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硅产品简介

有机硅产品简介

有机硅产品简介
有机硅产品简介

有机硅产品简介

1、有机硅聚合产品可以作为基础材料,又可以作为功能性材料添加入其它材料而改善其性能,素有“工业味精”的美称。

由于有机硅聚合物兼备了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性能,因而具有耐高低温、抗氧化、耐辐射、介电性能好、难燃、憎水、脱膜、温粘系数小、无毒无味以及生理惰性等优异性能。广泛运用于电子电气、建筑、化工、纺织、轻工、医疗等各行业,并且随着有机硅产品数量和品种的持续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形成化工新材料界独树一帜的重要产品体系,许多品种是其他化学品无法替代而又必不可少的。

有机硅产品繁多,品种牌号多达万余种,常用的就有4,000余种。大致可分为单体、中间体、产品及制品三大类:

有机硅单体:主要指有机氯硅烷等合成有机硅高聚物的单体,如甲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原料。尽管有机硅品种繁多,但其起始生产原料仅限于为数不多的几种有机硅单体,其中占绝对量的是二甲基二氯硅烷,占整个单体总量的90%以上。

有机硅中间体:有机硅单体通过水解(或醇解)以及裂解制得各种不同的有机硅中间体。有机硅中间体是合成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的直接原料,包括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DMC)等线状或环状硅氧烷系列低聚物。

有机硅产品及制品:由中间体通过聚合反应,并添加各类无机填料或改性助剂制得有机硅产品。主要有硅橡胶、硅油及二次加工制品、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四大类。

有机硅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2、行业市场容量

(1)国外市场供需情况

①国外供给状况

有机硅产品自上世纪4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至今已经历了6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生产技术、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及产品品种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和提高。世界有机硅单体生产高度集中,而下游产品分散生产,生产技术主要控制在美、日、德、英、法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其生产能力占全球总能力的80%以上。

2002~2005年世界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约269万吨/年,开工率按80~85%考虑,有机硅单体的产量达到215.2~228.7万吨/年。2005年国外有机硅单体年产能为250万吨/年,年产量约210吨,仍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国外有机氯硅烷单体新增生产能力按年均约3%~5%的增长率估计,预计至2010年世界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约达311.8~343.3吨/年。

②需求状况

有机硅的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制品消费国,约占全球有机硅产品市场的35%,其次是欧洲,约为33%,日本占15%左右,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占15%左右。1998年全球有机硅市场规模约为67亿

美元,到目前全球有机硅市场的规模约为96亿美元,总的增涨幅度达43.3%,年平均增长率为5.4%左右。

美国、日本、西欧有机硅产品构成情况如下:

在美国、日本、西欧有机硅产品中,硅油、硅橡胶是其主导产品,硅树脂所占比例小。硅油和硅橡胶两大类中,美国硅油类产品所占比例很大,日本则硅橡胶产品所占比例大些。

从产能统计来看,欧美地区的有机硅氧烷产量占据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欧美地区的有机硅市场已基本趋于饱和,同时由于各大有机硅公司都在不惜余力地加大科研开发的投入,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新产品、新技术投入市场,不断拓宽有机硅产品的应用领域,扩大有机硅市场容量。所以,这些地区的有机硅市场需求仍会有一定的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3~4%。此外,除日本外的亚洲有机硅市场占世界有机硅市场的1/4,这部分地区大型的有机硅单体生产基础厂甚少,有机硅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市场潜力很大。按世界有机硅需求量以每年4~6%的速度增长估计,至2010年世界有机硅氧烷的市场需求量预测为120吨/年~134万吨/年(折有机硅单体240万吨/~268万吨/年),市场的需求量与供应量仍基本保持平衡。

2、国内市场供需情况

①供给情况

近几年我国有机硅单体历年产量保持高速增长,2001年至2005年年均增长率达38.03%。

最近几年,已经扩建和正在建设的厂家主要有:新安股份(SH 600596)10万吨/年项目、蓝星新材(SH 600299)10万吨/年项目、宏达新材(SZ 002211)4.5万吨/年项目等。

国内有机硅下游产品厂家众多,总数量多达1,500余家,但规模大的仅百余家(千吨级),产值较高的厂家主要分布在室温胶、高温胶和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由于中国的经济近年保持稳步高速发展,使得有机硅市场需求的增长率年均达到二位数,国外几大公司除积极组织加大对中国的出口外并纷纷在中国设厂和办事处,如道康宁、GE、信越、罗地亚等公司在中国的有机硅产品的生产规模也迅速扩大,国外公司通过办厂、合资及建设研究中心等加快了抢占中国市场的步伐。

②需求情况

尽管近年来国内有机硅单体的生产量增加很快,年均增长率达到37.18%,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有机硅产品的需求增长,国内有机硅单体产量仅占国内需求总量约40%左右,所以每年需进口大量有机硅初级聚合物或产品以缓解国内的供需矛盾。

近年来海关统计的有机硅原料进口量(折100%硅氧烷)如下:

单位:吨

由表中看出,2001年至2005年,我国有机硅初级聚合物净进口量以年均23.85%速度增长,这不仅说明国内对有机硅产品需求在加大,同时也反映了国内

有机硅单体及中间体的供应严重不足。

我国近年来有机硅基础聚合物消费情况如下表:

表中反映了近几年我国有机硅氧烷年平均消费增长率达30.22%,其中国产聚硅氧烷所占份额只40.29%(2005年),由此可见,国内有机硅单体供需矛盾很大。

目前国内有机硅产品的消费构成为:建筑行业占30%,纺织、造纸、皮革行

且未来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国内有机硅单体主要消费对象为硅橡胶、硅油、硅

树脂和硅烷偶联剂,主要情况如下:

A、硅橡胶。硅橡胶是我国有机硅单体最主要的消费领域,是有机硅材料中产量最大、牌号最多的一类,主要应用于电力、汽车、电子、建筑和医用设备等行业。其产品可分为高温(加热)硫化型(HTV)和室温硫化型(RTV)两大类,HTV 主要用于生产导电按键、高压绝缘子、电绝缘电缆、汽车用密封胶、人造医学器官等;而RTV是作为粘接剂、灌封材料或模具使用,其中用量最大的是应用于建筑及装饰领域的密封剂产品(俗称“玻璃胶”),主要用于如玻璃幕墙以及高层建筑等新型建筑形式的粘接密封。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预计今后仍将快速发展,城市住宅的发展、工业建设的发展、西部开发以及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都是建筑业发展的推动力。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电器产品的生产大国,产品行销世界各地。预计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和产品档次的提高,对硅橡胶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轿车产量迅速提高,并保持产销两望的发展势头。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和产品档次的提高,硅橡胶的用量不断增加,一般型的小轿车每辆可用3~5kg有机硅产品,高档的可用到6~8kg。预计除汽缸垫外,汽车其他各种垫片最终都可能由硅橡胶制成。

我国硅橡胶生产企业众多,2006年我国共有生胶装置50多套,生产能力达41万吨/年,其中HTV、RTV的产能分别为17万吨/年、24万吨/年;产量分别为12万吨、20万吨,打破了国外产品占据国内市场的局面。但与国外相比,国内硅橡胶生产企业仍有一定技术差距,产品以生胶及低档次混炼胶为主,高品质的混炼胶主要依赖进口。但在硅橡胶按键、建筑密封胶、高压绝缘子等应用领域,国内产品均有不俗表现,我国已成为硅橡胶按键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应用于建筑玻璃幕墙的RTV发展也十分迅速,国产产品近年来从无到有,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到70%以上。

据悉南京东爵目前正在兴建亚洲最大的硅橡胶生产基地,产能为5万吨/年,预计2009年投产;江苏宏达也正在实施改扩建工程,产能从2.1万吨/年提高到3万吨/年。一些单体企业如浙江新安、星新材料也正积极拓展下游市场,主要目标均包括硅橡胶产品。

根据以上分析,2006年国内生产硅橡胶应用初级聚硅氧烷需求量将达到16.5万吨,国内生产仅能提供4.18万吨;2010年将达到41.86万吨,国内仅能提供13.8万吨。

B、硅油。硅油是有机硅单体第二大消费领域,广泛应用于纺织、机械、电气、日化等行业。硅油可用作机械传动装置的润滑油,防震、阻尼用油;变压器和电容器等的绝缘油;织物染色、造纸等的消泡剂、纸张隔离剂、匀泡剂、纤维柔软剂、亲水性织物整理剂等;玻璃、塑料和橡胶制品的脱模剂;个人护理及化妆用品的添加剂等。

我国硅油生产企业不多,2006年硅油(折纯)生产能力在3.5万吨/年以上,产量约2.5万吨,产品种类及数量都较少,主要以日化产品居多,约占总产销量的30%~35%,其次是用作加工助剂,如消泡剂、脱模剂和表面活性剂。

硅油具有很多优异性能,许多高档硅油制品在我国还是空白,应用领域有待进一步开发,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C、硅树脂。硅树脂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甲基氯硅烷,2006年,我国有机硅树脂生产企业近20家,生产能力2万吨/年,产量约0.9万吨。国内大型硅树脂装置的生产规模多为千吨级,产品多应用于电子/电气、涂料行业。

近年来,我国高档建筑外墙涂料市场开始启动,其中,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涂料(硅丙涂料)是重要的品种之一。随着我国高档建筑外墙涂料的迅速发展,硅树脂在建筑领域的消费量会迅速增长,并将逐步取代电子/电气,成为硅树脂的主要应用领域。

D、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的主要原料是甲基氯硅烷副产提取物HSiCl3,它是一种重要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有机硅复合材料,主要用于提高玻璃纤维的机械性能;在橡胶制品生产中有着特殊的补强性能和粘合性能,提高胶料的抗撕裂和抗磨耗性能,是生产子午线轮胎的关键材料之一。

2006年,我国硅烷偶联剂生产企业有30多家,生产能力2.4万吨/年,产量1.3万吨。随着我国汽车轮胎的子午化率逐渐提高,预计“十一五”期间,硅烷偶联剂对有机硅单体的需求量将保持快速增长。

综合预计,2010年我国有机硅单体需求量约为120万吨,折合聚硅氧烷近60万吨。(资料来源:中国化工信息)

硅酮密封胶的基本知识

硅酮密封胶的基本知识 newmaker 室温硫化硅橡胶(RTV)是六十 年代问世的一种新型的有机硅弹性体,这种橡胶的最显著特点是在室温下无须加热、如压即可就地固化,使用极其方便。因此,一问世就迅成为整个有机硅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室温硫化硅橡胶已广泛用作粘合剂、密封剂、防护涂料、灌封和制模材料,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它的用途。室温硫化硅橡胶由于分子量较低,因此素有液体硅橡胶之称,其物理形态通常为可流动的流体或粘稠的膏状物,其粘度在100~1000000厘沲之间。 根据使用的要求,可把硫化前的胶料配成自动流平的灌注料或不流淌但可涂刮的腻子。室温硫化硅橡胶所用的填料与高温硫化硅橡胶类似,采用白炭黑补强,使硫化胶具有10~60公斤/厘米2扯断强度。填加不同的添加剂可使胶料具有不同的比重、硬度、强度、流动性和触变性,以及使硫化胶具有阻燃、导电、导热、耐烧蚀等各种特殊性能。室温硫化硅橡胶按其包装方式可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按硫化机理又可分为缩合型和加成型。因此,室温硫化硅橡胶按成分、硫化机理和使用工艺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型,即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双组分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和双组分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 单组分和双组分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生胶都是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则是含烯基和氢侧基(或端基)的聚硅氧烷,因为在熟化时,往往在稍高于室温的情况下(50~150℃)能取得好的熟化效果,所以,又称低温硫化硅橡胶(LTV)。这三种系列的室温硫化硅橡胶各有其优缺点: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优点是使用方便,但深部固化速度较困难;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优点是固化时不放热,收缩率很小,不膨胀,无内应力,固化可在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可以深部硫化;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硫化时间主要决定于温度,因此,利用温度的调节可以控制其硫化速度。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硫化反应是靠空气中的水分来引发的。常用的交链剂是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它的Si-O-C键很易被水解,乙酰氧基与水中的氢基结合成醋酸,而将水中的羟基移至原来的乙酰氧基的位置上,成为三羟基甲基硅烷。三羟基甲基硅烷极不稳定,易与端基为羟基的线型有机硅缩合而成为交链结构。平时,将含有硅醇端基的有机硅生胶与填料、催化剂、交链剂等各种配合剂装入密封的软管中,使用时由容器挤出,借助于空气中的水分而硫化成弹性体,同时放出低分子物。交链剂除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外,还可以是含烷氧基、肟基、胺基、酰胺基、酮基的硅烷。当与烷氧基交链后放出醇,称为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当与肟基交链后生成肟,称为脱肟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因此,随着交链剂的不同,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可为脱酸型、脱肟型、脱醇型、脱胺型、脱酰胺型和脱酮型等许多品种,但脱酸型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硫化时间取决于硫化体系、温度、湿度和硅橡胶层的厚度,提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能使硫化过程加快。在典型的环境条件下,一般15~30分钟后,硅橡胶的表面可以没有粘性,厚度0.3厘米的胶层在一天之内可以固化。固化的深度和强度在三个星期左右会逐渐得到增强。

有机硅材料

有机硅材料是一组功能独特、性能优异的化工新材料,具有耐低/高温、耐老化、耐化学腐蚀性、绝缘、不燃等性能,产品种类繁多,按其基本形态分为四大类,即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和硅烷(包括硅烷偶联剂和硅烷化试剂),应用非常广泛。有机硅材料被誉为“工业味精”,在军工等一些领域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需求的增加,国外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一直在不断扩大。截至2007年底,全球产能已达到319 万吨(以二甲基二氯硅烷计,以下同)。由于有机硅单体生产以及后加工均为技术密集型,因此长期以来有机硅为相对垄断性行业。主要生产企业有美国道康宁公司、美国迈图公司、德国瓦克公司、中国蓝星集团和日本信越公司,该五大公司产能合计占全球总产能的77%。 近年来,全球有机硅单体的生产一直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产能在逐年增加,2000 年产量达到80 万吨(折合硅氧烷),2001 年增长到86 万吨,2004 年超过了100 万吨,2007 年达到140 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8.3%。国外近几年基本没有新建和扩建计划,有机硅单体的生产有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如道康宁公司和瓦克公司正在我国建设总规模为40 万吨/年的生产装置。 随着有机硅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全球有机硅消费量也在快速增长。1999 年全球有机硅产品的消费量约67 万吨(折合硅氧烷),2000 年增加到75万吨,2004 年接近100 万吨,2005 年超过120 万吨,2006 年达到130 万吨。我国有机硅产品的研制始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到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20 世纪90 年代,蓝星星火化工厂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年产量万吨级的生产装置。截至2007年底,全国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以甲基氯硅烷的合成能力计)已达到52.5万吨,其中蓝星星火化工厂20万吨,浙江新安集团10万吨,山东东岳6万吨,宁波合盛6万吨,吉林石化分公司5万吨,江苏宏达3万吨,江苏梅兰集团2.5万吨。我国作为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有机硅单体消费国,吸引了国外生产商直接参与我国的有机硅单体生产,德国瓦克公司和美国道康宁公司联合投资的有机硅单体已于2006年开始在张家港建设,计划总生产规模为40万吨/年。预计2010年我国有机硅单体甲基氯硅烷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15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单体生产国。 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国内有机硅单体的产量逐年增加。

汽轮机知识

汽轮机知识 一、热力基础知识 1、工质的状态参数:温度、压力、比容、焓熵、内能等。基本参数有温度、压力、比容。 2、真空和真空度:当容器中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把低于大气压力的部分叫真空。 Pv=Patm-Pa Patm:大气压Pa为实际压力 真空度=Pv/ Pat m×% 3、比容: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占的容积。 4、焓:在某一状态下单位质量工质比容为v,所受压力为p,为反抗此压力,该工质必须 具备pv的压力位能。单位质量工质内能和压力位能之和称为比焓。 比焓的符号为h,单位kj/kg。其定义式为:h=u+pv kj/kg 对m千克工质,内能和压力位能之和成为焓,用H表示,单位KJ。 5、熵:在没有摩擦的平衡过程中,单位质量的工质吸收的热量dq与工质吸热时的绝对温度T的比值叫熵的增加量,其表达式为:ΔS=dq/T 其中ΔS=S2 -S1 是熵的变化量 ΔS﹥0 表示吸热 ΔS﹤0 表示放热 ΔS=0 表示绝热 6、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式:PV=MRT P-气体的绝对压力,N/m 2 T-气体的绝对温度,K R-气体常熟,J/(kg.k) V-气体的体积,m2 气体常熟R与状态无关,但对不同的气体却有不同的气体常数。例如空气的R=287 J/(kg.k), 氧气的R=259.8J/(kg.k) 7、临界点、临界参数:随着压力的增高,饱和水线与饱和蒸汽线逐渐接近,当压力增加到某一参数时,两线相交,相交点即为临界点。临界参数对水蒸气来说:临界压力Pc=22.129MPa,临界温度Tc=374.15℃,临界比容为Vc= 0.003147m3 /Kg 二、汽轮机 1、汽轮机按新蒸汽压力可分为: 低压汽轮机 1.18-1.47 MPa 中压汽轮机 1.96-3.92 MPa 高压汽轮机 5.88-9.81 MPa 超高压汽轮机 11.77-13.75 MPa 亚临界压力汽轮机 15.69-17.65 MPa 超临界压力汽轮机 22.16 MPa 2、化学补充水进入热力系统的方式哪一种经济性为好﹖ 化学补水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化学补充水补入除氧器,另一种是从凝汽器补入。从凝汽汽补入时,化学水可以初步除氧,当低温化学水以喷雾状态进入凝汽器喉部,则可改善真空,还能提高补水温度,综合考虑采用凝汽器补水方式较经济。 3、低压加热器疏水泵的出水接在系统什么位置经济性较好﹖ 有直接打入除氧器、打入本级加热器入口、打入本级加热器出口三种方式。 疏水泵出口与凝结水的汇合地点最佳位置应在本级加热器的出口。 4、厂用电消失,机组无法运行,处理原则:

有机硅的生产厂家

1. 蓝星星火(九江) 单体类: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氢二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 硅橡胶类:高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 硅油类:氨基硅油二甲基硅油、含氢硅油乳液、甲基低含氢硅油、甲基高含氢硅油、羟基硅油、水溶性硅油 中间体类: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氧烷 隶属为蓝星化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星新材料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北京旗下有9个子公司,星火有机硅年产20万吨,06年收购法国罗地亚后有一新项目,一期投产后年产能达到20万吨。同时,罗地亚公司丰富的有机硅下游产品研发技术也可极大地促进九江氟硅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浙江 2.新安化工(杭州) 单体:二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一氯硅烷、一甲基三氯硅烷; 中间体:二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一氯硅烷、一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六甲基二硅胺烷、硅酸乙酯、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硅油:多乙烯基硅油、乙烯基硅油; 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胶、110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室温硫化甲基硅橡胶、双组分加成型液体灌封胶、有机硅凝胶、织物涂层印花硅橡胶、织物涂层印花硅橡胶、液体奶嘴硅橡胶、电力绝缘液体硅橡胶; 皮革助剂:XHG-233L PU干法人造革离型纸润湿助剂、XHG-238M皮革涂料基材润湿助剂、XHG-238皮革涂料基材润湿助剂、XHG-237 皮革涂料基材润湿助剂、XHG-232A皮革防粘流平剂; 农用有机硅助剂:JDDY-433农用有机硅增效剂; 涂料助剂:XHG-239 耐磨和抗划伤助剂、XHG-233M 涂料流平助剂、XHG-233H 涂料流平助剂、XHG-233 涂料流平助剂、XHG-232B 涂料润湿流平助剂、XHG-230P油性涂料流平助剂、XHG-230B 涂料流平助剂、XHG-230A涂料流平助剂; 化妆品助剂: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化妆品助剂XHG-239C、亲水性硅油XHG-204; 有机硅原料:一甲基氢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三氯氢硅; 建筑防水剂:203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汽轮机、发电机知识

汽轮机的分类方式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59 更新时间:2008-9-26 19:52:42 1、按照汽轮机的热力特征分类 (1)凝汽式汽轮机: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以后,除小部分轴封漏气外,全部进入凝汽器凝结成水的汽轮机。实际上为了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减少汽轮机排汽缸的直径尺寸,将做过功的蒸汽从汽轮机内抽出来,送入回热加热器,用以加热锅炉给水,这种不调整抽汽式汽轮机,也统称为凝汽式汽轮机。 (2)抽汽凝汽式汽轮机:蒸汽进入汽轮机内部做过功以后,从中间某一级抽出来一部分,用于工业生产或民用采暖,其余排入凝汽器凝结成水的汽轮机,称为一次抽汽式或单抽式汽轮机。从不同的级间抽出两种不同压力的蒸汽,分别供给不同的用户或生产过程的汽轮机称为双抽式(二次抽汽式)汽轮机。 (3)背压式汽轮机:蒸汽进入汽轮机内部做功以后,以高于大气压力排出汽轮机,用于工业生产或民用采暖的汽轮机。 (4)抽汽背压式汽轮机: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和生产过程的需要,从背压式汽轮机内部抽出部分压力较高的蒸汽用于工业生产,其余蒸汽继续做功后以较低的压力排除,供工业生产和居民采暖的汽轮机。 (5)中间再热式汽轮机:对于高参数、大功率的汽轮机,主蒸汽的除温、初压都比较高,蒸汽在汽轮机内部膨胀到末几级,其湿度不断增大,对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很不利,为了减少排气湿度,将做过部分功的蒸汽从高压缸中排出,在返回锅炉重新加热,使温度接近初

始状态,然后进入汽轮机的的低压缸继续做功,这种汽轮机称为中间再热式汽轮机。 2、按用途分 (1)电站汽轮机:仅用来带动发电机发电的汽轮机称为电站汽轮机。 (2)供热式汽轮机:既带动发电机发电又对外供热的汽轮机称为供热式汽轮机,又称为热电联产汽轮机。 (3)工业汽轮机:用来驱动风机、水泵、压缩机等机械设备的汽轮机称为工业汽轮机。 (4)船用汽轮机:专门用于船舶推进动力装置的汽轮机称为船用汽轮机。 3、按汽轮机的进汽压力分 (1)低压汽轮机:进汽压力为1.2~1.5Mpa (2)中压汽轮机:进汽压力为2.0~4.0Mpa (3)次高压汽轮机:进汽压力为5.0~6.0Mpa (4)高压汽轮机:进汽压力为6.0~10.0Mpa (5)超高压汽轮机:进汽压力为12.0~14.0Mpa (6)亚临界汽轮机:进汽压力为16.0~18.0Mpa (7)超临界汽轮机:进汽压力大于22.17MPa

有机硅新材料

有机硅新材料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参见聚硅氧烷。 英文名 Octamethylcyclotetrasiloxane 产品名称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八甲基硅油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是一种以二甲基二氯硅烷为主要原料,在经过水解合成工序制得的水解物基础上经过分离、精馏,或者是在水解物经过裂解后或在DMC基础上再分离、精馏后制得的有单独定义的化合物。 主要用途 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主要用于进行开环聚合成不同聚合度的硅油、硅橡胶和硅树脂等。这些聚合物进一步加工成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纺织、汽车、个人护理、食品、机械加工等各个领域,也有少量直接应用。 分子结构 分子式 C8H24O4Si4 分子量2 96、62 CAS 登录号556-67-2 EINECS 登录号209-136-7 物理化学性质 密度 0、956 熔点17-18 ºC

沸点175-176 ºC 折射率1、395-1、397 闪点56 ºC 水溶性不溶安全数据 危险品标志 Xn (有害) 危险类别码 R53;R62(对水生环境有长期的有害作用。有削弱生殖能力的危险。) 安全说明 S36/37;S46;S51;S61 (穿戴合适的防护服装。 使用合适的防护手套。万一发生不慎吞咽,立刻寻求医生的建议(展示产品容器或者标签)。只能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使用。避免排放到环境中。参考专门的说明 / 安全数据表。)危险品运输编号 UN1993 生产工厂:美国道康宁、日本东芝、日本信越、南京中旭化工有限公司。甲基三氯硅烷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32186 CAS号75-79-6 中文名称甲基三氯硅烷 英文名称 methyltrichlorosilane;methyl silicochloroform 别名甲基硅仿;三氯甲基硅烷 分子式 CH3Cl3Si;CH3SiCl3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具有刺鼻恶臭,易潮解

有机硅的历史及发展

一、印染有机硅材料发展情况 第一代 甲基硅油 333 3 333 3CH O CH si sio si CH CH n CH CH CH CH --??????????--- 羟基硅油 H HO n CH CH sio -????? ?????-33 第二代 氨基硅油 31263333R R m NHR H C CH n CH CH sio sio -????? ?????-??????????-- 第三代 聚醚改性硅油 A 聚醚类(非离子)CGF 3)()(33 3633333 3CH CH si sio sio sio CH CH RO EO O H C CH n CH CH CH CH b a --???? ??????-??????????-- B 聚醚环氧类(非离子)CGF 改性 3)()(33333 3 63226333 3CH CH si sio sio sio sio CH CH PO EO O H C CH m CHOCH OCH H C CH n CH CH CH CH b a --??????????-??????????-??????????-- C 氨基聚醚改性类(非离子偏弱阳) 3)()(3333 316333 3CH CH si sio sio sio CH CH PO EO NHR H C CH n CH CH CH CH b a --???? ??????-??????????-- 第四代 多元共聚硅油 x CH CH b a CH CH n CH CH sio si sio NHR R PO EO NHR R ????? ---???????? ???????-3 333331221)()( 中国市场原油消耗量8万-10万吨/年,其中不包括涂层有机硅材料聚氨酯有机硅材料。联胜化学目前提供量约6000-7000吨/年。

浅述有机硅高分子材料

浅述有机硅高分子材料 在过去的100年中,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高分子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塑胶、化纤制品,它标志着人类穿衣、穿鞋、生活家居不再完全依赖棉、丝、麻、木等天然资源。但是,由于石油经过人类多年的开采,储量日益减少,已使全球石化行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压力,也使全球战争自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一直炮火连天,甚至愈演愈烈。更由于近百年来没有科学地使用石油,因燃烧、泄漏、废弃物等原因,已给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 2006年5月世界石油价格已经突破70美元/桶,不久将会突破100美元/桶大关,届时石油制品价格将会等于或高于有机硅制品价格。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对石油替代能源和材料的开发力度,希望尽快找到替代品。如果我们选用二氧化硅(石头、砂子),这一地球储量极其丰富的资源,来生产有机硅,并用它替代石油材料生产衣服、鞋子、塑料家具、汽车、楼房等生活用品,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更加美丽的充满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新世界。 1. 有机硅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 从上世纪40年代合成出有机硅树脂、硅油、硅橡胶到现在已有60多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各项工艺技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近二十年,全球有机硅工业,从硅粉加工到单体合成以及中间体聚合都达到了技术成熟、产量猛增的高速增长期。目前,全球硅氧烷的产能约1130kt/a,比1995年的550-650kt/a 增加了近一倍,年均增长率为7%。按产业划分,有机硅的消费构成为橡胶、树脂、涂料、纤维、纸张、化妆品等化工关联行业40%,电子电器20%,土木建筑20%,其它20%。 近十年来,我国有机硅工业在全国科技工作者和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从技术到产量方面都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RTV建筑密封胶,HTV高温胶、硅油、硅烷偶联剂生产技术方面均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国目前单体(甲基氯硅烷)产量远远达不到有机硅市场发展的需要,即使到两年后,全部单体加起来还不到500kt/a。这一现状已严重制约了我国有机硅工业的发展。截至2012年底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约200万吨,而目前实际需求每年只有约103.8万吨。 此外,在我国有机硅的“十二五”计划中提出了如下发展目标:“有机硅产品规模及结构优化目标,有机硅单体实现自给有余;基础牌号的有机硅材料基本

汽轮机基础知识

电厂汽轮机工作原理 一般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作用原理来实现:一种是冲动作用原理,另外一种是反动作用原理。 1、冲动作用原理 当一运动物体碰到另外一个运动速度比其低的物体时,就会受到阻碍而改变其速度,同时给阻碍它的物体一个作用力,这个作用力被称为冲动力。冲动力的大小取决于运动物体的质量以及速度的变化。质量越大,冲动力越大;速度变化越大,冲动力也越大。受到冲动力作用的物体改变了速度,该物体就做了机械功。 最简单的单级冲动式汽轮机结构如图1-1。蒸汽在喷嘴4中产生膨胀,压力降低,速度增加,蒸汽的热能转变为蒸汽的动能。高速气流流经叶片3时,由于气流方向发生了改变,长生了对叶片的冲动力,推动叶轮2旋转做功,将蒸汽的动能转变为轴旋转的机械能。这种利用冲动力做功的原理,称为冲动作用原理。 2、反动作用原理 有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施加一作用力时,这个物体上必然要受到与其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在该力作用下,另外一个物体产生运动或加速。这个反作用力称为反动力。利用反动力做功的原理,称为反动作用原理。 在反动式汽轮机中,蒸汽不仅仅在喷嘴中产生膨胀,压力降低,速度增加,高速气流对叶片产生一个冲动力,而且蒸汽流经叶片时也产生膨胀,使蒸汽在叶片中加速流出,对叶片还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即反动力,推动叶片旋转做功。这就是反动式汽轮机的反动作用原理。 工作原理就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即热能--动能--机械能。将来自锅炉的具有一定温度、压力的蒸汽经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汽轮机内,依次流过一系列环形安装的喷嘴栅和动叶栅而膨胀做功,将其热能转换成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通过联轴器驱动发电机发电。膨胀做功后的蒸汽由汽轮机排汽部分排出,排汽至凝汽器凝结成水,再送至加热器、经给水送往锅炉加热成蒸汽,如此循环。也就是蒸汽的热能在喷嘴栅中首先转变为动能,然后在动叶栅中再使这部分动能转变为机械能。 纽可门蒸汽机是怎么发明的? 在17 世纪末18 世纪初,随着矿产品需求量的增大,矿井越挖越深,许多矿井都遇到了严重的积水问题。为了解决矿井的排水问题,当时一般靠马力转动辘轳来排除积水,但一个煤矿需要养几百匹马,这就使排水费用很高而使煤矿开采失去意义。 发明家们对排水问题思考着解决的办法。英国的塞维里最早发明了蒸汽泵排水。塞维里是一位对力学和数学很感兴趣的军事机械工程师,又当过船长, 具有丰富的机械技术知识。1698 年,他发明了把动力装置和排水装置结合在一起的蒸汽泵。塞维里称之为“蒸汽机”。

有机硅使用方法

有机硅防水渗透结晶剂(原液) 重庆佳派工贸有限公司 1、产品化学名称:甲基硅酸钾 二、产品简介: 本品使用时需用水进行稀释。用于石材及砖瓦、陶瓷、水泥砂浆、珍珠岩、石膏及纤维石膏板等材料处理,尤其是多孔隙的材料,可在产生表面防水并减少水分吸收。具有可渗透、可吸收,且能够保持基底的自然外表,不改变基材原有色泽和外观的特性。可与空气中的CO2或其他酸性化合物反应,在基材表层形成一层不能溶解的网状防水透气膜,具有优秀的防水效果和防渗、防潮、阻锈、抗老化、抗污染等优点,避免水分吸入基底,从而减少冻融和风化引起的剥落,增加基底寿命。 三、使用方法: 1、使用前清洁基材表面,将欲处理的基面积水、污尘及其他附着物清除干净,如果有裂缝要用腻子或水泥浆填平,基材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空鼓、疏松等现象 2、施工前,在自然条件下待基层干燥无明显水份再施工。 3、使用时用水进行稀释。本品5KG加水45KG稀释,如需要使用高于10%的浓度必须先进行实验验证,使用浓度高会导致在防水表面形成白色残留物。 4、可采用浸泡、喷涂或涂刷等方法用抺布、海绵、毛刷、滚筒和密封喷枪进行施工。也可掺入混凝土中使用。 5、横竖连续二遍,施工面积4㎡/ ㎏(二遍)涂刷后使被处理表面自然晾干。如使用在石材、瓷砖表面防护处理,施工后未表干前用软布抺去多余的液体,不沾水养护至少24h. 四、注意事项 1、本产品腐蚀性极强,严禁与皮肤直接接触,如果不慎接触后,请立即用水冲洗。如果接触眼睛,立即用水清洗并及时就医。本品还会损害或杀死植物、玷污或腐蚀玻璃、塑料、铝材和大多数金属,喷涂时须特别小心,应避免附近植物或物品上防水剂。用于家装存放时,要避免儿童接触。但本产品刷涂面干燥后碱性消失,对人体无害。 2、配制防水剂浓度过高或使用过多,干燥后在涂刷面会形成少量白色沉淀物,如用水冲洗或抹不净,需要刮擦表面去除。 3、在冬季如果温度过低,产品会产生晶体结构冻结情况,加热到室温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知识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知识(2009/08/30 22:46)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知识 12.9.1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不对称性,即由一亲水基和另一憎水基(或称亲油基)组成。例如棕榈酸钠(C15H31COONa)的结构可分为如图12-31所示的亲水基和憎水基部分: 图12-31 棕榈酸钠的两亲性结构 表面活性剂的用途十分广泛,以下仅就其基本性质、结构和主要应用方面作一简单介绍。 实验证实,在低浓度时,溶液的表面力随着浓度增大近乎线性地下降,然而,在高浓时,则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物理性质。如图12-32所示,当达某一界限浓度时,某些物理性质如表面力、比电导、摩尔电导、渗透压以及浊度等,都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其中,渗透压随浓度增大的幅度反常地变低,说明在溶液中有某种缔合现象发生;而溶液比电导仍然随浓度增大而增大,说明电离作用还在继续进行。麦克拜因认为这种象是"反常"的行为可用"胶束"(Micelles)的形成解释之。在水溶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电离成为十二烷基硫酸根阴离子和钠离子,前者既有吸附于表面上让其憎水基朝着空气而亲水基朝着水相的倾向,也存在着形成如图12-33所示的憎水基朝而亲水基朝外的"胶

束"的倾向。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低时,表面活性离子多数集结于表面上,少数溶于溶液中形成小型胶束。而达一定界限浓度时,表面活性离子无法再进入表面层,只能采取形成胶束的形式以使体系趋于稳定。(参考图12-34(动画观看))。胶束相当于一种"缔合分子",故"缔合现象"使渗透压随浓度变化规律发生明显的变化。然而尽管发生缔合现象,十二烷基硫酸钠电离成为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的过程仍在继续,故电导仍不断增大(图12-30)。 相当于图12-30所示各项物理性质产生突变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以"C.M.C"表示。临界胶束浓度在实验中往往表现为并非一敏锐的浓度值,而为一狭窄的浓度区域。298K 时十二烷基硫酸钠的C.M.C 值约为0.008mol·dm-3 。 根据条件不同,可形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胶束,如图12-35所示。 图12-33 球状胶束 图12-34 胶束形成过程与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关系 图12-35 各种胶束形状实例

有机硅单体及其应用

主要有机硅产品及应用 目前有机硅产品繁多,品种牌号多达万种,常用的就有4000余种,大致可分为原料、中间体、产品及制品三大类: ★有机硅单体:主要指有机氯硅烷等合成有机硅高聚物的单体,如甲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原料。 ★有机硅中间体:主要指线状或环状体的硅氧烷低聚物,如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DMC)等。 ★有机硅产品及制品:由中间体通过聚合反应,并添加各类无机填料或改性助剂制得有机硅产品。主要有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和室温硫化硅橡胶)、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四大类。硅橡胶再通过模压、挤出等硫化成型工艺,制得导电按键、密封圈、泳帽等最终直接用品。 一、有机硅单体 尽管有机硅品种繁多,但其起始生产原料仅限于为数不多的几种有机硅单体,其中占绝对量的是二甲基二氯硅烷,其次有苯基氯硅烷,前者用量占整个单体总量的90%以上。此外,三甲基氯硅烷、乙基及丙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等,也是生产某些品种不可或缺的原料。 有机氯硅烷(甲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是整个有机硅工业的基础,而甲基氯硅烷则是有机硅工业的支柱。大部分有机硅聚合物是通过二甲基二氯硅烷为原料制得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聚合物,再引入其他基团如苯基、乙烯基、氯苯基、氟烷基等,以适应特殊需要。甲基氯硅烷生产流程长、技术难度大,属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所以国外各大公司都是基础厂规模化集中建设,而后加工产品则按用途、市场情况分散布点。 二、有机硅中间体 有机硅单体通过水解(或醇解)以及裂解制得各种不同的有机硅中间体,有机硅中间体是合成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的直接原料,包括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DMC)等线状或环状硅氧烷系列低聚物。 三、硅橡胶 硅橡胶是有机硅聚合物中的重要产品之一,在所有橡胶中,硅橡胶具有最广的工作温度范围(–100~350℃),耐高低温性能优异。硅橡胶按其硫化机理可分为有机过氧化物引发自由基交联型(热硫化型)、缩聚反应型(室温硫化型)和加成反应型三大类。

江苏维生特化学有限公司年产4.8万吨有机硅深加工项目(一期2.3万吨)

目录 1 前言 (3) 2 验收监测依据 (3) 3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5) 3.1 工程基本情况 (5) 3.1.1 建设项目所在地概况 (5) 3.1.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5) 3.2 生产工艺简介 (7) 3.2.1 硅氧烷合成装置生产工艺流程 (7) 3.2.2 羟基硅油合成装置生产工艺流程 (10) 3.2.3 真空总排气回收硅氧烷及二氯乙烷的处理回收装置生产工艺流程12 3.2.4 醋酸钠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生产工艺流程 (13) 3.2.5 活性炭渣的处理利用装置生产工艺流程 (14) 3.2.6 含硅(氧)烷废液裂解回收装置生产工艺流程 (15) 3.2.7 生产车间装置图 (15) 3.3 环保设施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16) 3.3.1 废水 (16) 3.3.2 废气 (19) 3.3.3 噪声 (20) 3.3.4 固(液)体废弃物 (20) 3.4 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21) 4 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及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要求 (22) 4.1 环境影响评价意见 (22) 4.2“环评批复”中的要求 (23) 4.3 试生产批复要求 (23) 5 验收监测评价标准 (23) 5.1 废水 (23)

5.2 废气 (24) 5.3 噪声 (24) 5.4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25) 6 验收监测内容 (25) 6.1 监测期间气象条件及工程的生产负荷 (25) 6.1.1 气象条件 (25) 6.1.2 生产负荷 (26) 6.2 监测方法和质量保证 (26) 6.2.1 监测方法 (26) 6.2.2 质量保证 (27) 6.3 验收监测结果 (28) 6.3.1 废水 (28) 6.3.2 污染源有组织废气监测 (29) 6.3.3 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 (33) 6.3.4 噪声监测 (36) 7 验收监测结论和建议 (37) 7.1 验收监测结论 (37) 7.1.1 废水 (37) 7.1.2 有组织废气 (37) 7.1.3 无组织废气 (38) 7.1.4 噪声 (38) 7.1.5 固体废弃物 (38) 7.1.6 总量 (38) 7.2 建议 (38)

环氧树脂基本知识

环氧树脂及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基本知识 (一)、环氧树脂的概念: 环氧树脂是指高分子链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属于热固性树脂,代表性树脂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 (二).环氧树脂的特点(通常指双酚A型环氧树脂) 1.单独的环氧树脂应用价值很低,它需要与固化剂配合使用才有实用价值。 2.高粘接强度:在合成胶粘剂中环氧树脂胶的胶接强度居前列。3.固化收缩率小,在胶粘剂中环氧树脂胶的收缩率最小,这也是环氧树脂胶固化胶接高的原因之一。例如: 酚醛树脂胶:8—10% ;有机硅树脂胶:6—8% 聚酯树脂胶:4—8% ;环氧树脂胶:1—3% 若经过改性加工后的环氧树脂胶收缩率可降为0.1—0.3%,热膨胀系数为6.0×10-5/℃ 4.耐化学性能工好:在固化体系中的醚基、苯环和脂肪羟基不易受酸碱侵蚀。在海水、石油、煤油、10%H2SO4、10%HCl、10%HAc、10%NH3、10%H3PO4和30%Na2CO3中可以用两年;而在50%H2SO4和10%HNO3常温浸泡半年;10%NaOH(100℃)浸泡

一个月,性能保持不变。 5.电绝缘性优良:环氧树脂的击穿电压可大于35kv/mm 6.工艺性能良好、制品尺寸稳定、耐性良好和吸水率低。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优点固然好,但也有其缺点: ①.操作粘度大,这在施工方面显的有些不方便 ②.固化物性脆,伸长率小。 ③.剥离强度低。 ④.耐机械冲击和热冲击差。 (三).环氧树脂的应用与发展 1.环氧树脂的发展史: 环氧树脂是1938年由P.Castam申请瑞士专利,由汽巴公司在1946年研制出最早的环氧粘接剂,1949年美国的S.O.Creentee研制了环氧涂料,我国于1958年开始环氧树脂的工业化生产。 2.环氧树脂的应用: ①涂料工业:环氧树脂在涂料工业中需用量最大,目前较广泛使用的有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和高固分涂料。可广泛用于管道容器、汽车、船舶、航天、电子、玩具、工艺品等行业。 ②电子电器工业:环氧树脂胶可用于电气绝缘材料,例如整流器、变压器的密封灌注;电子元器件的密封保护;机电产品的绝缘处理与粘

汽轮机基本知识

热工中基本参数有温度,压力,比容(密度的倒数)。h(焓值)=内能+势能 喷嘴中气流流过后,压力降低,动能增加 汽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蒸气首先通过固定不动的,环状布置的喷嘴,蒸汽在喷嘴通道中压力降低,速度增加,在喷嘴出口处得到速度很高的气流,在喷嘴中完成了有蒸汽的热能转变为蒸汽动能的能量转换,从喷嘴出来的高速气流以一定的方向进入装在叶轮上的工作叶片通道(动叶栅),在动叶栅中蒸汽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对叶片产生一个作用力,推动叶轮旋转做功,将蒸汽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反动度:衡量蒸汽在动叶栅内的膨胀程度的参数。在动叶栅中蒸汽的膨胀程度占级中总的应该膨胀的比例数,或是在动叶栅中理想焓降与级中的总焓降之比。 在纯冲动级中,蒸汽只在喷嘴叶栅中膨胀,在动叶栅中部膨胀,纯冲动级做功能力大,但流动效率低,一般不用,为了提高汽轮机级的效率,冲动级应具有一定的反动度,这时蒸汽的膨胀在喷嘴中进行,只有一小部分在动叶栅中继续膨胀,也称冲动级(=0.05-0.1),即带有反动度的冲动级 在反动级中,蒸汽不仅在喷嘴中膨胀加速,而且在气流流经动叶栅通道时,继续膨胀加速,即蒸汽在动叶栅中,不仅气流的方向发生变化,而且其相对速度也有所增加,因此,动叶片不仅受到喷嘴出口高速气流的冲动力作用,而且还受到蒸汽离开动叶栅时的反作用力,所以反

动级既有冲动力做功又有反动力做功,所以反动级的效率比冲动级的高,但功能力较小 速度级:速度级的特点是在一个叶轮上装有两列或三列动叶栅,在两列动叶栅之间有一列装在气缸上的、固定不动的导向叶栅,一般是双列速度级,蒸汽经过第一列动叶栅后,其动能未被充分利用,从第一列动叶栅流出的气流速度任然相当大,有足够的动能再去推动叶片,此时气流速度的方向与,叶片旋转的方向相反,因此让气流经过一列固定不动的导向叶片,以改变气流的方向,在导向叶片通道中,气流速度的大小不变,气流离开导向叶片时的方向正好对着第二列动叶片的进口,这样第一列动叶栅出口的余速动能就可以继续在第二列动叶栅中继续转变为机械功,这种双列速度级的功率可比单列冲动级大很多,如果蒸汽离开第二列动叶栅时的速度任然很大,那么可以装设第二列导向叶片和第三列动叶片,这就是三列速度级,由于蒸汽在速度级中的速度很大,并且需要经过几列动叶片和导向叶片,因此速度级的能量损失就大,列数越多,损失就越大,一般就二列速度级。(双列速度级),现在大功率汽轮机的第一级往往采用双列速度级,这样可使蒸汽在速度级后,压力和温度都降低较多,不仅可以减少全机的级数,使汽轮机体积紧凑,而且可使速度级后面部分的气缸及叶片等部件对金属材料的要求降低,从而降低气机的成本。 轴流式级通常有这几种分类方法:1、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冲动级、反动级和复速级(双列速度级),冲动级有纯冲动级和带反动度的冲动级。2按照蒸汽的动能装换位转子机械能的过程不同,级可分为压力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机硅厂有机.pdf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机硅厂有机硅下游系列产品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修正稿)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八年三月

1 验收项目概况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安集团”)创建于1965年,于2001年9月上市,新安集团多年进入“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之列,中国制造业500强、全球农化销售20强企业,作为一个大型的化工生产企业,具有一级法人资质。本次项目属于新安集团白南山生产基地的整体技术提升改造(搬迁)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新安集团白南山生产基地将进行不再生产。本次搬迁项目实施地在硅铜密封胶厂区内,硅酮密封胶厂为新安集团下属二级法人单位,企业位于杭州市建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马目区块。本次项目主要为有机硅下游系列产品的生产及中试,其中新建三幢生产厂房和一个中试车间,另外利用硅酮密封胶厂已建成的闲置厂房。 本项目环评由杭州联强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6年2月编制完成。2016年3月30日,建德市环保局以建环许批[2016]A010号文对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2016年4月本项目正式开工,2016年12月完工,2017年1月23日投入试运行。2016年8月我单位委托浙江环科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针对于该项目进行环境监理工作。 项目共包括6000t/a乙烯基硅油、5000t/a甲基硅油、50000t/a混炼胶、5000t/a液体胶、10000t/a107胶、40000t/a生胶6种产品。在实际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调整,与原环评比较存在不一致,我单位委托浙江联强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6月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补充分析。 本项目分阶段实施,一期工程生产规模为40000t/a生胶、20000t/a混炼胶、2000t/a甲基硅油、2000t/a乙烯基硅油共4种产品,为本次竣工验收内容。其余产品生产线正在建设中。 目前,本项目主体工程及配套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已基本正常,并委托浙江环科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进行竣工验收监测,2018年3月编制完成竣工验收监测报告。同时由浙江环科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本项目环境监理总结报告。我单位在总结前段时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编制本报告,拟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2 验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04.24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06.27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08.29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11.7修正);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07.16修订);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10.12.22修正); (8)环境保护部国环规环评[2017]4号《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2017.11) (9)浙江省政府第364号令《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8.1.22修正);

有机硅材料介绍

有机硅材料介绍 有机硅又称硅酮,是一种合成聚合物,是由较小的重复化学单元(称为单体)制成的材料,它们以长链键合在一起。有机硅由硅氧主链组成,“侧链”由与硅原子相连的氢或烃基组成。由于有机硅的主链不含碳,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无机聚合物,不同于许多有机聚合物,其主链由碳制成。 有机硅骨架中的硅-氧键是高度稳定的,比许多其他聚合物中存在的碳-碳键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有机硅往往比传统的有机聚合物更耐热。 有机硅的侧链使聚合物具有疏水性,使其可用于防水方面的应用。通常由甲基组成的侧链也使有机硅难以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并防止其粘附在许多表面上。这些性质可以通过改变与硅氧主链相连的化学基团来调节。 发现历史 化学家弗雷德里克·基平(Frederic Kipping)首先创造了“有机硅”一词来描述他正在实验室中研究和合成的化合物。他认为硅和碳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能够制造类似于碳氢结构的化合物。他将这些化合物称为“硅酮”(Silicone)。 20世纪30年代,康宁玻璃工厂公司的一位科学家试图寻找一种合适的材料,用在电气部件的绝缘材料中。硅树脂因其在热条件下固化的能力强而适用于此项应用,首次商业开发使有机硅随后得到广泛生产。

日常生活中的有机硅 有机硅具有耐用和易于制造的特点,在多种化学条件和温度范围内都比较稳定。鉴于这些优势,有机硅开始高度商业化,并用于许多行业,包括:汽车、建筑、能源、电子、化学、涂料、纺织品和个人护理。该聚合物还具有多种其他应用,从添加剂到印刷油墨再到除臭剂,都有它的影子。 有机硅的种类及其用途 有几种不同形式的有机硅,它们的交联度各不相同。交联度描述了硅氧烷链的相互连接程度,交联度越高,硅氧烷材料越硬。这个变量与聚合物的强度及其熔点等特性有直接关系。有机硅的常见形式及其一些应用包括: 硅油,由不交联的硅酮聚合物的直链组成。已发现这些流体可用作润滑剂、油漆添加剂和化妆品中的成分。 硅凝胶,其聚合物链之间几乎没有交联。硅凝胶用于化妆品中,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层,有助于皮肤保持水分。硅凝胶还可用作丰胸假体和某些鞋垫的柔软部分的材料。 有机硅弹性体,也称为硅橡胶,其聚合物链之间包含更多的交联键,因此具有类似橡胶的性质。硅橡胶被用作电子行业的绝缘体,航空航天器的密封件以及用于烘烤的烤箱手套。 硅氧烷树脂,是硅氧烷的刚性形式,具有高交联密度。这些树脂常用于建筑材料中,例如耐热涂料和耐候材料。 有机硅毒性

有机硅产业简介

有机硅产业简介 [关闭窗口] [大中小] [打印] 有机硅是指有机硅化合物,是硅粉与氯甲烷(氯气和甲醇生成)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凡是含si-c键的化合物通称为有机硅化合物,习惯上也常把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物。 有机硅本身不仅是一种新型材料,而且为相关工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材料基础和技术保证。鉴于有机硅材料产品千变万化,具有“直接用量不大但用途广泛”的特点,因而被誉为“工业味精”、“科技发展催化剂”。它兼备了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性能,具有耐高低温、电气绝缘、耐臭氧、耐辐射、阻燃、憎水、无毒无味以及生理惰性等优异特性,广泛用于电子电气、建筑、机械、冶金、汽车、化工、纺织、轻工、食品、医疗等几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已成为现代科技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有机硅产品的消费量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因此,有机硅工业发达与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国的标志之一。 1、主要有机硅产品及应用 目前有机硅产品繁多,品种牌号多达万种,常用的就有4000余种,大致分成原料、中间体、产品及制品三大类。 有机硅单体:指有机氯硅烷等合成有机硅高聚物单体,尽管有机硅品种繁多,但其起始生产原料仅限于为数不多的几种有机硅单体,其中占绝对量的是二甲基二氯硅烷,其次有苯基氯硅烷。 有机硅中间体:指线状半环状体的硅氯烷低聚物,是合成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的直接原料。 有机硅产品及制品:由中间体通过聚合反应,并添加各类无机填料或改性助剂制得有机硅产品。主要有硅橡胶、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四大类。 硅橡胶主要应用于航空和宇航工业、汽车工业、电子、电器工业、医疗卫生以及建筑业。具有耐老化、耐腐蚀、耐辐射、耐疲劳、生理惰性、耐高温、耐臭氧等优异特性。 硅油具有湿粘系数小、耐高低温、抗氧化、闪点高、挥发性小、绝缘性好、表面张力小、对金属无腐蚀、无毒等特性,主要应用于机构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医学等领域。 硅树脂具有突出的耐候性、耐氧化、耐电弧、耐辐射、防水、防烟雾、防霉菌等特性。主要用于绝缘漆、涂料、粘接剂、泡沫塑料的生产中。 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玻纤与树脂之间的粘合,提高塑料的机械性能,利用硅烷偶联剂对某些材料引入特定功能性基因,可以改进材料的表面性质,获得防静电、防霉、防臭、防凝血和生理惰性。主要应用于玻纤增强、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增粘剂等方面。 2、国外有机硅工业发展状况 世界上主要有美、德、日、法、英、俄等十几个国家生产,并一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有机硅企业已发展成为典型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自从美国道康宁公司首先将有机硅产品实现工业化以来,至今已近半个世纪。至二十世纪70年代末,全球有机硅销售额达到2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7%。80年代末,销售额达4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0%~15%;进入90年代,速度稍微放慢,但仍以5%~8%的速度发展。亚洲则以12%~15%的年平均速度快速发展。2000年全球有机硅消费量(折合硅氧烷)达到800kt,销售额达70亿美元。 国外有机硅工业呈现的特色是:有机硅单体及中间体生产集中于发达国家,并且生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