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_6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_6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_6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_6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威”第一框题“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的第二课时内容。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等。“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侵害公民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增强宪法责任等。

本框题通过“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和“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宪法原则和精神。本课内容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深化,在了解宪法确认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从宪法对国家权力的作用引导学生体认宪法价值,明确宪法地位,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至上理念,落实本单元教育目的。本框题内容还为下一框题“如何坚持宪法至上”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的时候学习了《走进法治天地》这一单元的内容,已经对法律、法治、宪法有了初步浅显的了解,对法律的信仰相比于小学得到了增强,具有一定的学习《维护宪法权威》这一课的基础。但是由于初中生更多的时候关注自己身边的小事,公民权利意识淡薄,对国家宪法少有关注,知之甚少,缺乏一定的敬畏感。在人权知识方面,学生在其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能够感知到国家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切,但对国家从宪法的角度上尊重和保障人权则了解甚少。因此,增强中学生的公民权利意识,提升宪法在中学生心中的权威,增强公民的人权意识,是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要求也是中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人权、珍惜自己的人权;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做法产生敬意。

2、能力目标: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为推动人权的实现而努力。

3、知识目标:明确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原则;知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了解我国人权主体和内容具有广泛性特点;懂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知道我国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如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2、教学难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课前准备:1、了解国家(海南省)开展扶贫工作意义和措施。2、了解聂树斌案件始末,要能陈述基本案情3、查找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4、了解互联网+政务服务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的例子。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进行热点播报聚焦两会: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建议

内容:3月7日上午,全国两《政府报告》中提出要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建议,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增加了专项扣除,首先选择的重点就是子女的教育,大病医疗等老百姓急需关切的问题。

我认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的重要举措,这项举措可以让人民群众有马上获得感,是国家政府政府真正让利于民,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

教师点评:提高个税起征点的举措也正是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设计意图:利用每课学生热点播报环节,聚焦两会,聚焦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现状的举措,引出本课教学主题。从时政热点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二)讲授新课

小组长检查课前《导与练》预习案完成情况并反馈,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1、认识人权、珍惜自己的人权;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做法产生敬意。

2、懂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知道我国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如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3、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为推动人权的实现而努力。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课前学习完成情况,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进度。齐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课学习目标。)

第一环节:预习检测

(学生齐读,填空题)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

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4.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5、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德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

6.行政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7、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知识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环节:知识探究

目标导学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活动一:情境探究生成问题

课本p6四副图:发展义务教育;提供营养午餐;开办农家书屋;开展再就业培训。

思考:1、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2、这些措施是国家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发展更有保障采取的措施,你还知道有哪些措施呢?(可以从改善老弱病残幼等弱势群体的角度或者解决老百姓看病贵,住房贵,上学难等问题去回答。)

教师小结: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我国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幸福,越来越有尊严,越来越有保障,这体现出了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我国宪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权,引导学生初

步体认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给公民带来的幸福感,为本课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目标导学二: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说一说:有人说“在中国境内只有中国人的人权才受法律保护”,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我国人权内容是什么?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这种说法是错的。在我国,不仅我国公民的人权收到保障,外国人的人权也受到保障。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都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设计意图:了解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认识人权和珍惜自己的人权;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做法产生敬意,为下面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目标导学三: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资料:播放视频《全流程互联网不见面审批》

提问:全程网办,不见面审批有什么好处?你能说一说生活中互联网+政务服务带给我们的便捷的例子吗?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尊重和保障人权,行政机关要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尊重和保障人权,行政机关要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活动二:首先:学生对聂树斌案件进行简单陈述

播放视频《聂树斌案件带给我们的反思》

投影展示材料:据最高法2017年11月份发布的一项数据,十八大以来,全国法院纠正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陈满案等重大刑事冤假错案37起61人,2013年至2017年9月,共宣告

4032名被告人无罪。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法委、最高检、最高法曾相继出台《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关于切实履行检察职能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规定,明确冤假错案纠错程序,力求从制度上消灭冤假错案滋生的温床。力图建立冤错案纠正与防范机制,例如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从尊重诉权、强调证据、规范侦查、依法裁判等多方面着力,进而全面贯彻罪疑从无的司法理念。

结合视频和材料小组合作探究

(1)聂树斌案21年后得以平反得益于什么?(可以从国家法治建设、保护人权,维护司法公正等方面作答)

(2)聂树斌等冤假错案得以平反告诉我们尊重和保障人权,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尊重和保护人权,要完善立法,依法行政,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尊重和保障人权,还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设计意图:基于对人权问题的基本了解,更深层次体认我国人权发展取得的进步。了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审判、检察机关要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法律常识:

疑罪从无:“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体现,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内容之一。即: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无罪。

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

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疑罪从无”,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了解到尊重和保障人权,还要加强法治教育和法治宣传。)

活动三: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播放视频:《减贫促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整合课前收集的材料,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1、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扶贫事业?

2、请你为我省的扶贫工作建言献策。)

教师小结:国家大力开展扶贫工作,体现了党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有利于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让全体公民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有利于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设计意图:结合我省实际让学生了解国家开展扶贫工作的意义,为扶贫工作建言献策,为促进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环节:知识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原准和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二是人权的主体和内容等;三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第四环节:学以致用

选择题: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A )

①个人的自由②每个人平等生存③平等地发展

④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我国人权的保护主体有( A )

①中国公民②在中国的工作或生活的外国人

③各种群体④不包含外国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各教育阶段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这样做(D )

①能保证贫困地区的学生都能上大学②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④是重视教育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体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当代中国人权是多数人的和全国人民的人权。在我国,首要的基本人权是(D )

A. 生命权和健康权

B. 政治权利和人生权利

C. 生命权和平等权

D. 生存权和发展权

5、我国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有( A )

①政治权利②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③人身权利④平等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6、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下列属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做法的是( A )

①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

②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

审判权、检察权

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八、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课堂教学活动三的第2题“请你为国家如何开展扶贫工作提些建议”。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延伸和升华,学生能够参与的扶贫工作实在是很少,鼓励他们建言献策,投身扶贫工作,为人权事业做贡献。)

九、板书设计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人权的实质内容与目标

2、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3、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十、教学反思

拿到初二的新教材,大家都感觉新教材难度加大了,有些内容根本就是高中才讲到的。这就逼迫我们老师要老老实实去研读课标和教材,去把法律相关的重新捡回来。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下面我将从导入环节,问题的设置和教学素材的选用三个方面去谈谈这节课的教学思路。

一是导入环节。日常上课我就设有“热点播报”这个环节,但是考虑到是录课,为了节省时间,刚开始我是省掉这个环节,直接用《人权白皮书》的视频导入的。周四那天试录有个同学上台播报了提高个税起征点这则消息,我觉得如果可以把这个作为

导入也不错啊,因为这就是国家关注民生,改善公民生存和发展现状的举措,跟本课题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主题是相契合的,所以我决定继续沿用这个环节。

二是问题的设置。例如活动一中第2个问题的设问,1稿中我直接引用了课本上的设问“请你列举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当这个问题抛出时,学生直接懵了,他们不明白什么是“生存与发展状况”,于是我调整了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国家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发展更有保障而采取的措施?”并且给与他们方向性提示,“可以从弱势群体的角度或者解决生活中看病贵,住房贵,上学难等问题去回答”。学生瞬间豁然开朗,思维被调动了起来,自然就有话说了。再比如,聂树斌的案例中,“聂树斌案平反得益于什么?”我也给了学生方向性的提示,“可以从国家法治建设、保护人权,维护司法公正等方面作答”。再如第2问“聂树斌案件给我们什么启示”,这样的设问问得太大,我改为“聂树斌等冤假错案得以平反告诉我们尊重和保障人权,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该怎么做?”,让问题的指向性更为明确,学生才能找到答题的切入点。由于学生刚接触法律常识,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开阔思维,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学素材的引用。在上这个课时内容时,真的很纠结,好的合适的素材太难找了,脑海里虽然都在想着,一定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讲,有话讲,愿意讲。但是受到学生既有知识和生活经历的限制,很多设想难以实现。初二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法律常识,但是对很多社会现象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看不到事情的本质,对国家相关方针政策更是了解甚少。所以,教师在教学素材的选用上一定要用心。在讲“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审判机关、司法机关该怎么做”时,经过再三斟酌,最后还是选用了

聂树斌这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想着从分析这个案件带给审判、检察机关的反思,告诉学生在保障人权问题上,审判、检察机关该怎么做。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这个案件根本不了解,就算提前安排他们去了解这个案件的始末,由于法律常识有限,也没有办法对这个案件分析透彻。另外,仅仅是播放视频,学生很难及时抓住视频中的关键信息作答。于是,上课时我设置了“聂树斌案件简述”环节和展示冤假错案的分析材料,通过视频加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审判、检察机关是如何独立行使审判、检察权,维护公民权利。

另外设计活动三中的“请你为国家如何开展扶贫工作提些建议?”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作为课后作业来完成。

维护宪法的权威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法治观念,对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理解和认识,感受宪法具有的最大权威,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进而涵养公民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3.运用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醒地意识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积极主动地宣传宪法和法律;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能将尊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主动按宪法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勇于同违宪行为做斗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进而形成崇尚民主、公正、平等思想,初步培养承担依法治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从理论观点上说,我们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以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目的都是为了树立和增强“宪法至上”的意识和理念;从实践意义上说,只有树立和增强了“宪法至上”的意识,才能自觉地遵守宪法,自觉地维护宪法的权威,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首先,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该内容在本章的重要作用,从知识架构的角度来说,理解了该部分内容对于后面法律知识的学习意义重大。其次,从理论理解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存在违反宪法和违反具体法律比较难以区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把握宪法。最后,从学生“自觉维护宪法”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宪法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这是教学难点。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维护宪法的权威”。教材从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入手,阐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进而揭示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在社会生活中,每个公民都必须认真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学情分析 青少年由于年龄的原因,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需要增强;在实践中青少年往往缺乏依法维权的经历,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意识更迫切需要提高。总之,无论从理论理解的角度还是维护宪法的实践角度,青少年的宪法意识都亟待提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宪法意识,在行动中努力做到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材料对比法、讲解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材料1:胡锦涛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民服务、为国尽力,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教师充分利用课件材料中包含的宪法元素,根据材料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仔细观察课件图片,引发学生回忆、思考学过的宪法知识,激发学生对宪法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宪法主题,以此导入新课。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小杨同学在复习备考时,整理归纳出以下一些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B、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我国国家性质的确认,也是对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确认 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有了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就不会被侵犯了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 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A、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C、明确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D、完全实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3、下列选项能体现“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观点的是() ①社会上不再存在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③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④广大人民通过人民 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下列能为漫画《宪法承诺》提供有力证据的是() 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②宪法规定公民广泛的基本权利 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宪法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对此很多群众积极参与并向政府等相关部门提议:增设垃圾分类宣传,使人们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这样才能落实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维护宪法权威》 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复习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重点)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3.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了解掌握).21 4.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了解)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5.我们怎样当家作主?(了解)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6.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掌握) (1)平等权;(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7)监督权 7.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了解) 8.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了解) 9.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掌握) 人权的主体: 10.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重点) 11.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化方面的权利(重点) 12.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重点) (1)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2)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宣传方面:国家加强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维护宪法的权威说课稿DOCX 文档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 我抽取到的课题为《维护宪法的权威》。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七部分展开维护宪法权威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高教社《职业道德与法律》。是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是中职学生进入职场前在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自我约束以及保护方面的知识储备,对中职学生顺利进入职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选自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从这个单元开始,主要学习法律的相关内容。本单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对的主体是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在校生。她们处于应试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过渡期,对她们来说最大考验是适应中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就是说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填鸭式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学会分析,学会应用。 另外她们在初中阶段文化基础差,对于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比较难以接受,对枯燥的理论性知识没有兴趣。 2、学习基础与态度:学生通过一个学期中职学校学习的适应过程,有了一定职业认知,采取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主融入课堂,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兴趣,提高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将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在行动中努力做到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能力目标 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能将尊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主动按照宪法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3、情感目标 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进而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难点: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五、教学策略 找到适合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用为根本立体式教学模式。 教为主导体现为: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适度调控,为学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学习氛围,彻底改变一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 2、展开事例,以浅显化,通俗方式讲授,即启发式教学。

坚持宪法至上(教案)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教案) 李念存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能力目标 1.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3.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4.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 2.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 3.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重点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 1.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2.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宪法内容、国徽幻灯片及教材上教学展示所用幻灯片。 2.认真备课,熟知本课时两大板块内容之间内在联系。 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中探究问题。 2.提出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与同学共同探讨。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 故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由来及含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中央政府命令,分别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执行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经多次咨询研究,最后确定了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国徽图案交由清华大学小组的教授高庄最后完成设计加工与塑造国徽模型。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3)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 宪法确认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3)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P4)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哪几类?(P5)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5.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P6)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6.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P6)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7. 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P7)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8. 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7—P8) (1)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9.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P11) 10.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P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思想政治人民八年级下学期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了解我国有哪些法律、法规。 (2)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本课是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学期第15课。主要讲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课文从三个角度比较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最为严格。通过比较,使人们认识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从而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有利于我国的依法治国。 学习本课需要达成以下的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2.知识与能力: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自觉宣传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围绕“宪法”主要讲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要树立宪法意识等问题。其中“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关键性知识点。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四、教学方法及流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流程如下: 1.常识学习 (1)了解学习目标及其重难点。 (2)出示有关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内容 (3) 基础知识总结 (4) 知识体系总结 2.自主学习 (1)看书上有关内容,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子。 (2)阅读法律的有关内容,从中分析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 3.合作探究 ①大家评评理,在我们法律家族中,谁应该排第一位?找出法律内容中相关的根据。 ②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有关活动 4.问题解读 依法治国的核心为什么是依宪治国? 5.拓展训练 全国法制宣传日①图标有何寓意?②是哪一天?主题是什么?③在这个活动中,你准备做些什么? 6.布置作业 有关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至理名言。你是如何理解的?结合齐玉苓案例说说自己的感想。 五、教学过程 【事例导入】齐玉苓案 【教师活动】齐玉苓能获得最终胜诉,是依靠了宪法的力量,可见宪法的神圣! 【板书】神圣的宪法 【教师活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教师不去下结论。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4.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6.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7、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8、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9、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10、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 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XX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3、中国的人权的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 4.人权的主体: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5、人权的内容: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立法方面②执法方面 ③司法方面④宣传方面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核心素养】法制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学期开篇第一课。本册教材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故而在第一单元中首先是针对宪法进行总体性介绍,是宪法教育的绪论部分,是全册教材内容体系的逻辑起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中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讲述坚持宪法至上的原因。而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主要讲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通过介绍“国家权利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来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从而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并进一步完成课程标准中要求“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增强宪法意识。”的要求。 【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八年级学生尤为明显,教育界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八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因而在此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七年级已进行过部分法律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法制意识、法律观念。但是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再加上年龄较小,对于宪法的认识较为有限,对宪法规定的内容及宪法的作用了解不多。本节课从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层面上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宪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增强宪法意识。 【课程标准】 课程依据标准是“法律与秩序”中的“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案例“小眉的周记”并列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2、通过探究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作用,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 3、结合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等相关事例,了解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的含义,区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增强公民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 难点:能够准确区分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及区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师:提起法律,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刑法、民法这种大家接触比较多的法律。但是这些法律又是怎么制定的呢,它们依据又是什么呢? 生:刑法、民法等法律均是依据宪法所制定,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宪法、学习宪法。 任务一、结合案例“小眉的周记”并列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探究活动一 运用你的经验

(完整word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第一课时)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法治观念,对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理解和认识,感受宪法具有的最大权威,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进而涵养公民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3.运用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醒地意识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积极主动地宣传宪法和法律;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能将尊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主动按宪法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勇于同违宪行为做斗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进而形成崇尚民主、公正、平等思想,初步培养承担依法治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从理论观点上说,我们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以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目的都是为了树立和增强“宪法至上” 的意识和理念;从实践意义上说,只有树立和增强了“宪法至上”的意识,才能自觉地遵守宪法,自觉地维护宪法的权威,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首先,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该内容在本章的重要作用,从知识架构的角度来说,理解了该部分内容对于后面法律知识的学习意义重大。其次,从理论理解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存在违反宪法和违反具体法律比较难以区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把握宪法。最后,从学生“自觉维护宪法”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宪法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这是教学难点。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维护宪法的权威” 。教材从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入手,阐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进而揭示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在社会生活中,每个公民都必须认真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学情分析 青少年由于年龄的原因,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需要增强;在实践中青少年往往缺乏依法维权的经历,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意识更迫切需要提高。总之,无论从理论理解的角度还是维护宪法的实践角度,青少年的宪法意识都亟待提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宪法意识,在行动中努力做到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材料对比法、讲解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五、教学过程 材料1:胡锦涛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民服务、为国尽力,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教师充分利用课件材料中包含的宪法元素,根据材料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仔细观察课件图片,引发学生回忆、思考学过的宪法知识,激发学生对宪法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宪法主题,以此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

一年级学习宪法知识维护宪法权威教案

学习宪法知识,维护宪法权威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 2、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增强青少年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 教学形式 学生主持,由具体案例铺开,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言,相互交流感想和学习体会。 教学手段 小组讨论,个别发言,教师总结。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国家宪法日宣传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为大力弘扬法制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积极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学校决定举办法制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本次宣传教育活动以“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以开展“法律进学校”为主线。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非常的好!是的,我们都是活泼好动的少年,爱玩是我们的天性,但我们在玩笑时,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伤害了别人,也不能因为一时大意让别人伤害到自己,这样的后果是既触犯了法律,又造成了双方一辈子的痛苦。那将是多么惨痛的事啊!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注意与同学和睦相处,玩笑时注意分寸,课间注意文明休息,别让那冲动的一瞬间成为悲剧的开始。另外,我们要多学法,时刻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2016年12月2日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复习要点训练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是治国安邦的。 规范,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P2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P3 3.宪法确认我国的,明确的地位。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P3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P4 5.广大人民通过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将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 7.我国宪法是如何体现和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基本原则的?P3-5 ①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_和。③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④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它的任务是,,,的和平劳动,参加事业,努力为服务。 8.我们中学生如何珍惜当家作主的权利?P5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 9.公民的基本权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5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P6 2.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P7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也包括,不仅保护,也保护。 4.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和、,也包括、、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各级国家机关是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P6-P8 6.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 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P11-13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维护宪法权威》复习知识点.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教案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维护宪法权威》复习知识点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维护宪法权威》复习知识点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

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

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维护宪法权威教案

2018年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案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核心素养】法制意 识【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学期开篇第一课。本册教材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故而在第一单元中首先是针对宪法进行总体性介绍,是宪法教育的绪论部分,是全册教材内容体系的逻辑起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中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讲述坚持宪法至上的原因。而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主要讲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通过介绍“国家权利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来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从而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并进一步完成课程标准中要求“知道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增强宪法意识。”的要求。【学情 分析】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八年级学生尤为明显, 教育界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八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因而在此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七年级已进行过部分法律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法制意识、法律观念。但是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再加上年龄较小,对于宪法的认识较为有限,对宪法规定的内容及宪法的作用了解不多。本节课从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层面上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宪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增强宪法意识。【课程标准】课程依据标准是“法律与秩序”中的“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增强宪法意识。”。【教学目标】 1、结合案例“小眉 的周记”并列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2、通过探究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作用,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 3、结合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等相关事例,了解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的含义,区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增强公民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难点:能够准确 区分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及区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

XX年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维护宪法权威教案

XX年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维护宪法权 威教案 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课维护宪法权威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核心素养】法制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学期开篇课。本册教材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故而在单元中首先是针对宪法进行总体性介绍,是宪法教育的绪论部分,是全册教材内容体系的逻辑起点。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中课维护宪法权威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讲述坚持宪法至上的原因。而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主要讲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通过介绍“国家权利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来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从而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并进一步完成课程标准中要求“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增强宪法意识。”的要求。 【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八年级学生尤为明显,教育界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八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因而在此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七年级已进行过部分法律学

习,也有了一定的法制意识、法律观念。但是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再加上年龄较小,对于宪法的认识较为有限,对宪法规定的内容及宪法的作用了解不多。本节课从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层面上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宪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增强宪法意识。 【课程标准】 课程依据标准是“法律与秩序”中的“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教学目标】 结合案例“小眉的周记”并列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通过探究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作用,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 结合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等相关事例,了解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的含义,区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增强公民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

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设计

第七课第一框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 教学内 容 第七课第一框维护宪法权威课时 1 教学目 标 认知 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明确宪法的法律效力和修改程序,掌握实施宪法的具体 要求。 情感态度 观念 崇尚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理解维护宪法权威的意义。 运用 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能初步分析判断日常生活中 的违反宪法的行为。 教学重点与难 点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难点:实施宪法的具体要求。 教学方 法 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教学准 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查阅、搜集相关资料;布置学生预习新课,辅导学生熟悉模拟法庭的程序,准备发言稿。 学生:预习并思考教材中问题;利用网络搜集、查找相关法律法规。参与课堂模拟法庭的学生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教 学环节主要 内容 教学活动 教师学生 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伴奏和图片,在探讨问题中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 习。 (1)探究活动一:乐队章程。 探究活动一:乐队章程。 欣赏图片时讨论思考、由第 一小组学生代表回答:乐谱在演 奏中的作用,引出管理国家也需

请学生欣赏歌曲伴奏和图片,引导他们弄清乐队为什么需要乐谱?组织学生热烈讨论:一个国家需要一个怎样的章程,以便更好地管理这个国家?点评归纳: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宪法。 (用PPT 出示图片和问题。) (2)板书:维护宪法权威。 要章程,使学生懂得这个章程就是宪法。 研习 新课 第一目:根 本大法,效力最高。 宪法权威的含义:宪法是根本大法;宪法的法律效力;宪法的修改程序。 (1)探究活动二:宪法制定修改程序。 用PPT 出示宪法封面图和知识要点: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宪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宪法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依法治国,要求我们必须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在内容上至少应该包括国家制度、政治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社会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职责权限、工作原则和制度等内容。说明我们依法治 国,核心是依宪治国。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4第二个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用PPT 出示设问“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为什么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在讨论的基础上,用PPT 出示表格请学生填写。 宪法与普通法律制定与修改程序的不同 程序 法律名称 制 定 修 改 宪法 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普通法律 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 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明确之所以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要规定如此严格的程序,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其他法律、法规制定的基础。(用PPT 出示) 设问过渡:现行宪法是我国的第几部宪法?用PPT 出示介 绍我国四部宪法的基本情况,及现行宪法的修改情况。使学生进 (1)探究活动二:宪法制定修改程序。 聆听教师讲解,掌握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宪法,知道宪法包括的内容,明确我国依法治国,核心是依宪治国。由第二小组学生代表说说对宪法意义的认识。 阅读教材P74第二个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填写表格,讨论问题,由第三小组学生代表发表看法,感悟宪法修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观看第6~10张PPT ,由第四小组学生代表回答“宪法修改为什么要经过这么复杂的程序?”明确保护宪法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宪法不能随意制定和修改。 (2)探究活动三:宪法重 要性。 讨论、思考,由第一小组学生代表回答。以此增强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宪法不是可有可无的,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宪 法的权威。 课前准备充分的学生介绍 案例,或者倾听教师介绍案例, 感悟实施宪法, 以切实维护宪法的权威,我们人人有责。

2018年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案

2018年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维 护宪法权威教案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核心素养】法制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学期开篇第一课。本册教材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故而在第一单元中首先是针对宪法进行总体性介绍,是宪法教育的绪论部分,是全册教材内容体系的逻辑起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中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讲述坚持宪法至上的原因。而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主要讲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通过介绍“国家权利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来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从而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并进一步完成课程标准中要求“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增强宪法意识。”的要求。 【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八年级学生尤为明显,教育界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八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因而在此时对学生

进行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七年级已进行过部分法律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法制意识、法律观念。但是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再加上年龄较小,对于宪法的认识较为有限,对宪法规定的内容及宪法的作用了解不多。本节课从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层面上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宪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增强宪法意识。 【课程标准】 课程依据标准是“法律与秩序”中的“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案例“小眉的周记”并列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2、通过探究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作用,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 3、结合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等相关事例,了解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的含义,区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增强公民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2018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导学案.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教案2018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导学案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编写人:八年级A段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学习难点: 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学法指导自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自主学习、夯基寻困 请你阅读课本1-8页,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完成下面的问题。 自学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minzhu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自学2、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自学3、我国人民是通过什么途径行使国家权力的?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自学4、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合作探究、互助解惑 请同学们讨论,相互合作。我相信大家的力量。 探究一:阅读教材第2~3页“运用你的经验”,请学生着重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2)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2)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表示我国的国家性质也就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minzhu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探究二:阅读教材第7页中间一段文字,然后请回答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范围分别是什么?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同步演练、拓展提升 一、基础题(A级) 1、“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表明在我国() A、人民代表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实行人民代表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