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第五章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第一节概述

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利的斗争日益高涨,发生了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用近代文化启迪人们的理性和智慧,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批判,勾划出一幅“理性王国”的未来图画,为法国大革命和各国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一、启蒙运动与启蒙主义

1.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革命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

它比文艺复兴具有更强的政治革命性质,是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制造舆论;

启蒙运动中形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称为启蒙主义。

狄德罗说:宗教迷信和专制制度是“拴在人类脖子上的两大绳索。”启蒙主义的矛头主要是对准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的。

2.启蒙主义是以唯物论反对唯心论,批判上帝创造一切和君权神授的思想;

以自然神论和无神论反对教会的神权统治;

以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封建专制和贵族特权;

狄德罗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孟德斯鸠说:“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把理性作为评判一切事物的唯一标准;相信未来是具有“永恒真理”和“永恒正义”的“理性王国”。

二、启蒙文学

18世纪启蒙文学特征:

①强烈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教育性和战斗性

启蒙文学家往往同时是启蒙思想家和活动家,他们把文学创作视为反封建和宣传启蒙思想的武器,在理论上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

②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文学,具有平民性

以第三等级为主人公,把他们作为表现和歌颂的对象。如费加罗、鲁滨逊、

维特等,反映了启蒙文学的民主性和进步性

③在理论上主张要真实、要自然,具有现实性和哲理性: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渐成主流,且批判成分日益增强,直接影响到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启蒙文学注重表达哲理,不重文学性,有较强的功利色彩

④创造了多种新的文学形式,形式通俗为便于宣传启蒙思想,启蒙文学中出现了多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游记体讽刺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

第一,鲜明的倾向性;

第二,强烈的现实性;

第三,深刻的批判性;

第四,人物形象的平民化;

第五,形式的通俗化;

第六,明确的教诲性;

第七,明显的功利性。

哲理小说的创作:

法国启蒙作家、思想家伏尔泰创立的一种小说形式,继承了拉伯雷的讽刺幽默传统,吸收了英国18世纪小说家斯威夫特的手法,将辛辣的讽刺、轻松的诙谐与嬉笑怒骂结合在一起,具有犀利的批判性和战斗精神。

三、英国文学

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王权复辟,建立起君主立宪政权。英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英国的启蒙文学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1)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18世纪是欧洲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英国作家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笛福、斯威夫特、理查生、菲尔丁等人以航海小说、流浪幻想小说、家庭生活小说和社会生活小说等多种题材与样式,广泛描写了英国的社会生活和人在社会中的处境与命运,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笛福和他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

丹尼尔·笛福Defoe, Daniel(1660—1731)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他的

《鲁滨逊飘流记》(1719)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因此被称为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还著有《摩尔·弗兰德斯》、《罗克莎那(查娜)》、《杰克上校》等长篇。

《鲁滨孙漂流记》、《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罗克查娜》、《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真正的资产者”(恩格斯语)的典型。《鲁滨逊漂流记》以当时流行的个人游记传说的方式写成,它之取得第一部英国小说的地位,靠的是它的主题,而不是它的技巧。

《鲁滨逊漂流记》是用第一人称手法和主人公回忆录的形式写的长篇小说,根据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青年时期、荒岛生活、回国以后。

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小说以当时苏格兰水手赛尔克的真实经历为原型。写鲁滨逊被困荒岛28年,不畏困难,自己动手,狩猎开荒,最终生存并获救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不屈不挠的资产阶级冒险家、开拓者的形象。此形象带有一定程度的殖民主义色彩。鲁滨孙这一形象真实地概括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本质的特征:向往、开辟新的生活天地,坚信自己的力量,又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和坚韧不拔开拓精神:行动的哲学:永不放弃在鲁滨逊身上还体现了资产阶级推行的海外扩张的殖民政策以及强烈的占有欲望和私有观念。

殖民者:殖民武器:圣经+火药

殖民者言行:领地、回访

鲁滨逊形象的意义:小说通过对鲁滨逊形象的塑造,也是对人的智慧和力量的歌颂、是对人的创造性劳动的歌颂,体现了欧洲文学中的人本主义传统;同时,在人物的身上又反映出浓厚的基督教意识,体现着欧洲文学中的希伯来传统。因此,鲁滨逊形象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中产生的艺术形象

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斯威夫特(1667—1745)爱尔兰人。是英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杰出的讽刺作家,也是一位积极的政治活动家。斯威夫特的思想倾向与笛福有所不同,他没有象笛福那样维护“光荣革命”的成果,当资本主义制度还处在早期上升时期,就看出了它的弊病,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予以揭露和讽刺,其代表作是《格列佛

游记》。

《格列佛游记》(1726)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航海为线索,以幻想旅行记的方式讽喻英国现实。小说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黑暗和腐败,抨击了英国政府的内外政策,表达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但在后半部分悲观主义思想比较严重。

小说最大的艺术特点是高度的讽刺。把艺术虚构与现实讽刺巧妙地结合起来,虽然情节和形象是虚构的,但又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他的夸张、变形的讽刺和现代“黑色幽默”小说有共同之处。《格列佛游记》常常把讽刺的对象夸张变形到残酷甚至荒诞的地步,与现代“黑色幽默”小说有相通之处。

理查逊(理查生)

理查逊(1689—1761)著有长篇书信体小说《帕美拉》(1740—1741)和《克拉丽莎》(1747—1748)。小说以少女和家庭生活为题材,写家庭生活中爱情、婚姻问题,注意分析人物的感情和心理,结构上突破了流浪汉小说的线型方式,集中描写一个事件,为英国小说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帕米拉》,英国感伤主义小说。

菲尔丁(1707—1754)Henry Fielding

菲尔丁,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早期曾写过戏剧,共著有4部长篇小说。菲尔丁溶合了笛福流浪汉结构和理查生以家庭生活事件结构小说的特点,既写社会生活,亦写家庭冲突,使欧洲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结构更成熟,视角更开阔。

《汤姆琼斯》(1749)是菲尔丁的代表作。描写私生子汤姆因爱上乡绅威斯特恩的女儿苏菲遭到女方家长反对,愤而出走伦敦的经历见闻。通过汤姆在乡下、路上、伦敦三地的经历,广泛描写了当时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画面。小说结构匀称,内容丰富。

菲尔丁对欧洲长篇小说发展的贡献

文艺复兴后,欧洲出现了现实主义小说。最早是薄伽丘的《十日谈》,其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结合并发展了流浪汉小说和骑士传奇的结构形式,将小说的容量大大拓展到全面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

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1719)开创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的最初模式,写航海冒险故事,但基本上属于流浪汉小说结构形式。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1726)同样属于流浪汉小说结构的作品。

理查生的创作将欧洲现实主义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他的小说以家庭生活为内容,注重分析人物的感情和心理,结构上突破了流浪汉小说的传统手法,集中描写一个完整的事件。

菲尔丁则在继承理查生特点的基础上又将小说艺术推进了一步。他的小说综合了流浪汉小说结构灵活的长处,又吸收了理查生家庭小说集中描写事件的方法,将二者结合得天衣无缝。

并敢于对社会道德、宗教、法律等进行尖锐的批评。为长篇小说的进一步发展做了准备。

感伤主义文学--前浪漫主义

18世纪中叶,英国农村自耕农日益破产、城市贫富反差加大,在此背景下产生了感伤主义文学。基调是感伤,忧郁。因劳伦斯·斯泰恩的《感伤的旅行》而得名。劳伦斯·斯泰恩是小说方面的代表作家,“墓园诗派”是英国感伤主义在诗歌领域的代表,得名于格雷的《墓园挽歌》(《墓园哀歌》),墓园诗派更为消沉,代表作家还有汤姆、扬格等。

感伤主义既是启蒙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矛盾的反映。作家们把现实矛盾看成是理性社会的罪恶,对其采取否定的态度。在艺术上重视感情的力量,注重描写平民形象,创造了一些新的小说形式。

四、法国文学

18世纪的法国是革命的时代,封建王权急剧衰落,封建势力同第三等级的矛盾特别尖锐。古典主义文学成为歌功颂德的工具,启蒙文学却最富战斗精神。

法国启蒙文学的特点

1、法国启蒙文学作为整个启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表现出强烈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在欧洲启蒙文学中最富有革命性和战斗性。

2、法国启蒙作家都是多才多艺、有多方面成就的人物。

3、法国启蒙文学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温和,以孟德斯鸠和伏尔泰为代表,后期激进,以狄德罗和卢梭为代表。

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

孟德斯鸠(Montesquieu 1689—1755)是法国第一个启蒙作家。他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波斯人信札》是孟德斯鸠的代表作品。假托两个波斯贵族青年到法国游历及对法国社会的观察,揭露和鞭挞了法国封建朝廷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种种弊端,嘲讽了教会的禁欲主义和频繁的宗教战争,是法国启蒙文学的第一部哲理小说,不但思想内容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它的清新明快的散文风格对法国文学也有深远影响。

哲理小说奠基人

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伏尔泰

伏尔泰(V oltaire ,1694—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一个有着多方面成就的人物,他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悲剧和哲理小说伏尔泰倡导文艺为社会改良服务,开创新型的“哲理小说”形式,宣扬启蒙思想。曾改编中国古代戏剧《赵氏孤儿》为《中国孤儿》,在法国上演后引起巨大反响。

《老实人》

《老实人》是其哲理小说的代表作,全名为《老实人又名乐观主义》。作品通过老实人的种种意外遭遇,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和漫画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法国社会中流行的盲目乐观思想的批判。

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派

狄德罗(1713—1784)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唯物主义哲学家、现实主义美学家和作家,《百科全书》的主编。

代表作:哲理小说《修女》、《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拉摩的侄儿》百科全书派

狄德罗和其他法国启蒙思想家用三十年的时间主编了《百科全书》,意在“改变人们普遍的思想方式”,传播唯物主义哲学精神,影响深远。由于这部书的编纂,唯物主义成为法国一代青年的信条。百科全书派也称为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的代名词。

狄德罗的正剧

正剧:狄德罗提出要创作正剧,即市民悲剧,是介于悲剧与喜剧之间的一种

喜剧,以第三等级为主人公,反映第三等级生活和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启蒙思想。狄德罗自己也身体力行的创作正剧《私生子》、《一家之长》等。但是其创作实验并不成功,远没有其正剧理论影响深远。

《拉摩的侄儿》

《拉摩的侄儿》是其代表作。小说以对话的形式写成,塑造了一个集“高傲与卑鄙、才智与愚蠢”于一体的著名典型。

通过这个寡廉鲜耻的资产阶级无行文人形象的塑造,以辩证的方法挖掘和表现了主人公性格的矛盾,揭示了造成主人公畸形性格的社会原因,从而批判了社会罪恶。

“我在上帝面前也是如此”

博马舍

博马舍(1762--1799)18 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戏剧作家。

代表作:费加罗三部曲(《塞维乐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等)

喜剧《费加罗的婚礼》的上演其“后果将同破坏巴士底狱一样严重”。

《费加罗的婚礼》

阿勒马蔚华伯爵、夫人;费加罗与新娘;第三等级的胜利

博马舍的戏剧把古典主义的简练和莎士比亚戏剧的丰富生动有机结合在一起,语言通俗幽默,场面有歌有舞,妙趣横生。

比伏尔泰用古典主义的形式去写启蒙主义的内容的戏剧有重大的进步

五、德国文学

18世纪德国的现实

德国17世纪进行了30年战争后,一直分裂为300多个小公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兴起后,德国思想家们也张起革命大旗,但国家的现状使他们只能通过建立统一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统一。这就造成了德国18世纪特有的经济落后而文化发达的不平衡现象。德国启蒙文学运动的高潮是“狂飚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全德的文学革命运动,以科林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得名。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继续和发展。特点是反

封建,反专制,追求自由,崇尚天才,主张民族文学和回归民间文学传统。它带有个人主义的自发性质,未能引向政治斗争。但有力的促进了德国文学的发展。其理论家是赫尔德尔,青年时期的歌德和席勒是这一运动的旗手。

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1729—1781)

莱辛是德国民族文学和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戏剧创作和文学批评。他的美学理论和戏剧实践为德国启蒙戏剧开创了广阔的道路。主要作品有论著《拉奥孔》(1766),《汉堡剧评》(1767—1769),戏剧《爱米丽亚·迦洛蒂》(1722)等。

席勒(1759年-1805年)

席勒是和歌德齐名的德国启蒙文学家。席勒青年时期在狂飙突进精神的影响下,写出了成名作《强盗》和《阴谋与爱情》,确立了他的反对封建制度、争取自由和唤起民族觉醒的创作道路。

席勒

《强盗》(1780)是席勒的成名作。主要描写贵族青年卡尔与家庭决裂,投身绿林,幻想杀富济贫改造社会的故事,强烈地显示了反封建暴政的主题。

《阴谋与爱情》(1783)是席勒全部创作中最富于现实主义和艺术魅力的一部市民悲剧。被恩格斯赞誉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剧本围绕宰相之子菲迪南与音乐师女儿露伊斯的爱情悲剧而展开情节,集中体现了18世纪德国市民阶级和封建贵族阶级的尖锐、深刻的矛盾,歌颂了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大胆追求个性自由和纯洁爱情的青年一代,同时也暴露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第二节卢梭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生平:

卢梭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世。卢梭10岁时,父亲被逐放,离开日内瓦,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儿子。1728年卢梭16岁时,只身离开日内瓦。卢梭长年做临时工,他默默无

闻,到处谋生,漂泊四方。他有过几起罗曼趣事,其中包括与泰雷兹·勒瓦瑟的风流韵事,他俩有5个孩子,他把所有这五个孩子都送进了一家育婴堂(他最终到了56岁时才与勒瓦瑟结婚)。

1750年,卢梭在30岁时一举成名。第戎科学院开展了一次有奖征文活动,题目是《论科学与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卢梭的论文论证了科学和艺术进展的最后结果无益于人类,获得头等奖,使他顿时成为一代名人。随后他又写出了许多其它著作,其中包括《论不平等的起源》(1755),《埃罗伊兹的故事》(1761),《爱弥尔》(1762),《社会契约论》(1762)和《忏悔录》,所有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声望。此外卢梭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写了两部歌剧:《爱情之歌》和《村里的预言家》。

虽然起初法国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作家有几位是卢梭的朋友,其中包括德·尼·狄德罗和让·达朗贝尔,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开始与其他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卢梭反对伏尔泰在日内瓦建立一家剧院的计划,指出剧院是所伤风败俗的学校,结果他同伏尔泰反目,成了终生的仇敌。此外卢梭基本上属于情感主义,与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成员的理性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1762年起,卢梭由于写政论文章,与当局发生了严重的纠纷。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基本上是在悲惨痛苦中度过的,1778年他在法国埃及迈农维尔去世。

二、创作:

卢梭(1712--1778)是“百科全书派”中最激进的民主派思想家和抒情叙事的散文大家。理论著作:《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契约论》;文学代表作:《新爱洛绮丝》、《爱弥尔》、《忏悔录》

《爱弥儿》:

在《爱弥儿》中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爱弥儿》是法国第一部教育小说。不必用襁褓包裹幼儿,因其妨碍自由活动。要离开城市,居于乡村,接近自然。学生要学一门手艺,以自食其力。要信自然神教,而不信天主教。

1782年出版的自传《忏悔录》(Confession)是最早最有影响的自我暴露作品之一,书中毫不掩饰个人丑行,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国的作家郁达夫就深受卢

梭自我暴露风格的影响。

三、《新爱洛绮丝》:

卢梭的代表作《新爱洛绮丝》(1761),是一部具有强烈反封建精神的书信体感伤小说。平民知识分子圣·普乐在贵族家庭担任教师,与他的学生、贵族小姐朱丽发生恋情,受到其父的反对,酿成悲剧。作者通过这一对青年的恋爱悲剧对封建等级制度、以门当户对的阶级偏见为基础的封建婚姻进行有力批判。美丽的自然风光描写;细腻的爱情描写,对浪漫主义的影响。

四、卢梭的创作特点:

歌颂自我;崇尚感情;热爱自然。“浪漫主义运动之父”。歌德说:“卢梭开始了一个新时代。”

第三节歌德

歌德,全名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歌德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一、生平:

歌德,德国诗人、剧作家、自然科学家和思想家。歌德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市民家庭。父亲是法学博士,曾任皇家参议,母亲是市长女儿,精明活泼,善讲故事。

在歌德的心目中,父亲是严厉的,严肃的。歌德的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那种温柔体贴的母爱安抚、保护、激励着歌德,促使他愉快地、始终如一地对学习怀有浓厚的兴趣,并竭力培养歌德掌握对于文学的正确理解能力。

歌德小时候,母亲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膝头,讲述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给他听。母亲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语汇也十分丰富。歌德常常听得如醉如痴。也许正是继承了母亲的这种才能,歌德在自己的朋友中间,总是以知晓各种趣味横生的笑话而著名。歌德成年以后,母亲仍是他与之共同探讨创作的伙伴。同时,母亲还起着激发他创作热情的作用。对于儿子的作品,母亲是凡有必读,并总能给

予恰如其分的评论。歌德深有感触地说:“从父亲那里,我得到一付强壮的体魄和做一个正直人的人生观,从母亲那儿,则继承了她乐观的性格和对于语言的表达能力。”

歌德1765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770年进入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学习法律,次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771年在法兰克福任律师。1772至1775年之间,写出了大量的作品。有历史剧,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长诗《普罗米修斯》,诗剧《浮士德》初稿等。这些作品表现作者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反抗。其中《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使作者名声大噪,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

1775年,歌德积极进行地质学、矿物学、人体解剖学、植物学的研究,撰写出多种关于自然科学的著作。从1794年起,歌德同席勒交往,密切合作,促进了德国古典文学的繁荣。两人合写《赠辞》,讥笑了当时文坛的市侩作风。随后竞赛似地创作叙事谣曲,写出了《掘宝者》、《神和舞妓》等一批优美歌谣。

歌德晚年过着隐居生活,孜孜不倦地进行创作。在生命最后几年里,终于完成历时数十年之久的两部名著:《浮士德》和《威廉·迈斯特》。

二、创作: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于1774年,据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1774年2月初到3月份的四个星期之内,歌德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充满着一个处在德国“狂飙突进”时代的青年人的爱和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腐朽社会的控诉。书中的维特是一个能诗善画、纯洁多情、热爱自然的青年。他来到了一个僻静的乡村,完全沉浸于大自然的生命中,就像一只蝴蝶,在香海里遨游。与小孩儿和平民的接触,更使他和悦天真。不久他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一位年轻活泼的姑娘绿蒂,对她一见倾心。可是绿蒂已经订了婚,不能把爱情献给维特。7月,绿蒂的未婚夫回来了,维特终于从甜梦中惊醒,他想就此离开;于是,维特自己哄自己,徘徊流连不忍离去。但是,他以前纯真的天趣,已不复存在了;心胸里开始矛盾了,情感与理智开始冲突了。他认识到自己矛盾的现状,却没有力量超脱,他已经想到了自杀……。

作者在这里描绘了一个叛逆者的挣脱时代的一切束缚的必然的生活感情。青年维特追求美好的理想,要求个性解放,幻想纯洁的爱情。但是在鄙俗的社会里

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处处受到压抑和侮辱。最终自杀。维特是18世纪德国新兴市民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进步的知识分子由此受到了鼓舞,因为书中描写的就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后,歌德成为全世界称赞的文学家。

《普罗米修斯》(1773-74)

《哀格蒙特》(1775-1787):悲剧

《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1775-1789)

《塔索》(1789)

《威廉·麦斯特》:德国的教育小说

《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1796)德国教育小说

《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832)

《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

《亲和力》(1809)

《诗与真》(1811-1814)诗体自传

《浮士德》第二部(1832)

三、《浮士德》

1.题材来源:乔治·浮士德的民间传说。那时,德国就出版了名为《约翰·浮士德的一生》的故事书,讲述了浮士德与魔鬼订约,漫游世界,享尽各种人间欢乐,最后惨死于魔鬼之手的故事。文艺复兴以来,不断有人利用这一传说来进行创作。英国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家马洛写过《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18 世纪德国作家莱辛、克林格尔也都写过有关浮士德的作品。在德国还演出过由浮士德故事改编而成的木偶戏和其他戏剧

2.创作过程:

《浮士德》创作历时60年,贯串歌德的整个创作活动。歌德少时即看过有关浮士德的木偶戏和故事书,上大学时,就萌生了创作《浮士德》的想法。 1773 年,他开始了构思; 1775 年,写作了一些片断,后因魏玛之行而中断。从意大利回国后歌德促和鼓励下,《浮士德》第一部于 1806 年完成。而席勒已于一年前逝世。此后,歌德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来酝酿和构思第二部,并从 1825 年起集中精力写作,到 1831 年,即歌德逝世的前一年,第二部终告完成。《浮士德》

的创作历时六十年之久,其间,世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歌德自己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这一切,都反映在这部跨时代的巨著之中。对于时代和歌德本人来说,这都是一部具有总结意义的作品。

3.情节:

《浮士德》,花了六十年时间.《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在广阔的天庭,上帝正在召见群臣,仙官侍立左右。三仙长出位,以宇宙的浩瀚,变化的无穷景象,颂扬上帝造化万物的丰功伟绩。恶魔靡非斯特和往常一样来到这里,口中无一句称颂的话,反而大发一通议论,说什么世界是一片苦海,而且永远不会变;人只能终身受苦,像虫鱼一样,任何追求都不可能有什么成就。上帝问起浮士德的情况。靡非斯特说他正处在绝望之中。因为他欲望无究,他想上天揽明月,下地享尽人世欢娱,到头来,什么也不能使他满足。

上帝坚信浮士德这样的人类的代表,在追求中难免有的失误,但在理性和智慧的引导下,最终会找到有为的道路。靡非斯特不同意上帝的看法,他自信能将浮士德引向邪路,让他堕落,并为这事他提出敢同上帝打赌。上帝一口答应了并将浮士德交给他。靡非斯特兴冲冲地从天官下到凡尘,一心想到要把浮士德引向堕落。

在一个中世纪的书斋里,室内阴暗、沉闷,年过50开外的浮士德坐卧不宁,烦闷已极。他想到大半辈子自己埋头在故纸堆中,与世隔绝,到头来却一事无成,既不能救世济民,又不见半点聪明。他渴望投身宇宙,承担起世上的一切苦乐。但是,他几次努力都没成功,失望已极之时,他想到了死。他激动地倒出一杯毒酒,将它举到唇边,准备作最后一次痛饮……突然,教堂响起复活节的钟声。这钟声猛地唤起浮士德对童年生活的记忆,对人生的向往,因而断了自杀的念头。春天来了,快乐的人群涌向效外。浮士德也混杂在人群中。人们尽情领略着春天的美景。浮士德特别兴奋,郊野的一切都使他无限欢欣。农民们向浮士德敬酒,酬谢他在瘟疫中搭救他们。浮士德面对群众对自己的热忱褒奖,十分渐愧。他反省自己,何曾医好过病人?炼的那种金丹只不过的是骗人。夕阳西下,良辰将尽。浮士德恨自己没有腾飞的翅膀,飞去把太阳追赶。他感觉有两种意念在内心

中搏斗:一个要执拗地守着尘世,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另一个要猛烈地离开凡尘,向一个崇高的境界飞驰。靡非斯特发现浮士德的思想正处在矛盾之中,立刻将自己变为一个书生,走来与浮士德相识。他告诉浮士德:他是“否定的精神”,“恶”就是他的本质;他要与自然的权威抗衡,要毁灭一切,包括人类。浮士德向他诉说尘世生活束缚的痛苦,他宁愿死也不愿过这种安贫守分,无所作为的生活。但是,死也要死得痛快,或者战死沙场,血染荣冠,或者狂舞之后倒进姑娘的怀抱。靡非斯特乘机劝他去从事欢乐的事业,从孤僻的生活走向广阔活泼的天地。并提出给他签订这样的契约:靡非斯特今生愿做浮士德的仆人,为他解愁除闷,寻欢作乐,获得一切需要;但当浮士德表示满足的一瞬间奴役便解除,浮士德就属恶魔所有,来生便做恶魔的仆人。浮士德根本不相信“来生”,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场赌博,立下了契约。

于是,靡非斯特便把黑色的外套变成一朵浮云,载着浮士德和自己,开始了四海的云游。首先,他们来到莱比锡的一家地下酒店,靡非斯特要让浮士德看看这充满“快乐”的世俗生活。酒店里,一群大学生正在饮酒作乐,玩些无聊的把戏,唱些无聊的歌曲。靡非斯特是胡闹的专家,他加入子大学生的阵营,给大家唱了一首滑的跳蚤歌。唱完,众人拍手叫好。接着,靡非斯特又耍了一个花招,在桌子边上钻出洞来,每个洞里都流出了各自想喝的美酒,乐得这群大学生狂笑不已。年过半百的浮士德对这些低级荒唐的把戏和享乐并不感兴趣,急着要离开。靡非斯特就带着浮士德来到魔女之厨,意欲用爱情生活来引诱他。恶魔先让他对着一个大的魔镜,镜子里立刻现出一个美女,引得浮士德向往、发狂。不一会儿,靡非斯特又催着浮士德喝下魔女的药汤。浮士德顿时青春年少,浑身爱情激荡。青春焕发的浮士德在街上溜达。少女玛甘泪由教堂回家,从他身边走过。她美丽的容貌立刻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抢步上前,提出要挽着手儿送她回家。他的要求遭到拒绝,端庄的玛甘泪撒手而去。浮士德神魂颠倒,急切地要靡非斯特去把玛甘泪捉来。如不从命,就和魔鬼一刀两断。靡非斯特连忙一口应承。这样,在靡非斯特的帮助下,浮士德很快获得了纯洁的平民少女玛甘泪的爱情。为了能在家中享受爱情的欢乐,玛甘泪接受了浮士德的计谋:用安眠药使用母亲沉睡。谁知用得过多,母亲竟一睡不醒,离开了人世。玛甘泪无意中杀死了自己的母亲,悲痛欲绝。她只有以悲痛和忏悔的心情祈求圣母把她从死亡和耻辱中拯救出来。

可是,丑闻已经传遍市镇,原先的“花中之王”如今处处被人鄙视。玛甘泪的哥哥——军人华仑亭,一天晚上回家,正好碰上浮士德再次前来与玛甘泪幽会,华仑亭一腔怒火正无处发泄,立刻向浮士德挑战。浮士德在靡非斯特的唆使和帮助下,拔剑杀了华仑亭。哥哥又遭噩运,玛甘泪再次被恐怖压迫着,终于昏倒在地。这时,浮士德却逃出法网,无忧无虑,与靡非斯特一道赶赴下流淫荡的瓦普几司的晚会去了。晚会结束后,靡非斯特告诉浮士德,玛甘泪已身陷囹圄。这消息唤醒了浮士德怜悯的心,他狂怒地斥骂靡非斯特背信弃义,连狗都不如,接着坚决要求去救玛甘泪,即使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去。他们飞马连夜赶到监狱,玛甘泪已经神经错乱,把浮士德来看她当作是刽子手来提她到刑场。浮士德看到这般情景,内心悲痛万分,急切的催玛甘泪出狱。但她不愿意走,她深知自己药死母亲,又害死了哥哥,是有罪的。天快亮了,死亡就要来临。任凭浮士德怎样劝逼,玛甘泪都不出狱。靡非斯特冲来,不顾一切把悲痛欲绝的浮士德拖走了……

在阿卑斯山麓,侧卧在百花烂漫的草地上的浮士德,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无数精灵围绕着他唱歌跳舞,给他身上撒着迷魂川的水。

浮士德一觉醒来,浑身轻松舒畅,没有一点罪孽感,他感到自己又有了一种坚毅的决心,要向新的生活高峰飞跃。靡非斯特把他引入一个金銮宝殿,皇帝正想举行化装舞会,寻欢作乐。但国库空虚,财政发生严重困难。愤怒的群众正抗拒官兵横征暴敛。浮士德积极为国王献计献策,建议发行纸币,使王朝暂时渡过了财政危机。这时,皇帝又异想天开去见古希腊美人海伦和美男子帕里斯。浮士德借靡非斯特的魔法,招来了这对美男女。海伦出现了,男人们个个神魂颠倒,浮士德更是销魂忘形。海伦俯下身去吻帕里斯,引起浮士德极大的醋意,便冲上前将魔术的钥匙触到帕里斯身上,引起一场爆炸,海伦化为烟雾消散,浮士德的学生瓦格纳正在进行“人造人”的实验,几百种元素在蒸馏、升腾、姚、逐渐增长,一个小人儿终于创成功。小人儿发现浮士德迷恋着海伦,自愿带他到古希腊去找海伦。

在那里,浮士德感动了地狱女主人,她放海伦重返阳间。海伦和浮士德一见钟情,结成夫妻。他们很快生了一个儿子欧福良。小欧福良酷爱高跃和飞翔,瞬间从空中坠地身亡。海伦悲痛万分,抱吻浮士德后消逝了。她留下一件白色衣裳,幻化为一朵云彩,托着浮士德腾空飞去。

浮士德降落在山顶上,俯视着无际的大海,一个庞大的计划又涌上心头:移山填海,造福人类。这时,国内发生内战,他下山帮助了国王,得到一片赐封的海滩,便立刻动手在这里建造一个平等自由的乐园。但有一对老夫妇不肯搬迁,靡非斯特便派人捣毁了作们的家门,放火烧了他们的小屋、教堂和森林,两个老人被吓死。这事引起了浮士德的忧愁。这时,忧愁妖女乘机对他吹了一口阴气,使他双目失明。恶魔召来死灵,为浮士德挖掘墓穴,浮士德听到锄头的声音,以为这是响应他的号召前来移山填海的民众,顿时,他觉得大海变良田、人民安居乐业的新生活就要到来了。他满怀喜悦,情不自禁地喊出:“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随声倒地死去。浮士德终于满足了。魔鬼生怕他的灵魂逃走,口中念起咒语来。但这时天上的光明圣母却派来一群天使,魔鬼被天使们的美貌迷住,忘了守护的职责。天使们趁机抢走浮士德的灵魂,飞上天去。高空中,她们高唱着“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飞回天堂。天堂顿时欢声四起,众天使为战胜魔鬼、获得浮士德的灵魂而高奏凯歌。

4.思想内容:

《浮士德》以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九世纪初期德国和欧洲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努力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满现实、极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理想社会的全部过程。反映了资产阶级三百年来的探索史和奋斗史,也是作者一生生活和艺术探索的总结。

整个诗剧通过浮土德一生的经历,表现了在黑暗、愚昧的封建社会中,资产阶级先进人物如何克服自身和外在矛盾,努力挣脱中世纪的束缚,不断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的艰苦历程。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愚昧主义、禁欲主义,要求发展个性,创造事业,追求理想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主题:批判精神;探索精神;辨证发展的精神

通过浮士德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追求,探索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

5.人物形象:

浮士德:浮士德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他的一生是自强不息、永不满足、积极探索的一生。他挣开中世纪的精神束缚,摆脱低级的官能享乐和狭隘的个人爱情,走出为封建王朝服务的迷津,丢掉向古代艺术美寻求出路的幻想,最终认识到生活的真谛:“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

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主人公浮士德是新兴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他有丰富的知识、崇高的志向、坚强的理性和坚定的信心。他积极向上,号召人们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他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注重实践,积极入世,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他在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性格上充满矛盾。一方面不满足于现实,不迷恋平庸的生活享受,不断探索前进,追求理想的人生社会;另一方面又沉溺欲望,执著尘世,追求物质的满足和庸俗的享乐,有时还悲观失望,沉沦堕落,而前者是他性格的主流。浮士德是永远前进的人类的代表。

浮士德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

浮士德形象是资产阶级三百年间精神发展的记录,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人类灵魂发展历史的艺术体现。

在世界文学史上,浮士德是一个卓越超群的艺术典型。

浮士德精神:不满现实、积极进取、坚韧顽强,永不满足。

靡菲斯特:

从宗教意义上讲,他是魔鬼。

从哲学意义上讲,他是否定精神的体现,他非善非恶,亦善亦恶,是浮士德的对立面,具有作恶造善的作用。在浮士德的探索过程中,他客观上起着激励和推动的作用。

从道德的意义上讲,他代表了恶。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个人主义冒险家、阴谋家的本质和极端利己主义者某些特征。

他讥笑人类的理性和力量,否定一切道德观念,肆意犯罪,无恶不作,集冷酷凶残、狡诈奸猾于一身。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个人主义冒险家、阴谋家的本质,是诗剧中“虚无主义”的代表。

Mephistephiles——犬儒主义。(靡菲斯特菲勒斯)否认一切

靡菲斯特的文学意义、社会意义:

靡非斯特是世界文学史上矛盾复杂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双人结构。浮士德+梅非斯特=歌德

是一个具有鲜明复杂的人性和阶级属性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上升时期资产者的本质特征。

作者的代言人:揭露社会罪恶。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

6.《浮士德》的主要艺术特点:

首先,现实因素与幻想因素的相互交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其次,注重从矛盾和对比中塑造人物形象;人物:

浮士德、梅非斯特

浮士德——梅非斯特浮士德——格蕾辛

浮士德——海伦浮士德——瓦格纳

环境的对比:

阴暗的毒气弥漫的书斋——风光明媚的郊外

艾奥尔巴赫地下酒室——格蕾辛的闺房;

圣洁清明的古希腊——喧嚣混乱的宫廷。

第三,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丰富多彩的内容。如运用抒情诗、叙事诗、民歌,古典诗剧、讽刺诗、哲理诗、政论诗、史诗诗体等多种文体,为内容寻找最恰当的艺术形式。

不足之处在于过多使用典故和象征手法,使作品晦涩难懂,不易理解。

本章习题:

1.名词解释:狂飙突进运动浮士德精神哲理小说正剧百科全书派

2.分析:分析浮士德形象,梅非斯特形象,掌握《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3.启蒙主义文学特征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一、写出下列作家的主要作品一部,并指出作家所属地区或国别、作品的体裁 鸥外鸥:香港诗人,诗歌《和平的基石》吴浊流:台湾作家,小说《亚细亚的孤儿》 铁抗:马华(马来亚华文)作家,小说《试炼时代》金庸:香港作家,小说《神雕侠侣》洛夫:台湾诗人,诗歌《石室之死亡》白先勇:美华(美国华文)作家,小说《孽子》聂华苓:美华作家小说《桑青与桃红》朱西宁:台湾作家,小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林海音:台湾作家,小说《城南旧事》陈映真:台湾作家,小说《夜行货车》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新文学的诞生跟中国大陆“五四”新文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台湾新文学也是在大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在本质上始终追求着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倾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台湾文学又具有某些与大陆新文学稍异的个性,显出其鲜明的民族性,突出的地域性和强烈的兼蓄性等特点。 2、抗战时期的香港文学呈现什么样的基本格局? 抗战时期,内地硝烟弥漫,惟有香港成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一块安静的乐土,从而成了全国抗战文学的一个中心,除了本地青年作者如谢晨光、侣伦等崭露头角之外,许多内地作家纷纷南下,他们有暂时寓居或把香港作中转站的,如郭沫若、郁达夫、巴金、胡风等;有暂时寓居但时间较长的,如茅盾、戴望舒、夏衍等;也有由暂时寓居转为长期定居的,如许地山、萧红等。他们在“团结抗战”的旗帜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成立了“香港中华艺术协进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等。 3、余光中中西兼容的现代诗追求有哪些基本特征? 余光中的中西兼容的现代诗最基本的特征是题材与风格的变化多端。他的诗歌题材浩阔、包罗万象,冲破了现代诗题材范围的栅栏,生老病死、战争爱情、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咏史怀古等人性、生活、社会、历史等皆被遣入笔端,其中多且好的是思国怀乡诗,如《大江东去》、《乡愁四韵》、《呼唤》等;他的诗歌风格是现代诗质中总呼啸着古典的音响,古朴而典雅,古诗佳句的镶嵌、古典节奏色彩与现代白话文体的搭配,愈见其华丽缤纷、音调铿锵。如脍炙人口的《乡愁》。 4、五六十年代台湾各流脉小说各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其文学史整体价值是什么? 50年代前期,在国民党反共政治路线的指引下,台湾出现了反共文学,称为“战斗文艺”,小说方面代表性作家作品有陈纪莹的《荻村传》、姜贵的《旋风》等,极端政治化的宣传倾向使这类作品肆意歪曲历史并严重脱离生活真实,从而走进口号化、概念化、公式化绝境;乡愁文学几乎与“战斗文艺”同时产生,以回忆大陆乡土和亲人为内容,小说方面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孟瑶的《心园》等,这类作品由于抒发了故国情、民族情、亲情、爱情和友情而呈现出动人的艺术魅力;与乡愁文学同时兴起的还有乡土文学,小说方面的代表作家作品有钟肇政的《浊流三部曲》、钟理和的《笠山农场》等,这些作品植根于台湾的土地,具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和浓烈的乡土色彩,创立了清新淳朴的民族风格和本土风味。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台湾兴起现代派文学,现代派小说以王文兴、白先勇、欧阳子等为代表,代表作品有《寒流》、《永远的尹雪艳》、《魔女》等,这些作品多数都融入了较多的写实因素,只是保留了现代主义的表现技巧。它们的文学史整体价值在于使小说创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第五章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第一节概述 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利的斗争日益高涨,发生了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用近代文化启迪人们的理性和智慧,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批判,勾划出一幅“理性王国”的未来图画,为法国大革命和各国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一、启蒙运动与启蒙主义 1.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革命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 它比文艺复兴具有更强的政治革命性质,是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制造舆论; 启蒙运动中形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称为启蒙主义。 狄德罗说:宗教迷信和专制制度是“拴在人类脖子上的两大绳索。”启蒙主义的矛头主要是对准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的。 2.启蒙主义是以唯物论反对唯心论,批判上帝创造一切和君权神授的思想; 以自然神论和无神论反对教会的神权统治; 以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封建专制和贵族特权; 狄德罗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孟德斯鸠说:“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把理性作为评判一切事物的唯一标准;相信未来是具有“永恒真理”和“永恒正义”的“理性王国”。 二、启蒙文学 18世纪启蒙文学特征: ①强烈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教育性和战斗性 启蒙文学家往往同时是启蒙思想家和活动家,他们把文学创作视为反封建和宣传启蒙思想的武器,在理论上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 ②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文学,具有平民性 以第三等级为主人公,把他们作为表现和歌颂的对象。如费加罗、鲁滨逊、

维特等,反映了启蒙文学的民主性和进步性 ③在理论上主张要真实、要自然,具有现实性和哲理性: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渐成主流,且批判成分日益增强,直接影响到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启蒙文学注重表达哲理,不重文学性,有较强的功利色彩 ④创造了多种新的文学形式,形式通俗为便于宣传启蒙思想,启蒙文学中出现了多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游记体讽刺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 第一,鲜明的倾向性; 第二,强烈的现实性; 第三,深刻的批判性; 第四,人物形象的平民化; 第五,形式的通俗化; 第六,明确的教诲性; 第七,明显的功利性。 哲理小说的创作: 法国启蒙作家、思想家伏尔泰创立的一种小说形式,继承了拉伯雷的讽刺幽默传统,吸收了英国18世纪小说家斯威夫特的手法,将辛辣的讽刺、轻松的诙谐与嬉笑怒骂结合在一起,具有犀利的批判性和战斗精神。 三、英国文学 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王权复辟,建立起君主立宪政权。英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英国的启蒙文学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1)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18世纪是欧洲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英国作家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笛福、斯威夫特、理查生、菲尔丁等人以航海小说、流浪幻想小说、家庭生活小说和社会生活小说等多种题材与样式,广泛描写了英国的社会生活和人在社会中的处境与命运,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笛福和他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 丹尼尔·笛福Defoe, Daniel(1660—1731)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他的

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和研究现状

上篇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和研究现状 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研究范畴和命名至今还是非常有争议的,并没有定论。因为它牵涉很多复杂的问题,一个作家也许会因为居住环境的改变、语言的转换等因素由此带来观念的巨大差异。本篇试图通过海外华文文学命名探索它的意义何在。除此之外,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现状作以大致梳理,考察某些方法论对海外华文文学的解读过程,在这些研究视野中,新历史主义为我们研究海外华文文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一)海外华文文学命名的困难性及内涵 事实上,要给海外华文文学命名,是非常困难的。这中间牵涉的问题十分的复杂,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这么简单。首先我们就字面上的意思来说,“海外华文文学”存在“海外”和“华文”两个概念。 1,从地域范畴上来限定 “海外”即当今之国外,更加严密的说指的是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当然,毫无疑问的是中国这个范围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这几个版块。这样,我们研究的对象就把港澳台文学排除在外。虽然港澳台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是“边缘文学”,但无论如何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而海外华文文学却并不隶属于中国文学。 在这里,“海外”一词更多的是从政治角度来加以限定的。本土的文化传统的一旦脱离它的母体,被置于异域环境中,它所受到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陌生的话语环境、扑面而来的文化隔阂、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这些由于地理环境所带来的反差使得华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重新来应对陌生的居住环境。这种陌生的环境反过来影响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於梨华和严歌苓这两个杰出的华文作家都曾表明,如果没有移居海外,她们不可能对中西文化所带来的差异有那么深的感触,这是任何一个不曾脱离母体文化的人所能感受到的。 2,从语言上来限定 “华文”指的就是汉语,即运用汉语进行创作,汉语是否运用,是华文文学与其它语种文学(如英文文学,法语文学,俄语文学等)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作为上个世纪文学主流的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在本世纪仍占一定的地位,但在本世纪独领“风骚”的是启蒙文学。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和拥护者本身大多是文学家。 一、18世纪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1、产业革命。 2、启蒙运动: 3、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4、古希腊、罗马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二、启蒙文学的特征: 1、具有鲜明的倾向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宣传启蒙思想。 2、启蒙文学自觉地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 3、平等地采用了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的政论等各种文体,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小说形式多种多样,有书写体、游记体、自白体等,以英国的长篇小说和法国的启蒙小说成就最为杰出,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如正剧、哲理小说等等。 4、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在哲理小说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同时影响了各种文体,使整个启蒙文学闪耀着富于理性精神的所谓“阿波罗风范”。 三、欧洲各国文学发展概况: (一)英国文学: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文学。 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代表作是《鲁宾逊漂流记》,这部作品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鲁宾逊的奋斗史乃是人类文明史的寓言和缩影。正是鲁宾逊的这种精神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他是欧洲小说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笛福由于在英国文学发展中开辟了现实主义小说的道路,对长篇小说这一文体有创造性发展而荣获“小说之父”的称号。 斯威夫特:他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小说通过幻想的环境、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英国政治、法律、议会、党争和哲学进行讽刺和抨击,特

18世纪重要文学内容

简析18世纪文学的背景: ①产业革命;②启蒙运动;③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包括洛克重视感觉和经验的唯物主义哲学及社会政治理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的蒸汽机以及当时的光学理论等;④古希腊文学传统。 简述18世纪文学的特征: (1)古典主义仍占有重要地位,启蒙文学成就最高,两种主要创作方法在该时期都有质的飞跃,直接为19世纪两种主要思潮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继英(16世纪)、法(17世纪)后,德国在1S世纪形成厂自己的民族文学。(2)有鲜明的倾向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它与17世纪古典主义同属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思潮,但古典主义拥护国王,启蒙主义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3)启蒙文学自觉地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写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普通情感,这在文学的人民性方面前进丁一大步。(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如正剧、哲理小说等等。 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及文艺复兴运动后所掀起的一场更为激烈、广泛的反封建、反教会,具有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简析18世纪启蒙文学的特点。 ①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 ②启蒙文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 哲理小说:是18世纪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用小说的形式表现作者的哲学观点和社会看法。不重视情节、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而把人物的形象作为一种寓意,常用体裁有书信体、对话体、游记体等。哲理小说对开启民众思想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启蒙戏剧也称“正剧”或“市民剧”,它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由法国的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创立。其特征是打破了悲、喜剧的界限,描写日常生活,以平民为主人公,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教育功能。代表作有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等。 “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中期发生在德国的一次全国性资产阶级文学革命运动,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它充分肯定个人的地位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崇尚感情,肯定自然,推崇天才,带有狂热的个人主义倾向和反叛精神,在反封建和强调文学的民族性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赫尔德是运动的精神领袖,青年歌德和席勒是主要作家,代表作品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的《阴谋与爱情》。 什么是感伤主义? 答:感伤主义首先出现于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名称从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来。感伤主义作家把现实矛盾看成是理性社会的罪恶,因而对理性采取否定态度。他们在作品中批评贵族与大资产阶级的罪恶,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在艺术上,重视感情的力量,力图引起读者对主人公的同情,达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感伤主义作家注意描写平民形象,而且创造了日记体、游记体等新小说形式,给欧洲文学带来了新因素。 什么是哥特式小说? 哥特式小说是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这种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城堡为背景,写其中因恋情或因财产而引起的凶杀复仇,充满神秘、怪诞、恐怖和刺激,代表作是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和拉德克力芙的《渥多尔弗的秘密》。 莱辛是德国民族戏剧、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莱辛是德国民族戏剧、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完成了德国文学的转变”。其主要贡献有三:一是美学理论。《拉奥孑L》(1766)探讨的是诗与画的界限。二是戏剧理论。《汉堡剧评》(1767—1769)强调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和民族特性,要求反映市民阶级的生活、愿望和情感。三是戏剧贡献。其喜剧代表作是《明娜?封?巴尔赫姆》(1767)、市民悲剧代表作是《萨拉?萨姆逊》(1755)和《爱米莉娅?迦洛蒂》(1772)。 歌德 论述浮土德的艺术形象。 这一生的痛苦曲折经历中,浮士德表现出坚韧顽强、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品格。在他不断得到与不断失去的整个人生过程中,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他生命饱满,感受丰富,痛苦促使他深入思考,失败磨砺他的意志,内心不断生出的种种意愿使其精力旺盛,永远开拓。:这种永远不满足、锲而不舍的性格特点,构成了有名的“浮士德精神气这正是欧洲

世界华文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1) 二、所谓华文文学,是指用汉语言文学写成的文学作品,均称作世界华文文学。(1) 年4月22日创刊于美国旧金山。(3) le勒指新加坡),于 年创办。(3) (4) (6) (一)海外华文文学既具有与中国文学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又呈现出了与中国文学迥然不同的多姿多彩的独特风貌。(6) (二)海外华文文学大都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家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因此较少创作流行小说。(8) (三)语言运用上浓郁的本地色彩。(9) 八、海外华文文学,主要取决于作家的辛勤劳作与海外华人共同的努力,同时也取决于华语、 (10) 1920年7 (11) 十一、1924 生。代表: 活跃的理论家,又是有成就的诗人和小说家。(14) 14) (14)

盟的成立,是台湾新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标志着台湾进步作家的空前团结。(15) 17) 70年代大崛起做准备。1966 (18) 十五、完成于 民者和地主阶级的双重压迫、盘剥下,挣扎在饥饿与死亡线上。(31) 42-46)吴浊流说:“回想我写这部小说的动机,是因为我们在殖民地生存的本省知识阶段,任你如何能忍耐善处,最少限度也要遭受到像这部小说中的主角一样的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写这部小说来给有心的日本人看看,并且留给我们后代的人知道。”正是这种使命感推动者吴浊流冒着生命危险,写成这样一部在当时不可能发表的不朽作品。 貌,高度概括了日据时期台湾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军事、文化等真实面貌,对日本殖民主义同志下的台湾人民的悲苦境遇,身心所受到的巨大创伤以及他们不甘忍受异族压迫、奴役,盼望祖国强盛的心愿,作了全景式的逼真描绘。整部组品充满着高涨的民族意识和强 廊中不可多得的杰出典型形象。为日据时期台湾爱国知识分子在悲苦境遇中的觉醒和抗争的典型人物: ①充满义无反顾的反抗精神。作为日本殖民地的“贱民”,胡太明对奴隶生涯有着切肤之痛,种族歧视、经济掠夺、文化奴役,将其逼上反抗的道路。他慷慨题诗:“志为天下士,岂甘做贱民?……同心来复旧山河,六百万民齐奋起,誓将热血为义死。”吐露了数百万不愿做奴隶的台湾同胞的心声。 ②既受日本当局歧视,又得不到祖国信任的“孤儿”形象。作为正直善良的读书人,胡太明苦闷不堪,想在纷乱的世上求得一个宁静的安生立地之所。抗日高潮中,他裹足不前被当做日本间谍而逮捕入狱,逃回台湾喘息未定又被当做间谍嫌疑而受到殖民当局的严密探视。“命中注定我们是畸形儿,我们自身并没有什么罪恶,却要遭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 ③成熟坚定的爱国者。亲眼看见一批“救国义勇队”的英勇战士面对日寇屠刀,大义凌然,为国捐躯,在血泊中倒下,他看到了台湾同胞潜藏着的不灭的民族精神,思想产生了生华。他由一个妥协者一跃而变成一个“狂人”,一个成熟的坚定的爱国者。最后,他踏上

(2020年更新)电大汉语言本科《世界华文文学》(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题库

河南电大汉语言本科《世界华文文学》(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库 1. 1956年9月,由台湾大学夏济安教授创办了()。 C. 《文学杂志》 2.20世纪50年代初期,台湾文坛()运动泛滥。 A. 战斗文艺 3.20世纪出现的留学潮有()次。 C. 3 4.70年代台湾文坛上出现了两次较大的论争,这就是()。 A. 乡土文学 5.白先勇、陈若曦、欧阳子等在台大读书时,共同组织创办了(《》) D. 《现代文学》 6.被称为“无根一代的代言人”的作家是()。 B. 於梨华 7.被称为香港文坛“多面手”的作家是()。 B. 也斯 8.被誉为“当今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的《金锁记》的作者是旅美女作家()。 D.张爱玲 9.陈瑞献被誉为新加坡()。 D. “全才作家” 10.陈若曦被称为()。 B. 传奇女作家 11.陈映真、王拓、杨青矗、黄春明等是()的生力军。 D. 乡土运动 12.陈映真被称为()。 D. 海峡两岸第一人 13.《丑陋的中国人》是()创作的。 B. 柏杨 14.“创世纪”诗社成员大部分为()诗人。 A. 军中

15.戴晓华的文学创作以小说为主,充满着()意识。 D. 女性忧患 16.担任爱荷华“国际作家写作室”主持人的是()。 C. 聂华苓 17.杜国清、古贝等发起成立了()诗社。 D. 《笠》 18.菲华作家云鹤擅长诗歌创作,代表作()。 C. 《忧郁的五线谱》 19.高校教师阎真在新移民文学中颇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 A. 《白雪红尘》 20.高阳是台湾()大家。 D. 历史小说 21.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是()创作的。 A. 李敖 22.给新马华文作家方北方带来荣誉的长篇巨著是()。 C. 《风云三部曲》 23.古龙是台湾()代表作家。 B. 新武侠小说 24.虹影代表作品()。 A. 《饥饿的女儿》 25.华文文学活动已成为一种()的文学现象。 D. 世界性 26.华文文学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种文学。 C. 当今 27.黄东平的代表作是()。 B. 《侨歌》 28.黄孟文因多年致力于微型小说创作,被泰国公主颁发了()。 C. “东南亚文学奖” 29.既是活跃的理论家,又是颇有成就的诗人兼小说家的台湾文坛骁将是()。 B. 张我军 30.蒋濮在留学生文学题材上有了新开拓的小说是()。

18世纪文学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至18世纪仍然影响欧洲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 A.古希腊文学B.中世纪文学 C.文艺复兴文学D.古典主义文学 2.法国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学的时间是(C)。 A.16世纪B.17世纪 C.18世纪D.19世纪 3.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这是(C )。 A.斯威夫特B.理查生 C.笛福D.菲尔丁 4.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诞生的作品是(B )。 A.《格利佛游记》B.《鲁滨逊漂流记》 C.《汤姆?琼斯》D.《克拉丽莎》 5.斯威夫特在英国文学中所开创的传统是(C)。 A.现实主义传统B.浪漫主义传统 C.讽刺传统D.空想社会主义传统 6.代表英国18世纪现实主义最高成就的小说是(D )。 A.《鲁滨逊漂流记》B.《格利佛游记》 C.《克拉丽莎》D.《汤姆?琼斯》 7.哥特式小说是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其代表作是(A)。 A. 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和拉德克里芙的《渥多尔弗的秘密》 B. 布莱克的《经济之歌》和《天真之歌》 C. 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 D. 布莱克的《经济之歌》 8.诗句“再来干一杯上等美酒,再来干一杯上等美酒,无论我们到哪儿寻找快乐快乐总在那儿等候”的作者是(C)。 A.拜伦B.雪莱 C.彭斯D.济慈 9.18世纪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是(A )。 A.《波斯人信札》B.《老实人》 C.《天真汉》D.《拉摩的侄儿》 10.“种我们的园地要紧”的名言,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这句名言出自一部小说的结尾。这部小说是(B )。 A.《天真汉》B.《老实人》 C.《波斯人信札》D.《爱弥儿》 11.被恩格斯称之为“辨证法的杰作”的作品是(B )。 A.《修女》B.《拉摩的侄儿》 C.《宿命论者雅克》D.《天真汉》 12.《新爱洛德丝》的作者是(B)。 A.狄德罗B.卢梭 C.孟德斯鸠D.伏尔泰 13.《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女主人公是(C )。 A.尤丽B.苏珊娜

世界华文文学复习资料徐丽芳整理

世界华文文学定义:在世界范围内,凡是用华文作为表达工具来创作的文学,通称世界华文文学。 特性:故土性、融合性、本土性(杜国清“文化传统”、“本土精神”、“外来影响”) ——台湾文学(中国属性) 时限性:指从台湾被割让、沦为日本殖民地后开始,直到今天处于与大陆相异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质的文学。特点:鲜明的民族性、突出的地域性、强烈的文化性 孕育期:1919年秋,应声会1920年1月,蔡惠如,林献堂等“亲民会”——标志台湾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创办《台湾青年》1921年10月17日,蒋渭水“台湾文化协会”《台湾民报》最早白话文学作品:追风的诗歌、〈她要往何处去〉 摇篮期:提倡白话的文章:陈忻〈文学与职务〉,甘文芳〈实社会与文学〉,陈瑞明〈日用文鼓吹论〉张我军〈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糟糕的台湾文学界〉、〈为台湾文学界一哭〉、〈请合力拆下这座败草的破旧殿堂〉文坛“清道夫”的美誉; 旧派:连雅堂、郑军我等; 新派:张我军、赖和、杨云萍“三杰” 张我军“清道夫”〈乱都之恋〉——第一部白话诗集。 赖和——台湾“鲁迅”,台湾新文学的奠基人,〈斗热闹〉〈善讼人的故事〉等“文学是社会的缩影”。 杨云萍〈光临〉〈黄昏的蔗园〉〈秋菊的半生〉 成熟期(1926-1937):“黄金十年”,1930年黄石辉〈怎么不提倡乡土文学〉——最早提倡乡土文学。 1934年成立“台湾文艺联盟”——“以联络台湾文艺同志,互相图谋亲睦以振兴台湾文艺”为宗旨,11月〈台湾文艺〉创刊,日据时期寿命最常,作家最多,影响最大的杂志,其后有〈台湾新文学〉。杨逵,“文坛的老兵”“压不扁的玫瑰花”成名作〈送报夫〉,〈春光关不住〉最有影响和代表性。 吕赫若,〈财子寿〉获得首届台湾文学奖,讲究技巧,结构完整 朱点人,“麒麟儿”,杨守愚 低潮期(1937-1945):吴浊流,“记录历史的人”〈亚细亚的孤儿〉被公认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雄壮的叙事诗”,〈先生妈〉政治讽刺精品。 光复后的台湾文学未辉煌的原因: 一、台湾的光复虽然使台湾人民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二、光复后,因社会历史的巨变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对大多数作家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一时还无法适应,难以用作品做出准确的反映。 三、由于过去日本统治者长期实行同化政策,明令禁止使用汉文,强迫台湾人民学习日文,造成多数作家不懂中文,只能用日文写作。 特点:承前启后的过度性,创作主题的批判性,作家队伍的复杂性。 钟理和,“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笠山农场〉笔名江流、里禾,号钟铮、钟坚,祖籍广东梅县,1915年出生于台湾屏东县农家。 1950年5 月,“全国文艺协会”成立,《宣言》提出:“反共救国是文艺家‘神圣’的任务。” 反共刊物有《文艺创作》、《幼狮文艺》、《妇女文丛》等。为了将“战斗文学”在台全面铺展,台湾当局采取了“除三害”运动(赤毒、黄毒、黑毒),其主要目标是反共代表作家有陈纪滢、潘人木、端木方、潘垒、姜贵等,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荻村传》、《华夏八年》、《旋风》、《重阳》、《蓝与黑》、《荒原》、《如梦令》、《莲漪表妹》、《野火》、《大江东去》。

2016年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518440352.html, 2016年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综述 作者:贾颖妮 来源:《社会科学动态》2018年第04期 摘要:综览2016年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无论是作家作品评论,还是文学现象的综合论述,都有新的开拓,理论建构也取得长足进步。具体而言,理论建构聚焦“华语语系文学”、中华文化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关系等议题,对相关研究范式展开学理性辨析。华文传媒与华文文学的互动研究能深入文学现场,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展开论述。汉诗研究反思启蒙现代性对传统文化的贬斥,不乏洞见。作家作品研究涉及面广,研究方法多样。文学社群研究重点关注马华新生代作家和泰国“小诗磨坊”,论述有新意。跨界研究从多个角度剖析马华文学。可喜的是,马来西亚学术兵团蓬勃发展,新加坡、泰国、越南的本地学者开始冒现,他们的成果有望开拓研究的新视阈。 关键词:东南亚华文文学;汉诗;跨界;小诗磨坊;马华新生代 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8)04-0051-09 2016年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既得力于研究队伍的壮大,也得益 于研究资料的丰富和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开拓。本文将从六个方面梳理本年度研究成果:理论建构与研究范式反思;华文传媒与华文文学的互动研究;汉诗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文学现象、文学社群、文学史研究;跨界研究。本论文援引的文章主要来自中国知网,偶尔涉及会议论文和境外出版的专著。 一、理论建构与研究范式反思 王德威是近年着力倡导“华语语系文学”的学者。他的《华夷风起:马来西亚与华语语系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6年第1期)一文不仅阐释了华语语系研究的理论价值,而 且认为马华文学恰可提供检验此一论述的特别视角。论文关注马华文学有待开发的两项议题:一是用后遗民/后移民/后夷民论述来阐释马华文学的丰富性,从而超越殖民、后殖民语境去思考华夷之间的多重变奏与转换,考察在“落叶归根”与“落地生根”选项之外,身份标记的游动不拘。二是引入华语语系论述来因应当前马来西亚的政治现实,摆脱多年来各方立场泾渭分明,局限于中国性/马国性等国族论述的弊端,思考马华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此外,王德威还与马来西亚旅台学者高嘉谦、胡金伦编撰了《华夷风:华语语系文学读本》(联经出版,2016年10月)。全书共分四辑。第一辑“地与景”呈现华语写作对地理空间、民情风土的敏锐感知。第二辑“声与象”触及华语写作的表述中介,即华语的混杂与在地化现象如何有效地传达出华人散居各地的社会感觉结构。第三辑“根与径”探讨华语语系文学对国族、疆域的打破,展现离散个体和社群身份认同的多方拉锯。第四辑“史与势”强调华语语系文学跨越国族历史的局限,在铭刻历史星散之余,亦随物宛转,参与历史的建构。该书共收录33篇作品,分别来自大陆、香港、台湾、东南亚、欧美和非洲,呈现了华语语系文学的多元面貌,其中选入的新马

十八世纪文学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第一节18世纪文学概述 一、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是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潮,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enlighten)一词,原意为“照明”和“照耀”。启蒙思想家主张以理性的启迪和科学的光明去战胜经院哲学的无知和封建势力的黑暗,照亮人们的头脑,建立“理性王国”,故有“启蒙”之称。 启蒙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思想上的自由,它有两大使命,一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各国启蒙运动特点:英国 18世纪英国的启蒙运动主要任务是巩固“光荣革命”建立的君主立宪政权,清除封建残余。他们的革命比较保守和温和,不愿采取极端行动。 各国启蒙运动特点:法国 法国启蒙运动的总目标是要推翻法国封建统治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因此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启蒙运动领袖都是知识分子,政治斗争首先采取了思想斗争的形式。 各国启蒙运动特点:德国 18世纪,德国政治上陷于封建割据状态,全国分裂为300个左右的封建小邦。封建割据的局面使德国不可能产生强大的资产阶级。德国资产阶级依靠为宫廷服务而生活,他们的生产主要是满足宫廷的消费。经济上依附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决定了德国资产阶级政治上的妥协性与思想上的软弱性,由此,也就决定了德国启蒙运动的特点。 德国启蒙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反对封建割据,争取德国的民族统一,而不是像法国那样直接为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制造舆论。 二、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小说起源于期刊。英国期刊兴起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最初期刊发布社会新闻,把口头流传的政治见闻、商业见闻见诸文字,为政治和商业服务。到了18世纪,期刊具有了文学性,登载各种娱乐性、杂感性的文章,报导社会上的各种趣闻,具有“街谈巷议”的小品文特点。英国小说家从办期刊,给期刊撰稿,走上小说创作生涯。 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生活。在小说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流浪汉小说风格,描写人在路上的冒险传奇。代表作是笛福《鲁滨孙漂流记》(1719)、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游记》和菲尔丁《汤姆?琼斯》(1749 )。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汇编考点18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解析版)

考点18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点图解】

【名师点拨】 1.20世纪世界文学多元化特点的表现 (1)从表现形式上看: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都得到了发展。 (2)从表现内容上看:不仅有资本主义文学形式,而且无产阶级文学和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文学也出现并且成就很高。 (3)20世纪世界文学可以说是全面繁荣,表现手法各异,反映的思想内容也体现出时代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2.文艺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文艺是现实的反映,文艺的发展会受到所处时代环境的推动或制约。文学艺术总是与其所处的时代相适应的,只有这样才会引起社会共鸣,才会具有生命力。(2)近代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深深打上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思想传播和工业革命的烙印。 【历年真题】

知识点一文学的繁荣 1.(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解析】由材料“1836年”可知俄国为沙皇专制统治时期,故A项错误;由材料“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可知为现实主义文学,揭露沙皇专制和农奴制下的黑暗,故B项正确;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西欧,因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故寄希望于未来,故C项错误;拜金主义强调以金钱为崇拜对象,由材料“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可知崇拜的是权力而非金钱,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5·广东文综·21)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 A.浪漫主义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解析】从材料“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平民,不再有元老”可知,作者其对欧洲社会秩序的重建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从材料“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其创作风格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故A项正确;现代主义是反传统反理性的,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强调再现社会风貌,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世界,华文,文学,其他论文文档]论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回顾与展望

论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回顾与展望 ” 一在台港和海外,已有一些先行者着手从事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建设工作。如新加坡 文学史家方修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利用莱佛士博物馆捐赠的一批战前报纸合订本,编 写了三卷本的《马华新文学史稿》。并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十大卷的《马 华新文学大系》,完成了“马华文化建设的一个浩大工程”。又如“香港新文学史的拓 荒人”卢玮銮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她利用十年时间,整 理出1937年至1950年间约三百位在港中国文化人的资料,以及《立报·言林》《星岛日报·星座》《大公报·文艺》的目录、索引。正如她自己所指出:“这些原始资料的整理,可为将来香港文学史的编纂提供方便,也直接帮助厘清了许多错误观念。”(注:卢玮銮:《香港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见《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 8年版,第69、74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卢玮銮教授还与郑树森、黄继持教授合作, 选编出版了“香港文化研究丛书”(包括《香港文学大事年表(1948~1969)》《香港文学资料册(1948~1969)》《香港小说选(1948~1969)》《香港散文选(1948~1969) 》和 《香港新诗选(1948~1969)》(五册)《早期香港新文学资料选》《早期香港新文学作品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资料选》《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文学作品选》等。这些珍贵 资料的汇编出版,填补了香港文学史料上的一些空白,其意义自然非同寻常。 大陆学人和出版机构也有不少相当重视世界华文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出版过一些 史料性图书,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大系》,包括小说卷、散 文卷、诗歌卷、戏剧卷、电影文学卷、报导文学卷和文论卷;鹭江出版社的《东南亚华 文文学大系》(50册),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五国当代 50 位华文作家的代表作品;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台港澳及海外华人作家词典》;花城出版 社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词典》;四川大学出版社的《刘以鬯研究专集》;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的《阅读陶然》等。而且,大陆学者从事史料工作也有自己的优势。厦门 大学朱双一研究员就曾利用国内各大图书馆的书刊,在寻找余光中、王梦鸥、姚一苇等 人早年作品方面,取得许多重要收获,获得一批珍贵史料。尤其是他抢救性地发掘出姚 一苇抗战时期一些鲜为人知的作品,避免了遗珠之憾。史料工作的意义,正如黎湘萍在 为《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撰写《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综述》时所指出:作为史学 研究基础的史料发掘和甄别,“展示了一种应该学习和提倡的认真研究真正的学术问题 的学风,这种学风在这个新兴的学科中,实在太缺乏了”,这类工作“将严肃的史料研 究方法引入了这门学科,给它注入了富于生命的学术活力”(注:朱双一:《我和台湾文学研究》,见陈辽主编《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29~31页。)。 二为了避免出现“资料垄断”的现象,让史料发挥最大效应,内地、台港澳及海外学人 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一个完备的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 短期目标

18世纪英国文学

18世纪 散文和期刊文学

18世纪 ?18世纪前半叶﹐英国社会安定﹐文学上崇尚新古典主义﹐其代表者是诗人蒲柏。 ?他运用英雄偶句体极为纯熟﹐擅长写讽刺诗﹐但以发泄私怨居多。表现出启蒙主义精神的主要是散文作家﹐他们推进了散文艺术﹐还开拓了两个文学新领域﹐即期刊随笔和现实主义小说。

?蒲柏出生于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由于当时英国法律规定学校要强制推行英国国教圣公会,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的大量作品。 ?蒲柏的诗多用“英雄双韵体”。他的许多词句写得工整、精练、富有哲理性,有些诗行几乎成为格言。

?代表作 ?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1711年他23岁时出版的诗体《批评论》,其中许多名句已经成为英语成语。 ?蒲柏深受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家布瓦落的影响,在《批评论》一诗中提出只有自然才是值得研究和描写的对象,诗人不能离开自然,并认为古希腊、罗马的诗歌是最优秀的艺术典范。蒲柏遵循着这种古典主义的原则进行文学创作。

?1712年他写作了长篇讽刺诗《夺发记》,1714年又补充了两章。 ?这首诗描写一家男孩偷剪了另一家女孩的一绺金发,因为此事引起两家的争执,写成了一部英雄史诗。 ?1713年起,他着手翻译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根据当时英国时代精神进行再创作,第一部英语词典的编纂者约翰逊博士称赞为“世界前所未见的高贵的诗译作”。

?蒲柏的代表作是讽刺长诗《鬈发遇劫记》(THE RAPE OF THE LOCK,1714),诗人称之为“英雄滑稽诗”(AN HEROI-COMICAL POEM)。 ?这部作品对英国上流社会的无聊生活提出了温和的批评。蒲柏的 其他诗作还有讽刺长诗《愚人志》(THE DUNCIAD,1742)、哲 理诗《道德论》(MORAL ESSAYS,1731-1735)、《人论》(AN ESSAY ON MAN,1734)和《与阿布斯诺博士书》(EPISTLE TO DR. ARBUTHNOT,1735)等。另外,蒲柏还编纂了莎士比亚的戏剧集。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 【知识结构】 【时空定位】 19 世 纪 以 来 的 世 界 文 学 艺 术 文学的繁荣 美术的辉煌 音乐 流 派 19世纪 现代主义---心灵迷惘和痛苦(20C 中期以来) 亚非拉文学—反帝反殖 苏联文学—社会主义革命建设(20C 上半期) 现实主义 20世纪 流派 早期印象画派(19C 后半期)光色研究、色彩变化 新古典主义(18C 末----19C 初)英雄主义、理性 现实主义(19C 中期)---表现社会现实 浪漫主义(19C 上半叶)--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后期印象画派(19C 末20C 初)个性、色彩、夸张 现代主义(20C 中后期)反传统、反理性、精神困惑 19世纪音乐 20世纪音乐 现代主义(流行音乐)—爵士、摇滚、蓝调 电影:诞生---默片---有声---彩色---宽荧幕立体声—3D 电影 歌剧 浪漫主义 民族乐派 影视 艺术 电视:出现---首次播出---电视剧---彩色---电视普及---实况录像、卫星传播

【知识梳理】

【专题重点】 一、文学艺术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唐朝:唐朝实行科举制,进士科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政策环境。唐朝的边塞诗折射出当时的边疆开发与生活状况。唐朝开放的文化政策、国家的繁盛统一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提供了创作素材。唐朝的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孕育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 (2)宋朝: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为词的流行、话本和风俗画的出现提供了经济、社会基础。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其词风的差异深受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南宋时期宋金对峙、人民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3)元朝:元初中断科举制,部分文人转向元曲和杂剧的创作,这为元曲和杂剧的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科举制的恢复,元曲和杂剧的创作开始衰落。 (4)明清时期:在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的进一步壮大的时代背景下,通俗化的明清小说繁盛。《儒林外史》抨击八股取士的危害,《红楼梦》折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西游记》体现了新兴工商业者追求个性自由的欲求。明清的文化专制促使部分画家借物抒情、借物铭志,以梅、竹、兰、菊等为主要素材的文人写意画成熟。清朝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2.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是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败的政治,使启蒙思想家曾经渴望的“理性王国”一时幻灭。文学家艺术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 (2)19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文学艺术家开始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批判现实主义开始盛行。 (3)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电气时代的到来,艺术家重视光和色的作用,捕捉瞬间印象,印象画派兴起。同时,电影诞生、电影技术发展。 (4)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不断的经济危机带来了大动荡和大变化,使西方文学艺术产生重大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兴盛起来。 二、19世纪以来西方主要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影响 (1)时代背景:①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

第五章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第五章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学习重点:启蒙主义文学是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启蒙主义文学也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精神,但启蒙文学的“理性”在肯定笛卡尔的理性精神外,又从自然法则的高度,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的社会法则,肯定人的自我情感的天然合理性。启蒙作家大多都把个性与情感自由强调到了高于理性与秩序的程度。学习本章,应了解启蒙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各国启蒙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本章的重点作家是歌德。关于歌德,我们应掌握歌德的思想发展及其对创作的影响;其代表作诗剧《浮士德》的思想意义、浮士德形象及其表现的时代精神、靡菲斯特的“作恶造善之一体”的辩证特征、诗剧的艺术特色等。 第一节概述 一、历史背景 18世纪,自然科学的各学科已经基本形成,科学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牛顿(1642—1727)三大力学理论和万有引力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宇宙世界的看法发生了巨大改变。瓦特(1736—1819)高热效率蒸汽机的发明并应用于生产,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使国际贸易的范围逐渐扩大,欧洲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视野大开,并进一步认识到了人类自身所具有的巨大力量,人的价值被进一步地肯定了。上个世纪英国革命的发生,使人们看到一线光亮。 但是,当时的欧洲各国仍处于王权的强力统治之下,教会仍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人的个性仍处于王权和教权的阴影之下。下层人民生活艰辛,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铲除社会上的王权主义、教权主义和愚昧主义,以法国为中心,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领导者和思想家试图以文化知识为工具,开启大众愚昧的思想,使之摆脱王权与教权的控制。他们崇尚理性,认为人类现在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上接受审判,理性是裁定一切的标准。但这种理性与17世纪的古典主义理性是不同的,17世纪古典主义强调的是崇尚王权,维护王权和国家利益,为专制制度服务的理性,而18世纪启蒙思想家崇尚理性是因为他们认为“凭借理性人能够解决一切重大难题、确立生活的基本准则;同时坚信,运用理性必将迅速地驱散迷信、偏见及野蛮带来的社会黑暗,使人解脱对权威的单纯依赖和对传统观念的盲从,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王国”。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对理性进行了意义的界定,认为理性就是指人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就能够自然达到一系列真理的能力。他们高扬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所以他们宣传以自由、平等和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以此来抵制不合理的现实,以消除现实与人生的自由原则的对立。由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自由的、人道的思想已经开始取得了对专制、愚昧的思想的胜利,人类已经从幼年状态中解放了出来,进入了成熟阶段,这种成熟的标志是人类具有了“独立思考的决心和勇气”(康德语)。 二、启蒙文学的特点 文学是启蒙思想家的重要武器。18世纪的重要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拥护者几乎都运用了这一武器。如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博马舍等,英国的笛福、斯威夫特、费尔丁等,德国的莱辛、歌德和席勒等。 启蒙文学的特点非常明显。首先,内容上的反教权反王权。启蒙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延伸。是对文艺复兴后的新的教权主义和古典主义理性的反驳。作家们高举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等大旗,猛烈的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