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市白纹伊蚊幼虫孳生地调查表(布雷图调查表)

深圳市白纹伊蚊幼虫孳生地调查表(布雷图调查表)

深圳市白纹伊蚊幼虫孳生地调查表(布雷图调查表)

深圳市白纹伊蚊幼虫孳生地调查表

调查地点:区街道办居委会

天气情况:晴□阴□雨□气温:℃,最高℃,最低℃湿度:%

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填表人:

蚊虫分类鉴定入门方案

蚊虫分类鉴定入门方案 目的:蚊虫分类鉴定入门和标本制作,符合病媒生物监测中的蚊虫鉴定能力要求。 具体步骤: 一:学习PPT 1、第一步:蚊虫标本制作及保存 2、第二步:库蚊亚科的分属鉴定 3、第三步:第一只蚊媒鉴定 掌握蚊虫标本制作和保存(自己实践,独立孑孓羽化和蚊虫标本制作3次以上),掌握蚊虫鉴定过程和步骤。 二:自己练习 物资准备:一台体视显微镜,纸质版《中国动物志蚊科》(1106页网上打印包邮不超过50块),蚊虫标本。 分1月练习模式和1周练习模式(建议后者) 1月练习模式: 1月4周,1周5天,每天2小时,1小时看书,1小时看标本,20天一共40小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通识标本(骚扰阿蚊),10小时; 第二周:淡色(致倦)库蚊,10小时; 第三周:白纹伊蚊,10小时; 第四周:中华按蚊,10小时。

(视情况增加标本,如二带喙库蚊,三带喙库蚊等) 1周练习模式: 1周5天,每天6小时,第一天看书,之后4天看书看标本结合,5天一共30小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天:看书6小时; 第二天:通识标本(骚扰阿蚊)6小时; 第三天:淡色(致倦)库蚊,6小时; 第四天:白纹伊蚊,6小时: 第五天:中华按蚊,6小时。 (视情况增加标本,如二带喙库蚊,三带喙库蚊等) 经过PPT学习和自己练习后,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独立将野外采集的孑孓饲养至羽化,做成成蚊标本以及保存;【独立采集孑孓,饲养至羽化,做成标本,长期保存】 2、掌握蚊虫基本形态,各部位的位置和特征;【说一个部位,能迅速 在体视显微镜下找到并指出这个部位】 3、掌握蚊虫雌雄的区别(触角轮毛);【能区分雌雄蚊子】 4、掌握蚊虫分类:巨蚊亚科、按蚊亚科、库蚊亚科(掌握喙,翅脉,腹节鳞片特征);【能将一只蚊子区分为哪个亚科】 5、掌握按蚊属分亚属特征(掌握翅斑位置和数量);【能将一只按蚊区分为哪个亚属:中华按蚊属于按蚊亚属,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属于塞蚊亚属】

蚊虫监测实施方案-

附件1 成蚊(CO2)诱蚊灯监测记录表 监测方法:诱蚊灯法□CO2诱蚊灯法□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市县(市、区) 乡镇(街道) 气温:℃,风速: m/s 天气:晴□多云□阴□环境类型: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牛棚□;猪圈□;养殖场□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附件2 人诱停落法/双层叠帐法监测记录表 监测方法:人诱停落法□双层叠帐法□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市县(市、区)乡镇(街道) 村(居委会)相对湿度:%风速:m/s 天气:晴□;阴□;雨□气温:℃,最高℃,最低℃ *请填环境类型序号:1.居民区;2.公园/竹林;3.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4.其他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附件3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注:a 水体类型:每种水体类型填写一条记录;b幼蚊种类存在情况:对应的部分请打“√”。 3

附件4 幼蚊(蛹)路径法和勺捕法监测记录表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环境类型:居民区□;单位(有独立院落)□;建筑工地□;道路□;其他□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注: a 路径法、勺捕法:请在对应表格相应的位置填写;路径法每一水体记录一条;勺捕法每勺填写一行。 b 监测场所:路径法请填写居民区、单位、建筑工地、道路等;勺捕法请填写河流、池塘或水坑、水渠、湖泊等。 c 行走距离:请填写每一监测场所总的行走距离。 d 水体类型:请在以下水体类型内选择填写:路径法小型积水及容器类型:水生植物、废弃容器、功能性积水容器、管井及下水道口、竹筒/树洞、轮胎、绿化带垃圾、喷泉、叶鞘积水等。勺捕法大中型水体类型:河流、池塘或水坑、水渠、湖泊等。 e 幼蚊种类存在情况:对应的部分请打“√”。

白纹伊蚊对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论著】 基金项目:广州市卫生局科技项目(编号:20131A011111)。 作者简介:徐建敏(1971-),女,内蒙古包头市人,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病媒生物防治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李成玲, E -mail :165583400@qq.com 引用格式:徐建敏,梁雪莹,严子锵,等.白纹伊蚊对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J ]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4,20(5):439-440,443. 白纹伊蚊对3种拟除虫菊酯类 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徐建敏,梁雪莹,严子锵,胡志刚,江毅民,李成玲(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广州510440) 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对3种常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合理使用杀 虫剂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3个区采集白纹伊蚊幼虫, 在实验室繁殖1 2代后,采用WHO 成蚊滤纸接触法,观察蚊虫死亡率,测定其对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荔湾区白纹伊蚊成蚊对溴氰菊 酯、 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产生了抗性;天河区和从化区成蚊对氯菊酯敏感,而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则具初步抗性。结论对于此次试验中的3个区来说,在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这3种杀虫剂中,氯菊酯的药效较好,天河区和从化区成蚊对此较为敏感,可作为目前首选使用的杀虫剂;从化区成蚊整体上来 说对这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较高;天河区成蚊对于高效氯氰菊酯、 溴氰菊酯抗药性强于从化区,荔湾区成蚊对于3种杀虫剂抗性最强。 关键词:白纹伊蚊;抗药性;杀虫剂 中图分类号:R384.1;S481+ .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2781(2014)05-0439-03Resistance of Aedes albopictus to three pyrethroids insecticides XU Jian-min ,LIANG Xue-ying ,YAN Zi-qiang ,HU Zhi-gang ,JIANG Yi-min ,LI Cheng-l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Guangzhou ,Guangzhou 510440,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sistance level of adult Aedes albopictus from some districts in Guangzhou to three commonly used pyrethroid insecticides.Methods Larvae of Aedes albopictus were collected from three are-as of Guangzhou ,and bred for 1-2generations in lab.The filter paper contact method for adult mosquitoes recommen-ded by WHO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insecticide resistance of Aedes albopictus .Results Adult Aedes albopictus from Liwan district developed resistance to deltamethrin ,beta-cypermethrin and permethrin ;Adult Aedes albopictus from Tianhe district and Conghua district were susceptible to permethrin ,and resistant to deltamethrin and beta-cyper-methrin.Conclusion Adult Aedes albopictus from Tianhe district and Conghua district is relatively susceptible to permethrin ,so permethrin can be applied as main insecticides for adult Aedes albopictus control at present.Adult Aedes albopictus from Conghua district are susceptibile to three pyrethroids , while the resistance of adult Aedes albopictus from Tianhe district is higher than from Conghua district ;Adult Aedes albopictus from Liwan district holds strong resist-ance ,especially to beta-cypermethrin. Key words :Aedes albopictus ;resistance ;insecticide 广州市自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为登革热疫情控制的主要用药以来,虽有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敏感性检测的报道,但近十年来对于成蚊未开展过类似研究。本研究从广州市3个区采集白纹伊蚊,特别选取登革热新旧疫点及其附近,以及曾开展大面积白纹伊蚊控制的区域,用WHO 法对其成蚊进 行检测,通过此研究,掌握了广州市3个区白纹伊蚊 对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1 材料和方法 1.1杀虫剂采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杀 所提供的1%溴氰菊酯、 1%高效氯氰菊酯、1%氯菊

山东地区白纹伊蚊种群生态特点的比较研究

=论著>中图分类号:R3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781(2006)03-0216-03 山东地区白纹伊蚊种群生态特点的比较研究* 景晓1,李兆凰2,霍新北1,张世水1,宫学诗1 (1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济南250014;2.济南市历下区卫生监督所,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 目的观察和比较分析山东地区不同生境中白纹伊蚊种群生态习性的特点,以便发现共同点。 方法观察白纹伊蚊种群产卵习性,调查不同生境的幼虫孳生地,通过人帐诱捕法、人体诱捕法、网捕法、人 工小时法等方法观察成蚊习性,对卵越冬情况进行调查,并记录环境气象因素。结果白纹伊蚊种群偏喜在 低光照度,暗色背景,较小容器的水面上产卵,喜欢在5L以下的积雨水中孳生,白纹伊蚊种群的活动全年计有 7个月,呈单峰式,4月上旬开始捕获成蚊,高峰出现在6月下旬~9月上旬,11月中旬成蚊消失,叮刺活动主 要集中在白昼,有2个活动高峰,是兼吸人、畜、禽血的野栖性蚊种,活动范围一般在50~100m左右,最大的 飞翔距离约在400m,越冬场所为孳生地附近的树洞、竹筒、石穴、缸、罐中,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制约,共同对白 纹伊蚊种群产生作用。结论白纹伊蚊种群的生态习性各地有所不同,但仍以共性为主。 =关键词> 白纹伊蚊;种群;生态习性;环境因素 Analysis and st udy on t he population biono m ics of t he Aedes albopict us i n Shandong JING X i ao1,LI Zhao-huan g2,H UO X in-bei1,Z H AN G Shi-shu i1,GON G Xue-shi1 (1.C enter for D isease C 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Shandong,J inan250014,China; 2.L i x ia D istrictH ealt h an d A nti-ep i de m ic S t ation of J inan C it y,J inan250014,Ch i na) =Ab stract> O b jective T o analysis and study on t he popu l a ti on b i ono m i cs of A e des a lbop ictus at d ifferent habita ts i n Shandong,and to fi nd t he co mmon ground.M ethod s O bserv i ng t he ov i positi ng hab its and over-w i n ter cond-i tion,i nvesti ga ting the larva l habita t of the A e des albop ictus.Apply i ng t hese w ay s of t he m osqu ito ne t trap and catchi ng the adults w ith a net,and reco rd i ng the env iron m enta l factors.R esu lts The A edes albop ictus produced egg s at t he s m all rai nw ater vesse ls of a dull co l o r and t he larva l habitat w as lo w er5L vesse l s.T he acti ve period w as for7 m onths,it w as from ea rl y A pril to m i d-November.T he re was one peak per i od i n an ann i ve rsary,itw as from late June to ear l y Septe mber.T he biti ng acti v e o f the A edes albop ictus m ai n l y w as at day ti m e,there w ere t wo peak period a t a biti ng cycle,the for m er was higher than t he latter.It bloodsucked hu m an and dom estic ani m a.l Its active scope w as from50m to100m,its over-w i nter hab itat w ere tree ho les and ba m boo grove.T he env iron m enta l factors infl uenced the population b i ono m ics o f the A edes albop ict u s.Con clusion A edes albop ict us w as an out door m osqu ito,t he popu- l a tion b i onom i cs w as d ifferen t at vary hab i ta ts,but t he co mmon ground was m a j or. =K ey words>A edes albop ictus;popu l ation;b i ono m ics;env ironment factor 白纹伊蚊在我省早有记载[1],过去只因数量较少,活动范围较小,对人们的危害也小,没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并非是像流传的那样属于从国外新侵入的蚊种。近年来,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白纹伊蚊在山东地区的数量逐渐增多,已成为部分地区的优势种类,严重威胁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鉴于它在流行病学上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防制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在全省开展了白纹伊蚊生态习性的调查研究。1材料与方法 111产卵习性的观察分别采用竹筒、罐头瓶,涂上不同颜色,放置于不同的地方或悬挂在不同的高度,进行诱卵观察,同时随机选择树洞、碑座、石穴、香炉、罐(坑)等内的土壤,用铝勺采集孳生物,带回实验室处理孵化,待幼虫发育至成虫后鉴定种类并计数。 112孳生地调查用铝勺或吸管从树洞、墓穴、碑 *=作者简介> 景晓(1963-),男,山东济南市人,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病媒生物防制研究工作。

病媒生物监测记录表

表 1-1. 鼠密度监测记录表(夹夜法 / 粘鼠板法) 调查时间:年月日;诱饵: 调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街道(乡)调查生境:□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其他: 室内布夹(粘鼠板)总数:;室内有效夹(粘鼠板)数: 室外布夹总数:;室外有效夹数: 捕鼠数:;鼠密度: %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表 1-2. 鼠密度监测记录表(路径法) 监测时间:年月日 监测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表 1.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年月鼠密度监测汇总表 监测单位:填表人:审核人:

表2-1. 成蚊(CO2)诱蚊灯法监测记录表 诱蚊灯法□ 监测方法:诱蚊灯法□ CO 2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乡镇(街道)气温:℃,风速: m/s,天气:晴□多云□阴□ 环境类型: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牛棚□;猪圈□;养殖场□ 监测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监测人:_____ __ ___ 审核人:__________

表2-2. 双层叠帐法监测记录表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气温:℃,最高℃,最低℃,相对湿度:%,风速: m/s 天气:晴□阴□雨□ * 请填环境类型序号:1.居民区;2.公园/竹林;3.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4.其他。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表2-3. 布雷图指数法监测记录表 注:a水体类型:每种水体类型填写一条记录;b幼蚊种类存在情况:对应的部分请打“√”,伊蚊请按C要求填写; C 请填写伊蚊种类序号:1. 白纹伊蚊; 2. 埃及伊蚊。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蚊虫监测实施方案

附件2 蚊虫监测实施方案 蚊虫是重要的传病媒介,因此蚊虫监测点的选择应当兼顾当地既往蚊媒传染病的疫情情况和预防疾病的需求,并综合考虑当地蚊虫媒介的种群密度、人文地理,以及当地居民的认知度,以期达到既能反应当地蚊虫种群密度真实情况,又能为蚊媒传染病进行预测预警,为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之目的。 在全国常规监测基础上,每个省级单位选择2-5个地级市(其中应包括1-2个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国家级监测点。每个地级市选择不少于2个区县开展蚊虫监测。 各类监测生境选择要适合以下条件:①蚊虫孳生的最佳生境;②当地蚊媒传染病疫情高发区;③监测工作方便执行。 1. 成蚊监测 成蚊监测采用诱蚊灯法或CO 2诱蚊灯法、人诱停落法或双层叠帐法。常规监测点可以根据本地需要选择不少于其中一种方法开展监测。国家级监测点须采用诱蚊灯法和双层叠帐法进行成蚊监测。 (1)诱蚊灯法 1)监测生境的选择:城区选择城镇居民区、公园(含街心公园)、医院各不少于2处,农村选择民房和牲畜棚(牛棚、猪圈、羊圈、养殖场等)各不少于2处。除牲畜棚外,其它均在外环境中进行。 2)监测频次:蚊虫活动时间内每月开展工作不少于2次,相邻两次的测定间隔不少于10天。 3)操作方法:选择远离干扰光源和避风的场所作为挂灯点,每处监测生境放置诱蚊灯一台。诱蚊灯光源离地1.5m 。日落前1h 接通电源,开启诱蚊灯诱捕蚊虫,直至次日日出后1h 。密闭收集器后,再关闭电源,将集蚊盒取出,乙醚麻醉或冰箱冷冻处死,鉴定种类、性别并计数。分别将每台灯每晚的监测结果填入数据记录表(见表2-1,汇总表见表2-5)。 4)统计与计算:密度指数计算 诱蚊夜数 布放灯数捕获雌蚊数 = 蚊密度(只/灯·夜) 5)监测器具:功夫小帅诱蚊灯(附录2-1)、手电筒、乙醚、搪瓷盘、口罩、手套、镊子、计数器、成蚊标本制作和保存工具、冻存管、冰箱 (2)CO 2诱蚊灯法

有害生物防制员(四级)理论鉴定试卷

职业技能鉴定 有害生物防制员中级(四级)理论鉴定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2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20分。) 1、蚊虫的一生最多能产卵几次( )。 (A)2~3次 (B )4~5 (C )6~8 (D )10 2、中华按蚊栖息地点距离吸血场所( )米。 (A )400-500 (B )200-300 (C )100-200 (D )50~100 30白纹伊蚊栖息地点在( )。 (A)人房 (B )动物养殖场 (C )地下车库 (D )孳生地附近 4、白纹伊蚊在吸血时除了有新生蚊外还有( )。 (A )、新产蚊 (B )经产蚊 (C )已吸血的蚊虫 ( D )吸血蚊和卵巢发育的蚊虫 5、中华按蚊的活动中,可以抑止其活动的因素是( )。 (A )大雨 (B )黑暗 (C )风力3级以上 (D )其它 6、三带喙库蚊的活动高峰主要在( )。 (A )上半夜 (B )下半夜 (C )全夜 (D )其它 7、白纹伊蚊的活动高峰主要在( )。 (A )上半夜 (B )下半夜 (C )全夜 (D )下午 8、蚊虫的越冬是由( )引起的。 (A )短日照 (B )低温 (C )长日照 (D )短日照和低温 9、我国( )地区的蚊虫为全越冬。 (A )北纬27-34度 (B )北纬34度以北 (C )北纬27度以南 (D )北纬34度以南 10、我国( )地区的蚊虫为半越冬。 (A )北纬27-34度 (B )北纬34度以北 (C )北纬27度以南 (D )北纬34度以南 11、蚊虫为了能够度过寒冬,在越冬中,生理上表现为( )。 (A )新陈代谢旺盛 (B )新陈代谢降低 (C )新陈代谢抑止 (D )新陈代谢正常 12、在水生植物的根茎部场所采集到( )蚊虫幼虫。 (A )淡色库蚊 (B )三带喙库蚊 (C )伊蚊 (D )常型曼蚊 13、春天,蚊虫的繁殖速度加快,新陈代谢表现为( )。 (A )抑止 (B )降低 (C )旺盛 (D )亢进 14、正确采集观察白纹伊蚊的卵的方法是( )。 (A )水面用水勺捞取 (B )取孳生地的底部泥土 (C )采用网兜水面捞取 (D )取孳生地的底部泥土在显微镜下检查 15、为了取得完整的蚊虫标本,用试管采集时每个试管最好放( )个蚊虫。 (A )1 (B )3 (C )6 (D )10个以上 16、国家制定的灭蚊标准中规定目测法孳生地阳性率为( )。 (A )1 % (B )2% (C )3 % (D )4% 17、蚊虫的夜间活动最好调查时间是( )。 18、(A )通宵 (B )19:00-24:00 (C )12:00-06:00 (D )19:00-21:00 19、国家制定的灭蚊标准中规定特殊单位人诱法成蚊密度为( )。 (A )0只/30分钟 (B )1只/30分钟 (C )2只/30分钟 (D )4只/30分钟 19、蚊虫的综合防制强调了( )。 (A )不发生骚扰和叮刺 (B )不发生媒介性疾病 (C )重要蚊虫的种群数量消灭 (D )防制对象种群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 20、国家制定的灭蚊标准中规定大型水体中幼虫控制水平达到( )。 (A )≤5只/勺 (B )≤3只/勺 (C )≤10只/勺 (D )≥10只/勺 二、判断题(第1题~第4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2分,满分80分。) ( )1、三带喙库蚊产卵时通常分几次产完一批卵。 ( )2、中华按蚊产卵时通常分几次产完一批卵。 ( )3、中华按蚊全部在凌晨产卵。 ( )4、中华按蚊多数在下午产卵。 ( )5、白纹伊蚊只吸人血。 ( )6、白纹伊蚊喜欢吸动物血。 ( )7、白纹伊蚊有多次吸血现象。 ( )8、白纹伊蚊每次吸血量很少,是自重的2/3。 ( )9、三带喙库蚊的成虫在羽化后10天可吸血。 ( )10、三带喙库蚊的成虫在羽化后当天不能吸血。 ( )11、三带喙库蚊是全夜活动的。 ( )12、中华按蚊活动在下半夜。 ( )13、淡色库蚊活动在上半夜。 ( )14、蚊虫的静止和滞育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 )15、蚊虫的静止和滞育是同一种概念。 ( )16、蚊虫的静止和滞育不仅仅适用于越冬。 ( )17、抗干旱的伊蚊卵属于蚊虫的滞育。 ( )18、中华按蚊的成蚊越冬属于蚊虫的静止。 ( )19、蚊虫的越冬虫期系成虫期。 ( )20、不同蚊虫的越冬虫期是不同的。 ( )21、经纬度不同地区的蚊虫越冬状态是不同的。 ( )22、北纬27-34度间的地区蚊虫为半越冬。 ( )23、中华按蚊的卵有抗干旱的能力。 ( )24、中华按蚊的卵有抗低温的能力。 ( )25、中华按蚊幼虫没有一定抗低温能力。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 为科学、规范、统一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确保“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全国爱卫办《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及重庆市爱卫办《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具体实际,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一)掌握监测对象的密度、分布,进行趋势分析,确定病媒生物孳生地,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为“健康酉阳”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分析病媒生物的密度变化和当地媒传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四)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监测范围 辖区内宾馆饭店、餐馆、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医院、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居民区、建筑工地、公共绿地、池塘、河两岸、公厕、垃圾中转站、码头、车站等场所内外环境。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鼠密度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全镇按东(石堤)、西(金线)、南(杉岭)、北(二坪)、中(大溪)五个不同方位的村设置监测点,监测场所及数量为:(1)外环境:建筑工地(拆迁工地)400m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500m延长线,河两岸300m延长线,码头、车站等场所外环境300m 延长线,共计2000m延长线。 (2)室内:餐馆10个、宾馆饭店2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2个、农贸市场1个、商场超市2个。 2、监测时间 7月、11月,每月上旬监测1次。 3、监测方法 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记录外环境2000m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0m。 室内:采用粘鼠板法。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一夜后粘捕到的鼠数。密度单位为:粘鼠板阳性率(%)。每个餐馆布放2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各布放10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5类场所,布放100张粘鼠板。 4、统计与计算 鼠密度(粘捕率)= [阳性粘鼠板总数(张)/布放粘鼠板总数(张)]×100% (二)蚊密度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全镇按东(石堤)、西(金线)、南(杉岭)、北(二坪)、中(大溪)五个不同方位的村设置监测点,监测场所及数量为:

白纹伊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机理研究

白纹伊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机理研究研究背景:蚊虫可传播疟疾、乙脑、黄热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多种疾病,近期,巴西等南美洲国家发生寨卡病毒暴发疫情,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白纹伊蚊产于东亚,白天觅食,比埃及伊蚊有更高的叮咬频率,是当前最具侵袭性的蚊种,过去30年中,这一物种已经从本土发源地亚洲东南部蔓延扩散至全世界除了南极洲以外的六个洲近50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登革媒介之一,也是中国登革传播的主要媒介,自1978年广东佛山首次暴发登革热以来,广东省已发生过大小不等的登革热流行,近年来更常有暴发流行,2002年5月,广东省出现登革热的暴发流行,仅广州市就发生1422例;2014年我国广东省及东南亚地区多个国家发生登革热疫情,在近20年是最高的,根据广东省登革疫情通报,截止2014年12月15日,广东省全年累计确诊登革病例45171例,其中广州37354例,死亡6例。 全球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登革易感区域,每年有超过四十亿的人口感染登革病毒。有文献报道白纹伊蚊对于寨卡病毒也有携带和传播能力。 虽然2015年11月首只登革疫苗已经在巴西、墨西哥和菲律宾开始使用,但迄今效果并不理想,且9岁以下儿童不在适用范围之内,预防登革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从控制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方面着手,蚊媒种群的控制是迄今登革热预防的唯一有效途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因为其高效、低毒、经济等有优点,不仅在高密度白纹伊蚊的公共区域,也是农业领域应用最为广发的杀虫剂,为世界卫生组织(WHO)主要推荐的成蚊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公共卫生的媒介控制和在农业病虫害控制领域作用显著,但其对蚊虫种群造成了巨大的选择性压力,抗性白纹伊蚊群体在印度、中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泰国和马达加斯加等地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的方案

附件8: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试行) 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特制定此方案。 一、背景 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 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系统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不仅为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而且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我国过去曾比较系统地开展过病媒生物的监测,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地方法不统一,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比较困难;且原有的一些方法已经不适于现在社会发展状况,部分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近年来周边国家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个迫切任务。 二、监测目的 (一) 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

蚊虫监测实施方案-.docx

成蚊 (CO2) 诱蚊灯监测记录表 监测方法:诱蚊灯法□CO 2 诱蚊灯法□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市县(市、区)乡镇(街道) 气温:℃,风速:m/s天气:晴□多云□阴□环境类型: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牛棚□;猪圈□; 养殖场□ 诱蚊灯号:监测地点: 蚊种 性别 合计 雄 雌无法鉴别 淡色 ( 致倦 ) 库蚊 三带喙库蚊 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 中华按蚊 骚扰阿蚊 合计 备注:依实际捕获蚊虫种类填写记录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人诱停落法 / 双层叠帐法监测记录表 监测方法:人诱停落法□双层叠帐法□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市县(市、区)乡镇(街道) 村(居委会)相对湿度:%风速:m/s 天气:晴□;阴□;雨□气温:℃,最高℃,最低℃ 环境类型起始结束地点 *时间时间 停落指数(只 /白纹伊蚊数埃及伊蚊数 人﹒小时) / 帐诱指数(只 / 雌雄雌雄顶﹒小时 *请填环境类型序号: 1. 居民区; 2. 公园 / 竹林; 3. 旧轮胎堆放地 / 废品站 / 工地; 4. 其他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附件 3 布雷图指数法监测报表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调查地点: 市(州) 县(市、区) 乡镇(街道) 村(居委会) 环境类型:居民区□; 医院□; 公园□; 工地□; 废品收购站□; 废旧轮胎厂□; 港口 / 码头□; 其他□ b 幼蚊种类 调查 a 水体类型 地 存在情况 编 地( 户 贮水池、 址、 盆景、 闲置容器 明渠、 绿化带垃 地下室 号 内/ 户 缸、盆、 竹头、树 轮胎、废 其他 伊 按 库 门牌 水生 (碗、瓶、 假山水 圾、可存 及停车 外 ) 桶、坛、 洞、石穴 旧轮胎 水体 蚊 蚊 蚊 植物 缸、罐) 池 水废弃物 场 槽 布雷图指数 (BI): 监测单位: 监测人: 审核人: 注: a 水体类型:每种水体类型填写一条记录; b 幼蚊种类存在情况:对应的部分请打“√” 。 3

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

附件3 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 一、监测目的 (一)掌握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类构成、密度、分布及季节变化和长期趋势。 (二)为登革热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动态监测疫点、疫区媒介伊蚊密度,评估疫情传播风险和伊蚊控制效果。 二、媒介伊蚊的监测方法 (一)布雷图指数法。 1.器具:手电筒、捞勺、吸管、蚊虫收集装置、标签纸等。 2.方法:每个监测点按不同地理方位选4个街道/村的居民区调查不少于100户,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及其幼虫孳生情况,收集阳性容器中的蚊幼进行种类鉴定,或带回实验室饲养至成蚊进行种类鉴定,计算布雷图指数(记录、统计表见附表1,2)。为避免连续监测对蚊虫密度造成影响,相邻两次监测应在不同户次进行。 户的定义:每个家庭、集体宿舍/单位办公室/酒店的2个房间、农贸市场/花房/外环境/室内公共场所等每30㎡定义为一户。 3.密度指标:布雷图指数(BI)计算公式 (二)诱蚊诱卵器法。 1.器具:诱蚊诱卵器、白色滤纸、隔夜自来水、标签纸等。 2.方法:每个监测点按不同地理方位选4个街道/村的居民区

共布放不少于100只诱蚊诱卵器,一般每25-30米距离布放一个诱蚊诱卵器,主要布放在居民区、单位、学校等楼顶天台、工地、空中花园或外环境的树木、花草、灌木丛等公共绿化带等,连续布放4天,第4天检查,收集诱捕成蚊,蚊卵需饲养至高龄幼虫或成蚊后进行种类鉴定,计算诱蚊诱卵器指数。(记录、统计表见附表3,4)。 3.密度指标:诱蚊诱卵器指数计算公式 (三)双层叠帐法。 1.器具:双层叠帐(外层:长×宽×高:1.8m×1.8m×1.5m;内层:长×宽×高:1.2m×1.2m× 2.0m)、计数器、手电筒、电动吸蚊器等。 2.操作:选择居民区附近的外环境作为监测地点,在上午或下午媒介伊蚊活动高峰时段内,诱集者位于内部封闭蚊帐中暴露两条小腿,收集者利用电动吸蚊器收集停落在蚊帐上的伊蚊持续30min,分类鉴定,记录诱蚊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地点、温度、湿度和风速(附表5)。 个人防护:收集者需涂抹蚊虫驱避剂,诱集者工作结束时涂抹蚊虫驱避剂。 3.密度指标:叮咬指数计算公式 三、常规监测 (一)监测点选择。 1.监测区域划分 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及媒介伊蚊分布状况对省份进行分类,Ⅰ类地区为近年常有登革热暴发的省份,Ⅱ类地区为近年出现过本

标准间指数在白纹伊蚊自然种群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_严子锵

【论著】中图分类号:R3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781(2006)05-0352-03标准间指数在白纹伊蚊自然种群动态 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严子锵1,胡志刚1,江毅民1,伍浩荣1,潘志民2 (1.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80;2.广州市黄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广州 510700) 【摘 要】 目的 适应于白纹伊蚊幼虫可以室内外孳生的习性,以标准间指数表示非居民住户环境的白纹 伊蚊幼虫空间分布的种群密度,补充布雷图指数(或百户指数)仅能代表居民区伊蚊密度的不足。方法 现 场检查居民和非居民区场所,以检查一定范围(居民住户或一定单位面积)内的孳生白纹伊蚊幼虫容器数,以 布雷图指数和标准间指数分别作为衡量居民区和非居民区的白纹伊蚊幼虫密度,对广州市2003年、2004年 和2005年上半年的白纹伊蚊的布雷图指数和标准间指数进行分析。结果 标准间指数表示的密度消长曲线 趋势接近于布雷图指数的曲线,布雷图指数与标准间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标准间指数与布雷图 指数两者均数的比值分别为2 24,2.26和2 05。结论 标准间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白纹伊蚊密度消长情况, 与布雷图指数相适应,用于白纹伊蚊自然种群动态的监测是可行的。 【关键词】 白纹伊蚊;种群动态;密度监测 St udy on t 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 space i ndex i n t he population dyna m ic surveillance of Aedes albopict us YAN Z i-qiang1,H U Zhi-gang1,JIAN G Y i-m i n1,WU H ao-y i n1,PAN Zh i-m i n2 (1.Guangzhou Center for D isease Control and P revention,Guangzhou510080,China; 2.C enter for D 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 on of H uangpu D istrict,Guangzhou510700,China) 【Abstrac t】 O b jec ti ve To adapt to the habits o f out-door and i ndoor breed i ng of A edes albop ict us,Standard Space Index(SSI)had been used to t he population dynam ic surve ill ance of A e.albop ictus i n non-residenti a l a rea and re- trieved the defic i ent of Breteau(BI)wh ich was o ften used as a larva dens it y i ndex i n resident area. M e thods W ater receptac les where A edes l arva breedi ng i n resi dential and non-resi dential area had been de tected.BI and SSI had been used as larva density o f A e.albop ictus i n resi denti a l and non-resi den tia l area respec tive l y.T he dens i ty data of the mo squ i toes i n2003,2004and2005had been ana l yzed. R esu lts The density trend of A e.albop ictus i nd-i cated by SSI was si m il a r t o t hat i ndicated by BI.T here was a mu lti ple relati onsh i p bet ween t he t w o indexes.T he ra ti o be t w een SSI and B I w ere2 24,2 26and2 05respecti ve lly. Conc l u sion T he Standard Space Index,which w as correspond i ng to B I,had we ll represented fo r the density trend of A e.albop ictus.Itw as feasi ble to m easure t he popu- l a tion dyna m ic of A e.albop ictus by S tandard Space Index. 【K ey words】 A edes albop ictus;popu l ation dyna m ic;density surveillance 白纹伊蚊是一种可在室内外小型积水孳生的蚊虫,目前用于表示白纹伊蚊幼虫密度的指数均借鉴于表示埃及伊蚊密度指数,如布雷图指数(B reteau I ndex,B I)或百户指数,不论是布雷图指数还是百户指数均以居民住户作为测量单位,难以应用于其他非居民区场所的白纹伊蚊密度监测。本文探讨以标准间指数(S tandar d Space I ndex,SSI)作为衡量其他非居民区场所的白纹伊蚊密度,并将其运用于白纹伊蚊自然种群动态的监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白纹伊蚊幼虫监测密度指数 将现场检查的场所分为居民区和非居民区两部分,居民区采用布雷图指数作为计算白纹伊蚊的密度指数;非居民区,如机团单位、建筑工地、公园、外环境等用标准间指数作为密度指数。两种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广州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编号:2004Z2-E0213)。 【作者简介】 严子锵(1958-),男,广州市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媒介生物防制研究工作。

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

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 (试行) 一、概述 登革热是由1~4型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为乙类传染病。亚洲、大洋洲、美洲和非洲均有本病发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世界上约有25亿人受到登革病毒感染的威胁,每年发生登革病毒感染患者超过1亿人,并且有50万人发展成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造成大约25000人死亡。在我国,20世纪初本病就已经传入我国,20世纪20年代和40年代曾造成上海、杭州、广州、汉口等地的广泛流行。1978年5月本病在广东省佛山市发生流行,以后的十年中,疫情迅速在广东、广西、海南省流行。20世纪80年代云南边境局部地区曾发生过登革热散发流行,并从白纹伊蚊分离到登革病毒4型(DEN-4)。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病主要在广东、福建流行,多为小规模流行或散发。1999年和2004年因输入性病例导致福建和浙江等地发生暴发流行,其它省区近年来也常有输入性病例的发生。但是,由于登革热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特别是近些年由于人员流动频繁和国际旅游的迅猛发展,使登革病毒的流行范围及其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分布范围也在相应扩大。登革病毒有四个血清型,在一个地区往往存在不同血清型病毒的交替流行,这更增加了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性。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的病死率较高,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当地经济、贸易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监测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内应全面开展登革热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本地病例或输入病例;登革热好发地区,应常规开展媒介伊蚊监测。 二、监测目的 (一)了解我国登革热的疫情动态、流行规律,及早发现疫情; (二)了解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包括孳生和密度变化)的动态变化及登革病毒携带状况; (三)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病例定义 (一)诊断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