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分析题复习方法.doc

马原分析题复习方法.doc

马原分析题复习方法.doc
马原分析题复习方法.doc

上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分析题的总体复习方法,这篇文章里我具体谈一谈马原分析题的审题答题技巧以及复习方法,同学们看完之后可以开始试着做真题和8套卷,相信经过一定的训练之后找哲学原理的成功率会有明显提高。

【复习方法】

做马原分析题,头脑屮必须有一个哲学框架。最怕的就是到考场上,看完材料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连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中的哪一快都搞不清楚。或者是明明看到材料应该是讲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但是这一块有哪些原理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就是框架没有建立起來,头绪没有整理清楚。我建议同学们自己画一个框架图,或者直接参考我在《知识点提要》屮给出的12页哲学逻辑图,把过去10年的马原分析题认真研究之后,标出各个原理所在的位置,你会发现很多原理都是重复在考的,在复习框架图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些原理的应用。

比如说关于认识与实践,在《捉要》逻辑图的第7页,需要掌握实践和认识活动屮的主体客体(2013年),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4点,其中①②③在16年考查,④在13年考查, ①在08年考査,①③在01年考查),认识的本质(2013年)。同时,还要关联到其他一些知识点,比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见《提要》逻辑图第8页),需要把握认识壯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2013年)、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2012年)。再进一步扩展,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那么乂涉及到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2002年,《提要》逻辑图第3页)。实际上,在真题的标准答案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把这些知识点串在一起的情况,比如“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按规律办事”、“耍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这些也是同学们要通过研究真题,从真题的标准答案中学习的。把这种常见的“套话”记住,在结合材料组织语言的时候就不怕没有素材可用,可以让回答更加“丰满”。

在做题练习的过程中,我也建议同学们可以把相对抽彖的哲学原理用简单易懂的一些同义诃或者短语來替代,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比如说“举一反三”就是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具休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才盾的特殊性;“正视问题的存在”可以川才盾普遍性來解释;提问中同吋问到两个方而/属性/特点的吋候,可以考虑用对立统一;涉及到两个相反的事物(比如成功/火败、真理/谬误、好事/坏事等),可以考虑用矛盾转化。

【审题技巧】

马原分析题要在审题上下功夫,不要怕浪费时间,如果原理找不准,写的再多再好也没用。如果点踩到了,自己围绕知识点再加一?些"套话”(比如前而提到的,要按规律办事,采収科学的方法,勇于创新等),10分就可以拿到7、8分。下面我先给大家分析一下马原分析题的提问方法,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隐晦的问法,比如2010年梅兰芳这道题的提问: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Z作”?这类提问难度鮫大,需要口己完成整个分析过程。还有一种是限定性的问法,比如2006年34题第一问: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Z处;2009年34题第一问: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这种提问方式明确告诉了考生要从某个角度分析,难度略低,但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种限定,每年考试都有考生忽略了这种限定,丢分是非常可惜的。卜-面我将主耍讲解第一类难度较高的捉问如何从审题來分析所考原理。

篇幅所限,具体题目材料可参考《讲真题》

一、提问中的提示

1.2004年真题

(1)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2)在认识活动屮,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这道题考察认识过程屮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很多考生对这个考点比较陌生,很容易找偏方向。但是如果审题仔细,此题笫二问中实际上已经点出了笫一问要回答的考点,抓住这种明确的提示就大幅降低了第一问的难度。

2.2010年真题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火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Z作”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这道题的笫三问实际上已经点出了第一问就是在问为什么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难免发牛错误,当然笫一问即使没有提示也是比较好答的,但是也不排除有同学考虑使用才盾普遍性来回答。

类似技巧也可以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分析题里,比如2015年毛中特分析题

(1)现阶段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应坚持“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 ?

(2)如何更好地发挥非公有制在经济发展屮的作用?

这道题如果审题不仔细,可能会漏过非公经济的重要提示(材料全文700字中只出现了一次“非公”的字眼),但是如果知道第二问这个问法实际上一定程度上在提示第一问的范围,答题方向就比较明确。

二、题干屮的提示

为了给大家多留下一些题独立思考,这里我还是使用2010年梅兰芳“错成经典”的例子。2010年真题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Z作”

这道题的题目材料中有两处需要注意:

1.第二段这三行,完全属于总结陈述,“无论是大师述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求胜,化腐朽为神奇。”非常明确的表达了转化的意思,因此要从矛盾对立统一的角度來解释,貝体來说就是标准答案的前半部分“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互相包含乂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2?第一段,"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乂轻轻地推了他一下。” 这句话就是在从梅兰芳个人角度讲能够“错成经典”的原因,因为他是大师,冇深厚的功底和应变能力。所以考生完全可以把这句话改写成白己的话:标准答案的下半句就是“梅兰芳对剧情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自身貝-有深厚的艺术实践功力,所以能化险为夷,变失败为成功”。

【答案组织】

马原的答案是很简练的,判卷的吋候也是踩点给分,这点可以通过研究真题标准答案来体会。比如说梅兰芳这题的真理与谬误对立统一关系,只需点明对立统一,相互包含乂能在一定条件卜-转化即可。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提问相对是比较开放的,如果感觉到关键句不够,或者原理找得不是很明确,至少应该用自己的话结合题H来进行改写。比如还是以2010年真题为例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这里比佼明显可以想到的原理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促成矛盾转化,使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同学们可以通过研究真题的标准答案来学习如何组织语言。

真题答案:

“我们耍正视失败和错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和办法加以应对,促成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这些话毫无疑问不是教材上可以死背的现成知识点,同沖们一定要学会这种答题模式,实际上有一定作文功底的话是完全可以发挥岀来的。政治这门课在考试的时候必然是要多写一点的,这种编话的方法是应该结合真题研究的。

三、启示类提问

这种提问是开放性很强的,比如

2014年真题

(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冇何启示?

这一问一定要结合第(1)问屮涉及到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回答(提问中要求的“上述事例”)。那么肯定要提到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此外,需要同学们研究真题来体会和学习的,就是这一问的后两个得分点,“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这就是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积累的经验,前面我讲过,“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按规律办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丁?创新”,这些都是很好的应对启示类提问的“套话”。此外还有“要用辩证思维方法”、“要全面的看问题,不能绝対化、片血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这些实际上都是我们哲学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同学们复习的时候应该加以总结,或者直接参考我在《知识点提要》哲学框架图里每个原理后面给出的方法论意义,这种“文字储备”是应对启示类提问的资本。

【练习】

我建议同学们把近10年真题屮的马原分析题都研究-?遍,然后在秤学框架图上加以标记o 研究真题一方而是训练找原理的思维方法,另一方而是学习如何结合材料组织语言,毕竟很多同学最怕的就是分析题没冇话说。真题完成之后可以去做《8套卷》里的马原分析题,不要求语言组织得多好,起码应该找到相应的原理。如果还觉着训练量不够,可以把《1000 题》中的哲学分析题也做了,这个训练量应该说是足够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