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内定位技术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场景

室内定位技术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场景

室内定位技术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场景
室内定位技术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场景

室内定位技术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场景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推动下,许多行业纷纷需求智慧化建设方案,需求好的技术来助力行业实现智慧化建设。近年,室内定位技术基于其良好的室内环境适用性,成为许多行业领域解决室内应用需求较好技术,特别是在物联网这个继互联网之后下一个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浪潮,室内定位技术作为物联网技术,可以把多种多样的硬件设备、各式各样的应用场景联系到一起,进而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互通,与此同时作为日渐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凭借其感知、定位能力,或许可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有所为。说到物联网室内定位技术,大家必然会想到iBeacon室内定位技术,作为在iBeacon行业深耕十多年的云里物里,下面就围绕这iBeacon室内定位技术在智慧城市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应用到哪些场景来说一说。

室内定位

儿童、老人防走失,守护家人安全

目前随着双职工家庭增多、老人儿童普遍缺乏看护,走失、丢失事件时有发生。针对这一问题,市面上虽然出现了一些带有定位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如手环、手表、鞋子等。但是此类产品缺乏室内定位能力,当佩戴者进入室内时就无法正常工作,此时老人和儿童若发生危险意外就无法做到定位功能。将室内定位技术应用于监护老人和儿童,在室内环境依然能够保持位置汇报准确,帮助监护人更好地守护家人安全。如云里物里的B4手环型iBeacon就特别适合室内定位,而且非常精确。

进入医院场景,打造智慧医疗模式

室内定位技术在医院场景中的运用,核心观念是为了给予病人更好的就医体验以及助力院方实现更好的人员以及设备管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未来,病患在家预约挂号,到医院后,医院导航系统会根据所在位置,直接引导至相应的科室就诊,系统打通线上付费,免去排队困扰。当换到不同的房间安排治疗时,系统能够根据病人所在的位置自动切换室内舒适空调温度和光线强弱。对于儿童或老人,护理人员可以实时了解病人位置,发生紧急情况自动呼救,快速找到医生和科室,更能完成病人身份识别和婴儿防盗。对于一些移动医疗设备可以实时定位,了解其当前位置所在,在医护人员要用时可以快速找到。

助力智慧建筑,营造智慧化生活空间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生活的各方面都在向“智慧”看齐,智慧建筑也是个衍生词它包含智慧办公和智慧家庭等场景,涉及到电器智能控制、环境自动感知、智慧健康服务、场所安全监控等内涵方面,通过理解建筑空间内人的需求,自动提供合适的服务。现在许多

传统的智慧建筑解决方案常常使用语音控制和识别来达到控制设备,但是这与人们的日常习惯并不一致,而且人们没有养成使用语音控制设备的习惯,尤其是当有其他人在的场合;并且语音控制需要人主动发起动作,而且增加了操作流程。而将室内定位技术引入,可以在无需人员操作的情况下实现对人的感知和识别,更自动、更智能且更加符合人的日常习惯。

助力大型超市定位和营销

室内定位技术的种类较多,与物联网密切联合的就是iBeacon室内定位技术,通过开启蓝牙功能,获取beacon定位信息,可以通过室内定位技术实现商场精准营销,降低o2o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商超利用云里物里E5定位型iBeacon设备不仅可以提高购买转化率;而且还可以进行室内互动游戏,升级商场购物体验(趣味性),强化口碑和品牌影响力;提供室内定位导航,满足部分顾客的导向性购物需求,实现智慧购物2.0。

2017继续教育-智慧城市考试精彩试题

智慧城市 试卷总分:100 考试时长:60 正确答案以红色字体标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题) 1.从数据处理的层面看,城市数据融合不包括哪个方面?答案正确 海量数据汇聚与存储 数据融合与处理 智能挖掘分析 电子标签数据 2.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工作是?答案正确 信息系统建设 科学的顶层设计 技术升级 新技术开发 3.EA框架可以帮助智慧城市统畴协调好的复杂关系不包括哪项?答案正确 群众与政府的关系 业务与IT的关系 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4.基于城市运营的业务特点分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数据服务对象的为?答案正确 对企业的服务 对公民的服务 政府内部管理服务 对个人的服务

5.面对城市中复杂的应用环境,解决信息孤岛、实现城市中不同部门间业务协同的根本办法是?答案正确 数据交换 业务拓展 数据模型建立 业务流程整合 6.关于传统的信息系统建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正确 系统建设的目标非常明确 系统建设是相对静止的 系统建设不会有大的变化 系统建设是动态的 7.以下关于智慧城市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答案正确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对静态的体系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的内容,不可能只用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路和方法来进行 不能单纯用传统信息系统方法自上而下分解去进行 智慧城市的蓝图也将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8.发展智慧城市核心驱动力的基础是?答案正确 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充分运用 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

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互动、高效的信息服务 9.根据调研,就用户(政府、事业单位)而言,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首要重点在于?答案错误数据采集与获取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 智能化应用建设 10.下列“智慧城市”的“支撑技术”中,最受企业关注的是?答案正确 SOA技术 物联网技术 云计算技术 移动互联网 11.济宁市“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相关内容,错误的是?答案正确 以便民、利民、惠民为核心 发挥通信运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快城市扩大光纤到户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 全面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完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公共服务进社区进家庭,构建智慧社区 12.济宁市围绕建设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核心目标,其基础是?答案正确 智慧城市应用 智慧产业发展 信息资料整合共享 教育信息资源共享

智慧城市培训心得体会

智慧城市培训心得体会 智慧城市将让信息成为运营城市的新资源,为城市的未来安排战略投资,实现信息技术与城市运载的有机融合,并为城市培育出新的服务业增长点。以下内容是XX为您精心整理的智慧城市培训的心得体会,欢迎参考! 智慧城市培训心得体会2月26日下午,县委中心组(扩大)理论学习会在泗阳大剧院召开。听了清华大学教授范玉顺的讲座,我深受启发和教育,他的整个讲解,理论丰富,通俗易懂。作为一个城管工作者,我想就城管工作实际情况,谈谈我对城管工作的理解和看法。 城市发展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旋律,其视觉载体表现为城市市容的有序,良好的城市市容、生活环境折射一个城市的品位和城市形象。城管执法一直处于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许多热、难点问题都与城管工作相关联。为此,如何在管理中促进环境优化、促进竞争力提升、促进经济发展,充分体现了“三分建、七分管”,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管理的目的,既是政府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工作,又是改善市民生活方式由陈规陋习、低级趣味向文明健康方式过度,是政府职能部门对引导、规范、治理、服务的具体体现。 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含义,需要大智慧来运筹和科学管理,也就是在建立

一个权威、集中、高效的运行体系和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全社会各个层面支持和配合的积极性,才能使管理有效运行。 目前,还没有一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只是国务院和省出台的市容环卫条例作为执法依据,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法律支撑,使城管存在于法律的真空地段。而且城管执法手段单一,惩罚违法力度不够,对有效维护城市管理秩序显得软弱不力。 另外,执法环境与公众道德导致社会上对城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是群众对城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期许较高,另一方面是城管工作在服务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导致社会舆论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为此: 一、牢固树立为民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定好位。首先要树立人民城管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意识,加以推动。二是会服务。确立城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服务。三是重细节。坚持从大处着眼、细微入手,实施精细城管。 二、不断强化管理措施。针对我县城管工作现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抓宣传。坚持不断地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争取广大群众理解和支持,为文明、整洁、有序的和谐泗阳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二是抓长效。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定标准管理,做到责有所归,事有人管,不留空白、

室内定位技术汇总教学内容

室内定位技术调研 随着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增加,人们对定位与导航的需求日益增大,尤其在复杂的室内环境,如机场大厅、展厅、仓库、超市、图书馆、地下停车场、矿井等环境中,常常需要确定移动终端或其持有者、设施与物品在室内的位置信息。但是受定位时间、定位精度以及复杂室内环境等条件的限制,GPS和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在室内都很难定位,原因是定位系统星座发射的微波信号过于微弱,并且频率很高,即要沿着直线传播,且难以穿过墙壁,所以在室内就收不到信号了。只有在室外,天空中没有什么阻挡时可以接受。 图1 室内定位的方式 因此,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室内定位技术解决方案,如A-GPS定位技术、超声波定位技术、蓝牙技术、红外线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超宽带技术、无线局域网络、光跟踪定位技术,以及图像分析、信标定位、计算机视觉定位技术等等。这些室内定位技术从总体上可归纳为几类,即GNSS技术(如伪卫星等),无线定位技术(无线通信信号、射频无线标签、超声波、光跟踪、无线传感器定位技

术等),其它定位技术(计算机视觉、航位推算等),以及GNSS和无线定位组合的定位技术(A-GPS或A-GNSS)。除了以上提及的定位技术,还有基于计算机视觉、光跟踪定位、基于图像分析、磁场以及信标定位等。此外,还有基于图像分析的定位技术、信标定位、三角定位等。目前很多技术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如基于磁场压力感应进行定位的技术。如图1所示,能够满足米级定位精度的定位技术,从规模上推广角度来看由易到难,依次为 Wi-Fi、LED、RFID、ZiBee、超声波、蓝牙、计算机视觉、激光、超宽带等。实现室内定位技术上可以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混合:北斗定位、基站定位、wifi定位、IP定位、RFID/二维码等标签识别定位、蓝牙定位、声波定位、场景识别定位. Wi-Fi定位 Wi-Fi定位相比于北斗、GPS、基站定位方式的优势在于室内定位精度高。由于Wi-Fi热点廉价、布设容易,很容易通过增加Wi-Fi热点来提高室内定位精度。若用于LBS,Wi-Fi定位可作为一定室内区域(如博物馆内部、校园内各建筑内部)的定位手段,而在室外仍用北斗定位等方式。当前比较流行的Wi-Fi 定位是无线局域网络系列标准之IEEE802.11的一种定位解决方案。该系统采用经验测试和信号传播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易于安装,需要很少基站,能采用相同的底层无线网络结构,系统总精度高。Wi-Fi绘图的精确度大约在1米至20米的范围内,总体而言,它比蜂窝网络三角测量定位方法更精确。但是,如果定位的测算仅仅依赖于哪个Wi-Fi的接入点最近,而不是依赖于合成的信号强度图,那么在楼层定位上很容易出错。目前,它应用于小范围的室内定位,成本较低。但无论是用于室内还是室外定位,Wi-Fi收发器都只能覆盖半径90米以内的区域,而且很容易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从而影响其精度,定位器的能耗也较高。利用 Wi-Fi 可以覆盖一个十万平米的商场,费用几十万元,在这个商场中不仅可以做到米级的定位,还可以满足上网需求(在商场中用户的需求中,上网的需求远远大于室内定位导航的需求)。Wi-Fi 定位并不是不能做亚米级乃至分米级的定位,英国的研究机构就用 Wi-Fi 技术来探测墙后恐怖分子的肢体活动,当然这个成本目前也不是大众消费市场所能负担的。Wi-Fi需要60~140m配置基站继续覆盖。

盘点智慧城市的六大标准体系.doc

盘点:智慧城市的六大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城市规 划的通用性,降低建设成本,有利于促进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互 联互通、共享协同,推广最佳的技术和应用实践。 据悉,到2016 年,国内将逐步建立健全中国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其中,共性、关 键性标准涵盖的主要标准领域主要包括:数据与服务融合平台、主数据、数据挖掘分析、跨 系统信息交互、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系统运维等促进系统、数据与服务融合等。 国内目前负责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制定的标准组织包括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林透露,目前已立项的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包括《智慧城市SOA 标准应用指南》、《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等 6 项。 《智慧城市SOA 标准应用指南》,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规定 了智慧城市的SOA 应用参考模型及智慧城市建设中SOA 标准的综合应用建议,本标准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及具体领域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评估、运行和维护。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拟规定智慧城 市的技术参考模型、基本技术原则 6 和要求,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及具体领域信息化项 目的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是指导和综合应用智慧城市的具体技术、服务实现标准的依 据,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相关质量测评标准、工程标准及应用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第 1 部分:信息基础设施》: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牵头负责,拟规定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评价对象、范围和指标,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 其中评价指标中包括技术原则和要求以及设计与使用原则。本标准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 及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评价,是指导智慧城市具体技术、服务实现的标准依据,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相关质量测评标准、工程标准及应用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第 2 部分:信息化应用和服务》: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规定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评价模型、评价指标。适用于智慧 城市整体规划及信息化应用与服务项目建设与评价。本标准是评估后续智慧城市具体应用与 服务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 3 部分:建设管理》: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 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标准中建设管理内容主要指城市建设中的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管网的建设标准,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城市管 理运营理念,致力于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协同化、智慧化,提供城市生活的舒适度。 《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指南》: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负责。目前相关资料较少,应该是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数据资源集中和共享,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标准制定。

(完整版)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1、整体框架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 a) 物联感知层:提供对环境的智能感知能力和执行能力,通过感知设备、执行设备及传输网络实现对城市范围内基础设施、环境、设备和人员等要素的识别、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 b) 网络通信层:为智慧城市提供大容量、高带宽、高可靠的光网络和全城覆盖的无线宽带接入网络所组成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包括以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为主体的核心传输网,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蜂窝无线网络,以及,以及集群专网等一些专用的网络等; c) 计算与存储层:包括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存储和计算以及相关软件环境的资源,保障上层对于数据的相关需求; d) 数据及服务融合层:通过数据和服务的融合支撑,承载智慧应用层中的相关应用,

提供应用所需的各种服务,为构建上层各类智慧应用提供支撑,本层处于智慧城市总体参考模型的中上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e) 智慧应用层:在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及服务融合层之上建立的各种基于行业或领域的智慧应用及应用整合,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医疗、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为社会公众、企业用户、城市管理决策用户等提供整体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 f) 安全保障体系:为智慧城市构建统一的安全平台,实现统一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授权、日志记录,涉及各横向层次; g) 运维管理体系:为智慧城市提供整体的运维管理机制,涉及各横向层次,确保智慧城市整体的建设管理和长效运行; h) 建设管理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整体的建设管理要求,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机制,指导智慧城市相关建设,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是城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 智慧城市的基础是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主线是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其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构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体系;主要手段包括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高效、智能的信息服务等;其宗旨是实现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 智慧城市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a) 复杂巨系统。智慧城市是一个要素复杂、应用多样、相互作用、不断演化的综合性复杂系统。通过将功能完全不同的系统互连在一起形成的“系统的系统”,其复杂度将随着构成系统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

室内定位解决方案

室内定位解决方案 室内定位顾名思义就是定位室内目标对象的位置,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体的位置的一种技术方案,根据定位精度的不同,被广泛使用的定位技术也有多种,像wifi定位技术,蓝牙定位技术,UWBLOC定位技术等。 室内定位要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想要知道目标对象在室内的具体位置,比如说想知道张三现在在哪里,方便找到他。

2、想知道目标对象都去了哪里,该去的地方是否去了,不该去的地方是否到过,也就是想知道目标对象的历史的运动轨迹。 3、某些地方是不允许目标对象进入的,或者只允许某些经过授权的目标对象进入,未经授权的进入要触发报警提醒非法闯入,这就是电子围栏功能了。

4、另外一种需求就是考勤,想要通过定位记录目标对象什么时间点进入,什么时间点离开某区域的。 以上四点就是室内定位主要想解决的一些问题,当然其他的需求还包括室内导航以及互动等功能要求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下面的问题我们来探讨如何实现上面的这些功能,我主要介绍下用UWBLOC 技术怎么样来实现上面的这些功能,UWBLOC技术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精度相对比较高的室内定位技术,定位精度目前可以做到50厘米内。 首先介绍下什么是UWBLOC技术,UWBLOC是英文(UWBLocation)的简称,翻译为中文就是UWB定位技术。UWB(Ultra Wideband)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

UWBLOC技术是如何来实现室内定位的呢? 如下图所示,目标对象需要携带一个信号发射源(定位标签)在室内安装信号接收设备(定位基站),信号源发射信号,接收设备接收信号,信号发射到被接收的时间*信号传输速度就可以得到信号发射源到接收基站的距离,通过三个距离就可以算出信号发射源的实时位置,这个就是简单的定位原理。

室内定位应用及解决方案详解

室内定位应用及解决方案详解 一、什么是室内定位?如何实现室内位置定位? 在室内环境无法使用卫星定位时,使用室内定位技术作为卫星定位的辅助定位,解决卫星信号到达地面时较弱、不能穿透建筑物的问题。最终定位物体当前所处的位置。 室内定位是指在室内环境中实现位置定位,主要采用无线通讯、基站定位、惯导定位等多种技术集成形成一套室内位置定位体系,从而实现人员、物体等在 室内空间中的位置监控。 二、做室内定位比较好的公司有哪些? 近几年做室内定位的创业公司比较多,怎么选择做室内定位比较好的公司?要看该企业是否能够做到满足室内定位用户需求,同时优化成本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例如恒高科技提出从方案设计、安装、运维三方面来优化产品成本投入。 1.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的目标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设计产品,降低成本投入。能想象到,水电站、化工厂中的室内定位技术部署方式和博物馆、自动驾驶中的部署方式一 定有区别,如果设计方案不适合所应用场景,必然将影响研发、生产等一系列环节,增加时间或人才投入,进而增加成本投入。 当然,并不是说不同应用场景的部署方式一定不同。对于做室内定位服务方案的企业来说,要做的便是归纳用户实际需要,找到共性之后将用户需求分门别类,从而快速完成方案设计。

谈到用户需求的分类方法,按照定位制式可分为两类:跟踪定位(被动定位)和导航定位(主动定位);按照TDOA定位方法也可分两类:下行TDOA和上行TDOA 两者在定位标签容量、定位动态、定位标签功耗、定位基站功耗方面各有优势,如下图所示。 下IfTPOA与上行TPOA定位方法对比 宦位标签容量 F 行TDOA>上行eoA 定位动态下行TPOA<上行TPOA 定位标签功耗下行丁DOA>上行TPOA 方仿总站功择T 行丁DQA卜irTDHA 以上四种方式自由组合,即能应用在不同场景之中。例如建筑工地、火电厂、水电站、化工厂等通常需要跟踪、导航定位兼得,上/下行TDOA兼得;监狱、港口码头、养老院/疗养院等只需跟踪室内定位与上行TDOA而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景区导航等只需导航室内定位与下行TDO A总的来说,方案设 计必须依据应用场景与用户需求来定,不可改变。 2.安装

七大室内定位技术PK

七大室内定位技术P K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七大室内定位技术PK 随着LBS和O2O搅得火热,定位技术近年来也备受关注且发展迅速。虽然室外定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开始被广泛使用,但是作为定位技术的末端,室内定位技术发展一直相对缓慢。而随着现代人类生活越来越多的时间都处在室内,室内定位技术的前景也非常广阔。 但虽然作为LBS最后一米的室内定位饱受关注,但技术的不够成熟依然是不争的事实。不同于GPS,AGPS等室外定位系统,室内定位系统依然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组织来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现行的技术手段都是在各个企业各自定义的私有协议和方案下发展,也致使各种室内定位技术相映生辉。 下面我们就从精确度,穿透性,抗干扰性,布局复杂程度,成本5个方面全方位来比较一下市面上流行的几种室内定位手段。 红外线定位技术 精确度:★★★★☆ 穿透性:☆☆☆☆☆ 抗干扰性:☆☆☆☆☆ 布局复杂程度★★★★★ 成本:★★☆☆☆ 红外线室内定位有两种,第一种是被定位目标使用红外线IR标识作为移动点,发射调制的红外射线,通过安装在室内的光学传感器接收进行定位;第二种是通过多对发射器和接收器织红外线网覆盖待测空间,直接对运动目标进行定位。 红外线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用于室内定位精度相对较高,但是由于红外线只能视距传播,穿透性极差(可以参考家里的电视遥控器),当标识被遮挡时就无法正常工作,也极易受灯光、烟雾等环境因素影响明显。加上红外线的传输距离不长,使其在布局上,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在每个遮挡背后、甚至转角都安装接收端,布局复杂,使得成本提升,而定位效果有限。 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比较适用于实验室对简单物体的轨迹精确定位记录以 及室内自走机器人的位置定位。 超声波室内定位技术 精确度:★★★★★ 穿透性:★☆☆☆☆ 抗干扰性:★★★☆☆

智慧城市培训心得体会

智慧城市培训心得体会 导语:智慧城市培训心得该怎么撰写大家都了解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智慧城市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借鉴! 无锡是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该市依托区域优势、瞄准民生价值、坚持自主创新、打破信息孤岛,形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无锡模式”。《新华社智库》为我们整理归纳了无锡建设智慧城市的动态和做法,并对“无锡模式”做出了具体分析,特色明显、导向鲜明,对于我区建设智慧城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无锡是我国半导体和微电子的发源地,在信息化基础领域拥有雄厚的实力。在推进智慧城市过程中,无锡依托强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物联网产业优势,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建设具有无锡特色的智慧城市。 近年来,无锡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光网城市、宽带提速、三网融合”四大工程建设,全市信息通信网络基本实现了宽带化、数字化、光纤化和广覆盖以及“百兆到户、千兆到楼、T级出口”的目标,大大推动了无锡智慧城市建设。 无锡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生价值为导向,强化信息惠民,《智慧无锡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将“惠民”作为首要宗旨。通过民生服务云、社区智慧显示屏、免费wifi等项目建设,“点、线、面”结合,合力推动将智慧无锡建设的民生价值落实到实处。

无锡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将自主研发作为倚重力量,引导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顶层架构设计,实现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保障信息安全。通过自主创新,目前已获得物联网领域专利近XX项,累计制修定标准49项,并推出国内首个云服务标准。 无锡通过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强制度保障,整合信息资源,打破“信息孤岛”,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于今年1月成立了信息技术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协调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无锡在所有党政部门都设有信息化处,实行首席信息官制度,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保障了专业化水平。 无锡从资金源头和考评体系两方面着手,实现重点突破。出台规定对全市信息化资金实现闭口管理,各部门所建信息化项目必须由信息化主管部门出具论证报告,才能给予财政支持。此外,将信息资源共享、电子政务建设等信息化相关工作纳入部门年度工作综合考核之中,倒逼各部门做好信息化工作。 无锡提出围绕“感知中国智慧无锡”建设,形成创新资源高度聚集的产业集群,建成国内先进、全球有影响力的智慧城市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 无锡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将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覆盖交通物流、城市管理、医疗健康、文化教育、社区养老等

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从室内定位的角度出发,以GPS定位技术作为比较,分析了我国北斗系统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介绍了GPS系统和北斗系统现有的多种定位方式与解算算法,并总结出北斗系统的优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服务以来.,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在我国陆续展开,多个地区的地基增强系统已经建立完成,借助于地基增强系统能够实现更好的室内定位,达到优于厘米级的高精度服务。分析了现有的室内定位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近期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GPS;北斗系统;地基增强系统;室内定位 引言现如今,GPS定位技术已经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国内正在发展的北斗系统,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尤其是在室内环境的精确定位。 一.北斗简介 北斗,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目的是位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能向有更高要求的授权用户提供进一步服务,军用与民用目的兼具。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和美国GPS、俄罗斯格罗纳斯、欧盟伽利略系统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二.GPS和北斗的定位方式 2.1 GPS定位方式 GPS定位是结合了GP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及GIS技术的定位技术,主要可实现如下功能:1.跟踪定位2.轨迹回放3.报警(报告) 4.地图制作功能5.里程统计GPS 定位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采用不同的定位方法。 (1)根据定位所采用的观测值 伪距GPS定位,伪距定位所采用的观测值为GPS伪距观测值,所采用的伪距观测值既可以是C/A码伪距,也可以是P码伪距。伪距定位的优点是数据处理简单,对定位条件的要求低,不存在整周模糊度的问题,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实时定位;其缺点是观测值精度低,C/A 码伪距观测值的精度一般为3米,而P码伪距观测值的精度一般也在30个厘米左右,从而导致定位成果精度低,另外,若采用精度较高的P码伪距观测值,还存在AS的问题。 载波相位GPS定位,载波相位定位所采用的观测值为GPS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即L1、L2或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载波相位定位的优点是观测值的精度高,一般优于2个毫米;其缺点是数据处理过程复杂,存在整周模糊度的问题。 (2)根据定位的模式 绝对GPS定位,绝对定位又称为单点定位,这是一种采用一台接收机进行定位的模式,它所确定的是接收机天线的绝对坐标。这种定位模式的特点是作业方式简单,可以单机作业。绝对定位一般用于导航和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中。 相对GPS定位,相对定位又称为差分定位,这种定位模式采用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时对一组相同的卫星进行观测,以确定接收机天线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2.2 北斗定位方式 北斗定位方式分单点定位和相对(差分)定位。单点定位就是根据一台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接收机位置的方式,它只能采用伪距观测量,可用于车船等的概略导航定位。相对(差分)定位是根据两台以上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观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它既可采用伪距观测量也可采用相位观测量,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均应采用相位观测值进行相对定位。

智慧城市材料v1讲课讲稿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2、智慧城市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集成先进技术,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型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 3、智慧城市特征 (1)全面感测: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物联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 (2)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3)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

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4)协同运作:基于智慧的基础设施,城市里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4、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通过深入推进基础性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及其应用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全面灵活地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相互感知和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对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智慧城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一、网络基础建设 1.加快推进网络基础建设。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积极开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加快物联网试点推广,提高网络业务承载和支撑能力。大力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探索“三网”与物联网、无线宽带网、下一代互联网的“多网融合”。 2.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市级数据中心,加快本地灾备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建设;加快引进移动通信数据中心、重点产品和资源数据中心、市民健康数据中心、空间资源中心等一批面向

七大室内定位技术PK

七大室内定位技术PK

七大室内定位技术PK 随着LBS和O2O搅得火热,定位技术近年来也备受关注且发展迅速。虽然室外定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开始被广泛使用,但是作为定位技术的末端,室内定位技术发展一直相对缓慢。而随着现代人类生活越来越多的时间都处在室内,室内定位技术的前景也非常广阔。 但虽然作为LBS最后一米的室内定位饱受关注,但技术的不够成熟依然是不争的事实。不同于GPS,AGPS等室外定位系统,室内定位系统依然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组织来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现行的技术手段都是在各个企业各自定义的私有协议和方案下发展,也致使各种室内定位技术相映生辉。 下面我们就从精确度,穿透性,抗干扰性,布局复杂程度,成本5个方面全方位来比较一下市面上流行的几种室内定位手段。 红外线定位技术

超声波室内定位系统是基于超声波测距系统而开发,由若干个应答器和主测距器组成:主测距器放置在被测物体上,向位置固定的应答器发射同无线电信号,应答器在收到信号后向主测距器发射超声波信号,利用反射式测距法和三角定位等算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超声波室内定位整体精度很高,达到了厘米级,结构相对简单,有一定的穿透性而且超声波本身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但是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较大,不适用于大型场合,加上反射测距时受多径效应和非视距传播影响很大,造成需要精确分析计算的底层硬件设施投资,成本太高。 超声波定位技术在数码笔上已经被广泛利用,而海上探矿也用到了此类技术,室内定位技术还主要用于无人车间的物品定位。 射频识别(RFID)室内定位技术 精确度:★★★★★ 穿透性:★★★☆☆ 抗干扰性:★★☆☆☆ 布局复杂程度★★☆☆☆ 成本:★★☆☆☆ 射频识别室内定位技术利用射频方式,固定天线把无线电信号调成电磁场,附着于物品的标签进过磁场后感应电流生成把数据传送出去,以多对双向通信交换数据以达到识别和三角定位的目的。(感应门禁卡和商场防盗系统用的就是这种技术) 射频识别室内定位技术作用距离很近,但它可以在几毫秒内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信息,且由于电磁场非视距等优点,传输范围很大,而且标识的体积比较小,造价比较低。但其不具有通信能力,抗干扰能力较差,不便于整合到其他系统之中,且用户的安全隐私保障和国际标准化都不够完善。 射频识别室内定位已经被仓库、工厂、商场广泛使用在货物、商品流转定位上。

2017智慧城市继续教育多选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2.5分, 共10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工程院”对智慧城市研究内容的有? 智慧城市的标准化战略 智慧城市的背景与内涵 国内外智慧城市的研究与发展状况 2、下列选项中,属于“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要素”有? 政府的合理规划城市部门间的协作资金供应行业人才 3、根据调研,在“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中,用户(政府、事业单位)与企业均关注的“两大要素”为? 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智能化应用建设 4、“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中,“物联网感知层”涉及的代表性技术包括? 射频识别传感技术智能嵌入技术 5、对比传统政府数据中心,未来政府数据中心的建设将会?答案正确 越来越集中数量将减少规模将大幅增加 6、下列选项中,属于交通信息采集方式的有?答案正确 人工采集航空影像视频监测 7、下列选项中,属于以集成交换为核心的智慧医疗架构内涵的有?答案正确 服务层应用层基础资源 8、济宁市建设统一的顶层中枢平台体现在?答案错误 建设统一存储的云数据平台建设统一共享的大数据交换平台 9、济宁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包括?答案正确 电子商务规划交通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层次要素的有?答案正确 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 11、“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中,“数据及服务支撑层”的关键技术包括? 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 SOA 12、下列选项中,属于智慧交通总体架构应用层内容的有? 区域信号控制系统交通监控与执法系统交通分析与辅助决策 13、“智慧环保在支持环保部门提升业务能力中”,可以在哪些方面为环保行政部门提供监管手段,提供新鲜的一手数据,提供行政处罚依据等?答案正确 环评质量监测环境应急管理排污收费管理环境信息发布门户网站

室内定位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第 40卷第6期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V 〇L40,N 〇.62017 年 6 月 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im.,2017 室内定位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周源,刘禹鑫,林富明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黑龙江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摘 要 :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获取室外环境位置信息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但由于卫星信号易被遮挡,并不 适用于室内或者高楼林立的复杂场合,因此,室内定位技术作为室外定位的有力补充迅速发展。本文通过介绍 目前主流室内定位方式及关键技术,结合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挖掘了室内定位技术的潜在价值及广 阔前景,并提出具体创新应用方向,力求构建深层面的智慧位置平台。 关键词:室内定位;WI - F I ;定位数据;关键技术;应用前景;位置服务中图分类号:P 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5867(2017)06 -0054 -0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door Positioning Technology ZHOU Yuan , LIU Yu -xin , LIN Fu - ming (Heilongjiang Geomatics Center of NASMG, Harbin 150081, China) Abstract : At present ,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echnical means accessing to outdoor environment location information , but the satellite signal is easily blocked and does not apply to the complex situations , such as indoor or high - rise buildings , so as the powerful supplement of outdoor positioning , indoor positioning technology is rapidly developing .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ethod and key technology of current mainstream indoor positioning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status of indoor positioning technology , the paper deeply digs the potential value and broad prospects of the indoor positioning technolo -gy ,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innovation application , and strives to build the Smart Location Platform .Key words : indoor positioning ; WI - FI ; location data ; key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prospect ; LBS 〇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精确 位置信息,以及兴趣点的定位与导航。GNSS 提供了有效 的室外定位手段,成为很多人的必备工具。但是卫星导 航也有它的不足: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区域以及大型场馆 的室内环境,卫星定位的精度会大幅降低,甚至无法定 位。随着人们对精准性和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室内 定位的需求也十分迫切,定位与位置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日益突出,室内定位凸显了其作用与价值。 常规的室内定位技术手段是:通过在室内有效布置 基站,用户凭借手机等工具在基站中产生包括距离和信 号强度等指纹特征,再根据多个基站的指纹交叉确定用 户的位置。目前,已经投入应用的基站类型包括Wi - Fi 、 收稿日期=2016 -08 -29 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基础测绘科技计划项目测绘新技术系统开发与示范应用子课题室内外高精度无缝定位技术研究与智慧位置 示范系统构建(2016 KJ 0102)资助 作者简介:周源(1981 -),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工程师,硕士 ,2007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经理学专业,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 统研发、位置服务应用研究工作。 蓝牙、室内LED 灯、有源RFID 、UW B 等多种方式。此外, 有研究机构正积极开展基于多媒体的室内定位技术研 究,并获得初步成果。完善的室内定位技术,将是整合Wi -Fi 、蓝牙等基站数据的解算,配合手机或平板设备的陀 螺仪、摄像头、麦克风等自身硬件姿态参数,得出最终用 户位置,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室内条件下的精准定位。 1室内定位及应用关键技术 1.1主要室内定位方法 目前,室内定位技术百花齐放,除主流的Wi - Fi 、蓝 牙定位技术,还有红外线定位技术、超声波室内定位技 术、射频识别(RFID )室内定位技术、ZigBee 室内定位技 术、超宽带室内定位技术[1]。另外,基于计算机视觉、图 像、磁场以及信标等定位方式也已处于开发研究试验阶

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

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 白皮书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分技术委员会(筹) 2013年7月

引言 引言 智慧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目前,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等城市相继提出智慧城市战略举措,我国已有两百多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相关规划,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英国标准研究院(BSI)、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ANSI)等组织已从不同层次启动了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 为促进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规划、关键标准制定以及标准应用实施,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院依托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分技术委员会,于2012年2月-6月对我国28个地方和24个企业进行了智慧城市标准化需求调研,并于2012年8月组织了近30家“产学研用”单位启动了《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的编写。白皮书系统的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发展现状、技术体系、国内外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进展,提出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和急需的重点标准,并对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思考和建议。2013年5月,我国基于白皮书成果,积极向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JTC1提交了成立智慧城市研究组的提案,并获得了国际组织大力支持,为我国同步开展国际、国内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白皮书的发布,旨在与业界分享我们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希望业内各界力量共同关注我国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建设,重视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规划、实施与评估,切实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说明: 感谢北京大学信息学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神州数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上海市浦东智慧城市研究院、浙江标准化研究院、东方通、大唐软件、锐

各种室内定位技术

室内GPS定位技术 GP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定位技术。当GPS接收机在室内工作时,由于信号受建筑物的影响而大大衰减,定位精度也很低,要想达到室外一样直接从卫星广播中提取导航数据和时间信息是不可能的。为了得到较高的信号灵敏度,就需要延长在每个码延迟上的停留时间,A-GPS技术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室内GPS技术采用大量的相关器并行地搜索可能的延迟码,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快速定位。 利用GPS进行定位的优势是卫星有效覆盖范围大,且定位导航信号免费。缺点是定位信号到达地面时较弱,不能穿透建筑物,而且定位器终端的成本较高。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新兴的无线网络技术,例如WiFi、ZigBee、蓝牙和超宽带等,在办公室、家庭、工厂等得到了广泛应用。 ——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定位的原理是,红外线IR标识发射调制的红外射线,通过安装在室内的光学传感器接收进行定位。虽然红外线具有相对较高的室内定位精度,但是由于光线不能穿过障碍物,使得红外射线仅能视距传播。直线视距和传输距离较短这两大主要缺点使其室内定位的效果很差。当标识放在口袋里或者有墙壁及其他遮挡时就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在每个房间、走廊安装接收天线,造价较高。因此,红外线只适合短距离传播,而且容易被荧光灯或者房间内的灯光干扰,在精确定位上有局限性。 ——超声波定位技术。超声波测距主要采用反射式测距法,通过三角定位等算法确定物体的位置,即发射超声波并接收由被测物产生的回波,根据回波与发射波的时间差计算出待测距离,有的则采用单向测距法。超声波定位系统可由若干个应答器和一个主测距器组成,主测距器放置在被测物体上,在微机指令信号的作用下向位置固定的应答器发射同频率的无线电信号,应答器在收到无线电信号后同时向主测距器发射超声波信号,得到主测距器与各个应答器之间的距离。当同时有3个或3个以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应答器做出回应时,可以根据相关计算确定出被测物体所在的二维坐标系下的位置。 超声波定位整体定位精度较高,结构简单,但超声波受多径效应和非视距传播影响很大,同时需要大量的底层硬件设施投资,成本太高。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通过测量信号强度进行定位。这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传输技术,在室内安装适当的蓝牙局域网接入点,把网络配置成基于多用户的基础网络连接模式,并保证蓝牙局域网接入点始终是这个微微网(piconet)的主设备,就可以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蓝牙技术主要应用于小范围定位,例如单层大厅或仓库。 蓝牙室内定位技术最大的优点是设备体积小、易于集成在PDA、PC以及手机中,因此很容易推广普及。理论上,对于持有集成了蓝牙功能移动终端设备的用户,只要设备的蓝牙功能开启,蓝牙室内定位系统就能够对其进行位置判断。采用该技术作室内短距离定位时容易发现设备且信号传输不受视距的影响。其不足在于蓝牙器件和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对于复杂的空间环境,蓝牙系统的稳定性稍差,受噪声信号干扰大。 ——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交换数据以达到识别和定位的目的。这种技术作用距离短,一般最长为几十米。但它可以在几毫秒内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信息,且传输范围很大,成本较低。同时由于其非接触和非视距等优点,可望成为优选的室内定位技术。目前,射频识别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于理论传播模型的建立、用户的安全隐私和国际标准化等问题。优点是标识的体积比较小,造价比较低,但是作用距离近,不具有通信能力,而且不便于整合到其他系统之中。 ——超宽带技术。超宽带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与传统通信技术有极大差异的通信新技术。它不需要使用传统通信体制中的载波,而是通过发送和接收具有纳秒或纳秒级以下的极窄脉冲来传输数据,从而具有GHz量级的带宽。超宽带可用于室内精确定位,例如战场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