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的分类课件

美的分类课件

角的分类和画角_教案教学设计

角的分类和画角 教学内容:教科书p.22、23的内容。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角的分类和按给定的角的度数画角。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1、利用活动角学习角的分类,认识分类的标准,掌握不同角的特征,发现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 2、按要求画指定度数的角,初步总结出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3、在动手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会正确地按度数画角 教学准备:量角器、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通过活动角,认识各种角 1、出示活动角 提问:谁愿意上台来转动活动角,并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转成的是什么角?(学生上台转角并介绍是什么角) 2、提问:你认为角的度数在什么范围可以把它称为“锐角”?(学生回答:小于90度) 什么样的角称为直角?钝角呢?(直角是90度,钝角大于90度

小于180度) 3、师继续转动活动角,慢慢展开,使它的两条边变成一条直线,问:现在它变成了什么角?(平角)你能描述这种角吗?平角多少度?你能指出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指名学生回答)你会自己独立画平角吗?(学生在草稿本上画,指名上台画平角) 提问:画平角时,只画一条直线性吗?(不行,角必须有顶点和两条边,画的时候可以在直线中间加一个点,并且标上半圆的弧线) 4、再展开(又回到了重合状态),猜猜是什么情况?现在角的一条边绕了一周,又回到了起点,想一想,它画下来又会是什么样的?(学生自己在草稿本上画) (注意引导学生与0o的区别,画上圆弧) 指板书问:这个角是怎么得到的?根据这个特点,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周角) 6、讨论: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的?(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二、画角 1、我们前面研究的是量角,你能否来画60度的角呢?(学生在草稿纸上尝试画角) 你用什么方法画角?(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 2、小组讨论怎样用量角器画角(试着说一说步骤) 3、全班交流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并板书:先一条射线;把量角器放上去,中心点和端点对齐、零刻度线和射线对齐,再找到60的

构成美的要素

那么,造型艺术美的三恒规律,具体是怎样构成美的要素的呢?下面我们就接着分析形、色、声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美的形象三恒规律——形状、形体、结构 造型艺术美的三恒规律表现为形、色、声之三恒,但在具体形、色、声的美的形式中双有规律可循,我这里并不是强行拼凑。当我们分析时,问题就自然清楚了。 (一)美的形状三恒——点、线、面 我们知道,形象是指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开关或姿态。具体讲,形象是由点、线、面所组成的立体关系(形体)的总和,也就是说任何形象都是由点、线、面所构成的作用于我们视觉的在平面和立体上的空间关系。对形象的分析,首先要分析构成形象的形状其美的形状分析,事实上是将菜作为一个平面来进行分析,即形状是由点、线、面三恒要素所组成。 1、点、线、面是相对的 作为构成形象主要要素之一的形状,是人们对客观形象抽象平面分析的结果,即形状是由点、线、面所构成的。事实上,在现实客观世界无所谓点、线、面,一切事物能作用于我们的视觉而形成的形象感,完全是光在宇宙空音关系中所造成的物理的、化学的和心理视觉效果。但当我们从平面上来分析美的形象,我们有必要从点、线、面的视觉关系上来分析美的形状。在几何学中,所谓点是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也就是说,点是只有位置,而没有大小。点是线的开端和终结,点是两线的相交处,然而,当我们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对点进行形象的分析,点却有了不同的含义。对形状而言,点必须有自己特殊的形状。只有这样,它才有意义。在形状中,点是具有空间或平面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首先,点没有上下左右的连接性和方向性。也就是说,点不能给人造成一种具有长、宽、厚的立体感觉。在大小上绝不可超过作为视觉单位点的界限,超过了这个限度,点就失去了自身的性质。其次,点是相对于具体所处的位置与其它形象元素的空间对比关系而言的。在某一个具体空间环境中是点,而在另外一个更大空间环境中它又失去了点的性质。点若失去了空间对比关系也就不存在了。如,当我们爬上巍峨的山顶,鸟瞰大地,此时地面上的行人只不过是一个个小小的点。在浩瀚的大海中巨大的船只不过是一叶小舟;在深蓝色的夜空中荧荧闪烁,星罗棋布的繁星,尽管它们都是由无数星球所组成的宇宙物质现象,有的超过地球若干倍,但在苍苍茫茫,无穷无尽的宇宙中,只不过是一个个点。 线是点的相连,是点的空间位移轨迹,在几何学中线是只具有位置、长度而不具有宽度和厚度,是点进行移动的轨迹,并且是一切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这是几何学的解释。从平面空间的形状来分析,我们所说的具有美学意义的线,必须是能使我们看得见的并构成形状的一种特殊的要素。在造型艺术中,线是具有一定的位置、长度和一定的宽度。 面,地面,水面,路面,这是指物体的表面。在几何学中,面是指线的移动所造成的形迹,有长、有宽,但没有厚。垂直的线平行地移动则形成方形;直线回转移动则为圆形;倾斜的直线平等移动则为菱形;直

自然生态美三种形态的划分及理论意义

第29卷第2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9No.22009年3月 Journal of 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 anities and S ocial S ciences) M ar.2009 自然生态美三种形态的划分及理论意义 X 张子程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在传统美学中,对自然美的研究一直是个难题。问题出在没有对自然进行准确的划界,没有给自然美研究确定一个科学、准确的研究域。由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把一个笼统的自然作为自然美研究的对象只能造成不确定和含混。而当代形态的自然美论,即自然生态美论对自然的划界及按此对自然生态美三种不同类型的划分使自然美的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化。因此,如何给自然划界,如何对自然生态美进行合理的分类,就成为进一步研究自然生态美、给自然生态美一个科学合理解释的至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自然划界;原生态自然美;人化态自然美;原生态自然美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 (2009)02-0146-05 一、自然的划界是自然生态美划分的前提和基础 在讨论自然划界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承认有一个“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这个所谓“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就是人类未产生之前就已经独立存在,并按照自身特有的规律运行发展着的原自然界。这个原自然界是未经分化的、混沌的自然界,它是分化的自然界的逻辑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独立于人类的“自在的自然界”在先,就不可能有人的自然界。人的自然界就是指人类诞生以来的自然界。人的自然界从实践的视角又可分为:原生态自然、人化态自然和共生态自然。 1.原生态自然。原生态自然是指已进入人类视野但还未经人类实践改造过的自然。或者说原生态自然是人类未开垦过的地方。如原始森林、原始山脉、高寒地带无人居住区、原始海域、戈壁沙漠等区域。原生态自然虽未经人类改造,但并不意味着它本身是一片死寂的地方。其中,有无数生物在生存、繁衍和成长。就美学角度而言,原生态自然保持着原始的生机活力和状貌,可以使人从中感受到自然本有的原始形态和生命魅力,让人从中体味到自然乃是一切美的源泉,这对我们研究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2.人化态自然。随着人类的发展,地球原有的自然生态风貌发生了巨大的改观。在人类实践能力所 能触及的地方,到处都留有人类意志的痕迹,这种经 过人类改观过的自然就形成了所谓的“人化态自然”。人化态自然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也是人类最为现实的自然,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过的自然,其被纳入人类社会历史维度之内,并在这一维度内,自然史与人类史是一致的,它是人类求生存与求发展的最为直接的成果,也是人类进一步向前发展、演进的基础。 3.共生态自然。共生态自然是指由原生态自然和人化态自然交织而成的自然。共生态自然和原生态自然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共生态自然也经过人类实践的部分加工,也是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过的自然,但共生态自然在直观的层面上并没有过多的人为加工印记,其与原生态自然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存有大量的原生态自然因素。共生态自然充分地表达了“天人交泰”的特征,是一种天人和谐的自然。共生态自然的特点是,自然虽经人为的部分加工改造,但多数是顺着自然的原有状貌和本性进行的,它是人类对自然的适度改造。 二、三种不同类型自然生态美的划分及其美学内涵 基于以上对自然的划界,笔者把自然生态美划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原生态自然美、人化态自然美和共生态自然美。下面,就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生态美作一简要的论述。 146 X 收稿日期:2008-10-10 作者简介:张子程(1964-),男,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美学。

01 设计美的构成--要素

设计美的构成 设计美的构成是产品造型观念转化为审美实体的重要环节。本章通过对(产品)设计美构成要素的分析和构成法则的探索,来研究如何运用材料、结构、功能、形态、色彩、语意等视觉要素,创造现代科技与艺术造型相结合的产品以及相关的设计文化氛围,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第一节设计美的构成要素 产品的设计美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复合体。构成产品的材料、结构、功能等内容要素,是使设计构想变为现实产品的物质基础,也是形成产品设计美的重要媒介;而构成产品的形态、色彩、功能等形式要素,则是在满足人们对产品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同时满足审美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提供高附加值产品以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下面分别就各要素在产品艺术设计中所产生的审美功能进行逐项分析。一.设计美的构成要素——材料

金属材料能吸收并辐射出金属表面的光能,给人以坚硬、富丽的质感效果,具有良好的承受塑性变形的能力,易于加工成型。 ?工程塑料质轻比强度高,特别适用于需减轻自重或强度高的机械工业产品,其特有的弹性和柔度,往往给人以亲切柔和的触觉质感。?工业陶瓷的高温抗蠕变能力强,导热性比金属小,多为较好的绝热材料。尤其是各种晶质玻璃、刻花玻璃、宝石以及建筑上用的玻璃大理石、玻璃饰面砖等,都已经广泛应用于艺术造型之中。 ?复合材料能将一些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在一起,相互取长补短,它不仅体现最新科技的材质美,而且开创了人类在材料利用上的新时代。

这是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一组镍钢咖啡茶具,利用金属材料反光效果透出冷傲的贵族气息,用加大的底部显示其稳定,用相互呼应的对比造型使产品更为生动有趣。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公开课赛课《角的分类和画角》教案

角的分类和画角 【教学内容】:P 84-8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角的分类过程,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能判断已知角的哪一类的角;掌握用量角器花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在实际操作中了解角的分类标准和结果,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 发展空间观念,利用量角的经验主动学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培养用量角器画角的技能。 3、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和比较,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作用,形成学 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角的分类结果和掌握角的画法。 【教学难点】理解、认识平角和周角。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活动角、量角器、圆形纸片;为每个学生准备练习纸(分为三道题的图形):(1)下面各个锐角是多少度(大小不同的几个锐角);(2)下面各个钝角是多少度(大小不同的几个钝角);(3)下面各是什么角(5类角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激活认识,引入新课 1、激活已有认识。 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三个图形。 提问:这三个角各是什么角?你能用什么办法知道这个角(指直角)是不是直角?(教师演示用三角尺比一比,确认直角,并标注直角符号)你知道区分锐角进而钝角的标准是什么吗?(直角,和直角比较) 2、引入新课。 谈话:我们在二年级已经认识过锐角、直角和钝角,以直角的大小为标准,(指角)这个角是直角,这个小于直角的是锐角,这个大于直角的是钝角。 那么到底有哪几种角呢,这就要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角的分类)除此之外,我们这节课还要利用量角的经验,学习画已知度数的角,学会画法。(板书:

画法) 二、操作比较,认识新知 1、学习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 引导(指直角)刚才我们验证了这个角是直角。你知道直角是多少度吗?请你用量角器量一量课本例4里的那个直角,看看等于多少度。 交流:直角时多少度?(根据回答演示量直角,观察直角是90°,并板书“直角是90°,让学生读一读) (2)认识平角。 让学生用活动角做成直角(教师同时用活动角演示出直角)。 引导:请大家把这个直角像老师这样,(师生同时操作)转动其中一条边把角一点一点变大,旋转到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为止。这样也组成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指顶点和边)。这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请同学们互相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互相指、互相说) 画图:这个角可以这样画出来:先画一个点,再沿直尺向一边画一条射线,向另一边画另一条射线,这就是一个角(标注弧线) 追问:这个角有什么特点?(两边在一天直线上) 说明:这样的角叫作平角。(板书:平角)请在课本例4 里找到平角,互相指一指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引导:平角相当于几个直角那么大,应该是多少度?量一量。 交流:平角是多少度?(板书“平角等于180°”让学生读一读)你知道直角和平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吗?(板书:1平角=2直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引导:你觉得把锐角、钝角和直角、平角比较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是来看活动角。 师生同时操作,旋转一条边从小到大做几个锐角;(旋转到直角的位置时提问:现在还是锐角吗?为什么?)继续旋转,做几个钝角。(旋转到平角位置时提问:现在还是钝角吗?为什么?) 追问:那比直角大的都是钝角吗?(平角不是钝角)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分类和画角

角的分类和画角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p.22、23 的内容。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角的分类和按给定的角的度数画角。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1、利用活动角学习角的分类,认识分类的标准,掌握不同角的特征,发现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 2、按要求画指定度数的角,初步总结出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3、在动手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会正确地按度数画角 教学准备:量角器、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通过活动角,认识各种角 1、出示活动角 提问:谁愿意上台来转动活动角,并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转成的是什么角?(学生上台转角并介绍是什么角) 2、提问:你认为角的度数在什么范围可以把它称为“锐角”?(学生回答:小于90度) 什么样的角称为直角?钝角呢?(直角是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3、师继续转动活动角,慢慢展开,使它的两条边变成一条直线,问:现在它变成了什么角?(平角)你能描述这种角吗?平角多少度?你能指出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指名学生回答)你会自己独立画平角吗?(学生在草稿本上画,指名上台画平角)提问:画平角时,只画一条直线性吗?(不行,角必须有顶点和两条边,画的时候可以在直线中间加一个点,并且标上半圆的弧线) 4、再展开(又回到了重合状态),猜猜是什么情况?现在角的一条边绕了一周,又回到了起点,想一想,它画下来又会是什么样的?(学生自己在草稿本上画)(注意引导学生与0 o的区别,画上圆弧)

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从古希腊开始的代表美学家和其具体观念,对美的评价,分类,理解 一、从精神意识中探究美这是唯心主义的美学 1、柏拉图的“美是理念”说(或“美是理式”说)客观唯心主义美学《大希庇阿斯篇》 A、美根源于美的理念即美本身 B、理念是客观世界的根源,客观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C、美的理念是先于美的事物而存在的。现实事物的美只是美的理念的影子 2、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客观唯心主义 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绝对理念也是美的根源,但理念必须显现,与现象,与有限的感性形象成为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 评价:美的定义颠倒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见解 包含了辩证法思想1、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2、肯定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从主体与客体关系看,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与美的3、康德的美“具有没有目的而又含有目的性的形式”主观唯心主义 著作:《纯粹理性批判》认知(知)《实践理性批判》意识(意)《判断力批判》美学(情)康德的哲学建立在先验论的唯心主义基础上,在美的问题上,他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他说:“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因此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美是无目的而又合目的性的形式定义 4、克罗齐(1866~1952)“美是直觉即表现”说(经验描述)主观唯心主义 他认为美的根据在于心灵,他说:“美不是物的事实,它不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美是心灵作用与食物而产生的直觉。 二、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中探讨美的根源(唯物主义美学) 1、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的美在食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说 认为一般不能脱离“个体”单独存在,认为美在感性事物本身 美主要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美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 2、达芬奇(1432~1519)的美是事物“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 他在《画论》中指出,美不是来自神二是来自人,来自客观现实生活,美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比例和谐。他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 3、荷加兹(1679~1764)的美的六条原则 他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他认为美在事物的线条,色彩,形式等因素。 4、博克(1729~1797)的美的七种性质 他认为食物的这些特质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神色,肌肉的松弛,而获得愉快感受 5、狄德罗(1713~1784)的“美在关系说” 他在《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中,提出“美是关系”的论点,他认为美在事物的客观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由人加给对象的,而是事物本质或事物之间的“实在关系” 他把美分为实在美和相对美 (三)从社会生活中探索美的本质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的“美是生活”说(《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 一、“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心所宝贵的东西” 二、美是活生生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对象,而生活便具有上述特点 进步意义: 1、批判了以黑格尔美学在德国主要以费肖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观点,肯定了美和美学范畴的客观性。

角的分类及画法 教案

角的分类及画法教案 Angle classification and drawing method teac hing plan

角的分类及画法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角的分类及角的画法(苏教版教材第22—23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加深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发展孩子们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的角的分类 2、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三角板一对、量角器、钟表、圆形纸、队旗(师)、扇子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是什么?(队旗)你们知道队旗上有些什么角吗?(直角、锐角、钝角)

你是怎样判断的呢?队旗上的角分别是多少度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角的分类) (二)学习新知 1、学习角的分类 (1)请大家拿出手中的活动角转出自己喜欢的一个角,并量出它的度数。 (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并说说转成的是什么角,是多少度)我们知道直角是90度,锐角和钝角是多少度呢? 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展示以及你转的角的度数。 小组讨论:关于锐角、钝角的大小范围是多少? 学生汇报,板书: 直角(90度)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2)认识平角、周角 (教师转动活动角成一条直线) 提问:你能描述这种角的特征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重述:这重角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看起来平的,我们就叫它平角。(板书:平角) 平角是多少度?量一量。(平角是180度) 分别请几学生上黑板指出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提问:如果就画一条直线说它是平角行吗?再点上顶点说它

分类列举

智慧广场—分类列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形成利用分类列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2、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分类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列举法,感受列举法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分类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准备:长方形操作纸片、多媒体课件、三种水果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大家喜欢吃水果吗?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出示苹果和香蕉)如果你想吃水果,这两种水果可以怎样吃?谁来演示给大家看?(学生演示:只吃苹果,只吃香蕉,两种全吃) 师:老师也是这样想的,我们的想法都是先考虑只吃一种水果的情况再考虑两种都吃的情况。像这种将这三种吃法一个一个列举出来,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分类列举(板书)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种方法。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呈现问题,明确题意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苹果、香蕉、草莓三种水果,我想把它做成水果拼盘,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一共能够做几种果盘?(课件出示题目) 仔细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是什么意思?(学生得出可以用一种,可以用两种,也可以用三种。) 2.确定策略,尝试探究 师:想一想可以用分类列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怎么分类列举?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都是把它们分成了三种情况,这在数学上叫作“分类”,先考虑用一种,再考虑用两种,最后是用三种。 (出示表格) 只用一种水果 用两种水果 用三种水果 4. 探究操作,寻找方法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图片,小组合作,探究一下一共有多少种拼法。按出示的不同的分类拼在表格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交流方法和思路。 师:下面请第五小组来展示一下他们的作品。请小组组长把刚才你们拼

人体美的感性构成

人体美的感性构成 人体的感性形式美充溢在人身体的每一处细节中,又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肌肤美即人体皮肤和肌肉的美,是人体比较表层的感性肉体美。人体的肌肤美存在性别、种族、年龄等差异,没有绝对统一的审美标准。就性别而言,一般女性肌肤比男性肌肤柔韧细腻、光洁而有弹性,因而我国常用肌如“白雪”、肤若“凝脂”、“雪肤花貌”等来形容美的女性肌肤。男性肌肤因生理构成与女性不同,皮肤相对粗糙,肌肉相对发达,因而其肌肤的美偏于粗犷、强健,但不排斥细腻、光洁、健康的男性肌肤也有其美的魅力。就种族而言,不同的种族有不同的肤色,因而也有不同的审美标准。 黄种人偏爱自己的黄皮肤,白种人偏爱自己的白皮肤,同样黑种人也偏爱自己的黑皮肤。正如格罗塞在枟艺术的起源枠里所说:“黑的总觉得他们自己不够黑,正像白色的妇女常常也正像那种肌肤白净的人要用粉或白垩来增加白的美趣一样,黑的则用炭粉和油质来增加他们的黑的魅力。”此外,肌肤也因年龄的变化而有所差异,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肌肤是最有光彩的,而到中年和老年则会逐渐衰退。 (二)身材体型美指身高、体重、骨骼结构、身体的曲线等所体现的审美特征。人的身材体型美也存在着性别、种族、年龄等差异。就性别而言,由于男女生理结构不同,男性骨骼粗大,肌肉发达,因而多以身材魁梧,线条粗犷流畅,或身材颀长强健,肌肉线条和谐为美。女性骨骼相对娇小,肌肉更柔韧,因而多以优美的轮廓、柔和匀称的曲线、纤细窈窕的身段为美。就种族而言,不同的种族有不同的体型,但各有其美,如罗丹所说:“所有的类型,所有的种族,都有她们自己的美。”他以女性体型为例说,不管是“古代地中海型”、“北方型”还是身体娇小的亚洲女子,其人体解剖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很美的。就年龄而言,不同年龄阶段的身材体型是不一样的,儿童时代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到青年时代,身材体型发育成熟定型,才开始显露美的曲线和轮廓。到中年以后,体型发生变化,轮廓线逐渐消失。 (三)身姿体态美指人体处于空间中的姿态美。它不仅有很强的感性直观性,而且相对于肌肤美和身材体型美更能显露人内在的精神文化气质,因而往往有更动人的风采。英国的培根就认为“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优雅合适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我国清代的李渔则说:“态之为物,不特能使美者愈美,艳者愈艳,且能使老者少,而者妍,无情之事,变为有情。”同时,身姿体态的美也比身材体型的美有更大的后天调培养优雅合适的身姿体态。人的身姿体态有静有动,本质上处于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的生命进程中,但动态更能体现人的活跃的生命力,突出人体轮廓线的起伏变化,人体动作的节奏与韵律等等。所以在运动场上,在舞蹈中,人的身姿体态美往往能发挥到极致。 (四)容貌神情美是指人脸庞的外部形态,五官构成,神色气色等所体现的感性美。容貌神情美同身姿体态美一样,属较高层次的人体美,因为它不仅指人的脸蛋本身长得漂亮,而且能更充分地体现人的深刻的灵魂,特别是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人体容貌的生理构成包括眼睛、鼻子、嘴唇、前额,脸型、头发、面部肌肤、耳朵等。其中眼睛的美是容貌神情美的中心。眼睛的美当然首先是眼睛本身长得好看,但是眼睛更大的魅力还在于它光华四射的神采,即眼神的美。如明代恽寿平所说:“美人横波微盼,光华四射,观者神惊意

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分类和画角》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分类和画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以及掌握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角的分类和按给定的度数画角。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先教学角的分类。教科书第22页例题先通过转动活动角的一条边,由小到大依次得到大小不同的角,结合出示相应的图形,给出各类角的名称,说明不同的角大小范围或度数,使学生认识分类的标准,掌握不同角的特征。同时引导学生联系不同角的度数,讨论发现直角,平角和周角大小之间的关系。 接着教学画指定度数的角。教科书第23页例题让学生按已有的经验和认识,画一个60度的角,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画角的方法,并和同学交流,让后着重讨论怎样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初步总结出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并通过“试一试”让学生用总结的方法自己画角,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学会用量角器画角。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体验,并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且有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量角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用量角器来测量角几乎没有体验。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角的具体分类方法以及之间的大小关系。 2.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一些特定度数的角。 【教学重点】 1.掌握各种角的分类以及大小之间的关系; 2.能按指定的度数画角。 【教学难点】 1.能按指定的度数画角; 2.会运用各种角的分类以及之间的大小关系解决一些问题。 【教具准备】 量角器;用木棍做的能转动的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学设计】智慧广场—分类列举

智慧广场—分类列举 教学内容:教科书98-99页,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形成利用分类列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2、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分类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列举法,感受列举法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分类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准备:长方形操作纸片、多媒体课件、三种水果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大家喜欢吃水果吗?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水果(出示苹果和香蕉) 如果你想吃水果,这两种水果可以怎样吃?谁来演示给大家看?(学生演示:只吃苹果,只吃香蕉,两种全吃) 像同学们这样把三种吃法一一列举了出来,寻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在数学上我们叫做----分类列举(板书课题),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今后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要经常用到它。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呈现问题,明确题意 出示三种水果,可以怎样吃?(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用苹果、香蕉和草莓三种水果做果盘,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 仔细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是什么意思?(学生得出可以用一种,可以用两种,也可以用三种。)

2.确定策略,尝试探究 想一想可以用分类列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怎么分类列举?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结:同学们都把他分成了三种情况,这在数学上叫做分类,先考虑哪一类?在考虑什么?(出示只用一种水果,用两种水果,用三种水果) 4. 探究操作,寻找方法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图片,同桌合作,探究一下一共有多少种拼法。(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交流方法和思路。 2.如果有没按顺序列举的,就各拿一份让学生去比较。 3.追问:你觉得哪种列举方法好?为什么? 想一想这样有条理、有顺序地分类列举有什么好处? 并适时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4.在这样的有序列举中,你觉得哪一类尤其要做到有序呢?(用两种水果做拼盘时) 5.提出问题,深入思考 如果没有这些水果图片,还可以怎么办?(画图,用图形表示) 6.发现规律,列表思考 通过列表的方法也可以很快的找到这七种拼法,你能看懂吗?(横看是三种水果的名字,竖看是三种情况的分类。)想试一试吗?动手完成发给你的表格吧。 可以列表思考,画“√”表示拼法。 用三种水果 用两种水果 只用一种水果草莓 香蕉苹果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及画角教学教案

角的分类及画角教学教案 学生姓名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上) 授课老师 上课时间 教学课题 第七讲:角的分类及画 角 总课时 17讲34课时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概括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平角和周角; 2、角之间的关系; 3、画角的方法。 1、重点:认识平角和周角。 2、难点: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认识平角和周角 例1 直角: 平角: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要点提示 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0)、直角(等于900)、钝角(大于900而小于1800)、平角(等于 1800)、周角(等于3600) 1周角=2平角=4直角,1平角=2直角 画指定度 数的角的 方法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 点重合,0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上找到所画角的度数的地方点一 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 点,再画一条射线。 用量角器量角、画角时,确定好使用内、外圈刻度是关键。

周角: 归纳总结 (1)1直角=900 1平角=1800 1周角=3600 (2)平角的意义: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3)周角的意义: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知识点二】角之间的关系 名称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图形 度数小于900等于900大于900小于1800等于1800等于3600 定义小于900的角 叫做锐角。 等于900的角 叫做直角。 大于900小于1800 的角叫做钝角。 一条射线绕它 的端点旋转半 周,形成的角 叫做平角。 一条射线绕它 的端点旋转一 周,形成的角 叫做周角。 归纳总结 各种角之间的关系:锐角 < 直角 < 钝角 < 平角 < 周角,1周角 = 2平角 = 4直角。 【知识点三】画角的方法 例1 画一个750的角。

《分类列举》教学设计

《分类列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形成利用分类列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初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和归纳,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列举法,感受列举法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分类列举,发展思维的2、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分类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准备:长方形操作纸片、多媒体课件、三种水果图片若干 内容:课本98-99页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各种各样的水果成熟了,你们喜欢吃水果吗?生: 师:看来我们有共同的爱好,老师也喜欢吃水果,老师不仅喜欢吃水果,而且还喜欢做水果盘,瞧(展示果盘) 师:漂亮吗? 生: 师:大家来看,这些果盘分别是用几种水果做成的?

生: 师:同学们想不想学着做? 生: 师:看,老师今天也带来了水果,做过盘之前呢,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乐意吗? 生: 师:同学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二、自主尝试独立探究 师:老师有两种水果,可以做几种果盘呢?用你喜欢的方式列举出来。生1: 生2: 师: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吗? 生: 师: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的想法是先思考用一种水果做果盘的情况,再思考用两种水果做果盘的情况(屏幕展示) 师:像同学们这样将这三种拼法一个一个列举出来,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在数学上,我们称作——分类列举(板书),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经常用到它。 师:同学们真聪明,用这么好的方法帮老师解决了难题,老师还有一个更难得问题,你们愿意挑战吗? 三、分组合作讨论释疑 师:看,在老师这儿有苹果,香蕉和草莓三种水果,可以做多少种果

角的分类和画角(1)

《角的分类和画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角的度数进行分类。会用量角器、三角尺画不同度数的角。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角的的动态形成过程,画角的技能训练,构建不同角的概念表象,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提炼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累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平角和周角,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不同角。 (2)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 (1)理解平角和周角的动态形成过程。 (2)用量角器画角。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量角器、三角尺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量角器量角,那么三角尺上的角分别是什么角,究竟是多少度,你会量吗? 2.学生独立量角后,交流方法,汇报度数。 3.归纳:1直角=90°,三角板上其余的两个角都比直角小,是锐角。 4.用活动角摆角 (1)你能用手中的活动角,摆出30°、45°、60°、90°的角吗? (2)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3)理解角的动态形成。 教师小结:通过用活动角摆角,我们发现:角还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形成的图形。旋转到30度,形成30度的角;旋转到60度,形成60度的角;旋转到90度,形成90度的角。如果继续旋转,又会形成哪些不同的角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 【设计意图】通过用活动角摆出不同度数的角,使学生感受随着角的一条边的旋转,角的大小在不断变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角的动态定义。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角和周角 (1)认识平角

美的历程分类概述

美的历程分类概述 远古时期粗犷豪放的纹饰已逐渐演化成优美细腻的绘画、书法,狰狞神秘的青铜雕塑也逐渐演变成优雅亲近的雕像,明清的世俗文学最终取代传统的经书成为主流……为什么这些形式风格会不断变?为什么我们对千年前的线条纹理仍然心动不已?作者犹如一位饱含情感的亲临者,以优美的语言为笔,以历史的遗证为据,向我们娓娓道来巍巍中华的悠久美学发展历程。 第一章讲述了远古图腾时代那些糅合着后世歌、舞、剧、画、神话的原始巫术礼仪活动和陶器有意味的文饰、造型形式, 第二章讲述充满狞厉美的青铜时代,以及艺术由巫术宗教中解放出来了的青铜时代,与此同时,线条优美的汉字也开启了书法的艺术地位。 第三章从儒道互补、诗的赋比兴原则和建筑艺术三方面论述了先秦理性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儒道互补是中国两千多年思想史的一条基本线索。 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论述了那种充满神秘图腾神话的楚文化,呈现出“气势与古拙”基本美学风貌。 第五章论述了中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魏晋时期,人们从两汉经学中解脱出来,冲破了旧的传统和价值体系,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有了巨变,对人自身的生命、意义和命运重新进行了思索和追求。 第六章分三小节论述了“佛陀世容”,佛教艺术从南北朝的“悲惨世界”到隋唐大统一时期的“虚幻颂歌”,再到趋近消亡的走向世俗。 第七章的“盛唐之音”由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和杜诗颜字韩文组成。 第八章是“韵外之致”,论述了规范化、格律化、百花齐放、充满忧伤的中唐文艺和审美内容与形式的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 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则经历了从“无我之境”到“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再到“有我之境”的美的历程。 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论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时期市民文艺、浪漫洪流、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和绘画与工艺四个方面的问题。 1建筑: 建筑一开始便是群体性的大规模空间,不是作为单个呈现——》最后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建筑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接近自然的园林格局开始出现。空间在平面性中呈现出复杂出来。 2文艺粗括: 汉代文艺重事功,行动,魏晋雕塑重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唐宋山水重心境,意绪,明清重世俗人情。 文学上: 两汉时文学是宫廷万物,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只不过是皇帝弄臣。处于“倡优犬马之间”。 曹丕将文学地位拉上去一点。陆机《文赋》探讨创作心理。 建安开始,诗讲究格律化。曹植成就大,是因为从他开始讲究诗的造词炼句。

角的分类及画角练习题

角的分类及画角练习题 年班姓名一、填一填,我最棒。 1、的角是锐角,的角是钝角。 2、一周角=平角=直角=度。、3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度,是角。 4、角的大小与有关系。 5、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组成一个角。 二、我是小法官。 1、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 2、周角大于平角。 3、大于90度的角叫钝角。 4、角的边越长,角越大。、6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平角。 6、用一个能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度的角,这个角的度数不变,还是30度。 7、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直角大。 三、选一选,我最准。 1、把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则另一个肯定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2、比90°大但比180°小的角一定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3、在钟面上,上午9时整,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最小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4、下面比较中,正确的是。 A、平角>直角>锐角>钝角 B、平角>钝角>锐角>直角 C、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5、角的大小,应该由决定。 A、两条边的长短 B、顶点的位置 C、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四、排一排,我能行。 1、写出下面各个角的名称,并按角的度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角角角 角角 <<<< 五、算一算,我最行。 已知∠1=98°,求∠2、∠3、∠4的度数。 六、我最聪明。 下面是一张长方形纸折起来形成的图形。已知∠1=30°,∠2是多少度? 家长阅签

画角 年姓名 一、我会填。 1、平角大于角、角、角。 2、钝角大于角,小于角。 3、直角的一半是角;平角除以2是角。 4、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这样的角叫做。 5、两个角的和是180°,其中一个角是锐角,另一个角是角。 6、179°的角是角;89°的角是角;49°的角是角。 二、对号入座。 135° 1° 130° 0° 179°27° 100°° 三、我会画角。 45°150° 115°80° 四、用下列已知射线作为角的一条边,分别画出80°的角。 五、填一填,我最棒。 1、钟面上的分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是小时,形成的角是角,是度。 2、钟面上的分针从数字6走到12,形成的角是角,是度。 3、钟面上的分针从数字9走到12,形成的角是度。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角的分类及画角 _人教版

、 角的分类及画角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 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角的分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 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两把折扇的实物素材 认识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 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 义的。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 识,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平角、周角。通过观察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 周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 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分类的探索过程。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 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 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周角。 三、教学设计: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 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课标》中也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节课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应当是生动的、有趣的。所以我从猜谜语入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来考考你们“一件东西手中握,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夏季摇来乐陶陶。”打—生活用品。这时学生兴趣高涨,我的说是陀螺,有的说是风车,有的说是扇子。对了,就是一把扇子。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把扇子!这时我出示三幅图,看一看,它们都是什么角,请看大屏幕。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也为本节课后续学习做了铺垫。 2、演示操作、明确概念: 同学们,除了刚才找到的锐角、钝角和直角外,这把折扇中还有特殊的角。(课件演示:平角的形成,然后抽象出图形演示。请学生描述平角形成,然后板演平角的画法。) 现在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一把扇子,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然后抽象出图形,周角的顶点,两条边在哪?(板演周角的画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