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选修教材解读

高中历史选修教材解读

高中历史选修教材浅析

各位老师:大家好!李主任让我在这里分析一下选修教材,说实在话,我也没有认真完整地教过选修教材。所以今天也谈不上分析,借这个机会就选修课的文本内容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老师们交流一下,不当之处还请老师们多批评指正。

一、选修课程的特点

1、从课标要求看:选择性、探究性、个性化

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 历史选修课由六大模块组成,根据河南省课程开设和高考的要求,我们是选择前四个模块学习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其目的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从三维目标看:

知识与能力:从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关系看是知识的螺旋上升和深化,两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从知识内容特点看必修内容重内容的全面性,重基础,重纵向形成系统;选修内容重内容的重点性,重开掘,重点上进行深化。从知识内容与发展关系看是基本要求与个性发展、能力发展的关系;必修面对全体学生,重在全体高中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的养成;选修面对文科的学生,重在这一方面学生个性化的需要,重学生能力发展。

过程与方法:从学习方式转变看选修内容更有利于实施探究式教学;更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时代性、恒久性、经典性。选修教材的编写都能站在时代高度,教材内容都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和恒久的教育价值,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选修课与必修课相比:

一是课程呈现的专题性;二是课程学习的选择性;三是教学内容的拓展性;四是更多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二、教材的把握

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模块

1、模块学习说明

本模块反映的是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外重大改革。改革通常是由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利用政权的力量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为革除社会制度中的弊端,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革命与改革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现象。

学习本模块必须明确改革与革命的区别。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改革与革命的形式不同。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平和的社会背景。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在革命中充满了暴力、斗争与尖锐的矛盾冲突,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其次,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主动的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第三,改革与革命的结果影响

不同。由于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对社会改造要彻底一些,但容易引发社会动荡,革命之后的恢复重建,也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和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往往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社会动荡较小,但改革往往带有不彻底性。

对历史上的革命和改革的评价,是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两种方式究竟哪一种好,不能一概而论。在过去极“左”观点影响下,多采取扬革命而抑改革的观点,肯定革命,贬抑改革,改革成为改良、不彻底的代名词。新课标破除这种学术偏见,充分肯定了改革对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又抑革命扬改革。纵观历史的发展,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动力,但在一定条件下,改革也能起到变革社会的作用,历史上无数的改革证明了这一点。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到底应采取哪种形式,完全取决于历史状况、政治经济条件和阶级状况。革命不是万能的,革命后须借助改革才能奏效;而改革也不排斥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德国的统一都是以暴力为基础的。纵观历史上的改革,一般不发生政权转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战争破坏和社会动荡,对社会生产破坏小。但改革对旧制度改造的力度也小,一般都保留了大量旧的残余,俄国、日本改革后的情况就说明了这一点。总的来看,革命或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到底采取哪种方式,要看具体情况和社会环境,要看对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注定了改革中也充满了斗争性、复杂性与多样性。改革的过程是艰辛的,改革虽不像革命那样急风暴雨和刀光剑影,但同样面对重重荆棘和障碍。所有改革都是在与旧势力的激烈冲突下进行的,新旧观念的冲突,新旧人物的较量,甚至导致激烈的斗争。例如,中国的王安石变法,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与冲突,最终使得这次改革遭到了失败。但改革者的勇气和献身精神同样应该值得人们的尊敬。改革家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向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但也包含了许多偶然因素,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充满了多样性,因此改革中也蕴含着多样性。同一时期、针对同一目的的改革往往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不同的结局。例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结局就说明了这一点。历史的发展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因此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与多样性。2、模块内容分析

本模块涉及九个改革,只是局限在古代和近代,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调整,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特别是新时期中国全方位的改革都没有涉及,这也算是个缺憾。教材按时间顺序编写,每个改革安排三到四个课时,内容涉及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体现了改革模块与必修模块的一个区别,即更加注重叙事性,注重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和因果关联。下面我以古代四个改革为例就改革这个话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改革的背景:所有的改革都是严峻的形势逼出来的。比如,梭伦改革前的雅典贵族统治非常专横,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日益激化,内战一触即发。商鞅变法前的秦国偏僻落后,面临诸侯国弱肉强食的生存挑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的鲜卑族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能在马上得天下,不能在马上治天下,因为其自身的落后而无法适应统治需要,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王安石变法前的北宋因为“冗官、冗兵、冗费”,导致“积贫积弱”的结局,年轻气盛的新皇帝宋神宗急于改变现状。尽管他们面临的问题有急有缓,但都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非解决不可。这些实际上都是改革的直接原因。如果再进一步放宽历史的视野,从政

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等社会状况来分析,就是改革的历史条件。例如,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历史条件就迥然不同。

二、改革的内容措施:要注意把握改革基本特点。只要抓住改革的特点,我们也就找到了统领措施的主线。比如,从改革的具体措施看,梭伦在贵族和平民之间遵循着一条中间路线,具体措施都体现改革具有折中的特点,以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商鞅变法的特点是紧紧围绕富国强兵,突出“耕、战”两个核心问题。所以在军事上采取奖励军功的措施提高军队战斗力。在政治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削弱世袭贵族,加强中央集权,增强了秦国的政治实力。在经济改革上的宗旨是“以农求富”,其关键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广大民众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梭伦改革、商鞅变法相比,北魏孝文帝改革应该是另一种不同类型的改革——少数民族接受农业文明的继发型改革。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可以分为原发、继发两种类型,这种分类方法是借鉴了现代的分类方法,一些发达的欧美西方国家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源头,属于原发型。一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也开始现代化的历程,属于继发型。一般认为,现代化的关键是西方化。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实际上也存在原发和继发两种类型的国家。中国就是农业文明的原发型国家之一,日本仿效唐制的大化改新、北魏孝文帝改革、元朝忽必烈改制应该就是农业文明的继发类型。如果说近代工业文明扩展的关键是西方化,那么古代农业文明扩展的关键就是汉化。而这一点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最大特点,也是分析其改革内容的主线。从这个角度说,商鞅变法是古代农业文明原发型的改革。农业文明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所以从国家体制的角度看,商鞅变法实际上就是一个建立小农经济、保护小农经济,控制小农经济的过程。比如,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等措施,就是建立小农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等措施,就是保护新生的小农经济;建立什伍组织,实行连坐制度,轻罪重罚等措施,就是严格控制小农经济,最终服从集权国家统治的需要。北魏文帝改革作为农业文明继发型的改革,实际上也是一个建立小农经济、保护小农经济,最后控制小农经济的过程。首先,北魏实行均田制,把荒地与流民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是历经战乱之后在黄河流域重新恢复和建立小农经济。其次,整顿吏治,把劝课农桑作为考核地方官的内容等措施,实际上就是保护小农经济。第三,实行租调制,在社会基层建立三长制,加强了对地方户籍和田亩的清查,有利于征发徭役和兵役,那就是政府改革的最终目的——控制小农经济。迁都洛阳和一系列汉化政策也应该属于这条主线上的一个环节了。迁都洛阳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方便推行汉化政策,而推行汉化政策的目的是深入农业文明的中心地带——黄河流域,与汉文化融为一体,被农业文明接纳,最终成为农业文明地区的一部分,从更高层面上巩固北魏政权的统治。

北宋王安石变法:既然王安石变法是被北宋面临的积贫积弱的形势逼出来的,因此其宗旨也很明确,那就是富国强兵。王安石的富国理财之法是个难点,因为很多的理财原理我们相对陌生。王安石理财的思路是“民不加赋而国用足”,这个问题不仅我们今天理解起来有困难,就连当时的司马光也提出了疑问:一个国家的财富是定量的,不是在百姓手中,便是在政府手中。不论你实行什么政策,或给政策冠以什么名称,都是从百姓手中变相地掏钱罢了!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王安石的理财思想借鉴了汉武帝时期桑弘羊的很多理财观念,比如桑弘羊的原则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王安石的理财原则是“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王安石变法中的均输法和市易法,就是直接参照了桑弘羊的做法。王安石

在变法之初就提出:“理财为方今先急”。政府增加财富的途径无非两个,一是节流,二是开源。此前,北宋政府财政困难,不是减少开支,就是增加赋税。而王安石认为,这些都是消极的理财方法,积极的理财方法应该是真正意义的开源。王安石真正意义上的开源是什么意思呢?“民不加赋”是王安石出发点。不打老百姓主意,国家又要拿钱,那只有打有钱人的主意,实际上就是要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分配体制,比如免役法废除大地主、大官僚不服役、不纳税的特权;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确定地权,解决豪强人家“有产无税”的问题。但这仅仅是政府开源的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总量。王安石的理财方针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即通过劳动、通过发展生产以求天下财富的办法。同时,利用国家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如果经济的总量扩大,即使税率不变,国库的总收入也可以增加。这是现在大家理财的重要原则。这个非常超前的经济思想,是王安石比当时士大夫高明的地方,当然也成为守旧派反对他的一个重要原因。王安石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的方法有二,一是发展农业生产:他认为,“理财以农事为先”。依据这一方针,他制定了“农田水利法”大兴农村水利;制订了“青苗法”帮助农民在青黄不接时渡过难关;制订了“免役法”尽量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二是政府直接下海搞经营、搞创收: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免役法等都是。例如青苗法,说白了,就是由国家替农户来发放“农业抵押贷款”,所定的利息,只相当于当时高利贷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这样做的好处,既可以免除农民所受的高利贷盘剥,也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市易法就是由朝廷拨款一百万贯设立市易务,物价低时增价收购,物价高时减价出售,把物价起落的操纵大权从豪强富贾的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由政府直接控制市场。同时,还向商人以抵押方式发放货物,收取利息。均输法就是变“地方贡奉”为“中央采购”,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尽量在交通便利的货物生产区征收或购买,以此节省费用或运输带来的麻烦,观念也很超前。此外,免役法也是把税收大规模商业化。以前政府的一些公共工程,总是让民众出劳役完成,服役方式多种多样,不胜其烦。现在改革了,大家不用出人力,出钱就行了,由政府雇人服役。这样做有三个好处:第一,农民出钱不出力,不耽误生产;第二,所有人一律出钱,比较公道;第三,忙不过来的人腾出了时间,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则多了一条生路,两全其美。再看强兵,北宋王朝在军事面临的尴尬局面可以说空前绝后,一方面军队数量异常庞大,一方面战斗力却异常低下。对此,王安石是怎样看待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呢?在王安石看来,宋朝在军事上的问题有四: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一多一少两分离”:“一多”是军队数量太多,成为政府的负担。宋太祖在开国之初建立了由国家财政养兵的募兵制度。荒年时饥民激增,为了不让这些饥民造反,政府决定花钱买平安,把它们都收编为军队,使之不至于到社会上去滋事,但他们光吃粮食不打仗。宋太祖建国初期,北宋的中央军队和地方军队总数只有22万,到宋神宗时总数达到150万,却基本上没有战斗力。“一少”是北方产马的燕云十六州地区被辽国占据了,北宋的战马太少,影响战斗力。“两分离”:一是军队的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二是兵民分离。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藩镇割据局面,为防止武人篡政局面的重演,在军事体制上把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开,使之相互制约,最终出现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结果,导致战斗力低下。兵与民的分离,也是宋太祖出于同样考虑而制定的“家法”。王安石认为,当年秦国之所以兵强马壮,是由于商鞅实行了“什伍组织”的缘故,他的结论是,北宋政府“非什伍其民而用之,则不可以致治强”,目的就是对农村村民进行训练,能够具备作战能力。明白了

这些道理,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王安石“强兵之法”的改革措施了。第一,针对军队数量多的问题,王安石实行了裁兵法,把老弱病残逐步淘汰。这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提高了军队的整体素质。第二,针对战马少的问题,王安石实行保马法。宋军缺乏军马,保马法是让老百姓代国家饲养军马。马匹由官府拨给,代养户可以酌量免除赋税。这样既可以增加战马数量,又可以减少政府养马的负担。第三,针对兵将分离的问题,施行将兵法,就是由北宋王朝选用作战经验丰富和有能力的将官,专门负责某一地区驻军的军事教练,训练士卒,兵将互相了解但最高权力都上统于天子,军权不致旁落。第四,针对兵民分离的问题,变法施行保甲法。保甲法就是将农村民户严密组织起来,寓兵于农,每10家为一保,50家为一大保,10大保为一都保,领导叫保正。《水浒传》里边的晁盖被人称为“晁保正”,就掌管着十个大保、500家农户,结果手中有兵,最后造反上梁山了。可见当年宋太祖实行兵民分离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保甲制度下的农户,农闲时聚集起来练习武艺,平时夜间轮流巡查,维持治安。王安石实行保甲法的目的有三个:第一,加强地方统治秩序;第二,兵民合一,减轻财政负担;第三,让保甲制度成为从募兵制向征兵制过渡的一个桥梁。募兵制的弊端十分明显,必须改变。王安石规定,所有雇佣兵在战斗中因死伤逃亡出现的缺额,一律不再招募填补,用受过训练的民兵逐渐代替雇佣兵。王安石变法还有用人制度、科举和教育方面的内容,为变法选拔和培养经世致用之才。具体措施我就不说了。

三、改革的结果和影响:一场改革成败与否,既不看改革对社会的冲击有多大,也不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主要标准有三条:一是看改革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二是看改革的客观成效,三是看改革的措施是否具有连续性。我们先来看梭伦改革。我们知道,梭伦改革的预期目标有二:第一,近期目标是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和内战爆发。第二,远期目标是发展经济和军事,增加国力,使雅典在古希腊城邦中成为居于领导地位的强国。

首先,梭伦改革尽管没有消除贵族和贫民之间的根本矛盾,但毕竟平衡了一触即发的社会危机,稳定了统治秩序。应该说,改革的近期目标达到了。其次,梭伦改革为雅典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开辟了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使雅典终于成为民主政治发达、工商业繁荣、文艺辉煌、居于古希腊城邦领导地位的海上强国,成为希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直被看作是希腊古典文明的象征。从远期目标看,梭伦改革也是成功的。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完全按照改革者当初的主观愿望去发展,在错综复杂的力量影响下,改革的客观成效与改革者的主观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强雅典的国力,但是他自己无法想到的是,他的改革在整个人类古代社会留下了一个伟大的创举。因为,在古代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尽管民众对政府强烈不满,却从未出现过君主制以外的其他形式的政府体制。梭伦改革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普通公民做主的民主制国家,不仅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还有更加深远的历史意义,他为人类提供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也为后世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如果从改革措施的连续性上看,梭伦改革也应该是一场成功的改革,假如以接力赛作比喻的话,梭伦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第一棒,克里斯提尼是第二棒,伯里克利则是第三棒,最终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趋向完善。

再看商鞅变法,从改革的预期目标看,商鞅变法也应该是一场成功的改革。商鞅当年三见秦孝公,第一次谈帝道,第二次谈王道,秦孝公都不感兴趣。第三次谈霸道,秦孝公开始重用商鞅主持变法。所谓霸道,就是让秦国富国强兵,统一

六国,成就霸业。后来的历史证明,商鞅变法的预期目标达到了。我们前边说过,变法成败的标准,不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商鞅最终受车裂而惨死。但是,商鞅虽死而秦法未变,不管是直接处死商鞅的秦惠文王,还是后来的秦始皇,乃至延续两千年之久的整个帝国封建时代,都继承并发展了商鞅变法确立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因此,从政策的连续性上看,商鞅变法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这更超出了商鞅本人的主观预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一般被看成是成功的。但是,其成败问题却一直存有争议。改革的主观预期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是近期目标,第二个是中期目标,第三个是远期目标。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近期目标概括起来说有六点,因为刚刚统一黄河流域的北魏政权面临的挑战有六个:第一,缺乏统治中原地区的经验。结果孝文帝改革采用汉制,实行汉化,丰富了统治经验。第二,都城经济困难并面临军事威胁。结果孝文帝迁都洛阳,摆脱了平城的不利局面。第三,因吏治腐败导致阶级矛盾尖锐。结果孝文帝整顿吏治,实行官吏的俸禄制度和任期考核制度,减轻了人民负担。第四,因民族歧视政策导致民族矛盾尖锐。结果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促进了民族融合。第五,地方割据势力大。结果孝文帝改革在基层实行三长制,落实了对地方户籍和田亩的清查,政府控制的编户增多,有利于征收赋税、征发徭役与兵役,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第六,北方地区因长年战争导致经济破败。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把荒地和流民结合起来,使人民安居乐业,抑制了土地兼并,政府获得了稳定的税源和兵源,北方经济开始恢复。从近期目标说,孝文帝改革无疑是成功的。孝文帝改革的中期目标是通过改革巩固北魏政权的统治。但是,不论是从北魏政权后来的发展,还是从改革措施的连续性上看,孝文帝改革应该是失败的。因为,这场改革非但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政权的腐败、和鲜卑民族的灭亡。北魏从孝明帝以后,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最终爆发了六镇起义。543年北魏政权走向分裂,东魏和西魏先后成立。如果从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算起,还不到50年。之后,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政权取代,最终被隋朝统一。从这个案例来看,观察历史的角度转换之后,就会得出不同的历史结论。那么,如果我们再从改革的远期目标探讨,又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远期标的是:实行汉化,采用汉法,最终与汉文化融为一体,被汉文化和农业文明接纳,最终成为中原农业文明地区的一部分。孝文帝迁都、汉化的直接结果,使包括鲜卑族和北方各族在内的一百余万移民迁入中原地区,北方再度恢复繁荣,洛阳再次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汉族文化也吸收了鲜卑等民族文化,补充了新鲜血液,焕发了新的生机,实现了新的升华,为盛唐的统一和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从唐朝初年开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与汉族建立的南朝享有同等地位,官方编纂的历史有《北史》和《南史》两种,从此有了“南北朝”的名称。这与汉以来的匈奴、乌桓、羯、突厥、回纥(回鹘)、沙陀、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分裂政权相比,是有本质区别的。从这一点上看,北魏孝文帝改革又是非常成功的!这样看来,孝文帝改革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基本实现了,但是中期目标没有实现,改革政策被中断,北魏政权和鲜卑族迅速腐化败亡,这是超出他主观意料的。

北宋王安石变法:按照一般看法,王安石变法是失败的。但是,如果我们从预期目标、客观成效和政策连续性的角度来分析,王安石变法到底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王安石变法的预期目标是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先说

富国之法的成效:第一,国库充盈:神宗皇帝通过新法积累了大量财富。他死后给儿子宋哲宗留下的财富足够朝廷开支二十年,这些财富存在专门建造的32座库房内,后来还不够,又盖了20座。这些库房被称为“元丰库”,这是北宋财政上最为宽裕的时期。第二,农业发展:变法期间,北宋开发了大量淤田,使大量荒地变成良田。农田水利法的实施使全国水浇田大大增加,总量达到3600多万亩。再说强兵之法的成效:变法之前宋军对外作战几乎每战必败,新法施行以后,有了明显成效。和西夏的几次恶战,已经有胜有败。特别是1073年北宋取得熙河之战的胜利:收复河湟一带失地共计五个州,斩敌首数千,获牛羊马以万计,招抚吐蕃等少数民族大小部落三十余万,宋朝在西北的版图扩展了二千多里。这是宋朝在结束十国割据局面以来所获得的最大一次军事胜利。由此我们可以说,变法富国强兵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王安石变法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从变法政策的连续性上看,王安石变法最终是失败的!变法前期,在宋神宗支持下,王安石努力地推行着一项项改革措施。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阻力越来越大,宋神宗却动摇了。1074年,王安石被迫罢相。次年,宋神宗一度恢复王安石的职务,想让改革继续下去。然而,仅仅过了半年,王安石再次被迫辞职。此后,改革虽然没有完全停止,但是改革的范围和力度都大大缩小了。1085年宋神宗去世后,司马光任宰相,王安石的变法措施被全部废除。更令王安石痛心疾首的是,改革的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大部分走了样,这是大大超乎他主观意料的。改革原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以青苗法为例。这是王安石最看好的一项改革,他以为青苗法是很适合农民需要的,当年他做地方官的时候曾经多次实验过,而且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变法在推向全国后却出现了“三害”:一是灾年之害:青苗法贷款,必须用田里的青苗作担保。风调雨顺时,大家都相安无事,而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官府为了减轻自己的损失,便会穷凶极恶地去逼迫农民。但不幸的是,变法开始后不久,全国各地就连续数年旱灾、涝灾、蝗灾不断,因此地方官员害农之举势所必然。二是摊派之害:为了推行新政,王安石给全国各地都下达了贷款指标,规定各州各县每年必须贷出多少,贷出去越多,政绩就越好。这样一来,地方官就只好硬性摊派了,逼着老百姓借,你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你不借款,就是犯法!更可怕的是,层层摊派的同时他们层层加码,有些地方利息之高,竟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三是牵连之害:为了保证收回贷款,政府强迫富户为贫户作担保,他如果还不上我就找你要!最后,村里不但农民跑了,连地主也吓跑了。青苗法实施的最终结果是老百姓增加了负担,地方官增加了收入。而且,他们还找到了一个堂而皇之的改革旗号。换句话说,是以改革之名行腐败之实!改革帮了腐败的忙,这恐怕是王安石始料未及的!市易法也是如此。执行市易法的机构叫市易务,他们原本的职责是购买滞销商品,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重利盘剥,但实际上由于官府的资本巨大,市易务变成了最大的垄断商,最终是国家垄断市场、货源、价格,专门抢购紧俏物资,甚至批发和零售都被政府官员操纵起来,各级官吏从中渔利,中饱私囊的事情也就在所难免了。这照样是改革帮了腐败的忙!其实,在任何时代,国家要想依靠行政权力与民间争夺商业利益,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是治国理念的大问题。当然,王安石目的就是为政府增加财富,估计还认识不到这个层次。王安石变法时,朝廷的反对派都被他逐出朝廷,流放到地方任职的人很多,但是王安石可能没想到,新法终究需要地方官吏去实施,王安石再厉害,却不能包打天下,结果反对派在地方上联起手来了,他们是成心要让变法措施走样的。在得不到支持的情况下,王安石不得不启用了一大批新人。这些人对王安石投其所好,惟命是从,但都野心勃勃,急功

近利,在变法中变本加厉,不择手段,最终声名狼藉。看来,变法不仅帮了腐败的忙,还帮了小人的忙!历史可真是跟王安石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前边我们着重从预期目标、客观成效和政策的连续性方面,对古代四大改革逐一进行了探讨。我们再回到课标的要求上去,即如何分析和评价这些改革的历史影响或作用。其实,这个思路已经很明确了:我们对改革“预期目标”的分析,就是其直接的历史影响。对“客观成效”的分析,就是改革的间接或深远的历史影响。其实,换个角度看,所有的改革都是围绕“矛盾”展开的:矛盾激化——改革的背景;协调矛盾——改革的内容;矛盾缓和(或解决)——改革成功;矛盾依旧(或发展)——改革失败。因此,以矛盾的为线索,也可以带动整个知识的学习。

四、改革与杰出历史人物的关系: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虽然都与社会需要相适应,但杰出历史人物在其中的作用也不能低估。因为每一次改革,都是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整个过程伴随着尖锐而复杂的斗争,需要改革者既要有大无畏的精神,更要有稳健圆滑的处事能力。改革者个人的主观条件往往会影响改革的发展。我们先看梭伦改革。我觉得,梭伦本人有三个可贵的品质,这是改革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第一,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第二,他有稳健圆滑的处事原则:梭伦改革的最大特点是温和折中,他因此完成了“仲裁人”的历史使命,协调缓和了平民和贵族的矛盾,避免了内战的爆发。第三,他有高度的民主精神:梭伦执政后期,有人劝他利用自己的权威,在雅典建立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但遭到了梭伦的拒绝。他不贪恋权位,最后主动放弃权利,到国外漫游。他这个举动很容易让人想起美国的华盛顿。商鞅最可贵的精神是:把社会置于个人身家性命之上的决心和毅力,他顺应历史潮流,谋国重于谋身,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和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商鞅又是一个悲剧性的改革家,他为强秦奠基,却为自己掘墓!他性格刻薄,迷信权力,不择手段地追求改革成效,制定的法律严酷,手段残忍,做事不留余地,最后作法自毙。司马迁批评他:“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改革是抱着极大的进取心,完全自觉、积极、主动地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在整个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汉文化总体上一直是最先进的,中国各少数民族乃至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要实现社会进步就只能学习汉族文化。在冯太后的调教下,孝文帝成为北魏第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君主,他的改革既是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势,彻底改变了鲜卑族的草莽作风,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的争议是,有人说他是鲜卑族的千古罪人!说他早已成为汉文化的俘虏,成为汉文化的盲目崇拜者,对汉文化的信仰已经达到了迂腐的地步。问题的关键在于,他的改革是全盘汉化,甚至连汉文化中的奢华、腐败、守旧、奴性等垃圾文化也一起吸收,比如盲目地信仰当时早已走向末路的门阀制度。千百年后,我们常常反对全盘西化,这实际涉及到一项改革如何把外来的先进文化与自己的国情、如何与自身文化结合的大问题。王安石在历史上的争议也是很大的。正反两种评说,简直让王安石一面是魔鬼,一面是天使。一面是千古罪人,一面是千古名臣!王安石最值得肯定的是他毫不畏惧、坚忍不拔的改革精神,他忠实于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信念,坚定而执着,他提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一直激励着历代改革者。其次,王安石非常务实,在当宰相之前,他一直拒绝到朝中任职,在地方上坚持工作20多年。在王安石看来,做不做官,以及做什么官,都并不要紧,要紧的是能不能做事。如果在朝廷做大官而不能做事,宁肯在地方上做一个能做事的小官。王安石质朴、节俭、博学、多才,道德文章名满天下,在当时士大夫中有极高威望,但是,他又是著

名的“拗相公”,反对派认为他太偏执狂妄,一意孤行。事实上,统战工作恰恰也是王安石的教训。其实,司马光他们原本也是改革派,只不过和王安石相比,他们主张渐进式改革,更看重效果而已。王安石如果能够耐心一点,在双方之间尽力协调,变法的步子宁肯慢一点,要求更稳一点,矛盾就不致激化。但是,他为了改革,也毫不客气地打击反对派。朝中那些大官有的原本是他的铁杆粉丝,有的是原本推荐他的恩公,有的原本是他的领导,有的原本是他的朋友,。但因为不同意他的一些做法,便遭到不遗余力的排斥。结果树敌过多,激化了矛盾,形成了新旧两党,造成内讧,视同水火,甚至有人说北宋灭亡都是王安石惹的祸!

五、改革成功的条件:任何改革就是新旧势力之间的生死较量。因此,改革的成败,实际上就取决于新旧势力哪一方的力量更强大一些。那么,改革派要取得成功一般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我觉得可以从四个方面分析,简称“三会一有”:一是要“会把握”:成功的改革首先要把握准时代潮流,顺应时代潮流,反映先进生产力及其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其次改革的措施要把握好针对性,是否抓住了社会问题的关键,是否行之有效,这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二是要“会动员”:改革派势力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基础是否广泛。而要让更多的人,站到改革派一边,必须要用先进的思想武器做好改革动员。改革既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三是要“会统战”:尽管改革通常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发动的,但要取得真正成功,终归离不开自下而上的呼声与支持。成功的改革一定是全社会的互动,这就需要统战工作,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四是要“有精神”:任何改革都会困难重重,险象环生,这不仅需要改革家有远见卓识,还需要改革家无私无畏的勇气和精神。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和前进的表现;改革是对新制度新思想的催生;改革是新与旧势力的激烈较量;改革的道路往往是曲折坎坷的;改革要有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改革的成功与失败都留下教训。

其他几个改革大致也采取这个思路分析,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模块

1、模块学习说明

本模块所反映的是中外近代史上民主与专制力量激烈斗争的历史,属政治史的范畴。政治史内容繁杂,不可能全面涉及,于是教材在纵向上选择了“近代社会”这一最具转型特征的时段,在横向上选择了“民主与专制的较量”这一最重要的政治内容。

教材以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为中心,从古代民主与专制思想斗争讲起,阐述了近代中外历史上,民主与专制势力在政治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实践领域里进行的斗争。涉及各政治力量在思想领域的论战、政治制度构建中的斗争、政治权力的分配及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方面的活动等史实,反映了政治民主化的艰难历史进程。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程,是近代社会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广大人民群众的奋争,先进思想家的宣传,资产阶级对政治制度的改造等,最终建立起民主政治。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民主政体的构建等,构成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课程从多方面反映了以上问题。

学习本模块要让学生认识: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制度的有序化历史过程;民主不是统治者的恩赐,而是人民群众斗争的结果,尽管有些民主成果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取得的,但它的本质仍是人民群众斗争的产物;民主是有阶级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民主观,民主的

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实践上从来就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也没有什么绝对的民主,民主的发展总是同一定的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民主应该适合自己的国情;近代社会中诞生的资产阶级民主至今也是一种不完善不彻底的民主,但同封建制度相比,它毕竟是一种民主制度,它的不完善、不彻底只能证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而不能证明封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更不能削弱它代替封建专制制度的巨大历史进步性。因此,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批判,只能站在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封建专制的立场上;民主制度的产生与出现,同全体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基本无关,它只同民主力量和封建专制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有关。而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只同民主化进程的快慢、民主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社会的巨大历史进步性就在于,它开启了人类民主的历史进程,而不在于这种民主化的水平有多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是在反封建斗争中和近代社会民主制度建设与民主实践中逐步提高的。

民主政治在极左思潮盛行时,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学术界多采取否定或回避态度。我们必须突破旧的观念和旧的方法,从新的角度去研究、分析近代社会的政治民主问题。近代社会以国家取代王朝,以法律取代专制与特权,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实行代议制,这一系列民主政治的成果,是国家制度发展的巨大进步,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人的价值。这一切使得近代社会较之古代社会更充满了活力。同时,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历史还可以为当今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供借鉴,对推进中国政治文明进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积极作用。

在具体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新观点,我们应积极吸纳新的学术观点,将之运用于教学过程。评价英法两国的政体选择时,传统史学有一个错误观点,说英国最终实行君主立宪制是保守,不彻底,而法国大革命最终选择了民主共和,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彻底的革命。但后来的历史,或者说后来的实践证明,刚好相反:英国政局长期稳定,最先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跑在法国前面;相反,法国却长期政局动荡,经济发展常常被中断。所以,当今史学界对当时革命后英法两国的政体选择,比较一致地认为英国的选择才是最佳的(事实上当初在革命时期,英国就曾经选择过共和制,结果出现了克伦威尔的独裁和高级将领的争权夺利)。历史已经证明,英国不适宜选择共和制,只有适合自己的国情的选择才是最好的。

2、模块内容分析

本模块围绕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这一中心,共计设计了七个学习专题。

一、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激烈斗争:本单元主要包括君主专制思想和民主思想两部分。民主政治要代替封建专制政治,应在理论上对封建专制理论进行深刻批判,揭示其退出历史舞台的合理性,而封建专制政治要维持自己的存在就不能不在政治思想理论上向民主政治展开疯狂反扑。所以民主与专制的较量首先在思想理论领域进行。君主专制理论是适应欧洲君主专制制度统治需要的一种政治学说。欧洲君主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革命前的一种政治形态,其特征是国王个人专权。它主要理论代表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和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学说。这是一种维护封建贵族特权和封建秩序的理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启蒙运动的开

展,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民主政治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思想和理论如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分权制衡论、代议制等,这些思想的提出,对封建专制理论是致命打击,为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武器和可行的政治设计。两种思想理论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国家权力的本源是主权在民还是君权神授;人权的本质是自然享有还是统治者恩赐;统治国家的基本体制是法治还是人治;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是代议制还是君主专制;统治者产生的基本原则是选举还是世袭;权力结构框架是三权分立还是专制集权等。民主思想是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的前提。一场没有民主思想理论准备和传播过程,或民主思想理论模糊、混乱的民主运动是不可能取得显著成果的。教材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介绍了体现民主思想、民主理念的一系列法律性文献,涉及《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部资产阶级革命文献。《独立宣言》提倡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主权在民的思想,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人权宣言》提出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权在民”的原则,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宣布废除专制制度,确定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需要指出的是,《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前两部主要阐述了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和一系列民主原则,不是纯宪法性文件,是制宪的依据;而后者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这里有必要区别一下美国1787年宪法和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前者是近代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成文宪法是指在一个国家中用名称为宪法的成文法典来表现的各种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后者是不成文宪法,英国宪法的主体即由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构成,包括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1689年的《权利法案》、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等等。英国之所以产生并长期保持不成文宪法,主要取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以及英国民众对不成文宪法形式的习惯和认同。

二、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政治转型的核心内容就是围绕民主与专制展开的,它要完成的任务则是由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过渡,其表现形式则为革命与改革。但无论是革命或改革,其本质都是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1、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英国国会代表的民主力量与国王代表的专制力量进行了反复的较量,斗争的焦点是国会权力至上还是王权至上。13世纪出现的英国议会,一直进行着限制王权的斗争。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围绕税收问题,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益的议会与国王的矛盾日趋尖锐,议会提出了限制国王征税权的《权利请愿书》,专制王权受到了挑战。后来,议会提出了《大抗议书》,抗议国王滥用税权,要求工商自由。《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要求,是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的重要政治纲领。民主政治的建立是在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中实现的,这一过程中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处死查理一世,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88年宫廷政变,表明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通过革命,英国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即代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制。对这部分学习,要特别注意税收问题。在当时的英国,税收是王室经济的重要来源。限制王权的首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国王的征税权进行限制,而历任英王对这一限制的反抗也几乎都是从滥用征税权这一问题上打开缺口的。理解征税权的重大意义,才能理解革命前英国国会为什么会屡屡在征税问题上同国王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其实后来的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也都是由税收问题引起的。

2、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美国独立前,资本主义经济在北美殖民地发展迅速;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北美殖民地也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如富兰克林、杰斐逊、潘恩等,特别是潘恩的《常识》揭露了英国的暴政,消除了人民对英王的幻想,激励人们为独立而战。独立战争爆发后,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的政治精英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学说付诸实践,建立了总统制、联邦制、代议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

3、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典型,反映了民主政治建立的艰难历程。法国大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了波旁王朝,发表了《人权宣言》,发展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特别是三次武装起义和三个依次深入的发展阶段,不断地改造着法国,还多次击退了外国干涉势力。这是一次规模宏大、斗争复杂的资产阶级革命。大革命后的法国,政局动荡不定,革命、政变、复辟频频发生,先是拿破仑帝国建立,后来又是波旁王朝复辟,第二帝国建立,立宪、共和、帝制交替出现,经过80多年的反复,最终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了共和制度。这一过程,深刻反映了民主政治建立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从政治体制特点来看,法国宪法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力,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最高统帅,可以任命内阁,解散众议院。议会是立法机关和民意机关的代表,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参议院代表地区利益,众议院代表国民利益。司法机关分为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两大系统。两大法院互不隶属,强调司法独立。为了防止总统权力过大,威胁共和政体,也对总统的权力进行了限制,如议会对总统的制约、总统的命令部长副署等,按照宪法,第三共和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在实践中,由于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的权力十分有限,第三共和国实际上是议会制共和国。后来宪法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君主派的复辟之路被堵塞,共和制得以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总结: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君主专制程度高;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封建势力强大;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君主专制传统浓厚;工业资本主义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共和制度没有建立起强大的权威;采取暴力斗争方式,对封建势力的打击一步到位,使革命中的反抗力特别顽固,也使这场革命显得格外艰巨;外部环境不利于共和制度发展。

确立原因:

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思想家的宣传,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极端腐朽;资产阶级革命对封建势力的沉重打击;资产阶级共和派的长期斗争。

三、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本单元以英国和美国政治体制为例,阐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原则和表现形式,反映了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过程。资产阶级代议制包括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种政体,二者都实行三权分立。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建立责任内阁制,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这两种政体在形式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国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这一代议制的基本原则。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英国被认为是典型的西方民主国家。就制度内容而言,英国君主立宪制具体表现为:第一,“虚”“实”结合。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特有的代议制政体开始形成:君主实权让渡,成为虚君,议会权力的上升,成为权力中心。第二,“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三者互有重叠。第三,两党制衡为核心的议会内阁制。反对党的作用更具有英国特色。只有在下院选举中获得次多数席位的政党才能成为合法的反对党,起到监督执政党的作用。反对党在监督时不能一味攻击,还需提出相应的具有能取代执政党的政策。这就既发挥了监督作用,又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就制度演进过程而言,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延续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早期内阁的形成到责任内阁制的完善。二是渐进性。自1689年初步确立后不断完善。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增强,他们强烈要求参加对国家的统治和管理。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和工人运动的推动下,英国于1832年、1867年、1884年进行了三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基本上实现了普选,从而建立了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政治体制。三是创新性。如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都具有开创性。四是法制化。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变化与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五是善于利用传统中的有利因素实现现代化变革。史实:传统:利用君主制的传统影响;利用宗教改革的成果,尤其是清教的影响;《大宪章》确立的议会传统等因素。现代化:通过政变和相关法律文献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逐步确立议会主权和法律至上等基本原则,创立了近代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度。作用:协调各阶层利益,缓和矛盾,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稳定、和平过渡,加速了英国现代化的进程。

2、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政体的确立和发展

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集中于四个时期:第一阶段从《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的独立,到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模式的确立,邦联制过渡为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中央政府和州政府实行分权。第二阶段是美国民主制的巩固和确立时期。美国政体的确立没有流血和内战,和各种政治力量的妥协密不可分。但是,彼此间的矛盾并未化解,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演化成了南北战争,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南北战争后,随着两党制的形成和完善,资产阶级政权得以巩固。第三阶段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出台不仅缓和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巨大冲击,且在政治制度上扩大了总统和联邦政府的权力,但三权分立的体制并未遭到破坏,与此同时两党制也不断完善。第四个阶段,形成了目前我们看到的美国政体的典型特点。

从制度的特点看,美国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属于国会、总统、法院,三种权力相互制衡,彼此间在宪法地位上是平等的。美国属于典型意义的联邦制国家,联邦法律至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制下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州的权力不是由联邦授予的,二者的各自权限都是由宪法规定的。可以说,联邦制下,联邦的权力是州让与的,然后组成的联盟国家,他们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各自的权力,联邦主要集中于联邦事务,州则集中于州内。两党制也起到了很好的相互竞争、监督和制衡作用,保持了美国政治体制运转的活力和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

总结:英美体制差异的历史原因:

英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国家,长期处于国王统治之下,封建势力较强,“光荣革命”实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向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英国的资产阶级要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兼顾其传统,保留君主,但又剥夺其权力。

而在北美原英国殖民地上建立的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民众普遍厌恶欧洲的传统专制统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北美人民推翻殖民统治而建立新型国家;没有封建的传统,还接受了启蒙思想的洗礼,所以美国确立起了共和制。四、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中国在社会巨变的情况下,社会各阶级学习西方民主思想、与封建专制斗争、推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史实。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观念的产生,不是自身社会发展的结果,而是来自西方民主思想冲击和军事、经济的进攻。先进的中国人做出了积极反应,先是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继而是维新派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制主张;站在时代前列的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此后又进行了一系列反对专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最终使中国由专制状态向民主共和转变。这不断发展和深入的过程,反映了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艰难历程。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转型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

1、民主立国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后先进人士的思想变化

最早介绍和赞赏西方民主制度的国人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他们向国人介绍了英国、美国的议会制度。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坚持传统政治制度,学习西方在科技文教等领域的先进东西。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有识之士对民主的认识逐渐深入,早期维新派随之产生,主张“仿泰西之良法”,实行君主立宪。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主思潮进一步扩展,议院制度成为这一阶段中国人追求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2、民主化的首次尝试:戊戌变法

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抢占势力范围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这也昭示强国的根本在于政治制度的改革。《马关条约》的签订也促成了维新派的形成。“公车上书”形成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主体的维新派。维新派以救亡图存为目标,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戊戌变法开始于l898年6月11日《定国是诏》的颁布,力图从制度变革人手,解决民族危机。但因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新法诸多措施并未付诸实践。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说明走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戊戌变法受到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启发,依靠皇权力量自上而下推进改革,是落后国家学习外国经验,变革社会政治的初次尝试,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3、民主社会的雏形:清末预备立宪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国内矛盾不断激化,革命形势高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剧,袁世凯等地方实力派力量得以增长,立宪派要求改革。在此背景下,为遏制革命,挽救统治危机,清末预备立宪开始实施。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1911年“皇族内阁”出台。传统观点认为预备立宪完全是一个骗局。近年来,史学界对此评价比较高。认为它是中国两千年‘秦政’走向‘宪政’的开端。使中国整个社会制度向着民主化方向迈进。

4、共和国的建立:辛亥革命与民初实践

预备立宪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旗帜下,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通过革命进行政治现代化的又一次尝试。革命后成立的中华民国是中国民主社会的开端。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它标志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在制度层面上取得的成功。尽管它更主要的是一种象征。它借鉴了美国的模式,如三权分立、共和政体,但也有创新,如中央集权制、五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等。辛亥革命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推翻专制统治和腐朽的清王朝,而且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任何复辟帝制的活动注定失败,如袁世凯复辟帝制、张勋复辟。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成果,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民主政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5、民主与专制的较量: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围绕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同北洋军阀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以新三民主义为基础促成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是,由于中共的不成熟和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又一次错失了建立民主政治的机遇。五、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本学习专题主要阐述了中外近代史上,人民群众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史实,涉及英国的宪章运动、国际工人运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等史实。这一部分我就不再多说了。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

1、模块学习说明

本模块反映的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态——战争与和平问题。所谓战争是指国家之间,或同一国内的不同政治派别、民族间进行的公开武装冲突。前者是国际战争,后者是国内战争。和平通常是指未爆发战争的历史状态。战争与和平始终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两种现象相互联结,彼此交替。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整体化的加强和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战争的起因、性质、规模、手段、影响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上半期曾先后爆发过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更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虽未爆发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但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层出不穷,连绵不断。战争的严峻性和残酷性使得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避免战争灾难,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但是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也为战后和平注入了新因素,如,一战后产生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出现了雅尔塔体系。这两次相对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未真正消除战争,但对和平问题提供了借鉴。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从残酷的战争中汲取了教训,寻求着消除战争与实现和平的种种途径。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的首要问题。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和平与发展仍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但是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的阴云、核威胁仍困扰着世人。

从人类交往的角度看战争:人类交往的形式有和平交往和暴力交往,战争作为暴力交往的一种形式,它既毁灭文明,又能孕育文明,既受文明发展的影响,又深刻地影响着文明的发展。历史上的战争是客观存在的,在关于战争的记忆中,

人们更多关注其毁灭性的一面。战争是血腥的,但我们不可否认,它通过暴力的途径常常也能破除社会发展的某些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抵抗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而紧密合作;战争对科技的需求催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进而在短时间内使世界面貌和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二战的客观后果之一,是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当然,这并不能掩盖战争的残酷性,和平交往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战争与和和平问题是当代世界的热点问题,我国学术界对其研究不断深入,在理论、观点和方法上有了很大突破。对战争的起源和性质方面,我国已突破了“战争是私有制产物”的传统认识。根据考古学研究,早在私有制出现的原始社会,为争夺生活区域或生活资料的暴力冲突就频频发生。现实世界也表明,战争也不会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学术界对“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的传统观点也提出了挑战。因为战争已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的和唯一的手段,很多尖锐的国际问题并不是依靠战争才解决的。

对战争的性质等问题,当代的战争现实与传统的理论观点也形成明显的理论反差。战后美国、英国进行的一些战争,都不属于“典型”的帝国主义战争,即垄断资产阶级为争夺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进行的战争。西方国家内部,也基本不存在革命战争的可能性。在地区性民族或种族冲突中,阶级斗争的因素也不明显。对战争的性质也应该重新认识,传统的对战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的观点应遵循国际法的概念重新认定。

2、模块内容分析

战争与和平问题构成了国际关系的两大基本形态,并贯穿于整个国际关系的始终。国际关系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模块选取了国际关系中最具代表性、与现实关系密切、学生最感兴趣的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六个学习单元。

一、两次世界大战:主要内容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三方面的内容。

1、理解为什么会发生世界大战?战争自古有之,为什么世界性战争只有到了20世纪才第一次出现?从背景上看,两次世界大战是欧美殖民大国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这是世界大战发生的一个原因;20世纪的战争与以往的时代不同,整体世界形成后,少数大国的殖民地和经济利益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这是以前所没有的现象,由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局部地区的利益会牵涉到全球利益,因此,少数大国的争夺具有了全球性,局部地区的冲突容易转化为全面对抗,使得战争具备了转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世界大战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在冷兵器时代,世界性大战是不可想象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现代通讯和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能够在广阔的地域及时指挥和迅速调动军队,使得战争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同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武器的发明,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得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参战的国家只有动员国家的全部力量,才能够维持战争,这样,现代战争涉及的范围和残酷性远远超过了近代战争,这也说明,科技本身应该造福于人类,但是,一旦用于战争,反而给人类造成更大的灾难。可见,

世界大战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战争认识的深化,世界大战是可以制止的。

2、两次世界大战的不同:对此进一步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人类对战争认识的深化。

首先,人类对战争的认识程度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国际上进行战争被视为国家的权利,反战的声音非常微弱,战争爆发后,所有参战国的民众都卷入了对战争的支持中,几乎不存在着战争责任问题。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惨遭战祸的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掀起和平主义运动,战胜国也希望维持有利于自己的和平的世界秩序,避免再次发生战争带来的动荡,这就促成了国际关系的调整。1919年,国际联盟成立,尽管它长期被少数大国操纵,但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维持和平、反对战争为宗旨的国际组织,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呼声,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国联最终没有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有其自身结构上的原因。国联这样极其重要的国际组织的成立非常仓促,从建议的提出到正式成立,时间短暂,没有进行充分准备;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长期处于国联之外,操纵国联的是英、法这样的二流国家,这就严重削弱了国联的权威性;国联大会和行政院各自职权规定不清,大会全体一致通过的决议才能够有效,极大地限制了国联的行动能力,这些不成熟的表现在联合国的身上得到了纠正,由五大国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安理会的决议具有强制性。在20年代,法国、美国等国签署了“非战公约”,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宣布废止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方法解决相互争端或冲突。到30年代初,已有包括苏联在内的共60多个国家参加。公约的内容非常简单,但成为制止战争的重要的国际法,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犯进行审判的法律依据。显然,在这一时期,和平的力量得到明显的增长,遗憾的是,后来法西斯崛起后,英法等国政府却把民众和平的愿望引导到绥靖政策上。

其次,战争责任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战争双方共同挑起的。战前,在欧洲已经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双方积极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两个军事集团迎头碰撞。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挑起的,战前已经制定了称霸世界的战争计划。与德日意进行战争的另一方中,广大弱小国家和苏联是遭受到侵略的国家,并没有战争责任。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参战的目的有维护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一面,但是这些国家不是战争的挑起者,甚至对侵略妥协退让,采取了绥靖政策。关于绥靖政策,学术界有“祸水东引”说、“避战求和”说等不同观点,可以认为它是西方民主国家因为自身实力不足等原因,企图通过牺牲弱小国家,和法西斯国家达成妥协,以保住自己的根本利益的一种政策。绥靖政策的动机、作法和后果,都是应该批判的,但是英、法、美与德、日、意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民主与法西斯的矛盾,它们属于民主阵营,也没有法律上的战争责任。战争责任的不同决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战争。

第三,两次大战爆发的形式也不相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交战双方已经做好进行战争的充分准备,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短短一个月,各国相继宣战,很快就进入了全面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了一系列局部战争后才爆发全面战争。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后军备受到严格的限制,没有迅速发动世界大战的能力。日本虽然是战胜国,但是也不具备向欧美全面挑战的能力。法西斯称霸世界的野心和实力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法西斯国家只能逐步对外进行侵略扩张,逐渐增强战争能力,试探英、法、美等国的反应。这样,

先后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七七”事变和全面侵华战争等局部战争。在这期间,如果受到法西斯侵略威胁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制止法西斯的侵略,是可以防止世界大战发生的。但是,英法美等民主国家却采取了绥靖政策,拒不联合,使法西斯国家有恃无恐,反而结成了联盟,增强了实力,挑起了全面世界大战。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这个特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上存在着多种观点,有“九一八”事变起点说、“反共产协定”缔结起点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起点说等,学术界多数意见仍以l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二战的起点。

第四,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处理也有区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利用战场上的优势,把战争责任推到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强迫战败国签订了苛刻的和约,对战败国进行掠夺,但是并没有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处理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防止再次挑起战争,在战败国实行了民主化和非军事化,建立了民主体制,而且根据战前的国际条约,追究了个人责任,对战犯进行了审判。

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期间,以美苏为主的全球范围内的对峙。在不同时期,冷战的性质和表现有所不同。冷战起源于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后的世界格局已经初露端倪。在世界性大国中,英国的衰落更加明显,法国败降,德国和日本的失败在即,只有美国既保持了上个世纪之末取得的经济优势,又在战争中成为政治军事大国。苏联在战争中曾单独抗击德国法西斯,扭转了欧洲战场的战局,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苏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制。

1、冷战的起因:二战结束后,美国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妄图称霸全球,把苏联看作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同时也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和反对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发动了冷战。具体作法一是遏制苏联,竭力限制苏联影响力的扩大,二是力图分化瓦解苏联影响下的东欧,三是援助西欧,与西欧结盟,使反苏盟友的实力恢复和增强,同时加以控制,四是控制亚非拉其他国家。英国在冷战中是美国最忠实的合作者,苏联针锋相对地进行了反击。这样,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由此形成了全球范围的两大集团的对峙和两极格局。

2、冷战的责任:从起因看,冷战主要是由美国发动的,美国应负主要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苏联领土上进行,所以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方面是力图维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以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苏联采取的反击是回应式的,但是,冷战的发生和加剧苏联方面也有责任。苏联对外政策中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为美国发动冷战提供了借口,也使冷战具有美苏争霸的色彩。当时斯大林在理论认识上也有偏差,忽视了整体世界统一的世界经济,认为存在着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绝对对立起来,这反映了斯大林对时代估计的基本错误,对资本主义灭亡盲目乐观。

3、美苏争霸:两大阵营的对峙使双方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随着斯大林去世和美国总统的换届以及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50年代中期,冷战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初期意识形态的对立更多的被美苏争霸取代。同时,冷战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双方放弃了单纯的对抗,赫鲁晓夫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的所谓“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使得美苏关系出现了即有争夺也有缓和的局面。美苏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霸世界,双方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分别生产和贮存了大量的核武器,核战争的危险时刻威胁着世界人民。两国在世界各地展开争夺,相继爆发了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

一系列对抗事件,在中东战争等重大国际冲突的背后都有美苏的插手。美国还发动了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为了控制更多的势力范围,两国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干涉他国的内政。l968年,苏联担心捷克斯洛伐克改革会脱离自己的控制,悍然出兵镇压。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对抗之中也有局部的缓和。l959年,美苏举行戴维营会谈,这是战后两国首脑的第一次会谈。1963年,美苏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的条约,企图共同控制核武器。美苏争霸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损害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和平与发展,也把世界分裂成两部分,与整体世界的发展背道而驰。

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各国的反对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使得美苏称霸的企图严重受挫。美国庞大的军费开支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美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使美国在国际上处于被动地位,国内也出现了反战运动。西欧和日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战后初期形成的美国霸主地位发生动摇,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矛盾斗争,但是矛盾并未激化,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使得西方国家善于用妥协的方法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在矛盾斗争的同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苏联把东欧看作是自己与美国争霸的势力范围,对东欧各国加以政治上严密的控制,同时双方经济关系也不平等。东欧在力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的同时,开展了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苏联在1968年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仍无法阻止东欧越来越强的离心倾向。苏联的经济实力远不如美国,为了军备竞赛,不惜牺牲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经济结构的畸形。

亚、非、拉地区国家持续进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到60年代末,殖民体系基本瓦解,民族国家第一次真正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改变了整体世界形成以来亚、非、拉地区国家长期任人宰割的境地。广大新兴独立国家为了加强合作、共同反对殖民主义,在1955年召开了万隆会议,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舞台。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在国际关系中独立自主于超级大国争夺之外、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国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让台湾蒋介石集团占据着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在1971年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世界影响逐渐增加。美国为了抗衡苏联,调整对华政策,走上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道路。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显示出整体世界发展中的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以两极格局为基础的美苏争霸难以为继,因此,70年代美苏在战略上和政策上进行了调整,冷战表现出更多的缓和趋势。l975年,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签署宣言,强调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缓和和交流。总体上,在这一时期,随着美国实力下降,苏联实力的增强,美国战略收缩,苏联则在缓和的掩盖下,采取了进攻战略,1979年出兵阿富汗,标志苏联的霸权主义发展到顶峰。

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美国转而采取强硬政策,里根政府实行新遏制政策,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力图用高科技的军备竞赛和经济制裁挫败苏联。苏联实行的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长期的争霸世界和军备扩张严重削弱了经济实力。l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不得不实行收缩,美苏关系再次

出现新的缓和。总之,美苏争霸的态势是互有攻守,各有得失,处于僵持局面。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美苏对抗的表现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表现为控制与反控制;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总体而言,两极对峙的基本状态是“冷战”,即“不战不和”或“非战非和”,但没有直接诉诸大规模战争,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整个冷战时期,也是20世纪最长的一段和平时期。

4、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崩溃。原来美苏争霸造成的威胁世界安全的战争危险不复存在,世界局势总体上向着缓和的方向发展。但是,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之中,使得世界形势呈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首先,在世界格局转换过程中,在前苏联和东欧等一些地区政治力量失衡,原来美苏争霸下掩盖着问题得以突然爆发,民族矛盾、领土纠纷、宗教纷争愈演愈烈,在前南斯拉夫地区发生了激烈冲突。

其次,各国纷纷关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新格局和世界新秩序。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上又保持着长期稳定的繁荣,霸权主义膨胀,企图建立一个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新秩序,因此以西方联盟为基础,竭力扩大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和控制。1990年,美国以多国部队的名义发动了海湾战争,加强在中东的地位。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执行东扩政策,力图把东欧地区纳入北约的势力范围之内。1999年,北约以“人道主义干涉”为名,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在亚洲,美国加强与日本的军事联盟,执行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的霸权主义增加了世界的不安定因素,不过,美国难以实现独霸世界的目的,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仍在继续。其表现为:西欧主张西欧在欧洲新秩序中起主导作用,在世界新秩序中和美国平起平坐,为此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后,力图成为政治大国,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虽然苏联解体,俄罗斯实力明显削弱,但仍然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力图恢复大国地位,反对美国单独称霸;随着苏东剧变,南北矛盾日益突出。尽管近年来,南方地位有所下降,但是要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呼声日益增强;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尝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总之,世界多极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只有在多极化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

三、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20世纪上半期相继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平的时间非常短暂,以至有人把两次世界大战合称为“30年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呈现出不同的局面。

1、战后至今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原因有:首先,以往的两次世界大战是由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世界性大国发动的,当代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中进行战争的因素减少。由于非殖民化政策的推行,原宗主国逐渐放弃了殖民地,已经不存在如两次世界大战那样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进行战争的可能性。发达国家为了取得市场和原料产地,不再采取以往占领排他性的殖民地的方式,而是更多地用经济的方式,特别是科技的创新进行竞争。

其次,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相同,发展水平相近,经济关系密切,特别是在战后全球化的推动下,资本、技术、生产、销售等方面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你中有

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高一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新学期开始,为了更好的配合和完成本学年的历史教学任务,特制定此教学计划,内容如下: 一、教学内容: 高一历史必修(I)是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材分析: 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历史必修(I)的8个学习专题,共27课。主要是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站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市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政治活动既受制于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又发作用于经济及其他活动,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共5个班,每个班将近50个学生,生源质量高低不一,因此,我在教学当中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要进行一定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的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五、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购建。共八个学习专题,包括导语、学习建议、主要介绍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或学习重点,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建议。正文后辐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 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 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6)第一世界大战的标志:奥匈帝国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德(核心)、奥、意(1882年)三国协约:英(核心)、法、俄(1907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团形成 客观原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与军事。 实质原因: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可能性):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 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必然性):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欧陆均势政策:指英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无需履行固定军事义务,束缚自己。 原因:(1)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实力强大,海上霸权。(2)地理位置岛国,为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3)维持欧陆均势,便于自己插手于欧洲事务。 4、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地理位置重要(2)奥斯曼的衰落(3)民族关系复杂(4)列强争夺与插手(主要) 5、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6、第一次世界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演变为一场持久战?(1)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2)装备的限制,防守武器优越于进攻武器(3)军队机动能力差,后勤保障能力低(4)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原因)---(1)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均优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2)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 西线(主要战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法国军队-------德国军队 东线(主要战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匈军队 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 8? 第一阶段:

高中历史选修3时间表

1879 德奥同盟 1882 德奥意同盟 1892 法俄协约 1904 法英协约 1907 英俄协约 1908 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1912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3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14.6.28 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杀 1914.7.28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8 西线:德攻入法国东线:俄军攻入东普鲁士1914.9.5 马恩河战役 1914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1915 奥匈进攻俄国 1916.2 凡尔登战役 1916.5底日德兰海战 1916.6 索姆河战役 1917.2 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1917.4 美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 1917.8 中国参战 1918.3 苏俄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 1918.3-7 德国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 1918.7 协约国在西线第一次大反攻,把战线推进马恩河一 线 1918.9底-10初协约国突破兴登堡防线同盟国开始瓦解 1918.10底德国基尔港水兵兵变 1918.11.9 柏林工人起义威廉二世退位 1918.11.11 停战协议签订 1919.1.18 巴黎和会开幕 1919.4 《国联盟约》写入凡尔赛和约 1919.6.28 《凡尔赛和约》 1920.1 国联成立 1921.11.12 《四国条约》 1922.2 《五国条约》 《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附约》会外《九国公约》 1929-1933 经济危机 1931.9.18 东北九一八事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1932 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党 1933.1 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1935 德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 1936 德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

高一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高一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高一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 识水平。在他们的概念里,历史是副科,开卷考试,考试题 的思维量不大,平时的学习时间就是给语数外理化。 2、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呈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 国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 本书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1)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及发展特点;(2)重大的政治事件;(3)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 现出重要政治人物;(4)重要的历史现象。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 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更清醒的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政治特点及未 来走向。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和能力: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 史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 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

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方法, 努力做到论从史处、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养成独立思 考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人合作学习和交 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 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 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所谓专题 的形式。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 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因此,在进行高中课程 教学的时候必须考虑通史知识回忆和能力、方法养成。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决贯彻课改精神,努力实现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三维目标的 有机统一。注重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使历史知识趣味化。 突出学生学习历史方法的培养,使历史知识问题化。 高一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为进一步做好学科教研 工作,促进全市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案:3.3走向世界大战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希特勒提出对捷克领土要求;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英、法、苏三国谈判及破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理解: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等内容的讲述,认识资本主义大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3、运用:通过对“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同时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分析,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概括绥靖政策的目的、实质、手段及影响,并指出美国的“中立”政策的实质就是绥靖纵容。 2、问题探究:结合前一课及本课的内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未能被制止的原因。 3、问题评价:通过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正确评价该条约的作用,即粉碎了英法“祸水东引”的意图,使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绥靖政策是西方大国以牺牲他国为代价,为维持苟安和“祸水东引”而实行的纵容侵略的政策;对战争爆发起到了加速和扩大的作用。 2、“防微杜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最深刻教训之一。 3、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 难点: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课时:1.5节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采取问题式导入: 师:请同学们结合前两课的内容思考并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哪些因素有关? 生:(回忆,回答):法西斯专政在德、日等国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

师: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共同特点: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局部扩张为什么没能被制止呢? 生:(回忆,回答):因为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进行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贫穷落后,无力遏止法西斯势力的全面侵略。 师:这样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有人却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导言。 师: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历时6年,战火燃及欧、亚、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扩展到40个国家的国土,有61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参战。对于这样一场战争,丘吉尔却认为它根本没必要进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个结论是言之有据还是空穴来风,答案就在本课的内容中。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1、概念:英、法、美等西方大国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企图“祸水东引”。 2、运用: (1)李顿调查团:迁就日本,既不同意维持“满洲国”的现状,也不同意中国收复东北,而提出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向国联行政院控告日本侵略。国联向中日两国发出内容相同的电报,要求双方立即撤退军队,又成立有英、美、法、意、德5国代表参加的调查团,以英国驻国联代表李顿为团长,到中国东北调查“中日冲突的根源”。经过半年多的活动,调查团于1932年10月公布调查报告,虽承认“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否认日本的军事行动是“合法的自卫手段”,指出伪满洲国是日本炮制的傀儡政府,但又认为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是“中日双方冲突的重要原因”,说中国革命运动“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并认为“从苏联来的共产主义目前的传播”是研究东北问题“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因素”,因之“日本之欲谋阻止满洲被利用为攻击日本的根据……日本欲有采取适当军事行动的能力,吾人均可承认。”报告书既不同意维持“满洲国”的现状,也不同意中国收复东北,而提出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由中日和第三国派员组成顾问委员会,其中“日本人应占重要比例”,外国顾问握有重要权力,中日军队都撤出东北,由外国教官协助组织宪警维持秩序。这个方案反映了西方大国企图达到变日本独占的东北为列强共管的殖民地的目的。日本于1933年声称在“关于建立远东永久和平的政策问题”上与国联“有深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

高中历史_《知宋回眸两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知宋?回眸两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两宋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和评价,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宋朝的发展概况。 了解古代中国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具体表现,掌握两宋农耕经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发展概括。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两宋时期儒学的发展演变,理解三教合一的内涵和原因。了解两宋诗词、戏剧、书法绘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等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唐宋时期成熟的政治制度,繁荣的农耕经济,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促进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学科素养目标】 通过对两宋的时空定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在对史料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中国古代宋朝的变与不变。 【本课难点】了解宋朝发展的原因、内容和影响。 【本课地位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在必修一、二、三当中都有,主要讲述宋朝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讲述宋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方面的演变及相关方法与规律的理论总结,本节课重点交代了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方面的特征,适应社会需求,学以致用。本课还讲述了文化思想多元开放,理学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贯穿一主题线索:宋在10—13世纪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史上的地位:中国

高中历史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一

高中历史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 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 势力平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西线上的重要战役有①马恩河战役②凡尔登战役③索姆河战役④色当战役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 ②③④ 3、一战前夕,科技发明运用到武器研制上,相继问世的新武器中不包括 A.潜艇 B.飞机 C.坦克 D.原子弹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 面 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C.长期战争导致国家经济崩溃 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5、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6、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 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熙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此话的含义是指巴黎和会上A.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B.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C.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D.美日争夺中国矛盾尖锐 8. 华盛顿会议召开时,国际形势的状况不包括() A. 英、美、日海军军备竞赛日趋 激烈B.日本利用战争时机独霸中国C.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异常尖锐9.下列条约中,对英国打击最大,对美国最为有 利的是() A. 四国条约B.五国海军条约 C. 九国条约 D. 凡尔赛和约 10、《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 B.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C.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11.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 到挑战,逐步崩溃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2.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 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13.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②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③表明了英法美的绥靖意图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 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14.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西斯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 政的一切干涉。”这表明法国政府 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 B.支持西班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课标要求】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1.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2.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3. 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暴动 2)工商业的发展:1.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2.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3.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及其政治主张 3)首席执政官梭伦:1.萨拉米斯岛问题2.BC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工商业的发展)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阶级结构变动与政治格局、历史文明演进之间的辩证关系。 运用:(工商业的发展、首席执政官梭伦)探究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并建功立业的主观、客观条件。过程与方法:(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阅读摘要、(工商业的发展)纲要图示、情景再现、辩论比较(首席执政官梭伦)史论结合、自主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 实现人生价值要凭理想、奋斗和机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作用;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雅典的自然条件(改革的自然条件) (1)环境优越:位于阿提卡半岛,有小块平原;多山靠海、多天然良港; (2)资源丰富:盛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等; (3)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港。 二、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改革的政治背景) 1、城邦国家的雏形 (1)背景:荷马时代,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 (2)时间:公元前9——前8世纪 (3)特点:小国寡民 (4)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的设立 (5)社会成员:贵族和平民(农民、手工业者) 2、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 (1)原因: ①政治上,贵族掌权(首席执政官、长老会议),平民政治权力太少(公民大会)。 ②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2)结果:雅典平民武装暴动(前632年),政局动荡 (3)影响:敲响警钟、局部调整、真正改革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 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1、中国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先秦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社会中就逐渐出现了权力的萌芽,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实际上是史前社会的部落酋长。中国的早期国家是以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组建而成的部落国家。 随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的建立,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如夏朝形成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王位世袭制”。商代的内服和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尽管商王对外服的控制有限,但基本上具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夏商的王权与神权结合,特别是商朝,商王既是人,又是神,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西周建立后,在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制度,以分封制为基本方式的治理制度,以世卿世禄(西周贵族后代依据血缘关系承继先人的封地、官职)为基本方式的“亲贵”世代为官制度,以及调整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礼乐制度。 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国一体”政治结构(即血缘关系政治化和政治关系家族化的结合体)的奠基时期。这一政治特征一直延续到清朝。另外,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相结合,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是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分封制的瓦解和社会大变革的兴起,区域性的君主集权制度逐渐形成。以秦国为代表的诸侯国君执掌大权,通过在新占领的土地上设立郡县、任命官吏,加强了国君对地方管理权的控制,实现了由血缘关系统治向地域关系统治的转化;通过军功制度,职业官僚逐步取代世卿世禄。韩非的法家思想,公开宣扬君主专制、集权政治,并成为该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2.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秦朝 秦朝创立,为后代所沿用,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 概念:君主专制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核心是皇位终身制、世袭制、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核心是地方听命中央。 关系:同强同弱;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实行君主专制。 产生原因:经济上:分散的自然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其政治利益。理论基础:法家思想产生,韩非子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客观背景: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和周王朝的软弱无力。 教材就是按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两条主线的演变编写的。 演变史实:君主专制: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西汉:内外朝制度;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相权;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期,权大,威胁皇权;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三) : 20世纪以来,时代的变化使得战争与和平出现了新的特点: 1、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人类社会在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2、一战后,出现了短暂的和平。二战后,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3、核武器既是毁灭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约战争的因素。 4、 20世纪下半期,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不断 5、人类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运动,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6、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霸权主义,是指强国、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强权就是真理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本目的讲授思路是:问题导学,让学生理解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 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问题: 1、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占领殖民地时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对于市场的需要、对于市场的争夺,是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对市场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在世界范围内占领殖民地,把殖民地变为他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殖民扩张和掠夺式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依据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有哪些? (1)科学成为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2)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 (3)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4)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同时世界连成一个整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读教材表格,从中发现什么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什么? 现象: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它占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局面?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德国,同老牌殖民帝国英法战展开了争夺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本目的讲授思路:以教师的精讲为主,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轮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结合图示。 (一)、三国同盟 1、形成的原因 (1)在历史上,法德多次发生战争。两国是宿敌。 (2)普法战争削弱了法国,法国时刻准备复仇 (3)德国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为了防范法国、夺取欧洲及世界霸权,德国力图构筑以自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 看透教材(史实)+理论(理论背景)、认识教材和理解教材 参考书目: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叶小兵《历史教育学》 杜芳《新理念历史教学论》 教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材料(教师指导学生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 分类: 一是:呈现方式或者载体划分(物化材料) 1、文字类: ?教科书(常用的基本的历史教材)、 ?教辅用书(讲义、教师用书、练习册、地图册、绘图册、学 习指导书、习题集)、 ?历史文献资料(官私档案、家谱、方志、正史、日记、报刊、 碑刻)、 ?历史著作及读物(故事、小说、论文、专著、剧本等历史题 材的文学作品)。 2、电子音像类:图片、图表、地图、录像、录音、影视、计算机软件 3、实物类:文物、模型 二是:使用状况/重视程度基本教材(常规教材)、辅助材料 教材的功能与作用: 呈现资料(信息载体)、解释资料、启发刺激思维的工具、帮助学生从历史求证现实,从历史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历史认识的中介和客体的功能、提供知识范围和数量的范围 推荐读物: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 从教学论、课题论的角度: ?是历史课程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和资源、 ?是实现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凭借、 ?是历史课程标准的体现和具体化。 历史教材的编写 与史学著作的区别:适用对象的不同、指导思想不同、取材标准不同(选材取材依据课程标准)、编著类别不同(编为主)、内容呈现方式不同(教科书对史学专著的转化方式、较为简单易懂,史著为引人新材料、专业知识)

编写的制约因素:符合国家立场、受制于学术研究的进展情况、受制于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认知发展水平、从传统“教本”转到“学本”、挑选一些基础的,学生需要了解又能掌握的历史知识 编写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取向: 原则: 科学性原则(客观真实、符合事实、真实可靠、非史学家少用、多用 权威大家公认的、图片视频选取要著名出处) 教育性原则(具有教育意义、哲学意义、体现主流意识、符合教育客 观规律(掌握学生思维规律)) 基础性原则(基本史实需要学生掌握了解、面大不是专题知识、建立 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基础上) 结构性原则(结构优化、知识结构的讲解、并非专业化展示) 可读性原则(利于学生理解、难度与容量适当,难度适中) 适用性原则(可接受性高、章节之间、课与课之间尽量均衡) 内容取向: ●教师取向:一般选择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勾勒基本的知识框架, 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备课方便,如人教版教材。 ●学生取向:史料与图文并茂,以学生为主(人民版、岳麓版) ●知识灌输取向:选择历史认识的已有成果。 ●能力培养取向:选择典型的历史事实的陈述及原始资料(选择与 学生直接经验比较接近的直现性强的,具体历史细节编入教科书。 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体例是指教科书的编撰架构和组织样式,现今主要有章节 体、课题体、专题体。 1.章节体:把历史划分为各个不同时代为章,再把政治、经济、文化等划分为 几个节来阐述历史既有横向,也有纵向。优点:阶段性与全面性的结合,且主次有别。劣势:割裂了一时段内史实之间的联系,不利于考察一个时代的总体特征、形式教呆板。如1904,夏曾佑《中学历史教科书》。 2.课题体:90年代后,主要在新课改初中历史教科书。以课为单位,按照历史 发展时间顺序,以历史事件、现象为纲目,每课讲授一课时。优点:每课一主题,内容集中,层次简单,好教好学较为自由,发展空间大。缺点:阶段性不明,历史现象主次不分明。 3.专题体:90年代后,主要在新课改高中历史教材,在书中设置若干专题进行 编写。优点:为师生教学的创造性留下空间,师生可以就某个专题深入探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3《走向世界大战》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3-3 走向世界大战同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希特勒提出对捷克领土要求;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英、法、苏三国谈判及破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理解: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等内容的讲述,认识资本主义大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3、运用:通过对“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同时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分析,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概括绥靖政策的目的、实质、手段及影响,并指出美国的“中立”政策的实质就是绥靖纵容。 2、问题探究:结合前一课及本课的内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未能被制止的原因。 3、问题评价:通过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正确评价该条约的作用,即粉碎了英法“祸水东引”的意图,使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绥靖政策是西方大国以牺牲他国为代价,为维持苟安和“祸水东引”而实行的纵容侵略的政策;对战争爆发起到了加速和扩大的作用。 2、“防微杜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最深刻教训之一。 3、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 难点: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在本单元第1、2课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20世纪30年代的一系列局部战争演变而成的。在战前发生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中,由于法西斯国家蓄意侵略,准备充分,力量强大,而反法西斯国家和地区则因贫穷落后,国力弱小,且各自为战,这就使它们很难独立取得斗争的胜利。因此当时并未直接卷入反法西斯斗争的国际力量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以及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最终难以避免。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采取问题式导入: 师:请同学们结合前两课的内容思考并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哪些因素有关? 生:(回忆,回答):法西斯专政在德、日等国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 师: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共同特点: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局部扩张为什么没能被制止呢? 生:(回忆,回答):因为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进行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贫穷落后,无力遏止法西斯势力的全面侵略。

高中历史选修3知识点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2.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交战双方: 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国。 4、经过: 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 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5、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的原因: ⑴协约国的成败与美国利益相关 ⑵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危害较大 ⑶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霸权 6、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 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7、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 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 美日的崛起体现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 ⑵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