教师同时板书) ……

《分数除以整数》小学数学优质课实录

《分数除以整数》小学数学优质课实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除以整数》小学数学优质课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除以整数》小学数学优质课实录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十一册第二单元26页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采用灵活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数 除以整数的计算。 2、通过尝试计算,迁移说理,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方法,使学生探究出分数 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课前谈话: 同学们,今天冉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

认识认识吧,请看他们来了。 (课件展示) 生说 师:回答很正确,我们继续看,请你们在本子上列出这两题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谁来说说你的解答过程。 生答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 师:秭归的同学真不错,他们所提的问题你们都回答得很好,现在冉老师也有几个问题考考你们,请听好了。把一纸平均分成7份,每一份是多少?其中6份又是这多少,把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请大家想想这道题怎样列试呢? 生:2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师:那么2与整数除法有什么不同?这类题又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新知识分数除以整数。 板书课题:分数除以整数 2、探究算法: 师:请你们大胆猜测一下,2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呢? 生: 师:谁的猜测是正确的?这道题可以怎样计算呢?我想每一

分数除以整数_教案教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六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分数除以整数本课初备 课时 共8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理解: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算理。2、使学生经历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重点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的理解。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分数除以整数。二、展开1.教学例1(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2)提问:量杯里有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怎样列式?为什么?(板书÷2=)(3)学生讨论:÷2可以怎样计算?为什么可以这样算?(4)让学生交流想法:①把4个单位一平均分成2分,用分子4÷2,分母还是5。引导学生用图示法表示出这样算的算理。②升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是求升的是多少,所以,÷2就可以用×,结果是。谁能再说一说,除以2为什么可以用×来计算?是2的什么数?(倒数)2.教学“试一试”。(1)提问:如果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喝,每人喝多少升?怎样列式?(板书:÷3)(2)÷3怎么计算呢?能不能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算出得数?为什么?可以怎么算?3.总结方法。提问:你觉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么算?怎样算比较方便?三、练习1.

做"练一练"第1题。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操作,并根据操作过程写出得数。(2)做"练一练"第2题。练习后问: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用这个分数与谁相乘?(3)做"练一练"第3题。各自练习后,指名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想怎么算的。(4)做练习十一第2题。提问:每组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以整数怎样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分数的分子直接除以整数?五、作业练习十一第1、3、4题。板书设计:分数除以整数 练习设计:计算下面各题。÷2=÷5=÷3=÷4=÷3÷2=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 吴玉珠徐攀华郭同林吴玉桃查宏兰刘青李荣华蔡丽霞 六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整数除以分数本课初备 课时 共8课时,本课第2课时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2.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难点:1、能正确进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2、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3÷4÷6÷22.揭题:整数除以分数。二、教学例21.提问:幼儿园

-整数除以分数-同课异构教学反思_说课稿

"整数除以分数"同课异构教学反思_说课稿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的内容(同课都是整数除以分数这个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 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 同课异构就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或者,为某个未解问题冥思苦想,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可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师们也由开始的不理解转变为积极的上交流课,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从而促使教研风气的根本转变。同课异构提升我校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了课堂结构,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同课异构的提法,已经不止一年了。但对构字,说法不一 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听课者真正感受到语文教学艺术的魅力。 异构的目的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培养出各具个性特色的创造性。 他们潜心研究教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知识背景、情感体验,设计出了能呈现自己教学风格的教案。 尽管基层的每一位教师对体育新课程课标的理解以及实践体验的不尽相同,但都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开始探导各种具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方法。同时每位教师能看到不同的课堂模式,即可发现新的教学方法又可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活动是一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分享、交流、提升的语文教学研究模式,可以更好地比较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体现教师教学个性。 为什么不叫同课异法、同课异策、同课异式等等呢?构字究竟指什么? 如果构作为教学结构理解。那么,根据何克抗教授的观点是: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简单地说,教学结构就是指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的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进程。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的教学结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二是以学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今天执教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学习既是分数除法教学的开篇课,又是 分数除法的基础课。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贵有疑”,巧妙设疑,恰如其分地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导入环节安排的也比较合理,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通过例题 中条件和问题的变换,使学生发现分数除以整数和分数乘法之间存在逆运算,从而理解分 数乘法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 运算。理解意义,感知算法后,适当发散学生的思维,安排小组讨论交流,引导不断完善 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环节分析: 一、生活中引入数学。 例:量杯里有五分之四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每人喝多少升?ppt出示信息 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身边,而且联想到二年级学过的平均分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感知去尝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不同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比感受每一种思路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引导学生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题办法。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是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的,具体分 析如下: 一、学生研究知识方法的产生过程比教师研究如何教更重要。 学生对于新的知识一方面充满新鲜与好奇,另一方面又有着相关的旧知识。因此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公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唤起已有的 相关知识,如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分数的意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乘法的意义、倒数的 知识等。这些旧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学生就能运用这些旧知识来解决今天所学的分数 除以整数,甚至于日后学习的分数除法相关的所有知识。有这些相关的旧知识做为基础, 把分数除以整数的学习研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来研究,体现成功学习的乐趣。 二、以探索为主线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