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孩子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

给孩子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

给孩子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
给孩子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

给孩子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

-----暨校本课研点滴感受

林志慧这两周,我参加了数学教研活动,观摩了学校六位老师的课,老师们精彩的做课让我受益匪浅。执教者在教材理解与把握、环节的安排与设计、活动的选择与组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教研活动后又一次让我感受到:参与就有收获!

下面结合老师们的课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希望老师们多指教。

一、情境创设要提炼出数学信息。

思考起于问题,学习源于情境。创设情境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不可否认,许多数学课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有吸引力了。例如:黄丽梅老师《10的认识》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了数字宝宝争吵的小故事,音形并茂、活泼有趣的画面活跃了课堂气氛,把学生吸引如快乐的数学世界。王艺娟、陈思娇两位老师的课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找规律,猜一猜这种有效而又简洁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很快找到了新旧知识间的

支点,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入有余数除法课题。郭丽玲老师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导直接出课题,让简单情境为教学服务。燕娜老师的导入情境,犹如一部优美的电视散文。在充满诗

情画意中,学生的学习心情也经历了“注视——好奇——激动——高涨”这一连串的复杂变化,学生似乎已隐约触摸到了“对称”脉搏,感觉自己正慢慢地融入“对称图形的世界”。苏幼梅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喜闻乐见的猜谜语中进入课堂,使课一开始就充满人文色彩。总之,我们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重点难点,找准“支点”,创设具有“数学韵味”的情境,真正能引起学生展开数学思维的情境才是我们数学课所需要的。

我们在思考:

我们也发现,在“情境”一统课堂的今天,过滥、过度、过于平庸或过于花哨的情境充斥着数学课堂。如何让情境创设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数学教学,以下几点是我们的思考:

1、情境的创设是否有意义

2、情境的创设是否冲淡教学主旨

3、情境的创设是否偏离教学轨道

4、情境的创设是否“喧宾夺主”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数学课堂成为亮丽风景。

二、课堂的提问要浓缩出数学精髓。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呢?我认为关键还是“问题”二字。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结合这几节课,我们一起回顾老师们设置的精彩问题。如燕娜老师在情景导入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它们是一家人呢?”从而把情绪高涨的孩子们牵人对新知识的探索中。又如:王艺娟老师要求学生自学课本新知时,并不是单纯的看书,而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让孩子们带着老师创设的3个问题自学,启迪了学生的思维,疏通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习有了指引的航标。郭丽玲老师在引导出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后及时引导观察:以上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在新旧知识交汇处提出问题,与学生的心理相吻合而又超出心理预期,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陈思娇老师在孩子们完成两道租船问题后引导比较两个解题策略

时适时提出“两题中对余数的处理方式一样吗?”可以说是投石击破水中天,教师以“问”为石,开启学生心智,启发其思考,使之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明白解决问题需联系实际。

我们在思考:

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使课堂提问产生一些误区,值得我们思考的有以下:

1、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这样“一问一答”式一般是设计为师问众生答,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

2、提问离题遥远,脱离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启而不发。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3、提问无目的,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学。备课时问题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开河地提问,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必然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4、反馈性提问流于形式,教师诊断效果失真。教学时,教师一般要通过提问,以诊断学生对以学知识掌握程度,以判断能否顺利引入新问题,这种提问不能只是“是什么?”,“叫什么?”等记忆性的反馈提问,学生回答的也只能是一些浅层的记忆知识,

并没有表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这样的提问,无法有效诊断学生的知识缺陷,获得真正的反馈信息,从而不利于教师调控教学过程。

5、提问只求通法或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提问时对学生新颖或错误的回答置之不理,或者中途打断,只满足单一的“通法”或标准答案。这样提问,学生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容易被教师否定扼杀,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6、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无时间思考。教师的提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回答,必须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其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能在这个“时间差”里去动脑思维,积极参与认识活动。这样的提问,不利于学生冷静地思考问题,达不到提问的应有作用。

7、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教师的问题设计,如果只针对少数学生能回答,课堂上就会“冷场”,就会有“被遗忘的角落”,所以,教师要针对提问的难易程度从“学情”出发,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以便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口语表达能力。

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课堂评价要激活孩子的心灵。

小学数学课堂怎样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呢?在教

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寻找评价与数学互动相长的支点,竭力营造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学习的评价环境,引导学生以健康心态,发展的眼光看自己,以自信、欣赏的眼光看世界。六位老师也以她们不同的风格为我们展现了教育语言的魅力。黄丽梅老师充满童趣的语言带着孩子在数字王国中畅游。王艺娟老师在展示作业时引导学生进行点评,师生评价与学生间互评相结合。陈思娇老师在讲评算法时:“你选用的方法最好吗?哪一种方法最适合你?”等等,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全面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燕娜老师在示范剪辑作品后提出:“怎么剪才能做到又快又好?”其实正是在引导学生评价老师的剪辑过程,通过评价获取知识,也达到强调的目的。苏幼梅老师课堂上更是不吝啬老师的赞扬,能够及时的肯定学生,使之在心理上获得成就感。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这样的老师是学生最欢迎的朋友。

我们在思考:

在这几节课中我们多少也感受到了我们老师在优化评价语言方

面还有待努力,在引导学生互评时还有待斟酌。

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满足学生鲜活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多元智力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是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融合:教师评

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统一性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批评性评价怀激励性评价相结合;单一性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结论性评价与建议性评价相结合;即时性评价与延时性评价相结合。

总之,关爱学生生命成长,为学生营造生命化、生本化、多元化、艺术化的评价环境,用“评价”点亮孩子的心灵,充分发挥数学课堂评价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是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追寻。

本次教研活动到此落下帷幕,我们在感谢六位做课老师的同时,也要感谢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的积极参与。最后引用古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大家共勉。

给孩子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

给孩子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 -----暨校本课研点滴感受 林志慧这两周,我参加了数学教研活动,观摩了学校六位老师的课,老师们精彩的做课让我受益匪浅。执教者在教材理解与把握、环节的安排与设计、活动的选择与组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教研活动后又一次让我感受到:参与就有收获! 下面结合老师们的课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希望老师们多指教。 一、情境创设要提炼出数学信息。 思考起于问题,学习源于情境。创设情境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不可否认,许多数学课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有吸引力了。例如:黄丽梅老师《10的认识》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了数字宝宝争吵的小故事,音形并茂、活泼有趣的画面活跃了课堂气氛,把学生吸引如快乐的数学世界。王艺娟、陈思娇两位老师的课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找规律,猜一猜这种有效而又简洁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很快找到了新旧知识间的 支点,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入有余数除法课题。郭丽玲老师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导直接出课题,让简单情境为教学服务。燕娜老师的导入情境,犹如一部优美的电视散文。在充满诗

情画意中,学生的学习心情也经历了“注视——好奇——激动——高涨”这一连串的复杂变化,学生似乎已隐约触摸到了“对称”脉搏,感觉自己正慢慢地融入“对称图形的世界”。苏幼梅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喜闻乐见的猜谜语中进入课堂,使课一开始就充满人文色彩。总之,我们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重点难点,找准“支点”,创设具有“数学韵味”的情境,真正能引起学生展开数学思维的情境才是我们数学课所需要的。 我们在思考: 我们也发现,在“情境”一统课堂的今天,过滥、过度、过于平庸或过于花哨的情境充斥着数学课堂。如何让情境创设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数学教学,以下几点是我们的思考: 1、情境的创设是否有意义 2、情境的创设是否冲淡教学主旨 3、情境的创设是否偏离教学轨道 4、情境的创设是否“喧宾夺主”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数学课堂成为亮丽风景。

如何让数学课更生动有趣

如何让数学课更生动有趣 一、在数学情境中,趣味盎然的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习陶醉于数学情境之中,乐不思蜀。这里的“情境”主要指教师通过讲故事、创设生活场景、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数学的氛围中。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掌握,但教师如能根据条件,因地制宜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尤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这一优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更有利于教学。低年级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如:口算、乘法口诀等口答类题目。具体细节就不一一再谈了。另外教师还应努力拓展学生的眼界,促使学生主动的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里设立“生活数学栏”,展示学生采集的生活数学题。总之,这种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在竞赛中,紧张积极的学习

大量事实表明,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表现欲强,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教学中,可开展“比一比”、“争当小小数学家”“算术擂台赛”等学习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比一比,赛一赛”“夺红旗”之类的竞赛活动。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当我们面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还是少点埋怨、苛责,多在提高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稗益。,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数字5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 比4多1 ”,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

如何让课堂生动有趣

如何让课堂生动有趣 1、用你的装束让学生眼睛一亮,留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观摩中成长 3、适应教师角色的调整,培育细节精神,提升你的品质与魅力,多问问自己:你的教学靠什么 二、改变教学观念 1、课堂教学要讲进退之道,课堂管理要宽严有度 2、以人为本,正视学生的课堂要求,开放课堂,放飞学生的思维重在激发学生的感悟力 3、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课堂,学生“犯错”的地方 三、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1、做有亲和力的人,发挥教室环境的课堂教育作用,微笑是教室内灿烂的阳光 2、互动中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师不能作话语的“霸权” 3、在平等中,敞开彼此的心扉,活跃气氛不能以刺伤学生的自尊为代价 四、让你的课堂教学更精彩 1、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2、提问,使教学有声有色 3、追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4、导答,在循循善诱中进行 5、举例,让课堂趣味横生 6、故事,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 7、讲授,在启发中顿悟8、观察,使教学更贴近学生9、板书,牢牢抓住学生眼球 10、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11、结课,一切尽在回味中 五、不断掀起课堂小高潮 1、上课开始一定要打起“精气神” 2、创设动人的教学情境,绘声绘色地朗读,在游戏中点燃学习的火种 3、直观教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热烈地辩论,悬念,吊起学生的“胃口”

六、磨砺你的教学语言 1、注意语调、音量、节奏的变化,越形象越生动,让你的语言有阳光的味道,语言表达要富于情感 2、让教态充满魅力,力求使教学语言幽默、风趣,教育幽默应活而不野,奇而不诡 七、理智应对课堂事件 1、掌控课堂交流主动权,有规矩未必就成方圆——合理制定课堂规则,让课堂“形乱”而“神不乱” 2、在分歧中碰撞出绚烂的火花,把“危机”转化为“良机”,以合作的方式处理课堂事件 八、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巧用道具,助你一臂之力,不是缺少课堂资源,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基于儿童立场,追寻灵动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511946700.html, 基于儿童立场,追寻灵动课堂 作者:陈秋蓉 来源:《天津教育·中》2019年第08期 【摘; 要】近年来受“高效教学”“生本课堂”“儿童立场”等一系列的热门话题的影响,教育 的价值取向正一步步迈向儿童,从教师的立场站到儿童的立场。只有用心读懂学生,直面学生的数学学习现实,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扎实高效,我们的课堂才是充盈生命动感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儿童立场;灵动课堂;有效教学 “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立场”,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我们的教学就能多些灵动,多些和谐;我们的学生就会学得有趣、有味、有得;我们的课堂就会“接地气”,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本文着重通过几则案例,谈谈自己的 看法。 一、找准“起点”,放眼“终点” 教学,是一段旅程,有它的起点和终点。要从儿童最本真的理解出发,选准合适的起点,直面教学中的真问题,让儿童走进数学,让数学更贴近儿童。同时着眼发展,找准合适的“落点”,努力构建和谐的生命课堂。这样的教学,才是走心的数学。 1.尊重学生学习经验。 与数学相遇之前,儿童就已经积淀了一些学习经验,积累了很多关于数学的朴素的认识,这些感性认识以零散的、碎片的形式储藏在脑的深处。基于儿童立场,就得关注儿童的视角,珍视儿童的经验,深度开发儿童的内隐经验,探寻用儿童自己的经验世界及思维方式等感悟数学本质,变“隐”为“显”,让学生有机会把想法和盘托出,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例如,六年级下册“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一些百分数,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说说眼中的百分数。在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新知建立起联系时,结合教材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现实素材:呈现安装程序格式化进度、服装面料和里料的成分、汽车销售情况的百分数,多角度、多素材的交流,使学生知道百分数意义知识自然生成,并描述实例中百分数的实际含义。教师选择一个贴近学生的角度展开研究,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支架”,与学生一同“挖井”,引发学生思考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同时讨论以下问题:人们为什么会喜欢运用百分数?既然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为什么不直接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信息?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与分数之间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构建知识体系,对百分数和分数、比进行主动比较,再厘清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案例中生活中积淀下的“前数学经验”,使得解决问题方法丰富而独特,教师针对儿童内隐的经验与感性的认识汇聚,让经验与新知融合共生,我们的课堂因此充满灵动而理性。

赏识引领,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湖北】【实践】当梦想照进现实——在三尺讲台上实践我的教育梦 赏识引领,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就是教育的本质. “让数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这也就是我参加此次国培最大的收获,教授们精辟的讲解使我感受到了信心、鼓舞。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我渐渐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记得听肖川教授《教育的方向与方法》中提到的教育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只有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才能培养人造就人。教育应该为孩子们的终身幸福负责! 张人利教授分析了如何以学定教,让我明白了一个好的教学应是学生立场、学生主体的教学。 周卫教授谈到课堂观察的技术,课堂观察是我们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了解教与学行为的基本途径。所以我们应该从多维度切入进行观察。 那么我想怎样做好一位能使数学课灵动起来的好老师呢,怎样使数学课堂变得不再枯燥呢?我的结论是: (1)用出众的教育智慧引领学生。 教育的智慧来自于:激发与促进学生学习是一项斗智斗勇、充满乐趣的旅程。“教育即唤醒。”如大海中的帆船,除了具备帆之外,重要的是要有浆,使它划得更快,在知识教学流程中,学生将怎样跟随老师的指引,使手握浆划得更扎实呢?需要有内在动力,思维品质,唤醒生命,使之想学,要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出众的教育智慧。孔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墨子曰:“合其志功而观焉”;王守仁的“致良知”,都是有智慧的代表。只有数学来源于生活,才能体现数学的价值。 (2)用巧妙的语言凸显教师的人格魅力。 班上有位学生,除了语文外,其他各科成绩一直在及格线上下徘徊,在数学课上总是提不起精神,而且从来没有举手发言过。有一次,我点名让他回答问题,他很不情愿的站起来,头低着,似乎很伤心的样子,只好让先坐下,等课后,找周围的同学了解了一些情况,知道了他很喜欢航天知识,长大的梦想是当一名宇航员,但是性格偏内向,有些自卑。第二次课堂上,我突然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地球和月球之间平均的距离是多少?”有几位同学抢着举手,他没有举手,但我点名了。他小心的站起来,声音很小地回答出来了,是正确的,我当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还不好意思了。课后我们谈了一次话,肯定了理想,表扬他的航天知识比同学们多,并帮他分析,当航天员需要什么知识,光有语文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其他各科成绩都优秀;有了学习动力外,学习方法也很重要,要是有什么不懂的题,老师随时随地欢迎来问……通过这次谈话后,这个学生真的经常来找我问问题了,关键是自卑的心理得到了改变,学习成绩也逐步得到了提高。 (3)用宽容的心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试想:如果没有老师的宽容,从窗口爬进课堂的调皮学生如何能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州长?如果没有宽容,廉颇与蔺相如的交往又焉能万世垂范?记得以前有位学生,是“后进生”,不完成作业,还经常打架闹事,一般性的批评教育,

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新课程改革,改变的是课程,教师要讲好一门课,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多动脑、多想办法.有了一定的授课技巧,课堂就会时时呈现出精彩!但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主渠道,如何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如何让课变和更加生动有趣,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情景一:教师正襟危坐于三尺讲台,神情肃然,手捧教材,一字不落地念着课文;台下学生听课味同嚼蜡,于是昏昏欲睡者有之,交头接耳者有之,更有甚者干脆“两耳不闻教师语,一心只读课外书”。 情景二:一教师讲课,不固守一成不变之定规,反是轻松自然,激情四溢。言辞激昂时,有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言辞委婉时,又如“慈母小、情人眼”,直教人肝肠寸断;因教授内容所需,甚至舞之蹈之,毫不顾及“为师之尊”。台下学生亦或随声附和,或击节相庆;听到振奋处,甚至大呼小叫;而听到伤感处,亦是泪眼婆娑。 同是教师,前者讲课索然无味,学生听课兴趣全无;而后者,言行并茂,声情俱下,学生听之入神。为什么讲课的效果会有如此天壤之别呢?这就要涉及到教师应该如何讲课才能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问题了。 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应该是一个有学问的老师,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而一堂受学生欢迎的课,应该是一堂生动有趣、学知识长见识的课。同样,一个老师的课是否生支有趣,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反映了一个老师的课堂智慧和随机应挛能力。 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关注教学细节,就是追求教学实践的智慧与艺术的统一。 一、精彩的细节,来自于对学生的倾听。 二、精彩的细节,来自于对内容的探究。 三、精彩的细节,来自于对情感的体验。

如何让课堂生动有趣

[如何让课堂生动有趣] 一、打铁先要自身硬——锻炼自我素质 1、用你的装束让学生眼睛一亮,留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观摩中成长 3、适应教师角色的调整,培育细节精神,提升你的品质与魅力,多问问自己:你的教学靠什么 二、改变教学观念 1、课堂教学要讲进退之道,课堂管理要宽严有度 2、以人为本,正视学生的课堂要求,开放课堂,放飞学生的思维重在激发学生的感悟力 3、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课堂,学生“犯错”的地方 三、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1、做有亲和力的人,发挥教室环境的课堂教育作用,微笑是教室内灿烂的阳光 2、互动中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师不能作话语的“霸权” 3、在平等中,敞开彼此的心扉,活跃气氛不能以刺伤学生的自尊为代价 四、让你的课堂教学更精彩 1、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2、提问,使教学有声有色 3、追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4、导答,在循循善诱中进行 5、举例,让课堂趣味横生 6、故事,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 7、讲授,在启发中顿悟8、观察,使教学更贴近学生9、板书,牢牢抓住学生眼球 10、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11、结课,一切尽在回味中 五、不断掀起课堂小高潮 1、上课开始一定要打起“精气神” 2、创设动人的教学情境,绘声绘色地朗读,在游戏中点燃学习的火种

3、直观教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热烈地辩论,悬念,吊起学生的“胃口” 六、磨砺你的教学语言 1、注意语调、音量、节奏的变化,越形象越生动,让你的语言有阳光的味道,语言表达要富于情感 2、让教态充满魅力,力求使教学语言幽默、风趣,教育幽默应活而不野,奇而不诡 七、理智应对课堂事件 1、掌控课堂交流主动权,有规矩未必就成方圆——合理制定课堂规则,让课堂“形乱”而“神不乱” 2、在分歧中碰撞出绚烂的火花,把“危机”转化为“良机”,以合作的方式处理课堂事件 八、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巧用道具,助你一臂之力,不是缺少课堂资源,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园本课程让孩子了解家乡的可爱(精简版)

园本课程——让孩子了解家乡的可爱 园本课程——让孩子了解家乡的可爱 园本课程最近一段时间来,在幼儿园内逐渐的流行起来。许多幼儿园都开发了自己的园本课程,我园也加入了这个队伍,在第十三周,我们大班组就开展了以《可爱新仓我的家》为主题的园本课程。园本课程是指各类幼儿园从自己本园的实际出发,开发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该幼儿园教育成效的,以特定幼儿园的教师为设计主题的幼儿园课程。园本课程让每个幼儿园教师群体都能认识到自己幼儿园的独特性,能创造自己课程的独特性,并能赏识自己幼儿园的独特性,并有信心不断去发展、完善自己幼儿园的独特性。在这个主题中,所有的活动都是我们教师亲子设计的,包括歌曲改编,儿歌创编,故事收集,课件制作等等。在活动中,我们先向幼儿介绍了关于家乡新仓的来历,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先前实地参观了新仓的老街、盐船河、西瓜大棚等,充分领略了家乡的可爱与富饶。之后,教师带领孩子们在60米的长卷上将新仓的许多特色景物以水墨画的形式画了下来,通过儿歌、歌曲的教授,孩子们知道了自己家乡的农业特产和工业特产,对家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随着可爱新仓我的家园本课程的实施,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艺术情趣和能力。通过园本课程,也让我知道了: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根据本园特点、幼儿需要、教师特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在幼儿园中实施的课程。它立足于幼儿园和本地区的实际条件,既充分考虑与国家、地方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同时又开发利用了本园的课程资源、凸现了本园特色。在这里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课程不只是计划好的方案,更是教育情境与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所以在幼儿园中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开发园本课程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已经结束,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新仓的历史概括的没有幼儿话,孩子们有是懂非懂的感觉,还有待提高。但通过我们的研讨中已经得到解决。以上是我对我们幼儿园实施园本课程后的一些理解和体会,可能认识比较粗浅,但我深信,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我园的园本课程会进行的更好,它也将促进我园每位

还给学生一个思维灵动的课堂

还给学生一个思维灵动的课堂 作为老师最害怕什么样的课堂呢?必然是沉默的、呆滞的、没有思维流动的课堂。一直以来,我都渴望着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交流互动的课堂,那样的课堂才会有高涨的情绪,灵动的思维,投入的情感。我也期待能用自己的激情,来生成一个这样的课堂。 还记得在教学《信任》这一课时,学生们对文中那个无人看守的桃园充满了好奇。几个大胆调皮的家伙在下边小声嘀咕议论起来。“哪会有这样的好事啊?没人看守,桃子还不被人给偷光?”“就是,谁还会花钱买桃子,随便摘了走掉都没人管哦。”“自己买了桃子把钱放下,钱会不会被人偷走啊?”听着这些议论,我的心里一边感叹这些小家伙的“复杂”思想,一边感叹他们的单纯,真是想什么说什么,还没学会掩饰。而其他听到这些议论的学生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既然桃园主人能这样做,就是因为他相信来摘桃子的人啊!”“我觉得会有这样的事情,我奶奶家在杏坛的古朗村,经常有人把菜放在门外的石条上,让过路的人自己买呢。”“人家桃园主任这么信任顾客,谁还会去偷桃子啊,丢人不丢人呀!” 你看,不需要老师将课文逐字逐句的分析讲解,不需要找出重点句重点词去反复感悟,也不需要所谓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之间的这些思维碰撞在课堂上激起了涟漪,自然地引发出学生对课文主旨的进一步思考,课堂才能活起来啊。 旁躺着的大花猫很感兴趣。通过讨论,学生自己得出了结论:这是桃园主人长期训练的结果。正因为有这样一位真诚热忱、以一片善

意待人的主人,才会有这么听话,乖顺的大黄狗和大花猫。听着学生的分析,我觉得一点都不要低估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许他们的表达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可能还会说出一些不通顺的语句,也许他们的理解还流于表面,没有华丽的形容词,但是,他们却从无人看管的桃园,无人看管的钱箱,主人体贴入微的告示牌和留言条上,体会到了桃园主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的身上,孩子们懂得了“信任”是能为彼此带来喜悦的,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学生们需要的不是老师讲“大道理”式的道德说教,他们通过自己的分析理解,充满热情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沉浸在思考之中,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这才是有价值的阅读和学习,才是把握了学习的本质,才是值得我高兴的。 作为老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的个体,我们所面对的课堂也是不停变化的课堂。很多时候,我备好课上课,却会发现学生并不是只会被你牵着绳子动的小木偶,课堂上会出现各种我没有预设到的临时生成的东西。有时候整个课堂突然变得十分热闹。现在我还常常回忆起早已毕业的那届学生上文言文《活见鬼》时的“突发事件”。扮演雨夜赴宴夜归人的梁浩同学,在我绘声绘色地说完引言之后开始表演,结果作为重要道具的雨伞却在关键时刻怎么也打不开,他却一本正经,一脸平静地在那儿开来开去,我和学生笑作一团,师生之间的无形屏障一瞬间消失了。这篇课文本来就是两个怕鬼的人闹出的笑话,这一来,还真是充满欢笑了。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一节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学生们意犹未尽的还想表演呢。

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

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三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有不少收获,也遇到了不少问题,课改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孩子成功、成长之门。课改需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应对共同的处境,教师们应当群策群力,加强课改经验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我成长的轨迹,感受到了怎样去上好一堂课,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那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怎样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有效性?我以个人体会谈谈二年级语文有效教学的一点反思。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就应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师生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就是师生间的和谐。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透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用心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篇课文时,我找来太空、宇宙飞船、宇航员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此刻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太空、了解宇航员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宇航员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用心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让灵动之美充满语文课堂

让灵动之美充满语文课堂 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张宇楠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是否曾有过这样的尴尬:一边是教师被作品深深地感动,一边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隔膜;一边是教师满腔热情地投入,一边是学生昏昏欲睡,于是我们禁不住感慨学生的“无情”、教学的“无趣”、教师的“无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如何让学生学得又实又活,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确实须花大力气研究、探索。 所谓“灵动”,就是一种生气、活力,就是和谐、节奏,事实上,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过程,也是思维发展、情感活动的一个过程。语文教学的诸元素——文本、学生、教师,都离不开思维和情感的相互作用,因而好的语文课堂是灵活多变的,充满张力的。任何固定的模式、僵化的流程、刻板的讲述都会使语文课变得枯燥索然。也就是说,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追求灵动,正是一种教学形式的表现形态。追求灵动的教学艺术,正在于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绿色,让课堂成为生命活力的空间。以灵动为核心,教师灵活地教,学生灵活得学;教师教得灵气洒脱,学生学得轻灵自在。 一、灵动的课堂是生命和谐的课堂

灵动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是和谐的课堂,是轻松愉悦的,是民主平等的,是合作探究的。民主和谐的氛围有助于激发灵感、激发智慧,提高学习的效率,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只有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要创造自由的教学环境,必须提倡充分的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他们的所知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 在教学冯梦龙的“三言”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我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发问,而后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在全班来讨论、交流,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课堂上学生热烈的讨论、精彩的发言。我认为这样的场面留给学生的是回味,而留给教师的则是思考: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灵光,更要激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真谛之一。 二、灵动的课堂是多维延伸的课堂 灵动的课堂讲究拓展延伸的效度。我们教学的每一节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环”,或者说是知 识网络中的一个“眼”。我们只有从这一“环”一“眼”向有关 的知识面延伸和辐射,才能清晰地把握教材。 以课本内容为核心,引导学生在课前、课后学习,这是语

读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十大技巧心得体会

读《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十大技巧》心得体会 通过对《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这本书的学习,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我一边阅读书中介绍的案例方法,一边思考着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和效率。 作为一名教师,谁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快乐地学习成长。那么,在课堂上靠什么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呢?怎样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呢?书中告诉我们:“教师要讲好一门课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有了一定的授课技巧,课堂就会时时呈现出精彩!譬如,在读了第六章——“让你的语言有阳光的味道”这一节后,我深深感到:要想让课堂有着春天的希望,教师的语言必须有阳光的味道。而这种阳光的语言,应该是温暖的,是和煦的。 记得一次,我在课堂上发现我的学生李志鸿开小差——与同桌说话,便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于是慌慌张张地站起来,根本不知道老师提问什么,片刻才回过神来,呆呆地站着。当时我非常生气,所以,与其大发雷霆,给他一阵疾风暴雨式的呵斥,还不如先冷静下来稳定课堂秩序,我采用了“自制——冷静——引导”的公式,善于自制,然后继续上课。这时,他已认识到自己错了,没认真听课,似乎在等待老师的批评。此时,我看出了他的神情,不但不批评反而还好言相劝:“志鸿,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你一定答得出来,你很聪明,老师很喜欢你,请坐吧。”经过这次以后,志鸿同学上课一直认真听讲,学习进步很快。如果我当时训斥了他一顿,既影响了整个课堂和全班学生,又使李志鸿同学失去了信心,从此就会看到老师有恐惧感、失望感、情绪低落,学习退步,这一连串的不好结果,只能给老师带来更糟。由此可见,面对课堂上犯困和思想开小差的学生,教师不但不能批评,而且要保持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他自己认识错误,从而更加努力,提高成绩,可谓一箭三雕。因此,在教学中,要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就要注意用宽容的语言去包容学生的错误,那么,错误就会催动成绩的诞生。 再如,当我读了第五章——“悬念,吊起学生的…胃口?”这节后,感到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就能够形成课堂教学的小高潮。俗语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还没有这种技巧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或者说做的不佳。导致课堂气氛枯燥,学生兴趣不够好。学习效果自然不够好,效率不高。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精彩生动的课,需要我们老师平时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书中讲到,在上课之前,多问问自己:你的教学究竟靠什么?对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我的教学视野较为狭窄,唯课本、“教参“是举,不能跳出课本、“教参”来组织教学,课堂学生兴趣不够好。那么,教师的教学到底靠什么?教师首先应该具有真情。有了教师真诚的激情,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生命的激情就会被点燃,教师与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得到增强。结合我自己,上课缺乏激情,以冷漠的表情机械的施教,学生漫不经心的被动的受教;没有真情的表白,没有激情的涌动。我想这就是自己的课堂所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在上课时一定要充满旺盛的激情,用真情来打动学生的心。要成为一名有激情的教师,就应该用心来教学,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反思来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从内心深处来唤醒自己的激情,使课堂教学充满着生命的气息。 反思是成长的桥梁。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本领,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充满生机和活力。我正在努力!

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

给孩子一个幵放的课堂 一、给孩子展示自我”的舞台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学《乌鸦喝水》时,我们接触到了一组形近字,鸟” 和乌”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请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一次又一次地使我感动。我深刻地领悟到:别告诉”他(孩子),他会知道得更多! 二、在实践中养成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我引领学生阅读了《我们的地球》、《茫茫的宇宙》、《地球》等书籍,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宇宙、地球方面的知识,加强了自身的环保意识。我愿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三、从生活中发现学习资源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在亲身实践中感悟“灵动”课堂

在亲身实践中感悟“灵动”课堂 这两年,在自我实践“灵动”课堂语文教学模式构建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着“灵动”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也让我对这种新的课堂模式有了更深更透彻的理解与认识。 一. 灵动,既符合火的精神与内涵,同时也体现了我校课堂教学“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的教学特点。此种教学模式旨在极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合作性。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学讨论代替教师讲解,以当堂展示、检测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先展示自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然后检查学习效果,针对疑难点精讲点拨,再检测反馈,归纳总结,当堂达标。 “灵动”课堂源于陶行知先生对于学生的“六大解放”而提出的,即在课堂让孩子的大脑、双眼、双手、嘴巴、学习空间、学习方式等灵动起来。让孩子的头脑灵动起来,让他敢想、能想、会想;让孩子的双手灵动起来,让他敢写、能干、会画;让孩子的眼睛灵动起来,让他多看、能看、会看;让孩子的嘴巴灵动起来,让他敢说、能说、会说;让孩子的学习空间灵动起来,让他敢问、善思、能辨;让孩子学习的方式灵动起来,让他展示、表现、成长; “灵动”课堂是基于学生“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优化教学过程要突出五个重点,促使学生课堂灵动:即把备课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方式指导上;把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

把导的重点放在学习知识,学生思维疏导上;把考(作业、测试)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上。 二.“灵动”课堂的特色。 (一)“灵动”课堂,要有效处理“三动”。 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充分的话语权:主动探究,主动交流,主动合作,主动展示,主动质疑,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 思维充分拓展,情感充分表达,能力充分发挥. 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参与权: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达到“活而不散,动而不乱”的效果。使知识在互动中生发,在质疑中生成,在检测中生根,使学生在多元评价中成长。 能动——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让我说”到“我想说”;“能质疑”到“会质疑”;“我学会”到“我会学”,实现知识——能力——学科素养的飞跃。(二)灵动课堂,要有效开展好“四学”。 独学——是学生个体独立学习,也是灵动课堂学生学习的第一步。独学要求学生借助指导单(学习单),通过学习教材或查阅资料,尝试解决本节课的基本问题。需要每名学生静下心来,真正的进行独立思考,获得新知。对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疑点做好标注,把未解决的问题找出来,便于留待后边的环节予以解决。 对学——是指同等学习程度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一般为2—3名学生,根据独学快慢,自然成对。目的一是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对子互相完善达成共识,三是形成共同问题,提交小

混合运算听课反思

混合运算(同级)听课反思 本次活动是许老师和刘老师针对混合运算这一课题,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教学背景同课异构而进行的。虽然是同一课题,却各有千秋,都令初出茅庐的我受益匪浅。 “混合运算”一课是在小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二年级学习了除法,并且学习了用分步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问题之后进行的。在以前的教学中也学过这样的运算顺序,但不是非常透彻,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 许老师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喜洋洋,贯穿整个教学,使课程整体上比较连贯自然,在环节切换上收放自如。首先,喜洋洋给大家带来苹果,利用夺苹果复习旧知,同时引发学习兴趣。其次,出示主题图,让同学们发现数学信息,自己探索解决问题。这里许老师大胆放手,孩子们探究充分。尤其是在板书脱式计算格式时,讲解精细。但在最后练习巩固环节,习题较少,使得整节课课堂容量减小,而且课堂气氛不太活跃。时间利用也分布不均,总结环节稍显仓促。但许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还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如“聆听是一种习惯”,“声音真好听,再大点就好了”,不仅注重教书,还时时刻刻育人。 刘老师这节课则是直接利用习题导入,引出“像这样有加有减的算式,叫混合运算”。尤其令我耳目一新的是,因为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和同级运算顺序混淆,为了区分,刘老师给学生们打个比方:加、减法是一年级的时候学的,我们叫1级运算,乘、除法是二年级

学的,叫2级运算,加、减法是朋友,是一级的,乘、除法也是朋友,但是他们比加、减法更高一级。这样孩子们就对同级运算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刘老师利用男女、组组比赛的形式,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而且习题形式多样,且层次分明,充分的充盈了课堂。但是在教脱式计算时,要求孩子们说“先算……再算……”,这样容易与以前学过的竖式计算混淆,改成“等于……等于……”,这样更符合脱式计算的形式。总体来看,整节课气氛活跃,孩子们充满了学习热情。 通过本次学习,对于我怎样才能更好的上好一节计算课有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计算教学中,首先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把枯燥乏味的计算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乐学。其次,注意算理的讲解,同时体现算法的多样性拓展学生思维,注意练习题的设计与训练方法。最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调计算题的书写格式等。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成长,聆听欣赏别人的长处,才能发现自己的短处,希望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

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应是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是课改的重中之重。要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是开放的。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2、注重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词串教学,串起灵动课堂(王慧敏)

学科分类:小学语文 词串教学,串起灵动课堂 内容摘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 生观察,启发学生根据图画进入一个奇妙想象的世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联想起与图有关的词串,通过表扬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运用词语说(写)话的能力。让学生人人都参与学习,个个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体现新课标精神,使得词串教学生动活泼,充满灵性。 关键词:词串教学读词成串趣味识写灵动有效 词串教学是低年级识字课的一种形式,它借鉴了传统识字教材的呈现方式和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将意思相关的词语集中在一起。分别看,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连起来读,意义上有联系,又押韵上口,便于记诵。词串识字,像优美的诗,节奏强,意韵美;似迷人的画,有情有境,情境相融。针对词串识字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重视诵读在识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文中插图,将词语与所指事物进行联系与匹配,引导学生循文入境,合理想象,体会词串韵味,读出美感,充分调动其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强写字指导,让词串识字释放出无穷的魅力,让课堂充满灵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此富有情趣的识字课文,如何上出灵性和魅力呢?现结合自己执教的识字课,谈谈词串教学的策略。 一、激趣入境,情满课堂 片段1(上课伊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先一起来看一看

吧!(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觉得美吗? 生齐呼:美! 师:你觉得哪儿美起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右下角的这一幅最美,因为图上的荷花开得粉红粉红的,很漂亮。 师:“粉红粉红”这个词用得好,还有吗? 生:我觉得第一幅图很美,图画里的水很清很清。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还有吗? 生:我最喜欢右上方这一幅。 师:噢?它美在哪儿? 生:美在图上的房子就修在小河边…… 师:很新奇? 生:是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小声讨论) 师:这就是以优美的自然景观而名扬天下的中国江南水乡。今天我们就一块儿到美丽的水乡走一走,看一看。先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识字1) (生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学习的外部刺激更感兴趣。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外部动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犹如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如果没有挖掘,

让“导学案”导学课堂生命灵动

让“导学案”导学课堂生命灵动 如东县新光初中阮早晨 随着“导学案导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的全面推广,老师们都深深体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是“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根本思想,也深深体会到“导学案”导学模式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角地位,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达到会学的目的,让课堂充满生机、让课堂有活力、让课堂生命灵动。 导学案是将传统观点中“教”的活动转化为“学”的活动,它是教师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将设计的若干个活动串联而成。导学案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引擎,是呈现给学生学习的平台,同时又是学生活动历程与结果的记录。一个活动就是一堂课的细胞,老师、学生、资源、环境等组成了课堂教学的骨架,学生围绕活动的生成、解决、发展而展开的一切有效的交流,同时在交流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下是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导学案导学模式的几点感悟,以抛砖引玉。 案例一:“导学案”导学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 回顾“液体内部的压强”活动的片段: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压强是一个固体对另一个固体的压强。那么,液体对固体有没有压强?还是让我们亲身体验一下。”我戴好大号的乳胶手套,并展示给学生(强调手指与手套间一定要有空隙使其间充满空气),而后将带手套的手放入水桶中,故作吃惊地说:“哦!我感觉到了水里的……当我把手向水的深处放时感觉不一样;我在水里放一把直尺,当我把手放在水下30cm处,并在这一平面四处运动时感觉不一样……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戴了乳胶手套在在水里感觉到了什么? 新课教学①:要求学生按照我的做法去做,并用自己的感受完成以下问题: 1、你把戴手套的手放入水中时你感觉到了什么? 2、当你把手从水面伸入水的底部时你感觉到了什么? 3、当你把手伸入水下30cm左右时,手在这一平面四处运动时你又有什么感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