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2007年农资打假护农行动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2007年农资打假护农行动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2007年农资打假护农行动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2007年农资打假护农行动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2007年农资打假护农行动实施

方案》的通知

闽农执法…2007?56号

各市、县(区)农业(畜牧兽医、农机)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业部有关部署,我厅制定了《福建省2007年农资打假护农行动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福建省2007年农资打假护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二○○七年二月十四日

附件:

福建省2007年农资打假护农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构建我省放心农资市场,为我省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保驾护航,根据《2007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和《2007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以“打假、护农、保粮、增收”为目标,以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为着力点,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服务“三农”工作为根本;坚持“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和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加强源头治理、狠抓市场监管、强化服务指导和加强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的要求,推动农资打假工作实现源头治理、全程监管和促进放心农资供应三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农资市场的“培育中发展,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创优”的和谐发展局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挥应有重要的作用。

(二)工作任务目标。围绕“两个提高”,即提高农资产品质量合格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着力“两个减少”,即减少农民群众因农资质量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因农资质量出现的上访案件;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确保农民增收,农资市场秩序从源头上得到进一步治理和规范,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不断深入,农民群众识假辨假能力和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放心农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三)工作重点。围绕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等农资,突出“四重一大”:即突出重点季节,在春耕生产、夏收夏种、秋收冬种等重点农时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突出重点地区,要把粮食主产区、农资主产地和农资主销区作为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的主战场;突出重点市场,要把信誉差、屡查屡犯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作为工作重点;突出重点品种,要把水稻和蔬菜种子、化肥、农药、兽药作为检查重点,并把种子、兽用生物制品作为整治的重中之重;突出重大案件,要严厉查处性质恶劣、影响面大的案件,及时曝光,增强震慑力,加大宣传,形成强大声势,带动整体农资市场秩序的根本性好转。

二、工作措施

(一)突出监管重点,狠抓大要案查处

1.重点整治的区域。主要加强对福州市仓山区、晋安区和台江区、厦门市翔安区、漳州市芗城区和龙文区、龙岩市新罗区、三明

市梅列区和三元区、莆田市城厢区和涵江区、宁德市蕉城区等12个区,以及福清、安溪、永春、南安、漳浦、平和、龙海、南靖、永安、沙县、宁化、建宁、建瓯、邵武、浦城、建阳、福鼎、福安和古田等19个县(市)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这些地区是我省农资销售和使用大县,是农资供应的主要源头,各有关县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予以严密监控。

2.重点整治的行为。对以下几种生产经营违法行为必须及时立案,依法严厉查处,触犯刑律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一是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或者违禁产品的行为;二是生产经营依法应当经登记、审定、审查批准而未经登记、审定、审查批准的产品的行为;三是未依法办理生产、经营许可证而进行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四是生产经营产品标签严重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五是违法使用农资产品造成危害事故的行为。

3.重点监控的对象。信誉差、屡查屡犯以及2005、2006年全省重点监控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

4.狠抓大要案查处。要坚决贯彻重罚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一贯方针,及时调查非法产品来源和流向,注重收集违法线索,自觉执行案件报告和督办制度,集中力量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狠抓一批大要案予以重罚和曝光,以警示教育潜在的违法犯罪分子,充分体现行政处罚的规则导向作用,提高监管效率和权威。

(二)加强市场巡查,规范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

要按照“四个突出”的要求,加强农资市场巡查,做好《福建省农资市场巡查登记表》(附件1)。

1.加强农村农资市场巡查。各地要下移监管重心,将执法范围向乡(镇)、农村延伸,加大对农村农资市场的巡查整治力度,特别是在农事季节要集中执法力量,围绕五个方面开展拉网式检查:一查市场主体资格,看是否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是否按照许可范围生产经营;二查产品许可证号,看产品是否取得并标注登记、审定、检疫等证号,许可证号是否真实;三查产品标签标识,看标签标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完整规范;四查购销渠道,看渠道是否合法、正当;五查管理制度,看进货检验制度、质量保证制度、经营档案是否完备,有无经营劣质或过期失效农资。巡查中发现违法行为要及时查处,对假冒伪劣产品要认真追溯源头。

种子巡查重点:以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蔬菜种子为重点,加大对种子经营档案和标签标识的执法检查力度,对不按法律规定制作和保存种子经营档案以及经营种子标签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要坚决查处,把规范种子经营档案作为种子市场巡查重中之重任务抓紧抓好,切实建立种子可追溯管理制度;要引导有关经营单位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严格在适宜生态区内推广销售种子,禁止未审先推、越区推广、经营种子,防止出现生产事故。

农药巡查重点:突出整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及未粘贴防伪标志杀鼠剂违法行为,确保高毒农药

禁用公告落到实处;加大对无登记证和标签严重不符合规定农药产品的清查打击力度。

肥料巡查重点:积极联合质检等部门,按照《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B18382)和《含中、微量元素的标识和要求》(DB35/606—2005)等规定,对利用肥料标签标识夸大效果、欺骗和误导农民的行为给予引导、纠正。

兽药巡查重点:以兽用生物制品、禁用药物和假劣兽药为重点,对兽用生物制品企业、兽药经营单位尤其乡镇兽医站、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兽医诊疗机构和重大动物疫病疫苗供应单位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针对无产品批准文号的兽药、假借中试名义非法制售的疫苗、走私进口的兽用生物制品、禁用兽药和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物,以及重大疫苗供应、防伪标签粘贴是否符合规定。要下大力气认真排查非法制售假劣疫苗的单位和窝点,严惩制售假冒伪劣疫苗的非法行为,保证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的顺利进行。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巡查重点:按照饲料标签检查内容和判定标准(附件2),国产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重点检查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和标签内容,进口饲料产品重点检查产品标签内容、登记证和有效期,动物源性饲料重点检查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及动物源名称等标签内容。

农机及零配件巡查重点:农机产品以财政资金补贴购臵的农机具为重点,充分发挥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的作用,积极开展农机产

品的质量监督,做好投诉受理、纠纷处理和打假工作,及时处臵重大、突发质量事故和集中投诉事件,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补贴机具的行为,确保补贴机具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农机零配件以拖拉机零配件为重点,积极与工商部门合作,开展联合执法,重点对农机维修点和农机配件经销点开展检查,一是查处未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农机维修点和录用未取得农机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维修的农机维修点;二是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机零配件和使用假冒伪劣农机零配件从事农机维修的行为;三是查处非法改拼装拖拉机的行为;四是查处农机维修点超范围经营的行为;五是查处农机维修点不按规定填写维修记录和报送上一年度维修情况统计表的行为。提高农机维修质量,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2.加强使用环节监督引导。使用环节是农资市场规范的最后一关,当前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各地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管办法。要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规定,采取法规宣传与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查规模种植大户、养殖场户的投入品使用情况,并做好《福建省农资市场巡查登记表(种养户)》(附件3),每个市(县、区)至少检查10家。对于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要根据当事人违法的性质、危害的程度,以教育整改为主,必要时采取行政处罚措施,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做到刚柔相济、宽严并举、罚教兼施,及时纠正违法行为,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和禁用农业投入品危害性的认识,努力减

少农业投入品不当使用现象。

3.加强行政许可和市场监督检查的衔接工作。要加大专业管理机构与综合执法机构的协作力度,实现许可信息和监管信息互通。要根据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品登记证、品种审定证书等行政许可情况,进行定期核查和清理,确保被许可人按照行政许可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三)加强质量抽检,阻击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各设区市农业(畜牧兽医)局要按照我厅分配的抽检任务(附件4),结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和农资供需实际情况,周密组织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和标签抽查工作,逐步健全农资产品质量和标签监督抽查制度。

质量抽检:抽检对象和检测内容要更符合农资生产需要,要提高覆盖面和代表量,所抽检样品代表的货值金额必须在2千元以上,抽检任务主要安排在批发型企业,并有针对性地抽检全省重点监控企业的产品;要利用监督抽查行动,做好产品确认,打击假冒行为,规范流通秩序;抽检结果要依法公开,及时预警提示;经抽检不合格的产品,要组织受检单位召回,避免假劣产品流入农业生产领域;抽检过程中要提醒受检单位若要退货,须报请抽样单位到场监督,确保退货的真实性。质量抽检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做好抽样记录单(附件5)、封样等相关手续,做到认真细致、客观真实、项目完整,努力提高抽检工作的效率和公正性。

种子质量抽检要针对有明显质量嫌疑、安全隐患大、农民反映较强烈的产品,春季以水稻种子为主,秋冬季以蔬菜种子为主。各地种子质量抽检由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和种子管理机构共同实施,省农业执法总队和省种子总站共同完成250批次种子抽样和检测任务,其余750批次由各设区市农业局根据本方案部署,组织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和种子管理机构共同制定抽检方案并共同予以实施,各设区市种子质量抽检方案及检测结果应当报省农业执法总队和省种子总站。

农药非标明成份抽检以使用于果蔬、茶叶等经济作物的农药产品为主,抽检任务要集中安排在农产品出口基地、经济作物种植大县;农药有效成份抽检以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为主,抽检任务要集中安排在销售和使用大县。

肥料质量抽检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为主,并适当针对含中、微量元素肥料、水溶性肥料,抽检任务要集中安排在肥料销售和使用大县。

兽药质量抽检主要针对临床用量大、使用范围广、合格率较低的产品(附件6);抽检任务要集中安排在养殖业集中地区。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质量抽检由省饲料办和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共同实施。

标签抽查:农资标签抽查要按照统一格式(《福建省农资市场巡查登记表》)做好记录工作,抽查任务要集中安排在乡、村一级农资

经营单位,每个县(市、区)至少抽查60家经营单位,覆盖一半以上的乡镇,每家经营单位抽查不少于10个产品;要结合标签抽查进行市场主体资格、生产经营档案检查;标签抽查工作要进行专题总结并上报省农业执法总队。

农药标签抽查重点针对毒性标志、毒性等级标注、使用范围扩大到非适宜作物、有效成份中文通用名、商品名、生产日期或者批号、生产企业名称等项目。

种子标签抽查主要针对品种名称、生产商名称、生产年月、质量指标、产地、许可证号、检疫证号和审定证号等项目。

兽药标签抽查主要针对未按规定标注停药期、夸大适应症(或功能与主治)、有效成份名称等项目。

(四)强化服务指导,构建和谐农资市场环境

1.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工作。要按照农业部的有关要求,探索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模式;要积极扶持各有关农资行业协会的成立和发展,依托行业协会开展放心农资店评选活动,引导鼓励信誉好、规模大的农资企业到乡村创办放心农资店,培育农资经营龙头企业,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方式,探索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有效模式,全面提高放心农资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

2.加强监管信息发布工作。要把《福建农业信息网》“农资监管专题”建成可查询的公共信息平台。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收集农资质量抽检结果、市场巡查动态、投诉举报案件查办情况和存在安

全隐患的产品等信息,及时报送到我厅执法总队,我厅将不定时在《福建农业信息网》上公开全省农资监管信息,为农民群众和农资企业提供预警提示服务。

3.建立完善农资市场主体档案。各地要尽快建立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单位档案,力争建立全省统一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数据库并依法上网公开,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提供方便。

(五)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和农资企业打假维权

按照“闻报必动、有诉必应、接案必查、查必到底”的原则,要建立健全投诉受理制度,确保消费者和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顺畅沟通,及时查处经调查核实的各种坑农、害农农资案件。要按照政府打假和企业打假相结合、政府打假为企业和农民服务的原则,督促农资经营单位建立可公开的生产经营档案,倡导推行凭证式合同、标价签和留样制度,增加交易行为的透明度,初步实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要以农资购销渠道为切入点,在市场巡查中更加注重检查农资供应单位情况,对于来路不明的农资产品,要及时与所标称的生产企业联系,进行产品确认工作,发现假冒产品要严厉查处并彻底追查,努力规范农资市场流通秩序。

(六)继续开展毒鼠强整治工作

要按照“当地政府负总责,各部门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保持并加强各级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及其办公室的正常运转,落实各项保障措施。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杀鼠剂市场进行

全面排查,严肃查处经营未取得登记证和没有防伪标志杀鼠剂的违法行为,加大对毒鼠强等违禁剧毒鼠药的打击力度,广泛深入开展毒鼠强等违禁剧毒鼠药清缴活动,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七)加强综合执法能力建设

1.继续开展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项目。2007年再建设15个示范县,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增强对各类违法行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查处能力。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本级财政部门的支持,将农资打假和农业综合执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解除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在经费问题上的后顾之忧。

2.提高农资打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心工作,围绕农业生产安全和特色农产品保护,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新出台农业法律法规等为重点,突出对农资打假、办理案件等各项技能的提升,加大对农资打假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举办一期全省性的农业执法人员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基层有经验的执法人员进行授课,既要培训实体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要培训办案技巧和执法程序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农资打假执法人员的整体水平,树立农业部门的执法形象和权威。

3.要加强全省农业执法联动能力建设。一是要按照我厅的统一部署,设区市农业部门抓好协调和督促工作,县级农业部门要切实贯彻执行到位;二是要加大案件报告和追根溯源力度,对于查获假

冒伪劣或者无证农资产品的,无论案值大小,要及时追查涉案产品的进货渠道和销售去向,逐级上报案情及涉案产品来源和去向,并对辖区内生产经营涉案产品的单位进行追溯查处;三是要严格执行案件督办制度,对上级督办的案件,要组织执法人员及时查处,案件调查过程中要及时上报涉案产品来源和流向,作出处罚决定后要及时上报查处结果。

三、重大行动安排

(一)召开三个会议。拟于2007年3月上旬召开农资打假护农专项行动部署大会,于第三季度召开农资打假协作研讨会活动,于第四季度召开全省农资打假通报会。

(二)开展两项行动。集中执法力量,组织开展全省春季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行动、全省秋冬季农资打假促增收专项行动(方案另发),带动全年农资打假与监管工作深入开展。

(三)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3月上、中旬,我厅将组织执法人员和农技专家到闽清县、福鼎市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现场咨询宣传活动。各地要选择有影响并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村、农村集贸市场、墟场、农资集散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宣传咨询活动,每个市(县、区)至少组织一场;要联合各有关行业协会、大中型农资企业等单位,开展优质农资推介会,推介、宣传守法、诚信、质优农资企业及其产品;要举办放心农资知识培训班,积极印发宣传科学选购、识假辨假与依法维权等知识的宣传资料;

要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形式,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专题宣传报道,加强新闻媒体的跟踪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为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营造良好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要按照“福建省农业厅关于调整充实厅农资打假领导小组的通知”的精神,各级农业部门要相应成立和调整充实内部农资打假领导小组,建立主管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在农资打假工作中的牵头协调作用,加强与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协同配合。要严格落实打假责任制,加大层级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根据农资打假与监管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抓、抓反复,逐步深入,最终实现市场秩序根本性好转。

(二)落实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生产资料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继续完善专项整治机制、日常巡查机制、质量和标签抽查机制、情况通报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落实信息报送、案件报告和督办等制度,健全完善农资监管长效机制。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打假氛围

要按照“突出重点,把握时机,营造声势,教育群众”的要求,

适时宣传农资打假工作的进展和成效,营造打假治劣的良好氛围。要结合市场巡查、质量监督抽检、大要案查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等行动,邀请新闻媒体全程跟踪报导。要大力普及农资选购和维权常识,指导农民在购买农资时要注重索证索票,提高农民自我保护能力。要正面宣传一批诚信守法的优质企业和产品,曝光一批重要案件、假冒伪劣产品,引导农资企业规范经营。

(四)加强督促检查,狠抓措施落实

拟于春耕期间,由省农业执法队组织督查组赴九个设区市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行动情况的督查,重点督查各级农业部门对农资打假工作的组织领导、农资打假方案制订、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的开展、农资市场巡查、市场主体档案建设、农资产品质量抽检、案件报告和案件查处等情况,并通报全省农资打假工作开展情况。于11月份组织厅农资打假领导小组有关业务处室联合开展农资监管督查及测评活动,重点针对农资市场巡查、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和标签抽查、案件报告、案件督办、大要案查处、宣传工作和市场主体档案建设等情况。各设区市应于10月底前完成对所属县(市、区)的督查及测评工作,并将督查和测评结果上报我厅执法总队。

附件4

福建省2007年农资产品抽查任务安排表

附件5 福建省农业行政执法质量检查(抽样)记录单

备注:1、抽样方法按有关规定执行并经双方认可,双方均承认所抽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2、本产品被抽查后,受检单位若要退货,应当报请检查单位到场见证,并提

供合法、有效的退货凭证,否则,按已售处理;

3、受检单位对产品标签所标注的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4、本单一式三联,行政机关两联、受检单位一联。

附件6

兽药重点抽检品种目录

1.安痛定注射液

2.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3.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

4.注射用青霉素钾

5.注射用青霉素钠

6.注射用硫酸链霉素

7.安乃近注射液 8.磺胺嘧啶钠注射液

9.氧氟沙星注射液 10.痢菌净注射液

11.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 12.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

13.维生素C注射液 14.氧氟沙星可溶性粉

15.乙酰甲喹可溶性粉 16.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17.痢菌净粉 18.盐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

19.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 20.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

21.地克珠利预混剂 22.土霉素片

21

主题词:农业农资执法通知

抄送:农业部,省政府办公厅、省整规办,厅有关处室,存档。

福建省农业厅办公室 2007年2月14日印发

22

附件1

福建省农资市场巡查登记表

行政机关(盖章):执法人员:证件号码:执法人员:证件号码:时间:年月日

备注: 1、本抽查任务来源于: 2、标签抽查采取随机方式进行,双方均认同具有代表性。

3、标签项目是否标注及是否符合规定:⑴产品名称;⑵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⑶明示质量指标;⑷生产日期和批号(兽药含有效期);⑸是否擅自使用商品名(农药);⑹使用范围(农药-是否随意扩大在非适宜作物和明令禁止作物上使用,兽药-适应症或功能与主治是否超出范围,种子是否超出审定区域);⑺停(休)药期(兽药);⑻警示标志(农药-高剧毒,种子-药剂处理、转基因种子);⑼毒性等级(农药);⑽产地(种子)。

4、证(文)号:包括生产许可证号,经营许可证号,种子进出口审批文号、进出口贸易许可证编号、检疫证明编号,登记证

23

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实施方案的 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豫农市[2006]19号 【发布部门】河南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06.07.21 【实施日期】2006.07.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豫农市〔2006〕19号2006年7月21日) 各省辖市及巩义、项城、永城、固始、邓州农业局: 现将《河南省农业厅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省农业厅的部署,深入调查研究,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贯彻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 河南省农业厅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06〕7号)精神,结合我省农业品牌化工作实际,现制定我省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为核心,坚持“企业为主、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方针,发挥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培育、整合、保护农业品牌,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支持做大做强名牌农产品,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产业支撑。 二、工作目标 经过“十一五”的工作,认定河南省农业名牌产品100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800个;全省县级以上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要全部建成并通过“双认证”(计量认证、机构认可);省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00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000个;全省名特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5%,形成一大批在国内外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名牌农产品。 三、工作重点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鼓励农产品商标注册,开展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加大营销推介,强化监督管理等工作,提高我省农产品品牌上市率,培育、做强、做大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名

河南省财 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豫财发〔2010〕123号 各省辖市、有关县(市)财政局、农发办: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对2009年3月26日印发的《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豫财办农〔2009〕47号)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省财政厅反馈。 附件: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 二O一O年十一月十七日 附件: 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 财政资金若干投人比例的规定 为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政策,创新开发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对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若干投入比例规定如下: 一、中央、省财政资金与市县财政资金配套比例 (一)中央、省财政资金与市县财政资金配套比例 按照国家要求,我省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的配套比例调整为1︰0.4。为进一步体现对粮食主产省及产粮大县的政策支持,减轻地方财政配套压力,经研究决定,从2011年起,我省所有的农业综合开发县不再承担县级财政资金配套任务;市级财政原定配套比例保持不变。取消县级财政配套任务后减少的配套资金,由省本级财政承担。调整后的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的配套比例中央︰省︰市为1︰0.344︰0.056。

(二)部门项目配套比例 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供销总社等中央部门组织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自筹资金配套比例同上。 二、中央、省财政无偿资金投入比例 (一)土地治理项目100%无偿投入。其中用于农业机械、配套农机具以及苗圃建设等经营性措施的补贴限额,原则上不得超过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的5%。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100%无偿投入。取消中央、省级财政有偿资金,对产业化经营项目分别实行财政贴息和财政补助扶持方式。 三、本规定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2009年3月26日发布的《关于调整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豫财办农〔2009〕47号)同时废止。 主题词: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比例通知 河南省财政厅办公室2010年11月18日印发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财农〔2016〕8号 各市(县、区)财政局、农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财政金融局、经济发展局:为了规范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省财政厅、省农业厅联合制定了《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 2016年2月23日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大力推进我省设施农业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规范和加强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扶持补贴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建设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管理应当遵循“项目报备、提前预拨、先建后补、验收公示、据实拨付”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资金用于符合正式发布的省定条件的各类新建温室大棚的补贴。 第五条专项资金补助对象为集中建造各类温室大棚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科研单位、联户农户等实施主体。 第六条专项资金补贴范围为智能温室、智能温控大棚一、智能温控大棚二、温室大棚一、温室大棚二、温室大棚三等六类符合省定补贴建设标准的温室大棚,经专家评审认定达到相应省定标准的多样化棚型温室大棚。 (一)智能温室补贴建设标准:高度不低于4.8m,肩高不低于4m。玻璃温室主立柱不少于120×60×3mm;阳光板温室主立柱不少于50×100×2.5mm。主立柱柱距不大于4m。桁架不少于60×40×2mm 或 50×50×2mm。纵梁、横梁方管不少于50×50×2mm。水槽黑板加工成型再热浸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对河南省农业厅2018 年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专题视察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对河南省农业厅2018 年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专题视察 作者:暂无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8年第9期 8月16日,省人大2018年代表建议办理落实情况专题视察组对省农业厅进行了专题视察。视察组采取听取情况汇报、查阅相关资料、组织人大代表与承办单位座谈交流等方式,对省农 业厅办理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情况、落实情况和代表建议网上办理系统运行情况进 行了视察。 受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宋虎振委托,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保仓汇报了今年全省 农业农村工作开展情况、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专题视察组副组长、省人大常委会选工委主任李恩东代表视察组全体成员,对省农业厅在 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中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并指出,省农业厅在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中高度重视、认识到位、注重实效,办理工作亮点多、标准高、成效好,扎实推动了代表建议 办理工作由“答复型”向“解决型”转变。 李恩东指出,省直各有关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协调配合、搞好督促检查,通过完善办理机制,落实办理责任,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工 作质量和实效。 刘保仓表示,省农业厅将以这次专题视察为契机,把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与贯彻落实好 这次专题视察要求和各位代表所提宝贵意见结合起来,与中央巡视整改工作结合起来,与推动 农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以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加快河南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在奋 进新时代乡村振兴中让中原农业更加出彩。 (省农业厅办公室/文刘冯/图)

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豫卫基妇[2009]7号) 各省辖市卫生局,有关扩权县(市)卫生局: 为推动我省卫生工作“五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根据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卫妇社发[2006]489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卫妇社发[2006]495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河南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九年三月十五日 河南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标准(试行) 一、基本职能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依法为辖区妇女儿童提供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负责本辖区妇幼卫生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进修和业务考核,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临床诊疗服务。 二、科室设置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应根据所承担的职能合理设置科室。在满足各项基本职能需要的同时,突出以人为本的妇幼保健服务特色,充分保护患者隐私,并符合卫生学标准,做到布局合理,流程科学。 (一)公共卫生服务科室:要求环境温馨、舒适,为健康人群服务的场所要与病理区分设。 1、妇女保健:可设置青春期保健、围产保健、更年期保健、乳腺保健、妇女病查治、妇女心理卫生等科室。 2、儿童保健:可设置散居儿童保健、集体儿童保健、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常见病防治、功能训练等科室。 3、婚前保健:可设置独立男、女婚检室、综合体检室、宣教室等,并符合《婚前保健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商务厅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文件河南省国税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豫农产业化[2010]16号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省辖市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国税局、供销合作社,人行各市中心支行,省直有关部门: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经报请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商务厅 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省国税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河南省供销合作社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日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省重点龙头企业(以下简称省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做好对省重点龙头企业的服务与扶持,根据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方针,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要求,依据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立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联席会议制度,省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人行郑州中心支行、省国税局、河南证监局、省供销合作社为省重点龙头企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省重点龙头企业的申报、考察、评定和监测工作。 第三条省重点龙头企业是省域内以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为主业的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有较强的产业带动能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对协作企业和专业农户有切实可行的服务措施和利益联结方式,并经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联席会议认定的企业。 第四条对省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引进竞争机制,不干预企业经营自主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申报或已认定的省重点龙头企业。 第二章认定标准 第六条申报企业应符合以下基本标准: 1、企业组织形式。依法设立的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包括依照《公司法》设立的公司,其他形式的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企业,直接在工商行政管理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构编制 【发文字号】豫政办[2004]44号 【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4.04.28 【实施日期】2004.04.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豫政办[2004]44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文[2003]131号),在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河南省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省人民政府综合监督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和主管药品监督管理的直属机构。 一、职责调整 (一)继续承担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 (二)增加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查处的职责。 (三)划入省卫生厅承担的保健品审核报批职责。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和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组织有关部门拟订地方性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政策、工作规划并监督实施;研究起草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拟订有关政策。 (二)依法行使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职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承担的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的安全监督工作。 (三)依法组织开展对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重大安全事故的查处;根据省政府授权,组织协调开展全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的专项执法监督活动;组织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四)综合协调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的检测和评价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监管信息发布办法并监督实施;综合有关部门的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信息并定期向社会发布。 (五)监督实施国家药品标准和保健品市场准入标准;拟订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炮制规范和医疗机构制剂规范;负责药品注册和保健品审核报批工作;组织实施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和药品行政保护制度;负责药品、保健品生产、经营许可工作;审批药品、保

河南省畜牧局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14年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辖市、有关县(市)畜牧局、财政局,省直有关单位:为促进全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我省2014年畜 禽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 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畜牧发展扶持资金实施指导 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4〕60号),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制定了《河南省2014年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实施 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河南省2014年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实施方 案 河南省畜牧局河南省财政厅 2014年11月14日

附件 河南省2014年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 实施方案 为促进全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规模化、标准 化生产水平,确保我省2014年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顺 利实施,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根据农业部、财政部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目标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以奖代补和风险 补助等方式,激励畜禽规模养殖场加大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加快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广健康养殖技术,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探索满足养殖场户在标准化规模养殖、采购饲料、种畜禽引进、架子畜购买等方面信贷需求的有 效模式,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基础较好、在增 加产品产量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畜禽养 殖基地,激发养殖场内生活力,进一步提高抗灾害能力, 增强畜禽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应急供应保障能力。 二、实施范围 2014年我省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包括以奖代补和 风险补助两种方式。 (一)以奖代补项目

重点支持畜产品主产区、中心城市周边及距中心城市 较近的优势产区,鼓励集中连片,着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项目资金可以用于改建、扩建和新建。 主要支持畜种包括肉牛、肉羊、蛋鸡、肉鸡和生猪。 其中支持肉牛、肉羊的资金不低于总资金的60%;肉牛、 肉羊项目优先支持饲养母畜的标准化养殖场;除郑州市外,其他市(县)不得申报安排生猪项目。 扶持建设的养殖场(合作社)需达到以下标准:肉牛 年出栏100—2000头,肉羊年出栏300—3000只,蛋鸡年存栏1—10万只,肉鸡年出栏5—100万只,生猪年出栏 0.5—5万头。 (二)风险补助项目 对全省范围内为畜禽养殖场户提供贷款担保的畜牧 (农业)专业担保公司和畜牧专业合作社(协会)给予风 险补助。申请补助的畜牧(农业)专业担保公司和畜牧专 业合作社(协会)应符合以下条件: 1、畜牧(农业)专业担保公司。在河南省境内注册,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本金在500万元以上。对畜禽 养殖场户进行银行贷款担保服务,2013年11月1日-2014 年10月31日期间实际贷款额度(半年期以上)在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 2、畜牧专业合作社(协会)。在河南省境内经工商(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建立互助基金达到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业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的通知(2018修订)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业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的 通知(2018修订)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闽农综[2018]20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18.01.26 【实施日期】2018.01.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业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的通知 (闽农综〔2018〕20号) 各市、县(区)农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农村发展局,厅各有关处室、直属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有关部署,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我厅对《福建省农业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进行了修订。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农业厅 2018年1月26日

福建省农业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 第一条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规范事中事后监管行为,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机制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5〕151号),结合农业系统行政监管职能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双随机、一公开”(以下简称随机抽查工作)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第三条本工作细则适用农业部门列入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对农业部门初步掌握或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的案件线索进行跟踪调查,以及对违法行为的案件调查,不适用随机抽查检查方式。 因动植物疫情等特定原因或有关部门特殊要求开展执法监督检查的,可临时采取随机抽查方式以外的其它监管方式。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采取全面检查、专业检查等其他方式开展监督检查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农业随机抽查事项范围实行全覆盖。各级农业部门应当根据本部门权力清单,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多部门监管责任事项清单,抽查事项清单应明确随机抽查的事项名称、抽查内容、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对象、抽查标准和要点、抽查方式等要素;多部门监管责任事项清单应明确监管责任事项、检查依据、牵头责任部门、相关配

河南省农业厅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

河南省农业厅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稳定的产销联系,搞活农产品流通,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产品批发市场包括粮油、蔬菜、瓜果、花卉、中药材、畜产品、水产品、种子、化肥、农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或其他批发市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河南省农业厅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省定点市场)是指:具有辐射范围大,或区域性影响和交易规模较大,具有较为完备的交易和辅助设施,并经河南省农业厅考察批准命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正式申报定点的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已被农业部批准命名的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五条省定点市场的申报,实行自愿原则。 第六条申报省定点市场,必须是经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并由独立市场法人统一进行管理的市场。 第七条申报省定点市场必须达到以下规模: (一)产地市场:市场位于区域性农产品主产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1. 蔬菜批发市场:当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市场年交易量占当地蔬菜生产量的1/3以上; 2. 水果批发市场:当地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市场年交易量占当地水果生产量的1/3以上; 3. 畜禽批发市场:市场年交易量占当地畜产品生产量的1/3以上; 4. 水产品批发市场:市场所在地属于全省淡水产品主产区,市场年交易水产品数量在10万吨以上。 5. 其他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申报条件,参照上述规模执行。 (二)销地市场(包括综合性批发市场和专业性批发市场):市场所在地城市居住人口一般应在30万人以上,市场经营的农产品年交易量占当地此类产品销售总量的1/3以上,具有较为完备的市场交易及辅助设施。 第八条市场建设、选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划及有关规定。 第九条具有完备的市场交易规则和管理办法,交易秩序良好,运行规范。市场正式运营一年以上,并能定期向《河南菜篮子信息网》报送价格信息。 第三章申报、审批程序 第十条申报省定点市场,应向市场所在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书面申请,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上报省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省农业厅。申请报告主要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名称、法人代表姓名、地址、通讯方式、经营范围、年交易额、交易量、占地面积、总投资额、隶属关系以及市场管理与交

河南省农业厅关于组织开展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和农业信息服务试点

河南省农业厅关于组织开展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和农业信息 服务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会计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河南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11.09.27 【实施日期】2011.09.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南省农业厅关于组织开展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和农业信息服务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及省直管试点县(市)农业局(农委): 为加快推进我省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和农业信息服务试点示范工作,大力推进物联网、3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的应用,鼓励各级农业部门、涉农企业、IT企业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试点示范,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省厅决定组织开展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途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陈晓华副部长在全国农业市

场信息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今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加快启动农业信息化示范工作。近期,农业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需求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以大田作物、设施农业园艺蔬菜和果树、特色经济作物等为对象,重点利用电子信息、精准作业及物联网、3G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农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设施农业生产、温室智能管理、病虫草害监测与控制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组织农业生产信息化项目建设需求单位编写调研报告,并经省级农业部门审核后上报农业部。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生产经营信息化和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强化引导,整合资源,扎实推进,以信息化试点示范为抓手和切入点,推动我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再上新台阶。 二、申报条件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2014) 【法规类别】机构编制 【发文字号】豫政办[2014]76号 【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4.06.10 【实施日期】2014.06.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豫政办〔2014〕76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农业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6月10日河南省农业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豫发〔2014〕7号),设立河南省农业厅,为省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能转变 (一)取消的职责。 1.取消渔业船员二级、三级培训机构资格认定职责。 2.取消指导乡镇企业财务会计、内部审计工作职责。 3.取消己由省政府公布取消的其他职责。 (二)下放的职责。 1.将渔业船舶登记和船员证书签发职责下放到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2.将进入地方级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审批职责下放到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三)整合的职责。将农作物种子检验员资格考核评定、食用菌菌种检验员资格认定、食用菌菌种质量检验机构资格认定整合为农作物种子、食用菌菌种质量检验机构及检验员资格认定。 (四)承接的职责。 1.在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审批。 2.农药广告审批。 3.外国人进入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审批。 4.向国外申请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审批。 5.食用菌菌种进出口审批。 6.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下放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其他职责。

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标 准(试行)的通知 【法规类别】中医管理 【发文字号】豫卫基妇[2009]6号 【发布部门】河南省卫生厅 【发布日期】2009.03.15 【实施日期】2009.03.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豫卫基妇[2009]6号) 各省辖市卫生局,有关扩权县(市)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豫政〔2006〕66号),进一步加强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满足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卫医发〔2006〕240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河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九年三月十五日

河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行) 一、基本功能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辖区内的常住居民、暂住居民及其他有关人员,提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一)公共卫生服务 1、卫生信息管理。根据国家规定收集、报告辖区有关卫生信息,开展社区卫生诊断,针对报告制定干预措施,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向辖区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状况的建议。 2、健康教育。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实施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帮助居民逐步形成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行为方式。 3、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控制。负责疫情报告和监测,协助开展结核病、性病、艾滋病、其他常见传染病以及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实施预防接种,配合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4、慢性病预防控制。开展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筛查、干预工作,实施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 5、精神卫生服务。实施精神病社区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指导。 6、妇女保健。提供青春期保健、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围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开展妇女常见病预防和筛查。 7、儿童保健。开展新生儿保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协助对辖区内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指导。 8、老年保健。指导老年人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进行家庭访视,提供针对性的健

河南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09年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

河南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09年小麦良种补 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植树造林与绿化 【发布部门】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09.07.22 【实施日期】2009.07.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南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09年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辖市农业局、财政局,省农场管理局: 为落实好中央和省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认真抓好今年我省小麦良种补贴工作,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努力夺取明年夏粮丰产丰收,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农办财[2009]20号),按照省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共同研究制定了《河南省2009年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各地,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河南省2009年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我省是农业大省和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2006-2008年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超过1000亿斤,对促进我省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小麦是我省第一大优势粮食作物,2008年总产量超过600亿斤,达到610.2亿斤。2009年国家下达我省小麦良种补贴任务7980万亩,每亩补贴10元,补贴资金79800万元。为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认真抓好今年我省小麦良种补贴工作,努力夺取明年夏粮丰产丰收,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农办财[2009]20号),按照省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09年我省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为出发点,以“全面覆盖、整体推进、因地制宜、补贴农民”为总目标,对全省农民(农场职工)种植的小麦进行良种补贴;鼓励农民使用优良品种,加快优质良种推广步伐,加速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的普及应用,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扎实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积极建立良种补贴核心技术示范区,树立高产典型,展示新优品种,扩大辐射带动;加快推进全省小麦种子优质化、种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布局区域化和经营产业化发展,全面提升我省“小麦经济”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力争今年全省小麦秋播面积稳定在790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600亿斤以上,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6000万亩左右。 三、基本原则

福建省13位正厅级干部任前公示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省委有关规定,现将省委研究拟交流任省直机关正厅级领导职务的朱清等4位同志,以及拟提任省直机关正厅级领导职务的叶木凯等9位同志予以任前公示。公示时间为2011年9月15日至21日。在此期间内,欢迎群众以来电、来信、来访的形式向省委组织部反映情况,发表看法和意见。 一、拟交流任省直机关正厅级领导职务的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1.朱清,男,汉族,福建福州人,195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正厅级)、部务会议成员,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省委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办公室主任。 2.庄稼汉,男,汉族,福建惠安人,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职大学学历,现任福建省委副秘书长(正厅级)、办公厅厅务会议成员。 3.林少雄,男,汉族,福建平潭人,195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福建省农业厅党组副书记(正厅级)、副厅长。 4.施文,男,汉族,福建闽侯人,195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编辑,现任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党组副书记(正厅级)、副厅长。 二、拟提任省直机关正厅级领导职务的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1.叶木凯,男,汉族,福建福州人,195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现任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孙希有,男,汉族,吉林辽源人,196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3.陈青文,女,汉族,福建顺昌人,195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现任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4.陈秋立,男,汉族,河北吴桥人,196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教授,现任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5.林文生,男,汉族,福建上杭人,196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经济师,现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 6.逄(páng)立左,男,汉族,山东龙口人(在福建福州出生),195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副教授,现任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7.翁玉耀,男,汉族,福建福清人,196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程硕士,工程师,现任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浅析河南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测

浅析河南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测 摘要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通过实现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能够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更还的解决三农问题。当前虽然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着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少、农民素质不高、农户与企业之间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等问题,为了促进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须从以下方面入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企业与农民之间要建立起真正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人才队伍;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本文根据河南农业的实际情况,探讨河南农业发展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同时展望河南农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农业发展现状措施前景 发展现代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的基本途径。河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要认清农业发展的现状,科学界定现代农业的功能,合理规划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前,我省农业发展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站到了粮食‘十连丰’、农民收入‘十连增’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日益增多。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好,发展好我省农业,促进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根本改善,为我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必须对农业的发展现状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一、我省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率低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其明显的特征是:农业资源相对不足,人多地少,耕

福建省农业厅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福建省农业厅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 预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福建省农业厅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闽农种植[2006]352号 1 目的与依据 1.1目的 为做好突发性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生产恢复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失,保证农业生产安全、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的制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业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福建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福建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福建省粮食安全预警应急方案(试行)》、《福建省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组织机构 2.1.1 省农业厅成立省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简称应急指挥部),由厅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厅长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厅办公室、种植业管理局、计财处、科教处、市场信息办、农机管理局、农垦局、执法总队、信息中心、种子总站、植保植检站、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总站、基地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挂靠厅种植业管理局,由厅种植业管理局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指挥部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为组成人员。 2.1.2 设区市、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相应的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和办公室。 2.2应急指挥部及成员单位职责 应急指挥部:召集应急指挥部成员会议,研究、部署和组织协调农业重大灾害应急处理工作;决定启动和解除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协调、指导灾区开展生产自救;指挥、组织、调度抗灾救灾物资储备与供应;向省政府和农业部、财政部等国家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及应急工作落实情况。 办公室:负责落实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处理所需的车辆及相关后勤保障工作。 计财处:负责协调落实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处理所需的救灾资金,管理、监督农业救灾资金的使用;负责牵头向农业部、省政府等争取救灾资金。 市场信息办:负责农业重大自然灾情相关信息和受灾动态情况收集分析、汇总与上报等。 种植业管理局、农机管理局、农垦局:负责落实农业抗灾救灾措施,提出开展灾后恢复生产意见并指导实施。 种子总站:负责救灾种子的调剂供应省级应急种子的储备调运及设区市级、县级应急种子储备的督促落实。 植保植检站: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防治技术方案,指导防治工作。 执法总队: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各地加强灾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协调有关部门打击哄抬农资价格行为。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改进设施农业用地管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通知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改进设施农业用地管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为保障我省设施农业用地需求,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根据《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改进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通知: 一、合理界定设施农业用地范围 按照自然资规〔2019〕4号文件规定,设施农业用地包括农业生产中直接用于作物(含食用菌、中药材、茶叶、水果、花木等)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设施用地。其中,作物种植设施用地包括作物生产、育种、制种、和为生产服务的生产场地、化验室、看护房、农资农机具存放场所等,以及与生产农产品直接关联的烘干晾晒、分拣包装、炒制、保鲜存储等设施用地,工厂化农作物(食用菌)栽培烘干、食用菌集中制棒等设施用地;畜禽水产养殖设施用地包括养殖生产及直接关联的粪污处置(含散养密集区建设的非经营性畜禽粪污集中处置站点)、检验检疫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屠宰、肉类加工、商业化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等场所用地。 二、有效保障设施农业用地需求 (一)规划引导设施农业用地选址。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要充分与农业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合理布局设施农业用地,设施农业建设尽量利用未利用地、低效闲置的土地以及工矿废弃地等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避让永久基本农田。 (二)加大设施农业用地支持力度。设施农业属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要落实占补平衡。种植设施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的(含宽度在8米以内的生产、管理所需道路),可以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不需要补划;破坏耕地耕作层的,但由于位置关系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允许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但必须补划。养殖设施原则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农田确实难以避让的,允许使用但必须补划,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总面积的30%以内。确因特殊情况需要,经省自然资源厅和省农业农村厅组织论证后可适当增加。补划的永久基本农田必须位于本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内。直接利用耕地进行作物种植的以及地面不硬化、不建设永久性建筑物的,属于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硬化、挖损地面等破坏种植条件、建设永久性建筑物的,属于破坏耕地耕作层。对项目建设是否破坏耕地耕作层有异议的,由乡镇政府提出申请,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进行认定。 (三)合理确定设施农业用地规模。对于农业生产中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设施用地规模,其中国家已颁布行业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执行;未颁布行业标准的,按照下列原则执行: 1.作物种植设施用地规模。生产设施用地按照种植规模核定用地面积。作物生产的服务和直接关联设施用地,原则上不超过用地规模的10%,确因生产需要可适当增加,但不得超

河南省卫生厅

河南省卫生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医疗机构审批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 豫卫医[2005]127号 各省辖市和巩义市、项城市、永城市、固始县、邓州市卫生局:现将《河南省医疗机构审批管理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省卫生厅反馈。 二○○五年十二月日

河南省医疗机构审批管理若干规定 为了加强医疗机构审批管理,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河南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河南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实行医疗机构申请设臵审批和执业登记评审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级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建立及评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负责医疗机构的设臵审批、执业登记、校验、变更、歇业、医疗技术应用等准入项目的评审工作。 各级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其中主任委员应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兼任。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专业组,委员由卫生行政、财务、医疗、护理、医技、医院感染控制、妇幼保健、医学教育、科研、统计、建筑、后勤等方面的行政管理人员及有关专家组成。 二、申请设臵医疗机构除按照《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提交的申请材料外,还应提交下列材料: ㈠《医疗机构设臵规划》; ㈡《医疗机构分类申请书》; ㈢有资质的金融部门出具的近3个月的资信证明;

㈣关于《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的有关说明; ㈤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需要提交的其它材料。 上述申请材料一式10份。 三、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组织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论证、现场考察,并提交评审报告。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评审报告及有关规定办理设臵审批手续。 受理时间自申请人提供规定的全部材料之日算起。 四、实行医疗机构建设情况定期报告制度。新设臵医疗机构应于每季度末将建设进展情况报送向其颁发《设臵医疗机构批准书》的卫生行政部门。逾期未开工建设的,卫生行政部门取消其设臵医疗机构批准书。 五、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除《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材料外,还应提交下列材料: ㈠医疗机构人员名录,卫生技术人员的资格证书、职称证书、调令或劳动合同书及复印件; ㈡医疗机构拟注册人员的注册(或变更)申请表; ㈢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床位、执业人员和必备专科医疗设备对应关系表(见附件一); ㈣《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代码证》申请表; ㈤基础医疗设备和与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名录及购买发票、合格证及复印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