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7课_第三次科技革命_完善-课件

第17课_第三次科技革命_完善-课件

第17课_第三次科技革命_完善-课件

第17课_第三次科技革命_完善-课件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程标准】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包括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重大成就。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归纳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3、通过了解科技的进步,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让学生感受未来的科技生活,在未来,把自己的想象变为现实。 【学习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习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时间安排】一课时 【学习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技术领域的重大成就。【教学过程】 1、设置情景,导入新知 观看我国的载人飞船神舟十号开展太空授课活动的视频:这是2013年我国的载人飞船神州十号首次开展太空授课活动。从“神一”到“神十”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成熟的标志。那么航天技术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引导学生思考:航天技术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除了这一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有哪些成果?有哪些特点和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2、整体感知 本节课分成三部分学习: 一、科技造福人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对应学习目标1) 二、科技改变现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对应学习目标2) 三、科技创造未来——科技发展对未来的影响(对应学习目标3) 3、解读学习目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4、反馈导学案

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针对导学案的批改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反馈。如优秀个人、优秀小组以及导学案上存在的问题。做到在课堂上查漏补缺。 5、自主学习检测 要求: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四个小组派代表自由发言,向大家介绍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四个领域的科技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起源地、主要标志和核心等基础知识,导学案中预习案已经涉及,所以在这个部分不再重复检测。) 6、教师精讲点拨 一、科技造福人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过渡语: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表现在四个领域: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四个领域,去了解科技是如何造福人类的? 1、原子能 (1)人类原子能的诞生,是在1942年12月芝加哥大学建成人类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命名为芝加哥一号堆。开启了人类原子能时代。(2)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3)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4)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4)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5)我国最早建成的核电站有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6)核医学和核农业:核技术在医学上的运用是核医学,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核医学是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核技术与农业的的结合就是核农学。图片上展示的是我国科学家利用核射线选育出的“鲁棉一号”,以及花卉、水稻等新品种,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效益。(战争→和平) 2、航天技术 (1)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2)1961年,世界上第一名航天员,苏联的加加林,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3)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足迹。(4)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5)介绍我国的“神一”、“神五”和“神十”。(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生物工程 师:(1)什么是生物工程?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九十六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九十 六篇 第1题【单选题】 针对某一事件,列宁说:“臭名元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当时的一位官员则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这一事件是( )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共产党宣言》 C、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D、法国《人权宣言》颁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美国内战前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 ) A、缺乏自由劳动力 B、企业设备陈旧 C、资金不足 D、缺乏人才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请找出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 A、都是对农民的掠夺 B、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 A、结束了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国家中,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 ) A、日本、俄国 B、美国、日本 C、英国、俄国 D、俄国、法国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所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 A、彼得大帝改革 B、十月革命 C、二月革命 D、1861年改革 【答案】: 【解析】: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二十四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巩固辅导[含答案 解析]二十四 第1题【单选题】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下列选项中与这次改革无关的是( ) A、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农奴制残余仍大量存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俄国废除农奴制和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都是让农奴和黑奴无条件地获得解放 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哪一条不属于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再也不允许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 C、农奴在"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需出钱赎买这块地 D、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小刚正在通过电话参与“开心辞典”活动,王小丫提供的关键词是“农奴制”、“1861年”、“资产阶级改革”,问题是“发生在哪个国家”?小刚应该选择的是( ) A、法国 B、英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这块份地。由此可以分析出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 ①市场②劳动力③资金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第6题【问答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材料二:1856年3月,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倒不 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材料三: (1)材料一选自美国内战中颁布的一部文献,文献的名称是什么?当时林肯政府的首要目标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这位沙皇是谁?他通过改革的方法来废除农奴制是哪一年?(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图片反映了这一改革中最具远见的战略眼光的措施是什么?该国强调“求知识与世界”,请举一具体措施?(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案

俄国的改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主要的内容及意义;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简化、概括史实的能力,用辨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 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 【教学难点】 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大家是否还记得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有哪些资本主义国家?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英、美、法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那同学们是否知道,作为当今世界面积最庞大的俄国,它又是如何发展壮大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国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一)彼得一世改革 (学生看课本,独立思考:改革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1.背景 (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2)伊凡四世称沙皇,强化沙皇的专制权力; (3)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阅读课本《相关史事》,了解农奴制下农奴的悲惨命运)

2.时间:18世纪初 3.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请同学看课本《人物扫描》,使学生对彼得一世有进一步了解。) 4.改革的内容 (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2)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家,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明确:彼得一世改革的核心是军事和经济两方面。) 5.彼得一世改革意义 (1)通过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地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新首都:圣彼得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 (彼得一世死后,国势日衰。到1762年叶卡特琳娜二世统治期间,经济、军事实力增强。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俄国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1.背景 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危机严重,仅1858—1860年就发生300多次农民暴动。这不但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还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亚历山大二世被迫签署废奴法令,进行改革。 2.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3.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4.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所以列宁说:“当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5.意义 (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

2019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7课《俄国的改革》同步练习语文

《俄国的改革》同步练习 1.一位俄国文艺评论家曾这样描述:农奴制俄国暗无天日,就像一个监狱、一口棺材,散发着腐朽的臭气。这说明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外来入侵 B.国家的分裂 C.黑人奴隶制的存在 D.农奴制盛行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与“解放农奴”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1861年改革 C.美国南北战争 D.俄国十月革命 3.下列言论可能出自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之口的是() A.“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B.“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C.“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和一半自由的状况” D.“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4.“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列宁对下列哪次改革的评价()A.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B.戈尔巴乔夫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 5.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近代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的事件是() A. 1861年农奴制改革 B.十月革命 C.二月革命 D.赫鲁晓夫改革 6.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李潞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俄国1861年改革,你认为他的表述哪一项不正确() A.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C.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7.使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度的腐朽性充分暴露的是() A.“十二月党人”起义 B.经济发展的缓慢 C.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D.农奴生活的困苦 8.“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我不生气!决不生气!俄国最需要的是海域。”关于彼得一世生前创造的奇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巩固了农奴制度 B.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 C.使俄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

精选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同步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第17课俄国的改革 日期:_______ 班级:______ 组名:______ ___ 姓名:_________ 评价:____ 学习目标: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内容和影响;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学习重点: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和作用。 学习难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性质。 【基础部分】 ◆回忆旧知 英国、法国和美国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它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事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新知 一、彼得一世改革 17世纪末期,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沙皇_____________实行了全面改革,涉及________、经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个方面。这次改革为俄国后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 2.改革者_______________ 3.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原因:俄国在____________战争中失败。 4.内容:废除农奴制。(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2)可以赎买一块份地;(3)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和自由选择职业。 5.改革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改革的积极作用:使俄国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路。 7.改革的局限性:改革不彻底 8.通过本课学习后,你知道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改革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部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1)从材料一中归纳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推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据此分析这次改革的局限性。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的三个时代及标志

考点:三次科技革命的三个时代及标志 例题1 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后又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 的核心是( )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答案:D 解析:“信息时代”的核心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答案D 。 例题2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 答案:D 解析:互联网的出现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答案D 。 1.蒸汽机的改进,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开创了崭新的( ) A.蒸汽时代 B.钢铁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2.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电力的广泛运用 B.电讯技术的兴起 C.内燃机的发明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3.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 A.蒸汽时代 B.钢铁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4.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是() A.蒸汽机的应用 B.原子能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A解析:蒸汽机的改进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答案A。 2.A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广泛运用,成为时代的标志,答案A。 3.D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答案D。 4.D解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产生和发展,并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答案D。

第17课俄国的改革

第17课俄国的改革 主备:审核: 【学习目标】2′ 1.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了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掌握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一分为二地看待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看待历史的能力。 【自主学习】15′ 【巩固目标】26′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17世纪,俄国在、、等方面远远落后西欧。 2.改革人:。 3.时间:。 4.内容:政治上:设立,掌管。 ,经济上:鼓励兴办,引进西方,实行政策,鼓励出口,军事上:实行,建立和,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同时,他还发展,改革。 5.评价: (1)作用:为俄国后来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增强了国家的和 实力,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 (2)局限: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引进西欧的和,而拒绝西欧先进的。 (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背景:(1)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2) 导火线:战争的失败。 2.时间: 3.人物: 4.目的: 5.主要内容: ① ; ②; ③。 6.实质: 7.性质: 8.影响(评价):①废除了,缓解 了,使国家;②沙皇俄国的。【知识积累】2 ′ 1、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时间、领导者、目的、性质。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1

2、1861年改革意义: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矛盾,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没发生本质性改变,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知识链接】 如果说20世纪是美苏争霸的时代,19世纪是强国瓜分弱国的时代,那么17~18世纪之交就是世界三大封建马车并驾齐驱的时代。这段时间欧亚大陆的版图上同时出现了三位伟大的帝王:西边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中部的沙皇彼得大帝,东部的康熙大帝。这三个人身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幼年登基(路易十四5岁继位,康熙8岁,彼得10岁),都是在位时间超级长,(路易十四在位72年,康熙61年,彼得43年)。他们的人生经历也都颇为坎坷,路易十四幼年时经历了投石党人叛乱,被迫出走巴黎~康熙大帝经历了鳌拜专权和三藩之乱~彼得大帝经历了姐姐索菲亚乱权和射击军叛乱,他们也都进行了锐意改革,并且发动了数次战争,巩固了自己的疆域和地位。 路易十四拓展贸易,发展海军,鼓励商业,对外扩张,先后对西班牙,荷兰,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发动战争,前后打了50多年,而且始终保持了法国是欧洲第一强国(拿破仑都做不到)。路易十四一生征战,加强了中央集权,他有一句话:“朕即国家。”晚年把法国打的民穷财尽,经济濒临崩溃,有点汉武大帝的感觉,《乌德勒支和约》的签订更是让他的太阳王形象在法国人民心中荡然无存,他一手打造的专治制度也跟随他本人一起逝去,并引发了后来的法国大革命。 康熙大帝废圈地,修漕运,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废匠籍,尊孔,笼络黄教,平三藩,收台湾,北征雅克萨,三征葛尔丹,奠定了中华秋海棠叶的版图。康熙大帝的一生文治武功,轻摇薄赋,给后来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虽然他本人文韬武略,东西学融会贯通(据说退朝后在后宫用手摇计算机开方,治河的时候帮大臣计算水的流量,还解剖过动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但是晚年大兴文字狱,禁锢了思想,让中国失去了近代化的机会。 彼得大帝派遣使团去学习西方,甚至本人都到荷兰的造船厂学习造船技术,在本国发展工业,建立了第一批图书馆,医院,博物馆,强制性改掉了俄国人留大胡子的传统………全方位的改造了俄国,发动了对传统强国瑞典的战争和对土耳其的战争,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甚至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最后失败),死后留下了从白令海峡到波罗的海,黑海的庞大帝国。彼得大帝彼十分勤政,兴趣也十分广泛,几乎无所不包,甚至热衷于做解剖和牙医手术。他的一生是如此丰富,以至52年的生涯似乎已经透支了他的全部精力。1724年,他在海滩搭救几个遇险的士兵时受凉得病,第二年初去世。他所留下的,是一个强大而生机勃勃的帝国。 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总5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亲自参加出国考察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的改革是 () 2

第17课 俄国的改革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7课俄国的改革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17世纪末期,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2.目的: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 3.人物:沙皇彼得一世。 4.内容 (1)政治上,设立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 (2)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 (3)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和海军,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 (4)其他:还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 5.影响:彼得一世改革为俄国后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知识点2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6.原因 (1)根本原因:19世纪初,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2)直接原因: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惨败充分暴露了俄国沙皇专制和农 奴制的腐朽,激化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7.目的: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 8.开始: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并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9.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2)农奴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3)农奴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10.影响 (1)进步性: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各种矛盾,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局限性: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 包袱。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C)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 D.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下列对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17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并运用历史材料,概括和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观点,以及认识到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及特点; 2、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三、教学要点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有人曾戏说马克思没有打过电话,没有看过电视,列宁没有用过手机,没有用过电脑。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生:回答略 师:电话、电视和手机、电脑分别是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这些产品发明出来时们开马克思和列宁都已逝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 教师演示多媒体,展示课题及本课要学的知识: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及标志是什么? 2、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3、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和作用? 【合作交流、探究解读新课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师提问: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次大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纷纷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美国开始,发展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工业部门。社会生活进入原子时代、电子时代,社会物质生产各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这就是第三次技术革命。 其实刚才的那段话中,已经揭示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大致时间和主要内容。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 多媒体展示: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时间: 2、内容: 3、核心 多媒体展示:第一轮知识竞赛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4、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一个国家?美国

第17课第三科技革命

第17 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备课人:87 中九年组宋雪晶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 2、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 世界经济结构及国际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3、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标志、时间、理论基础、时代特征等相关知识。 4、发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大屏幕先出示“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英姿、“神舟” 三号再次成功、“神舟”四号不辱使命等四幅图片,然后出示“神舟”九号发射场面及两位宇航员等六幅图片,最后播放“神舟”六号从发射到顺利升空的视频片断) 同学们,以上这些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一次又一次的辉煌。航天事业的成功,使中国举世瞩目,也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倍感自豪。相信科技创造未来!谁知道这些成就属于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对,它们都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屏幕出示课题) 教学过程 (出示本节课的问题)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领域、首先开始的国家、核心、人类进入的社 会。学生阅读教材后填表格。 二、结合图片介绍四大领域成就。 电子计算机(PPt 展示人类第一台计算机到今天计算机的变化,使学生感受的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同学们结合实际生活谈谈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原子能(PPT展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并出示美国在二战中对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并用图片反应出给这一地区带来的破坏,使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原子弹的破坏性。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图片出示苏联第一座核电站。今天各国都积极的用核能来发电,发展航天事业,航海事业等。原子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能源。补充材料: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学校、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教学设计 【情景导 入】 【自主学 习】第17课俄国的改革 班级姓名学号 二次备课 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如何评价1861年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17世纪,俄国在等方面远远落后西欧。 2.改革人: 3.时间: 4.内容:政治上:设立,掌管 ,经济上:鼓励兴办,引进西方,实行政策,鼓励出口,军事上:实行,建立,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 事人才。同时,他还发展,改革 5.评价: (1)作用:为俄国后来的 实力,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 (2)局限: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引进西欧的 (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背景:(1) 的失败。 2.时间: 3.人物: 4.目的: 发展准备了条件,增强了国家的 ,而拒绝西欧先进 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2)导火线: 战争

;②沙皇俄国的 【重难点突破】 《大国崛起》讲述了 1500年以来世界上九个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 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 历山大二世清醒地意识到“与其让农奴起义推翻我们,还不如自上而下解放他们。”俄国被迫改革, 但在审查改革方案时他说:“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1)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领导人? (2) 依据材料,分析俄国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训练 1.亲自参加出国考察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的改革是 2.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 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 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 A.农奴没有获得 B .农奴制危机严重 C .改革没有推动俄国发■展D.改革是封建性质 3.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对俄国历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发动克里木战争 C.废除农奴制 D.领导二月革命 4.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 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5.主要内容:① :③ 6.实质: 7.性质: 8.影响 (评价):①废除了 ,缓解了 ,使国家 19 世纪中期俄国农奴的反抗情绪日益激烈,仅 1860年一年农奴起义就达 108次之多。沙皇亚 A.亚历山大二世 B. 彼得一世 C. 明治天皇 D. 罗斯福 ?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 这表明

2019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7课《俄国的改革》检测试卷语文

《俄国的改革》检测试卷 1.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指的是() A.使用野蛮的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2.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曾感叹:“当我们谈论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时,已经忘却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之后,俄国采取了哪一行动开始“前行”()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十月革命 D.实施新经济政策 3.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所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A. 1861年改革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斯大林模式 4.比较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比较近代俄国的两次改革(彼得大帝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推动了社会进步 B.都是向西欧学习改变落后的面貌 C.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D.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5.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控制 B.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彻底废除了沙皇专制统治 6.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贵族力量弱小无力对抗 7.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材料反映了农奴制 A.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 D.符合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 8.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二一九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洪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 A.农奴成为自由人 B.农奴成为资产阶级 C.推行义务教育 D.转变为工业国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练习题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练习题 1. 下列不是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的是()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2.下列科技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A.航天技术 B.汽车 C.生物工程 D.计算机 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的是() A.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C.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D.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的广泛使用.。 A.克隆技术 B.核工程 C.生物工程 D.电子计算机5.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下列企业与这一新经济形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中国李宁 B.美国微软 C.德国奔驰 D.韩国三星 6.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先兴起在那个大洲() A.亚洲 B.欧洲 C.美洲 D.非洲 7.生活2008的中国,生活中你不可能见到的是() A.报纸 B.微信 C.电脑 D.qq

8.生物工程的核心是() A.基因工程 B.克隆技术 C.遗传工程 D.变异工程9.科技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出现的情景不符合当时社会生活的是 ( ) A.1831年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考察船作环绕世界的考察B.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 C.1943年蒋介石乘飞机去埃及参加开罗会议 D.2017年全国中考阅卷将全部采用网上阅卷 10.对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同之处描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发明了工具 B.使人类进入了科技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大量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 11.中山市自2011年开始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采用方便快捷的网上阅卷形式,这种新变化应直接归功于() A.十二五计划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12.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下列科技成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①乘坐轮船出行②玩王者荣耀“”③使用“微信”聊天 ④乘飞机去韩国⑤自驾游⑥在台灯下看书 A.①② B.②③ C.⑤⑥ D.③⑤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七十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习题精选 第七十篇 第1题【单选题】 俄国实行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 B、沙皇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C、农民遭受最严酷的剥削 D、农奴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B、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 C、俄国和日本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改革全盘西化 D、改革使俄国和日本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改革能够改变社会性质。下列改革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的改革开放 B、辛亥革命 C、管仲改革 D、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来说事件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C、1861年改革 D、俄罗斯帝国建立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存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 A、罗伯斯庇尔执政——法国大革命走向高潮 B、1861俄国年改革——废除黑人奴隶制 C、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 D、《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发展到顶点

【答案】: 【解析】: 第6题【多选题】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中包括( ) A、俄国废除奴隶制 B、日本明治维新 C、日本明治维新 D、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 【解析】: 第7题【问答题】 19世纪60年代,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广袤大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天发生在美国黑奴身上的事,明天就可能发生在你身上。”“等到那么一天我有机会打击奴隶制的时候,我一定把它彻底打垮,废除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材料二: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他强调说:“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下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材料三:从1868 年起,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史称“明治维新”。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我”是谁?为“废除奴隶制”美国因而爆发了什么战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亚历山大二世为了避免他所说的后果,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述其进步作用。(3)材料三中“明治维新”的目标是什么?哪一措施最能体现它的资产阶级性质?哪一措施对日本影响最长久?(4)美国的战争和日本的改革有什么相同的积极作用? 【答案】:

下17第三次科技革命

葛沽一中整体建构教学模式导学案(九年级下) 课题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备课人李克玉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学习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学习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学法指导阅读自学法、合作探究法、材料分析法、表格分析法 学习过程 导 学 明 标 1.导入新课:通过幻灯片展示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图片,然后提问:这些发明分别是哪 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然后展示杨利伟的图片,提问:载人航天技术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吗? 2.展示本课学习目标:(通过知识树展示,明确目标) 合 作 探 究 【自主学习】利用8分钟的时间通读教材找到相关的知识点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时间: 2.起源国家: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随后又波及到等发达国家,进而又逐渐向许多扩展,最终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 3.核心: 4.主要代表成就:原子能、、、生物工程等。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 2. 3.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70年代中后期;代表技术是核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代表技术是信息技术,引发了现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形成新的技术群,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材料二: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7年,70年代以后为3至5年。 材料三: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0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请回答:⑴.材料一中提到的“信息技术”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些科技成果的发展密切相关? ⑵.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些特点? 1

《俄国的改革》教案完美版

《俄国的改革》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主要的内容及意义;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16——19世纪俄国在欧亚的扩张情况。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简化、概括史实的能力,用辨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认识沙俄的发展史是不断侵略扩张的历史,启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丑恶本质的认识。中国是沙俄侵略的对象,使学生认识捍卫领土的根本条件是国家的强大。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美,可使国家社会变得更为和谐与有力。 二.学法指导 置疑导学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俄国的扩张 难点: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挂图录音机等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略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人新课 19世纪侵略我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俄国是怎样发展、强大、走向侵略扩张道路的? 讲授新课 第24课俄国的改革(板书) 一、彼得大帝改革(板书) (出示投影图《莫斯科公国的扩张》) 请同学看课本117结合图1,说说俄国的由来? 请同学边看投影图1,边听录音(内容如下) 学生观察图,结合书上内容概括回答,培养概括史事能力 俄罗斯封建国家是9世纪斯拉夫人建立起来的。近代俄国是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不断兼并邻国而逐步形成的。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为沙皇俄国。1.16世纪伊凡四世称俄国沙皇(板书) 标志着莫斯科公国发展成为沙皇俄国。沙皇俄国在1689年发生了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2.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板书) 学生看课本118页第1—3段,独立思考,回答问题,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考,改革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归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