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含量的测定---酸碱中和滴定第三课时滴定终点的判断教学课件

物质含量的测定---酸碱中和滴定第三课时滴定终点的判断教学课件

物质含量的测定---酸碱中和滴定第三课时滴定终点的判断教学课件
物质含量的测定---酸碱中和滴定第三课时滴定终点的判断教学课件

酸碱中和滴定

教学目标:

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基本操作、终点判断等,学会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

2.在酸碱中和滴定的分组实验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通过滴定过程中pH、温度变化等的曲线探讨滴定终点判断的方法,查明曲线变化的原因,培养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终点判断、数据处理和滴定曲线。

教学难点:

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

教学方法:

基础知识—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基本操作—以学生实验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曲线分析—以数字化实验为依托的研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观看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基本原理的微课。)

一、微课回顾: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

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第3课时的内容——酸碱中和滴定之滴定终点的判断,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学习: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常规操作、曲线绘制和应用练习。

师: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知道了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终点的判断,抽一位幸运同学帮我们回顾一下终点判断的方法,完成下列空白:

生:中和滴定的关键是准确判断滴定终点(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时刻),其方法是在待测液中加2~3滴指示剂,观察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常选用的指示剂是酚酞或甲基橙,不用石蕊试液的原因是石蕊试液颜色变化不明显。(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

师:再抽一位幸运同学帮我们梳理一下甲基橙、酚酞、石蕊这几个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以及对应的颜色。

生:甲基橙3.1-4.4 红橙黄,酚酞8.2-10无色-浅红-红,石蕊5-8 红紫蓝。

师:在用氢氧化钠滴定盐酸的过程中,如果用甲基橙判断终点,终点时溶液从什么颜色变成什么颜色?如果酚酞做指示剂,终点时溶液从什么颜色变成什么颜色?

生:甲基橙橙色变为黄色,酚酞无色变为粉红色

二、学生实验: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

师:接下来同学们要小组合作亲自动手来完成中和滴定实验。同学们今天要做的是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取15.00mL盐酸于锥形瓶中,加入3滴指示剂,用NaOH标准液进行滴定。注意两点:1滴定时先快后慢,接近终点(盐酸浓度约为0.1mol/L)时逐滴加入,加入最后一滴溶液,锥形瓶中溶液恰好变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同学们所测得盐酸的浓度约为0.1mol/L。 2.注意一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一手摇动锥形瓶(像图片这样)。注意边做边记录数据。

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实验结束汇总学生实验数据于黑板上,前四组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后五组用酚酞做指示剂)

师:现在我们来汇总一下各小组的实验数据,也就是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数据汇总在黑板上)

师:我们总体评价一下这9组数据,同学们看看偏差大吗?偏大特别大的数据应该如何处理?

生:...偏差特别大的数据舍弃。

师:实际实验过程中,大家测得的数据有偏差是正常的。有些误差我们通过提高实验技能、熟练实验操作就可以避免,但有些误差本就客观存在。请思考这个实验中有没有一些不可避免的误差呢?看同学们一时想不到,我把问题变得直接些,请问同学们用指示剂判断的终点和理论的终点一致吗?

生:不一致

三、演示实验:中和滴定的pH和温度曲线

师:这种误差在常规操作中可以接受吗?有没有其他判断终点的方法呢?带着这两个问题,大家跟我一起看一个数字化实验,借助于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来绘制中和滴定的曲线。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所用仪器,磁力搅拌器:配合磁子自动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准确实时的测定溶液pH 和温度的变化,以及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显示软件,当然肯定还有常规中和滴定的装置。我和同学们用的是同一批试剂,但是我用的是酸滴碱,因为酸式滴定管更容易控制匀速滴下,这叫做反滴定。无论是哪种方式,我们测得盐酸的浓度应该是一样的。首先在烧杯(提前放入了磁子)中装入30ml NaOH标准溶液,插入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打开搅拌器调整好搅拌速度,点开数据采集软件开始采集,打开酸式滴定管,调整合适滴加速度使酸匀速滴下。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从横纵坐标的

意义、图像的起点、图像的变化趋势帮

我们解读pH曲线。

生:纵坐标-pH,横坐标-时间,(师

补充:当我匀速滴加盐酸的时候,时间

和加入盐酸的体积是成正比的关系,那

么横坐标的时间长短对应的就是盐酸

的体积大小)起点-标准NaOH溶液的

pH。变化趋势-溶液的pH不断下降,刚

开始下降的慢,中间陡然下降,后来又

下降的慢。

师:你能从这个图像找到滴定的终

点吗?

生:pH=7的点

师:现在我要借助软件切线功能观

察曲线斜率的变化,终点时曲线的斜率

绝对值有什么特点?

生;最大

师:也就是终点是曲线变化最快

(斜率绝对值最大)的点。

师:这两种表述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不是今天所做的强酸滴定强碱,而是强酸滴定弱碱,例如盐酸滴定氨水,滴定终点应该恰好生成氯化铵,pH还等于7吗?

生:不等

师:因此准确的讲滴定终点应该是曲线变化最快的点。

师:为什么滴定终点时,曲线的变化最快或者说接近终点时pH出现突跃呢?同学们来算一算:c(HCl)=c(NaOH)=0.1mol/L,V(NaOH)=30.00mL,相对于滴定终点,多滴了一滴盐酸和少滴了一滴盐酸溶液的pH分别是多少?已知1ml溶液约为20滴,那么一滴溶液的体积为0.05ml。

生:多滴一滴盐酸时:溶液中

L

H/

mol

10

10

05

.

60

10

05

.0

1.0

)

(c4

3

3

-

-

-

+≈

?

?

?

=

,pH=4,反之

少滴一滴盐酸时,

L

H/

mol

10

10

95

.

59

10

05

.0

1.0

)

O

(c4

3

3

--

-

-

?

?

?

=

,pH=10。

师:两滴盐酸的差异便可使的溶液pH从10变为4。我们通过计算现在便可以理解pH突跃的由来。

师:请问同学们,指示剂变色的点在曲线的突跃范围内吗?

生:在,甲基橙是4.4,酚酞是8.2。

师:常规测定中指示剂带来的误差大吗?

生:小,一滴溶液甚至不到一滴。

师:我们再来解读温度曲线,请同学们先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角度预测一下温度曲线的变化趋势。

生:先升高后略微降低,升高是因为中和反应放热,降低是因为终点后随常温盐酸加入溶液体积增大热量分散。

师:实际的曲线趋势是这样的吗?

生:(观察放大后的图像)是

放大前的温度图像

纵坐标放大后的温度图像

师:观察纵坐标数值回答温度变化明显吗?

生:不明显

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借助温度判断酸碱滴定的终点吗?

生:可以,但是变化不够明显,找到终点相对困难。

师:如果想要绘制一条理想的或者说接近理论的温度变化曲线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装置?(提示:结合中和热的测定进行分析)

生:保温隔热、增加酸碱的浓度和体积等。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讲一讲你会采用哪种方法判断酸碱中和滴定的终点?理由是什么?

生:。。。(答案开放)

师:本节课我们在酸碱中和滴定的基础上学习了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知道了指示剂、pH曲线、温度曲线都可以判断滴定终点,并比较了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

四、应用练习:滴定曲线的分析

1.室温下,将1.000 mol/L盐酸滴入20.00 mL1.000 mol/L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 mol/L

B.b点c(H+)

C.c点是盐酸滴定氨水的终点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

3·H

2

O电离吸热

2.室温下,将0.10 mol·L-1盐酸滴入20.00 mL 0.10mol·L-1氨水中,溶液中pH和pO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pOH=- lg c(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M点所示溶液中pOH<7

B.N点所示溶液显碱性

C.Q点消耗盐酸的体积等于氨水的体积

D.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教学反思:1.借助于数字化实验突破本节的的难点—中和滴定曲线的分析,注重知识的生成性和建构的过程。了解学生的学情,师生配合默契。

2.如果能够借助滴数传感器真正实现定量实验的定量计算,方能更好的体现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实验的结合,更进一步渗透化学核心素养。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溶液酸碱中和滴定三教学设计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授课题目 课题: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拟3 课时 第 3课时 明确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 3、学会计算酸碱的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 4、掌握pH 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 5、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填写学案回归课本,加深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难点:学会计算酸碱的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 课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师生活动设计 【高考知识点梳理】 一.关于pH 值的计算类型及计算方法 1.强酸或强碱溶液的PH 值 〖练习〗求室温时的PH (1)0.1mol/LH 2SO 4 (2)0.0005mol/LCa(OH)2 2.酸碱混合(一般稀溶液密度相近,体积可简单加和) 酸性→求C (H +)→pH 一定要先判断溶液酸碱性 碱性→先求C (OH -)→再根据K w 求C (H + )→pH (1)酸I+酸II :C (H +) = II I II I V V H n H n ++++) ()( (2)碱I+碱II :C (OH -) = II I II I V V OH n OH n ++--) ()( (3)酸I+碱II : 完全中和:C (H +) = C (OH -) = 17 10-?mol/L 教师评讲例题,师生总结。 学生回顾相关内容,并练习《金版学案》对应内容

酸碱中与滴定拓展应用

酸碱中和滴定拓展应用 1.沉淀滴定法 (1)概念:沉淀滴定法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测量分析的方法。生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符合条件的却很少,实际上应用最多的是银量法,即利用Ag + 与卤素离子的反应来测定Cl - 、Br - 、I - 浓度。 (2)原理: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剂与指示剂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如用AgNO 3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 - 的含量时常以CrO 2- 4为指示剂,这是因为AgCl 比Ag 2CrO 4更难溶的缘故。 2.氧化还原滴定法(1)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 的物质。此类氧化还原反应主要是涉及有KMnO 4或I 2或I -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如: ①5H 2C 2O 4+2MnO 4-+6H +=2Mn 2++10CO 2↑+8H 2O ②5Fe 2++MnO 4-+8H +=5Fe 3++Mn 2++4H 2O ③C 6H 8O 6(维生素C)+I 2→C 6H 6O 6+2H ++2I -④I 2+2S 2O 23-=2I -+S 4O 26- 指示剂选择:反应①、②不用指示剂, MnO 4-为紫红色, 颜色褪去或出现紫红色时为恰好反应。 反应③、④都有I 2,则用淀粉作指示剂。 (2)实例:①酸性KMnO 4溶液滴定H 2C 2O 4溶液 指示剂:酸性KMnO 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 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②Na 2S 2O 3溶液滴定碘液 原理:2Na 2S 2O 3+I 2===Na 2S 4O 6+2NaI 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Na 2S 2O 3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达标练习:1、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 和Na2CO3的混含液中的NaOH 含量时,可先在 混合液中加过量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 作指示)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 和NaOH 溶液中滴入盐酸,___________(填“会” 或“不会”)使BaCO3溶解而影响测定NaOH 的含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确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 (3)滴定时,若滴定这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达滴定终点,_________(填“能”或“不 能”)由此得出准确的测定结果。 (4)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正确”)。 2.(1)图I 表示10mL 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 与B ,B 与C 刻度间相差1mL ,如果刻度A 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mL 。(2)图II 表示50mL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 ,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______________。 A 、是amL B 、是(50-a)mL C 、一定大于amL D 、一定大于(50-a)mL 3、某学生有0.1000mol/L KOH 溶液滴定未知尝试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 )移取20.00mL 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 )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 )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 )取标准KOH 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 )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 )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 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 )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A )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_____。 (4)实验中用左手控制____________(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称取一定量的KOH 固体(含少量NaOH )配制标准溶液并有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测 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 (6)滴定结束后如仰视观察滴定管中液面刻度,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 4、称取NaOH 、Na2CO3的混合物Wg ,溶于水中,加入酚酞作指示剂,以Mmol/L 的盐酸滴定, 耗用V1L 时变为粉红色,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最初以甲基橙 作指示剂,当耗用V2L 盐酸时变橙色,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计算混合物中NaOH 和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多少? 5、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 性质。请填写下列空白: (1)移取10.00 mL 密度为p g/mL 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 mL_______ (填仪器名称)中,加水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总结 在历年高考命题中,通过图象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pH与起始浓度的关系、有关混合溶液pH的计算、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盐类水解、守恒关系的应用以及沉淀溶解平衡 等知识的题目是必考题,具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试题通常以酸碱滴定过程为基础,涉及电解质水溶液中离子 浓度的等量关系、大小关系以及水的电离程度等知识和规 律,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一、解题方法: 1.要仔细分析所给图象,确定图象各点的成分和溶液酸 碱性,充分挖掘图象信息中的隐含条件,如图示中的最高点、最低点、交汇点、突变点都是提供解题信息的关键点。 2.用守恒法、不等式(先主次、后大小)等方法解决问 题。 (1)三大守恒:①电荷守恒,②物料守恒,③质子守 恒。 (2)一个不等式:主要微粒>次要微粒。 ①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含水解和不水解)溶液主要 以电离产生的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②弱酸、弱碱主要以弱电解质的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

中。 ③可水解的盐溶液中可水解的离子的水解程度极小、弱 电解质分子的电离程度极小。 ④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需要讨论酸式酸根水解和电 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3.对于混合溶液的离子平衡图象题,解题思维必须触及:混合溶液有无反应、反应物是否过量、电离与水解何者强、 溶液体积变化有无影响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等。若不发生反 应的混合溶液,则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若恰好完全反应的 混合溶液,生成的是酸或碱则考虑电离,生成的是盐则考虑 水解。若反应物过量,则根据过量程度考虑电离或水解。若 有定量计算,则要考虑混合溶液的体积变化。 4.一定要理解透坐标用对数表示的含义。结合平衡移动 原理确定变化量到底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5.选择题中的曲线图通常有以下几种: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图象。该类试题中,图象中 一般会同时涉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酸碱混合液的pH与离子浓度大小之间的关系图象。 (3)沉淀溶解平衡图象。 无论哪种图象题,主要的命题点都无外乎以下几方面: (1)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判断。

(完整版)《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设计

《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设计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吴卫东 一、教材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操作简便、快速,有足够的准确性,因此,该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中和滴定是继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溶液以后的一个定量实验,也是教材中三个定量实验之一,本节内容综合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溶液的pH、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应用、滴定仪器的使用等知识,介绍了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中和滴定,使化学研究从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 教材先简单地介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解释了什么叫酸碱中和滴定,以及酸碱中和滴定的实用价值。重点讨论了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三个含义:第一,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即H+ + OH- = H2O;第二,酸碱中和滴定的计量依据和计算,具体示例了如何利用关系式C酸= (C碱V碱)÷V酸进行中和滴定的有关计算及计算的格式;第三,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 接着教材以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详细地讨论了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以及溶液从碱性经中性突变到微酸性的过程。说明可以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并根据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来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但限于学生的知识,教材中没有介绍滴定突变知识,而在学生的观念中酸碱中和到pH = 7才算恰好完全反应,但教材中介绍的指示剂并不适合实验的要求,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困惑。 教材第二部分主要是利用演示实验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仅将整个滴定操作过程由教师向学生示范一遍,而且连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如何利用测得的实验数据来进行有关的计算等都较详细地介绍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二、学生状况分析 高二(10)班是这个年级的实验班,经过一年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始分化了,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维活跃,能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并能有对问题比较深入的探讨。 1、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已掌握了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学习了盐类水解

高考化学总复习考点题型专题讲解6---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拓展应用

高考化学总复习考点题型专题讲解 高考化学总复习考点题型专题讲解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拓展应用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拓展应用 中和滴定实验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定量实验之一,近几年新课标高考侧重考查了该实验的原理及其拓展应用,问题设置主要集中在实验仪器的使用、滴定终点判断、误差的分析、数据的处理计算等方面。熟练掌握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并能将相关知识进行灵活迁移应用是解决此类实验问题的关键。 1.(2018·全国卷Ⅲ)用0.100 mol·L-1 AgNO 3滴定50.0 mL 0.050 0 mol·L-1 Cl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 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 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 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 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 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解析:A对:由题图可知,当AgNO 3溶液的体积为50.0 mL时,溶液中的c(Cl-)略小于10-8 mol·L-1,此时混合溶液中c(Ag+)=

0.100 mol·L-1×50.0 mL-0.050 0 mol·L-1×50.0 mL 100 mL = 2.5×10-2 mol·L-1,故K sp=c(Ag+)·c(Cl-)≈2.5×10-2×10-8=2.5×10-10。B 对:因反应过程中有沉淀生成,溶液中必然存在平衡AgCl(s)Ag+(aq)+Cl-(aq), 故曲线上的各点均满足c(Ag+)·c(Cl-)=K sp(AgCl)。C错:根据Ag++Cl-===AgCl↓可 知,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AgNO 3溶液的体积为0.040 0 mol·L-1×50.0 mL 0.100 mol·L-1 =20.0 mL。 D对:相同实验条件下,沉淀相同量的Cl-和Br-消耗的AgNO 3的量相同,由于K sp(AgBr) <K sp(AgCl),当滴加相等量的Ag+时,溶液中c(Br-)<c(Cl-),故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答案:C 2.(2018·全国卷Ⅲ)硫代硫酸钠晶体(Na 2S2O3·5H2O,M=248 g·mol-1)可用作定 影剂、还原剂。利用K 2Cr2O7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测定步骤如下: (1)溶液配制:称取1.200 0 g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在__________中溶解,完全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 mL的__________中,加蒸馏水至________。 (2)滴定:取0.009 50 mol·L-1的K 2Cr2O7标准溶液20.00 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 量KI,发生反应:Cr 2O2-7+6I-+14H+===3I2+2Cr3++7H2O。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滴 定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I 2+2S2O2-3===S4O2-6+2I-。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当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4.80 mL,则样品纯度为______%(保留1位小数)。 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应该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1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下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的

高中化学选修四:酸碱中和滴定教案

[学习目标] 1、 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2、 掌握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 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酸碱中和滴定的计量依据及计算 教学过程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1.酸、碱反应的本质为: H ++OH -===H 2O 例:HCl+NaOH===NaCl+H 2O 则:1 1)()()()(==NaOH v HCl v NaOH n HCl n (v 为化学计量数)如用A 代表酸,用B 代表碱,则有: ) ()()()(B v A v B n A n = 又因c =v n 所以n=cV 则上式可表示为: )()()()()()(,7)()()()()()(B V A V A c A v B v B c B v A v B V B c A V A c ?===,如为一元酸和一元碱中和时: 由于1)()(=A v B v ,则有:c (B)=) ()()(B V A V A c ,因此c (B)的大小就决定于V (A )的大小。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 2.实验操作 (1)仪器:滴定管(酸式,碱式),移液管,锥形瓶,烧杯,铁架台,滴定管夹等. 注意:①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氢氟酸以及Na 2SiO 3,Na 2CO 3等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②滴定管的刻度,O 刻度在上,往下刻度标数越来越大,全部容积大于它的最大刻度值,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滴定时,所用溶液不得超过最低刻度,不得一次滴定使用两滴定管酸(或碱),也不得中途向滴定管中添加. (2)操作步骤: ①准备:检漏,洗涤,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 ②滴定:移取待测液,加指示剂(2-3滴),滴定,判断终点,读数. ③数据处理:取两次或多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依方程式求C 待. 3.实验误差分析 造成中和滴定的误差原因很多,如读数误差,操作误差,计算误差,指示剂的选择误差,药品不纯引起的误差等.因此,要做好本实验,必须各个环节都要注意. 【操作要点】 以HCl 滴定NaOH 溶液为例,说明滴定操作的要点以HCl 滴定NaOH 溶液为例,说明滴定操作的要点 (1) 在酸式滴定管内注入已知浓度为C 1的盐酸标准液至刻度“0”以上,并固定在滴定台上。在滴定管下放一小烧杯,调整液面到“0”或“0”以下某个刻度,记下起始读数V 始。注意滴定管下端尖嘴处不应留存有气泡。

(新课改省份专版)202x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四十)专题研究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

跟踪检测(四十)专题研究——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1.下列仪器名称为“滴定管”的是( ) 解析:选D D为碱式滴定管。 2.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时,下列仪器不能用所盛溶液润洗的是( ) 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 C.锥形瓶D.移液管 解析:选C 酸式滴定管盛放标准酸溶液,需要润洗2~3次,若不润洗,消耗标准酸偏多,故A不选;碱式滴定管可量取碱溶液,若不润洗,消耗标准酸偏少,故B不选;锥形瓶不能润洗,若润洗,消耗标准酸偏多,且锥形瓶中有少量水对实验无影响,故C选;移液管可量取碱溶液,若不润洗,消耗标准酸偏少,故D不选。 3.(2017·浙江11月选考)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的是( ) A.NaOH B.Na2CO3C.NaCl D.NH3 解析:选C A选项,NaOH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B选项,Na2CO3水溶液中CO2-3水解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C选项,NaCl水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D选项,氨气与水反应变为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4.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解析:选B A项,滴定管用水洗涤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润洗,否则将要引起误差,错误;B项,在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溶液的pH由小变大,正确;C项,用酚酞作指示剂,锥形瓶中溶液应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时才能停止滴定,错误;D项,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碱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错误。 5.H2S2O3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0.01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

[推荐学习]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大全专题05物质的量分数曲线练习

专题05 物质的量分数曲线 1.25℃时,改变0.1mol/LRCOOH溶液的pH,溶液中RCOOH、RCOO-的微粒分布分数a(X)= c(X)/[c(RCOOH) + c(RCOO-)];甲酸(HCOOH)与丙酸(CH3CH2COOH)中酸分子的分布分数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酸的酸性比甲酸强 B. CH3CH2COOH CH3CH2COO-+ H+的lgK=-4.88 C. 若0.1mol/L 甲酸溶液的pH=2.33,则0.01mol/L 甲酸溶液的pH=3.33 D. 将0.1mol/L 的HCOOH溶液与0.1mol/L 的H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HCOOH)>c (HCOO-)>c(OH-)>c(H+) 【答案】B 【解析】分析:A.根据图像中酸分子的分布分数大小进行判断,酸分子的分布分数越大,酸性越弱;B. 根据图像中给定的信息pH=4.88时,c(CH3CH2COOH)=c(CH3CH2COO-),并结合电离方程式进行解析;C.弱酸溶液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的电离;D.根据图示信息,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10-3.75,电离大于水解过程,所以HCOOH与HCOONa(1:1)的混合液显酸性。据此解答问题。 2.室温下,某二元碱X(OH)2水溶液中相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K b2的数量级为10-8 B. X(OH)NO3水溶液显碱性 C. 等物质的量的X(NO3)2和X(OH)NO3混合溶液中c(X2+)>c[X(OH)+] D. 在X(OH)NO3水溶液中,c[X(OH)2]+c(OH-)= c(X2+)+ c(H+)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图形比较熟悉的题目,不过题目将一般使用的二元酸变为了二元碱,所以在分析图示时要随时注意考查的是多元碱的分步电离。 详解:A.选取图中左侧的交点数据,此时,pH=6.2,c[X(OH)+]=c(X2+),所以 K b2=,选项A正确。 B.X(OH)NO3水溶液中X的主要存在形式为X(OH)+,由图示X(OH)+占主导位置时,pH为7到8之间,溶液显碱性,选项B正确。 C.等物质的量的X(NO3)2和X(OH)NO3混合溶液中c(X2+)和c[X(OH)+]近似相等,根据图示此时溶液的pH约为6,所以溶液显酸性X2+的水解占主导,所以此时c(X2+)<c[X(OH)+],选项C错误。 D.在X(OH)NO3水溶液中,有电荷守恒:c(NO3-)+c(OH-)=2c(X2+)+c(H+)+c[X(OH)]+,物料守恒:c(NO3-)=c(X2+)+c[X(OH)2]+c[X(OH)]+,将物料守恒带入电荷守恒,将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消去,得到该溶液的质子守恒式为:c[X(OH)2]+c(OH-)=c(X2+)+c(H+)。 3.25℃时,在“H2A―HA-―A2-”的水溶液体系中,H2A、HA-和A2-三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专题09强碱滴定三元酸曲线 2019高考复习专题——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大全Word版含解析

1.砷(As)是一些工厂和矿山废水中的污染元素。常温下,H3AsO4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加NaOH溶液调节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 K a=-lg K 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2HAsO4溶液显碱性 B. H3AsO4溶液p K a2为2.2 C. m点对应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0-2.5mol·L-1 D. n点对应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HAsO42-)=c(H2AsO4-)>c(H+)=c(OH-) 【答案】B 【解析】分析:A.根据Na2HAsO4溶液pH大于7判断; B.根据H3AsO4的电离平衡常数计算; C.m点对应溶液为HAsO42-和AsO43-的混合溶液,溶液显碱性,说明是盐的水解的原因;D.n点对应溶液pH=7,溶液呈中性,据此解答。 详解:A.根据图象分析可知,HAsO42-溶液pH大于7,溶液显碱性,A正确; B.H3AsO4的K a2=,pH=7时c(HAsO42-)=c(H2AsO4-),K a2=c(H+)=10-7,pK a2=7,B错误; C.m点对应溶液为HAsO42-和AsO43-的混合溶液,溶液显碱性,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m 点溶液的pH=11.5,则对应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0-2.5mol·L-1,C正确; D.n点对应溶液pH=7,溶液中c(Na+)>c(HAsO42-)=c(H2AsO4-)>c(H+)=c(OH-),D正确;答案选B。 2.25℃时,向10mL0.1mol·L-1H3AsO4水溶液滴加0.1 mol·L-1NaOH溶液,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分别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应用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应用 1.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标准液润洗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C.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氯化钠溶液和蛋白质溶液 2.下列实验中,由于错误操作导致实验结果一定偏高的是 A.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溶液的浓度 B.滴定时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没有干燥,所测得待测液的浓度 C.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选甲基橙做指示剂,所测得醋酸溶液的浓度 D.滴定管(装标准溶液)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所测得待测液的浓度 3.下列是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25.00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NaOH溶液 B.用10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氯化钠 D.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1盐酸 4.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盐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0.1000mol·L-1盐酸pH=1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盐酸润洗 C.随着盐酸的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逐渐变小 D.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s内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 5.当用酸滴定碱时,下列操作中使测定结果(碱的浓度)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滴至终点后,俯视读数 B.碱液移入锥形瓶后,加入了10mL蒸馏水再滴定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操作液洗 D.酸式滴定管注入酸液后,尖嘴留有气泡,开始滴定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和10 mL 0.1mol?L-1醋酸与中和100 mL 0.01mol?L-1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用量不同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C.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

高中化学 3.2.1酸碱中和滴定法及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绘制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6

3.2.1 酸碱中和滴定法及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绘制每课一练(人教 版选修6) [基础过关] 一、中和滴定所用仪器 1.准确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 A.50 mL量筒B.10 mL量筒 C.50 mL酸式滴定管D.50 mL碱式滴定管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50 mL的量筒量取8.80 mL的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13.25 g的食盐 C.中和滴定实验时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D.用50 mL的滴定管量取22.00 mL的NaOH溶液 二、指示剂的选择及滴定终点判断 3.用强酸滴定强碱时,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 A.由红变橙B.由黄变橙 C.由黄变红D.由红变黄 4.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三、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5.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 (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注入标准液 B.滴定管尖端未充满液体 C.滴定管中标准液在零刻度以上 D.盛未知浓度溶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6.下列实验操作都可能引起实验误差,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测定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 B.100 mL 0.1 mol·L-1 NaOH溶液和10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 等于573 J C.配制1.0 mol·L-1 NaCl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中和滴定时,锥形瓶含有水就注入待测液,所测待测液浓度偏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导学案:3.2.3酸碱中和滴定

锦州中学 学科导学 高二 年级 化学 案 课题:酸碱中和滴定总第课时 学习目标:酸碱中和滴定(强酸强碱) 学习重点:难点: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操作及误差分析 【教学设计】 三、pH的应用 (一)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酸或有机碱,它们可以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借助其颜色的变化来指示溶液的pH (二)pH的应用: 1.人体健康 2.生活中 3.环保领域 4.农业生产 5.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 四、酸碱中和滴定 1、定义: 2、原理: 3、公式:= (一元酸和一元碱) 4、实验的关键: (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 (2)准确中和反应是否。 5、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 试剂: 6、指示剂的选择: (1)原则: ①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②变色范围越窄越好,对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较灵(2)(2)酸碱中和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 ①强酸强碱间的滴定:溶液、。 ②强酸滴定弱碱: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酸性选用作指示剂。

③强碱滴定弱酸: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碱性选用作指示剂。 (3)终点判断:(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变色后,半分钟内不复原) 7、实验步骤 (1)查漏:检查两滴定管是否漏水、堵塞和活塞转动是否灵活; (2)洗涤:用水洗净后,各用少量待装液润洗滴定管2-3次; (3)装液:用倾倒法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酸、碱滴定管中,使液面高于刻度2-3cm。 (4)赶气泡:①酸式:快速放液;②碱式:橡皮管向上翘起。 (5)调液:调节滴定管中液面高度,在“0-1”ml之间,并记下读数。 (6)取液:①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ml氢氧化钠溶液于锥形瓶中;②滴入2滴酚酞试液,将锥形瓶置于酸式滴定管下方,并在瓶底衬一张白纸。 (7)滴定: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右手拿住锥形瓶瓶颈,边滴入盐酸,边不断顺时针方向摇动,眼睛要始终注视锥形瓶溶液的颜色变化。 (8)记:当看到加一滴盐酸时,锥形瓶中溶液红色突变无色时,停止滴定,准确记下盐酸读数,并准确求得滴定用去的盐酸体积。 (9)算:整理数据进行计算。 的影响 实验操作情况对c 碱 ①开始滴定时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偏 ②读数开始时仰视,终止时俯视偏 ③到滴定终点时尚有一滴酸挂在滴定管尖嘴外而未滴入锥瓶偏 ④洗净的酸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偏 ⑤洗净的锥瓶用待测碱润洗偏 ⑥不小心将标准液滴至锥瓶外偏 ⑦不小心将待测碱液溅至锥瓶外偏 ⑧滴定前向锥形瓶中加入10 mL蒸馏水,其余操作正常偏 【课后训练】 1、刻度“0”在上方的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滴定管 B.量筒 C.移液管 D.量杯 2、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 ) A.溶液中c(OH-)>c(H+) B.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 C.溶液中含有OH- D.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

高三专题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及拓展应用专题六十

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及拓展应用专题六十题型一 单曲线图像分析 1.(2018·海南五校高三模拟)25 ℃时,20.00 mL 0.1 mol·L -1 HR 溶液中滴加0.1 mol·L - 1NaOH 溶液,混合液的pH 与所加入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E 点对应溶液的pH 一定等于1 B .F 点对应的V (NaOH 溶液)一定为20.00 mL C .F 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c (Na +)=c (R -)>c (H +)=c (OH - ) D .在 E ~ F 段内某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c (OH -)=c (H +)+c (HR) 2.(2018·江西各校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已知常温下CH 3COOH 的电离常数K =1.6×10-5,lg 4=0.6。该温度下,向20 mL 0.01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 -1 KOH 溶液,其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溶液中c (H +)为1×10-4 mol·L -1 B .a 、b 、c 、d 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d 点 C .滴定过程中宜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D .b 点溶液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一定为c (CH 3COO -)>c (H +)>c (K +)>c (OH -) 3.在一隔热系统中,向20.00 mL 0.100 0 mol·L -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 0 mol·L -1的NaOH 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 点溶液呈酸性,此时:c (CH 3COO -)-c (CH 3COOH)=2c (H +)-2c (OH - ) B .从a 到b :c (CH 3COOH )c (CH 3COO -) 逐渐增大 C .水的电离程度:b 点<c 点 D .溶液的pH :a 点<c 点<b 点

高中高三化学选修4二轮专题练——酸碱中和滴定的综合应用与拓展【精编25题】(答案解析)

【精品】高三化学选修4二轮专题练——酸碱中和滴定的综 合应用与拓展【精编25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实验室使用pH 传感器来测定23Na CO 和3NaHCO 混合溶液中3NaHCO 的含量.取该混合溶液25.00mL ,用10.1mol L -?盐酸进行滴定,得到如下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样品中3NaHCO 的物质的量为()4 28.111.910mol --? B .整个滴定过程中,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始终不变 C .滴加稀盐酸的体积为11.90mL 时:()()()()2233 c H c H CO c OH c CO +- -+=+ D .该方法无法测定23Na CO 和NaOH 混合溶液中NaOH 的含量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a 中,曲线Ⅱ表示醋酸溶液加100 mL 水稀释的图像 B .图b 中,可能各投入的锌粒颗粒大小相同且质量均为0.65 g

C .图c 中,在①、②、③、④、⑤各点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种类不同 D .图d 中,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 时K sp (SrSO 4)最大;且283 K 时,图中a 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3.取5.0 mL 18 1mol L -?硫酸配制100 mL 0.9 1mol L -?的硫酸溶液,并用23Na CO 准 确标定稀硫酸浓度。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 .量取 B .转移 C .定容 D .标定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10.10mol L NaOH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大全 专题08 导电能力曲线练习

专题08 导电能力曲线 1.已知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0.10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①代表滴定盐酸的曲线 B. 滴定醋酸的过程应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C. 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a>b D. b点溶液中:c(OH-)>c(H+)+c(CH3COO-)+c(CH3COOH) 【答案】D 【解析】醋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盐酸的导电能力强,所以曲线①代表醋酸、曲线②代表盐酸,故A错误;氢氧化钠滴定醋酸,终点时溶液呈碱性,所以应该用酚酞作为指示剂,故B错误;a点表示醋酸钠溶液、c点表示氯化钠溶液、b点表示氢氧化钠与醋酸钠的混合液, b点水电离受到氢氧化钠的抑制,a点水电离受到醋酸钠的促进,c点氯化钠对水电离无影响,所以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故C错误;b点表示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钠的混合液,根据电荷守恒c(Na+)+ c(H+)= c(OH-)+c(CH3COO-);根据物料守恒c(Na+)= 2c(CH3COO-)+2c(CH3COOH);所以c(OH-)=c(H+)+c(CH3COO-)+2c(CH3COOH),故c(OH-)>c(H+)+c(CH3COO-)+c(CH3COOH),D正确。2.电解质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0.100 mol/L盐酸分别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的NaOH溶液和二甲胺[(CH3)2NH]溶液(二甲胺在水中电离与氨相似,常温下Kb=1.6×10-4)。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完整版)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教学案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二化学 酸碱中和滴定教案 [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掌握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 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酸碱中和滴定的计量依据及计算 教学过程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1酸、碱反应的本质为: H++OH — = ==H2O 例: HCI+NaOH===NaCI+H2O n (HCI) v(HCI) 1 则:n(NaOH) v(NaOH) 1(v 为化学计量数)如用A 代表酸,用B 代表碱,则有: c(A)V(A) v(A) v(B) c(A)V(A) 则上式可表示为:c(B)V(B) v(B) ' v(A) V(B) ,如为一元酸和一元碱中和时: v(B) c(A)V(A) 1 由于v (A ),则有:c(B)= V(B),因此c(B)的大小就决定于 V (A )的大小。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 2?实验操作 (1) 仪器:滴定管(酸式,碱式),移液管,锥形瓶,烧杯,铁架台,滴定管夹等? 注意:①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氢氟酸以及Na2SiO3,Na2CO3等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 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②滴定管的刻度,O 刻度在上,往下刻度标数越来越大,全部容积大于它的最大 刻度值,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 ?滴定时,所用溶液不得超过最低刻度,不得一次滴定使用两滴定 管酸(或碱),也不得中途向滴定管中添加 ? (2) 操作步骤: ① 准备:检漏,洗涤,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 ② 滴定:移取待测液,加指示剂(2-3滴),滴定,判断终点,读数? ③ 数据处理:取两次或多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 ,依方程式求C 待? 3?实验误差分析 造成中和滴定的误差原因很多 ,如读数误差,操作误差,计算误差,指示剂的选择误差,药品不纯引起 的 误差等?因此,要做好本实验,必须各个环节都要注意? 【操作要点】 n(A) v(A) n(B) v(B) 又因c= v 所以n=cV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 在历年高考命题中,通过图象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pH与起始浓度的关系、有关混合溶液pH的计算、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盐类水解、守恒关系的应用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的题目是必考题,具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试题通常以酸碱滴定过程为基础,涉及电解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等量关系、大小关系以及水的电离程度等知识和规律,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一、解题方法: 1.要仔细分析所给图象,确定图象各点的成分和溶液酸碱性,充分挖掘图象信息中的隐含条件,如图示中的最高点、最低点、交汇点、突变点都是提供解题信息的关键点。 2.用守恒法、不等式(先主次、后大小)等方法解决问题。 (1)三大守恒:①电荷守恒,②物料守恒,③质子守恒。 (2)一个不等式:主要微粒>次要微粒。 ①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含水解和不水解)溶液主要以电离产生的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②弱酸、弱碱主要以弱电解质的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③可水解的盐溶液中可水解的离子的水解程度极小、弱电解质分子的电离程度极小。 ④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需要讨论酸式酸根水解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3.对于混合溶液的离子平衡图象题,解题思维必须触及:混合溶液有无反应、反应物是否过量、电离与水解何者强、溶液体积变化有无影响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等。若不发生反应的混合溶液,则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若恰好完全反应的混合溶液,生成的是酸或碱则考虑电离,生成的是盐则考虑水解。若反应物过量,则根据过量程度考虑电离或水解。若有定量计算,则要考虑混合溶液的体积变化。 4.一定要理解透坐标用对数表示的含义。结合平衡移动原理确定变化量到底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5.选择题中的曲线图通常有以下几种: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图象。该类试题中,图象中一般会同时涉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2)酸碱混合液的pH与离子浓度大小之间的关系图象。 (3)沉淀溶解平衡图象。 无论哪种图象题,主要的命题点都无外乎以下几方面: (1)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判断。 (2)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 (3)物质电离程度或水解程度的比较。 (4)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水解常数、溶解平衡常数的相关判断。 二、考点突破 (一)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⑴浓度:同一弱电解质,增大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电离平衡将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但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减小;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将向电离方向移动,且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 在醋酸的电离平衡CH 3COOH?CH 3 COO-+H+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变大,但 c(CH 3COOH)、c(H+)、c(CH 3 COO-)变小,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右移动,c(CH 3 COOH)、c(H+)、 c(CH 3 COO-)增大,但电离程度变小。 ⑵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一般是吸热的,因此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将向电离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将增大。 ⑶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时,使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课教学设计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中和滴定实验有关仪器(滴定管和锥形瓶等)的基本操作规范。 (2)理解中和滴定实验过程要记录的实验数据。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理解化学实验中测定酸或碱的准确浓度的基本方法。(2)通过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掌握中和滴定实验操作方法。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中和滴定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突变等感受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感受化学实验中的色彩美。 (2)通过中和滴定实验过程“先快后慢”、边滴边振荡等的把握,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习惯。 (3)通过中和滴定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培养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实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和滴定实验操作过程。 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H+ + OH- = H O 2 在滴定达到终点(即酸碱恰好反应)时n (H+) =n (OH-) 若是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则有: n(酸)=n(碱) c酸. V酸 = c碱. V碱 现在我们用0.1000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C(NaOH)=C(HCl)·V(HCl)/V(NaOH) 二、酸碱中和滴定 ( 一)认识仪器: 1、滴定管构造 ①类型 :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②刻度 : A、“0”点在上端,从上向下增大。 B、每小格为0.1mL,但应估读至0.01 ③标记: 容积、温度、刻度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①查:活塞、是否漏水 ②洗:(三洗)自来水洗、蒸馏水洗、酸碱溶液润洗。

润洗(2~3次)示范一次操作后,叫一名同学上来 润洗碱式滴定管 ③调:把溶液注入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0”以上2cm~3cm处,再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在滴定管下放一个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不留气泡),并使液面处在“0”或“0”以下某一刻度处,记下准确读数。 ④读数: a、滴定管要垂直, b、装液或放液后静置一会儿,待液面稳定再读数 c、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d、估读到0.01mL。 ( 二) 中和滴定 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烧杯。 2、试剂:标准液0.1000mol/L的盐酸溶液、待测液0.1mol/L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酚酞 3、中和滴定操作 (1)滴定前准备:查漏—洗涤—润洗—注液—调液—读数 ①查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 ②洗涤:用水和蒸馏水分别洗涤滴定管、锥形瓶.(2~3次) ③润洗:用盛装液分别润洗滴定管,锥形瓶不能用盛装液润洗.(2~3次) ④注液:向滴定管中注入溶液,排出尖嘴部位的气泡. ⑤调液:调节液面至零或零刻度以下. ⑥在锥形瓶待测液中滴加2-3滴酚酞。 (2)滴定 ①左手握滴定管活塞,右手拿锥形瓶并不断振荡。 ②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终点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颜色变化且在半 分钟内不褪色。 ④读取滴定管刻度并记录。 注意: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水平相切 为保证测定的准确性,上述滴定重复2-3次。 三.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处理: V(HCl) = 平均 c(NaO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