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修订福建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2016年修订福建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2016年修订福建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2016年修订福建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创建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

1.了解PowerPoint软件的用途,会启动PowerPoint软件,并创建演示文稿。

2.能在演示文稿中新建一张幻灯片,根据幻灯片的版面要求选择合适的幻灯片

版式。

3.能根据主题创作的需要,选择设计模板和配色方案,制作演示文稿。

4.会保存演示文稿。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演示文稿的操作界面,创建演示文稿。

应用幻灯片版式、设计模板、配色方案。

2.教学难点

根据主题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幻灯片版式、设计模板和配色方案。

教学方法:

1.讲解、演示法:演示并讲解如何建立演示文稿,以及幻灯片版式、设计模板、配色方案的相关操作和作用,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操作。

2.观察、类比、归纳法:观察PowerPoint软件的窗口界面,类比Word软件的功能与操作,归纳创建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3.任务驱动法:通过创作“欢喜中国年”演示文稿,让学生练习创建幻灯片,应用

幻灯片版式、设计模板、配色方案等相关操作。

4.总结、评价法:在构建本课知识点的同时,及时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小结与评价,提升学习实效。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教学广播系统、Windows XP、PowerPoint 2003、Word 2003,

2.教学资源。

春节的来历.doc、春节的来历.ppt、欢喜中国年.ppt、春节面面观.ppt、教学课件、相关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预习并导人新课

1.请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2.请学生欣赏“春节的来历doc”和“春节的来历.ppt”两份作品,并谈一谈对这两份作品的认识。

3.小结归纳并演示讲船:导人PowerPoint软件,类比Word软件,认识Power-Point软件的功能及用途,比较PowerPoint 2010和PowerPoint 2003软件的窗口界面。

4.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展示Keynote软件的窗口界面。

5.提示课题:创建演示文稿。

二、新建演示文稿

1.讲授PowerPoint 2003软件图标和启动软件的方法。

2.讲授PowerPoint 2003软件窗口及其组成;类比Word软件的启动方法及其窗口组成,比较两者的相同与不同。

3.小结PowerPoint 2003软件窗口的组成,广播并演示,疆化学生对该软件窗口组成的认识。

4.教师演示如何创建演示文稿并新建一张幻灯片。

5.保存演示文稿文件:类比Word文件保存方法,引导学生选择保存路径并保存演示文稿,再识别演示文稿文件类型。

6.布置操作任务:完成教材第4页图1-6“欢喜中国年”演示文稿封面幻灯片的制作。

巡视指导。

7.小结并反馈学生操作情况。

三、设置幻灯片的版式和配色方案

1.演示并讲解应用幻灯片版式方法:单击菜单中的“格式”一“幻灯片版式”,认识应用幻灯片版式中不同类型的版式,了解幻灯片版式的用途,并认识几种常用的幻灯片版式。

2.演示并讲解应用幻灯片配色方案方法:单击菜单中的“格式”一“幻灯片设计”一“配色方案”,认识配色方案含义及其应用范围。配色方案除标准以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定义编辑,调整背景、文本和线条、阴影等。

3.演示并讲解应用幻灯片设计模板方法:单击菜单中的“格式”斗“幻灯片设计”一“设计模板”,认识常用的设计模板,并小结设计模板含义:

模板是已经设计好的演示文稿,其中包括预先定义好的页面结构、标题格式、配色方案和图形元素,但标题和正文等具体内容都是空白的,可以由用户根据需要来添加。

4.布置操作任务,完成教材第4页活动2的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交流评价。

四、制作演示文稿的标题幻灯片

1.演示并讲解通过“新幻灯片”按钮插入新幻灯片,并在幻灯片版式中选择“标题与文本”版式。

2.出示“春节面面观”幻灯片。让学生自学教材第3页“探究活动”内容,并根据教材图1-4所示的内容,制作教材图1-8样式的标题幻灯片,完成活动3操作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评价。

五、动手实践、巩固创新

1.布置任务:完成教材第5页创新活动。(1和2可以任选其中一项完成)

任务要求:

(1)选择合适的版式、设计模板和配色方案,合理、规范、正确保存演示文稿到指定文件夹。

(2)演示文稿中要制作封面幻灯片和目录幻灯片,根据所选主题提炼主标题和小标题。

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评价。

六、总结评价

1.总结本课内容。

2.根据本课学习情况,完成教材第6页的活动评价,请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并交流学习心得。

第二课制作文字幻灯片

教学目标:

1.能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并设置合适的文字效果。

2.能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并且会设置文本框格式,调整文本框的位置与大小。

3.能对幻灯片中的文字进行格式设置。

4.让学生体验创作文字幻灯片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插入艺术字,插入文本框,设置文字格式,设置文本框格式。

2.教学难点。

根据内容和版面的需要,合理设置艺术字、文本框、文字格式。

教学方法:

1.讲解、演示法:讲解并演示插入艺术字、文本框及其相关设置的操作。

2.知识迁移、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将已掌握的Word文本操作技能迁移到探究PowerPoint 文本效果处理。

3.操作练习法:按“探究活动”要求完成活动主题任务。

4.归纳、小结、评价法:在活动过程及时小结活动情况,并予以评价,以学促评,以评促学。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教学广播系统、Windows XP、PowerPoint 2003、Word 2003。

2.教学资源。

“春节历史渊源”文字素材、本课教学所用微课视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导人新课

1.展示上节课部分学生作品,并复习上节课内容,小结上节课知识点。

2.预习本课内容:教材第7-12页的内容。

3.展示开阔视野中的PPT,引导学生思考,这份PPT与上节课制作的PPT有什么不同。

4.出示课题:制作文字幻灯片。

二、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

1.出示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操作的微课视频,并请学生思考用同样的方法在PowerPoint 软件中插入艺术字是否可以,试操作并小结回答。

2.讲解、演示并小结在幻灯片中如何插入艺术字。

(1)新建一张幻灯片,单击“插入”一“图片”一“艺术字”命令,打开“艺术字库”对话框。

(2)选择一款艺术字样式,在弹出的“编辑‘艺术字”’对话框中,输入文字“历史渊源”。

(3)通过“艺术宇”效果设置窗口设置“历史渊源”四个艺术字的效果。

3.布置操作任务:完成教材第8页活动1的操作任务。

教师巡视并指导。

4.展示评价部分学生作品,并小结本知识点要点。

(l)插入艺术字的两种方法,讲解“艺术字”效果设置窗口的作用(编辑文字,艺术字库等)。

(2)调整艺术字大小、位置。

(3)会选择合适的艺术字样式,以体现幻灯片主题,体现版面和谐。

(4)知识窗。

①调整控点:用来重新调整艺术字的形状,如果某些形状没有黄色调整点,则只能调整艺术字的大小。

②旋转控点:旋转控点为绿色,向所需方向拖动对象上的旋转控点,可以使艺术字以任意角度进行旋转。

三、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

1.播放并讲解在Word文档中插入文本框的微课视频,请学生类比并思考在Power-Point 文档中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2.小结并演示在PowerPoint文档中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l)单击“插入”一“文本框”一“水平”命令,在幻灯片上拖动指针。

(2)在绘图工具栏上单击“文本框”按钮。

3.布置操作任务:完成教材第9页的活动2任务,出示教材的图2-1,图2-5和图2-6,下发“历史渊源”文字内容给学生,并请学生尝试操作设置文本框内文字的字体、字号,设置文本框填充色,线条颜色等。

教师巡视指导。

4.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简单评讲。

5.小结本环节重点内容。

(1)插入文本框及其文字格式的设置。

(2)设置文本框格式(如填充色、线条颜色及样式)。

(3)调整文本框的大小。

(4)移动文本框的位置。

四、修饰文字,放映并保存演示文稿

1.出示有阴影文字效果的幻灯片,请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做出来。请学生尝试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2.请学生展示作品并说一说是如何修饰文字的。

3.小结:适当修饰幻灯片中的文字,可以增加幻灯片的美感,选中要修饰的文字对象,在“绘图工具栏”找到“阴影设置”选择相应的效果,即可完成文字的修饰。

4.讲解放映幻灯片方式:单击菜单中酌“幻灯片放映”一“观看放映”命令。

5.请学生保存演示文稿。

五、实践应用创新活动

1.布置任务: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1页创新活动的前两项操作任务,操作情况好的同学继续完成创新活动的第3个任务。

任务要求:

(l)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款式,修饰“欢喜中国年”演示文稿中其他幻灯片的文字,并保存文档。

(2)按照教材第12页图2-9所示的幻灯片效果,修饰上节课制作的“欢喜中国年”演示文稿的封面幻灯

(3)制作介绍自己家乡的幻灯片,并保存文档。

六、交流归纳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交流并评价作品。

2.引导学生根据本课学习情况完成课后的活动评价。

3.归纳总结本课内容。

第三课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教学目标

1.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并根据需要调整图片的大小与位置。

2.会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并添加文本,会设置自选图形格式。

3.会制作幻灯片背景,美化幻灯片效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自选图形,并进行调整。

(2)把图片设置为幻灯片背景。2.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插入的图片、自选图形及把图片设置为幻灯片背景。

教学方法

1.类比、知识迁移法:通过类比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与自选图形的方法,进行知识迁移,学习PowerPoint软件的相关知识点。

2.演示、讲解法: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插入的图片、自选图形及用图片制作幻灯片背景的操作难度较大,可以演示并讲解,分解难点,降低难度。

3.归纳、小结法:在各活动环节,归纳实际操作情况并进行小结,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及时调整,以达到学习效果。

4.操作练习法:让学生练习插入图片、自选图形,把图片设置为幻灯片背景等相关操作。

5.展示、评价法:展示和评价学生作品。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教学广播系统、Windows XP、PowerPoint2003、Word2003。

2.教学资源。本课所用的课例资源及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预习并导入新课

1.预习:教材第13-18页。

2.出示教材开阔视野范例,请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体会。

3.小结:图片是制作幻灯片的重要素材之一,图片素材可以用于点缀幻灯片版面,渲染情境,一张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更能直观地表达主题。

4.出示课题: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二、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1.请学生复习并回顾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思考并尝试在PowerPoint文档中用同样的方法是否可以插入图片。

2.请学生演示并讲解自己的操作

3.评价并归纳小结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l)方法1:单击菜单中的“插入”一“图片”斗“来自文件”(选择相应的文件夹)命令,选择图片后插入图片。

(2)方法2:单击“绘图工具栏”的“插入图片”图标。

4.布置操作任务:完成教材第14-15页的活动1并思考以下问题。

(l)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如何调整?

(2)文本框的填充色可以设置得更丰富吗

(3)“图片工具栏”可以做些什么?

5.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回答刚才老师布置的问题。

(l)图片大小及位置的调整与文本框操作方法相似。

(2)文本框的填充色可以丰富多样,有渐变色等多种效果。

(3)通过“图片工具栏”可以对图片的颜色、对比度、亮度、裁剪、旋转等进行操作。

6.教师归纳井小结本环节学习重、难点。

三、用自选图形制作文字背景

1.出示教材图3-6介绍“福州线面”的幻灯片,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出示学习重点:用自选图形制作文字背景,类比在Word文档中插入自选图形的方法,请学生尝试用同样的方法在Power-Point文档中插入自选图形并添加文字,完成教材第15页活动2并思考以下问题。

(l)怎样插入自选图形,如何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

(2)自选图形的格式设置包含哪些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作品的展示与交流,教师适当点评,给出问题答案并小结。

(l)评价交流。

(2)给出问题答案。

①插入自选图形及添加文字。

②自选图形的格式设置包括图片大小的调整、旋转与翻转,调整控点与旋转控点等。

(3)小结:根据需要合理选择自选图形。

四、用图片制作幻灯片背景

1.导人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需要制作个性化的幻灯片背景,演示并讲解设置幻灯片背景的两种方法。

(l)右击幻灯片,弹出快捷菜单,单击选择“背景”一“填充效果”一“图片”斗“选择图片”一“锁定图片纵横比”一“确定”。

(2)插入图片,右击图片,弹出快捷菜单,单击“叠放次序”一“置于底层”。

2.布置操作任务:完成教材第17-18页的活动3,可以选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设置幻灯片背景。

3.展示学生作品,交流归纳并评价。

五、创新活动

1.布置操作任务:完成教材第18页创新活动的两项操作任务。

(l)制作坊间美食的幻灯片。

(2)制作介绍自己家乡的幻灯片。

将作品保存到指定文件夹里。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六、自我评价、总结本课

1.请学生填写教材第18页的活动评价表。

2.总结本课内容。

第四课制作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教学目标

1.认识幻灯片动画的意义与作用。

2.会设置幻灯片中对象的动画效果,会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3.会较灵活运用动画效果美化幻灯片,突出演示文稿的重要内容与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方式。

2.教学难点。会根据需要,灵活合理地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

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播放有自定义动画的动画范例,导人新课。

2.演示、讲解法:演示并讲解设置自定义动画及幻灯片切换操作要领。

3.实践操作法: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设置“欢喜中国年”演示文稿的春节民俗幻灯片中的文字、图片等对象的动画效果。

4.展示、评价、总结法:关注学生操作情况,及时引导鼓励,适当评价。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教学广播系统、Windows XP、PowerPoint 2003。

2.教学资源。本课所示范例及相关演示文稿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预习并导人新课

1.请学生预习:教材第19-24页的内容。

2.播放《小猴踢球》演示文稿,让学生感受动画效果,并说一说观后感。

3.小结。

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PowerPoint的幻灯片动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定义动画,它能使幻灯片中的文本、形状、声音、图像等具有动画效果,达到突出重点、控制信息流程、提高演示文稿趣味性的目的;另一种是幻灯片切换,即整张幻灯片出现时的动画,可以引起关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4.出示课题:制作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二、自定义动画

1.演示并讲解进入“自定义动画”设置窗口的两种方法。

(1)选中对象后,单击菜单中的“幻灯片放映”一“自定义动画”命令。

(2)选中对象后单击鼠标右键,从快捷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动画”。

2讲解自定义动画效果的种类:进入的动画、强调时的动画、退出时的动画、动作路径动画。

3.布置操作任务。

完成教材第20-21页的活动1,设置“欢喜中国年”演示文稿的春节民俗幻灯片,使文字与图片依次呈现。

教师巡视指导。

4.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闯题。

(l)如何调整自定义动画的顺序?

(2)如何更改和删除自定义动画的效果?

5.归纳小结。

(l)调整自定义动画的顺序。

方法1:直接拖动“自定义动画”窗格中相应的对象效果进行调整。

方法2:单击“自定义动画”窗格下方“重新排序”的向上或向下箭头进行调整。

(2)自定义动画效果的更改与删除。

更改:在“自定义动画”窗格中选定对象的动画效果,单击“更改”按钮重新设置动画效果。在一个对象上可以前后设置多种动画效果。

删除:在幻灯片中选定对象,在“自定义动画”窗格中单击“删除”按钮。

三、制作简单的连续动画效果

1.播放有“点爆竹”动画效果的幻灯片,请学生观察,并尝试说说如何实现这种效果。

2.演示并讲解如何制作爆竹爆炸效果的简单连续动画。

(1)新建一张幻灯片,在幻灯片中依次插入“小孩…‘爆竹…‘烟火”等图片。

(2)设置“爆竹”图片的自定义动画路径:选中“爆竹”对象,在“自定义动圃”任务窗格中,选择“动作路径”下的“向上”动画效果,画好“爆竹”上升的路径。

(3)设置“爆竹”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向外溶解的效果:选中“爆竹”对象,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选择“退出”下的“向外溶解”。

(4)设置“爆竹”爆炸效果:依次给“烟火”对象添加“进入”一“渐变式缩放”效果和“退出”一“向外溶解”效果。

(5)按顺序设置各动画对象的开始为“之后”。

(6)放映新建的幻灯片。

3请学生根据以上操作要领完成教程第21-23页的活动2。教师巡视指导。

4.请学生上台演示操作,展示自己的作品。

5.小结:给对象谩置自定义动画皮以突出文本的意境和演示文稿的主题为目的确定合适的动画效果。设置连续动画的难度在于如何合理构思出一个连续的动画,并能分解成动画的若干个动作,然后通过“自定义动画”功能设置加以实现,设置动作路径、动画效果和播放顺序后,可以通过“自定义动画”对话框中“播放”按钮进行预演,如效果不满意,可继续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四、设置幻灯片的不同切换方式

1.演示几种不同的幻灯片切换效果,请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感受。

2.演示并讲解设置幻灯片切换操作方法。

(l)选定幻灯片。

(2)单击菜单栏中的“幻灯片放映”一“幻灯片切换”,在窗体右端将显示“幻灯片切换”任务窗格。

(3)设置幻灯片切换选项(切换样式、速度、声音、换片方式等),对不同幻灯片尝试设置不同的选项。

(4)放映幻灯片,观看切换效果,对放映效果不满意,可以继续调整幻灯片切换、效果。

3.请学生根据以上操作要领完成教材第23-24页的活动3。

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幻灯片切换效果是页面过渡的一种形式,可以引起观众对下一张幻灯片内容的注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合理的切换样式、速度、声音、换片方式可以使幻灯片放映的视觉效果明显增强。

五、创新实践巩固提高

1.布置创新活动内容。

请学生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点完成教材第24页的创新活动任务。

(1)用教师提供的图片和文字素材,选择喜欢的演示文稿放映方式,制作介绍“春节民俗”的幻灯片。

(2)继续制作“小猴踢球”故事的演示文稿。

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六、总结本课

1引导学生填写教材第24页的活动评价表,进行自评。

2.总结本课内容。

第五课制作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目标:

1.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文件。

2.会在幻灯片中插入超链接,会利用超链接实现页面间的跳转。

3.能根据主题和实际的需要,插入适当的声音和超链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文件和超链接。

2.教学难点。

能根据主题和实际需要,在演示文稿中合理运用声音和超链接效果

教学方法

1.演示、讲解法:演示并讲解插入声音文件与插入超链接的操作要领。

2.展示、评价法:通过展示与评价作品,发现作品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在演示文稿中正确使用多媒体和超链接。

3归纳、总结法:归纳和总结插入声音文件和插入超链接的操作步骤。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教学广播系统、Windows XP、PowerPoint2003

2.教学资源。

本课教材相关的文字资料与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并导入新课

1.请学生预习教材第25-30页的内容。

2出示教材第25页开阔视野的演示文稿图片,请学生观察并思考:给幻灯片配上声音,幻灯片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3.小结:PowerPoint软件支持声音、动画、视频播放功能,可以制作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演示文稿。

4.出示课题制作多媒体幻灯片。

二、设置自定义动画的声音效果

1.复习回顾给幻灯片添加自定义动画效果的操作方法,并导入本环节学习重点:通过自定义动画不仅可以在幻灯片中添加动面效果,还可以设置声音效果。

2.布置任务:以教材第26页探究活动为基础,请学生按照教材步骤尝试完成任务1。

3.巡视指导,适时评价,提示学生,遇到操作困难组内同学互帮助。

4.请学生演示,并对其操作进行适时评价,小结设置自定义动画声音的方法。

三、在幻灯片中插人声音文件

1.讲解并演示在幻灯片中如何插^声音文件:选中一张幻灯片,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一“影片和声音”一“文件中的声音”,在打开的“插入声音”对话框中,选择声音文件,单击“确定”按钮。

2.请学生参照以上操作要点,以“探究活动”为基础,尝试完成教材第27~28页的任务2在“欢喜中周年”演示文稿的第一张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文件。

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结合操作过程谈谈“您希望在幻灯片放映时如何开始播放声音,”对话框中选择“自动”和“在单击时”有何区别。

4.引导学生结合操作过程谈谈“声音选项”对话框中“循环播放,直至停止”选项选中与不选中有何区别。

5.展示学生作品,相互评价和交流。

四、在幻灯片中插入超链接

1.出示含有超链接的演示文稿范围,并引入超链接及演示文稿中的超链接含义。

(l)超链接包含链接载体(单击的文字和图片)和链接目标(链接到的网页)。

(2)演示文稿中的超链接是指从幻灯片的文字、图形、图片等指向另一个目标的链接,这个目标可“是本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也可“是一个文件、一个阿站地址或电子邮件地址等。

2.演示并讲解在幻灯片中插入超链接的两个方法:

(1)选中要超链接的对象,单击菜单中的“插入”一“超链接”,编辑超链接。

(2)选中要超链接的对象,右击,弹出对话框,选择“超链接”,编辑超链接。

3.请学生根据以上操作要领,完成教材第28-29页的任务3;在幻灯片中插入超链接,让幻灯片根据需要进行跳转。

(l)选择“欢喜中国年”目录幻灯片。

(2)有击目录菜单中的“历史渊源”文本框,选择“超链接”命令。

(3)在打开的“插入超链接”对话框中,选择要链接的幻灯片标题,单击“确定”按钮,形成“历史渊源”文本框链接状态。放映时,单击“历史渊源”文本框,则转向放映指定的幻灯片。

(4)在每一项内容的最后一张幻灯片,插入一个“返回”按钮,放映时,单击“返回”按钮,即可返回目录幻灯片;

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作品,交流,评价。

5.小结插^超链接操作要点:

(l)在插入超链接之前要选中链接的对象。

(2)要链接到同一个演示文稿中其他幻灯片,要在“插入超链接”对话框中选择“本文档中的位置”。

(3)在每一部分的最后一张幻灯片中用文字或文本框的“返回”,设置超链接到目录幻灯片,或者利用“动作设置”按钮回到目录幻灯片。

(4)恰当地使用超链接和动作设置,能够让你的演示文稿有更强的交互性和更高的观赏性。

五、创新实践提高巩固

1.请学生根据以上掌握的知识点,完成教材第30页的创新活动。

(l)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介绍春节文化的幻灯片。收集与春节有关的图片素材,制作有背景音乐的介绍春节的演示文稿,将文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里。

(2)打开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添加目录幻灯片,并将其链接至对应内容的幻灯片,放映时,可以通过“返回”按钮,返回目录幻灯片,与小组同学交流,再将文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

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作品并交流评价。

六、总结本课

1.引导学生填写教材第30页的活动评价表,进行自评。

2总结本课内容。

第六课展示演示文稿作品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评价演示文稿作品。

2.能掌握一些评价演示文稿作品的方法。

3.能够进一步完善演示文稿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评价演示文稿作品的方法,会分析、评价演示文稿作品。

2.教学难点。

能较客观、合理地评价演示文稿作品。

教学方法

1.演示、讲解法:演示不同的演示文稿作品,讲解作品的优缺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关注作品,较全面客观地评价作品。

2.比较分析法:比较不同演示文稿作品的播放效果,分析作品的技术运用。

3.互动交流法:在展评演示文稿作品的过程中,互动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把评价引向客观深入。

4.归纳、小结法:归类并及时小结评价演示文稿作品的方法,加强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教学广播系统、Windows XP、PowcrPoint2003。

2.教学资源。

与本课教材相关的演示文稿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并导人新课

1.请学生预习教材第31-36页的内容。

2.放映《消防安全》演示文稿和几份学生制作的《欢喜中国年》演示文稿,请学生说说观后感。

3.小结:展评演示文稿作品是学习制作演示文稿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欣赏和评价作品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有利于提高PowerPoint软件应用水平。

4.出示课题:展评演示文稿作品。

二、如何评价演示文稿作品

1.分别演示《走进安溪》《福州三坊七巷》《我是“00后”》《小猴踢球》演示文稿作品,请学生观看并引导学生讨论:一份好的演示文稿作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别说说四份演示作品给你的感受,请你从主题与内容、版面布局与色彩搭配、其他技术运用的角度对它们进行评价。

2.归纳小结。

评价演示文稿作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演示文稿的主题与内容。

①看主题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完整。

②看图片等素材是否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并呈现作品内容。

③看幻灯片之间是否具有层次性和连贯性,整体风格是否统一、协调。

《走进安溪》演示文稿作品,从地理位置、茶文化、民俗文化、特产四个方面介绍安溪,体现了安溪特色,作品的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幻灯片选用的茶田、名茶等图片素材,清晰、准确地表达并呈现了作品主题与内容;幻灯片的背景图片及色调层次分明、前后连贯、风格统一。

(2)版面布局与色彩搭配。

《福州三坊七巷》两份作品效果对比强烈,教材图6-6所示的幻灯片运用了红与黄两种对比色作为背景和文字颜色,色彩搭配合理、协调,增强了幻灯片的视觉效果;文字清晰,字体设计恰当,三行文字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其他技术运用(超链接、动作按钮、幻灯片切换、自定义动画、路径动画等)。

在幻灯片中设置超链接、动作按钮、幻灯片切换、自定义动画、路径动画等幻灯片放映效果,将极大丰富演示文稿作品的播放效果。《我是“00后”》演示文稿作品,在幻灯片中设置了超链接及动作按钮;《小猴踢球》演示文稿作品,在幻灯片中设置了自定义动画、路径动画等幻灯片放映效果,播放演示文稿时,小动物之间的对话活灵活现,故事栩栩如生。

3.继续演示几份不同类型的演示文稿作品,请学生观察,并根据以上演示文稿评价要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评价交流。

三、评价自己的作品

1.请学生打开自己前几节课制作的《欢喜中国年》《我的家乡》演示文稿作品,从主题与内容、布局与颜色等演示文稿评价要点人手,进行作品的自评,说一说作品的优缺点并制订修改计划。

2.请学生互动交流自评结果,教师适当评价。

3.小结本环节内容。

四、创新实践巩固提高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6页的创新活动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介绍《我的家乡》演示文稿的创作过程及修改过程,进行互动交流评价。

五、自我评价总结本课

1.自评本节课学习效果,填写第36页的活动评价表,对自己在本学段的学习表现、态度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并在小组内互评。

2.总结本课内容。

第七课认识因特网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因特网,了解因特网基础知识。

2.能举例因特网提供的服务与应用。

3.感受因特网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方式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因特网的服务与应用。

2.教学难点。

什么是因特网。

教学方法

1.观察法:引导学生实地观察机房的电脑互联,浏览网上邻居的共享资源。

2.演示、讲解法:登录一些精彩的网站,介绍因特网的服务功能。

3.讨论、交流法:讨论上网能做些什么,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4.操作法:尝试打开教师提供的网址,登录因特网,感受因特网的服务功能。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教学广播系统、Windows XP、IE浏览器。

2.教学资源。

精美的旅游景点图片,相关学习网站的网址。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引言: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看一组图片(旅游景点图片),大家看看美不

美?

2.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找出自己认识或游玩过的地方。

3.提问:同学们,这些美丽的地方你们认识吗?游玩过吗?知道这些美丽的风景图片是哪儿来的吗?真聪明,是“因特网”上收集的,因特网功能强大,信息丰富,它可厉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吧!

4.出示课题:认识因特网。

二、认识因特网

l.认识局域网:引导学生实地观察机房中局域网的电脑互联情况。

2.请学生双击桌面上网上邻居图标,引导学生浏览机房中电脑的共享资源,认识因特网把全世界电脑资源连接在一起。

3.出示任务1:

(l)认真阅读教材第37页“开阔视野”的内容,思考什么是因特网。

(2)同桌讨论:自己眼中的因特网是什么?

4.小结:因特网把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互联在一起,因特网上的网站是由世界各地的组织、机构或个人创办的,存储大量的信息,而且信息还在不断地更新,有了它,我们就可以自由地浏览、交流、发布信息等,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三、我们上网能做什么

1.提问:以前有上过网吗?都用因特网做过什么事情?

2.讲解:因特网上的网站由许多网页组成,网页包含文字、图片以及各种超链接等。人们通过打开网页,可以了解各地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等。聊天、玩游戏只是给我们休闲娱乐的,这只是网络功能很小的一部分。因特网不但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学习知识,还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浏览新闻。

(1)操作示范:打开IE浏览器,介绍窗口界面。

(2)提问:说说在生活中通过什么方式获取新闻、了解身边的大小事情。

(3)登录新闻网站,引导学生查阅新闻。

①登录新华网。

②登录本校的校园网站,浏览学校的最新动态。

③打开地方政府网站,让学生了解近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4阅读数字图书。

(l)讲解:在因特网上不仅可以看到各种新闻信息,还可以查看各类书籍。为方便人们查阅书籍、期刊等资料,许多单位的图书馆都建立了相应的网上图书馆。

(2)打开福建省少儿图书馆网站,让学生了解。

5.查找资料。

(l)讲解: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疑问,不仅可以查看各种书籍,还可以访问因特网,因特网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地查找、收集资料的网站。

(2)演示:登录百度搜索网站查找资料。

6.听广播,看电视,观赏电影、动画。

(l)讲解:网页不仅可以查看文字、图片信息,还可以收听广播、音乐,看电影、电视、卡通动画等。

(2)出示任务2。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站,打开视频,进行欣赏。

①爱奇艺网。

②中国电影网。

③全国优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库。

④土豆网。

⑤搜狐视频网。

7.购物。

(l)引言:因特网提供了庞大的购物网站,如:淘宝网、京东商城、当当网、苏宁易购等等,人们在家里就能轻松购买各地的商品。

(2)演示并讲解:打开淘宝网,讲解一些网上购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8.交流信息。

(1)提问:让学生说说平时用什么方式跟远方的亲人或朋友交流信息。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0页“交流信息”的内容。

(3)引导学生反馈自学情况。

①让学生说说书上介绍了哪些网上交流信息的方法。

板书:QQ、MSN、论坛、博客、微博、电子邮件。

②让个别学生说说有用过哪些网上交流信息的方法。

③除了书上所说的方法,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网上信息交流。

(4)小结。

通过刚才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对信息技术兴趣浓厚,平时很好学,今天表现特别棒。因特网除了能用QQ、MSN、各种论坛、电子邮件交流信息外,还给人们提供了博客和微博等多种网上信息交流功能。这些内容将在后续课程中学习。

9.网上公开课。

(1)打开中国公开课网。

(2)示范打开一节公开课让学生了解。

四、说一说、练一练

出示任务。

(l)结合平时所见所闻,说说因特网还能做堂什么。(小组讨论)

(2)说一说,怎样运用因特网提供的服务帮助学习。

(3)任意选择以下网站,打开网站中的网页进行浏览。(供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①中国网。

②新浪网新闻中心。

五、评一评

对照教材上的评价表内容,评一评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六、总结

小结:

(l)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2)对因特网的服务功能还有什么

疑惑?

(3)解决学生提出的疑惑。

第八课浏览网页

教学目标

1.知道IE浏览器的窗口组成,能打开浏览器登录网站,浏览网页内容。

2.学会IE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3.了解浏览器收藏夹的功能,学会整理收藏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

网站首页与网站信息间的组织关系。

教学方法

1.讲解法:讲解浏览器窗口的组成及用途、网站首页信息组成等知识。

2.演示法:演示启动浏览器、浏览网页信息等操作。

3.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有序完成教材中的活动任务,学会浏览网页信息。

4.讨论、交流法:讨论首页与网站信息组织的关系,每个栏目名称与栏目中的文字标题内容有什么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教学广播系统、Windows XP、IE浏览器。

2.教学资源。

适合青少年学习的网站网址,各种学习网站的截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出示一条当天早上的最新消息(正面信息),让学生说说如何快速了解当天最新消息。

2.讲解:生活中每天都有数不清的新信息产生。报纸、杂志、电视等都是传播信息的媒体,但是这些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及信息量与互联网是无法相比的。要想从因特网上获取有效信息,首先要学会浏览网页,只有掌握浏览网页的方法与技巧,才能更好地浏览因特网上丰富多彩的信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浏览网页的方法。

3.出示课题:浏览网页。

二、启动浏览器,认识其窗口界面

1.讲解:浏览因特网的信息,需要一个专门的工具软件,叫浏览器。常用的浏览器软件有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浏览器)、360安全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等等。一般情况下在桌面上可以找到浏览器的图标。

2.引导学生在电脑桌面上找出自己认识的浏览器图标并告诉同桌。

3.让学生演示:请个别学生上台演示打开IE浏览器的操作。

4.演示讲解:启动浏览器的操作方法。

(l)方法一:双击桌面上lE浏览器图标。

(2)方法二:右击桌面上lE浏览器图标,再单击打开。

(3)方法三:单击“开始”一“程序”一“Internet Explorer”命令。

5.引导学生观察IE浏览器窗口由哪些部分组成,并说说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l)展示IE浏览器窗口的组成示意图。

(2)板书:菜单栏,地址栏,后退、前进按钮,网页浏览窗口,等。

(3)让学生说说窗口中的“地址栏”的用途。

(4)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网址:网址就是网页在互联网上的地址,任何一个网页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网址。

6演示地址栏中输入以下网址:

http://www.fjdstm. com/,按Enter键,进入“福建数字科技馆”网站首页。

7.提醒学生:输入网址一定要认真,只要输错一个字符,网站都不能打开。

三、登录网站浏览网页

1.讲解:图书、期刊可以通过目录很快找到每一篇的内容。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浏览网站上的信息呢,请跟老师一起学习。

2.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刚才打开的“福建数字科技馆”网站首页,让学生说一说从哪找到网站的名称。

3.介绍网站首页信息组成。

(l)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观察首页页面的信息组成,认识网站首页。

①数一数这个网站的首页中有几个栏目。

②每个栏目名称与栏目中的文字标题内容有什么关系?

(2)向学生介绍网站导航栏:网站导航栏由网站的信息栏目名称组成,起到引导人们查看网站信息的作用,就像图书、期刊的目录一样,可以让人们快速地浏览网站上各网页的内容。

4。小结:

一般的网站首页的最上方有网站的名字和标语。在网站名字的下方,是网站导航栏,由网站的信息栏目名称组成,网站的信息越丰富,需要导航的信息栏目就越多。在导航栏的下方是网页内容的主体,由文字标题与图片组成。由于网站信息比较多,为了便于查看,一般都会根据内容分类成若干个栏目。

5.布置任务(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边阅读教材第44-45页的“登录网站,浏览网页”内容,边动手操作。

(l)移动鼠标指针到自己感兴文字标题上,注意观察鼠标指针有什么变化。

(2)打开“福建数字科技馆”网站导航栏中的“八闽馆”网页进行浏览。

(3)在“八闽馆”网页中找到“八闽概述”,再单击打开“海洋矿产”网页进行浏览。

(4)试一试,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地退回到上一个已经浏览过的网页,有什么办法可以前进到下一个已经浏览过的网页。

(5)如何从当前网页回到网站首页?

(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现场指导。)

6.检查学习情况。

(l)让学生逐一回答以上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超链接。

7.小结:本部分内容主要学习通过网页中的超链接浏览网页信息,学会使用工具栏中的“后退…‘前进”按钮。

8.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评价。

四、快速打开以前登录的网站

1.讲解:IE浏览器有“过目不忘”的功能,能够帮助我们自动记住近期访问过的网站和浏览过的网页。

2演示讲解:

方法一:单击IE浏览器的地址栏右边的三角形下拉按钮,打开地址栏的下拉列表,看到曾经在地址栏中输入并访问成功的网站网址。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中的“历史”按钮,弹出“历史记录”窗口,按日期显示出了曾经登录过的网站网址和浏览过的网页标题。

3引导学生操作:根据方法一和方法二找到刚才浏览过的网页并打开。

五、收藏网页

小学信息技术第01册教案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观看“神奇的信息世界”光碟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师:这节课,大家来学习了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你注意到了吗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信息世界中。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世界,好吗 生:好! 师:启动“神奇的信息世界”。 (让学生来观看,老师边解说) 师:观看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二、这里有一些例子都说明计算机在当今社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请大家填一填:下列图中计算机在做什么 三、想一想 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机 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 第二课初识好朋友---计算机教学目的: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内容: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哪位同学能来谈一谈具体应用方面。 师:好,你来。 生:(略) 师:好,你也来谈谈。 生:(略) 师:同学们都谈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好吗 生:好。 二、新授 师:现在,让世纪博士给我们讲讲计算机的家史吧。 (老师启动光碟,让学生观看) 师: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学习了什么呢对计算机了解了多少呢 生:我知道了。 师:那你来说说。 生:一台计算机(电脑)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的。 师:哪硬件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硬件主要由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组成。 师:哪软件又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软件是人编写的程序,专为完成某一项任务而设计,是智慧的结晶,用不同软件可以让计算机完成不同的任务。 师:同学们,今天学了可真不少。接下来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题目。 三、做一做。 通过世纪博士的讲解,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硬件,知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意义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5-12-09T17:09:18.9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11月总第173期供稿作者:王金贵 [导读] 山东省平邑县丰阳镇中心校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金贵山东省平邑县丰阳镇中心校273315 现代的小学教育,学生已开始不满足于“知识=书本+粉笔+嘴巴”的教学模式,他们对知识、对信息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而信息技术教学的引入正好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趋势,它将外界与学校、活动与课堂、书本与信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知识=书本+粉笔+嘴巴”更新成为“知识=书本+电教+嘴巴”,满足了小学教育乃至于现代教育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4年就提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而我们的娃娃,农村的就占有一大半,而且由于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起点高,加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将是咱们农村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教学)可以弥补教学器材的不足,增强小学教学中形象化成分,顺应小学生心理思维的发展规律 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扩大,教材的不断更新,许多新事物、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作为面对着心灵幼稚、思维能力低下、抽象认识发展缓慢这一特殊群体的小学教师来说,已很难通过简单的介绍、片面的几句话来让学生在内心世界形成完整的认识,然而能让学生比较形象了解的实物模型、鲜明的彩图,完整的文字介绍,即使在城市学校也很难比较完整、全面的找到。因此,在传达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教学资料、知识资料不能满足需要所造成知识盲点,造成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传递上的阻塞。而计算机能够全面满足教学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它通过网上传输获取教学中的所需资料,有力的弥补了教学器材数量与质量的不足,提供了丰富的教辅工具,并且运用各种动画、图解、音乐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系统全面的传输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小学生这一不成熟的群体,获取知识的绝对途径则完全依赖于教师课堂的传播,他们心理和思维的发展所要求的形象性资料,是任何教师都无法估计和全部满足的,而计算机教学则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灵活性、多样性,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的选择,能把书本上简单或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深刻、形象,很好地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快而抽象思维发展缓慢的心理特点进行信息的多元化处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弊端,创造最佳知识传输效果 计算机教学引入课堂,其高效、快速的信息传递功效,与传统教学相比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在相同的课堂40分钟,采用计算机教学能够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这在小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生幼稚的思维对事物的认识需要寻求丰富的感官刺激,计算机教学可传递他们对知识需求,满足其求知欲。另外,计算机教学还能够简化教学步骤,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1.可以简化教师繁琐的书写过程,以演示稿、幻灯片代替黑板板书内容,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2.克服了教学空间的限制,完成了以前在教室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3.克服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计算机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师生交互式的对话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计算机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动画式的三维效果,能够完成教师光靠双手所不能完成的动作演示效果,特别在小学社会课的教学中,其优势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学生心理对动的事物的认识远远比对静的事物的认识深刻,对多颜色事物的认识比单一颜色的事物认识深刻,对图像事物的认识比文字知识的认识深刻,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比抽象事物的认识深刻。因此,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与中学或其它阶段的教学表现得更明显、更直接。 三、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小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作为小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渴望和思考是非常强烈的,对于计算机教学所带来的丰富信息,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第一,计算机本身就是一种现代科学产物,小学生对其中奥妙在教师的引导下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计算机所提供的对话式功能,能满足于小学生爱动的心理,对计算机本身的操作就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第二,计算机所提供的虚拟式的演示功能,是在现实生活和实践过程中所无法实现和观察到的,它通过对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模拟的动画演示,如火山喷发的过程,化石形成的过程等等,能通过具体的视觉观察,使小学生产生外在教学认识与内在心理认识的差异,从而就培养小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第三,随着计算机教学的引入,使小学生接触面的快速扩大,知识掌握程度的不断加深,思维能力的不断加强,其所遇到的疑难也就越来越多,其心理内在对知识的需求也就日益强烈,问题是促进学习最有利的动力。因而,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必然会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对疑难问题答案寻求,同时也解决了以布置作业被动促学的教育弊端,从根本上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号召,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了“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随着计算机教学深入课堂,它已开始逐步取代传统教育方式的地位,其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它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的飞跃,是任何时期都不能相比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信息技术教学必将成为课堂教育的主宰,成为推动现代教育巨大的动力和武器。

最新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最新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认识LOGO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和退出Logo语言。 2.学会装载(调入)、运行Logo语言的外部过程(程序)。 3.掌握cs、bye命令的格式及其使用方法。 4.欣赏Logo语言作品,激发学生学习Logo 语言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学习Logo语言的兴趣。 (2)掌握清屏和退出命令的格式及其用法。 2.教学难点。 学会装载(调入)、运行Logo语言的外部过程(程序)。 教学方法 展示法:向学生展示小海龟绘制的“钻石”、“五角星”、“螺旋线”等精

美图形。 演示法:演示或通过视频播放Logo 软件的安装过程,让学生了解Logo软件安装的基本步骤。 对比法:对比找出画图软件与Logo 软件的异同点,快速熟悉Logo语言的窗口界面。 讲授法:讲授清屏、退出命令的格式及其用法。 探究学习法:探究学习装载(调入)、运行Logo语言的外部过程(程序),以及清屏、退出命令的正确使用,突破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硬件环境:多媒体转播控制系统。 软件环境:Windows XP。 2.教学资源。 安装Logo软件的视频、教材P1图1--1的过程文件、教材P4图1--6的过程文件。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电脑绘画世界里有个

神奇的绘画高手,它就是小海龟。小海龟能听懂Logo语言,只要给它语言命 令,它就会非常听话地画出神奇的图形。你想见识它的魔力吗? 2.演示:通过命令指挥小海龟画出“钻石”、“五角星”、“螺旋线”等图形。 3.引出课题:第1课认识Logo语言。启动Logo语言系统,认识Logo界面(7分钟) 1.演示或播放Logo语言软件的安装过程。 2.演示启动Logo系统的步骤:单击“开始”按钮一选择“程序”菜单一选择“PC Logo”一单击“PC L o go”命令一启动Logo语言系统。 3.引导学生启动Logo语言系统。 4.展示Logo系统界面,引导学生认识Logo窗口界面:让学生观察,Logo窗口界面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结合前面 的“画图”软件界面,讨论Logo窗口界面与“画图”软件界面的异同点。 5.小结:

福建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学科教案

福建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学科教案 第一课:认识“窗口” [课时]:1节课 [教学目标]: 1、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2、认识“我的电脑”窗口; 3、教育学生要爱护书本。 [教学重点]: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引入: Windows被称作视窗操作系统,它的界面都是一个一个的窗口组成的,窗户有窗框、玻璃,可以打开和关上,Windows的窗口是怎么样的呢?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这个窗口,我们来学习一下窗口的知识; 二、新授 1、窗口的组成 1)边框和工作区每个窗口都有一个大小范围,四个边,将鼠标移过去,指针会变成双箭头,这时拖动就可以改变窗口的大小,中间的空白就是工作区了; 2)标题栏每个窗口最上面都有一个蓝色的长条,这是窗口的标题,称作标题栏,在标题栏的左边是窗口的名称,最右边是三个按钮图标,从图像上可以看出,第一个是最小化,中间是最大化,第三个就是关闭了,将鼠标移到标题栏上,然后拖动标题栏可以移动这个窗口,在标题栏上双击可以最大化窗口; 3)菜单栏在标题栏的下方是菜单栏,菜单栏是一排菜单组成的,每个菜单都有一个文字名称,鼠标移过去会凸起来,这些都是按钮,单击一下会出来一排菜单,第一个是“文件”菜单,第二个是“编辑”菜单,里面都有相关的命令,记住文件菜单里有“保存”和“另存为”命令,编辑里有“复制”和“粘贴”命令; 4)工具栏在菜单栏的下方有一排按钮,它们是最常用的一些菜单里的命令,都是用按钮图标来表示,图标比文字更形象一些,操作也更简便,最右边的一个双箭头表示后面还有隐藏在后面,记住后退按钮,向上按钮; 5)地址栏在工具栏的下方有一个白色的长条,长条右边有一个黑色的三角按钮,长条里面有一些文字,表示当前窗口所在位置,单击黑色的下拉按钮,可以选择其他位置的磁盘或者文件夹; 6)工作区窗口中的空白区域就是工作区,里面可以放文件和文件夹,在“我的电脑”窗口中放的是磁盘,方形盒子形状的是逻辑硬盘,一个光盘形状的是光驱,不同的窗口中工作区的内容有些区别,在“记事本”窗口中可以输入文字,在“画图”程序窗口中可以绘画; 7)滚动条在窗口的右边和底边有时会出现一个长条上下是两个黑箭头,这就是滚动条,表示下面或者旁边还有内容,使用方法是单击黑箭头或者拖动滚动条,窗口中的内容就会跟着滚动,竖着的叫垂直滚动条,横着的叫水平滚动条; 8)状态栏在窗口最底下的是状态栏,可以显示一些当前操作的方法和进展状况,起提示作用; 练习: 1、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把它拖到右边,再移到中间,最大化窗口,然后再还原; 2、记住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3、打开“我的电脑”窗口中“(C:)”盘,看一下窗口中的内容,单击工具栏上的“向上”按钮,退回到“我的电脑”再打开“(D:)”盘,看一下窗口中的内容; 三、小组互相演示操作 四、质疑: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最新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1.与新朋友见面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运用; 2、初步掌握电脑各外观部件的名称; 3、基本掌握电脑的开机、关机操作; 4、熟悉电脑桌面; 教学重点:掌握电脑的开关机工作; 教学难点:电脑的关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大名鼎鼎的电脑能帮我们做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 注:可行的话教师可在电脑上演示操作; 2、教师补充说明绍电脑的常规用途; 3、教师演示电脑的用途:如:查看资料、看电影、玩游戏、购物、聊天、学习等等。 二、了解电脑的各组成部分 教师提问:电脑竟然有那么大的威力,那到底电脑是什么样子的呢?他有哪些组成部分呢? 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电脑,说说电脑有哪些组成部分? 注:学生可口说也可手指。 教师拿出或指出相应的设备,介绍其名称并简单介绍其功用。 2、看谁识的快; 教师任意指出设备,学生报出名称。 方式:1、学生站起枪答。 2、开小火车回答。 3、考一考;

你们现在已认识了电脑,那你们还知道电脑还有哪些好朋友吗?他们和电脑一起又能帮我们做什么呢? 1)、学生自由讨论。 2)、学生自问自答: 方法:让一学生提出电脑的一位朋友,让其他的同学来回答,他能帮我们做些什么事。 教师一旁点拔,补充。 3、教师总结介绍: 如:打印机、扫描仪、优盘、摄影(相)机、投影仪、写字板、刻录机等。有条件的话可拿出展示介绍。 三、初试电脑 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电脑那无边的能力,那怎样来敲开他的大门,与他来个亲密接触呢?(教师提示与开电视机差不多) 1、学生依据电视机的开关猜测。 2、教师讲解开机的方法。 A:打开显示器的开关。 B:打开主机上的开关。 注:为了电脑的寿命,一定要先开显示器的开关,后开主机的开关。 3、确定开关: A:教师指出显示器及主机上的开关。 B:学生互指显示器及主机上的开关。 4、开机 A:教师开机。 注:应讲清电脑开机中有个启动画面并需有一定的时间,需耐心等待。 B:学生开机。 要求相互监督、提醒。 5、接触桌面: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伴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世界各国均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人力度。我国也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加入了这一行列,开启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到目前为止,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型城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已取得很大进步,但与之相比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则稍显薄弱,这也造成了我国整体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较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的现状。在我国约2.3亿中小学生中,农村中小学生就有接近1.4亿之多,比例达到60.8%之多。未来他们将会陆续步入社会,因此,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所以,如何在农村中小学中开展更为优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如何更好地让农村中小学生为未来融入到信息化社会打好基础就成为当今中国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 我国农村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1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信息技术常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获得初步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 但由于升学率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主观上并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尽管设置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课程,但实际上却只是让其为语、数、外等与升学考试相关的课程让路。这样的课程安排一方面会使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知识的获得,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学生因此对形同虚设的“信息课”毫无了解,在缺少学校和学生推介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自然也会产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茫然和懈怠的态度。因此我们首先应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知问题,才有可能改善我国农村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2 基础设施匮乏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尽管有的地方已认识到其重要性,但真正要让其顺利开展起来也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这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的缺乏。从学校建设来看,农村中小学基本上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修缮教学楼、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上,因此能用于购进、维护、升级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上的资金就十分稀缺。资金的稀缺造成了现在我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基础设施匮乏。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微机室计算机较少,甚至有些地方没有条件设立计算机教室;课堂上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的情况不占少数;普通教室中配备的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也十分稀缺。也正是这样的现状使得当今我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缺乏必备的物质载体。反观农村中小学学生及学生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仅有少部分学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计算机,大部分学生并无机会接触计算机。由此可见,农村中小学资金的缺乏,进而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匮乏,也成为影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1.3 教师欠缺专业技能 当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基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以中老年教师为主,然而中老年教师的基本专业知识(具体体现在使用信息技术上)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调查显示,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的中小学42周岁以上(含42周岁)的中老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6%,其中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仅为24%,这显然没办法满足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条件所限,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并未受过完整的能力、技能、专业知识培训,这使得其在教学过

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 第1课生活中的信息技术 教学目的: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备注说起信息技术,同学们并不陌生,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领域。 现在让我们通过信息技术的一些应用实例,一起感受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给我 们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二、新授 1.飞速发展的现代通信技术 让学生说说有哪些通信手段,后教师补充归纳。 ①使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与亲人朋友通话,发短信祝福。 ②收看电视可以了解世界万象,增长见识,丰富生活。 ③通信卫星可以把电视节目、电话、电报、传真等信号内容传送到世界各地。 2.广泛应用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让学生说说有计算机有哪些功能,后教师补充归纳。 ①计算机告诉运算的特点可以对气象卫星拍摄的云图进行分析处理,预报天 气以及台风、雪灾、冰雹等自然灾害。 ②通过网络可以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进行远程可视通话。 ③条形码可以用来表示一些商品的信息。 ④ATM自动柜员机的应用。 3.功能强大的微电子与传感技术 ①微电子技术让电脑器件的尺寸不断缩小。 ②先进医疗仪器有助于提高医疗诊断质量。 ③机器人的应用。 三、小结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获取、传送、 存储、处理信息的技术。掌握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 我们从现在开始要学好信息技术。 四、总结巩固 1.你还知道哪些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给你带来了哪些方便? 教学反思:

第2课初识电脑 教学内容:初步了解电脑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地启动电脑,关闭电脑; 2、认识图标,打开窗口,查看菜单; 3、借用电脑进行数学探究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启动、关闭电脑 教学难点:尝试操作鼠标操作电脑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PPT课件、课堂所需要的插图 课时安排:1节课 教学方法:展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交流、评价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备注 1、你在哪里见过电脑?它长什么样?是做什么用的? 引言:电脑体型越来越小,功能却越来越强大。电脑越来越好用,越来越普及。 医院有电脑,学校有电脑,家里有电脑……处处有电脑。用电脑学习,用电脑交流, 用电脑购物,用电脑娱乐……人人用电脑。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好伙伴。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初步认识一下电脑。 二、新授课 活动一、了解电脑的界面 问题:电脑的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开阔视野”并回答问题,并予以适当补充。 1)字符界面 2)图形界面 活动二:认识友好的图形界面 1、说一说电脑的组成 问题:我们电脑室的电脑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显示器、主机、键盘和鼠标 2、启动电脑 问题:如何启动电脑呢? 提问学生,教师总结; 让学生动手启动电脑; 3、找找电脑桌面上的图标 问题:电脑桌面上的图标长什么样? 请学生阅读课文,并在电脑上自己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电脑桌面上各有什么图 标。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

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 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形成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1.能识别计算机的外观和常用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输出设备(如监视器、打印机)及其他常用外接设备(如音箱、耳机、话筒等);能通过动手组装或观看组装示范,探究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认识不同部件的基本功能(活动学习——直接经验;观察学习——间接经验)。 2.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操作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3.能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利用计算机输入、存储、加工、输出信息的基本流程;借助自己获取、加工信息的经验,体验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优势,知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二、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1.结合生活和学习经验,体验信息在生活、学习、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信息价值(理念先行)、敏锐捕捉有用信息(选择性注意)、主动获取相关信息(有目的的任务驱动)、甄别筛选正确信息(针对性、准确性、价值高低)、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信息意识;逐步形成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能讨论每个个体在创作和共享有益信息方面的责任。 2.通过身边的事例或观看案例,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在获取、加工、存储、表达和交流信息方面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加工器官的延伸,讨论人类发明创造信息技术的基本历程,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操作、敢于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树立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的志愿。 3.观察和列举日常生活、学科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常见应用,能讨论这些技术应用带来的利弊。 4.能讨论应用信息、信息产品、信息技术现备和软件时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能描述不恰当应用带来的后果;知道如何负责地使用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料,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成果和信息时理,知道如何注明出处和给予恰当的致谢;养成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意识,学会防查杀病毒、简单的文件加密(如设置使用口令)等信息保护方法——“行为指导”“使用技能”。 三、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1.能根据学科学习和其他活动需要,分析所需的信息及其类型,讨论确定合适的信息来源(如他人、书籍、报刊杂志、光盘、录像、电视、因特网等),学会从不同的信息来源搜集资料的方法(如实验、调查、访谈等)。对信息搜集过程进行一定的规划,初步形成信息需求分析的意识和习惯。 2.学会利用常用设备(如数码相机、探测器、扫描仪、录像机等)获取第一手的信息,或利用常见信息技术设备对传统介质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数字转换。 3.学会利用计算机输入和存储资料,学会利用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功能对文件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建立以及重命名文件(夹)、保护文件等,能迅速

福建教育出版社新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六年下册第7课《小猫走迷宫》

第7课时小猫走迷宫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了小猫走迷宫游戏的性质,指出它是一种按键类的游戏,通过按键控制角色在舞台中行走。提出制作一个完整的走迷宫游戏的大致步骤,让学生在制作小猫走迷宫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侦测指令模块和循环指令模块的指令功能。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Scratch软件的基本操作,初步具备Scratch编程能力,对侦测和判断的概念还较为陌生,对脚本分析的能力还有欠缺。教学时,教师应讲解设计游戏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并以脚本流程图为导引,指导学生与同伴积极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借鉴,大胆在脚本里使用循环、条件、侦测等命令。 教学目标 1.熟练使用侦测指令模块的按键指令。 2.在程序中引入计时器指令作为程序的终止条件。 3.学会编写用键盘按键控制角色动作的游戏脚本。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能熟练使用侦测模块的按键指令。 (2)学会在程序中引入计时器指令作为程序的终止条件。 2.教学难点 编写用键盘按键控制角色动作的游戏脚本。 教学方法 1.观察体验法:下发学生用Scratch软件创作的走迷宫游戏范例,让学生体验走迷宫游。 2.讲授法:教师讲解走迷宫游戏的规则、脚本的编写思路及脚本调试方法等。 3.先学后教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或观看微课,阅读脚本设计的流程图,尝试编写脚本,最后教师汇总并集中讲解存在的问题,拓展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 4.交流评价法:展示部分学生优秀作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客观评价自己的不足,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多媒体控制系统,windows XP操作系统,scratch软件。 2.教学资源。 课件,学生作品,微课视频资源。

小学信息技术全册教案(苏教版)(整理打印版)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2.过程与方法 了解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4.行为与创新 养成积极思考生活中信息的真假性、有用性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认识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信息。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游戏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活动。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猜词游戏。

第2课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硬件组成,记住并能说出各组成部件的名称。 (2)能够说出常用的输入、输入设备。 (3)能够对现在的计算机科技发展有所了解。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动手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行为与创新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细致、耐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名称;了解常见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认识主 机箱里的主要电脑部件。 教学难点:认识CPU、硬盘、内存条等电脑部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游戏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个人、小组、集体 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活动。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打开的主机箱。

第3课操作计算机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2)认识桌面和桌面上的图标、任务栏、“开始”按钮、鼠标指针。 (3)学会将右手按正确的方法摆放在鼠标器上。 (4)了解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五种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5)能够熟练进行指向、单击和右击操作。 (6)能够正确完成双击和拖动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计算机系统的过程中学习鼠标的五种基本操作,通过“七巧板”游戏熟练使用 鼠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启动、使用和关闭计算机,养成节约能源、爱护设备的良好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对提高全社会的信息生存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 少问题,比如认识问题,资金投入问题,信息技术师资问题,以及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问题等。并对此进行总结。 2000年11月7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至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但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1,教育观念保守,许多学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学生及家长的学习观念相对比较保守,普遍认为考大学是高中学习的唯一目标,高考不考的是“副科”。信息技术课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在电脑上玩玩游戏,上网聊聊天。 2,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不高。由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原来大多没有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现在中小学的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教师凤毛麟角。有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由普通教师来担任,这些教师本身对计算机了解的不多;有些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是外面临时招聘的代课教师;这些教师也许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他们本身就没有信息技术专业水平。鉴于这样种种情况,很多信息课很不规范,要不就让学生打打游戏,要不就放片子给学生看,要不就由学生自己乱倒腾,不能真正发挥信息课的作用。一方面,信息技术技术教师自身没有实现信息化,这样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和知识更新要比其它学科来的快,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尤其这一点对没有信息技术功底的教师来说压力则更大。 3、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许多中小学设备陈旧,计算机数量不足,硬件设施较差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比较多的资金投入。当前,设备陈旧、满足不了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笔者所在的城市仅有一两所重点中学真正拥有校园网,小学条件更差一些。大部分学校配置的计算机是“普九”大检查时配备的,其档次多为586或586以下,内存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完成信息的采集、整理、储存、发布等一系列的技术要求;有一部分学校虽然在近两年陆续装备了计算机,但由于经费问题,所装备的计算 机档次较低;另外,很多学校只知买进计算机,却不懂得要经常对机器进行维护,致使很多设备闲置不用,以致报废 4,、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课程缺乏整合 从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不难看出,一些学校没有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起来,而是孤立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国家教育部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是我国面向./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关系,又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各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必须与学科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5,信息技术考核评价没有体现信息技术学习的特点 目前,我国中学计算机课的考试都沿用了传统课程的考查方式,即采用笔试闭卷考试。这种机械的记忆学习本身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宗旨相违背,也约束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教师教学的创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全集

第一课我的新工具——计算机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机。 2、体会鼠标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 3。体会鼠标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 教学重点: 使用计算机 教学难点:感受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1.认识计算机 学生动手启动计算机,通过看、听、摸,感受计算机的启动是一个系统逐步、有序工作起来的过程。在启动计算机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主机、显示器和键盘的变化,了解计算机系统自检的过程。 在开机时,学生通过打开显示器、主机开关的前后顺序,认识到主机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核心。同时正确的开机顺序,能防止电流对主机的冲击,造成损坏。 2.体会鼠标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 在“涂涂画画”的过程中,通过操作鼠标,观察显示器屏幕的变化,体会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认识到鼠标属于输入设备,它在显示器上是以指针来表达的,从而明确输入设备在输出端是有表达的。其中画图软件将鼠标输入信息转化为图形信息。 活动中,指导学生尝试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和关闭等操作。关于“使用完一个工具,就需要关闭它”,如果不关闭窗口,会有许多功能模块(软件)在同时工作,占有系统资源,降低计算机运行速度等,关闭即可使此模块停止工作。 活动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完成一个绘画作品,只要能体会鼠标和显示器之间的关系即可。 3.体会键盘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 第三个活动是敲敲打打键盘在计算机中输入信息,此活动和“涂涂画画”类似,所不同的是使用了两种不同信息输入设备。 活动完成后,在“记事本”中不一定呈现成品,只要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能体会到键盘的输入功能即可。键盘上有一些功能键,在输入字符过程中,能够控制输入。在输入字符的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探求功能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在这个活动中,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用鼠标操作实现光标的定位,体会鼠标和键盘实现光标定位的操作有什么不同,认识到在信息输入过程中,作为输入设备,鼠标和键盘可以互相配合使用,能够高效完成信息的输入。 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需要学会正确关机。 4.关于“链接” 教师告诉学生计算机是人类处理信息工具之一,人类在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信息处理工具,减轻了劳动强度,简化了工作步骤。计算机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是当今信息时代人类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 关于信息处理的几个环节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教材以后的课目会相应提到,教师应对此先有所认识和了解。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 信息技术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和现象 (1) 1.1计算机教学?过时论?和?无用论? (1) 1.2计算机技术?无师自通?论 (1) 1.3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2) 1.4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2) 1.5教育资源不能共享 (2) 1.6信息技术越普及,信息技术课越难教 (2) 2 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再认识 (2) 2.1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关系 (2) 2.2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必要性 (3) 2.3应试教育难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 (3) 3 分析信息技术的特点,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 (3) 3.1信息技术教学与其它学科的差异 (4) 3.2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地位 (4) 3.3 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化 (4) 3.4研究形成一套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系统 (5) 3.5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实现信息共享 (6) 参考文献 (6)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分析摘要本文根据自己实习期间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浅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情况和现状,以及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和现象。特别对信息技术教育指导思想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就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它的教学的特点,论述了自己对信息技术的再认识。通过自己的认识,并对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和评价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特别叙述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占据了生活的重要部位。信息技术教育是各学科中内容最新、发展最快、又很不成熟的一门学科,而且充满分歧和认识上的混乱。在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既是最时髦的学科,也是最受冷落的学科。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被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搞得疲惫不堪。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太快,直接影响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和内容的稳定性。 1 信息技术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和现象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历史非常短,但是发展变化却非常快。无论是教学内容、目的、方法上都存在较大分歧。而且还暴露出其它学科难以遇到的“怪”现象。 1.1 计算机教学“过时论”和“无用论”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太快,学校设备总是落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滞后于技术发展的情况普遍存在,把落后的东西教给学生的议论时常听到,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计算机教学已经过时”的观点,即“过时论”。由于教学的过时便使学生难以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就形成了“无用论”。 1.2 计算机技术“无师自通”论 电脑技术的日益更新,使得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有笔记本,小学生从小就接触,有简单的东西便已学会。更何况自从出现Windows操作系统后,软件都有较强的描述性和明确的操作指令,许多软件可以通过“帮助”菜单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因此有人认为,所有软件都可以“无师自通”。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特点: 1)综合性2)独立性3)实践性4)发展性5)创新性 2.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2)理论研究法3)实践研究法4)比较研究法5)三论研究法6)协同研究法 第二章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 础 2.小学,初中,高中各自教学目标? 第三章 1.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特点: 1)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性2)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验性3)信息技术课程的灵活性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影响学习的认知因素主要有:已有知识经验,智力发展水平,智力活动方式和认知结构的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改善学生的认知因素作为主要目标,使学生会学,善学, 爱学. 3.中小学信息课教学特点: 1)现代性特点2)实践性特点3)工具性特点4)应用性特点5)文化性特点 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老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3)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4)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5)发展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6)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7)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章 1.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一定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教与 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和可补偿性. 2.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觉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有多种具体的方式:讲述.讲解.讲演.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掌握教材是教师较好运用讲授法的关 键.

{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调查方法: 通过听课和学生零距离接触交流沟通、和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和学校领导沟通、了解学校计算机房及网络配置情况。 调查对象: 本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人员(教师、领导等)以及部分学生,课件、机房、网络的软硬件设施等。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所存于的问题,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就问题提出关联的解决办法。为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提供必要的依据,真正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健全的发展,加快素质教育的发展。为进壹步搞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搞好“校校通”工程建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远程教育。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同时强调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方式(如任务驱动等)和评价方式的运用。信息素养就是以“熟练运用常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表达和交流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素养。信息技术课是于最短的时间内全面、迅速、系统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自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的中学及部分小学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于实施的过程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开设的课程虽然积极地响应号召,但于实践的过程中却偏离了开设这门课的宗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于实习期间,对实习学校以及附近的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存于多发明方面的问题,总结归纳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落后。 调查发现,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素质教育的思想虽然也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的提升,各个学校纷纷加大了教育的力度,可是信息技术教育于中学教育中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分数至上”的思想于许多学校仍根深蒂固,不少学校、领导仍是将学生的所谓“主科”成绩、学校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仍是家长对壹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于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均不愿投人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去上,大家均不会很重视。由此造成信息技术课只是壹个副科、形式,遇到和主科冲突的时候不得不让步,主科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时,直接占用信息技术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于教学过程中,推祟的是“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