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和商品经济练习题及讲解

商品和商品经济练习题及讲解

商品和商品经济练习题及讲解
商品和商品经济练习题及讲解

2012届高考总复习政治经济常识:第一单元商品和商品经济测试讲义

jzm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1浙江模拟)《墨子》里有一个楚王好细腰的寓言,讲的是楚灵王喜欢苗条腰细的宫女。众宫女为了得到楚灵王的宠爱而纷纷节食,追求“骨美”,结果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这个寓言的劝讽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从现代经济学角度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赋予

楚王好细腰一个全新的不同含义,即

A.市场生产什么,消费者就应该消费什么

B.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就是求得心理慰藉

C.生产者和销售者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

D.从根本上讲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无关的

解析:读懂寓言的寓意是做好此题的关键,“众宫女为了得到楚灵王的宠爱而纷纷节食”引申为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要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和销售,A项与题意不符合,B项错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其使用价值,D项错误,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答案: C

2.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

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B.400元

C.520元D.776元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后,商品的价值量为260元÷+=200元,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价值量×数量,即200元×2件=400元。

答案: B

3.高考浙江卷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答案: A

4.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2009年9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套金银纪念币。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3枚,银币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从本

质上看,这套金银纪念币的本质是

A.商品B.货币

C.一般等价物D.纸币

答案: C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对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下列有利于化解通货膨胀的措施是

A.调整汇率B.降低利息

C.增发国债D.提高贷款利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化解通货膨胀的措施的理解和运用。通货膨胀的特点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应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A项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确定,B、C

两项效果相反,D项是从紧的货币政策,故选D。

答案: D

6.下列各项中,对示意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商品的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而不存在于绝大多数个别场合

B.商品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C.一般情况下在a点时形成的是卖方市场,b点时形成的是买方市场

D.当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时,企业成本必然增加,在b点时企业成本必然减少

解析:注意本题是要求回答分析错误的选项,买方市场指市场上的商品供过于求,从而引起物价下降;卖方市场指市场的商品供不应求,从而引起物价上涨,因而C项是对的,不选。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所以B是正确的,不选。等价交换并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买和卖的关系中,而是指从趋势上,商品交换必然趋向于等价交换,因而A项也对,不选。A点时价格高于价值,B点时价格低于价值,而价值此时是保持不变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的成本应保持不变,因此本题答案是D。

答案: D

7.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经过3天降雨爆发泥石流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甘肃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捐赠的200多万元救急物资于中秋节前夕抵达灾区。浙商捐赠的物资A.是商品,因为它们有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B.不是商品,因为它们虽是劳动产品,但不用于交换

C.是商品,因为它们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虽然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

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答案: B

8.银率网2010年12月19日报道,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

的黄金价格17日每盎司上涨7美元,收于1 375.50美元。黄金价格

①受供求关系的影响②最终是由黄金的价值决定的③由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同决定④与纸币代表的币值成反比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只能影响价格,不能决定价格。

答案: C

9.十八世纪,亚当?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生产一枚扣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这家工厂由10个工人分别承担1~2道工序,每天共生产48 000枚扣针,平均每人生产4 800枚。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部工序,那么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连20枚扣针也生产不

出来。这说明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可以

A.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减少单位劳动时间的商品产量

C.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

D.减少商品的个别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时间与价值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个别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个别劳动时间越短,则商品的个别价值越小。因此,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可以减少商品的个别价值。

答案: D

10.马克思说:”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所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流通数量。”说明

①金属货币要由纸币来表现,它本身无实际意义②纸币的发行量大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

货币量,就可能发生通货膨胀③纸币只有象征意义,可以任意发行④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仍然是金或银

A.②④B.②③

C.①③D.①④

解析:纸币只是金属货币的代表物,是国家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其发行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只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观点②④正确,观点①③说法均错误。

答案: A

11.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

映这一信息的是

解析: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比,家电购置补贴使农民实际上购买家电的价格降低,这样可以刺激消费,增加需求。做本题还要看懂曲线变化图。首先判断曲线的走向:一般情况下,价格和需求成反比关系,因此,曲线的走向是向下,故排除B、D两项。然后确定两条曲线的位置:由于价格补贴使农民实际购买价格下降,因此,在同样价位的情况下,家电市场需求量增加,A项为减少的情况,C项为增加的情况。

答案: C

1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们在购物和旅行时使用信用卡。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

职能有

①一般等价物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其本质与纸币一样,都是货币符号,自身没有价值,它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职能,但它不能代替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故①③错误。

答案: C

13.假定某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次数减少20%,纸币发行量不变。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的________元的购买力。在这个时段,该国最可

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A.1.50物价持续下跌

B.1.00物价稳定

C.2.50投资减少

D.0.60物价上涨

解析:根据公式:纸币发行量=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流通速度就可算出当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为以前的1.5倍,而纸币发行量不变,因此出现通货紧缩,物价持续下跌,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1.5元的购买力。

答案: A

14.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12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同比上涨5.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超过5%的单月CPI同比涨幅,已经达到了一个温和通胀的水平。预计2011年全年CPI都会保持在4%左右的水平。对物

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根源②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③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都

是由于供需不平衡所致④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都表明货币贬值

A.①②B.③④

C.①③④D.②

解析: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引起物价变动的因素很多,如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

答案: D

15.漫画中连衣裙的价格在一个月后降至50元,其原因可能是

①产品增加导致供过于求②供过于求导致价值下降③生产连衣裙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成本降低④深受消费者喜爱导致价格下降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C

16.为纪念“海峡论坛”的成功举办,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特别发行了“海峡论坛”个性化邮

票邮折和纪念封。个性化邮票邮折中的邮票面值为1.2元。这里的1.2元是

①邮票的价值量②邮票的价格③在执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④在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C

17.一般来说,声音不是商品,但一美国青年带上录音机周游各地,录下自然景区的鸟语虫鸣、松林喧哗、瀑布奔腾和小溪的潺潺水声。然后,他把这些磁带加以精心剪辑,开办一家“自然之声”的豪华商店。由于这些磁带能极大地满足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并成为众多失眠者的绝妙催眠曲,遂使商店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这些录有“自然之声”的磁带

之所以能成为商品,其根本原因是

A.能为众多的失眠者催眠

B.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C.“自然之声”的磁带有使用价值

D.生产录有“自然之声”的磁带耗费了人们的劳动并以交换为目的

答案: D

18.企业通过新闻媒体宣传自己的产品是正常的,但个别企业却不惜重金争得黄金时段电视广告标王。对此,经济学家指出:产品不能以广告作支柱,广告的作用主要是在产品未走向市场时把它介绍给消费者,然后产品以其自身的使用价值使广大消费者不断购买。这说明

A.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产品的使用价值

B.对企业来说,一方面需要宣传自己的产品,但更需要注意产品的质量,以实现其价值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就能实现价值

D.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对产品的宣传力度,以体现品牌效应

答案: B

国家统计局2010年12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1%。据此回答19~20题。

1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因素主要有

①商品价值的变化②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③国家政策的调整④货币发行量的变化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20.通货膨胀会引起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而那些商品的价值量则

A.变小B.变大

C.不变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答案: C

21.加拿大青年凯尔?麦克唐纳以“一枚红色大曲别针”换“一支鱼尾形圆珠笔”换……换“电视演员科尔宾?伯恩森在新片中提供一个演员角色”换“一套房子”。经过16次物物交

换,最终实现了换房子的梦想。在此过程中

A.“一枚红色大曲别针”是“一套房子”的交换价值

B.“电视演员科尔宾?伯恩森在新片中提供一个演员角色”是“一套房子”的交换价值C.用“一支鱼尾形圆珠笔”来表示“一枚红色大曲别针”的价值

D.“一枚红色大曲别针”是“一支鱼尾形圆珠笔”的价格

答案: B

22.由于海南一些旅行社对“国际旅游岛”期望过高,今年春节期间,三亚亚龙湾每晚均价过万元的酒店比比皆是,大多数酒店房价比平时涨了3至5倍。而实际上春节期间的游客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很多旅行社损失惨重。“高房价”面临着“低入住”的尴尬。这表明

①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引导和监督酒店行业行为②酒店价格应该主要由政府部门作出行政性规定③酒店价格背离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消费能力④市场决定酒店价格不利于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答案: B

2010年10月,潍坊市张小姐拎着沉甸甸的一袋总数为2 100元的硬币到潍城区工商银行存钱,银行工作人员告知,每100个硬币收取5元点收费。据此回答23~24题。

23.对硬币的正确认识是

①在流通中的作用同纸币相同②可以自由流通③具有纪念性,不能流通④其购买力由国家决定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答案: A

24.银行拒收硬币

①是自主经营的具体体现②影响了货币的正常流通③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④是一种违法行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D

25.

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需求。右图反映的是商品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右图中x轴表示商品的需求数量,y轴表示该商品的价格水平,AA′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曲线。曲线AA′说明

A.商品价格的基础是商品的需求数量

B.商品价格是商品需求数量的货币表现

C.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D.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目前国际市场上的中成药95%不姓“中”,国际市场上每年160亿美元的中成药销售额,中国中成药仅占3%~5%。西药片剂、饮剂越来越容易服用,而中药丸剂、粉剂、饮剂却不易服用。日本制的中药放在水里一泡,完全溶化,中国中药总有很多渣子、沉淀。日本制的中药可以注射,中国也有中药注射剂,却颗粒太大,容易堵塞毛细血管。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学商品的有关知识回答中国中成药难以打进国际市场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以对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药品问题为背景,考查运用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有关知识。第一点先要答出教材基本理论: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特别是使用价值对价值的影响。第二点要紧扣材料谈我国药品质量不好的危害。

答案: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必须生产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使用价值,产品才能交换成功。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分

中国中成药的使用价值达不到国际标准,因此中国中成药难以打进国际市场。难以实现商品的价值,最终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必将影响经营者的收益。因此,作为我国的中药生产企业一定要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中成药物的质量,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27.材料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牛奶是所有饮品中陪伴人类时间最长,与日常生活最密不可分的一种,重要性仅次于水。据考古学家的推测早在12 000年前,人类就开始驯服牛作为家畜,并把牛奶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技术革新,奶业不断发展,牛奶及奶制品在人们饮食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材料二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上任后,实施“奶牛下乡,牛奶进城”战略,这一战略使三鹿失去了自己的牧场、缺少了可控的奶源,在市场畸形的扩张中逐渐流失了太多的道德血液,不顾产品质量、丧失社会责任最终成为三鹿手中自戕的剑。一个没有自己的牧场、缺乏可控的奶源、片面追求低成本的乳制品企业,其命运是可想而知的。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轰然倒地。

请从商品的基本属性角度分析食品安全要常抓不懈的原因?分

解析:解答此题,先分析设问,知识点是“商品的基本属性”。题型是原因类题,即从原理依据、现实依据、重要性意义等方面依据具体问题回答。

答案:国家、企业和消费者都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分

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国家重视产品质量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质量高,才能赢得市场,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所以企业必须重视产品质量。③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购买的商品质量差,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消费质量,

甚至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分

28.河北衡水调研近一段时间,许多地区粮、油和副食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引起社会的关注,牵挂着共和国总理的心,当然也牵动了同学们的心。为此该班同学组织了一个“粮油价格波动研究”小组,并迅速开始了合作探究。

研究小组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到许多值得深思的现象和观点:①超市中,“金龙鱼、

鲁花等食用油卖价已涨了8到10元”。目前每5升的食用油平均上涨的幅度都在10元左右。面粉价格也有所上调。“25千克装的面粉价格由原来的52元一袋卖到了60元一袋。”大米每斤平均约上涨3~4毛钱。②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3年丰收,今年粮油供求总量平衡,库存充裕。这一波粮油价格上涨是在国家采取一系列惠农促粮政策后,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出现的。③本轮粮油价格上涨,国际市场影响是始作俑者,国内流通领域闻风而动,涨价获益中绝大部分落入他们的腰包。农民在此次粮油价格上涨中实际收益并不多。

根据材料请回答:

为什么我国粮油丰收,价格还会上涨?分

在问卷调查中,研究小组发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粮油价格上涨,农民受益,好得很”。也有人认为“粮油是人们生活必需品,而且也是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如果粮油价格上涨,必然带动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将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

请对以上两种观点进行评析。分

运用经济常识,就粮油价上涨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对策。分

答案:国际上因为自然灾害,缺口不小。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影响不可忽视。国内生产资料价格有上升趋势,粮油生产成本提高。当然粮油经营者抬高价格是直接原因。分

粮油价格合理上涨,确实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村经济。但如果粮油价格非理性上涨,同样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甚至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对两种观点要辩证分析,不能偏废。关键是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使粮油价格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分

①政府要运用价值规律,做好粮油调运工作,适时抛售库存粮油,使粮油价格在合理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和必要的宣传工作。②综合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等经济手段,引导有关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行为,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价格稳定,优先保证粮油运输。③运用法律、行政手段,加强监管,制定并严格执行有关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④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人有责,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高中政治商品和商品经济练习题

商品和商品经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作为食品生产加工者,越重视食品质量安全( ) A.越能满足百姓需要、保障生命健康 B.越能增加食品价值量、提高价格 C.越能提高效率、丰富百姓餐桌 D.越能增加食品使用价值,满足人们各种需要 答案:A 解析:考查商品使用价值即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产品质量与价值量大小、效率高低无关,排除BC项。食品只能满足人食用需要,不能满足人们“各种”需要,排除D项。 2.2009年10月,国家基本药物正式公布、实施。基本药物指国家认可并推荐的疗效显著且价格相对便宜,对百姓实惠的药物。基本药物的特点蕴涵的经济学道理是( ) A.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有价值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大小 C.价值小,使用价值大 D.商品是二因素的统一体 答案:D 解析:前三项叙述全错。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所以消费者购买商品着眼点是物美价廉。 3.下列成语、俗语能反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体的是( ) ①物美价廉②坚固耐用③优质优价④价值连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项只体现使用价值,不体现价值因素;④项只体现价值因素,没体现使用价值因素。 4.在菜市场购买蔬菜价格较便宜,而如果在超市购买经过清洗、保鲜后的蔬菜价格高30%。因为超市里的这些蔬菜( ) A.使用价值增大 B.包含了更多的人类劳动 C.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D.被人为抬高价格 答案:B 解析:考查价值概念,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清洗、保鲜加工耗费人类劳动,价值增大。 5.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下列关于这二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价值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B.价值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价值不能自我表现,要通过交换由其他商品表现出来 D.生产者只关心商品价值,消费者只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 答案:D 解析:价值是商品特有属性,因此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本质属性,体现人与人关系。价值要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前三项都正确。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既关心使用价值又要关心价值。 6.生产某种产品甲乙丙丁四个生产者,他们生产1件产品耗费的时间分别是3、5、6、8小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产品的价值量只能有一个 B.4人的劳动时间都决定该产品价值大小 C.丁生产的产品价值量最大 D.甲的劳动生产率最低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1 在三种选择结构中,能用2个条件,控制从3个操作中选择一个操作执行的选择结构是______选择结构 【分析】能用1个条件,控制某个操作做或不做的选择结构是单分支结构;能用1个条件,控制从2个操作中选择一个操作执行的选择结构是双分支结构;能用n(n>l)个条件,控制从n+ l个操作中选择一个操作执行的选择结构是多分支结构。【答案】多分支 2 在三种循环结构中,先执行循环操作内容(即循环体),后判断控制循环条件的循环结构是______循环结构。 【分析】当型循环结构是先判断控制循环的条件,条件成立,执行循环体;条件不成立,则退出循环体。次数型循环结构也是先判断是否达到循环次数,没有达到循环次数,执行循环体;达到循环次数的,退出循环。只有直到型循环结构才是先执行循环体,然后再判断控制循环的条件,如果条件成立,进行循环;条件不成立,退出循环。 【答案】直到型 3 使用“getchar( )”函数时,程序的开头必须写一条包含命令为____________。 【分析】凡是使用系统函数的程序,都要在程序的开头写一条包含命令,包含命令中的“头函数.h”是一个文件,其中有关于该系统函数的定义。系统函数“getchar( )”是在名为“stdio.h(标准输入输出函数)”的头函数文件中定义的。【答案】#include"stdio.h"或#include<stdio.h> 4 执行输入语句“scanf("x=%c,y=%d",&x,&y);”,要使字符型变量X的值为'A'、整型变量y的值为12,则从键盘上正确的输入是( ) ①'A'/②A/③x=A/ ④x=A,y=12/ 12/ 12/ y=12/ 说明:备选答案中的"/"表示回车换行键 【分析】输入语句的格式控制符串中的“x=”、“,”、“y=”都是非格式控制符, 在输入时必须原样位置输人,所以只有备选答案④才符合这个要求。【答案】④ 5 设有下列程序段,则执行该程序段后的输出是( ) int i=012; float f=1.234E-2; printf("i=%-5df=%5.3f",i,f); ... ①i=__012f=1.234 ②i=10___f=0.012 ③10___O.012 ④___100.012 注:答案中的_代表一个空格。 【分析】输出语句的格式控制符串中的“i=”、“f=”都是非格式控制符,在输出时必须原样,原位置输出,所以只有备选答案①和②才符合这个要求;格式控制符“%-5d”的格式控制是数据左对齐、宽度为5的整型数据,备选答案①中的数据是右对齐的;此外,该答案中的实数“1.234E-2”应该代表“0.01234”,而不是“1.234”。只有备选答案②符合题意。【答案】② 6 在Turbo C的主屏幕中,将当前编辑的源程序以原名存盘,可以选用___________菜单项,也可以直热键________。 【分析】如果选用“File/Save”菜单项,或者使用热键(f12),当前编辑的源程序将以原来的文件名存盘;如果选用“File /Write to”,当前编辑的源程序将以新的文件名存盘。 【答案】File/Save F2 7 下列各种选择结构的问题中,最适合用if-else语句来解决的是( ) ①控制单个操作做或不做的问题 ②控制两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执行的问题 ③控制三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执行的问题 ④控制10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执行的问题 【分析】if-else语句是专门解决“双分支结构”的,而“双分支结构”的问题就是用单个条件控制从两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来执行的问题。 【答案】② 8 下列程序是输入一个小写字母,转换成对应大写字母的后一个字母输出。例如:'a'将转换成’B’、…、‘y’将转换成’Z’,其中的’Z’将转换成’A’。请填写程序中所缺少的语句。 main() {char ch ; scanf(”%c”,&ch〕; ch=ch- 32+1; ___________________; printf("%c\n",ch); } 【分析】分析程序库中的“ch=ch- 32+ 1;”语句,可知是将字符型变量 ch中的小写字母转换成对应的大写字母(- 32)的后一个字母(+ l)。如果ch中的字母是' a'、' b'、··,'y',转换结果都不会出错,但是,如果 ch中的字母是'Z',则-32后是大写字母'Z',再+l后将不是大写字母了。为了使其转换成'A',需要用一个单分支结构来实现:如果ch的值等于'Z'+ l,则硬性将 ch的值改成'A'。完成这个任务的语句是一条单分支语句,正是所缺少的语句。 【答案】 if (ch=='Z'+l) h='A'; 9不能正确计算下列分段函数的程序段是_________ |-1 x<0 y=|0 x=0 x>0 ① switch(x< 0)② if(x> 0) {case1:y=-1;break; y=1; case 0:switch(x==0)else {casel:y=0;break;if(x==0) case 0: y= l;y=0 } else } &ny=-l ③ y= l;④ y= l; if(x==0)if(x<0) y=0; y =-l; else else y=- l; if(x== 0) y=0; 【分析】先来分析备选答案①:表达式“x<0”的值只有两种可能性,成立值为1、不成立值为on如果“x<0”的值为 1(即 x< 0),则执行“easel:”后的语句“y=-l”后,退出 switch语句,符合分段函数要求。如果“x<0”的值为0(即x>=0),则执行“case 0:”后的switch语句。该switch语句的表达式是“x==0”,结果也有两种:成立为1、不成立为0.如果“x==0”的值为1(即x=0),则执行“case l:”后的语句“y=0”后,退出 switch语句,符合分段函数要求。如果“x==0”的值为0(即x>0),则执行“case 0:”后的语句“y=1”,也符合分段函数要求。再分析备选答案②:这是标准的用嵌套双分支结构来实现三分支的分段函数,结果显然是能求解分段函数的。分析备选答案③:双分支语句的条件是“x==0”,条件成立时,y值为0,符合分段函数的要求,条件不成立时(包含x>0和x<0两种情况),结果y值为-l,显然不符合分段函数的要求,所以本题要选该答案。至于备选答案④,是能正确计算分段函数的,首先置y为1;接着用双分支结构处理“x<0”和“x>=0”的两种情况:前者使得y值为一l;后者再执行一个单分支结构,如果“x==0”则使y值为0,否则不改变y值,保持y的原值1,符合分段函数的要求。 【答案】③ 10 三种循环语句都能解决循环次数已经确定的次数型循环,其中__________循环语句最适合。 【分析】当“for(表达式 1;表达式 2;表达式 3)语句;”中的表达式1为:整型变量 k=l;表达式 2为:整型变量 k<= n;表达式 3为:整型变量 k++;则这个 for循环就是次数为n次的标准次数型循环结构。 【答案】for 11执行下列程序段后的输出是() x=l; while(x<=3) x++,y=x+++x; printf("%d,%d",x,y); ① 6,10 ②5,8 ③4,6 ④3,4 【分析】我们可以使用逐步记录运行结果的方法来获得输出结果,记录如下: x=1; 进入循环,条件满足执行循环体:计算x+十得x为2,计算y=x+++x,得y为4、x为3; 继续循环,条件满足执行循环体:计算x+十得x为4,计算y=x+++x,得y为8、x为5; 继续循环,条件不满足退出循环; 输出x和y的值为5,8。 【答案】② 12 执行下列程序段,其中的do-while循环一共执行_次。 static int x; do x+=x*x; while (x); 【分析】对静态型变量,不赋初值也有值,对整型变量,其值为 0。执行循环语句 do-while 的循环体,x+=x* x是x=x+(x*

循环练习

1.下面程序的循环次数是: int k=0; while(k<10) {if(k<1) continue; if(k==5) break; k++; } A. 5 B 6 C 4 D 死循环,不能确定循环次数 2.运行下面程序: main() { int i=10,j=0; do { j=j+i; i--; }while(i>5); printf(“%d\n”,j); } 输出结果是: A 45 B 40 C 34 D 55 3.运行下面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k=0,a=1; while(k<10) { for( ; ;) { if((k%10)==0) break; else k--; } k+=11; a+=k; } printf(“%d %d\n”,k,a); } 则输出的结果是() A 21 32 B 21 33 C 11 12 D 10 11

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不能用其他语句构成的循环来代替。 B.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只能用break语句退出。 C.用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在while 后的表达式为非零时结束循环。 D.用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在while后的表达式为零时结束循环。 5.有如下程序: main() { int x=3; do{ printf(“%d”,x--); }while(!x); } 该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A 3 2 1 B 2 1 0 C 3 D 2 6.若k为整型变量,则下面while循环执行的次数为: k=10; while(k==0) k=k-1; A 0 B 1 C 10 D无限次 7.执行以下程序后,输出结果是: main() { int y=10; do { y--;}while(--y); printf(“%d”,y--); } A -1 B 1 C 8 D 0 8.求1-2+3-4+…+99-100。 9.计算1---100以内的所有含6的数的和。 10.输出所有的3位水仙花数。所谓水仙花数是指所有位的数字的立方之和等于该数,例如:153=13+33+53

商品和商品经济教案

商品和商品经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使学生了解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含义、存在条件及基本类型,掌握商品与物品、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方面: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觉悟方面: 学好商品经济理论,有助于正确认识经济现象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学生树立商品意识,为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好理论上的准备。

第一框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教学重点】 商品的概念。它是经济常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以后的一系列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教学难点】

商品的概念【教学方法】举例法,讨论法,阅读 法,讲解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首先,老师请同学们看一样东西(展示道具:钥匙 扣),这是朋友送给我的小礼物,下面请同学们回 答:这是什么?(提问)好,同学们回答的都对, 它既是钥匙扣、小礼物,也是个小东西、小物品。 试想,如果我把这个钥匙扣拿到市场上去卖,那它 又是什么?答:(商品教师:商品是经济常识中 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所以我们第一课就来学习有 关商品和商品经济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节第一框:一、商品和商品 经济的含义(多媒体) (二)讲授新课一.商品的定义。 提问)曾经有个学生问我“凡是用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商品”吗?那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怎样的? (教师)“凡是用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商品”,这只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现象上看问题,我们要求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给商品下个科学的定义。大家知道现实生活当中有人用钱买官,搞权

钱交易,也有人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名誉和良心,照这么说,人的名誉、权力、良心、官位都也是商品了吗? 师:看来同学们不认可人的名誉、良心、官位、权力是商品这一说,确实,这些东西不是商品,也不应该成为商品。看来大家对“凡是用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商品” 这句话有疑问,我们来做个比较,例如:你们所用的学习用具(书、笔、纸、墨)、身上穿的衣服等是物品,而名誉、良心等不是物品,是不能买卖的,所以他们不是商品,因此,商品首先必须是物品(教师)那么,物品是否也都是商品吗?像大自然空气中的氧气,水就不是商品,但是医院里给病人输的氧气和超市里卖的矿泉水在某种条件下实现了从非商品向商品的转化,那么这个条件又是什么呢?(只有经过劳动加工的物品,才有可能成为商品)小结:现在我们可以对上面所学的内容进行一次小结,就是说:经过劳动加工的物品是劳动产品,即劳动产品是消化人的体力和脑力创造出来的。所以说,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是不能成为商品。例如:空气,未开发的矿泉水等。

商品和商品经济练习题及讲解

2012届高考总复习政治经济常识:第一单元商品和商品经济测试讲义 jzm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1浙江模拟)《墨子》里有一个楚王好细腰的寓言,讲的是楚灵王喜欢苗条腰细的宫女。众宫女为了得到楚灵王的宠爱而纷纷节食,追求“骨美”,结果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这个寓言的劝讽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从现代经济学角度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赋予 楚王好细腰一个全新的不同含义,即 A.市场生产什么,消费者就应该消费什么 B.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就是求得心理慰藉 C.生产者和销售者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 D.从根本上讲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无关的 解析:读懂寓言的寓意是做好此题的关键,“众宫女为了得到楚灵王的宠爱而纷纷节食”引申为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要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和销售,A项与题意不符合,B项错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其使用价值,D项错误,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答案: C 2.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 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B.400元 C.520元D.776元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后,商品的价值量为260元÷+=200元,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价值量×数量,即200元×2件=400元。 答案: B 3.高考浙江卷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答案: A 4.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2009年9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套金银纪念币。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3枚,银币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从本 质上看,这套金银纪念币的本质是 A.商品B.货币 C.一般等价物D.纸币 答案: C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对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下列有利于化解通货膨胀的措施是 A.调整汇率B.降低利息 C.增发国债D.提高贷款利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化解通货膨胀的措施的理解和运用。通货膨胀的特点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应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A项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确定,B、C

C语言循环结构复习题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以下while循环中,循环体执行的次数是:() k=1; while (--k) k=10; a) 10次b) 无限次c) 一次也不执行d) 1次2.有以下程序段,其中x为整型变量,以下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x=0; while (!x!=0) x++; a) 退出while循环后,x的值为0 b) 退出while循环后,x的值为1 c) while的控制表达式是非法的 d) while循环执行无限次 3. 有以下程序段,其中n为整型变量,执行后输出结果是:() n=20 ; while(n--) ; printf(“%d”,n) ; a) 2 b) 10 c) -1 d) 0 4. 有以下程序段,其中t为整型变量,以下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t=1;

while (-1) { t--; if(t) break;} a) 循环一次也不执行 b) 循环执行一次 c) 循环控制表达式(-1)不合法 d) 循环执行2次 5. 有以下程序段,其中x为整型变量,以下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x=-1; do {;} while (x++); printf(“x=%d”,x); a) 该循环没有循环体,程序错误 b) 输出x=1 c) 输出x=0 d) 输出x=-1 6. 有以下程序段,其中x,y为整型变量,程序输出结果是:() for(x=0,y=0;(x<=1)&&(y=1);x++,y--) ; printf(“x=%d,y=%d”,x,y); a) x=2,y=0 b) x=1,y=0

x=0,y=0 d) x=1,y=1 c) 解析:在开始时 x=0,y=0; 进入循环判断(x<=1)&&(y= 1) 条件成立,同时把1赋给y,此时x=0,y=1; 然后执行 x++,y--,执行之后x=1,y=0; 再进入循环判断(x<=1)&&(y= 1),条件成立,同时同时把1赋给y,此时x=1,y=1; 然后执行 x++,y--,执行之后x=2,y=0; 再进入循环判断(x<=1)&&(y= 1),条件不成立,跳出循环 输出x=2,y=0 。 7. 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x=0,y=0; while(x<5&&++y) y--,x++; printf(“%d,%d”,y,x); } 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a) 0,5 b) 1,5 c) 0,4 d) 1,4 8. 有以下程序:main() int num=0; { do ,num); } { num++ ;printf(“%d\n” while(num<=2); } 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1 1c) 1 d)

三单元 循环结构练习题

第三单元循环结构练习题 选择题: 1、有以下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 int i,s=0; for(i=1;i<10;i+=2) s+=i+1; printf("%d\n",s);} A.自然数1~9的累加和 B.自然数1~10的累加和 C.自然数1~9中的奇数之和 D.自然数1~10中的偶数之和 2、以下关于for语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or循环只能用于循环次数已经确定的情况 B. for循环是先判断表达式,后执行循环体语句 C. for循环中,可以用break跳出循环体 D. for循环体语句中,可以保含多条语句,但要用花括号括起来 3、若i和k都是int类型变量,有以下for语句 for(i=0,k=-1;k=1;k++) printf("*****\n"); 下面关于语句执行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循环体执行两次 B.循环体执行一次 C.循环体一次也不执行 D.构成无限循环 4、已知 int t=0; while(t=1){...} 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循环控制表达式的值为0 B)循环控制表达式的值为1 C)循环控制表达式不合法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设有以下程序段 int x=0,s=0; while(!x!=0)s+=++x; printf("%d",s); 则 A)运行程序段后输出0 B)运行程序段后输出1 C)程序段中的控制表达式是非法的 D)程序段执行无限次 6、设i,j,k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完下面的for语句后,k的值为()。for(i=0, j=10; i<=j; i++, j- -)k=i+j; A.6 B.9 C.10 D.11 7、C语言中,break; 语句可以用于循环语句和( )语句中。 A.if B.switch C.for D.while 8、for(i=0; i<=15; i++) printf("%d", i ); 循环结束后,i 的值为()。 A.14 B.15 C.16 D.17 9、与语句“while(!x)”等价的语句是()。 A. while(x==0) B. while(x!=0) C. while(x==1) D. while(x!=1) 10、下述程序段中,while循环执行次数是()。 int k=0;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习题及答案1、循环语句的三要素分别 是、、。 2、for语句括号内的3个表达式的作用分别 是、、。 3、在2层循环嵌套中,外层循环语句的每个执行周期中,内层循环语句都要完整地,只有当时,才结束整个循环。 4、在循环结构中,break语句的作用是;continue语句的作用是。 5、当循环条件一开始就为假时,对于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 语句,分别执行循环体次、次、 次。 6、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0; while(a=0) { printf("good\n"); a--; } 7、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0; while(a==0)

{ printf("good\n"); a--; } 8、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1; while(a=1) { printf("good\n"); a++; } 9、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1; while(a==1) { printf("good\n"); a++; } 10、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i=5;i>=0;i--) printf(“%d “,i); 11、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n=1;n<20;n=n+3) printf(“%d “,n); 12、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 ch='a' ;ch<='e' ;ch++) printf(“%d“,ch-97); 13、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i=1,j=5 ; i

循环结构(While_Do循环)

四. While循环 1.While循环的格式: While <条件表达式> 循环体 Wend 说明:<条件表达式>为关系或逻辑表达式。 2.执行过程:判断条件;条件满足,执行循环体语句;再继续判断条件,继续执行循环; 直到条件不满足,结束循环。 结合下面我们熟悉的For程序,来说明: For I = 1 To 10 S = S + I Next I Print I 改用While循环表示: I = 1 ‘初值 While I<=10 ‘循环条件 S=S+I I=I+1 ‘变量自增,加步长 Wend Print S 3.While循环的说明 For循环语句必须给出初值、终值、步长值;循环条件也就给出了。 While循环语句中只给出循环条件和终值,所以一定要注意给出初值和增量。如上面程序段中的3处颜色部分语句。 例如:以下程序段循环几次,y值结果如何。 y = 2 While y < = 8 y = y + y Wend Print y 分析: 循环条件:y<=8 执行过程如下: Y=2,y<=8 满足,执行语句:y = y + y,y=4;遇到Wend返回继续判断条件。 Y=4,y<=8 满足,执行语句:y = y + y,y=8;遇到Wend返回继续判断条件。 Y=8,y<=8 满足,执行语句:y = y + y ,y=16;遇到Wend返回继续判断条件。 Y=16,y<=8 不满足,结束循环。 循环执行了3次。

五.Do循环 Do循环是在While循环基础上做了一点修改。整个格式结构和执行过程基本一样。 但增加了一种格式:条件不满足就循环,满足就结束循环。 格式1:Do While (条件) 循环体 Loop I=1 Do While I<4 S=S+1 I=I+1 Loop Print S I=1 Do Until I>=40 S=S+1 I=I+1 Loop 格式2:Do 循环体 Loop While (条件) 说明:格式1、格式2和While基本一样,格式2不同在于先执行一次循环,再判断条件是否满足。 格式3:Do Until(条件) 循环体 Loop 格式4:Do 循环体 Loop Until(条件) 说明:Until和While的不同在于条件不满足才循环。 注意:为了避免循环条件的混淆,我们一般是将Until 循环转换为While 循环做题。即将Until改为While,后面的条件改取相反值条件。

商品的含义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 1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 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 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X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

商品和商品经济教案

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 教学课题:前言、第一课第一框: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课序:第一课第一节第1教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前言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经济现象,懂得经济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经济常识的责任心和信心。 2、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商品和商品经济,提高辩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教学难点:商品和劳动产品、物品的关系;完整地理解商品经济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100元人民币(假币)引入: (1)请学生谈谈钱(人民币)对我们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关系,说明经济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与我们密切相关。 (2)请学生列举其他一些经济现象:如扶贫、税收、财政、银行、信用卡、贷款、外汇等。(3)以人民币(钱)多好还是少好为例说明经济问题必须按规律办事,要求我们认真学习经济常识,了解经济生活的规律。 (4)以100元假币举例说明扰乱经济现象的危害 二、学生自学前言 1、经济常识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2、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有哪些?(从知识、能力、觉悟三个层面分析) 三、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一)导入: 请学生讲讲人民币的作用有哪些?说明货币的最早和最直接的作用是购买商品和作为商品流通的中介,那么什么是商品和商品经济呢? (二)新授 1、设疑:以农夫山泉为例分析:农夫山泉源出于千岛湖水面下70米,长年水温12摄氏度, 天然清纯,味道甘洌,富含多种矿物质,经过十三道工序加工成可口的农夫山泉 天然千岛湖水、采集来的千岛湖水、经过加工后的农夫山泉三种水有何不同?分别以自然物品、劳动产品、商品来命名。 2、请学生阅读第一段,并结合图表思考: (1)自然物品和劳动产品的关系;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关系;商品和自然物品的关系。说明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 (2)商品是供谁使用的?说明商品是必须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分析你从商店里买来一个贺卡要在教师节上作为礼物送给老师,这个贺卡是商品吗? 3、商品和商品交换的产生:有人说,有人就有商品了?你是如何理解的。学生阅读教材第

while循环结构例题

引子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 for(i=1;i<=10000;i++) printf(“%d\t”,i); } 题型1 输入输出多个数据 eg1、输出1~10000之间所有的整数#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 while(i<=1000) {printf(“%d\t”,i); i++;} } 拓展:1、换成所有的奇数 2、换成所有的偶数 题型2 有限个数连加和连乘

eg2.1、求1+2+3+4+………+100的值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s=0; while(i<=100) {s=s+i; i++;} printf(“%d\n”,s); } 拓展:1、求1+2+3+4+………+n的值 2、求12+22+32+………+n2的值 3、求1+1/2+1/3+………+1/n的值eg2.2、求n!的值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n,p=1; scanf(“%d”,&n); while(i<=n) {p=p*i; i++;} printf(“%d\n”,p); }

拓展:求1!+2!+3!+………+n!的值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n,p=1,s; scanf(“%d”,&n); while(i<=n) {p=p*i; s=s+p; i++;} printf(“%d\n”,s); } 题型3 无限个数连加 eg3、求1-1/3+1/5-1/7+………的近似值,要求精度要达到10-4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main() { float n=1,s=0,f=1,t=1; while(fabs(t)>=1e-4) {t=f/(2*n-1); s=s+t;

c语言循环结构上机习题

c语言循环结构上机习 题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1、计算n的阶乘(n!),n的取值在1~10之间。分别使用while、do…while和for语句实现。(三个程序) 给循环变量赋初值 循环条件 循环体 循环变量的增值 2、输入一行字符,分别统计输入了多少个字母、数字、空格和其他字符。 3、假设函数f(x)=3x2+2x+1,试利用for循环语句分别求出1<=x<=9的f(1)~f(9)各函数值。 4、有分数序列2/1,3/2,5/3,8/5,13/8,21/13…求这个数列的前20项和。 (分析提示:每个分子等于前一个数据分子与分母的和,每个分母等于前一个数据的分子) 5、输出显示1~100之间可以被n整除的所有整数,运行时n由键盘输入。要求每一行显示5个数,并且统计一共有多少个整数能被n整除。 6、下面程序的功能是从键盘上输入若干学生的学习成绩,统计并输出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当输入为负数时结束输入。

main() { float x,amax,amin; scanf("%f",&x); amax=x; amin=x; while( ① ) { if(x>amax) amax=x; if( ② ) amin=x; scanf("%f",&x); } printf("\namax=%f\namin=%f\n",amax,amin);} 7、使用循环语句输出以下图形 8、有一个数学等式:AB*CD=BA*DC,式中的一个字母代表一位数字,试找出所有符合上述要求的乘积式并打印输出。 8、一百个铜钱买了一百只鸡,其中公鸡一只5钱、母鸡一只3钱,小鸡一钱3只,问一百只鸡中公鸡、母鸡、小鸡各多少)。 分析:

C语言循环结构测习题带答案

精心整理 第5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5.1基本知识点 ?while语句的使用格式和注意事项 ?do-while语句的使用格式和注意事项 ?for语句的使用格式和注意事项 ?break和continue语句在循环语句中的应用 ? ? ? ? 1. C. A.do-while的循环体至少无条件执行一次 B.while的循环控制条件比do-while的循环控制条件严格 C.do-while允许从外部转到循环体内 D.do-while的循环体不能是复合语句 (5)以下程序段C。 intx=-1; do { x=x*x; } while(!x);

A.是死循环 B.循环执行二次 C.循环执行一次 D.有语法错误 (6)下列语句段中不是死循环的是__C__。 A.i=100; while(1) { i=i%100+1; if(i==20)break; } B.for(i=1;;i++) sum=sum+1; C. C. COUT< main() { intnum=0; while(num<=2) {

num++; cout< else ++i; }while(s<15); Cout< main() { inti,j; for(i=4;i>=1;i--) {

高考政治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复习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重点:商品的含义; 难点:商品经济的产生; 素质要求: 1、知识方面: 识记: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存在条件和类型; 理解: ⑴商品的定义; ⑵商品与物品的区别与联系; ⑶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进行分析,哪些属于商品 2、能力方面: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培养商品意识.应充分认识到商品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商品经济,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重点及解决办法: 商品的概念:商品的概念是本课乃至全书最基本的概念,以后课文中的一系列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的,所以商品的概念是本课的重点,必须让学生对它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 要准确地理解商品的概念,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一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要让学生对商品有正确理解,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教师讲清商品的要领并通过插图讲解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制出表格,以加深理解. 难点及解决办法: 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有着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理解它的产生条件,可以进一步理解它存在的条件,这就为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打下了基础,因此,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这部分要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1)商品经济产生的过程.谭这部分时,要注意讲清什么是商品交换?什么是商品生产?什么是商品经济?帮助学生加深对商品经济及其产生过程的理解.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讲这部分时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产生了交换的必要性.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它使得交换从必要变为现实.讲解时,可以先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看书,自己概括,从而得出结论. 复习提问 1. 什么是经济? 2. 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 导入新课

第一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教案

第一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重点:商品的含义; 难点:商品经济的产生; 素质要求: 1、知识方面: 识记: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存在条件和类型; 理解: ⑴商品的定义; ⑵商品与物品的区别与联系; ⑶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进 行分析,哪些属于商品 2、能力方面: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培养商品意识。应充分认识到商品经济不 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商品经济, 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重点及解决办法: 商品的概念:商品的概念是本课乃至全书最基本的概

念,以后课文中的一系列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概 念的基础上的,所以商品的概念是本课的重点,必须让 学生对它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 要准确地理解商品的概念,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 一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要让学 生对商品有正确理解,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教 师讲清商品的要领并通过插图讲解商品、劳动产品和物 品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制出表格,以加深理解。 难点及解决办法: 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 有着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理解它的产生条件,可以进一 步理解它存在的条件,这就为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 品经济的原因打下了基础,因此,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这部分要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1)商品经济产生的过程。谭这部分时,要注意讲清什么是商品交换?什么是商品生产?什么是商品经济?帮助学生加深对商品经济及其产生过程的理解。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讲这部分时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产生了交换的必 要性。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它使得 交换从必要变为现实。讲解时,可以先提出问题,然后 由学生看书,自己概括,从而得出结论。复习提问

循环结构习题

循环结构 一.选择题 1、下面程序段 int k=2; while (k=0) {printf(“%d”,k);k--;} 则下面描述中正确的就是。 A)while循环执行10次B)循环就是无限循环 C)循环题语句一次也不执行D)循环体语句执行一次 2、以下程序段的循环次数就是。 for (i=2; i==0; ) printf(“%d” , i--) ; A)无限次B)0次C)1次D)2次 4、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就是。 main ( ) { char c=’A’; int k=0; do { switch (c++) { case ‘A’ : k++ ; break ; case ‘B’ : k-- ; case ‘C’ : k+=2 ; break ; case ‘D’ : k%=2 ; continue ; ca se ‘E’ : k*=10 ; break ; default : k/=3 ; } k++; } while (c<’G’) ; printf (“k=%d”,k) ; } A)k=3 B)k=4 C)k=2 D)k=0 5、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就是。 main ( ) { int x=9; for (; x>0; x--) { if (x%3==0) { pr intf(“%d”,--x); continue ; } } } A)741 B)852 C)963 D)875421 6、以下不就是死循环的程序段就是。 A) int i=100; B)for ( ; ; ) ; while (1) {

i=i%100+1 ; if (i>100) break ; } C) int k=0; D)int s=36; do { ++k; } while (k>=0); while (s) ; --s ; 7、下述程序段的运行结果就是。 int a=1,b=2, c=3, t; while (a=’A’ && c<=’Z’) m++; if (c>=’a’ && c<=’z’) n++; } } A)c=getchar( ) B)getchar( ) C)c==getchar( ) D)scanf(“%c”,&c) 9、下述语句执行后,变量k的值就是。 int k=1; while (k++<10); A)10 B)11 C)9 D)无限循环,值不定 10、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就是。 main ( ) { int k=0,m=0,i,j; for (i=0; i<2; i++) { for (j=0; j<3; j++) k++ ; k-=j ; } m = i+j ; printf(“k=%d,m=%d”,k,m) ; } A)k=0,m=3 B)k=0,m=5 C)k=1,m=3 D)k=1,m=5 11、下面for循环语句。 int i,k; for (i=0, k=-1; k=1; i++, k++) printf(“***”); A)判断循环结束的条件非法B)就是无限循环 C)只循环一次D)一次也不循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