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

绍兴市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八年级科学试卷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因素对气候无影响的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焚烧稻草

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氯化钠(食盐)

C.汽油

D.肥皂

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4.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

A.冬冷夏热

B.晴转多云

C.风和日丽

D.狂风暴雨

5.下列是电路中的某一部分,其连接方式能利用如图情景来比拟的是( )

6.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 )

A.脑和脊髓 8.脑和神经 C.脊髓和神经 D.脑、脊髓和神经

7.下列实验现象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月11—17曰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9.下列激素分泌不足会使人患糖尿病的是(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10.小敏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实验,获得下表数据:

序号液体深度/厘米橡皮膜朝向压强计液面高度差/厘米

1 水 5 朝上

2 酒精 5 朝上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敏研究的问题是( )

A.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1.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

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

12.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电子温控装置,将热敏电阻R1、定值电阻R2以及电压表和电流表连入如图所示电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后,当

温度升高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小

B.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13.已知物质X在20℃、60℃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30克、80克。在20℃与60℃时,各取6克的物质X加入含有10克水的试管中,充分搅拌后,记录两温度下︿试管中X溶解的质量并作图,则下图能正确反映物质x溶解质量的是( )

14.一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5伏上升到6伏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增大了安。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

A. 2欧

B. 10欧

C. 11欧

D. 12欧

1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是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立方体、长方

体和圆柱体,且h3>h2>h1,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 )

A.立方体

B.长方体

C.圆柱体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16.下表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

步骤1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

步骤2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步骤3 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步骤4 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A.步骤1

B.步骤2

C.步骤3

D.步骤4

17.如图所示,若取两个相同的密封杯,内装等体积的相同溶液,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及相同的海绵上。下列关于图中甲、乙磅秤读数的大小及丙、丁海绵下陷深

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磅秤读数:甲=乙,海绵下陷深度:丙>丁

B.磅秤读数:甲=乙,海绵下陷深度:丙=丁

C.磅秤读数:甲<乙,海绵下陷深度:丙=丁

D.磅秤读数:甲>乙,海绵下陷深度:丙>丁

18.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

丁4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9. 25℃时,一定量不饱和KN03溶液中逐渐加入KN0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20.实验表明:大多数鲤科鱼(如鲫鱼)的肚皮中都含告警外激素,鱼群对这种激素很敏感,0.01mm2鱼皮中所含的告警外激素就可以引起整

个鱼群的逃离。现选一长方形鱼缸,鱼缸两端

用细铁丝网隔出A、B两小室,使水流可以自由

通过(如图)。将数条小鲫鱼放入鱼缸中央大室,

然后将一尾小鲫鱼去掉几片鳞片(即释放出这

种激素),轻轻放入A端小室,同时在B端放入

一尾正常的小鲫鱼,即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大室鲫鱼逃向A端

B.大室鲫鱼逃向B端

C.大室鲫鱼无异常反应

D.无法确定

二、简答题(本题l3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21.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和

_________两部分。

(2)当你散步时,忽然踩到一只尖锐的钉,

你的脚会自动弹起并感觉到疼痛。请完

成脚自动弹起这一反射活动的结构:足底皮肤(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传出神经→腿部肌肉(效应器)。

(3)同学们进行百米赛跑时,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该

反射属于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循环的不同环节中,④属于________;

(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_____;

(3)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使水

资源遭到_______,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23.如图是小敏设计的“探究压力效果与哪些因素

有关”实验示意图。所用的器材是砝码、小桌子、

海绵和木板。

(1)实验中小敏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比

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通过比较实验_______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且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__________。

(3)比较实验乙和丁的实验现象,发现“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可压力的作用效果却不相同”。对此,你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解水的装置进行实验。回

答下列问题:

(1) 1、2两个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大的

是______气:

(2)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5.由“大气垂直分层图”可知,A 层大气以_____

运动为主,B 层大气以_____运动为主。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6.人体之所以能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人体在劳动或运动状态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__;

(2)当人体处于37℃以上高温环境中时,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_______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类似于图_______(填字母,其中B 表示人体正常体温时皮肤血管口径)。

27.将乒乓球放在吸管管口正上方,用嘴吹气,如图所示,乒乓球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当吸管稍向前移动时,乒乓球也向前移动,其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小敏配制6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流程如下图:

(1)小敏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克;

(2)指出图中一处实验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敏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则下列原因

可能会造成此误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称量前天平没有调平

B.称量纸上残留少量食盐

C.向烧杯中加水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外

29.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1)关于该实验中应控制的相同因素,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脑 16 1

内脏 56 8 肌肉与皮肤 18

90 其他 10 1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C.使用相同的烧杯

(2)经过相同的加热时间,如果水升高的温度比煤油升高的温度要低,则说明水的比热

______煤油的比热(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0.小敏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如图所示,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

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N) ______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首先把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第3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

浮力______牛;

(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__________。

31.如图所示为A、B、C三种同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当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B>A>C;

(2)将30℃时,均为饱和的A、B、C三种溶液降温到20℃,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___物

质。

32.电阻触摸屏在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等设备上已普遍使用,当手指在触摸屏表面施以一定的压力时,触摸屏通过分别识别触摸点的水平与竖直位置,从而确定触摸的位置。

(1)其工作原理利用了在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导

体的电阻就越______的规律.

(2)以竖直方向为例,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摸时,触摸点P将

电阻丝分为上下两部分,设上部分电阻为R1,下头部分电阻为R2,

结构可等效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触摸点在竖直方向

移动时,若测得R2两端电压增大,则可知R2阻值_______,触摸点P

到屏下端的距离_______(以上两空均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33.小敏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探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实验,电阻R=10

Ω,电源电压U=3V。

(1)根据电路图,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请你帮助把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中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端(选填“A”或“B”)。

(3)连好电路,并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值,取下电阻,

两表的示数仍然不变,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表示通过电阻R的电流是_______安。

(5)小敏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了通过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4小题,34小题5分,35和36小题各4分,37小题7分,共20分)

34.底面积为50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盛满水后,置于水平桌面上。

现将一个质量为千克的金属块A用轻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再缓慢浸没于容器内的水中,如图所示,待金属块静止后,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牛。求:

(1)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多大?

(2)金属块的体积是多少?

(3)剪断细线,金属块下沉到容器底部,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只

盛满水时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了多少?

35.小敏发现公园里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路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路灯一侧的菊花开花。小敏选择靠近路灯的几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

(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小敏了解到早在19世纪3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就用菊花做过一个实验,

来探究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如图甲是其设计的实验方案:去掉菊花顶端的全部叶子,①、②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③、④植株的顶端和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分析,菊花植株开花所

需的光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还可以知道菊花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探究:模拟“生长素的发现”的科学实验方法,小敏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方

案,来证明B植株产生的开花激素对A植株的影响。实验步骤如图乙:

第一步:将琼脂块①放在切去顶端的枝条B的切口上一段时间;取另一块琼脂块②不放在植株B 上作对照;

第二步:含激素的琼脂块①放在植株A1的枝条叶腋处切口上:

第二步:将不含激素的琼脂块②放在植株A:的枝条叶腋处切口上;(植株A1、A2生长情况相同),请你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1.0克药品溶于水制成毫升溶液a;②取毫升溶液a,加水稀释至毫升溶液b:③取毫升溶液b,加水稀释至毫升溶液C;④取毫升溶液C,加水稀释至毫升溶液d。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作1.0克/厘米3。试求:

(1)最终得到的药液(溶液d)的质量分数多大?

(2)1.0克该药品,可配制溶液d的体积是多少?

37.如图甲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电阻R2的滑片P从下端往上端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呈图乙所示的规律。求:

(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

(2)滑动变阻器R 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

(3)电源电压和电阻R1各是多大?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八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简答题(本题13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21.(1)细胞体突起 (2)神经中枢(脊髓) (3)非条件 22.(1)降水 (2)太阳辐射 (3)污染

23.(1)压痕的深浅程度(海绵变形的大小) 甲和乙越不明显 (3)受力面的材料不同

24.氢气氧和氢 25.对流平流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6.(1)肌肉与皮肤 (2)汗液蒸发 C

27.“悬停”在管口正上方一定高度的位置吸管向前移动时,乒乓球前方空气流速

大于后方,乒乓球前方压强小于后方(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8.(1)6 (2)瓶塞正放了 (3)AB 29.(1)B (2)大于

30.(1) (2)物体所受浮力只与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与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其

他合理答案也可) (3)B

31.(1)20℃<t<30℃(2)AB 32.(1)大 (2)增大增大

33.(1)图略 (2)B (3)电阻断路 (4) (5)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三、分析计算题(本题4小题,34小题5分,35和36小题各4分,37题7分,共20分)

34.(1)牛 (1分)

(2) F浮=ρ水Vg V金=V=F浮/(ρ水g) (1分)

=×103千克/米3×10N/千克)=5×10-5米3 (1分)

(3)ΔF压=G金- F浮=Δp=ΔF压/S=50×10-4米2=102帕 (2分)

35.(1)菊花的不开花可能与光照时间过长有关(其它合理均可) (1分)

(2)短日照 (1分) (3)叶 (1分) (4)A1开花、A2不开花 (1分)

36.(1)药液的质量分数=(1/4)×(1/10)×(1/10)×(2/10)==% (2分)

(2)1克/M=0.0005 M=1克/=2000克

V=M/ρ=2000克/(1克/厘米3)=2000厘米3 (2分)

37.解: (1)由图乙可知,通过电阻R2的电流0.2A时,电阻两端电压是2V,所以,

R2=U/I=2V/0.2A=10Ω (2分)

(2)由图乙可知,变阻器两端电压最大是,此时电流是0.1A,

则R21=U/I=0.1A=25Ω (1分)

当电流为0.6A时,电阻R2两端电压是0V,

则R22=U/I=0V/0.6A=0Ω

所以,滑动变阻器电阻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Ω≤R2≤25Ω (1分) (3)当电流为0.2A时,有U=U1+U2=+2V

当电流为0.4A时,有U=U1+U2=+1V (1分)

由+2V=+1V

得R1=5Ω, (1分)

U=3V (1分)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所有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八上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 原子构成)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 ρ = m / 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1毫升= 1cm3= 1×106-m31吨=1000千克=1×106克(4)单位转化 : 1毫升= 1×103-升1升=103-m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版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 C )相互作用。A.地磁力 B.分子力C强力 D.结合力 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D )的最小功能单位。 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D.遗传物质 3.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A )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A.细胞核移植 B.细胞融合 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 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A )。 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 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C ),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电 B.声 C.光 D.机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_理论_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8.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_信息技术为先导的。 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__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10.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1.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12.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lo-g 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13.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4.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5.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8分) 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 (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7分) 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 1)新事实和1日理论的矛盾。 2)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 16.简述新材料发展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即新材料应是结构和功能上较为完美的结合。(3分) (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所谓智能型是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 模仿生命体系的作用,既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重的功能。(3分) (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甚至废弃后,应尽可能少地对环境产生污染。(3分) (4)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2分) (5)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 助节能的,或者有利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材料优先开发。 (2分) (6)长寿命。新材料应有较长的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少维修或尽可能不维修。(2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7.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指数规律,即: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显然,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15分) (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18世纪中叶产生的蒸汽技术革命,导致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电力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展开了新的工业革命的浪潮。20世纪下半叶,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拉开帷幕,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的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改变着人的知识能力,创造了现代文明。导致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改变。(15分)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试卷号1177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 2.原子核的半径约为__10 -14__m。 3.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4.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和发展的一门新兴生物学科。 5.宇宙中最主要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D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物资 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B )。 A.染色体复制 B.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C.核酸组成 D.遗传因子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B )。 A.地貌 B.地心 C.海沟 D.内核 4.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 B )技术。 A.超导 B.微电子 C.纳米 D.生物 5.安全炸药的发明者( D )。 A.爱因斯坦 B.达默 C牛顿 D.诺贝尔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电力革命指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新兴的电能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 2.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_9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知识了吧?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标志中,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的是( ) 2.地球上水含量最多的是( ) A.海洋水B.河流水C.冰川水D.大气水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泥水 C.肥皂水 D. 食盐水 4.下列有关对流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C.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D.对流层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复杂多变 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一种物质①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①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①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① 6.温瑞塘河的水经过下列哪种方法处理后,你会放心地饮用?( ) A、过滤法 B、沉淀法 C、蒸馏法 D、煮到沸腾 A B C D

7.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将能悬浮在水中,如图,则木球和铁球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大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浮力相同,压强相同 B. 浮力木球大,压强铁球相同 C.浮力铁球大,压强铁球小 D. 浮力相同,压强铁球大 8.温州山青水秀,气候宜人。下列描述温州气候的是( ) A.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今天最高气温24① C.今天市区空气质量①级D.明天阴转多云 9.氨常用来生产化肥,氨可由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右图表示的是不同温度和大气压下等量氮气与氢气混合后生成氨的百分比。由图可知,在什么条件下氨的产量较高?( ) A、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B、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C、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D、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10.瑞安市应征入伍赴藏的青年,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常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 ) A.高原上气温偏低,经常下雪B.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C.高原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D.高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11.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的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操作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而使

小学科学期末测试题(卷)

小学科学期末测试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科学(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 、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二是要有。 2、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体,称为,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体称为。 3、电路连接有和两种基本的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方法连接的。 4、一朵油菜花由、、和组成。 5、我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等。 6、青蛙、鸡、猫和兔这四种动物,胎生动物有,卵生动物有。 7、米饭主要含有,猪肉主要含有和。 8、我们可以从鱼肝油和黄绿色蔬菜中获取来预防干眼病。 9、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

0、地质学家根据,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花岗岩属于。 二、判断题: 、电线外面的塑料皮用时间长久会老化,可能发生漏电现象。() 2、家里和学校里的电是220v,干电池一般是,电动车的电是12v。() 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可以在大树下避雨。() 4、苍耳是靠风力传播种子的。() 5、蜻蜓点水是因为蜻蜓在产卵。() 6、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但食用过多也会对人体有害。() 7、食品的保质期越长,就说明这种食品越好。() 8、我们所吃的米饭主要含有糖类。() 9、花岗岩主要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0、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它们是取之不尽的。() 三、选择题: 、下列物体中不可以用来接通电路的是()。

A、钥匙 B、塑料尺c、铅笔芯 2、我们说要安全用电,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A、在户外活动时,不靠近高压线 B、遇到电器着火,要用手去拔插头 c、用湿布擦带电设备 3、两节的干电池串联,三个小灯泡并联,那么流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是()。 A、、3Vc、 4、下列植物中借助风力传播种子和果实的植物是()。 A、莲蓬和蒲公英 B、番茄和蓟c、蓟和蒲公英 5、植物的茎是由种子中的()发育而来的。 A、胚根 B、胚芽c、子叶 6、用碘酒的方法来检测食物的()含量多。 A、维生素和矿物质 B、蛋白质c、糖类 7、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丰富的是() A、胡萝卜 B、牛奶c、羊肉 8、在组成花岗岩的矿物中,硬度最硬的是()。 A、云母 B、石英c、金刚石 9、沙漠中的石蘑菇主要是()作用形成的。 A、大气 B、生物c、岩石 0、实验中,反复将烧热的岩石放入冷水中,使

八年级上 科学(浙教版) 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1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 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 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0-8Km),赤道厚度大(0-17Km)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 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2.2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1)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2)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炎热;35℃寒冷:0℃ 2.3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大气压强的大小: A(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试题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 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 等。 2. 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这就是液体的性质。但是,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反而会。 3.最早的雨量器是记载于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所著的。我国东汉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 4. 磁铁不同的部位吸铁的本领不同,磁铁的两端磁力,中间磁力。 5. 刚出生的蚕宝宝是色的,还长着很多,大小和差不多,叫。 6. 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是沿传播的,《墨经》中记载的“”活动就很好地证明了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7.放大镜有改变光的和的作用。 8.磁铁指向北的磁极叫,用“”表示;指向南的磁极叫做,用“S”表示。 二、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27分) 1. 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的是()。 A.夏天电线变长 B.用烤火炉烤火 C.安装地板时留缝隙 2..()是观测风向的仪器。 A.风仪标 B.风标 C.风向标 3. 下列材料中传热最快的是() A. 木棒 B. 铁棒 C.塑料棒 4. ()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他写出了《物候学》一书。 A. 竺可桢 B. 李淳风 C.沈括5. 下列图标表示阵雨的是() A. B. C. 6.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卵生的是() A. 羊 B. 鲫鱼 C. 蜜蜂 7.下列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 橡皮 B. 塑料尺 C. 回形针 8.下列哪种动物是昆虫() A. B. C. 9.自制指南针时,经常用磁铁的磁极去摩擦钢针的方法,那么我们要用磁铁怎样去摩擦钢针?() A. 沿一个方向摩擦 B. 来回摩擦 C. 上下摩擦 三、我会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射到眼睛里,我们才能看见它。()2.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 在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应该用内焰加热。() 4. 热不能穿过真空传递。() 5. 月亮能自己发光,所以它是一种光源。() 6. 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7. 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这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用途。() 8. 放大镜在阳光下能点燃火柴。() 9. 用悬挂的方法可以找出磁铁的南极和北极。() 10. 风向标箭头所指的反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11.风力不可以用来发电。() 1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被分解成几种颜色的光。()

(完整word版)新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xx》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第3节《科学观察》 第4节《科学测量》 第5节《科学探究》 第二章《观察生物》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第2节《细胞》 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4节《常见的动物》 第5节《常见的植物》 第6节《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 球》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 结构》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

震》 第5节《泥石流》 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第1节《物质的构成》 第2节《质量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密度》 第4节《物质的比热》 第5节《熔化与凝固》 第6节《汽化与液化》 第7节《升华与凝华》 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地球上的水 第2节水的组成 第3节水的浮力 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5节物质的溶解

第6节物质的分离 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 第1节大气层 第2节气温 第3节大气的压强 第4节风和降雨 第5节天气预报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人体激素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 第4节动物的行为 第5节体温的控制 第四章电路xx

第1节点和与电流 第2节电流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 阻 第4节变阻器 第5节电压的测量 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 的关系 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九年级上册 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第2xx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物体的内能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 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动物的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 七年级下册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本教案共73页)(包含教学时间安排、重难点分析、教学分析及措施)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十分理想,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较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保护学生原有的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学期的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水和水的溶液”、“天气与气候”、“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天气与气候”。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天气与气候”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洪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小学三年级科学(大象版)试卷 姓名:得分: 一、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26分) 1、“白云淡,蓝天高,菊花开,落叶飘”,这句话说的是_____的景色。 2、人的五官是指___、鼻、___、___、___。 3、空气的温度叫___,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用符号 “___”表示。 4、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里面都由_____和_____组成。 5、蚂蚁是群居的昆虫,它们喜欢甜味,用___进行交流。 6、猫走路没有声音是因为猫爪上有厚厚的_____。 7、鲁班发现有一种草叶子的边缘长者许多小齿,并且会把手划破,受此启发发明___。 二、慧眼巧分辨。(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下面是昆虫的是:() A、蚯蚓 B、蜗牛 C、蜈蚣 D、蜻蜓 2、下列四位朋友中,不能参加过是大会的是:() A、西瓜 B、葡萄 C、土豆 D、辣椒 3、以下动物不喜欢夜间活动的是:()

A、公鸡 B、猫 C、蝙蝠 D、猫头鹰 4、下面哪种方法是读气温计的正确方法?() 5、同一棵树上的树叶被风吹落时,()叶片会落得慢一些。 A、大的 B、中等的 C、小的 6、下列人类活动中对土壤不会造成破坏的是()。 A、喷洒农药 B、砍伐森林 C、施用有机肥 7、青蛙过冬的方式是:() A、冬眠 B、迁徙 C、换毛 D、备粮 8、下面哪个因素不影响自转旋翼的下降速度?() A、翅膀大小 B、下落高度 C、翅膀形状 D、自身重量 9、小明同学在观察裁员土壤时,不可能发现的物质是()。 A 、小虫 B 、沙子 C 、蚊子 D 、枯树叶 10、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三、我当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20分) 1、在每组对比试验中只能有一个不同条件。()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1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有“环保鸟”之称的白鹭最近成为丽水人微信朋友圈的“网红”(如图)。植被、稳定的水源、充足的食物是吸引白鹭停留的首要条件。下列对淡水资源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的是() A.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C.大力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倾倒 2.现有如下四种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B.肥皂水 C.泥水D.纯牛奶 3.“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清理河道,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其原理与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相同的是 () A.沉淀B.蒸馏 C.结晶D.过滤 4.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5.根据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B.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水通电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电解过程中,分子和原子都没有发生改变

6.如图,小试管内是硝酸钾饱和溶液,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则加 入的物质可能是() A.氢氧化钠B.氯化钠 C.硝酸铵D.蔗糖 7.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易溶物质 B.该物质在70 ℃时的溶解度比60 ℃时的溶解度大 C.40 ℃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60克 D.将85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不会析出晶体 8.我国多个地区曾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农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泄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C.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9.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确的实验步骤是甲乙丙丁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对实验没有影响 C.该实验用木块代替石块不能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D.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体积 和液体密度有关 10.如图,某同学做实验探究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否与浸入深度有关,他将一块长方体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记录金属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实验数据如下表,则(ρ =0.8×103 kg/m3,g取10 N/kg)() 酒精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含期中期末试题,共6套) 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有“环保鸟”之称的白鹭最近成为丽水人微信朋友圈的“网红”(如图)。植被、稳定的水源、充足的食物是吸引白鹭停留的首要条件。下列对淡水资源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A.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C.大力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倾倒 2.现有如下四种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B.肥皂水 C.泥水D.纯牛奶 3.“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清理河道,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其原理与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相同的是() A.沉淀B.蒸馏 C.结晶D.过滤 4.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5.根据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B.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水通电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电解过程中,分子和原子都没有发生改变 6.如图,小试管内是硝酸钾饱和溶液,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氢氧化钠B.氯化钠 C.硝酸铵D.蔗糖 7.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易溶物质 B.该物质在70 ℃时的溶解度比60 ℃时的溶解度大 C.40 ℃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60克 D.将85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不会析出晶体 8.我国多个地区曾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农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泄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C.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9.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确的实验步骤是甲乙丙丁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对实验没有影响 C.该实验用木块代替石块不能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D.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体积 和液体密度有关 10.如图,某同学做实验探究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否与浸入深度有关,他将一块长方体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记录金属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实验数据如下表,则(ρ =0.8×103 kg/m3,g取10 N/kg)() 酒精

三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三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15% 1、蚕蛾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部分,从蚕的形态变成 蚕蛾的形态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____。 2、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是______________,我们常用 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 3、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4、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____________互相排斥,____________互相吸引。 5、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___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利用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制成的。 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___________,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就是________现象变干的。 二、判断题:24% 1、风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相同的。----------------------( ) 2、8摄氏度可以写成8℃-------------------------------------------( ) 3、磁铁能隔着其它物体吸铁----------------------------------------( ) 4、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水温,在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 5、一块磁铁摔成两段后,每段仍有两个磁极--------------------------( ) 6、被磁化了的小铁钉不能做成指南针--------------------------------( ) 7、只有加热的方法才能加快水的蒸发--------------------------------( ) 8、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9、在使用温度计测水温时,手应该拿住温度计的上端------------------( ) 10、蚕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 11、植物种子萌发时,它的根和茎是同时长出来的---------------------( ) 12、茎具有运输作用,主要是因为茎内有许多小管子-------------------( ) 三、选择题:24% 1、为了观测到比较正确的温度,在观测时要( )。 A、平视 B、俯视 C、仰视 2、使用指南针观测方向时,应该( )放置指南针。 A、垂直 B、倾斜 C、水平 3、下列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 A、用风吹 B、使空气湿润 C、给水加热 4、下列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一元硬币 B、铁钉 C、五角硬币 5、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 ) A、减弱 B、增强 C、不变 6、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 ) A、水分温度空气 B、阳光土壤 C、肥料温度 7、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大部分是( ) A、自己制造的 B、从土壤中吸收的 C、从空气中吸收的 8、蚕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 A、蚁蚕 B、蚕蛾 C、卵 9、下列动物中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是( ) A、金鱼 B、猫 C、蚊子

(word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最新浮力总复习(内容全面详细)

课题:浮力总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求浮力的方法 3.能综合利用压强、浮力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求浮力的方法; 2.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内容】知识网络和知识点: (一)浮力基本知识点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浮力的测量:F 浮=G-F (G 等于弹簧秤在空气中的示数,F 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弹簧秤示数)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G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是:水母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地球的各种水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以太阳辐射为能量,通过各个环节,如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等,周而复始地连续运动、相互转化,这个过程就是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⑤回到蒸发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ρ = m / v(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 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3= 1×10-6m3 1吨=1000千克=1×106克

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期末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1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其中能补 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 流e、地下径流f、下渗 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 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 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得 到的气体是氢气,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 约为1:2。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 最大。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水的密度 1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 度不同;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克/厘米3) 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 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 千克。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海水>水>酒精。 第4节水的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 。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2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3、公式:压强=压力/受受力面积 P=F/S,(公式变形:F= PS S= F/P) P表示压强(帕pa),F表示压力(牛N),S表示受力面积(米2 m2) 练习1: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厘米2。则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强为;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 强为。 练习2:用100N的力把重力为4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多大? 4、2帕=2牛/米2,2帕的意义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牛。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人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是15000帕。 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6、研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时,用到的仪器叫压强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 的高度差越大。 7、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1.4~1.7知识点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溶液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糖、高锰酸钾、碘)。 2.溶剂:能溶解替他物质的物质,一般是液体(水、酒精、汽油)。 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二.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悬浮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即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2.乳浊液(乳状液):油脂形成很小的液滴悬浮在水里,即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例题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例题2】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 【例题3】让乳浊液静置许久,液体小颗粒一定会() A.下沉B.上浮C.均匀分散D.上浮或下沉 【例题4】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A.白酒 B.食盐水C.医用酒精D.蒸馏水 三.实验操作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粉末:①用药匙或纸槽取药(每次使用后都必须擦拭看尽); ②试管倾斜,把药匙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

在底部;或试管水平放置,把纸槽送入底部,然后竖立起来。 (2)取块状固体: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慢慢滑到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盛在细口瓶中,取用时,瓶塞倒放桌上,一手拿试剂瓶(标签向手心,以免被药液腐蚀),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试管口,让液体缓缓流入试管内,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盖,把瓶子放回原处,注意标签向外放。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首先选取合适量程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内,当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调到所需液体的量(眼睛平视液面下沿) 【例题5】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例题6】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5 物质的溶解 一.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①温度②溶剂的量③溶剂的种类 3.有的物质溶解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溶质溶解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有点物质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如: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 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使液体温度降低; 氯化钠、蔗糖等:溶解时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4.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①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②跟搅拌有关:搅拌加快溶解; ③跟溶质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溶解越快。二.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