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版式设计复习参考题

版式设计复习参考题

版式设计复习参考题
版式设计复习参考题

以老版教材章节内容为参照编制)

第一章

1、版面编排设计研究的是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与艺术风格)

2、编排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对版面审美的认识、锻炼设计技能、)

3、编排设计既是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真正意义的设计艺术。

4、20 实际初欧洲出现的三个重要的核心运动(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德国的包豪斯)。

5、构成主义版面编排的特点:以几何的形式构成,自由拼合、无序,整体上讲究理性的规律强调结构和空间的对比关系。

6、现代主义在平面设计上的贡献:

1、创造了无装饰线脚的国际字体为主的新字体体系;

2、对简洁的几何抽象图形进行探索研究;

3、将摄影作为平面设计插图形式;

4、将数学和几何学应用于平面设计分割。

7、立体主义是现代艺术中重要的运动,也是平面设计的形式基础。

8、国际主义风格在平面设计的贡献:研究出骨骼排版法。国际主义在形式上以“少则多”为特征和宗旨,特点是高度的功能化、标准化、系统化。

9、从意识形态上看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一种装饰发展,反对“少即多”的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的手法来传达视觉上的丰富。

第二章

1、版面设计的组织原则:

鲜明主题的诱导力、形式内容统一、强化整体布局。

2、要获得版面鲜明的视觉效果,可以:1 按照主从关系的顺序,将主体形象放大

并编排与版面视觉中心,

2、将文案信息整体组织编排设计,减少散乱的文字信息干扰,

3、在主体形象四周大量留白。

3、版式设计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设计思想主题的表达,这是编排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及设计的先决条件。

4、只有形式与内容统一,围绕主题精神进行设计风格的探索,版面效果才会深刻感人,形式完美。

5、获得版面的整体布局,可以从一下方面考虑:

1、加强整体结构组织的方向视觉秩序;

2、加强文案的集合性;

3、加强展开页的整体设计。

第三章

1、将首行放大,起着引导、强调、活泼版面和成为视觉焦点的作用。

2、点在版面中处于不同位置的效果:

1、点处于几何中心时,视觉张力均等既庄重又呆板。

2、点位于视觉中心时,有视觉心理的平衡和舒适感。

3、点偏左或偏右时,产生向心移动趋势,过于边置也产生离心动感。

4、点处于上、下边置,有上升或下沉感。

3、为了追求新颖的版式,特意将视点导向左右上下边置的变化已成为今天常见的版式表现形式。

4、版面设计中的线形态很多,有形态明确的实线、虚线,也有空间的视觉流动线。

5、版面设计的线的分割形式有:空间等量分割、直线分割、在骨骼分栏中插入直线分割、不同比例的空间分割。

6、力场是一种虚空间,是对一定范围的空间的知觉或感应,所以也称为心理空间。

7、版面中“力场”的空间感应是:在文字和图片中插入直线或线框进行分割和限定,被分割和限定的文字或图形的范围即产生紧张感并引起视觉注意,这正是力场的空间感应。

8、力场的大小与线的关系:线粗、实,力场的感应则强。线细、虚,力场的感应则

弱。

9、栏与栏之间用空白分割是静、消极的表现。用线分割是动、积极的表现。

10、线框与版面视觉效果的关系:线框细,版面轻快而有弹性、但力场感应弱。

线框粗,图像被强调和限定、视觉度注意度曾强,

11、图文按骨骼设计编排,版面稳定、理性又序,易于阅读,有男性的感觉。

12、骨骼的基本原理是将版面刻意按照骨骼的规则,有序地分割成大小相等的空间单位。

13、常见骨骼分割法:竖向通栏、双栏、三栏、四栏。横向的通栏、双栏、三栏、四栏。也有竖向和横向同时进行的。

14、骨骼设计编排时,设计师自由选择骨骼形式,然后将图片和文字的编排严格按照骨骼划分好的空间范围来编排配置,图片的大小不可超越骨骼,不可为半栏或两个半栏等。

15、变形骨骼是在骨骼设计的基础上变化发展的,他是在骨骼的基础上,通过合并、取舍部分骨骼,产生变化。富有活力与生命。

第四章

1、版面设计的视觉流程是一种视觉空间的运动,是视线随各元素在版面空间导读轨迹的运动过程。被称为视觉虚线,也叫视觉流程线。

2、几种主要视觉流程形式:单向视觉流程、曲线视觉流程、重心视觉流程、反复视觉流程、导向视觉流程、散构视觉流程。

3、单向视觉流程,简洁有序、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曲线视觉流程,具有韵味、节

奏和曲线美。显得饱满而富有变化。重心视觉流程,使版面产生强烈的视觉焦点,是主题更鲜明更强烈。反复视觉流程,不如方向性流程强烈但富有韵律和秩序。

导向视觉流程,有条理和逻辑性,使终极视点夺目而突出。散构视觉流程,动感强烈、富有个性充满活力和朝气。

4、编排设计的导向有:

文字导向、线条导向、手势导向、视线导向、形象和色彩导向。

5、散构的编排设计一般采用:

将一个完整的图形或一组文字解散、抽出、混合、拼接的构成手法,造成版面的流程脉络复杂而无序。

6、图文的散构或图文的耗散性是指:版面中图与图、图与文字间成分散状态的编

排。

7、按版面的视觉注目度来划分,版面中视觉注目度最高的区域,就是最佳视域。

8、版面个要素之间的间隙与视觉流程的关系:间隙大、节奏减慢,视觉流程显得舒展;而过分增大则失去联系,视觉流程减弱。间隙小、节奏强而有力,信息可视性高,间隙过小会显得紧张而拥挤,造成视觉疲劳。

9、版面中各区域的视觉注目度:

(见课本第52 页图表。)上比下高,左比右高。

第五章

1、版面设计的编排形式法则:

单纯与秩序;对比与和谐;对称于均衡;节奏与韵律;虚实与留白。

2、使版面xx 的方法:

水平、垂直、倾斜和统一重心及视觉流程。

3、版面编排的xx 有什么作用:

1、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整体感;

2、简洁体现力度;

3、增强记忆度;体现秩序性。

4、对比:

是将相同或相异的视觉元素作强弱对照编排所运用的形式手法。

5、对比因素主要有:

面积、形状、质感、方向、色调等。

6、对比与调和的关系:对比为强差异、产生冲突,调和为寻求共同点,缓和矛盾。

互为因果,共

同营造版面和谐完美关系。

7、对称均衡:指的是版面中心俩边或四周的形态具有相同的公约量而形成的静止状

态,

也称为绝对对称均衡。

8、非对称均衡:是指版面中等量不等形,而求取心理上“量”的均衡状态。

9、韵律:不是简单的重复。用版面来说,图形、文字或色彩等视觉要素在组织上合

乎某种规律时所给与视觉和心理上的节奏感觉。

10、如何产生节奏感:重复使用相同形状的图形;等间距的编置图形;文字的轻重

缓急;

11、版面中的“虚”可以是空白,也可以是细弱的文字、图形或色彩。第六章

1、计算机字体大小的单位有:号数制、级数制和点数制。1 级= 0.25mm;1 点=

0.35mm

2、标题字一般用14-20号字或更大;正文字一般用8-10 号字。

3、版面中选用3-4种字体为最佳效果,超过4 种则显得杂乱缺乏整体感。

4、行距在常规下比列为:

字10 点,行距则为12 点。10:12

5、文字编排的形式:左右均齐、齐中、齐左或齐右、齐上、文字绕图。

6、文字的整体编排是将文字的多种信息组织成一个整体的形,段落间可用线段分割,使其清晰、条理富于整体感。

7、文字的图形化设计常用的方法:书法字体的运用、文字的图形编排、文字的图

标设计。

8、文字的互动性:一般指文字围绕图形的编排设计所产生的动感性,图文在组织结构产生的和谐性,版面的趣味性、情感性。

9、文字信息的跳跃率与阅读率成正比,放大文字标题信息科增强版面跳跃率与阅读率,增强版面的生动性。

10、为使标题在版面中达到更醒目的效果一般可采用:放大标题字体字号、加粗

字体笔画、对标题进行设计编排。

11、文字的耗散性编排设计特点:

文字间大小的对比、上下错落、叠印,文字不仅作为沟通思想的媒介、同时也作为视觉传达的符合元素或者是符号肌理,注重文字的情感编排表述,仿佛与读者进行互动式的沟通交流。

第七章

1、图版率是指版面相对于文字、图所占据的面积比叫做图版率

图版率低,减少阅读兴趣;图版率高,增强阅读活力。

2、版面全是文字时,图版率为0%,全是图形画面时,图版率为100%。

3、角版,也叫方形版,即画面被直线方框切割。有庄重、沉静和良好的品质感。

4、挖版,也称退底版,即将图片中精彩的图形部分按要求剪裁下运用。图形自由而生动,动态十足给人亲切感、印象深刻。

5、出血版,即图形充满或超出版页,无边框限制。有紧张感、图版率高。

6、视觉度是指文字和图版在版面中产生的视觉强弱度。

7、编排设计中图像面积大小的不同效果:

图形能产生量感和张力;小图形精致而沉静;大小图形并置,增强对比度。

8、延续页面的整体设计要注意:

左右页的整体设计;延续页面的整体设计;延续页面色调的整体设计。

9、折页、产品手册等图文信息量需展开或延续页面才能完成的设计,称为延续页面设计。

第八章

1、现代版面设计的观念(发展趋势、风格特点):

强调创意;个性化风格的表现;多维空间的符合设计;逆向视觉角度;互动性设计。

2、开放性版面编排设计,是指打破传统的规则思维、努力营造新的意念与想象,创造出版面充满生命的艺术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