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硬盘的常见故障处理步骤

硬盘的常见故障处理步骤

硬盘的常见故障处理步骤
硬盘的常见故障处理步骤

硬盘的常见故障处理步骤的顺序和使用软件的名称

常见故障一:系统不认硬盘

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端口上,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

常见故障二: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辨认

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CMOS设置故障引起的。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 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常见故障三:系统无法启动

造成这种故障通常是基于以下四种原因:

1. 主引导程序损坏

2. 分区表损坏

3. 分区有效位错误

4. DOS引导文件损坏

其中,DOS引导文件损坏最简单,用启动盘引导后,向系统传输一个引导文件就可以了。主引导程序损坏和分区有效位损坏一般也可以用FDISK /MBR强制覆写解决。分区表损坏就比较麻烦了,因为无法识别分区,系统会把硬盘作为一个未分区的裸盘处理,因此造成一些软件无法工作。不过有个简单的方法——使用Windows 2000。找个装有Windows 2000的系统,把受损的硬盘挂上去,开机后,由于Windows 2000为了保证系统硬件的稳定性会对新接上去的硬盘进行扫描。Windows 2000的硬盘扫描程序CHKDSK对于因各种原因损坏的硬盘都有很好的修复能力,扫描完了基本上也修复了硬盘。

分区表损坏还有一种形式,这里我姑且称之为“分区映射”,自体脂肪胸胸多少钱具体的表现是出现一个和活动分区一样的分区。一样包括文件结构,内容,分区容量。假如在任意区对分区内容作了变动,都会在另一处体现出来,好像是映射的影子一样。我曾遇上过,6.4G的硬盘变成8.4G(映射了2G的C区)。这种问题特别尴尬,这问题不影响使用,不修复的话也不会有事,但要修复时,NORTON的DISKDOCTOR和PQMAGIC却都变成了睁眼瞎,对分区总容量和硬盘实际大小不一致视而不见,满口没问题的敷衍你。对付这问题,只有GHOST 覆盖和用NORTON的拯救盘恢复分区表。

常见故障四:硬盘出现坏道

这是个令人震惊,人见人怕的词。近来IBM口碑也因此江河日下。美白针当你用系统Windows 系统自带的磁盘扫描程序SCANDISK扫描硬盘的时候,系统提示说硬盘可能有坏道,随后闪过一片恐怖的蓝色,一个个小黄方块慢慢的伸展开,然后,在某个方块上被标上一个“B”……

其实,这些坏道大多是逻辑坏道,是可以修复的。根本用不着送修(据说厂商之所以开发自检工具就是因为受不了返修的硬盘中的一半根本就是好的这一“残酷的”事实)。

那么,当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上海整形医院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

一旦用“SCANDISK”扫描硬盘时如果程序提示有了坏道,首先我们应该重新使用各品牌硬盘自己的自检程序进行完全扫描。注意,别选快速扫描,因为它只能查出大约90%的问题。为了让自己放心,在这多花些时间是值得的。

如果检查的结果是“成功修复”,那可以确定是逻辑坏道,可以拍拍胸脯喘口气了;假如不是,那就没有什么修复的可能了,如果你的硬盘还在保质期,那赶快那去更换吧。

由于逻辑坏道只是将簇号作了标记,https://www.doczj.com/doc/055387189.html,/以后不再分配给文件使用。如果是逻辑坏道,只要将硬盘重新格式化就可以了。但为了防止格式化可能的丢弃现象(因为簇号上已经作了标记表明是坏簇,格式化程序可能没有检查就接受了这个“现实”,于是丢弃该簇),最好还是重分区,使用如IBM DM之类的软件还是相当快的,或者GHOST 覆盖也可以,只是这两个方案都多多少少会损失些数据。

常见故障五:硬盘容量与标称值明显不符

一般来说,硬盘格式化后容量会小于标称值,但此差距绝不会超过20%,如果两者差距很大,则应该在开机时进入BIOS设置。在其中根据你的硬盘作合理设置。如果还不行,则说明可能是你的主板不支持大容量硬盘,此时可以尝试下载最新的主板BIOS并进行刷新来解决。此种故障多在大容量硬盘与较老的主板搭配时出现。另外,由于突然断电等原因使BIOS设置产生混乱也可能导致这种故障的发生。

常见故障六:无论使用什么设备都不能正常引导系统

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硬盘被病毒的“逻辑锁”锁住造成的,“硬盘逻辑锁”是一种很常见的恶作剧手段。中了逻辑锁之后,无论使用什么设备都不能正常引导系统,甚至是软盘、光驱、挂双硬盘都一样没有任何作用。

“逻辑锁”的上锁原理:计算机在引导DOS系统时将会搜索所有逻辑盘的顺序,当DOS 被引导时,首先要去找主引导扇区的分区表信息,然后查找各扩展分区的逻辑盘。“逻辑锁”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导分区记录,将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盘指向自己,使得DOS在启动时查找到第一个逻辑盘后,查找下个逻辑盘总是找到自己,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死循环。

给“逻辑锁”解锁比较容易的方法是“热拔插”硬盘电源。就是在当系统启动时,先不给被锁的硬盘加电,启动完成后再给硬盘“热插”上电源线,这样系统就可以正常控制硬盘了。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方法,为了降低危险程度,碰到“逻辑锁”后,大家最好依照下面几种比较简单和安全的方法处理。

1.

首先准备一张启动盘,然后在其他正常的机器上使用二进制编辑工具(推荐UltraEdit)修改软盘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记住先将该文件的属性改为正常),具体是在这个文件里面搜索第一个“55AA”字符串,找到以后修改为任何其他数值即可。用这张修改过的系统软盘你就可以顺利地带着被锁的硬盘启动了。不过这时由于该硬盘正常的分区表已经被破坏,你无法用“Fdisk”来删除和修改分区,这时你可以用Diskman等软件恢复或重建分区即可。

2.

因为DM是不依赖于主板BIOS来识别硬盘的硬盘工具,就算在主板BIOS中将硬盘设为“NONE”,DM也可识别硬盘并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等操作,所以我们也可以利用DM软件为硬盘解锁。

首先将DM拷到一张系统盘上,接上被锁硬盘后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将所有IDE接口设为“NONE”并保存后退出,然后用软盘启动系统,系统即可“带锁”启动,因为此时系统根本就等于没有硬盘。启动后运行DM,你会发现DM可以识别出硬盘,选中该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就可以了。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硬盘上的数据保不住了

常见故障七:开机时硬盘无法自举,系统不认硬盘

这种故障往往是最令人感到可怕的。产生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硬盘主引导扇区数据被破坏,表现为硬盘主引导标志或分区标志丢失。这种故障的罪魁祸首往往是病毒,它将错误的数据覆盖到了主引导扇区中。市面上一些常见的杀毒软件都提供了修复硬盘的功能,大家不妨一试。但若手边无此类工具盘,则可尝试将全0数据写入主引导扇区,然后重新分区和格式化,其方法如下:用一张干净的DOS启动盘启动计算机,进入A:\>后输入以下命令(括号内为注释):

A:\>DEBUG(进入DEBUG程序)

-F 100 3FF0(将数据区的内容清为0)

-A 400(增加下面的命令)

MOV AX,0301

MOV BX,0100

MOV CX,0001

MOV DX,0080

INT 13

INT 03

-G=400(执行对磁盘进行操作的命令)

-Q(退DEBUG程序)

用这种方法一般能使你的硬盘复活,但由于要重新分区和格式化,里面的数据可就难保了。以上是硬盘在日常使用中的一些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如果硬盘的故障相当严重并不能用上述的一些方法处理时,则很可能是机械故障。由于硬盘的结构相当复杂,所以不建议用户自己拆卸,而应求助于专业人员予以维修。

更换SSA RAID阵列中硬盘的步骤(官方)

内容提要: 建了RAID的磁盘阵列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硬盘出现故障需要更换的情况,本文介绍了安全更换硬盘而不破坏数据的详细步骤。 说明: 1. 首先需要从RAID定义中逻辑上删除故障硬盘。执行下面的命令: # smit ssaraid -> Change Member Disks in an SSA RAID Array -> Remove a Disk from an SSA RAID Array 2. 屏幕显示出如下的阵列列表: Change Member Disks in an SSA RAID Array Move cursor to desired item and press Enter. Remove a Disk From an SSA RAID Array Add a Disk to an SSA RAID Array Swap Members of an SSA RAID Array -------------------------------------------------------------------------------------------- SSA RAID Array Move cursor to desired item and press Enter. Use arrow keys to scroll. hdisk6 6010337B163E30K good 2.3GB RAID-5 array hdisk5 09523173A02137K good 2.3GB RAID-5 array F1=Help F2=Refresh F3=Cancel F8=Image F10=Exit Enter=Do /=Find n=Find Next -------------------------------------------------------------------------------------------- 选择要删除的硬盘所在的阵列的名称,在本例中选择hdisk6。 3. 屏幕显示如下的信息: Remove a Disk From an SSA RAID Array Type or select values in entry fields. Press Enter AFTER making all desired changes. [Entry Fields] SSA RAID Manager ssa1 SSA RAID Array hdisk6 Connection Address / Array Name 6010337B163E30K * Disk to Remove +

硬盘掉线后的REBUILD修复操作全过程

DELL 服务器硬盘掉线后的REBUILD修复操作全过程 注意:对阵列以及硬盘操作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请在做任何操作之前,确认您的数据已经妥善备份!!! LSI BIOS界面下如何做硬盘修复 当硬盘配置阵列后,带有冗余的阵列,例如比较常用的RAID1与RAID5。在RAID 阵列使用中,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例如硬盘有坏道,硬盘检测不到,突然关机,断电等等)导致其中一块硬盘的数据未能及时更新,数据与其他硬盘无法同步,RAID卡就会把这块硬盘的状态标识为FAILED。根据RAID级别的算法特性,这样的阵列中允许有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系统仍然可以继续正常运行。 如果机器能够正常运行,而从外面可以看到一块硬盘闪黄灯,或者LCD上提示DRIVER FAILED,或者RAID卡报警,诸如此类的现象,说明这个时候阵列中有一块硬盘出现问题了。阵列虽然可以用,但是已经处于一个没有安全冗余的级别,要尽快修复! 注意:发现有硬盘状态不正常时,请尽可能先将重要数据妥善备份!!! 修复可以在系统下安装的Array Manager下进行,会有文档专门介绍,这里着重说明如何在LSI RAID BIOS中进行硬盘的修复。在硬盘修复中不需要用到的菜单功能将不着重介绍。 1、进入LSI RAID BIOS。在机器开机自检过程中按CTRL+M进入。 可以看到界面如下图: 2、为了保险起见,请先确认RAID级别,Objects-Logical Driver,选择要操作的逻辑驱动器,选择View/Update Parameters。

在弹出的菜单中,需要注意下列几项(建议将上图中红圈内所有的信息记录下来!) #RAID=:RAID级别 #Size=:容量 #Stripes=:相连接的物理阵列中的磁条(物理驱动器)数量 #Stripe Size=:条带大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State=:逻辑驱动器状态。分别为OPTIMAL、DEGRADED、OFFLINE OPTIMAL是指逻辑驱动器状态正常,如果一个逻辑驱动器State=OPTIMAL,如上图,说明这个逻辑驱动器状态正常,不需要修复或者已经修复成功。 DEGRADED是指逻辑驱动器处于降级状态,这个时候驱动器还可以被正常访问,但是由于有一个硬盘掉线,所以没有安全冗余。通常在DEGRADED状态下需要做REBUILD修复。 OFFLINE是指逻辑驱动器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硬盘掉线,逻辑驱动器处于不可被访问的状态。这个情况后续专门会有文档介绍。 3、确认了机器配置的是RAID5(RAID1操作步骤相同)并且State状态是DEGRADED,说明逻辑驱动器需要修复。按ESC键退回至Management Menu菜单,选择Objects-Physical Driver,回车后会有一段时间等待扫描,如下图

电脑组装图解

电脑组装图解 第一步:安装CPU处理器 当前市场中,英特尔处理器主要有32位与64位的赛扬与奔腾两种(酷睿目前已经上市,酷睿处理器是英特尔采用0.65制作工艺的全新处理器,采用了最新的架构,同样采用LGA 775接口,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英特尔将全面主推酷睿处理器。由于同样采用LGA 775接口,因此安装方法与英特尔64位奔腾赛扬完全相同)。32位的处理器采用了478针脚结构,而64位的则全部统一到LGA775平台。由于两者价格差距已不再明显,因此我推荐新装机用户选择64位的LGA775平台,32位的478针脚已不再是主流,不值得购买。

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LGA 775接口的英特尔处理器全部采用了触点式设计,与478针管式设计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不用再去担心针脚折断的问题,但对处理器的插座要求则更高。 这是主板上的LGA 775处理器的插座,大家可以看到,与针管设计的插座区别相当的大。在安装CPU之前,我们要先打开插座,方法是:用适当的力向下微压固定CPU的压杆,同时用力往外推压杆,使其脱离固定卡扣。

压杆脱离卡扣后,我们便可以顺利的将压杆拉起。 接下来,我们将固定处理器的盖子与压杆反方向提起。

LGA 775插座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在安装处理器时,需要特别注意。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在CPU处理器的一角上有一个三角形的标识,另外仔细观察主板上的CPU插座,同样会发现一个三角形的标识。在安装时,处理器上印有三角标识的那个角要与主板上印有三角标识的那个角对齐,然后慢慢的将处理器轻压到位。这不仅适用于英特尔的处理器,而且适用于目前所有的处理器,特别是对

ai更换硬盘方法

当主机硬盘丢失 #lsvg -lp rootvg 结果 rootvg: PV_NAME PV STATE TOTAL PPs FREE PPs FREE DISTRIBUTION hdisk0 active 542 0 00..00..00..00..00 hdisk1 missing 542 0 00..00..00..00..00 #chpv -va hdisk1 看看能不能找回来 如果找不回来,则必须尽早予以跟换,跟换前必须做好备份! 先查看机器是否有磁带机,若无则 1、外置磁带机连接 #cfgmgr -v #lsdev -Cc tape 看一下 rmt0是不是avaiable 2、内置磁带机则直接备份 #smitty mksysb 3、查看硬盘的S/N,P/N号 #lscfg –vl hdisk* 查看物理卷 lspv 查看逻辑卷组 lsvg 查看在用的逻辑卷组 lsvg –o # lsvg -o

#sysdumpdev –l 4、查看所有硬盘(包括逻辑盘)的状态 # lsdev -Cc disk 查看7133磁盘柜硬盘状态 #lsdev –Cc pdisk 5、把HDISK0从ROOTVG中不做MIRROW #unmirrorvg rootvg hdisk0 (长时间40分钟) 查看物理卷 #lspv 这时HDISK0不在和HDISK1为MIRROR 把hdisk0从rootvg中去除 #reducevg rootvg hdisk0 (长时间0分2钟) 在HDISK1上创建boot image #bosboot –ad hdisk1 改变启动设备的顺序 #bootlist –m normal hdisk1 cd0 删除HDISK0 #rmdev –l hdisk0 –d #lspv #lscfg –vl hdisk0 以上2条命令不会显示HDISK0的相关信息 (如果无法unmirrorvg 和 rmdev 的话,就只能直接关机换盘了。) 6、关机后将对应的硬盘予以跟换,如果是热插拔的则可以热跟换。#shutdown –F 7、开机

HDS-存储配置步骤

第1章HDS AMS存储设备总体安装步骤1.1设备到货 设备到货,开箱,进入机房 拆包前,检查包装的外观。 检查任何的损坏和不正常的指示标记。 检查是否有遗失部件。 如有任何异常,需联系相应的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货物清点,签署验货报告 1.2AMS安装和上电自检 机架的物理定位,AMS上架 AMS内部ENC连接 AMS电源连接 AMS的硬件安装 AMS上电自检 1.3安装监控PC 监控PC由客户提供,如果配置公网IP,可以同时作为Hitrack PC 确定AMS 管理端口和监控PC的IP地址 用网线将AMS和监控PC连接到交换机 根据客户需要,安装AMS管理工具软件SNM 1.4AMS客户化 根据SAN连接方案,确定AMS的客户化方案 如果需要,实施AMS初始化安装Microcode Initial Installation 输入需要使用的License 如果需要,升级AMS的微码至相应的版本 AMS磁盘系统参数设定 AMS磁盘设置,磁盘RAID及LUN划分 LUN格式化

1.5系统连接 铺设所有的光纤电缆 磁盘系统和服务器连接光纤交换机 交换机设置ZONE 设置AMS相应端口参数 设置AMS相应端口的Mapping 根据需要修改系统参数和HBA卡参数 在系统上确认识别到AMS的磁盘 根据需要修改设备参数 1.6安装多路径软件HDLM 确认系统已经安装相应的PATCH 安装HDLM软件 1.7安装和测试Hitrack呼叫功能 在客户提供Hitrack PC上安装Hitrack Monitor软件 连接Hitrack PC到Internet 设置Hitack中的客户信息 测试Hitrack的Call Home功能 1.8设备安装验收 所有设备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客户化,设备达到合同的有关规定,有关各方签署设备安装验 收报告。设备安装完成,进入售后服务阶段。

图解组装笔记本电脑的全过程

图解组装笔记本电脑的全过程[电脑组装步骤组图] 2009/06/12 17:44 对于许多台式电脑的用户来说,也许你已经享受过自己动手更换显卡、CPU 所带来的乐趣,不过我们却又很少有机会能够体会DIY笔记本的乐趣,特别是当笔记本还是做为奢侈品的时候。 对于笔记本用户来说,笔记本厂商提供给我们的整机,往往有些该有的东西没有(如独立显卡),不该有的东西一大堆(如操作系统)。整机要满足我们每个人的需求的确很难,能满足我们需求的本本价格又太贵。 如果你对这种现状感到强烈不满,那么千万不要错过此文,下面介绍的方法一定会适合你的。 笔记本 许多人对准系统都已经比较熟悉了,但是对于笔记本准系统 Barebone知道的朋友还不是太多,我们可以把它想像成为一个“裸体”笔记本,一款只提供了笔记本最主要框架部分的产品,像基座、液晶显示屏、主板等,其它部分诸如CPU、硬盘、光驱等就需要用户自己来选购并且安装了。甚至对处于框架位置显示屏、主板用户如果还不满意的话,厂家也会提供相应的侯选产品供用户选择,以满足我们DIY笔记本的这种终极乐趣。目前华硕、微星、精英等厂商都已经发布了多款这样的产品。我们这篇文章所介绍的打造个性化笔记本就是使用微星MS-1029 笔记本barebone为基础的

微星MSI MS-1029笔记本 在本文中,我们以微星MSI MS-1029笔记本准系统为DIY的对象,这是一款基于AMD 平台的笔记,主板使用了ATI芯片组 chipset、配备了ATI Mobility Radeon X700显卡、双层DVD刻录机和15.4-inch WXGA宽屏LCD 。 接下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为MSI MS-1029笔记本准系统选择合适的处理器、硬盘、 Mini PCI WLAN无线网卡和内存。根据应用需要,我们选择了下面的这 些配件: 处理器: AMD Turion 64 Mobile Processor Model MT-37 (2.0 GHz) 趸无线网卡:MSI Wireless LAN Card (802.11b/g) with Bluetooth - ? 内存:OCZ 512MB DDR400 (PC 3200) SODIMM Memory (2 x 512MB - ? each 硬盘:Western Digital Scorpio 2.5-inch 80 GB Hard Disk Drive (WD800VE) - 贫 这次实战我们使用了基于AMD平台的产品,如果你不喜欢还可以另外选择英特尔平台的笔记本准系统,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如果自己动手来DIY自己的笔记本吧。

AIX 更换磁盘阵列

何看机器内的卡及硬盘的微码级别(microcode level) 用下面命令可以得到一个SSA卡的微码级别: # lscfg -vl ssa0 其中 ssa0 是此SSA卡的设备名称. 输出结果中的ROS level及ID 即是微码级别(microcode level). 用下面命令可以得到一个硬盘的微码级别: lscfg -vl pdiskX 在RS6000系统上安装RAID适配器时,一般通过重新启动系统,AIX操作系统可以自动认到该适配器。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系统会停留在启动RAID适配器的位置,LED面板显示:“0751-P1-I1/Q1”;若运行cfgmgr命令,报0514-407错误。 解答这时有一种可能是该RAID适配器微码版本过低,需要从IBM 网站下载最新的微码。如何确定该RAID适配器的微码版本是否过低呢?下面以7044-270机器上的2498 PCI 4通道Ultra3 SCSI RAID适配器为例,使用下面的命令可以读到存储在适配器中的微码版本。 1)列出系统中安装的PCI RAID适配器: lsdev -C | grep scraid 注意:设备名是所有已安装的PCI 4通道Ultra3 SCSI RAID适配器的名称。适配器设备名将是scraidX, X为0,1 或其他的数字。 2)检查当前适配器的微码版本: lscfg -vl scraidX (X为系统已安装的适配器的号码。) 命令显示如下: DEVICE LOCATION DESCRIPTION Scraid0 20-58 PCI 4-Channel Ultra3 SCSI RAID Adapter Part Number.................09P1521 EC Level....................0H10522 Serial Number (00000001) FRU Number..................37L6892 Manufacturer................IBM000 Displayable Message.........UL3RAID Diagnostic Level (03) Device Driver Level (03) Loadable Microcode Level....4.20.01

几个最实用的硬盘修复解决方法

几个最实用的硬盘修复解决方法 硬盘修复(1) 在研究硬盘故障的具体处理方法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些硬盘相关的基础知识。 主引导记录区MBR 硬盘是一种磁介质的外部存储设备,在其盘片的每一面上,以转动轴为轴心、以一定的磁密度为间隔的若干同心圆就被划分成磁道(Track),每个磁道又被划分为若干个扇区(Sector),数据就按扇区存放在硬盘上。硬盘的第一个扇区(0道0头1扇区)被保留为主引导扇区。主引导扇区内主要有两项内容:主引导记录(对操作系统进行引导)和硬盘分区表。计算机启动时将读取该扇区的数据,并对其合法性进行判断(扇区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AA或AA55),如合法则跳转执行该扇区的第一条指令。所以硬盘的主引导区常常成为病毒攻击的对象,从而被篡改甚至被破坏。硬盘控制器 硬盘控制器是硬盘及其他具有相同接口规范的外部设备(如CD-ROM驱动器)的管理者,由它来完成驱动器与内存之间的命令及数据传输。硬盘控制器发生故障或连接不正确将会导致硬盘无法正常工作。 CMOS中的硬盘信息 在计算机的CMOS中也存储了硬盘的信息,主要有硬盘类型、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每道扇区数、寻址方式等内容,对硬盘参数加以说明,以便计算机正确访问硬盘。 当CMOS因故掉电或发生错误时(启动时一般会提示“CMOS Checksum Error”或类似信息),硬盘设置可能会丢失或错误,硬盘访问也就无法正确进行。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重新设置硬盘参数,如果事先已记下硬盘参数或者有某些防病毒软件事先备份的CMOS信息,只需手工恢复即可;否则也可使用BIOS设置(Setup)中的“自动检测硬盘型”(HD Type Auto Detection)的功能,一般也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不是问题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的电脑会出现一些看似不得了的毛病,其实只是自己吓自己,也就是拨拨线头、动动跳线的举手之劳。常见的让你空出一身冷汗的硬盘不自举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 系统不承认硬盘: 此类故障最为常见,开机自检完成时提示以下出错信息: HDD controller failure Press F1 to Resume 上述E文意指“硬盘无法启动”,甚至有时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当出现上述信息时,应该重点先检查与硬盘有关的电源线、数据线的接口有无损坏、松动、接触不良、反接等现象,此外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是否设置错误。 检查、排除方法: 重新插拔硬盘电源线、数据线或者将数据线改插其他IDE口进行替换试验。

组装电脑全过程高清图解

图解DIY高手组装电脑全过程 攒机装电脑,对于DIY“老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老鸟”们都不把装机看成是一门技术。但对于大部分刚入门的“菜鸟”而言,自已亲自动手装台电脑并不容易。很多在暑期攒机的朋友都想自己动手来组装一台电脑,来体验一下DIY的乐趣。其实自已动手装电脑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具备一点硬件常识,胆大心细,相信很快就能学会攒电脑的步骤与方法。这里,小编借Intel平台为例,利用大量的图片展示,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DIY攒机的方法与要领。 DIY攒机第一步:安装CPU处理器 当前市场中,英特尔处理器均采用了LGA 775接口,无论是入门的赛扬处理器,还是中端的奔腾E与Core 2,甚至高端的四核Core 2,其接口均为LGA775,安装方式完全一致。 Intel处理器,采用了LGA 775接口

LGA 775接口的处理器 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LGA 775接口的英特尔处理器全部采用了触点式设计,与AMD的针式设计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不用再去担心针脚折断的问题,但对处理器的插座要求则更高。 LGA 775处理器的插座

这是主板上的LGA 775处理器的插座,大家可以看到,与针管设计的插座区别相当的大。在安装CPU 之前,我们要先打开插座,方法是:用适当的力向下微压固定CPU的压杆,同时用力往外推压杆,使其脱离固定卡扣。 压杆脱离卡扣后,我们便可以顺利的将压杆拉起。 接下来,我们将固定处理器的盖子与压杆反方向提起。

LGA 775插座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主板上的三角型缺口标识与CPU应对应 在安装处理器时,需要特别注意。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在CPU处理器的一角上有一个三角形的标识,另外仔细观察主板上的CPU插座,同样会发现一个三角形的标识。在安装时,处理器上印有三角标识的那个角要与主板上印有三角标识的那个角对齐,然后慢慢的将处理器轻压到位。这不仅适用于英特尔的处理

双机热备ServHA 镜像集群节点更换操作教程

ServHA镜像集群节点更换(或重新连入)操作手册一、手册目的 本手册介绍ServHA镜像集群的节点更换、节点重新连入的操作步骤,当用户部分硬件损坏、系统及其应用重新安装导致的原有集群配置丢失时,可按照本手册操作步骤对集群进行恢复。 注:如严格按照本手册操作,可以在集群对外服务不中断的情况下将重新连入的节点加入集群。 手册中我们假定原有集群中一台服务器的集群配置完全丢失(同时其应用也均未安装,如更换了硬盘、重新安装了操作系统),下文中这台配置丢失的服务器我们称之为“新节点”(因为其配置完全丢失,在集群看来,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节点),原有的正常服务的主机我们称之为“原节点”。 本手册前提为:新节点完全与集群脱离关系,原节点还在受集群管理,集群对外服务正常,只是新节点在集群看来已经完全离线。 (我们以一次MySQL镜像集群恢复全过程作为例子,至于其他应用其原理与操作步骤都与此例相同。) 二、配置前准备工作 首先镜像集群中目前对外正在服务,所以新节点连入时,其业务数据必须以原节点为准,在配置前,必须在新节点划分出一个大于等于原节点镜像盘空间的分区,这个分区作为新节点的镜像盘,这样才能在不损失数据(数据是以原节点镜像盘为准的)的同时将新节点连入镜像集群,这点非常重要。同时记得将新节点的IP地址等还原为离线前的状态(即设置新节点的IP地址为之前集群中离线节点的IP地址)。

在新节点完全脱离集群后,集群工作状态如下图(配置监控端):(此例中节点192.168.1.91 为新节点、192.168.1.92为原节点)双机连接状态 资源树状态,此时原节点正常对外服务(即192.168.1.92) 镜像包状态

EMC_CX存储更换硬盘过程

壹: EMC CX存储一般在二种情况下需要换盘,一为硬盘已经损坏(亮黄灯),二为频繁报DIsk soft media error错误,第一种情况很简单,直接去现场热拔插换硬盘即可,第二种情况其实硬盘还没有硬件损坏,指示灯仍正常,这种情况换硬盘需要多点步骤,下面是实际更换过程的记录: 1. 找到相应需要更换的硬盘(存储->hysical->Bus x Enclosure x->Disks),然后右键执行copy to hot Spare,即把需要更换硬盘上的数据copy 到hotspare盘上 2. 在执行第一步操作后,存储的图标会变成带一个“T”,这表示数据正在copy,还不能换盘,需继续等待,大概需要30分钟 3. 等到存储的图标从“T”变为“F”后,需要更换的硬盘指示灯变为桔黄色,这表示已经可以拔出这块坏盘了 4. 拔出坏盘,换入新盘,注意比较一下二块盘的型号是否一致,如转数,接口,容量 5. 换入新盘后,硬盘指示灯变为绿色,并快速闪烁,表示存储已经在重建数据,把数据从HotSpare盘上恢复到这块新盘上 6. 从存储的console页面上也能看到,存储的图标又变为“T”,大约30分钟后,重建完成,图标T消失,恢复正常

7. 详细过程从sp的log上也能看到。 贰: 更换EMC损坏的磁盘以后,盘阵会自动开始把hot spare备份的数据恢复过来。然后把启用的hot spare盘恢复到初始备用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命令来观察这一过程,首先看新换上来的硬盘,注意此时的状态为Equalizing,也就是正在进行平衡的过程: # navicli -h 172.16.9.5 getdisk 1_0_1 Bus 1 Enclosure 0 Disk 1 Vendor Id: SEAGATE Product Id: ST373307 CLAR72 Product Revision: 7A0A Lun: 6 Type: 6: RAID5 State: Equalizing Hot Spare: 6: NO Prct Rebuilt: 6: 100 Prct Bound: 6: 100 Serial Number: 3HZ6TL7F Sectors: 139681792 (68204) Capacity: 68238 Private: 6: 69704 Bind Signature: 0x5cf2, 0, 1

开机老出现硬盘修复解决方法

开机老出现硬盘修复解决方法 开机老出现硬盘修复 解决方法如下 ①单击“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选择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 右边找到BootExecute,将其数值全部清空 这样计算机永远就不会在启动的时候检测硬盘了 ②以管理员身份登录WinXP后,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chkntfs /x [盘符]”即可,例如要屏蔽扫描C 盘,则输入“chkntfs /x C:”(不含引号)

③在运行中输入msconfig 在启动项中把碎片整理程序前面的小勾去掉. 【注】系统关闭开机磁盘扫描chkntfs与chkdsk Microsoft 已经开发了 Chkntfs.exe 实用工具,该实用工具可以在 Microsoft Windows NT 4.0 Service Pack 2 及更新版本的 Windows 中找到。该实用工具被设计为:当 Windows 在非正常关机后重新启动时,禁止在特定卷上自动运行 chkdsk。如果使用 chkdsk /f 安排了在下一次系统重新启动时在活动卷上运行 chkdsk,则也可以使用 chkntfs 来取消安排 chkdsk。 chkntfs drive: [...] chkntfs /d chkntfs /x drive: [...] chkntfs /c drive: [...]

drive:指定驱动器号。 /D 将计算机还原为默认状态,启动时检查所有驱动器并对有问题的驱动器执行chkdsk 命令。这将取消 /X 选项的效果。 /X 排除默认启动时检查的驱动器。上次执行此命令排除的驱动器此时无效。 /C 如果已经设置了非正常位,则安排在下一次重新启动时运行 chkdsk。 示例: chkntfs /x c: 此命令禁止 chkdsk 在驱动器 C: 上运行 chkntfs /x d:e:此命令禁止 chkdsk 在驱动器 D: 和 E: 上运行 chkntfs /x 命令不是累积性的,该命令会覆盖以前建立的任何驱动器排除项。在上面的示例中,chkntfs 命令只禁止 chkdsk 在驱动器 D 和 E 上进行检查,不检查驱动器 C 是否存在非正常位。

必看的电脑高手装机图解教程

必看的电脑高手装机图解教程(图文并茂) 电脑diy装机对于专门从事电脑行业的人来说不算什么,是非常简单的事,甚至都谈不上会了不难,但对于普通人刚接触电脑的人来说可能是很神秘的,什么时候也自己组装一台电脑试试,成为很多人的现实理想。下面就以英特尔处理器为例图解电脑装机的全过程,老鸟不要笑话,虽然简单,但你敢说自己一开始就那么明白,英特尔的cpu均采用了LGA 775接口,无论是入门的赛扬处理器,还是中端的奔腾E与Core 2,甚至高端的四核Core 2,其接口均为LGA775,安装方式完全一致。所以本人喜欢英特尔,规范简单,不像AMD搞那么多系列,针脚五花八门,一个字“乱”。

上图中可以看到,LGA 775接口的英特尔处理器全部采用了触点式设计,与AMD的针式设计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不用再去担心针脚折断的问题,但对处理器的插座要求则更高。 这是主板上的LGA 775处理器的插座,大家可以看到,与针管设计的插座区别相当的大。在安装CPU之前,我们要先打开插座,方法是:用适当的力向下微

压固定CPU的压杆,同时用力往外推压杆,使其脱离固定卡扣。 压杆脱离卡扣后,我们便可以顺利的将压杆拉起。 接下来,我们将固定处理器的盖子与压杆反方向提起。

LGA 775插座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在安装处理器时,需要特别注意。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在CPU处理器的一角上有一个三角形的标识,另外仔细观察主板上的CPU插座,同样会发现一个三角

形的标识。在安装时,处理器上印有三角标识的那个角要与主板上印有三角标识的那个角对齐,然后慢慢的将处理器轻压到位。这不仅适用于英特尔的处理器,而且适用于目前所有的处理器,特别是对于采用针脚设计的处理器而言,如果方向不对则无法将CPU安装到全部位,大家在安装时要特别的注意。

GHOST全盘镜像制作(全盘备份)教程

GHOST全盘镜像制作(全盘备份)教程. 首先您必须准备两个硬盘. 硬盘1为源硬盘也就是您要备份至其它硬盘的主硬盘.以下简称为源盘 硬盘2用来存放备份硬盘1镜像的磁盘.以下简称为目标盘. 注意事项: 创建全盘镜像时建议使用GHOST 8.2或以前版本,不建议使用GHOST 8.3,容易引起制作后出现“不是有效镜像”或制作成功后硬盘空间被占用了而找不到备份的镜像问题。 目标盘容量至少需要跟源盘一样大,或者更大。 目标盘用来存放镜像的分区容量至少需要跟源盘一样大,或者更大。 目标盘分区格式建议使用FAT32分区,如果在WINDOWS下不能分超过32G的FAT32分区,建议在MAXDOS下使用DISKGEN。或其它DOS下分区软件如:DM,GDISK,SPFDISK 等,可以支持分出无限大小的FAT32分区。 如果使用NTFS分区格式,经常会出现镜像制作成功后硬盘空间被占用了而找不到备份的镜像问题。 如果出现镜像制作成功后硬盘空间被占用了而找不到备份的镜像问题,请参见此https://www.doczj.com/doc/055387189.html,/bbs/read.php?tid=23699 进入正题,首先将目标盘安装到主板的IDE2接口上(请一定要注意,否则后果很严重,主板上有标),然后将目标盘整个硬盘分为一个区. 启动系统后进入MAXDOS,输入DISKGEN 后回车.出现DISKGEN菜单后如下图: 图1:

按键盘上的ALT+D (如果不熟悉键盘操作,请在运行DISKGEN前运行MOUSE加载鼠标驱动),选择“第2硬盘”回车。使用键盘上的TAB键切换至左边的圆柱形容量图上,切换过去后圆柱形容量图边框会有红色线,请注意观看。如果存在其它分区请先将这些分区删除。(请此确认此硬盘的资料已经备份)使用光标↑↓切换选择存在的分区,按DEL键将存在的分区一个一个删除。删除完毕后,再按F8存盘。 接下来在开始分区,切换到圆柱形容量图,按回车,创建新分区,出现“请输入新分区的大小”如下图 图2:

IBM存储DS3200更换故障硬盘步骤

IBM DS3200更换故障硬盘步骤 生产库存储Raid10上的一块硬盘故障,亮黄灯(不闪),通过存储管理软件查看得知是5号盘故障,并且热备盘已经投入使用。如下图: 需要择机更换故障盘,查阅了IBM DS3200的用户手册得知,故障硬盘可以热插拔而不影响业务。 更换的步骤: 确定要卸下的驱动器的位置。 警告:当热插拔驱动器相应的绿色活动指示灯闪烁时,切勿对它进行热插拔操 作。仅当该驱动器相应的淡黄色状态指示灯点亮并且不闪烁时,对它进行热插拔操作。 卸下驱动器: a. 按下托盘手柄右端的滑锁将其松开。 b. 将托盘手柄拉至打开位置。 c. 将驱动器从托架中拉出约12 毫米(0.5 英寸)并等待70 秒,让驱动器的内部 转子慢慢停下,并让Storage Subsystem 控制器意识到从配置中卸下了一个驱动

器。 确保驱动器上贴有标签等标识,然后将驱动器从Storage Subsystem 中完全滑出。 警告:卸下驱动器后,先等待70 秒,让驱动器的内部转子慢慢停下,然后再更换或重新安装驱动器。否则可能会导致不可预测的结果。 安装新驱动器: a. 按下托盘手柄右端的滑锁将其松开。 b. 将托盘手柄拉至打开位置。 c. 将驱动器轻轻滑入空托架中,直至它停住。 d. 将托盘手柄推至闭合(锁定)位置。 检查驱动器指示灯: 当驱动器准备就绪时,绿色活动指示灯点亮并且淡黄色状态指示灯熄灭。 如果淡黄色状态指示灯点亮并且不闪烁,请从托架中卸下驱动器并等待70 秒;然后重新安装驱动器。 从安全性考虑总结了3种更换故障盘的时机。 第一种,如果很着急的情况,可以按照上述步骤直接更换。 第二种,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停止业务,并备份数据库后,在线更换故障盘。 第三种,合适的时间,停止业务,关闭数据库,关闭主机,关闭存储,然后再更换故障盘。 更换故障盘后,新硬盘的绿色活动指示灯点亮,并且黄色状态灯熄灭(但是此时存储的黄色状态灯还是点亮的,因为此时热备盘还在使用中),然后存储会自动的向新硬盘往回拷贝数据,并在回拷过程中在存储的管理软件中显示有一个操作进程。 如下图:

电脑不认硬盘的解决方法

电脑不认硬盘的处理办法 故障现象一:开机后屏幕显示:"Device error",然后又显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 ror,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说明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人C:,屏幕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 故障分析及处理: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进入CMOS,检查硬盘设置参数是否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是否错误。如果确是该种故障,只需将硬盘设置参数恢复或修改过来即可。如果不会修改硬盘参数,也可用备份过的CMOS信息进行恢复,如果你没有备份CMOS信息,也别急,有些高档微机的CM OS设置中有"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可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若无此项,只好打开机箱,查看硬盘表面标签上的硬盘参数,照此修改即可。 故障现象二:开机后,"WAIT"提示停留很长时间,最后出现"HDD controller Failure"。 故障分析及处理: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线接口接触不良或接线错误。先检查硬盘电源线与硬盘的连接,再检查硬盘数据信号线与多功能卡或硬盘的连接,如果连接松动或连线接反都会有上述提示,最好是能找一台型号相同且使用正常的微机,可以对比线缆的连接。 故障现象三:开机后,屏幕上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盘不能启动。 故障分析及处理: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一种具有隐蔽性破坏性传染性的恶意代码)占用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主引导记录(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由FDISK.EXE 对硬盘分区时生成。MBR包括主引导程序、分区表和结束标?quot;55AAH"三分,共占一个扇区。主引导程序中含有检查硬盘分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错处理等内容。当硬盘启动时,主引导程序将检查分区表中的自举标志。若某个分区为可自举分区,则有分区标志8OH,否则为00H,系统规定只能有一个分区为自举分区,若分区表中含有多个自举标志时,主引导程序会给出"Invalid partion table"的错误提示。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将会询问你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 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分区表覆盖它也行(KV300,NU8.O中的RESCUE都具有备份与恢复分区表的功能)。如果是病毒(一种具有隐蔽性破坏性传染性的恶意代码)感染了分区表,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先用杀毒软件(反病毒软件或防毒软件是用于消除电脑病毒特洛伊木马和恶意软件的一类软件)杀毒,再用NDD进行修复。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解决,还有一招。就是先用FDISK重新分区,但分区大小必须和原来的分区一样,这一点尤为重要,分区后不要进行高级格式化,然后用NDD进行修复。修复后的硬盘不但能启动,而且硬盘上的信息也不会丢失。其实用FDISK分区,相当于用正确的分区表覆盖原来的分区表。尤其当用软盘启动后不认硬盘时,这一招特灵。 故障现象四:开机后自检完毕,从硬盘启动时死机或者屏幕上显示:"No ROM Basic,Sys tem Halted"。

电脑主机的安装与组装详细图解说明教程

电脑主机的安装与组装,装配的图解说明,让你轻松学会安装电脑.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教程. 视频教程下面这篇教程将分七步来教会大家DIY装机. 电脑安装组装主机第一步:安装CPU处理器 当前市场中,英特尔处理器主要有32位与64位的赛扬与奔腾两种(酷睿目前已经上市,酷睿处理器是英特尔采用0.65制作工艺的全新处理器,采用了最新的架构,同样采用LGA 775接口,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英特尔将全面主推酷睿处理器。由于同样采用LGA 775接口,因此安装方法与英特尔64位奔腾赛扬完全相同)。32位的处理器采用了478针脚结构,而64位的则全部统一到LGA775平台。由于两者价格差距已不再明显,因此小编推荐新装机用户选择64位的LGA775平台,32位的478针脚已不再是主流,不值得购买。

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LGA 775接口的英特尔处理器全部采用了触点式设计,与478针管式设计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不用再去担心针脚折断的问题,但对处理器的插座要求则更高。 这是主板上的LGA 775处理器的插座,大家可以看到,与针管设计的插座区别相当的大。在安装CPU之前,我们要先打开插座,方法是:用适当的力向下微压固定CPU的压杆,同时用力往外推压杆,使其脱离固定卡扣。

压杆脱离卡扣后,我们便可以顺利的将压杆拉起。 接下来,我们将固定处理器的盖子与压杆反方向提起。

LGA 775插座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在安装处理器时,需要特别注意。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在CPU处理器的一角上有一个三角形的标识,另外仔细观察主板上的CPU插座,同样会发现一个三角形的标识。在安装时,处理器上印有三角标识的那个角要与主板上印有三角标识的那个角对齐,然后慢慢的将处理器轻压到位。

同友存储更换硬盘步骤

环境情况:同友存储共16块盘,其中15块做RAID5 ,一块作GLOBAL SPARE。 如果坏了一块盘。那么,存储会将数据拷贝到GLOBAL SPARE上。更换故障盘就可以了 更换之后,新插上的盘的状态是NEW DRV.手动操作液晶面板,将其设置为SPARE就可以了。如果没有操作这一步的话,那么这块盘的状态将会一直是NEW DRV,而存储就此时就没有了SPARE。 注:只有NEW DRV状态的盘才可以被添加为SPARE,其他任何状态的盘都不行。 将更换的盘添加进SPARE的步骤 按住ENT(约2秒) →→ 按▽选择到view and edit drives,然后按ENT →→ 继续按▽选择到新更换的盘的位置,然后按ENT →→ 继续按▽选择到ADD GLOBAL SPARE,然后按ENT,然后再按住ENT约两秒。 之后,就可以看到添加成功。然后就可以点ESC退出了。 可以按刚才的步骤,查看此盘的状态,你会发现,它变成了。

查看RAID信息的时候。 可以看到SB=1 同友的SPARE 分为三种,只有1个逻辑驱动器,而且你没有扩展柜的话,那么下面三种都可以使用。 Logical spare (只针对某一个RAID) Global Spare (针对这个柜子的所有RAID)一般来说这个用得比较多一点。 Enclosure(大概是这词,不记得了,反正是个E开头的。)Spare(未知,也许针对某个柜子) 如果一开始发现硬盘有故障,而你查看的时候,发现已经存在一个SPARE。 你就要仔细查看RAID的状态。 比如有8块盘,,现在坏了一块,一个spare。这个时候就看DRV是否或者小于6,如果是,那么就是正常的,该存储拥有不止一块SPARE,如果是大于6,而且发现的那个SPARE没有处于recovery状态,那么该SPARE的设置一定不对,你可以尝试先将该spare删除,删除之后就变成了NEW DRV,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上述三种SPARE中的一种。

(完整word版)WINHEX手工修复硬盘

手工修正结构需要一定的数据恢复基础原理知识。在这里我们只描述常用几种系统结构位的手工修正,包括DBR、FAT表头部、MFT头部。 欢迎阅读本文,这是我们的《走进科学--探索发现--硬盘分区信息丢失之谜》的第三篇《W inHex应用之奇怪的未格式化》这篇文章是三篇文章中最绕的一篇,充分认识硬盘数据结构的“C T”运行 WINHEX之后你会觉得,这个可以学,很好很强大。在第一篇《寻找丢失的硬盘分区》文章里,我们恢复了客户故障硬盘的分区信息,但仍然有三个分区是未格式化状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利用非常强大的Winhex来进行手工修复文件系统。第二篇《DiskGenius恢复提示格式化的数据》中使用硬盘数据恢复软件的新星DiskGenius恢复这三个分区的数据,使用的是扫描重组目录法,直接提取数据。 前面恢复的6个分区中,有3个48.8G的NTFS分区是提示“未格式化”的,我们在前面介绍的是使用磁盘精灵直接扫描恢复数据,除扫描方法恢复数据,我们还可以使用WINHEX磁盘编辑工具直接修改异常扇区,达到恢复数据的目的。除了恢复结果原汁原味,而且恢复迅速,熟练后只需几分钟恢复这三个异常分区。

运行WINHEX,点取打开磁盘,选择我们要编辑恢复的硬盘,然后确定打开,这里选择物理驱动器,有的时候如果单一分区文件系统有问题,打开逻辑驱动器会出现问题,最好是打开物理驱动器后在对单一分区进行操作。

打开物理驱动器后,6个分区信息一目了然,其中2、3、4分区格式位置是未知的文件系统,显示?号,看来这三个分区引导信息扇区DBR肯定出问题了。

点击分区1,扇区内容栏将跳到分区1开始的地方,也就是分区的DBR位置。我们看到分区1从63扇区开始,其DBR的开始字节为EB 58 90

台式电脑组装过程详细图解

台式电脑组装过程详细图解 电脑市场开始临近井喷,下面趁还没有开学,率先体验一下组装电脑之旅吧! 虽说目前电脑市场上主打都是笔记本,但家用、寝室装机的也不少,现在虽说在买电脑的地方,会帮你组装好,但是如果自己买了零件,要别人装机还得一定的手续费,我自己不妨借此机来练习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好的熟悉电脑一些硬件。 装机前准备 1、装机前的准备:梅花螺丝刀、美工刀(我用军刀代替的)、剪子、硅脂、扎带。 2、防静电,身上的静电如果不注意极有可能会对电脑的硬件造成损坏。装机前洗洗手可以有效防止静电。

装机开始 1、上踮脚螺丝:机箱内的铜螺丝,要上全,不要随便上几个就完事了。如果上不全时间长了主板就会变形或在以后的拆装当中造成主板断裂。 2、装CPU注意CPU不要装反了,注意CPU上面的防呆提示。

3、然后扣扣具,扣的时候有点紧,要用点力压,扣上就行。(如果上一步没操作好,就会损坏CPU针脚),注意扣具的位置。

4、涂抹硅脂,涂抹硅脂时要均匀涂抹,在涂抹的时候尽量的薄,如果摸的太厚就会阻热了。(CPU封装外壳上有很多凹凸,肉眼看不见的,硅脂的主要用途就是填充这些凹凸,让CPU更好的接触散热器),涂抹的时候最好戴个指套(涂抹均匀防止有气泡)

5、安装散热器坐,散热器有很多种,很好装,对准主板上的四个孔装上就行。主板的背面要装到位。

6、安装风扇,有的风扇是直接用螺丝上的,我这个是带扣具的,仔细看看就懂。装完风扇要把风扇电源接上。接口上也有防呆提示。 7、安装内存,内存条上面都有防呆缺口,对准缺口避免插错。(如果组双通道,那两根内存就要插在同一种颜色的插槽上)装的时候先把插槽两边的扣具掰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