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全脑数学思维训练

儿童全脑数学思维训练

儿童全脑数学思维训练

《儿童全脑数学思维训练》共分上下学期,上学期为《数字与形状》,下学期为《数学与理财》。全脑思维是指在教学中先通过右脑形象思维感知知识,再通过左脑抽象思维来理解知识,然后左右脑相结合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套教材适合于学前儿童学习。上学期主要引导学前儿童建立数概念、形概念,并与生活相结合,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下学期侧重于培养学前儿童基本的判断与推理意识,应用数学能力建立零用钱计划、比例储蓄、计划购买、买卖策略、投资与利润、爱心捐赠等基本的理财常识,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

100道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

100道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让孩子开动脑筋 1.8个数字“8”,如何使它等于1000? 答案:8+8+8+88+888 2.小强数学只差6分就及格,小明数学也只差6分就及格了,但小明和小强的分数不一样,为什么? 答案:一个是54分,一个是0分 3.一口井7米深,有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白天爬3米,晚上往下坠2米。问蜗牛几天能从井里爬出来? 答案:5天 4.某人花19快钱买了个玩具,20快钱卖出去。他觉得不划算,又花21快钱买进,22快钱卖出去。请问它赚了多少钱? 答案:2元

11.一个数若去掉前面的第一个数字是11,去掉最后一个数字为50,原数是多少? 答案:51 12.有一种细菌,经过1分钟,分裂成2个,再过1分钟,又发生分裂,变成4个。这样,把一个细菌放在瓶子里到充满为止,用了1个小时。如果一开始时,将2个这种细菌放入瓶子里,那么,到充满瓶子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59分钟 13.往一个篮子里放鸡蛋,假定篮子里的鸡蛋数目每分钟增加1倍,这样,12分钟后,篮子满了。那么,请问在什么时候是半篮子鸡蛋? 答案:11分钟 14.有100个捧球队比赛,选冠军,最少要赛多少场? 答案:要赛99场 15.用三个3组成一个最大的数? 答案:3的33次方 16.小明带100元去买一件75元的衬衫,但老板却只找了5块钱给他,为什么?答案:小明就只给了老板80元钱

17.刚上幼儿园第一天的Rose,从来没学过数学,但老师却称赞她的数学程度是数一数二的,为什么? 答案:他只会数一数二的。 18.长4米,宽3米,深2米的池塘,有多少立方米泥? 答案:池塘是空的,没有泥。 19.小明拿了一百元去买一个七十五元的东西,但老板却只找了五元给他,为什么? 答案:他只给了80元。 20.你能否用3跟筷子搭起一个比3大比4小的数? 答案:搭成圆周率“π” 21.一字四十八个头,内中有水不外流。猜一字。 答案:井。此迷的关键理解出四个十和八个头,而不是四十八个 22.两个棋友一天共下了9盘棋,在没有和局的情况下他俩赢的次数相同,怎么回事? 答案:9盘不全是他们两个人一起下的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65题)16227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学校:班级:姓名: 1、有48个学生参加三项体育比赛,但参加的每项活动的人数不一样,而人数都有一个数字“6”,参加三项体育比赛的各有几人 2、龙龙和亮亮去公园玩,想买门票,但钱都不够,龙龙缺4元8角,亮亮缺1分,两人钱加起来仍不够买一张门票,公园门票多少钱 3、三个人同时吃3个西红柿,用3分钟吃完,六个人同时吃6个西红柿要几分钟 4、有10张卡片,正面朝上,每次翻动6张卡片,经过若干次翻动,卡片能否都反面朝上 5、小张买了24瓶汽水,每4个空瓶可以换1瓶汽水,小张共能喝到几瓶汽水 6、4×4×……×4(25个4),积的个位数是几 24个2相乘,积末尾数字是几 7、有一列数79……前48个数之和是多少 8、2004年国庆节是星期五,问2004年12月1日星期几 9、桌子上摆了很多硬币,按一个一角,两个五角,三个一元的次序排列,一共19枚硬币。问:最后一个是多少钱的第十四个是多少钱的 10、小刚摆放围棋子,每两个黑棋子之间摆5个白棋子,共84个棋子,如果第一个摆的是黑棋子,一共摆了多少个白棋子 11、三、四年级共植树108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2棵,求三、四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12、丽丽在一次测验中,数学和语文共得192分,数学比语文多6分,丽丽的数学、语文各得多少分

13、甲、乙两生产组共有车床136台,如果甲组给乙组12台,则两组的台数相等,问两组车床各有多少台 14、甲、乙两箱共有水果50千克,若从甲箱中取出6千克放到乙箱中,这时甲箱还比乙箱多2千克,求两箱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15、两个工程队共有工人230人。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从甲队调走30人,从乙队调走10人,这时两个工程队剩下的人数同样多。原来两队各有多少人 16、两根铁丝共长51米。若从第一根剪去3米,从第二根剪去4米,这时第一根比第二根多2米。原来两根铁丝各有多少米 17、把一块长42米的木料锯成3段,要求第一段比第二段长12米,第二段比第三段长6米,求三段各长多少米 18、甲乙丙三人共有储蓄存款2950元。其中甲比乙多150元,丙比乙多250元。甲、乙、丙三人各存款多少元 19、四个人年龄之和是77岁,年龄最小的10岁,年龄最大与最小的人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人的年龄之和大7岁,问年龄最大的人多少岁 20、爸爸在过50岁生日时,弟弟说:“等我长到哥哥现在的年龄时,我和哥哥的年龄之和等于那时爸爸的年龄”,那么哥哥今年多少岁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整理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一、倍数问题 “和倍”与“差倍”问题的应用题,一般都在条件中告诉我们:两个数量的和(或差)与这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要我们求这两个数量分别是几。解答这类应用题时,我们采用代换的思路,用1倍数去代替几倍数,看和(或差)相当于1倍数的几倍,即除以几,先求出1倍数,然后再求出几倍数,解题公式是: 1、和倍问题 和÷(倍数+1)=1倍数 1倍数×几倍=几倍数或和-1倍数=几倍数 2、差倍问题 差÷(倍数—1)=1倍数 1倍数×几倍=几倍数或 1倍数+差=几倍数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线段图是一个很好的帮手。我们要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这样能很快地理清解题思路,找到解题的方法。 【例1】弟弟有课外书20本,哥哥有课外书25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2倍? 【点拨】.画线段图如下: 哥哥: 20本给弟弟的本数 弟弟: 2倍 在观察上图的基础上,可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哥哥在给弟弟课外书前后,题目里不变的数量是什么? (2)要想求哥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如果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做1倍数,那么这时(哥哥给弟弟课外书后)弟弟的课外书可看做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几倍? 在思考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再求哥哥应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根据条件需要先求出哥哥剩下多少本课外书。如果我们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做1倍数,那么这时弟弟的课外书可看做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2倍,也就是兄弟俩共有的倍数相当于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3倍,而兄弟俩课外书的总数始终是不变的数量。 【解答】(20+25)÷(2+1)=15(本) 25—15=10(本)答:哥哥给弟弟10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2倍。

幼儿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能力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运算能力,一个是思维能力。 运算能力是一种低级能力。强调记忆、熟练度(复杂运算需要一些技巧), 思维能力是一种高级能力,强调借助抽象的数字符号、概念进行思考与推理。 运算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比较重要,这个话题以后再谈,今天先谈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的基本功是数数。每个数的音、形、义要弄清楚,不是从1数到9就可以了,还要知道每个数字对应的具体数量。 数数这关过后,就可以进入加法的学习。 对成人来说,我们看到“3+5=8”这个等式,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很容易把这个抽象的等式具体化为:三个XX加上五个XX是八个XX 而进一步具体化则会得到: 三个香蕉加上五个香蕉是八个香蕉 ·三匹马加上五匹马是八匹马 ·三只猴子加上五只猴子是八只猴子 如果把数字进行替换,如:5+6=11。便可以生成无数的具体表达。

数学符号的意义就是把无限的具体事物进行高度概括。虽然看起来抽象,来源却是具体的。 而数学思维,就是把各种具体事物及其关系,用抽象的数字符号表达出来。 锻炼孩子的思维其实并不难。孩子们平时做的数学应用题本质就是一种数学思维训练。 家长可根据上述原理,有意识的自编应用题,来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比如: ·三只猴子加上两只两只猴子,是多少只猴子? ·笼里有三只猴,又来两只,共几只?(虽没提到“加”这个词,但暗含了这个思维) ·我有两支笔,张阿姨又给了我三只,我现在有几只? ·蜘蛛有八条腿,蜈蚣有100条腿,一共有多少条腿? ·我早上走了十分钟,晚上走了二十分钟,一共走了多长时间?

如果孩子答不出来,可以让孩子借助一些实物来数。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列出3+2这样的数学表达式来,孩子如果能够列出3+2这样的表达式,而不是3-2,说明他会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了。至于3+2等于5还是等于8,这就是运算要解决的了。列算式的过程,类似于工程师画图纸,是高级思维活动,而算出3+2的答案,是一种低级思维,近似于一种体力劳动。这就是数学思维与运算的区别。大家一定要弄清楚这个区别,不要因过于强调运算能力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果顺利完成这一步,可以反过来让孩子自己编题目。比如给孩子一个等式: 2+3=5,让孩子自己编类似上面的题目。这个过程就是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人的思维无论怎样多变,都离不开这个基本过程。 孩子编题目的时候,不仅锻炼了数学思维,还锻炼了语言能力,锻炼了语言的逻辑性,发散性。孩子能够编的题目越多,说明孩子脑子里的“存货”越多。如果孩子编不出几个题目,你也不用着急,可能是你给孩子的“输入”不够,你还是要不断的,大量的给孩子编各种题目,同时想办法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说完加法再来说说减法。 减法比加法训练的思维更加丰富,以“5-3=2”这个等式为例,我们可以设计如下思维训练题目: 我有五个苹果,吃了三个,还剩几个?

免费专享-幼小衔接数学思维训练题

一、找规律填数 把一些数排队,让我们在后面接着再写几个数,有的看一眼就能填出来,有的则要仔细观察, 找准了规律,才能准确地接着填数。 一起做 【例1】先找出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提示:把这些数一个挨一个比较,发现: (1)题中的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 (2)题中的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 )。 【例2】根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在空格里填数。 提示:隔一个数一看,很容易发现数的变化规律了。 20 18 16 6 9 1 2 15 5 19 17 ( ) 21 10 15 ( ) 12 14 16 18 ( ) 5 5 5 5 ( )

【例3】空格里应该填几? 提示:把前面相邻的两个数连加,很容易发现规律。 【例4】找出规律,把图形中的数补充完整。 (1) (2) 提示:把每个图中的数按所在的位置,相加或相减,就会发现数的排列规律了。 我能行 1.找规律填数。 12 14 5 7 19 13 12 6 15 8 4 13 17 2 3 5 8 2 2 4 6

⑴ 4,5,6,7,8,9,( )。 ⑵ 1,3,5,7,9,( ),13。 ⑶ 20,18,16,14,12,( )。 ⑷ 1,3,6,10,15,( )。 ⑸ 15,10,13,10,11,10,( ),( )。 ⑹ 1,13,2,14,3,15,( ),( )。 ⑺ 1,4,7,10,13,16,( )。 ⑻ 10,20,11,19,12,18,( ),( )。 ⑼ 1,5,9,13,17,( )。 ⑽ 1,47,2,46,3,45,4,44,( ),( )。 2.找出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数。 3.根据图中已知数的规律,填出空格里的数。 4.找出规律,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 14 2 7 5 13 3 6 4 ? 2 5 8 17 3 6 ? 2 5 1 6 2 6 2 7 3 2 6 4 ? 5 2 ? 7 5 8 4 2 8 10 6 13 15 25 27 11 13 20 22 ? 12 25 16 9 ? ? 11

幼儿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幼儿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本文适合幼儿园大班以上孩子的家长尤其是小学生家长阅读, 数学能力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运算能力,一个是思维能力。 运算能力是一种低级能力。强调记忆、熟练度(复杂运算需要一些技巧), 思维能力是一种高级能力,强调借助抽象的数字符号、概念进行思考与推理。 运算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比较重要,这个话题以后再谈,今天先谈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的基本功是数数。每个数的音、形、义要弄清楚,不是从1数到9就可以了,还要知道每个数字对应的具体数量。 数数这关过后,就可以进入加法的学习。 对成人来说,我们看到“3+5=8”这个等式,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很容易把这个抽象的等式具体化为:三个XX加上五个XX是八个XX 而进一步具体化则会得到: 三个香蕉加上五个香蕉是八个香蕉 ?三匹马加上五匹马是八匹马 ?三只猴子加上五只猴子是八只猴子 如果把数字进行替换,如:5+6=11。便可以生成无数的具体表达。 数学符号的意义就是把无限的具体事物进行高度概括。虽然看起来抽象,来源却是具体的。 而数学思维,就是把各种具体事物及其关系,用抽象的数字符号表达出来。 锻炼孩子的思维其实并不难。孩子们平时做的数学应用题本质就是一种数学思维训练。 家长可根据上述原理,有意识的自编应用题,来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比如: ?三只猴子加上两只两只猴子,是多少只猴子? ?笼里有三只猴,又来两只,共几只?(虽没提到“加”这个词,但暗含了这个思维) ?我有两支笔,张阿姨又给了我三只,我现在有几只? ?蜘蛛有八条腿,蜈蚣有100条腿,一共有多少条腿? ?我早上走了十分钟,晚上走了二十分钟,一共走了多长时间?

四岁开始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四岁开始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我也早早教孩子学数学了呀……”说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不少家长觉得自己没少费心思。荣合灵说,幼儿数学思维的培养,绝不只是唱数和计算,她建议家长在儿童期要培养孩子十大数学思维能力,即数量、计算、分类、集合、时间、空间、对应、排序、抽象、解决,从孩子三四岁时家长就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了,具体建议如下: ●数量 包括唱数、计数。唱数是1、2、3、4、5……计数是孩子能查清到底是几个,比如几根手指等。这两种家长都比较重视,却常常忽视另一种——测量,包括对刻度、重量等单位的感知。不妨抽空带孩子拿一个棍子,量量跑道有几棍子长,或拿橡皮量量铅笔盒有多宽,让他知道测量是用一个个单位去量,并且这个单位是统一的,让他能在最简单的测量中理解和感受单位。 ●计算 多数家长可能是掰着指头教孩子算加减法的,这不够。我们不是主张让孩子在小时候一定学会计算多少数,而是在算的过程中,更多地让他去理解,而非死记硬背。比方说,小明有10颗糖,毛毛有8颗,小明比毛毛多了几颗?豆豆有20颗糖,他分给小朋友8颗,还剩几颗?虽然都用到减法,但实际不同,前者是比较型,后者是剩余型,家长重要的是帮孩子去理解两者间有什么不同,而非算出最后的结果。 ●分类

想让孩子思维发展,必须重视多元化分类。比如: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你会把三角形归属一类;但把这三样变一下,一个蓝色三角形、一个红色圆形、一个红色三角形,除了按形状,也可按颜色,把红的归为一类,这就是多元化分类,它能更好地锻炼孩子思维的清晰程度。不过,在孩子刚接触一个高的、矮的、粗的、细的等新概念时,可以先单一分类,当这些概念形成后,再开始多元化分类。 ●集合 从小学开始,所有计算、概念都是在集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集合的概念清楚了,以后解决问题会好很多。比如:小明10颗糖,毛毛8颗糖,小明的糖和毛毛的糖各是一集合,两集合比较相减,就得出了小明比猫猫多几颗糖。当孩子感知集合以后,就能分析出两种集合之间有何相关或完全不同之处,也有助分类。 ●时间 除认识钟表,让孩子知道这个针走到哪儿是10分钟,要让他感知时间,亲身感受一下多长时间是10分钟。 ●空间 除让孩子感受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方位词,还要培养孩子的空间建构能力。拼积木、拼图等游戏都是在进行空间建构。拼积木是随意的、创造性的、立体的空间建构;拼图前事先就想好要拼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是有目的、平面性的空间建构。

幼儿数学思维训练题汇总

幼儿思维训练题 一、填空* 1.找规律填数。 (12、4、6、8、()、()、()、()、18、20。 (219、17、15、()、()、()、()。 (30、1、1、2、3、5、()、()。 2.(12+□=3+□ (210-□=6+□ (310=□+□=□-□=20-□ 3.从1、2、3、4、5、6、7、8、9、10中选出9个数填在□里组成三道算式,每个数只能用1次。 □+□=□□+□=□□+□=□

4.小明比小亮大2岁,再过3年,明明比亮亮大 ( 岁。 5.强强和小军打了3小时乒乓球,两人各打了( 小时。 6.图形代表几。 ○+○=6,○=( ,△+△+△=15,△=( ,○+△=( 二、列数 20、9、3、11、0、15、8、17、6、10 (1上面一共有( 个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从左往右数,第6个数是( ,第8个数是 ( 。 (30是第( 个数,你是从( 往( 数的。

(4把上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判断。 (117里面有7个十和1个一。( (2从0数到9,9是第9个数。( (38时整时,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 (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4条边是相等的。( (5铅笔、墨水、本子、书都属于学习用品。( 四、在3、9、12、13这四个数中选三个数写出四道算式。□+□=□ □+□=□□-□=□ □-□=□ 五、应用题。

1.飞机场上停着10架飞机,起飞了3架飞机,现在飞机场上还停着 多少架飞机? 2.小红要做12个沙包,已经做了10个,还要做多少个沙包? 3.新星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有学生9人,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和美术 兴趣小组的人数同样多,这两个兴趣小组共有多少名学生? 4.小明全家早上、中午、晚上各吃4个苹果。一天中,小明家吃了 多少个苹果? 5.一只小黑羊排在小白羊队伍里,从前面数小黑羊是第7只,从后 面数小黑羊是第4只。这队小羊一共有多少只? 6.教室里有10把扫把,又买来了5把,现在教室里有多少把扫把? 查看详细资料T O P 答案:

幼小衔接—数学(思维训练)教学提纲

幼小衔接—数学(思维 训练)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2.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 3.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4.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标关注的是数学课程目标,它包括:数学素养、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引自李裕达《数学的思维能力及其培养之我见》 初级: 1、小猴要爬上6米高的大树,可是每次他爬上4米后,他又掉下2米,小猴第 ()次才能爬上树顶。 2、晚上回到家,拉一次开关,灯就亮了;再拉一次开关,灯又不亮了。淘气的小狗一回家拉了10次开关,你说这时候灯亮了(),还是不亮()。拉47次呢,亮(),不亮()。 3、一根绳子长8米,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折长()米? 4、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①小红用同样的钱可以买3只蛋糕或者4只面包,蛋糕贵()还是面包贵() ②小白猫和小花猫钓了同样多的鱼,送给奶奶一些后,白猫还剩2条,小花猫还剩1条,谁送给奶奶的鱼多? 小白猫□小花猫□ 5、 3个男同学与3个女同学进行打球比赛,如果每个男同学都要与每个女同学比赛1次,一共需要比赛()次。

小学数学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50道题

小学数学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50道题 01、哥哥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答: 姐姐的苹果不变仍然是3个,哥哥有4-1=3(个)苹果,弟弟有8+1-3=6(个)苹果,这时弟弟的苹果最多。 0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答: 年龄差不变,小明一直比小强大6-4=2(岁) 0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答: 小明前后各4人,再算上小明共有4+4+1=9(人) 0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答: 第二天看了2+2=4(页),第三天看了4+2=6(页),第四天看了6+2=8(页) 0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答: 两次数的时候都数了小明,小明被重复数了,需要减去,所以这一队共有4+5-1=8(人) 0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答: 男生有8-2=6(人),女生有8+2=10(人) 07、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答: 9+1=10(朵)

08、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答: 2+2+2+2+2-1=9(个) 09、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答: 9+5-2=12(本) 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5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答: 数的时候不要漏了李平哦,这队学生共有8+5+1=14(人) 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答: 8+4=12(块) 12、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 ?答: 6+5=11(支) 13、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答: 8+8=16(人) 14、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 ?答: 大华有10-2=8(张),小刚有10+2=12(张),12-8=4(张) 15、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 ?答:

(整理)幼儿思维训练100题.doc

幼儿思维训练100题 1.哥哥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2. 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3. 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7. 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8. 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

有多少个沙包? 9. 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后边5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12.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 13.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14. 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 15. 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

16. 同学们到体育馆借球,一班借了9只,二班借了6只。体育馆的球共减少了几只? 17.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10个,花皮球剩下5个。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 18.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19.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一共买回几个蛋? 20.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共有几只羊? 21.冬冬有5支铅笔,南南有9支铅笔,冬冬再买几支就和南南的一样多? 22.小平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这次他到学校共走了多少千米? 23.马戏团有1只老虎,3只猴子,黑熊和老虎一样多,问马戏团有几只

培养小孩生数学思维训练的八种方法

培养小孩生数学思维训练的八种方法 1.求异型 这是在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的分析性的思 维形式,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索问题的多种答案。 如16—10,可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表述这道算式。例如: ①16减去10 等于几? ②16减去10 还剩多少? ③16与10 的差是多少? ④10与什么数的和是16? ⑤16比10 多多少? ⑥10比16 少多少? ⑦16减去什么数等于10? ⑧10加上什么数等于16? 这样,既使学生透彻理解了数量关系,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就不赘述了。 2.求同型 这是一种进行综合、概括的思维形式。 如上例,教师亦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叙述方法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归纳出16—10 的算式来。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异中有同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如:

①甲乙两人接到加工54 只零件任务,甲每天加工10 只,乙每天加工8只,几天后完成任务? ②一件工程,甲独做10 天完成,乙独做15 天完成,两人合作几天完成? 像这些形异质同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解一题会多题,可以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 3.递进型 这是一种属于逻辑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 例如,教师在讲授“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一类题时,叮以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已知一个数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规律去进行逻辑推理,让学生自己发现新出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教师不要越俎代疱,否则吃力不讨好,反而妨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4.逆反型 这是一种敢于和善于突破习惯性思维束缚的反向思维形式。 在数学教学中,可供训练的材料比比皆是, 如加减、乘除、通分约分、正反比例等,

如何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用数学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数学本身是有着严谨的思考逻辑和步骤的,属于多步思维模式,可以在思考中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总结(表达)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思维的灵敏度和速度。 如何用数学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我将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引用部分家庭的培养方法总结和大家分享以下七点。 一、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 做10道题,不如讲一道题。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后,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开口讲解一下数学作业中的难题,我也在群里会经常发一些比较好的训练题,您也可以鼓励去想一想说一说,如果讲得好,家长还可进行小奖励,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原因:做10道数学题,不如让孩子“说”明白一道题。学前数学,重在思维的训练,思维训练活了,升到小初高,数学都不会差到哪去。家长要加强孩子“说”题的训练,让孩子把智慧说出来。孩子能开口说解题思路,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模式。很多家长以为数学就是要多做题,可是有的孩子考试做错了题,但遇到同类或相似题型时,仍然一错再错。不妨让孩子把错题更正后,“说”清楚错误环节,这样孩子的思路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要培养质疑的习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 在孩子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老师如何讲解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当孩子回答出来之后,接着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

的?”启发孩子讲出思维的过程并尽量让他自己作出评价。有时,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孩子去发现、评价、思考。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在思维上逐步形成独立见解,养成一种质疑的习惯。 二、举一反三,学会变通。 举一反三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之前也常常听到家长反映,平时练习也不少,还常预习,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经历来学,可有时还是感觉孩子反应慢、思路窄,只能就题论题,做不到举一反三,对于一些灵活性强的题目往往就束手无策。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教给孩子的只是知识,知识本身是不会变通的,孩子只是顺着家长、老师的思路学会了一个知识点的模仿办法,而并不理解遇到这个问题应该先思考什么,为什么要先想这一步,举一反三,需要我们先了解问题的本质道理,就是“溯源”,然后是尝试不同的办法,在操作中通过比较、对应,找到最简单的办法,这才深刻的理解、解决了这个问题,学通了。这样,才会变通。 三、建立错题本,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一般来说,错题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特别简单的错误;第二种就是拿到题目时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却恍然大悟;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尤其第二种、第三种,必须放到错题本上。建立错题本的好处就是掌握了自己所犯错的类型,为防范一类错误成为习惯性的思维。学前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周期性的和孩子复习一下以前的易错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4种数学思维训练+对应练习题,给孩子看看

小学三年级数学:4种数学思维训练+对应练习题,给孩子看看 很多学生反映数学复杂难懂,其实数学学习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掌握方法。数学思维的训练需要一套完成的训练方法,经过思维的训练,数学成绩一定可以大大提高。今天老师就来教你4招: 1 转化型 这是解决问题遇到障碍,受阻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以利解决的思维形式。在教学中,通过该项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2 系统型

这是把事物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的高级整体思维形式。在高年级除结合综合应用题以外还可编制许多智力训练题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 3 激化型 这是一种跳跃性、活泼性、转移性很强的思维形式。教师可通过速问速答来训练练学生。 如问:3 个5 相加是多少?学生答:5+5+5=15 或5×3=15。教师又问:3 个5 相乘是多少?学生答:5×5×5=125。紧接着问:3 与5 相乘是多少?学上答:3×5=15,或5×3=15。通过这样的速问速答的训练,发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准确。 4 类比型

这是一种对并列事物相似性的同实质进行识别的思维形式。这项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如: ①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比运来的面粉少1/4吨、运来面粉多少吨? ②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比运来的面粉少1/4,运来面粉多少吨? 以上两题,虽然相似,实质不同,一字之差,解法全异,可以点拨学生自己辨析。通过训练,学生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便会仔细推敲,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解题的准确性。 练习题 1、父亲和儿子今年共有60负,又知4年前,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3倍,儿子今年是多少岁?

一年级数学聪明题50题(附答案),提高孩子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50 题 1、哥哥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答:姐姐的苹果不变仍然是3个,哥哥有4-1=3(个)苹果,弟弟有8+1-3=6(个)苹果,这时弟弟的苹果最多。 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答:年龄差不变,小明一直比小强大6-4=2(岁) 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答:小明前后各4人,再算上小明共有4+4+1=9(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答:第二天看了2+2=4(页),第三天看了4+2=6(页),第四天看了6+2=8(页) 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答:两次数的时候都数了小明,小明被重复数了,需要减去,所以这一队共有4+5-1=8 (人) 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答:男生有8-2=6(人),女生有8+2=10(人) 7、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答:9+1=10(朵) 8、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答:2+2+2+2+2-1=9(个) 9、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答:9+5-2=12(本) 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5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答:数的时候不要漏了李平哦,这队学生共有8+5+1=14(人) 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答:8+4=12(块)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训练题13篇

班级 姓名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 ) 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 ( )个小朋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 )名男同 学。 4、把2、3、4、5分别填入( )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 )=( )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 )个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 ) 个人。 7、按规律写数。 8、 15、10、13、12、11、( )、( ) 1、4、3、6、5、( )、( ) 1、 2、4、8、( )、( ) 8、 ( )个正方形 ( )个长方形 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他们三人中( )最重,( )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 了11秒。那么,( )是第一,( )是第二。 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 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 )千克。

班级姓名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 边;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的右边。()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 15、1、12、1、9、()、()、()、() 75、()、()、60、()、50、()、()、() 10、5、9、6、8、7、7、()、()、() 3、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比芬达多6 瓶。老师买的是()多,多()瓶。? 4、举行跳绳比赛。秋秋跳得比丁丁少,小牛跳得比阿婷多,比秋秋少。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5、在“+” 或“-”,使算式成立。 1=1-+--+ 1=21+++++ 1=11+-++- 1=9+-+-+ 1=15++-++ 6、你能把0、1、2、3、7、8、9填入下面的算式,使等式成立吗? + 7、6()3()2()7() +5-7+57-48 ()3()48()2() ()8()8()8()() +1()-3()-8()-()77664926

这6个方法巧妙训练孩子数学思维,聪明家长都在用

于不要把孩子学数学看得很复杂,需要专门的教学方案。其实,孩子每天都会经常接触和使用数学概念,譬如: * 上下楼梯时数台阶; * 比较苹果的大小、巧克力的多少; * 整理玩具时要分类; * 摆饭桌、分发筷子和饭碗,包含着数和一一对应的概念; * 画一张“我的家”的图画,需要有空间概念; * 观察超市里的瓶瓶罐罐、生活环境和四周的各种物品,能帮助孩子认识物体的形状。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果爸妈能在生活中发现这种种的“数学概念”,孩子的数学学习就已经完成了一半。一旦有了适当的指导,孩子就会慢慢认识到“这些和那些就是数学哦”,这就能为孩子今后理解和学习正式的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早期对“数”的认识,对孩子以后的数学学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纸笔式标准化训练对于孩子掌握算术技能可能是必要的,但这是一项枯燥又抽象的活动,很难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具体的、积极的,需要我们跟孩子一起玩运用数学思维的游戏和实践活动。 下面推荐6种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早期数学思维的游戏活动。 1.十进位积木 “十进位积木”可以在商店购买或用木材、泡沫塑料自制。一组十进位积木包含一些单个的立方体,让孩子学习一个一个来数,如1,2,3,4……由10个立方体连成的柱子,让孩子学习10个10个来数,如10, 20, 30,40……父母可以想出不同的游戏,和孩子一起玩十进位积木的游戏。 2.硬币的变化 首先确保你的孩子已经理解每个硬币的价值——1角,5角,1元。给孩子足够数量的各币值硬币,然后给他一个数字,请他从手中的硬币中取出同样价值的组合。如,请他拿出1元钱,一般最初的时候,他会给你1个1元硬币,随着技能的提高,你可以给他更难的任务,用多少种不同的方法给出1元钱?

iis的安全设置

安全设置IIS 中的权限 用 IIS 来做 Web 服务器的人一定也不少。说实话,我觉得 IIS 还是不错的,尤其是Windows 2003 的 IIS 6(马上 Longhorn Server 的 IIS 7 也就要来了,相信会更好),性能和稳定性都相当不错。但是我发现许多用 IIS 的人不太会设置 Web 服务器的权限,因此,出现漏洞被人黑掉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我们不应该把这归咎于 IIS 的不安全。如果对站点的每个目录都配以正确的权限,出现漏洞被人黑掉的机会还是很小的(Web 应用程序本身有问题和通过其它方式入侵黑掉服务器的除外)。下面是我在配置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IIS Web 服务器的权限设置有两个地方,一个是 NTFS 文件系统本身的权限设置,另一个是IIS 下网站->站点->属性->主目录(或站点下目录->属性->目录)面板上。这两个地方是密切相关的。下面我会以实例的方式来讲解如何设置权限。 IIS 下网站->站点->属性->主目录(或站点下目录->属性->目录)面板上有: ?脚本资源访问 ?读取 ?写入 ?浏览 ?记录访问 ?索引资源 6 个选项。这 6 个选项中,“记录访问”和“索引资源”跟安全性关系不大,一般都设置。但是如果前面四个权限都没有设置的话,这两个权限也没有必要设置。在设置权限时,记住这个规则即可,后面的例子中不再特别说明这两个权限的设置。 另外在这 6 个选项下面的执行权限下拉列表中还有: ?无 ?纯脚本 ?纯脚本和可执行程序 3 个选项。 而网站目录如果在 NTFS 分区(推荐用这种)的话,还需要对 NTFS 分区上的这个目录设置相应权限,许多地方都介绍设置 everyone 的权限,实际上这是不好的,其实只要设置好 I nternet 来宾帐号(IUSR_xxxxxxx)或 IIS_WPG 组的帐号权限就可以了。如果是设置 ASP、PHP 程序的目录权限,那么设置 Internet 来宾帐号的权限,而对于 https://www.doczj.com/doc/051337527.html, 程序,则需要设置 IIS_WPG 组的帐号权限。在后面提到 NTFS 权限设置时会明确指出,没有明确指出的都是指设置 IIS 属性面板上的权限。

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训练

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校本课程开发 一学校情境分析 (一)学校现有的课程现状 人和街小学系统建构了“人和六质”课程体系:和德、和健、和雅、和理、和美、和融六大课程群,开设了85门校本课程,编写了17种校本课程系列丛书。通过实施和声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一致的教学、教研、评价体系,实现文化、课程、课堂的一体化发展。 (二)学校学生的生源情况 人和街小学是重庆市的第一所实验小学,原四川省重点小学,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故学生的总体素质在市小学中遥遥领先。 (三)学校教师可以提供的课程 人和街小学师资力量雄厚,有特级教师14名、中小学高级教师112名、区级骨干教师51名、渝中名师5名,还有其他荣誉称号的教师。 (四)学校的教育哲学 人和街小学围绕“人和为魂、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实现“享受人和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教育理想。 (五)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一方面,力求使课程开发紧紧围绕学生、社会、学校的需求展开,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学校实际的办学条件、资源设施、师资水平、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等。 二确定学校想要开发的课程 分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前者,国家课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教材,其实就是教材的校本化。后者,即根据学校情况开发出适合学校自身情况的课程。此门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即为人和街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三课程开发取向-----目标取向 (一)以国家的教育目标为基准 本课程目标的确定是以国家的教育目标为依托,在设计此课程时,我们将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的特殊目标与国家课程的一般目标结合起来,寓特殊性于一般性之中,使该课程的特殊目标在与一般目标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得到实现。 (二)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它们的发展水平却不是整齐划一的。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同,他们在个性、兴趣、发展阈限及心理水平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结果也各不相同。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内涵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为资质不一、能力倾向相异的学生提供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课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和能力。 因此在确定校本课程目标时,应该主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全面周详地考虑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方向,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因此要对人和街小学的学生对数学思维训练需求和兴趣做一个调查!) 四确定课程开发的目标 (一)分析确定目标的中心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与-思维训练集锦500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应用题与思维训练集锦500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5+5+5+5+5+5+5=( )×( ) 4+4+4+3=( )×( )+( ) 2+2+2+2-1=( )×( )+( ) 2、找规律填数: (1)6 11 16 ( ) 26 ( ) (2) 20、16、( )、8、4 (3) 2、5、8、11、14、( ) (4) 2、3、5、8、12、( ) (5)100,95,90,85,80,( ),70 ( 6) 2,4,6,( ),( ) (7)15,5,12,5,9,5,( ),( ) (8)1.3.6.10.15.( ).( ) (9)14.5.12.5.10.5.( ).( ) (10)1.11.2.13.3.15.( ).( )。 3、 (2) 4、笼子里有3只公鸡,5只白兔,笼子里共有( )个头,( )只脚。 5、☆○☆△△☆○○☆△△△ 第20个是 ,第30个是 。 6、如果△+△+△+△=32 △+△+○=25 ○+○+☆+☆=26 那么:△+○+☆ =( ) 7、小芳今年8岁,他比爸爸小27岁,5年前爸爸比小芳大( )岁。 8、一根电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电线一共有( )段。 9、教室里8盏灯,全部亮着,现在关掉了6盏灯,教室里还有( )盏灯。 10、小明做计算题,第一天做了总数的一半,第二天做了剩下的一半,第三天做了5个题,正好全部做完,小明一共做了( )个计算题。

11、右图一共有()正方形。 12.数一数,左图中有()个圆? 二、下面的图形算式中,他们各表示几?(9分) ⑴ + + =18 + + = 30 = () ⑵+ =11 -=3 =()= () 2、○+○+○=18 △+○=14 ☆+☆+☆+☆=20 ○=()△=()☆=() 3、 16+16+16+8=()×()。 4.已知:○+□=15,○-□=1。那么○=()□=()。 5、△+○=9 △+△+○+○+○=25 △=()○=() 6、△+△+△+☆+☆=22 ☆+☆+△+△+△+△+△=30 △=()☆=() 7、△+○=9 △+△+○+○+○=25 △=()○=() 8、△+□=3△+○=4 □+○=5 △=()□=()○=() 9、△+△+△=15 ☆+☆+☆=27 △=()☆=() 10、○+○=8 △+△+△=9 □+□+□+□+□=25 ○=()△=()□=() 11、△+△+△+△=20 ○+○+○=12☆+☆+☆=18 △=()○=()☆=() 12、△+□=14 △-□=4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