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碘伏 酒精 碘酒 三种消毒剂该如何选择

碘伏 酒精 碘酒 三种消毒剂该如何选择

碘伏 酒精 碘酒 三种消毒剂该如何选择

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

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 一、醇类消毒剂 1.有效成分 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可依据产品说明书。 2.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3.使用方法 卫生手消毒: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min。 外科手消毒:擦拭2遍,作用3min。 皮肤消毒: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min。 较小物体表面消毒: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4.注意事项 如单一使用乙醇进行手消毒,建议消毒后使用护手霜。 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易燃,远离火源。 对酒精过敏者慎用。 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 不宜用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不可用于空气消毒。

二、含氯消毒剂 1.有效成分 以有效氯计,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二氯异氰尿酸钠≥55%,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2%~5%。 2.应用范围 适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饮具等的消毒。 次氯酸消毒剂除上述用途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二次供水设备设施表面、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 3.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0mg/L;室内空气和水等其他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4.注意事项 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配制和分装高浓度消毒液时,应当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时应当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如不慎溅入眼睛,应当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金属和有色织物慎用。 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当远离火源。

碘伏的作用与禁忌

杀菌: 杀菌指的是杀灭物体中的致病菌的过程,但物体中还含有芽孢、嗜热菌等非致病菌,杀菌与灭菌的区别在于此。 碘伏的禁忌: “碘伏的消毒禁忌有如下几点:1、碘伏是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碘离子,起主要的消毒作用,如果大量的碘离子残留在破损的皮肤,会对皮肤引起一定的损伤,所以使用碘伏后应用酒精进行脱碘。2、碘伏在对有机物进行消毒时应该增加其浓度,因为有机物对碘伏有抵抗作用,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消毒效果。3、碘伏在对一些二价金属离子有一定的腐蚀性,例如铝、钢等,所以不能对含有这类制品进行消毒。4、对于碘伏的储存,应注意其有效期为两年,并且应该密封放置在阴凉、避光的地方。5、碱性物质与碘伏共同作用时,会降低碘伏的作用。6、碘伏在对注射部位消毒需要半分钟以上,在妇科消毒时需要稀释十倍。7、红汞与碘伏不能一起使用,红汞即红药水,与碘伏一起使用会产生含有剧毒的碘化汞,损伤皮肤且有可能引起中毒。” 碘伏: 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不定型结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可溶解分散9%~12%的碘,此时呈现紫黑色液体。但医用碘伏通常浓度较低,呈现浅棕色。 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在医疗上用作杀菌消毒剂,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处

理烫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也可用于手术前和其它皮肤的消毒、各种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器械浸泡消毒以及阴道手术前消毒等。 特性应用: 烧伤、冻伤、刀伤、擦伤、挫伤等一般外伤,用碘伏消毒效果很好。由于碘伏与酒精相比,碘伏引起的刺激疼痛较轻微,易于被病人接受,而且用途广泛、效果确切,基本上替代了酒精、红汞、碘酒、紫药水等皮肤粘膜消毒剂。此外,低浓度碘伏是淡棕色溶液,不易污染衣物。 虽然碘伏已在医院广泛使用,但非医务人员对碘伏的了解还不及红汞、碘酒、紫药水等传统消毒剂。 使用方法: 医用碘伏常见的浓度是1%,用于皮肤的消毒治疗可直接涂擦; 稀释两倍可用于口腔炎漱口; 2%的碘伏用于外科手术中手和其他部位皮肤的消毒; 0.5%的碘伏用于阴道炎冲洗治疗。 不良反应: 正常使用时对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少数人有过敏反应。 误用反应:口服过量可发生腐蚀性胃肠炎样症状,有呕吐、呕血、烧心、便血等征候。严重可发生休克。 高浓度碘伏接触皮肤和眼睛可引起灼伤、溃疡等。

碘酊5%

碘酊 Dian Ding Iodine Tincture 本品含碘(I)应为4.5%~5.5%(g/ml),含碘化钾(KI)应为2.7%~3.3%(g/ml)。 【处方】 碘 50g 碘化钾 30g 乙醇 800ml 水适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成 1000ml 【制法】取碘化钾,加水约20ml溶解后,加碘及乙醇,搅拌使溶解,再加水适量使成1000ml,搅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臭。 【鉴别】(1)取本品1滴,滴入淀粉指示液1ml与水10ml的混合液,即显深蓝色。 (2)取本品5ml,置水浴上蒸干,缓缓炽灼,使游离碘完全挥发,残渣加水溶解后,显钾盐与碘化物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Ⅲ)。 【含量测定】碘精密量取本品2ml,置碘瓶中,加50%乙醇10ml与醋酸1滴,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淡黄色,加淀粉指示液1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2.69mg的I。 碘化钾取上述滴定后的溶液,加醋酸2ml与曙红钠指示液0.1ml,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沉淀由黄色转为玫瑰红色,将消耗的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减去上述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6.60mg的KI。 【类别】消毒防腐药。 【规格】5% 【贮藏】密封,在凉暗处保存。

外 碘酊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制剂名称】 通用名:碘酊 英文名:Iodine Tincture 汉语拼音:Dian Ding 【成分】碘,辅料为碘化钾、乙醇。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臭。 【适应症】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 【规格】5% 【用法用量】局部外用。用于外科手术消毒,消毒后用75%乙醇脱碘。 【不良反应】(1)可产生接触性皮炎。(2)吸入碘蒸气对黏膜有刺激。(3)长期应用可发生精神抑郁、神经过敏、失眠、阳萎和粘液性水肿。 【禁忌】对碘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误用于正常皮肤时,立即用75%乙醇脱碘。(2)碘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浓度过高可引起皮肤发疱或皮炎刺激性炎症。(3)可能引起刺激和灼烧。【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与碘、生物碱、水合氯醛、酚、硫代硫酸钠、汞盐、淀粉、鞣酸和植物性收敛剂呈配伍禁忌;不得与苯扎溴铵并用。 【药物过量】碘中毒或过敏的表现为头痛、唾液腺肿痛、结膜炎、喉头炎、气管炎、发热、乏力,可发生碘疹,呈轻度红斑、痤疮样疹、荨麻疹、化脓性或血性疹。 【药理毒理】本品具有强力的消毒防腐作用,因其能氧化细菌细胞浆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其变性,能杀死细菌、真菌、病毒和阿米巴原虫。但因碘的组织穿透能力弱,只用于组织表面消毒,杀菌力与浓度成正比,对机体的腐蚀性与刺激性也与浓度成正比。 【药代动力学】少量能经皮肤吸收,然后迅速转化成碘化物,以甲状腺球蛋白等形式贮存在甲状腺内,经弥散可通过胎盘。主要从尿排泄,少量从粪便、唾液、汗液和乳汁中排泄。杀菌活性一般可维持在15分钟内。 【贮藏】密封,在凉暗处保存。 【包装】 【有效期】6个月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配制单位】

常用消毒液使用方法

精品文档 常用消毒液使用方法 消毒剂名称消毒效力配制方法使用范围注意事项有效时间 戊二醛高效2%戊二醛原液加入 A:0.3%碳酸氢钠 B:0.5%亚硝酸钠浸泡无菌持物钳、胃镜、支气管镜 等医疗器械 灭菌时间10小时 消毒时间30分钟 1.用前加入A型缓冲剂(碳酸氢钠)充分溶解 后调溶液PH值6.0-7.0再加入B型缓冲剂 2.浸泡金属类物品时一定要加0.5%亚硝酸钠 3.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要用灭菌蒸馏水冲洗 4.污染严重或浓度下降时及时更换 每周过滤一次,最长 不超过2周 碘伏中效5%碘伏原液 0.5%碘伏:10ml5%碘伏加 蒸馏水100ml 0.5%用于手术处皮肤,外科手消毒 5%原液用于皮肤消毒 1.典伏稀释后稳定性差、因此宜现用现配 2.避光密闭保存、放阴凉处 3.5%原液碘伏不可用于粘膜消毒于创面消毒 每周更换二次 75%乙醇中效75%乙醇原液75%皮肤脱碘、外科洗手消毒 20-30%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20-35%降温 95%燃烧灭菌、紫外线灯管擦拭1. 稳定性差、易发挥需加盖保存、定期测定 2.有刺激性、不宜用于粘膜与创面消毒 3.易燃、放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 每周更换二次 康威达泡腾片高效500mg\L 1000ml水加康 威达泡腾1片500-1000mg\L用于物体表面、医疗 用品消毒 1000-2000mg\L用于病人血及排泄 物污染 1.稀释后稳定性差、因此宜现用现配 2.对金属有腐蚀作用,织物有漂白作用,故浸 泡后及时冲干净 每日更换 诗洁低效诗洁原液手术前医护人员的洗手消毒 医护人员手预防性消毒和其他部位 消毒1.外科手消毒时应用原液5ml搓洗时间不得少 于3分钟、无菌毛巾擦干后再用原液1-2ml均 匀涂抹双手前臂 2.外用消毒剂、不得内服 3.勿触及眼部(如不慎碰触请用清水冲洗) 4.如先用肥皂洗涤清洁皮肤应冲洗干净后再用 本品消毒 5.如有轻微刺激、应停止使用 每周更换二次

常用医用消毒剂使用方法.

常用医用消毒剂使用方法 乙醇 Alcohol 中效,原理: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对肝炎病毒及芽孢无效。使用范围:以 70-75%溶液为消毒剂,多用于消毒皮肤; 95%溶液可用于燃烧灭菌。注意点:容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并定期调整其浓度,低于 70%浓度则消毒作用差;有刺激性,不宜用于粘膜及创面的消毒。 碘酊 Tr.loding 高效。 原理:使细菌蛋白氧化变性,能杀灭大部分细菌、真菌和芽孢。 使用范围: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擦后 20S 再用 75%酒精脱碘; 2.5%溶液用于脐带断端的消毒,擦后 20S 再用 75%酒精脱碘。 注意点: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高浓度不能用,更不能用于粘膜消毒,如会阴、肛门、阴囊、眼、口鼻部手术消毒以免引起灼伤;皮肤过敏者禁用。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Bromogeraminum 低效。 原理:是阳离子白哦面活性剂, 能吸附带阴电的细菌,破坏细菌的细胞膜, 最终导致菌体自溶死亡,又可使菌体蛋白变性而沉淀。 使用范围:0.01%-0.05%溶液使用于粘膜消毒; 0.1%-0.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 0.1%-0.2%溶液用于消毒金属器械,浸泡 15-30min (加入 0.5%亚硝酸钠以防生锈。 注意点:取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1g+曙红 0.4g+95乙醇 700ml+蒸馏水至 1000ml 。 洗必泰 Hibitane 低效。原理:具有广谱抑菌杀菌作用。使用范围:0.02%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 30min ; 0.05%溶液用于创面消毒; 0.1%溶液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注意点:取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1g+曙红 0.4g+95乙醇 700ml+蒸馏水至 1000ml 。

消毒剂使用指引

消毒剂使用指引 前序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目前尚无新型冠状病毒抗力的直接资料,基于以往对冠状病毒的了解,所有经典消毒方法应都能杀灭冠状病毒。2003年SARS疫情暴发时,世界卫生组织在相关指引中仅提到紫外线对冠状病毒杀灭效果差;针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仅提出氯己定对其无效。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按有效成分可分为醇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胍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按用途可分为物体表面消毒剂、医疗器械消毒剂、空气消毒剂、手消毒剂、皮肤消毒剂、黏膜消毒剂、疫源地消毒剂等;按杀灭微生物能力可分为高水平消毒剂、中水平消毒剂和低水平消毒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应合理使用消毒剂,遵循“五加强七不宜”,真正做到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五加强”: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增加消毒频次;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加强清洁消毒;垃圾、粪便和污水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做好个人手卫生。“七不宜”:不宜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宜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宜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粉)进行消毒;不得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空间)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宜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宜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大于1000mg/L)做预防性消毒。

前序 (1) 目录...............................................................................................2-3 1 醇类消毒剂.. (4) 1.1 有效成分 (4) 1.2 应用范围 (4) 1.3 使用方法 (4) 1.4 注意事项 (4) 2 含氯消毒剂 (5) 2.1 有效成分 (5) 2.2 应用范围 (5) 2.3 使用方法 (5) 2.4 注意事项 (5) 3 二氧化氯消毒剂 (6) 3.1 有效成分 (6) 3.2 应用范围 (6) 3.3 使用方法 (6) 3.4 注意事项 (6) 4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7) 4.1 有效成分 (7) 4.2 应用范围 (7) 4.3 使用方法 (7) 4.4 注意事项……………………………………………………………………………..7-8 5 含碘消毒剂 (9) 5.1 有效成分 (9)

碘伏消毒禁忌

碘伏消毒禁忌 碘伏是一种由碘和酒精共同构成的消毒药物,所以身体上有伤口的人,在使用碘伏消毒的过程中难免会感觉到疼痛,就是因为碘伏中含有一定成分的酒精。由于碘伏的消毒作用非常明显,所以在现代医学上碘伏的使用范围非常广,不管是在外科手术还是注射治疗的时候都需要使用到碘伏。但是使用碘伏消毒过程中有哪些禁忌事项? 碘伏的作用 1、碘伏可以用于蔬菜、水果、餐具、以及小孩玩具的消毒,但是必须将碘伏进行稀释,需要稀释30倍,且必须是现用现配(稀释液不稳地),将需要消毒的东西浸泡5-lO分钟即可。 2、可以自己用于口腔颌妇科等粘膜部位的消毒,也需要进行稀释,纯净水和碘伏的比例为10:1。 3、可用于手术前和其它皮肤的消毒、各种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器械浸泡消毒以及阴道手术前消毒等。碘伏完全可用于皮肤破损处的消毒,包括烧伤、烫伤都可用碘伏,它还能在创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有利于创面的愈合。 使用碘伏的注意事项 1、碘伏有效期为2年,家用最好选择100毫升的小瓶包装,平时应密封存放于阴凉、光的地方,但不可存放在冰箱冷藏室,因为其最佳杀菌温度为30℃-40℃。 2、碘伏应在酸性或中性环境中使用,因为其在碱性环境中杀

菌作用减弱。有机物(例如油脂、蛋白质等)也可降低其疗效,须避免接触。 3、碘伏的浓度为0.5%,用于注射部位消毒需半分钟以上,用于皮肤创伤消毒需保留2分钟以上,用于口腔、妇科等黏膜消毒需用纯净水稀释10倍。 4、碘伏对铜、铝、钢等二价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不能用于这些金属制品的消毒和浸泡物品。 5、碘伏对于有机物(比如油、皂脂类等)有一定的对抗性,如果遇到对这类物品的消毒,应该增加药物浓度,或是延长时间,以保证消毒效果。 6、碘酒是游离状态的碘和酒精的混合物,其消毒作用的原理仍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分子。如使用得当,其结果非常可靠。但是,因为其强大的氧化能力,也可能造成皮肤组织的烧伤。所以要用酒精脱碘。

常用消毒剂的消毒原理

消毒的原理 消毒是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大型养殖集团因有较为完备的实验室,完善的管理措施和雄厚的技术力量,能够科学的选择消毒剂,检验消毒剂的质量和在现场使用后的实际消毒效果,使消毒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广大的养殖场(户)面对销售商上百种消毒剂的名称,品牌无法正确选择消毒剂,更无法检验消毒剂的内在质量和实际使用效果,本文按将消毒剂的作用机理就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 一、通过分子碰撞原理,即通过消毒剂分子碰到病原微生物杀灭病原微生物:这类消毒剂的配比浓度越高,消毒剂分子就越多;温度越高,消毒剂分子运动越快;环境中有机物越少;消毒剂分子碰到病原微生物机会就越多,消毒效果越好。具体使用时,须注意配比浓度(酒精则以75%最好)、环境温度和环境中有机物浓度。 (一)通过分子碰撞原理,使病原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沉淀的消毒剂: 这类消毒剂的作用特点是杀菌、杀病毒无选择性,可损害一切生命物质,属于原浆毒,消毒过程中可破坏宿主组织,即对猪、鸡有毒性,会引起畜禽应激,会污染环境,破坏设备。此类消毒剂仅可用于空室、环境消毒,绝不能带鸡带猪消毒。如酚类、醛类、强酸强碱类等。 1.酚类消毒剂: 石炭酸、来苏儿、煤酚、苯酚、复合酚等具有臭药水味的一类消毒剂:这类消毒剂商品名最多,其中苯酚对芽胞、病毒无效,复合酚含41%~49%的酚和22%~26%的醋酸,是其中消毒效果最好的,此类消毒剂因其具有特别的药臭味,又具原浆毒,吸入皮肤有至癌性,常用于消毒池和排泄物的消毒,很少用于空室消毒,更不能带鸡带猪消毒。具体消毒时须先把环境冲洗的干干净净,浓度要达到0.5%~1%以上,温度不能低于8℃,消毒效果才好。禁止在碱性环境或同碱性溶液及其它消毒液混合使用。 2.碱类消毒剂: 烧碱、生石灰等,常用2%~3%烧碱加10%~20%石灰乳消毒及刷白畜禽场墙壁、屋顶、地面等,假如配制烧碱溶液时提高温度、加入食盐消毒效果更佳。用烧碱液消毒时应注意防护,消毒畜禽舍地面后6小时~12小时,应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引起畜禽肢蹄、趾足和皮肤损害。生石灰是价廉易得的消毒药,许多养殖场喜用干石灰粉进行消毒,这是错误的。石灰必须在有水份的情况下才会

碘酊消毒剂使用说明

碘酊消毒剂使用说明 产品名称:碘酊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臭。 药理毒理:本品为消毒防腐剂,其作用机制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药代动力学:少量经皮肤吸收,主要从尿排泄,少量从粪便、唾液、汗液和乳汁中排出。 适应症:本品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 用法用量:外用。用棉签蘸取少量碘酊;由中心向外涂擦局部,消毒后再用70%酒精脱碘。 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和皮炎。 注意事项: 1、本品对皮肤、黏膜有强烈刺激性,如作皮肤消毒用,应用70% 酒精脱碘。 2、不宜用于破损皮肤、眼及口腔黏膜的消毒。 3、对碘过敏者禁用。 4、如误服中毒,应立即用淀粉糊或米汤灌胃,及时治疗。 5、涂布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止用药,并将 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6、如果连续使用3~4天无效,应咨询医师。 7、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药物相互作用: 1、不得与碱、生物碱、水合氯醛、酚、硫化硫酸钠、淀粉、鞣酸同 用或接触。 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碘伏消毒液使用说明 产品名称:碘伏消毒液 主要有效成分及其含量:碘,有效碘含量为0.45~0.55%(W/V)。主要性能: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和医院感染常见菌。 使用范围:适用于皮肤消毒,手术部位消毒及手术前刷手消毒, 使用方法: 1. 皮肤消毒、手术部位消毒:用原液涂抹擦拭,作用3~5分钟。 2. 术前刷手:用纯化水稀释2~5倍,浸泡3~5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品为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 2. 碘过敏者慎用。 3. 避光,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1、甲醛:甲醛无论在气态或溶液状态下均能凝固蛋白质、溶解类脂,还能与氨基结合而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具有较强大的广谱杀菌作用,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均有效,消毒方法一是熏蒸消毒,适用于室内、器具的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溶液20毫升加等量水,然后加热使甲醛变为气体熏蒸消毒,温度应不低于15℃相对温度60%-80%,消毒时间为8-10小时,方法二是用2%水溶液,用于地面消毒,用量为每100平方米13毫升。 2、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广谱、高效、穿透力强对消毒物品损害轻微的消毒灭菌剂,常用环氧乙烷消毒浓度为400-800毫克/立方米,常用于大宗皮毛的熏蒸消毒,不足之处是环氧乙烷含量超过3%时易燃、易爆,对人有一定的毒性,一定要小心使用。 3、过氧乙酸:过氧乙酸的消毒作用主要依靠它的强大氧化能力杀灭病原微生物,对各种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等都有很强的杀灭效果,较低的浓度就能有效地抑制细菌、霉菌繁殖。常用消毒剂量是:0.5%水溶液喷洒消毒畜舍、饲槽、车辆等。0.04%-0.2%溶液用于塑料、玻璃、搪瓷和橡胶制品的短时间浸泡消毒,5%溶液每立方米2.5毫升喷雾消毒密闭的试验室、无菌间、仓库等,0.3%溶液每立方空间喷雾需30毫升,带鸡消毒鸡舍。 4、常用的含氯消毒剂 ①漂白粉:主要为次氯酸钙(32%-36%)、氯化钙(29%)、氧化钙(10%-18%)、氢氧化钙(15%)的混合物,通常用CaOCL2代表其分子式,漂白粉溶于水中形成次氯酸,由于氧化作用和抑制细菌的巯基酶起消毒作用,对细菌、病毒、真菌等都有杀灭力。漂白粉含有效氧25%-32%,一般按25%计算,若低于15%不能使用。 ②二氯异氰脲酸钠,广谱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孢子和细菌芽孢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二氯异氰脲酸钠易溶于水,产生次氯酸起消毒作用。 5、酚类消毒剂:酚类消毒以复合酚使用最为广泛,呈酸性反应,具有很浓的来苏味,是新型广谱、中等效力的消毒剂,可杀灭细菌、霉菌和病毒,主要用于畜舍、笼具、场地、车辆消毒,用法用量是喷洒,浓度为0.35%-1%的水溶液,严重污染的环境可以适当加大浓度,增加喷洒次数,由于本品为有机酸,因此,禁止与碱性药物及其它消毒药物混用。 6、烧碱:烧碱能溶解蛋白质,破坏病原体的酶系统和菌体结构,从而起到消毒作用,烧碱的消毒作用主要取决于氢氧离子浓度及溶液的温度,一般使用浓度为2%水溶液,烧碱对机体和用具等有腐蚀作用,使用时要小心。 7、生石灰(氧化钙):生石灰以刚出窑的为上品,氧化钙与水混合时生成氢氧化钙(消石灰),本品对大多数繁殖体型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对炭疽芽孢无效,一般配成100%的石灰乳涂刷厩舍墙壁、畜栏及地面消毒等。

常用消毒液的方法及浓度

常用消毒液的方法及浓度 一、“84”消毒剂: 1.适应范围:用于环境、水、器具、疫源地的消毒。 2.使用方法及浓度: (1)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置入装有含氯消毒剂的溶液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 消毒液浸泡10min以上,对经血液传播病原体和细菌芽胞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 (2)擦拭法:对不能浸泡消毒的大件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所需浓度和作用时间参照浸泡法。 (3)喷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消毒液均匀喷酒。作用30min以上。对经血液传播病原体和结核杆菌等污染物品表面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均匀喷酒,作用60min以上。人员应离开现场。 二、乙醇:属中效消毒剂。 1.适应范围:75%乙醇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 2.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 (1)浸泡法: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10min以上。 (2)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3)注意事项:

a.不能用于外科器械灭菌。 b.保存时应倒入有盖的容器内防止挥发。 c.盛装乙醇的消毒容器应每周更换、清洗、灭菌两次。 d.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作为原料配置消毒剂。 三、碘伏:属中效消毒剂。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定型络合物。碘伏与碘酊相比,刺激性小,稳定性强,无腐蚀性,具有杀菌广谱的特点,持续消毒效果好,毒性低并有一定清洁作用。但其对细菌芽胞、真菌的作用较弱。 1.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粘膜等的消毒。 2.常用消毒方法: (1)外科洗手:子啊流水肥皂洗手后,用0.5%的碘伏液刷手、擦拭个一遍,每遍作用3min。 (2)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用0.25-0.5%的碘伏液局部擦拭两遍,作用共2min。 (3)口腔粘膜消毒:用0.5%的碘伏液漱口或擦拭消毒。 (4)注射部位消毒也可用于市售碘伏棉签(含有效碘0.2%)擦拭作用2-3min。 (5)冲洗法:阴道粘膜及伤口粘膜创面的消毒,用0.2%的碘伏液冲洗后,再用05%碘伏擦拭。 3.注意事项: (1)碘伏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护。

常用消毒液使用方法

. 常用消毒液使用方法 消毒剂名称消毒效力配制方法使用范围注意事项有效时间 戊二醛高效2%戊二醛原液加入 A:0.3%碳酸氢钠 B:0.5%亚硝酸钠浸泡无菌持物钳、胃镜、支气管镜 等医疗器械 灭菌时间10小时 消毒时间30分钟 1.用前加入A型缓冲剂(碳酸氢钠)充分溶解 后调溶液PH值6.0-7.0再加入B型缓冲剂 2.浸泡金属类物品时一定要加0.5%亚硝酸钠 3.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要用灭菌蒸馏水冲洗 4.污染严重或浓度下降时及时更换 每周过滤一次,最长 不超过2周 碘伏中效5%碘伏原液 0.5%碘伏:10ml5%碘伏加 蒸馏水100ml 0.5%用于手术处皮肤,外科手消毒 5%原液用于皮肤消毒 1.典伏稀释后稳定性差、因此宜现用现配 2.避光密闭保存、放阴凉处 3.5%原液碘伏不可用于粘膜消毒于创面消毒 每周更换二次 75%乙醇中效75%乙醇原液75%皮肤脱碘、外科洗手消毒 20-30%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20-35%降温 95%燃烧灭菌、紫外线灯管擦拭1. 稳定性差、易发挥需加盖保存、定期测定 2.有刺激性、不宜用于粘膜与创面消毒 3.易燃、放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 每周更换二次 康威达泡腾片高效500mg\L 1000ml水加康 威达泡腾1片500-1000mg\L用于物体表面、医疗 用品消毒 1000-2000mg\L用于病人血及排泄 物污染 1.稀释后稳定性差、因此宜现用现配 2.对金属有腐蚀作用,织物有漂白作用,故浸 泡后及时冲干净 每日更换 诗洁低效诗洁原液手术前医护人员的洗手消毒 医护人员手预防性消毒和其他部位 消毒1.外科手消毒时应用原液5ml搓洗时间不得少 于3分钟、无菌毛巾擦干后再用原液1-2ml均 匀涂抹双手前臂 2.外用消毒剂、不得内服 3.勿触及眼部(如不慎碰触请用清水冲洗) 4.如先用肥皂洗涤清洁皮肤应冲洗干净后再用 本品消毒 5.如有轻微刺激、应停止使用 每周更换二次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热力消毒和灭菌(湿热)、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戍二醛、甲醛、乙醇等),以及紫外线消毒和电放辐射灭菌。现分述如下: 一、湿热消毒和灭菌 湿热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杀死微生物。湿热杀死微生物的能力比干热强,因为湿热消毒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从而易于被热力所凝固,加速了微生物的死亡。 (一)煮沸消毒 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施,花费不多而效果可靠。缺点是消毒物品被浸湿,而且处理后再污染的可能性增多。 煮沸消毒适用于消毒食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及玻璃制品等。当水温达到100℃时细菌繁殖体几乎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细菌芽胞抗热能力较强,有些芽胞煮沸数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因此煮沸消毒一般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

1.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 2.煮沸过程中不要加入新的消毒物品; 3.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 4.碗盘等不透水物品应垂直放置,以利对流; 5.消费物品不应放置过多,一般不应超过容器高的四分之三; 6.消毒导热不良的物品时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二)压力蒸汽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灭杀所有微生物。穿透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凝结时释放出的潜热和凝聚收缩后产生的负压加速了蒸气对物品的穿透,使物品的深部也能很快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 压力蒸汽灭菌的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总时间包括: 1.热力穿透时间;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的一半)。其中热力穿透时间是指灭菌柜内达到灭菌温度至消毒物品中心部位亦达到灭菌温度所需时间,该时间长短取决于消毒物品的性质、包装大小、安放情

这个关于碘伏的冷知识,80%的护士不知道!

这个关于碘伏的冷知识,80%的护士不知道! 案例来源 在一次静疗知识培训过程中,对输液接头消毒时消毒液的选择上,2016INS认为可接受的消毒试剂包括 70%异丙醇,碘伏(即聚维酮-碘),或洗必泰含量> 0.5%的酒精溶液。 从字面上看这里所指的碘伏即为聚维酮碘,也就是说这两种消毒剂是一样的。实际上,在培训过程中,发现临床上有好大一部分护士也是这样认为的。那么实际上碘伏是不是就是聚维酮碘呢?两者的关系与区别是什么呢? 一、认识碘伏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溶剂形成的不定型的络合物,其实质上是一种含碘表面活性剂。碘伏是碘元素与载体以络合或包结的形式借助氢键和其他引力作用形成的分子大小不确定的络合物。 二、碘伏的载体

大体可分成三类: 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壬基酚聚氧乙烯醚(POP)、烷基酚聚乙烯脂肪醇醚(NP-I)、聚乙二醇(PEG)、聚乙稀醇(PVA)等。市场上大多数碘伏制剂载体通常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二甲基卞胺碘。 3、阴离子表面活性碘:如烷基磺酸盐络合碘。 三、认识聚维酮碘 以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的碘伏,法定名称为聚维酮碘,是唯一被中国药典收载的碘伏品种。由此可见,聚维酮碘只是碘伏类消毒剂中的一个品种,所以不能认为碘伏就是聚维酮碘。 四、碘伏使用的注意事项 1、碘伏溶液遇红汞易生成具有毒性的碘化汞沉淀;

2、遇苯酚易生成三碘化酚;对大面积(超过20%)皮肤损伤的病人慎用,以免发生碘的过量吸收; 3、需做甲状腺机能试验的患者,不能应用本品,否则会影响患者试验结果。 4、有机物严重影响碘伏消毒能力,杀菌能力随有机物的增加而下降,所以,在使用碘伏消毒时必须做好消毒前清洁。 5、碘伏对二价金属有腐蚀性,不应作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在使用藻酸盐敷料进行伤口换药时,一定要使用无菌注射用水,把伤口的含碘消毒剂冲洗后再使用藻酸盐敷料。 五、开瓶后的聚维酮碘使用期限 1、王芳、卢赞梅、刘彦慧等的研究皮肤消毒剂碘伏开启后的有效使用期限研究认为在标准范围内,碘伏皮肤消毒剂原装塑料瓶开启后可以连续使用10天。 2、赵丽霞、王家平、杨乐等的研究聚维酮碘消毒液开瓶后持续杀菌效果观察中认为聚维酮碘消毒剂原液开启后可在2周内保持完全杀灭细菌繁殖体的效果不变。

碘酒与碘伏

碘酒和碘伏的区别 碘酒和碘伏都可以用于常规的皮肤消毒,现在医学上消毒用的碘剂为2%-3%的碘酊和0.5%的碘伏两种,但是碘酊可烧灼粘膜,所以不可以消毒粘膜,只能用作皮肤消毒,而且需要用75%的酒精脱碘,不能用于破溃皮肤,而碘伏因为对皮肤粘膜都没有刺激性,所以使用后不用脱碘,现在临床应用广泛。都可以用来皮肤消毒,但碘酊不能用在黏膜及破损的皮肤,且用后必须脱碘,如果是家常备用,选用碘伏比较安全。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碘酒可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等,可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肤病。烧伤、冻伤、刀伤、擦伤、挫伤等一般外伤,用碘伏消毒效果很好,而普通消毒使用碘酒好。由于与碘酒、酒精相比,碘伏引起的刺激疼痛较轻微,易于被病人接受,而且用途广泛、效果确切,基本上替代了酒精、红汞、碘酒、紫药水等皮肤粘膜消毒剂。此外,低浓度碘伏是淡棕色溶液,不易污染衣物。 3%普鲁卡因溶液100毫升配成),每次0.5~2毫升,隔6日一次,一般以1 0次为一疗程。用于甲状腺危象、甲亢术前准备,口服:复方碘溶液每次0.1~0. 5毫升,每日0.3~0.8毫升,以水稀释后服用。疗程最长不超过2周。 碘伏的作用与用法: 本品是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碘的复合物,其中有80%-90%的结合碘可解聚成游离碘而发挥杀菌效力,为广谱的强力杀菌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霉菌孢子、芽胞、原虫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在15ppm的浓度下,1min能杀死各种细菌的繁殖体,杀死真菌需1.5h,对芽孢则需更长时间;在150ppm的浓度下,10min即能破坏乙肝表面抗原。 本品对皮肤刺激性小,毒性低,作用持久。使用安全、简便。对组织基本无刺激性。不受血液、血浆、脓液、肥皂等影响而降低疗效,涂布于皮肤或污染衣服后,不用酒精脱碘。 用于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肌注静注前之皮肤消毒、烧烫伤及擦伤伤口的消毒和粘膜感染、术后伤口感染、皮肤感染及褥疮的治疗,也可用于金属医疗器械、餐具的消毒。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外用:冲洗用0.1%溶液;治疗炎症或溃疡用5%~10%软膏或栓剂;餐食具消毒用0.05%溶液浸泡5分钟。 皮肤消毒:用溶液剂作涂擦或冲洗,浓度为5%;冲洗脓腔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0. 3%-1%。 粘膜感染,口腔感染用稀释成0.1%的溶液含漱;阴道粘膜感染用稀释至0.5%的溶液冲洗。 不锈钢或镀铬医疗器械消毒:用1%的溶液浸泡30min。

消毒剂常见的几种分类

消毒剂常见的几种分类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消毒剂常见的几种分类 常用的消毒剂按成分分类主要有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按消毒效果分类有3种: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当今社会提倡无毒环保,环凯推出了高效环保消毒剂。下面对几种常见消毒剂进行介绍。 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次氯 酸钙、氯化磷酸三钠)、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铵T等)。 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 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放出原子氧将细胞内的含巯基的酶氧化起到杀菌作用。国外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二氧化氯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可产生“三 致作用”的有机氯化物或其它有毒类物质。但由于二氧化氯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应避免在高浓度时(>500ppm)使用。当使用浓度低于500ppm时,其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

消毒剂使用指南

消毒剂使用指南 2020年2月 1 醇类消毒剂 (1) 1.1 有效成分 (1) 1.2 应用范围 (1) 1.3 使用方法 (1) 1.4 注意事项 (1) 2 含氯消毒剂 (1) 2.1 有效成分 (1) 2.2 应用范围 (2) 2.3 使用方法 (2) 2.4 注意事项 (2) 3 二氧化氯消毒剂 (2) 3.1 有效成分 (2) 3.2 应用范围 (3) 3.3 使用方法 (3) 3.4 注意事项 (3) 4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3) 4.1 有效成分 (3) 4.2 应用范围 (3) 4.3 使用方法 (4)

4.4 注意事项 (4) 5 含碘消毒剂 (4) 5.1 有效成分 (4) 5.2 应用范围 (5) 5.3 使用方法 (5) 5.4 注意事项 (5) 6 含溴消毒剂 (5) 6.1 有效成分 (6) 6.2 应用范围 (6) 6.3 使用方法 (6) 6.4 注意事项 (6) 7 酚类消毒剂 (6) 7.1 有效成分 (7) 7.2 应用范围 (7) 7.3 使用方法 (7) 7.4 注意事项 (7) 8 季铵盐类消毒剂 (7) 8.1 有效成分 (7) 8.2 应用范围 (7) 8.3 使用方法 (7) 8.4 注意事项 (8) 9 参考文献 (8)

1 醇类消毒剂 1.1 有效成分 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可依据产品说明书。 1.2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1.3 使用方法 卫生手消毒: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min。 外科手消毒:擦拭2遍,作用3min。 皮肤消毒: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min。 较小物体表面消毒: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1.4 注意事项 如单一使用乙醇进行手消毒,建议消毒后使用护手霜。 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易燃,远离火源。 对酒精过敏者慎用。 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 不宜用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不可用于空气消毒。 2 含氯消毒剂 2.1 有效成分

碘伏类消毒剂研究现状与应用

碘伏类消毒剂研究现状与应用 什么是碘伏?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结合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它克服了碘酊使用浓度高、刺激性强、对皮肤有灼伤作用,不稳定易挥发、易黄染,用后需用乙醇脱色、使用范围窄等不足,同时又保留了杀菌谱广、杀菌迅速,在一定浓度下对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病毒都能杀灭的优点。 碘伏的杀菌作用 碘伏是一类速效、广谱、无毒、刺激小的消毒剂,能杀灭: 细菌繁殖体 细菌芽孢 病毒 分枝杆菌 原虫 真菌等病原体 碘伏的消毒杀菌机理 碘伏中的碘以络合物或复合物形式位于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胶束中心而被运载,在水中逐渐解聚溶解,释放出游离碘来杀菌,由于碘在表面活性剂中缓慢释放,因此杀菌作用持久,刺激性低,着色作用消失,克服了碘酊易升华、黄染、有刺激的缺点。 碘伏通过释放出游离碘,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菌体的蛋白质和酶受到破坏,微生物因代谢机能发生障碍而死亡 碘伏的载体 碘伏的载体不同,相应产品的性质和功效差异很大。常用的载体有四类: ①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代表的高分子聚合物; ②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氯化二癸基甲基丙二醇基烃铵; 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④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氧化胺, 事实证明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体最好 碘伏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 1. 有机物 有机物严重影响碘伏消毒能力,杀菌能力随有机物的增加而下降,所以,如果将常规碘伏用于对不良环境的消毒,成本昂贵。 2. 温度 碘伏的杀菌效果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在低温下也同样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3. 酸碱度 碘伏的杀菌效果受pH值的影响也较小。一般认为在中性或酸性环境下,杀菌作用增强。碘伏消毒剂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代表产品聚维酮碘(PVP一I),是以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价格昂贵稳定性差,但比碘酊溶液更好 杂质碘约占30%; 通过释放游离碘杀菌; 载体无杀菌功能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流程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与使用规定 第一条全院的消毒剂由药剂科统一购买、贮存、供给。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消毒药械的购置、查验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卫生许可证等;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第二条药剂科购买消毒剂,应选用卫生部批准的消毒剂,产品标签上注有“(年号)卫消准字(省号序号)”,产品说明书中注明该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并有详细可行的使用说明,注明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注意事项等。还应有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名、厂址。 第三条药剂科对于购进的消毒剂应统一保管,一般应将消毒剂保存在阴凉处,离地20-25cm;离墙5cm;离天花板50cm。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不宜一次购入量大,防止贮存较久失效。 第四条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对于能够采用热力消毒灭菌物品尽量不用化学消毒剂。选用化学消毒剂谱、高效、低毒、安全、货源广为依据。化学消毒剂按功能强弱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三类。 2、高效消毒剂用于需要灭菌或高水平消毒物品。目前我院使用的高效消毒剂有2%戊二醛(碱性)、过氧乙酸。 3、中效消毒剂主要应用于水体和疫源地消毒、皮肤和粘膜消毒(碘、醇)及医院的常规消毒。目前我院使用的中效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0.5%碘伏、75%酒精、安尔碘。 4、低效消毒剂主要应用于皮肤、粘膜和外环境的消毒。 5、使用消毒剂的临床科室,医院相关规定要求,核查消毒剂的剂量和浓度,使用时应标明使用期限。 第五条常用消毒剂使用规定 (一)戊二醛 1、适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2、使用方法 (1)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消毒与灭菌?将洗净、干燥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放入2%的碱性戊二醛溶液中完全浸没,并应去除器械表面的气泡,容器加盖,温度20℃~25℃,消毒作用到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灭菌作用10h。无菌方式取出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等擦干后使用。 (2)用于内镜的消毒或灭菌应遵循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3、注意事项 (1)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在消毒前应彻底清洗、干燥。新启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再用清洁剂清洗去除油脂,干燥后及时消毒或灭菌。 (2)戊二醛对人有毒性,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干净,必要时就医。 (3)戊二醛不应用于物体表面的擦拭或喷雾消毒、室内空气消毒、手和皮肤黏膜的消毒。 (4)强化酸性戊二醛使用前应先加入pH调节剂(碳酸氢钠),再加防锈剂(亚硝酸钠)充分混匀。 (5)用于浸泡灭菌的容器,应洁净、密闭,使用前应先经灭菌处理。 (6)在20℃~25℃温度条件下,加入pH调节剂和亚硝酸钠后的戊二醛溶液连续使用时间应≤14d。 (7)应确保使用中戊二醛浓度符合产品使用说明的要求。戊二醛应密封,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保存。 (二)过氧乙酸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室内空气等的消毒。专用机械消毒设备适用于内镜的灭菌。

各类消毒剂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各类消毒剂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目录 序言 (1) 关于化学消毒剂 (2) 常见化学消毒剂及其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4) 1.醇类消毒剂 (5)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6) 2.84消毒液 (8)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9) 3.过氧乙酸 (11)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3) 4.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15) 5.含碘消毒剂 (17) 6.醛类消毒剂 (19) 7.酚类消毒剂 (20) 8.环氧乙烷 (22)

序言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但是它依然可防可控。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戴口罩、勤洗手,给自己居住、生活的环境消消毒,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当包膜被消毒剂破坏后,RNA也非常容易被降解,从而使病毒失活。由于有这个包膜,冠状病毒对化学消毒剂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 针对近期公众对消毒剂使用需求的急剧上升,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各类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于化学消毒剂

化学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常用的消毒剂产品按照成分可分为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消毒剂本身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品,必须严格按照说明选用。消毒剂不是浓度越高越好,过度使用会带来其他风险。如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轻易地将微生物杀灭,常用于衣物、地面、墙壁、房屋空间等的消毒,但使用浓度过高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同时,长期大量使用同一种消毒剂、灭菌剂,会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灭菌效果大大降低。为避免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可以轮换使用不同消毒剂。部分消毒剂一定程度可以在功能上相互替代,但各类消毒剂消毒原理不同,使用和禁忌事项也各不相同,必须慎重选用,才能做到安全消毒、有效消毒、绿色消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