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学概论考试资料整理

环境学概论考试资料整理

环境学概论考试资料整理
环境学概论考试资料整理

第一章 绪论

环境:1、广义的概念: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

变化。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2、狭义的概念:中心事物是人类,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须的相适应的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可分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两种。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

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等自然因素的总和;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按自己固有的规律发生和发展,被利用和改造。

自然环境的要素构成 自然环境的层次结构

2、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人类活动的产物 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组成。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反过来又成为人类活动的制约条件,也是影响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决

定性因素。

工程环境: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环境(Environment):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

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 环境:在环境科学领域,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外部世界主要指人类已经认识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1)自然因素:高山、大海、江河、湖泊、天然森林、野生动植物等;

(2)社会因素:住房、工厂、桥梁、娱乐设施等人工构筑物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

自然因素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称为社会环境。

环境要素: 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亦称环境基质。

?

环境要素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自然环境要素,故环境要素通常是指自然环境要素。 ? 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生物、土壤、岩石和阳光等要素,由它们组成环境的结构单元,环境的结构单元组成环境整

体或环境系统。 环境要素间存着的几个规律:

① 最小(差)限制定律:该定律是指“整体环境的质量,不能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况去决定,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

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所控制”。这是针对环境质量而言的。

自然环境 物质 能量 自然现象 空气

水 岩石、土壤 动植物、微生物 气温

阳光

引力

地磁力

太阳的稳定性

地壳稳定性

大气力量

水循环

水土演变等多种自然因素

地质构造情况 地震、火山活动 海啸

②各环境要素的等值性:各个环境要素,无论它们本身在规模上或数量上是如何的不相同,但只要是一个独立的要素,那么对于环境质量的限制作用并无质的差异。这种等值性同最小限制律有密切的联系,不过前者强调要素间作用的比较,后者则是从制约环境质量的主导要素上着眼的。

③环境各要素整体效应大于个体效应之和:环境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产生的整体效应,是个体效应基础上质的飞跃。

④环境诸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环境诸要素间的联系和依赖,主要通过以下途径:首先从演化意义上看,某些要素孕育着其他要素。在地球发展史上,岩石圈的形成为大气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岩石圈和大气圈的存在,为水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上述三者的存在,又为生物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环境的功能:

1.为人类生存和繁衍提供必须的资源。岩石圈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矿产资源,土壤圈为人类提供粮食作物所需要的营养

条件,生物圈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大量的生产资料等等。

2. 环境的调节功能。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系统内外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转化与交换。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内,环境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调节作用,使系统的输入等于输出,这时的平衡状态成为环境平衡或生态平衡。

3:环境的服务功能。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各类生态系统(例如森林、草地、河流湖泊等),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还为人类提供多种服务,如森林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为人类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等。4:环境的文化功能。地球的演化形成了今天的壮丽山河,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欣赏和领略自然界的美妙艺术和无数科学规律。优美的自然环境使人类在精神上和人格上得到了发展和升华,不同的自然环境塑造了各民族不同的性格、习俗和民族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又是艺术家们创作和美学倾向的源泉。

环境的基本特征:

(1)环境的整体性(系统性):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2)环境的区域性:指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即环境因地理位置的不同或空间范围的差异,会有不同的特性。区域性还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多样性。

(1)环境的变动性:指在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2)环境的稳定性: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环境结构和状态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使这些变化逐渐消失,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

变动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1)环境的资源性:环境具有资源性(环境即资源)。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要求环境有相应的付出,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投入,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2)环境的价值性:环境具有资源性,决定其具有价值性。而环境的经济价值是环境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的经济价值常常被用作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

第二节: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按照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把其分为两大类:

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第一环境问题,

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第二环境问题。

第一环境问题也称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指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分两类,一是如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海啸、台风、水旱灾害等自然灾害,二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如某些地方水土中缺少(或过多)某些人体所需的化学元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地方病)。

第二环境问题也称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和对废弃物处理的不妥,以及由于生产发展和人口膨胀所带来的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它是当前世界上人类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之一(人口、资源、环境)。

次生环境问题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但目前所指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急剧增加和资源的破坏与

枯竭等。

3. 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根据环境问题发生的先后和轻重程度,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态环境早期破坏。包括人类出现以后直至产业革命的漫长时期,又称早期环境问题。

(2)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和“公害”加剧。从产业革命到1984年发现南极臭氧空洞止,又称近代城市环境问题阶段。

(3)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即当代环境问题阶段。它始于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实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沉降”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4.环境问题的性质

(1)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属性,它与人的欲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产生、同时发展,呈现孪生关系;(2)环境问题范围广泛而全面,存在于生产、生活、政治、工业、农业、科技等全部领域中;

(3)对人类的行为具有反馈作用,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引起新的变化;

(4)可控性,即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借助法律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手段,总可以把环境问题控制在影响最小的范围内。

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的,而且是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

包括两层意思:

1、所谓的环境问题都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

2、要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治理和控制,必须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或具有普遍性、随后又发展为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就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淡水资源缺乏问题、植被破坏-物种灭绝(即生物多样性)问题、海洋污染问题、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问题、以及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沉降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1)森林生态功能较弱;(2)草原退化与减少的状况难以根本改变;(3)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耕地被占;(4)水旱灾害日益严重;(5)水资源短缺。

2.环境污染严重:(1)大气污染仍十分严重;(2)水污染状况远未根本解决;(3)城市噪声污染严重;(4)工业固体废弃物增加。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1、控制人口;

2、增加环保资金投入;

3、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节环境科学

2.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环境系统

3.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1)人类和环境的关系;(2)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和规律(3)环境污染的危害;(4)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价和环境预测;(5)环境污染的控制和防治;(6)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7)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8)环境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9)环境管理。

4.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

(1)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这是研究环境科学的基础。在环境科学诞生以前,有关的科学部门(例如人类学、人口学、地质学、地理学和气候学等)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环境科学必须从这些学科中汲取营养,从而了解人类和环境的发展规律。

(2)探索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间的关系。这是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在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中,人类作为矛盾的主体,一方面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又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这必然会引起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而环境作为矛盾的客体,是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的,如果人类的行为超过了这个环境容量,就会引起环境破坏和退化,从而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3)探索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这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长远目标。环境是一个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有许多反馈机制。人类活动造成的一些短暂性、局部性的影响会通过一系列机制积累、放大或抵消,其中必然有一些转化为长期的和全球性的影响;而环境系统又会通过一系列反馈机制将这些影响施加给人类社会,这种反馈影响将是强烈的和全球性的,危害也将是巨大的。因此,关于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他们从20世纪50年代的污染治理到60年代转向区域性污染综合治理;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则强调以预防为主,并开始重视环境规划和

管理;20世纪80年代他们开始推行清洁生产的制度等。近20年来,中国在污染预防和强化环境规划与管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5.环境科学的分科:分为三大部分:

a)环境学:环境科学的核心,研究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论;

b)基础环境学:环境科学发展中形成的基础学科;(环境数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等)

c)应用环境学:环境科学中实践应用的学科。(环境工程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等)

第二章

第一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

1、含义: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主要分支之一。

如果把生物看成是一个生命系统,环境看成是一个环境系统,又可以说,生态学就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一门学科。

2、生态学的发展

(1)研究对象:植物动物生物(包括人)

(2)与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相结合,发展了生态学,扩大了生态学的领域。如:数学生态学、系统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

二、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功能

1、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种群(Population):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的总和。

群落(Community):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种的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Ecosystem)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的综合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无机界)四部分组成。它们(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各自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并形成整体功能,使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行。

生产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单细胞的藻类和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些细菌。绿色植物的叶片中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供给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并且成为地球上一切生物和人类食物和能量的来源。生产者是整个生物成分的基础部分,在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消费者指那些以其他生命体或者它们的产物为食物以获得能量的生命体主要是指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外界能量和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从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中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

根据食性的不同,消费者又可再分为:

草食动物(herbivores)以植物作为直接食物,称为一级消费者,又叫初级消费者,如昆虫、啮齿类、牛、羊、马等;

以草食动物为食物的肉食动物(carnivores)称为二级消费者,也叫次级消费者,如青蛙、蛇等;

以肉食动物作为食物的动物,则称为三级消费者(third consumers),如蛇、猫头鹰等。

分解者(decomposers)是指具有分解能力的各种微生物,也包括一些低等原生动物,如土壤线虫、鞭毛虫等。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清洁工”,它们把动植物的尸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给非生物环境,供生产者再利用。

如果没有分解者,死亡的有机体就会堆积起来,使营养物质不能在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循环,最终使生态系统成为无水之源。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数量十分惊人。有人估计,在1万平方米的农田土壤中,细菌的重量可达8公斤。

非生命物质,即无机界,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无生命的无机物和各种自然因素。

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有分工,也有协作。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直接或间接地提供食物;消费者把生产者的数量控制在非生物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残体、排泄物最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正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使生态系统能够不停地发挥作用。

(3)生态系统的类型

按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特征分:

(a)陆地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和人工生态系统(农田、城市、工矿区等);

(b)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河流、水库等;

(c)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海岸、河口、浅海、大洋、海底等。

(4)生态系统的结构: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空间配置,在一定时期内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使生态系统能够各自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主要有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

(a)形态结构:生物的种类、种群数量、种的空间配置(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种的时间变化。

(b)营养结构: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建立起来的营养关系。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础。

(5)食物链及营养级

(a)食物链和食物网

所谓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关系往往很复杂,各种食物链互相交错,形成食物网。

能量的流动、物质的迁移和转化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b)营养级

营养级:食物链的各个环节。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依次是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七级。低位营养级的能量仅有10%(水生系统)被上一个营养级利用。

在数量上,第一营养级就必须大大超过第二营养级,逐渐递减,就造成了生物数目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生产率金字塔。

注意: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约为1/10,只是针对湖泊等水域生态系统的经验性法则;

◆不同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差别很大;

◆森林约为5%、草地是25%左右,浮游生物占优势的群落可达50%。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a)通过各级食物链,组成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并且服从热力学定律。

(b)能量流动的实现途径:光合作用和有机成分的输入;呼吸的热消耗和有机物的输出。

(c)生态系统热力学公式:Pg=Pn+R

其中:Pg为食物链某营养级的总产量或输入的能量;Pn为净产量;R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能量流动的特点

①生产者即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1.2%;

②能量只朝单一方向流动;

③流动中能量逐渐减少,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掉;

④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也不高,在4.5%~17%之间,平均起来约为10%;

⑤只有当生态系统生产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相平衡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水循环(2)碳循环(3)氮循环(4)磷循环

4、小结

①生态系统是一个主要的生态学单位,它包括生物与非生物成分;并且在土壤、水、营养物质、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之间具有某种结构上的相互关系,以适应能量和营养物质在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②生态系统的功能与通过生态系统各结构成分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关。这种功能的单位是种群。

③流经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植物或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当能量在营养级间逐一传递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作为呼吸热而损失掉。这种情况限制了每一营养级所能维持的有机体的数量和质量。

④生态系统有趋于成熟的倾向,在这过程中,生态系统由简单的状态变为较复杂的状态,这种定向性的变化称为演替。

⑤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环境和能量都是有限的,当一个种群达到生态系统所给于的限制时,种群数量趋于稳定;或出于疾病、竞争、饥饿、低繁殖率等等原因,引起种群数量下降。

⑥环境的改变和波动(如环境的开发和种间竞争),表现为对种群的选择压力,有机体必须调整以适应这种选择压力,不能适应的有机体便会消失,这可能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生态系统的成熟性。

⑦生态系统有其历史的状况,现在与过去有关,而未来与现在也有关。

三、生态平衡

1、生态平衡的含义

(1)概念: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平衡还表现为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

(2)生态平衡的原因

生态平衡内部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样,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也越强。但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超出了限度,调节就不再起作用,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2、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1)自然原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或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的有害因素。如火山爆发、山崩海啸、水旱灾害、地震、台风、流行病等自然灾害。

(2)人为因素:主要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主要有三种:物种变化引起平衡的破坏;环境因素改变引起平衡破坏;信息系统的破坏,引起平衡破坏。

四、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1、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反映了生物间的协调关系

(1)普遍的依存和制约——“物物相关”规律:就是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是普遍存在的;

(2)通过“食物”而相互联系与制约——“相生相克”规律:就是每一种生物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并具有特定的作用。

2、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防止有毒物质进入环境、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防止输入不足(如施肥不足)、输入过多(如富营养化、重金属)

4、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

5、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在质量、数量、空间和时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度(过度放牧、竭泽而渔、超标排放污染物等)

第二节生物层次结构及其特征

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质(各类蛋白质,类脂化合物及核酸等)结合在一起而形成了复杂程度不同的各种有机体,这些有机体的结构将按如下顺序越来越趋于复杂:细胞→ 个体→ 种群→ 群落

细胞是生物的最小功能单位。它主要由一个原生质所组成,原生质外包有质膜(类脂化合物和蛋白质);植物具有由果胶 - 纤维素膜构成的双层质膜。原生质是由一些结构复杂的蛋白质胶状体(细胞质)所构成。在细胞质内包含有组成胞核的遗传物质( DNA , RNA )和一系列细胞器(线粒体,质体,核糖蛋白体筹),而胞质中的全部细胞器则共同组合成了一台完善的代谢机。

个体(生物)是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生物系统,这种生物系统的最简单形式可能小到只有一个细胞(单细胞生物),但是一般而言,个体都是由很多细胞所组成;很多细胞组合在一起才构成了组织和器官。

种群(或同类群)是由一群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地区的同种个体组成的生物系统。种群就是完全相似的个体的综合,这些相似的个体能将其相似的特征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群落(或生物群落)是一个能将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地区和一定环境条件下的若干种群集合在一起的生物系统。而生态系统就是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总合,通常指从海底 12000m 到天空10000m 的平流层之间的所有空间。而把通过人类的智慧而使生物能够到达的所有空间称为人类圈或智慧圈,包括人类载人或携生物宇宙飞船所能到达的空间。

I .核酸( A ),具有酶促作用的蛋白质,起同化作用的,即能量转换作用的色素( B )等生物物质组成了细胞( C ) II .单细胞的生物个体( D-E )和多细胞个体( F-G )。

III .个体结合而成的种群:细菌种群( H ),植物种群( J )和动物种群( K )。

IV. 种群结合而成群落,如细菌群落( L ),植物群落( M ),动物群落( N )。

V. 生物群落(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全部群落)和其所处的环境(气候和土地)则组成为生态系统

一、种群

(一)种群的概念

在自然界,一个生物个体长期单独生存是没有任何生物学意义的,它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与别的生物相联系。生物只有形成一个群体,才能繁衍发展,群体是个体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把一定时间内占有一定空间的某一生物种的个体的集合群称为种群。例如,一个池搪中的所有鲫鱼就是一个鲫鱼种群;大田地里的所有水稻,即是一个水稻的种群。种群的基本构成成分是具有相似形态、生理和生态习性,能相互交配繁殖后代的个体。种群是物种具体的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一个物种通常可以包括许多种群,不同种群之间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地理隔离,长期的隔离的结果有可能发展为不同的亚种,甚至产生新的物种,事实上,种群的空间界限和时间界限并不是十分明确的,除非种群栖息地具有清楚的边界,如岛屿,湖泊等。因此,种群的时空界限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来划定的。生活在自然界的种群称为自然种群,如某森林里的梅花鹿种群、野兔种群;在人工条件下或在实验室中饲养或培养的种群称为实验种群,如实验室里饲养的小白鼠种群、家兔种群等。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虽然是由个体组成,但除了与组成种群的个体具有共同的生物学特征外,还具有个体所不具有的特征,如密度、年龄结构、性别、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等。这些都说明了种群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当我们考察一个种群时,所关心的不是种群中某个生物个体的状况,而是种群如何分布在某一特定空间,这个种群是在发展,还是在衰退、消亡,种群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它的变化对其他种群和周围环境带来什么影响等。所有种群的变化情况都可以用上述具有统计性质的特征量值来描述。

1. 种群的大小、密度与生物量一个种群的个体数目的多少,叫做种群的大小( Size )。而单位时间或空间内的个体数称为种群密度( Density ),例如在 lha 草地上有 10 只羊。另一种表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生物量,生物量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所有个体的鲜物质或干物质的总重量,例如 1ha 林地上有马尾松 350t 。种群的密度都是随着营养因素、气候条件以及其他生态因素而发生变化。一般说来,生物个体越小,单位面积中的个体数量就越多,例如森林中鼠的数量比鹿多,昆虫的数量又比鼠多得多。另外,由于低营养级的生物总是为高营养级的生物提供能量,因此,处在的低营养级生物种群的密度较大。

了解种群密度可以推知种群的动态变化,种群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自然环境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外界的环境愈好,随时间延续,种群密度愈大,故种群密度还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应用角度看,密度可决定特定区域的资源可利用性,如林木、草场管理等,也可用于环境监测。

2. 年龄结构( Age structure )任何种群都是由不同年龄个体组成的,因此,各个年龄或年龄组在整个种群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形成一定的年龄结构。由于不同年龄或年龄组个体的繁殖能力不同,年龄结构对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具有很大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常用年龄金字塔图形表示(图 2-7 ),金字塔底部代表最年轻的年龄组,顶部则代表最老的年龄组,宽度则代表该年龄组个体数量在整个种群中所占比例。因此,从图形的宽窄就可以知道一个年龄组数量的多少,一个基部宽而顶部狭窄的正金字塔形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年个体,而老年个体较少,这样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一个增长的种群。相反,基部狭窄而上部宽的倒金字塔形则表示种群中幼体比例少而老年个体比例大,这样的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个体数量趋于下降,是衰退的种群,而一个稳定种群,则各年龄组分布较平均。从整个图形也可以推知一个种群的发展趋势。

3. 性别比例( Sex ratio )有性生殖几乎是动植物的一个普遍特性,虽然有些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生殖,但在它们生活史的某个时期也进行有性生殖,因为只有靠有性过程中基因的重组,才能使一个种群保持遗传的多样性。

A. 增长种群

B. 稳定种群

C. 衰退种群

种群中雄性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称为性别比例。有的物种性别比例保持在 1:1 ,而有的物种则是一种性别数量超过另一种性别的数量,无论何种比例关系,种群在正常环境中总保持相对稳定的性别比例关系,它对保持种群的繁殖力有着重要意义。人类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可以反映人口的发展状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影响,对人口的增长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很大影响。

4. 出生率和死亡率( Birth rate and death rate )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生物所产后代个体的平均数;死亡率则是单位时间内生物死亡的平均数。我们往往可以用出生率和死亡率来描述种群个体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如果不考虑生物的迁入和迁出,那么,某生物种群的增长率就等于其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概论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起源于环境保护

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永恒主题!!

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对发展的内涵步入了认识的误区,一味滥用赖以支撑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地球资源过渡消耗,生态急剧破坏,环境日趋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程度!

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深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价值观、环境观和资源观。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被迫理性地探索新世纪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寻求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发展道路。

《寂静的春天》——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潜心研究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之后,于1962年发表了该环境保护科普著作,阐明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她向世人呼吁,我们长期以来行驶的道路,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一条可以高速前进的平坦、舒适的超级公路,但实际上,这条路的终点却潜伏着灾难,而另外的道路则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地球的最后的唯一的机会。

《增长的极限》——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忧虑

1972年,由罗马俱乐部提交。报告认为: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于下世纪某个时段内达到极限,要避免因超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世界崩溃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

报告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由于种种因素的局限,其结论和观点存在十分明显的缺陷。但报告所表现出的对人类前途的"严肃的忧虑"以及唤起人类自身的觉醒,其积极意义却是毋庸置疑的。它所阐述的"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为孕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提供了土壤。

《人类环境宣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正式挑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大会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宣布了3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意义在于唤起各国政府共同对环境问题,特别是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觉醒和关注。尽管大会对整个环境问题认识比较粗浅,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尚未确定,尤其是没能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责任,但是,它正式吹响了人类共同向环境问题挑战的进军号,各国政府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向前迈进了一步。

《我们共同的未来》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当时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任主席)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分为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共同的努力三部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所谓另外的道路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解答《寂静的春天》没有解答的问题。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前者是开展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框架性文件,后者是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可持续发展得到世界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中国21世纪议程》*

1994年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原则立场和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国在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21世纪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

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对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总结

2002年8月26日到9月4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的商业、采金中心约翰内斯堡举行,约有13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政府代表团和非政府组织NGO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对过去10年(1992~2002年)可持续发展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里约热内卢会议制定的纲领还没能很好的实现,总结经验教训,可持续发展事业任重而道远。

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我们共同的未来》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该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观点: 一、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发展的内涵—发展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高

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量的增长)

传统的狭义的发展仅指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即强调量的增长。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人们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继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发展还包括质的提高

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必要的条件,但并不是充分的条件。低收人国家急需经济增长来促进改善生活质量,但这不是全部目的,也不可能无限地继续下去。发展只有在使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才能承认是真正的发展。

发展的内涵—发展是受限制的发展通常受到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因素制约。其中生态因素的限制是最基本的。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它必须保护世界自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多样性。

人类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环境承载力极限之内。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过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环境子系统所能容纳污染物数量以及可支撑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

可持续的内涵一个可持续的过程是指该过程在一个无限长的时期内,可以永远地保持下去,而系统的内外不仅没有数量和质量的衰减,甚至还有所提高。

可持续性的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情况是保持自然资源总量存量不变或比现有的水平更高。从经济学角度讲,单纯使用存在银行里的本金所产生的全部利息就是一种可持续的过程,因为它保持了本金的数目不变,而任何比这更高的使用速度则会破坏本金。

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其它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着重于自然属性: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

着重于社会属性: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其它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着重于经济属性: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着重于科技属性: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人类共同目标是以人为本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平性: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之间的横向公平。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的纵向公平。

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资源与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共同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总目标,必须争取全球共同的配合行动。争取全球共同的配合行动,致力于达成既尊重各方的利益,又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的国际协定至关重要。

五、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要从传统模式转变到一个变化很大的新的模式中去。对于任何国家,这种战略的转变都是一件非同小可的重大决策,政府是推进这种转变的首要社会力量。纳入重大决策;建立综合决策的机制;建立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加大立法和执法;运用经济手段;扩大公众参与实现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涉及到各行各业,必须各部门共同努力:

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受污染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大力治理污染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的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转变消费模式

第四章人口问题

一、什么是指数增长?指一个量在既定时间周期内按常量的百分比增长。

二、1. 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 什么是人口增长的倍增期?人口数目按固定的年均增长率增加一倍所用的时间。

70法则?

2002年世界人口增长率为1.28%,如果以这个增长率继续发展下去,世界人口将在多少年后翻一番(增加一倍)?

70/1.28=54.7≈55年

三、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1. 人口增长两极分化

世界人口相对集中于发展中国家。2002年世界的10个人口大国依次是:

①中国13.0亿;②印度10.5亿;③美国2.87亿;④印度尼西亚2.17亿;⑤巴西1.74亿;⑥俄罗斯1.44亿;⑦巴基斯坦1.44亿;⑧孟加拉国1.34亿;⑨尼日利亚1.30亿;⑩日本1.27亿。这些国家人口都在1亿以上,且发展中国家占多数。

2.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工业革命以来,达到1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

1800年 1 座——伦敦1850年 3 座1900年16 座1950年115座1980年234座,2004年325座,超过1000万人的超大城市有20座。

3.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国际标准认为,65岁以上的老人占人口比例超过7%,就称为老龄化人口。

老年型国家1950年15个,1960年为20个,1965年为30个,1981年为38个,1995年达64个。在发达地区,65岁以

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由1950年的7.9%增长到1998年的14%。

21世纪的前10年,世界各国都将出现人口老龄化趋势。据预测,65岁以上人口在2010年将达到16%,2025年将达到19%,2050年将达到24.7%。而且新增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地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四、环境保护与人口控制

世界人口按指数规律增长下去会带来什么后果?

1.人口无限增长下去,地球将容纳不下。

地球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多数认为能养活100亿左右)

2. 众多的人口对环境会产生恶劣的影响。

人口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由于现代化建设的日新月异,城镇、交通、工矿和住宅等的新建、扩建,人类吞噬耕地的胃口越来越大。目前因种种原因,全球每年减少耕地700多万公顷,如果按此速度递减下去,再过100年,全世界可能出现无地可耕的局面。

我国耕地约1×108hm2,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0%。人口增长使得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尖锐化。

(1)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日趋减少。现在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08hm2,为世界水平的1/4。每hm2地需养活的人口数,1950年5.5人,1980年9.8人,2000年为12人。

(2)为保证粮食供应,施用大量化肥与农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剧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3)建筑及工业占用土地使耕地不断减少。

按照我国目前的生产力,需要人均0.2hm2左右的土地,才能最低养活全部人口和支持经济和工业的适度发展。

(2)人口增长对森林、草原资源的压力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的《世界森林状况2003》报告,世界森林资源一直呈减少趋势。1990~2000年间,人工林年均增加310万hm2,但热带和非热带天然林年均减少1250万hm2。全球森林资源已减少一半。

几百年来全球草原面积大量减少,减少最多的是北美(几乎消失殆尽)、亚洲和欧洲。全球草原约2966万km2,占陆地面积的24%,尚存草原中许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

草原退化最主要因素是人类对草原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如过度放牧、盲目开垦、滥采乱挖、滥用水资源等,还有工业污染、鼠害和虫害也造成草原退化,气候对草原退化也有影响。

草原退化造成水土流失、江河/湖泊/水库泥沙淤积、洪涝隐患增加、沙尘暴频发、引起土地盐碱化等。

(3)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

(4)人口增长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5)人口增长对矿产资源的压力

第五章水

一水的重要作用

(1)水是生命之源。(2)水是农业的命脉。(3)水是工业的血液。(4)水是城市发展繁荣的基本条件。(5)水对调节自然环境有重要作用。

二什么是水资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制定的《水资源评价活动——国家评价手册》中定义水资源为:可以利用或者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

三水资源的特点

(1)资源的循环性。(2)储量的有限性。(3)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4)利用的多样性。

四、世界水资源面临的问题

1. 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

联合国对世界范围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后发出警告:“世界缺水将严重制约21世纪经济发展,可能导致国家间冲突” 。同时指出,全球已有1/4的人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到足够的饮用水、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的争斗。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2000年全球环境展望》指出:世界上有大约20%的人缺乏安全的饮用水,50%的人生活在没

有卫生系统的地区。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3的人口面临严重缺水局面。

中国660座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33座,其中严重缺水的108座,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余万m3。

2. 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突出

随着经济、技术和城市化的发展,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水量日益增多,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污、废水大都不经处理即排入地表水体,造成全世界的水质日趋恶化。据卫生学家估计,目前世界上1/4人口患病是由水体污染引起的。水源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和居民生活用水的紧张和不安全性。

五、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1. 自然条件影响

2. 城市与工业区集中发展

3. 水体的污染

水体的含义:一般是指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海洋的总称。

在环境学领域中水体是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综合自然体。

在环境污染的研究中,区分“水”和“水体”的概念非常重要。

重金属污染物易从水中转移到底泥中,水中重金属的含量一般都不高,若着眼于水,似乎未受污染,但从水体看,可能受到较严重的污染,使该水体成为长期的次生污染源。

六、我国水资源主要问题

●水资源人均和亩均水量少(总量大,2.8万亿m3)

●水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

●水量年内及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水污染导致水质型缺水

●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流含沙量大

什么是“水华”和“赤潮”?

植物性营养物:氮、磷、钾、硫及其化合物。

植物性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湖泊、水库、河口和海湾等处的缓流水体时,造成水中营养物质过剩,使藻类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含量迅速下降,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从而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大量繁殖的浮游生物往往使水面呈现红色、棕色、蓝色等颜色,这种现象发生在海域称为“赤潮”,发生在江河湖泊叫做“水华”。

水污染:研究水体污染主要研究水污染,同时也要研究底质(底泥)和水生生物体污染。

所谓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水体的自净作用

自然环境包括水环境对污染物质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即所谓环境容量。水体能够在其环境容量的范围以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排入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自然降低,称之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水体自净作用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一定范围的水域以及适当的水文条件。

水体的自净作用还决定于污染物的性质、浓度以及排放方式等。水体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排入的污染物数量超过自净能力时,就不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从而危及水的使用和水生生态系统,便形成水体污染。

按发生场所划分:

?水中的自净:稀释、扩散、沉淀、氧化、还原、分解和生物活动

?水与大气间的自净:天然水中某些有害气体的挥发释放和氧气溶入等

?水与底质间的自净:天然水中悬浮物质的沉淀和污染物被底质吸收

?底质中的自净:底质中的微生物使底质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分解

按类型划分:

物理过程:稀释、扩散、沉降等,

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沉淀、氧化还原、分解化合、吸附凝聚等,

生物化学过程:生物吸收、降解等。

各种过程在水体中同时发生,相互影响。各自所起作用的大小随水文和环境条件而不同。一般地说,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在水体自净中占主要地位。因此,按作用机理,水体自净过程可分为物理自净、化学自净和生物自净三个方面:一、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

(一)水质指标(二)水质标准(三)水体污染源(四)水体污染物

1. 物理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总固体、悬浮固体(SS)、电导率等。

悬浮固体(Suspended Solids,SS)含量指把水样用滤纸过滤后,被滤纸截留的残渣在103~105℃下烘干至恒重后所残存的固体物质总量.

2. 化学指标

①一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如pH 、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子、各种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等。

②有毒的化学性水质指标,如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

③有关氧平衡的水质指标,如溶解氧( 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需氧量(TOD)等。

3. 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菌、病毒等。

4. 放射性指标: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是指溶解在水体中的氧气浓度。溶解氧值越高,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越低。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是指水温在20 ℃的条件下,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通常采用在水温为20 ℃的条件下,经过5天后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是指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与水所消耗的氧量。

1. 水域环境功能分为五类:

I类: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II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III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IV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2. 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四)水体污染物

分类特性主要标志物

无机物无毒

酸、碱及一般无机盐

植物营养物(N、P)

有毒

重金属(汞、镉、铅、铬、砷等)

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等

有机物无毒需氧污染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有毒

酚类化合物

有机氯农药(DDT、六六六、狄氏剂等)

石油

其它物质放射性物质放射性元素或同位素(铯、锶、铀、钚等)病原微生物病菌、病毒、寄生虫

致癌物质

芳香烃、芳香胺

亚硝基化合物

有机氯化合物(如多氯联苯)

?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元素,还包括具有毒性的重金属锌、铜、钴、镍、锡等。

?采矿和冶炼是向环境中释放重金属的最主要污染源,此外不少工业部门也通过“三废”向环境排放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物在水体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只能发生各种形态间的相互转化,及分散和富集过程。

什么是水体的热污染?高温废水,如温度超过60℃的工业废水(直接冷却水),排入水体后,使水温升高,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危害水生动、植物的繁殖与生长,称为水体的热污染。

热污染一方面会降低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另一方面会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对水生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如水温升高,可

使藻类的繁殖速度加快,固氮藻的固氮速率增大,水体中各类无机氮含量增加,水体富营养化,改变正常的水生生态系统。水温升高还将使水中溶解氧降低,进而影响原有水生生物的繁殖与生长。

二、水污染的危害

(一)危害人体健康(二)降低农作物、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三)制约工业的发展

(四)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五)造成经济损失

三、水污染的源头控制

(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 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2. 减少农业用水,实行科学灌溉(如滴灌、喷灌)

3. 提高城市生活用水利用率

(二)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三)发展城市污水资源化(再生水回用)

(四)开展流域性水污染防治

四、污水的人工处理

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利用物理作用使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与污水分离的处理技术,在处理过程中污染物质的性质不发生变化。通常采用的方法与设备有:

●筛滤截留法,设备主要包括筛网、格栅、滤池等;

●重力分离法,设备主要包括沉沙池、沉淀池等;

●离心分离法,设备主要包括离心机等。

化学处理:利用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与污水中溶解性的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质生成沉淀或转变为无害物质的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自然沉淀无法去除的悬浮物质。

常用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中和法、化学沉淀法和氧化还原法。

生物处理:利用水生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对水中污染物的吸收、降解作用,使其浓度降低或转变为无害物质的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活性污泥是一种生物絮凝体,主要由大量具有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群体组成。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向曝气池的活性污泥和废水混合液连续鼓入空气,微生物将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同时不断生长繁殖。停止曝气后,活性污泥沉降与水分离使废水得以净化。

污水人工处理的分级:

一级处理:物理处理;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

二级处理:主体工艺为生化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使有机污染物达标排放。

三级处理:又称深度处理,控制富营养化和重新回用;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氮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沙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并进行消毒,如臭氧、紫外线消毒等。

第六章全球大气问题

一全球变暖:通常指全球平均地表气温的升高

温室效应:温室气体能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强烈吸收地面和空气放出的长波辐射,从而造成近地层增温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京都议定书》

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旨在减少CO2排放。

1997年,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京都议定书》(2005年生效)。根据该协议,

从2008年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京都议定书》遵循《公约》制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的发达国家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发展中国家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限控义务。

削减量:欧盟8%,美国7%,加拿大和日本各6%。

哥本哈根会议

2009年12月7~1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联合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所有措施,其基础都是科学家们提供的研究报告,尤其是“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提交的4份评估报告(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是一切国际气候谈判的根据所在。

《京都议定书》没有中止,2012年只是第一承诺期结束,哥本哈根大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第二承诺期制定减排目标。问题在于,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只有发达国家需要承担减排义务,科学告诉我们这是远远不够的。

IPCC第一工作组:

据最新研究,全球变暖已经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大气CO2浓度的增幅比预先估计的要大,2009年已经达到了387ppm,比工业革命前高了107ppm;

格陵兰岛和南极冰盖的融化速度远比预期的要高;

海平面升高的幅度也比过去有所增加,1993~2008年平均每年上升3.5mm,比2007年时测量的平均值高了0.4mm,即使从明天开始CO2排放立即降为零,海平面仍会持续上升,只是上升幅度有所减小。

IPCC第二工作组:

负责研究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已有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使得春天的到来时间平均每10年提前2.3~2.5天。

降水分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地球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

IPCC在2007年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中明确指出,要想避免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灾难,就必须把大气温度的升幅控制在2℃以内。这一说法已经被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部分国家政府所承认。

全球变暖的危害

(1)极地和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2)导致气压和风的变化及降水的变化,旱涝灾害加剧;(3)导致温度带变化,自然生态和农业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4)热天气使传染病传播更广泛,疾病和死亡率增高;(5)经济损失大,社会不安定;针对全球变暖的防治对策?调整能源战略;提高现有能源利用率;向清洁能源转化;绿化对策;控制人口,提高粮产,限制毁林;加强环境意识教育,促进全球合作

“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 ”(B计划?)

影片《难以忽视的真相》片尾提倡我们的:购买节能产品,如节能灯。调整你的空调,降低对能源的消耗。不买汽车,少开汽车。买汽车也要买小排量的。多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搭乘轻轨、地铁。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种树,种很多很多的树。参与媒体节目并撰写文章宣传环保。

推荐《不可忽视的真相》。选举致力于解决气候危机的人为领导。…..

二、酸雨:酸雨一般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

引致酸雨的化学物质*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酸雨危害

1. 形成酸湖,鱼虾难存在pH5.0~6.5之间时,鱼卵不容易孵化,鱼苗数量减少﹔当湖水pH值低过5.0时,大多数鱼类死亡,虾比鱼更早灭绝。

2. 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土壤中的金属矿物因被酸雨溶解,造成矿物质流失,土壤贫瘠,植物无法获得足够养份,难以正常发育,由于抵抗力差,植物病虫害出现,使农作物减产。

3. 危害动植物酸雨可造成叶面损伤和坏死,造成森林消失。中国的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马尾松和华山松对酸雨十分敏感,由于发育不良,虫害频生,在香港,马尾松也被虫害灭绝,酸雨亦使竹林消失,竹叶受损。

4. 腐蚀建筑材料酸雨使非金属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等的水泥溶解,腐蚀建筑物、公共设施、古迹和金属物质,造成人类经济、财物及文化遗产的损失。

我国故宫的汉白玉雕刻、雅典巴特农神殿和罗马的图拉真凯旋柱,都受到酸雨侵蚀。

5. 影响人类健康眼角膜和呼吸道粘膜对酸类却十分敏感,受酸雨刺激,导致红眼症和支气管炎,也使皮肤疼痛,甚至令人脱发。

农田土壤的酸化,使土壤矿化物中的有害重金属,如汞及铅等再溶出,由食物链的传送,人类食后,中毒死亡。

控制酸雨方法:

第一,使用清洁能源第二,使用低硫燃料和改进燃烧装置第三,烟道气脱硫脱氮

第四,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第五,培植耐酸雨的农作物和树种

三臭氧层破坏:

臭氧由三个氧原子组成,而且非常稀少:1千万个大气分子中只有3个臭氧分子。

O3是平流层大气的最关键的组成,浓度峰值在20~25km高度处。

臭氧对太阳光中的紫外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作用的短波紫外线(特别是UV-B区,波长280~315nm)。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烃类化学物质(CFCS)即氟利昂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1925年,CFCs被发明,并被广泛的应用作致冷剂、喷雾剂、发泡剂及电子清洗剂等。此外还有哈龙(一种溴氟烷烃),广泛用作灭火剂。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损害人类健康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削弱免疫功能

破坏生态平衡影响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系统,导致粮食减产,破坏海洋食物链

控制臭氧层破坏的方法

在现代经济中,氟里昂等物质应用非常广泛,要全面淘汰,必须首先找到氟里昂等的替代物质和替代技术。

保护臭氧层,淘汰CFCs的效益(略)

第七章固体废物污染与防治

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 排入水体的废水和排入大气的废气污染防治则除外。

固体废物的分类:

按废物来源分为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按污染特性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我国危险废物共分47类,600多种。

固体废物的特点: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

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处理过程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

固体废物的危害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飘尘、粉尘;有害气体;恶臭

对水环境的影响:输移、转化;占用水面;浸渍、渗滤、地表径流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影响微生物、真菌,破坏物质循环;改变土壤性质和结构;

占地;动植物富集,进入食物链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对策

(1)应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世界各国的环境意识;

(2)要加强国际间的广泛交流和合作;

(3)各国应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以法律作为严格管理的依据;

(4)建立并完善统一的国际公约及公约的维护机构。

2. 固体废物的处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指出,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产生、充分合

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三化”原则。

减量化指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固体废物“减量化”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体积。

减量化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 通过改变产品设计,开发原材料消耗少、包装材料省的新产品,并改革工艺强化管理,减少浪费,以减少产品物质的单位耗量。

2. 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寿命,尽可能减少产品废弃的机率和更换次数。

3. 开发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制品,使制成品循环使用以取代只能使用一次的制成品,如包装食品的容器和瓶类。

资源化指采取管理和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物质和能源,加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方法。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

1) 物质回收:处理废弃物并从中回收指定的二次物质如纸张、玻璃、金属等物质;

2) 物质转换:利用废弃物制取新形态的物质,如利用废玻璃和废橡胶生产铺路材料,利用炉渣生产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利用有机垃圾生产堆肥等。

3) 能量转换:从废物处理过程中回收能量,作为热能或电能。

无害化指对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对环境无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达到废物的消毒、解毒或稳定化,以防止并减少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

3. 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是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

物理处理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脱水等。往往作为回收固体废物中有用物质的重要手段。

化学处理:是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达到无害化,或将其转变成为适于进一步处理、处置的形态。

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和化学溶出等。

有些有害固体废物,经过化学处理还可能产生含毒性成分的残渣,须对残渣进行解毒处理或安全处置。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达到无害化和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经过生物处理,在容积、形态、组成等方面,均发生重大变化,因而便于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

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兼性厌氧处理。与化学处理方法相比,生物处理在经济上一般比较便宜,应用也相当普遍,但处理过程所需时间较长,处理效率有时不够稳定。

例子:堆肥

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体废物组成和结构,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化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热处理方法包括焚烧、热解、焙烧、烧结等。

4. 固体废物的处置技术

(1) 固体废物处置的概念:是指最终处置(Final disposal)或安全处置;

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

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

(2) 目的:一些固体废物经过处理和利用,总还会有部分残渣存在,而且很难再加以利用,这些残渣可能又富集了大量有毒有害成分;还有些固体废物,目前尚无法利用,它们都特长期地保留在环境中,是一种潜在的污染源。为了控制其对环境的污染,必须进行最终处置,使之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

固体废物处置方法包括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大类。

海洋处置主要分为海洋倾倒与远洋焚烧两种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生态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和总体环境意识的提高,海洋处置己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我国对任何废物均不主张海洋处置。

陆地处置最主要为陆地填埋处置,还有土地耕作处置、深井灌注、废矿坝、废矿坑处置等。

4. 固体废物的处置技术

陆地处置——主要是卫生填埋和安全填埋

适用于生活垃圾

适用于危险废物

填埋气体和渗滤液

全封闭型安全填埋场剖面图

垃圾填埋场主要环境影响

(1)填埋场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

(2)填埋场产生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

(3)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4)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5)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

(6)填埋场孳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

(7)填埋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

(8)流经填埋场区得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封场后的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减小,但填埋场植被恢复过程种植于填埋场顶部覆盖层上的植物可能受到污染。

第八章物理性污染

第一节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条规定:

环境噪声: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噪声污染特性:噪声属于感觉公害。影响不积累,传播距离有限,噪声声源分散,声源停止发声,噪声也就消失。

噪声的来源1、交通噪声2、工厂噪声3、施工噪声4 社会噪声

声音三要素:声源、介质、接收器。

频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用f表示。每秒振动一次称1赫兹(Hz)。人耳能觉察的频率在20~20000Hz间。<20Hz 次声,>20000Hz超声。

波长:是振动经过一个周期,声波传播的距离,用希腊字母λ表示。单位:m

周期:声波通过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用T表示。单位:s

声速: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在任何介质中,声速的大小只取决于媒质的弹性和密度,与声源无关。单位:m/s

空气: 340m/s 水: 1370m/s 钢: 5182m/s

噪声的基本评价量

分贝: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例如A1和A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即

分贝符号为“dB”,是无量纲的

式中A0是基准量(或参考量),A1为被量度的量。

被量度量与基准量取对数,所得值称为被量度量的“级”;表示被量度量比基准量高出多少级。

2.声压和声压级

声压是衡量声音大小的尺度(N/m2或Pa)。

人耳对1000Hz的听阈声压为2×10-5 N/m2(Pa),痛阈声压为20 N/m2(Pa)。

声压级就是声压的平方与一个基准的声压平方的比值的对数值,可以用下式表示:

式中:Lp ——对应声压P的声压级,dB;P——声压,N/m2;P0 ——基准声压,取2×10-5 N/m2 ,即听阈声压。

正常人耳听到声音的声压级为:0~120dB。

A声级

环境噪声的度量与噪声的物理量和人对声音的主观听觉有关。声压级相同的声音,高频的比低频的听起来响。

为模拟人耳对声音的反应,用仪器直接测量出人的主观响度感觉,研究人员在噪声测量仪器中安装一个滤波器——计权网络,分A、B、C、D 4种。当声音进入网络时,中低频的声音按比例衰减通过,1000Hz以上的高频声音无衰减地通过。

通过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称为A声级,以LPA或LA 表示,单位为dB。A声级与人耳对噪声强度和频率的感觉最相近,是应用最广的评价量,凡不加声明的声级均指A声级。

等效连续A声级:

A声级用来评价连续的稳态噪声具有明显的优点,但在评价非稳态噪声时有明显的不足。

等效连续A声级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Leq(A),单位为dB。

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12525-90)

噪声标准

噪声的危害:(一)听力损伤(二)噪声对睡眠的干扰(三)噪声可引起多种疾病(四)噪声影响语言交谈和通讯联络的干扰(五)特强噪声损害仪器和建筑

噪声控制措施:从声源上降低噪声传播途径上的降噪接收者的防护

第二节电磁性污染及其控制

主要内容

1.了解电磁辐射的来源;

2.了解电磁辐射的危害;

3.掌握电磁辐射的控制技术和措施。

一、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由震荡的电磁波产生,电磁能量以波的形式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过程叫做电磁辐射。电磁波包括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当电磁辐射强度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或仪器设备所能允许的限度(即安全卫生标准限值)时,就产生了电磁污染。

长、中、短波和混合波段的电磁辐射强度用电场强度来表示,单位为伏/米(V/M)。而微波的电磁辐射用功率密度表示,单位为微瓦/平方厘米(uM/cm2)或毫瓦/平方厘米(mW/cm2)。

电磁辐射污染的特点

是能量流污染,看不见,摸不着,却充满整个空间,是“隐形公害”;

穿透能力极强,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

相对于电场,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更大(人体处于电场时,人体的导电性使电流通过皮肤流入大地,而磁场穿透人体时有可能对血液中的铁分子产生影响;电场很容易被导体屏蔽,而磁场较容易通过所有物体);

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危害越大(会使机体内分子震荡激烈);电磁波辐射功率越大,危害越大;电磁波距离越近,辐

射时间越长,对人体造成的损伤也越大。

二、电磁辐射的来源

(一)天然源

人类居住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磁场;

大气层电场;

不可避免的太阳辐射和其他宇宙射线;

雷电等。

(二)人为源

广播电视电磁设备类,包括广播、电视、调频等设备;

通信、雷达及导航发射设备类,包括通信、基站设备、雷达及导航发射设备等;

工、科、医电磁设备,如高频冶炼炉、塑料热合机、大型医疗电磁设备等;

交通系统设备,如磁悬浮列车、地铁等;

输电线路系统设备,如高压交流直流输电系统、变电站、换流站等;

微波炉、收音机、电视机、电脑以及手机等各类家用电器;

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日光灯(不仅产生电磁波也释放紫外线,紫外线可引发皮肤癌、白内障等,对人体最有害的事距离使用者头部很近的台灯)等。

(一)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机理:

热效应指人体组织或系统受到电磁波辐射后,机体升温,从而产生直接或间接与热作用有关的变化。

非热效应指人体组织或系统受到电磁波辐射后,产生的与直接热作用没有关系的变化。如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场即会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累积效应在电磁辐射的损伤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人体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发生永久性病变,危及生命。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电磁辐射频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诱发想不到的病变。

近年来,国内外媒体对电磁辐射有害的报道一直未断:意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专家认为病因是受到严重的电磁污染;美国一癌症医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是影响因素之一。

1、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

2、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3、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4、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组织发育、骨骼发育、视力下降;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

5、电磁辐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

6、长期过量的辐射会诱发癌症,手机可导致脑肿瘤等病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二)电磁辐射对机械设备的危害

电磁辐射会造成导航系统、医疗信息系统、工业过程控制和信息传输系统的失控,如因手机的电磁波扰乱航空电子装置引起飞机事故,故飞机严禁使用移动通信设备,日本的大部分医院划定禁区,严禁使用移动电话,以避免对敏感医疗设备的干扰等;高电磁辐射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干扰无线电接收和发射,如干扰人们对广播、电话等的收听,干扰电视等的收看;干扰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如使显示器的显示画面发生抖动,显示器边缘出现色斑,高强度的电磁辐射还可能造成计算机死机;引起电子仪器失灵等。

(三)电磁辐射对安全的危害

引起爆炸如引起炸弹爆炸、可燃油类或气体燃烧爆炸等。

防治措施:

(1)安装电磁屏蔽装置,使泄漏降到最低。

1、屏蔽罩

2、屏蔽室

3、屏蔽衣、屏蔽头盔和屏蔽眼罩

环境学概论复习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1、简述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环境环境科学中,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 环境分类 (1)按性质分类:自然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 (2)按空间范围划分: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空间环境) 2、简述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环境问题:广义:,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狭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人们周围环境结构与状态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 (1)原生环境问题 由环境自身变化引起,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损害的环境问题。 特点:自然力是主要控制力,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自然孕育过程。 (2)次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①环境破坏(生态破坏) 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物环境破坏 ②环境污染 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③环境干扰 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特点:局部性、区域性、在环境中没有残余物质。 3、简述环境科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环境科学的定义:研究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研究环境与人类社会活动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正确解决环境问题,确保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协调演化,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的科学。 研究内容 (1)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 (3)确定当前环境恶化的程度及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 (4)寻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章 1、什么叫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源?

社会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社会学概论1 填空题 1、西方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30-40 —年代。 2、孔德把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以_______ 为主体。 4、文化的特征表现为地域性、—共同性_、历史性和继承性。 5、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证性。 6、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财富、权力与声望。 7、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实践功能和教育功能。 &人类 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自然环境_、人口和文化。 9、社会学重在探索导致越轨行为的________因素。 10、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11、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群体形式。 12、社会组织生存的先决条件是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组成。 13、以农业为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称为—农村—社区。 14、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惩罚性。 二、名词解释 1、再社会化个体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确立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 2、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做为整体,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3、社会变迁指一个社会的结构性或形态性变化。 4、组织目标 三、辨析题 1、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没有区别。第12 页 ①它们是有区别的。 ②从研究对像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社会学着眼于特定时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过程,研究的是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 ③从研究方法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采用概括,演绎,推理方法,社会学采用经验研究和分析综合方法。 ④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社会学是帮助人们直接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帮助。 2、越轨就是犯罪。 越规并不都是犯罪。它们都是对公认社会规范的违反和背离,但程度与性质有所不同。越规既包括对社会规范和轻度违反,又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严重违反;犯罪则是严重违反。越规违反的是较低层次的,犯罪违反的是较高层次的。越规通常不受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犯罪理应受到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越规往往是犯罪的基础和准备。 四、论述题 1、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从社会学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存需要,自身组织和维 护和他人生命的生产都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 生产需要个人生存的衣食住行等资料就需要生产,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共同性的群体活动。安全需要一个人不能抵御自然环境的危害,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都需要群体。精神上的需要离开群体个人就没有表达交流的对像,精神生活无从发生,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2、联系实际论述同龄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同龄群体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提高独立意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同龄群体背景相同,教育相同,易沟通,有益于成员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同龄群体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标准,成员以此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同龄群体极少强制性,可以自由沟通交流,从中得到安慰和支持。

最新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资料讲解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社会学概论》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10分) 1.帕森斯是( )的代表人物。 A.社会互动理论 B.社会冲突理论 C.社会交换理论 D.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2.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 )。 A.继续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3.( )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A.情境定义 B.符号互动理论 C:镜中我 D.印象管理理论 4.( )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处于这种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者可以从中得到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便利。 A.关系资本 B.社会资本 C.经济资本 D.人力资本 5.社会学家( )提出了中层理论。1 A.帕森斯 B.默顿 C.韦伯 D.福柯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 A.城乡融合 B.城市贫民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二元结构 7.人们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流动,这种流动是( )。 A.代内流动 B.水平流动 C.垂直流动 D.代际流动 8.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这种社会控制方式属于( )。 A.伦理道德控制 B.强制性社会控制

环境学概论考试重点

环境学概论考试重点 一、填空题。 1、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3、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以划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现状评价、预断评价三种类型。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5、大气污染物按形成过程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6、反映水质有机污染的主要化学指标为( CODcr )和( BOD5 )。 7、大气的结构一般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其中臭氧层主要分布于平流层。 8、、一般认为,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高时,以吸附交换吸附交换吸附交换吸附交换作用为主,而土壤溶液中重金属浓度低时,则以络合————螯合作用为主。 二、名词解释。 1、大气二次污染物 大气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1分)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1分),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1分)。 2、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1分)的污染环境(1分)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1分)。 3、光化学烟雾 含有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的大气(1分),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反应(1分)所产生的产

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1分)。 4、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1分),引起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1分),水体溶解氧量下降,使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1分)。 5、EIA EIA是指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1分),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估(1分),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1分)。 6、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 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指一定区域内自然状态下(1分)未受人为污染影响(1分)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1分)。 7、大气污染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SO2、NOx、HC、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8、水体自净 水体受到废水污染后,逐渐从不洁变清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9、生化需氧量(BOD) 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 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10、环境质量评价 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11、化学耗氧量(COD) 又称化学需氧量。在规定条件下,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 12、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3、酸雨 酸雨是人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进入大气后,经扩散、迁移、化学转化而形成的PH <5.6的雨、雾、霜、雹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2010.01)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2010.01)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共20分) 1、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 A. 角色冲突 B. 角色不清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2、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哪一本书中?() A.《实证哲学教程》 B.《社会学原理》 C.《社会学方法论》 D.《经济与社会》 3、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迪尔凯姆和韦伯 B. 帕森斯和默顿 C. 科赛和达伦多夫 D. 库利和米德 4、社会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 A. 一定数量的成员 B. 特定的活动目标 C. 明确的规章制度 D. 正式的组织结构 5、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 A. 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 B. 客观存在的实体 C. 社会关系的总和 D. 聚集到一起 6、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 A. 社会角色的确定 B. 社会角色的表现 C. 社会角色的扮演 D. 社会角色的失调 7、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 A. 1840年 B. 19世纪60年代 C. 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D. 1949年 8、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之为:()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丁克家庭 9、价值冲突论的现实基础是:() A. 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冲突 B. 冲突理论 C. 亚文化理论 D. 战争 10、最早提出社会控制概念的是:() A. 滕尼斯 B. 罗斯 C. 孔德 D. 韦伯 11、霍桑实验提出了:()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及其组成 一、环境 是指与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 是以人类为主体,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外部世界,即是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 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分类: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干扰 (1)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8大公害中有几个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有害影响?)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如水体污染导致农作物死亡)的现象。 (2)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系统破坏,造成了生态系统功能失调,生物的多样性和生产量下降。 (3)环境干扰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影响的现象。 环境本底值 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处于原有状态时,环境中的水、大气、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在自然界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其本身具有的基本化学组成和能量分布状况 环境容量 是指人群健康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危害的前提下,自然环境或其中的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环境自净能力 是指已被污染的环境,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能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自我调节机制。 污染源 污染源:凡是产生物理的(声、光、热、振动、辐射、噪声等)、化学的(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的(霉菌、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为污染源。 第二章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或具有普遍性,并对全球造成危害 的环境问题,也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 1)是地球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的 2)虽然是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但其影响和危害具有跨国、跨地区的结果 全球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 人为性 隐蔽性 危害性 移动性 加速性 可变性 全球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区域差异性、区域集中性、全球集中分布、国家内部集中分布、生态环境集中分布、工业污染问题的集中分布、多灾区与国家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和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C.《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 B )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 会学》一书( 1902 年)。 B 章太炎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C 孔德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 C 斯宾塞 5、严复将斯宾塞的( C)译作〈〈群学肄言〉〉。C 社会学研究 6、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 D ),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D 美 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B。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 年( 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B陈达 9、 1913 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C 上海浸洗学院 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 A 享乐主义 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D 继续 社会化 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D )D 气候的角度 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 B 再社会化 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C.角色中断 16 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 C )最早提出来到。C、滕尼斯 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B )B、两人以上 18、(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B、血缘家庭 19( 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C、内群体 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 21 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 B)。 B 、社会分工。。 22 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的学者是:( B)。 B、韦伯。 23 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A ) A、索罗金。 24 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5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指:( D) D、事实不平等。 26 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 B) B 阶级分层。 27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层的特点是:(A ) A 、等级制。 28。社会流动的实质是:( A ) A 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29 最先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 B) B 滕尼斯 30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 D) D 城乡协调发展 31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 B 逆城市化 32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道路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C) C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 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33 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称为__B__,而不能称为社会制度。B、社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社会保险是( 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

福州大学《社会学概论》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最早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并力图将它建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此他也通常被当做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A涂尔干 B斯宾塞 C孔德 D韦伯 2.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大规模流动属 于。 A结构性流动 B自由流动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3.对一般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 是。 A道德控制 B法律控制 C宗教控制 D风俗习惯 4.下列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公司员工B同一辆车中的乘客C商店里的顾客D邻居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问题的是。 A王某30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B青少年犯罪已占犯罪案件的60%以上 C不少年轻人赞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当前教育水平呈整体下滑趋势 6.下列关于社会互动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B只有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有可能形成社会互动 C社会互动以互动双方都能理解的信息传播为基础 D社会化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7.集合行为历来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来解释这种行为的机制和过程。在这些理论中,对集合行为的性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有认为集合行为是一种非理性行为,有的则认为集合行为是理性行为。在下列几种理论中,将集合行为视为一种理性行为的理论 是。

A感染理论 B控制转让理论 C模仿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8.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社会分层特点的现象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通过民族识别,我国确认的民族有56个 C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将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D进过调查,发现某班40个同学,竟分别来自20个省份40个县市 9.下列有关参照群体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参照群体并非某一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却被他用做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B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 C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D一个人的参照群体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10.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 的。 A描述功能 B解释功能 C预测功能D规范功能 11.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 12.下述判断中,不是非正式群体结构特点的是。 A.它是个人基础上的一种人际关系 B.它具有不固定的目标或任务 C.它具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D.它没有自己的领袖 13.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社会整台功能 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 D.社会导进功能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一)绪论(老师说看小结) 1.环境的概念和类型 环境: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环境类型掌握: 人工环境按功能分: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 2.环境的特性: 环境的多样性、整体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变化滞后性、脆弱性; 相对稳定性:环境中物流、能流、信息流不断变化,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的干扰强度范围内,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基本不变。 变化滞后性:环境受到外界影响后,环境发生变化时间要滞后于外界干扰的时间。如: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3.环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这一矛盾体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研究目的: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通过调整人类自身的行为,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的研究目的就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4.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 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 5.环境承载力(上课说过): ①是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活动的支持能力; ②是指“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实质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二)自然环境(小结+大地女神Gaia假说) 1. 自然环境的圈层结构 自然环境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 (1)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大气圈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圈的物质组成:气体:N2 (78%)、O2 (21%)、Ar(氩,0.93%)、CO2 等 水汽:表面水的蒸发和植物蒸腾大气颗粒物: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 液体微粒,如烟尘等。 大气圈的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 对人类的意义:调解并维持适宜环境,生命基础条件。 主要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 (2)水圈 由大气圈、海洋、陆地水体(河流、湖泊、冰川)、土壤和岩石孔隙以及生物体中的气、液、固各态水组成的连续的圈层称为水圈。 总水圈:豪恩 (3)岩石圈 水的重要性:生命组成成分(约70%),营养物质的载体 岩石圈组成:由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顶部组成厚度33-35km。 对人类的价值:能源和资源 主要问题:能源和资源短缺与耗竭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作者: ————————————————————————————————日期: ?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1.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韦伯) 2.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哪个国家?(法国) 3.社会学研究功能中的解释性功能所要回答的问题是?(社会“为什么”) 4.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1982年)5.不同群体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为?(冲突) 6.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称为?(正向社会化) 7.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芝加哥学派) 8.随着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而出现的新的社会关系是什么关 系?(地缘关系) 9.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实证性特征) 10.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被称为?(文化交流) 11.各种文化集丛不是散漫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文化模式) 12.作为社会互动的最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个人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维系的最基本前提是?(合作) 13.职业学校教育属于?(基本社会化) 14.最早提出“角色”概念的美国心理学家是?(G·H·米德) 15.把榜样的行为当作教训是?(反模仿) 16.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 17.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是?(0—20人) 18.组织和初级群体相区别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 19.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最有效机制的社会组织是什么?(政府) 20.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谁?(伦斯基) 21.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这种偏差行为是? (形式主义) 22.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社会学家有不同的回答。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什么?(社会事实) 23.“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专业与技术人员) 24.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斯宾塞) 25.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非营利性)

环境学导论复习重点

环境---以围绕着人类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总和。 1、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 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因素。 具有最小限制性、等值性、整体性、相互依存性等属性。 2、各环境要素的组成1)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无机环境:气、水、土、光、热、 声等;--生物环境:动物、植物、微生物 2)工程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3)社会环境的组成和结构--政治、经济、文化 3、环境质量---环境的优劣程度,环境价值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之间的适宜程度。 4、环境的空间类型--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宇宙环境 5、环境的功能特性--整体性、有限性(稳定性、资源、纳污能力)、环境容量、环境自 净力、不可逆性、滞后性、持续反应性、灾害放大性。 6、环境问题---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 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狭义:只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环境问题的分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平衡 上世纪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1)马斯河各烟雾事件,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马斯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的粉尘,一周内近60人死亡,千人呼吸系统疾病。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由于大量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等症状。 3)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由于大气严重污染,有5900多人患病,17人死亡。 4)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先后死亡1万多人。 5)四日市事件,发生于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废气严重污染大气,许多居民患上哮喘病,多人死亡。 6)水俣病事件,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人们食用被汞污染的鱼、贝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60多人死亡。 7)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于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人们食用用含镉废水污染的河化和稻米而中毒,死亡一百多人。 8)爱知米糠油事件,发生于1968年九州爱知县一带,人们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后造成中毒,患者超过1万人,16人死亡。 一、生态学基础 7、生态系统---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命 系统与环境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环境要素,包括温度、光照、大气、水、土壤、气候、各种矿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质等。 8、生态系统的结构--形态结构空间、时间;营养结构 11、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以及输入和输出物质数量上的平衡。如果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协调,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接近相等,结构和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

《社会学概论》考试卷A卷

《社会学概论》考试卷 A卷 一、填空(每空格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的总和,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 2、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生存、、发展。 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在1891年。 4、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 5、人类生存环境包括和。 6、组织目标的确定有两种模式,一种为集中决策模式,一种为模式。 7、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权力。 8、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变异性、、阶级性。 9、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 10、道德是靠人们的、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11、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依赖关系、顺应关系、关系。 12、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再生产不相适应。 13、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14、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范畴有农村救灾、“五保”制度、、 。 15、1963年,总理提出四个现代化,并指出四化的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二、判断(请在每小题括号内打√或×,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社会学的科学研究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源泉之一。( ) 2、社会需要的满足决定一定的生产水平、生活水平和文化环境。( ) 3、时尚的特征是新奇性或非常规性、流行时间短、显示与炫耀。( ) 4、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是由自身生理的和心理的条件决定的。( ) 5、家庭具有:生产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消费功能、娱乐和享受功能。( )

6、组织环境是对组织存在和发展具有影响的外部事物。环境变化要求组织结构发生相应变化。( ) 7、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 ) 8、一切社会控制都具有社会秩序的保障,维持正常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 9、社会问题是社会的病态,但存在社会问题又是社会的常态。社会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 10、社会的变迁,归根到底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 ) 三、简答题(共34分)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五种需要是什么?(5分) 2、什么是人际关系?影响人际关系有哪些因素?(7分) 3、什么是城市化?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有哪些?(7分) 4、社会保障有哪些功能?(5分)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简述题 1.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哪些主要的特点 答:中国传统文化带有如下特点: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3、以家庭为本位的宗族集体主义文化4、尊君重民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2.举例说明如何表现社会角色 答:社会角色的表现:人们在确定了所要担当的角色,直接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这个角色表现出来。(1)布景与道具(2)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3)台前、台后的表现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3.举例说明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答: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角色扮演不仅表现在上述静态上的几个方面,还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4.家庭有哪些功能 答:农村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其功能是多方面的:(1)经济功能,包括组织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功能(2)人口再生产功能(3)婚姻生活功能(4)感情交流功能(5)抚养与赡养的功能。 5.如何理解“非政府组织” 答:“非政府组织”,又常直接被称之为NGO或“第三部门”,有时候也用NPO,在管理上我国称之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在我国比较典型的有希望工程、残疾人基金会、各类帮困基金中心、残疾人联合会等。所具有的相同特征是:非政府的、非营利的、自治性的、非党派性质的,并且具有一定志愿性质的、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的社会组织。 6.家长制管理方式有哪些特点 答:家长制管理方式的主要特征是:第一,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第二,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第三,任人唯亲,因人设位。第四,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第五,终身制。 7.什么是城市社区它有哪些特点 答:所谓城市社区是指大量异质居民民住、规模大且人口密度高、以非农职业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居民从事职业以非农业为主,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比较发展,各种设施齐全;第二、人口素质较高,具有高流动性和异质性;第三、社会关系以业缘关系为主,出现匿名性、非个性化、宽容等特点;第四、社会组织机构齐全,类型结构复杂化,组织功能专业化,组织体制科层化。第五、城市社区文化具有多元性倾向。 8.我国人口问题的表现有哪些

环境学概论考试重点复习试题

《环境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 2. 原生环境 3. 次生环境 4. 最差限制律 二、思考题 1. 环境要素的重要属性 2. 环境结构的主要特点 3. 环境系统的特点 3. 环境要素、环境结构、环境系统的关系 4. 环境问题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5. 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6. 环境科学研究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作用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大气边界层 2.大气污染 3.大气污染物 4.一次污染物 5.二次污染物 6.总悬浮物(TSP) 7.可吸入颗粒物(PM10) 8.还原型大气污染 9.氧化型大气污染10. 光化学烟雾11 有效源高 二、思考题 1.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化学转 2.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和形成条件 3.气温递减率与绝热递减率的区别 4.逆温形成过程 5.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 6.大气扩散模式 7.二氧化硫控制技术 8.烟气控制技术 9.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 矿化度 2.水体富营养化 3.一级污水处理 4.二级污水处理 5.赤潮水华 6.COD 7.BOD 8.TOC 9.PCB 10.PAH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说地球上的水是一种既丰富又紧缺的资源? 2.天然水的组成及影响天然水成分的因素是哪些? 3..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及分类。 4.水体污染定义及污染水质指标。 5.水体污染源及特点。 6.水体中的污染物及特点。

7.需氧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8.植物营养元素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9.石油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0.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1. 水污染防治工程 12.水污染防治对策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盐基饱和度 2. 土壤背景值 3. 土壤环境容量 4. 土壤净化 5.土壤碱化度 6.半衰期 7.残留量8活性酸度9潜性酸度 二、思考题 l.土壤有哪些主要成分?分别说明它们对土壤的性质与作用有哪些影响? 2.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试用它们二者的关系讨论我国南方土壤酸度偏高的原因。 3.土壤的缓冲作用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作用原理。 4.什么是盐基饱和度?它对土壤性质有何影响? 5.试分别分析土壤阳、阴离子交换吸附的主要作用原理与特点。) 6、土壤中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哪些?了解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几个范围值。 7.影响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8、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有哪些?如何消除或减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9、土壤中化学农药是怎样迁移转化的?其降解方式有哪些? 10、常见的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有哪些?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固体废弃物 2.危险废物 二、思考题 1.简述固体废弃物的特点 2.简述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利用原则 3.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处理方法 4.简述固体废物资源化原则 5. 比较城市垃圾处理处置方式的优缺点。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噪声污染, 2.分贝, 3.放射污染, 4.电磁污染, 5.光污染, 6.热污染 二、思考题 1噪声污染特点 2.噪声污染控制 3.电磁污染对人体危害机理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9) 学院专业级班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最系统的冲突论。它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雷克斯 C、霍曼斯 D、帕森斯 2.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 )。 A、奥古斯特?孔德 B、赫伯特?斯宾塞 C、埃米尔?涂尔干 D、马克思?韦伯 3.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 )。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4. 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通常将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称为( )。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5.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是(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预测性功能 6. 孙本文认为社会的四大要素是:地理要素、生物要素、( )和心理要素。 A.经济要素

B.政治要素 C.文化要素 D.社会要素 7. 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一般具有继承性和不可更改性,这是指( )。 A.户籍 B.身份 C.单位 D.契约 8.岗前培训是( )的重要表现。 A.预期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9.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学中称之为( )。 A. 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 C. 大众 D.公众 10.马克思主义群体动力观认为,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是( )。 A.组织环境 B.经济关系 C.群体利益 D.群体凝聚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35分) 1、社会学: 2、生活方式: 3、参照群体: 4、社区行动: 5、社会现代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