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曲式分析复习(大三)

曲式分析复习(大三)

曲式分析复习(大三)
曲式分析复习(大三)

曲式分析复习(大三)

一、识记1.单二部曲式分类:因本身规模比较小,因此,一般第二部分“B”乐思的展开或对比幅度不太大。依据单二部曲式“B”段不同的写法,可以将其大致分为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与无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两大类2.单三部曲式可分为:再现单三部曲式与并列单三部曲式3.复三部曲式的三个部分:首部、中部和再现部4.三部曲式的中部可分为三种类型:三声部中部(呈示型中部)、插部(展开型中部)、合成型中部5.回旋曲式至少包括五部分:由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的音乐体裁(或主题)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即在A(主题)的初次陈述及其两次(或两次以上)再现中,分别插入内容不同的部分

B、C,呈示出交替,循环的组合特点。乐思的多次重复与新材料对比的结合,共同构成回旋曲式结构6回旋曲式的分类:(一)早期的回旋曲式

(二)古典乐派成熟时期的回旋曲式

(三)19世纪以后的回旋曲式7变奏曲式的分类:

(一)固定低音变奏与固定旋律变奏

(二)装饰变奏(严格变奏)

(三)自由变奏(性格变奏)8奏鸣曲式主要由: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大部分构成9奏鸣曲式呈示部包括:主部与副部两个基本部分

二、名词解释1、乐段:乐段是表达完整或相对完整乐思的最小曲式单位。典型的乐段通常由两个乐句构成。由于音乐作品在风格、体裁及速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乐段的长度往往在4-8小节或8-16小节之间2、乐句:是乐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由2-4或4-8个小节组成,乐句已具备相当的结构长度,它既可以以基本形态(2-4小节或4-8小节)表现出来,也可以在基础上做扩充或减缩3、呈示:在各种音乐材料的陈述与展开中,呈示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法。呈示型陈述就是把音乐的基本内容主题乐思,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4、对比并置:是指在三部性结构中,中间部分为新主题。当地一部分的主题经过较充分的陈述,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形象已经初步确立,这是随着音乐内容的发展,需要建立另外一个新的音乐形象与之前的音乐形象形成适当的对比,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新主题往往开始于新的调性,并拥有新的织体形式,与呈示部分的主题相比较,新主题最后往往形成开发性结构,加强与再现段的联系5、变奏:作为拥有材料展开的常用手段,是在初次呈示的乐思基础上做各种装饰变化的重复,这些变化可能涉及到拥有构成的方方面面,例如曲调、和声、音区、音色、节奏、演奏法、织体等,常见的是在曲调、和声方面6、延伸展开:指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呈示部分结束后,前面出现过的主题材料以片断化的形式出现,表现出主题材料的重复、模进、分裂、裁缝、紧收,有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新的材料等特点7、并列原则:是两个不同或不完全

相同的结构单位横向的并列组合。这两个结构单位往往建立在某种结构逻辑单位上,使他们形成相互依存、互为补充、递进发展、对比统一的结构关系8、再现原则:是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为完善、更具逻辑性、更能反映事物运动发展本质规律的组合原则,它形成的理论基础是辨证法的对立统一原理。再现原则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三阶段“起、开、合”,另一种为四阶段“起、承、转、合”。

三、简答1.二部曲式的第一部分的呈示型的结构特点:从旋律线进行方式看,两个乐句的线条起伏比较平稳、均匀,一般不做过大的跳跃或对比;从和声方面看,一般以原调的主和弦完全终止结束,形成收拢性的结构;从外部结构形态看,单二部曲式的第一段一般以两乐句、方整型(或规整型)为常见,尤其是乐器作品2.单三部曲式的中段大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引申型中段的单三部曲式、并置型中段的单三部曲式、综合型中段的单三部曲式3.静止的再现段与动力的再现段的区别:所谓静止的再现段主要指旋律基本保持原样,结构规模基本不变,和声调性基本上完整再现。动力的再现段,旋律写作时很明显带有展开的因素,结构规模有所扩大,调性和声出现非稳定因素,调性发展方面与呈示段不同,尤其是往下属方向的离调4.三声中部(Trio):一词来源于巴洛克时期的三部性结构的大协奏曲形式,在其结构的中部,使用较少的乐器演奏,与首部、再现部的乐队全奏形成的音量与音色的对比,尤其是多使用三件管乐器重奏形式。在结构

上表现一下特点:旋律结构比较完整,和声进行相对单纯,段落划分比较分明5.三声中部在结构上表现出的特点:a、三声中部的形成标记为(Trio);b。调性对比情况,三声中部与首部的调式关系常常变现为同主音大小调的关系或属方向的关系。在结构上常常变化调号;c、三声中部的再现很多情况下使用

D、

C、Fine来省略记谱;d、段落划分非常分明6.回旋曲式与古回旋曲式结构相比不同之处:a、乐思材料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个大部分自身乐思的不同发展阶段,更为扩展音乐内在的表现力;b、调性和声的复杂化,为了加大主题与各插部之间的对比力度,各插部分别使用不同的乐思材料,加上调性和声方面的变化使音乐表达内容更丰富;c、搭配关系的规范化,段落级别放大、一般包括五个部分、叠部与插部之间对比增强7.变奏曲式的应用范围:作为独立的器乐作品,变奏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内容与形式。在巴洛克时期,变奏曲主要是帕萨卡里亚、恰空、佛里亚等古老的舞曲,这些舞曲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作品存在,也可以成为组曲中的某个乐章;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的装饰变奏,在作为独立的器乐时,一般都直接使用“变奏曲”称谓。在作为大型奏鸣交响套曲中的某个乐章使用时,多数用于第二乐章,除此之外,变奏曲式有时也用于大型独立作品或某个乐章的一个或几个部分。8、古典乐派成熟时期的回旋曲式与早期的回旋曲式的结构相对比有什么不同的方面?乐思材料的多样化调性

和声的复杂化搭配关系的规范化9、古典回旋曲式:1、段各落级别较大2、一段包括5个部分3、叠部与插部对比加强。全曲通常只包含5个部分,但个部分的篇幅扩大,结构级别提高,由原来的乐段变为二段式、三段式或复杂的乐段,整体上具有连锁三部式关系的特征。普遍引入了连接的部分,出现尾声,加强了各部分的联系和全曲及其自身的不稳定程度,极大的增强了整个音乐发展的动力。

10、奏鸣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a、与奏鸣曲式相似,即由三大部分构成(呈示部、展开部/插部、再现部),在再现部中,主部与副部的调性实现统一;b、与回旋曲式相似,在呈示部中,主部主题在副部陈述结束后再次出现;c、与复三部曲式相似,从大的三部性结构(呈示部、中间插部、再现部)的对应关系上看,又表现出复三部曲式的结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