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宋词发展阶段概述

南宋词发展阶段概述

南宋词发展阶段概述
南宋词发展阶段概述

南宋词发展阶段概述

1、相关定义

1.1、薄弱学校概念及特征

薄弱学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存在一个与谁比的问题,同一城区内一所学校相比另一所学校属于薄弱学校,但是这所城区薄弱学校与另一城区的学校相比又不属于薄弱学校,特别是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下更是如此。因此,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界定学校是否薄弱衡量标准也是不同的。从现有的资料看,追溯”薄弱学校”的由来,最早出现在1986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关于在普及初中的地方改革初中招生办法的通知》中,”通知”要求各地”特别要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薄弱初中建设,使这些学校的校舍、办学经费、师资水平、教学仪器设备等有较大改善和提高”。〔’〕在这里国家教委当时只是针对一些情况较突出的初中学校所提出的,、可以看出,当时认为薄弱学校的”弱”主要集中在”校舍、办学经费、师资水平、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并没有对薄弱学校做出具体界定,由此说明,当时国家已经开始关注薄弱学校的问题了。在义务教育阶段,除了有薄弱初中以外,还存在着大量的薄弱小学,基础教育的高中阶段也存在着一些薄弱高中,由于受相应的招生考试升学制度影响,薄弱小学、薄弱初中乃至薄弱高中基本上是一个环节下来,薄弱小学的学生升到薄弱初中,薄弱初中的学生升到薄弱高中,长期以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得这些学校积重难返。因此,我们将薄弱小学、薄弱初中和薄弱高中统称为”薄弱学校”。(一)薄弱学校的概

念薄弱学校通常表现为学生家长不认可,学生不愿去那里上学,即使来上学的学生也总感觉低人一等,表现出强烈的自卑。教师人心不稳,工作倦怠,人浮于事。单位领导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乏上进心。学校的教学器材陈旧、地处偏远。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强、中考、高考升学率较低。要从精确的量化角度分析什么样的学校是薄弱学校,这是不现实的。对薄弱学校只能从定性的角度提出一个定义,且薄弱学校总是相对于名校、重点学校而言的,所以我认为薄弱学校只能相对于同一时段内学校间的横向对比才有意义,否则就无法认清薄弱学校的本质,也就无法正确分析出薄弱学口〕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初中入学办法改革的通知教基[1 9 95]12号[J]302295

1.2、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概念

我国新民诉法第五十六条增加了第三款④,确立了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这一新增制度被称之为第三人撤销诉讼程序,即非因可归责于己的原因未能参加到他人之间诉讼中去而又与该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法院提起要求④我国新《民事诉刑法》第56 条 3 款规定”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第 1 章第三人撤销之诉概述撤销他人之间诉讼判决、调解的诉讼程序。作为第三人权利保护制度

的组成部分,申请撤销裁判制度的确立,填补了我国民事诉讼案外第三人权利保护的程序空白。至此,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已经建立起一个由诉讼参加制度、撤销诉讼制度、再审制度以及第三人执行异议之诉制度在内的全面、立体保护案外第三人权利的法律框架。但一项制度的良好运行尚需要相关制度的协调配合。澄清案外第三人申请撤销制度的法律属性,科学界定其与相关制度的关系,摆正其在第三人权利保护制度中的位置,对于引导、规范人们的诉讼行为,维护生效裁判的安定性, 保障案外第三人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都具有重要意义。

1.3、阶段化生长模型的细节定义

1. 变更管理1. 变更管理在软件开发项目过程中,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变更管理的核心是由项目管理变更,而非变更控制项目。引入合理的变更管理流程,可以有效的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接纳所有必须的变更,同时理解这些变更对项目带来的影响。通常的变更管理流程为:初期的工作(如项目需求收集)是不控制变更的,以便尽可能多的吸收新概念和新技术到项目中。当项目进入M0 后,所有变更需要经由系统的变更管理流程: a. 变更以规范的变更申请文档提交给项目经理b. 项目经理将变更申请分发给相关小组审核 c. 每个小组独立对该变更申请的成本和收益做出估算和判断 d. 项目经理整合各小组的估算和判断进行整合,并给出结果:接受、拒绝或延期e. 项目经理通知相关小组对变更申请评估的结果变更评估标准: ? 收益? ? 该变更

是否影响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 ? 该变更是否影响项目的资源分配? ? 该变更是否可以延期到下一阶段或下一版本?

1.4、运动数据的定义

在SIMI° MOTION 运动解析软件中,需要对角度进行定义(图4.2)。环节角是一个两点角,即两点之间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关节角是一个三点角,是以中间角为顶点, 其他两个点与顶点连线的之间夹角[23] z y ox AB 图4.2 环节角与关节角示意图A 环节角;B 关节角本文需要定义的关节角如下,上肢角度有 6 个,躯干角度有 2 个,下肢角度有 4 个. 左腕角:以左腕关节为顶点,左手和左肘关节分别与左腕关节连线的夹角; 左肩角:以左肩关节为顶点,左肘关节和左髋关节分别与左肩关节连线的夹角; 左肘角:以左肘关节为顶点,左腕关节和左肩关节分别与左肘关节连线的夹角; 第11 页右腕角:以右腕关节为顶点,右手和右肘关节分别与右腕关节连线的夹角; 右肩角:以右肩关节为顶点,右肘关节和右髋关节分别与右肩关节连线的夹角; 右肘角:以右肘关节为顶点,右腕关节和右肩关节分别与右肘关节连线的夹角; 左髋角:以左髋关节为顶点,左肩关节和左膝关节分别与左髋关节连线的夹角; 右髋角:以右髋关节为顶点,右肩关节和右膝关节分别与右髋关节连线的夹角; 左膝角:以左膝关节为顶点,左踝关节和左髋关节分别与左膝关节连线的夹角; 右膝角:以右膝关节为顶点,右踝关节和右髋关节分别与右膝关节连线的夹角; 左踝角:以左踝关节为顶点,左脚后跟和左膝关节分别与左踝关节连线的夹角; 右踝角:以右踝

关节为顶点,右脚后跟和右膝关节分别与右踝关节连线的夹角;

1.5、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及特征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互联网络时代下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形式,是指由某个社会问题引起,以特定网民群体为主体,基于某种正当或不正当的利益需求,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利用网络交互信息,有组织或无组织的,有序或无序地制造网络舆论,并随事态变化迅速形成网络舆论潮,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转变为现实集群20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行为的现象。[1 ]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基于特定或不特定的事件目标,再通过网络纠集一群不特定的人,本着高潮的情绪进行的社会性活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内涵的剖析,应建立在当前网络发展基础之上,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和网络群体日益膨胀,人们认识网络群体性事件出现新的视角和思路,网络群体性事件本质与内涵的剖析也必将得到不断地更新与拓展。网络群体性事件在具有一般群体性事件所的多发性、预谋性、变异性等特征的同时,由于其发生平台——互联网的特性,还具有以下独有特性: (1)产生偶然性群体性事件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偶然突发性更加明显。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传播是以光速传递的,其能量积聚的过程十分迅速,能在极短时间内吸引数万乃至数百万的网民通过网络发表评论和看法,加上网络匿名性和非责任性,使其可以毫无顾虑地表达意愿,政府机构很难加以控制和防范。(2)过程爆发性网络信息的更新与传播具有”一点发信,多点感知;交互传递,滚动

扩展” 等特点,再加上网民容易受到”群体极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网上迅速形成一个强大的关注、质疑、评判群体,它是网络群体性事件聚合能量和扩大影响的倍增器。(3)存在虚实交互性网民生存于网络世界中,其具备虚拟性的同时又不可能超然于现实。他或她是现实人在网络中的投射,其许多言论、行为、状态都直接受现实人的影响。同时网民对现实人也有很明显的反作用。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直接引发现实群体性事件,即使不直接引发,也会对现实群体性事件造成一定的影响。(4)地域广泛性在信息互联网时代,网络连通世界各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遍及世界每个角落。网民只要使用电脑和网络,就能打破语言、地域、国籍等限制,通过语音图像等进行跨地域、跨国界的信息交流,甚至直接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

1.6、西方反讽手法流变及定义

反讽概念随着时代发展、历史进步与诸家对反讽的不同阐释、理解而不断丰富、变化,其性质、具体分类、作用特征亦不尽相同,也客观上造成了反讽的复杂性与模糊性。英国文论家米克就这样描述反讽”如果有谁觉得自己产生了一份雅兴,要让人思路混乱, 语无伦次,那么,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请他当场为‘反讽’做个界定”①。我国学者赵毅衡也认为反讽具有”臭名昭著的难以捉摸性质”②。谈到反讽概念的大体历史沿革,赵毅衡继而指出”从古希腊一直到十六世纪,反讽只是传统修辞学中一种次要的修辞格, 从德国浪漫主义文论开始,反讽概念不断膨胀,一直到新批评派,反讽不仅成为诗歌语言的基本原则,而且成

了诗歌的基本思想方式和哲学态度”③,因此要对反讽作一个全面、准确的解释与定位,就需回溯反讽的历史沿革。一、苏格拉底的反讽苏格拉底经常以颟顸无知的形象出现,但最后却是反客为主,成为此话题的权威发言人。苏格拉底式的反讽以特定话题为主,加之以谈话形式,在将自身置于无知可笑的立场上逐步揭示事物的真理,最终反衬辩论对手的无知,从根本上达到”自我意识的培养、理性的发展,亦即普遍概念的认识”④,”故意提出貌似寻常的问题,使对方入其彀 5 中”

①。如《大希庇阿斯篇》中,苏格拉底佯装无知,将美喻为一位漂亮小姐,接着是花瓶、母马等,苏格拉底看似愚昧无知,实则自身已知悉美的抽象性规律,借用看似简单实则在理的对话引导希庇阿斯发觉美的实质。又如在《理想国》第一卷中苏格拉底通过谦卑的发问,并一再强调自身的一无所知,进而对正义这一话题展开辩论,使得原先盛气凌人的波勒马霍斯哑口无言,甘拜下风。李思孝将苏格拉底式的反讽总结为”讽刺—怀疑—接生术”②。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式反讽的继承者,他同样采用对话形式,对熟知事理故作惊奇,借此唤醒沉睡世人的理性意识,并将对如时间、人生等抽象性事物的认知过程同样归结于反讽艺术的运用,并以此得出反讽具有隐藏自身的性质。”柏拉图主张艺术要靠对立因素的调和,据此,他对作品的艺术结构提出了‘有机统一’的原则”③。柏拉图式的反讽初具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存在的辩证法因素,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式反讽观开辟了道路。二、黑格尔与瑟沃尔的反讽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美学》中都有对反讽的相关解说与对其之评价,虽未有对反讽的明确定义,

却充分肯定了反讽的存在,并围绕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反讽式谈话与同时代德国文论学家施莱格尔的反讽论进行了自身反讽理论的阐释。黑格尔的哲学与美学体系以辩证法为根基,以”绝对精神”、”绝对理念”为核心,”把辩证法运用到美学研究之中,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最重要特点和最主要的成就”④,因而辩证法确为其反讽观指明了方向。第一,黑格尔对苏格拉底派的反讽进行了精辟地概括,”苏格拉底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抽象概念得到发展”,”苏格拉底式讽刺的基本要点, 仅在于它承认别人直接接受并提出来回答他的话”⑤。他认同了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方法及佯装无知的卑躬,”他要想用这个方法唤醒人们的见识、羞耻、意识,使人们知道我们以为是真的东西并不是真的,相反地却是动摇的”⑥。这里黑格尔提出反讽最初的结构特征就是所言非所指。第二,黑格尔对持有随意性、夸大性反讽的施莱格尔进行了批判,亦从侧面诠释了6 自身的反讽观。”他们接近了理念观点,并且以直率的语言和革新的勇气,纵然以很贫乏的哲学装备,向传统的看法进行了尖锐的攻击”,”对于这自我,一切约束都撕破了, 他只愿在自我欣赏的福境中生活着,这就是施莱格尔先生所发明的‘滑稽’”①,因而黑格尔欲遏制反讽的自我性与随意性,将反讽重新带回到”绝对精神”、”绝对理念”中, 并将其视为”绝对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绝对理念,它是抽象的理念或逻辑概念和自然由对立而统一的结果”②。相反施莱格尔则将反讽视为”绝对精神”、”普遍规则”本身。可以说反讽概念发展到此,在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下有了新的发展,被赋予了

新的内涵,如施莱格尔的”那种严肃和诙谐或者幻想和求实互相平衡的反讽概念”、”凡是艺术家必然运用反讽这一事实”③,就将反讽视为诗人创作的必然前提,虽是随意性的一种体现,却也客观上促进了反讽概念的发展。卡尔佐尔格作为施莱格尔兄弟的追随者同样将反讽带向更幽深、广袤的区间。”卡尔佐尔格断言,真正的反讽始自对整个世界的沉思”④。这里佐尔格的论断为反讽注入了可上升至世界、宇宙的要素,同样促进了反讽理论的发展。反讽在此阶段存在于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等多重二律背反的矛盾之中,而佐尔格更强调反讽存在于矛盾斗争的缝隙当中。克尔凯郭尔这样评价佐尔格的反讽观,”在他那里,反讽无限绝对的否定性是一个思辨的环节,他拥有否定之否定,但他眼前有一层迷雾,以致他看不见肯定” ⑤。克氏肯定了佐尔格反讽观的思辨性,但却否定了其中的含混因素,为反讽向语言回归奠定了基础。英国历史学家康普诺瑟沃尔对反讽有着不同看法。瑟沃尔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剖析得出了反讽的另一种形式即没有反讽者参与的反讽。与前面诸家观点不同的是他重点考察了反讽产生的结果,即反讽是否产生了对自身不利的举动。他以法庭上法官的立场为例。法官因公正职责所在不能主观上偏袒任何一方,即使被告一方哭诉得歇斯底里。这时法官严肃、冷静的以观察者出现的立场就是一种反讽态度,但这种态度不在法官身上, 而是在案件本身。”瑟沃尔在构想一种没有反讽者参与其间的反讽,这是反讽概念的一个极重要的发展”⑥,”他暗示反讽有可能存在于反讽观察者的态度里,或者更精确地说, 7 存在于被观察的情境里”①。瑟沃尔的理论为反讽加入了

其对反讽对象所造成的影响与反讽者、反讽对象及观察者的三者关系等两种要素,亦是对反讽新的开拓。三、克尔凯郭尔的反讽存在主义学者克尔凯郭尔的反讽观将人的生存、主体性提到首位,他在其专著《论反讽概念》里对反讽进行了两种定义。第一种是哲学上的解读: 在反讽之中,万物被看做虚空,但主观性是自由的。万物越是虚空,主观性也就越是轻盈、越是无所牵挂、越是轻快矫健。对于反讽来说,万物皆为无, 但是‘无’可被这样看,也可被那样看神秘的无是对于表象来说的无,虽是无,却又有丰富的内容。②克氏将人的主体性存在凌驾于其他特性之上,并将其作为反讽的根本特征,因此主体性存在能够决定反讽,一个人能否运用反讽是由其自身品质决定的。他认为”谁具有反讽的品质,谁就整天跟他打交道”③,所以在谈到反讽理解的问题时,他就说反讽如果被掌握、理解那么其作用就是实用的,相反如果一个人无法理解反讽,他就必然会讨厌反讽,更难以发现反讽的作用。克氏肯定反讽的”无处不在的‘否定性’,以及这一否定性之决定性”④,因而其反讽观在一切否定性中生存,虽然他肯定了反讽存在的意义, 却同时为反讽披上了神秘外衣。克尔凯郭尔强调人应该以反讽的观点对世界进行考量, 反讽就是对主体生存状态的肯定。克氏对反讽的第二层解释则回到了语言层面上。他这样说道: 在公共演说中就经常出现一个名为反讽的修辞格,它的特点是嘴所说的和意所指的正好相反,这里我们看到一个贯穿所有反讽的规定,即现象不是本质, 而是和本质相反。⑤他明确指出反讽可以作为一种修辞格,并指出了反讽修辞的含义,即”所言非所指”, 此定义极大推动了反讽

的发展。至此反讽语言的雏形诞生,同时也为肯尼思伯克、保罗德曼直至新批评派回归语言的反讽奠定了基础。四、伯克与德曼的反讽肯尼思伯克对反讽发展最重要的是从辩证法与语言的有机融合角度去重新诠释反8 讽。林少阳将伯克的这种反讽观概括为”辩证法的语言学回归”、”辩证法反讽”①,点出了伯克反讽观的核心理念。第一,伯克直接将辩证法翻译成反讽,并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归向了语言修辞的运用。伯克这里抛却了传统理论中抽象的精神、理念等概念,并将其矛头指向更加贴近生活的实际语言行动,正如伯克在其著作《修辞动机》中指出”任何意义背后必然有动机,因此也必然附有说服的成分,而说服正具有修辞性质” ②,想要达到说服、劝解对方的目的就需发挥伯克”辩证法反讽”的社会功能,进而运用反讽修辞令对方哑然失声,从而超越对手。第二,伯克对辩证法修辞有着更加详细的说明。”伯克修辞批评的其中一个特点,是通过提示隐喻、换喻、反讽、提喻这四个比喻,尤以反讽为中心,去消解二元论”③。伯克试图打破两元论的牢笼,提倡语言的多义性、含混性,而他认为反讽恰恰能够做到此点。正是由于”多元反讽视角”的存在使得一物与另一物从绝对二元中逃离出来,而反讽就存在于多元的缝隙当中。接着他还将矛盾一方设置为本就存在于此的”语境”,将与其对立的矛盾另一方设置为自为存在的“语境”衍生物,进而让其与”语境”这个带有历史、文化背景的概念相对立,因此当两者出现对抗扭曲时,反讽继而出现。看似两者毫无瓜葛、南辕北辙,但他们却由于反讽产生联系,甚至有时会异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衍生出两者的共同性。”语境”一词的提出

为新批评派反讽观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伯克的反讽观亦可以看出反讽概念全面向语言、修辞等更加贴近文本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也为反讽能够分析我国宋词这种特殊文本提供了基础。比利时文学理论家保罗德曼则对反讽的审美技巧、审美实践等美学因素进行了扩展。在反讽逐渐走向语言修辞技巧之时,将反讽视为美学现象则更是一次质的飞跃。德曼这样说道: 反讽能够还原为美学技巧、艺术技巧,亦即Kunstmittel(艺术手法)、美的技巧、艺术的技巧”、”反讽容许作惊人之语,因为即使与被言说之物发生关系,它也保持距离,一个嬉戏的距离,以美学技巧为手段去言说。反讽在这种场合是艺术手法,一种美学。④德曼明确提出反讽不仅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而且还是一种美学技巧、审美思维,将语言修辞与美学现象相融合,极大扩充了反讽化身为嬉戏谐谑的喜剧美学内涵。接下来新9 批评派所提倡的反讽理论则向着更实际、更微观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将反讽引入具体的诗歌文学题材之中,反讽至此迎来一个新的高潮。五、新批评派的反讽新批评派在美国文学界形成统治地位是在20 世纪40 年代左右,期间出现了一大批新批评学者,后期成为学派的中坚力量。如瑞恰慈、兰瑟姆、阿伦退特、克林斯布鲁克斯以及威廉燕卜荪等,而反讽概念的发展、定型同样在此期间随之演变。他们持有各自的理论,如退特的”张力说”认为诗歌应两极对立,具有冲撞、张力之美,其学说为新批评的反讽注入张力美学因素;燕卜荪的”含混七型”则直接促进了反讽类型、定义的逐渐明晰;布鲁克斯则明确提出反讽定义,并将伯克的”语境”概念引入反讽, 形成自身的反讽理论。我们就以对

反讽论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瑞恰慈、燕卜荪和布鲁克斯为例,探讨新批评派的反讽理论。瑞恰慈首次提出反讽论理论,尽管其反讽理论还未成熟,但他却能结合现时语言特征,提出了”反讽性观照”,并且认为诗歌的创作须是一个”互相干扰、冲突、排斥、相互抵消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①。接下来燕卜荪首次将文学中的含混现象即复义问题尖锐提出,为反讽在文本中的应用做出了贡献。他将含混分为七种类型,含混英文翻译为”ambiguity”指意义含糊、语义不明确的话语现象。他对含混的定义是”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同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 ②。他指出对语言复义的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任何细小的语义变化都会引起读者的反应及接受产生不同,与文章的原有主旨发生偏离。接下来重点分析与反讽密切相关的复义第六型与第七型。第六型”陈述语字面意义累赘而且矛盾,迫使读者找出多种解释, 而这多种解释也互相冲突”③,第七型”一个词的两种意义,一个含混语的两种价值, 正是上下文所规定恰好相反的意义”④。这里燕卜荪将两组意义截然相反的词组与上下文中一个词同时出现两层相反意义的语言现象作为复义的两种类型。如济慈《忧郁颂》中”那云滋润了垂首的花朵,用四月的尸衣遮盖”前一句有着美丽的花朵与满心的希望, 后一句却用可怕尸布将希望遮掩,实让人费解何种忧郁使人如此悲伤。总之,燕卜荪的复义七型实对反讽的细化、分类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反讽加入含混、朦胧之美,也启发10 了布鲁克斯对反讽的定义。布鲁克斯则系统地阐释了新批评派的反讽论。布鲁克斯的反讽论经过了”悖论——反讽”的转变,

在这里有必要将新批评派中的悖论与反讽作一个简单的概念区分。悖论是指同一组矛盾的两个对抗层面在字面语言表达上同时出现,而反讽则是自身心中实际所想与呈现于外在文本的字面含义相矛盾。赵毅衡这样总结”悖论是‘似是而非’,反讽是‘口非心是’①,但他也指出”狭义的悖论的确是反讽的一种, 而广义的悖论与反讽是一回事”②。袁可嘉在翻译布鲁克斯的文章时就明确提出”在新批评派手里,这两个术语没有多大差别,只是反讽这术语用的更多一些。”③布鲁克斯在《悖论语言》、《反讽一种结构原则》中通过细读法将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穆雷的代表作进行了解析进而得出了自身的反讽理论。如分析华氏的《西敏寺桥上作》,诗中有这样的描述”船舶,塔楼,圆顶,剧院,教堂,铺展开去,直到田野”,而在十九世纪英国伦敦附近的西敏寺桥周围并无这些景物,更无华兹华斯所说的直铺到田野,”学生们徒劳地寻找图画般的细节,而诗里几乎没有任何逼真的描写,实际上诗人只是把细节杂乱堆在一起”④,因为其描写的景象并不存在, 这样字面意思就与实际情况、整体语境发生了背离。接着布鲁克斯又对约翰邓恩的名作《圣谥》进行了分析,认为整篇都将诸多冲突强烈的情节、事物安排在一起,但最终又在语境中得到平衡与统一。从题目来看似在讲一件神圣的宗教事情,而文章的主题却是描写一对陷入疯狂爱情的恋人对苦劝他们重新走向神圣正道、冷静理智的朋友劝告的辩解,从主题上就表达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再看其中的诗句”我们不能以爱而生,就为爱而死,即使我们的行传不合适,墓园与灵车,它却适合写诗”以生与死的对立,将鲜活的生命与阴森的墓园、灵

车作对比,展现了反讽在诗中的应用。恋人觉得自身应被谥为圣徒,不是因为纯洁的宗教信仰,而是因为自身对爱情的狂热与忠贞足以称之。最后布鲁克斯在《反讽一种结构原则》一文中明确提出反讽定义”语境对陈述造成的明显扭曲”⑤,”诗中文词的意义总要被语境的压力所扭曲,因此,诗的语言就是反讽语言”⑥。这里布鲁克斯肯定了语言承受到语境压力而产生的张力与扭曲,而且两者形成冲突对抗, 11 继而形成反讽。而后布鲁克斯举格雷的《墓园挽歌》为例,说明了语境对语言的压力无处不在。”有图画的骨灰坛,生动的半身像,能否把飞逝的呼吸召回家园? 荣耀的声音能否唤起缄默的尘土?或者谄媚能否抚慰死亡迟钝冰冷的耳朵?”如果单独把骨灰坛、半身像拿出来难以形成语境,字面意思与实际所想仿佛一致, 但实际上在墓园这种肃穆、阴沉的语境中,声音显然无法换回死去的亡灵,因此这并非是一种欲获取回答的提问,而是迫于语境压力的自问,是一种反讽。然而这一切都是由于语境使意义得以翻转而达到,”反讽的语气可以通过巧妙地处理语境而获得”①。新批评派的”反讽本身始终是最上乘诗歌的一个特征”②,为诗歌提供了创作与鉴赏的另一标准,准确理解语境对陈述的压迫还能对诗歌的整体进行更好的理解,使得诗歌更具张力美。总体来说,新批评派的反讽回归不仅限于语言整体层面,而且更具体地回归到文本即诗歌上来,相当于把反讽进行了局部缩小化,从哲学、生存概念缩小至修辞及文本技巧,使其可以更加精确、细致地对文本进行艺术、审美鉴赏,而反讽的语言、文本回归同样使得运用反讽分析宋词成为可能。时至二十世纪后期及现当代反讽,一方面

趋向于十六世纪之前的反讽观,即回到古老的修辞系统中去,”又有一些英美批评家如A.H.莱特和 A.R.汤普森则努力反其道而行之,把反讽范围拉回十六世纪之前的传统看法上来”③,因反讽在十六世纪之后的发展历程中背负太多时代内容,反而导致反讽逐渐脱轨而行,使人难以驾驭。另一方面还有一批文论家继续追求发挥反讽所具有的时代利刃特征,并为其注入自身理论要素以期发挥更大作用,如德里达就使用反讽来解构结构主义的基石大厦,使反讽成为其解构主义的有力武器。我们在研究中则应当充分利用反讽的有利因素,更应该对反讽进行兼具准确性与社会历史性的定义。

1.7、全宋词中”词”的概念界定

要对全宋词进行分词,首先要明白如何对”词”进行界定。在研究中国古代诗词和现代汉语中对词汇的定义之后,以支持课题研究为根本出发点,本文对全宋词中的”词”进行了界定: 1)宋词中大量采用领字。领字是指在词意转折处,使上下句相结合,起过渡或联系作用的字。而其中的单字领字具有独立的意义,可以单独切分出来独立成词。例如:”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作者:苏轼词牌:行香子)中的“过”就为单字领字,可以单独切分出来为词。2)诗词中含有大量的专有名词。这些字串的统计特征往往不是很明显,但是都具有特殊的含义,可以直接作为一个词汇单位,收录进词表。例如:”补天又笑女娲忙”(作者:辛弃疾词牌: 归朝欢标题:题晋臣积翠岩)中的”女娲” 为人名专有名词。3)诗词中含有大量的典故。这些字串也可以直接作为一个词

汇单位,收录进词表。例如:”骑鹤上扬州”一句,来源于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后以此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 或形容贪婪、妄想。4)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有些字串也许刚开始不是作为一个词,但是由于它们结合紧密,使用稳定,并且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因而人们也把它们当作一个词了。对此,引入统计手段来衡量两个字之间的结合强度。如果这些相邻的二元字串结合强度足够大,则对其进行判断。例如:”落花、春水”等在现代汉语中通常不被认为是词,但它们在宋词中使用频度很高,具有明显的统计特征。分析发现,这类词汇一般都具有较为明确的隐喻义,完全可以将其收入进词表。另外一些词如”牙床、小槽、代北”等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是词或词义发生根本变化,但在古汉语中的确是词,也要将其收入进词表(上述词条在辞源中均未收录)[1]。17

1.8、女红的概念

义1.1 女红释义1.1.1 “红”的音义1.1.1 “红”的音义研究”女红”的第一步,是要将”红”字的字音和字义弄清楚。在现代汉语中, “红”字是一个多音字,最常见的意思是对一种鲜艳颜色的表述:红色,这时,”红” 是作为hong 的字音出现的。那么在”女红”这个词中,”红”字又该如何读音呢? 《汉语大词典》对”红”字的解释有以下三种: (一) hong,《说文解字》释为:帛赤白色,从糸,工声。(二) jiang 同”绛”,《集韵绛韵》”

绛,《说文》:‘大赤也’,或从工。” (三) gong,有两种字义: 1.通”功”,功绩,工作。《集韵东韵》”功,‘以劳定国也’,或作红。” 2.通”工”,常指女子所做的织布、缝纫、刺绣等工作。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丰部》:”红,假借为功,实为工。” “红”字从糸,帛赤白色,即粉红色的丝织品。那么”红”字本身是与布帛有关的,而对布帛进行创造或加工的过程,也就是纺织、刺绣、缝纫等。因此,这里“红”的读音应为gong。

2、相关背景

2.1、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立法目的与背景

立法例来自我国台湾地区在2003 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该法增订的第五百零七条之一至第五百零七条之五,对第三人撤销诉讼的要件、管辖法院、裁判效力等作出了”最新和最为完善”的规定[3]。在民事诉讼法修订过程中,对于我国应否设立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诉讼理论与实务部门都存在一定的争议。其中首要分歧就是该制度立法目的是什么,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由于域外立法例中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的稀缺,也曾引起人们对我国确立这一制度的合理性质疑,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审稿中并没有出现关于设立第三人撤销诉讼程序的条文。但迫于应对具有我国转型期社会特点的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等现实问题的强大压力,成为这一制度规范化的强劲动力,促成了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的最终确立。我国确立第三人撤销诉讼的立法目的和背景,主要是为了防止、遏制虚假诉讼等恶意诉讼行为,更偏重于对第三人实体利益损害的及时救济,

为保护第三人(未能通过参加诉讼获得程序保障)利益提供一个救济手段或途径,”同时也是适用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需要兼顾的一个侧面①”。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案件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法院案件处理压力的增大,混杂其间的虚假诉讼等问题带给裁判的非正义,更是严重冲击与损害了法院的司法权威。应对这一社会需求,除了加大对虚假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力度等程序性制裁,增加恶意诉讼的成本外,还需要增加预防、识别虚假诉讼的程序途径并对受害者以可行、及时的救济。其中第三人撤销诉讼程序在唤起社会成员的自我权利保护意识,为受到虚假诉讼损害的案外人提供更便捷的司法救济程序,更加主动防范和遏制虚假诉讼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程序优势。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的立法目的差异,直接制约该制度运行条件的宽严,影响该制度实际运行的几率[4]。由于强调诉讼程序过程是民事纠纷展开的场所,因而重视在该程 3 河北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序过程中赋予纷争关系人提出诉讼主张并加以证明的机会(程序保障),那么容许提起撤销诉讼的第三人范围就会比较宽。相反,类似于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着眼于因本诉裁判结果致使第三人实体权利遭受损害而受到不利益的结果来思考诉讼利益,那么容许提起撤销诉讼的第三人范围就会较为狭窄。“并非所有的争议都能够凭借主体的起诉行为而当然地进入到国家司法评价的领域,而是在制度上预先设置一道关口,使得那些符合某种要求的诉请才能够得到法院的确定判决,而这一‘关口’就是诉的利益①” 。对于提出第三人异议程序一般性条件的“有诉讼利益”这一判断标准而言,若第三人撤销

诉讼制度立法意在救济应当受到法律保障的程序性权利,则是否因该程序性权利保障的不利而实际地影响到了第三人撤销诉讼原告的实体法上利益,只能成为诉讼过程中法官裁量的对象,而非起诉条件。对此, 法国民事诉讼判例中的做法是,”虽然强调诉讼利益应当是当前的利益,但并不要求作为此种利益之根据的损失已经实现。所援引的损失可以是将来的损失,甚至是可能的损失②”。相反通过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达成预防和遏制滥用诉权的目的,势必以本诉实体结果对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损害为前提,”为当事人提供的事前程序保障不足并不是启动程序的当然理由,实体利益没有受到他人判决损害的第三人不能因为没有参加他人之间的审理程序而要求启动第三人撤销之诉③”。而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的适用,既以具有事前救济功能的第三人制度为前导,又以其提供的前置救济没有能够实现第三人民事权益保护为归因[5]。

2.2、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我国上世纪末确立的税收征管改革的任务是:”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的征管模式,力争在2 2010 年基本完成这项改革。”其中建立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是征管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并明确指出确立科学简便的申报纳税办法。即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可以采取直接申报(即由纳税人到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及有关资料)、邮寄申报、电子申报等方式,具体操作步骤为:”在法定的纳税申报期内,由纳税人自行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