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1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1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1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1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3、探究从本课中学到的一些人生体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点击积累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三、文言积累

四、自主学习

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文章写了邹忌与家人的几次对话,请找出来。

3、邹忌听了众人的夸赞后是怎么想的?

4、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了吗?采取了哪些措施?

五、品读感悟

1、邹忌与家人的三问三答有何不同?

2、邹忌是怎样给齐王进谏的?

3、读此文,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

五、检测反馈

1、文中说"王曰:'善。'"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什么态度?

2、从文中的人物言行中,可以体现人物怎样的品质?试简单评价一下文中的人物形象?

六、课外拓展延伸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 景公披狐裘坐于堂,晏子入见。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臣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受教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王之蔽甚矣()

(2)臣之妻私臣()

(3)皆以美于徐公()

(4)以与饥寒者()

2、下面句中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于(1)四海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能谤讥于市朝

B:之(1)饱而知人之饥(2)面刺寡人之过者

C:以(1)以与饥寒者(2)皆以美于徐公

D:而(1)时时而间进(2)雨雪三日而不寒

3、翻译。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温而

4、[甲]文,邹忌进谏的目的是为了劝齐王纳谏;[乙]文,晏子进谏的目的是为了劝景公。[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类比的手法,现身说法说服了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了方式,同样达到了目的。

5、请进一步探究以上两文的相同点,找出你的一点发现(试题已涉及的除外),并简要说明。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积累

1、文言实词积累

(1)邹忌修八尺有余(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4)王之蔽甚矣(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6)期年之后

2、用法特殊的词积累

(1)朝服衣冠(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4)闻寡人之耳者

3、一词多义积累

(1)谓其妻曰()(4)吾孰与徐公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妾之美我者,畏我也()(2)于是入朝见威王()(5)时时而间进()皆朝于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朝服衣冠()

(3)皆以美于徐公()(6)吾孰与徐公美()能谤讥于市朝()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词的古今异义积累

(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古义今义(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古义今义(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今义

(4)能谤讥于市朝古义今义

5文言句式及翻译

(1)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5)王之蔽甚矣。

(6)君美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